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貓的痴迷,充份表現在許多方面。即使自己不養貓,在路上看到貓還是去逗弄,也是很合理的。甚至還有朋友,見到小貓就要帶回家,事實上我自己也要理性地克制,才不會把街上可愛的小貓帶回家,因為我已經有兩隻了。
再仔細想一想,養貓其實是件很詭異的事,因為貓在現代社會,除了要人服侍鏟屎,偶爾在家中搞搞破壞,必要時扮扮可愛,大部分時間裝成一動也不動的屍體,就沒有任何用處了。養貓來捉老鼠嗎?你上次見到貓捉老鼠,是幾世紀前的事?我倒是看過家裡跑進老鼠的朋友關燈、關門、放貓進櫥櫃中捉老鼠,可是碰上老鼠的貓用最快速度逃離現場。
可是狗就不同了,牠們不僅忠心,小時候我家的狗除掉的老鼠,肯定比我這輩子看過的貓捉老鼠還多很多。貓能做的,也很少狗不能做的,那為何我們還養貓?老實說,如果我想過這問題,我就不會讓兩隻貓在我家撒野了。
這本《我們為何成為貓奴?這群食肉動物不僅佔領沙發,更要接管世界》(The Lion in the Living Room: How House Cats Tamed U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對很多愛貓或養貓的讀者來說,並不僅是本學知識的科普書,想要讀這本書很大的一個原因,也是想要為自己愛貓的行為找個答案吧。
讀了《我們為何成為貓奴?》,我驚呆了,我不知能否震驚十三億人,但是貓咪真的正在統治世界,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們自以為統治全世界,以萬物為芻狗,可是地球上幾億隻貓的貓口數量還在大幅上升,牠們盤據著許多原本該是野生原生動物的樂園,喧賓奪主。我們以為貓咪需要我們,可是事實上牠們可以完全不依靠人類的情況下,多子多孫、開疆拓土。雖然體型和力氣不如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但家貓只要操縱一種動物就行了,反而那些獅子、老虎、花豹等等要面臨生存的危機。
《我們為何成為貓奴?》作者資深科學記者艾比蓋爾‧塔克(Abigail Tucker)自己就是資深貓奴,她很科學地並且全面地追蹤了家貓與野化貓對於生態環境的威脅、以牠們為宿主的傳染疾病、TNR與安樂死的爭議,以及古埃及迄今的養貓文化、育種與販賣史、現代人貓關係,直到網紅人氣貓如何征服虛擬世界等等。《我們為何成為貓奴?》可謂貓奴該人手一本的聖經之一,貓奴讀完了仍然不知該如何更好地侍候主子,但能讓我們認識自己對貓的愛是真愛,因為我讀完認識到貓的可愛⋯哦不⋯可怕,我不旦沒有遺棄我的愛貓,還崇拜⋯哦不⋯疼愛有加。
貓咪已經成了許多原生鳥類滅絕的主因之一,在澳洲肆虐到政府打算要撲殺百萬隻貓。但是《我們為何成為貓奴?》告訴我們,把貓咪關在家裡,對還未徹底被人馴化的貓咪來說,可能也產生了許多身心的問題,大家都只是在妥協中求平衡吧。
人可能不是生而愛貓的,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變態的遊戲主題是虐貓,古埃及人養貓最大的樂趣⋯哦不⋯目的,是把牠們都做成木乃伊。可是帶過小孩的人,包括我自己,就會很清楚貓咪和人類的小孩在某些行為上有多相像,都會吵鬧、撒嬌、吃醋,有時候我都搞不清楚養的是貓還是小嬰兒,但很清楚的是,嬰兒要很勞累地把屎把尿,養貓頂多鏟鏟屎。我想,人的天性就是要愛護小孩,但寂寞城市裡,可能最靠得住的卻是貓咪。
我家的貓小皮,是朋友在捷運南港站過馬路時迎面而來的,我拿了個紙箱騎機車把牠帶回家,牠一點也不怕生。剛養牠時,可能只有四個月大,才一公斤不到,非常愛玩,最愛睡在我身上,在家時幾乎寸步不離,洗澡關門時牠會在門外用各種不同叫聲喵喵叫個不停。
因為牠實在太皮太愛玩了,我都無法加班回家陪牠玩,淩晨三四點就把我叫醒陪牠玩,搞得我睡覺時都要準備一堆玩具,牠一來吵就丟一個給牠玩,牠玩膩了再吵再丟一個,搞得我睡眠不足。於是,我就上領養貓咪的網站想要找同齡的小貓陪牠玩。可是打了電話過去,他們一聽我的外國人口音,不是謝謝再聯絡,就是找籍口介紹我大貓,或者在外流浪已久不親人的貓。
好不容易有位好心志工終於答應讓我去看貓了,當天卻傳了個簡訊說她有一隻狗的事要處理,傳了地址要我自己去。為了方便起見,我也拎了貓籠過去,想說談好沒問題就帶回家。我依地址到了捷運古亭站附近的住家,有位老太太開門見我帶了貓籠,就搶過去然後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貓裝進籠裡,在我還完全在狀況外時,就要我帶回家了。
