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2016年度十大好書




過去一年來,因為新工作、新挑戰,所以特別忙,尤其是在年底,所以較晚推選出2016年十大必讀好書。不過同往常一樣,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

在出版業萎縮,愈來愈少人有耐心讀書的時代,還堅持透過一本本厚厚的好書和諸多有識之士溝通,肯定是件幸福愉快的活!書海無涯,每年還是有幾百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也只能從這些好書中撈到寶藏的冰山一角而已,沒讀到的好書仍如浩瀚繁星。

然而這些十大好書都是嚴選出來的,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即使沒有毀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一些小弟手撰寫了推薦序的好書。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解開生命之謎:運用量子生物學,揭開生命起源與真相的前衛科學》Life on the Edge: The Coming of Age of Quantum Biology
書評:〈運用量子生物學解開生命之謎〉
簡介:
《解開生命之謎》這本好書由學術和科普都有卓越貢獻的兩位科學家來探討,是不可多得的優異作品,不僅生動有趣,連學界人士相信都能從中有不少收獲;因為這是本為生物學家推介量子力學的概念的科普好書,《解開生命之謎》 當然也能當作所有對量子力學感興趣的朋友的最佳參考書,無論對生物學感不感興趣。




《動物的武器:從糞金龜、劍齒虎到人類,看物種戰鬥的演化與命運》Animal Weapons: The Evolution of Battle
書評:〈動物武器的演化與命運〉
簡介:
《動物的武器》是有一本難得的好書,好在哪呢?這本好書,想當然的,能看到許許多多有許的動物現象,尤其是牠們用來打鬥的形形色色武器,簡直就是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像是在看國家地理頻道的記錄片一般。那些武器和打鬥不僅帶來不少想像,文字的描述就己讓人歷歷在目,書中也附有大量精美的照片和插圖,非常賞心悅目。除了介紹了各種精巧的動物武器,令人讚嘆生物多樣性,《動物的武器》還有另一層的深度,就是作者道格拉斯.艾姆蘭(Douglas J. Emlen)其實是要藉著動物的武器,探討許多演化生物學的觀念!許多演化生物學和生態學的概念,在他的妙筆生花下,深入淺出令人很好理解,但卻不過度簡化,是本不錯的演化生物學課外讀物。他分析了演化生物學家如何思考那些迷人的動物武器的演化,例如武器演化背後的競爭、成本、訊號和嚇阻。




《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書評:〈神靈抓住黎亞,黎亞就倒下〉
簡介:
《黎亞》真的是本極為優異的報導文學作品。《黎亞》說的就是個悲劇,一個民族的悲劇還有一個家庭的悲劇,劇中沒有真正的英雄和壞人。《黎亞》並不是平舖直敘地交待所有故事,其時間和地點不在同章節間有來回交錯,可是完全沒有任何紊亂的感覺,無論是發生在過去的寮國戰場,還是近年的美國加州美熹德郡,都讓人身入其境。更可貴的是,雖然作者安.法第曼(Anne Fadiman)作為一位旁觀的老美,她在和深入苗族社群,與李家建立了深厚友誼,又在旁觀者清的情況下,不帶偏見且冷靜但不冷酷地描寫了苗族的文化和習俗。《黎亞》並不是用一種說教的方式來讓我們進入那個不同的文化世界,而是用一種溫柔的包容的方式,來呈現那個文化的豐富內涵,原來也有其獨特的魅力。




《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書評:〈經濟學家說人理性而自私,但我們的判斷,常是不合理性的不當行為!?〉
簡介:
和許多探討特定主題或者引介觀念的著作不同,《不當行為》算是本半自傳,也算是半本行為經濟學史,身為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用平易幽默風趣的筆法,述說他離經叛道的成長,還有如何顛覆傳統經濟學對理性人之見。現在看來,很多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已經顯得可笑,也很難想像在廿、卅年前,主流經濟學家絲毫沒有懷疑,《不當行為》揭露了當時的學術氛圍。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
書評:〈非理性選民的神話〉
簡介:
《理性選民的神話》作者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家卡普蘭(Bryan Caplan)很大膽地在書中指出,選民由始至終都是不理性的,他們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投票依據的是偏好,而非智慧。他明確地主張選民有「反市場」、「排外」、「創造就業」、「悲觀」等四種偏見,並解釋這些偏見如何影響政策。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The Invention of Nature: The Adventures of Alexander von Humboldt, the Lost Hero of Science
書評:〈博物學家丈量世界的自然創世紀〉
簡介:
洪堡德,是位不折不扣的博物學家,舉凡當時的物理學、語言學、考古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學⋯⋯他們無一不涉獵。當時不像現在大學科系壁壘分明,大部分學生能在一個系能夠必修都修得不錯,就很不錯了,少數學生能輔系或雙主修,但要跨好幾學科的天才,是少之又少,雖然現在和未來的趨勢是,跨領域的能力、經驗會愈來愈重要。當然這是因為過去的科學知識,只要幾百本書,大概就能概括了。不過,要能夠同時在好幾個領域都有重大突破,還是少之又少的曠世奇才才有辦法辦到吧。《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非常詳實精確地撰述了這位偉大博物學家的一生,以及他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Phishing for Phools: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
書評:〈那些你渴望去做的事,全是被騙的──愚者上鉤的《釣愚》市場〉
簡介: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釣愚》挖掘出真實世界影響所有人甚鉅的各行各業釣愚實例,他們並不反自由市場,而是要提醒釣愚是全球自由市場的現象,要參與自由市場的所有人們要小心千萬別被騙上鉤!《釣愚》是本讀起來令人嘖嘖稱奇的好書,每一章提到的故事,改編成電影都應該相當有看頭。當然為了整理出大量事例,許多案例都只能是點到為止,但整體而言也讓人可以綜觀市場中無奇不有的釣愚事例,讓我們認識到各種釣愚手法有多高明和嚴重,如果放任不管絕非全民之福!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Unfair: The New Science of Criminal Injustice
書評:〈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什麼是不平等的審判〉
簡介:
這本《不平等的審判》可讀性很高,不僅深入淺出不艱澀,而且讀的時候,就像是在看《法網遊龍》(Law & Order)或《CSI犯罪現場》之類的美劇,雖然作者亞當‧班福拉多(Adam Benforado)指出這些美劇對大眾會有些誤導,以為辦案想劇中那樣簡單,但是書中提到的案例,就像美劇影集那樣呈現出來,然後作者在背後發表了深入的評析。透過《不平等的審判》,我們能夠瞭解到要建立一個絕對公平公正的司法系統有多難,要實現司法正義不像名嘴喊打水喊殺那麼廉價和簡單。只要是人就會犯錯,犯人會犯罪,而調查、判處和懲罰犯人的司法系統也會犯錯,因為司法司系也是由人組成的。我們幾乎絕對不可能打造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系統,但我們仍應該透過學習儘量避免犯錯。這本可讀性頗佳的《不平等的審判》,值得每一位公民好好一讀!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書評:〈讓暴力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的良善天使〉
簡介: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要來靠訴我們,事實上客觀數據顯示,從過去到現在發現暴力其實正逐漸消退,我們的時代比任何以前的人類生存時期都更少有暴力,更不殘忍和更和平。《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提出人類史上六大趨勢、五種心魔、四位良善天使、和五種歷史影響力,在歐美的媒體和學界都引起了很多討論,讚譽和抨擊都有。就因為是個高度爭議性的話題,為了詳細論證的同時不失可讀性,《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提供了大量的知識細節,同時也要兼顧深入淺出的解說,加上這本野心勃勃的書試圖跨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鴻溝,幾乎在大學你想得到的學科,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都有參考,如哲學、文學、電影、歷史、地理、統計學、生物學、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認知科學⋯⋯因此,就成了這番厚度。




