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明智行為的藝術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


無論你讀過《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與否(請參見〈清晰思考的藝術〉),這本《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都不容錯過!

讀了《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真的是說故事的高手,先讀了《思考的藝術》,再讀這本《行為的藝術》,對他真的很佩服。他在《行為的藝術》《思考的藝術》一樣,花了52個小章節,每個章節都只有三頁,就把許多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觀念解釋得非常清楚、生動、有趣!

《思考的藝術》中文版書名少了一個關鍵詞:「清晰」,《思考的藝術》的德文書名「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譯成中文應該是「清晰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中文版書名也少了一個關鍵詞:「明智」,《行為的藝術》的德文書名「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譯成中文應該是「明智行動的藝術」。


杜柏里希望帶領讀者看見行為上的偏誤,讓我們能夠趁機避開它們。能夠幫助我們避開這些陷阱,不但可以清晰地思考,更可以明智地行動!《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雙劍合璧,兩本書都配上詼諧十足的插圖,就像武功秘笈一樣,試圖讓我們打通思考和行為的任督二脈。

其實,杜柏里也坦承,《行為的藝術》不能教我們如何明智地行動,但他可以教我們怎麼愚蠢地行動,所以負負得正,如果我們不犯下書中教導的各種行為偏誤,我們可能就算是明智地行動了吧?《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裡頭各介紹了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和行為偏誤的招數,一個禮拜練習一招非受迫性思考錯誤或行為偏誤,兩年剛好結業…

《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和以下各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大師的武學秘笈也有不少淵源,如果練好了《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的基本功,再練上這些大師的入門功,使出思考錯誤和行為偏誤的招數肯定會更為精進,這是《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提到的大師之功法:

還有這些行為經濟學相關的秘笈:

《行為的藝術》告訴我們,在這個對愚昧無感的社會,為什麼不該閱讀新聞,為什麼你不願穿上希特勒的毛衣,因為爛理由也是理由。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王國, 寧願讀小說而不願看統計數字。愈是辛苦得來的,我們愈珍惜, 金錢不只是金錢。可是少做一點決定,就能做出比較好的決定,如果無話可說,那就閉嘴。小分店表現總是特別突出,我們該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交出亮眼成績單?可是獎勵會瓦解動力,因為金錢不只是金錢。

如果沒有平均戰爭規模,如何利用不可能的力量。如果你有敵人,就提供資訊給他。滿月時的月亮會浮現一張臉孔,不要相信每一個直覺。擬訂計畫讓人安心,但是你會好高騖遠,所以新年新希望不會實現,因為我們習慣安於現狀,請謹慎地善用你的期待吧。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你可能需要破斧沉舟。我們不喜歡面對未知,所以先射了飛標再畫靶吧,反正危機極少成為轉機。為何偶爾該分散注意力,因為該讓大腦休息。

為什麼宣傳有用?所以大明星才能當志工。自己做的料理總是比較好吃,所以我們會抹黑嶄露頭角的人,還石器時代式的尋找代罪羔羊。你認為他人想法與你一致嗎?你的知識無法複製,所以你只是感覺的傀儡,以為你總是對的,但你應該成為自己的異教徒。第一印象會騙人,「最後的機會」會讓人失去理智,所以你總是對最好的選擇視若無睹,還會會用新東西取代好東西。引人注目的不一定是重要的, 懂得划船不如選對船,但是手拿錘子時,眼中的問題都像根釘子……

趕快再來練習一下《行為的藝術》裡的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吧XD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國敗論之西方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沒多久前介紹過哈佛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The Great Degeneration:How Institutions Decay and Economies Die)(請參見〈國敗論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其實尼爾.弗格森在《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之前,就有一本類似的書,是《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如果讀者能抱著批判性思考而不一味被其偏見給牽著走的話。

弗格森在《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討論了西方的建制(institution,在《文明》中翻作「制度」)問題。 弗格森把民主、資本主義、法治和公民社會視為西方建制的主要特點。《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也深受《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的影響,認為西元1500年後使西方走上稱霸全球之路的,就是這些建制,而非地理或氣候上的優勢(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文明》其實比《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早出版,看的問題也更宏觀許多。尼爾.弗格森在《文明》重新解釋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興起與衰落。五百年前,西方文明憑什麼勝過外表看來比它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弗格森在《文明》中,認為答案是西方發展出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而這六大利器正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弗格森表示,15世紀初,如果能在當時環航世界,那麼最吸引人的將是東方的璀璨文明。明朝的北京正興建紫禁城;在近東,鄂圖曼土耳其人正進逼君士坦丁堡。相較之下,英格蘭在人心中留下的印象卻是鼠疫、惡劣衛生條件與戰亂相尋的破敗景象。其他動輒啟釁的西歐王國,如亞拉岡、卡斯提爾、法國、葡萄牙與蘇格蘭,看起來也沒比英格蘭好多少。西方將在往後五百年間支配全世界,這樣的想法當時看來無異是天方夜譚。然而,它居然成了事實。

我從前在馬來西亞唸的是所謂的獨立中學,也就是以華文為教學語言的私立學校,不受政府資助和承認,在政府對華文教育的打壓下,華文教育是在夾縫中生存,但也激發了不少華人更加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努力。於是,民族主義就成了我們的養份之一,為了和一些放棄華文改用英文的華人(我們稱為香蕉人)競爭,不少師長都灌輸我們不少民族主義的優越感,例如華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只有猶太人勉強能和我們相提並論;還有西方社會道德感很低落,不重視家庭倫理等等等。

結果出了國,卻發現原來華人只能說是用功,特別聰明倒稱不上;西方國家甚至比亞洲國家更重視家庭生活,不像我們都很血汗地工作,往往犧牲了很多家庭生活;還有西方,尤其是美國,深受保守教會影響,動不動就提道德倫理和家庭價值,不像宗教式微的亞洲國家,宗教對大部分人來說,是要必應才有求的。

言歸正傳,在這本書中,弗格森為了想要讓他心目中受到已淪喪的歷史教育荼毒的西方青少年都能讀懂,他試圖用了時下最流行的術語-就是許多低頭族都熟悉得不得了的「Apps」XD  他在《文明》中,也順便批評了西方的歷史教育,認為他們太注重片段的知識。

從這幾本書來看,弗格森無疑是抱持著西方優越感的學者,甚至還有些沙文主義的影子。在中國的經濟和伊斯蘭基本教義的堀起下,歐美反而負債累累,而且頗具疲態。可以看得出來弗格森這位在保守的牛津大學受教育的英國學者,為了研究金錢和權力到了美國後,開始對西方的沒落憂心仲仲。尤其是來自過去輝煌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反而像是日末落帝國。他不認為文明的優劣是相對的,也不認為有「去歐洲中心」的必要。

弗格森表示,任何科學科學革命,全都源自歐洲。弗格森重視也尊重中國和伊斯蘭教的知識和科學的貢獻,但他也明確地指出,現代科學技術從根本上,就不折不扣地是西方的產品。他懷疑任何非西方國家可以僅掌握科學知識,卻不管財產權、法治和代議制政府。他乍看之下不合時宜地為帝國主義辯護,指稱帝國主義並非西方獨有的,因為他認為過去的中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甚至日本帝國也都是帝國主義,而且亞非的人民平均壽命在殖民地結束前就明顯地上升,因此可見帝國主義並非一定就是惡劣的。

至於究竟為何從1500年左右開始,歐亞大陸西邊少數小政體,能夠主宰整個世界。弗格森在《文明》並非按時間順序來敘事,在六大章中,他用所謂的「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來回答他的大哉問:一)歐洲國家之間的競爭;二)在16世紀和17世紀發生的科學革命;三)在法治和代議制政府基礎上的私人財產權和代表民意的立法機關; 四)現代醫學;五)工業革命導致的消費社會,以及六)工作倫理。他認為,這些殺手級應用和西方力量的增長至關緊要,但這些殺手級應用在其他社會,要嘛太薄弱,要不然根本不存在。

《文明》的六大章中,弗格森分別用了其他文明或地區來與西方文明和國家作對比。在第一章「競爭」中,弗格森拿中華帝國來開刀;在第二章中,他用一度威脅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強盛伊斯蘭力量-鄂圖曼帝國來作對比;在第三章中,他用西班牙統治下的拉丁美洲來和北美的美國及加拿大作對比,指出財產權對發展的重要。

談到這裡,先岔開一下。在對岸的人人網上有一篇非常值得一看的文章〈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是中國天津外國語大學翟文喆教授寫的,他是研究中國法制史的。這些文章極長到需要至少四五個小時才能勉強讀完,可是是我讀過最有啟發性的網路文章。雖然它分析的是《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電影和小說,指出哈利波特等人上的魔法學校其實是法學院,其對英美歷史、文化、教育和政治的精闢剖析的內容豐富到幾乎比讀市面上大部分書籍還受用。(由於上人人網要註冊,這篇文章我把它拷貝下來轉成PDF檔了,可以在此下載。 )

看完了弗格森的《文明》,我更佩服這位翟文喆宅教授,因為他在文中有提到所謂英美文化的「敵人觀」,以及英美文化對其他民族的偏見。還有美國哈佛大學的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1927-2008)在《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之中,大膽地提出未來,儒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將與西方文明有重大衝突。馬來西亞剛好兩大文明-儒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都全包了,所以各語言報章雜誌都以重大版面報導和討論了這個論點達至少一兩年之久!

