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Sphere, CC BY-SA 3.0
彭明輝老師在《獨立評論@天下》的一篇持平而論的文章〈台灣正在失去未來?〉和演講,被台灣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斷章取義報導成批評「台灣企業CEO都在吃軟飯」,於是寫了這篇〈關於今天「CEO吃軟飯」的新聞〉。對於彭老師的文章,引來兩極化的看法,不在代工產業的朋友大都表示有一定的道理,在代工產業上班的朋友就一面倒罵聲連連。
很可惜的,批評彭老師的朋友,真懷疑他們讀過文章沒有?因為大部分回應,就連台積電的也一樣,歸納起來,扣掉那些找不到道理就先扣「蛋頭學者」、「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不外就兩個說法(有看到精闢見解的請告知我們,謝謝),那就是不懂半導體產業就不要亂批評,另一個是台積電在世界上有多強大等等。
不過這兩點都說不過去,姑且不提像是影評需不需要先下海拍電影,因為彭老師主張台灣不應只有代工,而代工產業不需要聘用大量的頂尖大學碩博士,所以本來就是站在台灣總體發展的角度,和懂不懂半導體產業無關;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積電在代工產業有多強大也不是重點,因為他不是批評台積電的本業做得不好,而是不該用這麼多資源只是在做代工。簡單來說,彭老師批評台灣大企業只會做代工,台灣企業回應說他們代工世界第一,這不是令人@#$%&嗎?
台灣還需不需要代工,是個偽命題。台灣該問的,是台灣人想要怎麼樣的經濟發展?台灣耗費了很大的資源廣設大學,鼓勵大學生繼續研讀碩博士,大聲疾呼要創新和產業升級後,實際上仍在做的卻是另一回事。
我有不少朋友的新創公司需要有創意和能力的人材,結果一堆應徵上的人一旦上了台積或聯電就去後者,即使他們肯定過去能發揮的才能更有限、工作更乏味;台灣人確實可以歌頌台積電的功德,如果都滿足台灣現在的發展的話,就說以台灣的實力,經濟發展到如此就差不多可以了,成功進入人均GDP兩萬美元國家就夠了,大家都自滿不要再求進步,韓國遠遠超過就讓他們遠遠超過,就停滯在這樣的地步,錢剛好夠用就好,那麼台灣有台積電當經濟龍頭就好了!
很多人喜歡嗆韓國國家扶持企業來為台灣大企業開脫,台灣高科技大企業難道沒有拿到水電補貼和稅務優惠嗎?沒有大量聘用國立大學的碩博士生嗎?台灣政府沒用大量資源在矽島計畫和兩兆雙星嗎?別把台灣高科技大企業講得好像是完全自立自強一樣,如果沒了水電補貼和稅務優惠,高科技產業仍不出走,那才真的叫做根留台灣,真正有世界一流競爭力。
韓國人均GDP是台灣約1.24倍(以IMF 2014年的資料,韓國US$28,101,台灣US$22,598),可是他們相同能力的科研人才的薪資和科研經費是台灣好幾倍。韓國企業投入研發的資金遠高於台灣,即使遇到不景氣,韓國企業也不輕易刪減研發經費,人家是努力打拚出來的,不是僅喝政府奶水長大的!
要有經濟上的躍升就要有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不要有創造性破壞就不要奢望經濟上的躍升,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經濟學的硬道理。只想要代工不要產業升級,就不要再奢望633,要產業升級還要633,無異於緣木求魚,是發什麼魚與熊掌都可兼得的春秋大夢啊?
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台積電過去有多績優,也不是台灣要不要只代工就好,是在台灣要有怎麼樣的經濟,如果台灣人可以接受未來廿卅年薪資繼續凍漲,GDP維持小幅成長甚至只要不衰退就好,那麼台灣當然可以繼續代工賺取微薄的利潤就好,然後敢敢大聲嗆想要創新的人才,請他們滾到美國、中國、東南亞去,說台灣不歡迎他們吧!
