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我,為什麼會喜歡這些,討厭那些?






你,瞭解你自己嗎?

我們對飲食、服裝、習慣、宗教、政黨,都有自以為擇善固執的喜好,在這些議題上,只有自己才是對的!然而,會不會有不少時候,你捫心自問,其實你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會莫名奇妙產生一堆情緒?不知道為什麼會瘋狂地愛上一些人事物?不知道為什麼會做出一些內心深處也搞不清楚的選擇?

沒關係,只要沒造成太大的困擾,你還不需要向心理師尋求幫助,因為我們畢竟都能夠在事後用一堆乍看之下合情合理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如果你無法充分說服自己,那麼就來讀讀這本《我,為什麼會這樣?:喜歡這些,討厭那些,從生物學、腦科學與心理學解釋我們的喜好、情緒、行為與想法,重啟一趟人類的認識之旅》(Pleased to Meet Me: Genes, Germs, and the Curious Forces that Make Us Who We Are)吧,瞭解一下基因、微生物、激素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怎麼讓你有時候都不認識自己了。

今年,我們不幸遭遇了全球性的大瘟疫,許多先進國家都難逃劫難,迄今仍無法恢復正常的經濟生活和交通旅行。一場百年一遇的冠狀病毒瘟疫,讓我們見識到在醫學昌明的今天,人類仍輕易受制於微生物;讀了這本有趣的《我,為什麼會這樣?》,會更瞭解即使沒有哀鴻遍野的疫情,我們的行為和心理也早就深受微生物的影響。除此之外,作者比爾.蘇利文(Bill Sullivan)也幽默風趣地以自身經驗和故事,訴說現代生命科學的諸多新發現,讓我們多方認識自己,並且看見微生物、基因、環境等複雜交互作用帶給人類的全新可能性。

蘇利文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的藥理學及毒理學和微生物及免疫學教授,他的實驗室研究一種稱為弓蟲的寄生蟲的細胞訊號傳導和基因表現調控。他的研究經驗讓他對人類行為的表觀遺傳學、生物學、腦科學與心理學等面向深感興趣和頗有心得。

弓蟲一般來自貓咪,會導致人類的先天性缺陷,並在愛滋病患者、癌症化學療法患者和心臟移植患者中造成機會性感染。不少證據也顯示這種寄生蟲感染,可能與思覺失調症和行為改變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儘管弓蟲病的急性症狀是可治療的,但弓蟲轉化為潛伏性組織囊腫的能力讓它們難以被根除,如果患者免疫力下降,可能會復發並遭受其他急性感染的威脅。弓蟲和許多寄生蟲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我們的行為,有興趣瞭解也可讀一讀《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This Is Your Brain on Parasites: How Tiny Creatures Manipulate Our Behavior and Shape Society)(請參見〈你的大腦不是你的大腦〉)。

回到個人喜好的議題。我對異國美食的接受程度很高,在法國旅行時,老媽看我大啖發黴且發臭的藍紋乳酪,立馬崩潰,我一直等到老婆開心大啖臭不可聞的法國臭起司時才懂得老媽的感受,但是我超愛的納豆卻讓她敬而遠之。我有不少朋友恨不得刻一個「不加香菜」的印章隨身攜帶,以便吃飯時可以用上。我超愛吃香菜,整碗加好加滿都沒關係,但是我妹吃到香菜卻會生不如死,據她所說,那和啃肥皂一樣噁心,這和遺傳也有關哦。

我來台灣唸大學之前,無辣不歡,結果來了台灣後餐餐味如嚼蠟。我們的口腔中是沒有辣覺受器的,辣椒味刺激的其實是高溫受器TRPV1,因此也會覺得火熱,辣的感覺其實是種痛覺。對辣的喜好除了受TRPV1的影響,也和文化和性格有關,我有朋友其實不太耐辣,吃了一定拉肚子,後口和原口都受罪,可是樂此不疲,我懷疑他們的睡房應該也備有蠟燭和皮鞭;對牛奶、咖啡、酒的接受程度,也基本上和基因有關。

雖然我個性內向害羞,但是卻是個不宅於室的陽光青年,今年的疫情讓我感到超困擾,實在無法理解宅在家就能輕易滿足的宅生活,可是許多阿宅顯然也無法理解旅行的意義,宅可宅,非常宅,這其實也有生物學的基礎;其實就連政治上的偏好,也有生物學基礎,有些人就是無法理解所謂的革新派、自由派的進步主張,但後者也無法接受保守派人士的故步自封,這也像是信教的人無法理解無神論者要下地獄了還為何老神在在。

過去千年會探討如何瞭解自己的,多半是哲學家,可是這百年來,高效的實證科學為我們揭示愈來愈多真相,人類的心靈和行為,似乎也愈來愈不至於深不可測。儘管過去研究人類行為的遺傳基礎,可能在政治上頗不正確,會被批為生物決定論,但是科學家也愈來愈膽敢利用越來越高效的各種先進工具來探討人類的喜好和行為,並且從中也發現,探討所謂行為和遺傳的關係,直的是過度化約了!因為微生物、激素和環境等等後天的因素都會來攪局,有時間和勇氣的話,也可以讀一讀這本大部頭的《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Behave: 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請參見〈人類大行為〉)。

我們人類有兩萬一千多個基因,其中許多控制了我們的習性和行為,只是除了極少數影響重大的突變例外,我們人類大部分的行為都受到許許多多基因的影響,而它們也受到環境的影響,就像一支智慧手機的軟韌體當然是阿宅工程師寫好的,但是你怎麼使用那些軟體決定了你手機的能耐;環境對我們基因體的影響,甚至還會留下表觀遺傳印記,就像同一本教科書,由學霸或學渣來劃重點,就能夠讓讀過的學生名列前茅或名落孫山。

