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川普當選已成事實,__就是義務。這是個填空題。在美國,原本種族歧視是個大家避而不談的話題,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白人歧視有色人種,可是政客如果不小心吐實,還是很可能會葬送前途,只有川普敢大喇喇地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然後在輸了兩百萬普選票的情況下當選美國總統。
川普能夠在不少民主黨原本穩操勝券的州逆轉勝,一個很大的原因可能在於他的誠實,敢白目地說出許多中下階層白人的心聲,把老百姓心中敢想卻不敢講的話,在選戰時爆出。台灣種族問題沒美國那麼嚴重,可是也偶爾爆出歧視東南亞移工的新聞,然後就會有鍵盤正儀俠出來嘲笑同胞的歧視。
其實,相不相信,無論你多麼討厭有種族歧視或偏見的人,偏見和歧視早就自動儲存大腦中,我們卻渾然不知。當心理學家用「內隱關聯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掀開心智盲點, 證明隱性偏誤的確影響心態行為,許多人竟難以置信。暢銷書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透過這樣的實驗得知他更容易把不好的事物和黑人關起來,他感到十分震驚,因為他母親出生牙買加,有黑人血統!
在內隱聯結測驗中,要求被試對目標概念與屬性概念做出同一反應。當兩個概念之間在心中聯繫緊密或者相容時,被試對於這兩個概念做出同一反應的反應時就較短,而如果兩個概念在心中聯繫不緊密或者不相容,反應需要的時就較長。簡單的測驗能夠在十分鐘內作完,內隱聯結測驗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揭示人們主觀不能控制的自動化聯結,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再現性。比如,我們會發現,在意識中我們或許認為性別和學科沒有特殊關聯,但是在自動化聯結中,大多是把男生而非女生和數理連在一起!
研發出內隱關聯測驗的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瑪札琳‧貝納基(Mahzarin R. Banaji)和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安東尼‧格林華德(Anthony G. Greenwald)一同把他們經年累月的研究成果寫成了這本《好人怎麼會幹壞事?:我們不願面對的隱性偏見》(Blindspot: Hidden Biases of Good People),來告訴大家我們心中的盲點有多大,心智臭蟲有多強力。他們的實驗可在implicit.harvard.edu網站上進行,提供有台灣版的繁體中文版,有台灣的學者參與,非常專業。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要告訴我們,為了符合社會期待,我們擅長欺騙,不僅是欺騙他人,連自己的意識也蒙騙,因為我們想要自己成為好人。可是無論我們怎麼欺瞞自己,潛意識裡早在過往文化環境裡學會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形成社會心智臭蟲和盲點,我們總是用有色眼光看待這世界,更糟的是,我們這樣的偏見往往是不知不覺的。我們心中默默以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黑人、女人、老人、窮人、自己人都有不同標準,無時無刻不在貼標籤。因此,我們割裂的心智產生認知的失調,有著不願面對的矛盾。
他們表示,內隱關聯測驗多年來,讓人類潛意識中的心智臭蟲、問答謊言、思維失調、刻板印象、內群體偏好等類不自覺的偏見與歧視一一顯形。這些先入為主的盲點、歧視和偏見,雖然甚少顯現在意識中,可是卻因為隱性的好惡而影響了社會上的許多層面,強勢的群體無意中讓弱勢群體更處於無形的挨打局面,進而甚至主導了公共政策的走向。
如果真的好奇,可以去implicit.harvard.edu網站做測驗,看看自己是否有盲點、歧視和偏見,即使有也不需要太難過,這只是在曝露出自己的刻板印象,並不代表自己在理性思考下是認可這樣的刻板印象。已有上千萬人做過測驗,相信多數人都有所謂的有盲點、歧視和偏見,很多公認的好人也會有,甚至連弱勢群體都可能對自己所屬的群體有有盲點、歧視和偏見,例如女性誤以為女生的數理天生不佳,所以提早放棄往可能更適合的理工發展。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也提到許多案例說明偏見和歧視的強大力量。有本好書《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Unfair: The New Science of Criminal Injustice)也告訴我們,種族偏見讓特定弱勢族群不僅更易被定罪,也被判更長的刑期,還三不五時被警察誤判而擦槍走火(請參見〈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什麼是不平等的審判〉)。
