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貳)

觀點360°


這裡分享的是「觀點360°」第11至20集,懇請大家多多響應「搶救公視‧全民連署」活動,謝謝。

或許有人從來不看公視,也不會想看公視,並且真的認為沒了公視,政府反而可以減少開支。可是,如果依這樣的邏輯,那麼為何政府還要花更多更多更多的錢去養戰力薄弱的國軍和購買昂貴又華而不實的軍備呢?沒有多少人真的開過空軍的F16戰機吧?那麼,那些戰機掉入海裡,是否就無所謂了呢?

公視在立法院遭到凍結九十七年度預算,立法院甚至對於九十八年度預算施以附加決議,要求未來公視執行任何計畫,必須逐項報請主管機關同意後始能動支。質疑公視,並且主張凍結公視預算的立委,主要論點有「公視、客家台的預算都是納稅人民脂民膏,立法院有責任和義務發揮功能,做出要求都在合理範圍內」(立委林德福)、「公視經費100%裡政府補助,竟認為立法院審預算是政治力介入,代表公視過去管理制度上就有很大的漏洞」(立委楊瓊瓔)、「公視買設備被外界質疑偏高,不做這樣決議,難平息外界爭議」(立委林益世)、「公視長期將委製經費視為公視預算,認為不需要向委製機關負責」(立委林益世)、「不解他們為何反彈如此大,應是他們自己心書有鬼才是」(立委林益世)。這些言論,其實都是似是而非的。

依立委的邏輯,那麼國防機密是否也全該讓立法院立委諸公過目?而且,請問主管機管該如何審查公視有效地應用經費?數數節目的多寡來判斷,變相鼓勵多製作濫竽充數的節目?還是看看公視節目論點有沒有和政府政策吻合,變相把公視當執政黨的傳聲筒?還是審審公視節目有沒有批判政府,變相打壓言論自由?還是調查收視率,變相鼓勵嘩眾取寵的節目?

公視開播迄今也才十年,和有83年老的日本NHK,76年老的英國BBC,以及39年老的美國PBS相比,簡直就只是個少年。公視的預算,據說也不過是日本NHK的一百分之一而已。目前,公視年度經費約為新台幣14億至15億元,包括政府捐贈的九億元、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每年約新台幣八千萬至九千萬元,以及自籌財源每年約新台幣四億元。可見,那筆讓立法院給凍結的4.5億預算,對公視會有多大的影響!這根本就是標準的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最後,請用你的行動,來告訴白爛的立法院,我們受夠無理的政治力介入公共媒體了: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觀點360°」是台灣公共電視台由蔡康永主持的一個知性節目,節目中放映國內外優良的記錄片,來探討一些台灣近期發生的社會問題,節目中並且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可看性非常高。

關於「觀點360°」:

過去『觀點360°』滿足許多喜愛紀錄片觀眾對知識的渴求,停播期間,來自網路仍有人不停回應及討論,如今,蔡康永再次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藉由從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跳脫制式傳媒聲音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關注,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精彩的紀錄片,除了純粹的觀賞過程外,還需要多元觀點的延伸討論,擴展紀錄影片本身更深刻的意義。「觀點360°」就是一個帶領大家用各種角度看世界的節目,除了紀錄片呈現事件本身,節目後半的延伸訪談,則是以台灣本土的觀點去觀察、解讀與探討,讓每集紀錄片的議題,可以與台灣、本圖現象連結,讓紀錄片不只是看過就忘的視覺,也可以產生深化和本土化的心靈享受。

過去『觀點360°』曾經製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2002年製播過17集,第二次則是於2005年開始,共製播過五季共65集,那時『觀點360°』主旨在於讓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藉由來自世界各國的紀錄片,學習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

如今,『觀點360°』將在八月25日(週六)下午三點起,開始新一季的復播。『觀點360°』這次不只是將選片範圍放眼到世界各地,還將選播台灣許多優秀創作者的作品,包括許多具有潛力的學生作品,這群台灣未來影視紀錄片的生力軍,如何以他們年輕的觀點看台灣。