《文明》中,印證了一部分翟文喆宅教授提出的英美敵人觀。在現在開放的文明社會,一個有學養的人,也很難大剌剌地顯現其偏見和沙文主義,但是一個人的偏見和沙文主義心態,還是可以從其偏重的素材及引用的資料看出來。雖然同樣是西方文明,但弗格森很明顯地崇尚英美文明,他在第三章中暗婊了同屬西方文明的西班牙,在第四章談現代醫學時,也婊了表親法蘭西和德意志,而且還不是順便偷渡哦,簡直就是大剌剌地走私!以致我還以為婊法蘭西和德意志才是重點,西方醫學是順便提到的。

在第五章,談消費社會時,他在第五章大談紡織工業對工業革命的重要性,以及為何現在全世界各地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穿上西方的衣物。我原本以為他會以過去共產國家為對比。事實上確實如此,他用牛仔褲說了資本主義vs.共產主義的精彩故事,可是其實還是要順便重重地婊日本。學者要拐變抹角地罵人,有一個賤招,就是引用別人的文句,說誰誰誰說了啥啥啥,進可攻退可守!即達到婊人的目的,遇到爭議時又可全身而退。就是用這招來婊小日本,指出誰誰誰說日本人即使穿了西裝仍是猴子。言下之意,他對已倒台的東歐,都當成西方文明的自己人了,心底仍歧視高度西化的日本人,因為後來居上的日本,經濟實力老早超越了日末落帝國,心有不甘吧。

因為在用輕鬆的筆調撰寫這些嚴肅的題材的同時,弗格森還想順便婊人和偷渡一些概念,所以有時候這位哈佛大教授的邏輯,居然沒比高中生好多少。他提出德國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1864-1920)曾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說新教對工作和儲蓄的態度讓經濟得以大力發展,然後又指出韋伯的理論其實有重大問題,因為天主教國家也有優良的企業家,而且工作倫理是在有良好制度和誘因下就能產生的,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工作倫理現在青出於藍。不過,他卻還是提到中國基督教的興起,還有批評歐洲基督教的末落,盛讚美國基督教的興盛,但又指出美國的教會把宗教弄成資本主義的大賣場,讓消費者選購喜愛的上帝觀念等等。都搞不清楚他在東扯西扯地鬼扯蛋啥。

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確實讓西方文明強極一時,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基本上幾乎完全根基於西方文明的基礎上。可是弗格森也指出,這些Apps其實也能夠讓其他非西方文明下載來使用,他瞧不起的日本就是個好例子。

時至今日,關鍵的問題是,西方是否喪失了對這六大利器的壟斷。若是如此,弗格森警告,大家將目睹西方優越地位的終結。對中國的崛起和西方文明未來的質疑,西方國家是否將會走出現在的低潮,甚至發展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弗格森認為該關鍵的核心元素是教育,尤其是歷史教育。西方世界的衰落歷史教學和知識,讓弗格森感到震驚。弗格森視《文明》一書為他解決西方世界歷史教育的方案之一,他試圖以容易消化的方式講述歷史,讓西方讀者瞭解西方和其他文明的性質、發展與歷史地位。

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都下載了一些西方殺手級Apps,我們對於科學、醫學和消費尤其擅長,可是在操作代議民主制度以及財產權的保障還不成熟,還有對專業工作的不夠重視和尊重的情況下,或許現在討論西方文明是否末落,是否還早了些?因為,我們真的成了西方文明強勁的對手了嗎?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國敗論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The Sky of Gene: 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The Sky of Gene: 不公平的代價和真相!

The Sky of Gene: 台式市場民主

The Sky of Gene: 台北士林文林苑都更案之不可取

The Sky of Gene: 台灣的半套式民主

The Sky of Gene: 人民的心聲,該聽見了吧!?

The Sky of Gene: 參與式民主政治的公民批評者角色

The Sky of Gene: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The Sky of Gene: 再談為何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

The Sky of Gene: 活在象牙塔裡的化工學者

The Sky of Gene: 台灣政府財團之惡,在於不食人間煙火。

The Sky of Gene -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糟蹋稻穗......

The Sky of Gene: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欺壓秧苗......

The Sky of Gene: 中科三期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The Sky of Gene: 民主究竟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The Sky of Gene: 民主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真正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萬歲

The Sky of Gene: 民主係蝦米?

The Sky of Gene: 蝦米係民主?

The Sky of Gene: 中國爛趨勢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從「性」看穿人性的下流科學

下流科學:是天性還是怪癖?從「性」看穿人性!

Why Is the Penis Shaped Like That? And Other Reflections on Being Human


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下流科學:是天性還是怪癖?從「性」看穿人性!》Why Is the Penis Shaped Like That? And Other Reflections on Being Human)時,以為又是台灣的編輯為了博取版面而取的聳動書名,不過在讀了之後,確實覺得有點「下流」的感覺XD

我絕不是衛道人士,只是還不習慣《下流科學》的幽默感。其實人一直對食色性也的事感到好奇。不光是人的,連〈鳥兒消失的小雞雞〉都能成為親朋好友之間茶餘飯後的話題。

《下流科學》的介紹問的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嚴肅的科學問題:為什麼小雞雞長這模樣?為什麼那兩顆LP顫巍巍地懸在那麼脆弱的位置?戀童癖是變態嗎?為什麼歷史上這麼多名人偏好此道?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動物這麼……性感?人肉怎麼可能清甜多汁?為什麼只有人類長出這麼奇怪的恥毛?女性也會「射精」嗎?為什麼男同志特別容易迷路?

《下流科學》作者傑西·白令(Jesse Bering)本身就是一位出櫃的同志,而且還是無神論的同志,對保守的教會而言,他簡直就是罪大惡極。傑西·白令是丹麥探險家維特斯·白令(Vitus J. Bering,1681-1741)的後代,白令海(Bering Sea)和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就是因後者而命名的〔2008年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阿拉斯加州州長莎拉·裴林 (Sarah Palin)曾表示因為自己可在阿拉斯加從白令海峽望見俄羅斯領土所以有外交經驗,成為大笑話〕,他也是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和《石板》(Slate)雜誌的專欄作家。他的另一本作品是《信仰本能︰關於靈魂、命運和生命意義的心理機制》The Belief Instinct: The Psychology of Souls, Destin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傑西·白令在《下流科學》,用各種科學文獻和實驗,來詮釋我們的身體和複雜的性行為和癖好,試圖從「性」看穿人性。他談男性陽具的形狀,以及嘿咻的動作,來解釋那是如何為了去除其他男人精子而存在,還有談精液裡的成分如何讓女性忘憂,談我們這種無毛猿為何會長出恥毛和青春豆,談我們為何滿腦子都是齷齪思想,談男人為何吃喝拉撒睡之外就是下載A片打手槍,談為何有些女人會潮吹有些女人不會,談女人的G點和高潮,談男同性戀不繁殖後代為何還會有性嫉妒,談宗教怎麼由我們演化的心理學裡發展出來,甚至談至今對社會大眾而言仍算是禁忌話題的戀童癖、人獸交、自殺等等。

台灣社會在媒體的嗜好腥羶色帶動下,算是相當開放的,除了少數保守教會老愛自以為是地找同性戀者麻煩。不過前陣子楊采妮導演的電影《聖誕玫瑰》,連預告片出現「陰道」這個詞,捷運站就不給播放,台灣的性教育真是太成功了啊,成功到大家都覺得自己出生時經過的地方都不能在公共場合給人聽到啊(難不成剖腹產就比較清高?)。




