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的未來基因體醫療

我們身上的DNA,編碼了大約兩萬多個基因。我會比喻說,一個基因基本上就是一個食譜,基因體(genome)就是一本料理大全。我們要瞭解我們身上的這本生命料理大全,就要把整本料理大全給編成冊。過去遺傳學家(geneticists)只能同時研究個位數的基因,可是一個細胞卻有成千上萬道菜,當我們同時研究這成千上萬道食譜的滿漢全席,就是所謂的基因體學(genomics)。

而每個食譜,也可因為幾個食材(內含子,intron)的變化,而變化出稍有不同菜色(蛋白質,protein)。我們身上絕大多數的細胞,僅表現一部分基因,就像並非每道菜都會在一家餐廳推出,而搞清楚哪些食譜被廚師使用了,就像功能基因體學(functional genomics);研究比較義大利料理大全和法國料理大全的異同,就像比較基因體學(comparative genomics);有些廚師也會自己做變化,在料理大全的上依情況做增刪,這就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

我在大學或研究所幫朋友上基因體定序的課程時,都秀一張圖,指出基因體定序的價格下跌之快速,甚至比起一日千里的IT產業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對比是IT產業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Genome sequencing cost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指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後來經常被參照的「18個月」是由英特爾執行長David House所說:預計18個月會將晶片的效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電晶體使其更快)。

基因體定序的進展之快速,甚至於贊助第一家能夠用一千鎂解出整個人類基因體的Archon X PRIZE,在上個月(8月 22日)卻因為科技的進展甚至快過他們原先的想像而取消了(請參見〈理性樂觀的富足〉)!所以我理性樂觀地預料,在不久的未來,基因體定序將會有如今天所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都大量廣泛使用的PCR。

甚至,在我們絕大部分人的有生之年,以後上醫院看病,可以先抽點DNA去做全基因體定序,然後再根據資料判斷藥物或療法的優化使用。而癌症的治療,也將依據癌細胞的基因突變作調整,即使治療後再發作,也能夠更準確判斷是否有新的突變產生,而設計療法。這些都不會是科幻小說的內容,而會是科普的內容。 說到科普,這本《未來的基因體醫療: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これからのゲノム医療を知る:遺伝子の基本から分子標的薬、オーダーメイド医療で)是介紹這個突飛猛進的基因體學領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未來的基因體醫療

これからのゲノム医療を知る:遺伝子の基本から分子標的薬、オーダーメイド医療で


《未來的基因體醫療》作者中村祐輔曾經擔任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是日本生物銀行計畫總主持人,並且曾是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基因體醫科學中心主任、日本國立癌症中心所長、日本內閣官房醫療創新推進室室長。由於日本政府短視地削減了基因體醫療相關的研究經費,他被美國芝加哥大學挖角過去擔任醫學系教授和個人化醫療中心副主任。中村祐輔的跳槽,在美日醫界曾造成大震撼。

儘管事務繁忙,中村祐輔還是很用心在科學和科普教育,除了這本《未來的基因體醫療》,中村祐輔也著有幾本圖文並茂、深入淺出書籍如《先端のゲノム医学を知る―進展するSNP解析・マイクロアレーによる創薬とオーダーメイド医療の実際》、《ゲノムが世界を支配する》、《がんワクチン治療革命》等。這些製作精良、美工精美、編輯用心的書籍顯示日本作為科學強國,在向大眾推介科學知識上的用心!

《未來的基因體醫療》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遺傳學的基本知識,以及基因型和疾病的關聯。提到遺傳學,讓我說段小故事。2004年我要出國唸博士班前,去台大醫院探望罹患骨癌的學弟(後來手術和化療治癒),不小心遇到在狀況外以為學弟第二天動手術,想要跟他玩打針吃藥遊戲的僑大同班同學,他們知道我要出國唸遺傳學博士班,說他們完全不懂遺傳學。我很驚訝幾位台大醫學系的高材生,居然完全沒修過任何遺傳學相關的課程,連基礎的遺傳學都沒,我好奇問他們,不是有一堆遺傳疾病嗎?怎麼遺傳學是非必修課,可是他們反而說,因為被車撞而進醫院的人,其實比患遺傳疾病的還多啦。

說罹患遺傳疾病的人其實比車禍的人少,我不曉得是不是事實,可是遺傳學和基因體學日後在醫學肯定會成為顯學,原因是因為在國人十大死因中,至少惡性腫瘤、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這些就是所謂的文明病啊,都是有一定的遺傳基礎的,只是其遺傳基礎有些是多基因造成的,而且會受環境影響。

101年十大死因

 

過去,我們常常說什麼體質不同,而使得同樣環境下,不同個體會患不同的文明病,而且藥物或療法的效果有所不同等等。過去醫學界對體質沒有科學上的解釋,甚至當作不存在,可是在基因體醫療崛起後,我們對於「體質」這個問題,或許就會有了解答,甚至可以針對「體質」量身訂作藥物和療法。

《未來的基因體醫療》也是轉譯醫學的好介紹,我們可以從中認識到,基礎研究對生物醫學的巨大重要性,尤其是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紹了基因體訊息和藥物遺傳學,還有從基因體資訊尋找具醫療價值之知識並邁向新藥開發。各種基因療法和生技藥物的研發,全都要借助基礎研究之力,這也是一本很棒的生技製藥介紹。

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的研究是很燒錢的,或許會有人質疑為何不引進國外的技術或成果就好,卻不知不同的族群,因為遺傳上的差異,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而且對藥物和療法也存在族群或個人的差異,所以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也會有其地區性的問題要面對。


加上疾病傳染也有國家安全上的疑慮,如果平時不累積足夠的研究能量,在全球變遷和交通流動便利的情況下,會讓新產生的疾病給措手不及,待其他國家也疲於奔命時,也沒餘力照料他國了。和歐美相比,在這一點上,台灣的處境和日本更為相似,中村祐輔在《未來的基因體醫療》的建言,對我們也很受用。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理性樂觀的富足

富足

Abundance


這本《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Abundance: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建議和英國演化生物學家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的新書《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 Yes 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 交換原文標題,因為後者講的是人類為何和如何過著現在富足的生活,而前者卻才真正地對未來充滿理性的樂觀。