這不是個想像的狀況,是台灣現在正在發生的狀況,因為台灣薪資凍漲已久,未來繼續凍漲的可能性很高,人才也不斷流失到美國、中國、東南亞...如果不做任何改變,未來還看不到逆轉的機會。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台灣人想要怎麼樣的經濟發展?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多多才益善的匱乏經濟學
還好有聽朋友的建議趕快來讀《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這本今人受益良多的行為經濟學好書!因為當我看到這本《匱乏經濟學》的中文書名是,心中不禁OS了一下說,這書名也太廢話了吧,經濟學不就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嗎?所以匱乏經濟學不就像是「有機體生物學」一樣重覆了嗎?結果一讀,發現原來我腦補了XD
《匱乏經濟學》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與普林斯頓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聯手提出經濟學的基本命題:在資源有限的時候,人要如何根據需求與供給來做抉擇?他們一位是印度人,另一位是以色列人。和一般研究和管理物資、服務不同的,《匱乏經濟學》指的匱乏,是針對會讓我們的大腦認知出現隧道效應和認知頻寬稅負的匱乏,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覺得食物、朋友、時間和金錢不夠時,我們的行為模式會產生何種變化,《匱乏經濟學》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理論深入淺出地解說,讓我們瞭解匱乏如何以種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了我們。
《匱乏經濟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討論匱乏,可是裡頭的問題卻是很嚴肅的,例如貧困為何讓人難以脫身?組織企業為何陷入四處救火的困境?為錢發愁的人為何較難控制衝動?孤單的人為何不容易交到朋友?《匱乏經濟學》主張,雖然這些問題看似毫不相關,但是在背後都有著同樣的原因:人不斷處於匱乏之中。他們對以上我們習以為常的問題,提出了極為有趣且非常有啟發性的見解,甚實用範圍從個人到企業到政府都適用。
在這個社會,有誰的時間和金錢是夠用的啊?通常是兩者都不夠用,即使是有錢人,時間也不夠用,而時間較寬裕的人,錢卻不夠用,如果有人兩者都夠用,那他/她一定是幸運也是幸福的人吧。
在快節奏的社會,追趕「最後期限」(deadline) 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常見場景。從前年輕時,還能夠為許多事情慢慢做準備,可是年紀愈大卻反而愈來愈臨時抱佛腳。我很討厭這種總是在期限前趕進度的感覺,可是卻又常常一個期限交待完後,又趕另一個進度,沒幾件事可以悠閒地慢慢完成。
《匱乏經濟學》指出,「最後期限」能讓人集中精神,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量的工作,獲得「專注紅利」,難怪在期限前,我們總能一個小時做平時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然後精疲力竭。。但是,因為人把心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工作 上,忽略了長遠來看更重要的事。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我去美國時,科學界都盛傳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就是美國宇航總署發射了火星探測船,結果卻沒到達目的地,因為有工程師把公制和美國常用的英制搞混了XD 當時我們都把它當笑話嘲諷美國死守英制,可是讀了《匱乏經濟學》才知道實情原來不簡單,因為當時一群工程師菁英已經為可能的延期而忙得焦頭爛額,沒有人有精力和時間去查證異常的小狀況,結果才釀成笑話。
另外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是美國的一家醫院,外科手術室總是排得滿滿,可是手術一場接一場卻只有延誤的,搞得醫院大量醫護人員不斷加班人仰馬翻地趕手術。結果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排進更多手術把積欠的手術趕快開完嗎?如果是這麼簡單,就甭由《匱乏經濟學》來討論了。他們後來研究出的方法很反直覺,就是把一間手術室先空下來以因應突發的狀況。結果因為有了如此寬鬆的彈性,突發的狀況比較不會影響其他排好的排表,於是反而更能夠順利在預定行程中完成大部分手術,因此皆大歡喜,醫院增加了收入,醫護人員不需時常加班。
還有另一個有趣也很實際的例子是,當我們試圖透過節食而減重時,食物的匱乏反而讓我們腦袋更容易注意食物,除了消耗意志力,我們反而把注意力移到食物,更渴望食物,導致事倍功半、前功盡棄。他們認為,一些減重法例如高蛋白質的阿金減重法(Atkin diet)比較容易成功,不僅是其功效,而是簡單不需要分心在計算卡路里,不會產生認知頻寬稅負,也不需要挨餓而更想吃大餐。
最有趣的是,《匱乏經濟學》指出貧窮原來也有許多後遺症,讓陷入貧窮的人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認知能力。他們例用許多實驗一再驗證,甚至只要是暗示,就讓人陷入匱乏的陷阱,影響層面非常廣,從智力到無法按時服藥,還有以債養債,到教養子女的疏忽等等。他們指出,窮人缺的不僅是錢,還有認知頻寬。
