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亂有道理的的人生魔法






我有個壞習慣,心中一直感到很慚愧,就是我很不愛收拾整理。

從前在國外唸書時,很多朋友因為我這習慣「慕名」到我宿舍參觀,現在則是爭先恐後到我辦公室打卡,然後上傳到臉書──因為它們真不是普通的亂。除了要忍受各種冷嘲熱諷,我也懷疑這算不算心理疾病:究竟是我沒有組織整理的能力?還是懶成了一種「亂癖」?

但當我讀了《不整理的人生魔法:亂有道理的!》(Messy: The Power of Disorder to Transform Our Lives),幾十年的心病,突然間就被療癒了!比seafood還有效,真是感恩混亂、讚嘆混亂。這本書我一定會讓我家人拜讀,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應該開宗立派,讓信徒捐贈勞斯萊斯名車⋯⋯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作者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是《金融時報》資深專欄作家、BBC廣播節目主持人,他的《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The Undercover Economist)我也曾拜讀,從生活小經驗中發掘許多經濟學大道理,許多介紹經濟學觀念的書籍文章都受其啟發,是我早期學習經濟學知識的入門讀物。另一本《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也用生活化的例子引介許多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重要觀念。

這本《不整理的人生魔法》讀起來趣味橫生,用許多的故事鋪陳讓人見識一個跟過去認知很不一樣的世界。家長老師循循善誘地教導我們,要好好用心地打理居所和辦公環境,才能提高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即使像我這個把住家和辦公室搞得亂七八糟的大忙人,心中仍會希望有個整齊的環境,至少不要丟人現眼。

然而《不整理的人生魔法》卻用一個又一個實際又重大的案例,告訴我們不需太過擔心混亂的狀況,因為雜亂無章自有其內在的力量,能提升我們的創造力和韌性,而且效果還超乎想像。

過去有篇內容農場的文章,指出工作環境或房間混亂的人智商更高,我在臉書分享了那篇文章,可是有朋友憤怒地認為那是偽科學。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還好有《不整理的人生魔法》這本不可多得的好書,用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及腦科學的研究來一一還原真相,讓我們學習如何藉混亂來大撈一筆,哦不,提高創意和韌性。如果打不敗混亂,就乾脆同流合汙吧!

書中提到的有趣案例實在太多,堪稱奇葩大集合。我最喜愛的例子是MIT的20號館 ,那是奇葩中的奇葩。美國大學的館舍一般都蓋得不錯,尤其是私立院校,不像台灣受限採購法,許多公共工程只能以最低標,低品質完成。可是,MIT的20號館,簡單說就像個超大型木造違建,是為了應付二戰時研發雷達的特殊狀況,軍方臨時搭出來的,裡頭亂七八糟。

戰後,MIT基本上是把需要空間的實驗室全往裡頭塞,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單位都有。因為MIT的20號館不是精心設計的建築,裡頭的科學家可以完全不鳥校方對館舍的嚴格規範,幾乎可以盡情胡搞瞎搞;例如為了要放置大型原子鐘,他們直接開挖地板和天花板,為了進行特殊實驗,管線任意拉、任意牽。如果是在一般館舍,申請變更的作業、公文往返就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再富創意的構想,等應付完官僚,菜都涼了。

另外,MIT的20號館房室編號系統雜亂無章,有如大型迷宮,所以在裡頭研究的科學家時常迷路或者跑錯房間,讓許多原本宅在自己研究室不太出門的科學家互相認識,然後一起嘴炮激發出合作火花,挑戰前所未有的領域。所以它不僅是駭客發源地,還孕育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和新科技先驅。




MIT的20號館揭示:一個好的館舍,重要的不是漂亮或新穎,而是能提供裡頭進行創新創意研究的人多大的自由。很多美國現在不可一世的大企業,如亞馬遜和蘋果,都是在亂糟糟的車庫裡創業的。另外,MIT的20號館促成許多原本不會產生的團隊,人都是喜愛舒適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工作最愉快,自我感覺太良好,實際績效卻很差;但一個令人尷尬的陌生人或異議份子可能讓團隊更易突破困境,表現更優異。許多研究也發現,在多元多樣的環境,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成效愈好。

