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創新者的DNA








雖然我很不擅長飼養動物,但從小也養過斑鳩、烏龜、兔子等等,現在家有三隻貓,實驗室有好幾籠雞、十姐妹和虎皮鸚鵡。看著這些小動物,真的很好奇,牠們是如何從一個單細胞的受精卵,幾乎分毫不差地長成現在的模樣。即使有些差錯還是在所難免,讓牠們長出奇形怪狀的羽毛,反而更得人喜愛。  

為了瞭解牠們的基因如何形塑出動物該有的模樣,我決定投身一個稱為演化發育生物學(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簡稱evo-devo)的領域,來探究基因的變與不變,如何指導動物發育出正常的器官和特徵,又如何在限制中有所創新而演化出新穎的特徵甚至器官。博士班時研究的是果蠅的體色和性梳,博士後迄今研究的是鳥羽和鳥喙的發育和演化。  

拜DNA定序的日新月異所賜,不僅造福了生物醫學領域,讓我們能夠快速鑑定出造成疫情大流行的冠狀病毒是罪魁禍首以及後來發生的突變株,我們也開始仔細閱讀祖先留給我們的遺傳藍圖,並且定序了一個又一個物種,並將這些藍圖用高速電腦作仔細的比對,把基因體的知識用在解決生物演化和發育的問題上。在我踏入這個領域的近二十年間,我們有了許許多多成果斐然的發現。  

著名的古生物學家蘇賓(Neil Shubin)在這本新書《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演化如何打造出身體,而身體的演化又如何構成新的物種? 一部關於器官、組織、細胞、DNA長達40億年的故事》Some Assembly Required: Decoding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from Ancient Fossils to DNA),就要娓娓道來這些演化發育生物學和基因體學的精彩故事。蘇賓的上一本書《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Your Inner Fish-A Journey into the 3.5-Billion-Year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用許多生動有趣的案例,來說明我們從海裡的魚演化成人類,還遺留著多少我們魚類祖先的痕跡,讓我們更瞭解我們的身體。  






雖然研究的主要是古生物,但是舒賓對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體學的知識非常淵博,在演化生物學的歷史和理論方面也有很深厚的功力,加上他很擅長講故事,很難找到比他更適合來寫這個主題給大眾的學者了。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因為古生物學和分子發育生物學思考問題的差異很大,甚至在有一些美國大學還水火不容,芝加哥大學的朋友也跟我說過,舒賓所屬的機體與解剖學系和生態及演化系雖然有不少教授同樣是進行演化生物學研究的,但一向不甚融洽。

舒賓最有名的學術成就是找到海洋魚類演化成陸生動物的關鍵環節,也就是提塔利克魚(Tiktaalik roseae),他也曾在中國東北發現一億六千萬年前的蠑螈始祖。我原本以為古生物學家出身的舒賓在分子發育學的學術興趣是半路出家,但讀了《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才知道,原來從苦哈哈的學生時代,他就一直對這方面的新進展保持高度興趣。舒賓在分子發育生物學的功力不僅用來寫科普書,他在古生物學領域有了很突出的貢獻後,現在他的實驗室正積極破解魚鰭如何演化成陸生脊椎動物四肢的遺傳、分子及發育機制之秘密,近年發表了不少重要的論文。  

就因為舒賓非常的跨界,《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讓我們彷彿能夠有如親臨其境地回到演化的歷史現場,收集動物祖先的DNA回到現代生物學的實驗室用先進的儀器來研究牠們的基因變化,如何造就陸上這麼多彩繽紛的生物多樣性!  

舒賓把古生物學和現代生物學調和得很有滋味,我們和演化大師們一起在他們的年代,思索當然新發現的證據,究竟放在生命大拼圖中的哪一塊,其真相和意義又是如何?雖然我們可能早就知道了陸生動物從海洋演化而來、恐龍演化成鳥飛上天的故事了,也知道DNA是遺傳物質,甚至連mRNA都能當作疫苗的材料,還知道有所謂的跳躍的基因甚至自私的基因,但跟著舒賓一起見識大師們的真知灼見,還是非常感動!  