看到裝進貓籠裡的貓,非常Orz 因為網頁上說牠只有八個月大,可是我怎麼看都可能有八歲大啊,騙我當天才初次見過貓嗎?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我支支吾吾地說,總得要讓我看一下再決定吧,老太太說沒問題,就打開貓籠要把牠抱出來,結果牠一出籠,肥胖的身軀就用最快的速度從一樓的家門逃走,我心這下可好,放生了一隻貓,該去找海浪法師邀功吧⋯⋯
老太太老神在在,說牠只是跑到後巷,就帶我到後巷,她拿出貓咪最愛吃的貓罐頭,牠聞香而來,都還沒吃上一口,老太太就立馬把牠塞進貓籠交給了我,我還是完全在狀況外,他們全家大小不知從何處湧了出來,圍著我說牠有多可愛、有多乖,我只好不斷道謝然後逃離現場,等我回過神來,我已提著裝了一個胖貓的沉重貓籠走去搭捷運。牠不斷在貓籠裡用最凄厲的叫聲鬼叫,我只好在乘客的注視下,用耳機塞進耳朵,然後把音樂開到最大音,當作啥都沒聽到。
回到家裡,先把牠放在一間空房裡隔離,牠就躲到床底下死都不肯出來。第二天帶牠去看獸醫,問了他們牠有幾歲,獸醫說從牙齒的磨損程度判斷,該有兩歲以上。我愈想愈火,就打了電話去找志工算帳,我劈頭就說這是詐騙吧,怎麼可能只有八個月大,可是志工堅持牠只有八個月大,我說牠太大隻了,不可能是小貓,志工回說,人的體格也可以差很多,貓咪界裡有巨嬰也是很合理的⋯⋯呃,我又說獸醫說從牙齒判斷至少有兩歲,志工就回說有些貓吃的東西比較硬,牙齒磨損較大也是很合理的⋯⋯
我只好說,牠看來就很怕生害羞,一幅很不愛玩的樣子。志工就問我,原本那隻小貓是不是很好玩愛玩,我回說是啊,所以才要找愛玩的玩伴給牠,她就建議,養貓要養一靜一動的,否則兩隻都太愛玩,家裡被被弄得天翻地覆⋯⋯說到這裡,我居然完全沒戲了,只好跟她謝謝再聯絡。
過了幾天,我回家把房門打開,原本就對外來者有些敵意的小皮,當然就和牠大打出手,從傍晚一直打到第二天一大早,兩隻貓才累攤了抱在一起睡。這就是小白的來歷,牠最愛翻肚睡覺,要不然就是翻肚扭來扭去,即使是和小皮打架,也是翻肚躺著打,小白這名除了因為牠潔白的肚子,還有翻肚躺著打架這白目的行徑。
兩隻貓的個性差很多,小皮是人來瘋,不管誰來我家都要先跟他們玩,小白一定躲在冰箱後面或床底下,我妹妹跟我住了快半年,聽到她聲音仍會害怕地躲起來,只是牠和我混熟了,居然會和我爭床睡;可是小皮是人來瘋,只要有朋友來,牠一定要在人家腳掌上打滾,或者拚命搗蛋似乎要讓人無法忽視牠的存在。每天回家牠也一定儘力喵喵叫要零食吃,然後不時跳到我身上要摸摸,如果沒摸到牠開心,牠就會用前腳輕碰我頭或臉。
我不知道人類和貓咪的互相馴化還會發生幾百或幾千年,但如何人類自取滅亡了,只要地球上還有貓咪,未來地球才不會是什麼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而是貓咪星球(Planet of the Cats)!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貓奴的養成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棉花帝國
現代人常煩惱衣櫥空間不夠,儘管裡頭有不少衣服是從未穿過或者只穿過一兩次的,年度大掃除時總要整理出一堆衣物去回收。
尤其是快時尚流行,儘管景氣不佳,人們買的衣物可能不減反增,這其實真的很傷害環境,因為種植棉花需要消耗大量淡水、化肥和農藥,棉花處理的過程也製造了大量的廢水和污染。
我們真的能太輕易買到大量衣物了,不像古時候人們都是把衣服穿到破,還不時加上補丁,我們小時候阿嬤還常幫我們修補衣服破洞,新衣服只有過春節時才能買。可是現在,穿著修補過的衣服不僅不代表節儉,有時候還會被認為是不尊重人和場合,除非是為了要騙選票,沒人會去補泳褲。
除了不像古人只有少許幾套衣服,現在還有個現象能夠體現「世界是平的」:不管你到哪裡,歐洲、亞洲,北美洲、中南美洲還是非洲,大部分遇到的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年輕人或男生,都穿著差不多的衣服,襯衫或T恤,除了少數過著傳統生活的地區或者傳統慶典,民族服裝已不常見,我這輩子除了高中演舞台劇時,就沒穿過傳統服裝。現在全球大部分人的穿著,就是西方人的傳統服裝,這是一股強力的同化力量!
