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生物多樣性的衰減讓世界變得寂靜






我們人類,無疑是個毀滅性的物種,對很多生物而言。我們是地球有史以來能夠直接改變自然生態的動物,我們甚至引以為豪,以為是人定勝天。《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這本好書,就是要帶大家見證這場大規模的生態浩劫,它榮獲《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推選為2014年十大好書!(請參見〈不自然的第六次大滅絕〉〈2014年度十大好書〉

而這本《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生物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Vom Verstummen der Welt: Wie uns der Verlust der Artenvielfalt kulturell verarmen lässt),則是要帶領大家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我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逐漸消失的問題。與其述說那些消失的物種,在科學上有多重要,羅比森從一個很特別,也是生態學家比較少著墨之處來探討這個問題,就是從人類文化如何因生物物種大規模滅絕而變得貧乏的角度來著手。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作者馬歇爾.羅比森(Marcel Robischon)以散文隨筆的方式,詳細描述他的各種見聞。他來自德國弗萊堡,曾於弗萊堡及牛津大學就讀森林學,並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雖然他是位生物學家,可是《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卻是七分人文、三分科學。

羅比森在《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中,試著帶領我們去看見野生世界之美、聽見豐富細微的聲響。他當然也要告訴我們,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他描述了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同時也點出現今動物的棲地受限,有些甚至早已絕種的危機。更重要的,《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要讓我們曉得,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不僅代表自然界多樣性的降低,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隨之衰減。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直接有關。

在《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中,我們會到青蔥的山谷去仔細觀察森林裡的動靜;還有山洞裡觀看原始人留下的壁畫,讓我們瞭解有什麼過去存在的動物,我們卻未曾見到過;他也從文學作品中發掘過去曾經被描述過,可是今天再也見不到的各種生物;到蒼翠的街道上見證我們究竟改變了什麼,把看來很自然的環境人工化;除了人類直接破壞了棲地或者濫捕濫獵,我們也讓動植物跨洋造訪了新世界,排擠了原住民,永久地改變了地景面貌;除此之外,道路和鐵路的興建和使用,也無意傷害了許多小生命,或者讓他們的家園支離破碎。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的人們,可能還是會先問,和生物物種有關的文化貧乏了,「關我屁事?」,我們不是有了iPhone和iPad嗎XD 姑且不論什麼生態平衡能夠怎麼讓我們更能夠對抗天災如地震、颱風和洪汛,或者說如何讓我們免於新興疾病的侵害,還有什麼有待開發的新藥等等的理由。事實上,要作一個身心健全的人,定期接觸大自然,搞不好就是必要的!

在西方,已有人提出,缺乏和大自然的接觸,會讓兒童罹患「自然缺乏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的狀況,雖然這個「疾病」還未被臨床心理醫師承認,可是卻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較常接觸大自然的兒童,比較少行為上令人頭痛的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在接觸大自然後會獲得改善,常到戶外活動的兒童也比較快樂等等。

當然,讓兒童和城市人接觸大自然,舒緩身心上的壓力,和物種的多樣性保育看似兩碼子事,城市裡可以多蓋公園綠地啊。可是,如果從小接觸了大自然,清楚了大自然裡原來有許許多多有趣的生物,有各種蟲魚鳥獸和花草樹木,當未來可能不會再看到牠們,能不痛徹心扉嗎?經濟上的富足,能保證我們能夠溫飽,也能夠有休閒生活,可是卻不見得能夠買到真正的快樂。

生物多樣性之父艾德華•威爾森(E. O. Wilson,1929-)提出了「親生命性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指出我們對生物世界的喜愛,是根植於我們的天性之中的。也就是說,我們生而熱愛大自然裡的蟲魚鳥獸和花草樹木。如果硬要把人和大自然分開,會造成身心上許許多多狀況。現代社會裡,各種文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等,還有心理問題如憂鬱、焦慮、強迫症等等,即使並非是因為遠離大自然而產生的,可是親近大自然或多或少都能改善身心的健康。