《飛行的奧義: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Skyfaring: A Journey with a Pilot
書評:〈飛行的終極奧義〉
簡介:
《飛行的奧義》,是位英航的現役波音747副機師寫的好書,文筆非常優美充美詩意地帶我們跟隨著他到那個充滿夢想的旅程。《飛行的奧義》全書每一篇章,都充滿各種感動,作者馬克・凡霍納克(Mark Vanhoenacker)如果不當飛行員,他或許會成為一位詩人或散文家吧?這本飛行文學的優異作品,會讓你帶著溫柔了眼光看待許多飛行中的事物,他連原本生硬的各種航空工程知識,都寫得生動和有詩意,彷彿那些航空器的機械和電腦都活起來了,就像我們的朋友一樣。


最後,推薦小弟撰寫了推薦序或推薦文的幾本好書::



《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10% Human: How Your Body's Microbes Hold the Key to Health and Happiness
推薦序:〈我也只有10%是人類〉
簡介:
近來流行一個說法,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我們只有10%是人類》所指稱的,「我們不過只有10%是人類」。這裡的百分之十是針對我們全身上下裡外所有細胞數量而言,因為我們無論是在皮膚上還是毛髮、腺體或腸道,都住了許許多多看不見的微生物,它們的細胞數估計有我們人體細胞的近十倍之多!對這些微生物,我們知道的肯定還不夠多。人類基因組已完成定序十幾年了,我們知道人類約有兩萬多個基因,可是大部分基因的功能都還不了解,而我們身上的微生物,它們的基因也參與了我們不少生理功能,我們對它們所知當然又更少。說不定就基因數而言,「我們只有10%是人類」,也是有道理的呢!





《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
推薦序:〈「認同請參與」,才是提升科學、挽救媒體的關鍵〉
簡介:
一旦談到臺灣主流媒體中的科學新聞,很難忍住不抱怨。不過單純抱怨並非是建設性的,也不需要發揮到優異的高階認知能力。更好的方式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打造一個更有利科學傳播的新媒體,很令人慶幸的,這樣的努力從十幾年前的科景到今天大受網民歡迎的泛科學,一群一心想要創造更好的科學傳播環境的朋友,一同努力從各種不同角度,用自己的專業來為網友們深入淺出地解說各種現代背後的原理。




《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
推薦序:〈對動漫的吐糟是科學想像力,也是生活情趣啊!〉
簡介:
有時候,我們這些科學工作者,在打臉偽科學,或者吐槽動漫或電影中不符科學事實之處時,總也有人要反吐槽說,我們是一群極為沒有生活情趣的阿宅。拜託,真正沒有生活情趣的人,連腦子都不會想動,更何況拿紙筆作計算或搜尋資料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世界上最沒生活情趣的事,是沒有任何好奇心想要知道更多。旺盛的好奇心,由衷地想要知道更多知識和真相,無論是表現在科學還是人文藝術上,是最有生活情趣的事!【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對動漫的吐糟,就是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啊。




《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Dataclysm:Who We Are(When We Think No One’s Looking)
推薦序:〈最有趣的大數據提問,最誠實的數位田野調查〉
簡介:
《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不僅稀有,也還真是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克里斯汀.魯德的寫作功力和他創業及資料分析的功力一樣不凡。我一口氣讀完還感到意猶未盡,書中談到的各種現象,就發生在我們這個有社群媒體的特殊時代,裡頭揭露的各種人類行為,令人感到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你我就是參與者,陌生的是眾人組成的行為模式,往往有些出人意表,意味著你我當常常嘴裏說一套,可是身體卻很老實。




《閒散的藝術與科學: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放空為什麼會讓我們更有創意?》Autopilot: The Art &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
推薦序:〈學會少而美的藝術和科學〉
簡介:
難道稍作休閒就等於糟蹋生產力嗎?這本好書《閒散的藝術與科學》就是要告訴我們,事實上正好相反,如果我們想要更有創意和投入工作,我們其實不該只學會如何高效地工作,也該學會如何適度地放空。無所事事並非奢侈品,而是更上層樓的必需品。放空不僅有益身心健康,還可以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所以請放心的放空吧。




《p53:破解癌症密碼的基因》p53: The Gene that Cracked the Cancer Code
推薦序:〈p53-精彩絕倫的癌症研究史〉
簡介:
因為癌症相當常見,我們常常會問,為什麼癌症這麼容易發生?可是,這本《p53》卻要告訴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反而應該是相反:為什麼癌細胞這麼罕見? 我們身上成億上兆的細胞,如何能抵抗無限分裂複製的誘惑?那些在皮膚和腸道天天都在分裂的細胞隨時都有可能出錯,一旦有漏網之魚,就成為脫韁野馬而野火燎原。那為何只有一些人活到一定歲數後,才會罹患癌症?