《富足》的作者是科技公司創業家兼慈善家 戴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 )及得獎科學作家科特勒(Steven Kotler )在書中網羅當今最新的科技資訊。他們試圖回答,在充滿挑戰性的未來,我們還能過著更好的生活嗎?他們認為大有可能,而科技慈善家、 DIY創新人士、竄起中的數十億人是促成未來富足的三大主力。戴曼迪斯上過幾次 TED宣揚他的理念:






《富足》以理性樂觀的態度看待人類與地球的發展,在推介將會影響人類未來的科技、方法或政策時,他們引用了大量的文獻,並且也吸收了許多大師級的科學家之觀點,在書末也附有大量圖表提出證據支持他們的理性樂觀。

《富足》提到《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中,市場貿易、專業分工對我們人類的演化有多重要!瑞德里認為,富裕來自於每一個人都為其他人工作。開始於一萬多年以前的交換和專業化習性,已創造出集體智慧,讓人類生活水準處於日漸上升的趨勢之中(請參見〈 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

那麼,為何我們卻對未來感到悲觀呢?他們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的研究,指出我們都有認知偏誤,我們腦袋偏好用省力、省時的方法做判斷,因而產生種種偏誤。可是,實際的龐大統計數據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和過去的人類歷史相比,現今的世界因科技的發展而愈來愈美好。

在探討科技的未來發展時,《富足》提 到了凱文.凱利( Kevin Kelly )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指出,科技的進展速度有時候甚至比科幻小說家預測的還快(請參見〈究竟科技想要什麼?〉)。而科技也帶給我們更多的選擇,即使有些人因為厭惡科技而逃離到鄉間過活,他們的選擇也因為科技而可行,否則他們也只是和落後國家的農民一樣終日勞動卻還困頓。科技確實讓我們的人生有了許許多多的選擇,如果生在古代,很多今天能受高等教育的有識之士甚至辦公室中的白領上班族,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地被饑餓或疾病無情地淘汰,要不然就是被迫從事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到死為止。

《富足》也提到許多革命性的科技,例如 3D列印等,將改變未來的創業和工業模式 ,這可以參考《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新書《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請參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自造者時代〉)。而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也更詳細提指出,網際網路、綠色能源加上 3D列印科技的結合,將產生第三次工業革命(請參見〈革新世界經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富足》之所以理性樂觀的其中一個基礎是,知識和知識的碰撞,會產生更多的知識,更多的知識就代表更多的力量!科技改變了教育,過去只能在一流大學聽到的課程,現在在 YouTube或 iTune上也能找到;為了培養解決氣候變遷、能源、健康和貧困等重大人類問題的未來科學家,戴曼迪斯還在矽谷創辦了奇點大學( Singularity University ),致力於跨學科教學和研究。

《富足》舉了不少實例,說明科技未來的可能性。例如,垂直農耕和培養肉未來或許可以養活更多人口;合成生物學未來或許能夠讓科學家設計出生產生物能源的合適微生物,事實上我就有位同事在從事這項工作;醫學的進步讓人類壽命愈來愈長。生物醫學的進展,也使得一些疾病的機轉愈來愈清楚,未來甚至還大可能 3D列印出人類的各種器官供移植;網際網路的進步,在一些國家,也產生了更多的政治可能,甚至讓年輕人有更高的公民參與……

不僅是科技的進步能讓我們能夠永續生存下去,政策的進步也是關鍵。作為和傳統贊助藝文活動的老慈善家不同的,科技慈善家想要實際改變世界。戴曼迪斯最著名的事蹟之一,就是創造了科技界著名的 X獎項。他在《富足》中指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林白(Charles A. Lindbergh,1902-1974)當年為歷史上首位成功完成 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大西洋的人,並因此獲贈奧特洛獎(Orteig Prize)。他認為X 獎項就是今天的奧特洛獎 。

戴曼迪斯提出 X獎項時,還沒找到贊助人,其中的 X,原本是要換上贊助人的名字,可是後來雖然找到了贊助人,可是那個 X在科技界太廣為人知了,所以還保留了下來。第一個 X獎項是Ansari X PRIZE,贊助首次私人太空 旅行,由Mojave Aerospace Ventures在2004年贏得。不過有趣是,在我的領域中,贊助第一家能夠用一千鎂解出整個人類基因體的Archon X PRIZE,在上個月(8月 22日)卻因為科技的進展甚至快過他們原先的想像而取消了!

《富足》並非一味地樂見科技之成,他們也討論了風險和失敗的可能。提到這點,就要感嘆歐美文化和亞洲文化的差別。我們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可是卻還是以成敗論英雄。可是美國才真的是不以成敗論英雄!平均一個矽谷創業家,倒掉過的公司據說平均有七家!只要有好的主意,失敗的矽谷創業家仍有機會東山再起。

這種思維上的差異,讓台灣年輕人比較不敢冒險,寧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有難度的事先扮可愛推辭再說。這也很難怪他們,因為假設有人勇於接受困難的挑戰卻失敗了,是會受到責備的,標準的陪了夫人又折兵。可是在美國,勇於接受高難度挑戰而失敗的人,有時候反而會因勇氣可嘉受到讚揚。所以,容許我悲觀一下,可預見的科技突破,未來多半還是會出現在歐美,而非亞洲。

還有個問題卻讓我不敢太樂觀,那就是因為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愈來愈盛行,以及國家預算的削減,基礎研究的贊助也愈來愈少。有些對基礎研究不瞭解的人,以及私人企業的研發能夠取代基礎研究,或者以為應用性的研究一定比基礎研究重要。

今天所有生物科技如生技製藥的所有知識皆來自基礎研究,過去研究果蠅複眼或背毛發育的科學家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後來才知道在正常的複眼或背毛發育中參與的訊號傳遞分子原來和癌症或神經疾病的發展有關,他們辛勤的詳細研究,讓生物醫學家有了分子可以設計藥物,這就是癌症或神經退化疾病標靶藥物的來源,把基礎研究的知識應用在臨床治療上就稱作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如果沒了那些基礎研究,生物醫學家恐怕還要多花個十年廿年來能找到那些分子。基礎研究實力的削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卻會在十年廿年後,拖慢應用科技的進步,因為屆時恐怕可轉譯的材料就更有限了。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舌尖上的中華美味

