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人獸同源的共病時代

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

Zoobiquity:The Aston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老實說,從書名來看,這本《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Zoobiquity: The Aston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Health)好像只是普通有趣而已,而且也好像是本頗嚴肅的書。

結果我好奇翻了一下後,一口氣就讀了幾章。發現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不僅介紹了許多新穎的科學新知和觀念,同時其文筆也十分生動有趣。《共病時代》同時榮獲「泛科學本月選書」、「誠品選書」和「博客來選書」,就可見其魅力!本週六還有「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V):獸心」

MIC-animal


《共病時代》作者之一的芭芭拉‧奈特森赫洛維茲(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醫療中心心臟科權威醫師暨洛杉磯動物園的心臟醫學顧問。她得過無數教學奬章,文章散見於科學及醫學出版品。芭芭拉擁有哈佛大學的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UCLA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另一作者凱瑟琳.鮑爾斯(Kathryn Bowers),在UCLA教授寫作課程。相信這本書是科學家和作家心血結晶的好例子,她們雙劍合璧下,用淺顯易懂、流暢通順的文字,讓讀者理解醫學、獸醫及生物演化的概念與現象。




芭芭拉‧奈特森赫洛維茲是在因緣際會下,在洛杉磯動物園協助治療一隻帝王獠狨時,發現原來獸醫老早就曉得的疾病,在人類卻要到晚近才知曉。她好奇心大作之下,從人醫跳進獸醫學的領域,探索各種各樣有趣的動物世界,並且探討那些獸醫學知識,是否能對人類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本《共病時代》,就是她的探索旅程,讀起來讓我回想博物學家David Attenborough的生態記錄片一樣充滿各種各樣的趣味。

雖然人醫的地位普遍上比獸醫高。在兩位作者的妙筆生花下,我們也認識到,原來人醫不過是專精於醫治一種動物的獸醫XD 他們還創立了一個新詞「人獸同源學」(Zoobiquity)。以下這張是我很喜歡的一幅畫作,充分地表達了人類的生命,和地球上其他生命的關係。

Genome http://www.thehumangenome.co.uk/THE_HUMAN_GENOME/Welcome.html


在遠古以前,我們和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尤其和大猿類在更晚近有共同的祖先。有反演化論的人士嘲笑我們把人類的祖先當猴子,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人類的祖先怎麼會是猴子,人類的祖先是猩猩才對啊!別猩猩和猴子傻傻分不清楚了!既然我們雖然那麼不像,可是又共同擁有一樣的生理機制,沒有理由人類會罹患的疾病,其他動物卻能夠幸免。

現代醫學的發展和先進,確實讓現代人有了更長的壽命和更良好的生活品質,雖然沒有人會真的滿意,因為我們仍需面對多文明病以及疑難雜症的折磨。《共病時代》卻指出,如果我們也仔細地觀察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就可能為這個醫學發展看似先進卻始終追不上疾病演化速度的時代帶來重大突破!不僅是人類會罹患上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獸醫師早已發現,原來許多動物也能患上和人類非常相似的疾病,其中有些甚至在獸醫界反而已經有了更好的療法。

有許多文明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自殘、毒癮、厭食症、精神異常等健康問題,其實並非是人類社會所獨有,《共病時代》提出的很多實例及各種證據,原來這些文明病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共病時代》在述說動物故事的同時,就是要讓我們更認識自己、認識疾病、從而瞭解到原來「健康」從來都不只是一個人、一個物種,甚至一個學科的事!

舉例來說,《共病時代》指出,在化石中居然也找得到恐龍罹癌的證據。癌症是現代人的頭號殺手,不過生物醫學的進步,讓早在果蠅、線蟲和老鼠身上學到的知識用到治療人類的癌症,可是如果癌症研究能夠把癌症的成因和基因突變的證據擴充到各種各樣的動物身上,讓動物和人類的癌症研究交互驗證,或許可以找出更多可能的線索。《共病時代》指出,乳癌和哺乳的關係,就是獸醫在追蹤懷孕的母豹狀況時意外獲得驗證。

人類會對許多天然的或非天然的化合物上癮,輕微從咖啡因、尼古丁到K毒等,可是原來會也想爽一下的不只是人類,甚至小袋鼠、馬、羊、鳥、猴子都有愛上吸毒的不良紀錄!此外,種種成癮行為(瘋狂購物、電腦上癮、性……)也都跟藥物上癮一樣,因為我們無法抗拒成癮帶來的愉悅感,而克服成癮的最有效方法居然從動物身上找到部分答案。