《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推薦文:〈重溫經典的科普好書──讀《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簡介:
要知道混沌理論是啥咪碗糕嗎?《混沌》是本必讀經典好書。《混沌》是天下文化的第一本科普書,也是台灣第一本科普暢銷書。這本好書開啟了科學人文系列科普的的濫觴,間接造就了科普書的黃金時代。《混沌》的原文版在 1987 年出版,四年後臺灣出版了繁體中文版,今年再出第三版,轉眼就過了 25 年,我也從高中生歷經大學生、研究生、博士後到新進助理教授。雖然在這廿幾年來,混沌理論有了新發展,可是這本 25 年前出版的《混沌》,迄今仍是理解這門學問的誕生不可式缺的必讀讀物,是歷久不衰的經典。




《練習,讓自己更快樂:破除快樂迷思,讓生活更快樂,人生更充實》The Myths of Happiness
推薦序:〈練習,讓自己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簡介:
作者柳波莫斯基在《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快樂也可以被管理,正向心理學權威讓你生活更快樂的十二個提案》The How of Happiness)中告訴我們,我們的快不快樂,有四成是來自主觀行為,並且提出十二個快樂行動的方法,以及五個快樂的保鮮法,是我們能夠學會掌控的(請參閱〈幸福快樂的科學--《這一生的幸福計劃》(The How of Happiness)推薦序〉)。可是,我們對快樂可能還是有不切實際的迷思,以為那一成的境遇對快不快樂會有九成的效應,所以她另外寫了這本《練習,讓自己更快樂》,用大量心理學研究成果來告訴我們,那一成的境遇不是沒有影響,而是效果真的有限,別成天杞人憂天地影響了主觀行為,而真的造成了不快樂。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評論:〈《大腦簡史》評論-究竟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簡介:
伯讓兄是少有的有才科普作家,他在這本《大腦簡史》中,加入了許多他對大腦演化的新觀點,並且還有這麼一個創新的作法,邀請幾位專家、作家、部落客等來討論書中的主題。整體而言,伯讓兄用了非常生動的筆觸寫了動物的演化史,也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腦的許多部區和功能,還巧妙地加入他自己長年的研究成果,是本寓教於樂的科普好書。他是台灣大學生命科學學系畢業的,在赴美留學唸博士班前唸了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探討心靈哲學。這本書探討的是腦的演化,在書中伯讓兄的哲學觀點是,腦或者說神經元是自私的。其實,我們很少在科普書中,同時看到知識的有趣介紹的同時讀到啟發性的創見,這值得大力鼓勵。




《西方文明的崩潰:氣候變遷,人類會有怎樣的未來?》The Collap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 View from the Future
推薦序:〈人類文明真的會大崩潰嗎?〉
簡介:
《西方文明的崩潰》這本書是一本科普書?還是歷史書呢?或是本政治手冊?還是本科幻小說?或是本預言書?有可能都是。我佩服作者的勇氣,在美國以外的世界,承認氣候變遷,是基本的公民常識。可是在右派勢力龐大的美國,寫這本書,本身就是件不折不扣的政治不正確,被扣上「販賣恐懼」的帽子就不好玩了。有趣的是,兩位作者有一本書,書名就叫做《販賣懷疑的人》Merchants of Doubt),還被拍成紀錄片。翻下去,更嗆的還在後頭。這本書裡頭的許多內容,還真的是大剌剌的政治不正確,露骨到可以被按上「共產主義」、「反美」、「極權主義」、「反資本主義」、「反自由市場」等標籤,口味真的很重。




《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
推薦序:〈史料未及的奪命奇聞隱情〉
簡介:
過去,譚健鍬醫師出了《病榻上的龍》《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都有不同的嘗試,但本本都讓人愛不釋手,一讀下就廢寢忘食(請參見〈25條病榻上的龍,完全顛覆你的想像!〉〈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歷史課聽不到的八卦奇聞〉)。在這本書《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從史料中耙梳出不少值得探究的奪命事件,但卻不拘泥史料給的標準答案。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The Psychopath Inside: A Neuro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into the Dark Side of the Brain
推薦文:〈天生變態科學家〉
簡介:
詹姆斯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十年來成就卓越的科學家,也創立了生技公司。他用35年研究發現心理變態者有著異於常人的大腦結構。詹姆斯曾堅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破解心理變態的鑰匙,他認為一個心理變態可以偽裝出很關心他人或是充滿悔意的樣子,但大腦掃描圖卻會說實話。直到他發現了自己怪異的腦部掃描圖,暗示他的大腦在負責銅鋰鋅和道德觀的部分活動減弱,這難道要他證明自己也是一個變態狂嗎?