民以食為天,舉世皆知,我們華人對吃特別講究。

不過也有朋友指出,在不會挨餓的日子裡成天還問「呷飽未?」的民族,是無法再有長進的。這很有道理,我們辛勤打拚的結果只是吃個粗飽嗎?當然,我並非是要說一個吃得精緻的民族就能有多長進,只是食物不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還有深層的文化意涵。

當我在臉書大讚陳玉勳所推出的最新喜劇作品《總鋪師》時,就有朋友指出,《總鋪師》太注重喜劇效果了,反而忽略了辦桌的文化意義,相較之下,中國卻推出了更有文化深度的《舌尖上的中國》

這讓我好奇了,華人雖然愛吃,不過印象中,除了《總舖師》,其他的,印象深刻飲食電影,似乎只有的是李安的《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和周星馳的《食神》。

總舖師




飲食男女




食神




好奇心驅使下,我找來了《舌尖上的中國》來看。

《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從去年從5月14日晚上10點半起連續放映一週。《舌尖上的中國》曾登上公視十點全紀錄,一共七集的紀錄片,從2011年3月開始拍攝,是中國近期火紅,並且是用高畫質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第二季預計於2014年春季播出。《舌尖上的中國》共計在中國各地跑遍了超過60個地區,透視中國各地的日常生活間的飲食變化,以及大相其趣的飲食習慣。

舌尖上的中國


之前有轉載過一個網路上流行的組圖, 看看不同國家的人都在吃些什麼。裡頭有一個北京家庭的圖,可是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遠源流長,每個省份都可以有自己代表性的圖吧!

大概十幾年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和昆明動物所遊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他們吃得到各地小吃的食堂,還有北京和昆明的烤羊肉串,雲南的麻辣,以及清華湖南大哥我們品賞的家鄉菜。到山東濟南,有位朋友家長請我們上一個餃子館,那的餃子有好幾十種,醬料也有十幾種,可搭出的味有上百種,美味極了,回台灣有幾年我都不吃餃子了XD 據說峽西的一媳婦,要能做得出五十種麵條,才算合格。美食在發源地總有更多樣的面貌。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來引發熱烈的迴響,原本屬於收視總是冷清的紀錄片,可是《舌尖上的中國》卻意外暴紅,而且還紅得一塌糊塗。《舌尖上的中國》多紅呢?據說《舌尖上的中國》捧紅了片中一位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他的黃饃饃銷量從每天原本賣700個,暴增到兩千多個。北京有餐飲公司並以每年人民幣十萬元請他代言,他計劃用這筆意外之財幫兒子蓋棟新屋。《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的若鄧火腿、毛豆腐、乳扇等的,也成了炙手可熱的名產,銷量增長了十幾倍,價格也漲了好幾倍。

和其他美食節目或錄片不同的,《舌尖上的中國》有濃濃的人文氣息,也富有文學故事性。《舌尖上的中國》用高清拍攝技術捕捉食物的製作過程,宛如一場又一場的小劇場。並且,《舌尖上的中國》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中,沒有有名的美食餐廳,《舌尖上的中國》還幽了位名廚一默,擅長大菜的他,連顆小鴨蛋都做不好XD 《舌尖上的中國》也沒像台灣的美食節目,盡是用多汁、酥脆、爆漿、彈牙、軟嫩、香甜來形容食物。鏡頭呈現出來的,大多是是從平民、家庭餐桌、鄉村、小館處,發掘了更多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種庶民美學,取材於庶民生活,產生難得的共鳴。《舌尖上的中國》常常呈現出的家常菜或年節菜,和大廚料理的山珍海味相比,有時候談不出絕頂美味,但都是大家記憶裡熟悉的味兒,帶有淡淡的鄉愁。在《舌尖上的中國》中,人其實才是故事的主角,他們個個有名有姓,中國應該很久沒出現關懷庶民生活的節目了吧?

食物是庶民生活的點綴,他們採摘、捕集、培養、馴化、料理著各種各樣的食材。對口感的追求,《舌尖上的中國》介紹了中國人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舌尖上的中國》中,人和大自然亦敵亦友,在山林河川湖海中尋覓美味。讓原始的食材食物轉化成美食,要營造適當條件,並把握難得的機緣,創造出豆腐、奶豆腐、黃酒、醬油和酸菜等智慧結晶;時間是食物的敵人亦是朋友,時間會讓食物腐敗,但也時間如果遇上鹽漬、糖漬、油浸、晾曬、風乾、冷凍等方法,卻釀出各種獨特風味;中國人對味覺的追求有獨特的哲學態度,和美食一樣,人生也同樣要有甜、苦、鹹、酸、辣、鮮等味雜陳才算完整;一方水養一方人,人造就了美食,美食也造就了人性。

《舌尖上的中國》中,有一位藏族姑娘卓瑪,和母親在森林穿梭採摘松茸為生,每次往往走了11個小時山路艱辛地採松茸,還得怕他人搶了先機。松茸在當地以1斤80元人民幣收購,6小時後則以700元出現在東京超市。美食的背後,其實是賣力求生的人們的掙扎;有一幕,老人在狂風大浪下海邊岩石上採紫菜,原來湯裡不起眼但味鮮的紫菜,也得來不易啊,以後每一口紫菜湯又多了一味…應該說,看過了《舌尖上的中國》,以後餐桌都能添上好幾味 :p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呈現了中國各地的美食,可是吃在中國有時候卻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而令人頭疼。雖然中國之前的各式黑心食品聲名大噪,不過台灣的黑心商人也不遑多讓,這也讓我對服貿協議後台商抵抗陸商的充滿信心!持平而論,過去西方國家也好不到哪去,讀了這本《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Swindled: The Dark History of Food Fraud, from Poisoned Candy to Counterfeit Coffee),就可知英美也有不光彩的黑心食品歷史,而關鍵是政府願不願意嚴厲把關(請參見〈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除了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也有圖書,完整呈現精彩圖文,以及九篇台灣名家散文。

舌尖上的中國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學家中午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The Sky of Gene -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The Sky of Gene - 挑戰稻米達人

The Sky of Gene - 辛辣刺激的香料之王

The Sky of Gene - 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

The Sky of Gene - 青花瓷的故事與傳奇

The Sky of Gene -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The Sky of Gene - 舌尖上的世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The Sky of Gene - 美味的吃史

The Sky of Gene - 知性的全球野菜紀行

The Sky of Gene - 最後的野味-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The Sky of Gene - 不能再浪費

The Sky of Gene - 原來世界是肥的

The Sky of Gene - 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The Sky of Gene - 歷史大口吃喝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風起,唯有努力生存!

