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心態致勝的成功心理學






有誰不想功成名就?

即使是魯蛇也想有意氣風發的一天,否則他們怎麼可能在乎誰是魯蛇、誰是溫拿?

所以市面上有多到像垃圾、品質更像垃圾的成功學書籍,可能有部分作者因此騙到錢,而魯蛇們只能在舒適圈中繼續安慰自己。所以,當我讀到《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時,因為書中畫的大餅實在太美好,讓我不禁先懷疑這是不是前述那種垃圾──但事實上,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座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這本書是她幾十年的學術研究菁華,絕非豪無科學根據的成功學書籍。




《心態致勝》指出,當專注於「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時,我們會轉而擁抱原本感到威脅的東西:挑戰、批評和挫折等等。當我們能夠擁抱這些艱難的東西時,才能充分發現和發揮自己的潛能,而非依靠運氣或天賦,更能專注培養技能和能力,並從努力中學習。與之相反的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誤信成功在於天賦得要優於一般人,相信能力天生注定,無法後天培養,只能聽天由命,以成敗論英雄,不夠聰明就無法成功。

《心態致勝》告這我們,人並不總是處於定型心態,這是可以改變的。杜維克等人的許多研究發現,只要告訴受試者,他們能夠學到一種能力,再給他們一個機會,就能夠把人訓練成擁有成長心態的思考者。

成長心態能幹嘛呢?能讓我們愛上正在做的事情。定型心態讓人關注分數,但是成長心態讓我們喜歡過程和成長,並在面對困難時仍繼續喜愛。帶有成長心態的運動員、CEO、音樂家或科學家,都喜歡他們在做的事,而許多抱著定型心態的人們則否。許多帶有成長心態的人甚至沒有打算出人頭地,他們是因為熱愛所做的而嶄露頭角。諷刺的是,定型心態的人更想脫穎而出,但反而常常事與願違。

有了定型心態,非贏即輸,可是有了成長心態,整個過程都是享受,即使事情不按照計劃進行。有定型心態的人,一切都關乎結果──失敗了或者得不到最好的,就認為一切努力都白費了;而成長心態讓人們真正重視在做的事,不管結果如何,標準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心態致勝》指出,成長心態不僅決定成功與否,還能維繫感情。定型心態想像完美的愛情關係是要不存在差異、不需妥協、不需努力。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每一段感情關係中,都會出現問題。良好的親密關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果能嘗試從成長心態看待問題,我們能夠更良好地理解和發展出親密關係。讓伴侶保有他們的差異,仔細聆聽、並以耐心和關心的方式溝通,建立出良好的親密關係。

就連大部分人深信極需天賦的藝術能力也一樣。《心態致勝》指出,美術與其說是繪畫技巧,還不如說是觀察技巧,例如感知邊緣、空間、關係、燈光和陰影以及整體的能力。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簡單地把握這些技能,其他人則必須努力學習。

除了藝術能力,我們大部分人也深信運動極需天賦。《心態致勝》問:「地表上跑最快的女人是天生的嗎?」然後以威爾瑪.魯道夫(Wilma Rudolph)為例──她被譽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女子」,是二十二個兄弟姊妹中的第二十個,還是個早產兒。四歲時,她差點死於肺炎、猩紅熱和小兒麻痺症,左腿大部分癱瘓。接下來八年,她努力進行物理治療,直到十二歲才開始正常走路。1960年羅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她成為美國首位在田徑項目獲得三枚金牌的女子選手。因為她傑出的表現,所以得到「田納西州龍捲風,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的外號。義大利人稱她為「黑羚羊」(La Gazzella Nera)。法國人稱她為「黑珍珠」(La Perle Noire)。

《心態致勝》告訴我們,心態的培養從小開始,家長、教師和教練都可以透過行動、言語和動作向孩子、學生或運動員發送訊息,告訴他們如何衡量自己。那樣的訊息可以塑造定型心態,也可以塑造成長心態。

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讚美兒童聰明會誤導他們的動機、傷害他們的後續表現。父母認為他們可以透過讚揚孩子的腦袋和才能,像給予禮物一樣給予孩子信心,實際上,這麼做的效果恰恰相反;未來孩子一旦遇上不易解決或不如預期的事情,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教孩子熱愛挑戰、抛棄迷惑、盡情地學習、繼續地學習。這樣,他們的孩子不用做讚美的奴隸,而是有受用終身的方式建立和修復自己的信心。

不僅是《心態致勝》,其他心理學家也用科學的方法指出何成功祕訣,例如《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告訴大家:是熱情與努力讓人更成功,而非天賦,是堅持與毅力讓人更優秀,而非智商(請參見〈人生成功的究極恆毅力〉);《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指出天才與庸才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在「刻意練習」(請參見〈【GENE思書軒】天分、好運,還是一萬小時的練習?事實上,成功需要的是⋯⋯〉)。

如果加上這本《心態致勝》,那就是抱著成長心態、充滿恆毅力地刻意練習,就能踏上成功之路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十二科技大趨力的必然






國民黨智庫指控台灣臉書進入「綠色恐怖」時代,關心此事的NCC委員陳憶寧去函臉書公司詢問相關情況,臉書台灣及香港公共政策總監陳澍正式回函,強調根據臉書社群守則,帳號被停權或貼文被刪除,可能是帳號真實性有問題,或是有霸凌、騷擾、發表仇恨言論或垃圾訊息等情況;另外也澄清,臉書的台灣辦公室僅負責廣告相關業務,臉書並無外包社群管理工作給台灣企業運作的可能性。

這臉還不是普通的腫,顯示連大黨智庫的智商都無法理解現今科技和網路的運作。凱文.凱利(Kevin Kelly,KK)的《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正好可以教教政客老骨頭們,這世界已經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了。

KK被譽為科技哲學家,他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有非常獨到的洞察和創見,本來就是理解科技演化必讀的好書,而他這本探討未來卅年的12科技大趨力的《必然》,許多關心未來科技的朋友當然該人手一本。

KK把趨勢變化精確篩選出十二大趨力,每個科技大趨力都加上進行式「ing」。老實說,我還嘛討厭中文加「ing」的宅用法,可是這本書中譯仍保留了精髓的「ing」,卻是神來之筆。這些趨勢力不會因為個人喜惡而選擇要不要到來,唯一讓自己不被科技淹沒的方式只有早點面對,別無他法。

現在世界變化的速度快到有時候還沒搞清楚一個狀況,另一波潮流就來了。最近在架上看到一本新書《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我真有點錯亂,心想我幾年前不是寫過一本第X次工業革命的書評(請參見〈革新世界經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怎麼會是新書呢?後來才發現,我寫書評那本《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是幾年前出的書,兩本作者不同,只是封面都是黑底。兩次工業革命才沒隔幾年,這太不現實了吧?

週末和朋友們聚餐,其中一位看到我左手戴登山電子錶、右手戴運動手環,就大力勸敗Apple Watch,他描述了戴了智慧型手錶後,他怎麼使用它通訊、導航、健康管理、時間管理、行動支付等等,說完還下了一個結論「它真的會改變你的生活」。我沒有要打廣告,因為我也還沒敗,可是有很大的機率會敗一支,因為聽起來效率會提升不少。

KK在「屏讀ing」為我們勾畫一個未來的景像:除了入睡,我們都將變成螢幕的子民。超文本的內容與隨身螢幕,讓生活與資訊世界無縫套疊。螢幕將成為自我的一部分,讓我們更瞭解世界,同時也更瞭解自己。這不是未來的景像,因很多年輕人,像是我妹,連洗澡都要帶iPhone進浴室,24小時iPhone不離身,很多事都能透過小螢幕完成,簡直就是人機合體。

《必然》在「形成ing」指出,科技想帶我們到「進托邦」(Protopia),今天必然比昨天更好──這是科技的目標,人類只是配合。最近有許多關於人工智慧(AI)的新聞,例如一再打敗「棋王」,甚至還說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之間,發明了人類看不懂的語言──後者其實是誤會,但是肯定的是,AI超誠實。中國網友先打出:「共產黨萬歲」,據說騰訊推出的聊天機器人「Baby Q」就會回:「你覺得這麼腐敗無能的政黨能萬歲嗎?」另有人問它:「民主好不好」,此聊天機器人立刻回答:「必須民主!」;「什麼是愛國」,「Baby Q」回說:「即使隨著裸官的增多,官商勾結,政府稅收的增加⋯⋯政府對普通人民壓迫的嚴重。依然還願意做一個中國人,這就叫愛國。」(然後這機器人就被下架了)

言歸正傳。KK在「認知ing」提出,人工智慧不只必然接手我們的工作,我們也將與其更密切地合作,來發現出更多、更加重要的新穎工作。例如現在的「人加機」的比賽概念,是善用AI的好例子。

KK在「流動ing」指出,產品服務的概念將會融化如液體。實體的價值消失,去中心化勢不可擋,整個世界就是不斷流動的資訊海,立即性、真實性、客製性等等,將會成為新的價值。電郵早改變人們過去國內等待好幾天、跨國好幾週的溝通模式,我和家鄉及海外的朋友,可以幾乎無時差地聯繫,加上變本加厲的臉書和通訊軟體連結,「已讀不回」會讓很多人犯焦慮症,相信不久後暢銷書排行榜,會出現教導大家如何改變心態面對「已讀不回」的勵志書;立即性也會表現在購物上,很多東西買了就能同步到手機或電腦上,還能個人化。

《必然》「使用ing」中談的,台灣讀者可能有點熟悉又不大熟悉,因為不少服務在台灣都不合法,例如Uber沒有車、Airbnb不擁有房產。他認為,使用權逐漸取代所有權,愈來愈重要。這些服務還能做到即時、隨選和去中心化。Uber的問題我不清楚,可是我知道這服務超方便,出國時完全不需要去懂得當地複雜的計程車費率和叫車方式及語言問題,只要拿出手機輸入目的地一切搞定,車號、車型、司機、價錢、路線一目了然!

另一項方便的服務是雲端,我自己就付費購買了好幾個雲端服務,如iCloud、Google、Dropbox、Evernote和Adobe等等,讓我在任何一台連網的電腦、平板、智慧手機都能夠獲取所有重要文件和檔案,還透過雲端服務聽音樂、看電影等娛樂,根本不需要像過去那些攜帶容易損壞的隨身硬碟,也不必再找空間存放CD和DVD,即使沒有擁有很多硬體,仍然隨處都能使用資料。

除了付費服務,我們也享用極大量的免費共享資源,例如影片、百科、照片、軟體、知識等等,KK在「共享ing」指出,擁護免費的社群興起,網路的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已然誕生,眾人共享,眾人合作。不只內容大量創造,共享也讓每個小眾領域找到知己,共同學習、共同創造,共享成功。

我們生活在共享資源極為豐富的時代,但是資訊已經爆炸,多到我們無法負荷,世界無法停止製造新產品,因此過濾已屬必然。很多網紅的崛起,就是因為他們幫我們過濾資訊,讓我們認為只要鎖定他們,就能有源源不絕的優質內容。Google和臉書的最主要功能,就是過濾資訊,但這會造成我們只會一再接觸想要的資訊而形成「同溫層」,不同意識形態的人群之間更加隔離。

KK還告訴我們,不僅是人類過濾內容,內容也在過濾人類的注意力,因為注意力會成為愈來愈值錢的商品,《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和《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The Smarter Screen: Surprising Ways to Influence and Improve Online Behavior)能告訴你注意力有多寶貴(請參見〈多多才益善的匱乏經濟學〉〈聰明的螢幕陷阱?〉)。

KK在「重新混合ing」指出,數位媒介讓媒體的拆解組合成為必然。把現有資源拆解重組能否稱得上是創作?智財權已首當其衝,將面臨脫軌危機。例如谷阿莫就是範例,他拿電影影片重就包裝成X分鐘看完ABC,是創作還是抄襲?是合理使用還是踐踏他人的智財權?

你有沒有看到紙本文字有底線,還想點下去的衝動?有沒有看到螢幕,手就往上面滑半天沒反應的糗事?現在如此,未來出現更多互動體驗時,鬧的笑話恐怕會更多吧。在「互動ing」,KK認為科技未來的重心會放在發掘新的互動上;裝置因為互動會更加敏感,與人更親密,並且更融入生活。現在,虛擬的電玩世界仍具有強烈的存在感和精彩的體驗,書中指出,虛擬次元未來將透過實境技術與現實交融,達到最終的互動體驗。

現在很多穿戴裝置還很高調但功能有限,如運動手環,大致上是追蹤步數和睡眠,偶爾測測心跳。未來穿戴裝置可能只是一件看來很普通的衣服,可是裡頭的微蕊片和偵測器,卻能追蹤一切儀器能測到的資料。KK在「追蹤ing」預言,人類對自我的追蹤已不限於健康,還必然擴及生命的全部,當生命融入資訊的流動中,龐大且完整的兆億級資料能被機器判讀,帶來不只是各式個人化服務,而是整個社會的改變。他主張,此時我們需要擔心資訊使用能否平等對稱?個人隱私的空間能否存續?

透過搜尋關鍵字,我們能夠立即獲取不少知識,文件和電郵也不必記住存放位置。知識快速成長,而且公開、好用,Google地圖、維基百科就是好例子。「提問ing」告訴我們,問題增長的速度更快了,產生答案的技術固然重要,但產生問題將更加重要──因為提出好的問題,事情等於解決了一半。

《必然》沒有《科技想要什麼》那樣深入的思索,對更多讀者來說,讀起來更輕鬆易懂。《必然》的十二個科技大趨力整理得很好,讓人對未來的科技趨勢能有縱觀整體的理解,面面俱到。書中提到的所有大趨力絕對會永遠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些大趨力內含的商機,相信也是產業發展想要借力使力的。

台灣政府官員素質其實比很多先進國家都還高,要歷經競爭激烈的特考、高考等等,可惜只要考試不考,老師就不教、學生就不讀。現在硬體已難以稱王了,消費者體驗才是未來的藍海,台灣口口聲聲號稱要成為領先世界的科技智慧島,政府不想拿經濟開玩笑,大部分官員也希望台灣有好的未來,可是自以為善意的決策卻一而再、再而三昭告全世界:台灣政府管最多,連不懂的也想管,哦不對,是愈不懂愈想去管制。

台灣政府不斷封殺絕大部分先進國家、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早就行之有年、廣為接受的網路和科技服務,搞得台灣像是個科技蠻荒之邦。無法創造優質環境也就算了,還像是討厭科技上搞創新的人才,把一個又一個超有創造力的頂尖高手送給競爭對手,似乎自己只想繼續做血汗代工。

我真心呼籲,這本書該列為所有中央地方各級公務員和高官的必讀讀物,虛心向頂尖高手討教,真切瞭解現在的世界已經進展到什麼樣了,未來卅年又會是如何,那麼台灣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因為面對這些趨力,現在只是未來卅年的「開始ing」。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聰明人容易上當的騙局






接過詐騙電話嗎?收過詐騙電郵嗎?

之前接過不少電話,說什麼在網上重覆訂購所以要去操作提款機退款,實際上是詐騙集團要領光帳戶裡的錢。剛開始會問候他們全家大小再掛電話,現在已經懶得出聲直接掛掉。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是月光族嗎?