我和羅比森同樣有個有趣而難得的經驗,那是《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提到一個詭異的事件:有一對母子座頭鯨(Humpback whale,學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迷了路,一路沿著深水運河游了170公里到了西沙加緬度(West Sacramento)的沙加緬度港(Port of Sacramento),然後就在那裡一直徘徊了六天,才花了大概十天慢慢遊回舊金山灣出海。當時我剛好在離沙加緬度大概卅公里的戴維斯(Davis)求學,也去湊了熱鬧賞鯨(請參見〈到沙加緬度賞鯨〉)。

對加州地理不熟悉的朋友,可能無法理解到沙加緬度賞鯨這件事原本有多變態。這樣說好了,這件事的變態程度,基本上和跟人家說去南投的中興新村可以賞鯨的變態程度是差不多的。因為加州州府沙加緬度是在加州內陸的中央縱谷(Central Valley),離最近海岸的直線距離大約至少80公里耶!




那對座頭鯨母子為何會迷路,眾說紛紜。有可能是因為寄生蟲感染而喪失方向感,或者身上的天然導航系統被人為電波等干擾等等。還好牠們最後找到重回大海的路,因為鯨魚在淡水中的生存時間有限。不管原因為何,人為的因素仍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在這個時代,我們對這對鯨魚母子算是很善待的,翻開《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你會發現我們少部分極為貪婪的人類在殘殺動物時可一點也不心軟。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中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生物界悲劇,我們已無法挽回了,只能到博物館去緬懷。但是,我們肯定還能在現在做些什麼,或者說不做些什麼,讓環境不再繼續惡化。即使我們無法把已破壞的土地在我們有生之年恢復,至少就好好珍惜已開發的土地,別再去碰觸山林裡的處女地了。台灣相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來說,生活已經足夠富足了!即使要再發展,也不可能再是剝削自然資源,大力開發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而是學習比台灣更先進的國家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否則賺再多錢,讓子子孫孫生活在垃圾堆裡,我們的未來就會幸福了嗎?


書摘:

我們來自同一個星球-《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

在非洲某處-《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

洪堡的軼事或瀑布上的懸崖球-《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跟著大數據學習教育






在這裡介紹過了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資料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這本好書,他們探討大數據(巨量資料)是什麼碗糕,大數據有什麼意義,還有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如何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如何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等等(請參見〈快準狠的大數據〉)。

這次他們把魔爪…哦不…觸手伸到了「教育」,寫了這本《大數據:教育篇:教學與學習的未來趨勢》(Learning with Big Data: The Future of Education),因為跟據他們的觀察,大數據正在跨入教育體系,對於全世界的教學與學習活動,勢必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這本書就是要談談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教育。

他們舉出「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可汗學院(Khan Academy)、Duolingo語文學習網站等案例。雖然這些線上課程早已不是新聞了,可是他們要再進一步告訴我們,當大數據的時代來臨,教育就不只是上課聽講、讀書考試打成績、或是輕易選修更多科目而已。透過大數據,我們可以擁有史上最強大、具實證效果的工具,能夠瞭解「誰在學習」、「怎樣教學」與「如何學習」這些重要的課題。

大數據讓我們前所未有的方式和觀點,看到究竟什麼有用、什麼沒用,以前不可能觀察到的種種學習阻礙,現在有辦法一一化解,大幅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顛覆傳統教學模式,造福更多學子。課程可以依據學生個人的需求做調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教師可以透過學生在線上學習時不經意的行為來判斷成效、調整教學內容和順序,以及多次複習會造成學習瓶頸的困難觀念,甚至即時因應學生的反應而出招等等。教師的工作不會被教學網路和影片取代,而會變得更有效益、也更有趣,因為能夠更專注針對學生作個人化的指導。

他們也認利用大數據分析,學校領導者和政府決策官員,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教育機會,這些正是減少社會貧富差距、讓社經階層流動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也能夠知道「學習」應當是怎麼一回事,打破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的壟斷地位,從而讓教育的本質和體制徹底翻轉。他們主張,大數據時代正是不斷學習的時代、翻轉教育的時代!