風立ちぬ




第一次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大受感動,是15、16歲的高中時吧,沒想到一轉眼20年過去了,宮崎駿執導的《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龍貓》(となりのトトロ)《魔女宅急便》(魔女の宅急便)《紅豬》(紅の豚)、《魔法公主》(もののけ姫)、《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霍爾的移動城堡》(ハウルの動く城)《崖上的波妞》(崖の上のポニョ),一次又一次帶我們進入那美麗充滿希望,還有苦痛掙扎的魔法世界。

我以為宮崎駿的顫峰是《神隱少女》,沒想到20年後宮崎駿退引之作《風起》(風立ちぬ),沒有驚心動魄的大場面,可是卻叫人回味無窮。

風立ちぬ


《風起》有一種特別的矛盾。 劇情取材二戰時聲名大噪的零式艦上戰鬥機設計者堀越二郎的故事,以及日本小說家堀辰雄的作品《風起》的內容。然而,宮崎駿卻是個著名的和平主義者,多次因為發表反軍國主義言論而得罪日本右派,可是宮崎駿本人卻是軍武迷。不過,在藝術上,矛盾卻產生了一個美的張力。

堀越二郎從小夢想設計出自己的飛機,翱翔天際。經歷關東大地震及經濟大蕭條,乃至東京就讀大學畢業後,成了航空工業的菁英,並與以前在火車上邂逅的女孩里見菜穗子重逢。雖身患肺結核,但菜穗子仍一直支持、鼓勵二郎;在愛情的力量及努力不懈的精神驅使下,二郎終於實現夢想,研發出優異的九試單座戰鬥機……

老實說,《風起》和宮崎駿的其他作品相比,顯得過於平淡,平鋪直述出不算高潮迭起的故事。《風起》中沒有強大的敵人、沒有偉大的英雄、 沒有壯觀的場面、沒有激烈的戰鬥、沒有神奇的魔法、沒有奇蹟的救贖……

坦白說,我看到一半時還打了個哈欠。可是看到菜穗子珍惜和堀越二郎一起度過的婚後時光,在留下最美麗的身影後隻身離去,不禁一陣鼻酸。這種相知相惜的愛情不是許多人輩子在追尋的嗎?

風立ちぬ


完整部電影後,內心的感動才慢慢地發散發酵。《風起》其實可以算是宮崎駿留給自己的自傳吧,充滿宮崎駿的靈魂。宮崎駿在他每部作品上留有他的人生哲學。 宮崎駿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並成為終身的愛好,他的《紅豬》可視為宮崎駿魄自我嘲諷,在《魔女宅急便》中,他表現出藝術家失去靈感的心酸、無奈與掙扎,卻不放棄夢想。

《風起》發生在一個日本經歷關東大地震和經濟蕭條的年代,主角卻始終淡定地面對困難。宮崎駿借由堀越二郎述說著自己的人生。他們同樣偏執地認真工作,一心只想打造出完美的作品,工作狂到對家人的疏離...堀越二郎為了設計飛機,最後連菜穗子的最後一面都沒見到;宮崎駿過於投入工作,對他與長子宮崎吾朗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風立ちぬ


其實說《風起》沒有神奇的魔法也不太對,在《風起》中堀越二郎在夢境中和義大利著名航空工程師喬瓦尼·巴蒂斯塔·卡普羅尼(Giovanni Battista Caproni,1886-1957) 結成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出現了卡普羅尼 Ca.3、卡普羅尼 Ca.4、卡普羅尼 Ca.48、卡普羅尼 Ca.60、卡普羅尼 Ca.90等傑作。原來,《風起》中的魔法,其實就是人類的夢想和想像力!

《風起》片名日文「風立ちぬ」一詞則是堀辰雄在《風起》裡譯自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1871-1945)的《海濱墓園》(Le cimetière marin)裡一句話「Le vent se lève! ... il faut tenter de vivre!」、堀辰雄將其字句譯為「風起,唯有努力生存」(風立ちぬ いざ 生きめやも)。

《風起》的配樂一樣是久石讓的作品,不過特別的是,《風起》的預告片和片尾中非常動聽的歌曲《飛機雲》(ひこうき雲)其實是日本歌手荒井由實1973年的作品。《飛機雲》內容來自荒井由實在16歲時得知先前小學認識的友人死去、當時心中衝擊所得到的靈感。歌曲唱出了對天空的憧憬、期盼化為飛機雲消失在天際的心境。歌詞裡有著對於英年早逝的人本應悲痛、但反而令人產生對幸福的嚮往。





飛機雲

白色坡道朝天空延伸而去
輕飄搖曳的熱氣 將那孩子渾身包覆
誰也沒注意到 只有他一個人 獨自向天空爬升
毫無畏懼 於是飛舞而去

憧憬著天空
朝著天空飛去
那孩子的生命就像飛機雲

從那高懸的窗戶 那孩子在死之前
還看著天空 現在不能明白
別人還是無法理解
只惋惜年紀太輕了

然而卻是幸福的

憧憬著天空
朝著天空飛去
那孩子的生命就像飛機雲

憧憬著天空
朝著天空飛去
那孩子的生命就像飛機雲


ひこうき雲

白い坂道が空まで続いていた
ゆらゆらかげろうが あの子を包む
誰も気づかず ただひとり
あの子は昇っていく
何もおそれない、そして舞い上がる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雲

高いあの窓で あの子は死ぬ前も
空を見ていたの 今はわからない
ほかの人には わからない
あまりにも若すぎたと ただ思うだけ
けれど しあわせ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雲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雲


風立ちぬ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來自紅花坂的懷舊

The Sky of Gene: 夏日大作讚(サマーウォーズ)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燒大錢的大科學研究,應該嗎?