當然,意見愈多樣,凝聚力就愈弱。然而,有些創新創意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凝聚力,弱連結的力量更強。《不整理的人生魔法》有另一個很奇葩的例子,是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紀錄保持者」、匈牙利數學家艾狄胥(Erdős Pál,1913-1996)。他居無定所,全球趴趴走,住在合作者的家中,和他們討論以及指點迷津。他生活不規律,一旦半夜肚子餓,就會敲鑼打鼓,叫醒屋主弄東西給他吃;待膩了,就換到另一處繼續胡來。他同時間與多方合作,不斷展開新計劃;在六十年間,他獨自或與人合作寫出一千五百二十五篇論文。

因為艾狄胥合作過的數學家實在太多,有人還發明了艾狄胥數(Erdős number),用來描述數學論文中一個作者與艾狄胥的「合作距離」。菲爾茨獎獲得者的艾狄胥數中位數最低時為3。艾狄胥的艾狄胥數是0,與其合寫論文的艾狄胥數是1,一個人至少要k個中間人(合寫論文的關係)才能與艾狄胥有關聯,則他的艾狄胥數是k+1。例如艾狄胥與A合寫論文,A與B合寫論文,但艾狄胥沒有與B合寫論文,則A的艾狄胥數是1,B的艾狄胥數是2。

我相信艾狄胥在這種工作過程裡,一定有許多意料之外的發現。我們一般都希望事情按計畫進行,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如果遇到突發事件,是該驚慌失措,還是老神在在、處變不驚?爵士樂大師傑若(Keith Jarrett)的顛峰之作,竟來自一架琴鍵有問題、踏板卡住、音不準的鋼琴。

正常來說,演奏家不會想用那部鋼琴,但年輕的策劃人承受極大的壓力,請求傑若無論如何都要演奏,否則她不知如何面對即將暴動的觀眾。結果那場演出異常成功,觀眾如癡如醉,原聲帶大賣三百五十萬張──那部爛琴讓他被迫放棄乾澀的高音,盡量在中音域發展,而且音量太小,讓他不得不全力彈奏。這兩個該死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場神奇的演出。

對需要進行創意工作的人來說,專注力當然很重要,可是容易分心,有時候不見得是壞事。有研究發現,患有注意力失調過動症(ADHD)的人,在實驗室中表現出的創造力比一般人強,在現實生活中也如此。有次在禪修時,我們要數數字以集中注意力,法師說了件趣事,說有位數學家打坐時無法數數字,因為他一數數字,腦中就分心要作數學運算。恰當的神遊,恰好可以是創意的源泉,不過專注力當然還是很重要,那是把創意付諸行動的力量,否則就只是空談和嘴炮。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真的是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除了我可以有藉口不必收拾整理(誤),更重要的是,這是本指出在知識經濟中殺出紅海前進藍海的啟發讀物。不管是學校和家庭教育,都強調整理和整齊的重要,制服儀容要整齊、課綱也要整齊、班表也要整齊。沒錯,科學管理方式提高了工業社會的效率,在血汗工廠工作不需要創意,創意甚至可能造成不易預測的危險。

然而,有許多工作極需創意,例如科研、行銷、藝術等等;教育常常扼殺創意,而需要創意的工作卻愈來愈多,因此產生所謂的學用落差,這不僅是學校無法配合產業需求(爆肝員工)而已。

台灣經濟發展在這十多年陷入停滯不前的危機,除了產業因為許多補貼和保護而沒有足夠的誘因升級,政府在法規上力求整齊恐怕也是另一項重要原因。台灣公務員因為怕事而擴大法規解釋,常常只防弊而不興利,近年台灣最富創意的高階人才,因環境不良而流失到國外去的,恐怕也有百萬之譜。

我二十年前來台灣唸書時,台灣剛民主轉型,社會亂糟糟的,但是充滿活力和希望,不像現在這麼苦悶。曾有笑話說:「香港,一切允許,除非法律禁止;新加坡,一切禁止,除非法律允許;台灣,一切允許,包括法律禁止;中國,一切禁止,包括法律允許」,但二十年過去了,法治觀念大幅改善,可是卻落入「一切禁止,除非法律允許」的綁手綁腳的地步,新加坡反而變成「一切允許,除非法律禁止」。只要和公家機關打過交道,尤其是有關金融業和青年創業,要浪費多少時間精力在符合規定,嗯,你懂的。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給了我們和混亂為伍的好理由,但無厘頭的混亂並不見得是良方,況且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混亂來提高創意,有些工作只要有分毫差錯就會鬧出人命。你不會希望你的高鐵司機飆車時、有醫生開藥或動手術時即興發揮創意吧?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從眾多案例的混亂中,整理出從亂中求勝、必須練習的心法:

「把握意外」,即使一手爛牌,也能玩轉人生
「包容不一樣的人」,距離遠的弱連結,比同溫層給你更多
「接受隨機衝撞」,比按計畫行事,更能把事做成、做大
「對內有黏著力、對外有橋接力」,冠軍團隊最器重這種人才
「力用工餘」,人生無限寬廣,一生只做對一件事太可惜
「擴展視野」,確保邊際效益遞增,小心太專注反而效益遞減

準備好讓《不整理的人生魔法》來亂一下你的人生了嗎?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死了一個指導教授以後




去年醫學論文造假事件鬧到最鬧烘烘時,很多圈內的朋友也都不約而同做了很多相同的夢,內容非常真實又刺激,曲折離奇到說出夢境都絕對要發表不自殺聲明。

毫不例外的,現實當然也要比很多影視作品還更變態,狗血狂灑到編劇都嚇到吃手手,不信看看從造假後一路走來,台灣高等教育和學術圈在面對愈來愈嚴峻的國際競爭壓力下,各種明爭暗鬥、扯後腿、落井下石,真是令人眼花撩亂,難怪台灣書市的大眾小說幾乎全都變小眾了,因為讀報紙就比大眾小說精彩。

醫學論文造假事件後,除了造成有學校沒有校長,很多新同事和助理、學生要去上所謂的學術倫理課,以及信箱不時收到誠信電子報,在制度和體制上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相信再來一次,同樣的戲碼又不會不再重演一遍,然後更多無辜的人要逼得寫作文,或小說

這是一個很難讓人樂觀的年代,不過在這個現實虛構顛三倒四的惡質現狀下,慶幸的是有部優異的作品橫空出世了!在紛紛擾擾的環境中,這本小說卻很瘋刺的比讀報紙才知道的事情還來得更像是真實的!

在一系列造假事件中,學術圈內異常的安靜,就連我夢中在醫院裡工作的線民,都回報說醫院內所有人上班時都完全不像聽說任何事一樣,在茶餘飯後都完全沒人想要提到這件事,一整個河蟹到可怕,據說膽敢要說八卦的話,都要作夢跑離院外好幾公里外才行,果然比台日版的《白色巨塔》白い巨塔)還變態,還好是作夢夢到的。學術圈內的大佬也沒人敢出來批評什麼,只有個位數學者敢在媒體上大量投書。

就在那幾位膽敢大量投書媒體的人物中,最突出的就是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科學月刊》、《科技報導》前總編輯蔡孟利老師,以專業證據、實際訪談為基礎,提出強力的質疑,是極少數的正義之聲。據說他母校已有很多師生及校友感到⋯⋯因此,台灣就平添了一位優異的小說家!




龍困淺灘,不死也傷!

科學的價值、教育的價值、大學的價值,在純粹的名利追逐下,無形中崩壞!有人還敢說在學者和官員的這些作為下,能帶給社會正面的力量,以及給予莘莘學子追求和現實夢想的勇氣嗎?!難怪人才加速流失。好棒棒,沒有關係,很可以,我們還有小說《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

在細胞培養室裡無預警地開了一氧化碳自殺,然後她就死掉了。讓一個宅男在十幾天中步向人生中,比做實驗追求知識更真實的探索之旅,探索學姐的死因、探索人生中的其他面向、探索愛情。科學研究,原本就是要犧牲一個人很多很多青春和精力的,可是換來的不是高尚的理念,而是成了追名逐利下被吃掉也不痛不癢的小棋子,都不知大人要怎麼教小孩了。

原本以為,《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只是一本人物對白簡單的爆料驚悚小說,可是沒想到這卻是一本文學性頗強的小說,甚至讓人忘了真實世界中的論文造假事件,即使真實的世界的夢境中,真的死了人。

我相信,沒讀過《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的朋友遠超過讀過的,因為讀過的朋友見面時都不約而同問對方讀過了沒,即使不是生科人,也讀得津津有味。很難想像理工宅的處女作,就交織出複雜的劇情、深厚的感情、合理的線索,讓讀者跟著一位宅男抽絲剝繭,並且在宅了很多年的象牙塔脫困後在現實世界中遭遇各種逃避過的衝撞,簡直就是本宅男的異想世界,宅得很精彩!