第一次接到詐騙電話時,天真地去官網找電話號碼打去報警,結果被口氣一個比一個差的警察,從一個單位轉到另一個單位再轉回原單位再轉到另一單位,我終於才恍然大悟,原來詐騙集團也包括⋯⋯

媒體上還是不時出現大學教授或高官上當錢被盗領光光的新聞,令人驚覺原來會不會被騙和智商無關,或者說專業上的聰明和生活中的明智可能是兩碼子事。當然,真的上當的人還是少數,否則也不算新聞了;上當機率更大的,可能是被電子郵件欺騙,打開附檔或點選連結後讓電腦中木馬程式。

現在學術界很流行的詐騙是收到邀請,要人投稿名不見經傳的期刊或參加研討會,然後索取天價刊登費和報名費,我每天都收到好幾打學術詐騙信,不知是否真有人上當。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夠聰明,絕對不會上當受騙,包括被騙上當的人。有時候,只要情節不太嚴重,因為怕丟臉不想讓人知道,就會當作沒發生過,我自己也會如此──至於被騙了啥?相信我,我不會告訴你的。

作家暨心理學家瑪莉亞.柯妮可娃(Maria Konnikova)親身尋訪受害者的真實經驗,重現了許多騙局原貌。在《騙局: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The Confidence Game: Why We Fall for It …. Every Time)中,有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騙局故事,一章又一章感覺上是在看影集一樣。有些情節實在離譜到讓我不禁懷疑這本書是否就是個騙局,所以去查了資料,才發現一些真實事件比八點檔更灑狗血。

在《騙局》中出現了電影《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主人翁艾巴內爾(Frank W. Abagnale, Jr.)和化身各種職業的傳奇大騙子戴瑪哈(Ferdinand Waldo Demara)等等詐欺犯。作為一本科普書,當然不是說完這些大騙子的故事就算了,而是要藉一個又一個真實案例,找出騙局的模式,並藉助心理學的分析,以科學方法揭露讓人眼花撩亂的詐欺手法之運轉機制。人有時候,比我們想像的還好騙。從中,我們可以見識到,許多自認不會上當的人,往往就是受害者,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的也不在少數。




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當過騙子,例如去跟親朋戚友要好處時隨意抛出承諾。然而,騙子才是心理學高手,他們洞察人性,利用人性中的各種弱點,當人處於情緒低潮、天性樂觀或狂妄自大、心理防禦力最弱而不自覺時,就會伺機趁虛而入,為每個受害者量身打造精巧騙局。

大騙子異常敏感、熟讀人心,柯妮可娃指出,他們還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徵,如自戀、心理變態和馬基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所謂心理變態是極其冷漠缺乏同理心;而馬基維利主義是指為達到自己目的,缺乏對常規道德的關心,而不惜在人際關係中使用欺詐和機會主義手段,審視和擺佈別人。

例如靈媒、算命師似乎總能說到顧客心坎裡,尤其人在異鄉最感無助的時候,就一而再再而三任由靈媒、算命師擺佈,乖乖把一張又一張鈔票往他們的口袋裡塞。宗教詐財,台灣人並不陌生,尤其在廿年前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現在騙信徒能快速開悟然後販售高價蓮座佛牌的宗教騙徒,還是會有大把人迫不及待地買單。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頗常見的騙局,運作模式為參與者先付一筆錢投資,承諾會有高額收益。事實上,所謂的高額暴利來自後續的參加者,而非公司透過業務的獲利。2008年金融海嘯,馬多夫(Bernard L. Madoff)就被捉到設下世紀龐氏騙局,令眾多金融機構中招,涉款高達六百多億美元,被判入獄一百五十年。

馬多夫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是前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的主席,馬多夫對沖避險基金老闆。馬多夫騙局祕密進行長達廿年,上當的人遍布全世界,包括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老闆威爾彭(Jeff Wilpon),好萊塢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 Spielberg)等政商名流都是受害者;英國最大銀行集團匯豐銀行(HSBC Bank)、西班牙最大的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以及法國最大的巴黎銀行(BNP Paribas),也深受其害。事件爆發後,更有許多慘賠資本的基金經理人陸續自殺。

科技發達的資訊時代提供詐騙集團另一項利器──網際網路。高達三分之一的騙局透過網路進行,未來恐怕會更多,網路讓詐騙集團能夠隱身,又能快速溜走。《騙局》提到一個撲朔迷離的故事: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一位傑出的物理學教授保羅.法蘭波頓(Paul Frampton),晚年在網上認識了自以為的真愛,飛到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去見他未來的捷克老婆,結果因為身上藏有大量毒品而被逮捕。

雖然說大學名教授販毒的動機令人懷疑,他提出自己被騙的故事也不是不合理,他和神秘捷克女郎的通信確實提到毒品,但他說那是純開玩笑,搞得檢察官和法官都很亂。在被關期間,他可能太無聊吧,居然還能發表論文呢。

有不少騙局,其實是願者上鉤,因為如果自己不真心相信,會發生認知失調,例如如果神棍的預言不準,信徒往往會自己找理由腦補。或者一堆邪教教主宣示,末日在某年某月某日會到來,結果過了那天大家還活得好好的,信徒反而會自己編故事說教主法力無邊,把末日推遲了等等,然後更堅定地感恩教主、讚嘆教主。

《騙局》是本很有趣的書,讀這本書其實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人性弱點,但是我懷疑這本書對解決社會上的騙局是否真的有效,因為會輕易上當的人,恐怕不會覺得他們有必要讀這本書吧──反正他們相信自己永遠不會被騙呀。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的大腦之美






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1934)對研究神經科學的人來說,或許就像是個神一般的存在。

科學研究當然不應該個人崇拜,可是當修神經科學課時,教科書和老師常常提到他,還不時說「又被卡哈爾猜中了!」,心中當然對他的崇敬,真的會有多江水滔滔不絕。

早在大學求學時,很多有心要做科學研究的莘莘學子,可能都讀過他的一本書《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給年輕探索的建議》(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這本書當時對台灣學子和年輕科學家來說,非常受用,因為卡哈爾當時身處的西班牙,在西歐中算是較落後的國家,尤其是科學研究上,不僅風氣不盛,經費也相當匱乏。卡哈爾就是在一個不算良好的環境,奮鬥成為1906年諾貝爾獎得主。

卡哈爾發展出更好的神經染色法,他孳孳不倦地觀察了各種腦組織的樣本。他的觀察力和洞見力超群,他自己就說道「從顯微鏡底下觀看大腦,就像帶著一本寫生簿,走進一片有數以億棵樹的森林中。我的工作就是每天看著這些彼此盤根錯節的樹群模糊影像,並試著為這片森林,寫一本附有插畫的田野調查指南。」

他提出的許多重要神經科學理論,都是出自他對神經系統微觀結構的長期觀察。他手繪的神經圖,為我們在攝影技術還不發達的年代留下寶貴的科學記錄,迄今仍在最新的科學期刊論文和教科書中看到,因為他對手繪下的各種神經元及組織的功能,都提出的科學理論,神經科學證明他常常是對的。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發現大腦細胞是由個別獨立的「神經元」構成,發展出影響後世腦神經研究的「單一神經元學說」。

當初我也曾想往神經科學的領域發展,第一次申請國外的研究所時,也都是神經科學的博士班,還好塞翁失馬,現在回母校任教,多位神經科學方面有極為傑出表現的同事組成堅挺的團隊,非常羡慕也慶幸不夠聰明和努力的自己只要能在旁欣賞和鼓掌就好。

卡哈爾的大量手繪圖,在科學繪畫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優異作品,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之一。這些精美的畫作,不能只有科學家或科學史家看到而已。所以這本《大腦之美: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80幅影響大腦科學&現代藝術的經典手繪稿》The Beautiful Brain: The Drawings of Santiago Ramón y Cajal)的出版非常令人振奮。

卡哈爾的畫作,即能成為科學又能成為藝術,同時在於他並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去描繪看似雜亂無章的神經組織,也就是說在科學上及藝術上,他的畫作是精妙的加工,而非模仿。他明察秋毫地洞察了神經元的形態以及和之間的關係,並且表現在他上千幅畫作中,這和藝術家捕捉光線和人物神情、動作等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具體表現在畫作中的墨色濃淡、線條粗細或大小比例上。

《大腦之美》收錄卡哈爾82幅珍貴的經典手繪稿,有頂尖的神經科學家為我們作解釋。書中也附有文章述說卡哈爾的生平和成就,書末附有用現今科技能達到的水準。即使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裡,卡哈爾留下的手稿還能夠指引神經科學家做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新發現!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我們的人體實用手冊






我小時候不愛讀書,於是很丟臉地考不上我們那裡的獨立中學,也就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中學,於是只能發配邊疆到我爸家鄉,住在我大伯家中就讀另一所獨立中學。

沒想到,那成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事。不像我弟妹唸的那所獨中極為重視管教和升學主義,我唸的中學更重視的是人文教育,我們有大量的活動讓我們多元地學習,有教室佈置和同樂會,而且只要不刮老師的車和刺破車胎,我們愛怎麼胡搞,老師都裝著沒看到。我在中學幹過「壞事」,比三個弟妹的總合都還要多。

因為山高皇帝遠,加上唸的是放牛班,只要不要干擾上課不交作業也沒關係,我們有大量的空閒時間。我在大伯家住在堂哥房間,他留學台灣,大學唸台大醫技、研究所唸微生物免疫所,所以房內有大學的教科書,因為實在太閒了,所以有時間我就會偷偷拿他的大學教科書,如解刮學、生理學、免疫學、血液學、生化學、酵素學、病理學等等來亂翻。因為當時英文實在太爛,加上程度不夠,根本不可能看得懂,可是看圖總能猜出一二吧?

把他的大學教科書翻完,只能說愈來愈覺得人體的生命現象實在不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決定要往生物醫學的領域發展,還有努力學好英文。上了僑大先修班後,發現自己對基礎生物學,尤其是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尤其感到非常有興趣,即使有醫學系可唸,仍毅然決定要唸生命科學。

當時我對細胞生物學尤其感興趣,看著生物課播的影片,一顆細胞分裂成兩顆細胞的過程,染色體精確地排列在細胞的中間成一列,然後紡綞絲有條不紊地把姐妹染色體分開拉在兩邊,細胞一分為二,就覺得感動到不行。在整個組織器官中,細胞得要精確地分化成各式不同種類的細胞,這個發育生物學過程,同樣令人著迷。

這本《我的人體實用手冊》How the Body Works)令人感到相逢恨晚,真希望求學時就能供在書架或床頭,三不五時拿來翻閱。《我的人體實用手冊》用了大量有聲有色的圖示和精簡扼要的文字,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各種組織器官如何精妙絕倫地配合無間,也是部保養維修時必備的讀物!

《我的人體實用手冊》涵蓋了細胞和DNA、骨骼、肌肉、神經、循環、呼吸、感覺、消化、激素、生殖和腦等等,有充實的文字來提供足夠的細節。比其他解剖或生理圖文書更棒的,《我的人體實用手冊》也探討了許多人體功能的解剖生理等基礎,例如談心智情緒那章,就談了學習技能、製造記憶、進入夢鄉、關於夢境、七情六慾、戰鬥還是逃跑?、情緒問題、兩性吸引力、非凡的心智等問題。

《我的人體實用手冊》原本是本兒童讀物,但其精細和專業的程度很高,即使像我這樣的生命科學研究工作者,翻閱時仍不時對精妙的人體感到無比讚嘆。許多父母也能受益無窮,因為能回答好奇心重的小孩問題,不僅能夠更加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學習的心態,並且還能當孩子的英雄。對於中學生或有求知慾的成年人,《我的人體實用手冊》會是有用的讀物!

今天我一起到新竹馬偕醫院探望恩師李家維老師(請參見報導1報導2報導3),聽著他讚嘆醫學的進步,在他受傷後在加護病房聽著各科醫師會診,用先進的方法進行各種檢驗,以最現代的醫學科技協助他康復,真的非常感恩科學家和醫學家探索人體奧妙的努力,回家翻閱《我的人體實用手冊》真的有另一翻感動。

來好好認識一下我們人體的奧妙吧!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灰犀牛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






2008年的金融海嘯震驚了好幾十億人,99%的經濟學家也不例外──這句話很像內容農場的標題,但卻是事實。

有人說,那場金融風暴是隻「黑天鵝」,厚厚的《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也在金融危機前出版。不管是或不是,「黑天鵝」這名詞成了主流,幾乎人人都能隨口引用,真是「我的老天鵝啊⋯⋯」。

啥是所謂的「黑天鵝」?「黑天鵝」指看似極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具有三大特性:不可預測性;衝擊力強大;以及,一旦發生之後,我們會編造出某種解釋,使它看起來不如實際上那麼隨機、更易於預測。

生活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都相信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當時當地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所以根據經驗主義推斷出來的。直到1697年,歐洲探險家在澳洲發現了黑天鵝,人們才知道以前的結論是片面的。發現黑天鵝這的重要意義,是證明我們的認知多麼不可靠,即使觀察幾百萬隻天鵝之後才得出「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結論,但只需要發現一隻黑天鵝就能徹底翻盤。

《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一直在研究我們怎樣欺騙自己、以為自己知道的比實際上知道的還多。為什麼要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才認得出黑天鵝呢?塔雷伯提出的部分答案是,長久以來,在應該注意普遍現象時,我們卻習慣注意特定事件;我們習慣注意已經知道的事情,卻一而再再而三忽略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因此,我們無法真正評估機會,也太容易把事情簡化、予以敘述、分類。而且,我們心胸不能寬大,常常解決發現問題的人,而非解決問題。

就像把美國軍人送上伊拉克戰場、迄今仍找不到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小布希政府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把反戰的人都扣上反美、不愛國的帽子,然後才說:「因為眾所周知,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我們自己並不知道,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知道。但我們也知道,有些事情我們知道自己不明白,換句話說,我們知道自己不明白一些事,但也有些事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不明白,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自己不明白一些事。」

在「黑天鵝」之後,哺乳動物「灰犀牛」跟著上場。犀牛,尤其非洲的黑犀牛,是很不好惹的。犀牛有四屬五種,牠們是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除白犀牛外,都瀕臨絕種,而灰犀牛只存在這本書中──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在《灰犀牛: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舉了安隆和希臘債務危機為例,及以金融危機、氣候變遷、重大政策、破壞性創新科技、個人生活上的小問題等,說明它們都可能是最後帶來重大後果或影響的灰犀牛。




她認為有許多可能發生的危機常被人忽略。如果黑天鵝事件是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悲劇事件,那灰犀牛是一種可能導致悲劇的警告,但如果不受干擾地看到灰犀牛而做出適當反應,就不會受到傷害或造成傷害。

渥克曾任紐約世界政策研究所(World Policy Institute)主席、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研究副主席、《國際金融評論》(International Financing Review)拉丁美洲事務處主任。2001年她鑽研拉丁美洲經濟,寫了一篇專文,提議讓阿根廷減債三成,以免阿根廷無力還債,債權人蒙受更大損失。當時阿根廷外債高築、美元出走、外匯存底不斷探底,後來阿根廷披索狂貶,不願放棄三成債權的銀行,最後賠了七成。很多華爾街交易員明知危機遲早會發生,但是不敢公開說出來,怕被炒魷魚,所以沒人敢勸告客戶壯士斷腕。

渥克尋找類似的「灰犀牛」案例,發現過去有很多重大危機在事發之初已有明顯威脅,只是被人忽視,所以造成卡崔娜颶風、2008年金融危機、2007年明尼蘇達大橋崩塌、網路駭客、森林大火、水資源短缺等災難。《灰犀牛》指出,相較於極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會發生,而且發生後會帶來重大衝擊的黑天鵝事件,灰犀牛是既存的威脅,但我們卻因為種種因素而選擇毫無作為。灰犀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預見的高影響力事件,問題不是這些事件的預警訊號太弱,而是針對訊號的反應太弱。因此,雖然投資人、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都意識到許多風險,但往往和稀泥、不去真正地解決問題。

2007年8月1日下午六點零五分,正值交通尖峰時段,I-35W密西西比河大橋突然坍塌。事故造成十三人死亡,一百四十五人受傷。據估計事故發生時橋上約有一百輛機動車輛。是美國自1983年以來最嚴重的非天災或外力因素橋樑崩塌事件。事實上,自1990年以來,I-35大橋在每次檢查中都收到美國交通部「結構不足」評級。2006年,檢察員注意到開裂和金屬疲勞,一場災難早就在等待每天穿過橋樑的十四萬輛車。