昨晚參加泛科學活動「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IV):驚現」時,在介紹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大型科學實驗後,有來賓問講者,為何燒大錢來進行科學研究?為何不劫富濟貧地把大錢拿去救濟窮人?這類的問題,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人,其實真的蠻常聽到的,尤其是做基礎科學研究的人。

我當時腦袋發熱地也搶過麥克風時回答道,美國在小布希年代攻打伊拉克時,一天花費在戰場上的軍費平均高達七億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LHC的建造費用為80億鎂,美國當初在伊拉克戰場上燒掉的軍費,12天就夠再蓋一座LHC了!打一年可以蓋卅座LHC!美國國會當初停建的超導超級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SSC)經費預估是120億鎂,在伊拉克戰場只夠撐17天而已!現在SSC只剩在美國德州地下可恥的大洞〔有美國別州的人嘲笑,德州人不是大就是美嗎?不如把一堆驢子(ass)丟進大洞,成就史上最大Asshole(混蛋)!〕。

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


當然,打仗和科學研究是兩碼子事,而且有人說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LHC可能對人類不見得直接有益。可是戰爭上打掉的彈藥、軍火、人命等寶貴資源是可以失而復得的嗎?石油是燒不完的嗎?燒完產生的二氧化碳還會危害地球氣候!可是,科學知識相較之下,卻才是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科學知識可以全世界共享;科學知識之間的交會能夠產生出更多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就像被下了複製咒,會愈用愈多!

不過,這也還沒真正回答到問題(我昨晚很累,講不下去了…講到一半還硬生生自己打斷…)。真正的問題是,把錢拿去救濟窮人,會不會更實際地用在刀口上。這個問題要分兩部分回答,一是富國國內的窮人需不需要用錢直接救濟,二是富國把錢救濟窮國不是更好嗎?

首先,富國燒大錢搞科研而不用錢直接救濟國內的窮人,這樣對嗎?

近卅年來美國的貧富不均在日益惡化中。看看以下這個圖吧。從1979年到2007年,美國收入前1%的富人,財富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可是中間60%和低層的20%的收 入卻是持平的,這說明了收入前1%的瓜分所有的實質經濟成長,而中產階級和窮人的增加的收入全都被通貨膨脹給吃掉了!

Inequality-by-Kenworthy


因此,即是是經濟成長趨緩的富國如美國,在過去卅年間還是有可觀的經濟成長,只是其果實並沒有全民共享,所以窮人才會變窮,台灣的狀況也一樣。因此,窮人真的需要用科研經費來救濟嗎?這是所得分配的政經問題。

再來,如果富國把科研經費用來救濟窮國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又要再介紹這本MIT學者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哈佛學者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不可多得的好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指 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 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所以照他們說的,「笨蛋!問題在制度!」。

他們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 用了近五百頁的篇幅,反覆論證指出,在廣納型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下,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在榨取型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坦白地提出,富國對窮國的援助,有許多早就消耗在層層的關卡中,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寥寥無幾,很多錢不是在富國的行政機關或組織花在日常運作,就是被窮國掌權的即得利益者A走。這些援助雖然寥勝於無,不過僅是富國讓自己更好過些。

金援窮國甭說治標不治本,常常連標都治不好。和被援助卻仍貧窮的國家不同的,台灣當初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的契機是啥?就是在退出聯合國和失去美援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地自立自強之後!台灣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墊底?就是在即得利益者浮濫徵後和炒作房地產之後!這篇〈救經濟,先打房〉值得一讀!

再來,如果真的要說的功利主義些,我們現在確實不知道這些高能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知識之實際用途,講者Tammy Cheng也提到就像當初正子被發現時不可能會想像到正子可以用作醫療用途當作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當初在研究電學、量子力學等的時候,物理學家馬上就想像到雷達和核能發電之可能嗎?當初研究果蠅複眼發育時,發育生物學家也不會曉得那些發育訊號傳遞和癌症產生的機制有所關連;研究果蠅遺傳演化的族群生物學家也許也不曉得,那些知識後來可以用來預測人類的疾病基因。

最後,我其實更想說的是,一個富足文明的社會,就是要有能力讓科學家來燒大錢取得不曉得有沒有實際用途的科學知識!是的,一個堪稱富裕的國家,就是要勇於燒錢讓科學家創造!就像過去當農耕文明進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把多餘的糧食用作釀酒,還有把盛宴用在政治和宗教活動上,而暫時不需要在乎餓肚子的問題。文明的高度發展後,人民也講究和溫飽無關的文化並且熱衷藝術和宗教活動,對自然界的認識的追求,不過就是文明的其中一環。

我們或許經濟發展太快,受儒家影響還太深((請參見〈國敗論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以致富足的社會上還有很多人還活在貧苦過去,讀書學習知識,是為了討口飯吃以及功成名就,還不懂得發自內心欣賞科學和藝術之美,不像西方國家富裕了幾個世紀,慢慢學會懂得學習知識的真正樂趣,而不是還窮酸地不懂得單純欣賞知識之樂趣。不在乎科學知識的社會,也不會真正在乎藝術和文創,也不會文明起來。

很多事物是環環相扣的。我們的社會太過在乎功利以及有形的財富,於是企業賺錢後,就把錢投入房地產,以為有土斯有財,結果忽略了無形的財富,沒有好好用心強化企業的KNOW HOW以及投資未來提高研發的能量,結果不僅這廿年來平均薪資下滑,還拖累了企業的長遠競爭力,造就了今天的悶經濟!


本文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該死的上帝粒子

在官方要求我們講禮貌的時代,〈該死的上帝粒子〉這個看似非常的無禮的標題相當的冒昧,不過是有典故的。

美國物理學家、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利昂·萊德曼(Leon M. Lederman)出版了一本科普書《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麼問題是什麼?》(The God Particle: If the Universe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 Question),後來媒體也沿用了這一稱呼,常常將希格斯波色子稱作是「上帝粒子」(The God Particle)。這一稱呼激起了主流媒體對於希格斯波色子的關注和興趣。《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還精心製作了兩個特輯:Chasing the Higgs BosonHiggs Boson

The God Particle 



萊德曼表示,當初他稱呼希格斯波色子為「上帝粒子」是因為這粒子「在當今物理學中處於極為中心的位置,對我們理解物質的結構極為關鍵、也極為難以捉 摸」。不過他也開玩笑地補充說另一個原因是「出版社不讓他把這粒子稱作『該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儘管這別稱可能更恰當地表達了希格斯波色子杳無蹤跡的性質以及人們為之所付出的代價與遭受到的挫折感。」然而,許多科學家卻不喜歡這 一稱呼,因為它過分強調了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