這次的『觀點360°』不只是在公共電視頻道播出,精彩且完整的內容,也會在中華電信MOD裡播出,讓向隅的觀眾不再錯過拓展看世界的觀點的機會。每週六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重播時間週日凌晨一點至兩點半),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邀您一起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立場,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方式,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經由立場來決定「觀點」。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在有限的人生裡,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也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在不同的觀點之間,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這樣的理想就是公視再次製播「觀點360°」的用意。

越來越多人感歎台灣的頻道變多,民眾的視野與觀點卻沒有隨之變廣及成熟,許多媒體報導焦點依舊停留在一片情色腥羶暴力商業的氛圍之中。於是在「今天不讀書」的主持告一段落後,蔡康永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觀點360°」主持人身份,藉由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優秀紀錄片,透過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看看在制式的傳媒聲音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凝視,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

「觀點360°」曾在2002年製播過17集,如今重新續播,擴大選片範圍,囊括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西方電視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英國導演約翰格里爾生,這位紀錄片之父說:「紀錄片應該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這個定義含有三個層次,就是『藝術性』、『戲劇化』和『科學的證據』。在紀錄片拍攝已經蓬勃發展的今日,「觀點360°」以紀錄片為主幹,企圖以柔性知識為範疇,用攝影機為筆,為台灣觀眾訴說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事。

「觀點360°」--給您的當然不只360個觀點,而是在不同的觀點裡,打造個人360度全方位視野,每多一種觀點,就可以對自己多一分的瞭解,對別人多一分的尊重,對世界多一分的親近。每週五晚上十點鐘,在第13頻道公共電視,90分鐘的投資,創造屬於您自己的「觀點360°」。


「觀點360°」在Google Video上有從第一集到九十一集,不過中間有一些缺。清單這個網站有列出::Debussy.org。這些影片的來源是電視播放側錄,來自這個網站:城市的遠見(Debussy.org),這是說明:「清單中的影片是電視播放側錄,僅提供各界渴望求知的朋友們免費試看,如果需要購買典藏的話,請使用正版影片,多多以行動鼓勵我們的辛勞的影片工作者,購買請洽公共電視(http://www.pts.org.tw,+886-2-2633-8000)及各版權所有單位,影片內容說明請至公共電視網站查閱 。」

觀點360° 第十一至廿集(第十九集缺):


觀點360° 第十一集。睡神‧來襲(1:22:20)

「宰我晝寢,孔子責其怠惰,故曰:予如朽木不可彫也」如果照字面解釋,孔子的學生宰予曾經在大白天上課時睡覺,就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也」,如果從今日醫學角度來看,宰予可能不是不想上課,而是患了「嗜睡症」的疾病。

如果在一個重要場合,可能是上課可能是開會,有人總是無緣無故地開始打起瞌睡,或是整天精神不濟,隨時都在打呵欠---在一般正常人眼中,多少會認為這樣的人在偷懶,或是不看場合做事;可是有一種狀況是他們沒有想到的,那就是這個人有「嗜睡症」。

人的一生中,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花在睡覺的行為,可是『觀點360°』本集就要選播『睡神‧來襲』,影片中會有四個案例,他們都是身不由己地陷入睡覺的狀態,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在睡覺上,他們的人生有大半的時間是在自己不知覺的狀態下渡過,跟他們相比,很多人應該覺得幸福了許多才對。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約有七成男女,每天等於生活在半夢半醒間,若以人口總數推算,即是高達百萬人口幾乎每天發生日間睡眠過多的困擾,並為期超過一個月以上,嚴重影響白天社交、工作與學業。

如果有人長期說他很想睡覺或是非常疲勞之類的話,一般人只會認為這是抱怨而不予理會;但是在看過『睡神‧來襲』這支紀錄片後,應該要對這樣的人抱著些許的同情和諒解,而不是冷淡的不想回應,認為這只是懶蟲在作怪。