《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中的命案把一自以為投身科學研究的宅男搞得七葷八素,現實中更多阿宅的故事只恐怕更杯具。《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把一個宅男的生活和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包括對正妹們的諸多性幻想。我雖然一點也不宅,但看看周遭的宅男們,也感到好親切和熟悉。

作為一部傳說中的推理小說,《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是有些不足,就是壞人實在太善良了,果然學界大佬都還是吃素的,讓結尾對照整本小說而言顯然不夠緊張刺激。連邪惡的老闆也只能拿科學哲學大師孔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的典範論來打打嘴炮,讓我真想巴他兩下,用力打臉說他怎麼知道他的典範不會被轉移掉,造個屁假啦。然而,瑕不掩瑜,近年台灣已少有這麼優異的小說問世了!

泛科學現在推了個泛科幻獎,徵求短篇和中短篇科幻小說。我已想好兩部科幻推理小說的題目了:《死了一個大學校長以後》,以及其續集《死了一個教育部長以後》,請大家拭目以待,期待都能在夢中讀到這兩部劃時代的巨著!

最後,本人在此特地聲明:


本人樂觀開朗,身體健康,
無任何使我困擾之慢性病或心理疾病,故絕不可能做出任何看似自殺之行為。

本人從無睡眠困擾,故不需服用安眠藥。
本人不酗酒亦不吸毒,也絕不會接近下列地點──
1. 開放性水域
2. 無救生員之游泳池
3. 有高壓、危險氣體,或密閉式未經抽氣處理之地下室、蓄水池、水桶等
4. 無安全護欄之任何高處
5. 任何施工地點(拆政府除外),包括製作消波塊之工地
6. 任何以上未提及但為一般人正常不會前往之地點

本人恪遵下列事項──
1. 車輛上路前會檢查煞車部件、油門線等,並會在加油前關閉車輛電源與行動電話。
2. 絕不擅搶黃燈、闖紅燈。
3. 乘坐任何軌道類交通工具一定退到警戒線後一步以上,直到車輛停妥。
4. 騎乘機車必戴安全帽;乘車必繫安全帶。
5. 絕不接近任何會放射對人體有立即危害的輻射之場所(如核電廠)或設備。
6. 颱風天不登山、不觀浪。

本人將盡可能注意電器、瓦斯、火源之使用。
本人居住之房屋均使用符合法規之電路電線,絕無電線走火之可能;
也絕未在家中放置過量可燃性氣體或液體。
浴室中除該有之照明外,不放置任何電器用品,
並在睡覺前關閉除電燈、冰箱、電扇外之所有電器開關。

本人絕不會與隨機的不明人士起衝突,並盡可能保護自我人身安全。

所以若網友在看完此聲明之後,近期或將來發現此帳號不再上線,
請幫我討回公道,謝謝。

閱讀全文...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宇宙最強必修課






浩瀚的宇宙當中,除了外星人,還有什麼奇特的天文現象讓渺小的人類感到敬畏又謙卑?雙星、白矮星、夸克星、中子、脈衝星、超新星、黑洞、暗物質⋯⋯這些在媒體和電影中不斷出現的名詞,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頂尖天文物理學家總想要突破人類智識和儀器的限制,探索遙遠光年以外、百億年前的這些天文現象,他們窮盡心力和努力,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奇妙的星體和行為,花費了各國納稅人大量金錢把科學儀器的靈敏度操至極限──獲得的知識可不能只有科學家知道。

即使我算是科學工作者,想讀懂天文物理這麼高深莫測的學科,不但不輕鬆還可能會要命;但有一本科普書,竟然夠膽談這個深奧的領域,而且還說是寫給大忙人讀的(不管勞基法怎麼修,有誰不是過勞的大忙人?)。