既然始作蛹者原本有想過把希格斯波色子稱作「該死的粒子」,後來卻以「上帝粒子」成名,我想乾脆把希格斯波色子稱作「該死的上帝粒子」,更兩全其美吧XD 


泛科學也將在9月26日和旅行社出一團「大型強子對撞機探訪團」 參觀日內瓦郊區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將在9月會舉辦兩天 的「Open Days」。

CERN-_opendays

CERN


從2013年2月 起,LHC進入了長達兩年的停機期,在這段期間會進行設備的升級與維護,為了提升到更大的碰撞能量而做準備。為了這個探訪團,泛科學計劃舉辦三場小型演 講,第一場由台大陳凱風老師主講,第二場是明天(9/10)的「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IV):驚現」

mic14_fb_cover





在聽了陳老師深入淺出的精彩演講後,讓我好奇讀了這本這本《上帝的粒子:希格斯粒子的發明與發現》Higgs: The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God Particle’)。還好聽過了陳老師的演講,還有維基中文百科〈希格斯玻色子〉寫得很好的介紹,在讀這本《上帝的粒子》時,才比較快進入狀況。 


上帝的粒子

Higgs: The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God Particle’

 

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預言的61種基本粒子中,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因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W. Higgs,1929-)而命名,是一種具有質量的玻色子,沒有自旋,不帶電荷,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

標準模型的希格斯機制(Higgs mechanism)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基本粒子具有質量,而有些基本粒子的質量為零?根據希格斯機制,有些基本粒子因為與遍佈於宇宙的希格斯場彼此交互作用而獲得質量,但同時也會出現副產品希格斯玻色子。

2012年7月4日,CERN宣布,LHC的緊湊渺子線圈(CMS)探測到質量為125.3 ± 0.6 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4.9個標準差),超環面儀器(ATLAS)測量到質量為126.5 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5個標準差),這兩種粒子極像希格斯玻色子。7月31日,CMS和ALTAS又分別提交新的偵測結果,將這種玻色子的質 量確定為CMS的125.3 GeV(統計誤差:±0.4、系統誤差:±0.5、統計顯著性:5.8個標準差)和ALTAS的126.0 GeV(統計誤差:±0.4、系統誤差:±0.4、統計顯著性:5.9個標準差)。

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佈新聞稿,正式宣布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這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機制的必然後果,是物理學 者長久以來尋覓的對象。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對物理學家來說重大意義。首先,此發現揭開粒子質量起源之謎,其它粒子在希格斯場中運行時便獲得了質量;二來,完善了當代粒子物理學基石的標準模型,它描述了整個宇宙中所有的粒子。所有被標準模型所預言的粒子此前都已經被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個;三來,確認希格斯玻色子還將對電弱相互作用的構建、超對稱理論和等產生重要影響。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最近還認為希格斯應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上帝的粒子》分成兩部,第一部談發明,第二部談發現。作者巴格特(Jim Baggott)從物質、能量、質量的概念開始說起,描述粒子物理學的理論進程。物理學家為了解釋即有理論的缺陷,讓一個理論接著一個理論的發明,慢慢地讓希格斯玻色子登場。

理論物理學家讓希格斯玻色子上場後,實驗物理學家就要輪番上陣,過關斬將,驗證了希格斯場。而看似撲朔迷離的希格斯玻色子。為了燒大錢驗證標準模型 和找出這個該死的上帝粒子,粒子物理學家米勒(David Miller)輕鬆地向政客解釋希格斯機制,他提出像這樣的比喻:我們可以將希格斯場比擬為在物理學術大會裏均勻分佈的學者。我在物理學界完全沒有名氣 (廢話XD),像我可以輕鬆地低調穿過會場,沒有人會注意到我的存在,就如同希格斯場與零質量光子之間的交互作用。假若物理大師如希格斯本人進入會場,大 家會被大師的魅力吸引,在大師四周擠成一團。因此,他會獲得很多質量。若以同樣速度穿過會場,他所具有的動量當然會比較大,改變他的移動速度也比較不容 易,必須施加更大的作用力。這還說服了英國政府繼續掏錢贊助CERN。不過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計畫卻在美國國會胎死腹中,僅剩歐洲還堅持下去。

在CERN,兩組CMS和ALTAS各有上千科學家支援的團隊獨立利用不同方法驗證希格斯玻色子的實驗,在公佈結果前,並沒有串供,這是科學社群良性地競爭,讓科學實驗有再現性的良好範例。科學之所以可以一日千里,就是因為良性競爭造成的「必要的張力」(essential tension)。CMS和ALTAS都有台灣物理學家參與,台灣大學和中央大學的團隊加入CMS,中研院的團隊則加入ALTAS。為了有效處理LHC產 出的龐大資料,中研院與CERN合作設立亞洲首座Tier-1網格維運中心, 大幅提升了台灣學界的研究能量和國際地位。

在這方面,當然又是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我不是物理學家,當然是看熱鬧為主。因此,對我而言,《上帝的粒子》的第一部討論各各理論的誕生過程,還是有霧裡看花的感覺。《上帝的粒子》的第二部主要是在講故事,讀起來就有趣多了。在臉書上,還有朋友介紹了這個PHD TV上的影片,說他看了才知道LHC在搞什麼飛機……哦不……粒子。




在這裡,我想談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為何《上帝的粒子》作者在第一部以及原文副標題上,用「發明」(Invention)來探討希格斯玻色子?如果希格斯玻色子早已存在了,科學家怎麼可能去「發明」它?