人類有七情八慾,控制不了的時候,不是暴走,就是暈倒。《共病時代》指出,其實動物也會氣急攻心或傷痛欲絕。因為面對危難或突發事件時,「暈倒」和「戰或逃」(fight or flight)一樣,都是動物本能的選擇,因為當無法反抗又落跑不了時,暈倒反而提供我們更有力的保護。暈倒並非人類的專利,而是幾億年來幫助動物逃避死亡的關鍵機制。不僅生理方面,令人驚奇的,《共病時代》還指出,動物原來也有自殘和厭食症等不適應的狀況。進食並非總是愉悅的,因為在野外,太貪吃可是會輕易喪命的。

除了文明病,人獸之間也會互相傳染疾病,如炭疽病、SARS、禽流感、新型流感、狂犬病、西尼羅病毒等等,我們人類並不是存在一個獨立於野地而且全然人工的環境。野生動物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為公共衛生的課題,衝擊人類的健康。在我們人類與其他動物間存在著緊密難分的互動關係下,我們應更積極且全面性地保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美國就曾因為CDC不鳥獸醫師的建議,而延誤了西尼羅病毒的疫情控制。

整體而言,《共病時代》帶我們進入演化人類學、社會學、生物學、獸醫學和動物學的世界中。在《共病時代》的第一章,就讓我回憶起從前大學時,對演化生物學的熱情,當時我讀了珍古德、古爾德、道金斯、威爾遜等人的科普著作,讓我對演化生物學著迷到終於投入了演化遺傳學的工作迄今。

這些優良的科普書,大部分是《共病時代》推薦的,也值得對演化生物學有興趣的朋友讀一讀,瞭解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演化關係(雖然很可惜的,有其中一些的中文版已經絕版了,但圖書館應該還找得到),如:


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咖啡館裡的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

Fighting the Banana Wars and other Fairtrade Battles


在歐美,「公平貿易」(Fair trade)是一個不算陌生的概念,雖然也不算常見。

一些有良心的富裕西方人在瘋狂消費之餘,也開始反思他們購買的商品,其原料的交易是否公平,大中盤商是否為了自身的利益,把給予農民等的收購價或勞工的薪資,比成本或生活所需還低到無法讓他們生存,讓少數霸佔通路的人荷包滿到溢出來,讓資訊不足而議價能力低落的農民和勞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發展中國家造成一場又一場的人倫悲劇。

如果是廉價的東西也就算了,可是連星巴克(Starbuck)這類的高價咖啡,一杯拿鐵只有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價格是付給咖啡農的話,算是公平正義的作為嗎?即使星巴克仍可以口口聲聲說那些咖啡是公開市場的定價,他們並沒有用不法手段。

在歐美,標榜「公平貿易」認證的商品,價格雖然稍高(其實有時候價格反而沒比較高),可是CP值不見得比其他便宜的產品低。從前我在美國唸書嗜咖啡時,也儘量購買「公平貿易」的咖啡豆。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Fighting the Banana Wars and other Fairtrade Battles)這本書要訴說公平貿易成為英國最具有活力的草根社會運動之艱辛過程。從香蕉、咖啡豆到棉花甚至巧克力,公平貿易已然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運動之一,也大大影響了現代人的消費模式,只是這項運動對絕大部分台灣人,甚至知識分子來說,還非常陌生。

香蕉放久了不是會變黑變爛嗎?我弟在留學英國唸大學,他說英國超市有一個很有創意的作法,就是把不同成熟程度的香蕉包裝起來賣,讓消費者可以不浪費地在幾天內分批把香蕉吃完。我跟他說,這種作法在美國根本不會看到,因為在美國超市,香蕉便宜到就算有幾根爛掉丟棄,都不會有啥感覺。美國就是這麼一個浪費的國家。還好,我博士班老闆的老婆喜歡吃熟到爛的香蕉,所以我吃不完的都拿去餵她……

經濟學家可以主張自由市場的供需法則,主張這樣便宜到起笑的價格是市場平衡造成的。可是在這種把食物的價格壓低到便宜到起笑的過程,我們的文明和社會,又要付出多少經濟學無法計算的代價?

有經濟學者批評公平貿易是不當的補貼和操作,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樣是作為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品牌,為何沒有經濟學家批評LV和法拉利是價格操作?難道炫富比公平正義還合理?LV的包包或許真的品質特好,可是其品質有和其價格成正比嗎?一個十萬台幣的包包真的比一萬台幣的好用和耐用十倍嗎?或者那十倍的價格僅是一種財富或者品味的訊號。如果說那樣的訊號值十倍的價格,為何良心的訊號就不該值「合理」的價格?