除了我們自身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我們身上的眾多微生物也居功厥偉。我們的基因數量畢竟有限,有些累活髒活乾脆外包給微生物來幹。這也有點像智慧手機一樣,雖然一般都有預裝的APP(也就是我們的基因體),可是你自己仍可下載一堆APP來玩,這些微生物就像是APP一樣,決定了你的手機有多精彩到你必須天天低頭滑個不停。就像近年不斷爆資安問題的APP類似,有些APP會反客為主,暗中操控手機,把你的個資傳到某國情治單位的伺服器中,有些微生物也悄悄地改變了人類的行為。

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對我們的胃口和身材,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似乎已不算是新聞了,近年更發現,我們的情緒,甚至也會受到腸道微生物的影響。當然,情緒受到的影響還來自童年經驗和環境甚至是氣候。尤其是童年經驗,許多殺人魔都有悲慘的童年創傷,雖然他們都該受到嚴厲的懲戒,可是預防不是該勝於治療嗎?

讀了《我,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我們不僅不該對人類這種動物所控於各種各樣的遺傳、微生物、環境等因素的複雜交互作用而感到憂心忡忡,反而該懷有更悲天憫人的胸懷,認識和承認到我們人類的想法和行為的確在某些情況下會身不由己,而不會一味地用是非曲直來評價他人,畢竟你我在人家那樣的基因、微生物、激素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下,也不一定會比他們表現得更好!

如果你想知道我們人類該如何瞭解諸多行為背後的原因,《我,為什麼會這樣?》是一本很能夠讓你大開眼界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

2020年度十大好書




一年比一年忙,不過同往常一樣,來篇年經文,推出我個人的十大好書評選,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今年稍有不同的是,我寫了篇文章〈淺談科普書評〉說明我對書評的賤⋯⋯哦不⋯⋯見解。

我們與好書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莫忘世上癡人多,讓我們立足學海、胸懷萬物、理解世界、征服理盲。把知識拉進來、用出去!

對我來說,這些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即使沒有毀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一些小弟手撰寫了推薦序或導讀的好書,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改變你的心智: 用啟靈藥物新科學探索意識運作、治療上癮及憂鬱、面對死亡與看見超脫》How to Change Your Mind: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Psychedelics Teaches Us About Consciousness, Dying, Addiction, Depression, and Transcendence
書評:〈【GENE思書軒】不要嗑藥!不過,有個又安全又嗨的替代方式⋯⋯〉
簡介:
這本重口味的好書《改變你的心智》中,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不僅耙梳許多和迷幻藥有關的科學研究和歷史,還親自嗑了藥!所以這本《改變你的心智》有很強的個人探索和冒險的精神。他親身冒死嘗試了三種迷幻藥,一種比一種強勁。當然,他的腦袋沒壞掉,否則也寫不出這麼有條理的好書!他主張,適當劑量的啟靈藥能夠改善情緒、提高認知功能,也讓臨終或癌末患者不再恐懼死亡。然而,社會大眾對啟靈藥有極深的誤解,認定它們是會讓人心智崩壞的成癮物質,應該嚴厲禁止使用!他帶我們到各大校園和研究機構裡探索啟靈藥的發明發現,以及後續的研究,還有名校校園中令人瞠目結舌的瘋狂教授等等,如何開發啟靈藥的潛力,以及後來又怎麼被汙名化,再到近來神經科學家如何用它們來研究人類的大腦等等。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書評:〈GENE思書軒【GENE思書軒】看起來很會嗆,其實很玻璃(我講的不是小粉紅哦)〉
簡介: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想談談近年似乎廣為流行的三大謬誤,讓大學生成為玻璃心世代:一、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二、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你的感覺;三、「我們」 VS 「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這本書的緣起是,海德特和路加諾夫寫了篇文章投稿美國的知性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解釋過去一兩年的校園事件和風潮,。因為是忠言逆耳地批評許多大學的現象,原先以為會被大肆幹譙,沒想到反應絕大多數是正面的。




《再啟蒙的年代: 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Enlightenment Now: The Case for Reason, Science, Humanism, and Progress
書評:〈【GENE思書軒】你說這世界很糟,我覺得你挺有思想──但你想錯啦〉
簡介:
民眾似乎愈來愈把科學家的忠言當屁,彷彿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悲慘的,就是科技發展。在這樣的反智氛圍下,知識份子要如何安身立命呢?身為公共知識份子的領軍人物之一的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要用這本《再啟蒙的年代》來告訴大家,免驚免害怕,我們仍然活在一個美好的年代,而且都要歸功於啟蒙時代留下的遺產——理性、科學、人文主義!!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 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
書評:〈絲綢之多帶多路〉〈八九・六四・卅一〉
簡介:
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的《絲綢之路》更要帶我們穿越千年的時空,來認識連結歐洲和太平洋從地中海東岸、黑海至喜馬拉雅山脈的那塊地域怎麼成為地球轉動的軸心。這塊地域途經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俄羅斯和亞塞拜然都不是中西熟悉或甚至有好感的國家。然而,她們在過去千年中,卻是橫跨東西的橋梁,也是文明的十字路口。




《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Darwin Comes to Town: How the Urban Jungle Drives Evolution
書評:〈【GENE思書軒】仙台烏鴉用汽車碾碎堅果、歐洲鯰魚突襲鴿子當大餐!?〉
簡介:
城市化進程是現代文明發展的重要一環,是不是讓我們困在生物多樣性的荒漠當中呢?《達爾文進城來了》為我們揭示了,和人類一樣,許多生物在城市中也能自得其樂。原來,有不少生物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快速地演化出五花八門的奇門妙技,悄悄地更加適應了都市的環境,甚至還更變本加厲地如魚得水。書中一個又一個精采的故事,讓你穿梭在城市街區時,會想要一探它們的蹤影!