除非想當個口是心非的假道學,《下流科學》探討的問題雖然口味鹹濕了些,可是卻也是每個正常的成人和未成年人,所必須面對的啊!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革新世界經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前《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新書《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宣稱,自造者時代將會產生新的工業革命,而這本《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將更全面地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請參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自造者時代〉)。

十九世紀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機器取代人力,人類使用煤與蒸汽機,帶動紡織業的機械化,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這造就了密集都市化的現象及都會區的出現,以及城市裡拔地而起的工廠。

廿世紀初發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市郊的大批房地產業以及工業區的繁榮。勞動分工使得技術或非技術勞動更具生產效率。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石油)和新交通工具(汽車、飛機)、新通訊方式(電話、廣播和電視),開啟了廿世紀的大量生產時代。化工,電機,石油生產和鋼鐵行業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創新。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是著名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創立者、知名的經濟學家及社會評論家,目前擔任歐盟執委會與歐洲議會的顧問。他在這本《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闡述,人類已經歷經了兩次工業革命,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是新的能源與新的資訊通訊科技結合之下而產生的,這次也不例外。第三次工業革命要把每一棟建築物變成微型發電站,可以自行生產出能源。

我們這個時代,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帶來的便利,而能夠過著人類史上最富足的生活。可是代價卻是全球氣候變遷,還有核安危機,以及化石燃料的日漸匱乏。為了解決這些危機,《第三次工業革命》預告,以綠色能源、網路科技(如3D列印)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即將到來,讓產業、能源、政治、教育、生活方式都將產生巨大革新。

瑞米.里夫金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由再生能源和網路建設所構成,由於數位科技的進步(例如3D列印),只要有心,人人都可成為製造者。這和《自造者時代》的論點不約而同。《自造者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也都提到,未來將以「區域性」的合作概念,取代「集中化」的資源資本壟斷。

《第三次工業革命》還進一步指出,網路科技和再生能源結合起來,將會改變世界,讓傳統的集中式的生產活動,轉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分散式經營方式,傳統的階層式經濟和政治權力,也將轉變為節點組織式的扁平化權力(lateral power)。

如此一來,再生能源和網際網路科技結合起來後,一般人就可以宅在自己的家裡或辦公室裡地生產出綠色能源,並上傳至「能源網路」上共用,就像現在在網際網路上發佈和分享訊息一樣輕鬆愉快。與此同時,3D列印(3D Printing)科技的普及後,人們只要在電腦上設計或者下載設計圖,就可偷偷印製出3D物件。新的能源搭配上了新的製造模式,分散式生產(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將盛行,大幅改變人們經商和教育的方式,社會將轉型為「分散式的資本主義」(distributed capitalism)。

瑞米.里夫金還表示,網際網路、新材料和新能源三者的融合,明確預示着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來臨。可再生能源的轉變、分布式生產、存儲、通過能源網進行分配,以及零排碳的交通方式將構成了新經濟模式的五個支柱。

具體來說第三次工業革命缺一不可的五大支柱是:一、轉為使用再生能源;二、將所有的建築都轉化為微型發電站,可以就地收集再生能源;三、在每一棟建物以及基礎設施中使用氫和其他儲存技術,以儲存間歇性的能源;四、利用網際網路,將各大洲的電力網絡轉化為能源網路(energy internet),其如同網際網路運作原理來架構智慧電網(smart grid),每個建築就地生產出少量的能源,多餘的電可以賣回給能源網路;五、將所有的運輸工具轉型為插電式電動車及燃料電池動力車。

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陰影仍未根除,危機不斷、步履沉重的世界經濟還能不能擺脫困境,找到更好更永續的發展道路?第三次工業革命如果成功,或許將讓全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重大變革。成千上萬中小企業將以網絡方式形成聚落與組織化,與大企業一起架構全球生產網絡,改變公平與效率,形成新的生產力。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能是解決世界經濟困境的一條必經之路,而且可能將催生嶄新的經濟模式。

瑞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具體地指出實例,例如在2007年,歐洲議會正式通過「第三次工業革命」提案,做為歐盟長遠的經濟規劃與發展的路線圖。而且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理念還得到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D. Merkel)、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Romano Prodi)、西班牙總理薩帕特羅(José Luis Rodríguez Zapatero)、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Jose Manuel Barroso)、羅馬市市長阿雷馬諾(Gianni Alemanno)大力支持(沒有歐巴馬,所以他在書中多次難掩對歐巴馬的失望)。

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有產業界全力投入,《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提到飛利浦(Philips)、IBM、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施耐德電器(Schneider Electric)、奇異電器(GE)、西門子(Siemens)、全球最大太陽能公司Q-Cells、全球第一大營建廠商CH2M Hill、再生能源公司安迅能(Acciona)等等。還有,已經出現的大規模的總體規劃,就包括摩納哥公國、義大利羅馬市、荷蘭的烏特勒支省(Utrecht)、美國第七大城聖安東尼奧市。

瑞米.里夫金希初這整個趨勢,將能讓孩子親近自然,讓城市與大自然融合,成就天人一體。最好還讓我們的地球能夠永續發展下去,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

在台灣,核四,建與不建,商轉與不商轉,都是大問題。如果台灣也成功發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屆時非核的美麗家園,也能真正實現,核四搞不好真的可以不必商轉了。如果失敗了,台灣欲振乏力的經濟也不需要再多一座核電廠了XD

台灣的能源,高度壟斷在半國營的台電公司及中油公司,而且絕大部分都仰賴進口。而台灣的能源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台電及中油私下規劃擬定的。台灣能源供應高度集中的情況,將會是過時且喪失競爭力的。和這種高度集中化壟斷相反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提倡「能源民主化」,利用智慧電網,分散式的發電,合作式的分享。這難道不是很值得科技高度發達的台灣認真思考、規劃與推動的嗎?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國敗論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The Great Degeneration


哈佛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The Great Degeneration:How Institutions Decay and Economies Die)裡,認為代議政體、自由市場、法治、公民社會,曾是西歐、北美社會的四大支柱,可是西方國家現今成長緩慢、債台高築、人口老化、反社會行為。弗格森認為答案就在西方的這些建制讓社會在其中蓬勃發展或發展受挫的複雜架構──正在退化。

弗格森是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商學院經濟史學家,據說是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之一,曾任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及哈佛大學教授。專長貫通歷史與財經兩大領域,研究重心為經濟史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研究。 他的著作,《世界大戰:20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沒落》The War of the World: Twentieth-Century Conflict and the Descent of the West)、《金錢與權力》The Cash Nexus: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1700-2000)、《帝國:大英世界秩序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和《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及其未來之路》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都有繁體中文版。

弗格森顯然是位西方文明至上的歷史學家,也對西方文明的可能末落憂心仲仲。西方文明憑什麼勝過外表看來比它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弗格森在《文明》中,認為答案是西方發展出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而這六大利器正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時至今日,關鍵的問題是,西方是否喪失了對這六大利器的壟斷。若是如此,弗格森警告,大家將目睹西方優越地位的終結。




弗格森在這本《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繼續討論西方的建制(institution)問題。 弗格森把民主、資本主義、法治和公民社會視為西方建制的主要特點。《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也深受《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的影響,認為西元1500年後使西方走上稱霸全球之路的,就是這些建制,而非地理或氣候上的優勢(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悲痛地指出,如今這些建制已敗壞變質,情況令人憂心。西方民主國家寅吃卯糧,把龐大債務丟給下一代、下下一代,從而破壞了不同世代間的契約關係。西方市場遭過度複雜的管制日益扭曲,那些管制措施宣稱欲矯治弊病,其實它們本身就是自己口中一直強調的弊病。

弗格森認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元凶不是解除管制,而是不當管制。他對管制能否除弊表示懷疑。如果可以選擇,他會主張遵循白芝浩(Walter Bagehot,1826–1877 )所定下的那些簡單原則,包括中央銀行應在危機時以懲罰性利率放手放款。而且在金融業者已明確違反基本的審慎規則時,應把惡劣的銀行業者關起來以儆效尤。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控訴,法治(rule of law)已變質為律師治理(rule of lawyer)。過度管制卻造成法律條項的大增,而那未促成法治,反倒促成「律師治理」。弗格森認為英美普通法比複雜和臃腫的大陸成文法。可是他認為就英國來說,普通法的衰落和大陸法的入侵,則加劇「律師治理」的現象。美國也更糟糕,造成無所不在的訴訟和隨之而來律師費的暴增。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最後表示,公民社會已退化為非公民社會,而置身非公民社會的西方人,懶洋洋地期待國家來解決他們的所有問題。公民社會和構成公民社會的諸多志願性組織:慈善組織、社會性與文化性機構、獨立學校和大學、運動協會。可是英美幾乎所有志願性組織的會員,乃至政黨黨員,人數都減少,小型社會團體正一個個消失。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想要西方國家對不負責任、自滿之時代強而有力的控訴。弗格森提醒,要遏制一度稱雄於世的西方文明的退化之勢,需要大開大闔的領導人和徹底的改革。

