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Who’s in Charge?: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的原文書名Who's in Charge,翻成白話的意思就是「誰是老大?」,新的一年將來到了,輕鬆一下(衛道人士禁XD):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這也算是個問題嗎?我寫這篇文章不是我的自由意志,難不成是我腦裡有別人植入的程式在跑(如果有的話,請植入更聰明的XD)?你來讀這篇文章如果不是自由意志指使的,難道是有刀子架在你脖子上?
認知神經科學家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在《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Human: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之後,再次提出關於人類生命本質的大哉問。他在《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裡,透過整合了實證科學的研究,深入淺出地探討各種和自由意志有關的問題: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嗎?我有可能叫大腦別再胡思亂想了嗎?我們的腦分成左右兩半,會不會有兩個自由意志呢?左右腦不會打架嗎?我們如何做出選擇?是我們的靈魂在主導一切嗎?
可是神經科學家給你的答案,卻真的非常令人驚訝!老實說,我在讀這本《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時,是有點愈讀愈害怕XD 要我們相信我們不是完全自由的「自己」,其實真的很困難。
自由意志和決定論者之間的論戰,也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延燒迄今,仍是哲學家好辯論的議題。決定論認為所有狀態的產生完全被在它之前發生的狀態決定。自由意志論卻認為人類的意志是做出行為、達成道德價值的必要而終極的基礎。可是,在科學昌明的今天,我們是否該用科學的方式來解決這問題?《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問道,如果這個世界全都遵循著物理法則而運轉,我們的大腦也不例外的話,那麼我們還有可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嗎?我們真的還有自由意志嗎?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這本書的結構其實和《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很相似,前半部用大量的神經科學的研究和證據,解釋我們的意識和行為其實是深受潛意識的影響(請參見〈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比較大的差異是,葛詹尼加出身羅傑·斯佩里(Roger W. Sperry,1913-1994)門下,後者由於對大腦半球研究的貢獻,而獲得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所以他更著重探討大腦不同部分的分工。《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和《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這兩本書可以互相參照。
對心理學而言,關於意識和心智的問題,過去也是一直藏在大腦的黑盒子,神祕而深不可測。可是,《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指出,這個千年以來的大哉問,終於在有了實際的腦神經科學研究證據,能夠解釋自由意志與大腦之間的關係。葛詹尼加用多年來的科學研究結果,清楚說明關於大腦和心智的最新發現。
葛詹尼加指出,我們大腦的運作裡,並沒有一個命令中心,而是在腦裡平行而分散地運作的。我們覺得自己是統一的,是因為大腦中有解譯器為我們尋找合種理由。神經科學家利用各種腦造影術發現,早在參與者產生選擇的意識之前,大腦就有了活動。也即是說,事物的運行在他們進入人的意識之前就已經被決定 了。決定的意識是在決定產生之後才產生的,人甚至是在發抖時才知道憤怒、流淚時才知道悲傷,而非相反。如果意識是慢車道,潛意識就是快車道。我們的解譯器創造了一個「自己」的幻象,讓我們以為有一個「我」,可以「自由地」做出我們行動的決定。
然而,如果「自由意志」僅是個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幻覺,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嗎?《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後半部《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一樣,探討人類心智在社會上的作用。葛詹尼加主張,責任是人與人之間的契約,不是腦的特質,而決定論在這個情境中是毫無意義的。他指出,利用自由意志來解釋我們是否該為自己的行為或道德負責,是化約論搞不清楚不同組織層級突現的特質所致。就算沒有自由意志,在人類社交的世界,行為還是會改變的,潛意識的企圖可以踩煞車。我們仍可以選擇成為負責任或是不負責任的人。
如果自由意志的討論,是個科學問題,則不是葛詹尼加一個人說的算。神經科學家對自由意志,其實已有了一定的共識。另一位著名神經生物學家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在《我即我腦:從子宮孕育到阿茲海默症,大腦決定我是誰》(Wij Zijn Ons Brein)也提出同樣的看法,斯瓦伯稱自由意志為一種愉快的錯覺(請參見〈我即我腦--我究竟從何而來?〉)。他也指出,大腦是一台巨型無意識電腦。斯瓦伯還主張,認為我們可以自由選擇的觀念不僅是錯誤的,還製造很多悲劇。
很多學科學的朋友也不解為何要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由於某些教會以會同性戀只是種選擇,可以透過燒燬同性戀靈的網羅……哦不……是可以透過行為治療,結果卻讓更多人陷入痛苦的深淵。斯瓦伯卻指出,同性戀的腦和異性戀的有異,這是在子宮裡頭就決定的!而且這差異是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的,因此根本不必費心去矯正同性戀者。
最近有則新聞,英女王最終特赦了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Alan M. Turing,1912-1954)。他因為跟男性發生當年不為法律容許的同性性行為,而在 1952 年被判「嚴重猥褻」罪,處以化學閹割治療。自此之後圖靈亦失去了為政府通訊部工作的機會。在41歲之年,他吃下浸過氰化物溶液的的蘋果自殺身亡。
神經科學家認為,確實地認知我們是否有自由意志,以及後天環境是否決定了我們的行為,還有我們大腦的意識及潛意識的運作方法,還有各種大腦疾病對精神及行為的影響,才能更務實地面對各種社會和法律的問題,以免我們的個體行為在不同社會情境中被誤解、誤用!
雖然神經科學在最近這廿多年才搞清楚我們沒有自由意志,但我更驚訝的是,一個古老的宗教在兩千多年前早就搞清楚了這點。佛教對意識和潛意識以及自由意志的看法和現代神經科學相近,佛教並不強調自由意志。根據緣起法(pratītya-samutpāda,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的說明,基於整個世界的存在都是因緣和合的,任何事物都因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在變化中,實際上並不存在一種絕對的自由。
另外佛教中另一重要教義就是無我(anātman,अनात्मन्),不同個體只是五蘊因緣聚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自性(svabhāva,स्वभाव)--也就是所有事物自身擁有、自體形成的性質 ,並不是恆常不變的。因此綜觀來說,既然自由不是絕對,意志也不是恆常不變,因此自由意志對佛教來說並不是一個重要概念。葛詹尼加也指出,「自己」是大腦的解譯器所產生的幻覺。根本沒有一個「我」,可以「自由地」做出我們行動的決定。
因果決定論是佛教徒的中心教條。這就是佛教用語中所謂緣起,是業理論的一部分。早在兩千多年前,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Yogācāra,योगाचार)就有「八識」之說,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根識」外,還有執持「我」的執取識,因為有「我」的執取,所以會產生各種無邊無盡的煩惱。佛教也早已提出意識和潛意識的解譯器--「末那識」(manas-vijñāna),在根識和藏識之間傳消息。而第八識「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आलयविज्ञान)又稱「藏識」,其功能就是收納訊息並加以儲存、處理與轉化。
藏識在沒有「意識」參與的情況下運作,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做了許多計畫與決定。換句話說,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只是個假象,「藏識」在背後支配著我們的意識,牽動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佛教認為,「藏識」不是無中生有,它是行業(karma,कर्मन्)的累積,如同一粒種子,藏納著生命長久積累而成的。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我們真的冇自由意志嗎?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13年度十大好書
新的一年即將來到,趁現在推選出今年讀過的2013年十大必讀好書,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這些好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不公平的代價: 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
書評:〈不公平的代價和真相!〉
簡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在書中聚焦全球都面對的世紀難題-分配不均。史迪格里茲認為,分配不均根本的原因,就是財團綁架政府,只求自己的財富如滾雪球般膨脹,而特權份子架空的政府失能,無法矯正市場失靈。受害的不僅是中產階級與勞工而已,更已經嚴重地傷害了民主政治與司法體系。這本書值得這個所得分配不均也不公的年代來好好思考研究裡頭提出的問題!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書評:〈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簡介: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要探討的問題是3P的起源-權力(power)、富裕(prosperity)和貧困(poverty)如何產生。他們指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
書評:〈神的演化和迷思〉
簡介:羅伯.賴特( Robert Wright)指出,神祇的功能、意義和面目在歷史中不斷轉換,而正是這樣轉換讓祂得以在人類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留存。他以聖典上的「神學不便利性」來勉強當作史實,加上利 用大量文獻和考古學證據,從唯物主義的立場來分析猶太教(Yahadut,יהדות)、基督教(Christianity,Χριστιανός)和 伊斯蘭教(Islam,الإسلام)三個亞伯拉罕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的歷史和未來。
《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
書評:〈物種大交換丈量世界的1493年〉