《飛翔之夢: 萊特兄弟新傳》The Wright Brothers
推薦文:〈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
簡介:
這本好書《飛翔之夢》,很詳實地寫出萊特兄弟當年發明這個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創新之一的過程,真是令人嘆為觀止。1903 年 12 月 17 日萊特兄弟駕駛自行研製的固定翼飛機飛行者一號,實現了人類史上首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持續而且受控的動力飛行。萊特兄弟雖然不是進行航空器飛行試驗的第一人,但他們首創了讓固定翼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飛翔之夢》是本很有啟發性的傳記,可以從中看出這麼重大的一項創新技術,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萊特兄弟在研發的過程,也不是一直領先,他們受到的挫折,真是罄竹難書,多次差點喪命。慶幸的,萊特兄弟在研發飛機的過程中,沒有遭受親朋戚友和三姑六婆的冷嘲熱諷,也沒有長輩要他們乖乖去考公務員。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The Vital Question: Why is Life the Way It Is?
推薦序:〈生命之源的大躍升〉
簡介:
《生命之源》不僅論證嚴謹,還有許多好故事。生命科學到處充滿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和意外的複雜性,瞭解生命現象為何是今天看到的模樣,是生命科學最基本的基石,而《生命之源》是理解這個大哉問最重要的書籍之一,值得所有關注生命現象的朋友一同來研讀。




《鳥的天賦》The Genius of Birds
推薦序:〈鳥類超凡的天賦〉
簡介:
在生理和解剖特徵以外,鳥類的行為多樣性也是高得不像話,尤其在牠們求偶之時,鳴唱、舞蹈等等行為,堪比說唱俱佳的藝人。另外,鳥類還有許多有許的認知能力,例如有些鳥可以數數、有些會製作工具、有些能夠認出鏡中的自己、有些能夠說話等等。這些觀察意味著就身為非人類動物而言,鳥類可能有非凡的智商。想要知道鳥兒們有多聰明,《鳥的天賦》是本可讀性極高的好書,不僅文筆生動、行文活潑,還有堅實的科學基礎,給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而這些僅是開端,未來我們一定會從鳥類身上更清楚何謂高超的智商。




《性格的優勢:我是內向,你是外向,我們如何相處與工作?》Intros und Extros: Wie sie miteinander umgehen und voneinander profitieren
推薦序:〈無限期支持性格的優勢〉
簡介:
《性格的優勢》《內向者的優勢》一樣,帶有德國人的嚴肅嚴謹風格,清楚交待了向外向者在生物學上的基礎,然後分析了兩者各別可能的優勢和障礙。不同的文化社會,也會形塑出不同的性格,我們天生下來可能不是張白紙,但卻像是打了草稿的畫紙,環境和後天仍有一定揮灑的空間。不管先天還是後天,當我們踏入社會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性格也差不多定稿了,要怎麼樣才能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呢?《性格的優勢》列舉出許多對照比較,讓讀者在性格的迷霧中有明燈指引。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APP時代的讀書術

The Sky of Gene: 2015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4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閱讀全文...

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無限期支持性格的優勢






性格,是個有趣又神秘的東西,誰不想瞭解自己或朋友的性格呢?早期很多朋友上臉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做一堆心理測驗,然後把結果公諸於世、昭告友人。

我們真的能夠輕鬆瞭解自己嗎?或許不容易,可是至少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吧,除了我例外,因為我是個常被誤認為外向的內向害羞者。

內向和外向,似乎是個簡單的二分法,性格中當然還有許多不同層次的內涵。然而不僅是人類有這樣兩極的性格表現,有些動物有會很有「性格」,大家熟悉的貓狗寵物就是。為了讓牠們作伴,我每次都養兩隻貓,往往是一隻人來瘋、一隻超怕生。不同的行為模式反差,在許多動物都能觀察得到。

內外向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生活圈,但是地球是圓的,在非歐幾里得幾何學,平行線也會有交匯的時候。在現代這個有著極為複雜協作的社會,我們很多人常常都要和大量毫無任何血緣關係的陌生人接觸,很多時候也要在職場中和許多上司同事共事,在家庭、職場和社會中扮演著多重的角色,更遑論資訊的流動和變化瞬息萬變。是的,不要懷疑,和我們生活簡單的祖先相比,我們個個都是超人。

在大部分的社會,都可以看到內向和外向不同程度的多樣性,雖然說朋友大部分是臭味相投的人,可是在複雜協作的社會中,任何性格的人,常常甚至應該說總是要和自己差異甚遠的人一起共事。有時候,性格不同的人之間會產生磨擦衝突;當然也有偷偷羡慕欣賞甚至幻想要能夠作為另一種人的,像我就很想能夠成為在社交上遊刃有餘的外向者;但也有可能互補激發出火花而乾柴烈火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成熟的文明社會,應該是一個能夠尊重甚至欣賞多樣性,讓各種各樣的性格的人,都能自在地安居樂業,不必耗費精力在配合和在乎別人的眼光。當然,這肯定是個理想,但是卻是值得我們努力邁進的理想。如果一群不同性格的人能夠群聚一起進行複雜的協作,很可能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我們不是天生就擅長這種高度協作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過身為人類,我們的腦袋很大一部分的超強功能,就是去理想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不僅瞭解了自己而已,學習如何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和共事,都會是最有收獲的投資。就因為這是重要但又令人感到焦慮的,因此有了強大的市場需求,於是市面上的心理勵志書在讀書風氣世風日下也不會少。然而大多數要嘛是麻醉藥,要不然就是心靈雞湯。

如果要讀一本操作手冊,你會讀本只會讓你感覺良好,光用好聽的話騙你努力向上,就一定能學會⋯⋯還是本貨真價實有料,但心靈沒雞湯好喝的書呢?這本《性格的優勢:我是內向,你是外向,我們如何相處與工作?》Intros und Extros: Wie sie miteinander umgehen und voneinander profitieren)是德國企業訓練講師希薇亞.洛肯(Sylvia Löhken)的新作,她的第一本書《內向者的優勢:安靜的人如何展現你的存在,並讓別人聽你的》Leise Menschen - starke Wirkung. Wie Sie Präsenz zeigen und Gehör finden)只專注地講內向者,但這本書她更進一步談了兩種性格,畢竟出來混的,遲早要面對雙方的(請參見〈無限期支持內向者的優勢〉)。