我們為何在潛意識裡藏有刻板印象,並非是因為我們天生邪惡,是因為我們演化來的心智,常常要在複雜的狀況下省力地快速作出判斷,那些無法有刻板印象快速省力地作出判斷的人,已經演化的長河中被天擇淘汰掉了。而即使偶爾誤判的人,總比慢慢思考而不誤判的人,還容易在險惡的環境下存活。於是我們大多是一群潛意識中充滿偏見的人的後代子孫。這在過去一生頂多只見過幾百人的傳統社會中,壓根兒並非什麼問題,可是在天天會遇到不同族群,而且需要複雜協作的現代文明社會裡,我們這些刻板印象,卻輕則影響了對他人性格、能力、潛力的評價,重則陷他人於不義。
那我們就該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好人怎麼會幹壞事?》也探討了我們如何消除或超越潛意識偏見,讓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客觀公正、更表裡如一,也提供了一些指導原則與策略。例如過去古典樂團的女性長期顯著偏低,可是後來發現利用聞其音不見其人的招募方式,樂團可以更公正地找到優異的演奏家,不再受性別的刻板印象主導,女性開始能夠不受制於偏見而顯現才華嶄露頭角;除了改進制度,在更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也可能會有更多人從小接觸了更多樣的想法和文化,所以刻板印象更不易根深蒂固。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是本非常有啟發性的書,但也有一點小缺點,那就是作者幾乎在整本書中,都僅圍繞在他們自己的內隱關聯測驗的結果作討論,我相信社會心理學應該有其他類似的測驗或研究能夠告訴我們那些刻板印象是怎麼回事。這些研究是很重要的,因為透過認識我們心中所隱藏的盲點、歧視和偏見,我們才可能避免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也才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心目中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人!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壞人怎麼會幹好事?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無聊的超讚價值
現在還沒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都會用智慧手機了吧?即使是我們這種有點年紀的人,經歷過沒有手機的大學,然後是智障手機的研究所,都已難以想像沒智慧手機可把玩的日子是如何過得下去了。
某個程度上來說,智慧手機應該解決了不少社會問題吧,因為那些花在滑手機的時間,如果是用在爭吵、打鬧,很難說會比較好。可是,用滑手機來逃避現實,恐怕也只是把面對問題的時間延後,很多家人或情侶在餐桌上,都盯著手機在滑,看來只是增加對彼此的厭惡。
更糟糕的是,如果手機沒電了,在搭車、等人、排隊時的時間還真不知如何打發,更甭提不能收信和上網和外界失聯的焦慮。在智慧手機發明前,人們是如何打發生活中諸多無聊的時間的啊?
無聊的感覺,是很令人感到害怕的,這可能是很多作姦犯科的人寧可決一死戰,也不願被關到監獄裡。有部科幻神作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的《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裡有一幕是,有一個阿宅為了強迫複製到一個電子裝置的顧客數位分身為其主人幹活,那數位分身剛開始不幹,阿宅就把她的一秒鐘轉成三個週那麼久,數位分身仍不屈服,阿宅把一秒調成六個月,數位分身就因為長時間的無聊而放棄反抗,成了操控主人智慧房屋的奴隸。
其實,我從小就懷疑,天堂怎麼可能存在,因為不管天堂更多吃喝玩樂的,每天不愁吃穿、無憂無慮的日子,難道不會無聊嗎?更何況那還是永生耶,玩到沒東西好玩了,永生恐怕是永不超生才對吧?不僅我們人類害怕無聊,連毛小孩也一樣,養貓狗或鸚鵡,如果不陪牠們玩耍,或者幫牠們找伴,牠們輕則來搗亂,重則鬱鬱寡歡而自殘。
有趣的是,這無疑是個五光十色的科技時代,我們甭說比古人,甚至比兄長都更容易找到樂子吧,那為什麼還會有許多人不時感到生活乏味?英國心理學家珊迪.曼恩(Sandi Mann)在《無聊的價值:學會留白,不再愈忙愈空虛,為人生注入樂趣、靈感與創意!》(The Upside of Downtime: Why Boredom is Good)中,要告訴我們,為何會有這麼弔詭的狀況呢?