《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提到湯瑪士.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的學生聖喬治.傑克森.米瓦特(St. George Jackson Mivart,1827~1900)的故事,他雖然最初是達爾文演化論的支持者,但後來成為了一個直言不諱的批評者,抨擊天擇無法解釋有用結構的初始階段,並且質疑如果演化是通過突變和自然選擇逐漸變化的過程,那麼主要的轉變應該如何出現?神創論者現在還用這招試圖否定演化論。  

舒賓指出,很多器官現在的功能,其實和它們剛演化出來時,是很不一樣的,書中提到的羽毛,剛好就是我的研究材料。羽毛在獸腳類恐龍身上就出現了,是拓展適應的好例子,因為羽毛剛演化出來時,不管是保暖還是求偶,都和飛翔沒任何關係,只是剛好很適合改變成符合飛行流體動力學的結構,才演化出用於飛翔的功能。就像智慧型手機現在的功能五花八門,但一開始只能打電話啊(這個功能反而少用了)。如果有人說沒有觸控螢幕、不能上網玩遊戲的不能算是手機,會不會莫名其妙呢?  

另外,演化也是會抄捷徑的,而非從頭開始發明新特徵,而是重新利用現有特徵。我們的社會也都是在原有的框架中創新的,就像決定馬路和鐵道寬度的是古羅馬時代拉車的兩匹馬屁股寬度。舒賓當然也要提到魚的膘,被重新改造成陸生動物的肺。  

儘管我們看到了許多新特徵,但大部分基因仍是非常保守的,我們祖先如何在不傷及原有正常基因功能的情況下產生演化上的創新?日裔美國遺傳學家大野乾(Susumu Ohno)提出基因複制在分子演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多了一個備份,一個基因能繼續裝矜持操守家業,另一個就可以離經叛道搞出新花樣。這個理論當初剛提出時,並沒有獲得太大回響,但基因體學興起後,大野乾的先知才被重視。  

《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中,大野乾還有一個驚人的「壯舉」,用染色體照片稱重就估算出一些物種的基因體大小!然後我們也喝然發現,我們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體有98%以上可說是同出一轍。那我們又是如何長得和黑猩猩大不相同呢?這是因為我們大部分基因在時間及空間的開關調控和黑猩猩不一樣,就像同樣的食材,名㕑只是刀工和火候以及食材處理的先後順序上下工夫,就能巧奪天工地烹飪出美食,但我只能做出微波食品。這個理解,要拜富蘭索瓦.賈可布(François Jacob,1920~2013)和賈克.莫納德(Jacques Monod,1910~1976)開創的基因調控研究和發現所賜。  

科學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的,介紹用發育生物學來理解生物演化的想法,一定要追溯到,舒賓介紹了德國博物學家卡爾.恩斯特.范貝爾(Karl Ernst von Baer)和恩斯特.赫克爾(Ernst Haeckel,1834~1919),後者觀察到不同物種的早期胚胎看起來非常相似,提出名句「個體發生(Ontogeny)重現了親緣關係(phylogeny)。」,這個說法現在雖然被修正了,但仍啟發了不少研究。  

好多演化大師也會陸續出場,例如華爾特.戈斯登(Walter Garstang,1968~1949)從不變態的蠑螈得到靈感,提出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先都是海鞘發育過程中幼蟲,非常有啟發性,甚至我們也發現鳥類可能也算是恐龍幼齒的時期,我們人類相較黑猩猩也是如此;舒賓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同事妮可.金恩(Nicole King)也是我博士班指導教授同實驗室出身的同儕,她在領鞭毛蟲(Choanoflagellate)的研究讓我們瞭解到多細胞動物如何從單細胞演化而成。  