服裝是身外之物,是什麼力量讓無數個民族毫無選擇地穿上西方人的服裝、內心也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和標準?如果要說造就現代世界最強而有力的意識形態,恐怕就是資本主義了吧?現在全世界近兩百個國家,除了北韓,已經沒有不被資本主義征服的地區了吧?
美國哈佛大學萊爾德貝爾美國史教授斯溫・貝克特(Sven Beckert)在《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中提出,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所以瞭解棉花的歷史,就是理解現代資本主義起源的關鍵。
《棉花帝國》非學術專書,但也引用了許多文獻鉅細靡遺地呈現大量知識,述說歐洲企業家和有力的政治家如何在短時間內,重組世界上最重要的製造業。棉花基本上可以說是催化了工業革命。原本印度是棉花帝國的霸主,家庭手工業織出的棉紗和布匹在英國市場所向披靡。英國是工業革命起源地,後來一度因此成為棉花帝國霸主,全球三分之二運作中的相關機器都在英國工廠中,至少五分之一人口靠棉花產業為生。更高效的生產力讓更廉價的英國棉紗和布匹傾銷印度,導致後者紡織業全面崩潰。
西方企業家和政治家還把新式機器和受薪勞工與帝國擴張和奴工組合在一起,進而改變世界。在1780年代的機械化生產出現之前,他們已從亞洲獲得古老的貿易與製作技巧。直到十九世紀,絕大多數棉花的種植、紡織和編織仍只在方圖幾公里內完成,直到西方人在美洲徵用土地和在非洲捕捉奴隸,形成美國南方各州的大莊園。他們也徹底改造了已存在千年之久、位於不同地區的棉花。
貝克特清楚描述棉花工業化的過程有多麼暴力。他最大的野心,就是要用棉花闡述這些勢力如何打造現代資本主義的世界,他提出「戰爭資本主義」的概念,說明為了棉花產業而進行的土地和奴隸掠奪時期,以及「工業資本主義」,說明國家為了保護和扶持相關產業而進行干預的時期。
美國南方各州的棉花種植變得非常有利可圖後,大西洋的奴隸貿易和運輸迅速暴增。整個歐洲和美國依賴於可預測的廉價棉花供應,棉花成了歐洲商貿最重要的商品,讓他們有極大的誘因去非洲大量購買奴隸,超過百萬非洲人被強行賣到美洲為奴。為了尋求更多土地來種植棉花,許多北美原住民被永久驅離土生土長的土地。土地、勞力和資金,是美國棉花產業一度稱霸全球的關鍵要素。
不僅北美如此,殖民者在印度和西非等其他地方也幹了相似的事,為了種植更多棉花來滿足歐洲人的胃口,大量農民被驅離祖傳的土地。種植者橫行霸道,背後還有資本家和銀行家的資金支持。國家也動員為棉花帝國服務,除了提供資金扶持,政府為這些產業建造了大量的基礎建設、為資本家鎮壓反抗的勞工,以及利用軍力擴張和維護國際貿易網絡。
美國的奴隸制造成的南北矛盾使得南北戰爭開打,棉花因為戰爭的港口封鎖等因素無法運至歐洲市場,棉花荒使棉花價格一度水漲船高,讓埃及獲取暴利。於是埃及也通過一波強制和暴力手段成為棉花的主要生產國,政府通過重新定義財產權把大片土地的所有權從村莊轉移到大地主手中,下埃及所有肥沃土地中的四成專門用作種植棉花。埃及從倫敦的資本家取得大量貸款,建設新的鐵路、灌溉渠道和棉花加工廠。由於南北戰爭結束後棉花價格暴跌,導致埃及破產,給了英國政府入侵的藉口,埃及淪為英國殖民地。此後,英國殖民統治者能夠在債務和財產上使用新的法律,必要時藉由軍事力量,迫使埃及農民種植越來越多的棉花。
《棉花帝國》用非常豐富的材料和可讀性很高的文字演示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史。不僅衣物,沙發套、床單、牛仔褲、毛巾、手帕、襪子大多還是棉製的,即使現在可能有將近一半的布料是人造纖維,仍有超過三億人靠耕種、運輸、編織、縫紉、行銷、販售棉花產品為生,我也有不少親戚在這些產業中就業或創業。
雖然書中大量的材料談論19世紀,但是亞洲許多國家不久之前也在棉花帝國的全球化浪潮中隨波逐流、載浮載沉;三、四十年前,衣服標籤上還能見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國名,但現在多數是中國、越南、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等。
我有一些親戚同時是這全球化洪流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過去星馬,到紡織業工作是許多人的維生方式,小時候偶爾能有幾件名牌衣服,如那個打勾勾的名牌,都是親戚工作的代工廠淘汰的瑕疵品,只是幾個線頭縫歪了,但仍然可以穿去讓同學羡幕。