其實,科學並非絕對真理,科學探討的是事物與事物的關連,是一種相對的真理。科學家為了描述事物的本質和關連,就要「發明」一些理論去描述,然後利 用實驗去驗證,如果實驗和理論相符,科學社群就把該理論當作是對的,如果有足夠多的實驗證據不支持,則科學家就要「發明」更多更新的理論。科學的理論,要 能讓實驗給否證,也要有預測力,其理論之預測,也要讓科學社群的其他科學家重覆驗證。並不是用了數學模型,就算是科學。

希格斯「發明」了「希格斯機制」來解釋某些粒子的質量,他的理論預測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如果LHC的實驗找到的確實為希格斯玻色子,則希格斯機 制的理論就暫且為真,不過希格斯場理論還無法解釋一些關於強交互作用、電弱交互作用、重力交互作用的統一化問題,以及宇宙的起源問題,所以日後會不會又被 其他理論給取代了,還是無知數。不過無論如何,科學家還是會愈來愈逼近瞭解這個宇宙的真實狀況!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撐起半邊天地挺身而進

挺身而進

Lean In: 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挺身而進》Lean In: 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在Amazon.com一上市不久就衝了前百大排行榜,據說最高曾坐二望一。可是《挺身而進》卻很難定義成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因為它即不算是自傳,也不太算是勵志書。我當初只是隨便翻翻,結果欲罷不能就一口氣讀完了。

《挺身而進》作者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是臉書營運長,自2007年起連續六年獲選為《財星》(Fortune)雜誌50大最有權力的商業女性,並榮登2012年及2013年《時代》(Time)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 在加入臉書之前,曾任美國財政部幕僚長以及Google全球線上銷售和營運部門副總裁。

2010年12月,她在TEDTalks發表的演說,至今累積了超過280萬次的點閱,排進TED最受歡迎的演講前50名。




桑德伯格從她自己廿年工作經歷,在TED Talks和《挺身而進》中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何迄今,位居高階領導位置的女性,還是如此罕見?

在已開發國家中,包括台灣在內,女性大學畢業生早已超過五成,在競爭最激烈的法學院的比例也超過男性,但女性在全球議會、企業高層、董事席次所佔的比例都不到兩成。桑德伯格要問道,除了一些社會制度因素、女性生育的生理條件之外,女性是不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在美國,大學畢業的女性已超過男性,可是女性大學教授的比例還是遠低於男性。雖然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可是在在美國,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卻不輸台灣!在英美的傳統中,婦女還是以相夫教子為主,這樣的觀念甚至有可能不比華人社會還輕。

在對岸的人人網上有一篇非常值得一看的文章〈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PDF檔),是中國天津外國語大學翟文喆教授寫的,他是研究中國法制史的。這些文章極長到需要至少四五個小時才能勉強讀完,可是是我讀過最有啟發性的網路文章。他利用《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電影和小說分析英美的傳統婚姻觀,頗值得一讀。

我推測,在台灣或中國的傳統農村,婦人一同下田幹活是維持家庭生計之所需,到後來的家庭工廠和經營小生意,婦女在經濟上的支柱,也是家庭經濟重要的一環。雖然亞洲婦女的待遇顯然也不公平,可是歐美的問題也不輕,這也是為何女權運動的發源地是歐美。不過桑德柏格並不是女權主義者,她只是希望女性的能力受肯定,並且也能獨當一面。

《挺身而進》中,桑德伯格延續她在TEDTalks掀起的話題,公開討論她從成長背景、哈佛求學經驗、世界銀行助理、麥肯錫顧問、美國財政部桑默斯(Larry Summers)的幕僚長、谷歌副總裁到臉書營運長,一路觀察、體驗到的職場問題,並點出關鍵應對心態,同時旁徵博引扎實的學術研究資料,釐清職場女性在生活與各種選擇中所面臨的層層迷霧和偏誤。《挺身而進》不僅大量引用了歐美日等先進國的資料,也同樣引用了台灣的資料,讓台灣讀者也同樣受惠!

桑德伯格在《挺身而進》中詳述個人的選擇與錯誤,大方並幽默地分享她為自己、事業及家人做抉擇所面對的日常交戰、掙扎、徬徨、挫折、欣喜。對於女性如何結合事業成就與自我實現,桑德伯格提供了具體的建議。並且探討談判技巧、尋找人生導師,以及工作生涯等議題。

桑德伯格在《挺身而進》中,多次提及她的恩師桑默斯對她的提拔,可是有趣的是,桑默斯在擔任哈佛大學的第27任校長時,幾次觸發了政治爭議。他曾冒犯環境保護者、平權政策支持者和很多關心婦女問題的婦女,導致公眾向哈佛大學施壓,最後他被逼辭職。

大嘴巴的桑默斯2005年初在一項討論婦女與少數族裔從事科技研究的會議上發言,指出有些調查研究顯示,性別的性向差異可以解釋為何從事數理研究的女性少於男性。此番言論引發許多學術界人士,包括多位本身即是理工專家的大學校長的嚴重抗議。同樣有趣的,討論婦女議題的桑德伯格在《挺身而進》中,對她恩師的失言隻字未提。

其實,我不敢說我很關心性別議題,很多問題,我也是看了《挺身而進》才開始意識到的。從桑德伯格的TED Talk的受歡迎和《挺身而進》的暢銷來看,很多女性朋友確實能在桑德伯格身上得到共鳴,也想到能夠在家庭和工作中取得平衡。男性朋友也能從《挺身而進》認識到朋友、伴侶,甚至自己在生涯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心情。

雖然女生確實有給人較不愛數理的刻板印象,可是有許多我景仰的科學家是女性,像是居禮夫人(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1934)、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E. Franklin,1920-1958)、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1992)、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1938-2011)、紐斯林-沃爾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1942-)、珍·古德(Jane Goodall,1934-)等等,沒有她們的貢獻,科學界確實會失色很多!不過,女性投入科學研究的限制,迄今還是比男性多太多了,以致我認識的一些非常優異的女性朋友,不得不犧牲部分或者全部科學研究工作。

地球上有一半人口是女性,在一個進步文明的社會裡,我們顯然需要有一半的觀點來自女性。金融海嘯之所以發生,很有可能是因為絕大多數金融交易員是太過野心勃勃的男人,高濃度的睾固酮讓男人魯莽行事,而女性對風險的評估和魯莽的男人不同。我相信,如果有更多女性能夠投入職場,在金融界、政治界裡作出更多貢獻,這世界上會因為有更多元的觀念而變得更美好!

當然,並非所有女性都應該要像桑德伯格投入大量心力在職場上,我們也要尊重退出職場在家當全職媽媽的女性,那也是個不容易的選擇,我有好些在職場發展得不錯的女性朋友在做出決定後,也很辛苦及努力地花了不少時間和心力適應。不過,不管一位女性決定了她在家庭或工作中要扮演怎麼樣的角色,都應該要有更公平的機會「 挺身而進」!