因此,一個還有公義的國家,應該努力消彌貧窮,而非一味把窮人當作能力低下不值得關注的一群,尤其是在富裕國家如台灣,也有相對貧窮而窮忙的一大群人。他們陷入貧窮,很有可能只是因為運氣太背,如果國家無法實現社會正義,那麼就只是讓運氣而非努力和能力才決定個人財富,將永久埋沒有潛力且肯努力的一群,阻礙國家社會發展進步。
就像《匱乏經濟學》提出的,匱乏的感受會窄化眼界、扭曲判斷,所以只是管理時間還是不夠的,我們應當有效管理我們的認知頻寬,別把時間表排得太滿,允許一定的彈性和寬鬆是有益的。工作期限是一定會來臨的,我們也該善用有富足的資源的時候以因應匱乏的到來。《匱乏經濟學》的諸多研究對個人發展與公共政策應當極有啟發。例如他們提出當認識到窮人的認知頻寬不足時,應當改變社福系統,提供他們托育幫助、設計良好的金融產品幫助他們存錢而非以債養債、設計簡易負擔較少的短期實用課程等等。
《匱乏經濟學》對台灣社會應該也要有更重大的啟示,台灣勞工的高工時,是世界知名的,企業一向習慣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牲用。台灣對寬鬆的極不重視,從中小學塞滿的作業和補習,就可見一斑。當作業都塞得滿滿的,有多少學生還有時間去嘗試尋找真正的興趣?還有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
即使不談高調的人生、興趣之類的,就功利地來談,《匱乏經濟學》就很明確地指出,把班排得滿滿而缺乏寬鬆,是非常有害的。《匱乏經濟學》用紮實的理論和有趣的實例來說明,寬鬆為何是必須品。台灣近年雖然高工時、高生產力,可是卻陷入窮忙的危機中,因為絕大多數人在上班時,僅能忙著應付眼前的狀況,沒有時間、精力和心力去放眼未來,難怪台灣許多政策僅是為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少長遠的規劃。
《匱乏經濟學》很值得所有企業管理階層一讀,如果不是被漲不動的薪資、超高高工時和趕不完的進度而忙得出現隧道效應和認知頻寬稅負沒法讀書的話XD 不過先別管主管讀不讀了,自己的認知頻寬自己管理,先來讀《匱乏經濟學》吧!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西方究竟憑什麼?
西方究竟憑什麼說他們主宰世界?《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的英文書名,就很明確地問到,只是中文書名較含蓄,完整版應該是「西方憑什麼主宰世界-至少現在是如此」。
西方真的在主宰世界?現在亞洲不是正在堀起?西方諸國不是正在沒落嗎?先別高興太早,我們看看周遭,即使是書中很針對的中國,我們平日用的,還有哪些是我們自己傳統文化的發明?包括服裝、廚房、房屋、通訊、交通工具,乃至教育、政治、金融、經濟、法律,幾乎全部都是從西方傳進來的,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沒有多少樣不是西方人發明的,即使我們很阿Q地說指南針、火藥、紙張和印制術是中國人發明的,可是現在真正在使用的,有哪樣不是早就經過西方人的大幅改良。
因此,要解釋為何西方文明會稱霸全球,似乎是歷史學家的重要工作之一。相信各種各樣的理論一定不少,最近哈佛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就提出五百年前,西方文明憑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勝過外表看來比它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而這六大利器正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不過仔細讀了《文明》,就會發現,弗格森所謂的「西方」,意思其實非常狹隘,簡單來說就是英美等英文世界而已(請參見〈國敗論之西方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相較之下《西方憑什麼》所指的「西方」,卻是地理概念上的「西方」,包括兩河流域、丘陵兩翼和歐洲大陸,一般上歷史學家認為西方是這五百年內才超越東方的,所以探討的大概也差不多是這五百年來發生了什麼事,至於原因,從人種優劣論、文化決定論、地理決定論到英雄史觀、狗熊史觀都有。可是《西方憑什麼》作者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卻很大膽地鶴立雞群,把時間軸的尺度從史前一路跨到現代!
《西方憑什麼》很明顯的,其對照西方世界的,是東方過去有輝煌文明的中國。這是書介中對應的比較。
尼安德塔人 vs 北京人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 vs 商王武丁
羅馬帝國 vs 秦漢一統
拜占庭淫后狄奧多拉vs 武則天
葡萄牙恩里克王子 vs 明英宗
宗教戰爭 vs 明末民變
科學革命 vs 清代考證學
《環遊世界八十天》vs 《浮生六記》
啥?連尼安德塔人出出場了?那可是好幾十萬年前的事了耶XD 像這麼大尺度地跨越好幾十萬年的寫法,在去年出版中文版的《人類大歷史》(Sapiens (From Animals Into God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也見過,據說這是西方近來開始流行的寫法。因為人類是個奇特的物種,其他的不說,人類是能夠遍布全世界的單一物種。呃,不對,小強不也是嗎?「物種」是有明確的生物學定義的,小強遍布全球,可是小強有好幾「種」,而不同大陸人類長得再不一樣,也是同一個物種,在大概廿萬年前演化出來。
可是依據《西方憑什麼》要問的問題,有必要把尺度拉到這麼大嗎?把歷史的尺度拉得這麼寬廣,就不會精確,尤其還得兼顧這麼多國家歷史。那《西方憑什麼》的作者伊安‧摩里士憑的又是什麼?