然而傳統產業的興衰,還真是活生生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生意不知為何就是愈來愈難做,產業外移的速度比長壽影集播映的時間更短。於是他們只能去更落後的國家尋求設廠機會,另一部長壽劇還沒播完,又要遷廠到另一個更落後的國家。
長期在外地加上沉重的業績和經濟壓力,讓不少家庭分崩離析。前陣子見到來台北大稻埕批布的一位親戚,和他死黨吃飯喝酒時談到過去的榮景。他們說生意最好做時,老闆天天帶他們這些高幹去酒店夜總會花天酒地、揮金如土,於是外面的世界變得有多快也不知道,等到有一天要去上班時才發現老闆已欠了一屁股債,早就落跑。
現在他們只能用過去的業內知識在東亞各大城市奔波批貨,或幫中小企業媒合所需的產品或技術,先搶到生意再說,未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像個遊牧民族一樣,只是這是工業社會的遊牧民族,哪有生意就漂到哪,吃飽了這一頓再來看看下一頓飯在何方⋯⋯
我們的世界為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棉花帝國》揭露出資本主義的各歷史階段,以及全球大型貿易網絡的複雜性,是本必讀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生命共同的大道理
《生命的法則:在賽倫蓋蒂草原,看見大自然如何運作》(The Serengeti Rules: The Quest to Discover How Life Works and Why It Matters)作者西恩.卡羅爾(Sean B. Carroll)是享譽國際的學者,他不僅學術著作等身,還開創了一個新領域成為一代宗師,也熱衷科普推廣和科學教育。
西恩.卡羅爾是一門稱為「演化發育生物學」(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簡稱eve-devo)的創立者之一,這學門結合了演化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主要由一群對生物演化非常感興趣的發育生物學家,從胚胎發育的角度,來探討生物形態演化的可能性。該學門在過去二、三十年中有很大的進展,讓我們對多樣的生物如何藉由有限的基因而變幻無窮,有了全新認識和理解。
我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博士班指導教授Artyom Kopp曾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他的實驗室裡做過博士後研究,所以他是我師公。他的研究,想要瞭解控制動物身體模式的基因,在動物多樣性的演化中發揮了哪些作用;換句話說,是要知道基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產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動物形態多樣性,他寫過一本科普書《蝴蝶、斑馬與胚胎: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 The New Science of Evo Devo),專門介紹他的研究。
有趣的是,西恩.卡羅爾其實是位免疫學博士,他在發育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的成就,讓他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哲學學會、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等院士榮銜,是位了不起的科學家。但他卻一再半途出家,除了因為他非常聰明之外,另一個契機是他獲聘為霍華休斯醫學研究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員。