《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The Irrational Ape:Why Flawed Logic Puts us all at Risk and How Critical Thinking Can Save the World
書評:〈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獨裁者手冊〉
簡介:
《反智》這本書解析了許多陰謀論招數,彷彿是本《葵花寶典》,先把理性自宮吧!以下,我們來模擬一下讓人自廢理性能力該如何進行!《反智》中文版副標是:「不願意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這太客氣了。《反智》的原文書名是The Irrational Ape,明指如何我們不理智地思考,和一隻猿有何差別?還有資格當人?




《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揭開你我選擇相信與拒絕相信的心理學》Not Born Yesterday: The Science of Who We Trust and What We Believe
書評:〈【GENE思書軒】那種鬼扯都有人信,人真的那麼好騙?〉
簡介:
在這個假新聞傳播更容易的時代,利用更可靠的來源查證,門檻也史無前例地低。這究竟是一個騙子更容易當道的年代,還是真相更能夠勝出?這幾年因為假新聞的洗禮,我們恐怕很難對「真相永遠只有一個」有足夠的信心吧?這時候,法國巴黎吉恩.尼科德研究所(Jean Nicod Institute)的認知科學家雨果.梅西耶(Hugo Mercier)要在《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精闢地告訴大家,人其實沒那麼好騙!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Simple Strategies for Giant Leaps in Work and Life
書評:〈【GENE思書軒】用送人上太空的智慧搞定你的人生!〉
簡介:
在探索外太空的艱難任務中,除了增進人類的科學知識以及科技研發、為以後的移民舖路,過程中的挑戰,也為我們進行其他複雜工作提供了許多管理上的寶貴參考!甚至對我們在人生中遭遇的各種挑戰和抉擇,也有借鑑的意義!至少,來自土耳其,在美國路易斯克拉克法學院任教的歐贊.瓦羅(Ozan Varol)就這麼認為,所以把多年「火星探測漫遊者計畫」(Mars Exploration Rover, MER)以及「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Cassini–Huygens)的經驗和觀察,寫成這本《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




《傳染力法則:網紅、股災到疾病,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The Rules of Contagion: Why Things Spread──And Why They Stop
書評:〈【GENE思書軒】離婚、肥胖、慢性疾病⋯⋯都可能透過社交連結傳染!?〉
簡介:
這本在疫情前就寫好的好書《傳染力法則》,剛好就在疫情全球大規模流行時出版,真是無巧不成書!《傳染力法則》作者亞當.庫查司基(Adam Kucharski)任教於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他原本是數學科系出身的數學家,因緣際會之下親赴太平洋群島多座村落以及拉丁美洲多間醫院展開田野調查,研究伊波拉病毒和茲卡病毒等全球性的傳染病。讀了《傳染力法則》,我對他敬佩得五體投地,因為他把在傳染病中研究得到的洞見和啟發,都用來分析許多事物的傳染力上。




《自由的窄廊:國家與社會如何決定自由的命運》The Narrow Corridor: States, Societies, and the Fate of Liberty
書評:〈自由的窄廊之命運〉
簡介:
不可多得的經典好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作者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在川普時代的亂局下,用這本擲地有聲的《自由的窄廊》來分析各國,包括美國的政治,告訴我們,自由有多可貴!他們在《自由的窄廊》主張,國家機器強,社會更要強,互相制衡,踏入「窄廊」,自由才有保障。


再來,推薦小弟撰寫了推薦序或導讀的幾本好書:



《基因社會:從單一個體到群體研究,破解基因的互動關係與人體奧妙之謎》The Society of Genes
導讀:
兩位系統生物學家亞奈(Itai Yanai)與勒爾克(Martin Lercher)就要在這本《基因社會》中說明,我們的基因體,才不是由單個自私的基因所組成的,而像是人類社會一樣,我們的基因體就是一個基因的社會。《基因社會》引用了許多新的科學觀念和發現,所以這本好書,即使對在大學中修過遺傳學的朋友來說,也會有許多新的啟發。對於想要瞭解基因如何打造出你我這樣的奇妙生物,也能夠令人大開眼界!




《祖先的故事:前往生命初現地的朝聖之旅》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導讀:〈踏上溯祖的朝聖之旅〉
簡介:
雖然道金斯沒寫過演化生物學的教科書,但這本寫給一般大眾的《祖先的故事》卻能和教科書的內容相提並論。演化生物學的教科書,主要有兩種寫法,一類主要是用演化的機制來分章節,另一類則主要用生命的演化史。早期的主流主要是後者,但近年大多採用前者的寫法。而採用後者的教科書,也主要是從最古老的年代前到晚近。而這本《祖先的故事》則突破了過去教科書的慣用模式,開風氣之先地利用「溯祖」(coalescence)的方式,在演化樹上從讀寫這本書的物種——智人(Homo sapiens)開始,一直追溯到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Timefulness: How Thinking Like a Geologist Can Help Save the World
推薦序:〈如何像地質學家一樣思考?〉
簡介:
瑪希婭.貝約內魯(Marcia Bjornerud)主張,岩石是動詞而非名詞,因為岩石見證了地球長久的變化。岩石和冰芯甚至也記錄了大氣的成分變動以及遠古的氣候。地球氣候過去多次大起大落,讓生命過去多次遭逢毀滅性的大災難。現代智人的繁衍興盛,要拜氣候轉趨穩定所賜,而今我們卻大規模地造成氣候變遷的快速不穩定,讓人類文明的未來堪慮。大自然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發生了許多事情,現在有許多環境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對地球不夠瞭解,而地質學家的思維能夠幫助我們擴大視野,培養時間素養,為地球的未來做出更長遠的規劃,成為地球生命社群更好的公民!