不過大數據的應用是雙面刃,我們可能會把相關性誤判為因果,而且如果學生的個資無法被保護,其舊學習歷程被曝光,可是會影響日後的升學與就業。關於這方面,《大數據:教育篇》引用了《大數據》的許多觀念和案例,例如誤將相關性當因果以及個資保護等等,所以建議也要去讀《大數據》這本書。

不過,盡信書不如無書,作者在西方遇到的問題,和我們在東亞遇到的,有很大的差異。最大的差異有兩點。

一個大差異,在一張很多網友在臉書分享的圖表清楚表達出來:圖裡有兩條軸線,第一條軸線為「歐美人才養成」,而第二條則是「台灣人才養成」,軸線將學習生涯分成「學前」、「小學」、「國中」、「高中」以及「大學」等五個階段。「歐美人才養成」各階段的學習目標相當明確並且不同,學前做好生活管理、小學探索環境、國中要開始找尋自己的夢想、高中則要面對生涯抉擇,而到了大學就要開始培養實務能力。

台灣人才培養的軸線,從「學前」一直到「高中」生涯,全是「讀書考試」,一直到「大學」時期,才要將「生活管理」、「探索環境」、「找尋夢想」、「生涯抉擇」以及「培養實務能力」一次統統完成,其中當然還少不了「讀書考試」。




歐美的教育偏向素質教育,相對於偏重考試的應試教育而言,較為注重體育、藝術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培養,而真正的素質教育,目的在於讓學生能發揮個人潛能,各展所長,並培養良好的品格,並不局限於學術上的才能。台灣的教育能夠篩選出很會考試(甚至還不見得會「讀書」哦)的學生,連公務系統都極度依賴考試,雖然有好些公家工作幾乎不需要考試的技能。可是因為考試實在太浮濫,使得疲於奔命的教師能好好用心出題的時間都被嚴重壓縮,連有沒有認認真真地好好考考學生各方面的學術能力都成問題,更甭提學術能力也非社會所需的全部。

另外一個差異是,台灣的教育太過注重標準答案,可是嚴重扼殺學生的創意。但是歐美的教育很注重個人的啟發,所以頂尖的人才在歐美的教育環境,往往可以更容易發揮出他們的潛力,表現出他們充沛的創造力。可是他們的對素質一般的學生,反正做得不見得比台灣好。台灣的教育環境,讓學生拚命練習考試、練習考試再練習考試,讓學生的程度比起歐美整齊的多。以我和朋友們在美國唸博班當助教的經驗來看,台灣學生的程度差異在一個班中,算是比較整齊的,成績優劣幾乎憑個人努力付出多寡。可是在美國大學,尤其是公立學校,大部分的學生,在數理方面真的很不行!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常常看到學生在實驗數據中,他們嘗試要把上噸的鹽溶在小燒杯裡,或者把實驗桌上的小鉛球射上火星,因為連單位都搞錯了Orz 有位老師在普通生物學考題上問學生什麼是pH值,居然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選擇「它不存在」;還有老師指出,大四的學生,居然有兩成回答果蠅的基因數量是小於一,另外兩成寫無窮大(正確數目大約是一萬多),他說那四成學生基本上是「完全的廢物」;還有很多搞笑的事,真是罄竹難書。面對這些學生,教授們的態度往往是「放棄」,可是大數據或許能讓這情勢反轉。

台灣的教育環境,往往比歐美更善待中上程度的學生,用嚴酷的練習考試來磨練他們的能力,可是卻嚴重地忽略了頂尖人材的教育,而且也幾乎完全沒有為培養社會各界的領袖所準備。台灣的大學,就算連頂尖的台大和清大,大致上都還是停留在訓練優異的幹部為主,教授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和其他大部分的大學幾乎沒差太多,頂多深度有一些差異而已。可是,就拿美國來說,頂尖大學的目標是在培養頂尖的領袖!一流大學的目標是在培養社會各界菁英、二流大學的是在培養優異的幹部、三流大學的是在培養良好的基層員工等等。所以,很不幸的,台灣的大學可能在培養優異的幹部上很稱職,可是要成為社會各界菁英,就只能靠學生自己的努力和見識,領袖的話就算了。

要培養出優異的幹部,大數據的應用應該有其優勢,可是社會菁英和領袖的培養,大數據或許無用武之地,因為大據數無法告訴你過去未曾發生的事情,也無法預測和產生出創新,因此對於台灣的教育,大數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可是五育的訓練,以及領袖和社會菁英的培養,我們可能先不要去思考什麼大數據之類的,先從整體教育環境下手才比較實際。