觀點360° 第十二集。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1:19:20)

根據美國電影票房統計,2005年的暑期電影收入下跌16%,觀眾減少10%,電影魅力減少的原因,除了票價變貴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影集越來越好看,許多人寧願在家看電視影集,而不願上電影院。以知名影集「六人行Friends」完結篇的七千萬收視人口,如果換算電影票房,這部片將會成為影史上票房僅次於『鐵達尼號』的賣座強片。

如果喜歡看電視影集的人,生活在美國,他將會發現這十年來,美國影集不只是題材上大幅擴展--像描寫都會女人情慾喜劇的『慾望城市』、白宮處理世界大小危機的『白宮風雲』或殯葬業者身心矛盾的『六呎風雲』都可以被搬上電視銀幕,在拍攝水準、成本上,美國影集也不輸給電影(像HBO『美國天使』就花了六千萬美金),『艾莉的異想世界』、『急診室的春天』創新的拍攝手法,造就的電視星風頭更不比電影明星遜色,將許多人在每個禮拜的固定時候,靜候在電視前等著每週一次的播放。

在這支『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裡,有個片段是『慾望城市』的其中一位女主角米蘭達Miranda,當她可以預錄的有線電視機故障,完全看不到自己心愛的影集時,整個人就開始歇斯底里。這樣的情節反應出當今美國電視影集對美國人的影響力到什麼程度。

隨著現在家庭視聽視備的品質提昇,以及有線頻道的大量增加,『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就直接討論現在美國影集的可看度高過一般電影,尤其是90年代後,題材的多樣、節奏的緊湊、拍攝手法的進步、結合藝術與商業特質、優秀編導演人才投入…都讓電視影集越來越有競爭能力,除了電視播放外,販賣影集DVD的附加價值也逐漸受到電視公司的重視,甚至利用盈餘轉投資電影拍攝,像2003年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由葛斯范桑導演的『大象』,出資老闆就是HBO電視台。電視的旋風正席捲全球,電視與電影人才的交流有無,更讓電視影集取代過去電影地位,成為影響全美國或世界的通俗文化代表。

究竟美國影集是如何在這十年裡,取代美國電影,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事業,『觀點360°』本集『美國影集的黃金年代』就會探討到為何美國影集能成為當今美國通俗化的代名詞之一。



觀點360° 第十三集。『正視乳房』Busting Out

說到「乳房」,你會想到什麼?如果說到「乳房」,你只停留在報章媒體形容的「巨乳」、「D奶」、「隆胸」、「海咪咪」印象,那表示你完全不懂「乳房」的意義。

乳房,這個影響地球一半人口的女性器官,在嬰兒的眼中代表食物,在男人眼中代表性,在醫師的眼中只看到疾病,商人卻看到鈔票。

在不同的文化裡,男人總會有許多單字來形容女人胸部,多半都是俚俗的形容詞,英語裡尤其如是…其中多半會讓人生氣發怒或不愉快,但是說出口的這些男人,並無法想像女人身上的這兩團肉,對於她們的身體、心理、靈魂,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此外,我們的社會也給予乳房太多器官以外的涵意,其中有太多的刻版印象,例如一個乳房大的女人,往往給人性態度隨便或是「胸大無腦」的感覺…這些偏見,希望能在在本集『觀點360°』選播的這集『Busting Out』後被破除掉。

『Busting Out』曾是西雅圖影展最受觀眾歡迎紀錄片,這趟從乳房開始的自我探索旅程,描述一位女孩,藉著母親死於乳癌,以及少女時期穿胸罩被嘲笑的陰影,開始探討乳房—這個女人身體最容易被看到,也最無法被接受的器官之一,她可以很堅強的哺育下一代,卻也脆弱地罹患乳癌,而被奪走生命。藉著訪問不同人的生活故事、經驗和各領域專家,來探討美國文化對女性胸部的迷思,例如訪問接受乳房整行手術的、生物人類學家、乳癌患者及其配偶和小孩…等等,藉由不同的角度來完成這趟女人探索乳房、瞭解自我之旅。