問題就是出在這個時代,有些我們以為可以有效打發時間的刺激,其實只是重覆性動作而已,像是滑手機。也因為樂子更容易取得,我們就更貪心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先進國家的國民閒暇時間也增加了,很多人打發閒暇時間的方式不是參加創造性活動,而是趴在電視前被動接受垃圾。
珊迪.曼恩是認真研究無聊的心理學家,她指出一種獨特的情緒,還分各種類型。她提到一些無聊的實驗、無聊的嗜好等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可是,很多乍看之下無聊的活動,卻還是有怪咖樂此不疲,例如研究無聊,或者寫本有關無聊的書XD
為了應對無聊,過去即使沒有智慧手機,人們還是靠看電視、睡覺、泡澡、算數目、亂開車、喝酒、血拼、聊天、吵架、運動⋯⋯等等度日。研究無聊會無聊嗎?《無聊的價值》提到,殺人、暴動、嗑藥、賭博……都可能是無聊惹的禍,那麼消滅無聊就很不無聊了。那麼哪些人特別容易無聊?是外向的人?還是聰明的人?《無聊的價值》書中有一個測驗量表可以讓你瞭解自己。
這是個大家都焦慮子小孩輸在起跑點的年代,現在不僅是上學第一天起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也不是出生的那一刻起,而是受了精後,胚胎就要接受所謂的胎教,即使受精已代表那隻精子是上億隻精子中的第一名了。很多朋友是否從胎教開始,到出生後就要參加的無窮無盡活動,養出了難以忍受無聊的小孩?
我們小時候都痛恨過上課吧?呃,好吧,至少我超痛恨過。只要想在教室裡找點樂了,就被視作是問題學生,所以我從小就被老師厭惡。儘管我同意很多中小學的課真是無聊到爆,可是仍驚訝許多教育成功的先進歐美先進國家,也有過半學生認為上課好無聊!比例比落後國家還高,他們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以為先進國家的老師更會教書,資源也更多耶。《無聊的價值》提到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那些國家的混合編班制。
即使逃離了校園無聊的課堂,也不能保證工作就會不無聊啊,看看一有機會放颱風假,臉書動態中一面倒的歡欣鼓舞,對照連假後要回去上班前一天的哀鴻遍野,認為工作有趣的朋友,仍是少數吧XD 工作上感到無聊,除了影響效率,還有害身心健康。那麼要如何避免工作倦怠、沒成就感?《無聊的價值》提了一些建議,我相信比較有效的是像「辦公室小野」那樣在辦公室裡胡搞吧XD
我想,禪修也會是一個能夠解決無聊的最佳辨法。我有次去了禪七,有朋友問說,七天只管打坐又禁語,不會很無聊嗎?相信我,去了禪七,會發現無聊是相當次要的問題,克服心魔都沒空了啊XD 禪修,至少可以減少受刺激的控制,去除一些貪慾,學會不被雜事牽著鼻子走,又能重新體會生活中小小事物的各種美好,最高境界可以日日是好日。
被稱作是一個無聊的人,可能比被稱作是個十惡不赦的大惡人更令人難受吧。為了讓讀者成為不無聊的人,《無聊的價值》不僅有測驗量表,還列舉了無聊特質的卅個習慣。不過也不必太擔心,只要遇到氣味不相投的人,幽默也可以是不正經、風趣也可以是輕浮、自信也可以是傲慢、學識淵博也可以是鴨子划水⋯⋯
事實上,也有人告知我一定是個很無聊的人才會花時間讀書還寫書評來臭屁。所以,迎合別人恐怕才是最無聊的,做自己最快樂吧!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不當行為經濟學
說某人行為不當,似乎是種強烈指控,可是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認為: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謂的不當行為,這並非關於道德(雖然也有),而是關於經濟。
傳統經濟學假設經濟人是自私和理性的,以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為前提。然而近年來,原先被主流經濟學家視為邪門歪道的行為經濟學慢慢崛起,不斷挑戰傳統主流經濟學的主張,不少行為經濟學的好書也頗為暢銷,讓經濟學的門外漢能對此有所認識。尤其是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無論是譯文還是內容,在台灣都有大量討論。丹‧艾瑞利(Dan Ariely)也有幾本談人不理性的好書(請參見〈蝦米!誰說人是理性的!?〉、〈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獲得「不理性的力量」!〉和〈蝦米!誰說人是誠實的!?〉)。
既然市面上已有不少好書,那這本《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有何突出之處、可以成為《經濟學人》年度選書和《金融時報》、麥肯錫年度最具影響力六本書之一,並且成為暢銷書?