這本短小輕薄的《宇宙必修課:給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學入門攻略》(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是《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作者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是美國知名科普作家。這本書從宇宙的誕生談起,從科學上所知最遙遠和久遠的故事,談到我們壓根兒完全無頭緒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因為天文物理學裡,有太多現象和理論脫離我們日常的經驗和直覺,非常需要想像力,也正因如此,天文物理學有獨特的魅力,讓科幻小說和影劇作品可以大顯身手。

我們還不知道是否有外星人,即使有也應該和我們身處在同一個宇宙、受到相同的物理定律支配。牛頓的宇由機械觀,劃時代地告訴了我們,物理學無論在地球上或是宇宙任何角落,都是普遍適用的。所以天文物理學家才能夠宅在辦公室、研究室和天文台中,研究分析成千上萬光年外和百億年前的宇宙大事。

宇宙中有許多光,我們肉眼看不見,卻能由高明的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偵測。嚴格來說,無線電波、微波、紅外光、紫外光、X射線、伽馬射線等等都是不可見光。在宇宙中,這些光源能告訴天文物理學家許多精彩的故事。我很肯定研究這些不可見光的物理學家的心思,都全心全意放在工作中,因為我有位研究微波的物理系朋友,最常幹的傻事之一,就是把金屬便當盒拿進微波爐裡試圖微波加熱⋯⋯

因為我是城市裡長大的小孩,過去讀到古人對銀河系的描述,總是覺得不可思義,因為家中望出去的夜空,只有幾顆星,最亮的還是「愛的普羅星」。直到在美國加州唸博士班,和實驗室伙伴一起去遠離塵囂的國家森林中露營,淩晨三、四點在被窩中讓老闆強迫拖出去看星空,我才知道原來古人真的沒唬爛,銀河系是真的用肉眼就能看到的。

我們現在也知道,銀河系僅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古印度人早就有這樣的認知,佛典《世記經》記載道:

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天文物理學家現在知道的當然更精確多了,不僅知道許多星系,而且還知道星系際間有極高能量的宇宙射線,以及虛粒子海和不斷生滅的物質與反物質對。但最讓人困擾的,應該是所謂的「暗物質」吧?暗物質是科學家窮盡所有最頂尖的先進設備都偵測不到的東西,科學家也只能用各種旁敲側擊的方法得知暗物質的存在,可是捉摸不到它們。

除了暗物質讓天文物理學家夠頭痛,雪上加霜的是還有所謂的「暗能量」,這聽起來就應該是科幻小說家和電影編劇可以用來大作文章的吧?暗能量究竟又是哪來的?這要拜愛因斯坦所賜,另一本科普書《完美的理論:一整個世紀的天才與廣義相對論之戰》(The Perfect Theory: A Century of Geniuses and the Battle over General Relativity)對這故事有更詳細的描述(請參見〈【GENE思書軒】愛因斯坦沒那麼神,以及為什麼要花錢投資科學研究?〉)。簡單來說是愛因斯坦在發表了劃時代的廣義相對論後,他相信宇宙是靜態的不會膨脹,因此多此一舉地在宇宙模型中加了個「宇宙常數Λ」(cosmological constant)──有人視此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之一。

《宇宙必修課》卻指出,柳暗花明又一村,愛因斯坦長辭於世後,理論物理學家為了解釋新發現的現象,為了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讓宇宙常數Λ峰迴路轉地復活。也就是說,愛因斯坦弄出個宇宙常數Λ是為了符合他認定的靜態宇宙想法,現在理論物理學家反而用宇宙常數Λ來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不過加入宇宙常數Λ之後,科學家又發現:宇宙全部能量當中,居然有七成是他們無法理解的暗能量啊!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球形的,其他星球也是,天文物理學家當然有理所當然的解釋,泰森提到一個科學界的知名笑話「球形乳牛」(Spherical cow):

牛奶農場的牛奶產量變得很低,於是農場主寫了封信給當地的大學尋求幫助。一個多元並受過訓練的教授隊伍集合在一起,領頭的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進行兩個星期的深入現場調查後,學者們回到大學,筆記寫滿了資料,將此次任務的報告交給了教授隊伍為首的理論物理學家。這名理論物理學家回到農場,對農場主說:「我有解決方案了,只是要在真空狀態下且乳牛是球體的時候才有效。」

星球不僅是球形的,行星也會以近乎圓形的方式繞恆星轉。雖然哥白尼和伽利略主張的日心說不符合當時教會的正統思想,可是抵擋不了的歷史洪流卻製造出愈來愈多的科學知識,太陽並沒有繞著地球轉(只有直昇機父母還以為全宇宙都該繞著自己的媽寶小孩轉)。我們現在知道地球不僅不在宇宙的中心,連太陽系都不在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也不在星系團的中心,我們這個星系團也不在宇宙的中心,所以不要再人類中心主義了!