《性格的優勢》《內向者的優勢》一樣,帶有德國人的嚴肅嚴謹風格,清楚交待了向外向者在生物學上的基礎,然後分析了兩者各別可能的優勢和障礙。不同的文化社會,也會形塑出不同的性格,我們天生下來可能不是張白紙,但卻像是打了草稿的畫紙,環境和後天仍有一定揮灑的空間。不管先天還是後天,當我們踏入社會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性格也差不多定稿了,要怎麼樣才能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呢?《性格的優勢》列舉出許多對照比較,讓讀者在性格的迷霧中有明燈指引。

天生我才必有用,任何人都可以有不可取代的天賦,我們之中絕大部分人注定無法留芳百世,但是只要找到自己能夠自在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就算是有個充實圓滿的人生吧?在這個紛紛擾擾、日新月異的社會,懂得和自己及他人相處和協作以負擔更大的責任,不該是門藝術,而該是個不可或缺的技藝!未來說不定會是基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文為《性格的優勢:我是內向,你是外向,我們如何相處與工作?》Intros und Extros: Wie sie miteinander umgehen und voneinander profitieren)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飛行的終極奧義












春節就要到來了,每年除夕前傍晚,我都會看到新加坡海邊大大小小櫛比鱗次的船舶,點著閃閃爍爍的燈光,飛機掠過它們上方,進入樟宜的空港。

有時候,想想也真妙,我們只要搭上了飛機,半天一天後,可能就遠在世界的另一端了。有時候,我在國外旅行或唸書時時,還會想說這是不是個夢。對送我們到國外的機師或空服員,這感覺或許更妙吧,他們的工作就能帶他們到許多遙遠的國度,在空中看到各種景像。

機師或空服員的生活,蠻能夠引起大家好奇的,我有朋友本來是東亞病夫,可是當了機師後,會時不再光是被圍毆,而是總要問答大家一連串的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除了他們的生活,大家對一個複雜的龐然大物如何自自冉冉地飛上天空,也感到無比的好奇吧。有本《機艙機密:關於空中旅行,你該知道的事實》(Cockpit Confidential: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ir Travel: Questions, Answers, and Reflections)是位機師寫的書,能夠回答大家不少疑難雜症(請參見〈你該知道的機艙機密〉)。

最近讀了另一本《飛行的奧義: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Skyfaring: A Journey with a Pilot),是位英航的現役波音747副機師寫的好書,文筆非常優美充美詩意地帶我們跟隨著他到那個充滿夢想的旅程。

《飛行的奧義》全書每一篇章,都充滿各種感動,作者馬克・凡霍納克(Mark Vanhoenacker)如果不當飛行員,他或許會成為一位詩人或散文家吧?這本飛行文學的優異作品,會讓你帶著溫柔了眼光看待許多飛行中的事物,他連原本生硬的各種航空工程知識,都寫得生動和有詩意,彷彿那些航空器的機械和電腦都活起來了,就像我們的朋友一樣。

凡霍納克父親的故鄉來自比利時,待過比屬剛果(Congo belge),後來移民了美國,從小在麻州小鎮長大的他,對歐洲有特殊的感情,常在週末去機場附近吃甜甜圈。他曾在日本遊過學,離開校園之後曾擔任管理顧問,要常常搭機出國。他後來在29歲,毅然決定要實現童年夢想,努力成為了飛行員,和首次讓他參觀駕駛艙的機師成了同事。他原本是空中巴士客機飛行員,後來成了波音747的副機師。

描寫飛行的書肯定不少,但我想很難想像有其他描寫飛行的書能出其右,用這麼用優美的散文筆觸,來告訴我們天空中的地理疆域是如何劃分和命名的?時差感和時差感是怎麼回事?還有風和雨和雲的名字、空氣的飄移、水的流動⋯⋯連我們感到最輕薄的空氣,在凡霍納克敍述下,會是很麼有份量。整本書,巧妙地結合了科學家式的觀察、工程師式的精準、文學家式的表現、旅行家式的遊歷、修行人式的體悟。

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真正實現了人類千年的夢想,時至今日,隨著工程技術的改進,科技的變革,以及商業活動的創新,還有經濟上的成長,搭飛機已經不像卅卌年前那樣,對中產階級或小康之家來說,是件莊重的盛事。至從看到好友穿睡衣拖鞋上飛機,我也對搭機這件事當作搭巴士了,愈來愈沒有興奮的感覺,搭機當天才隨便抄傢伙亂塞進行李箱就直奔機場也是家常便飯了。

《飛行的奧義》不僅讓我們知悉飛行中發生的大小事物,讓我們探索飛機的物理學和工程學,遇有每個城市獨有的氣候、步調、天氣、歷史文化、味道,還有天空國度的空域、航點,以及長程或短程、大客機或小飛機、空中巴士或波音等等,更重要更重要的,《飛行的奧義》帶給我們的,該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品味,讓我們瞭解到,我們周遭的大小事,都能顯現新角、新發現、新體驗、新想像,只要能用心地品味和體會。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倫敦的路上,看到的地球景色,也忘不了飛機在倫敦上空盤旋時,看到的倫敦市景有多讓人興奮,還有在東京轉機去芝加哥的路上,富士山在夕陽下嬌豔的景色,以及夜晚從桃園機場搭機回家,台灣島上如河川般的燈火流動。

感謝凡霍納克的《飛行的奧義》,讓下一次的飛行,不應只是在空中越過雲層的航程而已,而可以是在人生中,留下航跡的同時,品味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閱讀全文...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讓暴力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的良善天使






最近土耳其、伊拉克、德國、法國、俄國等國都遭受恐怖攻擊,更甭提幾乎被內戰打殘的敍利亞,還有中東各大大小小城市的紛亂。美國去年也發生不少警民暴力衝突,有不少警察被射殺,被警察誤殺的無辜平民當然更多很多。台灣近年的幾起隨機殺人,也弄得社會人心惶惶。我們的世界和社會,是不是愈來愈危險了?