和許多探討特定主題或者引介觀念的著作不同,《不當行為》算是本半自傳,也算是半本行為經濟學史,身為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用平易幽默風趣的筆法,述說他離經叛道的成長,還有如何顛覆傳統經濟學對理性人之見。現在看來,很多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已經顯得可笑,也很難想像在廿、卅年前,主流經濟學家絲毫沒有懷疑,《不當行為》揭露了當時的學術氛圍。
塞勒是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在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任教。他曾任美國經濟學會主席,看來行為經濟學儼然成為主流,不管我們的行為多不當,塞勒都用來在學界幹出典範轉移的事業。塞勒和心理學家、法學家合作無間,把其他領域早已熟知的觀念,帶入經濟學或法學,改變不少成見,顯示跨領域合作的重要。塞勒後來還把觸角伸入他原本不熟悉的金融學,對股市有不少有趣的發現,這是他和熟悉金融學的學生合作的,好的學生也能成為老師的老師呀。
我認為塞勒和哈佛大學法學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 Sunstein)合著的《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也是本很重要的書,值得所有關心公共政策的朋友一讀!台灣的立法委員和政府官員,只要有那本書裡十分之一的洞見,台灣立法和政府的效率肯定加倍!桑思汀原本是塞勒在芝加哥大學的同事,後來被挖到哈佛。他去年訪台,一系列演講帶來一陣旋風。
你聽過「自由家長制」(libertarian paternalism)嗎?《推力》中大力宣揚的學說理論,是所謂跨越兩黨意識型態的 「自由家長制」。他們既不贊成政府管制,也不認同完全放任,那麼該怎麼做呢?這個所謂的「自由家長制」,用的是推力,是種非強迫,也不是硬性規定,而是一種輕輕的推力,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只要選擇的架構經過良好的設計,就可以產生對我們有利的推力,同時又不會損害個人的選擇自由。是一種選擇設計!
推力,用的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不當行為。《不當行為》描寫一系列不理性的經濟行為,即使大部分問題我都知道「正確」答案,可是如果真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我還是甘於作出「不當」抉擇。沒辦法,畢竟人不是機器,有時候做不理性的抉擇,反而心安理得。我們人類的腦袋,是演化來適應採集狩獵及群體部落生活,而非算計個人利害得失。假定人就一定完全自私自利,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十足鬼扯無誤。
現在當然還是有些鐵齒的經濟學家或部落客,仍堅信人是理性地自私自利。我甚至還看到有部落客大言不慚地說人沒有不理性,只是愚蠢,人一定是自私的,如果他做出經濟上損失的動作,一定是要圖其他的利。這種論述就是百分百標準循環論證的套套邏輯,是不可否證的偽科學論述。因為如果你做了實驗,不管得出什麼結果,他們都可以嘴炮說,人還是理性和自私的,是受試者理性地做出乍看之下在經濟上不自私的抉擇來取得其他自私的好處。當然,只要還有一點理智的經濟學家,都不會做出這麼低級的論述,因為經濟學上談的利益,就是經濟利益,簡單來說就是能賺更多的錢,就不該不去賺,而不是在關心其他如面子或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問題。
塞勒和好友桑思汀都曾學而優則仕,在政府部門貢獻他們卓越的見識。後者在歐巴馬政府任職,擔任資訊與管制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gulatory Affairs)主任,前者曾在英國保守黨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政府組成行為洞見團隊。但塞勒這位才華洋溢的學者,恐怕也難敵英國民眾的不理性──英國居然真的要脫歐了,留下一大堆爛攤子給政府收拾。
《不當行為》的另一個大賣點,是塞勒和康納曼的友誼和合作。他們早期和早逝的天才好友特維斯基(Amos Tversky)一起激發出許多學術里程碑。從他對許多問題的著迷和追問來看,他做學術研究的動力,並不是為了累積SSCI點數和論文數,而是真的對那樣的世界有無比的好奇力。有些制度,注定無法激勵頂尖高手,除非獎勵的是學者因為好奇心而做出的真正創新。單純計算論文點數等等,就是不瞭解人類不當行為的一種制度吧。
塞勒原本在康乃爾大學執教,後來到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大本營的芝加哥大學,不過不是在經濟學系,而是在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要搬入新大樓,要由教授挑選辦公室,結果把頂尖大學商學院,這個教授決策和管理的學術殿堂,搞得雞飛狗跳。雖然後來和平落幕,但也足夠顯示了平時在課堂上大談商業決策和管理的教授們,一旦涉及自己的利害,也會有許多不當的行為,結果在內部一陣騷亂後,大家才發現原本在爭的那些有的沒的,其實差別不大──景色最佳的辦公室,居然在乏人問津的那側。
