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視2003的節目「峰迴路轉」,可以看到台灣部分曾經陷入低潮、甚至是危機的企業,如何憑著自己的毅力、智慧、和勇氣,堅持到底的故事。「峰迴路轉」介紹十家具代表性的台灣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故事,包括裕隆汽車、巨大機械、神通集團、統一超商、特力公司、年興紡織、光陽機車、台南企業、必翔公司和大陸工程。
關於「峰迴路轉」:面對挫折和挑戰,你會如何面對?
看台灣CEO如何挑戰全世界!
有感於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局紛亂,影響台灣本土企業體質,面臨企業萎縮裁員、失業率不斷攀升等危機,民眾漸失信心,社會呈現不安與惶恐。
在變化多端的年代,企業所承擔的事業成敗、員工生計、社會興衰的使命,經歷了種種艱辛與刻苦。在公視籌備多時的節目「峰迴路轉」,觀眾朋友們將可以看到台灣部分曾經陷入低潮、甚至是危機的企業,如何憑著自己的毅力、智慧、和勇氣,堅持到底的故事。
為鼓舞士氣,替企業體質注入新活力,希望讓全國觀眾與企業界人士,在看到台灣部份曾經陷入低潮、甚至是危機的企業,如何憑著自己「不服輸」、「不怕苦」的精神,最後扭轉乾坤、反敗為勝的實際案例,能夠有所殷鑒、反思和激勵,走出低潮,創造台灣另一個劃時代的「經濟奇蹟」!
台灣CEO的一句話影響全世界科技產業動向
「…., 這種感覺蠻好的!」苗豐強
在全球經濟風向的影響下,無論企業體結構如何堅強,都無法把握永遠屹立不搖。
「峰迴路轉」節目紀錄了各個企業的奮鬥過程,例如在創業期、轉型期、競爭期等重要階段風聲嚴重失誤或失敗,造成企業嚴重危機,後來憑藉自我努力,忍受煎熬與試煉,終得扭轉乾坤、反敗為勝、起死回生,為公司開闢新天地;在力爭上游的過程中,以堅忍卓絕的毅力克服困境,如何改造台灣傳統的企業「代工」體質,注入新希望與活力,建立「國際企業家」的台灣形象。
專家學者加入「峰迴路轉」前置作業
經歷嚴謹,篩選出企業個案
製作這樣一個報導企業故事的記錄片節目,除了秉持客觀與公平,平實報導企業體舉步維艱、天助自助、轉危為安的歷程,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或者其它企業能夠從中得到些許的啟示,與企業故事中的人物共勉之。
看最耀眼的企業家第二代嚴凱泰如何少主中興
苗豐強的雙贏策略如何打造三千億大集團
看看裕隆汽車的嚴凱泰是如何反敗為勝,為企業帶來新契機!再看統一超商徐重仁團隊一路堅持到底的創業故事!還有巨大機械捷安特的劉金標語羅祥安如何起死回生,挑戰不可能!
神通集團的苗豐強如何使用「科學算命」算出產業未來!更多的企業故事等著與觀眾朋友們分享,鎖定公視頻道,10月16日星期三, 早點回家,晚上十點見。
這些影片的來源是電視播放側錄,來自這個網站:城市的遠見(Debussy.org),這是說明:「清單中的影片是電視播放側錄,僅提供各界渴望求知的朋友們免費試看,如果需要購買典藏的話,請使用正版影片,多多以行動鼓勵我們的辛勞的影片工作者,購買請洽公共電視(http://www.pts.org.tw,+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峰迴路轉:
峰迴路轉。裕隆汽車(54:45)
「裕隆汽車」走過半世紀的企業傳奇看企業家嚴慶齡、吳舜文、嚴凱泰兩代三人如何憑實力、靠自己,打造汽車工業在93年開始裕隆連續虧損三年將近20億台幣外界批評聲浪不斷 1995年這個台灣最大的國產汽車公司竟然被股市降為第二類股股東、員工人心惶惶裕隆在嚴凱泰領導下卻遭遇了40年來最大的營運危機很多人都認為裕隆的前途可能斷送在第二代手中就在嚴凱泰苦思如何扭轉情勢時他聽取了林信義的建議將裕隆所有的部門通通搬到三義集中起來以便縮短管理與溝通的距離希望能提高整個公司的運作效率也就是所謂的廠辦合一在裕隆推出新車種之前曾經作過市場調查發現售價70萬以上如果是國產車那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就掉一半如果這部70萬以上的國產車是裕隆做的購買慾望又再掉一半清楚自己最大的弱點之後嚴凱泰親自坐鎮幾乎全天候盯緊生產線
峰迴路轉。巨大機械(55:00)
「巨大機械」捷安特的創業故事看Giant如何扭轉MIT的國際形象一九七0年代當台灣正往高速交通邁進的時候 一位來自台中大甲的年輕人卻迷上自行車這種傳統的人力交通工具他一頭栽進這個行業三十多年來從一竅不通做到國際品牌產品從乏人問津做到遍佈全球他不惜代價擺脫台灣製造業的代工宿命扭轉了Made In Taiwan的品質形象成為台灣少數能在國際上備受肯定的自創品牌這是台灣企業邁向全球化經營的先驅也是一段執著本業、自力更生的奮鬥歷程 1970年代中期也是公司最艱困的草創期劉金標遇到了同 樣對自行車業滿懷理想的羅祥安兩人一拍即合這兩個個性不同卻一樣愛作夢的男人一個負責業務一個主攻生產默契十足從此密不可分 1970年代中期他們決定到美國找買家但是由於之前台灣自行車品質拙劣惡名昭彰甚至發生美國車店拒修、拒賣台灣貨
峰迴路轉。神通集團(56:00)
「神通集團」苗豐強打造全球獨一無二的運籌模式還要看聯強國際如何飛速成長成為台灣資訊流通業的龍頭記得泡一杯濃濃的咖啡,一定要熬到十一點一九七六年苗豐強返台加入台灣第一家電腦公司這一群台灣資訊產業的開路先鋒他們曾是最早的電腦代理商中文電腦的發明者也是台灣PC代工產業的先驅他們成功掌握資訊產業演進的每個關鍵二十五年來從一家小代理商茁壯成營業額新台幣三千億的大集團這是台灣第一代資訊人才的發跡歷程也是一個強調穩健成長、科學化管理的企業典範苗豐強利用併購經銷商進入美國市場後放棄經營自我品牌一面提昇經銷網的資訊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加緊部署全球的組裝體系兩相結合下讓神達成功搶佔美國的通路市場以製造設計加上行銷通路的整合營運模式成功改造神達電腦年營業額從一九九三年的八千萬美金到一九九七年急速成長到二十億美金的規模而聯強國際在一九九五年開始飛速成長之後成為台灣資訊流通業的龍頭而苗豐強之前在美國併購的經銷商更成為聯強向海外拓展的支柱獨創出銷售、物流、維修三合一的營運模式顛覆了通路業的傳統也造就了驚人的成長一九九0年成立時年營收不過新台幣十四億到了二00一年已經超過四百七十億台幣的規模
峰迴路轉。統一超商(55:00)
「統一超商」徐重仁反敗為勝的故事從一開始賠了六、七年到起死回生他是如何做到的?談到便利商店它改變了台灣的生活模式在二十三年前誕生的第一家便利商店是從一個曾經經營食品製造業的企業開始的毅然跨入全然陌生的零售服務連鎖經營當時一口氣開了十四家的連鎖店只想到讓連鎖店愈設愈多卻根本不了解經營個體商店與連鎖店有著什麼樣的差別做為台灣零售業現代化的拓荒著其中披荊斬棘的辛苦卻非外人能夠想像國人生活型態相繼的改變夜間活動客數漸漸增加商品結構也因客層年輕化而有所改變種種互為因果的變化使得便利超商的整個經營大環境因此成熟現在以一年四百多億營業額稅前純利十五億元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稅前純利一億元的便利商店成為台灣便利商店的領導品牌種種心酸故事的背後唯一長存於員工們心中的仍是那一份永遠不屈不撓的戰鬥力 24小時永不打烊的熱情
峰迴路轉。特力公司(54:53)
一九七0年代從小家境清寒的李麗秋從貿易公司倒茶小妹開始做起後來與朋友合資開起了小貿易公司他們隨著台灣出口經濟起飛而茁壯也算是為台灣賺取外匯的功臣之一在台灣經濟大好、股市房產狂飆的年代他們沒有投機為了永續經營而提早海外佈局朝向國際化發展提著皮箱跑遍全球何湯雄與李麗秋夫唱婦隨胼手胝足合力將一家原本只有二百萬資金的小公司打造成年營業額超過二百億的全球貿易集團這是傳統產業成功的楷模一九八0年代西方工業國家由勞力密集轉型到技術密集之後台灣快速又廉價的勞力成本逐漸在全球代工市場佔盡優勢出口貿易突飛猛進許多人一窩蜂搶著開貿易行反正有訂單就是老闆沒有訂單就當老百姓那時有人說台灣貿易公司老闆就跟出口的貨櫃一樣多何氏夫婦在經營上一向秉持著盡量滿足客戶的要求也就是這麼單純的出發點讓合作過的客戶印象良好並且維繫長遠的關係曾經因為合作過的客戶跳槽到美國最大的居家賣場Home Depot之後又回來找特力合作使得特力能從五金器具拓展到居家商品的貿易範圍在一九八0年代台灣出口貿易最旺盛的時期一般的貿易公司通常都用低價搶訂單只要貨櫃出口佣金到手就好通常不太重視品管與後續服務但是特力卻反其道而行堅持價格透明、服務到底的作風讓他們在海外市場奠下良好的口碑業績也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而不斷攀升提供全球性貿易服務的公司並非一般靠外銷抽佣金的貿易行集資上市是為了將累積多年的行銷經驗延伸到零售業然而滿懷理想的何湯雄卻難以改變證管會的刻板印象背負員工們的期望面對著證管會的質疑何湯雄依舊不死心在經過一年多超過上百次的說明會後證管會似乎也被他感動特力終於成為台灣第一家成功上市的貿易公司何湯雄曾開玩笑說他這輩子真正用心的事沒幾件追老婆和公司上市倒是真的下了不少功夫成功上市後公司便順利邁向DIY大型居家零售業而原本的貿易更往全球性的整合服務發展呈現出嶄新的經營格局
峰迴路轉。年興紡織(54:05)
六0-七0年代是台灣紡織業和成衣代工業的重要年代對於戰後的台灣而言尤其是成衣代工更是一項進入門檻較低較容易成功的行業只要幾把裁剪機幾台縫紉機就可以創業所以當時台灣鄉下到處充滿了成衣廠這樣的景象也為日後成衣和紡織業創造了平均每年一百億美元的外匯可以說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功臣之一 陳榮秋一位來自竹南鄉下的青年由於家境清苦父親只是一位台鐵站務員為了家計他也參與了那個充滿縫紉機答答聲的成衣代工輝煌年代但是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從學徒做起一步一腳印先後成立了成衣廠跨行紡織業最後在二十世紀末將被稱為夕陽工業的紡織業成功的帶進國際舞台成為一家耀眼的跨國企業他的奮鬥歷程正好也紀錄了台灣紡織業的興衰憑藉自己多年的成衣代工經驗成長越來越快跨國成立了第一家海外成衣廠只是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他所選擇的設廠地點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國大陸或者東南亞而是遠在非洲的賴索托掌握少量多樣的精髓和流行趨勢年興成功整合上下游的紡織和成衣通路業績日益成長也因為有了這次跨行的成功經驗一直幫國外大廠代工的年興心想如果自己也能進行零售通路的整合屬於年興的紡織體系將更趨完美於是陳榮秋開始他第二次的跨界投資八十三年他和美國知名品牌faded glory進行台灣代理權的簽約正式進入台灣牛仔褲的零售市場只是這次的投資並未如先前跨入紡織界那樣的順利反而造成前所未有的失敗民國八十二年開始海外的佈局依舊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國大陸和東南亞除了非洲的賴索托還有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和墨西哥
峰迴路轉。光陽機車(55:55)
隨著台灣加入WTO 光陽推出台灣第一部250CC的重型機車象徵台灣機車工業又邁入另一個里程碑機車工業似乎又從夕陽產業轉變為未來的明星工業台灣機車早於日據時期昭和年間便開始引進但是機車工業的萌芽發展則是從民國四零年代以後才一步步建立起市場由於經過戰火的洗劫台灣當時的經濟是百業蕭條、物資缺乏真正買得起機車的人並不多但是當時機車的利潤相當豐厚所以有許多的貿易商積極代理進口漸漸形成日後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位於台北市博愛路上的慶豐行它就是國內第一家機車製造公司三陽工業的前身也是日本本田機車海外第一家代理商民國五十年三陽機車工業成立同時和日本本田技術合作正式生產機車國內機車之生產統計也自此開始由於經濟逐漸復甦機車產量也呈倍數的成長從民從民國五十一年的十七輛一翻翻到五十七年的十四萬六千輛銷售額近新台幣20億元而在市場的龐大吸引力下本田決定增加另一個合作廠來搶佔市場的佔有率。光陽工業於是就在三陽創辦人黃繼俊的引薦下於民國五十二年由柯光述和柯新坤共同成立但是成立之初卻馬上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資金募集完成之初政府高層忽然不同意合作案的申請差點讓公司的設立破局直到中日關係有了改善光陽才得以在民國53年推出第一款紀念車正式營業從此展開光陽機車工業輝煌的年代。
峰迴路轉。台南企業(56:04)
讓他們在台灣成衣業榮景下滑的同時卻反而逆勢成長打破了成衣業即將沒落的迷思成為傳統產業再造生機的典範一九六Ο年代一位樸實的台南人秉持著誠信的經營原則進入了成衣業他是個門外漢卻邊作邊學帶領這些埋頭苦幹的女工們為台灣出口成衣賺取外匯他們可說是台灣經濟奇蹟背後沒沒無聞的功臣在成衣業的顛峰期慘遭祝融沒有蹉跎、沒有猶豫在廢墟中浴火重生第二代接班後轉往海外發展安然渡過台灣製造業的轉型危機拓展成現代化的全球專業代工者並在大陸發展自我品牌擺脫代工宿命 沒有奇蹟也不曾投機這是台灣中小企業自力更生不斷突破挫折汲取教訓後為傳統產業再造生機的成功典範台南企業可說是台灣少數家族接班成功的企業家族成員各司其職、相處融洽但同時他們也是典型中小企業起家的公司之前完全沒有海外經營的經驗這批第二代攜手跨海發展的處境與當年父親踏入成衣業的情形一樣都是門外漢都必須邊作邊學印尼是台南企業跨國經營的第一站卻也是最辛酸曲折的一站廠房曾血本無歸的關了數次期間經歷了股東強佔經營、廠房無法過名、工會糾紛
峰迴路轉。大陸工程(56:00)
一九四五年殷之浩在上海創立了大陸工程公司隨著國府遷台他將營造業的願景、理想甚至挫折揮灑在台灣他強調技術先進苛求品質他隨著社會發展軌跡完成數不盡的工程建設成為業界先驅然而在這光彩的背後他也曾為了產業公平競爭耗盡半生心血而不得志女兒接班後老幹新枝將原本傳 統的營造公司成功地打造成現代化的上市企業兩代人半世紀不斷地為台灣營造產業開拓出新格局由於在台灣民營業者沒有累積大型工程技術的機會大陸工程就希望能夠從海外來著手順便拓展國際市場但是沙國的工程卻讓很多第一次出國工作的工程師吃足苦頭但直到衝到生命的終點他對營造業的理想也未能實現一九九四年殷之浩的家人再也握不到一雙厚實溫暖的大手了他將五十年的老店留給年輕的第二代殷琪接班後開始調整經營方向在進入九零年代之後營造市場逐漸自由化大陸工程除了固守原本在大型公共工程的專長外也著力在各類型房地產的開發將公司在營造業累積半個世紀的實力發揮在更多元化的業務上改變外界對大陸工程只蓋大橋不做小房子的刻板印象一九九七年造成公營壟斷的退輔條例終於廢止營建市場全面開放一時間民營公司如雨後春筍直到二零零二年激增到一萬兩千多家營造業陷入低價搶標的市場生態殷琪接班後將一個專業營造廠轉變成現代化的工程公司強調創新與管理的作法讓營業額成長高達三十倍帶領一個五十年的老店轉變成在自由市場中更具競爭力的上市企業然而從小跟著父親蓋房子、做大橋的殷琪卻不曾料到有一天會帶著大陸工程跑去蓋鐵路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壹)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貳)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叁)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肆)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伍)