《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提到的有些洞見當初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要能夠提出還需要不少的勇氣,像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1992)的跳躍基因就是,後來我們也知道跳躍基因和一些新特徵的演化有關,例如哺乳動物的懷孕就可能與之有關;還有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1938~2011)的細胞內共生假說,認為真核細胞內的粒線體或葉綠體的真身就是遠古的細菌,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合體嗎?這個超越時代的論文,當時可是被15家期刊拒絕刊登的,她有好一段時間被學術圈視作異端。  

現在世界都冠狀病毒搞得七葷八素。自私的病毒會為了自己的繁殖而徵用宿主的生化機制。一些病毒基因可能會意外地或在有逆轉錄病毒的情況下,插入宿主的DNA中。這種病毒DNA 可以被重新利用,為快速演化提供了另類的材料。我們甚至還把細菌對付病毒的分子機制改造變成了一個強大的生物技術工具CRISPR,來進行精細的基因編輯。  

我們現在對如何組合新生命還沒有完全的瞭解,未來肯定也還會有許許多多令人興奮的新發現,讓舒賓的這本《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開啟這個發現之旅吧!


本文為《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演化如何打造出身體,而身體的演化又如何構成新的物種? 一部關於器官、組織、細胞、DNA長達40億年的故事》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我們與野蠻室友的距離






很多恐怖片都愛這樣拍:一群阿宅有意無意來到荒郊野嶺的一幢佈滿了蜘蛛絲的大屋裡,裡頭還有鼠輩和小強轟趴玩樂,然後各種不知明的恐怖生物或非生物在那裡把他們一路胡搞瞎搞⋯⋯

其實,不必荒廢許久,只要不勤加打掃,家裡就容易出現蜘蛛、衣魚、螞蟻、果蠅、蚊子等不請自來的節肢動物,更甭提不小心跑進了一兩隻小強會有多可怕,簡直就是天天上演恐怖大片;以前在外租房時,有天半夜上床睡覺,覺得背後有東西在蠕動,顯然不是家養的貓咪,回頭一看居然是條半尺長的蜈蚣,當場差點嚇死⋯⋯

除去小強、螞蟻、蚊子、果蠅等家中常見但不受歡迎的昆蟲,無論我們再怎麼保持乾淨整潔,也難逃細菌、真菌與我們為伍一同生活,根據《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at We are Today)作者羅伯.唐恩(Rob Dunn)最新力作《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Never Home Alone),我們家中,至少有20萬生物和我們一起生活(請參見〈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野生樂園〉)!

唐恩係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生物學系和丹麥自然史博物館的應用生態學家,他的《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就是一本頗令人開腦洞的好書,我們近年逐漸瞭解微生物對我們的重要性之前,早就告訴我們,失去了這些與我們共同演化了上百萬年的微生物、寄生蟲,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可能會有的負面影響。這本《我的野蠻室友》則是唐恩近十年內基於旺盛的好奇心,繼續做的有趣研究和發現,並且廣邀讀者共襄盛舉!






人類會出於愛心或陪伴等其他需求在家飼養各種寵物,我們家也養了三隻貓咪,有些朋友可能還會養了狗狗、兔子、天竺鼠、倉鼠、蜜袋鼯、烏龜、蛇蜥、鳥禽等等,可是我們仍視家中其他生物為無物。唐恩就很不一樣,這位生態學家並非到鬱鬱蔥蔥的田野去尋找生物的蹤跡,反而特立獨行地在人類家中做起群聚生態學的研究,為我們勾勒出家中的生態!