《西方憑什麼》的主旨很簡單,就是地理能夠解釋為何西方能統治世界,而非文化、政治、遺傳和偉人。伊安‧摩里士有考古學訓練,所以和一般歷史學家的研究方法不同,他也把出土物質的當作量化文明的重要指標。他發展出社會發展指數來衡量各地區的進步程度,根據的是能源消耗、組織大小、作戰能力和資訊傳播等等來為各各社會打分數,標準的數字化管理。
因為一開始他就很明確地開宗明義,我心中就一直OS,把問題簡化成地理而已,究竟靠譜嗎?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經典之作《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就已經闡述了地理對文明發展的重要性。可是《槍炮、病菌與鋼鐵》要對比做比較的,是有文明發展的地方,和沒有產生文明的地方如非洲、大洋洲。《槍炮、病菌與鋼鐵》雖然算是科普書,可是對學術界也是當頭棒唱,賈德‧戴蒙漂亮地用生物地理來解釋文明的產生條件,還讓多才多藝的他,在UCLA醫學院生理系退休後,在UCLA繼續當地理學教授。
可是如果把西方之所以勝出的因素歸到地理,那不就是古早決定論了嗎?可是伊安‧摩里士卻一再強調他不是古早決定論者。身為一位史丹福大學的講座教授,伊安‧摩里士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矛盾錯誤吧?儘管心中高度存疑,還是繼續把會說故事的《西方憑什麼》讀下去。另外,《西方憑什麼》裡頭量化社會發展指數,也令人存疑,雖然他強調詳細方法和討論在他的一本學術專著The Measure of Civilization裡頭。
伊安‧摩里士果然是位說故事的高手,讀著讀著是有些讓他給說服了。他每一章就丟出一些些令人不難接受的證據,然後一章章讀下去,慢慢(這本書不薄)就被說服了一些又一些,讀到最後只能被收買而感嘆「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根據《西方憑什麼》裡的社會發展指數圖表,中國在過去上千年的時間裡,確定是穩穩地比西方還進步的,如果退回五百年前,根本沒人相信西方人會在幾百年後稱霸主宰世界,清廷被西方列強捅了幾次,都還完全在狀況外呢。東方並非在過去一直都是領先的,他指出西方其實先領先東方一直到五世紀(別忘了,他的西方包括最早發展出農耕的中東)。可是之後中國一直領先到約三百多年前卻是事實。然而,在地理上,西方有比中國強力的地理優勢在於,中國要運輸要靠運河作漕運,成本比西方用地中海還高。另外,太平洲的面積比大西洋來得廣闊,這讓中國人比西方人更難發現美洲大陸。
伊安‧摩里士主張人類出於懶惰、貪婪、恐懼,所以才會求新求變,這是根植在人性的。可是外在的「天啟五騎士」,飢荒、流民、瘟疫、動亂及氣候變化卻一再擾亂我們的文明發展。西方經歷了鼠疫等等重大打擊,可是發現了美洲大陸後,遭受瘟疫大屠殺的是美洲原住民,讓歐洲人可以輕易統治廣大的美洲大陸,而且把美洲大陸的資源強行搜刮到歐洲去,阻礙了西方的崩潰循環。中國過去的文明即使比西方強盛,因為人力和獸力的功率輸出終有限,而西方發展出了工業革命後,機械力就能輕易超越所有使用人力和獸力的文明,於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雖然差點被伊安‧摩里士給洗腦收買了,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後,我還是認為伊安‧摩里士太小看文化、制度等的力量了。當中國明朝的鄭和在多次下西洋後,中國沒有繼續擴展海上霸權,和文化、經濟等因素息息相關,也由於中國當時明朝皇權極大,出不出海僅由極少數人作主,這和西方是私人競利很不同,加上明朝有許多政治考量,加上歐洲是多國林立,所以很難由一兩個君主就能決定是否要開拓新航線等等。我想,地理很難是唯一因素。
另外,儘管中國人有許多重大發明,可是後來西方人卻比中國人更熱衷改進。西方的工業革命後的工商活動,不僅是因為技術上的突破,他們在教育、會計、法律制度上也比中國先進許多,以致現在有哪個非西方國家不是直接照抄人家的教育、會計、法律制度呢?這在文化心理學上,有研究認為是因為西方的小麥農耕讓他們更擅長抽象分析式思維,也更重視個人成就,因為小麥是靠天吃飯,勞力付出比稻米少,比較不需要整個國家社會協作灌溉,也比較不需要全村一起耕作收割,稻米則相反,需要國家社會協調灌溉,也需要鄰居合作耕作收割,所以中國重視整體性思維以及社會團體 [1]。中國雖然北方是小麥農耕,可是宋朝以後經濟重心就移往南方了。前者更有利工商經濟活動 [2],後者則適合農耕活動。