2008年的金融危機其實早有許多訊號,但有權力做某些事情的人不採取行動,因為他們拒絕承認這些訊號是真實的。就像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裡頭,絕大多數華爾街銀行都不相信危機會到來而願意和少數基金經理人對賭。要怎麼找到灰犀牛?渥克提出的心法是:從新的地方去找、質疑傳統思考、克服團體迷思的障礙、不要一直否認。




如果要避免或盡量減少灰犀牛的衝擊,關鍵是進行長期規劃而不僅僅是短期。因此,如果一些緊急情況發生時,我們的反應不該是出於情感,而該是出於理性。逃避灰犀牛的方式五花八門,最好能擁抱威脅並將其轉化為機會,退而求而次是要避免損害,或者至少使其最小化。面對衝向我們的灰犀牛時,就像很多看著汽車迎面來卻嚇呆的動物一樣,震驚到呆若木雞是難以克服的衝動。時間可以使情況好轉,但不採取行動可以使危機炸開。

同時,她也發現很多明顯的危機也是機會,如果提早意識到威脅,提早準備,反而會獲利,就像《大賣空》中在金融海嘯中狂撈一筆的基金經理人。破壞性的創新科技出現時,傳統產業往往受到重大威脅,可是也有些有先見之明的人趁勢而起。不過不要為昨日的成就志得意滿,因為日後灰犀牛仍可能突如其來。

《灰犀牛》裡有很多的案例,都是投資人、企業管理者、政治家很好的參考材料,渥克也針對灰犀牛的各層面提出應對心法。不過因為渥克想在一本書中提供的訊息實在太多了,面對灰犀牛這個一般人不熟知的物種,實在不易在讀完一本書後就能夠徹底學會判識、分類、躲避和馴服。不過,樂觀來說,我們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麼新知識,當我們對於風險的認知和知識累積愈來愈多,還是能夠有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黑天鵝也好,灰犀牛也好,可能都能夠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樹,記得自己的實驗室女孩








我記得,從懂事開始,我就對大人說,我未來要當一個科學家。

人生的路上跌跌撞撞,一路摸爬滾打,現在終於勉強稱得上是科學工作者了,離科學家之路邁進了一小步。

讀了這本《樹,記得自己的童年:一位女科學家勇敢追尋生命真理的故事》Lab Girl),就只能說,自己和大部分投入科學工作的朋友,和作者荷普.潔倫(Hope Jahren)的遭遇相比,過程真好平順平淡啊!這本書裡多處讓我下巴都快跌到地上了,真是太精彩刺激了,難怪能夠長居亞馬遜的暢銷排行榜。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的原文版書名很簡單--「Lab Girl」,也就是「實驗室女孩」。潔倫在《樹,記得自己的童年》提到她來自挪威的父親和科學老師對她決定踏上科學之路的影響,但她那位極有科學天份的母親卻沒這麼幸運,因為經濟的因素連大學都無法唸完。台灣唸理工科的女性其實已相較不多,很多女生也以為自己數學不好,但奇怪的是,也同樣甚至比一些軟科學用到更多數學的經濟系、會計系卻不少女生。

即便是在生命科學相關的科系,學生當中的女性也不少,可是到了研究生時數量上就要再打折,到了教授就要再打折,似乎是公開的秘密。我剛到美國唸博班時,就聽說一個很政治不正確的都市傳說,就是亞裔教授會很操學生,女性教授也會很操學生,助理教授比副教授和正教授會操學生,因為亞裔壓力比老美大,女性比男性壓力大,助理教授升等前壓力也很大。所以如果跟到亞裔女性助理教授,就等死吧⋯⋯但我肯定這不是真的,因為我們實驗室隔壁就是台裔女助理教授,她很照顧學生。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是本極為風趣幽默的好書,讀完了我真的是太佩服潔倫苦中作樂的能力了,她也不吝分享在科學之路上,她多次耍的大寶,有多處真為她捏把冷汗,真的是太有驚無險了。她的科學之路極不順遂,遇到爆破的玻璃器皿、做不出來的實驗、研究經費曾少到付不起夥伴的薪水、助理睡在停車場到被警察⋯⋯也付不起從東岸到西岸開會的機票,克難地租車一路胡搞瞎搞到研討會都快結束了才狼狽抵達,路途中還翻了車;她懷孕時躁鬱症發作,拿頭去撞牆、撞地板到滿臉是血⋯⋯

儘管當上了教授還一直狀況外,但她對科學的熱情卻一直不減,無論有多苦她都熱情地投身科學研究,成為一位傑出的植物學家、土壤生物學家,她在地質化學的先驅研究,讓她終於贏得了很高的學術榮譽,她最著名的貢獻是始新世的化石森林的穩定同位素定年研究。她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班畢業後,到了喬治亞理工學院當助理教授,然後在約翰.霍浦金斯大學教了近十年書,到了夏威夷大學拿到終身職。《樹,記得自己的童年》出版後,她的實驗室搬到挪威的奧斯洛大學去。

在大學理工科系,只有一學分的實驗課,中午進實驗室苦苦待到半夜才被老師和助教放出來是家當便飯。科學的學習很不輕鬆,有一大堆理論要理解,一大堆艱澀的術語要搞清楚,一大堆沒天沒夜的實驗要學,複雜的研究要精心設計。科學家在付出很多心血和代價的同時,還要忍受親朋戚友的冷嘲熱諷,常要接受「你做的研究有什麼X用?」的質疑,還有被當作毫無情趣的X阿宅。在功利至上的現在,還被迫要肩負振興產業經濟的重任。

究竟要度過多少暗無天日的研究室生活才能撥雲見日,是許多科學工作者心中都一直想要問的吧?奮不顧身投身科學研究的初衷是什麼?這反而是個較容易被壓力和挫折磨淡的問題。並非所有傑出的科學家都是從小立志和計劃一生的,像《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的潔倫,幾乎就是憑著傻勁在做科學研究,但《樹,記得自己的童年》並不僅是本自傳而已,雖然她恢諧地揭發了科學研究不浪漫的很多面,但她也為研究的對像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科普篇章。

潔倫對樹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樹,記得自己的童年》中,她熱情地分享了她所知道的樹的一切。和動物相比,樹生長緩慢,也看似無趣,和科學研究的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也熱心地介紹了他們進行的一系列實驗如何還原了過去的森林生態。她也沒忘掉過程中不變的友情,來自即使窮到沒正常的房子也始終不離不棄的比爾。

她從什麼都沒有,被安排在系館陰暗角落到頂尖大學打造一流實驗室,即使她成為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百年來首位獲得終身職的教授,她在懷孕期間居然被系主任用各種莫名奇妙的理由禁止到自己實驗室,這讓她怒而搬到夏威夷去。

她的人生和植物交織在一起,可說是五味雜陳,即瘋狂又冷靜,這樣的風格可能是來自她的躁鬱症吧。《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真的是不可多得、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只要對植物、科學、女性議題、冒險、事業發展等等任何一項有一丁點興趣,相信《樹,記得自己的童年》很難會讓人失望。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半個地球






我常常有一個疑問:很多政客和財團之類在大肆汙染環境或造成物種不可逆的滅絕時,那些做決策的人,是不是全都抱著斷子絕孫的決心啊?

這句話看來是很超過的詛咒,如果指名道姓的話,鐵定被吉。可是,如果這些人都沒斷子絕孫,他們到底要怎麼對子孫交待?或者後代子孫怎麼會不痛恨我們、為何讓他們出生在一個悲慘孤寂的星球上、面對糟糕的環境以及稀少的野生生物?在我們過舒適生活的同時,把所有欠大自然的債留下讓後人承受──說真的,與其生養後代讓他們受苦,還不如真的斷子絕孫算了。

我相信還是不能亂用「斷子絕孫」來開玩笑,否則官司會打到死都打不完,那麼如果沒人真想要斷子絕孫,難道不該負責任地為後代子孫著想嗎?要不然讓更多後人在未來承受痛苦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對地球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效率,是人類史上最高的。我們之所以能在今天享受這些便利的生活和科技,要拜許許多多前人的努力,如果我們不留下一個更美好、更值得期待的未來給後人,未來史書將會如何記錄我們?把我們描述成一夕敗光百代基業的敗家子嗎?

我們有許多長輩,一輩子省吃儉用,為了就是讓子孫過個比自己更好的日子,這樣的美德,還留在很多家庭裡。如果說能勤儉持家一些,小孩有更美好的未來,相信對許多身為父母的朋友來說,根本不算是什麼苦。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更善待我們的環境,留下更多資源給後代子孫,這算是種吃苦嗎?

如果時光能倒流,回到過去,去問問復活節島上的玻里尼西亞文化、美洲的阿納薩茲印第安部落與馬雅文明、東南亞的吳哥文明、格陵蘭島的維京人族群等等,當他們知道放肆地剝削環境、會讓原想流傳千秋萬世的文明崩潰到沒有後人憑弔之後,他們仍會這麼做、還是會選擇另一條路呢?

在我們還能夠有所選擇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87歲高齡的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1929-),還著書為地球大力疾呼,在《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Half-Earth: Our Planet Fight for Life)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威爾森是位極為德高望重的演化生物學家,有「社會生物學之父」、「生物多樣性之父」的美譽,他文筆非常好,兩度榮獲普利茲獎,在哈佛大學教了四十年的書,著有自傳《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他和麥克阿瑟(Robert H. MacArthur,1930-1972)在1967年出版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是生態學界的經典之作,我博士班上進階生態學的課,教授還指定我們至少要讀這本經典的部分章節。聽教授講解,才知道原來《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的影響很大,因為裡頭有嚴謹的數學模型,威爾森和學生也利用模型,實際在佛羅里達的一個小島上做了實驗驗證。雖然他們提出的模型是用島嶼建立的,可是湖泊和許多破碎化的棲地也適用。

威爾森在《半個地球》中指出,人類是最具破壞力且不知悔改的物種,自從我們祖先十萬年前走出非洲後,物種滅絕速率就增加了千倍。普利茲獎得獎作品《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生動地描述了這一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請參見〈不自然的第六次大滅絕〉)。威爾森在《半個地球》也列出了各種被人類殘害至滅絕的生物,控訴我們在人類世中,激烈地改變了棲地,除了經濟成長和瘋狂消費,就甚少有其他價值和目標。

威爾森在《半個地球》中的訴求是道德性的,主張保護其他物種是人類的道義。就算我們真的很俗氣、認為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乍看之下和經濟成長、瘋狂消費無關,但為了賺更多錢而滅掉的物種,現在已經開始對我們盲目崇拜的經濟發展造成了損害:美國、南亞、東南亞諸多地區莫名其妙地淹大水造成財物和人命不可挽回的巨額慘重損失,原生種的消失而讓入侵種肆虐,已在許多地區造成農業損失;因棲地破壞和盗獵而使人類感染新興傳染病,一旦大規模爆發,股市和房價會一夕蒸發成億上兆的金錢──不必等到我們的子孫承受這些,我們可能就已經因為高效地消滅演化上億年的原生種而自食惡果。金融海嘯時,政府姑且還能狂開印鈔機來量化寬鬆,可是面對生態的浩劫,要去哪兒生出那些科學家連碰都還沒碰過就已然滅絕的生物來拯救地球呢?

好吧,我們還是坐以待斃,接受斷子絕孫的可能,把我們當作地球上最後一代人類,繼續花天酒地、酒池肉林、歌舞昇平、紙醉金迷好了。然而年事已高、可能來不及看到人類自取滅亡的威爾森,卻提出這個大膽的想法,認為必須增加我們為保護野生動物而保留的土地,直到覆蓋全球一半面積為止。他認為,這樣的計畫將給我們一個合理的機會,拯救大約八成的物種。現在由各國政府和機構保護的土地面積總共約佔地表的15%,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威爾森在《半個地球》化身戰神,挑戰其他具影響力的生態保育人士的見解,他堅持自然大部分地區仍然完好無損,抱括亞馬遜地區、剛果盆地、新幾內亞,並且指出許多破碎化的棲地仍有機會修復以及串連成野生動物的廊道。他批評其他抱持「以人類需求為主、接受許多物種將會滅絕」想法來調整政策的科學家,也不屑利用生物科技在未來複製滅絕物種的主張。

他提出的計畫是,維護目前的161,000個保留區和公園,以及6,500個受保護的海洋環境,要求每個主權國家確保這些地區保持接近原始狀態,在需要時移除入侵物種和重新引進關鍵物種。在農村及市郊中劃定修復的棲地,至到所有用於讓野生生物休養生息的棲地達到地表總面積五成為止。

保留地表五成面積給野生生物,對很多人來說或許難以想像。打開Google地球吧,看看我們居住的地球,有多少廣袤無邊的土地人煙罕至。當然,人煙罕至之處也會有大規模的破壞,來圖利少數財閥,因此任何的保育訴求都會大受打折,可是我們難道就因為如此信仰失敗主義,集體閹割斷子絕孫嗎?

撰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台灣中油計畫正在在桃園觀新藻礁北邊的大潭藻礁建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工業港,工業港的建蓋範圍達900公頃,將覆蓋大潭藻礁約230公頃的藻礁面積。由於所施作的工業港剛好位於桃園藻礁南邊7公里健康藻礁的中間區域,所帶來的港區突堤效應,將造成南北兩邊的藻礁區域泥沙淤積更為嚴重,進而危害白玉藻礁及觀新藻礁生態。

桃園大潭藻礁不僅是全世界少見以殼狀珊瑚藻為主所建構的生物礁,也是台灣目前以殼狀珊瑚藻為主所建構的生物礁中,面積最大且殼狀珊瑚藻純度最高的現生藻礁生態系。經濟部提出要「移地復育」,宣稱建設與復育同時進行來敷衍輿論。然而大潭藻礁有七千年生命史,人類對該生態系的科學理解不到十年,連充份瞭解都還沒達成,更何況奢談移地復育,這和白海豚會轉彎一樣白賊說。

如果台灣真的要立足世界樹立一個超英趕美的計畫,讓後代子孫有更美好的環境安心在這塊土地上打拚,把資源投入產業轉型升級,而非補貼耗能耗電的血汗產業導致年輕人長期低薪爆肝,那麼何不大膽且有魄力地來個「半個台灣」計畫,把台灣至少一半面積劃為保護區等等,限制人類的活動及開發讓野生生物休養生息呢?