簡介: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的這本書可以算是卅年前出版的《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之更新版。他旁徵博引了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最新研究,重新詮釋了幾百年「同種新世」(homogenocene)的世界史,還發現今日最激烈的政治爭端(移民、貿易政策與文化戰爭)的根源,說明了歐亞與美洲的生態衝突如何實際上轉變人類歷史的每個面向。
《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Zoobiquity: The Aston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書評:〈人獸同源的共病時代〉
簡介:芭芭拉‧奈特森赫洛維茲(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從人醫跳進獸醫學的領域,探索各種各樣有趣的動物世界,並且探討那些獸醫學知識,是否能對人類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有許多文明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自殘、毒癮、厭食症、精神異常等健康問題,其實並非是人類社會所獨有,這本書提出的很多實例及各種證據,原來這些文明病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其中有些甚至在獸醫界反而已經有了更好的療法。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
書評:〈【GENE思書軒】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
簡介: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打破了神經科學、心理學和哲學的傳統分野,探討了百年來心理學關於潛意識的爭議,並且結合了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許多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來探討關於我們所未知的大腦知覺和決策,以及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
書評:〈精準預測的訊號與雜訊〉
簡介:預測天才奈特.席佛(Nate Silver)在書中指出,其實精準預測關鍵是人的解讀,不是純粹的數字而已。而最難預測之處在於,我們要懂得分辨出哪些是無意義的雜訊,哪些才是關鍵的訊號。如果誤把雜訊當訊號,做出來的預測,不管用的數據有多龐大,都不會準確,而且嚴重的謬誤與損失還會迎面而來!數據導向的預測會成功也會失誤,數據並非多就是美,要求更多數據之際,人更應該自我要求模型的正確。席佛也不試圖誇大他預測的能力,而且很老實地說明他的各種極限。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書評:〈債的歷史和演化〉
簡介: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法學和人類行為等各種角度,探討債務本質,試圖用債務關係嘗試重新書寫及詮釋人類的社會和歷史。大衛.格雷伯開宗明義地指出,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神話,就是原始的人類活在一個以物易物的社會裡,為了方便交易,人們發明了金錢,接下來發展出銀行和信用。可是大衛.格雷伯卻指出,人類學家的許許多多研究卻發現,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早就有了信用制度,而且已經背負債務了。
《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
書評:〈脆弱的反面不是強固,是反脆弱(Antifragile)〉
簡介: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نسيم نيقولا نجيب طالب)主張,反脆弱超越堅韌或強固:堅韌或強固頂多只能夠抵抗震撼和維持原狀而已,不能從混亂、波動中得到好處;可是反脆弱則會變得愈來愈好,不僅可以免於預測誤差,並且還會受到保護,不受不利事件的傷害。塔雷伯利用其專長,用數學和文字,還有不少軼事和故事,解釋「反脆弱」的觀念。
《誰控制了總開關?》(The Master Switch: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
書評:〈到底是誰控制了總開關?〉
簡介:吳修銘(Tim Wu)仔細研究了整個媒體發展史,從電話、無線電、廣播、電視、第四台、電影、網際網路到智慧手機,發現一種「壟斷-創新」的循環不斷出現:先是新創科技出現,各種可能性應運而生,逐漸地先見之明之士應用這個科技建立了一個媒體帝國,開始壟斷通訊,切除雜音,要求人們以符合帝國利益的方式使用媒體。他在美國推動「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運動,希望這個原則進入憲法,保障網路永遠公平開放。並且也提出「分離原則」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作法。
候補:
《誰說人是誠實的!》(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 How We Lie to Everyone-Especially Ourselves)
書評:〈蝦米!誰說人是誠實的!?〉
簡介:丹.艾瑞利(Dan Ariely)藉由進行一系列巧妙的實驗,來檢視我們為什麼耍賤作弊、是啥因素左右了我們往不誠實方面傾倒,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防止或者至少減少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欺騙行為。
《挺身而進》(Lean In: 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書評:〈撐起半邊天地挺身而進〉
簡介: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是臉書營運長,從她自己廿年工作經歷,在書中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何迄今,位居高階領導位置的女性,還是如此罕見?除了一些社會制度因素、女性生育的生理條件之外,女性是不是自己限制了自己?她希望女性的能力受肯定,並且也能獨當一面。
最後,請容許我打廣告,推薦小弟參與出版的兩本書:
《未來的基因體醫療: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これからのゲノム医療を知る:遺伝子の基本から分子標的薬、オーダーメイド医療で)
書評:〈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的未來基因體醫療〉
簡介:中村祐輔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遺傳學的基本知識,以及基因型和疾病的關聯。這本書也是轉譯醫學的好介紹,我們可以從中認識到,基礎研究對生物醫學的巨大重要性。
《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
書評:〈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簡介:羅伯特.彼得斯(Robert Peters)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讀者分析申請和唸研究所時會遭遇到的各種狀況,以及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該不該讀研究所?如何選擇學校和論文指導教授? 如何善用交際手腕?如何準備碩士綜合考試與博士資格考試?如何選擇與管理口試委員會?如何尋找論文題目、撰寫論文計畫書和論文、準備與練習論文口試和演 講?如何對抗壓力與避免沮喪?如何謀職?等等。雖然這本書的對象是美國學生,非常適合要到美國進修的學子,但台灣的大學教育深美國大學的影響,所以書中大部分狀況對台灣師生也非常適用。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到底是誰控制了總開關?
台灣曾為了反媒體壟斷鬧得沸沸揚揚,或許有些信奉資本主義相信有錢的大爺只要付得起價格,啥都能買的人,可能還不明白《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作者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的這句名言:「 大規模生產……如果用來生產物資,這種方法很了不起;如果用來複製思想,那就不太妙了。」
還好,這本在2010年榮獲《財富》(Fortune)編輯最愛商業書籍、《紐約客》(The New Yorker)書評最愛書籍、Amazon.com年度商業與投資類十大好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年度五大好書、《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十大好書的《誰控制了總開關?》(The Master Switch: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能夠告訴你,為什麼反媒體壟斷對全民利益非常重要!
《誰控制了總開關?》作者吳修銘(Tim Wu)是台裔美國人,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顧問,2002年吳修銘因反對過濾及篩選網路資訊的技術,提出「網路中立性」 (Net Neutrality)理論而聲名大噪。2006年獲選《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50名具影響力的科學家,2007年獲選為「哈佛大學最有影響力的100名畢業生」。他的父親生長於台南市,而他曾在台灣南部住過一段時間,非常喜歡台南小吃,尤其是鱔魚麵。
吳修銘在《誰控制了總開關?》仔細研究了整個媒體發展史,從電話、無線電、廣播、電視、第四台、電影、網際網路到智慧手機。吳修銘用深入淺出且流暢生動的文筆,帶我們進入媒體發展的世界。這些科技帶給我們很多便利,每當我們進入一個媒體科技的新世界,就很難想像沒有這些便利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結構也產生了極大的改變。有些爸媽沒了iPad就不曉得該如何應付吵鬧的小孩。雖然主要是談媒體創新與壟斷的政治、社會、經濟議題,但《誰控制了總開關?》對資訊科技的介紹,也足以把它視作科普書。
吳修銘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壟斷-創新」的循環不斷出現:先是新創科技出現,各種可能性應運而生,逐漸地先見之明之士應用這個科技建立了一個媒體帝國,開始壟斷通訊,切除雜音,要求人們以符合帝國利益的方式使用媒體。《誰控制了總開關?》帶我們進入了風起雲湧的媒體帝國,儘管這些媒體帝國暗潮洶湧,可是一般人民和消費者卻可能看到風平浪靜的表面,對許多改變不僅後知後覺,常常也不知不覺。
我剛到美國時要辦市話,得知只有SBC可以辦,就好奇美國不是愛市場競爭嗎?怎麼只有一家壟斷呢?後來辦手機時是Cingular,幾經併購,SBC吃下了AT&T,改用AT&T為招牌,手機就改成AT&T的。東家變來變去,唯一沒改進的的卻是服務品質,所以我們也搞不清楚那些電信業者檯面上下搞的鬼。分久並合、合久必分,這些電信業的恩恩怨怨,在《誰控制了總開關?》有詳述。
公共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在好書《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指出,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在許多方面是對立的。因為自由市場是公開競爭,並且以金錢作為媒介而交換財貨之處;而資本主義是以錢養錢的藝術,資本主義要壯大就必須要打造寡占地位的企業,為此就非得和政治威權產生裙帶關係,以限制市場自由和提高未來競爭者進入門檻,才能讓完成寡占事業(請參見〈債的歷史和演化〉)。在《誰控制了總開關?》中,我們可以清楚見識到這個循環的威力:一旦商業力量及政治力量雙賤合璧地介入,開放的媒體很快就變得封閉。當充滿創新活力的新興企業成為獨斷的大企業後,幹出有違消費者甚至國家社會利益的愚蠢事,不僅磬竹難書,而且程度還令人膛目結舌。
《誰控制了總開關?》繼續問道,倘若這個循環依舊運作,那麼現在帶給我們方便與自由的網際網路,會不會突然落入相同的命運?我們的社群媒體會不會突然消失?我們的部落格會不會突然噤聲?以後我們要上Google搜尋,會不會就像要看HBO的電影,必須交錢給第四台業者?