自從荷蘭人雷文霍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改進了顯微鏡,我們開始見識到各種奇妙的微生物,這些觀察讓我們鑑定出愈來愈多病原體,傳染病不再是瘴氣之類傳說,我們也逐漸能夠反過來控制它們。近年加上DNA定序技術的日新月異,連顯微鏡無法輕易見到的微生物,我們也能讓它們現身說法,近年對微生物有許許多多出人意表的新發現。

唐恩的研究發現許多小型動物和微生物,已演化出各種更適應人類居住環境的特性,對它們來說,人類的家就是它們的「野地」。家庭成員,人類也好,犬貓等寵物也好,也改變了這些「野地」,引來不同的微生物,我們每天掉脫的皮屑和食物碎屑也滋養它們。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很多人超過九成的時間,無論是清醒與否,都在室內空間中度過的,它們對我們的重要性,某個程度上來說,遠高過野外的生物。

我們的文化中,有些人頗重視風水,我個人完全不懂也不在乎,也難斷風水究竟有沒有道理,無論是科學上還是心理安慰上的。可是,唐恩從上千戶家庭的門框、冰箱、熱水爐、地窖、廁所、枕套等等採樣的研究確實發現,家的位置、建材、隔間、裝潢、通風情形、儲存物品等等,確實決定了我們可能會有哪些野蠻室友。他提到一項爭議性的發現是,潮濕的石膏板容易滋生有害的黑色黴菌(Stachybotrys chartarum),這令廠商很不開心。

唐恩還在網路上招募群眾提供家中蓮篷頭的樣品供調查研究,結果頗為驚人,建議要有心理準備再去書中一窺究竟,以免讀了就不敢在變形蟲、細菌、線蟲和節肢動物的洗禮下淋浴,那樣保證你身上的微生物會更多、更有味;就連我們對自來水的加氯消毒,也未必一定就是好事,因為那樣反而會增加有害的分枝桿菌數量,因為它們對氯的消毒較有耐受性;而殺滅一些益蟲如蜘蛛,其實也讓其他有害的蚊蟲能夠趁虛而入。

有時候我在跟一些阿宅朋友談到這些和居家環境微生物有關的研究時,會被他們制止,因為知道家中有許多不知名的小生物似乎是很恐怖的事情,還是眼不見為淨吧。然而,不管理會與否,這些微生物都會默默地改變我們的健康狀態。尤有甚者,如果我們成長過程中接觸的微生物不夠豐富,還會讓我們無法發展出健康的免疫系統,導致長大後容易受到過敏、自體性免疫疾病等等的侵犯。因為疫情的關係,各種消毒產品特別暢銷,但是濫用消毒藥品,破壞我們居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可能是自找麻煩。唐恩建議我們宅在家時也多開開窗戶,種種些植物,別老是悶壞了。

當然,我們可不想和致病的細菌和黴菌朝夕共處,寄生蟲也確定會傳染不少疾病,另一本好書《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細菌病毒如何決定人類的生活,以及我們該如何自保?》(Ein Keim kommt selten allein: Wie Mikroben unser Leben bestimmen und wir uns vor ihnen schützen)就教我們許多不濫用消毒用品來清潔居家環境的好方法(請參見〈不甘寂寞的微生物〉)。

除了有趣和影響健康之外,居家環境的微生物,也有可能提供我們各種可能的酵素或菌種,來提升食物的風味,甚至分解垃圾和產生再生能源,以及研發出更有效力的藥物。例如從灶馬腸道中就找到能夠分解大量木質素的細菌,有成為工業用途的潛力。他也在蜂身上找到能釀獨特酸啤酒( sour beer)的酵母菌,產品已經上市。

唐恩還告訴我們,韓國泡菜和麵包的風味,都有可能來自製作師傅的手藝⋯⋯哦不⋯⋯手風味,儘管使用完全一模一樣的食材和程序,不同師傅製作出的泡菜或麵包就是有不同的風味,可能就是因為微生物在個人的個別差異,豐富了我們的味蕾。相信各種醱酵食品應該也是如此吧?家中微生物說不定還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雖然我們對人工環境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僅是窺豹一斑,但《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Darwin Comes to Town: How the Urban Jungle Drives Evolution)這本好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城市巷弄中尋找隱藏的生物多樣性,而《我的野蠻室友》帶我們回家探索居家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兩本科普好書相得益彰,讓你從宅到家到出門趴趴走都能遇見生物多樣性的多姿多彩(請參見〈達爾文進城來演化了〉)。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艱困時代的好經濟學