『正視乳房』不只是單純的看這個女性獨有的器官,也可以看到女人的總體生命,

更可以從中瞭解女人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觀點360° 第十四集。賓拉登的媒體戰(上)(38:58)


觀點360°第十四集。賓拉登的媒體戰(下)(43:23)

如果賓拉登也有購物頻道

恐怖攻擊組織的媒體行銷戰

911事件發生至今四週年的日子。

911事件之所以對全世界許多人造成影響,是因為連美國本土的經濟象徵都可以在一夕之間被瓦解,那世界各地還有哪裡是安全的呢?911發生後的這些年來,各地不斷地有恐怖攻擊的新聞傳出,從土耳其、巴里島、馬德里、印度到今年的倫敦,恐怖份子似乎並沒有因為全球反恐行動而有所收殮,反而隨著一直無法逮捕到賓拉登,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討論911事件及恐怖主義的新聞、報導多如牛毛,在這些觀點之外,公視『觀點360』在911事件的四週年選播來自日本NHK拍攝的「賓拉登的媒體戰」紀錄片,用著不同於英美西方國家及中亞伊斯蘭世界的角度,看看賓拉登及其背後的蓋達組織,是如何在主戰場之外,悄悄開啟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媒體戰,發揮龐大洗腦式的影響力,而且在這個媒體戰場裡,美國現在可能還屈於弱勢之中呢。

歷史上有許多主義或是政權的興起,都是靠口語相傳的媒體力量,如劉伯溫編「燒餅歌」或共產黨用順口溜教育農工民等,都是掘起的手段之一。如今,911事件發生後四年,美國政府仍無法找出賓拉登的藏身處,反而眼睜睜看著賓拉登利用媒體力量,大量吸收年輕回教徒加入聖戰行列。此刻檢討兩方的媒體戰,明顯地,蓋達組織或是賓拉登略勝一籌。



觀點360° 第十五集。賓氫能源世紀(上)—石油時代的末日(1:21:46)

你是否已經開始體會到油價在攀升了呢?你是否感覺到什麼物價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呢?國際油價不斷攀升,原物料價格也跟著油價上漲,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都一起漲。

過去的30年,油價是影響全球經濟的一項最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地質學家認為,驅動經濟成長的便宜石油,在不久的將來將不足所需。根據最樂觀的估算,如果依照現今的石油消耗率,45年內,全球石油將會面臨枯竭…除非找到理想的替代能源。

現在地球許多資源都在逐漸的耗損之中,其中尤其是水與石油,根據科學家的預測,石油枯竭的那天到來,可能不在下個世紀或是五、六十年後,甚至在未來的十年裡,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將會面臨到石油被宣佈比黃金還貴的年代。

在全世界都已經體會到不能再倚靠石化燃料,再生能源的產業發展已不容再拖延,如何搶得先機,利用有效的能源搶得先機,成為世界領先者,根據本週『觀點 360°』所選播的『氫能源世紀(上)』,專家學者們預測下一個取代石油的原料,「氫能源」將會扮演主要的角色。

本集的『氫能源世紀』只是上半集,在檢討過石油能源的各種弊病,並由許多專家學者證明「氫能源」的可行性後,下一集『氫能源世紀(下)』,將會深入探討氫能源如何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來賓—葉惠青(台灣能源局局長),陳發林(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觀點360° 第十六集。賓氫能源世紀(下)—石油時代的末日(1:28:06)

世界市場上的石油價格漸漸升高,達到1990年波斯灣戰爭後的最高點。連帶的,以進口燃料為主的台灣,所有的物價也隨著油價而升高…台灣本土天然資源有限,每年全台需要的能源物料,有97.87﹪必須仰賴進口。因此「氫世紀」的出現,不僅是產業或經濟轉型的考量而已,降低石化能源所製造的污染,許台灣一個永續的未來。