關於教育,這裡只能點出冰山一角,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請容我在此私心介紹一位好友謝宇程在商周的高人氣專欄「學與業壯遊」,裡頭有很多很多問題,我們必須繼續思索。

台灣教育問題多如牛毛,不過我們不必對台灣教育灰心,看了以下影片,你應該會很感動,希望還是在的: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騷動






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有個獨裁者想要鞏固自己的權位,並不需要做出對新聞下達禁令這種顯而易見的暴政措施。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確保新聞機構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也毫不說明事件脈絡,同時新聞議程又不斷改變,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這樣就足以弱化大多數人掌握政治現實的能力,並且摧毀他們改革政治情勢的決心。

看到這一段,有沒有感覺熟悉到爆?我敢說台灣的電視新聞素質之糟糕透頂,是每個外國人剛來台時嘆為觀止的,即使我們是來自比台灣在經濟、社會和政治更落後的東南亞。是的,台灣的新聞水準,搞不好連非洲很多國家都不如,完完全全「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也毫不說明事件脈絡,同時新聞議程又不斷改變,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唯一只剩下「言論自由」可取!

那段文字摘自傳說中的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The News: A User's Manual)。


狄波頓在台灣非常受歡迎,他的《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我談的那場戀愛》Essays in Love)、《愛上浪漫》The Romantic Movement)、《吻了再說》Kiss and Tell)、《擁抱似水年華》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我愛身分地位》Status Anxiety)、《藝術的慰藉》Art as Therapy)、《如何思考性這件事》How to Think More About Sex)、《幸福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機場裡的小旅行》A Week at the Airport – A Heathrow Diary)、《工作!工作!》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宗教的慰藉》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無聊的魅力》On Seeing and Noticing),全都有繁體中文版,大多頗暢銷。

狄波頓在《新聞的騷動》用新聞記者的精神,為我們報導了政治、國際、經濟、名人、災難、消費新聞,讓我們來見識這些平時熟悉得不得了的新聞,有多膚淺和荒謬,可是我們彷彿少不了它們。狄波頓認為新聞已經成了今天的宗教,報紙取代了宗教典籍,成了天天必讀的讀物。可是當讀報取代了經典,我們關心的不再是人生大事,要嘛成了賣萌的小確幸,要不然就是芝麻蒜皮,或者只是用新聞來挑動一下無聊的神經。

我們盡情嘲笑政客的無能,雖然我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看著各種災難和犯罪,來為平凡無奇的生活添點色彩,雖然我們可能有一天成為主角;我們充滿缺陷,可是讀著明星的緋聞和醜聞來表揚自己的高尚;我們讀著各種馬後砲的經濟新聞,彷彿自己才是先知,可是現實上買了股票就跌、賣了股票就漲……

狄波頓生活的英國,有世界一流的媒體,如BBC,可是卻也是少數小報發行量比大報多的國家。其實,歐美媒體不一定就不唯恐天下不亂,像CNN之流,也不過是愛搞噱頭灑狗血的膚淺媒體,可是因為台灣主流媒體實在是爛到底了,所以相較之下才成了還不錯的媒體。就因為台灣電視新聞素質糟糕,所以沒有人認真在看吧,不僅國際大事愛報不報,也不給觀眾脈絡,連自己國家大事,也挑最唯恐天下不亂的來報,彷彿媒體高層恨透了這個國家社會,所以要盡情作賤!

把責任都推給主流媒體,要他們摃起所有責任,其實也不對,因為有什麼樣的閱聽大眾,就產生什麼樣的媒體,如果民眾就是只想在吃飯時看腥羶色的新聞當綜藝節目來娛樂和配菜,誰還有心去作優質媒體?

台灣雖然自詡為華人世界唯一的民主國家,可是在低落的媒體素質下,公共政策幾乎沒有獲得充足的討論,更甭提公民參與,一直到去年初爆發的太陽花學運,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在民主法治的社會,還包含了這麼多的不公不義!這些公義的問題,在許多先進國家,早就是媒體公開的話題了,而不是被配飯的花邊八卦新聞給取代!