吳修銘表示,沒有理由指出我們能夠逃出如此的命運,壟斷的循環依舊虎視眈眈。只要我們稍不注意,美好的時代隨時都會消失。為了避免這樣的歷史循環,他在美國推動「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運動,希望這個原則進入憲法,保障網路永遠公平開放。並且,為了能斬斷這個循環迴圈的鎖鏈,燒燬壟斷的網羅,維持產業競爭的活力與創新,而非日漸死寂,吳修銘在《誰控制了總開關?》的最後提出「分離原則」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作法。分離原則是指把資訊產業的主要功能做出某種區隔,讓新興產業就能受到保護而免於遭到不公平的欺壓,而政府與產業保持恰當的距離,透過分離原則來阻止可能擴張過大的權力集中。
最後藉《誰控制了總開關?》談一下科技和科學發展。有小政府的信徒以為,政府大力資助基礎研究不是科學發展的最佳模式,而以為私人企業來贊助更有效率。我不曉得這個論點的依據是啥,不過過去AT&T旗下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在基礎研究的高成就確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貝爾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從事電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行為科學和電腦編程理論。
貝爾實驗室建立了無線電天文、發明電晶體的約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1991)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 、華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1902-1987)於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阿諾·彭齊亞斯(Arno Penzias,1933-)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1936-)獲得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發明電荷耦合元件的喬治·埃爾伍德·史密斯(George Elwood Smith,1930-)和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S. Boyle,1924-2011)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UNIX作業系統和C語言的發源地等等。在應用研究上,貝爾實驗室的重要發明還有資料型網路、電晶體、行動電話技術、太陽能電池、雷射、金氧半場效應電晶體(MOSFET)、語音信號數位傳輸、通訊衛星、電荷耦合元件(CCD)、系統單晶片型的數位信號處理器(SoC DSP)等等。
不過,《誰控制了總開關?》卻也指出,貝爾實驗室過去的老東家(AT&T)為了公司的電話業務利益,也暗摃了不少創新,只要主管認為對貝爾系統稍有危脅的可能,不管創新再偉大,都可能不見天日,被冷凍的技術包括比如磁帶和答錄機,還有光纖、行動電話、數位用戶迴路(DSL)、傳真機、揚聲電話等等也被隱藏了數十年。AT&T不僅不願發展如磁性儲存這種重要科技,甚至還阻礙這項技術被其他人所發展和利用,導致美國後來還得從德國引進磁性儲存的技術。由此來看,私人企業不見得是科技創新最佳的贊助者。而且,貝爾實驗室的公益還是建立在AT&T的過去的領導人韋爾把國家利益置於企業利益之上的遠見,現在崇拜貪婪的資本家們,有幾人有他的偉大胸襟?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脆弱的反面不是強固,是反脆弱(Antifragile)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نسيم نيقولا نجيب طالب)的《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是本很有趣,可是不好懂的書。《反脆弱》的部頭不小,裡頭分成七冊,讀起來比較像是雜文集。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就像愛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XD
很有趣的,在《反脆弱》出版前,我就在兩本書提到《反脆弱》,一本是哈佛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The Great Degeneration:How Institutions Decay and Economies Die)(請參見〈國敗論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另一本是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的《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請參見〈明智行為的藝術〉)。更妙的是,這兩本書原文版出版時,《反脆弱》還尚未出版呢。
塔雷伯致力研究不確定性、機率和知識的問題。他擁有賓州大學華頓學院(Wharton School)的企管碩士及巴黎大學(Université Paris-Dauphine)的博士學位,不過他說他在商學院見識到的是教授的唬爛和騙術。他現在是紐約大學理工學院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的風險工程傑出教授。他來自黎巴嫩,是古文明起源之地--黎凡特(Levant)的一部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曾是中東最自由繁榮之地,曾被譽為中東的巴黎,後來黎巴嫩內戰之後才百孔千創。塔雷伯出身黎巴嫩東正教家庭,家世相當顯赫。塔雷伯是多語天才,精通英、法、阿拉伯語、義大利、西班牙、拉丁、希臘等語言。內戰期間,他常要躲在地下室讀書,黎凡特的成長經歷,對形塑他的世界觀,非常的關鍵。
他在商場中打滾和當計量交易員約廿年,之後在2006年成為全職哲學隨筆作家和學術研究工作者。著有《隨機的致富陷阱:解開生活中的機率之謎》 (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in the Markets)和《黑天鵝效應: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後者盤踞《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各大暢銷書榜多年。從此以後,「黑天鵝」(Black Swans)就被用來指後果很大、但無法預測和不規則的重大事件。他還推出充滿警世意味的《黑天鵝語錄:隨機世界的生存指南,未知事物的應對之道》(The Bed of Procrustes: Philosophical and Practical Aphorisms)。
「黑天鵝」主要具有三大特性:一、這個事件是個離群值(outlier),因為它出現在一般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的經驗讓人不相信其出現的可能;二、它會帶來極強大的衝擊;三、儘管事件處於離群值,一旦發生,人會因為天性使然而編造出某種解釋,使它看起來不如實際上那麼隨機,而且更易於預測(此非要件,只是解釋人類現象的一環,僅滿足前兩者即可稱之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的典故是,在18世紀之前,由於他們所見過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所以在當時歐洲人眼中,天鵝只有白色的品種。直到歐洲人發現了澳洲,看到當地的黑天鵝後,人們認識天鵝的視野才打開,只需一個黑天鵝的觀察結果就能使從無數次對白天鵝的觀察中推理出的一般結論失效,引起了人們對認知的反思,以往認為對的不等於以後總是對的。
為何要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才驚訝地認得出黑天鵝呢?塔雷伯提出,部分的答案是,人們長久以來卻習慣注意特定事件。我們習慣注意已經知道的事情,卻一而再再而三忽略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人的想法通常受限於其所見、所知,和設想來假設。但是,實際的情況比認知的更複雜、更不可預知。因此,我們無法真正地評估機會;我們很容易將事情簡化、予以敘述、分類;而且我們不夠開放,沒能珍視那些能夠想像「不可能事物」的高人。
塔雷伯把無法預測而且因為發生黑天鵝事件而大吃一驚,並且受到傷害的人,稱為「火雞」。可是《反脆弱》一書更力陳不確定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必要,我們最佳的略策並非妄想避免不確定性的衝擊,而是以反脆弱的方式建立各種事物(其實我比較傾向把Antifragile翻成「抗脆弱」)。
塔雷伯主張,反脆弱超越堅韌或強固:堅韌或強固頂多只能夠抵抗震撼和維持原狀而已,不能從混亂、波動中得到好處;可是反脆弱則會變得愈來愈好,不僅可以免於預測誤差,並且還會受到保護,不受不利事件的傷害。「風吹熄蠟燭,卻助長大火。不論是隨機、不確定或混亂,你要會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們。」
塔雷伯在《反脆弱》中也說道:
「反脆弱不只是堅韌(resilience)或強固(robustness)而已。堅韌可以抗拒震撼,保持原狀;反脆弱表現得更好。任何與時俱變的 東西,例如進化、文化、觀念、革命、政治體系、技術創新、文化與經濟成就、企業生存、美食食譜(例如雞湯,或者加一滴干邑白蘭地〔Cognac〕的韃靼牛排)、都市的崛起、法律體系、赤道雨林、細菌的抗藥性……等,都具有這個特質。連我們作為地球一種物種的存在也是一樣。反脆弱性決定了活著的有機物(或者深奧的體系,例如人的身體)和呈現惰性的東西(例如桌上的訂書機等物體),兩者之間的差別。」
「反脆弱喜歡隨機和不確定,而這也表示—十分重要—它喜愛某一類的誤差。反脆弱性有一種奇特的性質,允許我們去處理未知,可以不必了解它們便放手 去做—而且做得很好。且讓我講得更白些:由於反脆弱這個特性,大致來說,我們比較長於做事,拙於思考。任何時候,我寧可愚蠢而反脆弱,也不想極為聰明卻脆弱。」
塔雷伯利用其專長,在《反脆弱》中,用數學和文字,還有不少軼事和故事,展開很長的說明,解釋「反脆弱」的觀念。他指出,各種語言原本都沒有「反脆弱」這名詞,就跟過去很長時間裡,有些語言連「藍色」都沒有是同出一轍。
塔雷伯表示,任何事物只要從隨機事件(或者若干震撼)得到的上檔利益(upside)多於承受的下檔損失(downside),就是反脆弱;反之則為脆弱。反脆弱,不只受益於混沌和波動,還讓適時出現的壓力與危機來維持生存與繁榮。因此塔雷伯指出,理解反脆弱性的機制,就可以建立起系統性且寬廣的指導方針,在世道充滿隨機、無法預測、不透明,甚至對事物的瞭解不完整的任何情況中,都能做出非預測性的決定。
整體的反脆弱性往往有賴於部分的脆弱性。例如,大自然不只求「安全」,還更積極摧毀和取代、選擇和重組。對於隨機事件,「強固」肯定不夠好。長期而言,由於無情的時間,即使最不脆弱的東西,也會毀壞,如果追求完美的強固性,一道小裂縫可能最後毀掉整個系統。也由於完美的強固性難以獲得,他建議我們需要一個機制,讓系統得以利用隨機事件、無法預測的震撼、壓力因子和波動性,不斷自我再生,而非受到它們的傷害。
他指出,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到身邊的某些事物喜歡某種程度的壓力和波動,例如經濟體系、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營養、我們的心靈。如果沒有股市一陳不變,就無法從中短期獲利;如果景氣一陳不變,就無法淘汰體質不良的企業;如果營養一陳不變,我們就會罹患新陳代謝疾病……
然而,當我們遇到隨機事件,卻會心生畏懼而過度反應。也由於這種畏懼和渴望秩序,人類建立了一些系統來頑抗,破壞了事物的無形的邏輯,結果反而更容易暴露在「黑天鵝」的傷害之中,而且幾乎不曾從它們得到任何利益。塔雷伯指出,我們以為找到的是秩序,卻得到假秩序;只有懂得擁抱隨機,才能得到某種秩序和情況。
塔雷伯提出,脆弱推手(fragilista)容易產生由上而下的政策和古怪的新發明,還誤把未知當作不存在,塔雷伯稱之為「蘇聯—哈佛妄想」(Soviet-Harvard delusions),用不科學的態度高估科學知識的觸角。由於這種妄想,脆弱推手成了所謂的天真理性主義者,以為能夠理解各種事物背後的理由。塔雷伯強力批評這些上而下干預的妄想,以瑞士為例,指出世界上生活最安定富裕的國家,不是由上向下控制的,他們沒有強大的政府,就連瑞典乍看之下有大政府的國家,其實實施的由下而上的民主。
塔雷伯指出,醫療脆弱推手總是過度干預,忽視人體自然的痊癒能力,而開出可能有非常嚴重副作用的藥,連醫生自己都不敢吃;政策脆弱推手誤把經濟當作洗衣機,認為需要三不五時由他不斷出手去攪和;精神脆弱推手用藥物治療孩子,讓他們在教室裡更安份;金融脆弱推手推出風險模型,摧毀了銀行體系,然後卻又再度使用它們;預測脆弱推手讓我們暴露在更多的風險……〔關於預測之可為、不可為,可以讀這本好書《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請參見〈精準預測的訊號與雜訊〉)〕
總而言之,脆弱推手攻擊系統的反脆弱性,而傷害大家。塔雷伯指出,深奧系統 (complex systems)充滿著相互依存卻很難察覺的要素,以及非線性反應。非線性意即,把藥物的劑量增為兩倍,或者把工人數增為兩倍,效果不會是原來的兩倍,而是會多很多或者少很多。如果把反應畫成圖,它不會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曲線,因此只看單一部分,很難知道整體如何運作。塔雷伯以凸性解釋非線性和反脆弱的關係,雖然《反脆弱》是本非技術性的書,可是塔雷伯在書末附錄也附上數學推導。