經過了卅幾年的努力,行為經濟學終於開花結果了,行為經濟學的發現,也寫入了主流教科書。透過《不當行為》,我們可以好好認識自己平時習以為當的行為,是多麼地不當啊。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第一口餵養的食物如何改變人
有人說台灣是美食天堂,我其實不同意。跟馬來西亞比,台灣食物的多樣性不算高,我們單單華人的食物多樣性就不下台灣,因為有福建、福州、潮州、廣東丶海南、客家的菜,況且還有馬來料理、印度料理和泰國料理,更甭提各族混合的互相影響後產生的混合料理。還有,不像台灣上班族大都是就近用餐,馬來西亞人早、午和晚三餐,天天餐餐開車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就只是為了找好吃的,是日常生活。
剛到台灣唸書,最不習慣的文化衝擊之一就是食物,這也是大多數大馬遊子的共同感受。我和大學同學天南地北啥都能聊,可是一旦他們談得台灣小吃,我都會困惑地表示完全無法理解。大部分台灣朋友,不管我怎麼批評台灣的現狀,他們也都會一起罵,而且幹譙得更兇。然而談到食物,如果有所批評,朋友就面有難色,有些甚至直接表達不快。一直到到美國唸書,我才發覺台灣食物還不錯,因為和美國的食物相比,台灣食物還是美味太多了XD
我們小時候養成的口味,幾乎是跟著一輩子的。即使不少台灣朋友也認同馬來西亞美食很讚,但那還是異國料理,和充滿成長回憶的家鄉菜相比,還是少了一些內涵和感情。即使我覺得美國食物不怎麼樣,那卻也都是美國人國族認同和回憶的象徵。食物,從來就不只是裹肚用的。
即使是同一國家和民族,個人的口味差異也甚大,連同一個家庭的都是。我超愛吃香菜,我爸媽和弟弟也吃香菜,可是我妹卻超恨香菜,雖然說痛恨香菜的人不少,但是出自同一個家庭,那就難以解釋了。不僅如此,我們全家幾乎都不吃鳳爪,那卻是我妹最愛;全家也只有我喝牛奶,我弟妹不是不喝就是喝了必脹氣拉肚子。
因為自己很愛吃某類食物,就難以理解為何有人討厭吃,像是蕈菇類,有些朋友吃了會很想死,我卻超愛,這不算奇怪,我還有朋友吃到葡萄乾會想死的,這就令人嘖嘖稱奇。我自己是超討厭吃內臓,但這卻是很多朋友的最愛。我並不是因為口味太淡,很多連一些老法都難以接受的重口味乳酪,我卻甘之如飴。我還有日本朋友是拒吃納豆的,可是納豆也是我最愛之一,我在美國有陣子帶便當都加了納豆,結果老美沒意見,倒是日本博後終於受不了強烈暗示,我就只能不帶便當中午回家吃。
很多國家的食物都頗辣,那小孩子又是怎麼學吃辣的?我是無辣不歡的,可是大弟到高中畢業都不敢吃辣,他說小時候偷採院子的朝天椒吃而留下陰影,但我也有過啊,可是我怎麼不怕辣呢?我什麼時候吃辣的,其實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因為我爸媽不特別愛吃辣,又迷信吃辣會上火,看到我拼命在食物中加辣掓就發飆,常常在餐桌上鬧得不歡而散,即使我成年後仍如此。
除了讓人爆肥的可樂,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啤酒、咖啡和茶,都有苦味,這又是為啥?我小時候天賦異秉,不愛吃甜食,可是卻嗜苦味,所以小時候要吃中藥根本不必騙,我自己就愛喝,可是長大後就受不了很多苦味,原因是啥我自己都不知道。
這個追隨一生幾乎不變的口味究竟是怎麼養成的?英國飲食作家碧‧威爾森(Bee Wilson)在《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就是要來談,人是如何和食物建立關係的。碧‧威爾森的好書《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Swindled: The Dark History of Food Fraud, from Poisoned Candy to Counterfeit Coffee),我也有介紹過(請參見〈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大多數關於飲食和健康的書籍都著重在我們應該和不應該吃啥上,但《食物如何改變人》不是本急於給大家對食物的各種問題簡單答案的書,而是舉出大量的案例讓我們思考。碧‧威爾森要探討吃的樂趣是啥,還有我們是如何和食物建立連結的。在現代工業化的食品文化下,我們如何能夠學會,享受美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決定口味的因素太多了,於是碧‧威爾森用了營養科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經濟學、文學、歷史等等學門的學問來探討口味養成的問題。食物的美味,不僅是口腹之慾那麼簡單而已,她回憶了童年經驗,她對甜食的慾望來自她父母的離異,每當父親從母親那接回家,愧疚的父親總是以巧克力球來收賣她。
天下父母和孩子之間持續最長久的戰鬥,就是關於吃的。讓孩子學會吃下父母想要孩子吃下的食物,在有些家庭真的就像打戰一樣。有些孩子就是特別挑食,有些啥都不挑剔。我弟妹小時候,身為哥哥的常要喂他們吃東西,我基本上就是很沒良心地用硬塞的。如果讓小孩自由選擇呢?