可是哈佛大學最富盛名的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卻寫了一本超級厚,中文版厚達近九百頁,擲地有聲的巨著《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要來告訴我們,事實上客觀數據顯示,從過去到現在發現暴力其實正逐漸消退,我們的時代比任何以前的人類生存時期都更少有暴力,更不殘忍和更和平。他認為各種暴力的下降是文明進程的一部分。如果是如此,那當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提出人類史上六大趨勢、五種心魔、四位良善天使、和五種歷史影響力,在歐美的媒體和學界都引起了很多討論,讚譽和抨擊都有。就因為是個高度爭議性的話題,為了詳細論證的同時不失可讀性,《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提供了大量的知識細節,同時也要兼顧深入淺出的解說,加上這本野心勃勃的書試圖跨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鴻溝,幾乎在大學你想得到的學科,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都有參考,如哲學、文學、電影、歷史、地理、統計學、生物學、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認知科學⋯⋯因此,就成了這番厚度。

要不是平克是位極富盛名的心理學家,出版過幾本暢銷書如《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和《寫作風格的意識》The Sense of Style)等,加上是用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英文來寫,所以市場本來就不小,否則我不相信出版社會想讓他這麼搞。平克在《人性中的良善天使》不厭其煩地一再重覆告訴我們,無論是用何種標準,我們祖先的世界更加暴力,廿世紀的兩次大戰,兇殘的程度還無法和十七世紀歐洲的宗教戰爭相提並論。

平克認為我們世人不夠瞭解英國的政治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的《巨靈論》(Leviathan),現在文明國家的政權,保障了我們的人身安全與自由。現在只有國家賦與的權力才能合法使用暴力,即使有人親人都被殘殺了,他們也不能動用私刑復仇。美國南方兇殺案比北方多,他認為這是因為美國南方人不太接受政府對武力的壟斷,常抄傢伙自行解決問題。

他還想要提醒我們,我們欠啟蒙運動什麼?人們開始對以前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暴力形式表示懷疑,例如奴隸制、酷刑、專制主義、決鬥和殘忍懲罰,我們甚至反對對動物的殘酷,平克稱之為「人道主義革命」。過去打老婆和扁小孩是家常便飯,但現在一旦發生家暴就會讓人身敗名裂。

我們過去以為原始的部落是純真的,當人心不古時才會作亂胡搞瞎搞,可是平克指出,許多採集狩獵的部落,無論是在非洲、馬來西亞是新幾內亞,謀殺率都高得令人乍舌,更甭提戰爭中死亡的人數佔人口百分比,比發動兩次大戰的德國還高很多。

酷刑過去曾是人民的娛樂,中外過去一旦有人要被殺頭,總是迎來大量圍觀群眾,中世紀的歐洲和中國古代,都有大量匪夷所思的變態刑具,目的是把人慢慢折磨到死,有些令人生不如死的折磨甚至還會持續超過一個月,可是現在即使是極權國家,也不敢公開虐待囚犯;從來1945年開始,先進國家之間完全沒有發生任何戰爭,而內戰、種族滅絕,武力鎮壓和恐怖主義也都下降,只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無法接受,於是只要一發生以上暴力事件,就舖天蓋地地大肆報導。

平克指出,我們有五種心魔,「掠奪型或手段型暴力」是為達目的而採取的實際暴力手段;「統治慾望」渴望威勢、地位、名聲和權力的趨力,小至跟別人虛張聲勢、大至種族、族裔、宗教或國家團體間的互爭高下;「復仇」讓人自居正義進行報復、懲戒、討公道的行為;「虐待」,這是以他人痛苦為樂的暴力行為;「意識型態」,這是一群人以共同的信念為名,往往還包含理想國度的美夢,讓他們將追求美好的野心無限上綱,合理化極其殘酷的暴力行為。

可是我們也有四位良善天使,「同理心」讓我們對他人痛苦感同身受,也讓我們懂得協調他人與自己的利益;「自制力」讓人類審度時勢,克制衝動;「道德觀」則設下規範與禁忌,讓人們在同一文化下應對有據。這有時可以減少暴力,但如果這些規範僅限於特定部落,或是太過一言堂、或是太過道德潔癖,則會增加暴力;而「理智」則讓人類跳出偏狹的井蛙眼界,懂得自我反省、歸納出方法改善現狀。

那為何我們的暴力的人減少呢?平克認為有五種歷史驅力,「巨靈」是唯一能合法壟斷武力使用的國家和司法制度,能夠力抗無視他人權益式的攻擊、抑制復仇衝動;「貿易」是合則兩利,人人皆贏的正和賽局,科技讓商品與創意的交流跨越的距離愈來愈遠,也讓貿易夥伴的規模愈來愈大,這讓人們越發重視其他地區人們的性命;「尊重女性與強調女性特質」是各地文化都逐漸重視女性權益與地位,而且因為施行暴力的往往是男性,一個給予女性更多權力的文化,會慢慢不再崇尚暴力;「四海一家」,諸如識字率、遷徙自由度、大眾傳媒等等,讓人們得以站在不同族群的立場看事情,進而擴大發揮同情心的範圍,並接納這些人。「理性提升」讓人們了解到暴力相向純屬徒勞,也讓人們不會片面將自己的利益置於他人之上,進而能將暴力視為待解的問題,而非視之為競賽,非拼出輸贏不可。

平克無疑是位理性的樂觀主義者,但他也指出,他也無法保證他提出的趨勢將會一直持續至到暴力永遠消失為止。在歐洲發生一戰前,從維也納會議起,有近一整個世紀戰洲幾乎沒有戰爭,全歐洲人都以為歐洲會永遠和平下去,沒想到就在百年的和平後,幾個子彈揭開了歐洲打成一片,許多成年男性在戰爭上被現代武器絞殺的世界大戰,然後終戰後沒多久又爆發了更殘酷的二戰。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的厚度確實讓人容易望而卻步,可是無論你同不同意平克提出的證據或論點,讀這本《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會是智識上值得的一大進展和挑戰!





