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文:ប្រាសាទនាគព័ន្ធ
建造時代:十二世紀晚期
建造國王: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建築風格:巴揚寺式(Bayon)
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
出入方向:北門進、北門出
瀏覽時間:30至45分鐘
Neak 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又譯為蛇寺。東方古老的神話常常「龍」「蛇」不分,都叫「Naga」;因此Neak Pean也許譯為「龍蟠」更為恰當。有人把取其音叫作涅槃宮,不過涅槃(梵文:निर्वाण,巴利文:निब्बान,Nirvana)在佛家有特別的意思,Neak Pean和「涅槃」沒有關連,故不恰當。
整個建築布局的中心是一個直徑十四公尺的圓形基台。基台浮於水池上,像一個孤立的島在水中央。大水池象徵古神話喜馬拉雅山上的聖湖阿那婆達多(Anavatapa)。基台分七層,逐層向中央縮小。島上只有一座像徵須彌山的石塔,石塔上雕刻兩隻纏繞的蛇神(Naga),小島東側還有一座白馬雕像。據說從前的朝聖者,在主池四邊的小水池取水,潔淨自己的身體和靈魂。
龍蟠寺的平面圖:
(Picture from Angkor Guide)
(Picture from アンコール遺跡群フォトギャラリーPhoto Gallery of Angkor Ruins)
我帶去的兩本中文書都介紹說,那飛馬雕像說的是佛經裡「飛馬救人」的故事,描述大洪水時佛陀不忍百姓受難,化作飛馬救人,讓苦難眾生攀爬在馬上把他們救出。也有人說那故事是,海上商人因船難受困在住有鬼怪的孤島,眾人正煩惱不知道該怎麼離開,其中一位商人在睡夢中夢到。日初東方之時,菩薩會化身為會飛的白馬,把受難者從水面馱起,當看到這化身時,必須緊緊抱著白馬的肚子,就可以順力逃離孤島。
不過,我查了一下資料,在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唵嘛呢唄美吽》中看到一個故事,所以比較可能的典故是,海上商人因船難受困住有鬼怪的孤島,鬼王派小鬼變成正妹色誘商人們,正當商人們以為身在天堂時,其中一人迷路走到一個鐵堡壘附近,聽到裡頭有人在哀嚎。走近探聽,裡頭的人隔著牆訴他,那些正妹是鬼怪的化身,他們就要被鬼怪吃掉了,要他們趕緊離開孤島。那人就趕回去通知伙伴,正當他們不知所措時,就唸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化為飛馬把受困者救出,受不了正妹色誘的商人不肯離開,就被吃掉了,其他商人都緊抓著飛馬被救離孤島。不過不論哪個典故才是對的,都展現了佛家志在救苦救難的濟世精神。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
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期,積極進行各項建築工程,他以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為第一優先考慮,包括蓋水庫、鋪路修橋、建驛站、醫院等,其中的龍蟠寺算是一座寺廟療養所,在當時是一個大醫院。
龍蟠寺是古代吳哥王朝民眾前來養病生息的地方。這裡有五座水池,被稱為聖池,分別為中間一座四方大水池以及大水池各邊連接的四座小水池,當時這些水池都浸泡滿滿的藥草,讓民眾浸泡藥浴。雨季時池水漲滿,藥草於水中自然分解而成為藥池,藥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的扁平凹槽,再由各出水口流出,底下設有蓮花座,病患便跪在這裏以藥草水淋身治病。
另外,大水池的水,得個別通過四座雕有象頭(北方,水)、馬頭(西方,風)、獅頭(南方,火)、人頭(東方,土)像口中出水,才能流入小水池中。由於四座小水池據說有不同的療效,病人分別被判別病症,將遵循指示去做藥水浸泡。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蓋屋頂還雕有診治病人和按摩的圖像。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就對龍蟠寺有段描寫(請見【吳哥印象】周達觀之真臘風土記):「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數十間,金獅子、金佛、銅象、銅牛、銅馬之屬皆有之。」
現在銅牛已經不在的,取而代之的是人頭。覆貼在雕像上的金、銅也被取走了,剩下斑剝的石像。
怪妹妹夫婦之前給我看一張照片,是龍蟠寺大水池內的石塔,空無一人。可是他們等了十分鐘才有幾秒鐘能照出一張沒爬滿遊客的照片,我們去的時候已非旺季,故人不多。剛好遇到一個台灣團,可惜正妹都忙著拍照,沒空讓我搭訕。
我喜歡龍蟠寺,羡慕吳哥古人的創意,能把醫療化作那麼浪漫的一件事。
我在那不小心被大螞蟻咬了一口,可借現在的龍蟠寺已經沒有聖水了,要不然正好可以用上。我們參觀了約半個多小時,就離去到塔頌寺。
龍蟠寺(Neak Pean)的整本相簿:
我老弟Steamfish的相簿:
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吳哥印象】龍蟠寺(Neak Pean)