台灣在全球疫情狂燒下承平了一年,不幸仍出現本土疫情而軟封城了。在這兩個月來,許多人在經濟上很不好過,店家此起彼落的關店時有所聞。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7月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預期,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失業率將在年底創下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新高,就業人口較Covid-19疫情爆發前減少約2,200萬人,並且最早可能要到2022年才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https://www.oecd.org/newsroom/jobs-must-be-at-heart-of-recovery-to-avoid-deep-scars-in-economy-and-society-says-oecd.htm)。

OECD 警告表示,如果各國過早撤回支持就業的緊急措施,將不利於就業市場,並呼籲各國政府應啟動新計劃,鼓勵企業僱用員工,特別針對首次進入就業市場的勞工。OECD 表示,如果下一波波疫情爆發,造成再度封鎖,則失業率可能更高。OECD預測,如果美國面臨再度封城,則美國2020年失業率將達到 12.9%,2021年將達到 11.5%,而如果是疫情逐漸好轉的情況下,美國今年的失業率將為11.3%,明年則是8.5%。

從全球範圍來看,那些依賴旅遊業的經濟體本已前景黯淡,而各國為應對Delta變異SARS-CoV-2冠狀病毒採取的旅行限制措施令前景雪上加霜。今年全球經濟可能遭受的產出損失料接近2020年創下的2.4兆美元損失紀錄。其中約60%的產出損失將發生在發展中經濟體,反映出這些國家疫苗接種的進展較慢。旅遊業如果復甦,預計將由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富裕國家主導,包括法國、德國、瑞士、英國和美國。

對全世界而言,危機剛爆發的關鍵時期中國官員百般掩蓋,讓病毒不受控地逃逸到全世界,而經濟上只有中國還仍有收獲,甚至還趁機向世界上的貧窮國家推銷一種效果不太好的疫苗。

在這個艱困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更清晰的思考,沒多少人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與杜芙若更有資格了,在疫情前就出版的《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就很適合在這時候好好一讀。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借鑒了經濟學研究的最新發展,為世界各地現代經濟和社會面臨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包括移民、貿易、經濟成長、貧富不均、環境。 這是自《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出版以來他們的第二本合作的書,也是他們自2015年成為夫妻以來的第一本合作的書。他們因為研究世界上最貧困人口的經濟情況而聲名鵲起,這本書的出版是在他們與哈佛大學的麥克.克里莫(Michael Kremer)共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後的一個月。

兩位作者中的阿比吉特.班納吉(অভিজিৎ বিনায়ক বন্দ্যোপাধ্যায়,Abhijit Vinayak Banerjee,1961-)是印度裔美國發展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1972-)則是法裔美國經濟學家,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發展經濟學教授。杜芙洛是國家經濟研究局副研究員,服務於經濟分析董事會,是經濟和政策研究的發展經濟學主管。他們是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J-PAL)聯合創始人,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一再強調,經濟學太重要了,不能只留給經濟學家。班納吉與杜芙若甚至承認,經濟學家其實甚少知道哪些政策和製度推動經濟增長和繁榮,但好奇心讓他們追究下去。《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的每一章都要探討了一個與全球相關的重大問題。例如,阿宅們應該投票給支持移民的政客嗎?我們如何才能避免氣候大戰?福利或現金發放會讓阿宅變得懶惰嗎?自動化將對就業和福利產生什麼影響?這些問題不小心都能成為絕交話題,但他們嚴謹地分析和論證。