或許這個提議大過具野心和大膽,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究竟對這塊土地的未來,有著什麼樣的想像呢?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樹的祕密叢林生命






2017年國際發育生物學學會大會在新加坡舉行,大會晚宴在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的「花穹」(Flower Dome)舉辦。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為了展現國力,填海造陸蓋了濱海灣花園,以及兩座巨大的植物冷室──「花穹」和「雲霧林」(Cloud Forest),各佔地約一公頃,裝置了不需要額外內部支持(例如柱子)的巨大玻璃屋頂,以及連接「擎天樹叢」(Super Tree)並利用玻璃面收集雨水的冷卻系統,十分特殊。

過去歐美列強為了種植來自殖民地的熱帶植物而蓋植物園和溫室,這兩個現代冷室有異曲同工之妙。十六層樓高的擎天樹叢既可以發散循環中的熱空氣,也可以冷卻循環中的水,上面種植新加坡的國花──蘭花,設有空中走道,遊客可以付費上去行走打卡,晚上還有燈光秀。這些旅遊景點都對外國遊客收取比本國國民更高許多的費用,用以投資更具野心的旅遊項目,不像有些台灣政客只會瘋狂灑錢騙選票蓋一座又一座蚊子館,沒有後續經費經營想法,任其敗壞──蔡英文政府的南向政策應該能夠在這方面有點學習,一如擎天樹叢向森林中的樹木學習。

但這些旅遊景點畢竟是非常人工的。台灣是個植物多樣性的熱點,位於泛北極植物區與舊熱帶植物區的交界,高山和平地形成的氣溫差異,使台灣擁有寒、溫、熱帶植物相,單位面積的植物物種數非常多,崎嶇的地形又使各地雨量差異甚大,形成多樣的棲地。如果好好保育山林水土,無論是科學或是經濟的價值,肯定比短視近利地亂挖亂砍山林高許多。

我們常常會聽到東南亞和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被大規模砍伐的消息,除了掠奪林木,也利用砍伐後的土地大面積種植油棕或放牧。台灣就是東南亞木材最大進口國之一,有無法迴避的道義和責任;然而,即使是先進國家如歐美日,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森林資源?也是個錯綜複雜的議題。

森林裡各種動植物環環相扣,整個生態系統是動態的。森林裡生生不息的變化,即使是常常登山或健行的都市人,也不見得容易察覺和體會,還好有位森林看守人,天天與森林為伍,並且筆耕不輟,讓我們透過他精彩的文字,一窺森林樹木多姿多彩的秘密生活。他的《樹的祕密生命》(Das geheime Leben der Bäume)是本很精彩的書,讀完我才發現過去對樹的認識連皮毛都不到。除了大樹,他的《動物的內心生活》(Das Seelenleben der Tiere)同樣生動地介紹了林中動物的行為百態(請參見〈【GENE思書軒】討摸的貓咪與哀傷的鸚鵡〉)。

渥雷本從德國內卡河邊羅騰堡(Rottenburg am Neckar)應用科技大學林業經濟系畢業後,到了萊茵─法爾茲(Rheinland-Pfalz)邦森林管理局服務了二十年,然後到埃佛(Eifel)地區胡默爾(Hümmel)小鎮旁的原始森林區工作。因為他的生態保育理念與政府掠奪森林的政策衝突,於是辭去優渥穩定的終身公務員工作,轉任胡默爾小鎮的森林看守人。




渥雷本協助當地居民向邦政府陳情了十五年,終於成功把當地森林劃為原始森林保護區,並轉化為樹葬森林,保障森林在接下來百年裡不會再受任何侵擾。他在《樹的祕密生命》告訴我們:原始森林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以及保留原始森林的意義。他也主張,在處理動物、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相關事務的過程中,所有生命的尊嚴都必須列入考量。

樹木對人類來說,似乎靜靜豎立在地表上,逆來順受。可是,在渥雷本的生花妙筆下,樹木展現出各種各樣奇特的行為。首先,他揭示天然林中樹木之間的友誼,會透過真菌網分享養分,如同人類的社會福利系統,自動調節強者及弱者間的差異,盡力避免有成員陷入困境。真菌就像森林裡的網際網路,為自己選擇並預留最合意的樹木,從此患難與共、生死相伴。

渥雷本指出,漫步在森林時,我們呼吸的空氣有一部分是樹木釋放出來的氣味「語言」,而林間傳來的窸窣細響,說不定不只是因為風──他認為樹木之間除了透過揮發性氣體互通信息,甚至可能主動發出聲響並且「聽到」特定頻率的聲波。

我們原本以為樹木繁衍後代了不起就是開開花和授授粉,不像動物為了交配演化出許多奇特行為,沒想到樹木其實早早就會開始擬定戀愛策略,立定盟約在某年春年爆發式地一舉開花結果,生產多到動物吃不完的果子,以留下一些傳宗接代。熱帶雨林雖然沒有春夏秋冬,可是也有這種大開花現象。不過,就像人類一般一次只有一隻精子是「溫拿」,每棵樹都只能有一位繼承者,成千上萬的種子裡,只有一顆能長成大樹。

生了小孩後,樹木很有耐心地生活,懂得慢慢來比較快的道理,不像人類的直昇機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而偃苗助長。青少年時期緩慢成長,是樹木日後健康長壽的先決條件,他認為這是母樹對小樹們的教養,而城市中的樹都是孤獨無依的街頭遊童,沒有母樹可以提供養分和教育。渥雷本觀察了千千萬萬棵樹,發現森林裡的樹木流傳著不成文的行為手冊,記載樹木應該長成什麼模樣,哪些事該做或可以做,才能成為一棵活得很老的理想大樹。他還告訴我們,樹也會被逼著上學,能夠學習和儲存記憶,整座森林都是樹木的學校,而大自然就是最嚴厲的導師。

和樹木很熟的渥雷本相信,森林中的每棵樹木都有不同的性格和作風,有的天生小心謹慎,當然也有擋不住誘惑橫衝直撞的冒失鬼。每一棵樹天生就屬性迥異,即使環境產生劇變,絕大部分的樹木也都能以超強的耐力安然挺過。他也告訴我們,森林裡,每道光都彌足珍貴,陽光對樹木的影響遠比充足的供水與肥沃的土壤更為重要。

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懂得樹木從根把水份往上送到樹冠的方法,可是渥雷本指出,在科學昌明的今天,樹木的水分運輸仍然高深莫測,我們根本無法確定樹木如何讓水從地底深處往上跑進葉子。一旦落地生根,樹木就不會移動了,所以,對樹木來說有沒有一個完美的地方呢?樹木理想的家要冬暖夏涼,有疏鬆肥沃的土壤和可供擋風的山,可惜大部分小樹都命運多舛,因為如此完美的地方並不存在,能存活下來的樹木,肯定是森林中的生存達樹。

樹木年輕時的表皮如新生兒皮膚般光滑,當樹木日漸衰老,樹幹下方也會開始出現皺紋,雖然皺紋顯露老態,可是厚實的樹皮比光滑細嫩的小鮮肉牢固多了。除了皺紋,霜雪、暴雨、雷擊、火吻等等都在樹幹上留下層層傷疤,亙久訴說種種自然災害的歷史;大部分的樹種都能活得比人類更久,但諸行無常,樹也難逃生老病死的命運。枯朽老死之後,樹木對整座森林的影響力仍然舉足輕重,枯木更能成為孕育小樹的搖籃。

森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對抗全球暖化。如果我們能夠有效管理和開發森林,是否就能讓更多二氧化碳固定在木材中?渥雷本告訴我們,人類若想借助森林對抗氣候變遷,就必須讓森林有機會慢慢變老,一直被打擾的森林會因為活躍的生物活動耗盡腐植質而放出更多溫室氣體。除了固定二氣化碳,森林也像是木製空調,樹木能讓風寧靜和緩,平衡水分收支,為自己打造理想環境;森林土壤就像巨型地下水庫,勤奮地聚集雨水,樹木也像綠色抽水幫浦,為生物打造溫暖舒適的棲身之地。

在森林裡,不同樹木之間會你死我活地競爭,動物之間、動植物之間也無時無刻上演明爭暗鬥的大戲。樹木是廣受森林生物歡迎的公寓住宅,還提供不少額外的客房服務;我們眼見的森林,其實僅是一部分而己,有將近一半生物量隱藏在黑暗神祕的地底,這些迷你生物也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棕熊和榛睡鼠年年冬眠,樹木也需要休息。初春新芽吐,晚秋落葉飄,小樹們必須和親樹一樣聰明,不會不小心在冬天裡一兩天溫暖的日子就以為春暖要花開,也不能單靠溫度變化來行事,而需能夠正確記錄四季變換、日夜消長。

樹木紮根就無法行動,但是它們的子孫可以。渥雷本述說,先驅樹種是嚮往遠方的探險家,縱使生命因此短暫如春花,它們的種子仍不辭千里地浪跡天涯。樹木也會順勢而為,所以氣候日漸暖化使山毛櫸樹一路向北,彷彿其北方長征之途,永無止境。

樹木的世界真是無奇不有、曼妙多姿,《樹的祕密生命》的每一章節,都帶來許多驚奇,令人讚嘆演化和大自然的規律與奧妙!讀了《樹的祕密生命》,我們會想以樹為師!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我們真的知道動物有多聰明嗎?






根據一九九八年姜峯楠(Ted Chiang)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改編的二○一六年科幻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不僅劇情動人,也很有深度內涵和啟發性,不知你看過了嗎?




沒有也沒關係。簡單來說,電影中全球各地出現了一個有如宮廟「立筊」的外星飛船,被稱作七足類的高智慧異星生物,試圖用很特殊的方式和地球人溝通。一位語言學家領悟到墨汁畫出的圓圈圈是種語言,絞盡腦汁後終於讀懂了異星語言,接下來的劇情就不爆雷了。

讓我們來改編一下劇情好嗎?假設有一對七足類偷偷來到地球,隨機把一群地球人誘拐上了異星飛船。裡頭的年輕七足類其實是博士生,另一位是牠的論文指導教授,牠們拿了異星科技部的研究計畫,要研究人類的語言及情感溝通能力。牠們拚命向那群地球人噴墨汁,畫了一個又一個充滿意義的圓圈圈,可是地球人卻完全在狀況外,只是用喉頭裡的聲帶發出不知所云的怪聲音,要不然就比手畫腳。牠們催眠了地球人忘掉「立筊」,再連哄帶騙地弄另外幾批人去做實驗。

這對師生玩弄夠了地球人,回到異星家鄉後寫了篇博士論文,指稱地球人完全沒有語言溝通的能力,也無法進行情感交流,是徹頭徹尾的腦殘智障。論文發表在異星最優異的科學期刊,七足博士生順利取得頂尖大學的博士學位,教授也當上了七足科學院院士⋯⋯ 


請問你如果得知了這消息,你甘心嗎?

我想你應該馬上能了解到,耍寶的是那對七足異星生物,即使牠們比我們人類智商更高,但把人類的行為和語言溝通方式搞錯的是牠們呀,我們地球人可不是用噴墨汁畫圓圈圈的方式溝通的。

這劇情很科幻,但是在地球上卻是現實的,因為過去有很長的時間,我們就是如此惡搞許多動物。我們用以人類為中心的想當然耳去理解其他動物的智力,曾經有一度人類甚至無法接受動物也有情感能力,甚至認定非人類動物就該有野獸該有樣子才像話。過去許多錯誤的實驗方法,導致了錯誤的結論,照法蘭斯.德瓦爾的話說,就像把貓和魚丟進游泳池比比看誰比較會游泳一樣荒謬。

動物行為學過去三十幾年來的許多研究,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低估了動物的智力。過去腦科學的研究方法突飛猛進,在技術上有許多進步,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等等的解析度愈來愈精良,這些突破讓動物行為學家有了更多更好的工具。然而科學中許多重大的突破,其實不見得來自更犀利的高科技工具,而是來自觀念認知的突破。

《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書中提到的許多對動物智力的新認知,是來自實驗方法的改進,那些實驗方法甚至還相當低科技,有些說出來就一文不值了,能設計出更好的實驗來自理論的創新。那些創新,有來自其他科系的科學家跨領域的研究,他們剛開始時,像是誤入大野狼群的小綿羊,受到非常不友善的對待,直到努力了不短的時間後才受到肯定;也有一些科學家,不安於學院派的訓練,懷著初心仔細觀察動物的行為,而非僅僅在課堂上聽教授的口沫橫飛,一心僅為了應付考試或學位要求而已。 


動物行為學的整個領域,過去幾十年有非常大的進展,中間經歷了許多主流理論的更迭,德瓦爾本人就是推動這個領域發展的大師。他科普寫作經驗豐富,出版過暢銷書《黑猩猩政治學:如何競逐權與色?》Chimpanzee Politics: Power and Sex Among Apes)及《猿形畢露:從猩猩看人類的權力、暴力、愛與性》Our Inner Ape: A Leading Primatologist Explains Why We Are Who We Are),是闡述這個領域的歷史和前沿發展的不二人選。

一九七五年,德瓦爾開始在荷蘭安亨市伯格斯動物園進行六年的研究。這項研究產生了許多科學論文,並於一九八二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黑猩猩政治學》,明確提出了靈長類動物的社會策略行為。德瓦爾首先將義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一四六九-一五二七)的思想引入靈長類動物學,提出了「馬基維利智商」(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的概念。那是一個實體與社會群體的政治參與能力,簡單說就是在正確的時機選擇寬宏大量、明爭暗鬥、勾心鬥角、合縱連橫、聲東擊西。那些黑猩猩在《黑猩猩政治學》中,是充滿情感和意圖的,啟發了靈長類動物認知領域的研究,讓我們認識到黑猩猩也會尋求合作、利他和公平。 


德瓦爾早期工作也注重欺騙和衝突解決,他指出在黑猩猩在爭鬥之後會「和解」,當時有很大的爭議性,但現在在動物行為學裡已完全能接受。最近,德瓦爾的研究工作探討了非人類動物的同理心,甚至是道德的起源。研究靈長類動物中天生的同情能力使德瓦爾得出結論:猩猩和人類只是不同類型的大猿,同情和合作傾向,在這些物種之間的是連續的,人和其他大猿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德瓦爾對動物行為的研究,歷經了史金納的行為主義主導動物行為研究的時期,那是個摒棄對心智和情感討論的學派,只關注動物的習得行為。德瓦爾的研究應用了演化認知學的方法,來研究非人類動物的行為,讓人類和其他動物不再是一刀兩斷的關係。人類在行為上和其他動物之間並沒有清楚的界限劃分,也讓研究的動物不限於人類的近親,雖然他是研究黑猩猩起家的,而遍及其他社會性甚至非社會性動物。

學術界過去對動物智力的認識,因為人類中心主義等等錯誤而矇上了迷霧,還好就是有不信邪的科學家,一再揭示了動物的行為能力,讓我們見識到原來牠們也會使用工具,也會合作無間,還會做計畫,有自我認知能力,甚至還有意識。《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提出非常多元的案例來讓我們認識到烏鴉、松鼠、海豚、鸚鵡、綿羊、黃蜂、蝙蝠、鯨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等等動物的能耐,見識到動物智力的可能範圍和深度。在某些方面,我們人類事實上還不如這些動物呢!

能否聰明到能認識動物有多聰明,這確實考驗著人類的認知能力。如果有一顆開放的心,動物們可能會給我們更多驚奇呢!



◎ 「Life & Science」書系.選書者序 ◎


整個網際網路,是一本超大的書本,所以何必再讀書呢?

我們這個資訊和知識爆炸的時代,怕的不是能讀的東西不夠多,怕的是堪讀的東西實在太多,但能稱得上精彩絕倫的,卻仍舊十分有限。我們不僅要耗費更多時間面對爆量的文本,更要虛擲光陰精挑細選。

人生苦短,為何要浪費在平庸的事物上呢?

為此,我們為你嚴選出這系列出類拔萃的好書!讓最富才華的科普作家,來為你說一個完整且優異的科學故事。

「Life & Science」,是與生命,也與生活相伴的科學,用感性的方式,遨遊理性的科學世界。

我們不僅引介了國外最富盛名的科普書,還要讓你認識努力不懈的本土科學家們的心血結晶。

這一本本好書都濃縮了知識和智慧的精華,還原科學最初的感動,讓你心無旁騖地遠離網路的塵囂,體驗心流的幸福感受,進入這紛亂世界中的寧靜綠洲,飲用知識的甘泉滋潤好奇的心。

你泡好了杯好茶或咖啡,來和見識不凡的科學家們天南地北地暢談了嗎?