塔雷伯認為,人造的深奧系統往往會引發一發不可收拾的連鎖反應,而降低或甚至消除可預測性,並且製造出黑天鵝事件。因此現代世界的技術知識不斷增加,但是事情的發展卻遠比從前難以預測。每一樣東西的設計變得十分複雜,而失去強固性,使得黑天鵝到處亂飛。對新穎科技的盲目追求,《反脆弱》提出一種稱為嗜新狂(neomania)的新疾病。可是我們相反的,更應該珍惜已經經得起時間長久考驗的舊事物。
塔雷伯批判對知識的崇拜,我們常常會讓知識給騙著,可是用歸納法得出的知識並無法告訴你,還有什麼是未知的,而且不管可靠性有多高,由知識建構的脆弱系統,只要有一個反例就兵敗如山倒。塔雷伯指出,我們應該用否定法來解決問題,消除錯誤的知識。否定法的應用是建立在少即是多的觀念上,把有限的資源投注在掃除風險。他認為,對於創新與發明,不需要理論的指導,嘗試錯誤的貢獻遠大於正規科學。
最後,塔雷伯談到脆弱性和反脆弱性的倫理問題,指出我們帶到社會中最大的脆弱因素,也是危機的最大製造者,那就是缺乏「切身利害」的人。這些人從波動、變動、混亂中獲取上檔利益(或利得),並使別人暴露在發生損失或受到它們傷害的下檔風險之中,靠傷害別人而變得反脆弱。真是犧牲大我,完成小我XD
引發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由於現代法律、經濟和政治事務日趨複雜,偷偷讓別人承受風險而爆炸的這種做法很容易掩飾。美國立個法,隨便都是幾千頁。愈繁複的法規,就愈能讓參與立法者鑽漏洞。
以往只有承受風險的人才會位高權重,因為他們必須為自己採取的行動承擔下檔損失。在塔雷伯心目中,所謂英雄,是為別人承受下檔損失的那些人,就是有勇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只有能親自上戰場的才能成為真正的王者,不像小布希只會坐在辦公室派兵。塔雷伯痛陳,今天的情況恰好相反。反英雄這個新階級崛起:他們是官僚、銀行家,或者只知道借別人的名氣以自抬身價;以及學者握有太多權力,卻不必承擔真正的下檔損失或責任。他們上下其手玩弄系統,卻由一般公民付出代價。
他恨鐵不成鋼地指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沒看出脆弱性,還憤怒地指名道姓揭露美國聯邦準備銀行前副董事長艾倫.布林德(Alan Blinder)存心設計合法地詐騙納稅人的不道德騙術。塔雷伯建議應該像羅馬時代,工程師被迫睡在他們打造完成的橋梁底下以證實橋梁的安全。在企業界,經營失敗的企業不僅應向高階主管討回紅利,隱瞞風險的人應該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反脆弱》整體而言,不是本試圖迎合大眾口味的書,對知識的過度崇拜和誤用,以及很多大人物的批判直接犀利且不留情。我讀過一遍也只能理解其中一小部分道理而已,裡頭的豐富精彩的內容和睿智深邃的洞見,值得一讀再讀細細品味。
閱讀全文...
張貼者: Gene Ng 於 晚上10:20:00 0 意見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債的歷史和演化
前陣子,有部影片就像病毒一樣在臉書上瘋狂流傳:
據說有很多人,包括我的不少朋友,被這段影片嚇到。很多人最震驚的是,原來貨幣是靠舉債而創造出來了XD
這其實本來就不算是啥秘密,作為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央行,英王當初就是向原本私有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借錢去打仗,因為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的關係,英王的權力受限,不是老王爽就能亂徵新稅。簡單來說,英格蘭銀行把英王的借據印成鈔票而流通成貨幣的。這在哈佛大學經濟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及其未來之路》(The Ascent of Money)也有詳細的敍述。
問題是,以上影片充滿各種誤導,在此先不展開討論。不過它的目的其實也很簡單,裡頭所謂的金融史學家,也只不過是個希望你用他很唾棄的美金,去換他要你以為更有價值的金銀幣的商人而已。所以,說是債務造就了今天的所有的經濟活動,也不為過。
我在這裡要談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本好書會改變你許多對金錢、債務和價值的看法。這本好書是是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這是一部極為博大精深的著作。《債的歷史》的內容超級豐富和精彩,讀這本書是一趟豐盛的心靈饗宴。作者大衛.格雷伯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法學和人類行為等各種角度,探討債務本質,試圖用債務關係嘗試重新書寫及詮釋人類的社會和歷史。
大衛.格雷伯本身是個充滿傳奇和爭議的公共人類學家(請參見〈公共人類學的可能〉),他還著有《無政府主義人類學片簡》(Fragments of an Anarchist Anthropology)、《民主計畫:歷史、危機與運動》(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這本《債的歷史》一書更榮獲文化人類學學會(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2012年的最佳專書獎。
大衛.格雷伯是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稱他為華爾街佔領運動的重要領袖。他甚至把這場社會運動當作人類學題材來研究,他的論述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格雷伯發表的運動口號:「我們是99%。」(We are the 99 percent),撼動了長期由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資源的美國。
大衛.格雷伯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可是儘管他在耶魯當上了副教授,但卻未獲得終身教職,甚至在2005年接到不續聘通知。雖然有不少人類學大佬認為大衛.格雷伯是提出了最重要的人類學理論,可是耶魯大學仍不為所動,陰謀論者認為是因為他邀進的政治立場和活動所致,因為是位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同時也策劃了反全球化的抗議示威活動(詳情說參見〈一位激進人類學家的學術流亡〉)。儘管學術成就斐然,但他在美國其他大學仍找不到教職。後來他到了英國倫敦大學的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人類學教授,並於2013年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教。2011年更被美國《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年度百大風雲人物之一。
大衛.格雷伯寫《債的歷史》的動機是,他無意間參加了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舉辦的花園派對,遇上一位替倫敦一個反貧窮組織團體提供法律協助的女律師,當他向她解釋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基本上就像是在全世界幫人討債的執法單位時,當他提到想要廢除國際貨幣基金及第三世界債務的看法,結果他卻驚訝地發現連她都認為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不過大衛.格雷伯卻指出:
『 「欠錢的人一定要還清債務」的這個論點並不正確。貸方本來就應該要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如果所有貸出去的款項都能收回,不管款項是多離譜的數字,這結果將會非常悲慘。比方說社會沒有破產法的話,貸方有什麼理由不會做出愚蠢的放款呢?』經過思考後,大衛.格雷伯挑戰「有債必還」的道德性或正當性,他發現債務將暴力建立的關係合理化,而貌似提倡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其實並不自由,而是建立在暴力和強權的關係上才能有效運作的。他也發現,人類對於債務的爭論至少持續了五千年,佔了人類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至少在國家和帝國時代,大部份的人都被告知他們欠了債。許多歷史上的糾紛和衝突皆源自債務,而當代的道德和宗教語言,其實就是直接源自這些衝突,只是歷史學家一直忽略這個重大的問題。
《債的歷史》嘗試將歷史分成四個階段來討論:早期的農業帝國(3500-800 BC )、軸心時代(Axial Age,800 BC-AD600 )、中世紀(AD600-1450)以及大資本帝國時代(AD1450 -1971),並以人類學的角度解析債務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
大衛.格雷伯在《債的歷史》開宗明義地指出,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神話,就是原始的人類活在一個以物易物的社會裡,為了方便交易,人們發明了金錢,接下來發展出銀行和信用。可是大衛.格雷伯卻指出,人類學家的許許多多研究卻發現,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早就有了信用制度,而且已經背負債務了。
原始社會的債務,是用以估量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甚至,人們在一出生就背著債務,背著對父母、社群、大自然和神靈的債務與義務。《債的歷史》說明了,債務早期是量化人與人關係的工具,信用借貸行為是從前現代社會中維繫他人和社群的驅動力中演變而來的。大衛.格雷伯指出,貨幣的作用一開始其實便是為了量度這些債務,作為記帳系統之工具。在原始社會,那些看似貨幣的東西,例如非洲某些部落用的黃銅棒,是用來記錄人與人之間的複雜人際關係的,沒有人會用它們去市場買賣生活用品。
英國演化生物學家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在《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中指出,貿易讓人們享受更好的物資生活(請參見〈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債的歷史》卻指出,貿易的目的才沒物資生活的提升那麼簡單、淺薄,以物易物還有社會、文化和精神上的價值和目的,如防禦、人際關係、社群經營乃至榮譽心等等。
大衛.格雷伯指出,早期的經濟活動很單純,今天在純樸的鄉下地區中依然能仍見到的是,左鄰右舍互相交換多餘的生活用品,買賣多數用賒帳的方式,用自己的信用作擔保。其實在現代社會,有時候未清還的賒帳的帳單或借條甚至還被當作貨幣流通。他也指出,軸心時代以降,出現在市場中流通的貨幣,其實是國家或政府用來控制社會的。市場是因古代軍隊的需要而誕生的,政府之所以鑄幣又用稅的方式回收,就是要強迫人民為軍隊提供補給。債務後來才變成制度化的行為,並帶來道德上的罪惡和法律上的懲罰,可是當債務危機出現而引致戰亂後,後來的統治者便會摧毀帳簿,並將土地還之於民,以紓解危機。
如果《債的歷史》中所言皆屬實,則能震撼經濟學和經濟學所影響的各個領域,因為從《債的歷史》可見,人類對金錢和債務所賦與的精神和文化意涵,並非僅是經濟學上交換財貨之用而已,經濟學相較之下成了想像力貧乏的學門。大衛.格雷伯也欲藉此大力批判資本主義的經濟學理論從來沒有正視過債務的問題,以致無法解決債務造成的各種社會、政治和外交問題。他也表示,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並非放著天下皆準,而且也無助於了解其他社會對經濟的思考,所以經濟必須由非經濟學的社會文化脈絡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以便克服偏見地呈現在地觀點。單從《債的歷史》中舉例的各種不同文化社會經濟活動的多元性而言,我們確實該能夠思考物慾崇拜而一味盲目鼓勵過量消費的資本主義之外的各種各樣選擇。
《債的歷史》更大力批判資本主義,認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等提出的經濟學世界其實就是烏托邦而已。他還提出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在許多方面是對立的。因為自由市場是公開競爭,並且以金錢作為媒介而交換財貨之處;而資本主義是以錢養錢的藝術,資本主義要壯大就必須要打造寡占地位的企業,為此就非得和政治威權產生裙帶關係,以限制市場自由和提高未來競爭者進入門檻,才能讓完成寡占事業。
大衛.格雷伯更指出,實質上真正的自由市場,並非存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而是西方人普遍厭惡的伊斯蘭世界。他也提出,雖然共產主義在主流經濟學受到責難,可是共產主義是自然存在的,只是我們自個視而不見,因為如果所有事物在和親友同事之間的交換都要準確標價,我們根本無法有正常的生活。
《債的歷史》以全新的角度來看資本主義帝國統治下的歷史,要我們思考,我們在現今這個時代的社會究竟冒著什麼樣風險,也提供現代金融制度不同的反省角度。無論是任何領域的人,甚至是人類學家,讀這本《債的歷史》都會發現許多令人驚奇卻具說服力的論證。《債的歷史》總共有十二章,讀完它就像讀了一打好書一樣,雖然《債的歷史》看似大部頭,不過以其深廣度和可讀性而言,絕對是CP值很高的一本好書!