不過西方國家基本上已經沒救...哦不...超越東方國家許多了,我們還是來看看自己東方國家吧。之前有朋友在臉書討論台灣文理人之間的差異等等,我留言指出基本上,歐美中學文理不分家。好的大學,文理也在同一個學院。而且即使大學唸文科,也非常注重邏輯的訓練,這和亞洲國家文組是背多分的訓練差了十萬八千里XD

可是為何亞洲文科教育傾向背多分呢?我想是因為文科(哲學、文學、史學、法學…),都被統治者視為統理大眾的工具,而非追求對真實世界的認識吧?雖然現今社會已經受了西方教育的影響,不再像過去那麼強調教條式教育。

可是,歐美的統治者比較笨了嗎?歐美的統治者才是用一塊錢做兩塊錢生意的高手,我們的統治者是用一塊錢做半塊錢的笨蛋。君不見歐美表面上雖亂,可是大家骨子裡都吃他們西方文明那一套。不像我們這裡的人們,考試都給一樣的標準答案,可是心裡沒當一回事,表現上和諧,可是骨子裡誰都不信誰。

科舉制度算是中國所有建設性的建制之一,因為科舉在一個朝代初期促進了社會階級的流動,可是科舉往往也因為鼓勵教條式思維,以及即得利益者愈來愈容易掌控,而生出《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中描述的一大堆弊端。過去官場考八股文時代,考試時滿腹經論孔孟,私下沒任何官員真的把經論孔孟當一回事(真的當一回事的早就被官場黑暗給做掉了)!簡直就是活在一個人格分裂的極端不和諧世界!

在這裡批判儒家,並非都是儒家不好,只是儒家道德教條及行為教條(尤其在公共場合)可以做為個人安身立命的守規,我相信「仁義」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可是用到政治上,多半淪為統治者的愚民工具。每個國家都有其陋習,而儒家傳統造成的禮教吃人又剛好強化了其中一些陋習。

一味仁義道德就能夠促進公共利益了嗎?寫《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的亞當‧史密(Adam Smith,1723-1790)當時的身分並非經濟學家,而是格拉斯哥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他發現「自利」居然可以促進公共利益,他的理論讓西方經濟和科技爆炸性成長,成為世界強權,這才叫做對真實世界的認識。

歷史大師黃仁宇(Ray Huang,1918-2000)在《中國大歷史》China: A Macrohistory)中指出,自漢以來為了方便治理這個大一統國家,不斷以儒家的意識形態用作統治國家的工具,整個政治架構由文官集團主導,而皇帝的權威亦不過是由道德上的基礎維繫,而非明確的法律和經濟制度。

儒家那套一廂情願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道德統治法,是中國從前一再積弱不振的主因。因為儒家推崇的個人美德(溫良恭儉讓),也可以讓人明哲保身地對不公不義以及貪污腐敗眼不見為淨完全噤聲,還以為是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而中國從來就沒有明確的法律制度對個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作保障,就像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所說的「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那樣。

歷史的實驗一再證明了儒家那套不穩定(N > 5,漢、唐、宋、明、清)。儒家那套很快地讓一個剛興起的朝代強盛,但也很快讓強盛的朝代走向滅亡。儒家只是一再天真地以為君王和臣子經過四書五經的洗禮,就能知書達理而懂得有效治理國家,而沒有在建制(institution)上下過手。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僅是一廂情願的理想,因為現實上「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時候,儒家想要解決的方式似乎還是「那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好了啦」。這和說「有毒就不要吃」一樣沒營養和建設性。

反觀西方,老英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主張人類擁有天賦人權。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 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

老法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 ,認為人民應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認為決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內容是每個國家至關重要的。保證法治的手段是「三權分立」,即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屬於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三者相互制約、權力均衡。

另一位老法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認為,人類最初處於原始的「自然狀態」,在這個時間,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私有制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平等,國家是因訂立契約而產生,人民是制訂契約的主體,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權」的思想,國家主權不能分割,也不能轉讓,一切權人的表現和運用必須表現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於法律。

他們的理論,用法治直接圍堵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發生,而非一廂情願地寄託倫理道德,這也是西方強盛的主因!英國十七世紀發生了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以後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而且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所以英國君王的權力受到很大的制衡,君王無法胡搞瞎搞的結果,讓英國可以發生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而成了工業革命的溫床,強極一時成為日不落帝國!美國建國先賢擬定的《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和《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就深受洛克、孟德斯鳩和盧梭的學說影響,良好的建制讓美國成為世界強權!

權力的分工和制衡就是西方強盛的主因,過去中國的地方官員,就要一人身兼行政、立法和司法多職,而且還要在沒有專業訓練的情況下為之,加上外地派來的地方官員都要靠當地士紳協助,才能有效立法(制定規則),於是立法淪為大佬們出面私定家規和喬事情,這遺毒在現今台灣不難發現啊XD

而地方官員在沒有專業訓練的情況下執行司法,也讓辦案判刑淪為常理判斷而已。這遺毒留至今天台灣社會,就是民粹人士可以輕易鼓動鄉民以正義之名,行霸淩之實!很難以有效的法治精神來討論人權和司法問題。雖然在法律成為有專業訓練的現代社會,還是有司法不公的大問題(請參見〈真的是法官說了算!?〉)。

中華文化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病,是「祖宗崇拜」。孔子為了解決春秋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提倡回復周朝初期的祖宗信仰和禮樂文化,以期能夠在祖宗信仰和禮樂文化教化人心後,再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後世卻不懂孔子的用心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就教條式地認為世風日下,還哀嘆人心不古,彷彿老祖宗永遠都是對的!以前在馬來西亞就有友族朋友問我們,說為什麼華人總是以為祖宗比現代人厲害XD 這種祖宗崇拜打壓了年輕人的創新,其遺毒就是現今台灣把壓榨年輕人的血汗當作理所當然。

我在此大力批評儒家,並非要把帳全算在儒家頭上,以及主張把儒家從中華文化連根拔起,而是要主張西方那些建制,民主、資本主義、法治和公民社會對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儒家張大的包容性正是其優點之一,儒家的重要思想元素- 忠、孝、節、義、誠、恕、廉、恥、勇、溫、良、恭、儉、讓、中庸、寬、嚴、剛、柔、敏、惠,其實在民主自由的法治公民社會下也完全不衝突,甚至在建制良好情況下更能發揚儒家的理想。

就算歐美出現正如《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所言的建制敗壞,可是好歹人家西方國家是成長成了大樹,才開始出現一些殘枝敗葉,可是我們亞洲國家,尤其是台灣卻還只是長成了棵小樹苗,就開始出現了營養不良。或許西方文明的這四個黑盒子,尤其是法治和公民社會,其實才正是台灣現在最需要的營養!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不公平的代價和真相!

The Sky of Gene: 台式市場民主

The Sky of Gene: 台北士林文林苑都更案之不可取

The Sky of Gene: 台灣的半套式民主

The Sky of Gene: 人民的心聲,該聽見了吧!?

The Sky of Gene: 參與式民主政治的公民批評者角色

The Sky of Gene: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The Sky of Gene: 再談為何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

The Sky of Gene: 活在象牙塔裡的化工學者

The Sky of Gene: 台灣政府財團之惡,在於不食人間煙火。

The Sky of Gene -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糟蹋稻穗......

The Sky of Gene: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欺壓秧苗......

The Sky of Gene: 中科三期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The Sky of Gene: 民主究竟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The Sky of Gene: 民主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真正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萬歲

The Sky of Gene: 民主係蝦米?

The Sky of Gene: 蝦米係民主?