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吳哥印象】聖劍寺(Preah Khan)
柬埔寨文:ប្រាសាទព្រះខ័ន
建造時代:約十二世紀
建造國王: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闍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改建
建築風格:巴揚寺式(Bayon)
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
出入方向:西門進、北門出或西門進、西門出
瀏覽時間:至少一個小時
聖劍寺又稱為寶劍寺、普力坎寺、卜力坎神殿。吳哥最偉大的君主闍耶跋摩七世興建此寺廟是為了紀念其父親,一座兼具寺廟與學院功能的建築,故此聖劍寺又稱為「父廟」。Preah Khan在高棉語意為「聖劍」,又譯作「寶劍」。此寺佔地甚廣,從東、西任何一道門進入向對面走,會穿過一層又一層的石門。
聖劍寺和塔普倫寺一樣,曾讓叢林給吞沒。不過相較塔普倫寺維持了原樣,古蹟維修專家對聖劍寺作了較多整治。有一些蛇樹的樹幹被砍掉,以免蛇樹繼續吞沒寺廟,不過纏入石塊的樹根大致保留,以免石塊崩塌。聖劍寺整個主建築藏身林中,四周是鳥鳴蟲聲和蝙蝠叫聲,夾道古樹參天。整個廟的範圍很大,重重圍牆,一道又一道門,向四面伸延,左右又是長長的走廊,一些倒塌了,人可以在其中左穿右插。聖劍寺格局方正,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往四方放射,一座座相連的門框,門門相連。
聖劍寺的平面圖:
(Picture from Angkor Guide)
(Picture from Angkor Guide)
(Picture from アンコール遺跡群フォトギャラリーPhoto Gallery of Angkor Ruins)
來到聖劍寺前,就聽見樹林中的鳥蟲鳴叫,很有在森林裡的感覺。原本還以為多少會被叮咬吧,不過都沒事。到聖劍寺前,要道過一條很有古意的堤道,迎賓的兩旁燈柱原本刻有佛像,闍耶跋摩七世是虔誠的大乘佛教徒,不過後來被信仰印度教的闍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給移走。
到入口前有一條護誠河,橋上兩旁雕的就是「乳海翻騰」,兩邊手執舍沙蛇神的分別是天神和阿修羅。
我們剛進去時,有位穿著警察制服的當地人問我們需要不需要講解,我以為那是他熱心,就說好。可是馬上就想到有看到資料說,那些警察薪資頗低,就為遊客講解賺些小費,雖然不太算賄賂,可是還是不太好,最好是拒絕他們。我就馬上尷尬地改口說不必了,說完轉身就走。後來有另一位警察遇到一位洋人夫婦,就為他們用英文講解,我們躲在附近偷聽。
寺內有許多塌倒的石塊,石壁也因年代久遠,加上附近有樹林較潮濕,長了一片片青苔。闍耶跋摩七世雖然是大乘佛教徒,不過他非常寬容,聖劍寺裡不僅可以看到印度教性力派崇拜的林迦,也可以看到石壁上雕有在打坐的印度教祭司。那位為洋人講解的警察解說道,印度教祭司和佛教僧侶打座方式不一樣,他們是像降叉著腿,而非盤腿。
那些雕有印度教祭司的石壁證明,闍耶跋摩七世想要蓋的是人民的宗教殿堂,而非他自個的宗教殿堂。人民還有信仰印度教的,他雖然身為佛教徒,卻也沒冷落他們。可借他的後代子孫闍耶跋摩八世,改信了印度教後,卻沒學他的寬容精神,反而把寺中石雕佛像挖走。佛教和印度教的氣度,高下立斷!也難道闍耶跋摩八世時,吳哥王朝會繼續走下坡。
早晨的陽光光線很溫暖,讓原本冰冷的石塊石雕,都熱情了起來。
走著走著,聽到那位為洋人解說的警察指著樹,說那是棵象樹。那些樹根,還真活像象鼻、象眼和象腿,活像隻懶洋洋的大象抱著石墻賴著不走,十分生動有趣。
再走著走著,我們走到了一個院子,然後看到了一個藏經閣。那藏經閣可能是吳哥眾寺廟中最大的,還有兩層樓。
接著我們就開始往回走,我發現我的小A在聖劍寺還沒參觀完,體力就被沒了。前一天我弟不小心摔到了她,雖然還可以和我親熱,可是每一次開機就會怪叫。結果也不知為何,她的體力耗損也變得很快,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問題,直到前陣子把她送回娘家調教,才不致於亂發脾氣了。
我們到了聖劍寺入口,就遇到一群台灣團,導遊指著闍耶跋摩七世 說,「看,那是四面佛.....」,很好,我們可以不必聽下去了,趕快到下一站:龍蟠寺(Neak Pean)。
聖劍寺(Preah Khan)的整本相簿:
我老弟Steamfish的相簿: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最遙遠的--距離
林靖傑導演的《最遙遠的距離》(The Most Distant Course)榮獲今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獎以及2007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三個都會男女試著在他們最遙遠的旅程,尋找最接近自己和愛情的地方。
在李安的《色,戒》(Lust, Caution)在威尼斯影展榮獲金獅獎前,《最遙遠的距離》就先榮獲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獎。而我覺得《色,戒》雖然不錯,但非李安最好的作品,而《最遙遠的距離》才是一部更感人的台灣電影。