我的朋友有篇好文〈給不起合理薪水的老闆,有什麼臉開公司?〉,同理,付不出至少能讓農民糊口價格的消費者,有什麼臉喝咖啡和吃香蕉?!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作者哈里特.蘭姆(Harriet Lamb)出生在英國,她小時候在印度的生活,讓她看見了失去土地的貧農、種姓制度下的不公平社會。她1997年領導世界發展運動(World Development Movement)時開始發現公平貿易的重要性,後來決定投身於此。哈里特.蘭姆在2001年開始擔任英國公平貿易基金會執行長,開發出4500種公平貿易商品,從咖啡、棉花、冰淇淋到化妝品。因為公平貿易的成就,2006年獲得英女王的封爵。2012年蘭姆女士升任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FLO)的執行長,成為全球公平貿易組織的掌舵者。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述說「公平貿易」在英國和歐洲推行時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艱難和困境,還有他們如何一一面對和克服。《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帶我們見識一個平常卻不公平的系統,揭露了我們對於便宜食物的需求所導致的驚人代價,除了讓農民破產,甚至還毒害他們的健康。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也探索公平貿易產品從農地到消費者手上的過程,讓我們理解公平貿易,如何是一項能讓農民和勞工都能獲得其所應得的模式。至少,公平貿易能夠確保我們盤中的食物或者身上穿的衣物不是從那些貧困的農民或勞工身上剝削而來的,特別是那些僅求溫飽的窮人。公平貿易並非一個完美的模式,現在也仍有許多階段尚待完成,可是公平貿易正在改變超過七百萬農民、勞工以及他們家人的生活。

《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譯者之一的余宛如小姐就是台灣公平貿易運動倡議先鋒,創立華文地區第一家公平貿易特許商生態綠。她曾榮獲許多獎項,創立生態綠後繼續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深造食物人類學碩士,研究全球糧食議題。她也兼任綠雜誌專欄作家、綠黨召集人、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理事。

小弟有幸在今年一月在泛科學的M.I.C. VI「垃活」和Karen同台演講(請參見〈PanSci M.I.C. VI「垃活」心得〉):




M.I.C. VI「垃活」活動結束後,我從生態綠咖啡買了一包咖啡豆回去讓嗜咖啡的同事品嘗,他們原本對「公平貿易」有些偏見,因為「公平正義」和口味畢竟是兩回事。可是嘗過了咖啡,挑嘴的同事都覺得頗不錯的 :D


顯示詳細地圖


在台灣,「公平貿易」的產品並不常見,或者說是幾乎不存在。台灣已經開始步入進步的開發國家,雖然現在社會上22K議題漫延,可是台灣現在的生活水 準還是遠高非洲、中南美洲和東南亞的絕大部分國家。因此,在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台灣要得到世界的認同和尊重,除了經濟和文化軟實力,也要意識到台灣對世 界社會發展的責任。

雖然《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這本書探討的僅是公平貿易這項運動,不過從書中揭露他們在倡導公平貿易的過程中,遭遇到又解決掉的各種種樣疑難雜症,我們更該見識到的,就是平凡人物的決心和毅力,為這個世界帶來更美好的不平凡事物!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快準狠的大數據(Big Data)

大數據

Big Data


「大數據」(我個人比較喜歡「巨量資料」這個名詞),在歐美主流媒體早已成了常見的名詞了,到《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用「Big Data」為關鍵字作搜尋就能找到一大堆有深度的文章,近年幾乎每週都有和「大數據」有關的新聞。國外已有媒體指出,大學甚至可能會因應市場需要,而開設新課程或系所來訓練有能力分析大數據的人才;可是如果你用「大數據」在谷歌找中文新聞,出現的新聞要嘛是對岸的,要不然就是小眾媒體的。難怪台灣經濟會悶……

為何「大數據」重要?

答案很簡單,因為,不管是基礎科學或者應用科學的研究,還有工商業,都可以用大數據來可以解決很多非常實際的問題。舉例來說,大數據已經協助迅速找 出有致命危險的人孔蓋,許多老舊的人孔蓋是不定時炸彈,但其中有些更容易闖禍,快速有效地尋找出它們悠關公共安全;在公共衛生上,從谷歌的搜尋字眼之使用量趨勢,還可預測流感的蔓延,讓官方快速掌控疫情;谷歌也用大數據而非語言學家來進多語言翻譯的開發,雖然還有很搞笑的錯誤,但已是業界先鋒。

在工商業應用上,大數據可以預測機票的價格,這在美國已成了一個網站Farecast.com, 讓使用者可以依據機票浮動的機率決定是否下單,Farecast.com後來被微軟併購;美國零售商Target用了大數據還可預測女生(甚至未成年)是否懷孕,來郵寄孕婦嬰兒用品的折價卷;大數據能夠幫忙規劃快遞的送貨路線,尋找最少停停走走的路線,以節約能量;還有個有趣的應用研究,能從駕駛人的臀部 形態判斷是否為車主的防盜系統,甚至還能判斷車主有沒有酒駕或打嗑睡……

這麼好用,不買嗎?