The Sky of Gene -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a City)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國家的遠見(Vision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相關網站:
公共電視台_峰迴路轉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峰迴路轉(Turning Point)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伍)
這裡分享的是「觀點360°」第41至50集。懇請大家多多響應「搶救公視‧全民連署」活動,謝謝。
「觀點360°」是台灣公共電視台由蔡康永主持的一個知性節目,節目中放映國內外優良的記錄片,來探討一些台灣近期發生的社會問題,節目中並且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可看性非常高。
關於「觀點360°」:過去『觀點360°』滿足許多喜愛紀錄片觀眾對知識的渴求,停播期間,來自網路仍有人不停回應及討論,如今,蔡康永再次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藉由從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跳脫制式傳媒聲音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關注,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精彩的紀錄片,除了純粹的觀賞過程外,還需要多元觀點的延伸討論,擴展紀錄影片本身更深刻的意義。「觀點360°」就是一個帶領大家用各種角度看世界的節目,除了紀錄片呈現事件本身,節目後半的延伸訪談,則是以台灣本土的觀點去觀察、解讀與探討,讓每集紀錄片的議題,可以與台灣、本圖現象連結,讓紀錄片不只是看過就忘的視覺,也可以產生深化和本土化的心靈享受。
過去『觀點360°』曾經製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2002年製播過17集,第二次則是於2005年開始,共製播過五季共65集,那時『觀點360°』主旨在於讓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藉由來自世界各國的紀錄片,學習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
如今,『觀點360°』將在八月25日(週六)下午三點起,開始新一季的復播。『觀點360°』這次不只是將選片範圍放眼到世界各地,還將選播台灣許多優秀創作者的作品,包括許多具有潛力的學生作品,這群台灣未來影視紀錄片的生力軍,如何以他們年輕的觀點看台灣。
這次的『觀點360°』不只是在公共電視頻道播出,精彩且完整的內容,也會在中華電信MOD裡播出,讓向隅的觀眾不再錯過拓展看世界的觀點的機會。每週六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重播時間週日凌晨一點至兩點半),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邀您一起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立場,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方式,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經由立場來決定「觀點」。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在有限的人生裡,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這樣的理想就是公視再次製播「觀點360°」的用意。
越來越多人感歎台灣的頻道變多,民眾的視野與觀點卻沒有隨之變廣及成熟,許多媒體報導焦點依舊停留在一片情色腥羶暴力商業的氛圍之中。於是在「今天不讀書」的主持告一段落後,蔡康永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透過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看看在制式的傳媒聲音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凝視,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觀點360°」曾在2002年製播過17集,如今重新續播,擴大選片範圍,囊括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西方電視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英國導演約翰格里爾生,這位紀錄片之父說:「紀錄片應該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這個定義含有三個層次,就是『藝術性』、『戲劇化』和『科學的證據』。在紀錄片拍攝已經蓬勃發展的今日,「觀點360°」以紀錄片為主幹,企圖以柔性知識為範疇,用攝影機為筆,為台灣觀眾訴說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事。
「觀點360°」--給您的當然不只360個觀點,而是在不同的觀點裡,打造個人360度全方位視野,每多一種觀點,就可以對自己多一分的瞭解,對別人多一分的尊重,對世界多一分的親近。每週五晚上十點鐘,在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的投資,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觀點360°」在Google Video上有從第一集到九十一集,不過中間有一些缺。清單這個網站有列出::Debussy.org。這些影片的來源是電視播放側錄,來自這個網站:城市的遠見(Debussy.org),這是說明:「清單中的影片是電視播放側錄,僅提供各界渴望求知的朋友們免費試看,如果需要購買典藏的話,請使用正版影片,多多以行動鼓勵我們的辛勞的影片工作者,購買請洽公共電視(http://www.pts.org.tw,+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觀點360° 第四十至五十集:
觀點360° 第四十一集。人生七十 Never Too Late(上)(30:58)
觀點360° 第四十一集。人生七十 Never Too Late(上)(48:27)
隨著人口老化,台灣開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定高齡化國家的標準。事實上,「人口高齡化」是近年來已開發國家普遍所面臨的現象。現今台灣也開始浮現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與所產生的問題,『觀點360°』本週就要正視老人議題。
在台灣,對於老人的態度,通常從職場上退出,直接面臨到的便是日後無支薪生活的問題,健康上的問題,也是隱憂;許多退休後的老人往往因為無例行公事,或因自覺成為依賴人口而產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已不再具重要地位而與社會疏離。
【人生七十Never Too Late】就是敘述位在北紐約州的一個鄰近大學的社區,提供了ㄧ個能夠為退休生活帶來智能刺激的環境,在這環境中,一群「活到老,學到老」的老人們,如何利用學習改變自己的生活,以及必需遭遇到難題的過程。
這些超高齡的學生,在遲暮之年,回到校園開始主動學習,在高齡化的社會來臨,影片中的例子在未來絕對會越來越多,終生學習的概念在普遍被推廣之餘,可以看到美國的老人政策配套措施,以及他們面對自己的身心頹敗之餘,仍堅持學習的熱情。有些老夫婦結伴來上課,希望能求取新知充實生活。大學生和老人社區間的共生關係正在成型,老人們可以以大學生的身分度過他們的晚年,享受不同世代的生活。
但是對這些老人家而言,年紀越大,也就越清楚自己離死亡不遠。無論自己的年紀、記性、身體狀況,似乎都跟不上自己想要學習念頭的腳步,上課是因為自己想求知,在哲學中找尋人生的答案,但…還沒找到。
觀點360° 第四十二集。天國烈女?!The Virgins of the Jihad(1:19:43)
【女性炸彈客The Virgins of the Jihad】影片中敘述的是發生在2003年十月四日發生在海法市發生的自殺炸彈攻擊事件,也是以色列境內發生的首起自殺攻擊事件,至少造成19人喪生,50人受傷。負責執行任務的是一名29歲的女律師,她的兩位兄弟在六月死在以色列軍方手上。
紀錄片從在一樁以色列海法Haifa發生的爆炸案說起,這個Maxim餐廳的爆炸案,造成19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是自1987年Intifada巴勒斯坦人起義以來最嚴重的一樁自殺炸彈攻擊案,重點是—本案是由「女性自殺炸彈客」所發動。她的名字是Hanadi Jaradat,現年29歲,當她決定以自殺炸彈的方式結束生命,在錄下自殺證言後三天,她走進了這家餐廳。時間是週六下午,餐廳裡多是常客或全家一起來用餐的客人…
過去總認為戰爭是男人的行為,特別是恐怖份子的攻擊,在許多人印象中都是男人;但是現在來自巴勒斯坦、貝魯特、車臣到伊拉克的女性正在改變這樣的思維,自殺炸彈客行動的女性化,已經引起主要受到恐怖攻擊國家的警覺與重視。從俄羅斯、斯里蘭卡,到以色列,女性的自殺式恐怖攻擊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是否會讓恐怖攻擊行動更加難以預防呢?
這起女性自殺炸彈客,提高了以巴間的衝突,也讓女性志願當自殺炸彈客,變成不再是單一個案。本集『觀點360°』將會有研究中東以巴關係的政治專家,及熟悉阿拉伯回教文化的學者,來解答關於這部影片的疑問。
觀點360° 第四十三集。INPUT特集+【20 Days without TV二十個沒有電視的日子】(1:20:39)
『觀點360°』是個以記錄片為主的節目,過去節目選播一些好的記錄片,像是【賓拉登的媒體戰Media Jihad】、【歌劇快閃族Flashmob: The Opera】、【非消費不可Surplus】等片,都曾在「INPUT映波」影展中放映過。
「INPUT映波」影展簡言之,就是從全球各地公共電視,挑選出最精質優良的節目,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密集放映。在「INPUT映波」影展中,不只可以看到製作水準精良的電視節目,更可以和影片的導演、製作人面對面溝通,分享幕前幕後的心得,或是提出觀看影片的疑問,一如『觀點360°』想要帶給觀眾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多樣面貌的理想。
2006年五月,「INPUT映波」影展第一次在亞洲舉行,而台灣就是這個「第一次」的主辦國,本週的『觀點360°』邀請台灣知名的策展選片人游惠貞,來為觀眾介紹「映波INPUT」外,也會放映一部本次「映波INPUT」的紀錄片【20 Days without TV二十個沒有電視的日子】,讓觀眾提前感受「映波INPUT」的氣氛。
許多人對台灣的電視節目又愛又恨、邊看邊罵,明知道節目的表現讓人不滿意,但若真要關掉電視長期不看,對不少人而言是天大的困難;一方面是因為電視具有魅力,與習慣性,另方面,電視也是人們重要的休閒與資訊來源,若真不看電視,生活似乎少了什麼。
【二十個沒有電視的日子】這支來自韓國的紀錄片,可以看到許多人一開始沒有電視的日子很「無聊」,然後便開始調整。大部分參與者終究能發現自己以及家人新鮮的一面,以及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藉著參與者的日誌,我們發現只要願意關掉電視,生活都會有所改善。
在台灣四月底即將推行「關掉電視」活動前夕,配合「映波INPUT」影展,本週『觀點360°』邀請到世新廣電系助理教授—管中祥,一起來談論【二十個沒有電視的日子】紀錄片,以及他曾經在學生間發起的「無電視大自由」運動,看看同樣的關電視運動能否在台灣成行。
觀點360° 第四十四集。新聞快報 Breaking News(1:19:39)
在收視率掛帥的情況下,新聞報導為了挑逗觀眾感官,已無所不用其極,為搶收視率出現種種荒謬的現象。
名人八卦、明星緋聞、國會相罵、街頭打架、色情酒店,偷拍直擊的手法不斷,這些被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毫無價值得的新聞,卻是電視收視率調查的前幾名。每次台灣只要出現名人八卦的新聞,就可以看到許多新聞媒體出動大量的記者、 SNG 車連線轉播,一天 24 小時不停追蹤,隨時帶給觀眾新的案情進展。
新聞緊迫盯人的速食報導,加上調色渲染,都成為主要新聞時段的連續劇碼,難怪連紐約時報都以特異現象專文報導之。本週『觀點 360 °』選播的【新聞快報 Breaking News 】,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化在國外早已風行,只是這不禁讓人思考,這就是我們以後要看的新聞嗎?