在《西方憑什麼》中,伊安‧摩里士似乎把東西方的發展視為競賽,雖然他不見得真有此意。現在西方正臨許許多多社經和政治問題,而中國卻正在復興中,東西方還有許多混帳要算,東西方未來是否還維持現狀還是翻轉是未知數,我們剛好處於歷史上最混沌不明的時代吧。
儘管地理很重要,可是我們人類的科技文明發展迄今,地理差距真在縮減,所以他也認為東西方的區分已沒過去那麼重要了。伊安‧摩里士認為,我們現在面臨的是科技再爆發的「奇點」和文明再衰敗的「夜幕低垂」的競爭,不過這已算是未來學而非歷史了,所以結局恐怕真的沒人知曉。
儘管不能完全同意《西方憑什麼》的所有論點,可是《西方憑什麼》真的是本可讀性、啟發性超強的書,提供了閱讀的樂趣,還有看世界的新觀點。另外,非常難得的是《西方憑什麼》的譯文是難得的優異,和許多中譯作品明顯的歐化中文不太相同,連西方古籍的文字都譯成文言文,很有特色!可是很可惜的,這本書的參考文獻又被刪光光了,這相當不負責任,希望出版社能至少放電子版在網站上供有需要的人下載,否則這本書的價值還要打個折扣了!
參考文獻:
1. Talhelm T, Zhang X, Oishi S, Shimin C, Duan D, Lan X, Kitayama S.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 Science. 2014 May 9;344(6184):603-8. doi: 10.1126/science.1246850.
2. Henrich J. Psychology. Rice, psychology, and innovation. Science. 2014 May 9;344(6184):593-4. doi: 10.1126/science.1253815.
6/12補充:感謝雅言文化的負責人解釋,他們並沒刪參考文獻,而是盡量把資料,如學者名、書名或期刊名融入內文。例如p61的「浙江大學的柯越海教授」、p361的「徐光啟《農政全書》」等等,全是英文版內文所無。出版社把這些從書末移入內文,是考量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節省大家翻前翻後找註解的時間。
閱讀全文...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震驚十三億人的真實故事!
理財能力,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之一。可惜從小學到大學甚至研究所,從來沒有任何一門必修課程給我們正確和良好的觀念和方法。當學生時還以為銅臭味很下流,直到出社會才拖爬滾打地繳了不少寶貴的學費。
錢不是萬能的,可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更糟的是,我們華人很擅長把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也好、偉人也好給神聖化,彷彿他們都不必吃喝拉撒似的,也似乎他們從不需要擔心過口袋裡的銀兩有多少。於是這本《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就是要讓我們見識到古人原來對錢,也得斤斤計較,即使他們貴為聖人、偉人。千萬不要以為聖賢都安貧樂道,沒有經濟的支柱,就無法支持他們的理想。所以《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這本好書頗適合莘莘學子一讀的,讓大家瞭解到,把聖賢過度理想化,是件多麼害人不淺的事。
《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還很有趣的是,作者李開周把古籍翻遍,就為了考證古人的收入,非常有科學精神,這種科學精神才是學歷史真正的手法和目的,和現在高層僅會用黑箱作業操作課綱試圖愚民之舉相比,這種問問題和考證的精神,實在太高尚了!