The Sky of Gene: 中國爛趨勢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文明を変えた植物たち―コロンブスが遺した種子


美國歷史學家艾弗瑞.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中,首先提出「哥倫布大交換」這個觀念。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等的突發性交流。1492年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世紀性大規模航海的開始,也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開始,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

哥倫布大交換對地球上的每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歐洲人也因此帶來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為沒有抵抗力,所以造成很多人喪生並且大量的文化流失。初估這次的災害造成了美洲的人口至少50-90%的人口喪生,估計當時死亡1,500到1,650萬人左右。

哥倫布大交換也替兩個半球帶來了人口增加和多樣的新作物品種和牲畜。雖然《改變歷史的50種動物》大多還是來自歐亞大陸或海洋,可是美洲卻貢獻了歐亞非大陸更豐富多樣的作物!在當時的探險者將它們帶回歐亞大陸之後,原產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橡膠、辣椒、可可、菸草、花生、蕃茄、番石榴、木薯、木瓜、向日葵、番薯、四季豆、腰果、胡桃、香草便成為歐亞大陸的重要作物。

日本飲食文化史學家酒井伸雄的《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文明を変えた植物たち―コロンブスが遺した種子)就挑了其中六種植物,探討其起源、原產地、在當地如何被運用等等。酒井伸雄以這些植物們的傳播軌跡為縱軸,飲食文化、政治與產業為橫軸,透過一則則的歷史事件與故事,看到西方國家如何因此快速崛起與強大,它們如何豐富、改變人類的生活,進而推動世界文明的進程。

Solanum tuberosum
《法蘭西植物圖譜》 (1891)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先談馬鈴薯。馬鈴薯的原產地是安地斯高地,孕育出出印加文明的馬鈴薯,原本是有毒的野生芋薯類,可是當地人卻善用氣候條件製作的馬鈴薯乾。馬鈴薯橫渡大西洋到歐洲後,食用性原本不受青睞,而德國是最早把馬鈴薯當成主食的歐洲國家,後來法國科學家帕門提爾
(Antoine-Augustin Parmentier,1737–1813)巧妙地讓馬鈴薯成為法國家常菜。

歐洲國力蓬勃發展要拜馬鈴薯之賜,馬鈴薯的高產量,提供穩定的熱量來源。馬鈴薯的熱量為麥類的四倍,還可預防恐怖的壞血病。馬鈴薯另一個好處是生長在地底,所以不易被戰火摧殘。馬鈴薯成為歐洲主食後,歐洲人在冬天再也不用吃又臭又難吃的鹽漬肉,因為馬鈴薯可以存放過冬,在冬天還能用來喂食豬隻,讓歐洲進入真正的肉食社會。

但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愛爾蘭卻因為太過依賴馬鈴薯而讓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Oomycete)造成馬鈴薯腐爛而在1845年至1852年釀成大饑荒,讓當時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 。

Hevea brasiliensis
《科勒藥用植物》(1897)


現代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輪胎,是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車輪。當年條條大路通羅馬時,凱爾特人製造出品質卓越的車輪,可是當時的車輪就算再耐用,卻談不上舒適。

生橡膠的特性成為實用化的阻礙,因為太熱時會熔化,太冷時會硬裂。讓生橡膠得以量產實用的硫化技術發明後,橡膠不再隨著溫度變化影響彈性,於是讓自行車和汽車乘坐舒適的充氣橡膠輪胎終於登場。

當時巴西壟斷所有橡膠生產,都是來自三葉橡膠樹的樹汁。英國人後來偷渡出三葉橡膠樹種子,在東南亞發展橡膠農場。馬來西亞迄今還是重要的橡膠生產國,橡膠園幾乎到處都能看到,我大伯從前就是在橡膠工廠上班的,還得忍受橡膠處理時的惡臭。雖然戰爭催生了合成橡膠,可是天然橡膠還是有不可取代的用途。除了輪胎以外,天然橡膠還有許多用途,例如用來製造乳膠手套和保險套。

談到這個,就提一則趣事。有位美國朋友在來訪台灣時,說他大學班上有位從英國來的同學,有天做作業時要和班上同學借橡皮擦,就問同學能不能借她rubber,結果大家不僅不借就算了,還用奇怪的表情和眼神回她。她後來才知道,在英國叫做rubber的橡皮擦,在美國叫做eraser,而rubber在美國是保險套的俗稱XD

Theobroma cacao
《科勒藥用植物》(1897)


可可豆來自生長於熱帶雨林。可可豆的採收過程中,要讓可可的果肉腐爛發酵,小時候親友家有種可可樹,可可果的腐爛發酵會發出很噁心的氣味,完全無法和巧克力聯想在一塊XD

約在三千年前,美洲的瑪雅人就開始培植可可樹 ,稱其為cacau。他們把可可豆烘乾碾碎,加水和辣椒,混合成一種苦味的飲料。這種飲料中的可可鹼和微量咖啡因可產生興奮作用。該飲料後來流傳到南美洲和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阿茲特克人稱之為xocoatl,意思為「苦水」,他們為皇室專門製作熱的飲料,叫Chocolatl,意思是「熱飲」,是「巧克力」這個詞的來源。

16世紀時,哥倫布和西班牙人都發現並描述了這種植物和飲料,但他們對其不感興趣。1544年一個來自多米尼加的瑪雅貴族代表團拜訪了西班牙的腓力王子(Felipe II,1527-1598) ,他們隨身攜帶自己喝的可可飲料,是加了香草等香料的起泡沫的飲料,引起西班牙人的興趣,他們也開始喝這種飲料,並加入糖和其他配料。

巧克力後來成了法國上流社會的飲品。不過巧克力飲料後來競爭不過咖啡與紅茶,在末落後又浴火重生從飲品演變成固體巧克力。

在阿茲提克帝國時代,巧克力屬於藥物。剛傳入歐洲時,巧克力也被當成藥物使用。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鎂、鉀和維他命A以及可可鹼。對人類來說,可可鹼是一種健康的反鎮靜成分,故食用巧克力有提升精神,增強興奮等功效。近年一些研究也發現了黑巧克力對健康的效用,搞不好有一天會讓黑巧克力晉升成健康食品。

Capsicum annuum
《科勒藥用植物》(1897)


辣椒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從墨西哥到秘魯,古印第安人在不同地域紛紛馴化了這種作物,早於公元前7,500已用作烹調食品。厄瓜多出土的一系列考古證據指出美洲人在公元前6,000年已懂得種植辣椒,其耕作縱影遍及美洲中、南、北部,從秘魯到墨西哥皆留有古人培植辣椒的資料。

在野外散播辣椒種子的是鳥類,因為鳥類完全不怕辣。葡萄牙人致力推廣辣椒,為單調的飲食生活增添變化。辣椒迅速普及於亞洲和非洲,尤其是印度和東南亞,是料理辣椒的高手。我在馬來西亞也被訓練成無辣不歡,餐餐如同嚼辣的結果,害我來台灣唸書的前幾年,餐餐都如同嚼蠟XD

辣椒經年累月深化為中國料理的一部分,川菜和湘菜都無辣不歡。根據維基百科,明代前中國傳統的辛香料主要有薑、花椒、茱萸和胡椒等,尤以花椒為主,沒有辣椒。史料記載,辣椒是在明代末期,由海路從美洲的秘魯、墨西哥傳入中國的。初見於明末姚可成之《食物本草》,主要作為藥物使用,自呂宋或荷西台灣傳入福建月港後稱為番仔薑,再直接或間接傳入日本稱為唐辛子,同樣作為藥物使用,用來內服怯寒暖脾胃或外擦防凍,《農政全書》《通雅》等明代著作亦稱為番椒,最早稱為辣椒的記載,則見於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 並且辣椒最早亦作為觀賞植物,放進菜肴中的時間較晚。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

喜愛辣椒的歐洲國家不多,匈牙利除外,他們為了保護匈牙利辣椒粉,還嚴禁把甜椒種子攜帶出國。16世紀至17世紀辣椒傳入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的民眾就利用辣椒醃製食品,逐漸成為各款韓國泡菜必備的主要配料。辣椒在戰國時代傳入日本後,創造出全新辣味文化的七味唐辛子。咖哩飯是第二波辣味革命的幕後推手,因為咖哩是從英國傳入日本的,在日本咖哩飯是被視作西餐。

Nicotiana tabacum
《科勒藥用植物》(1897)


吸菸的習慣起源於安地斯高地。歐洲過去鼠疫流行促使香菸普及,香菸被奉為萬靈丹。西班牙以雪茄為主流,葡萄牙是促進香菸普及的幕後推手。各國吸菸習慣不同,法國流行鼻菸,英國流行菸斗。菸草傳入日本我後,演化出日本特有的菸管。日本過去流行菸絲,獨當一面的成人才能吸菸。

使用燃燒的方法吸食菸草是最不健康的方法,因為菸草燃燒後會製造出許多比尼古丁毒很多的有毒物質;而且這種方法也很容易造成他人受到二手菸害。菸草中還含有不少致癌物質,而吸菸及二手菸更是有強烈的致癌性。菸害毒​​物苯並芘、一氧化碳、睾丁蛋白、尼古丁等等,可導致精液質量下降,並可誘發精索靜脈曲張。吸菸,先使神經系統興奮,後又加以抑制,最後則使神經麻痹,導致勃起功能障礙。

我爸過去是個老菸槍,嘗試戒了好幾次,不過屢戒不爽,戒了就不爽。後來有一年過年我回家,想偷老爸的菸來抽著玩,怎麼翻都找不到,後來老媽才跟我們說,有一次老爸去醫院探望患了肺癌末期的老友,回家後就臉色鐵青地把香菸全都丟了,從此就一根菸都再也沒抽過!