閱讀全文...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大謊言時代的大謊言
根據《聯合報》報導,今年的台灣很「假」!台灣2013代表字大選已揭曉,今年專家學者選出57個代表字,再由民眾以電話來票選,投票22天共累積62,172通電話票選,「假」字以17,790票登上寶座,囊括近三成票數,票選的第二到十名分別為黑、毒、亂、謊、悶、混、真、醒、安、食。
是的,什麼都可以是假的,我們活在一個大謊言時代!這本《大謊言時代》(Bluff! Die Fälschung der Welt)就看似非常應景。《大謊言時代》作者曼弗烈.呂茨(Manfred Lütz)是德國人,曾於柏林和羅馬學習醫學、神學和哲學,是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也是神學家。
呂茨在《大謊言時代》中指出,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一樣,我們活在一個被設計好的人造世界,長久以來還以為裡頭的世界觀是真實的。
雖然身為精神科醫師和,但呂茨卻在《大謊言時代》大力批評心理學。他先吐槽早就過時很久的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並且也大肆批判心理療法和賣膏藥沒兩樣,甚至心理治療還發明「過勞」,讓人以為他們過勞。德國人的年假是西歐最長的,他們都過勞,台灣人早死光了吧?
接著呂茨批評更虛假的媒體、廣告,甚至連過度重視健康都被他攻擊,最後他大力為教廷教會辯護,還指稱教廷完全沒碰大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一根毫毛,因為他什麼儀器和理論都沒發明,根據的只是一篇文章,看來這位神學家也選擇相信他自個想相信的鬼扯蛋,並且他還宣稱中世紀教會勢力範圍沒有燒殺女巫,只有燒殺過異教徒。
其實呂茨在這本《大謊言時代》批評媒體和廣告很有道理,對於心理學恐怕也有那麼一點道理,可是對科學的批評就完全似是而非,而且完全沒道理的!
是沒錯,科學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不完整,而科學研究的方法無疑是化約論,不過那是為了研究和教學的方便,如果真以為世界完全就只是用那些教科書裡簡單的方程式、定理和理論在運作,那就傻了,而且也不過就是迷信而已,和迷信宗教經典無異。
可是因為身為神學家的偏見,呂茨沒有提到的是,宗教恐怕才是人類發明的最大謊言之一!被宗教在這千年來迫害和折磨的人,鐵定比科學、心理學、媒體和廣告的總和還多非常非常多!後者頂多讓人成為無可救藥的阿宅……
宗教典籍全都是人寫出來的,神在歷史中也會演化,有興趣可參考羅伯.賴特( Robert Wright)的好書《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請參見〈神的演化和迷思〉)。科學知識也非絕對的真理,但宗教人士也別五十步笑百步了吧。
或許你可能以為我的工作是科學研究的阿宅,所以才不同意《大謊言時代》所說的。但是,《大謊言時代》說的也沒錯,科學並無法告訴你人生的意義。你可以說進行科學研究很有意義,可是科學的目的是探討事物之間的關連,本身並不探討人生的意義。我並非是沒有宗教信仰的阿宅,只是我皈依信仰的「宗教」,並不承認一個永恆獨立存在、萬能無敵的神。這在呂茨心目中,和沒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沒兩樣吧。
如果要探討人生的意義,非得要信仰上帝不可?要不是人文主義在文藝復興時興起,宗教可能不過是神棍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弄權的工具。人生的意義,或許無法在科學中找到答案,但可以在文學、音樂和藝術等等之中找到一部分。不信神的人,不見得就比信神的人還活得不精彩和沒意義。信神或許能帶來人生的意義和感動,但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和絕對真理可能也無關。
德國雖然還算是基督教國家,國定假日也都是和基督教有關,但西歐上教堂的人數每況愈下,不信神的人可能已超過信神的人,怪罪科學也沒用啊。我自己也討厭科學主義,但宗教人士也別只要科學介入就扣科學主義的帽子。過去用宗教來解釋的自然現象,科學的解釋和預測力更強了,科學的進步也養活了更多人口,讓更多人過著史上最富足的生活,部分宗教人士就反過來指控科學強暴信仰,強用宗教經典中的隱喻來解釋自然現象,這不叫做自取其辱,那什麼才叫做自取其辱?
信神的人不愛演化論,可是演化論是哪來的?還不是從神學來的,當初熱心研究生物物種的學者,是為了要彰顯上帝傑作的榮耀,這叫做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結果研究深入了 ,才發現啊糟糕了…糟糕了…原來生物會演化,而且並非神創的。自然神學不是挖陷阱給自己跳,那什麼才叫做挖陷阱給自己跳?
神創論其實才是比科學更大的謊言,而且這個謊言還是個拙劣的大謊言。遇到還解釋不了的,就自作聰明地推說「看吧,是神智慧的設計!」,完全不管邏輯和證據,這不是思想怠惰,什麼才是思想怠惰?這和玩推理遊戲,猜不到答案,乾脆推給外星人有啥兩樣?反正外星人像神一樣萬能嘛,任何密室都進出自如,還可以用任何方法和東西,千里取人首級於無形啦XD
呂茨在《大謊言時代》大力批判英國演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因為他寫了一本《上帝錯覺》(The God Delusion),指出相信上帝的存在不僅是錯誤的,也會導致社會之間的隔閡、壓迫和誤解,同時宗教也是戰爭、性歧視等一系列問題的元兇之一。呂茨沒有針對道金斯的理論反駁,只會說他理論太冗長,所以沒讀完嗎?可是威力不容小覷,所以怕了嗎?。更怪的是,他認為道金斯最大的問題,居然是道金斯沒有在《上帝錯覺》寫出他的學術成果,可能牛津大學的講座教授在神學家眼中很虛,又提到道金斯取消和他的辯論,就說人家是因為基本教義派不喜歡和人討論。
呂茨說演化論的信徒無法讚嘆花朵的美麗和動物的壯觀,這是十足爺們的班門弄斧。進行學術研究是吃力又常常不討好的,而且又把不到正妹,尤其是選擇做演化生物學研究的人,要在經費和資源比其他生物學學門(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等等)短少的情況下,進行更吃力的研究,為了還不是被生物多樣性的美妙給迷上了!最愛在臉書上分享美妙動植世界的,大都是學演化論的阿宅朋友啊!我們學演化的,不僅也讚嘆花朵的美麗和動物的壯觀,而且還因為得知了其背後的演化機制,心靈上還更多享受了一份智識的感動!這可不是思想怠惰的情況下可以理解的喲~(想讀演化論的好書,請參見〈人獸同源的共病時代〉)
不過,我也對科學撈過界解釋神存不存在的問題很不屑,道金斯鐵定吃飽撐著。科學研究的是事物之間的關連,科學家可以舉證歷歷說明世界上所有繽紛多樣的生物全都是演化而來的,完全不可能是神創的,這是幾乎無法否定的事實,可是這和神存不存在無關,因為後者根本不是個科學問題。無神論,也僅是個信仰而已。我身為無神論者,並非因為我是研究科學的阿宅,而是基於我的宗教信仰。
是沒錯,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宗教和科學是完全不相容的,但也有少部分科學家是虔誠的教徒。宗教和科學相不相容,我真的不知道,但是理性的科學確實除掉了許多宗教迷信的惡,可能讓宗教專注發揮該有的功能。神學家們,別再恩將仇報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精準預測的訊號與雜訊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是一本非常值得期待的好書,Amazon.com就把《精準預測》評選為2012年最佳非文字書籍第一名!這不意外,因為Amazon.com就是精準預測顧客品味而稱霸零售業的XD 《精準預測》長居《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和Amazon.com的暢銷排行榜。
以一本談統計和預測的書而言,《精準預測》暢銷得異常。可是讀了《精準預測》之後,就完全不意外了,因為《精準預測》真的是本很好看的書!雖然是處女作,不過席佛卻能把統計預測這看似乏味的事,解說成是世界上最有趣的玩意兒之一!他對統計預測在經濟學、政治學、氣候學、地震學、流行病學、電腦科技、棒球、德州撲克、體育賭博等等領域,都有獨到和精闢的見解,讀這本《精準預測》是一趟樂趣無窮的知性之旅!