在世界性的原油價高漲,帶動各項物價飛升的此時,科學家早就預言全球石油的開採量已經達到顛峰,另一方面,全球對能源的需求量逐年遞增,然而,受限於現有能源產地、政治、經濟…等各種問題下,及各國環境政策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使得現有石化能源的處理過程更趨複雜,處理成本也越來越昂貴。

尋找一個乾淨、無污染,安全、可靠及穩定的能源供應,確保能源的永續存在,減輕對環境氣候的影響、降低有毒氣體的產生…等,便成了當務之急。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預言,21世紀將是「氫」能源的世紀,屆時「氫」將取代20世紀的石油能源世紀,並同步解決上一世紀石油帶來的環境汙染等問題。

公共電視『觀點360°』選播上、下兩集的【氫能源世紀】,上集介紹地球能源日漸枯竭,20世紀人類大災難的背後原因,都與石油的消耗有關。石油供給不足的能源危機,將會在25至30年之後發生,因此利用技術生產「氫」能源已被科學家認為是繼石油後的無汙染新能源。【氫能源世紀】下集則是介紹如果發展「氫」能源,可能要面對的技術與困難,在成為下一個永續能源前,如何克服環保及成本問題。

來賓—葉惠青(台灣能源局局長),陳發林(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觀點360° 第十七集。探訪颶風真面目(1:19:00)

在卡崔娜颶風的無情摧殘下,紐奧良百分之八十淹沒在水中,城市將不會再回到過去的光榮,都市的一部分將永遠沉在水中…短短數小時的風雨竟使得數十萬人的夢境破滅,天災何其無情!身處台灣的我們,看著卡崔娜風災後的紐奧良市,一夕之間,數以萬計的民眾倉皇撤離家園;民眾的淚眼,對著汪洋一片的家園,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慘的?一直以來,人類堅信「人定勝天」,如今,許多人更相信「天有不測風雲」,高人口密度的台灣,每雨必災,每颱必淹,當人類面對無可抗力的天災時,我們是否該反省:『人對於地球是否瞭解的太少?』

2005年卡崔娜颶風摧毀美國墨西哥灣區各大城市,其中尤其以紐奧良的損失最為慘重,全市泡在水中,已經達到棄城的程度。其實在2004年,就已經有許多科學家預測到這樣情形,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2005年四月播出的這支【探訪颶風真面目The True Face of Hurricanes】紀錄片,就以2004年多個颶風接連侵襲美國東岸為例,造成多處地區重創,雖然颶風季節隨著夏天結束,但由於大西洋海面溫度上升,強大的大西洋氣旋輸送加強,未來數十年,美國將會進入颶風肆虐的週期。

【探訪颶風真面目】紀錄片,一方面拍攝許多美國人在面對颶風來襲的悲痛,一方面以氣象學家Josh Wurman為主角,拍攝他追逐颶風的過程。這位極端追逐颶風的氣象學家,一如電影『龍捲風』的科學家們,不僅希望能深入接觸颶風的細節,更希望能夠推測並補捉颶風的可能路徑,尤其是颶風登陸地後的變化模式,他利用許多科學儀器來加強他對颶風內部的複雜數據,瞭解整個颶風的內部結構。

一樣的強風豪雨,在台灣也常常造成不小的災情,數十萬的民眾,再度面臨限水的不便與痛苦,當您看到新聞報導裡,殘破衰敗的水鄉澤國,是否會想到究竟颶風是如何形成?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利用現今的科學儀器探測颶風的真面目?颶風的破壞力可以到達什麼樣的程度?它的出現是否是因為人類自己過度開發自然惹的後果?