各路新聞媒體八卦狗仔全盤出動,紛紛打著「獨家」之名,行無聊之實,使得每天的新聞越來越像連續劇,一演多年不下檔。像這樣「歹戲拖棚」的情節,是否已經挑戰了觀眾的收視權益和極限呢?犯罪新聞、色情、醜聞和社會獵奇之類題材,是否已經成為新聞報導的主流?當觀眾一邊罵卻還是一邊看電視新聞時,可曾想過何時電視上這樣荒謬的畫面可以消失?這樣的新聞價值究竟在哪裡?又浪費了多少的社會資源呢?
在本週看的【新聞快報 Breaking News 】記錄片中,可以看到美國只要一發生名人醜聞案,就會有百來家的媒體,全日固守法庭門口,無所不用其極的編造新聞,找出報導的新聞點,將各式各樣小道消息傳送到電視機前的觀眾,問題是:觀眾想要看這樣的新聞嗎?
觀點360° 第四十五集。選角:明星的敲門磚 Behind The Couch(1:22:17)
觀眾在看好萊塢電影時,往往會看到明星掛頭牌的風光景象,常常會看到明星因為演到一個角色而大紅大紫,這些明星也因為這個角色而建立他們的銀幕形象,得到驚人的片酬。只是很少人會知道為什麼一部電影,在開拍之前會挑選到這些演員。
像電影【哈利波特】,當初應徵將近五千名的兒童演員,才挑選適合的一個人,這工作就需要專業的選角指導來幫助導演、製片。在好萊塢完整的拍片體制裡,有個專門負責挑選演員的職務叫「選角指導 Casting Directors 」,從與導演、製片開會,知道電影的預算、類型、故事,瞭解所需的演員特質,開始找尋演員,挖掘演員的潛在天份,訓練演員成為影片所需,另一方面,許多想演戲的演員能表現什麼,需要什麼要的能力,如何在選角及導演面前秀出自己的特色,這都是一般觀眾在看電影時,所無法想像的幕後工作。
身為一位優秀選角指導,其實往往會在好萊塢留名,雖然大多數的普羅大眾根本不知道他們是何許人,卻可以左右如史蒂芬史匹伯或詹姆士柯麥隆的演員使用。『觀點 360 °』本週的【選角指導:明星的敲門磚】記錄片將會看到選角指導對一部電影的啟發,他們的重要性足夠和導演、製片們的名字排在一起,可是卻永遠得不到奧斯卡金像獎。
好萊塢因為有完善的電影工業制度,所以有選角指導的職務,那在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的工作呢?本集『觀點 360 °』邀請【藍色大門】導演易智言先生,談談是如何挖掘演員陳柏霖及桂綸鎂擔任男女主角,以及從事選角工作近十年的小鳳,一起來聊聊在台灣的選角指導,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觀點360° 第四十六集。宜蘭綠色影展+【重返車諾比】 Radiophobia(1:18:45)
在台灣每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影展,每個影展的訴求都不太一樣,其中「綠色影展」,是由宜蘭縣政府主辦,挑選許多關於農業、環保、自然災變、生命及動畫有關的影片,從紀錄片、短片、動畫、電影各類種都有,透過來自不同領域的導演鏡頭,帶領大家進入電影的綠色世界中。
以關懷環境生態為選片前提的「宜蘭國際綠色影展」,今年邁入第 3 屆,有鑑於生活週遭空氣品質日益惡化、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化,主辦單位挑選國內外 20 多部與「空氣污染防治」、「生態保育」議題有關的影片巡迴放映。
本週的『觀點 360 °』挑選了其中一部紀錄片『重返車諾比』,在今年車諾比事件發生二十週年,看看當年深受核爆之苦的人們,內在的創傷與痛苦。
2006 年四月 26 日是車諾比核電廠意外的二十週年,當時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超過台灣面積四倍以上的土地永久污染,因救災善後死亡者至今已達數萬人以上,嬰兒畸形、民眾罹患癌症無數,核災至今仍在持續。
車諾比核爆事件已經經過許多年 , 一些倖存者再度回到核爆現場回顧塵封往事。然而核爆的威力跟時間所造成的破壞,僅存的只有滿目瘡痍,讓倖存者感到不勝唏噓。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的廢墟好像已經沒有餘毒,但深藏在地底下的輻射危機卻是人們應該隨時警戒的危機 ,這個威脅雖是潛藏性看不見,但卻是不變的事實,只能等幾個世代後,才能完全清楚車諾比的貽害。
全球都在討論著這項影響當今公共安全甚劇的意外,從核電的興建、安全到思考核電之必要,『觀點 360 °』也將要請「綠色影展」的策展人 — 游惠貞小姐,及拍過『貢寮,你好嗎?』紀錄片導演崔愫欣,一起來討論『重返車諾比』。
觀點360° 第四十七集。探究達文西之謎 The Last Supper in New York(1:16:42)
因為小說『達文西密碼』暢銷全球,迄今銷售超過 5000 萬冊;讓達文西這位過世五百年的藝術家成為席捲全球的熱門人物。本週『觀點 360 °』也要破解『達文西密碼』,只是我們真的要回到達文西的畫作裡,藉著一群住在紐約的高中生,在專教藝術史的老師帶領下,看看『最後的晚餐』這幅畫,藉由自己的眼睛,親自感覺達文西藝術的魅力。
在達文西還在人世時,這幅『最後的晚餐』壁畫就開始損壞,經過這次的修復去除髒污後,由達文西親筆畫的部分已經所剩不多,壁畫大部分都消失了,『最後的晚餐』在剛完成時到底是什麼樣子?
拍攝本紀錄片的 NHK,參考此次修復而得知的各類資訊,為了畫這幅壁畫而留下來的素描,以及達文西的其他作品,用電腦繪圖技術重現了『最後的晚餐』,利用花費20年才完成的修復成果,加上現代的電腦技術,完成更鮮明的繪畫修復,無論是表情或身體動作都仔細描繪出來,重現原畫已經看不到達文西筆下世界。
『最後的晚餐』在藝術史上最大的成就,毋寧是畫家選擇了一個定格的畫面,呈現在歷史的瞬間;人性表情的精準,也使得這幅畫打敗了其他同樣描繪「最後晚餐」的作品,成為聖經名畫中的佳作。
「人常常會被莫名其妙的東西吸引住,這就是藝術的迷人之處,藝術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未知的世界,就在這個時候,這幅畫已經屬於自己。」認為藝術很難,避之唯恐不及的朋友,本集『觀點 360°』,挑選的【探究達文西之謎】,利用解讀達文西名作--『最後的晚餐』,或許能讓您對藝術不再排斥抗拒,開始瞭解藝術欣賞的樂趣。
觀點360° 第四十八集。當建築變成小黃瓜 BUILDING THE GHERKIN(1:29:59)
一個都市如果出現一座突兀的建築物,往往會招致媒體民眾的批評聲浪,如果這座建築物在蓋好之後,群體的觀感從有褒有貶,到贏得大家的好感,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倫敦這棟被戲稱為『 THE GHERKIN 黃瓜』的建築物,由知名的設計師 — 諾曼佛斯特 Norman Foster 事務所設計,使用了很多節能招數,並盡可能地利用自然條件採光和通風。大樓配備有由電腦控制的百葉窗﹔樓外安裝有天氣傳感系統,可以監測氣溫、風速和光照強度。在必要的時候,自動開啟窗戶,引入新鮮空氣。
諾曼佛斯特作品特色,以精確建築細部,與簡潔流暢的外露結構,奠定其高科技建築師的領導地位。近期作品積極回應環保與能源課題,逐漸融入「人本關懷」與「環境生態」的設計理念。這棟瑞士再保大樓建築,最後贏得了兩項殊榮:最佳英國建築獎以及歐盟區內最佳英國建築師設計獎。頒發獎項的機構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 (RIBA) ,這是九年以來評審人員首次意見完全一致,選出的最佳作品。
本週『觀點 360°』選播的紀錄片就是這棟建築物從無到有的建蓋過程。從2001年1月24日開始,倒數150週的建築工程。瑞士再保公司新樓施工主任--莎拉福克斯說:「有多少人能有機會建造一座可以改變倫敦天際線的建築物?可以永久傳世的建築精品?我打算把它打造成瑞士再保集團旗下最令人嘖嘖稱奇的一棟建築物,人生至此夫復何求?」也因為建築本身的綠色再生觀念,讓它從建蓋前的批評轉成現在是倫敦市的新地標。
觀點360° 第四十九集。矮男人的告白 SHORT(1:22:07)
上帝造人從沒公平過,「人比人、氣死人」即使同一個娘胎出生,仍然會產生武松、武大郎這兩種極端體型。「矮子矮一肚子拐」、「哈比人」、「藍色小精靈」、「七矮人」、「倭寇」從這些帶著調侃、貶抑態度的字眼,多少可以讀到社會對個頭不高的人頗不友善的態度。
現代人常會在不自覺間,流露出對於性別的歧視,例如許多服務業要求應徵的男性要身高在 170CM 以上,男友條件要高於 175CM ,這些身高數字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代表任何意義,但是為一個矮個子的男人來說,都可能成為觸碰情緒低潮的地雷。
要求「身高」 -- 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對許多男人來說,往往是成長中的壓力,【矮男人的告白】是由以色列導演 Idan Alterman 拍攝的紀錄片,影片以導演自身為矮個子男人的經驗出發,通過單獨面試、訪談,對象從來自社會的菁英人士,到面臨成長問題的青少年男孩, Idan Alterman 下決心追查「高度」對矮子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身高矮的人真的耿耿於懷於自己的矮?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要面對什麼樣的痛苦?為了增高,他們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女性是否寧願挑選高個的男人約會?如果這樣,矮個子男人如何找到春天呢?影片中追蹤兩位還在學的男孩,看看他們不到平均身高的青春期,得面對來自哪些方面的成長壓力。
『觀點 360 °』的主持人蔡康永先生,自認自己不是個高個子的男人,他是否也面對了與影片中一樣的生活困題?如果是,又該如何解決自己長不高的問題?對於身高有疑惑的人,在看到第四台的增高機、健康食品、生長激素等產品廣告前,先看完本週『觀點 360 °』的影片,瞭解不管高矮,只要活出自己一片天,高人一等不見得是每個人的共同願望。
觀點360° 第五十集。魔鬼的銀礦 Devil's Miner(55:16)
傳說中,波利維亞的富山銀礦,已開採超過四百五十年,至今預估有超過八百萬人,死於這座銀礦中。現今仍有五千多名印地安人,在這座由礦工所擁有的合作社礦坑工作,尋找在富山銀礦裡剩下來的礦藏,人們把這座山稱為「吃人的山」。
在這裡,人們信仰上帝,可是一旦進入礦坑,就必需祭祀魔鬼 — 堤歐,對礦工來說,他們尋求雙重的保佑力量,外界光明的世界屬於上帝,在礦坑裡,十字架就留在礦坑外面,礦坑深處是屬於魔鬼 -- 堤歐的世界。
『觀點 360 °』挑選的【魔鬼的銀礦】,就是紀錄在南美洲玻利維亞的山區礦坑,一對沒有父親,必需挖銀礦為生的 14 歲及 12 歲兄弟的故事。
在礦坑裡工作的小主角,在幾年內他也可能長成一位挖礦工,但是礦工沒有未來,因為他們的生命很短暫,結局多是罹患末期肺矽病而早逝;目前在富山的礦坑裡,有八百名童工在此工作,多數的下場將永遠離不開礦坑。
『觀點 360 °』是個以紀錄片為主的電視節目,挑選過許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不同議題不同年代的紀錄片,目地就是要發揮紀錄片其中一個功用:紀錄政治、經濟、社會等實況,讓事情在公眾面前曝光發聲,使觀眾看後有所深思,甚至一起討論。
「礦坑」及「童工」的問題,在台灣都已經是上個世紀而被遺忘的題材,如今選播這支【魔鬼的銀礦】影片,讓人看到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還存在著許多無可奈何的不公平現象。
如何解讀這樣一部紀錄片,本週『觀點 360 °』邀請兩位專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焦興鎧,以國際童工問題研究專家,和知名影評人 — 藍祖蔚先生,以多年的觀影經驗,來和觀眾分享看完這部紀錄片後的心得。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壹)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貳)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叁)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肆)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陸)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柒)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捌)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玖)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峰迴路轉(Turning Point)
The Sky of Gene -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a City)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國家的遠見(Vision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相關網站:
公共電視_觀點360°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Stay (Faraway, So Close!) - U2
Stay (Faraway, So Close!)是我最愛的歌曲之一,述說一個失意的人在尋求慰藉。
在U2的Stay (Faraway, So Close!)中,唱出人生的困境。一個人走到7-11中,想要買一包菸,雖然他並不抽菸。他穿得極為蠟塌,就像從被撞爛的車裡爬出來一樣。他的輪子仍在轉動,只不過人已經翻了車。可是他並不在意那種傷痛,因為至少傷痛讓他感覺自己活著......他獨自一人站在清晨街上看著廣告看板......或許他可以到天涯海角,可以渡過那一夜......