簡稱HHMI的霍華休斯醫學研究院,是美國一個在生命科學領域令人極為敬重的慈善組織,創辦人就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在得獎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飾演的主角—富可敵國的航空業鉅子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1905~1976)。
HHMI是個非常有遠見的慈善組織,雖然是醫學研究院,但他們深知要改善醫學,要從基礎科學下手,所以大量贊助了基礎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研究;另外,他們的特色是在美國大學廣召教授加入,然後大力贊助有潛力的科學家,而非贊助被迫寫滿華而不實KPI 的研究計畫,讓科學家有豐厚的資金來進行風險較高的研究,包括開創新的研究方向。
西恩.卡羅爾在成為科學大師後,除了進行頂尖的研究,也熱衷科學教育,他的一本學術著作《從DNA到多樣性》(From DNA to Diversity),是大學裡教授演化發育生物學課程最受歡迎的教科書之一。他在《蝴蝶、斑馬與胚胎》之後,每隔幾年就出版一本科普書,包括得獎作品《打造天生贏家:DNA 和演化的強力證據》(The Making of The Fittest: DNA and The Ultimate Forensic Record of Evolution);他在HHMI還擔負了科學教育的重責大任,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紀錄片,讓大眾瞭解生物演化及科學研究。
儘管西恩.卡羅爾是大師,可是當他要寫這本《生命的法則》時,我也為他捏把冷汗,因為這本書要談的是大尺度的生態學。他畢竟是分子生物學家,主要工作是宅在實驗室裡進行,這和主要在田野收集數據的生態學家很不一樣。美國很多名校的生物系一度因兩造人馬的研究方法和觀點實在差異太大,而分裂成兩個或以上的系所,例如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或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系。這在演化生物學大師和著名作家E. O. 威爾森(E. O. Wilson)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裡,有傳神的描述。
能在實驗室的分子生物學和田野的生態學中都做出頂尖學術研究貢獻的生物學家,印象中也只有《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所以西恩.卡羅爾的野心可不小啊!
西恩.卡羅爾宣稱他在這兩個不同學門中,都找到一致的規則,這其實很令人意外。有什麼道理是在微觀的細胞和分子層次說得通,在宏觀的生態系統中又可行的?《生命的法則》是個很大的挑戰,沒想到西恩.卡羅爾居然還真的提出頭頭是道的大道理來!
最頂尖的科學家,果然能看出一般人沒法看出的道理。庸人是把問題弄複雜,但大師是把道理弄簡單。雖然《生命的法則》幾乎都是引述其他大師的研究成果,這在學術研究中不算是創見;但如果能看出不同研究的共同點,並且把乍看之下不相關的道理用邏輯嚴謹的方式串起來,這就很有創見了。西恩.卡羅爾把他對於基因調控的思考,應用到生物學的各層級上,從基因到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族群、群落到生態系統,都能找到適用的原則,這是很了不起的。
儘管很有創見,但如果《生命的法則》是本讀起來有些難度的書,那不免也要打點折。然而同樣難得的是,西恩.卡羅爾用非常淺顯但又不失精確性的文字,佐以許多奇聞軼事,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增。這本書同時介紹生物學微觀和宏觀的世界,可謂一魚二吃。這也能讓分子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感慨,原來生物在不同層級,也都適用一些相同的想法來理解。
《生命的法則》談到的問題,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因為細胞數調節的失敗就是癌症。這道理在生態系統也適用,我們人類破壞了許多自然調節之道,結果適得其反而自食其果。我們真該向大自然討教,無論是在分子細胞或生態系統的層級上,才能造就人類真正的福祉!