不知上哪買?那就先讀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資料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讓他們告訴你什麼碗糕是大數據,大數據有什麼意義…或義氣…還有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如何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如何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大數據》就用以上提到的實例,深入淺出地解說大數據之發掘和應用。

很多討論大數據的文章會指出,大數據有 4V之美──Volume、 Variety、 Value、 Velocity(資料量大、資料多樣性、價值高、輸入和處理速度快)。大數據之應用和分析,也影響了環境科學、生態學、地球科學、天文學、海洋學、公共 衛生、神經科學、大氣科學、基因體學等學科,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出了一本免費的專書在做學術上的探討──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

大數據,簡單來說,是由於網際網路普遍了、電腦擷取、儲存、管理設備和強大的軟硬體提升了分析運算能力後,科學家可以方便地蒐集資料,並且把所有收集到的資料拿去作運算,不必再取樣或犧牲掉大部分資料,甚至不必再取樣,而是取得母體來作分析,於是不必再拘泥傳統的統計理論和取樣方法。大數據的使用和分析,也產生了一種新的思維模式,讓分析者不需要再擁抱精確性,也不再受限於因果關係的解釋,只有找出有應用價值的相關性就好,當然這是在應用上而言。


《大數據》也談大數據的研究過程,以及巨量資料的基礎建設、運用方式與價值鏈。大數據對企業來說,也有利有弊,一般而言,大型和小型企業將受惠較多,因為大企業有能力投資設備和人才,而小企業則靈活度高,然而中型企業可能因為不上不小而受創;大數據也讓一些專家失了業,例如亞馬遜網路書店就發現,用大數據分析出讀者 的口味再推薦,效果比書評家推薦的還好!(啊!糟糕了Orz)

大數據也有黑暗面,《大數據》也談風險、管控與未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為了蒐集全美的網路資料,單單儲存設備就花了12億鎂,而社群網站的動態分析也是重點,產生了政府該不該用這些巨量資料來監控人民的爭議;而且,大數據本身就不完美,《大數據》 舉了美國越戰時的國防部長麥納瑪拉(Robert McNamara)為例,指出迷信數字是會多麼的危險,連紅透半邊天的《半澤直樹》也有一個迷信數字的惡同事福山XD 因此,《大數據》特別強調人的「能動性」(human agency),也就是人類出於自由意志而選擇其行動。作者顯然不想看到電影《關鍵報告》(The Minority Report的故事真實地上演。

水可行舟、亦可覆舟,大數據是標準的雙面刃。科技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要解決人類的問題,而且不管大數據有多海量,終究僅是大自然或人類文明的一小部分而已。《大數據》最後不忘提醒讀者,儘管讓公民、政府、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和變革,大數據只是工具,勿忘謙卑與人性。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研究所這條路

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當我準備申請國外研究所博士班時,有許多師長朋友給了我許多很好的建議。不過,為了能夠更全盤並有效率地了解美國研究所的況狀,我在Amazon.com看到了榮獲許多好評的這本《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果然受益良多!

其實我也順便買了其他幾本Amazon.com推薦的相關書籍來參考,可是沒有其他任何一本可以和這本相提並論,那些書不是太教條式就是太乏味。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彼得斯(Robert Peters)是美國頂尖的史丹佛大學博士,博士班的研究是魚類行為。雖然唸的是頂尖大學的博士班,可是作者的博士班求學歷程非常不順利,花了八年的時間才灰頭土臉地取得博士學位,他後來再也不想繼續研究魚類行為了,改行去從事保育生物學的工作,他並非對研究徹底失望,因為後來從工作中獲得的樂趣讓他想再唸一個博士班。這本書,就是作者在事後痛定思痛、苦心研究出的良方。

還好我在唸博士班前就讀了這本好書,雖然在美國唸博士班期間的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我也因為提早做了準備,五年內就順利拿到學位,大部分工作是在前四年就完成了,其中還包括非常忙碌地修課的前兩年(我唸的是遺傳學博士班,但為了學習生態演化,也把族群生物學博士班的所有必修課和一些選修課給修完)。回顧博士班的歲月,除了和我稱兄道弟的年輕指導教授,我最感謝的人之一,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彼得斯。