《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檢視的聖人偉人和名人很多,首先是至聖先師孔夫子(前551-前479)。在春秋時代,出身還頗重要,當時姓和氏是分開的,所以孔子不姓孔,孔是他的氏。姓決定了出身,孔子出生於魯國,其先世是殷商王室,所以其實他姓「子」。其十五世祖為宋國第二任國君微仲。祖上也富過,六代祖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鄒邑定居,所以「孔」是他的「氏」。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鄒邑,為鄒邑大夫。叔梁紇與原配施氏連出九個女兒,他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卻腳有殘疾。叔梁紇在七十二歲時三娶十八歲的顏徵在,生下孔丘。為得子,顏徵在曾私下至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由於孔子父母的婚姻不合禮制、被史書稱為野合,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三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地告訴孔子。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成人。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孔子辦私學很可能是有進帳的,只是收入不可考,他在官學的收入卻不少,原來當時教師的薪水不低於公務員。孔子周遊列國的私人考察,魯國政府是有資助的。即使是聖人,如果沒有貴族的贊助,就沒有思想傳播。
再來,就是傳說中的亞聖孟子(前372-前289),原來很多金。孟子做官,年薪驚人。孟子教書,年薪也驚人。戰國時代,應該是中國史上最重視人才的時期,老是有人送錢給孟子,當孟子榮登富豪榜。他的學校大門不常開,因為沒有經濟壓力。也因為他經濟上很獨立,所以才有了人格獨立吧。
儒家可是到了漢朝才被獨尊的,除了儒家,先秦諸子中,墨家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墨子(約前479—約前381)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觀點,他四處奔走維和,那經費哪裡來呢?墨子該拿諾貝爾和平獎,因為他一生就用一張嘴阻止了三場戰事發生。可是他四處奔走維和需要差旅費啊。墨子不算窮,因為他掌握有高超的工藝技術,而且他的學生當官就業率高,墨家又團結,所以經費來源可能不需要太過擔心吧。
身為一代梟雄,曹操(155-220)怎麼就需要勒緊了褲腰帶了呢?曹操爺爺是太監,風評很好。他爸買官就花了兩億。曹操的履歷非常豐富。丞相的年薪雖不低,但其采邑的租稅更可觀,還有皇帝賞賜數目可觀的年終獎金。有趣的是,曹操可能沒留下多少遺產。錢都花到哪兒了?原來勒緊褲腰帶的曹操,是個高明的政治家,雖然稱不上好人,可是卻慷慨打賞部下。
陶淵明(約365-427)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中國文人的典範,他的《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傳唱千古,可是他的荷包也這麼瀟灑嗎?原來陶淵明清高的瘦遁,其實並不浪漫。他是官二代,卻不是富二代,還好叔父做靠山。可是他太清高,當官都當不久。他不為五斗米折腰,那五斗米是多少?《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考據,五斗米應該是日薪。不光五斗米,還有三頃公田的收入,可是他可能連公田收入都沒領就辭官了。陶淵明的瘦遁,日子肯定過得相當清苦。
李白(701-762)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是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歷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李白就遊歷過許許多多地方,他的旅費哪來?李白有傳說中的富爸爸,是富商。《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不認為李白靠煉丹為生,因為煉丹屬於高消費,他斥鉅資的可能性較大。他的太太未必是富婆,翰林的薪水不算高,可是唐玄宗的賞賜卻有可能頗豐富。現在要靠稿費致富恐怕很難,可是李白的稿費收入卻很可觀,還有多方饋贈。身為官員,李白在旅遊途中也受了不少免費午餐招待。
白居易(772-846),也是官宦子弟,白居易的祖父白鍠,曾任棗、鞏二縣令。父親白季庚,唐德宗建中年間任彭城令,對抗李正己的叛變有功,授朝散大夫、大理少卿、徐州別駕等官職,並賜緋魚袋,兼徐泗觀察判官。後來歷任衢州、襄州別駕。可是他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和百姓疾苦有較多接觸和了解。和現在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一樣,白居易也當蟻族,只求有房住,不求有住房。存夠了錢,只能買房在遠郊。他長年住在機關大院,租了房十八年。白居易一生也無法在長安買房,雖然他在各處也陸續買了五間房,看來當年長安就是現在的台北吧?
包拯(999-1062)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被後世稱譽為「包青天」,將他奉為神明崇拜。中國民間信仰傳其為文曲星轉世,死後成為地獄第五殿閻羅王,亦稱森羅王及閻羅天子。他父親曾是副部長,家境可能算是不錯。因為父母年老,所以辭官回家當了十年宅男。他傳說中的斷案如神,是有彈性的清官。他年薪超過千萬,生活相當優渥,雖然並非是他當清官的理由,不過確實不必貪了。