討論大數據的書開始變多,所以有了大數據,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各方面,就能做出更好的預測嗎?各行各業和各學門,是否都要擁抱大數據呢?《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告訴我們,在大數據時代,可以不必在乎因果的問題,還有不擔心雜訊(請參見〈快準狠的大數據(Big Data)〉)。
可是預測天才奈特.席佛(Nate Silver)卻在《精準預測》指出,其實關鍵還是人的解讀,不是純粹的數字而已。而最難預測之處在於,我們要懂得分辨出哪些是無意義的雜訊,哪些才是關鍵的訊號。如果誤把雜訊當訊號,做出來的預測,不管用的數據有多龐大,都不會準確,而且嚴重的謬誤與損失還會迎面而來!數據導向的預測會成功也會失誤,數據並非多就是美,要求更多數據之際,人更應該自我要求模型的正確。
席佛是美國當代知名的統計與預測鬼才。據說他從小就對數字與思考展現興趣與天分,六歲便開始預測棒球賽事。他進入芝加哥大學主修經濟學,並在大三前往倫敦政經學院研修一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安侯建業事務所(KPMG)擔任顧問。在安侯建業雖然他有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可是卻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席佛利用工作之餘,偷偷研發出一套創新的棒球賽事預測系統PECOTA,因為準確率不賴,Baseball Prospectus於2003年向他收購。席佛也將他統計與預測的天賦應用在玩德州撲克撈錢,後來玩到無心正業,乾脆辭職當起賭徒,至到那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德州撲克網路被美國國會新立的法搞到關門大吉為止。
他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成立了「五三八」網站(FiveThirtyEight.com,五三八是美國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總數),發表他的選情預測,獲得廣泛注意。他在「五三八」網站公布預測,成功預測歐巴馬勝選,而且是在50州的個別選舉結果中,49州預測正確,35名參議員選舉更完全命中。2009年《時代雜誌》(Time)並將他列入「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百大名人」。
「五三八」網站在2010年由《紐約時報》經營至今年中轉至ESPN。2012年的總統大選,他再度成功預測歐巴馬勝選,並且50州全部命中。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對於他的統計模型與精準預測的技術都非常折服與好奇。很讚的是,他在《精準預測》公開預測祕訣,以及他對各領域預測的研究與思考。
《精準預測》的中文書名雖然叫作「精準預測」,可是席佛在《精準預測》中,也花了相同的篇幅在討論,如何「不精準預測」。其實,其原文書名The Signal and the Noise更有意思,因為要精準預測,辨認出雜訊恐怕也更為重要。席佛在《精準預測》也不試圖誇大他預測的能力,而且很老實地說明他的各種極限。
席佛在《精準預測》中不斷提醒預測者:
一、預設立場或過度自信,對預測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事;
二、預測不是在追求是與非,而是估算事情發展的「機率」。有精準的機率,才能做出有利的決策;
三、做預測時,最怕一看見「有相關」就解釋成「因果關係」(冰淇淋 vs. 森林大火);
四、預測時不能忽略「誤差」,並要勇於承認有「不確定性」 不然你會過度解釋,變成不精準的預測;
五、根據預測出來的機率,做了最有利的選擇,即使最後結果不好,仍然是好預測;
六、在很多情境中,不是一定要追求終極完美的預測,只要預測比競爭對手好,你就贏了;
七、當大家不免被雜訊迷惑時,問問自己,你有什麼法寶,能讓自己更接近真相?跟著法寶走,不要跟著群眾走;
八、有新的重大資訊進來時,能保持客觀,隨時更新的預測,才有可能是精準的預測。
席佛在《精準預測》第一章就指出,錯誤的模型,就會導致錯誤到離譜的預測,並批判經濟學家和信評機構建構的模型有多離譜。他在第二章指出,最常出錯的就是過度自信、被稱為「刺蝟」型的預測者,他們很會歸納、喜歡大原則、很有膽識,他們把預測當作嘴砲,模糊了追求精準預測的動機。刺蝟的典型代表就是名嘴!而相對的,是能包容不確定性、複雜局面和異議的「狐狸」。
棒球迷席佛在《精準預測》中陳述了他如何建立棒球預測系統。棒球界在《魔球:一個勇敢面對自己,逆轉勝的真實故事》(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這本影響力深遠的暢銷書推出後,已有很大的改變,似乎統計預測已勝過傳統的球探。不過儘管席佛本人也在玩棒球的統計預測,他卻也告訴讀者,統計預測並非萬靈丹,而球探還是有其價值,事實上《魔球》為主角的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也增加了球探的預算。
接著《精準預測》花了一章來探討在這廿卅年預測能力有很大進步的氣象預報。儘管有混沌原理的蝴蝶效應,可是美國國家氣象局經過長年來的努力,所取得的氣象資料以及他們的預測,準確率已經大有進展。過去25年內氣象預報的準確率已提高了350%!然而,為何大家仍覺得氣象預報不準?這是因為美國商業氣象頻道,為了顧客服務的經濟動機,有時會在資料的呈現上做些操弄。而且,氣象預報很難呈現出 「不確定性」,有人認為誠實展現出預測中的不確定或者誤差,也會有損預報的權威感,而一般民眾也不喜愛氣象預報呈現的不確定性,台灣政客和媒體也愛馬後砲地在颱風和豪雨過後攻擊氣候預報。
相對的,他也花了一章介紹地震預測的頻頻失誤。失誤頻頻的還不僅是地震預測,還有經濟學家的預測能力,以及華爾街投機客試圖投敗市場的失敗,在這些領域,預測能力還停留在二戰時期。台灣經建會主委在頻頻下修經濟預測後,居然還指說「沒考第1名,腿就要被打斷嗎?」,務虛學問遇上務實民生,可是「做爺們怎會在乎 ?」。
除了經濟學,他還用流感疫情來說明正確模型的重要。不過《精準預測》要探討的,當然是要如何精準預測,所以他在後半部花了不少篇幅在不同的領域探討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的實際應用及其哲學,貝氏定理告訴我們該如何來待機率這玩意兒,也告訴我們對世界愈有真實的瞭解才能讓我們更精準地預測。
在德州撲克賭局、股市、氣候變遷、恐怖主義的例子中,席佛告訴我們,如何用貝氏定理來看待這世界。關於氣候變遷,席佛用他的預測專才,告訴我們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確實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並且為何過去十年卻的平均氣溫卻不再增加。同樣有趣的,是他分析電腦對西洋棋手的比賽,以及他當生計的德州撲克賭博。
《精準預測》真的是不容錯過的好書,能改變你對這世界的一些成見,學會從不同學科採納意見,不管意見來自啥政治立場,不要過於專注在自己專業上,也別總是對「外人」的意見持懷疑態度;如果不確定原來的方法有用,就去找出新方法,別堅持用同一套方法解決問題;有時候儘管不樂意,也要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承擔責任,別總是怪運氣不好;包容複雜的狀況,承認有些基本問題很難或無法預測,切務一味強迫試圖從雜訊中尋找出訊號;該用機率表達預測,就別妄下肯定的結論;實際的觀察,有時候比偉大的理論還重要!
閱讀全文...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他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世界:富蘭克林自傳導讀
如果你能夠和一位古代美國先賢對話,你會選誰呢?
我會選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一七○六年~一七九○年),因為富蘭克林不僅是多才多藝的曠世奇才,作為開國先賢的遠見還讓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富蘭克林出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史上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傑出的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外交家及發明家。他事業成功和學有所成後,致力投身公共事務,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也是唯一簽署過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文件——《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一七八三年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一七八三)),以及《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的建國先賢。富蘭克林亦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秘密組織--共濟會(Freemasonry)的成員。在科學研究上,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以及新式火爐、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倫敦皇家學會亦為表揚富蘭克林對電的研究,在一七五三年推選他為院士。
這麼偉大的人,怎麼能不好好認識呢?很可惜的,我還不會觀落陰,所以我只能學富蘭克林,藉著閱讀來和偉人作心靈對話。正好《富蘭克林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影響了幾代美國人,兩百多年歷久不衰。《富蘭克林自傳》包含了富蘭克林的人生奮鬥史與對美德修養的真知灼見。
富蘭克林並非是天生的人生勝利組,他出生的家庭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標準的「魯蛇」(台灣鄉民對Loser之音譯戲稱,也是對岸俗稱的「屌絲」)。對於一個魯蛇之子來說,他如何登上人生勝利的巔峰呢?我想,使富蘭克林出類拔萃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那旺盛得不得了的求知欲望。他十歲的時候,離開了學校。但他終生始終堅持不斷地學習。讀書,使富蘭克林掌握了熟練的寫作技巧,擁有邏輯論辯的能力,能夠堅定有力地為自己的信念進行辯護和宣揚。
《富蘭克林自傳》事實上是未完成的傑作,是富蘭克林晚年的作品,一七七一年動筆至一七九○年過逝前撰寫的回憶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富蘭克林自傳》的出版過程也相當曲折。僅上過兩年學的魯蛇之子,竟然讓《富蘭克林自傳》開創了美國傳紀文學的優良文風傳統!