《從一到無限大:科學中的事實與臆測》One Two Three... Infinity: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
推薦序:〈科學頑童的物理世界漫遊記〉
簡介:
然而,不管乍看之下有多高深莫測的科學理論,都是要用來解釋一個現實的現象或問題,只是有沒有高手能夠把科學理論轉化成大眾都多少能略懂一二的通俗白話文。雖然做起來可能吃力不討好,但是仍有熱愛科學的大師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鄉民們分享科學發現的喜悅,因此樂意寫些科普書,而這本《從一到無限大》是理論物理大師喬治‧加莫夫(George Gamow, 1904-1968)的經典之作!




《美的演化:達爾文性擇理論的再發現》The Evolution of Beauty: How Darwin's Forgotten Theory of Mate Choice Shapes the Animal World and Us
推薦序:〈美麗會怎麼發生?〉
簡介:
要探究「美感」是怎麼演化而來的,有誰比一位鳥類學家更稱職呢?於是,美國耶魯大學的鳥類學家理查.O. 普蘭(Richard O. Prum)就義不容辭地寫了這本好書《美的演化》,因為寫得實在太生動有趣,而且也有自己的原創想法, 因此在二○一七年登上了《紐約時報》的年度十大好書榜!並且還入圍了普利茲獎的決選名單! 普蘭在多年的鳥類學研究經驗中,讓他在欣嘗完鳥類的各種藝術展演後,對性擇進行深思,在這本《美的演化》中有強力的主張,那就是所謂的「美麗會發生」!




《瘟疫啟示:流行病是歷史,也是未來》The Pandemic Century: One Hundred Years of Panic, Hysteria and Hubris
推薦序:〈我們與瘟疫的距離〉
簡介:
我們真的該清楚理解過去的傳染病史,才能在未來化險為夷。在這個工作上,甚少人能和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醫藥史學家馬克.霍尼斯巴姆(Mark Honigsbaum)的功力相提並論,這本《瘟疫啟示》是擁有大量細節,具高可讀性及科學嚴謹性的一本好書,讓我們對許多自以為熟知的傳染病,有更多的正確認識。霍尼斯巴姆是位優異的作家,《瘟疫啟示》中的十章,就像十部寫實電影一樣讓人如臨其境,也像犯罪偵探小說一樣驚險刺激,從實驗室到犯罪現場,環環相扣的劇情峰迴路轉,讓人目不暇給。科學家抽絲剝繭地尋找病原體,在這期間也犯過致命的錯誤,但是拜科學自我修正的能力和效率所賜,終能夠鑑定出罪魁禍首。


最後,也推薦小弟掛名推薦的幾本好書  :)





《演算法的一百道陰影:從Facebook到Google,假新聞與過濾泡泡,完整說明解析、影響、形塑我們的演算法》(Outnumbered: From Facebook and Google to fake news and filter-bubbles - the algorithms that control our lives
書評:〈【GENE思書軒】效法格雷總裁,好好調教演算法吧!〉
簡介: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道出,死亡和稅賦是人生中的註定。在這個手機、社群媒體和搜索引擎泛濫的年代,我們還得再加上「演算法」。誠如死亡和稅賦,演算法似乎也深不可測,引人好奇也令人擔憂恐懼,莫忘世上苦人多。臉書和谷歌到底多麼所向披靡?閃開,讓專業的應用數學老師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讓我們見識一下演算法究竟是雄韜偉略還是金玉其外吧!




《雞冠天下:一部自然史,雞如何壯闊世界,和人類共創文明》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World? The Epic Saga of the Bird That Powers Civilization
書評:〈【GENE思書軒】雞哥爆料:你忽略的雞毛蒜皮藏著天降奇雞!〉
簡介:
如果有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或許會以為統治地球的是貓,哦不,是雞。雞口的數量遠超人口,雞也是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鳥類,親密到當我跟一些朋友說我在做鳥類的研究時主要會使用到雞,居然有不少人疑惑地問我:「雞,原來是種鳥?」或許是太多人在認知上把雞獨立成了某一特定類群的動物了吧?不僅如此,雞,也是種內多樣性最高的鳥類,深具解答胚胎發育和性狀遺傳等重要生命科學問題的潛力,值得專門為牠們著書立傳,讓我們認識這種飛不高又飛不遠的熱帶鳥類,如何和人類一起趴趴走到全世界!




《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Ein Keim kommt selten allein: Wie Mikroben unser Leben bestimmen und wir uns vor ihnen schützen
書評:〈【GENE思書軒】你家廁所可能比廚房更乾淨!?〉
簡介:
近年台灣書市出版了大量關於微生物相關的科普書,不過《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仍然相當與眾不同。作者馬庫斯.艾格特(Prof. Dr. Markus Egert)有業界研發對付微生物的產品之經驗,最早研究體味和止汗劑,對此有不少著墨和建議,他後來也研發基改細菌的酵素用做洗衣精的添加,對洗衣衛生也有探討。因此他的視角和許多學者不太一樣,不僅提供大家有趣的微生物學知識,也著重在與人體衛生最息息相關的部分,並且討論了我們居家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




《我,為什麼會這樣?:喜歡這些,討厭那些,從生物學、腦科學與心理學解釋我們的喜好、情緒、行為與想法,重啟一趟人類的認識之旅》Pleased to Meet Me: Genes, Germs, and the Curious Forces that Make Us Who We Are
書評:〈【GENE思書軒】承認吧!你根本搞不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那樣〉
簡介:
你,瞭解你自己嗎?我們對飲食、服裝、習慣、宗教、政黨,都有自以為擇善固執的喜好,在這些議題上,只有自己才是對的!然而,會不會有不少時候,你捫心自問,其實你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會莫名奇妙產生一堆情緒?不知道為什麼會瘋狂地愛上一些人事物?不知道為什麼會做出一些內心深處也搞不清楚的選擇?沒關係,只要沒造成太大的困擾,你還不需要向心理師尋求幫助,因為我們畢竟都能夠在事後用一堆乍看之下合情合理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如果你無法充分說服自己,那麼就來讀讀這本《我,為什麼會這樣?》吧,瞭解一下基因、微生物、激素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怎麼讓你有時候都不認識自己了。




《匱乏經濟學 (新版):為什麼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書評:〈多多才益善的匱乏經濟學〉
簡介:
《匱乏經濟學》讓我們知道,屆時收入下滑甚至失業的人都會出現認知頻寬不足的現象,任何重視社會正義的民主政府都該為不幸的人民伸出援手。另外,在疫情緊繃時,各國也出現了治理潰敗的現象,要避免進入本書提到的「匱乏模式」而陷入惡性循環,也考驗著政治家的智慧!