《食物如何改變人》提到一個研究小孩口味是如何形成的實驗,是史上空前絕後的「嬰幼兒口味」實驗,結論是基因無法決定一切,而更像是習得的行為,我們的環境,經驗和記憶決定了我們愛吃啥、不愛吃啥。科學家也發現「身體的智慧」,也就是缺啥就愛吃啥,似乎也不太靠譜。
先進國家,父母和學校會給小孩吃所謂的兒童食物,碧‧威爾森說她先生最痛恨的食物是米布丁,痛恨到連看到她和孩子吃米布丁都要閃人,可能是在學校被強迫吃米布丁留下的陰影。有些國家,像是印度,小孩和大人都吃一樣的食物,很少家庭會為兒童特別準備食物。有人提出,英美的食物會無趣難吃,是因為大人為了方便遷就兒童的口味所以也向下沉淪。可是許多兒童餐的計劃結果卻是災難性的,看看英美國民的身材就可知一二。
有什麼辦法可以重新學習,打破我們的壞習慣,特別是當我們的口味和我們的情感、回憶和身份認同糾纏不清?她舉了日本為例。日本料理的豐富和流行,虜獲了很多國家的人心,我很多歐美朋友,都認為日本料理是最美味的料理。在日本以外吃到的日本料理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幾次去日本旅行,吃到的美食居然比在海外吃到的,又更美味得更上層樓,可是日本的胖子卻相對不多。
然而,碧‧威爾森在《食物如何改變人》卻指出,日本並非是個由始至終重視美食的國家,過去上千年,日本因為物產有限,大多數日本人只是吃個粗飽而已。日本是二戰後,因為經濟的繁榮而富裕後,才以國民運動之姿享受美食,整個國家的食物文化在一代人中變得更美好。健康地享受吃的樂趣,是可以後天養成的。
《食物如何改變人》告訴我們,飲食習慣可以改變,但需要更好的環境讓人做出更好的選擇。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高度加工食品變成常態,要重新建立飲食文化是艱難的但並非不可能。
台灣雖然自稱美食天堂,可是在血汗的工作環境加上黑心的企業,加上漲不動的工資,在台灣生活廿年,我其實認為台灣的食物品質似乎可能不進反退,近年還一再鬧出黑心食品醜鬧,重傷台灣的國際形象。《食物如何改變人》是本知識密度很高的飲食書籍,雖然探討的是歐美的例子,但也值得一度重視美食的台灣社會借鑑。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科學是什麼?
科學是一個很理性的活動,雖然我們即使是科學工作者,也未必完全「科學」地生活,但是至從科學革命開始,科學無疑是推動世界發展最重要的力量。
科學,尤其是數理,在東亞受到的重視程度,甚至是遠高於其誕生地的歐洲國家。台灣的大學,尤其是資源較豐厚的大學,幾乎全都有理工科系,反而是不少大學未必有人文或社科的科系。在同一所大學,理工科(包括醫學)的資源也比人文社科優越,畢業生待遇也較好。
以上事實並非要說明兩者在重要性上的差異,而是為了反映國家發展上的優先順序,理工科的發展優勢,確實讓台灣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佔到便宜,大量優異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讓台灣在一些高科技產業擁有一定領先的地位。然而,台灣社會卻也有著社格分裂的狀況,雖然家長大多鼓勵成績優異的小孩往理工科發展,可是常常在面對需要科學專業指引的重大議題,如核電、基改作物、農藥開放等等,表現得像是一丁點科學素養也沒有的古時代。
有趣的是,在歐美的菁英大學,理科的科系並不見得會獨立成理學院,通常是和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科系放在所謂的文理學院中,主修理科的大學生甚至可以獲取文學士而不一定是理學士。科學,其實就是個以理性推理為思想基礎的人文主義學科,過去稱作「自然哲學」,西方的科學思想淵源傳統就是來自於希臘時期理性的自然哲學,這就是為何現代西方科學教科書動不動就要追溯到古希臘時的希羅多德(Herodotus,西元前 484 -前430年)、泰勒斯(Thales,約西元前六世紀前葉)、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西元前六世紀中)、亞里斯多德(西元前 384 -前322年)等等哲人的思想。
牛頓劃時代開啟「機械宇宙觀」的巨著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iosophy),其企圖心當然不僅僅是找出宇宙運行的數學公式那麼簡單,重要的還是那是一整套對世界的認知的徹底革命!文藝復興就是要恢復古希臘的人文主義傳統,但伽利略更不僅是述而不作而已,他在比薩斜塔上的著名實驗,並不是證實了一件物理定律那麼簡單,而是人類有史以來一項重大認知升級,原來理性的思考,也需要實驗來驗證,是開啟了科學實證精神的濫觴!