這裡有個笑話:


唯恐天下不亂的台灣媒體!

第一天 回台北才剛下飛機…
記者問:你對陪酒小姐有何看法?
唐僧很吃驚:台北有陪酒小姐?
記者隔日登報《唐僧飛抵台北開口便問有沒有陪酒小姐》

第二天 記者 問唐僧:你對陪酒小姐的問題有何看法?
唐僧:不感興趣!
隔日登報《唐僧夜間娛樂要求高,本地陪酒小姐遭冷落》

第三天 記者問唐僧,你對陪酒小姐有何看法?
唐僧很生氣:什麽陪酒不陪酒的?不知。
隔日又登報《陪酒已難滿足唐僧,要陪過夜方能過癮》

第四天 記者再問唐僧,唐僧不發言。
隔日登報《面對陪酒問題,唐僧默認無言以對》

第五天 唐僧大怒,對記者說,這麽亂寫,我去法院告你。
隔日登報 《唐僧一怒爲小姐》

第六天 唐僧氣急,將記者告到法庭。
媒體爭相報道《法庭將審理唐僧與陪酒小姐案》

第七天 唐僧看後撞牆而死。
唐僧撞牆死後媒體補充報道
《爲了陪酒小姐而殉情:唉!唐僧的這一生!》

要討論台灣新聞的亂象,其實我真的不知該從何下筆了,因為從斷章取義和記者白目的問題,到新聞造假,簡直就是罄竹難書。BUT,人生最厲害的,據說就是這個BUT!媒體亂象的問題,請問有誰不知道?這就是一個,大家都知道,記者也知道,媒體老闆也知道,閱聽大眾也知道,大家也都承認,承認都是對方的錯的問題!對的,都是THEY的錯,媒體也會自婊,只是承認競爭對手更賤而已!

不過,難道這個社會沒有救了嗎?不見得,水可逆舟、亦可行舟。網路的發達,助長了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之傳播,可是卻讓從前單向的接受,演化成雙向的傳播。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僅是新聞的消費者,也可以是新聞的製造者,現在可以是先生產再篩選,而非先篩選再生產。成立部落格、臉書粉絲頁、上傳影片到YouTube到PTT爆料的成本幾近於零。

現在的年輕人,有誰還以報章和新聞台為主要的資訊來源呢?雖然網路上假消息不少,可是主流媒體也好不到哪去。還有,只要有一個智慧型手機,要錄音、錄影和照相,以及及時報導,任何人都可以是一個小記者,呈現更真實動人的實況,有誰還在乎真正的記者?被政客或財閥收買的主流媒體,即使佔有發言台,又如何?許多不扭曲的事實、偏頗的觀點,很快就有鄉民來打臉,吹皺的一池春水,很難徹底把真相沉沒了。總有一天,傳統媒體,尤其是素質惡劣的傳統媒體,會負苛不了更沉重的成本,以及日漸流失的閱聽大眾而萎靡不振,即便不是徹底的瓦解!

我們並非不需要有可靠的媒體,只是這樣的媒體,很可能已經不是傳統傳媒了,而是有信服力的許多個人,媒體只是一個載體而已,要篩選出什麼樣的資訊或新聞,可以愈來愈多樣。有人利用GOOGLE來收集和閱讀新聞,接受的不再是一言堂;也有人靠朋友、部落客收集資訊,也有人靠臉書或GOOGLE+的分享來接收。無論是用何種方式,主流媒體要壟斷資訊來源,變得愈來愈不可能。主流媒體焦慮地強勢操作,只會讓社會分裂成自以為主流的閱聽大眾,和透過非傳統手段接收資訊的大眾或公民,隨著時間飛逝,前者只會凋零。

不管接受也好,排斥也好,反正我們很可能不會再回到過去那樣任由主流媒體擺布的時代,不管他們的素質如何。我們已跨入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每十年就讓過去十年變得陌生,也許有一天,我們再也不會有傳統意義上的新聞了,因為所有發生過的事物,都很快變舊,所以不再有人關心今天已經發生了什麼,而是想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