《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This Is Your Brain on Parasites: How Tiny Creatures Manipulate Our Behavior and Shape Society
書評:〈你的大腦不是你的大腦〉
簡介:
當我讀到這本生動有趣的科普好書《寄生大腦》,感到連腸子都驚呆了,原來我們有好多行為,搞不好都會受到寄生蟲或微生物的影響!腸道細菌影響情緒也差不多成了常識。唐鳳有沒有控制你的腦波我不曉得,但是你可能真的比較需要擔心肚子裡的「蛔蟲」。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You: A Natural History
書評:〈【GENE思書軒】我身上的每個原子都在更新──換完一輪之後,我還是「我」嗎?〉
簡介: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你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當你年紀愈來愈大,是否就愈來愈不關心這些問題了呢?讓這本好書再次喚醒你沉睡的好奇心吧!來認識一下你有多麼滄海一粟的同時又有多麼的獨一無二。




《傳染病的世界史:人類二十萬年興亡史上最大戰爭!》(感染症の世界史)
書評:〈【GENE思書軒】為什麼總有新傳染病?我們該打疫苗嗎?還會有全球大流行嗎?〉
簡介:
如果對傳染病還是沒有正確的認識、繼續破壞生態環境增加野生動物和人類不當接觸的機會,加上全球氣候變遷的推波助瀾,我們有生之年很可能還能再見證另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一樣要花好幾年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這本《傳染病的世界史》是很值得一讀的好書!作者石弘之甚至在幾年前日文版中,就預測了下一場(也就是這一場)疫情很有可能來自中國南方!




《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從舊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改寫人類萬年的歷史》The Ages of Globalization: Geography,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書評:〈【GENE思書軒】支撐發展和散布病毒的都是它──橫跨七萬年的全球化〉
簡介:
在百年一遇的疫情中,除了病毒搭上人體無遠弗屆地流通全球,也讓我們見識到沒了暢行無阻的國際旅行有多麼不方便。科技和文明的發展若能持續,人類跨出地球星際旅行應該是早晚的事。薩克斯的這本好書告訴我們,這一切雄心壯志,早在七萬年前就蓄勢待發,並且在人類族群跨越時空的的競合中不斷加速前進!




《人類使用說明書:關於生活與人際難題,科學教我們的事》Explaining Humans: What Science Can Teach Us about Life, Love and Relationships




《瑪瑪的最後擁抱:我們所不知道的動物心事》Mama’s Last Hug: Animal Emotion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out Ourselves




《寫給青少年的物種起源:突變、天擇、適者生存,演化論之父達爾文革命性鉅作,改變人類看世界的方式(經典問世一百六十週年紀念版‧全彩圖解)》Charles Darwin’s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Young Readers Edition
簡介:
不懂演化,就無法理解地球上所有生物千絲萬縷的關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其實是寫給社會大眾閱讀的科普書,現今對了解演化的思想和理論來說,也還是非常重要,只是歷經了一個半世紀,對現代讀者來說,可能並不太好懂。幸好有麗貝卡.斯特福夫用心的編寫,讓我們又能重溫這部跨時代鉅著的恆久魅力!值得年輕讀者和生物老師用心一讀!




《大腦百科:神經科學最高水平之作,以前所未見的精密圖解漫遊大腦》The Brain Book:An Illustrated Guide to it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Disorders
簡介:
大腦的一千億個神經元,產生了超過一百兆個連結。光是要用電腦把這個連結儲存起來,就得用上十兆GB的記憶體。腦科學無疑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挑戰!這本極為精美的科普鉅作,讓你可以用大腦來認識大腦!




《好奇孩子大探索:真的假的?原來人類這麼囧》(びっくりして、おもしろい! へんてこりんな人間図鑑)
簡介:
你是個怪人嗎?讀了這本書,可能會覺得人類真的好奇怪。但沒關係,這些聽起來很囧的事情才是維持健康身體的法寶,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重要。好好認識一下我們身體需要的是什麼吧!




《超能生物~無名英雄大追蹤:51件仿效自生物的絕妙聰明事》(人間の役に立っている ありがた〜い生き物たち)




《哆啦A夢科學大冒險2:穿梭恐龍異時代》(ドラえもん ふしぎのサイエンス──恐竜のサイエンス)




《滅絕生物學:失敗者的生存策略》(もうすぐいなくなります: 絶滅の生物学)




《科學讀書人: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三版)》The Science Reader: Notes from a Physiologist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淺談科普書評

MooInk+開箱文

The Sky of Gene: APP時代的讀書術

The Sky of Gene: 2019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8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7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6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5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4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閱讀全文...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自由的窄廊之命運








過去兩年,真是世局變化雲譎波詭,沒想到川普一邊稱習維尼是最好的朋友,一邊大打中美貿易戰。拜中國早期試圖隱匿疫倩所賜,新變種會人傳人的特殊嚴重傳性肺炎在武漢爆發,然後原本以為會把中國搞垮的武漢肺炎,卻是把歐美搞得哀鴻遍野,中國反而漸漸恢復正軌,令不少人懷疑在對抗人災人禍上,哪不成極權國家更有效率?

疫情在美國方興未艾時,川普競選連任卻敗給了拜登,讓我贏得不少賭金,因為台灣幾乎沒人看好拜登,非常多朋友誤把支持當作是預測。可是美國年初在國會山莊發生了爆動,川普煽動支持者攻佔國會阻礙民主程序,造成多起死亡。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動亂,也令人一再懷疑,究竟自由的意義和代價為何?