或許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來賓—吳俊傑(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追風計劃』主持人)



觀點360° 第十八集。誰是第17號乘客?(上)(41:18)


觀點360° 第十八集。誰是第17號乘客?(下)(41:19)

地球上許多地區因為文化、人種、語言、宗教、天然資源等各種因素,導至許多地區仍然處在戰爭的陰影下,這讓許多人懷疑「和平」是否只是口號?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致力於能夠讓地球多一分「和平」的推動,其中在今年邁進第五年的【和平影展】就是其中之一,公視也連續幾年與和平基金會合作,播出一些有關和平及戰爭的電影及紀錄片,了解世界與國際間,人類互信共存千年來的和平與爭端…

今年「公視和平影展」就選播三部參展電影,今晚「觀點360°」播出的紀錄片--「誰是第17號乘客?」,是拍攝於2003年的紀錄片,曾獲得2003台拉維夫影展最佳紀錄片、以色列國家影藝學院最佳紀錄片,以及2004年芝加哥國際紀錄片影展媒體票選獎。

『和平不是烏托邦的幻想,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回歸對「人之所以為人」的關注尊重』

針對這樣的主旨,「誰是第17號乘客?」從一個死在汽車爆炸案的無名屍體開始,導演大衛奧菲克以抽絲剝繭的態度,用推理的方式找出這具無名屍體的真正身份。在調查過程中,延著各條線索一路追下去,從原本想拍關於恐怖攻擊(恐怖分子)相關的題材,到揭露無名屍體的真實身份,讓觀眾懷抱著好奇心的跟著影片及導演的觀點,走訪在以色列不同階級、體制、宗教信仰的國度裡。『誰是第17號乘客』就像是一個扣人心弦的偵探故事,在重建意外現場的曲折過程中,觀眾看到了以色列社會的複雜組成,也見證了死亡在這片土地上烙下的陰影與恐懼是多麼無所不在。

本週『觀點360°』邀請兩位來賓,一位是以色列駐台灣代表處主任康露斯小姐,將在影片開始前為觀眾解讀影片中事件的時空背景,另一位則是影評人藍祖蔚先生,一起討論這部有著推理精神、不同於其它的紀錄片。

來賓—康露思(Ms.Ruth Kahanoff)—以色列駐台代表處主任。藍祖蔚(影評人)



觀點360° 第廿集。安藤忠雄的建築詩—Shaping the Natural Forces of Life(上)(38:48)


觀點360° 第廿集。安藤忠雄的建築詩—Shaping the Natural Forces of Life(下)(38:50)

『建築的一半依賴於思維;另一半則源自於存在與精神 ... 』

---- 安藤忠雄

建築的生命遠比人有限的生命長久,足以脫離時間的限制,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人與建築如何達到一個和諧的關係,一直是許多建築師關心的議題,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作品,在台灣擁有許多的支持與崇拜者,他以混凝土、木頭、水、光來營造空間,融合日本傳統與現代主義的精華,發展出獨樹一幟的空間美學,單純卻有力,沒有意識形態的花稍,不故弄玄虛,這讓安藤忠雄被譽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建築家」之一。

安藤忠雄擅長以混凝土、木頭、水、光等基本自然元素來營造空間,他融合了日本傳統的禪風與現代的極簡主義風格,發展了一種新的建築空間語言。他的作品更遍布各地,這使得安藤忠雄被譽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建築家」。

本週的『觀點 360 °』選播『安藤忠雄的建築詩』,是 NHK 拍於 2003 年的作品,影片中以安藤在神戶大地震後建蓋的「 4 x 4 House 」為主,帶出安藤忠雄平日的創作理念及設計生活,只有高職學歷、自修考上建築師執照的人,如何成為世界建築界的風雲人物。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壹)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叁)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肆)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伍)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陸)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柒)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捌)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觀點360°(玖)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峰迴路轉(Turning Point)

The Sky of Gene - 搶救公視‧全民連署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The Vision of a City)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國家的遠見(Vision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相關網站:

公共電視_觀點360°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