本文為《生命的法則:在賽倫蓋蒂草原,看見大自然如何運作》推薦序
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公民必修的科學思考課
台灣在教育上非常重視科學的學科。
是的,是科學的學科,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可是,我們有誰敢說,台灣的教育很重視科學呢?
其實很難說。台灣理科生,在科學知識上的素養,不見得比歐美學生差,可是在邏輯演繹、分析推理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上,和歐美學生比,確實有待加強。這些台灣教育長期忽略的部分,反而是歐美能在科學上持續創新的主因。儘管台灣不斷奉歐美為圭臬,並且有大量教授從歐美留學回國,但為何有些能力就是一直和歐美差距不小呢?
要把現代社會的一切從船堅炮利的歐美,移植到非原生的土地上,這是個大工程。過去亞洲最成功轉型為現代化國家的,當屬日本。即使日本在二戰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仍然快速地復甦,甚至一躍成為一個富裕的文明國家。日本在科學研究上的不吝投資,從近年的諾貝爾獎得獎次數可見一斑。
作為一個在科學發展上領先的亞洲國家,日本有可借鏡之處。日本科學哲學家戶田山和久的《「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是非常值得所有關心科學及科學教育的朋友一讀的好書。這本書讓我們真正瞭解科學究竟是什麼,以及科學的哲學意涵,而非停留在理解科學學科的知識而已。很多人看到「哲學」這詞,可能就會聯想到深奧,然而哲學的英文原意是「愛智慧」,就是不斷追問「為什麼」,然後不斷思辨而已。
書中介紹了重要的概念,如理論、事實、推論、假說、說明、驗證、實驗等,這些內容非常關鍵。市面上似乎還沒有像這本書一樣,用各種淺顯有趣的方式來說明科學是什麼的書籍。不少主修理工科的學生,也未能夠清楚地解釋好的理論和壞的理論的差別,這本書卻能教你清晰地說明。
容我打個比方,好的理論就像智慧手機一樣是多功能多方位的,不僅能夠打電話,還能夠用來上網、發訊息、玩遊戲等等。一個好的理論,能夠解釋的現象及範圍更廣,而且還能統合其他的理論,書中提到的牛頓理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就像智慧手機統合了許多電子裝置,讓我們不必做一件事就要多買一個裝置,好的理論能把破碎片段的知識用一個系統統合起來。
書中也詳細說明了,為何有些理論不需要在課堂上傳授。就像有了智慧手機,就不需要再買電話機、計算機、手錶、遊戲機、照相機、錄影機、指南針、筆記本等等。另外,書中也說明了為何偽科學在主流學術圈會沒有市場,因為自然科學不管有多少學科,其基本原理都不會互相違背,就像生物學的世界不會違背數學、物理和化學。然而,偽科學理論就像橫空出世的孤立系統,無法和已被一再驗證過的理論相容。這就像一支手機,只能打給同品牌的手機一樣,就算再酷再炫,會有市場嗎?