《富蘭克林自傳》分為四個部分。《富蘭克林自傳》在富蘭克林生前從未發表,而初版其實是一七九一年在法國巴黎以法文發表的,而非英文。那個法文的初版僅有第一部分,而且還是根據錯誤的手稿版本翻譯的。結果英文的初版還是根據法文的初版翻譯的,一七九三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爾後法譯英的版本又用作法文翻譯的版本,然後出了包括第二部分片段法文版。
《富蘭克林自傳》的前三部分首先是由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孫子William Temple Franklin於一八一八年在倫敦出版的,當時出版的版本沒有第四部分,因為W. T. Franklin把《富蘭克林自傳》的完整版本拿去換了個只有前三部分的版本,而且W. T. Franklin也自作主張地根據上述重譯的版本作了文句上的修飾。W. T. Franklin的版本被視作標準的版本長達半個世紀,一直到一八六八年美國律師John Bigelow在法國購得了原本的手稿並且出版了最可靠的版本。《富蘭克林自傳》也在一九六九年成為史上最早的有聲書。
《富蘭克林自傳》出版後對西方文壇的自傳寫作有深刻影響,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自傳文學作品之一。美國其實是個很講求美德和家庭價值的國家,除了教會的影響,另一個主因就是《富蘭克林自傳》的第二部分明確地提出的十三個美德修養,深遠地影響了美國的價值觀: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二、慎言:不說對人對己無益的話,不參與閒談。
三、有序:一切物品都應規律有序,每件事情都應安排時間完成。
四、決心:下決心去完成該做的事,下定決心之後就一定要完成。
五、節儉:所花錢財必須於人或於己有利,不浪費一分一毫。
六、勤奮:不浪費時間,每一分鐘都做有用的事,摒棄一切不必要的行為。
七、真誠:不欺騙、傷害他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要實事求是。
八、正直:不冤枉傷害他人,不忽略自己能造福他人的責任。
九、中庸:避免趨於極端。受到應得懲罰,不要感到惱怒。
十、整潔:保持身體、衣服、工作和住所始終整齊乾淨。
十一、鎮靜:不受瑣事、普通或難以避免的事故紛擾。
十二、忠貞:不亂搞男女關係,以免使大腦遲鈍、使身體虛弱,或破壞自己或他人的安寧和名聲。
十三、謙遜:效仿基督和蘇格拉底。
以上十三個美德,雖然都是說易行難的。可是富蘭克林能夠成為美國最偉大的人之一,也就是因為他能夠堅持不懈地貫徹這些美德。仔細想想,一個有修養、受人愛戴的君子,不正該或多或少具有《富蘭克林自傳》提到的這十三美德嗎?在這個專業和財富十分炫目的時代,這個社會其實更需要這些美德的守謢。富蘭克林很生動不八股地討論了他對這十三個美德的看法和作法,很人性化地一點一滴地執行這些美德,而非逼迫自己馬上成為聖人。
當然《富蘭克林自傳》的重頭戲還有他一生多姿多彩的奮鬥史。《富蘭克林自傳》的第一部分述說了他早年的努力和打拚。他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製作蠟燭和肥皂為生,有十七個孩子,班傑明‧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兒子。他八歲入學到文法學校讀書,希望將來當牧師,他讀了一年又轉了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由於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因為生活所逼,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爸爸經營店鋪做蠟燭。班傑明‧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
十二歲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廠當學徒,兄弟倆簽訂了苛刻的協議,他一直做到廿一歲都不領工資,自此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是他的學習仍從未間斷過,除了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還利用工作之便,巴結了幾家書店的學徒,把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然後夜夜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偷偷歸還。
後來,富蘭克林在哥哥辦的報紙上發表了諷刺文章,得罪了權貴人士。他想要換工作,但是他哥哥走遍當地所有的印刷廠堵他,只好在朋友柯林斯(Collins)幫助下落跑。他去費城時,幾乎身無分文。他先在全美國最早的兩家印刷廠打工幹活。他後來得到了總督威廉‧凱斯爵士(William Keith)爵士的賞識,答應出錢資助富蘭克林開印刷廠。富蘭克林的父親在他回鄉獲知他得到總督的賞識後,他帶著父親的期望離開家鄉再次前往費城。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凱斯爵士原來是個言而無信的人,他給富蘭克林的錢總不能兌現。富蘭克林到了英國,只能在委身在一家印刷廠打工。由於他的技術熟練,很快就擔當了重任。危機就是轉機,他有了更豐富的人生閱歷,也學習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技術。
十八個月後,富蘭克林從倫敦回到費城。雄心勃勃的富蘭克林,終於開成了自己的印刷廠當上了老闆。學富五車的富蘭克林還是不斷地好學,組織了一個讀書會,討論有關哲學、政治和自然科學等問題。在讀書會中,他結識了許多有識之士。深謀遠慮的富蘭克林還靠這群朋友利用社會地位,為他新開的印刷廠拉生意。
讀到此,或許有讀者會認為那個時代富蘭克林的打拚和好學精神和今日社會經濟環境差太多了。此言差矣,讀完富蘭克林的早年奮鬥史,我突然有種很強烈的即視感,然後發現,原來富蘭克林的故事就發生在我身邊的朋友身上,其中一位小文子的,也很富傳奇。而且無獨有偶的,他也在印刷廠打過工XD
小文子父親生長於大陸一個貧窮農家,家徒四壁,為了生計,千方百計從當時民不潦生的中國,利用自行研發的化學藥劑更改官方文件,從中共統治的中國移民到香港落腳住在龍蛇混雜的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是香港社會當時不願正式面對的大貧民窟,因為樓與樓之間緊密相貼,住在裡頭根本就是暗無天日;大樓內也沒有自來水,要用水就要去公家水管或水井打水,然後扛回十樓的家;下雨天,大樓裡就會漏水;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裡,然後落地生根,又因這裡無法可管。自然販毒,走私、殺人、搶劫的亂事不斷,生活非常刺激(請參見〈【香江新春】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
小文子努力地到台灣唸大學,畢業後到台北公館的書店打拚,為書店創立了出版部,專門出版大學社會科學類的教科書。領著22K多一點的他,一個人很克難地花二千五的月租在寶藏巖那租了個斗室,從香港的貧民窟住到台北的貧民窟。當地當時常有醉漢倒臥路旁,精神異常的男子毗鄰而居,時而傳來咆哮,夜夜野狗群吠(請參見〈寶藏巖之寶〉)。
和富蘭克林一樣好學的他,從不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他藉著出版教科書的同時,和多位大學教授打交道廣結善緣,也趁編輯時趁機用心學習書本裡頭的內容,於是他編愈多書,學問就愈好。他學習了不少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然後把知識用到創業上,幾乎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和朋友合伙開了兩家出版社!富蘭克林的故事,顯然能夠不斷地在現代社會再現啊!