班納吉與杜芙若的方法是主要通過隨機對照實驗(Random Control Trail,RCL)來檢驗這些主題的實證研究結果。在這些研究中,阿宅們被隨機分配接受通常是產品或服務的干預,或成為完全不接受干預的對照組,再比較兩者的結果。然後把這些研究的結果與經濟理論的預測進行比較。

班納吉與杜芙若反對移民降低工資並從本地工人那裡搶奪工作的觀點。 他們還爭辯說,貧困者通常會做出更合理的財務決策。 他們指出,與供求規律相反,低技能工人的湧入並未真正影響大多數國家的當地工資。事實上,移民也是消費者,他們在本地的消費也創造了就業。

關於自由貿易,經濟學家最常被引用的是李嘉圖比較優勢定律(Ricardo’s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認定自由貿易下國家如何變得更繁榮昌盛。他們研究了印度在初期大規模貿易自由化,發現與據稱從貿易中均勻分配的收益相反,自由化對印度阿宅的影響方式存在巨大差異,有些阿宅的受益遠遠超過其他阿宅。果然有些阿宅比另一些阿宅更平等啊。儘管自由貿易促進了整體增長,但它也造成了大量失業。雖然經濟理論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失業的工人將轉向新的工作機會,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班納吉與杜芙若認為,實際經驗與經濟模型或理論之間的分歧,可以用「粘性」(stckiness)來解釋。他們指責經濟學想像了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阿宅轉換工作不需要適應。然而,「粘性」顯示,阿宅和流程適應變化的速度比過去想像或想要的要慢。舊習慣很難改掉,金錢可以影響某些類型的行為,但非全部,而非立即的,當然也不是適合所有阿宅。 他們認為,「粘性」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於需要一種完全不同的經濟政策制定方法,那就是更多地依賴實驗和真實資料,而非依賴理論模型和預測的方法。

另外,班納吉與杜芙若認為,良好的經濟學是在艱難和不確定的時期,更加強調解決不平等和支持復原力的政策。這種對平等和正義的關注,在他們對《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解決的其他重大問題的討論中也很明顯。

關於如何應對氣候變遷,班納吉與杜芙若認為,乾淨的能源和綠色增長不足以解決本質上是道德的問題那就是富裕國家應不應該減少奢侈品消費,以便較貧窮國家的公民可以擁有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們強調政策在影響個人行為、習慣和規範方面的作用。他們呼籲將心理學和經濟學結合起來提供政策建議,例如碳稅與更簡單的方式(如更清楚的標籤)相結合,可以有效且溫和地推動人們做出更可好的行為和決定。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減稅可以提振經濟。但班納吉與杜芙若認為,重大稅收改革,對加速增長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他們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減稅、上調最高邊際稅率對改變長期增長率有任何影響,也沒有證據表指出,收入分配頂端的富人會以影響整體經濟增長率的方式改變他們的行為。

關於社會福利、現金移轉和全民基本收入的部分,班納吉與杜芙若深入探討了這些話題如何被嚴重政治化,並再次展示了民間智慧、經濟理論預測和實際經驗之間的巨大反差。他們的證據來自對一百多個國家的十億人自2014年以來接受有條件或無條件現金移轉的經歷,進行的大量研究。他們認為,沒有證據表明現金移轉讓人們不想工作。

然而,如果不需要錢來生存,為什麼還要工作幹嘛?班納吉與杜芙若強調,很多經濟學研究都集中在對勞動力供應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上,假設阿宅會通過減少工作,以便花掉任何額外收入。而且他們指出,移轉支付可以為家庭提供基本生活水平讓他們成為更有生產力的員工。

班納吉與杜芙若還討論了他們認為有希望的政策干預,例如其中一些幫助人們度過失業。這些轉變具有重大的社會影響,研究顯示,五十歲後失業的人的預期壽命低於繼續工作的人。在瞬息萬變的經濟中,他們主張要讓多人將在勞動力市場上度過難關。失業是這是社會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他們提出,補貼整個公司和受影響的老年工人讓他們分別從事業務和工作,這個努力將有助於防止社區在企業陷入困境時分崩離析。

班納吉與杜芙若也強烈支持加大對勞動密集型公共服務的支持,例如公共教育和養老服務。因為這類工作不太可能被科技取代,也不太可能外包給另一個國家,因而牢牢固定在特定的地方。

許多經濟學論述,說穿了是為了服務即得利益者,但班納吉與杜芙若透過《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讓我們認識到,沒有任何經濟學鐵律阻止我們建立一個更人道的世界。經濟學太重要了,真的不能只留給經濟學家!