我從沒抽菸的習慣,不過有一個原則,就是寧可抽一手菸也不甘只抽二手菸,所以朋友聚會有人抽菸,一定要請我也抽幾根,不過近年大家都很尊重別人不抽二手菸的權益,上次抽菸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了。

Zea mays
《科勒藥用植物》(1897)


新大陸的主要穀物就是玉米。不過《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試圖揭開玉米原始種的真面目,卻說玉米的祖先還不清楚。其實這有誤,生物學家早就懷疑玉米的祖先是一種稱為teosintes的雜草。不過teosintes的樣貌和今天的玉米差了十萬八千里。我現在的老闆李文雄院士在芝加哥大學曾為George W. Beadle講座教授,George W. Beadle曾擔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是195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eorge W. Beadle就曾經研究過玉米的演化,他估計出玉米雖然和雜草teosintes長得很不一樣,不過其差異主要是由五個基因決定的。

teosintes

teosintes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最後介紹興起於墨西哥的玉米農業,以及老墨巧妙的三種作物複合式栽種法,還有玉米磨粉製作玉米餅來包墨西哥捲。玉米在安地斯地區是釀酒原料。養殖肉雞帶動的大量肥育產業,實現大量肥育的技術開發,不斷演變的家畜飼育,讓玉米成了配合飼料不可缺少的重要飼料。玉米現在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除了當作糧食作物,玉米也曾經是重要的遺傳學模式生物。《玉米田裡的先知:異類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就詳細描寫了美國女性傳學家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 –1992 ),如何利用玉米做遺傳實驗而發現跳躍的基因。麥克林托克的實驗結果太過艱澀難懂,以致她的研究被忽略了好幾十年,還好她還是榮獲198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我在UC Davis唸博士班時,有位教植物遺傳分析的女老師是她的粉絲,她發一篇人家把麥克林托克實驗簡化的論文當作考試材料,結果讀了好幾天,全班還是沒人看得懂簡化版的實驗,考試時所有人都答錯,害不少同學差點被當XD

雖然這六種植物真的對現代文明非常重要,不過六畢竟是魔鬼的數字,如果是我來寫《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的話,我會把湊成八個,降比較吉利XD 我會再討論同樣來自美洲的花生和番茄。

Arachis hypogaea
《科勒藥用植物》(1897)


根據維基百科,花生原產秘魯和巴西,在秘魯沿海地帶史前廢墟中發現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7600年前。在哥倫布遠航時期,航海家將花生莢果帶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記載花生的西班牙文為「瑪尼」(Maní),之後逐漸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同時,也有部分表明,中國也有可能是花生原產地之一。1958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洋原始社會遺址中,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測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1961年,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再次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此外廣西、雲南、江西等地也曾報告過於花生形態極為相似的野生植物。2007年經西安文保中心專家確認,距今2100年前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已經出現了花生。

中國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形如香芋,蔓生」、「花開亦落地結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元朝人賈銘的《飲食須知》載有「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兒多吃,滯氣難消」 ,「近出一種落花生,詭名長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莢,子如蓮肉,同生黃瓜及鴨蛋食,往往殺人,多食令精寒陽萎」 。明朝人蘭茂的《滇南本草》亦有花生的記載。然而現今廣泛種植者,則為南美引進無疑。

到明末清初,中國沿海地區花生種植較為普遍,多次從南美洲引種花生品種,最近一次為1887年,《慈黔縣誌》記載:「落花生,按縣境種最廣,近有一種自東洋至,粒較大,尤堅脆」,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貴之物,尋常人很難吃到。

現在老美特別嗜好花生醬,我去UC Davis唸博士班時,實驗室的老美助理說,他們為了收集玻璃罐去東南亞採集果蠅,就買了一堆特大瓶的花生醬,然後沒事時就挖花生醬直接吃,居然也能嗑上癮,有一陣子實驗室大口大口狂嗑花生醬到離譜的地步,後來覺得實在太誇張了才集體戒掉花生醬XD

Solanum lycopersicum


根據維基百科,一般認為最先種植番茄的是秘魯人。16世紀到17世紀,剛被引進歐洲(西班牙)時成被當成食物,但是當時人們所食用的部分並非果實,而是葉子,由於番茄葉子中的毒素導致食用者中毒,以致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被人們當做觀賞植物。18世紀開始作為蔬菜在南歐種植。

祕魯人在初識番茄時視其為毒果子,稱為「狼桃」,16世紀,英國俄羅達拉里公爵見番茄外皮鮮美紅豔,帶回英國送給情人,從此,歐洲人稱其為「愛情蘋果」。 產銷量最大宗的美國,早期大部分民眾以為番茄有毒,也有視其具有性功能,視為「愛情蘋果」,到18世紀中葉,開始有人種植,食者自然是一些需要催情者,而傳教士被禁止食用。百年後,美國人敢吃番茄了,卻得花上幾個鐘頭烹煮,認為經長時間煮會消除番茄中的毒性。

可是現代美國人吃炸薯條卻必配番茄醬。在英語中番茄醬叫做 ketchup,這個詞過去不是指番茄醬,而是指特別的調味汁或者魚汁。關於這個詞的來源有多種理論。一種理論是來自粵語或閩南語的「茄汁」,馬來語中的詞也來自粵語。另一種理論是只來自馬來語。

如果沒有哥倫布大交換,我們現在的世界絕對會乏味許多。在充分了解上述八大植物與人類社會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其成為現代社會重要支柱的發展歷程,我們會體會到,我們確實活在一個富足而幸福的時代 :)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挑戰稻米達人

The Sky of Gene - 辛辣刺激的香料之王

The Sky of Gene - 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

The Sky of Gene - 青花瓷的故事與傳奇

The Sky of Gene -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The Sky of Gene - 舌尖上的世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The Sky of Gene - 美味的吃史

The Sky of Gene - 知性的全球野菜紀行

The Sky of Gene - 最後的野味-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The Sky of Gene - 不能再浪費

The Sky of Gene - 原來世界是肥的

The Sky of Gene - 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The Sky of Gene - 歷史大口吃喝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美食地獄

The Sky of Gene - 美食帝國(Food, Inc.)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The Sky of Gene - 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神的演化和迷思

神的演化

The Evolution of God


這次來談一本重要的好書《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神的演化》作者羅伯.賴特( Robert Wright)並非一位多產的作家,不過他的書都相當值得一讀,而且前兩本好書《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The Moral Animal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和《非零年代:人類命運的邏輯》Nonzero: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其實都和《神的演化》有某種有趣的關連。

《性‧演化‧達爾文》用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式介紹演化心理學。《性‧演化‧達爾文》利用天擇的觀念,犀利地剝開文明的矯飾,闡明基因與環境的互動如何型塑人類的一切行為,包括所謂的道德操守。書中並將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1809-1882)的重要生命歷程巧妙地穿插入每個主題中,當作檢視該理論的一個樣本,指出達爾文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難逃天擇掌控的生物,如同你我一樣。

《非零年代》透過一遊戲理論-非零和(nonzero-sum)與零和(zero-sum)遊戲,從歷史人類文化演進中探討世界未來的趨勢會是如何?由歷史、人類學、神學等某些領域切入,從過去文化演變軌跡中,發現一套規律。

《非零年代》認為,人類的文化演進與生物演進都有著相同的運轉機制,不管是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都是因循著這一動力。群居社會的發生,社會的日趨複雜性,以物易物到貨幣發明,絲路、航海的蓬勃發展,神權、君權到宗教戰爭的轉變,文字、印刷、資訊等科技的出現…,這些事件都說明了歷史文化演進都是因非零和動力的驅使所致。《非零年代》也認為未來趨勢,也因著非零和動力的運轉機制,而達到雙方互惠雙贏。

關於羅伯.賴特的基本思想,可以觀看TED的以下影片:






其實,只要把羅伯.賴特在《性‧演化‧達爾文》《非零年代》裡的理論搞懂,大致上也差不多可以更輕易地搞懂這本大部頭著作。《神的演化》試圖探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一神教各自的內部演化及彼此間的演化關係。

《神的演化》指出,部落時期的神祇只需能夠作戰,保佑狩獵採集順利,農耕時期的神祇則需保障作物豐收,君主帝國中的神祇要有助於統馭人民,而工業和資訊時代的神已不再需要扮演物質生活的保障者,卻得填補現代世界帶給人類的心靈空虛,並闡明某種更高目的,某種可讓我們組織日常生活、分辨善惡、弄懂禍福意義的根據於是,神祇的功能、意義和面目不斷轉換,而正是這樣轉換讓祂得以在人類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留存。

虔誠的信徒以為宗教是神祇對人類的絕對啟示或彰顯,羅伯.賴特卻認為宗教起源於一些可觀察的具體因素,包括人類天性、政治和經濟因素,以及科技的變遷等。換句話說,《神的演化》認為宗教一開始就是個錯覺,是人類的虛構物以來掌握世界、控制事物,至於神祇觀念及其後續演化,都是這個錯覺的發展。

由於宗教聖典大多經過後人的增刪篡改,例如〈創世紀〉(Book of Genesis,בְּרֵאשִׁית‎)就確定並非《希伯來聖經》(Hebrew Bible,תנ"ך‎)中最早完成的篇章。羅伯.賴特基本上以聖典上的「神學不便利性」來勉強當作史實,加上利用大量文獻和考古學證據,從唯物主義的立場來分析猶太教(Yahadut,יהדות‎)、基督教(Christianity,Χριστιανός)和伊斯蘭教(Islam,الإسلام‎)三個亞伯拉罕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的歷史和未來。《神的演化》認為,宗教的起源和演化都可以完全由可觀察的具體因素來解釋,也就是以人類天性、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和科技變遷來解釋。儘管這三個亞伯拉罕宗教最後都只尊一神,宗教儀式或神本身是會演化的,一神教就是從原始多神教演化而來。

迦南的神厄勒(El,אל‎)和猶太教的戰神耶和華(Jehovah,יהוה‎)就有不少相似之處。《神的演化》論證耶和華如何戰勝其他的神,尤其是另一大神-巴力(Baʿal,בעל‎),而成為猶太教獨一無二的神。其實初期猶太教仍只是一神崇拜的宗教而非一神教,而猶太教之所以後來發展成一神教的轉機之一,是南猶大王國(Mamlekhet Yehuda,מַמְלֶכֶת יְהוּדָה‎)國王約西亞(Josiah,יֹאשִׁיָּהוּ,‎‎‎前648-前609)殘暴地幹掉了耶和華以外所有的神之後,雖然尊耶和華是唯一、無所不能的神,可是巴比倫(Babylon,بابل‎,,בָּבֶל,βυλών)卻滅了猶大國。這殘酷的現實意味著萬能的耶和華居然連祂的子民都保護不了,猶太教的祭司等為了解決這個糟糕的困境,便在被擄後趁機建構出一套終極復仇和終極救贖的終極神學,促成猶太教一神教的終極性質。

雖然猶太教的耶和華愛報復,《神的演化》也指出,猶太教神學家斐洛(Philo Judeaus,Φίλων,前20-50)相信神在創造宇宙之前,先創造了「邏各斯」(logos,λέγω )這個上帝之子,即宇宙法則-「道」。「邏各斯」是宇宙的主導原則,是規範所有人事物的自然法則。斐洛以為上帝的「邏各斯」會把歷史帶向更具道德的方向。《神的演化》借由斐洛的寬容論點,再引用《希伯來聖經》的〈路得記〉(Book of Ruth,מגילת רות‎ )和 〈約拿書〉(Book of Jonah,עברית)以及大量祭司典(Priestly source)來佐證非零和導引包容性的理論。

基督教也是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神的演化》認為,原先史實上的耶穌(Jesus,Ἰησοῦς,前6-29或前5-29或前4-30或2-36)可能從沒有鼓吹過博愛,耶穌只提倡要愛上帝但可能沒有說上帝愛世人,耶穌只要人愛鄰人卻可能沒有主張應愛全人類,他甚至還羞辱外邦女人為「狗」(馬太福音15:21-28)。原罪、重生乃至得救進天國也可能都不是耶穌的主張。有新的考古學證據甚至指出,耶穌甚至還可能正如《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描述的那樣,曾娶妻生子(Historian Says Piece of Papyrus Refers to Jesus' Wife)。《神的演化》試圖藉由四福音書-〈馬太福音〉(Gospel of Matthew,κατὰ Ματθαῖον εὐαγγέλιον)、〈路加福音〉(Gospel of Luke,τὸ κατὰ Λουκᾶν εὐαγγέλιον)、〈約翰福音〉(Gospel of John,τὸ κατὰ Ἰωάννην εὐαγγέλιον),尤其是最早成書的〈馬可福音〉(Gospel of Mark,κατὰ Μᾶρκον εὐαγγέλιον)的記載以還原出耶穌粗略的面貌。

在基督教的演化過程中,是使徒保羅(Paul the Apostle,Παῦλος,3—67)先迫害過基督徒,後來才把跨種族的兄弟姐妹之愛注入基督教,因而造就了上帝的成熟,讓基督教追尋更高的道德目標。保羅是不可多得的管理奇才,他推廣跨疆界的愛,還靈活地利用有資產的富人來協助宣教和傳教,甚至權宜地把用愛心對待敵人的理念帶入基督教。這些理念符合多種族的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的現實利益,後來讓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接受而皈依基督教。

至於伊斯蘭教,穆罕默德(Muḥammad,محمّد‎,約570-632)乃至穆斯林(Muslim,مسلم‎)存在既寬容又好戰的矛盾性格。《古蘭經》(Quran,أَلْقُرآن‎ )的教訓一方面對外道寬容,不鼓勵報復,另一方面《古蘭經》卻又有強烈復仇心。《神的演化》也嘗試以零和–非零和關係來加以解釋。羅伯.賴特主張,伊斯蘭教的寬容,是發生在當穆罕默德在政治上還未得勢時。穆罕默德及其領導的政治實力足以稱霸中東時,就會盡量馴服外道,武力擴充自己的地盤。這呼應了羅伯.賴特最主要的理論主張那樣,宗教之間處於非零和狀態下就寬容,處於零和狀況下就殘暴。

儘管羅伯.賴特以科學精神檢驗人類道德和宗教的根源,不過他畢竟出生在美國保守的浸信會家庭,終究還是認為自己是某種程度上的「基督徒」。他還是以為在宗教演化的過程中,原先的錯覺不斷煉淨,變得愈來愈真實,所以對於宗教的未來保持樂觀態度,因為他以為道德在過去歷史中的進步,印證了上帝存在的軌跡,而只要人類仍需要神,神就會持續存在,演化出最適應現代人需求的樣貌。

雖然羅伯.賴特用演化心理學的理論來探討宗教的演化,但他算是對宗教非常客氣的,如果和歐美幾位嚴厲攻擊宗教的知識份子相比的話,如芝加哥大學的演化遺傳學家Jerry A. Coyne(著有Why Evolution is True)、史丹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著有The End of Faith: Religion, Terror, and the Future of ReasonLetter to a Christian Nation《道德風景:穿越幸福峰巒與苦難幽谷,用科學找尋人類幸福的線索》The Moral Landscape: How Science Can Determine Human Value)〕、塔夫大學的認知科學家Daniel Dennett(著有Darwin's Dangerous Idea: Evolu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LifeScience and Religion: Are They Compatible?)和牛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有The God Delusion),都對宗教攻擊得極不客氣。








尤其是道金斯的The God Delusion,截止2010年1月,該書英文版已賣出至少200萬冊,並翻譯成34種語言,中文簡體字版名為《上帝的迷思》。道金斯在The God Delusion中指出,相信上帝的存在不僅是錯誤的,也會導致社會之間的隔閡、壓迫和誤解,同時宗教也是戰爭、性歧視等一系列問題的元兇之一。

不過道金斯的The God Delusion《神的演化》探討的也非所有世界性宗教,因為他們這些西方人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東方的宗教哲學,尤其是另一大宗教-佛教。《神的演化》提出的零和–非零和關係就完全無法解釋佛教的起源與演化。因為對於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零和關係。《神的演化》偶爾有提到佛教,不過只有僅是用來提點一些相似之處而已。佛教不承認宇宙有一個永恆不變、獨立存在的萬能造物主,因此西方人很難理解佛教如何成為一個「宗教」,更遑論要去深入去討論。就對這個世界真實而理性的瞭解而言,佛教所掌握的真實性,甚至還高於科學,不過那是另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在此就先不展開討論了。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人類想像的力量