本文為《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貓奴的養成






人對貓的痴迷,充份表現在許多方面。即使自己不養貓,在路上看到貓還是去逗弄,也是很合理的。甚至還有朋友,見到小貓就要帶回家,事實上我自己也要理性地克制,才不會把街上可愛的小貓帶回家,因為我已經有兩隻了。

再仔細想一想,養貓其實是件很詭異的事,因為貓在現代社會,除了要人服侍鏟屎,偶爾在家中搞搞破壞,必要時扮扮可愛,大部分時間裝成一動也不動的屍體,就沒有任何用處了。養貓來捉老鼠嗎?你上次見到貓捉老鼠,是幾世紀前的事?我倒是看過家裡跑進老鼠的朋友關燈、關門、放貓進櫥櫃中捉老鼠,可是碰上老鼠的貓用最快速度逃離現場。

可是狗就不同了,牠們不僅忠心,小時候我家的狗除掉的老鼠,肯定比我這輩子看過的貓捉老鼠還多很多。貓能做的,也很少狗不能做的,那為何我們還養貓?老實說,如果我想過這問題,我就不會讓兩隻貓在我家撒野了。

這本《我們為何成為貓奴?這群食肉動物不僅佔領沙發,更要接管世界》The Lion in the Living Room: How House Cats Tamed U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對很多愛貓或養貓的讀者來說,並不僅是本學知識的科普書,想要讀這本書很大的一個原因,也是想要為自己愛貓的行為找個答案吧。

讀了《我們為何成為貓奴?》,我驚呆了,我不知能否震驚十三億人,但是貓咪真的正在統治世界,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們自以為統治全世界,以萬物為芻狗,可是地球上幾億隻貓的貓口數量還在大幅上升,牠們盤據著許多原本該是野生原生動物的樂園,喧賓奪主。我們以為貓咪需要我們,可是事實上牠們可以完全不依靠人類的情況下,多子多孫、開疆拓土。雖然體型和力氣不如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但家貓只要操縱一種動物就行了,反而那些獅子、老虎、花豹等等要面臨生存的危機。

《我們為何成為貓奴?》作者資深科學記者艾比蓋爾‧塔克(Abigail Tucker)自己就是資深貓奴,她很科學地並且全面地追蹤了家貓與野化貓對於生態環境的威脅、以牠們為宿主的傳染疾病、TNR與安樂死的爭議,以及古埃及迄今的養貓文化、育種與販賣史、現代人貓關係,直到網紅人氣貓如何征服虛擬世界等等。《我們為何成為貓奴?》可謂貓奴該人手一本的聖經之一,貓奴讀完了仍然不知該如何更好地侍候主子,但能讓我們認識自己對貓的愛是真愛,因為我讀完認識到貓的可愛⋯哦不⋯可怕,我不旦沒有遺棄我的愛貓,還崇拜⋯哦不⋯疼愛有加。

貓咪已經成了許多原生鳥類滅絕的主因之一,在澳洲肆虐到政府打算要撲殺百萬隻貓。但是《我們為何成為貓奴?》告訴我們,把貓咪關在家裡,對還未徹底被人馴化的貓咪來說,可能也產生了許多身心的問題,大家都只是在妥協中求平衡吧。

人可能不是生而愛貓的,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變態的遊戲主題是虐貓,古埃及人養貓最大的樂趣⋯哦不⋯目的,是把牠們都做成木乃伊。可是帶過小孩的人,包括我自己,就會很清楚貓咪和人類的小孩在某些行為上有多相像,都會吵鬧、撒嬌、吃醋,有時候我都搞不清楚養的是貓還是小嬰兒,但很清楚的是,嬰兒要很勞累地把屎把尿,養貓頂多鏟鏟屎。我想,人的天性就是要愛護小孩,但寂寞城市裡,可能最靠得住的卻是貓咪。

我家的貓小皮,是朋友在捷運南港站過馬路時迎面而來的,我拿了個紙箱騎機車把牠帶回家,牠一點也不怕生。剛養牠時,可能只有四個月大,才一公斤不到,非常愛玩,最愛睡在我身上,在家時幾乎寸步不離,洗澡關門時牠會在門外用各種不同叫聲喵喵叫個不停。

因為牠實在太皮太愛玩了,我都無法加班回家陪牠玩,淩晨三四點就把我叫醒陪牠玩,搞得我睡覺時都要準備一堆玩具,牠一來吵就丟一個給牠玩,牠玩膩了再吵再丟一個,搞得我睡眠不足。於是,我就上領養貓咪的網站想要找同齡的小貓陪牠玩。可是打了電話過去,他們一聽我的外國人口音,不是謝謝再聯絡,就是找籍口介紹我大貓,或者在外流浪已久不親人的貓。

好不容易有位好心志工終於答應讓我去看貓了,當天卻傳了個簡訊說她有一隻狗的事要處理,傳了地址要我自己去。為了方便起見,我也拎了貓籠過去,想說談好沒問題就帶回家。我依地址到了捷運古亭站附近的住家,有位老太太開門見我帶了貓籠,就搶過去然後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貓裝進籠裡,在我還完全在狀況外時,就要我帶回家了。

看到裝進貓籠裡的貓,非常Orz 因為網頁上說牠只有八個月大,可是我怎麼看都可能有八歲大啊,騙我當天才初次見過貓嗎?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我支支吾吾地說,總得要讓我看一下再決定吧,老太太說沒問題,就打開貓籠要把牠抱出來,結果牠一出籠,肥胖的身軀就用最快的速度從一樓的家門逃走,我心這下可好,放生了一隻貓,該去找海浪法師邀功吧⋯⋯

老太太老神在在,說牠只是跑到後巷,就帶我到後巷,她拿出貓咪最愛吃的貓罐頭,牠聞香而來,都還沒吃上一口,老太太就立馬把牠塞進貓籠交給了我,我還是完全在狀況外,他們全家大小不知從何處湧了出來,圍著我說牠有多可愛、有多乖,我只好不斷道謝然後逃離現場,等我回過神來,我已提著裝了一個胖貓的沉重貓籠走去搭捷運。牠不斷在貓籠裡用最凄厲的叫聲鬼叫,我只好在乘客的注視下,用耳機塞進耳朵,然後把音樂開到最大音,當作啥都沒聽到。

回到家裡,先把牠放在一間空房裡隔離,牠就躲到床底下死都不肯出來。第二天帶牠去看獸醫,問了他們牠有幾歲,獸醫說從牙齒的磨損程度判斷,該有兩歲以上。我愈想愈火,就打了電話去找志工算帳,我劈頭就說這是詐騙吧,怎麼可能只有八個月大,可是志工堅持牠只有八個月大,我說牠太大隻了,不可能是小貓,志工回說,人的體格也可以差很多,貓咪界裡有巨嬰也是很合理的⋯⋯呃,我又說獸醫說從牙齒判斷至少有兩歲,志工就回說有些貓吃的東西比較硬,牙齒磨損較大也是很合理的⋯⋯

我只好說,牠看來就很怕生害羞,一幅很不愛玩的樣子。志工就問我,原本那隻小貓是不是很好玩愛玩,我回說是啊,所以才要找愛玩的玩伴給牠,她就建議,養貓要養一靜一動的,否則兩隻都太愛玩,家裡被被弄得天翻地覆⋯⋯說到這裡,我居然完全沒戲了,只好跟她謝謝再聯絡。

過了幾天,我回家把房門打開,原本就對外來者有些敵意的小皮,當然就和牠大打出手,從傍晚一直打到第二天一大早,兩隻貓才累攤了抱在一起睡。這就是小白的來歷,牠最愛翻肚睡覺,要不然就是翻肚扭來扭去,即使是和小皮打架,也是翻肚躺著打,小白這名除了因為牠潔白的肚子,還有翻肚躺著打架這白目的行徑。

兩隻貓的個性差很多,小皮是人來瘋,不管誰來我家都要先跟他們玩,小白一定躲在冰箱後面或床底下,我妹妹跟我住了快半年,聽到她聲音仍會害怕地躲起來,只是牠和我混熟了,居然會和我爭床睡;可是小皮是人來瘋,只要有朋友來,牠一定要在人家腳掌上打滾,或者拚命搗蛋似乎要讓人無法忽視牠的存在。每天回家牠也一定儘力喵喵叫要零食吃,然後不時跳到我身上要摸摸,如果沒摸到牠開心,牠就會用前腳輕碰我頭或臉。

我不知道人類和貓咪的互相馴化還會發生幾百或幾千年,但如何人類自取滅亡了,只要地球上還有貓咪,未來地球才不會是什麼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而是貓咪星球(Planet of the Cats)!



閱讀全文...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棉花帝國






現代人常煩惱衣櫥空間不夠,儘管裡頭有不少衣服是從未穿過或者只穿過一兩次的,年度大掃除時總要整理出一堆衣物去回收。

尤其是快時尚流行,儘管景氣不佳,人們買的衣物可能不減反增,這其實真的很傷害環境,因為種植棉花需要消耗大量淡水、化肥和農藥,棉花處理的過程也製造了大量的廢水和污染。

我們真的能太輕易買到大量衣物了,不像古時候人們都是把衣服穿到破,還不時加上補丁,我們小時候阿嬤還常幫我們修補衣服破洞,新衣服只有過春節時才能買。可是現在,穿著修補過的衣服不僅不代表節儉,有時候還會被認為是不尊重人和場合,除非是為了要騙選票,沒人會去補泳褲。

除了不像古人只有少許幾套衣服,現在還有個現象能夠體現「世界是平的」:不管你到哪裡,歐洲、亞洲,北美洲、中南美洲還是非洲,大部分遇到的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年輕人或男生,都穿著差不多的衣服,襯衫或T恤,除了少數過著傳統生活的地區或者傳統慶典,民族服裝已不常見,我這輩子除了高中演舞台劇時,就沒穿過傳統服裝。現在全球大部分人的穿著,就是西方人的傳統服裝,這是一股強力的同化力量!

服裝是身外之物,是什麼力量讓無數個民族毫無選擇地穿上西方人的服裝、內心也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和標準?如果要說造就現代世界最強而有力的意識形態,恐怕就是資本主義了吧?現在全世界近兩百個國家,除了北韓,已經沒有不被資本主義征服的地區了吧?

美國哈佛大學萊爾德貝爾美國史教授斯溫・貝克特(Sven Beckert)在《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中提出,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所以瞭解棉花的歷史,就是理解現代資本主義起源的關鍵。

《棉花帝國》非學術專書,但也引用了許多文獻鉅細靡遺地呈現大量知識,述說歐洲企業家和有力的政治家如何在短時間內,重組世界上最重要的製造業。棉花基本上可以說是催化了工業革命。原本印度是棉花帝國的霸主,家庭手工業織出的棉紗和布匹在英國市場所向披靡。英國是工業革命起源地,後來一度因此成為棉花帝國霸主,全球三分之二運作中的相關機器都在英國工廠中,至少五分之一人口靠棉花產業為生。更高效的生產力讓更廉價的英國棉紗和布匹傾銷印度,導致後者紡織業全面崩潰。

西方企業家和政治家還把新式機器和受薪勞工與帝國擴張和奴工組合在一起,進而改變世界。在1780年代的機械化生產出現之前,他們已從亞洲獲得古老的貿易與製作技巧。直到十九世紀,絕大多數棉花的種植、紡織和編織仍只在方圖幾公里內完成,直到西方人在美洲徵用土地和在非洲捕捉奴隸,形成美國南方各州的大莊園。他們也徹底改造了已存在千年之久、位於不同地區的棉花。

貝克特清楚描述棉花工業化的過程有多麼暴力。他最大的野心,就是要用棉花闡述這些勢力如何打造現代資本主義的世界,他提出「戰爭資本主義」的概念,說明為了棉花產業而進行的土地和奴隸掠奪時期,以及「工業資本主義」,說明國家為了保護和扶持相關產業而進行干預的時期。

美國南方各州的棉花種植變得非常有利可圖後,大西洋的奴隸貿易和運輸迅速暴增。整個歐洲和美國依賴於可預測的廉價棉花供應,棉花成了歐洲商貿最重要的商品,讓他們有極大的誘因去非洲大量購買奴隸,超過百萬非洲人被強行賣到美洲為奴。為了尋求更多土地來種植棉花,許多北美原住民被永久驅離土生土長的土地。土地、勞力和資金,是美國棉花產業一度稱霸全球的關鍵要素。

不僅北美如此,殖民者在印度和西非等其他地方也幹了相似的事,為了種植更多棉花來滿足歐洲人的胃口,大量農民被驅離祖傳的土地。種植者橫行霸道,背後還有資本家和銀行家的資金支持。國家也動員為棉花帝國服務,除了提供資金扶持,政府為這些產業建造了大量的基礎建設、為資本家鎮壓反抗的勞工,以及利用軍力擴張和維護國際貿易網絡。

美國的奴隸制造成的南北矛盾使得南北戰爭開打,棉花因為戰爭的港口封鎖等因素無法運至歐洲市場,棉花荒使棉花價格一度水漲船高,讓埃及獲取暴利。於是埃及也通過一波強制和暴力手段成為棉花的主要生產國,政府通過重新定義財產權把大片土地的所有權從村莊轉移到大地主手中,下埃及所有肥沃土地中的四成專門用作種植棉花。埃及從倫敦的資本家取得大量貸款,建設新的鐵路、灌溉渠道和棉花加工廠。由於南北戰爭結束後棉花價格暴跌,導致埃及破產,給了英國政府入侵的藉口,埃及淪為英國殖民地。此後,英國殖民統治者能夠在債務和財產上使用新的法律,必要時藉由軍事力量,迫使埃及農民種植越來越多的棉花。

《棉花帝國》用非常豐富的材料和可讀性很高的文字演示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史。不僅衣物,沙發套、床單、牛仔褲、毛巾、手帕、襪子大多還是棉製的,即使現在可能有將近一半的布料是人造纖維,仍有超過三億人靠耕種、運輸、編織、縫紉、行銷、販售棉花產品為生,我也有不少親戚在這些產業中就業或創業。

雖然書中大量的材料談論19世紀,但是亞洲許多國家不久之前也在棉花帝國的全球化浪潮中隨波逐流、載浮載沉;三、四十年前,衣服標籤上還能見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國名,但現在多數是中國、越南、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等。

我有一些親戚同時是這全球化洪流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過去星馬,到紡織業工作是許多人的維生方式,小時候偶爾能有幾件名牌衣服,如那個打勾勾的名牌,都是親戚工作的代工廠淘汰的瑕疵品,只是幾個線頭縫歪了,但仍然可以穿去讓同學羡幕。

然而傳統產業的興衰,還真是活生生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生意不知為何就是愈來愈難做,產業外移的速度比長壽影集播映的時間更短。於是他們只能去更落後的國家尋求設廠機會,另一部長壽劇還沒播完,又要遷廠到另一個更落後的國家。

長期在外地加上沉重的業績和經濟壓力,讓不少家庭分崩離析。前陣子見到來台北大稻埕批布的一位親戚,和他死黨吃飯喝酒時談到過去的榮景。他們說生意最好做時,老闆天天帶他們這些高幹去酒店夜總會花天酒地、揮金如土,於是外面的世界變得有多快也不知道,等到有一天要去上班時才發現老闆已欠了一屁股債,早就落跑。

現在他們只能用過去的業內知識在東亞各大城市奔波批貨,或幫中小企業媒合所需的產品或技術,先搶到生意再說,未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像個遊牧民族一樣,只是這是工業社會的遊牧民族,哪有生意就漂到哪,吃飽了這一頓再來看看下一頓飯在何方⋯⋯

我們的世界為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棉花帝國》揭露出資本主義的各歷史階段,以及全球大型貿易網絡的複雜性,是本必讀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生命共同的大道理






《生命的法則:在賽倫蓋蒂草原,看見大自然如何運作》The Serengeti Rules: The Quest to Discover How Life Works and Why It Matters)作者西恩.卡羅爾(Sean B. Carroll)是享譽國際的學者,他不僅學術著作等身,還開創了一個新領域成為一代宗師,也熱衷科普推廣和科學教育。