閱讀全文...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解鎖跨感官心理學的生活處方箋






台灣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初期因為防守得當,有一整年的時間,全球大部分國家水深火熱之時,台灣人民還能夠歌舞昇平。然而,很不幸的,因為防疫鬆懈和新突變株的更高傳染力,台灣也和大部分國家一樣,開始要管控人流和限制活動。

原本餐廳用餐必須實聯制,後來政府改為規定只能外送或外帶,減少在餐廳用餐時無法戴口罩而傳染冠狀病毒的機會。許多原本不屑請吳柏毅或傅潘達外送美食的朋友,紛紛哭天搶地之後也跟著用了。大家應該都能夠感同身受,怎麼以往美味可口的食物,無論冷熱生熟,裝在紙盒或塑膠盒中,看來幾百塊的主餐,感覺和速食店的差不多;還有原本滋味美妙的飲料,裝在紙杯、塑膠杯中,和喝鋁罐、保特瓶的也沒兩樣?

宅在家,儘量少外出,保持社交距離,是為了減低病毒的傳播,保護自己和他人,可是在家中待久了,無法像過往一樣可以自由外出,或多或少也影響心情,在焦慮的疫情中添加煩悶,我們該如何在防疫生活中,讓生活仍然能夠多些樂趣呢?

這本《跨感官心理學:解鎖行為背後的知覺密碼,改變他人、提升表現的生活處方箋》(Sense: Unlock Your Senses and Improve Your Life),透過大量心理學研究來告訴我們,如何創造各種感官體驗,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並且能夠更加平衡和健康!在平時就是本很實用的寶典,況且是在疫情蔓延和肆虐之下,讓我們能夠在家創造出更好的感官體驗,讓身心更健康,疫情時在家避疫也能老神在在,在減少人與人連結的情況下,增加感官與生活的連結。疫情結束後也能把握其中原則促進生活樂趣和身心健康,送禮自用兩相宜!

《跨感官心理學》作者羅素.瓊斯(Russell Jones)是感官行銷專家,跨感官設計公司Sensory Experiences創辦人,過去十年來皆致力於運用感官科學,為客戶創造沉浸式體驗,包括慶典活動與零售空間等等,並協助全球研發公司設計產品和包裝,和大眾建立更直覺的連結。他的實戰經驗豐富,並非紙上談兵而已。

《跨感官心理學》指出,我們的行為和認知,常常不知不覺中受到環境中非受控因子的影響,這在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都有大量實證研究,例如圓形紅色馬克杯讓咖啡喝起來更甜、慢板音樂的藍色房間讓時間感覺過得更快等等。這些感官研究的知識不僅有趣,也能夠讓高手用來設計出更棒的產品、品牌、空間和體驗,理解我們的五感如何影響我們(或不被影響),來利用色身香味觸法來提升運動、睡眠、工作、飲食、性愛等等的品質。

情感和感官刺激的連結也非一成不變,我們的經驗和記憶會形塑這個連結,在開心度假的日子常聞到的氣味,會成為特定情感和意義的觸發點。我們也能反過來利用不同體驗時伴隨的感官刺激,拿回購物時的主導權,添購更加健康的食品,而非無意識地被廠商操控來肥他們的荷包和自己的肚皮。這在疫情時代也很重要,否則狂嗑了一堆泡麵和零食,心肝腎和免疫力都像是被病毒摧殘過了一樣。