拜網際網路的方便和沒節操的媒體所賜,偽科學的新聞和消息,也常常伴隨長輩圖四處流竄。偽科學的另一個可惡之處,在於哄騙信任科學的民眾上當。很多偽科學的東西胡亂編造乍看之下高大上的科學術語,可是卻經不起科學方法的考驗,若只學了科學知識卻不懂科學方法,反而更容易上當受騙。如果讀了這本書,就很容易能夠理解,科學實驗及其極限在哪,為何我們在相信科學的同時,要能夠有批判能力地選擇不接受那樣的論述。
科學並不是沒有極限的,在世上仍有許多事物,科學還未能完全解釋,甚至是無法解釋,例如宗教和人生的問題。《「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就指出,有所謂的超科學問題。簡單來說,這些問題要參考我們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才能回答,而且也常常無法令所有人滿意。
因此,這本書介紹完科學的精神和方法後,便進入第二部,探討更困難的議題,像是日本三一一地震後所面臨的各種議題,這些日本的問題也令台灣人感到好熟悉啊!戶田山和久主張,這些議題必定要有公民的參與,不能只是把責任一味推給政府或專家而已。學者專家,只能從他們的專業中提供各種可能性,讓大家參考,科學家無法決定一個國家社會的價值觀,頂多只能參考主流的價值觀而提出建議,那這之間必然需要互相的溝通。民主社會沒有所謂的父母官,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永恆不變的,可是進行決策的官員和議員,是由民主的方式選出,在任期內代表人民,他們不該是擅自作主的家長。
面對像是核能、氣候變遷、生態保育、基改食安等等的議題時,因為面臨到的是複雜的系統,具有更多科學上的不確定性,所以專家的見解就可能有所分歧。更麻煩的是,當科學面對社會和政治的需要,就更難是非黑即白。即便如此,為了要更有效達成大家的目標和共識,我們更需要瞭解科學,而非固執己見。無論是學者或公民,都想要世界更美好,例如有更多乾淨又安全的能源和食物等等。像是書中提到的基改作物問題,主要並非出在影響健康,而是在其他社會價值的方面,那麼散播不實謠言攻擊基改作物危害人體健康,這種無的放矢並不會讓食品變得更安全,甚至還會有反效果。
除了瞭解科學,從《「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可以清楚看出,日本這個大多數台灣人嚮往和欣賞的國度,其實在教育和社會上也有不少與台灣很相似的問題,即使日本在很多方面已經比台灣先進不少。科學與偽科學的戰爭也好,公民議題的大亂鬥也好,是永遠不會停歇的,因為只要有人,就有多元的需求。如果我們認定科學是好的,那就讓科學有更多的參與就好,讓那些不科學的邊緣化吧。
在科學方法的引領下,這世界其實還是往更進步的方向前進。無論是我們享受的物質生活、便利性或健康衛生,都有明顯的大幅提升,而對世界的認識也一直在增進,我們實在沒有悲觀的需要。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似乎變多,但那也可能是因為科學解決掉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所以還沒解決的問題比例上升,才會讓我們有科學似乎愈來愈不行的錯覺,我們應該理性地認識到這點!現在和未來,科學都會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盞明燈!
本文為《「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推薦序
張貼者: Gene Ng 於 中午12:31:00 0 意見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動物的祕密內心生活
養過貓狗的朋友都知道:貓狗很會撒嬌,還會用表情及叫聲表達各種情緒、情感,和人類的小孩子頗相像,所以被稱作毛小孩。我家的愛貓小皮,就會依不同的需求發出各種不同喵喵叫聲,有次在動物醫院住院,獸醫師說牠很會說話。當然,我們對貓咪說的話,肯定更多許多──這是跨越物種的愛嗎?動物真的能夠愛我們嗎?或者這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
因為貓狗實在太會和人類互動了,高度都市化的先進國家,不少人寧可養貓狗、不願生育小孩。貓狗和人類直接互動已有上萬年歷史,所以並非貓狗的情感能力在動物界特別突出,而是人類熟悉了牠們的表達方式。演化論拆穿了神話,指出人類並不是神創的獨特物種,只是偶然演化出來的靈長目哺乳動物,那麼憑什麼說只有人類才擁有情感能力?其他動物是否可能也有類似的情感能力,只是程度上有差別而已?
德國的森林看守人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在暢銷的《樹的祕密生命》(Das geheime Leben der Bäume)後(請參見〈【GENE思書軒】樹木之間有語言、有鬥爭,還有網際網路和教養守則?〉),再接再厲以敏銳、細膩的觀察,完成另一本自然寫作的好書《動物的內心生活》(Das Seelenleben der Tiere)。
身為擁有一個小農場的森林看守人,渥雷本穿梭在森林和農場間,除了珍愛的樹木,也和不少動物相處或打交道。他主張,人與動物之間,確實存在著美好的搭檔關係,一種讓旁觀者也能會心一笑的關係。
渥雷本受過紮實的科學訓練,但不是象牙塔裡的科學家,行文時沒有學院派學者要求學術嚴謹的負擔,也沒有必要像科學家一樣保持客觀中立,可以更揮灑觀察力和想像力;這本書與其說是本科普書,還不如說是本有科學基礎的散文集。
渥雷本主張,每種動物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觀看與感覺世界,他非常好奇那些我們以為愚蠢又遲鈍的動物,身上隱藏多少未知的能力與感受力?動物究竟有沒有「認知」到,「是誰」或者「是什麼」促成了讓自己高興的事?如果動物會思考,那麼牠們能否規畫自己的未來?