電影的三位演員的表現非常傑出,故事也很有創意。除了三位主角,電影中隱身的另一位主角,是來自鄉土大地的聲音。這是一部非清新可喜的台灣電影,沒有煽情的狗血,沒有過於造作的對白,表現得非常自然。
劇情很簡單,錄音師小湯(莫子儀飾)和前女友雅築五年的感情已走到盡頭。他獨自來到遙遠的台東,錄下了自然界和鄉土最美的聲音和真摰的告白,一捲捲寄給台北的前女友,希望可以觸動她的心,挽回這段感情,卻不知道她早已搬離原來的住處。
剛搬新家的小雲(桂綸鎂飾)陷落在窒悶的OL生活,以及一段毫無出路的三角戀情中。一封封來自遠方的信件,其實是一捲捲錄音帶,寄給她所不認識的前房客。錄音帶裡豐富的聲音和情感,召喚著她啟程前往台東,一步一步地尋找聲音和錄音的陌生男子。
精神科醫師阿才(賈孝國飾)以犀利的言語道出病患外遇的傷痛畫面,卻發現最需要被治療的,其實是困在不幸婚姻裡的自己。於是,他拋下一切,出發到台東尋找多年前失去聯繫的初戀情人。
三個生命都不知何以為繼的人,因著各自的幽微心情,分別來到海天一色的東海岸,仰望蔚藍的天空,呼吸海洋的味道,為自己的生命尋找轉折的契機。
電影海報上的英文詩來自印度詩人泰戈爾:
It takes the most distant course to come nearest to yourself
It takes the greatest climb to bring us to nature's finest beauty
We must knock at every other door to reach our own
To reach the innermost self in the end
~adapted from Tagore's poem
《最遙遠的距離》的宣傳代表曲是梁靜茹的《崇拜》,不過片尾曲《最最遙遠的路》〔詞/曲/唱:胡德夫(1983)〕才真正道出主題: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複雜的訓練 引向曲調絕對的單純
你我需遍扣每扇遠方的門 才能找到自己的門 自己的人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這是最後一個上坡 引向家園絕對的美麗
你我需要穿透每場虛幻的夢 最後才能走進自己的田 自己的門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最思念的地方
三位主角都受困在城市中,各自擁有不同的世界,又各自失去曾經最珍惜的世界。沒有結果的三角戀、令人心碎的分手、對最信任的人的信任崩解,三個困頓的心靈雖然逃到遠離塵囂最遠的台東,可是卻追尋愛情的出路。
電影的副標題是「最接近愛情的地方」,他們尋找到最接近愛情的地方,其實是對自己曾經最重視的關係的捨棄。電影預告片說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愛情,乍看之下是《最遙遠的距離》的主題。電影中的愛情,其實是已失落的愛情。就因為愛情已經失落,愛情就不再需要任何的救贖。
相對都市的抑悶令人迷失,鄉土的聲音反而賦予小雲方向。台灣城市的擁擠,把人的心壓得緊緊的;城市裡有許多機會,卻剝奪人的自然感受。《最遙遠的距離》表現出的音效,把台灣土地上細微的聲音都收進電影裡,不論是海濤聲或松林聲,還是歡樂的原住民歌舞聲。
桂綸鎂在《最遙遠的距離》的表現非常清新、出色、自然。影片中有一段,小雲在捷運上,黑色的上衣白色的耳機;台北無趣的高樓,遠方的海浪聲,形成強烈的對比。後來到了台東,有一段小雲拿著耳機到處問人,聲音的源頭在哪,他們問小雲為何要尋找它,她尷尬地說想感受一下。他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在城市裡,那樣的感受,有多麼珍貴。
最後,在鄉土的聲音洗禮下,在希望與生落的交替下,小雲終於在海邊拿起錄音筆,對她曾經愛過的男人說出他永遠聽不到的聲音,「無論身體上再怎麼親密,心底總有個缺塊是永遠都填不滿的。」
小湯和前女友雅築在一起五年了,他們曾有過許多夢想,想要一起完成福爾摩沙錄音之旅,但沒想到最後只有小湯一個人獨自踏上旅程。他嘗試用心讓雅築感動,讓她回到他身邊。
縱然用心地錄下了那些感人的聲音,他的救贖卻來自他痛哭地哭喊,「我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一起做!我們還沒有一起出國,還沒有一起去看雪......」,最後在台灣最南端的海邊,答應自己「我會好好的」,雖然「還有好多話想跟妳說」......
擁有好嗓音酷愛角色扮演、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師阿才,透過自己的言語,強力地操縱病人的思緒,其實是把自身的經驗丟進病人腦海裡,想要藉此治療著自己。阿才失去了婚姻,在成功的中年迷路了,他只剩下世界崩解的碎片,及妻子與其他男人親密相處的影像。
他拿著三年前收到的喜帖,到台東尋找他那位嫁到台東,大學時期的初戀情人,不過最後卻什麼也沒找到,而自己只能獨自在想像的波濤中,奮力向前划。
是他們最後追尋到的,並不是無法、也不需要挽回的愛情,而是屬於自己的天空。
張貼者: Gene Ng 於 上午11:17:00 5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