Stay (Faraway, So Close!)的靈感據說來自Frank Sinatra的音樂。Frank Sinatra昵稱瘦皮猴,著名美國男歌手和奧斯卡獎得獎演員。常被公認為20世紀最優秀的美國流行男歌手。
Frank Sinatra的音樂生涯始於搖擺樂時代,踏入1950年代初,Frank Sinatra曾一度陷入低潮,但未幾便成功在1953年因取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而捲土重來。Frank Sinatra曾經與Capitol唱片簽約,並發行了好幾張廣受好評的唱片(當中包括In the Wee Small Hours、Songs For Swingin' Lovers、Come Fly With Me、Only the Lonely和Nice 'n' Easy)。他後來又離開了Capitol唱片,轉為自立門戶,創立屬於自己的Reprise唱片(當中著名唱片計有Ring-A-Ding-Ding、Sinatra at the Sands和Francis Albert Sinatra & Antonio Carlos Jobim),除了周遊各地外,在1960年代初甚至與鼠黨及美國總統甘迺迪建立起親如兄弟的友誼。
在1965年,即Frank Sinatra步入50歲的那年,他發行了一套名為September of My Years的唱片,作為對自己的回顧,其後他又有Strangers in the Night和My Way等曲更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曲。Frank Sinatra在後期曾嘗試貼近樂壇的轉變,而發行過好幾份風格截然不同的唱片,這些唱片之中的部份歌曲雖然曾在電影中播放過,可是始終不獲好評,結果促使他在1971年宣佈退休。不過到了1973年,辛納屈宣佈復出,除了在1976年娶Barbara Marx為妻,又重新發行唱片(其中又以New York, New York一曲最為有名),環遊各地演出,一直到在1998年去逝前數年才再度淡出。
My Way也是我最愛的歌曲之一,如果人生能活到像My Way中說的:「I've lived, a life that's full, I've traveled each and every highway.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I did it my way.」,夫復何求?
Stay (Faraway, So Close!)也是德國大導演Wim Wenders的電影《咫尺天涯》(In weiter Ferne, so nah!,英譯Faraway, So Close!)的主題曲,《咫尺天涯》是《慾望之翼》(又譯《柏林穹蒼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英譯Wings of Desire)的續集。Bono坦承他受Wings of Desire的影響很深。Stay (Faraway, So Close!)的MV也是Wim Wenders執導的,拍攝地點也是柏林,MV就很有那兩部電影的味道。
如果說Wings of Desire中,對人生允滿憧景,那Faraway, So Close!就要告訴我們,人生中常常充滿無奈。Wings of Desire中,故事發生在德國柏林,主角是兩位天使Damiel和Cassiel,他們徘徊人世間傾聽人們的心聲,可是他們無法和人有任何接觸,他們從頭到尾都只是旁觀者。他們只能看著事情的發生,可是卻無法改變任何一切。可是,天使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天使,是向人類傳達訊息的使者,他們本身不是訊息,而訊息本身又是什麼呢?至到有一天Damiel愛上了馬戲團中的女藝人Marion,讓他厭倦了當旁觀者的日子,加上前天使Peter Falk說出了當人類最大的樂趣,能抽根菸和喝杯熱咖啡,Damiel開始心動而下凡,他的世界開始從深沉黑白,變成了明亮的彩色。而他,也尋找到他所愛,留下天使Cassiel仍然在理性地冷眼旁觀。
Faraway, So Close!是Wim Wenders實現他在Wings of Desire片尾的承諾,讓故事繼續。兩部電影相隔了七年,故事也相隔七年。這七年發生之中,世界發生了許多大事,而柏林圍墻也已經倒下了。唯一不變的,是人心。許多人,仍庸庸碌碌地活著,仍花費心思去擔心生活中的小細節而不在乎心靈;人仍然自以為是世界的主宰,可是卻不知世界才是自己的主宰;人仍然只在乎看得到聽的見的,不在乎不能輕易看見聽到的精神世界......而天使Cassiel,仍然不能理解人類究竟看的是什麼、聽的是什麼、活著是為什麼......他和女天使Raphaela只能望著人類的世界悲嘆。(請見〈天使來到人間 〉一文)
Stay (Faraway, So Close!)原收錄U2在1993年的專輯Zooropa中。Zooropa是很異類的搖滾專輯,充滿舞曲風格的歌曲,Stay (Faraway, So Close!)算是最正統的搖滾歌曲了。
Stay (Faraway, So Close!)也收錄在精選輯The Best of 1990 - 2000。
Stay (Faraway, So Close!)的歌詞:Green light, Seven Eleven
You stop in for a pack of cigarettes
You don't smoke, don't even want to
Hey now, check your change
Dressed up like a car crash
Your wheels are turning but you're upside down
You say when he hits you, you don't mind
Because when he hurts you, you feel alive
Hey babe, is that what it is
Red lights, gray morning
You stumble out of a hole in the ground
A vampire or a victim
It depend's on who's around
You used to stay in to watch the adverts
You could lip synch to the talk shows
And if you look, you look through me
And when you talk, you talk at me
And when I touch you, you don't feel a thing
If I could stay...
Then the night would give you up
Stay...and the day would keep its trust
Stay...and the night would be enough
Faraway, so close
Up with the static and the radio
With satelite television
You can go anywhere
Miami, New Orleans
London, Belfast and Berlin
And if you listen I can't call
And if you jump, you just might fall
And if you shout, I'll only hear you
If I could stay...
Then the night would give you up
Stay...then the day would keep its trust
Stay...with the demons you drowned
Stay...with the spirit I found
Stay...and the night would be enough
Three o'clock in the morning
It's quiet and there's no one around
Just the bang and the clatter
As an angel runs to ground
Just the bang
And the clatter
As an angel
Hits the ground
My Way歌詞:And now, the end is near, 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My friend, I'll say it clear,
I'll state my case, of which I'm certain.
I've lived, a life that's full, I've traveled each and every highway.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I did it my way.
Regrets, I've had a few, but then again, too few to mention.
I did, what I had to do, and saw it through, without exemption.
I planned, each charted course, each careful step, along the byway,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I did it my way.
Yes, there were times, I'm sure you knew,
When I bit off, more than I could chew.
But through it all, when there was doubt,
I ate it up, and spit it out.
I faced it all, and I stood tall,
and did it my way.
I've loved, I've laughed and cried,
I've had my fill; my share of losing.
And now, as tears subside, I find it all so amusing.
To think, I did all that, and may I say --- not in a shy way,
"Oh no, oh no not me,
I did it my way".
For what is a man, what has he got?
If not himself, then he has naught.
To say the things, he truly feels,
And not the words, of one who kneels.
The record shows, I took the blows ---
And did it my way!
I did it my way.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U2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肆)
+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這裡分享的是「觀點360°」第31至40集。懇請大家多多響應「搶救公視‧全民連署」活動,謝謝。
「觀點360°」是台灣公共電視台由蔡康永主持的一個知性節目,節目中放映國內外優良的記錄片,來探討一些台灣近期發生的社會問題,節目中並且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可看性非常高。
關於「觀點360°」:過去『觀點360°』滿足許多喜愛紀錄片觀眾對知識的渴求,停播期間,來自網路仍有人不停回應及討論,如今,蔡康永再次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藉由從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跳脫制式傳媒聲音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關注,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精彩的紀錄片,除了純粹的觀賞過程外,還需要多元觀點的延伸討論,擴展紀錄影片本身更深刻的意義。「觀點360°」就是一個帶領大家用各種角度看世界的節目,除了紀錄片呈現事件本身,節目後半的延伸訪談,則是以台灣本土的觀點去觀察、解讀與探討,讓每集紀錄片的議題,可以與台灣、本圖現象連結,讓紀錄片不只是看過就忘的視覺,也可以產生深化和本土化的心靈享受。
過去『觀點360°』曾經製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2002年製播過17集,第二次則是於2005年開始,共製播過五季共65集,那時『觀點360°』主旨在於讓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藉由來自世界各國的紀錄片,學習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
如今,『觀點360°』將在八月25日(週六)下午三點起,開始新一季的復播。『觀點360°』這次不只是將選片範圍放眼到世界各地,還將選播台灣許多優秀創作者的作品,包括許多具有潛力的學生作品,這群台灣未來影視紀錄片的生力軍,如何以他們年輕的觀點看台灣。
這次的『觀點360°』不只是在公共電視頻道播出,精彩且完整的內容,也會在中華電信MOD裡播出,讓向隅的觀眾不再錯過拓展看世界的觀點的機會。每週六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重播時間週日凌晨一點至兩點半),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邀您一起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立場,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方式,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經由立場來決定「觀點」。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在有限的人生裡,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這樣的理想就是公視再次製播「觀點360°」的用意。
越來越多人感歎台灣的頻道變多,民眾的視野與觀點卻沒有隨之變廣及成熟,許多媒體報導焦點依舊停留在一片情色腥羶暴力商業的氛圍之中。於是在「今天不讀書」的主持告一段落後,蔡康永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透過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看看在制式的傳媒聲音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凝視,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觀點360°」曾在2002年製播過17集,如今重新續播,擴大選片範圍,囊括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西方電視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英國導演約翰格里爾生,這位紀錄片之父說:「紀錄片應該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這個定義含有三個層次,就是『藝術性』、『戲劇化』和『科學的證據』。在紀錄片拍攝已經蓬勃發展的今日,「觀點360°」以紀錄片為主幹,企圖以柔性知識為範疇,用攝影機為筆,為台灣觀眾訴說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事。
「觀點360°」--給您的當然不只360個觀點,而是在不同的觀點裡,打造個人360度全方位視野,每多一種觀點,就可以對自己多一分的瞭解,對別人多一分的尊重,對世界多一分的親近。每週五晚上十點鐘,在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的投資,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觀點360°」在Google Video上有從第一集到九十一集,不過中間有一些缺。清單這個網站有列出::Debussy.org。這些影片的來源是電視播放側錄,來自這個網站:城市的遠見(Debussy.org),這是說明:「清單中的影片是電視播放側錄,僅提供各界渴望求知的朋友們免費試看,如果需要購買典藏的話,請使用正版影片,多多以行動鼓勵我們的辛勞的影片工作者,購買請洽公共電視(http://www.pts.org.tw,+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觀點360° 第卅一至四十集(第卅二集缺):
觀點360° 第卅一集。除毛大作戰 Hairy Women(1:16:59)
女人有許多事情,男人一輩子也學不會,連懂都不會懂,其中包括「除毛」這件事,除了刮鬍子外,從來沒有人會要求男人一定要除毛,但是相對來說,女人在成長過程,自然而然就學會除毛。愛美的女性為了展現乾淨迷人的一面,各種除毛方式及產品便因應而生,像是除毛刀、蜜臘、除毛貼布、除毛夾、除毛膏等,這些都是男人永遠不懂的世界。
人類是從猿猴演化而來,不管男性、女性身上都會有毛髮,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將多毛的男人視為性感,卻將多毛的女人視為怪胎,讓女人們假裝自己身上沒有毛髮,千方百計的想要除掉身上的毛,以英國為例,關於女性除毛的相關行業,每年就可賺進兩億八千萬英磅之多,這是相當可觀的數字。
根據統計,全球習慣除毛女性比例高達71%,歐洲地區則達70%,北美地區達85%,日本甚至高達95%,可見在先進國家,這樣的一個動作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習慣以及是社交禮儀的表現。一直以來,利用女性愛美的天性,在行銷廣告、美容雜誌、明星模特兒的演出、電視電影等媒介中,女性的角色就應該是光鮮整潔,白淨纖瘦,全身上下不應該要有惱人的肥肉以及礙眼的雜毛存在,不但男性的審美觀念被制約,更嚴重的是女性會一股腦的埋入這樣的形象陷阱中,歇斯底里的追求這樣的完美體態,形成「共犯結構」。
『觀點360°』本週選播的【除毛大作戰Hairy Women】就披露除毛風氣盛行的英國,探討「女性」+「除毛」表達的「無毛的女體才是美好的」、「有毛的女體是不對的」概念,其中更隱含了:有毛、無毛對女體與男體的不同意義…
觀點360° 第卅三集。慢食的革命 Slow Food Revolution(1:19:01)
曾幾何時,年味越來越淡,再豐富的年菜,也會吃膩,不敵膽固醇過高、脂肪過量的疑慮,要如何重拾吃年夜飯的樂趣呢?今年歡迎和『觀點360°』主持人蔡康永,一起來享受「慢食Slow Food」的滋味!