我們會幫毛小孩取名,但是如果動物擁有「自我意識」,那麼牠們能不能記得彼此的名字?貓狗有情感需求,這個可能所有養過毛小孩的朋友都知道,我家的貓咪除了吃喝拉撒,也需要我和牠們玩耍,而且每天至少要花十幾分鐘摸摸牠們,否則牠們就會在我吃飯、看書、看電視、幹活和睡覺時爆走搗亂。寫這篇文章時,小皮就要來討摸好幾次,回應稍慢,牠就會用手摸我臉提醒我。
我在美國養過兩隻黑貓,是對姐妹,但個性截然不同,姐姐是精力旺盛的人來瘋,每天都要一直玩、一直玩,妹妹是內向害羞的淑女;現在養的兩隻貓裡,小皮也是人來瘋,更是跟屁貓,我在家時牠和我幾乎寸步不離,小白高傲但很怕生,每當有客人來,一定會躲到床底下發抖。為什麼每一隻動物會發展出不同的性格?渥雷本認為應該取決於牠自己獨特的基因與生活體驗。
除了貓狗,鳥類也有令人感動的情感。有天做實驗時,一隻實驗室裡養的虎皮鸚鵡一直叫,我們發現牠老婆不幸過世了,牠一直親吻老婆希望喚醒對方。我把逝世的母鸚鵡先冰在冰箱,晚上拿出來觀察死因時,原本好不容易才冷靜下來的老公一見到屍體,開始一直猛撞鳥籠和哀叫,讓人不勝唏噓。渥雷本想知道,動物會知道自己死期將近嗎?牠們也和人類一樣害怕衰老和死亡嗎?無論如何,他觀察到動物不僅能夠表示哀悼,並認為這是牠們必經的生命歷程,唯有如此才能完成真正的告別。
虎皮鸚鵡堅持自由戀愛,不能任意配對,我們要找個大鳥籠把一群公母鸚鵡放在一起讓牠們互動,待觀察到有公母鸚鵡會親親和理毛,才把牠們放到小鳥籠中生育後代。虎皮鸚鵡一生都忠於伴侶,喪妻的公鸚鵡幾乎只能獨身以養天年了。這種至死不渝的關係,渥雷本也在《動物的內心生活》問道,我們可以用「婚姻」來稱呼動物之間的伴侶關係嗎?
要配對成性伴侶,要上演求愛大戲,許多求偶行為,都是生態紀錄片鍾愛的題材,因為即使物種不同,我們人類仍對許多求偶行為或形態特徵癡迷。渥雷本問道,如果生物「必須」交配,為什麼不能讓它就和呼吸一樣不自覺地進行?許多性徵和求愛大戲都很要命,讓動物曝露在更高的風險中,牠們為何要冒死求愛?
我朋友在住家附近撿到一隻貓咪,帶去讓獸醫師檢查,發現貓咪有孕;努力生了四隻小貓後,咪馬上表現出鞠躬盡瘁的母愛。對動物來說,母愛可以透過學習產生嗎?抑或只是一種本能反應?渥雷本相信,即使動物真的只具有潛意識激發的母性本能,舐犢之情同樣美好且強烈。但不管母愛有多強烈,最慢一歲之後,母愛關注的焦點就會轉移到新生的成員,動物媽媽究竟要如何疏離自己的孩子?
除了毛小孩或寵物,我們都市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接觸過別的動物,無論是野生動物,還是雞、鴨、豬、牛、羊之類的經濟動物,《動物的內心生活》是個窺視野生動物百態的好窗口。其實,城市也是動物新生的群落生境,仍有許多小動物在水泥森林的夾縫中求生存。我們每天可能都在街頭巷尾或通勤的路上和許多動物擦肩而過,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動物的內心生活》的啟發是,當我們人類願意放下先入為主的偏見,好好用心地和這些動物交流,能夠豐富我們的文明和生活,就像傳統文化借用動物來提示我們許多生命的意義,從十二生肖到到動物寓言,都讓我們的文化更多彩多姿。我們是該關心一下一起在這地球之母共生共榮的動物們了。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張貼者: Gene Ng 於 凌晨12:06:00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