西恩.卡羅爾是一門稱為「演化發育生物學」(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簡稱eve-devo)的創立者之一,這學門結合了演化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主要由一群對生物演化非常感興趣的發育生物學家,從胚胎發育的角度,來探討生物形態演化的可能性。該學門在過去二、三十年中有很大的進展,讓我們對多樣的生物如何藉由有限的基因而變幻無窮,有了全新認識和理解。

我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博士班指導教授Artyom Kopp曾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他的實驗室裡做過博士後研究,所以他是我師公。他的研究,想要瞭解控制動物身體模式的基因,在動物多樣性的演化中發揮了哪些作用;換句話說,是要知道基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產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動物形態多樣性,他寫過一本科普書《蝴蝶、斑馬與胚胎: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 The New Science of Evo Devo),專門介紹他的研究。

有趣的是,西恩.卡羅爾其實是位免疫學博士,他在發育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的成就,讓他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哲學學會、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等院士榮銜,是位了不起的科學家。但他卻一再半途出家,除了因為他非常聰明之外,另一個契機是他獲聘為霍華休斯醫學研究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員。

簡稱HHMI的霍華休斯醫學研究院,是美國一個在生命科學領域令人極為敬重的慈善組織,創辦人就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在得獎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飾演的主角—富可敵國的航空業鉅子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1905~1976)。




HHMI是個非常有遠見的慈善組織,雖然是醫學研究院,但他們深知要改善醫學,要從基礎科學下手,所以大量贊助了基礎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研究;另外,他們的特色是在美國大學廣召教授加入,然後大力贊助有潛力的科學家,而非贊助被迫寫滿華而不實KPI 的研究計畫,讓科學家有豐厚的資金來進行風險較高的研究,包括開創新的研究方向。

西恩.卡羅爾在成為科學大師後,除了進行頂尖的研究,也熱衷科學教育,他的一本學術著作《從DNA到多樣性》(From DNA to Diversity),是大學裡教授演化發育生物學課程最受歡迎的教科書之一。他在《蝴蝶、斑馬與胚胎》之後,每隔幾年就出版一本科普書,包括得獎作品《打造天生贏家:DNA 和演化的強力證據》The Making of The Fittest: DNA and The Ultimate Forensic Record of Evolution);他在HHMI還擔負了科學教育的重責大任,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紀錄片,讓大眾瞭解生物演化及科學研究。

儘管西恩.卡羅爾是大師,可是當他要寫這本《生命的法則》時,我也為他捏把冷汗,因為這本書要談的是大尺度的生態學。他畢竟是分子生物學家,主要工作是宅在實驗室裡進行,這和主要在田野收集數據的生態學家很不一樣。美國很多名校的生物系一度因兩造人馬的研究方法和觀點實在差異太大,而分裂成兩個或以上的系所,例如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或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系。這在演化生物學大師和著名作家E. O. 威爾森(E. O. Wilson)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裡,有傳神的描述。

能在實驗室的分子生物學和田野的生態學中都做出頂尖學術研究貢獻的生物學家,印象中也只有《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所以西恩.卡羅爾的野心可不小啊!

西恩.卡羅爾宣稱他在這兩個不同學門中,都找到一致的規則,這其實很令人意外。有什麼道理是在微觀的細胞和分子層次說得通,在宏觀的生態系統中又可行的?《生命的法則》是個很大的挑戰,沒想到西恩.卡羅爾居然還真的提出頭頭是道的大道理來!

最頂尖的科學家,果然能看出一般人沒法看出的道理。庸人是把問題弄複雜,但大師是把道理弄簡單。雖然《生命的法則》幾乎都是引述其他大師的研究成果,這在學術研究中不算是創見;但如果能看出不同研究的共同點,並且把乍看之下不相關的道理用邏輯嚴謹的方式串起來,這就很有創見了。西恩.卡羅爾把他對於基因調控的思考,應用到生物學的各層級上,從基因到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族群、群落到生態系統,都能找到適用的原則,這是很了不起的。

儘管很有創見,但如果《生命的法則》是本讀起來有些難度的書,那不免也要打點折。然而同樣難得的是,西恩.卡羅爾用非常淺顯但又不失精確性的文字,佐以許多奇聞軼事,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增。這本書同時介紹生物學微觀和宏觀的世界,可謂一魚二吃。這也能讓分子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感慨,原來生物在不同層級,也都適用一些相同的想法來理解。

《生命的法則》談到的問題,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因為細胞數調節的失敗就是癌症。這道理在生態系統也適用,我們人類破壞了許多自然調節之道,結果適得其反而自食其果。我們真該向大自然討教,無論是在分子細胞或生態系統的層級上,才能造就人類真正的福祉!








本文為《生命的法則:在賽倫蓋蒂草原,看見大自然如何運作》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公民必修的科學思考課






  台灣在教育上非常重視科學的學科。

   是的,是科學的學科,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可是,我們有誰敢說,台灣的教育很重視科學呢?

   其實很難說。台灣理科生,在科學知識上的素養,不見得比歐美學生差,可是在邏輯演繹、分析推理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上,和歐美學生比,確實有待加強。這些台灣教育長期忽略的部分,反而是歐美能在科學上持續創新的主因。儘管台灣不斷奉歐美為圭臬,並且有大量教授從歐美留學回國,但為何有些能力就是一直和歐美差距不小呢?

  要把現代社會的一切從船堅炮利的歐美,移植到非原生的土地上,這是個大工程。過去亞洲最成功轉型為現代化國家的,當屬日本。即使日本在二戰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仍然快速地復甦,甚至一躍成為一個富裕的文明國家。日本在科學研究上的不吝投資,從近年的諾貝爾獎得獎次數可見一斑。   

  作為一個在科學發展上領先的亞洲國家,日本有可借鏡之處。日本科學哲學家戶田山和久的《「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是非常值得所有關心科學及科學教育的朋友一讀的好書。這本書讓我們真正瞭解科學究竟是什麼,以及科學的哲學意涵,而非停留在理解科學學科的知識而已。很多人看到「哲學」這詞,可能就會聯想到深奧,然而哲學的英文原意是「愛智慧」,就是不斷追問「為什麼」,然後不斷思辨而已。   

  書中介紹了重要的概念,如理論、事實、推論、假說、說明、驗證、實驗等,這些內容非常關鍵。市面上似乎還沒有像這本書一樣,用各種淺顯有趣的方式來說明科學是什麼的書籍。不少主修理工科的學生,也未能夠清楚地解釋好的理論和壞的理論的差別,這本書卻能教你清晰地說明。   

  容我打個比方,好的理論就像智慧手機一樣是多功能多方位的,不僅能夠打電話,還能夠用來上網、發訊息、玩遊戲等等。一個好的理論,能夠解釋的現象及範圍更廣,而且還能統合其他的理論,書中提到的牛頓理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就像智慧手機統合了許多電子裝置,讓我們不必做一件事就要多買一個裝置,好的理論能把破碎片段的知識用一個系統統合起來。   

  書中也詳細說明了,為何有些理論不需要在課堂上傳授。就像有了智慧手機,就不需要再買電話機、計算機、手錶、遊戲機、照相機、錄影機、指南針、筆記本等等。另外,書中也說明了為何偽科學在主流學術圈會沒有市場,因為自然科學不管有多少學科,其基本原理都不會互相違背,就像生物學的世界不會違背數學、物理和化學。然而,偽科學理論就像橫空出世的孤立系統,無法和已被一再驗證過的理論相容。這就像一支手機,只能打給同品牌的手機一樣,就算再酷再炫,會有市場嗎?   

  拜網際網路的方便和沒節操的媒體所賜,偽科學的新聞和消息,也常常伴隨長輩圖四處流竄。偽科學的另一個可惡之處,在於哄騙信任科學的民眾上當。很多偽科學的東西胡亂編造乍看之下高大上的科學術語,可是卻經不起科學方法的考驗,若只學了科學知識卻不懂科學方法,反而更容易上當受騙。如果讀了這本書,就很容易能夠理解,科學實驗及其極限在哪,為何我們在相信科學的同時,要能夠有批判能力地選擇不接受那樣的論述。

   科學並不是沒有極限的,在世上仍有許多事物,科學還未能完全解釋,甚至是無法解釋,例如宗教和人生的問題。《「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就指出,有所謂的超科學問題。簡單來說,這些問題要參考我們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才能回答,而且也常常無法令所有人滿意。

   因此,這本書介紹完科學的精神和方法後,便進入第二部,探討更困難的議題,像是日本三一一地震後所面臨的各種議題,這些日本的問題也令台灣人感到好熟悉啊!戶田山和久主張,這些議題必定要有公民的參與,不能只是把責任一味推給政府或專家而已。學者專家,只能從他們的專業中提供各種可能性,讓大家參考,科學家無法決定一個國家社會的價值觀,頂多只能參考主流的價值觀而提出建議,那這之間必然需要互相的溝通。民主社會沒有所謂的父母官,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永恆不變的,可是進行決策的官員和議員,是由民主的方式選出,在任期內代表人民,他們不該是擅自作主的家長。

   面對像是核能、氣候變遷、生態保育、基改食安等等的議題時,因為面臨到的是複雜的系統,具有更多科學上的不確定性,所以專家的見解就可能有所分歧。更麻煩的是,當科學面對社會和政治的需要,就更難是非黑即白。即便如此,為了要更有效達成大家的目標和共識,我們更需要瞭解科學,而非固執己見。無論是學者或公民,都想要世界更美好,例如有更多乾淨又安全的能源和食物等等。像是書中提到的基改作物問題,主要並非出在影響健康,而是在其他社會價值的方面,那麼散播不實謠言攻擊基改作物危害人體健康,這種無的放矢並不會讓食品變得更安全,甚至還會有反效果。

   除了瞭解科學,從《「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可以清楚看出,日本這個大多數台灣人嚮往和欣賞的國度,其實在教育和社會上也有不少與台灣很相似的問題,即使日本在很多方面已經比台灣先進不少。科學與偽科學的戰爭也好,公民議題的大亂鬥也好,是永遠不會停歇的,因為只要有人,就有多元的需求。如果我們認定科學是好的,那就讓科學有更多的參與就好,讓那些不科學的邊緣化吧。

   在科學方法的引領下,這世界其實還是往更進步的方向前進。無論是我們享受的物質生活、便利性或健康衛生,都有明顯的大幅提升,而對世界的認識也一直在增進,我們實在沒有悲觀的需要。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似乎變多,但那也可能是因為科學解決掉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所以還沒解決的問題比例上升,才會讓我們有科學似乎愈來愈不行的錯覺,我們應該理性地認識到這點!現在和未來,科學都會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盞明燈!


  本文為《「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動物的祕密內心生活






養過貓狗的朋友都知道:貓狗很會撒嬌,還會用表情及叫聲表達各種情緒、情感,和人類的小孩子頗相像,所以被稱作毛小孩。我家的愛貓小皮,就會依不同的需求發出各種不同喵喵叫聲,有次在動物醫院住院,獸醫師說牠很會說話。當然,我們對貓咪說的話,肯定更多許多──這是跨越物種的愛嗎?動物真的能夠愛我們嗎?或者這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

因為貓狗實在太會和人類互動了,高度都市化的先進國家,不少人寧可養貓狗、不願生育小孩。貓狗和人類直接互動已有上萬年歷史,所以並非貓狗的情感能力在動物界特別突出,而是人類熟悉了牠們的表達方式。演化論拆穿了神話,指出人類並不是神創的獨特物種,只是偶然演化出來的靈長目哺乳動物,那麼憑什麼說只有人類才擁有情感能力?其他動物是否可能也有類似的情感能力,只是程度上有差別而已?

德國的森林看守人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在暢銷的《樹的祕密生命》(Das geheime Leben der Bäume)後(請參見〈【GENE思書軒】樹木之間有語言、有鬥爭,還有網際網路和教養守則?〉),再接再厲以敏銳、細膩的觀察,完成另一本自然寫作的好書《動物的內心生活》(Das Seelenleben der Tiere)。

身為擁有一個小農場的森林看守人,渥雷本穿梭在森林和農場間,除了珍愛的樹木,也和不少動物相處或打交道。他主張,人與動物之間,確實存在著美好的搭檔關係,一種讓旁觀者也能會心一笑的關係。

渥雷本受過紮實的科學訓練,但不是象牙塔裡的科學家,行文時沒有學院派學者要求學術嚴謹的負擔,也沒有必要像科學家一樣保持客觀中立,可以更揮灑觀察力和想像力;這本書與其說是本科普書,還不如說是本有科學基礎的散文集。

渥雷本主張,每種動物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觀看與感覺世界,他非常好奇那些我們以為愚蠢又遲鈍的動物,身上隱藏多少未知的能力與感受力?動物究竟有沒有「認知」到,「是誰」或者「是什麼」促成了讓自己高興的事?如果動物會思考,那麼牠們能否規畫自己的未來?

我們會幫毛小孩取名,但是如果動物擁有「自我意識」,那麼牠們能不能記得彼此的名字?貓狗有情感需求,這個可能所有養過毛小孩的朋友都知道,我家的貓咪除了吃喝拉撒,也需要我和牠們玩耍,而且每天至少要花十幾分鐘摸摸牠們,否則牠們就會在我吃飯、看書、看電視、幹活和睡覺時爆走搗亂。寫這篇文章時,小皮就要來討摸好幾次,回應稍慢,牠就會用手摸我臉提醒我。

我在美國養過兩隻黑貓,是對姐妹,但個性截然不同,姐姐是精力旺盛的人來瘋,每天都要一直玩、一直玩,妹妹是內向害羞的淑女;現在養的兩隻貓裡,小皮也是人來瘋,更是跟屁貓,我在家時牠和我幾乎寸步不離,小白高傲但很怕生,每當有客人來,一定會躲到床底下發抖。為什麼每一隻動物會發展出不同的性格?渥雷本認為應該取決於牠自己獨特的基因與生活體驗。

除了貓狗,鳥類也有令人感動的情感。有天做實驗時,一隻實驗室裡養的虎皮鸚鵡一直叫,我們發現牠老婆不幸過世了,牠一直親吻老婆希望喚醒對方。我把逝世的母鸚鵡先冰在冰箱,晚上拿出來觀察死因時,原本好不容易才冷靜下來的老公一見到屍體,開始一直猛撞鳥籠和哀叫,讓人不勝唏噓。渥雷本想知道,動物會知道自己死期將近嗎?牠們也和人類一樣害怕衰老和死亡嗎?無論如何,他觀察到動物不僅能夠表示哀悼,並認為這是牠們必經的生命歷程,唯有如此才能完成真正的告別。

虎皮鸚鵡堅持自由戀愛,不能任意配對,我們要找個大鳥籠把一群公母鸚鵡放在一起讓牠們互動,待觀察到有公母鸚鵡會親親和理毛,才把牠們放到小鳥籠中生育後代。虎皮鸚鵡一生都忠於伴侶,喪妻的公鸚鵡幾乎只能獨身以養天年了。這種至死不渝的關係,渥雷本也在《動物的內心生活》問道,我們可以用「婚姻」來稱呼動物之間的伴侶關係嗎?

要配對成性伴侶,要上演求愛大戲,許多求偶行為,都是生態紀錄片鍾愛的題材,因為即使物種不同,我們人類仍對許多求偶行為或形態特徵癡迷。渥雷本問道,如果生物「必須」交配,為什麼不能讓它就和呼吸一樣不自覺地進行?許多性徵和求愛大戲都很要命,讓動物曝露在更高的風險中,牠們為何要冒死求愛?