現在走在大街小巷,大小招牌都是「快餐」、「速食」,如果不快速就吃不到東西的模樣,這項由義大利人Carlo Petrini在1989年發起推動的「慢食」運動,成為全球速食化的反動代表,已經迅速擴及全世界五十餘國,掀起一股找回自主味覺的新生活運動。
在這個倍速成長的資訊社會,飲食漸漸淪落到用奢華的指標衡量,往往只著重在價錢、品牌與流行,新聞報導著重在食材的昂貴、餐廳的頂級,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傳統、慢速的好東西卻在消失當中,甚至連味道都是。
「慢食」,並不是慢慢吃,而是用珍惜傳統、細嚐食材的心情,用感情去體會食物。人的口味,被大量生產的食品工業主宰後,可以嚐到的味道就會越來越少;速食化帶動食品產業的規格化、全球化,嚴重地讓人逐漸失去自主的味覺,失去對傳統美味的判別能力。「慢食」運動,不只有精緻飲食,從食材的生產到烹煮、食用,「緩慢就是美」的態度,培養出自己的生活步調,掌握自己的品味,讓世界充滿多樣的豐富。
在傳統年節時候,選播『慢食的革命』的紀錄片,『觀點360°』希望藉著「慢食」尊重生活,讓大家重新品味、珍惜過年的傳統,找尋消失的味蕾回憶,從容地享受這一頓與家人共度的晚餐,讓屬於慢食的滋味,回歸到內心,在生命原點找到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好味道。
觀點360° 第卅四集。阿拉法特與夏隆 Mortal Enemies(1:18:30)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裡,周瑜感嘆說「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放在夏隆和阿拉法特身上,一語道破兩人一生的對抗糾葛。
兩人的一生,自從弱冠年少就開始對抗,超過半個世紀的期間,中東巴勒斯坦地區的動亂就是他們兩人的舞台,他們的故事是兩個民族的故事:猶太人VS巴勒斯坦人,為了爭奪心目中的聖地:一塊被一方稱為「以色列」,另一方稱為「巴勒斯坦」,嘗試了戰爭、恐怖主義與和平等手段,兩名垂垂老矣的男子,兩個有你無我的死敵。
在這兩人生前沒有握手言和,壯志未酬身先死,阿拉法特於2004年過世後,如今以色列總理的夏隆也二度中風,這兩位中東世界的梟雄,陸續步下人生舞臺,會為動亂五十年的中東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觀點360°』選播【阿拉法特與夏隆】紀錄片,將細說從頭,從他們的信仰、家庭、人生、個性,分析多年來兩人的行事處則,並讓觀眾一窺中東局勢之所以演變至今的根本原因。
夏隆與阿拉法特的一生對抗故事,不僅影響了中東局勢五十年,也為世界安全及權力結構,帶來許多變數。
在他們分別為了自己理念奮鬥五十年的日子裡,這兩個人在他們國人心目中都是民族英雄,夏隆一向被以色列人視為高明的軍事謀策家,是解決問題的高手;阿拉法特則是人民心目中的團結象徵,他是人民心中絕無僅有的領導人,是民族唯一的救星,但現在越來越多人覺得與其說他們能解決問題,不如說他們就是問題的癥結。
究竟阿拉法特的過世及夏隆的中風,會為中東、或者是世界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他們的一生,將中東世界帶到了什麼樣的歷史地位?節目中將邀請到國際政治觀察專家—劉必榮教授來為觀眾解答疑惑。
觀點360° 第卅五集。廢除死刑 Thou Shalt Not Kill(上)(28:47)
觀點360° 第卅五集。廢除死刑 Thou Shalt Not Kill(下)(50:30)
廢除死刑是人類社會爭論已久的問題。中國一直以來有著「殺人償命」的觀念,遇到罪貫滿盈的殺人犯,若未被判決死刑,實難杜絕民眾的悠悠眾口。
可是殺人償命的報復哲學,是否真的助長犯罪率的降低?公共電視『觀點 360 °』節目,主持人蔡康永將以一位美國死刑犯的紀錄片『廢除死刑 Thou Shalt Not Kill 』,深入探討在判處 / 廢除死刑的背後,有太多的灰色議題,需要更多人的觀注瞭解。
在『觀點 360 °』播放的『廢除死刑』這支紀錄片中,主角是德州一位死刑犯 -- 格林,他的案例是美國司法界的連串錯誤,從檢警調查、法庭審理、專家辯護、到背後失能的社會制度、家庭教養等因素,存在眾多荒謬處,姑且不論這些死刑犯是否有機會接受公平的法律對待,他們成長與生存的環境,往往制約他們對事情的動物性反應。甚至直到進入死牢,專心待死,當一切的生存掙扎告一段落,才首次有機會接受教育,進行閱讀、思維,培養理解、創造能力,嘗試「打斷暴力的循環」。
和過往每年都有數十人被執行死刑的情況相較,台灣在 2005 年已寫下歷年的新低,只有三人受刑。歷史上在最有名的死刑犯 — 耶穌基督後,死刑存廢之爭一直是爭論焦點,在民主社會走向成熟之際,關於死刑廢除的呼籲與人權的提倡緊密的結合,開始思考死刑的定義、功用,最終關係到人對社會秩序和生命的種種思考。
聖經十誡說:「不可殺人!!」死刑究竟是法律制度合法地殺人?還是亂世用重典觀念的產物?該不該廢除死刑,短期內,可能都還是爭論不休的命題吧!!
觀點360° 第卅六集。證據確鑿 PROOF POSITIVE(上)(30:05)
觀點360° 第卅六集。證據確鑿 PROOF POSITIVE(下)(59:59)
《CSI犯罪現場》電視影集,在全球播映後,造就一波波的偵探、犯罪鑑識熱潮。而在台灣,近幾年除了偵探類的卡通如『少年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長銷,另外幾樁刑事案件,如319槍擊案、白米炸彈客、郵件爆炸案等,讓許多人開始對犯罪現場的鑑定產生興趣。
現今罪犯的犯案手法日益翻新且十分狡猾,警方必須採取更有效率的方法,才能將歹徒繩之以法。儘管有時候犯罪現場看起來,犯人並未留下任何蛛絲馬跡,但是對專業的刑事鑑定科學專家來說,事實並非如此。只要有接觸過就會留下證據,「證據會說話」不但是熱門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宣傳的口號,也是許多偵探小說、犯罪影片奉行的圭臬。
現場鑑識,一件看似簡單其實卻隱含深意的工作。它不僅可以重建案發現場,可以將狡猾的犯人繩之以法,更可以還人清白。本週將在【證據確鑿】紀錄片中,讓您看到在這麼一個嚴謹的過程中,鑑識人員所須具備的專業知識,事事求是的精神,更是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觀點360° 第卅七集。香菸大騙局 Tobacco Conspiracy(1:19:40)
抽煙本來是屬於個人行為,可是拒抽二手煙也是許多不抽煙者的權益,在吸煙 / 不吸煙間的拉扯,其來有自。『觀點 360 °』選播『香菸大騙局 Tobacco Conspiracy 』的理由,是要讓觀眾看看原來早在 1953 年,菸草公司就試著影響政府政策、民意,讓香煙的銷售量可以增加;進入 21 世紀,面對各國反菸人士的壓力,菸草公司已經逐漸將勢力範圍擴展到非洲等第三世界,『觀點 360 °』將以菸害媒體識讀及為何抽煙會上癮的角度,來解讀香煙所形成的騙局。
最被詬病的就是菸草團體試圖利用各種方式,讓香煙訊息無所不在。不管是大如影響政府的政策訂定、利用科學研究左右媒體,小至辦演唱會、熱門音樂、利用「香煙女郎」等,各式各樣操作菸品時的手法,讓許多未成年人不知不覺陷入抽煙的行銷氛圍裡。
香煙售價內含的健康捐,通常占售價的七成,是政府重要的財源。公眾健康和香煙捐之間的關係,實在很難調和。在國民健康主管和財政部門之間,確實有利益相衝突之處。而這並不只是錢的問題而已,如今香煙公司的未來,只能寄望在尚無法規規範的國家,例如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現今菸草公司在非洲國家的銷售成長目標是每年 16%,以彌補在歐洲國家每年8%的負成長。非洲國家已經是煙草公司眼中的肥羊,香煙產品到處都是,比食物還好買。
在您觀看『觀點 360°』的『香菸大騙局』紀錄片的一個半小時,又有376人因香煙而喪命…許多癮君子吞雲吐霧的時候,或許可以想想紀錄片所傳遞的訊息,捻熄手中的煙火絕對不會太晚,否則日後面對抽煙之害,可能連點煙的機會都會沒有了。
觀點360° 第卅八集。藝伎的真實生活 Geishas:Behind The Scenes(1:18:39)
就像許多傳統的藝術一樣,藝伎—這項日本傳統文化裡的特殊表演,也在逐漸失傳中,一百年前還有將近一萬名的藝伎,在日本以表演為業,如今只剩下不到一百位的合格專業藝伎。
雖然日本正在失傳,但是藝伎代表的神秘/東方/日本風情,卻被西方人認為有種獨特的美感,從瑪丹娜在MTV裡塗著大白臉,日本服裝設計師在伸展台上大現和服風情,到西方作者亞瑟高登寫的【藝伎回憶錄】成為暢銷書,並被【芝加哥】的導演羅勃馬歇爾搬上銀幕,由章子怡、楊紫瓊、鞏俐主演,一時間,將「藝伎」變成為最熱門的文化話題。
在過去,有許多日本女性,都想要從事藝伎這個華麗風光的職業。經過置屋的才藝養成,還要通過嚴格的禮儀訓練,整整五年不得支薪以償還培訓費,從舞伎開始訓練,到成為藝伎接待客人,最後才能穿上華美的服飾,別上貴重的髮簪,升格為獨立藝伎,從事第一流的接待服務員工作。
今天大概只剩下將近一千位的藝伎,其中只有約一百為道地的藝伎,住在京都的最傳統的鄰里裡。不管是過去還是現代的日本,藝伎都是屬於高級行業的女人,她們交談的主題,隸屬於富有的、堅定的、高度專業圈子。
『觀點360°』本集挑選的紀錄片--「藝伎的真實生活 Geishas:Behind The Scenes」,以一位浸淫在藝伎世界十年的西方人觀點,窺探這個日本古老的傳統產業,是否一如音樂、電影這些流行文化表現的那麼神秘、具有美感,重新理解為什麼這些通俗藝術的表演者,如今卻被視為日本傳統的象徵。
觀點360° 第卅九集。 姐妹一同抗愛滋 AIDS:the Woman's Story(1:30:00)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截至今年二月的最新統計,台灣地區感染愛滋病毒的通報累積人數,已突破萬人大關,而達1萬 603人。其中,男女比率已由民國92年以前的20:1,縮小為93年的12:1,去年更快速降縮到7:1,在在顯示女性感染愛滋人數急遽增加。台灣在愛滋篩檢推廣上,仍以男同志、性工作者等「特殊族群」為主,降低女性對愛滋的警覺心,導致女性接受愛滋篩檢的比例偏低,對於愛滋病的危機意識也不高。這樣的愛滋防疫漏洞,恐將造成女性愛滋人口染病而不自知,成為愛滋防疫缺口。
對女人來說,如果得到了愛滋病,是否就得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觀點360°』本週選播【姐妹一同抗愛滋】一片,以來自世界各地如巴西、肯亞、泰國等地女人對抗愛滋的故事,述說在抵抗愛滋病的療程中,女性面對疾病、壓力的特殊情境,以及她們如何活得更有尊嚴的故事。
相對於男人來說,女性在愛滋感染及防治上相對比較弱勢,特別是家庭主婦,但是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顯示國內女性愛滋病患,三分之二感染途徑來自性伴侶。不少女性會覺得,只要自己結了婚就不會感染,但只要先生有外遇,嫖妓等,仍然可能因為在外的不安全性行為,回家再傳染給太太。
不管感染途徑為何,女性得到愛滋,所面對到的困境,往往與社會中扮演的複雜角色糾纏在一起;愛滋不是天遣的代名詞,在看到【姐妹一同抗愛滋】的紀錄片後,不只是要看到她們努力對抗愛滋病毒的一面,而是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的複雜角色與愛滋糾纏在一起,不論是愛情、家庭、生育、親子關係、疾病等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讓她們無法喘息,她們需要更多的關懷及諒解。
觀點360° 第四十集。 日本的美國大夢 Raise or Fold(1:22:25)
如果身為一個國家文化的資產或象徵,被來自國外的企業團體高價收購,這會不會對一個國家的人民產生打擊?
1985 年後,日本企業開始大量購買美國企業,突如其來的大量日本資金,迅速湧入美國的各個領域和角落,無論是工業、娛樂、房地產還是文化等產業,都能看到日本人活躍的身影。在 1989 年的美國,因為日本人購買了象徵美國經濟指標 — 紐約曼哈頓的洛克斐勒大廈,以及美國娛樂文化事業 — 好萊塢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引起美國人民一陣騷動,認為日本人發起二次大戰後的經濟入侵戰爭,一些美國報刊稱其「經濟珍珠港」,擔心日本正在購買美國,著名的《紐約時報》甚至擔憂「總有一天日本會收購走自由女神像」。
只是這喧囂一時的「購買美國」,在短短不到幾年期間,因為日本「泡沫經濟」而破滅,這場經濟的世界大戰也暫告一段落。
『觀點 360 °』本週選播的紀錄片 -- 『日本的美國大夢 Raise or Fold 』,講的是日本在 1989 年的這兩樁巨額併購案 — 三菱地產收購洛克斐勒大廈,及新力 SONY 買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經過 15 年後,三菱地產已經脫離美國市場,而奮戰到底的新力公司,在走過慘淡經營的階段, 2004 年先在歐盟的首肯下,買下 BMG 音樂公司,掌握全球最大的音樂軟體市場 ( 佔全球 60%) ,又以 50 億美金的鉅額,買下米高梅 MGM 電影公司,掌握四成的好萊塢電影工業,擁有最多影片的公司。
是什麼原因讓新力浴火重生?日本企業在美國一進一出的結果,可以看出什麼樣的企業文化?美日之間的貿易方式及商場文化究竟有什麼大不同?這些或許都可以在『日本的美國大夢』找到答案。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壹)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貳)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叁)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伍)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陸)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柒)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捌)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玖)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峰迴路轉(Turning Point)
The Sky of Gene -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a City)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國家的遠見(Vision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相關網站:
公共電視_觀點360°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小布希下台前的最佳贈禮:)
2008年就快走到尾聲了,今年有不少歷史上的創舉,例如歐巴馬當選美國首位非裔總統、百年難得一見的全球金融風暴,不過以下這個才是真正振奮人心啊!
這是相關的遊戲:Sock and Awe!
已經被玩超過四千萬次,還等什麼?