很可惜的,在把科學當作富國強兵的工具的急功近利思維下,台灣師生恨不得學生用最快的時間掌握最大量的知識,而非花時間去理解科學思維的起源背景及其深厚的哲學傳統。西方科學教科書通常都會花費一定的篇幅去簡介這些歷史及哲學背景,可惜在不考試的情況下,老師懶得討論,學生更甚至主動去閱讀和瞭解。尤其是當理工科的學生,一看到「哲學」這名詞,就心慌意亂,忘了「哲學」在古希臘的原意不過就是「愛智慧」,說白了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在忽略了哲學和歷史的情況下的科學教育中,訓練出來的專家很可能就是像是能熟悉且擅長操作科學知識和公式的機械人似的,科學的精神和內涵可以是不同世界的東西。因此,如果我們不追根究底地探索科學的起源,瞭解古人運用理性的思維方法如何一次又一次破解了大自然的秘密,如何掌握了事物運作的規律,那麼即使制式考試的分數再高,對世界運行的奧妙也只有大量殘破的知識,在專業領域中可能可以出人頭地,但未必談得是真正有科學素養的人。這可能也是為何台灣會一而再再而三在頂尖大學生產出有問題的論文,因為沒了真正想探索真理的心,科學不過就是淪為混飯吃的工具之一而已,有什麼理念好堅持的呢?
英國著名的知識出版社——DK出版社的《科學百科》(The Science Book)在這個不科學的科學年代,用很簡短的篇幅,把科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許多重大觀念或理論的突破都記錄並說明了一遍,從中我們也能見識到許多科學理論的價值不一定在其正確性上,而是在推動了認知上的升級,讓人們能夠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去理解一個新的問題。
我們也會見識到,墨守成規雖然可以是可笑的,但是一些理論千百年來就僅因為一代一代的相傳讓大家信以為真,以致要攻擊甚至殺害破舊立新的人。可幸的是,我們這時代擁抱懷疑主義的精神,雖然警世駭俗的理論或發現仍會遭受科學社群的抵制,但總得來說我們也更容易讓更多證據給說服,而非一味愚昧地眼不見為淨了。
《科學百科》用非常生動易懂的方式,圖文並茂地簡介了科學幾千年裡一個又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每一座里程碑都能寫本可歌可泣的好書,見證了科學是個多麼美好又奇葩的理性活動啊!從中,我們也能發現,雖然很多科學理論的完整內容固然深奧難懂,可是其結論往往可以是很簡單的,是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的進一步大幅提升。
《科學百科》裡面每一位有重大發現、推動人類集體認知升級的偉大科學家,全都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決心和毅力,只為了在慎密的思緒中滿足好奇心。《科學百科》是本該推介給所有對科學有好奇心的朋友!
本文為《科學百科:BIG IDEAS 輕鬆讀系列》(The Science Book)推薦文。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六四」廿八年後,中國能大國崛起嗎?
Photo credit: 良知媒體
春節時回家拜年,有長輩要我表明反美立場以維護大中華。我很不客氣地回嗆,連一堆中國官二代都留美享受美國自由的空氣,我連五毛人民幣都沒拿,維護大中華民族的尊嚴關我X事啊,於是那天我們屁股都還沒坐熱,就⋯⋯
中國人大是留美家長會已非秘密,連習大大的親戚都移民萬惡的米帝,這些官二代在米國住的是大房子,開的車比教授的還高級,這麼耀武揚威的事,我們有任何必要為中華民族的尊嚴擔憂嗎?
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我童年的創傷之一,血淋淋的畫面在全球上映,盡入眼簾的屍首撕裂了一個少年的心。就算那些大學生是天真的、不實際的,對他們的懲罰不該是無差別的屠殺!因為他們是愛國的!就像KMT屠儘親中知識人士後,現在才來怪台灣人反中?
我每年在六月四日都不會忘記八九年的這天發生了啥事,中共可以血洗北京,我就要在臉書洗板,即使對岸人有質疑這是別有居心。對,這當然是別有居心,當中國可以拍一部高談反腐的中版《紙牌屋》的《人民的正義》來指稱貪官都是窮怕的農工子弟,好人都是官二代時,是誰別有居心地背棄了中共自己的理想理念?