言歸正傳,富蘭克林最為人稱道的,是事業獲得成功後對公益活動的熱心,一直深刻地影響美國公益活動迄今。他建立美國第一家公共圖書館無私地傳播知識,他也熱心教育,在一七四三年提出成立學院的計畫,於一七四九年實現,該學院是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前身。賓州大學現在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第一所從事科學技術和人文教育的現代高等學校。
一七四四年,他創立了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現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學術組織之一。要成為美國哲學學會的院士,必須要在五個學術領域,即數學與物理、生物、社會科學、人文學科、技藝與公私領域中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美國哲學學會的院士迄今已達約九百二十人。
一七四八年,富蘭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事業,不過他仍然能從他的合夥人手中分得印刷廠可觀的利潤,因此有錢有閒地進行各項發明和研究,當中包括了對電的研究。他發現電荷分為正、負,而且兩者的數量是守恆的,認為摩擦起電只是使電荷轉移而不是創生,這是後來的電荷守恆定律(law of charge conservation)之基礎。
一七五二年,富蘭克林進行了一項科學史上著名的實驗,他大膽地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箏,以證明雷電事實上是由電力造成。幸運沒被五雷轟頂的富蘭克林把論文寄給倫敦皇家學會,但沒受到重視。後來也幸運沒被電死的法國佬也重複了他的實驗後,他從默默無名一躍成為英國佬最欣賞的美國科學家。為了表揚他的貢獻,倫敦皇家學會授與他院士以及柯普利金質獎章(Copley Medal)。富蘭克林利用電學知識發明的避雷針,也成了人類破除迷信征服自然的一項重要科技里程碑。
學而優則仕,在公共事務上,他當過賓州州議員和州長,也是美國首位郵政總長,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包括改革當時的郵政系統。一七五一年富蘭克林在費城立了一家醫院,這醫院日後成為全美首家醫院。此外,他也出任外交職位,和當時最強盛的英國及法國打過交道。他出使法國,成功地締結對新生美國來說非常重要的法美軍事同盟。他也和英國談判簽訂了《一七八三年巴黎條約》,讓美國以平等原則與英國締結和約,創造了國際承認的條件。當富蘭克林在一七八五年回到美國時,他對美國獨立所作出的貢獻已是萬人之上,只在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一七三二年~一七九九年)一人之下。
富蘭克林在一七九○年四月十七日逝世。一九二八年以後每張百元美鈔上都印有班傑明.富蘭克林的肖像。美元身為世界主要流通貨幣,使得成為富蘭克林的長相舉世皆知,成為世界名人。美國今年十月會推出新版百美元紙幣,仍保留富蘭克林的肖像,並在其左肩旁增加幾段《美國獨立宣言》的內容文字。
本文為久石文化出版的《他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世界:富蘭克林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導讀之完整版。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是本心理學好書,雖然作者是位理論物理學家。看完了這本書,就驚覺到原來我們平時對自我有多麼不知不覺。
意識僅是自我的冰山一角,還有更龐大的未知潛意識有待科學家去發掘。其實,潛意識對科學家來說,可能更像地球上的海洋,雖然佔了四分之三的面積,但我們對它的瞭解,可能仍不如月球。我們對自己心裡真正在想啥,以及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常常所知甚少。除非是得道高僧,大多數人都讓潛意識給悄悄操控了。
老實說,我對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會寫出一本心理學的科普書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相對物理學的硬科學,心理學是軟科學,因為前者有嚴謹的數學推導,而且常常可以控制良好的環境下做非常精準的實驗,可是後者嘛……我有些學物理的朋友甚至私下表示,對他們來說心理學根本不算科學XD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作者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在加州理工接觸到了世界頂尖的神經科學家,因此對心理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可讀性很高,還榮獲今年的「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PEN/E. O. Wilson Literary Science Writing Award),這是由美國筆會(PEN American Center)頒發的文學寫作獎項之一,獎金一萬元美金,是由兩次榮獲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的哈佛演化生物學家E·O·威爾遜(E. O. Wilson)、好萊塢名星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以及E·O·威爾遜生物多樣性基金會(E. 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創辦的。此獎項的目的是鼓勵如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和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的《雙螺旋:發現DNA結構的故事》(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之類,向大眾介紹科學並且深具影響力的科普作品。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是第三屆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得主,第一屆得主是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請參見〈癌症的人性傳記-萬病之王〉),第二屆得主是詹姆斯·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這些不可多得的科普好書都有繁體中譯本。
曼羅迪諾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理論物理學博士,曾任德國慕尼黑的馬克斯·普朗克物理及天文物學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for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洪堡研究員(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現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在他唸博士班和早期在加州理工學院做研究期間,他發展了微擾理論(perturbation theory)來解決量子力學的特徵向量( eigenvalue)問題;在洪堡研究員期間,他研究介電質(dielectric media)的量子理論。
曼羅迪諾的生涯頗戲劇化,因為他實際參與了戲劇製作 :p 結束了洪堡研究員的工作後,1985年他隻身到好萊塢發展,並曾為當紅電視影集《神探亨特》(Hunter)、《百戰天龍》(MacGyver)、《星鑑奇航記: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等編劇。1993年,他離開好萊塢,改行去發展電動遊戲,和導演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名星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及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合作推出多款電動遊戲,還榮獲了幾項大獎;同時他也把理論物理的研究當作業餘嗜好,並著有《歐幾里得之窗》(Euclid’s Window: The Story of Geometry from Parallel Lines to Hyperspace)。
他在2005年回到加州理工任教,並且同時寫作科普書,著有《隨機法則》(The 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和《費曼的彩虹》(Feynman's Rainbow: A Search for Beauty in Physics)、與霍金合著《新時間簡史》(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和《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與喬布拉(Deepak Chopra)合著《世界觀的戰爭》(War of the Worldviews: Where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Meet -- and Do Not)等科普好書。
曼羅迪諾最新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打破了神經科學、心理學和哲學的傳統分野。《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指出,雖然藏在人心深處,可是人類可以相當準確的擷取潛意識信號,因為潛意識的運作是人類的演化中生存機制的關鍵。在人類長久必須面野外艱險環境,人類無法啥都要由意識來做判斷才行動,臨機應變的能力常常攸關生死。
過去榮格(Carl Jung,1875–1961)、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馮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和其他許多心理學家,都努力想詮釋人類的潛意識行為。然而他們運用的方法包括內省法、觀察外顯行為、研究腦部缺陷的病患,或大腦中植入電極等等方法,只能提供模糊且間接的知識,無法清楚地解釋人類行為的真正根源。
直到這廿幾年,科學家才開始能以比較精確的方式,測量潛意識的運作。這要拜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fMRI)所賜。fMRI藉由偵測血流增減,觀察大腦不同部位的活動情形,因為大腦活動會些微改變血流量,其3D成像定出更精確的大腦結構與功能關係。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探討了百年來心理學關於潛意識的爭議,並且結合了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許多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來探討關於我們所未知的大腦知覺和決策,以及對我們行為的影響。曼羅迪諾的父母是納粹大屠殺下的倖存者,他在書中也多次提到,出生波蘭富裕家庭的母親在集中營歷劫歸來,落腳美國伊利諾州的小鎮後,她的行為如何被改變。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首先探討大腦的兩個層面,用許多有趣的例子指出,潛意識悄悄操控了意識,大腦的許多運作,大部分都在意識之外「喬事情」。我們常常不假思察的判斷、感覺和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往往出人意表,因為平時我們對潛意識的存在是多麼地不知不覺。我們並不明白我們為何做出的決定,而且環境因子的影響也比我們所知的還巨大。許多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也一再顯示,我們常常不理性(請參見〈神經經濟學教您如何避免錯誤投資的大腦煉金術〉)。更賤的是,大腦甚至還會在我們的記憶中創造感覺。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用一個盲視(brightdsight)患者,演示即使意識無法「看到」東西,可是只要眼睛仍是正常的,潛意識仍舊處理來自眼球的資訊。《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裡有一些實驗,讓你就可以馬上做做看,來實際瞭解到,原來我們的視覺有盲點、聽覺有漏洞,你看到的跟你聽到的,都已經失真了。我們感受的世界並不真實,可是我們毫不起疑地全然接受潛意識捏造出的視覺,雖然讓我們有機會生存,卻不是最精確的圖像。
關於記憶,《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指出,我們其實「記得」那些從未發生的事。回憶時我們會不自覺的捏造事實,捏造出的記憶如一再被要求重新回想之下,還會愈來愈根深蒂固。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記憶就是被扭曲了。所以眼見不能為憑,美國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冤獄,都是目擊證人指證錯誤造成的。事實上,我們只能記得重點,細節就全靠想像填補,這或許就是「羅生門」的由來。相機般的記憶力,反而會讓人生困難重重,因為小細節的改變就讓人連朋友都認不得了。我們常創造出我們所相信的記憶,要植入假記憶並不困難。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繼續談到社交,指出沒有人能是孤島,尋求情感支持是我們的本能。人們會參加支援團體,反映了與他人聯繫的需要,顯示我們有希望得到支持、認同和友誼的基本需求。我們不可能完全不管別人怎麼想,就是社交需要讓我們大腦演化出現在的心智,來推敲他人的想法。《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也提到一項新學門-- 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探討社會過程和社會行為的神經生物學機制,並且利用神經科學的概念和方法來啟發和完善社會過程和行為的理論。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再來探討潛意識如何控制了你的社交行為。我們的手勢、體態、表情,以及說話時悄悄流露出的態度,已經無意間透露出我們不管想不想顯露的訊息,也都會影響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並影響了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但我們卻毫無所覺。會靠非語言訊息察言觀色的人,就有好人緣。
怎麼說,比說啥更重要。多有說服力,深受音頻、音色、音量、抑揚頓挫、說話速度,甚至控制音頻和音量的方式等等影響;據說把妹時,低沈的嗓音更有效;而肢體的輕微碰觸,也能改善他人對我們的好感;同樣的辯論內容,用聽的和用看的,勝負完全逆轉,《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舉了1960年甘迺迪(John F. Kennedy,1917-1963)和尼克森(Richard Nixon,1913-1994)總統的辯論為例,聽廣播的投尼克森贏了辯論,可是看電視的人卻認為甘迺迪贏了。
不過我們的喜好也可能是因為刻板印象(stereotype)而來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指出,我們就是忍不住要分門別類貼標籤。沒有任何東西百分百完全一樣的,我們在世上遇見的人事物全都獨一無二,但若如此看待人事物,我們恐怕會困惑到無法生存。為了加速對外界的反應,我們唯有把它們分類,把什麼都歸為同類和異類。可是分類卻影響了我們的判斷。不過我們還是能用意識打破潛意識的分類,所以歧視還是不能有藉口的。
我們不僅會分類,也會分別同一國和另一國,內外分明地成群結黨。《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舉了「強盜洞」(Robber Cave)的心理學實驗為例,顯示嚴重到暴力相向的敵我認同感可以多沒道理。我們不一定喜歡每個人,但潛意識自我對內團體成員的喜好,都會再多一些。團體認同,也決定了我們的所做所為。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合作,是打破團體藩籬的契機。
雖然我們有社交需求,但我們同時也在演潛意識的獨角戲。《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指出,我們可能永遠沒辦法知道,怎麼會有這種和那種感覺。我們甚至要到顫抖時,才知道我們生了氣;也要到流淚時,才知道我們傷了心。生理反應也會影響我們的情感,控制好身體,就能調整情緒,反之亦然,這在禪修和瑜珈訓練中早就不是秘密。大腦也是編造理由的高手,當試著解釋自己的感覺和行為,大腦會從儲存的社會規範心智資料庫中,找出看似合理的答案。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最後談到,自我形象和外界認知總有很大的落差,我們就是忍不住自我感覺良好。怎麼想,就會看到啥,一旦關係到自己,就很難客觀,連科學家都不見得能公正。跟自己見解相同的,就是合理的,反正我們會找理由來合理化。潛意識這個未知的自我,怎麼竟然如此霸道地主導著意識呢!?可是潛意識卻也是雙面刃,少了潛意識,我們會完全迷失自己。想成功,一定要相信自己!潛意識讓我們可以對這殘酷的世界抱著正面的想像,才有勇氣去面對各式各樣的人生挑戰!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