這個網站有許多相關商品:http://tinyurl.com/bushshoeincident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叁)
這裡分享的是「觀點360°」第21至30集。懇請大家多多響應「搶救公視‧全民連署」活動,謝謝。
「觀點360°」是台灣公共電視台由蔡康永主持的一個知性節目,節目中放映國內外優良的記錄片,來探討一些台灣近期發生的社會問題,節目中並且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可看性非常高。
關於「觀點360°」:過去『觀點360°』滿足許多喜愛紀錄片觀眾對知識的渴求,停播期間,來自網路仍有人不停回應及討論,如今,蔡康永再次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藉由從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跳脫制式傳媒聲音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關注,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精彩的紀錄片,除了純粹的觀賞過程外,還需要多元觀點的延伸討論,擴展紀錄影片本身更深刻的意義。「觀點360°」就是一個帶領大家用各種角度看世界的節目,除了紀錄片呈現事件本身,節目後半的延伸訪談,則是以台灣本土的觀點去觀察、解讀與探討,讓每集紀錄片的議題,可以與台灣、本圖現象連結,讓紀錄片不只是看過就忘的視覺,也可以產生深化和本土化的心靈享受。
過去『觀點360°』曾經製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2002年製播過17集,第二次則是於2005年開始,共製播過五季共65集,那時『觀點360°』主旨在於讓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藉由來自世界各國的紀錄片,學習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
如今,『觀點360°』將在八月25日(週六)下午三點起,開始新一季的復播。『觀點360°』這次不只是將選片範圍放眼到世界各地,還將選播台灣許多優秀創作者的作品,包括許多具有潛力的學生作品,這群台灣未來影視紀錄片的生力軍,如何以他們年輕的觀點看台灣。
這次的『觀點360°』不只是在公共電視頻道播出,精彩且完整的內容,也會在中華電信MOD裡播出,讓向隅的觀眾不再錯過拓展看世界的觀點的機會。每週六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重播時間週日凌晨一點至兩點半),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邀您一起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立場,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方式,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經由立場來決定「觀點」。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在有限的人生裡,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這樣的理想就是公視再次製播「觀點360°」的用意。
越來越多人感歎台灣的頻道變多,民眾的視野與觀點卻沒有隨之變廣及成熟,許多媒體報導焦點依舊停留在一片情色腥羶暴力商業的氛圍之中。於是在「今天不讀書」的主持告一段落後,蔡康永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透過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看看在制式的傳媒聲音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凝視,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觀點360°」曾在2002年製播過17集,如今重新續播,擴大選片範圍,囊括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西方電視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英國導演約翰格里爾生,這位紀錄片之父說:「紀錄片應該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這個定義含有三個層次,就是『藝術性』、『戲劇化』和『科學的證據』。在紀錄片拍攝已經蓬勃發展的今日,「觀點360°」以紀錄片為主幹,企圖以柔性知識為範疇,用攝影機為筆,為台灣觀眾訴說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事。
「觀點360°」--給您的當然不只360個觀點,而是在不同的觀點裡,打造個人360度全方位視野,每多一種觀點,就可以對自己多一分的瞭解,對別人多一分的尊重,對世界多一分的親近。每週五晚上十點鐘,在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的投資,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觀點360°」在Google Video上有從第一集到九十一集,不過中間有一些缺。清單這個網站有列出::Debussy.org。這些影片的來源是電視播放側錄,來自這個網站:城市的遠見(Debussy.org),這是說明:「清單中的影片是電視播放側錄,僅提供各界渴望求知的朋友們免費試看,如果需要購買典藏的話,請使用正版影片,多多以行動鼓勵我們的辛勞的影片工作者,購買請洽公共電視(http://www.pts.org.tw,+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觀點360° 第廿一至卅集(第廿四、廿六至廿九集缺):
觀點360° 第廿一集。全球黯化 Global Dimming(1:17:52)
這十年來,氣溫越來越熱,溫度的升高讓許多人都注意到地球溫室效應的現象,也就是「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但是在「暖化」的影響下,科學家們也發現地球正面對另一項威脅,那就是「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科學家在比對1950年代與1990年代的氣象資料後發現,這40年間,全球各地的太陽光入射量,以每十年減少3%的速度在消失,令人震驚。
在 2005年初,英國BBC電視台發表了一支紀錄片『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大意是說許多先進國家,大量使用石油、燃煤發電的結果,除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外,也排放了許多污染微粒。這些微粒跑到大氣中後,不但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更會反射太陽光,同時改變雲的光學性質,讓雲變成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反射更多的太陽光回外太空。
理論上「全球黯化」會讓地球變得更冷,但是其冷卻效應卻被溫室效應抵銷,而使得地表年均溫仍呈持續上升的現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地球的變化卻一直處在不瞭解的狀態,如今在看過【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紀錄片,會讓人驚訝如果沒有黯化現象,地球的暖化會嚴重到讓人無法居住,大量的人類將會面對高溫的威脅而死亡。
「全球黯化」最可怕之處,是讓人低估溫室效應對氣候、地球、環境、人類造成的真正影響。但是黯化的來源又是源自人類的污染,那是否表示人類要繼續汙染下去?「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不管有沒有黯化,20世紀以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行為,已經造成反噬到傷害人類生命,面對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人該何去何從?
觀點360° 第廿二集。摩天大樓的迷思 Building Big:Skyscrapers(1:19:56)
人類自古以來就想挑戰攀登高峰的極限,從埃及的金字塔、中亞巴比倫塔到二十世紀的高樓大廈,幾千年前來從未停止。隨著科技發達,特別是電梯的改良,人類已經找到用最快的速度,爬到最高地方的方法,那就是—透過摩天大樓。
建築反映每個時代的社會主導力量,正如大教堂反映出宗教力量、城堡反映出貴族力量一樣,代表現代建築科技成就的摩天大樓,則反映出當代由經濟主導的商業力量。在過去的科幻電影中,常會出現高入雲宵的摩天大樓櫛比鱗次,表示摩天大樓是現代人對未來的想像產物之一。隨著經濟發達、建築技術的提升,知識經濟、網路經濟時代的到來,摩天大樓作為傳統工業文明和資本權力的文化象徵意義或許已經陳舊,但仍有許多開發中國家將摩天大樓視為經濟繁榮的一種象徵。
【摩天大樓的迷思】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看看摩天大樓在社會、文化和環境等各方面的基本要素,並依建築類型所特有的營建本質,作為申論的基礎。從克萊斯勒大樓到台北的101,這些建築物不僅彰顯摩天大樓以鋼骨帷幕衝破磚石矮牆後在營建技術上的長足進步,也意味著設計思考的文明發展,清楚呈現人類各式複雜建築背後的設計邏輯和流程:建築物如何被建造出來,以及它們對人類及其生活的影響。
在紐約世貿中心遭到恐怖襲擊後,摩天大樓的安全成為人們反思的重點,摩天大樓昂貴的造價和維護費用、經濟實用性,尤其是防火、防震等安全性能…等種種難題,在未來的日子,人類將告別摩天大樓?還是繼續迎接佔滿天際線的建築積木?
從2003年的11月14日開幕以來,台北擁有101--這座世界第一高樓的名號已經兩年(節目播出時間—11月11日),這棟高達508公尺的大樓,越來越多人以跟它的合照代表台北的到此一遊。101大樓的誕生,是否代表著台灣就是世界第一?台北就能如願擠身國際級都會嗎?為什麼人類會有想要蓋摩天大樓的念頭?摩天大樓除了建築物本身外,是否還有其它的文化意涵?未來摩天大樓是否越建越多?還是改變另種型式?從國外的摩天大樓到台北的101,等會節目將邀請台灣建築師「40世代」少壯派建築師代表--龔書章,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摩天大樓的歷史。
觀點360° 第廿三集。暴力電玩的衝擊 Killing Games(1:21:17)
千百年來遊戲在人類生活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各家學者對於遊戲有著不同的見解。如今電動玩具的興起,許多兒童的玩具已經被電腦或電動玩具所取代,PSP、PS2、Xbox等多款電玩主機已經成為現代兒童成長過程的不可或缺的物件,再探討電玩對小孩成長的影響,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許多青少年犯罪行為,開始指向暴力電玩遊戲,調查證據也證明如此…許多人在電玩遊戲裡掌握了人生與死的控制權,讓他們增加了生活的自信心,影片最後不禁推測,是否藉由電玩的控制,讓他們獲得人生出名的機會,最後將電玩的過程落實於生活中。
暴力電玩遊戲是否會影響兒童、青少年,在美國已經引起許多對立組織的辯論,尤其針對一款專殺少數民族或女人,就可以得到高額分數的遊戲,許多國會議員、專家學者認為,這款遊戲在潛意識裡,就在鼓勵小孩仇視少數民族及女性,可能會在真實生活中付諸實行;即使是非暴力遊戲,也多和「性」有關,。玩這類遊戲的小孩,不管是語言或行動上,侵略性都會大大增加,有些小孩也因此產生害怕、恐懼等行為失序的可怕影響,有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小孩玩的遊戲內容,可以暴力如此。
電玩的暴力行為,是否與犯罪呈現正相關的關係呢?對許多電玩迷而言,是荒謬可笑的事,但面對電玩情節中反覆出現的暴力、血腥與死亡情節,會不會未來某個情境之下,讓青少年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觀點360°』選的【暴力電玩的衝擊】,主持人蔡康永擔心長期浸淫在暴力性電玩下的青少年,要怎麼培養出對待世界人事物的美好態度呢?所以本集並非是討論該不該妖魔化暴力電玩的存在,而是讓家長們瞭解現在有一些暴力電玩並不適合小孩,如何讓心智未臻成熟的青少年,就此避開暴力電玩的危機?家長多關心一分,小孩離危險遠一分。
觀點360° 第廿五集。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 McLibel(上)(54:21)
觀點360° 第廿五集。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 McLibel(下)(27:15)
靠著兩片麵包中間夾著肉片,麥當勞寫下全球119個國家設有三萬家連鎖店,年收入三百億元,超越許多國家的年所得,這個數字正在擴充之中,它的金黃色「M」字型拱門,可能也是全球小孩第一個認識的企業標誌。
【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是英國BBC拍攝,並於2005年四月播放。在這紀錄片中,兩位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海倫.史帝爾和戴夫.莫里斯,挑戰全球最大速食連鎖店集團—麥當勞的馬拉松訴訟案,成為上世紀九十年反跨國企業社會運動中最出名的司法案件,也成為了20世紀「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凡夫俗子的草根民眾VS寡頭菁英的企業統治者」的著名故事。
這個被稱為「麥當勞誹謗案」(McLibel),不僅極富戲劇性(麥當勞請了私家偵探臥底,並以龐大律師團對抗兩名沒錢請律師的被告),且已成為英國史上審判時間最長的案子。這樁控告麥當勞的事件,是研究反全球化運動的著名案例,甚至創造出一個「麥毀謗事件McLibel」的單字。
麥當勞誹謗案的意義在於現在有股全球運動,反對根深柢固的企業權力及其惡劣的行為,這並不只是一個人的功勞。在這關於麥當勞的案例後,戴夫和海倫接著向歐洲人權法庭提出告訴,告英國法律違反歐洲人權公約,歐洲法庭被逼得正面回應英國誹謗法的多個基本議題,尤其是英國司法系統明顯的不公正處。
戴夫莫里斯認為「無論怎樣的社會,總是會有各種問題。但現在大企業和有錢人擁有地球的龐大資源,拒絕讓其他人使用,事實上是從所有人手中偷去的…」許多被稱為反社會的行為,事實上只是人們在彼此爭取一些剩下的微小的資源,真正的反社會是反那些掌握所有資源的人,卻不讓他人使用應當共享的東西,如果剷除只關心利潤和權力的公司與政府(英國),將事情掌握回自己手中,這場戰役中,大眾才是潛伏的主宰力量,如果大眾開始站出來,面對一小群追求自己利益的菁英,對不公不義的事發聲,誰都阻擋不了。
觀點360° 第卅集。未來城市 The Sustainable City(40:08)
台灣社會因經濟成長的迅速,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城市及鄉間的土地上冒出,從舊屋的拆除到摩天樓的打造觸目可及。台灣地小人稠,都市發展大量排放廢棄物與二氧化碳,並大量消耗水及能源,已對生態系統造成沉重負擔。人們在建築時已漸漸意識到生態環保的重要,平衡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永續發展」將會是未來都市值得注意的建築新方向。
當城市正日益成為人類最主要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的今天, 21 世紀文明城市在充分擁有科學技術帶來的福祉的同時,能否避免人文精神的失落?歷史在前進,人類的發展也不會停滯不前,對於現在的都市化過程中,?了都市的未來,必須規劃及經營管理,「永續」成了一個目標。
本集播出時間是 12 月 30 日星期五,在這個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刻,『觀點 360 °』播出的『未來都市』,讓觀眾看看過去我們的都會城市型態,在未來的日子即將改變的樣子,影片中提到與生態自然結合的都市建築並不是憑空幻想,而是正在逐漸實現的可能。影片中已經看過了英、法、德的各種永續建築經驗,那在台灣,是否也能做到永續的目標呢?等會將會有兩位來賓,行政院政務委員林盛豐先生,和交通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劉育東先生,來為觀眾解答相關疑惑。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壹)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貳)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肆)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伍)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陸)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柒)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捌)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玖)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峰迴路轉(Turning Point)
The Sky of Gene -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a City)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國家的遠見(Vision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相關網站:
公共電視_觀點360°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魔幻寫實的羊男の迷宮(Pan's Labyrinth)
我去年到台灣時,正好《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西班牙文:El Laberinto del Fauno)在上映,原本想趁大家不注意時偷偷去看的,不過有朋友說看了覺得很失望,後來就作罷,所以也一直拖到最近才看。沒想到,《羊男的迷宮》居然是我看過,最好看,最具深意的奇幻電影!