李清照(1084-1155)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員外郎,是當時極有名氣的作家,深受當時文壇宗匠蘇軾所賞識,常以文章相往來。母親王氏系出名門,高祖王景圖、曾祖王贊,都榮登進士,祖父王準受封為漢國公,父親王珪在宋神宗熙寧時為中書省平章事,元豐時為尚書左僕射,都是執掌國家樞要的丞相,受封為歧國公。李清照18歲時,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諸城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裕,他們夫婦玩賞的全都是一流藏品。可惜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就很困頓。
岳飛(1103-1142),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將領。官至少保、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北宋滅亡後,他們家從河南流落江西,當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迫令自鴆,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時,他家在江西九江可能有四百九十八間房,在杭州還有皇帝賜的豪華別墅。岳飛為何能成為溫拿呢?原來他月薪有二百五十萬台幣之高,還不包括鉅額賞賜!南宋初年,將軍都有不動產,除了高薪之外,置產不讓皇帝猜忌,也是主因之一吧。
唐伯虎(1470-1524)一生風流,因《唐伯虎點秋香》而舉世皆知。唐伯虎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聞名於世,其創作的多幅春宮圖也為他個人添加了「風流才子」的名聲。雖然電視電影愛強調他的風流事跡,可是他賣畫和寫書,收入並不高。為了建桃花庵,他也要想盡辦法,能借則借,能賣多少書畫就賣多少書畫,還有寫歌功頌德的文章來賺稿費。可見風流才子,也要很辛苦的賺錢,並不總是浪漫。
徐文長(1521-1593)是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父徐鏓官至四川夔州府同知,妻童夫人,生長子徐淮,次子徐潞。童夫人亡,續娶苗夫人,未生育,納其苗氏侍女為妾,生徐文長。妻子14歲與徐文長結婚,夫妻十分恩愛,剛有兒子,妻僅19歲即病故。後來好不容易有個對象,她卻被倭寇搶走而自殺了。好不容易有個好老闆胡宗憲,卻坐牢自殺了。
嚴嵩(1480-1567)喜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專擅國政近二十年。士大夫側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門,行賄者絡繹不絕。戕害他人以成已私,並大力排除異已。他還吞沒軍餉,廢弛邊防,招權納賄,肆行貪污;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晚年,以事激怒嘉靖,為嘉靖所疏遠,抄家去職,兩年而歿。有多少不動產?嚴嵩貪了多少錢?他是古往今來房子最多的貪官。他那些房產的市值,在估價時官員也玩了把戲順便也來貪一把。
相較之下,海瑞(1514-1587)是有名的清官。為官十八年,才買了一間房。清官的遺產和貪官的積蓄相比是小巫見大巫,所以他也得靠稿費養家。
曹雪芹(約1715-約1763)的《紅樓夢》被評為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留下許多謎團引人探究,也構成了一門學問——紅學。曹雪芹卻一生受盡了厄運的折磨,歷經坎坷,窮愁著書,最後貧病而死。過去小說家能靠小說養家活口嗎?恐怕是不行吧。曹家過去非常闊,薪水是形式,他們靠鹽吃鹽,當時人民要買多少鹽是有規定的,難怪中國菜都重鹹,人民的血壓也普遍高起來了。至少為什麼抄家,《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推測和柳林瑋被逐出沃草的原因差不多吧XD 抄家後曹家雖不至於斷炊,可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曹雪芹的薪水可能不高,還好每年還有一筆助學金。曹雪芹是一流的藝術家,還靠了手藝養家。
《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也不忘近代中國,也探討了蔣介石(1887-1975)和李宗仁(1891-1969)的薪水有多少?經考證出來的,蔣介石月薪有廿四萬,而李宗仁月十七萬。
《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用各種文獻史料還有作家的科學精神,為我們做了以上古人的經濟生活考證,請這些古人們更有血有肉,而非八股歷史課本中冷冰冰的形象,真的非常值得一讀!《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也以古諷今,嘲諷了一些中國近年的政治現象。真希望我們的歷史教育,往後是如此多元活潑,而不是黨國洗腦的荼毒!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六四:永不忘記,永不放棄!
今年六四的紀念有新活動貼紙,版權屬於紀念六四26週年的貼紙行動,設計得很具巧思。
六四事件廿六年了,很多年輕朋友都沒有經歷過在電視報章上,天天看到中國政府屠殺人民和學生的恐怖景象。
一個政府,從來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政權,拚命掩蓋真相。
週一深夜發生了長江船難,「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傾覆事件仍然有近400人下落不明,中國記者行家轉發了這張漫畫:
「這個政權下,從不缺落井下石之徒,從不缺冷眼旁觀之人,但真相、公義、良心就從未有過。」
可是歷史的真相,真的能夠讓一個政權完全掩蓋嗎?
就算現在中國人民得不到六四事件的真相和公義,可是有誰保證十年、廿年、卅年、卌年後,歷史的真相不會一件一件被挖出來,連以為能隻手遮天的政權也不能吧?連上千年的史料都能有人翻出來為某些人翻案了,在資訊更便利保存的現代,廿六年前的悲劇會一直掩蓋得下去嗎?
於是這個政權就只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誰知道未來的昨是今又非了,難怪人民代表大會原來是留美家長會,也難怪貪官會貪得無厭,因為這是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政權了嗎?
中國是個複雜的大國,從今而去何從,有誰能知道呢?