可是畢竟寫書和讀書的都是人類啊,如果沒有人類,以上提到的種種又有何意義可言?所以在天文物理學的書中,我們勢必要探討生命在宇宙中起源的問題,還有面對我們這顆珍貴到不行的地球。

泰森想要告訴我們,「要有宇宙觀!」如果全人類都有宇宙觀,我們在地球上就不會為了區區小事就爭得你死我活了吧?和浩瀚無邊又源遠流長的宇宙相比,我們這白駒過隙又井底之蛙的一生有什麼好執著和庸庸碌碌的呢?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科技如何讓我們欲罷不能?






未來的智慧手機可能會人機合體,依許多人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手機的狀況來說,這搞不好才是最符合人性的需求,沒有之一。

有長輩批評年輕人現在都不跟周遭的人互動,成天只盯著手機螢幕看,愈來愈沒人性,說完掏起手機,傳了不要成天盯著手機的長輩圖⋯⋯

成天盯著手機不是因為沒有朋友,反而是因為太關心朋友,我們在乎朋友在臉書中貼了去哪鬼混的八卦、Instagram傳了啥美圖、LINE上揪了啥好康,更關心自己貼的東西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按讚、他們究竟會說啥。

讓人欲罷不能的不只手機。過去只有智障手機的年代,沉迷電玩而毀掉學業或事業時有所聞,我就有兩位大學同學因為沉迷電玩,幾乎足不出戶不上課考試而且斷絕社交生活,以致於無法大學畢業,後來也不知去向。

我人生中最後一次沉迷電玩,是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當時一起暑期住宿的室友大多數時間都回天龍國鬼混,留在學校實驗室做實驗的我,偷偷用他們的電腦玩他們平時玩得不亦樂乎的電玩。為了克制我學期中打電動的衝動,我電腦裡不安裝電玩,想說暑假偷用室友電腦玩一玩又不影響課業。大概玩了一個多月吧,有次我在實驗室假裝認真做實驗時,覺得好不耐煩,因為心中想著的是什麼時候把無趣的實驗隨便做完,然後溜回悶熱的宿舍打電玩。

正當我不在乎實驗是否做得好不好時,我突然驚覺,我整個心思都被電腦裡該死的電玩給控制住了,以致於我根本在隨便敷衍實驗工作,一心只想到虛擬世界裡和數位怪獸士兵廝殺,生活中的其他認真和美好事物彷彿不再重要。我當時嚇出了身冷汗,沒想到一向以自制力為傲的我,還是讓電玩給牢牢控制了。

那天,我還是放下手邊的實驗溜回宿舍打了場電玩,當晚關了機,從此再也沒打開過室友的電腦。後來,當我滑智慧手機玩如憤怒鳥、Candy Crush Saga和寶可夢等遊戲到一個地步,那天的情景就會浮現在我腦海,然後我就會很害怕地不敢再玩那些遊戲。

我們知道毒品、香菸、咖啡、酒精能讓人上癮,但現在媒體上有愈來愈多網路成癮、電玩成癮、性成癮、賭博成癮、刷卡成癮的討論。因為科技的發達,以及對人性的洞見愈來愈清楚,這對許多聰明的企業家來說,都是寶藏,懂得讓人們上癮到欲罷不能要心甘情願地掏腰包來為消費。例如Netflix的影集一集播完會直接續播下一集,要使用者阻止才會停止,利用懶惰的人性,讓人在網站上的時間愈來愈長。