我朋友在住家附近撿到一隻貓咪,帶去讓獸醫師檢查,發現貓咪有孕;努力生了四隻小貓後,咪馬上表現出鞠躬盡瘁的母愛。對動物來說,母愛可以透過學習產生嗎?抑或只是一種本能反應?渥雷本相信,即使動物真的只具有潛意識激發的母性本能,舐犢之情同樣美好且強烈。但不管母愛有多強烈,最慢一歲之後,母愛關注的焦點就會轉移到新生的成員,動物媽媽究竟要如何疏離自己的孩子?

除了毛小孩或寵物,我們都市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接觸過別的動物,無論是野生動物,還是雞、鴨、豬、牛、羊之類的經濟動物,《動物的內心生活》是個窺視野生動物百態的好窗口。其實,城市也是動物新生的群落生境,仍有許多小動物在水泥森林的夾縫中求生存。我們每天可能都在街頭巷尾或通勤的路上和許多動物擦肩而過,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動物的內心生活》的啟發是,當我們人類願意放下先入為主的偏見,好好用心地和這些動物交流,能夠豐富我們的文明和生活,就像傳統文化借用動物來提示我們許多生命的意義,從十二生肖到到動物寓言,都讓我們的文化更多彩多姿。我們是該關心一下一起在這地球之母共生共榮的動物們了。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最不為人知的脂肪祕密生命






出國唸大學時,老媽總是叮嚀:「一個人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身體,記得多吃點」;三十而立後,老媽還是叮嚀:「一個人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身體,記得少吃點」⋯⋯

我從前很瘦,大學到碩一都只有五十幾公斤,不曾超過六十公斤。先是SARS的錯,不是得了SARS會讓身子暴胖,是因為我太會流汗,所以運動就是幾乎天天游泳,但SARS讓學校關閉了游泳池,於是在碩士班畢業前,十週暴胖十公斤,從此再也回不去了。小我三歲的弟嘲笑我吹了氣球的身材,我狠狠地警告他:三年後就輪到我嘲笑你!沒想到他上班後減少運動量,才兩年我就扳回一城了。

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下降,我又溫水煮青蛙地增胖了十公斤。現在回母校教書,和當大學生時相比,體重已經多了二十公斤左右。過去有幾次因改變飲食習慣加上增加運動量,最多能減個七、八公斤,但總是因為生活習慣改變、故態復萌,身上的脂肪又一次次鮭魚返鄉了⋯⋯

臨近中年,保持身材的壓力和難度更高,但卻不能不為。最近有資深的同事減重成功,分享動機時他說:看醫生時,醫生問他有沒有見過七十歲的大胖子?基本上沒有,因為他們不是瘦了,就是掛了!

過去在我們阿公阿嬤的時代,他們擔心的是人太瘦弱、營養不良,我們這個富足的時代卻相反地要擔心人太胖、營養過剩。過去無法理解什麼叫喝水都會胖,現在終於懂得自己的脂肪有多黏人。過了而立之年有此困擾的朋友著實不少,脂肪幾乎是共同的心頭之痛了。

當時去美國唸博士班時,還能感覺良好,因為居然有美國人問我是如何保持身材的⋯⋯對於老美來說,脂肪更是全民公敵。我有問老美朋友,他們明明也崇尚苗條的身材為美,可是為何一大多數美國人都過胖,得到的答案是,他們因為無法維持苗條的身材而壓力很大,只好用吃舒壓,可是吃了更胖,於是壓力更大,就吃更多⋯⋯這真是惡性循環啊。

另外,很多美國人都把可樂當開水喝,超市裡超高熱量的食物不勝枚舉。有次我學弟室友把美國超市買的廉價糖霜奶油蛋糕送給我吃,我晚餐後才吃一小塊,就全身不舒服,倒地昏睡到第二天早上,後來發現只要吃到那種超高熱量的糖霜奶油蛋糕,我就會立馬血糖血脂爆表腦筋混沌,完全無法理解美國人怎麼沒控告超市謀財害命。

為了對抗有如恐怖份子的身體脂肪,美國人可歌可泣的戰鬥罊竹難書,而且還屢戰屢敗。為何一個人類成千上萬年求之難得的能量資源,今天卻這麼難以擺脫呢?雖然市面上已有汗牛充棟的書籍談論如何擺脫討人厭的體脂,但是有用嗎?或許我們迄今其實根本還未徹底瞭解這個敵人,所以才無法知己無彼而百戰全殆?生物化學博士席薇亞.塔拉(Sylvia Tara)的這本好書《脂肪的祕密生命:最不為人知的器官脂肪背後的科學與它對身體的影響》(The Secret Life of Fat),就是要帶領大家先來認識一下全民公敵,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據,讓你會對脂肪,有全新的認識。

我們身上的脂肪,並不僅是儲存能量,其功能居然五花八門,脂肪組織還會控制身體,以壯大其勢力。也因為脂肪過去幾萬年來是珍貴資源,所以我們身體一旦好不容易(但現在好容易啊)獲取它們,就捨不得抛棄,所以就因果關係而言,不是脂肪死命糾纏,是我們的身體故意把寵壞脂肪的,這根本就是灑狗血八點檔的畸戀爛劇碼啊。

然而,比八點檔更複雜的實情是,脂肪不單單是死纏爛打的肥宅,也是默默付出的工具人。我們不擅長珍惜自己擁有的,而想確認某個人事物對我們有多重要,毀了就知道!《脂肪的祕密生命》用幾個不幸的案例說明,如果沒了脂肪,會有多悲劇,令人驚心動魄。體脂,尤其是皮下脂肪,還有許多重要功能,太少容易受內傷,也無法維持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正常運作,因為許多正常生理功能都需要靠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維持。

那為何過胖的人還會有一堆疾病?其實,脂肪與健康的關係不僅出在多寡,還在種類和貯存的部位。脂肪組織也有分好壞,一般來說,白色脂肪討人厭,但褐色脂肪卻是良友,累積在腰間的皮下脂肪很不妙,貯存在內藏的更糟糕。

我們曉得,減肥很少可以單靠多運動或少吃喝,這樣頂多只能不再增胖,因為影響脂肪堆積的因素實在太多了,遺傳、基礎代謝率、腸道菌相、飲食、運動、年紀、睡眠、性別參與了決定,爸媽的因素也或多或少有影響,甚至連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也有。更詭異的是,肥胖還可能是傳染病,病毒和細菌都來參一腳。

很多嚴格減重的朋友都有個經驗,就是對食物更加渴望。這不僅是心理因素,還包括生理因素,因為脂肪會影響食慾和意志力,所以減重失敗是身不由己的。席薇亞.塔拉會寫這本書,源自她的切身之痛,她也算是喝水就會胖的人,尤其是看到朋友隨便吃都不會胖,更是五味雜陳。因此,她先花三分之二的篇幅很專業地談脂肪的科學,後三分之一則不斷討論消滅脂肪的方法,包括她的親身參與減重實驗的自身經驗。

當然,知道科學知識和價值觀選擇,可以完全是兩碼子事──清楚知曉脂肪不完全是敵人,和要保持什麼樣的身材,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迄今為止,根本完全沒有在「不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不減肌肉量只減體脂」的減重成功案例。如果什麼都沒做,體脂率就下降了,我想那很可能是重症的前兆,千萬別開心得太早。也就是說,無論我們視肥胖為疾病與否,都沒有一種神奇藥丸,吃下去了就能保持身材苗條,因為脂肪實在太複雜了,《脂肪的祕密生命》在這方面是個很好的知識參考。

隨著生命科學的進展,未來會不會有一天,我們只要服用一種保健產品,然後就不需要再改變生活習慣,就能保持身材苗條健美?這不是不可能,至少我很期待!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浪漫卻又理智的自然書寫






有多久沒站在一棵大樹旁看著它迎風搖曳、歡聲歌唱了呢?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The Forest Unseen: A Year’s Watch in Nature)是一本我非常喜愛的好書,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是位美國南方大學的同行,他以一年的時間,在田納西州塞瓦尼鎮(Sewanee, Tennessee)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進行觀察,追蹤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森林祕境》就像是這片小森林的週記。他透過生動的筆觸,把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描寫得活靈活現(請參見〈森林的禪意祕境〉)。

哈思克以曼荼羅為符號,來比喻那片森林裡,幻化無常而又繽紛美妙的生命!《森林祕境》已非一般的科普寫作,而是一本優異的紀實文學作品,是一位博物學家用極為優美的文筆,為一片森林寫出充滿詩意的感人篇章。他除了以一位科學家的身分來分析這片森林的一景一物,也以哲學家和藝術家的情懷感受那片森林帶來的哲理和詩情畫意。

當我得知他的第二部作品《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The Songs of Trees: Stories from Nature's Great Connectors)要在台灣出版,心情也興奮得像一棵婆娑起舞的樹。讀完了這本《樹之歌》,對哈思克更為敬佩。從書名上理解,我以為這是本專門談樹的書,沒想到原來這本書何止是「樹之歌」而已,其實已該算是生命的史詩般了!但願我能有他的耳、他的眼、他的筆、他的心,能夠如此細膩地感知世界,又能如此巧奪天工地譜下樹的千古絕唱。

哈思克離開他待了一年的曼荼羅地,到世界各處邂逅了不同樹木,傾聽它們歌唱。所到之處有厄瓜多、加拿大、喬治亞州、田納西州、日本、蘇格蘭、科羅拉多州、伊利諾州、曼哈頓、耶路撒冷、華府,他遊歷四方去傾聽吉貝樹、膠冷杉、菜棕、三椏、榛木、紅杉與西黃松、槭樹、棉白楊、豆梨、橄欖、日本五針松的吟唱。他的足跡不僅更廣,他的心更廣了,還穿越了時間,在波瀾壯闊的生命史中遨遊。

在一章又一章中,他化身為樹,為樹木設身處地地觀看了世界。樹豎立在土地上,安安靜靜地從容應對周遭環境,何嘗不比忙碌竄動的動物更能細心觀察呢?他的文筆總是優美極了,解放了束縛在樹木裡的美聲,同時也被樹木不同詞曲和旋律感染了,各篇章隨樹起舞而性格和作風各異,但充滿了各種哲理和省思。

我們會以為一本談自然寫作的書,會感性地讓人更嚮往鄉間的生活,可是哈思克雖然文筆優美浪漫,但他卻仍保有理智的心。他告訴我們,高密度的城市生活,其實可能更節能減碳,對生態環境更好。我們無法想像幾百、幾千萬人住到郊區開車上班,無論是排碳還是土地開發,對環境的衝擊有多大。但城市畢竟讓人遠離了大自然,忘了我們不過大自然的一小部分。

樹木發出的不僅僅有悅耳之歌,也有悽美的悲歌。我們對待有養育之恩的大自然堪稱恩將仇報,這已是罄竹難書,何必再犧牲樹木倒下製作的紙墨呢?人類有時候連對待同胞也沒多客氣,習慣在林中活動的白人哈思克,沒忘掉南方的樹林中,原本是美洲原住民永遠回不去的家園,也曾掛著白人洩恨掛上的黑人同胞屍骨。他也沒有忘記,美國國家公園當初的設立,是白人探險家要展現男子氣概,今天看來並不多高尚。

回到哈思克流連忘返的樹林裡,蟲鳴鳥叫也是交響曲中錦上添花的獨唱、重唱及合唱吧?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樹林裡也充滿了暗藏的殺機和嚴酷的競爭,這是自然的規律和循環,就只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存在,無需用人世間的禮教約束。

人最可貴的是懂得學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體驗生命。人世間萬物依靠微妙複雜甚至互相矛盾的關係存在,整個森林是個龐大不可分割的網絡,我們身邊的世界更是,只是我們都瞎子摸象地自以為是。萬事萬物就像一個曼荼羅裡的曼荼羅,無常又無我地幻化出各自的美麗!

來一同耹聽樹之歌吧!


本文為《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The Songs of Trees: Stories from Nature's Great Connectors)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陪伴人生的一本書




大學時有幸修習彭明輝老師的通識課,那是一輩子受益最深的課。更幸運的是,過去幾年,幾位想要用寫作改變社會的朋友,和彭老師在台北或新竹定期有一個聚會,彭老師不僅分享他寫作的心得,還深入分析各種國家社會問題的根源,最重要的是分享了他做學問的方法,尤其是跨領域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我們有幸聽到許多從未聽過的觀點,彭老師總能從縝密的思辨和分析中說服人。不僅讓我們受益非常,這個做學問的過程本身就是種享受!

我們深感這些好方法和見解不能只有我們知道,所以一得知彭老師在百忙中完成了這本書,感到非常的振奮!彭老師用系統化的方法把他畢生功力展現給有心向學的研究生和社會人士。這是他從求學時到任教幾十年退休後,仍不斷學習前進的紀錄,彌足珍貴!

研究所階段,一般是人生中最後在校園裡學習的時光了,比起大學時期只要乖乖在課堂和圖書館中用功,就能當上好學生,研究所時期在實驗室或田野裡的歷練,造就的不僅是量變,也該是質變!也就是說,並非是把大學部學到的能力加強而已,而是該學習到新的能力!

到了研究所,大多數研究生,尤其是碩士生都愈來愈聚焦在一兩個小的學術問題上,希望畢業時能夠做出讓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讚賞的新東西。這當然很重要,但是別忘了獲得學習的能力,比具體做出了什麼還更重要,因為世界局勢和科技瞬息萬變,保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更穩紮穩打地面對未來。《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是一本一步步協助你學習的優異指南,讓你除了順利得到一紙文憑當作事業的敲門磚,還真正掌握探索新知的信心和力量。

在研究所裡,不管未來是要進入學術界或投身產業界,要學習的能力是多元的。如果能跟到一位好教授,就能從他身上學習到各種各樣的能力,除了沿續大學時就該學的溝通力、領導力和時間管理力等等,還有尋找問題、整理和閱讀文獻、批判性思考、論文寫作和報告等等的能力。本書非常清晰地整理好了如何從準備進研究所,一直到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如何好好深入學習。

身為一位新進大學教師,這本書對我的幫助也很大,也讓我有很多新的啟發。《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協助我能夠更有效地指導研究生,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地培育他們成才。我會希望學生們都能好好用心閱讀,了解到他們應該學會的能力。這些方法和能力在研究室或課堂中,如果遇到好老師也能學習到一些,但是這本書還把脈絡交待得更清楚,更有助於我們深切領會,並印證從前學習到的。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更具特色的是,彭老師並非只是提出抽象的概念和一板一眼的方法,而是用很多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書中的例子都是切中台灣社會和產業各種問題的核心,在深懷象牙塔的理想的同時,還關懷社會,接了地氣。例如,書中提到的幾個經濟學問題,是彭老師長期關心的,他完整地呈現研究和分析的過程,這些方法不僅對自己所學領域裡的重要問題有幫助,更能夠讓有心進行跨領域研究的朋友提高許多效率,也免去了一些摸索過程的焦慮和試誤。

我就是從彭老師提出的文獻閱讀整理的心得,以及批判與創新的思維,得到很大的啟發。雖然我自己的研究僅能談得上是在自然科學領域裡跨領域合作,還未做到像彭老師那樣跨越工程、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可是隔行如隔山,生命科學裡不同的領域要對話也有難度,況且我的一些研究要和物理學家合作,未來跨出自己舒適圈的機會只會愈益增加。而且在做科普寫作的過程,仍會不時面對自己待熟悉的領域要學習,需要在快速掌握該領域的知識要點的同時,不失精準地寫給大眾認識。書中提到的方法,無論是在學術上或寫作上,都讓我受益良多。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中談批判和創新就用了三章,並且在所有章節中都提及。「批判性思考」或者「創新」,是政府、企業或網紅朗朗上口的語言,因為它們真的很重要。然而什麼是「批判性思考」或者「創新」?對於這些抽象的概念,彭老師用實際方法來說明,讀到的時候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原來這些乍看之下高大上的概念,能夠用過去意想不到的具體方法來掌握!