閱讀全文...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什麼是不平等的審判






台灣雖然治安算很不錯,和美國相比,謀殺案很少,和歐洲相比,竊盜罪不多。可是,近年卻出現了幾起重大隨機殺人事件,在事情發生後,就會有名嘴趁機出來喊打喊殺試圖販售廉價正義來圖利自己。

過去,只要我一談到廢死,總會有一大堆網友出來詛咒我全家被兇手殺光光。老實說,剛開始我有點害怕,但後來習慣了反而是好奇,如果有兇手把我全家殺光光了,那麼兇手該不該被判死刑?如果該,那麼原來詛咒的人是不是變態,這麼愛屍體又不敢自己下手?如果不該,那麼原則又何在?

記得我在美國唸書時,即使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但是死刑這件事,絕大多數朋友意見仍和我相反,更甭提只要在網路支持廢死就會三天兩頭收到全家殺光光的恐嚇。不過台灣近年還是有不少進步,因為近年至少在我朋友圈,漸漸有愈來愈多人願意理性地討論死刑議題,而隨便詛咒我全家被殺光光的,這兩三年來幾乎是沒有。當LAW IN SHIT在媒體措手不及之下屠殺了死囚,我臉書牆上幾乎是一面倒罵翻。

當然,台灣的司法問題,還不僅是死刑而已。台灣過去長期戒嚴時,幾乎沒正常文明國家的司法制度,遑論司法正義,不過當台灣實現了人權民主法治,要邁向正常文明國家,公平的司法體系是當急之務,因為沒有程序正義,就難以實現實質正義。做出離譜判決的恐龍法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過司法體系的改革非常複雜,對其中一部分有興趣者,可參考《法官說了算!》(請參見〈真的是法官說了算!?〉)。

法官僅是司法體系裡的一環,要實現司法正義,從執法到監獄,都環環相扣。犯下北捷四死二十四傷血案被判死刑的殺人犯鄭捷,在律師的請求下在法庭發表了三點聲明,最令人震撼的是第三點:

「矯正署應該改名懲罰署,裡面都在做高勞力低智商的工作,像做牙籤這種事,外面早已由機器代工,受刑人只是人形廢物,還因工作受傷害,手指變形,出來還被歧視,找不到工作,只好繼續偷拐搶騙,監所就是這種(廉價)的加工廠,才會有大寮監獄事件,因為裡面是沒有未來,沒有尊嚴的世界,但他們的訴求石沈大海。我犯錯應受懲罰,可能過幾個月就被槍斃,但那些沒被判死刑的人,怎麼辦?」

有位臉友評論得很好,那就是看了這聲明以及政論節目感到很錯亂,以上那段原本比較像是名嘴或學者才會說出的,而一堆名嘴、部落客甚至一些學者,突然間相較之下成了把全部犯人當垃圾恨不得全都關到死的丁丁,搞得我也好亂啊XD

最近翻了本好書《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Unfair: The New Science of Criminal Injustice),恨不得該推薦給所有只要有點腦的朋友,這真的是本好公民都應該一讀的好書!

原本從書名和封面上來猜,我以為這是本頗有硬度的好書,得花一些精力和毅力才能讀得下去,結果才讀了幾頁,就難以擺手,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這本《不平等的審判》可讀性很高,不僅深入淺出不艱澀,而且讀的時候,就像是在看《法網遊龍》(Law & Order)或《CSI犯罪現場》之類的美劇,雖然作者亞當‧班福拉多(Adam Benforado)指出這些美劇對大眾會有些誤導,以為辦案想劇中那樣簡單,但是書中提到的案例,就像美劇影集那樣呈現出來,然後作者在背後發表了深入的評析。




班福拉多在書一從調查、判決、處罰談到改革,書中提供我們許多角色的眾生相,挖出每一個環節都可能藏有的弊端,例如在週查時,人們在受害者身上不自覺貼上的標籤(偏見),將影響他們獲得救助或平反的程度;警方接受的偵查訓練,傾向使用誘導或施壓的方式,導致無辜的嫌犯易說出不實口白,最終遭判不公正的刑責;基因、生長環境、大腦神經系統等對一個人是否犯罪具有才重大的決定力,如果一個犯人因為「他自己無法控制」的變因(如基因、生長環境等)而犯罪,我們可以怪罪他嗎?

在判決時,檢察官也會說謊,會刻意隱瞞對嫌犯有利的證據,而且,往往檢察官的不正當行為是自以為為了伸張正義!制度上又如何給了檢察官違法失職的機會?對犯罪心理的推論,有多少可信度?一群人以為的客觀,在另一群人眼裡卻非常偏頗,因為每個人眼裡的「真相」都是經過大腦過濾與轉化後得出的;證人的記憶算數嗎?為什麼證人記憶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錯誤率?審判者對「專家權威」的錯誤信任,容易使判決出錯,但人為什麼這麼仰賴專家?司法上哪些不當舉措會加深這種錯誤信任?若人會出錯,測謊機有比較好嗎?法官是公正的嗎?法官有可能公正嗎?

在處罰時,人想報復一個罪犯,和想報復一隻無意「犯罪」的豬,背後運作的是相同的心理機制,但這種報復欲,會帶來極度不公平的處罰,摧毀我們所堅持的價值觀;絕大多數的囚犯最後是要回到社會的,但一個怪物般的監獄,只會製造出怪物。

《不平等的審判》在最後兩章提出改革的建議。在監政上,他建議美國人該放下世界老大的自尊,向歐洲的兄弟如挪威、德國學習,北歐已進化到把監獄當作犯人學習如何重新融入社會的場所,換來的是更低許多的再犯率,而美國卻是先進國家裡比例上關了最多犯人的國家,美國人僅佔世界人口5%,可是全世界被關的犯人四個中他們就佔了一個,現在被關在監獄的黑人總數被當初黑奴還多,這種人權慘況連他們瞧不起的極權國家都自嘆不如;另外,他提出利用新科技如現在能夠輕易取得的錄影錄音設備取代人的記憶,還有改進偵詢的方法,以及廣設「解決問題的法庭」等等。

《不平等的審判》提到的,當然無一例外的全部都是美國的司法狀況。我們相信美國這個世界強權,對人權和法治,遠比台灣還進步,更甭提他們的媒體責質、法學院以及學術環境,更是台灣望塵莫及的,可是美國都有那麼多談不上是公平的司法案例,更何況是台灣或其他更落後的國家?