不可多得的經典好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在川普時代的亂局下,用這本擲地有聲的《自由的窄廊:國家與社會如何決定自由的命運》The Narrow Corridor: States, Societies, and the Fate of Liberty)來分析各國,包括美國的政治,告訴我們,自由有多可貴!

《自由的窄廊》推出就受到極大的關注。首先來說,和《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相比,《自由的窄廊》更不好讀,因為內容實在太龐雜了。可是,完全瑕不掩瑜的,《自由的窄廊》是一本很價值投資時間和精力來讀的好書!讓我們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國家能保障自由,有些國家卻宰割公民?還有些國家徒具形式,根本無法有效治理?而非把問題簡化成「民主可以吃嗎?」、「專制就是高效」等等不需動腦就可以反射的幼稚天真。




以下這些就是在《自由的窄廊》問到的各種問題:

- 生活在奈及利亞與剛果,納粹德國與共產中國的人,要面對怎樣不同的國家機器?人類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避免落入社會規範與專制獨裁的陷阱?
- 歷史上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如何演變?古雅典城邦如何成功打造國家與社會的動態平衡,踏入自由的窄廊?
- 為什麼會出現國家機器?國家機器如何改變社會?
- 國家機器讓人發大財?國家機器的有無如何影響經濟誘因?
- 義大利城邦與墨西哥古文明如何制約國家機器,透過商業股票、產權保障與專業化貿易,創造與專制國家不同的經濟誘因?
- 歐洲憑什麼?西北歐社會如何在雅典、義大利與墨西哥沒落後,重新穩住國家機器,重回自由的窄廊,締造近代史上前所未見的繁榮?
- 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機器、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
- 有著民主傳統的印度,為何抹煞自由、創造貧窮的種性制度還是根深柢固?印度國家機器為何長期失靈?
- 結構性因素如何與社會互動,創造不同的國家?
- 以立憲精神與嚮往自由聞名的美國,為何會有著貧富不均、歧視黑人、犯罪猖獗的缺陷制度?
- 為何拉丁美洲、非洲與亞洲許多後殖民國家,明明具備現代國家雛形,國家機器的能力卻被酬庸與貪腐侵蝕,既無法提供公共服務,也無能保障自由?
- 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國家如何透過專制國家機器,維持社會規範的窠臼,種下自由喪失、暴力與不穩定的因子?
- 德國威瑪共和與一九六○年代的智利為何走向兩極化,導致強人與納粹崛起,最終掉出窄廊、喪失原本享有的自由?這對當代民粹政治又有何啟示?
- 哪些條件才能幫助國家更順利轉型到自由的窄廊?
- 當今世界的全球化與自動化,對政治經濟制度施加哪些危機與挑戰?迥異於美國的瑞典經驗,又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習,打造出更平衡、更能保障自由的國家與社會?


要讀懂這本書,最起碼要知道英國政治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在《利維坦》(Leviathan or The Matter, Forme and Power of a Common Wealth Ecclesiastical and Civil)中提出的「巨靈」之概念。簡單說,霍布斯主張,在沒有政治社會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之下,由於沒有公共權力使大家敬畏,人們便不免於戰爭,互相爭奪、殘殺,陷入一種一切人對抗一切人的戰爭狀態。在此狀態下,沒有文化和社會,人們的生命是孤獨的、貧困的、惡劣的、殘忍的和短暫的。沒有是非和公正、不公正的觀念,只有強力與詐欺。

為了獲致安寧與和平,便有依自然法而建立一種公共權力的必要。方式是將各人所有權力和力量,都交付給一個人或一個集會;依照多數的意見,化約眾人的意志為一個意志,共同服從此一公共權力者的命令,以維持和平與安全。但每一個人必須和每一個人訂約,授權於此一人或此一集會,並放棄自己治理的權利於此一人或此一集會,這樣的組合叫做國家,巨靈便產生了。




然而,當巨靈作大了,即使在民主自由的國家或社會,也會出現即得利益者靠各種裙帶關係來撈取各種政治利益,甚至領導人膽敢背棄民主的價值,暗中欖權和濫權。幾乎所有政客都有此現象,問題只是程度的差別。國家巨靈不是吃素的,獨裁者只要給少數親信好處就能大權在握,乾嘛管人民死活?

巨靈,對許多主張公民自由的人來說,猶如洪水猛獸。過去許多解釋為何有些國家會比另一些國家更繁榮興盛的時候,會認為那些中央權力集中程度更小的國家,因為有更多自下而上的自由和彈性,所以能夠發展得更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年)在《通向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中就主張,政府管控的計劃經濟必將導致集權暴政。到了極端的時候,甚至有人主張任何政府的管控都是邪惡的,政府不僅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可是,這卻無法解釋為何有些高度自由到近乎無政府的國家或社會,卻是原始的狀態,政府高度管控的北歐福利國家,則反而是國富民強!