我個人對奇幻電影、奇幻文學並沒啥著迷,除了《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和《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還有一些Tim Burton的作品,就也沒想再多接觸其他奇幻文學或電影了。《羊男的迷宮》其實已經超越了奇幻電影的界線了,《羊男的迷宮》豐富絢麗的想像力不說,還用奇幻的世界來反映現實世界弔詭與殘酷,創造出一種超凡的哲理。
《羊男的迷宮》成功地結合了童話故事和西班牙內戰,用奇幻世界那些不見天日的妖魔鬼怪來更深刻地反映人類內心的險惡、貪婪、無知、怯懦、狂妄、野蠻、善良、忠貞、理想、勇敢和純潔,很有創意地反思了善惡、美醜、明暗的對立。
《羊男的迷宮》的西班牙名字指的是羅馬神話中半人半羊的農牧神(Faun),英語名字則指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羊神(Pan)。《羊男的迷宮》是墨西哥導演Guillermo del Toro的第二部西班牙電影,Guillermo del Toro似乎偏愛以西班牙內戰當背景,他的第一部西班牙電影《惡魔的脊椎骨》(The Devil's Backbone,西班牙文:El espinazo del diablo),故事背景也是西班牙內戰,。《惡魔的脊椎骨》偏向寫實主義的鬼故事,《羊男的迷宮》則接近被二分為奇幻世界跟批判法西斯主義的現實世界。兩者同樣也是利用鬼怪來反映人心的善惡,也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片。
《惡魔的脊椎骨》(El espinazo del diablo)預告片:
《羊男的迷宮》有點類似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只是基調、氣氛都比後者沉重。不管是千尋還是奧菲利亞,她們都是天真無邪的小女孩,都到了未知的奇幻世界去冒險,中間雖然因為任性還遭遇困難,但最後卻用內心的純真,來達到解脫。
《羊男的迷宮》故事背景為1944年的西班牙,此時西班牙內戰結束不久,佛朗哥實行法西斯主義獨裁統治。同時,一些殘餘的共和軍及共產黨的游擊隊對佛朗哥部隊進行零星的攻擊。
電影是以一個童話故事開頭,這個童話講的是公主眸娜的故事。眸娜的父親是冥間地府之王,生活在這裡的眸娜很自然的就對地上的人類世界非常好奇。然而當她一走進地上的那個世界,她就忘記了所有以前的生活,並且迅速衰老,像普通的人類一樣死去。她的父親認為她的靈魂有一天終會返回到他們的冥間地府。
接著電影就轉到1944年,西班牙國內戰爭之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掌握政權時期,一個喜愛通話故事的小姑娘奧菲利亞,隨著懷孕的母親卡門投奔即將成為她繼父的上尉維達。她的母親懷的也正是維達的孩子。即將成為她新繼父的父親是著名的長槍黨領袖,曾經致力於鏟除所有的反法西斯分子,手段極為殘暴冷酷。
在《羊男的迷宮》中,生活在肅殺氣氛中的奧菲利亞穿棱在絢麗的奇幻世界和殘酷的人類世界中。在迷宮裡,奧菲利亞遇到了潘神,潘神認為奧菲利亞就是公主眸娜。為了證明她的純潔,潘神交給奧菲利亞三個務必在滿月之前完成的任務。在那些任務中,奧菲利亞首先得在巨大蛤蟆的肚子上找回一把鑰匙。從那段故事中,就可以看到,奇幻世界的怪物再噁心,還是沒有人類世界偏執的可怕。在第二個任務中的那個吃小孩的怪物,簡直就是奇幻世界中的經典怪物,然而那個怪物再可怕,卻還是源自人性的貪婪和無知。
《羊男的迷宮》最令人畏懼的惡魔,恐怕就是上尉維達,他自己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拿著針線,抓起臉皮,照著鏡子縫補裂嘴的那幕,也堪稱一絕。殺人如麻的惡人世界上太多了,可是有誰比連縫補自己的臉頰也不痛不癢的維達能令人打從心底畏懼呢?
《羊男的迷宮》故事的結局,真的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可是那樣悲哀的結局,卻襯托出人生的無奈和希望,居然可以是一體兩面的深厚哲理。所以,《羊男的迷宮》的結局其實悲而不慘、哀而不傷,沒有交待的留白空間,讓整個震撼一直在我心中迴盪著。
Guillermo del Toro是個商業和藝術電影都拍得很成功的鬼才,《羊男的迷宮》就深據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成功元素。難能可貴的是,Guillermo del Toro雖然成功地拍出了幾部成功的好萊塢商業片如Mimic、Blade II、Hellboy和Hellboy II,不過在《羊男的迷宮》的天馬行空中,不曾見到絲毫好萊塢的習氣。Guillermo del Toro現在被《魔戒》的大導Peter Jackson找去拍《魔戒》的前傳《哈比人歷險記》(The Hobbit),大約2011年年底會上映,大家敬請期待。
《羊男的迷宮》的配樂也很棒,這是其中一首搖籃曲:
相關網站:
羊男的迷宮官方網站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貳)
這裡分享的是「觀點360°」第11至20集,懇請大家多多響應「搶救公視‧全民連署」活動,謝謝。
或許有人從來不看公視,也不會想看公視,並且真的認為沒了公視,政府反而可以減少開支。可是,如果依這樣的邏輯,那麼為何政府還要花更多更多更多的錢去養戰力薄弱的國軍和購買昂貴又華而不實的軍備呢?沒有多少人真的開過空軍的F16戰機吧?那麼,那些戰機掉入海裡,是否就無所謂了呢?
公視在立法院遭到凍結九十七年度預算,立法院甚至對於九十八年度預算施以附加決議,要求未來公視執行任何計畫,必須逐項報請主管機關同意後始能動支。質疑公視,並且主張凍結公視預算的立委,主要論點有「公視、客家台的預算都是納稅人民脂民膏,立法院有責任和義務發揮功能,做出要求都在合理範圍內」(立委林德福)、「公視經費100%裡政府補助,竟認為立法院審預算是政治力介入,代表公視過去管理制度上就有很大的漏洞」(立委楊瓊瓔)、「公視買設備被外界質疑偏高,不做這樣決議,難平息外界爭議」(立委林益世)、「公視長期將委製經費視為公視預算,認為不需要向委製機關負責」(立委林益世)、「不解他們為何反彈如此大,應是他們自己心書有鬼才是」(立委林益世)。這些言論,其實都是似是而非的。
依立委的邏輯,那麼國防機密是否也全該讓立法院立委諸公過目?而且,請問主管機管該如何審查公視有效地應用經費?數數節目的多寡來判斷,變相鼓勵多製作濫竽充數的節目?還是看看公視節目論點有沒有和政府政策吻合,變相把公視當執政黨的傳聲筒?還是審審公視節目有沒有批判政府,變相打壓言論自由?還是調查收視率,變相鼓勵嘩眾取寵的節目?
公視開播迄今也才十年,和有83年老的日本NHK,76年老的英國BBC,以及39年老的美國PBS相比,簡直就只是個少年。公視的預算,據說也不過是日本NHK的一百分之一而已。目前,公視年度經費約為新台幣14億至15億元,包括政府捐贈的九億元、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每年約新台幣八千萬至九千萬元,以及自籌財源每年約新台幣四億元。可見,那筆讓立法院給凍結的4.5億預算,對公視會有多大的影響!這根本就是標準的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最後,請用你的行動,來告訴白爛的立法院,我們受夠無理的政治力介入公共媒體了: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觀點360°」是台灣公共電視台由蔡康永主持的一個知性節目,節目中放映國內外優良的記錄片,來探討一些台灣近期發生的社會問題,節目中並且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可看性非常高。
關於「觀點360°」:過去『觀點360°』滿足許多喜愛紀錄片觀眾對知識的渴求,停播期間,來自網路仍有人不停回應及討論,如今,蔡康永再次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藉由從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跳脫制式傳媒聲音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關注,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精彩的紀錄片,除了純粹的觀賞過程外,還需要多元觀點的延伸討論,擴展紀錄影片本身更深刻的意義。「觀點360°」就是一個帶領大家用各種角度看世界的節目,除了紀錄片呈現事件本身,節目後半的延伸訪談,則是以台灣本土的觀點去觀察、解讀與探討,讓每集紀錄片的議題,可以與台灣、本圖現象連結,讓紀錄片不只是看過就忘的視覺,也可以產生深化和本土化的心靈享受。
過去『觀點360°』曾經製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2002年製播過17集,第二次則是於2005年開始,共製播過五季共65集,那時『觀點360°』主旨在於讓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藉由來自世界各國的紀錄片,學習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
如今,『觀點360°』將在八月25日(週六)下午三點起,開始新一季的復播。『觀點360°』這次不只是將選片範圍放眼到世界各地,還將選播台灣許多優秀創作者的作品,包括許多具有潛力的學生作品,這群台灣未來影視紀錄片的生力軍,如何以他們年輕的觀點看台灣。
這次的『觀點360°』不只是在公共電視頻道播出,精彩且完整的內容,也會在中華電信MOD裡播出,讓向隅的觀眾不再錯過拓展看世界的觀點的機會。每週六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重播時間週日凌晨一點至兩點半),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邀您一起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立場,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方式,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經由立場來決定「觀點」。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在有限的人生裡,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這樣的理想就是公視再次製播「觀點360°」的用意。
越來越多人感歎台灣的頻道變多,民眾的視野與觀點卻沒有隨之變廣及成熟,許多媒體報導焦點依舊停留在一片情色腥羶暴力商業的氛圍之中。於是在「今天不讀書」的主持告一段落後,蔡康永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透過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看看在制式的傳媒聲音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凝視,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觀點360°」曾在2002年製播過17集,如今重新續播,擴大選片範圍,囊括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西方電視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英國導演約翰格里爾生,這位紀錄片之父說:「紀錄片應該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這個定義含有三個層次,就是『藝術性』、『戲劇化』和『科學的證據』。在紀錄片拍攝已經蓬勃發展的今日,「觀點360°」以紀錄片為主幹,企圖以柔性知識為範疇,用攝影機為筆,為台灣觀眾訴說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事。
「觀點360°」--給您的當然不只360個觀點,而是在不同的觀點裡,打造個人360度全方位視野,每多一種觀點,就可以對自己多一分的瞭解,對別人多一分的尊重,對世界多一分的親近。每週五晚上十點鐘,在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的投資,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觀點360°」在Google Video上有從第一集到九十一集,不過中間有一些缺。清單這個網站有列出::Debussy.org。這些影片的來源是電視播放側錄,來自這個網站:城市的遠見(Debussy.org),這是說明:「清單中的影片是電視播放側錄,僅提供各界渴望求知的朋友們免費試看,如果需要購買典藏的話,請使用正版影片,多多以行動鼓勵我們的辛勞的影片工作者,購買請洽公共電視(http://www.pts.org.tw,+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觀點360° 第十一至廿集(第十九集缺):
觀點360° 第十一集。睡神‧來襲(1:22:20)
「宰我晝寢,孔子責其怠惰,故曰:予如朽木不可彫也」如果照字面解釋,孔子的學生宰予曾經在大白天上課時睡覺,就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也」,如果從今日醫學角度來看,宰予可能不是不想上課,而是患了「嗜睡症」的疾病。
如果在一個重要場合,可能是上課可能是開會,有人總是無緣無故地開始打起瞌睡,或是整天精神不濟,隨時都在打呵欠---在一般正常人眼中,多少會認為這樣的人在偷懶,或是不看場合做事;可是有一種狀況是他們沒有想到的,那就是這個人有「嗜睡症」。
人的一生中,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花在睡覺的行為,可是『觀點360°』本集就要選播『睡神‧來襲』,影片中會有四個案例,他們都是身不由己地陷入睡覺的狀態,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在睡覺上,他們的人生有大半的時間是在自己不知覺的狀態下渡過,跟他們相比,很多人應該覺得幸福了許多才對。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約有七成男女,每天等於生活在半夢半醒間,若以人口總數推算,即是高達百萬人口幾乎每天發生日間睡眠過多的困擾,並為期超過一個月以上,嚴重影響白天社交、工作與學業。
如果有人長期說他很想睡覺或是非常疲勞之類的話,一般人只會認為這是抱怨而不予理會;但是在看過『睡神‧來襲』這支紀錄片後,應該要對這樣的人抱著些許的同情和諒解,而不是冷淡的不想回應,認為這只是懶蟲在作怪。
觀點360° 第十二集。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1:19:20)
根據美國電影票房統計,2005年的暑期電影收入下跌16%,觀眾減少10%,電影魅力減少的原因,除了票價變貴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影集越來越好看,許多人寧願在家看電視影集,而不願上電影院。以知名影集「六人行Friends」完結篇的七千萬收視人口,如果換算電影票房,這部片將會成為影史上票房僅次於『鐵達尼號』的賣座強片。
如果喜歡看電視影集的人,生活在美國,他將會發現這十年來,美國影集不只是題材上大幅擴展--像描寫都會女人情慾喜劇的『慾望城市』、白宮處理世界大小危機的『白宮風雲』或殯葬業者身心矛盾的『六呎風雲』都可以被搬上電視銀幕,在拍攝水準、成本上,美國影集也不輸給電影(像HBO『美國天使』就花了六千萬美金),『艾莉的異想世界』、『急診室的春天』創新的拍攝手法,造就的電視星風頭更不比電影明星遜色,將許多人在每個禮拜的固定時候,靜候在電視前等著每週一次的播放。