不過,其實這麼說不公平,因為美國有美國的問題,例如美國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就像書中說的,一位美國黑人男子如果沒有高中畢業,就有很大的機會在監獄中度過餘生;另外,美國是個弱肉強食的移民社會,和許多有仍視社會低層為公民的其他民族國家不同,美國人較不同情社會中的弱勢;還有,美國擁槍率很高,也就像書中提到的,當人手中握有了槍,心理上也著了魔,美國警察也因為社會上槍支泛濫而更傾向過度使用暴力反擊,警民關係在治安不佳的社區常處於緊張狀態。

然而,《不平等的審判》對美國以外的國家,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班福拉多除了具有豐富律師實務及司法研究經驗,他也引用大量最新科學研究,專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立論,闡明錯誤判決背後的運作機制,這些問題是普遍性的,不同國家社會遇到的也大同小異。

透過《不平等的審判》,我們能夠瞭解到要建立一個絕對公平公正的司法系統有多難,要實現司法正義不像名嘴喊打喊殺那麼廉價和簡單。只要是人就會犯錯,犯人會犯罪,而調查、判處和懲罰犯人的司法系統也會犯錯,因為司法體系也是由人組成的。我們幾乎絕對不可能打造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系統,但我們仍應該透過學習儘量避免犯錯。這本可讀性頗佳的《不平等的審判》,值得每一位公民好好一讀!

閱讀全文...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2016年精華文章




很快的,又是新一年的開始,又來到年度大回顧的時候了,從無名小站搬來這裡轉眼間就九年了,迄今也累積了總共853篇文章,總瀏覽量突破380.3萬次!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迄今已有4,063位朋友按讚 ^_^

在這裡個人部落格已式微的速食文化下,我至少今年還是會在吃飽撐著時努力寫文章的!!!不過因為工作太忙碌,我今年幾乎完全忘了回來回應留言,加上許多討論主要是發生在社群網站如臉書上,今年取消了「本年度最熱烈討論的文章」這項,這也是時代變遷的結果吧。

為了回顧本年度的精華文章,我以下列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2016年文章」、「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所有文章」、「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以及「累積最熱烈討論的文章」,和大家再度分享一下。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文章」、「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所有文章」和「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是從Google Analytics的資料來的,也就是點閱率最高的文章;那些有分上下集的文章,僅列出點閱率最高的那篇。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2016年文章

1) 2015年度十大好書

2) 一千零一夜個經典

3) 東亞的成與敗

4) 瞎談《羅輯思維》和《一千零一夜》

5) 運用量子生物學解開生命之謎

6) 2015年精華文章

7) 「六四」廿七年後,中國有前途嗎?

8) 帖木兒之後的全球帝國史

9) 七堂超簡單物理課

10) 學會少而美的藝術和科學

11) 最有趣的大數據提問,最誠實的數位田野調查

12) 複製邪惡‧邪惡複製

13) 中年的生物學意義

14) 我也只有10%是人類

15) 《大腦簡史》評論-究竟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所有文章

1) 也來談談「羅輯思維」

2) 2015年度十大好書

3) 也來談談《鴻觀》

4) 一千零一夜個經典

5) 2014年度十大好書

6) 好人真的總是自以為是?

7) 東亞的成與敗

8) 2013年度十大好書

9) APP時代的讀書術

10) 【吳哥印象】後記及目錄

11) 瞎談《羅輯思維》和《一千零一夜》

12) 送出國就能增進青年的國際觀嗎?

13) 運用量子生物學解開生命之謎

14) 2012年度十大好書

15) 2015年精華文章

16)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嗎?

17)「六四」廿七年後,中國有前途嗎?

18) 超蝦的第九禁區(District 9)

19) 沒讀過《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中英完整版)》(The Elements of Style),別說你懂得英文寫作!!!

20) 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

21) 六大錯覺的操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22) 台灣難道已淪為失敗主義的沃土?

23) 西方究竟憑什麼?

24) 帖木兒之後的全球帝國史

25) 七堂超簡單物理課


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

1) 三個傻瓜(3 idiots)-三個忠於自己的笨蛋

2) 讓子彈飛個不停吧!

3)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4)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5) 也來談談「羅輯思維」

6) 笑中帶淚的人在囧途

7) 【吳哥印象】後記及目錄

8) 也來談談《鴻觀》

9)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10) 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

11)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

12) 台灣難道已淪為失敗主義的沃土?

13)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14) 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

15) 超蝦的第九禁區(District 9)

16)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共生哲學

17) 沒讀過《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中英完整版)》(The Elements of Style),別說你懂得英文寫作!!!

18) 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

19) 六大錯覺的操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20) 美國牛肉事件中,台灣學者專家之意見

21)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22)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上)

23) 科學真的說服不了反核四的人?

24) 好玩又超刺激的高空跳傘(Skydiving)〔上〕

25) 艋舺(Monga)

26) 李家同,你錯怪漫畫和《達文西密碼》了!

27) 請用您的行動,來告訴雀巢公司:我們真的受夠無良黑心廠商了!

28) 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29) 【分享】歐巴馬演說(Barack Obama Speeches)

30) 【分享】台大機械教授施文彬 語錄集



累積最熱烈討論的文章

1)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2) 關於死刑,給朱學恒的話......

3) 關於死刑......

4) 美國牛肉事件中,台灣學者專家之意見

5)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6) 面對中國

7) 滷肉飯,並不是吃與不吃的問題而已!

8)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

9) 相由心生的超自然心理學

10) 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2015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4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3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2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0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9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8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7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再度狂賀!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決選入圍

The Sky of Gene - 賀!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初審入圍

The Sky of Gene - 狂賀!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決選入圍

The Sky of Gene - 賀!入圍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的初審階段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