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

想像するちから: チンパンジーが教えてくれた人間の心


我們現在都知道,在現生所有動物當中,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親近的,就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黑猩猩。據說我們人類的基因體,與黑猩猩的差異,只有區區1.2%。人如何之所以為人,一直是生物學家最想要解答的問題之一。

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教授松澤哲郎的《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 想像するちから: チンパンジーが教えてくれた人間の心),就是要透過對黑猩猩進行的研究,來解答這個疑惑。

松澤哲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也不例外XD),可是世界著名的黑猩猩專家珍.古德(Jane Goodall, 1934- ),大家就比較熟悉了。珍.古德在非洲朝夕相處地陪伴了她心愛的黑猩猩三十年,用心觀察了這群可愛的動物的心血結晶。在她的名著《大地的窗口:珍愛猩猩三十年》Through a Window: My Thirty Years with the Chimpanzees of Gombe)是中說了一些充滿哲理的話:

「人生有許多供我們透視世界,尋找意義的窗口,科學即是其中一扇。有許多絕頂聰明、洞見犀利的科學家,前仆後繼地擦亮了窗上的玻璃──透過這些窗戶,我們對於人類過去不盡知道的領域將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楚。這些年來我透過這扇窗,逐漸了解許多關於黑猩猩的行為模式,以及它們在大自然的地位。反過來這些也幫助我們了解人類本身的行為,和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

《大地的窗口》給我太多感動和啟發。我們有時常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物理現象:當我們在玻璃窗的這一邊比另一邊亮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模糊的影子映在窗子上。 珍.古德不只是提供了我們一扇窗口來看看黑猩猩的世界以了解我們的過去。她還讓我們看到了就是那映在窗口上我們的模糊但輪廓清晰可辨的影子來認識現在的我們自己!

我們確實從黑猩猩身上學到許許多多關於我們人類的事,除了《大地的窗口》《想像的力量》,還有《雄性暴力》Demonic Males: 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以及《猿形畢露:從猩猩看人類的權力、暴力、愛與性》Our Inner Ape: A Leading Primatologist Explains Why We Are Who We Are)。

松澤哲郎秉持著的,應該就是珍.古德的信念,來花費漫長的時間在非洲田野辛勞工作,長期觀察黑猩猩,並且在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用黑猩猩進行了諸多有趣的認知實驗。科學研究很多時候是艱辛的,還得忍受長期不為人知的孤寂,可是少數人仍願意為科學研究獻身,為了就是追求知識帶來的感動。

1978年起,松澤哲郎開始進行名為「小愛計畫」的黑猩猩心智研究。從1986年開始,每年都前往非洲對野生黑猩猩進行野地生態調查。2000年,以包括小愛和小步在內的三對黑猩猩母子為對象,開始進行黑猩猩的知識和技術如何傳承給下一代的研究,探索人類心智與行為演化的起源,開啟「比較認知科學」的研究領域。松澤哲郎真正想要做的,也就是利用黑猩猩來瞭解我們人類。

心智並不像動植物形體,偶爾還能留下一些化石供科學家煩惱。可是藉由瞭解人類現生的近親黑猩猩,或許可以讓我們一窺人類認知演化的奧祕。松澤哲郎在《想像的力量》裡頭追尋著「人,為何為人?」的答案,從心智的歷史學談起,探討黑猩猩的社會和文化,比較黑猩猩和人類共同養育後代、用微笑凝視培養親子關係、懂得分工合作、善用各種工具,以及會教導和學習、有語言也有記憶,最後導出人類成長與演化的動能,在於想像的力量。

人類男女會擁有共同養兒育女的責任,黑猩猩僅有女性會照顧小孩。人類也演化出了語言,便於能把資訊、經驗帶給其他人,與他人分享。黑猩猩非常善於記憶眼前瞬間出現的數字。但人類反而不及黑猩猩,人類取得了語言,犧牲了一些記憶力。




黑猩猩不會像人類一樣,考慮未來、緬懷過去,掛念著身處地球另外一頭的人們。《想像的力量》提到有一位男性黑猩猩頸部以下暫時全身癱瘓,也患上嚴重褥瘡,皮膚潰瀾、化膿,骨頭也露出來。但他不旦不沮喪,還會去作弄人,成功作弄了還會很開心XD

人類的認知能力,是可以想像未來,所以我們會未雨綢繆,為不確定的未來杞人憂天。因為有了希望,所以也會失望,甚至會絕望。然而,在絕望之餘,我們擁有想像的力量,能夠寄望於未來。而黑猩猩只是活在「當下、眼前的世界」。

有一部我很愛的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改編自半自傳的《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 A Book that Changes Lives)〕,提到「要在稍縱即逝的每一刻,清醒享受生命的禮物。 」,那就是「活在當下」(this moment)。偉大的禪師也一再為眾生棒喝「當下」。

我們雖然和禽獸畜牲一樣有基本的慾望,可是我們能夠選擇不為七情六慾給主宰。人類之異於黑猩猩之處,正是因為我們和他們相比,我們並不活在當下,可是我們異於禽獸地能夠修行讓自己理性地「活在當下」!

閱讀全文...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再見六四



六四


每年六四都要來寫篇勿忘六四的文章,心裡其實想著,什麼時候可以不必為中國的民主自由操心了?

我想這個日子其實也不會太久了,因為自己祖國和居住地都不約而同開了民主倒車,說不定沒幾年,蔡旺旺的話就成真了,屆時中國搞不好都更加民主自由了,在更不民主自由的地方,就沒資格為對岸的民主自由操心了吧。

想到這裡,真是不禁令人更感惆悵啊,不再多說了。雖然我還沒有收到「您的帳戶可能面臨由國家資助的攻擊」的警告,不過還是響應一下Portnoy的呼籲〔〈反網路封鎖 紀念六四(鄭國威)〉〕:


為了紀念今天,不妨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分別到Google跟百度,分別搜尋「六四」、「天安門事件」,比較看看差異在哪,然後把搜尋結果截圖分享在自己的部落格或臉書帳號上吧,也許這就是網路使用者紀念六四最好的方式了。


六四

六四

六四


六四


相關網誌和影片:





反對智財局研議「封鎖重大境外侵權網站」網路聯署

維基百科:抗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研擬封鎖境外侵權網站行動

【最新上線】黃哲斌-親愛的智財局:我的智慧,不是你的財產

智財局想遮的,是創作人的眼

#freeandopen 斷然反對鎖國!堅決主張百分之百的網路自由!!

智財局擬修法封鎖境外侵權網站:違憲、危險、愚蠢

[爆卦] 行政院即將封鎖台灣網路

臉書頭像突然變黑的一晚-遙研2013年馬來西亞國會大選

[問卦] 有沒有馬來西亞比鬼島還黑的八卦

[問卦] 有沒有馬來西亞選舉,干台灣屁事的八卦?

馬來西亞民主已死?大選爭議2大導火線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廿三年的六四

The Sky of Gene: 廿二年的六四

The Sky of Gene: 千年的魔咒-毋忘六四

The Sky of Gene: 永遠不該被遺忘的六四

The Sky of Gene: 六四

The Sky of Gene: 【分享】決戰骯髒選舉,大馬人民加油!

The Sky of Gene: 【分享】污奸盜-大馬超級禁片

The Sky of Gene: 不公平的代價和真相!

The Sky of Gene: 台式市場民主

The Sky of Gene: 台北士林文林苑都更案之不可取

The Sky of Gene: 台灣的半套式民主

The Sky of Gene: 人民的心聲,該聽見了吧!?

The Sky of Gene: 參與式民主政治的公民批評者角色

The Sky of Gene: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The Sky of Gene: 再談為何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

The Sky of Gene: 活在象牙塔裡的化工學者

The Sky of Gene: 台灣政府財團之惡,在於不食人間煙火。

The Sky of Gene -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糟蹋稻穗......

The Sky of Gene: 當怪手都可以隨便欺壓秧苗......

The Sky of Gene: 中科三期爭議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是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The Sky of Gene: 民主究竟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The Sky of Gene: 民主有多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真正好?


The Sky of Gene: 民主萬歲

The Sky of Gene: 民主係蝦米?

The Sky of Gene: 蝦米係民主?

The Sky of Gene: 中國爛趨勢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