有這麼一個國家, 一上訪:就是瘋子; 一上街:就是鬧事; 一揭露:就是造謠; 一理論:就是煽動; 一批評:就是顛覆; 一提美國:就是賣國; 一說臺灣:就是分離; 一維權:就是抗法; 一反抗:就是暴徒; 這是什麼的國家???
有對岸網友來我臉書留言說,中共當年對學生採取強硬手段解決動亂是正確的,這保證了中國這卅年來的巨大成績,可是太陽花學運及後續卻給台灣帶來傷害。首先,我只能說,這些句話能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在中國網上發嗎?啥都不能說是很悶的,沒關係,我們這裡有言論自由,沒邏輯沒道理的都能說,我不會因為不高興就刪文的。
太陽花學運和後續確實帶來好大的傷害,太陽花學運時台灣加權指數只有約8,500點,現在有約10,100點,我沒買台股基金,傷害實在太大了!另外,有誰知道如果當年中共選擇的不是血腥鎮壓,而是更柔性的手段,中國後來不會因為沒了嚴重的貪瀆、無能的國企和糟透的霧霾而提早十年超英趕美,或者至少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當連暴行都可以因為錯誤的信仰或金錢腐化而被沒邏輯和不合理的美化,那麼當陸委會與民進黨呼籲中方盡快將台灣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釋放,反思六四事件;蔡英文總統在臉書發文稱,中國要成為民主的大國,才會受到國際的敬重。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的「只有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會令人意外嗎?只能說這種要求⋯⋯
中共近年大推所謂的一帶一路,這雖然不能說對中國經濟不會帶來正面影響,因為開拓新市場本來就會帶來新商機。中國在貨貿上,完全要依賴自由貿易,因為中國的天然資源相當匱乏,中國當然不是沒有天然資源,但以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中國的能源、礦產和可耕地都大幅不足,如果沒有國外穩定可預期的能源、礦產和農產品來源,中國的經濟引擎會立馬停頓。
可是建立穩定的貿易網路,現在只有美國主導的貿易網能夠辦到,中國不過是要在美國較不重視的區域另闢蹊徑,可是以中國過去鮮少涉及外交事務和遠遠落後的軍力,能否有效辦到是個大問題。很多國家貌似配合,但大多是玩兩手策略,用天朝當籌碼去拗米帝或俄帝,然後再用米帝或俄帝當籌碼去拗天朝。
中國即使有了兩艘航空母艦,但要訓練成可熟練作戰的艦隊仍至少要七八年,更甭提美國有十個訓練有素的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 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有人嘴炮說中美必有場大戰,請問只要美國艦隊全面封鎖中國的能源、礦產和農產品進口,中國能撐多久?中國要用經驗不足、噸位只有一半的遼寧號去突圍嗎?
中國天然資源的不足,又沒有長程投放軍力的能力,難以有效建立號令天下的貿易網,這樣的脆弱性是中國要完全大國崛起時不得不面對的。在我們有生之年,中國在貨貿上依靠歐美日原本就打造出的貿易網絡的可能性還是很高。我們也曉得,單單靠賣硬體,可以養家糊口,但很難撐霸全世界。
中國在服務業,幾乎完全是個閉關鎖國的市場。像羅胖常常口口聲聲說在自由貿易上,中國比美國玩得還真,這完全鬼扯。在服務業,尤其是在所謂的互聯網,中國是個封閉市場,連羅胖的「得到」也完全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封閉性(請參見〈也來談談「得到」〉),否則面對開放性的Podcast、TED、MOOC等等免費高品質的知識服務,「得到」未必能獨當一面,就因為中國的網路長城以及大量的管制,才造就了中國許多包括自媒體、第三方支付和電商等等的崛起。中國因為市場夠大,服務業可以關起門自己玩,但也難具有世界級競爭力。
中國做為一個人口有十三億的全球最大工廠,是個不該忽視的力量,無法知己知彼會百戰全殆,但是拿中國最好的來和台灣或任何一個先進國家最差之處比,那只是狗屁不通地搞笑。
中國的前途還是未卜的,我們很難⋯⋯等一下,查水錶的又來了,明年再聊⋯⋯
最後來首:
相關報導:
觀點:「六四」並未離我們遠去
六月的逃兵(圖)
背叛事實的歷史:我的「六四」小歷史
美聯社記者用鏡頭記錄的六四
【那一年的這一天】1989.06.04 悼!六四天安門血腥屠殺
外籍攝影師鏡頭下的六四
視頻:檔案節選——BBC六四反應報導
視頻:檔案節選——BBC六四清場報道
點評中國:「六四」與中國的腐敗
【活動】人權壓迫進行式—仍未結束的六四・廿八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