註:雪柔.桑德伯格將《挺身而進》的收入全數捐出,成立非營利組織Lean In,以鼓勵女性積極投入抱負,也捐款贊助其他支持女性的公益團體。

閱讀全文...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幸福真的就在轉念後

幸福就在轉念後:啟動焦慮症的自我療癒

Hope and Help for Your Nerves


我其實是個個性非常內向害羞的人,雖然現在我還找不到有認識的人願意相信,這也讓我感到更焦慮(不信的話,請參見〈Be Quiet!安靜,就是力量!〉)。

在17年前來台灣唸大學後,不得不面對的陌生環境和人事物,讓我身心承受巨大的壓力到患上胃潰瘍。後來學業的壓力以及感情上的挫折,也曾讓我在焦慮和憂鬱中來回擺盪。還好後來發覺了自己思維方式的悲觀(請參見〈學習樂觀地樂觀學習〉),還有後來機緣巧合下地在禪師的點醒下,來知道原來有很多身心的痛苦是自尋煩惱。

至從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後,雖然不至於還到幸福,可是至少少了不少過去痛苦的身心折磨,雖然還是一樣個性內向害羞,不過平常和同事朋友相處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焦慮緊張。

最近有好友介紹了這本書《幸福就在轉念後:啟動焦慮症的自我療癒》Hope and Help for Your Nerves)給我,問我看看後有什麼心得。

《幸福就在轉念後》的原文版出版了廿幾年了,迄今仍然暢銷,近年在Amazon.com仍有許多讀者分享這本書對他們的幫助。《幸福就在轉念後》要讓讀者瞭解,不管焦慮症有多嚴重、持續多久,都可以痊癒,重拾幸福人生。一切都是恐懼惹的禍,逆轉人生,從面對恐懼開始。

《幸福就在轉念後》指出,當身體出現異狀,恐懼也會跟著出現,形成「恐懼-腎上腺素-恐懼」的惡性循環,愈是恐懼,腎上腺素愈是飆高,身體器官會愈來愈刺激,因而產生更強烈的不適,直到讓人陷入迷惘和困惑。看到《幸福就在轉念後》的解釋,我也恍然大悟,原來過去那些身心失調,就是因為恐懼!害怕被別人瞧不起、害怕得不到獎學金、害怕失去心愛的人……果然一切人生的痛苦都是來自貪瞋癡的執著!

可是,無論自己過去那樣的身心失調有多折騰,後來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獨。卅而立後,和一些老朋友或很有成就的老前輩聊到時,也發現原來很多人都經歷過極大的壓力和恐懼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問題。

現代生活中,人情愈來愈淡薄,工作越來越血汗。生活在節奏緊張、充滿壓力的社會,許多人不時會緊張冒汗、心跳如小鹿亂撞、心悸、發抖、頭痛、失眠、心神不寧、呼吸困難、腸胃不適……成天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暢,去醫院做身體檢查卻又一切正常。

我大概一年多前不知為何又一直鬧腸胃問題,上腹痛完痛下腹,下腹痛完痛上腹,一個禮拜總有幾天不是消化不良就是拉肚子,痛得受不了時一再想到會不會是癌症就愈來愈緊張,結果腸胃問題愈來愈嚴重,後來做了腹部CT也沒發現異狀。直到幾個月前,對癌症的恐懼實在大過對胃鏡的恐懼後,就強迫自己去照了胃鏡,醫生說食道長了東西,回去吃了一個月的藥也沒好轉。回診時,醫生肯定那不過是正常的良性小息肉而已,完全不必操心。結果我回來後,藥也不怎麼吃,腸胃問題就不藥而癒,腹部就比較少在痛了XD

這真的再次讓我深深體會到,焦慮真的會引起的身心疾病,愈是焦慮不安,身體就會愈不舒服,然後就愈焦慮,於是就惡性循環。這種折騰很可能出現神經失調(精神官能症),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等。神經失調導致情緒低落,凡事負面思考,覺得世界黯然無光,生活在谷底,常常陷入絕望。

然而《幸福就在轉念後》卻強調,不論神經失調有多嚴重,痛苦了多久,都可以痊癒,並再次迎向幸福人生。《幸福就在轉念後》是為了遭受疾病折磨的人而寫的。《幸福就在轉念後》很肯定地指出,無論自己多麼脆弱,只要下定決心,願意面對問題,就能找到自我療癒的力量,並建立自信,重拾幸福。

我很喜歡的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的封鏡之作《藥命關係》(Side Effects)中,裘德洛(Jude Law)飾演的主角心理醫師對調查員解釋,為何來自英國的他會在紐約執業,因為在英國,人們去看心理醫師吃藥,旁人會認為他們有病;可是在美國,同樣的狀況,旁人卻認為病人正在好轉。要解決問題,首先要肯面對它。

有些神經失調患者需要用藥物控制,否則症狀得不到舒緩,所以藥物有時候確實是必要之惡,要不然患者連面對問題的能力都沒有。但藥物的療效畢竟是暫時性的,而且藥物必定有副作用。心病仍需心藥醫,如果要得到長久的舒緩,藥物不是解決之道,而是要從「心」著手。這或許是為何這麼多心理醫師願意大力推薦這本書,雖然如果大家都靠自己的心力好轉,他們就沒工作了XD

《幸福就在轉念後》要我們,運用「四個步驟」、「三大幫手」展開療癒之旅,走出生命的困頓和低潮。《幸福就在轉念後》透過大量真實個案和症狀的描述,運用「面對」、「接受」、「飄浮」、「給自己一點時間」四個簡單步驟,並配合三大幫手:「工作」、「勇氣」、「宗教信仰」,讓人找回正常的生活。

《幸福就在轉念後》不只是寫給神經失調患者,更是寫給患者家屬,唯有他們能夠理解患者面臨的處境和煎熬,才能具備同理心,幫助家人渡過難關。

不過要非常注意的是,《幸福就在轉念後》並不是要大家不要去看醫師、不要再吃藥。會造成生活上困擾的神經失調仍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與治療,必要的時候也要服用藥物。就像身體的疾病一樣,要先吃藥或動手術緩和病情,然後再陪合飲食和運動的改變,才是治本之道。從「心」出發的自我療癒,就像改變飲食和多做運動來醫治身體的疾病一樣,是多管齊下而能夠更深入見效的!

最後,一點小心得,要放鬆身心,禪修被證實也是有效的,而且《幸福就在轉念後》作者也提到宗教信仰是三大幫手之一,這裡有很不錯的禪修活動可以參加 :)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