在這支『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裡,有個片段是『慾望城市』的其中一位女主角米蘭達Miranda,當她可以預錄的有線電視機故障,完全看不到自己心愛的影集時,整個人就開始歇斯底里。這樣的情節反應出當今美國電視影集對美國人的影響力到什麼程度。
隨著現在家庭視聽視備的品質提昇,以及有線頻道的大量增加,『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就直接討論現在美國影集的可看度高過一般電影,尤其是90年代後,題材的多樣、節奏的緊湊、拍攝手法的進步、結合藝術與商業特質、優秀編導演人才投入…都讓電視影集越來越有競爭能力,除了電視播放外,販賣影集DVD的附加價值也逐漸受到電視公司的重視,甚至利用盈餘轉投資電影拍攝,像2003年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由葛斯范桑導演的『大象』,出資老闆就是HBO電視台。電視的旋風正席捲全球,電視與電影人才的交流有無,更讓電視影集取代過去電影地位,成為影響全美國或世界的通俗文化代表。
究竟美國影集是如何在這十年裡,取代美國電影,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事業,『觀點360°』本集『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就會探討到為何美國影集能成為當今美國通俗化的代名詞之一。
觀點360° 第十三集。『正視乳房』Busting Out
說到「乳房」,你會想到什麼?如果說到「乳房」,你只停留在報章媒體形容的「巨乳」、「D奶」、「隆胸」、「海咪咪」印象,那表示你完全不懂「乳房」的意義。
乳房,這個影響地球一半人口的女性器官,在嬰兒的眼中代表食物,在男人眼中代表性,在醫師的眼中只看到疾病,商人卻看到鈔票。
在不同的文化裡,男人總會有許多單字來形容女人胸部,多半都是俚俗的形容詞,英語裡尤其如是…其中多半會讓人生氣發怒或不愉快,但是說出口的這些男人,並無法想像女人身上的這兩團肉,對於她們的身體、心理、靈魂,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此外,我們的社會也給予乳房太多器官以外的涵意,其中有太多的刻版印象,例如一個乳房大的女人,往往給人性態度隨便或是「胸大無腦」的感覺…這些偏見,希望能在在本集『觀點360°』選播的這集『Busting Out』後被破除掉。
『Busting Out』曾是西雅圖影展最受觀眾歡迎紀錄片,這趟從乳房開始的自我探索旅程,描述一位女孩,藉著母親死於乳癌,以及少女時期穿胸罩被嘲笑的陰影,開始探討乳房—這個女人身體最容易被看到,也最無法被接受的器官之一,她可以很堅強的哺育下一代,卻也脆弱地罹患乳癌,而被奪走生命。藉著訪問不同人的生活故事、經驗和各領域專家,來探討美國文化對女性胸部的迷思,例如訪問接受乳房整行手術的、生物人類學家、乳癌患者及其配偶和小孩…等等,藉由不同的角度來完成這趟女人探索乳房、瞭解自我之旅。
『正視乳房』不只是單純的看這個女性獨有的器官,也可以看到女人的總體生命,
更可以從中瞭解女人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觀點360° 第十四集。賓拉登的媒體戰(上)(38:58)
觀點360°第十四集。賓拉登的媒體戰(下)(43:23)
如果賓拉登也有購物頻道
恐怖攻擊組織的媒體行銷戰
911事件發生至今四週年的日子。
911事件之所以對全世界許多人造成影響,是因為連美國本土的經濟象徵都可以在一夕之間被瓦解,那世界各地還有哪裡是安全的呢?911發生後的這些年來,各地不斷地有恐怖攻擊的新聞傳出,從土耳其、巴里島、馬德里、印度到今年的倫敦,恐怖份子似乎並沒有因為全球反恐行動而有所收殮,反而隨著一直無法逮捕到賓拉登,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討論911事件及恐怖主義的新聞、報導多如牛毛,在這些觀點之外,公視『觀點360』在911事件的四週年選播來自日本NHK拍攝的「賓拉登的媒體戰」紀錄片,用著不同於英美西方國家及中亞伊斯蘭世界的角度,看看賓拉登及其背後的蓋達組織,是如何在主戰場之外,悄悄開啟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媒體戰,發揮龐大洗腦式的影響力,而且在這個媒體戰場裡,美國現在可能還屈於弱勢之中呢。
歷史上有許多主義或是政權的興起,都是靠口語相傳的媒體力量,如劉伯溫編「燒餅歌」或共產黨用順口溜教育農工民等,都是掘起的手段之一。如今,911事件發生後四年,美國政府仍無法找出賓拉登的藏身處,反而眼睜睜看著賓拉登利用媒體力量,大量吸收年輕回教徒加入聖戰行列。此刻檢討兩方的媒體戰,明顯地,蓋達組織或是賓拉登略勝一籌。
觀點360° 第十五集。賓氫能源世紀(上)—石油時代的末日(1:21:46)
你是否已經開始體會到油價在攀升了呢?你是否感覺到什麼物價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呢?國際油價不斷攀升,原物料價格也跟著油價上漲,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都一起漲。
過去的30年,油價是影響全球經濟的一項最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地質學家認為,驅動經濟成長的便宜石油,在不久的將來將不足所需。根據最樂觀的估算,如果依照現今的石油消耗率,45年內,全球石油將會面臨枯竭…除非找到理想的替代能源。
現在地球許多資源都在逐漸的耗損之中,其中尤其是水與石油,根據科學家的預測,石油枯竭的那天到來,可能不在下個世紀或是五、六十年後,甚至在未來的十年裡,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將會面臨到石油被宣佈比黃金還貴的年代。
在全世界都已經體會到不能再倚靠石化燃料,再生能源的產業發展已不容再拖延,如何搶得先機,利用有效的能源搶得先機,成為世界領先者,根據本週『觀點 360°』所選播的『氫能源世紀(上)』,專家學者們預測下一個取代石油的原料,「氫能源」將會扮演主要的角色。
本集的『氫能源世紀』只是上半集,在檢討過石油能源的各種弊病,並由許多專家學者證明「氫能源」的可行性後,下一集『氫能源世紀(下)』,將會深入探討氫能源如何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來賓—葉惠青(台灣能源局局長),陳發林(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觀點360° 第十六集。賓氫能源世紀(下)—石油時代的末日(1:28:06)
世界市場上的石油價格漸漸升高,達到1990年波斯灣戰爭後的最高點。連帶的,以進口燃料為主的台灣,所有的物價也隨著油價而升高…台灣本土天然資源有限,每年全台需要的能源物料,有97.87﹪必須仰賴進口。因此「氫世紀」的出現,不僅是產業或經濟轉型的考量而已,降低石化能源所製造的污染,許台灣一個永續的未來。
在世界性的原油價高漲,帶動各項物價飛升的此時,科學家早就預言全球石油的開採量已經達到顛峰,另一方面,全球對能源的需求量逐年遞增,然而,受限於現有能源產地、政治、經濟…等各種問題下,及各國環境政策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使得現有石化能源的處理過程更趨複雜,處理成本也越來越昂貴。
尋找一個乾淨、無污染,安全、可靠及穩定的能源供應,確保能源的永續存在,減輕對環境氣候的影響、降低有毒氣體的產生…等,便成了當務之急。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預言,21世紀將是「氫」能源的世紀,屆時「氫」將取代20世紀的石油能源世紀,並同步解決上一世紀石油帶來的環境汙染等問題。
公共電視『觀點360°』選播上、下兩集的【氫能源世紀】,上集介紹地球能源日漸枯竭,20世紀人類大災難的背後原因,都與石油的消耗有關。石油供給不足的能源危機,將會在25至30年之後發生,因此利用技術生產「氫」能源已被科學家認為是繼石油後的無汙染新能源。【氫能源世紀】下集則是介紹如果發展「氫」能源,可能要面對的技術與困難,在成為下一個永續能源前,如何克服環保及成本問題。
來賓—葉惠青(台灣能源局局長),陳發林(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觀點360° 第十七集。探訪颶風真面目(1:19:00)
在卡崔娜颶風的無情摧殘下,紐奧良百分之八十淹沒在水中,城市將不會再回到過去的光榮,都市的一部分將永遠沉在水中…短短數小時的風雨竟使得數十萬人的夢境破滅,天災何其無情!身處台灣的我們,看著卡崔娜風災後的紐奧良市,一夕之間,數以萬計的民眾倉皇撤離家園;民眾的淚眼,對著汪洋一片的家園,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慘的?一直以來,人類堅信「人定勝天」,如今,許多人更相信「天有不測風雲」,高人口密度的台灣,每雨必災,每颱必淹,當人類面對無可抗力的天災時,我們是否該反省:『人對於地球是否瞭解的太少?』
2005年卡崔娜颶風摧毀美國墨西哥灣區各大城市,其中尤其以紐奧良的損失最為慘重,全市泡在水中,已經達到棄城的程度。其實在2004年,就已經有許多科學家預測到這樣情形,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2005年四月播出的這支【探訪颶風真面目The True Face of Hurricanes】紀錄片,就以2004年多個颶風接連侵襲美國東岸為例,造成多處地區重創,雖然颶風季節隨著夏天結束,但由於大西洋海面溫度上升,強大的大西洋氣旋輸送加強,未來數十年,美國將會進入颶風肆虐的週期。
【探訪颶風真面目】紀錄片,一方面拍攝許多美國人在面對颶風來襲的悲痛,一方面以氣象學家Josh Wurman為主角,拍攝他追逐颶風的過程。這位極端追逐颶風的氣象學家,一如電影『龍捲風』的科學家們,不僅希望能深入接觸颶風的細節,更希望能夠推測並補捉颶風的可能路徑,尤其是颶風登陸地後的變化模式,他利用許多科學儀器來加強他對颶風內部的複雜數據,瞭解整個颶風的內部結構。
一樣的強風豪雨,在台灣也常常造成不小的災情,數十萬的民眾,再度面臨限水的不便與痛苦,當您看到新聞報導裡,殘破衰敗的水鄉澤國,是否會想到究竟颶風是如何形成?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利用現今的科學儀器探測颶風的真面目?颶風的破壞力可以到達什麼樣的程度?它的出現是否是因為人類自己過度開發自然惹的後果?
或許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來賓—吳俊傑(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追風計劃』主持人)
觀點360° 第十八集。誰是第17號乘客?(上)(41:18)
觀點360° 第十八集。誰是第17號乘客?(下)(41:19)
地球上許多地區因為文化、人種、語言、宗教、天然資源等各種因素,導至許多地區仍然處在戰爭的陰影下,這讓許多人懷疑「和平」是否只是口號?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致力於能夠讓地球多一分「和平」的推動,其中在今年邁進第五年的【和平影展】就是其中之一,公視也連續幾年與和平基金會合作,播出一些有關和平及戰爭的電影及紀錄片,了解世界與國際間,人類互信共存千年來的和平與爭端…
今年「公視和平影展」就選播三部參展電影,今晚「觀點360°」播出的紀錄片--「誰是第17號乘客?」,是拍攝於2003年的紀錄片,曾獲得2003台拉維夫影展最佳紀錄片、以色列國家影藝學院最佳紀錄片,以及2004年芝加哥國際紀錄片影展媒體票選獎。
『和平不是烏托邦的幻想,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回歸對「人之所以為人」的關注尊重』
針對這樣的主旨,「誰是第17號乘客?」從一個死在汽車爆炸案的無名屍體開始,導演大衛奧菲克以抽絲剝繭的態度,用推理的方式找出這具無名屍體的真正身份。在調查過程中,延著各條線索一路追下去,從原本想拍關於恐怖攻擊(恐怖分子)相關的題材,到揭露無名屍體的真實身份,讓觀眾懷抱著好奇心的跟著影片及導演的觀點,走訪在以色列不同階級、體制、宗教信仰的國度裡。『誰是第17號乘客』就像是一個扣人心弦的偵探故事,在重建意外現場的曲折過程中,觀眾看到了以色列社會的複雜組成,也見證了死亡在這片土地上烙下的陰影與恐懼是多麼無所不在。
本週『觀點360°』邀請兩位來賓,一位是以色列駐台灣代表處主任康露斯小姐,將在影片開始前為觀眾解讀影片中事件的時空背景,另一位則是影評人藍祖蔚先生,一起討論這部有著推理精神、不同於其它的紀錄片。
來賓—康露思(Ms.Ruth Kahanoff)—以色列駐台代表處主任。藍祖蔚(影評人)
觀點360° 第廿集。安藤忠雄的建築詩—Shaping the Natural Forces of Life(上)(38:48)
觀點360° 第廿集。安藤忠雄的建築詩—Shaping the Natural Forces of Life(下)(38:50)
『建築的一半依賴於思維;另一半則源自於存在與精神 ... 』
---- 安藤忠雄
建築的生命遠比人有限的生命長久,足以脫離時間的限制,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人與建築如何達到一個和諧的關係,一直是許多建築師關心的議題,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作品,在台灣擁有許多的支持與崇拜者,他以混凝土、木頭、水、光來營造空間,融合日本傳統與現代主義的精華,發展出獨樹一幟的空間美學,單純卻有力,沒有意識形態的花稍,不故弄玄虛,這讓安藤忠雄被譽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建築家」之一。
安藤忠雄擅長以混凝土、木頭、水、光等基本自然元素來營造空間,他融合了日本傳統的禪風與現代的極簡主義風格,發展了一種新的建築空間語言。他的作品更遍布各地,這使得安藤忠雄被譽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建築家」。
本週的『觀點 360 °』選播『安藤忠雄的建築詩』,是 NHK 拍於 2003 年的作品,影片中以安藤在神戶大地震後建蓋的「 4 x 4 House 」為主,帶出安藤忠雄平日的創作理念及設計生活,只有高職學歷、自修考上建築師執照的人,如何成為世界建築界的風雲人物。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壹)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叁)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肆)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伍)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陸)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柒)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捌)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玖)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峰迴路轉(Turning Point)
The Sky of Gene -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a City)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國家的遠見(Vision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相關網站:
公共電視_觀點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