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在《自由的窄廊》主張,國家機器強,社會更要強,互相制衡,踏入「窄廊」,自由才有保障。要進入窄廊中很不容易,國家巨靈太強大時,就會拚了命剝奪人民的自由,這就是在專制極權國家中司空見慣的,因為威權政治菁英可以為所欲為,就不會再顧及人民了,即使有過自由和法治又如何?要不要問問林鄭月娥舔共有多爽?可是當國家機器無法有效運轉,地方土豪作大,輕則像一些東南亞國家,中央權力伸不到地方,任由地方勢力胡搞瞎搞,重則軍閥四起內戰不斷。

國家機器和社會力量的微妙平衡,就像走在高空吊索上,即使進入了自由的窄廊,也會掉出去。他們的主張,基本上可以簡化成這張書中的圖所示:




他們在《自由的窄廊》中讓我們見識到他們淵博的學識,分析了諸如以上列舉古今中外案例讓我們知道:自由,從來就不是掌權者會賜給人民的禮物,而是國家和社會競合的產物。自由,是不進則退的,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的紅后(Red Queen)那樣,努力奔跑只是為了保持原地不動。在維持在自由的窄廊中,國家和社會都要步伐一致地共同前進。

美國是「受制約的巨靈」(Shackled Leviathan),身為波士頓世界頂尖大學的學者,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對美國這個原本在自由的窄廊中前進良好的國家,但也感到憂心忡忡,尤其近年他們對川普政府對美國民主法治造成的傷害,有許多的討論。川普利用民粹上台,可是卻任何社經高層的菁英來宰制人民。他們警告,人民不該期望國家機器自動來保護我們。對於如何繼續保有民主自由,他們即不樂觀也不悲觀,因為他們是傑出的學者,他們儘可能提出精闢的見解和分析!他們對美國國家機器應該要有的功能之不足,如醫療保健提出針砭。這在武漢肺炎疫情下,顯得更詭異,一個世界強權,在一場疫情下反而脆弱不堪。

美國政治經濟學家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提出,西方國家自由民主制的到來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是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但中國仍老神在在啊,不僅沒有更民主自由,反而在習維尼領導下,對自由的縮限愈來愈多。

對於史上最大的專制國家,他們認為,「專制巨靈」(Despotic Leviathan)讓中國將停滯不前,不會發展成民主自由的國家,也認為中國過去一直是在法家和儒家之間擺蘯。他們從《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就認為中國靠榨取、剝削和掠奪來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在中共統治下,中國不可能對西方強權造成真正的挑戰。從中美貿易戰來看,美國一旦切斷高階晶片的供應,中國有許多科技產品都面臨無法生產的難題,而中國戰狼式外交,讓歐美日對中戒慎恐懼,加上武漢肺炎搞得全世界人仰馬翻,中國不靠留學歐美的人才,用自己填鴨式教育能產生多少創新,真的令人懷疑。

然而,在這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中,台灣也讓全世界見識到,在國家機器和社會力量的制衡下,經濟和社會活動也都能照常,而台灣就在自由的窄廊中前進,儘管過去歷經學運等。而在國內發生大規模傳染的情況下,韓國也在未曾封城的情況下對疫情有一定的控制,隔壁的日本政府極為消極應對,但相對歐美也沒釀成醫療崩潰,日韓同樣也在自由的窄廊內。因此,儘管困難重重,但東亞各國,也沒有不能進入自由的窄廊之理由!

《自由的窄廊》雖然我是高度推薦,但這本書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他們在各東拉西扯地談,要不是我一再提醒自己回到圖一的重點,很容易就迷失方向;另一個是,雖然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列舉了很多國家為例,但都似乎有種事後諸葛,甚至是先射箭再畫靶的感覺,雖然我相信也同意他們的理論,但仍忍不住當個懷疑論者。在更多類似的證據和分析提出之前,姑且不要太快下斷言。

閱讀全文...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你的大腦不是你的大腦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醫學昌明的時代,把許多先進國家被搞得七葷八素。冠狀病毒甚少造成嚴重疾病,一般是症狀輕微的普通感冒,過去有高致命力的已知也只有SARS和MERS。可是冠狀病毒從野生動物跨物種地感染人類,肯定不是這幾十年才發生的,只是過去不明就里,就用「瘴氣」稱之。

病毒的基因不多,感染人類後要讓人變得像恐怖片或科幻片中的喪屍,是不太可能的。然而,我們人類的行為搞不好會受到這些病毒的影響。嗯,我說的不是因為封城宅在家太無聊而在臉書或IG上瘋狂張貼各種怪異行為的影片,而是不知不覺受控於病毒……

我們人類長期和一大堆寄生或共生在我們身上的微生物、寄生蟲為伍,一直到我小時候,肚子裡還長過蛔蟲,被強迫吃下偽裝成糖果卻超難吃的藥。現在我們消滅了許多寄生蟲,但發育時的身體沒了寄生蟲等外敵,只好無聊地拿自己身體作亂,也造成不少朋友的困擾。

拜元基因體學(metagenomics)的進展迅速所賜,現在我們也知道身上的細菌等微生物,就細胞數量來說,沒有人體細胞的十倍,也有好幾倍。我們的腸道中尤其藏匿了許多微生物,它們對我們的健康有頗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何益生菌產品愈來愈受歡迎的原因。英文裡有個常見詞語「gut feeling」,大意是直覺,大部分人在使用時也不管和腸子有啥關係。然而,現在的許多科學發現,讓人不禁懷疑,第一個說出這詞語的阿宅,是不是真的感覺到了啥。

當我讀到這本生動有趣的科普好書《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This Is Your Brain on Parasites: How Tiny Creatures Manipulate Our Behavior and Shape Society),感到連腸子都驚呆了,原來我們有好多行為,搞不好都會受到寄生蟲或微生物的影響!腸道細菌影響情緒也差不多成了常識。唐鳳有沒有控制你的腦波我不曉得,但是你可能真的比較需要擔心肚子裡的「蛔蟲」。

這讓我覺得這次冠狀病毒造成的疫情,內情似乎不太單純。不是因為這個冠狀病毒是人造的,而是書中提到,流感發病前,潛伏了流感病毒的阿宅,也會變得更想出門去趴趴走,說好的社交距離呢?這無疑為流感的傳播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而注射了流感疫苗的阿宅身上,也有類似的現象。如果冠狀病毒也會造成這樣的行為呢?會不會讓許多所謂「無症狀」的阿宅們,唯一出現的「症狀」是更想出門趴趴走呢?想到這點就讓人不寒而慄。