我非常希望這本書也能夠造福台灣更多在唸研究所的莘莘學子。雖然這《研究所這條路》的對象是美國學生,非常適合要到美國進修的學子,但台灣的大學教育深美國大學的影響,所以書中大部分狀況對台灣師生也非常適用,《研究所這條路》也補充了台灣的資料(〈如何申請台灣大專院校的研究所?〉)。所以《研究所這條路》對出國升學,或者留在國內讀研究所都很適合。

我從事的是科學研究,雖然科學是理性的,可是研究過程卻是一門藝術。學術研究,也像是師徒相傳的手藝,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我天資一點也不算聰慧,從小學到高中在馬來西亞唸的都是放牛班,還好有幸在大學、碩士班、研究助理和博士班遇到許多好老師,雖然現在還未完整地建立學術事業,但至少也完成了研究所碩、博士班的教育。在這期間,尤其要感謝李家維老師、黎耀基老師、丁照棣老師、曹順成老師、張慧羽老師、Artyom Kopp、李文雄老師、鍾正明老師等良師益友的熱心指導和幫忙。大部分資質比我優異的讀者,如果也能得一群良師益友的指導和協助,在研究所這條路上,相信會獲益更多!

唸碩博士班,也沒想像中那樣,以為只要書唸得好和研究做得好就能一帆風順。很多學生,尤其是台灣學生,更是忽略了人際關係和舒壓的重要性。而且,就算順利取得碩博士學位,如果在過程中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在尋找工作時恐怕還是會差強人意。在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也是如此,這本書適合任何領域的碩博士班學生參考。

我記得幾年前,看到一篇網路文章,是一位剛要取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在生物科技產業應徵工作的經驗談。那位學生應該非常用功和聰明,他列舉了所有他熟悉的細胞生物、分子生物和生物化學的技術,以為會讓面試主管留下深刻的印象,結果沒想到在面試過程中,主管問他的都不是他的研究主題和所學技術,而大概是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有領導團隊的經驗嗎?」、「你如何面對執行計畫期限的壓力?」、「你有行銷的經驗嗎?」等等。那位學生感嘆道,原來他博士班所學,竟不是產業所需要的,可見台灣學術界和產業界有多脫節等等。可是,轉念一想,此言差矣,難道唸博士班就沒有領導團隊、執行計畫和行銷的經驗嗎?在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很少人能夠單打獨鬥,所以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的學術期刊論文,往往掛著一串第二作者名單,可是具備博士資格的學生,需要至少一兩篇第一作者,而第一作者,不就是該團隊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嗎(另一位主要領導人是通訊作者,也就是論文指導教授)?

任何教授都有繳交國科會計畫報告的壓力,指導的博士班學生通常也會有協助教授執行計畫的壓力,所以任何博士班學生都應該學到面對執行計畫期限的壓力;很多人以為博士班研究和行銷差太多了,可是研究經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很多博士班都會要求學生繳交研究計畫來當作博士班資格考,過程中就要說服資格考和審查委員該研究有值得進行和資助的需要,這不就是一種行銷嗎?加上發表論文就是把研究過程和結果用有條理和邏輯的方式,說服學術期刊主編和審查者該研究確實有值得向科學社群發表的必要,這不也算是一種行銷嗎?因此,碩博士班並非學習如何唸書,因為會唸書的人才考得上研究所;也不僅是學習如何進行研究工作,雖然這是非常重要的。唸碩博士班,也是學習自我管理和成長的良機,如果能夠在考進或剛上研究所時,就清楚地意識到這些契機的話,就是贏在了起跑點。

《研究所這條路》作者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讀者分析申請和唸研究所時會遭遇到的各種狀況,以及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該不該讀研究所?如何選擇學校和論文指導教授?如何善用交際手腕?如何準備碩士綜合考試與博士資格考試?如何選擇與管理口試委員會?如何尋找論文題目、撰寫論文計畫書和論文、準備與練習論文口試和演講?如何對抗壓力與避免沮喪?如何謀職?等等。

《研究所這條路》無法教你如何好好地做研究和在頂尖期刊發表論文,因為那是你的指導教授的責任。然而,它能告訴你,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好教授,以及在整個求學過程中,避免犯下經驗不足所會犯的通病,這讓你在摸索和嘗試錯誤中省下許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讓你更早進入狀況為前途奮戰,並且更充實、有效率和愉快地完成你人生中最後一次當學生的經歷!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