遙想當年剛上研究所時的迷茫,如果當時就能有這本書該有多好。這本書也可以在大四時閱讀。如果能夠和同學組讀書會一起討論,不失是個互相激勵學習的好方式。不管你是大四要升研究所,或者已經在研究所就讀,甚至出了社會,剛讀這本書,可能有一些地方不見得第一次讀就能領會,但沒關係,這本書該放在你研究室的書桌最明顯的位子上,遇到問題時,就拿出來重新翻一翻,即使無法立馬解決問題,但至少能夠提供掌握解決問題的大方向和策略。我很確定會送實驗室所有研究生一人一本,並且自己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肯定會常常拿來翻閱。

在還沒有臉書和噗浪的年代,彭老師的一些文章就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我大學求學最艱難的時光有幸讀到彭老師的文章,改變了對人生成敗的看法,人生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一篇好文章就能改變一個人,更何況是一本好書。能夠受用一輩子的好書不多,本書就是一本從求學到退休都能一路陪伴有心向學的你的好書。


本文為《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推薦序


延伸閱讀: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演講、摘要及投影片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自序與目錄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房間裡最明智的人






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大企業也希望能時時做出明智的決策。

不過近來商界令人敬重的大老闆失言,差點把企業多年苦心在年輕社群中經營的形象,一夕之間化為烏有;航空公司把付費的顧客強拖下機造成身心重大創傷,號稱最佳溝通者的CEO還火上燒油地指責顧客,在全球社群媒體炸了鍋;國內頂尖大學陷入論文造假醜聞風暴,至今仍一整個狀況外⋯⋯要能在大企業和頂尖大學當經理人和高層當然不簡單,必須具備多方能力,可是他們卻犯下超低級的錯誤,這說明在事業或學術上絕頂聰明能幹,和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面對社會大眾,可以完全是兩回事。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中東的衝突、貧富差距等,兩位令人敬重的社會心理學家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和李.羅斯(Lee Ross)寫了《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康乃爾X史丹佛頂尖心理學家帶你洞悉人性、判辨真偽》(The Wisest One in the Room: How You Can Benefit from Social Psychology’s Most Powerful Insights)。他們在書中指出,智慧和聰明一大關鍵分野在於「智慧」關乎對人性的洞見與掌握,所以智慧和高智商可以完全脫勾。

湯瑪斯‧吉洛維奇長期與行為經濟學鼻祖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以及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研究「熱手效應」、「偏見盲點」、「群聚錯覺」、「自我設限」、「焦點效應」、「錨定效應」、「後悔心理」、「自我中心主義」等認知現象,康納曼的《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就詳談到其中一些觀念(請參見〈快思慢想的世界〉)。

這兩位社會心理學家表示,有知識的人深諳結果與方法,有智慧的人則明辨因果。一個有智慧的人,必然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洞悉錯誤判斷、失敗預測與糟糕決策的前因後果,所以他們必須應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和研究,才能找出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他們倆人加起來的研究資歷超過八十載,畢生所學的洞見和功力都投注在這本《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他們認為有智慧的人不會讓眼前的訊息綁架,也不會被錯覺騙倒。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第一部提出智慧的五大支柱,而第一章就令人意外地指出,要當個有智慧的人,首先就是認清一件事實:「客觀,其實是種幻覺」。即使這是個沒圖沒真相的年代,航警把顧客強行拖出飛機都能被輕易拍成影片上傳社群網站,人們還是會因為先有各種偏見而腦補。為何我們比較容易看見別人而非自己的偏誤?客觀公正到哪去了?我們該如何超脫各自的歧見?他們用了兩人和其他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一一說明。

第二個支柱是善用情境的推力與拉力,例如為何瑞典人同意器捐的比例遠遠高過丹麥人?為何消除障礙比提高動力還要容易達成目標?這在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和哈佛法學家凱斯.桑思坦(Cass R. Sunstein)的好書《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舊譯《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中也很棒的討論(請參見〈決定健康、財富與快樂的推力(Nudge)〉)。

只要出了社會,慢慢就會學會一件事,那就是「巧立名目」的能力十分重要,很多作法能否被接受,不是因其實際內容,而是故事如何被呈現。例如「如果你說一個女大學生,晚上去夜總會陪酒,聽起來就不太好,可如果你說一個夜總會小姐,白天堅持去大學聽課,就滿滿的正能量了。如果你說你是一個學者,開了個公司,會被鄙視,認為你俗,真是斯文敗類。可是如果你說你是一個商人,經商之餘還專研學術,別人會肅然起敬⋯⋯想想現在一些犯罪分子,還在政府各部門堅持為人民服務,真是很勵志!」

所以「遊戲的名稱,意義的創造」是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同一個遊戲被稱作「社群遊戲」或「華爾街遊戲」,就能產生天差地遠的觀感。我們如何跳脫語言的框架,主動找出事物的真實樣貌?

我們的行動往往決定我們的感覺,我們不知不覺使用已發生的行動解讀自己的想法和偏好:買了監看幼兒戶外安全的商品,爸媽反而更提心吊膽;需要動手組裝的商品,銷路勝過不花力氣的商品。為何行動能改變態度,可是反之卻不然?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要我們擺脫成見的限制,作者將它們比喻成是鎖孔、透鏡與濾片。意識形態與先入之見如同透鏡與濾片,讓我們容易看見與理解某些事物,同時也看不見其他事物。例如,如果你相信家庭的支持對孩子十分重要,自然會看到愛的教育培育出許多成功人士,卻看不見這些家庭養出的公主病和溫室草莓,也看不見虎爸虎媽也能教出快樂又頂尖的孩子。另外,他們也指出其他偏誤如何遮蔽視野,扭曲判斷,並拖累決策。

談完人類行為原則的各種現象,《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第二部談智慧的應用在個人和社會面對的重大議題,例如如何追尋快樂、解決棘手衝突、協助弱勢與表現不佳的學生,還有因應氣候變遷的難題。

首先談如何過得快樂,分析快樂的個人和社會有何特徵,提個箇中竅門。同樣的旅遊預算,是該吃住省一點,換取兩週的時間,還是只待一週,但住好一點、玩更貴的行程?心理學建議,選擇值得回味的短天數旅行,因為把愉快假期的時間延長一倍,對提升快樂幾乎毫無效用。因為回憶將伴隨我們一生,所以購買體驗絕對比購買物質還划算。另外,在非常難受的療程後多加一段短的普通難受的,也有助提升品質。

接著《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關注阻礙快樂與福祉的禍首,談為何人們不能好好溝通?從古至今,個人、團體與社會的衝突分歧無可避免,作者們認為再棘手的僵局也都有出路,只要詳加檢視不同團體之間有何心理障礙,導致難以達成雙贏的協議。

美國因貧富差距和族裔問題,教育面臨許多困境,教育可以怎麼改革?刻板印象與相關期望會否讓弱勢族群無法藉由教育翻身?如何破除低階的社會政經地位所造成的惡性循環?《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提出兩類成功的教育案例證明巧妙運用心理學,從此進入良性循環,讓師生共創亮眼的成果,例如光靠口頭鼓勵就能提升弱勢族群學生的學業表現,也能拉高女生的理工科目成績。

米帝轟完敍利亞又轟了阿富汗,接著可能要滅了北朝鮮。全球有達成共識的一天嗎?除了戰爭、恐怖攻擊,全球所有人類還面臨一個最大的危機:極端氣候的威脅。他們從心理層面探討為何大家都願意當好公民,卻難拿出所需的資源和決心。《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主張,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從生活細節著手,透過行為與想法的改變,達到最終目標。他們最後用偉大的政治家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的智慧來說明他們心目中真正的智慧。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對領導人和公民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不過我認為書中提到的「智慧」(wisdom)似乎和大家的認知不太一樣,如果讓我取中文書名,我不會把「wisest」翻成「最有智慧」而是「最明智」,因為所謂「智慧」,我們應該想像到的除了處世之道,也包括對後世深遠的影響力,例如許多歷史中的聖哲,不僅是把事情辦好而已。不過如果要在本世紀做個超明智的文明人,這本《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確實提出許多明智的方案,值得我們明智地參考。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謝謝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遲到了







美國總統大選去年11月8日落幕,老實說我還真以為各主流媒體顯示結果的網站統統壞掉了──可是川普上任當然是事實,除非你相信他主張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的確存在,那才不必把他當美國總統。

我們姑且承認川普真的是美國總統吧,這本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原文版在去年11月22日出版還是太太太諷刺了吧!川普當選這另類事實應該重重地把佛里曼這位近十幾年來推介全球化最有力的人士,打臉打腫到他媽都認不出來了吧。

雖然川普實際上輸了希拉蕊近三百萬張普選票,儘管民主黨推出老謀深算的她根本就是個可恥的錯誤,但是基於美國特殊選舉人票的事實/另類事實,他還是當選了美國總統。這很難說美國民眾真的對全球化反感,不過要不是有夠多的美國民眾深受全球化之害而丟失工作,也不至於寧可選出瘋狂的政治素人收割稻尾,得到一個說謊爆粗口開黃腔,燒煤炭忍受霧霾,還有開倒車坐視空氣和水源的汙染也要教訓全球化的即得利益者總統。

《謝謝你遲到了》探討的三大議題,是主導未來數十年的重大趨勢,也就是最大的3M力量──「市場」(Market,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變)、「大自然」(Mother nature,氣候變遷),以及「摩爾定律」(Moore’s Law,電晶體的效能每兩年就會倍增)。在反全球化、反環保、反移民的政策下,美國的主導權勢必或多或少有所打折,不過《謝謝你遲到了》仍不失為很值得參考的書,儘管佛里曼的一些認知和期望是過度天真的,但是世界的發展局勢,已經不再是總統是誰就夠逆轉和剎車的。




無論是誰上任,很肯定的是,美國夢正在崩壞。過去這個充滿樂觀主義的移民社會,大家都相信只要肯拚肯努力,無論出身有多卑微都能出人頭地,可是現在的事實是,你出身的家庭比你後天的努力更可能決定你從小交的朋友身分以及對許多事物的認知,誠心相信努力肯拚搏就能光宗耀祖,幾乎成了另類事實。作為世界第一強權,美國有近一億人僅能溫飽,有近五千萬人過的生活和落後國家沒有差別。

另外,美國深陷伊拉克戰爭,十幾年來燒掉了近一兆美元的天文數字,換來的卻是近百萬人的死傷和ISIS及恐怖主義,即使川普政府想要蠻橫地不顧國際法把伊拉克所有油田佔為己有,能否在不增加軍事開支和激發恐怖攻擊的情況下有賺頭,都還是未知數;小布希政府不僅讓美國深陷戰爭泥沼,放任金融機構胡搞瞎搞也捅出了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讓人懷疑放任式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也讓人見識到華爾街菁英在道德上的墮落。

雖然佛里曼最富名氣的是《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和《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這些談論全球化和氣候變遷的全球暢銷書(請參見〈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上)〉、〈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中)〉〈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下)〉),可是他很明顯是個大美國主義者,這些書中都是以美國利益為出發,和川普口號的差異是在實際做法。他對美國國勢走下坡也深感焦慮,所以寫了《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當今的國際貿易網絡基本上就是美國在二戰後趁歐洲和日本被打爛了當老大而建立的,經歷了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的解體,中國和越南擁抱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除了北朝鮮仍愚蠢地閉關鎖國而貧困潦倒、只能三不五時耍流氓之外,全世界幾乎都臣服於美國打造出來的國際政治及貿易網絡,除了中國要哄騙國民偶爾嗆聲,沒有國家敢與美國為敵。現在到美國隨便在大街小巷捉美國人來問:美國是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他們肯定給白眼,因為這對他們顯而易見的事實算哪門子問題;那麼,美國人的焦慮究竟從何而來?

英國脫歐時也一樣,我所有在英國唸過大學的朋友全都崩潰。其實英國也好、美國也好,已經有一大群人感受到工作被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搶走,可是太辛苦的工作又不想幹;許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已無法追趕,中產階級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還要眼睜睜看著華爾街為主的銀行家只要利用數學作手腳,就能憑空變造出鉅額的財富。(專業人士別高興,未來人工智慧還很可能搶走律師、會計師、醫師等高薪工作的機會呢。)




在這種舉國焦慮的氣氛下,佛里曼仍不改對全球化的樂觀,在這本他認為可能是有生最後一本著作中,用親身經驗討論他冒死當記者這幾十年的變化。他提出所謂的「超新星」,讓我們了解電腦、感測器、軟體和平台等如何交互連結、日益演進,導致現在人人手上都有一部微電腦,可用低成本參與全球流動,並從雲端汲取力量。現在,無論個人、機器、企業或國家,都獲得前所未有的能力。他相信科技會創造出更多職缺而非毀滅,例如過去ATM讓銀行設立更多分行聘僱更多行員。

他也介紹了包含Facebook的友誼流、Airbnb的租房流、Amazon和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流、PayPal的支付流、教育流、資訊流、影音串流、工具流等,主張這些流動可移轉知識、能力與財富,讓已開發/開發中國家人民受益,也讓窮人中最窮的人受益。不過我真不知在數位落差的存在下,他憑什麼能夠這麼樂觀。

面對人類科技快速的成長,環境問題卻日益惡化,尤其是川普政府大砍科研經費、限制科學知識的分享、解除開發的限制以及大幅的法規鬆綁。美國人不需要佛里曼指出氣候變遷、人口成長,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等等問題,因為川普和共和黨只要不承認問題的存在,就沒有必要再做任何的事情了,真是好棒棒。

美國對環境和醫藥食品的規範,一般是比歐盟和日本寛鬆的,因為英美的文化是先放行等出了問題再來尋找解決方案,而非先防堵等確定安全再放寬,所以多數法規都累積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和智慧,一旦全部解除將帶來災難性後果。所以幾乎可以確定,未來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升高的海平面、沙漠化的土地、極端的氣候將只會愈演愈劇,我們沒有樂觀的權力。不過沒關係,人類自取滅亡後,地球就有救了。除非大家都相信:解鈴還須繫鈴人,環境的問題只有投入更多的科研才能解決。

最後幾章,佛里曼帶我們回到他的家鄉明尼蘇達州,訴說他的成長故事,希望美國讀者了解,在不斷變化的加速時代中,想要繁榮興盛也必須仰賴一些基本價值,例如開放、信任、合作、建立連結等。可是在仇恨言論和犯罪不斷增加、社會因意識形態對立而撕裂、兩黨惡鬥政客自肥等等情況下,美國人其實愈來愈難聽到另一邊同胞真正的需求,就像所有政客都無法理解和在乎低層人民的不爽。雖然多次談到川普,但是其實他已經無關緊要,因為在兩黨惡鬥除了搞破壞,幾乎一事無成,至少我這幾個月觀察的心得如此。所以基本上,後頭那幾章是寫爽的,對美國人也好,非美國人也好,讀不讀都沒差。

雖然美國人因為焦慮所以選了川普,而川普反全球化要把工作搬回美國,可是問題不是出在全球化本身,而是過程中好處全都落到即得利益者和巨富身上,中產階級和低層人民反而受害。川普政府裡的高官全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除了更加剝削大自然,還能期待他們做出什麼改變?美國要如何自救,我壓根兒不知道,如果我知道,要嘛選我當美國總統,要不然哈佛大學乾脆高薪挖我去當講座教授。

《謝謝你遲到了》中,佛里曼畫了很多漂亮的大餅,當部科普書來讀很能吸引新知識、新趨勢,不過當成藥方就傻了。或許是這時代的一種悲哀,知識份子即使看透了很多事物背後的本質,也難以引領世界改變。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加速時代,如果高官和即得利益者還官大學問大、倚老賣老地依過去經驗來製定和左右政策,只會讓共同體這條船沉得更快。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