好書《欲罷不能:科技如何讓我們上癮?滑個不停的手指是否還有藥醫!》(Irresistible: 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就要來探討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我們究竟有多欲罷不能。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社會心理學家亞當.奧特(Adam Alter)在《欲罷不能》提到幾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指稱那些聰明到設計出令人欲罷不能產品的天才,私下卻嚴禁家人使用,例如賈伯斯就不讓自己的孩子使用我讀完這本電子書的iPad。矽谷所在的加州舊金山灣區有禁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私立學校,據說七八成家長都是高科技公司高層主管。

忍不住想滑手機,並不是意志力的問題,這是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發明網際網路和電郵的天才們,並沒有要人們欲罷不能,但我們就是不自覺地陷入其中。儘管圈內人視為豺狼虎豹,很多家長為了應付調皮的小孩,硬塞iPad給他們的情景在大街小巷中恐怕天天上演。在餐廳裡,一桌上全家大小全都盯著手機螢幕滑不發一言也不算詭異了吧?

《欲罷不能》這本書沒提到,可是你聽說過「奶頭樂」(tittytainment)嗎?這看似低俗的名詞,是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提出來的理論,指能讓人著迷、低成本又帶來滿足感的低俗娛樂內容。由於生產力不斷上升,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將不用也無法積極參與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對立越來越明顯,對於掌握全球八成以上財富但卻只佔總人口兩成菁英,要避免被低端人口反撲或者革命,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後者可以吸吮的奶頭。為了安慰這些人,他們的生活應該被大量娛樂活動(比如網路、電視和游戲)填滿注意力和不滿情緒,讓他們在不經意間就接受了自己的境遇。

「奶頭樂」看來有點像是陰謀論。當然,我們知道販賣高度成癮的毒品是重罪,可是經營和販售的是令人行為成癮的社群網站、色情網站、手機、遊戲呢?換來的並非是牢獄之災,而是名利雙收,又能玩「奶頭樂」,何樂而不為呢?

上了癮,你會愈來愈慾求不滿,離不開那些可以帶來快感的東西,會開始追求它們,越來越忽視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欲罷不能》指出,我們人人都有成癮基因,美軍在越戰期間在越南胡搞瞎搞時,他們輕易就能弄到海洛因等毒品來嗨。海洛因是惡名昭彰地難以戒除,美國政府擔心不僅灰頭土臉地輸掉越戰,還讓大量海洛因成癮的美國大兵回國後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於是投入了大量資源在研究。

然而有趣的是,這些毒蟲美軍回國後,有95%的人從此沒再碰毒品。這究竟是啥狀況?神經科學的實驗發現,只要離開了當初使老鼠或人們上癮的環境,不再提醒他們那些快感的存在,癮頭就無疾而終了。是的,遺傳上我們都會成癮,可是很大程度上還是有賴環境來助威。因此酒癮也好,電玩成癮也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只要經過酒吧或回到如狗窩般的宿舍,就會一再提醒自己來一杯或打一場。

科技令人上癮並非現在才有的,過去也很多人抱怨電視令人成癮,但是科技總是變本加厲的,電視畢竟還是被動接受資訊。現實是很殘酷的,我們在現實世界裡有太多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慾求不滿的魯蛇在虛擬世界裡可以是肆無忌憚的溫拿,那為何還要在現實世界中奮鬥呢?

智慧手機更把這種為所欲為的快樂隨身攜帶,即使是阿宅也能出門假裝不宅,我們每天盯手機螢幕的時間可能超過三小時。結果,人們的注意力愈來愈短暫,據說快和金魚差不多了。

美國已經出現了一些治療行為成癮的機構,一天的費用近四百美元,說不定這在台灣也會有商機,遊戲公司可以先讓人上癮大賺一筆,再偷偷成立別的公司來治療上癮的青少年再狠賺一筆(誤)。如果只是批判行為成癮,恐怕是無法滿足大多數讀者需求的,所以探討我們如何避免或擺脫行為成癮,也是很合理的。

家長可能要先自制抵抗塞iPad輕鬆應付小孩的衝動吧?甚至該讓小孩學會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周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有各自的美;對已經上癮的人,尋找替代品、養成新習慣、拉開與誘惑的距離、適度懲罰和獎勵自己、避免環境的誘惑、降低誘惑的威力,都不是輕易就能辦到的,但都值得一試,否則一生都被無益的東西控制住,人生又有何趣?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