《跨感官心理學》還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跨感官的聯覺心理(Synesthesia Mind),就是一個感官判斷會連結到另一個感官,例如檸檬是快還是慢?再問檸檬的味道是尖銳形還是圓潤形?這問題看似無厘頭,但硬要用直覺回答的話,大多數人的答案都一致。有些人可以從一個感官體驗到其他感官的訊息,例如從景色聯絡到音樂等等,甚至這種體驗還有助藝術創作。利用內建的聯覺經驗,能夠在不改變內容成分的情況下讓飲料喝起來更酸或更甜,也能夠創造出更適合某些活動的場所。甚至更神奇的是,氣味還會影響道德選擇。

疫情時代當中,最令一些朋友困擾的是要在家上班,就是傳說中的WFH,扣除小孩的干擾,也甭提網路連線的方便與否,最令許多人困擾的是,工作和生活開始混淆,導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我們可以透過改變顏色、光線、聲音、氣味等等,暫時把家中某處打造成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效率的臨時辦公區域,在避疫時保持工作上的專注,同樣也讓家中休閒區域更加能夠放鬆和做愛做的事。對於這些挑戰,《跨感官心理學》都開立了感官處方箋供我們抓藥。

除了商業和居家的應用,羅素.瓊斯也主張利用「感官處方箋」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例如改變病房的顏色、氣味和背景音樂讓病患減少一些藥物上的需求並且更早康復,這對減緩醫療負擔大有助益。針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也能利用對症下藥的方法改善,從起床後的朝氣到夜晚的好眠都有效。

《跨感官心理學》從我們一日之計開始,建議我們可以利用柔和的起床光線、自然聲響當作鬧鐘的聲響,來增加我們起床後的正面情緒;在家工作要增進效率,其中一個方法是穿著在辦公地點上班時一樣的服裝,許多工作效率高的自由工作者在家工作時就這麼做,《跨感官心理學》還提供了我們從事各種不同活動的著衣建議,然後再用適合的香水來促進不同的效果,接著用明亮的自然光或燈光、清新且提神的氣味來享用健康的早餐。

宅在家避疫太久,不僅無法去健身房,也會因為少了許多走動而儲存起來的熱量大增,要怎麼宅在家保持有衝勁的運動習慣和體驗,《跨感官心理學》從因應不同目的運動服,水壺和水的味道到香氛都有實用建議,還有在運動時該搭配什麼樣的音樂以及光線、運動後的恢復與舒緩,都開立了感官處方箋供我們對症下藥。

為了在家安然度過疫情,我們也需要在大賣場瘋狂搶購,各地賣場也紛紛傳出泡麵餅乾被一掃而空的災情,據說重災區在升級三級警戒幾週後仍未充分復原。即使是在承平時期,大賣場就佈下了各種感官陷阱讓消費者情不自禁地買了更多、甚至原本不在購物清單上的高熱量、重口味加工食品。利用《跨感官心理學》破解廠商的各種詭計,甚至還可以反制來讓自己購買更多健康食品。

疫情時代對許多朋友來說也相當困擾的是,無法或不敢上戲院看電影和外出旅遊,頗令人鬱悶,《跨感官心理學》開出了感官處方箋來在家裡營造出家庭式體驗電影院,甚至還有感官式旅遊規劃,讓我們在在家偽出國,對施打疫苗後的後疫情時代旅遊夢想作超前部署!

疫情時代也讓我的許多朋友宅在家做菜而成為料理達人,說不定有些朋友在疫情時不幸的餐廳倒閉潮後還能轉行呢。《跨感官心理學》也針對餐具、擺盤、香氣、音樂、燈光等,提供許多知名餐廳老闆都未必知道的科學建議哦!

《跨感官心理學》會是平時就能提升我們生活品質的好書,況且是在疫情蔓延之時!來得真是時候啊!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