當然,因為難以在符合醫學倫理的情況下,找一群肥宅來進行實驗,所以還不能當作蓋棺論定的科學知識。在探究寄生蟲對行為的影響這件事上,過去要提出研究計畫,也因為要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研究方法,讓科學家四處碰壁。《寄生大腦》就提到了好幾位科學家如何力排眾議、特立獨行地闖入這個領域,艱辛地轉移了科學典範,讓人對他們的遠見和勇氣感到十分欽佩。

我們現在知道了好些宿主的行為受控於寄生蟲,甚至整個行為都淪為寄生蟲服務的狀況,例如人被貓主子控制…哦不…人可能因為感染了弓形蟲而更愛貓,除此之外女人可能還會更愛打扮等等。這點雖然還有爭議,但是老鼠感染了弓形蟲,會被貓尿吸引,讓牠們成了貓玩具和食物,是弓形蟲回到貓咪身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宿主行為被改變的另一有名例子有偏側蛇蟲草菌感染的「殭屍螞蟻」,然後爬上葉片等羊群來吃下。

《寄生大腦》提到的一個讓我下巴掉到地上的有趣現象,是人類在懷孕時嗜吃泥土的現象。有些文化中的婦女,是突然想吃泥土,才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在一些部落,泥土也被當作治療孕吐的手段。其他動物也有類似的現象,這些能被吃下肚的泥土,不是隨便挖來的,而是深藏地底的乾淨黏土,能夠吸附真菌、細菌、病毒和有毒化合物等等。我們甭說這種黏土,連種菜的泥土都不常見到了,所以只有當上月光族了才吃土,但是為了抵禦致病的微生物,我們用上了許多香料和草藥,這也成就了佳餚的滋味;當然,要搞出人命懷胎十月,得成功擇偶。我們的擇偶條件,也深受過去防範寄生蟲而影響,能當上俊男美女可能就是沒病的象徵。

《寄生大腦》還指出,致病微生物對我們行為的影響甚至還會擴及到政治上的態度,一些社會科學的研究顯示傳染病的危脅,會讓民眾的政治立場更加保守、排外和反同。我們這次面對的是百年最嚴重的疫情,沒有之一,對經濟造成二戰以後最大的打擊。可想而知,即使我們順利研製出疫苗甚至更幸運的找到特效藥而終結疫情,今後的世界也不會像我們熟悉的過去十年、廿年那樣了,全球化的進程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各國國內保守主義的勢力也會趁機抬頭,只是2019冠狀病毒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政治立場最保守、投票率的高齡人士,但是即使政治版圖不洗牌,未來各國社會的包容力也很難愈來愈大了,這恐怕是大家都始料未及的吧,我們必須慎思明辨。

不管病毒對我們做了啥,還是儘量保持社交距離吧!與其讓冠狀病毒寄生呼吸道,在瘟疫蔓延時,我們還不如宅在家讓《寄生大腦》的知識來寄生大腦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

閱讀全文...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2020年精華文章




很快的,又是新一年的開始,又來到年度大回顧的時候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光荏苒,從無名小站搬來這裡轉眼間就13年了,迄今也累積了總共1,065篇文章,總瀏覽量突破502萬次!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迄今已有超過7,340位朋友按讚 ^_^ 若不想錯失文章發佈,可以掃瞄以下QR碼訂閱LINE訊息哦~今年小弟仍會繼續努力嘴炮⋯哦不⋯寫文章的!




為了回顧本年度的精華文章,我以下列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2020年文章」、「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以及「累積最熱烈討論的文章」,和大家再度分享一下。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文章」、「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所有文章」和「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是從Google Analytics的資料來的,也就是點閱率最高的文章;那些有分上下集的文章,僅列出點閱率最高的那篇。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2020年文章

1) 2019年度十大好書

2) 生機勃勃的基因社會

3) 達文西傳

4) 美麗會怎麼發生?

5) 八九・六四・卅一

6) 精確的強大力量

7) 如何製造文明?

8) 如何像地質學家一樣思考?

9) 大器真的可以晚成

10) 肥宅雞吞億萬

11) 偏見的邪惡力量

12) 踏上溯祖的朝聖之旅

13) 科學頑童的物理世界漫遊記

14) 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原子習慣

15) 流經生命的液體


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

1) 三個傻瓜(3 idiots)-三個忠於自己的笨蛋

2) 2016年度十大好書

3) 讓子彈飛個不停吧!

4) 也來談談「羅輯思維」

5) 笑中帶淚的人在囧途

6) 台灣難道已淪為失敗主義的沃土?

7)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共生哲學

8) 看賤台灣‧看不見台灣

9)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10) 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

11)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12) 也來談談《鴻觀》

13) 2015年度十大好書

14) 六大錯覺的操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15) 【吳哥印象】後記及目錄

16) 沒讀過《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中英完整版)》(The Elements of Style),別說你懂得英文寫作!!!

17) 科學真的說服不了反核四的人?

18) 超蝦的第九禁區(District 9)

19) 好人真的總是自以為是?

20) 好玩又超刺激的高空跳傘(Skydiving)〔上〕

21)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22) 送出國就能增進青年的國際觀嗎?

23) 2014年度十大好書

24) 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

25) 【香江新春】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

26) 【分享】台大機械教授施文彬 語錄集

27) 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28)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29) 2013年度十大好書

30) 李家同,你錯怪漫畫和《達文西密碼》了!


累積最熱烈討論的文章

1)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2) 關於死刑,給朱學恒的話......

3) 關於死刑......

4) 美國牛肉事件中,台灣學者專家之意見

5)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6) 面對中國

7) 滷肉飯,並不是吃與不吃的問題而已!

8)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

9) 相由心生的超自然心理學

10) 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2019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8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7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6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5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4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3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2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0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9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8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7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再度狂賀!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決選入圍

The Sky of Gene - 賀!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初審入圍

The Sky of Gene - 狂賀!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決選入圍

The Sky of Gene - 賀!入圍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的初審階段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