相關文章:
【故事.與詩】這一天,不能說廣場| 故事
【懶人包】 勿忘六四3分鐘看懂血腥鎮壓| 即時新聞| 20150604 | 蘋果日報
六四26週年擋坦克車的人曝光| 即時新聞| 20150604 | 蘋果日報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鮮味の祕密
在我們的飲食文化裡,食物的鮮美,是基本的要求。中國菜、台灣菜和日本菜很普遍在用的各種醬油、醬料就是為了提升食物的鮮味。亞洲人尤其是華人和日本人,就是提昇食物鮮味的高手,利用發酵等等,把原本平淡的食物變得鮮美可口。如果有看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定瞭解中國大江南北即使料理千變萬化,鮮味卻仍是主角。
有趣的是,在過去,科學界只承認「酸、甜、苦、鹹」四種基本味道。然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科學家才發現第五味──「鮮」味是真實存在的,雖然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化學家池田菊苗(1864-1936),早在1908年便找到了「鮮味」的科學答案,他以「Umai」(美味)結合「mi」(精華)為鮮味命名的「Umami」(うま味)。他發現海帶的味道源自穀胺酸鈉,麩胺酸鹽能產生鮮味的感覺。其後他取得味精的專利,成立「味之素」(味の素)。西方科學界甚至直接把「Umami」這個日文來當專有名詞用了。
這令人多不可思議啊,在我們的飲食中多麼重視的一個味,西方人卻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在證據確鑿後會才承認其存在。大學上神經科學的課時,就提到雖然味覺是我們天天熟悉的,可是鮮味的受器,卻被發現不久。難道西方人一點也不重視鮮味嗎?難怪吃了味精就會過敏(大誤~)XD
年初,我受邊協助審訂這本好書《鮮味的祕密:大腦與舌尖聯合探索神祕第五味!(收錄39道天然鮮味食譜)》(Umami: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the Fifth Taste),仔細跟著作者的鮮味之旅,非常有趣。《鮮味的祕密》作者之一歐雷‧莫西森(Ole G. Mouritsen)是南丹麥大學(Syddansk Universitet)的生物物理學教授,他愛好美食,和主廚克拉夫斯.史帝貝克(Klavs Styrbæk)合作了這本書。
《鮮味的祕密》當然是本料理書,可是卻是本很有科學根據的科普書,可說是一物兩用,即能學烹飪,又能得到科學知識。《鮮味的祕密》不僅有食品科學的知識,還包含圖文並茂地以分子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解釋人類如何嚐出味道的相關知識。
可是由西方人,而且還是丹麥人來寫有關鮮味的書,靠譜嗎?放心,確實很靠譜,因為《鮮味的祕密》連台灣人愛味的臭豆腐都搬上枱面了。不僅如此,很多外國人無法接受的日本納豆,還有東南亞的魚醬等等,都寫得極其專業。
我個人口味比較重,很多國家都有一部分人難以接受的食物,如日本的納豆、歐洲的藍紋乳酪和羊乳酪,還有東南亞的魚醬以及台灣的臭豆腐,我一概都愛。讀了《鮮味的祕密》,我懷疑是不是我的鮮味受器特多啊(誤)?
鮮味這玩意兒,並不僅是味精(麩胺酸鈉)這麼簡單,鮮味還有奇妙的協同作用,麩胺酸鹽能和核苷酸產生協同作用,所以一加一等於八。日式高湯、開胃醬料就是協用作用的最佳例子之一。從中,我們也能瞭解到我們的老祖宗有多聰明,許多不起見的食材,放在一起料理,就能產生美妙的協同作用,所以阿嬤和媽媽說什麼食材要一起料理,她們說的是有科學根據的。
《鮮味的祕密》搜刮遍世界各地的鮮味食譜,就像看《料理東西軍》一樣和作者尋覓最佳的食材,海、陸、空都不放過。書中附有大量令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的照片,結合東西方烹飪知識和食物文化,也是一本食物的歷史,也是作者自己的美食探索之旅。
《鮮味的祕密》讓讀者在自己家廚房實驗各國鮮味!《鮮味的祕密》有39道精心挑選的食譜,涵蓋各國的鮮味菁華。《鮮味的祕密》也讓我們知道鮮味可出現的範圍很廣,可以在湯品、肉類菜餚、風乾火腿、貝類、陳年乳酪、蘑菇和成熟的番茄等等食材裡找到,食材之間的搭配,還有醬料的選用,也可以增強其他食物的味道。
在工業化社會,我們常常很不容易好好吃頓飯,不過還是比西方人尤其是老美幸福多了,因為他們的餐桌快被高脂、高糖、高鹽的加工食品佔滿了,強烈地轟炸他們的味覺。我們亞洲人還是重視能好好吃的每一餐,西方人有時候難以理解東方人對每一餐的重視,可是美食維繫了我們的社會,以讓我們更健康,如果沒有黑心廠商的毒害的話XD
不過與其勸讀者去吃相對無味的食物,《鮮味的祕密》作者寧可告訴你哪些食材能帶來鮮味,讓讀者知道吃得有營養並不見的要犧牲口感和味道,讓每個喜歡烹飪的人可以在家調理出低脂、低鹽、低糖、又極度美味無比、富含營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