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挖東牆補西牆的大滅絕來臨前








見識過人類對地球的各種破壞,對未來大概很難樂觀,尤其是讀了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2015年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非小說類獲獎作品《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請參見〈不自然的第六次大滅絕〉)。

不過,很多人顯然並未坐以待斃,許多地表上最聰明的頭腦正在思索各大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人類非常善於提出解決方案,但這樣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需要更多解決方案。於是寇伯特再接再厲寫了《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Under a White Sky: The Nature of the Future),探究人們如何試圖亡羊補牢地解決我們所造成的環境問題。






為了寫作這本書,她採訪了科學家、工程師、地質學家等等,在《在大滅絕來臨前》指出,許多針對環境進行、越來越精細的干預措拖,原來是為了解決以前為了解決問題所導致的後果,而問題的規模卻隨之擴大,寇伯特四處旅行親臨現場,為我們呈現那些滑稽、荒謬的鬧劇。這就好像為了亡羊而補牢,卻引狼入室讓羊群受害,於是又為了要解決豺狼當道的問題而縱虎歸山⋯⋯

在每種情況下,這些解決方案除了極其昂貴之外,還可能和所應對的威脅一樣具有破壞性或危險性。不幸的是,人類現在已經介入了這麼多,以至於走回頭路都是不切實際了。

《在大滅絕來臨前》開篇是關於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的官員想要在不使用除草劑的情況下控制入侵性雜草,於是在六十年代把亞洲鯉魚引入美國的幾條河流,因為那些鯉魚會吃雜草。然而,早在上世紀初,芝加哥市建成了一條四十五公里長的運河,改變了美國三分之二的水文狀況。該計劃是扭轉芝加哥河的流動,把廢物從城市的飲用水源的密支根湖轉移出去。這項工程連接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態系統,允許入侵物種湧入並造成生態破壞。鯉魚開始侵入其他水道並引發其他問題,包括威脅五大湖中的其他魚類。簡單地關閉運河就可以保護湖泊,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對城市的破壞性太大。所以現在陸軍工程兵團已經建造了一個通電魚欄,試圖阻止入侵種魚類。

然後是密西西比河,為了創造一條順從、可預測的河流,美國工程師用大量水壩和堤防將其圍起來,其沉積物直接排入墨西哥灣,而不是補充沿岸的濕地。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寇伯特發現工程師正在規劃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人工河流系統,以複制強大的密西西比河以前的水流。過去過度修整河流、拉直河流並設置防洪設施,導致土地下沉並消失,因為土壤不再由沉積物補充。結果,路易斯安那州反而正在下沉,每一個半小時就會失去一個足球場。現在工程師反而要反過來用各種方法創造沼澤濕地。

在內華達州的莫哈維沙漠,寇伯特參觀了一個造價高昂、人員配備齊全的人工池塘洞穴,用於保護人類在野外極度瀕危的一種小型魚類。為了拯救瀕臨滅絕的魔鱂(Cyprinodon diabolis),科學家建造了一個造價四百五十萬美元的水池,以保育魔鱂族群。該人造水池模仿實際魔鬼洞的最小細節,而且那些魔鱂需要全天候的照料。當工作人員使用鑷子去除對幼魚虎視眈眈的新鞘脂屬甲蟲時,顯然破壞生態系統比運行生態系統容易得多。

然後寇伯特在澳洲的國家模擬水族館,觀察到科學家為保育大堡礁珊瑚的努力。海洋變暖對珊瑚礁造成緩慢破壞,將來可能需要在科幻電影中那樣用水下機器人照料,並且用鹽薄膜反射陽光來保育牠們。科學家希望他們能研究出的一切努力有助於拯救大堡礁免受全球變暖導致的災難性衰退。

另一個入侵種的案例是澳洲利用基因編輯來控制侵入性、有毒的甘蔗蟾蜍,後者在三十年代被人類引入以消滅困擾甘蔗種植園的甲蟲幼蟲。很快,甘蔗蟾蜍散播到了全國,牠們在受到威脅時會釋放出有毒的乳白色黏液。

那些以為甘蔗蟾蜍鮮美可口的本土鱷魚、蜥蜴、蛇和有袋動物都深受其害,讓科學家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一項釋放經基因編輯而不育的甘蔗蟾蜍的計畫,減緩甘蔗蟾蜍的繁殖力,或者使使所有甘蔗蟾蜍在幾代人內更安全地食用。可是編輯後的基因如跨越物種傳播,是否會加劇澳洲的生態困境,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答案。

在《在大滅絕來臨前》的第三部分,她讓我們見識到所謂的地球工程,係透過臨時改變地球海洋或大氣來降低地球溫度的各種方法等等。有科學家提出,透過用反射粒子填充平流層,幾乎可以立即開始逆轉全球變暖。這個概念最初在六十年代提出的,但多年來一直不受歡迎。可是如今,二氧化硫和碳酸鈣作為首選顆粒競爭青睞。這種作會讓天空變白,讓地球生命賴以為生的陽光有意地被調暗。是的,誰都能指責在天空中播種以遮蔽太陽的粒子可能是非常危險的,但無所作為地讓冰蓋融化和生態系統崩潰一樣危險。

寇伯特也考察了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起來的地球工程技術,並參觀了美國和冰島的設施。 在大氣中抽走二氧化碳的「負排放」,理論上可以抵消排出的二氧化碳,例如種植森林以在其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從源頭捕獲工業排放物,然後將其掩埋。她還提到的另一個奇怪的計畫是,種樹,然後把它們全部砍掉,把樹幹埋在地下,這樣它們就變成煤了,永久地封存在地下。

《在大滅絕來臨前》真的是讓我們一再大開眼界,見識到各種荒謬但又不得不為的亡羊補牢技法,讓我們不得不仔細思考,如果亡羊補牢的成本和風險那麼的高,我們真的不悔不當初嗎?破壞永遠比建議容易太多太多了,我們在對環境進行任何開發時,真的能不三思而行嗎?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全球化早已開展的西元一千年








該死的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除了重創不少人的健康和生活,也讓跨國旅行滯礙難行,直到2022年10月中台灣才全面開放邊境,我也剛好這時候到15世紀末開啟全球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參加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的重要性不必再強調,西方阿宅普遍相信,當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時,世界才變得相互聯繫。葡萄牙人是第一批沿著非洲海岸航行的西歐阿宅,那次是由他們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1394─1460)當帶頭大哥。當時葡萄牙人意外抵達非洲南部後,他們開始熱衷奴隸貿易,並且很快找到西非的金礦,開始採礦和建立貿易站。

然而,美國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韓森(Valerie Hansen)在《西元一千年:探險家連結世界,全球化於焉展開》The Year 1000: When Explorers Connected the World—and Globalization Began)卻要告訴我們,葡萄牙人當時根本不需要建立新的貿易系統,因為那裡早就有了──轉口港、掮客、市場情報、後勤、產品和需求,早就存在了。葡萄牙人只是收割了早已存在的黃金和奴隸貿易網路而已。

其實,葡萄牙人的事蹟現在可能早被全球大多數阿宅淡忘,現在更多阿宅會以為全球化是20世紀後期,由美國這個世界強權主導的經貿力量,把全球各各遙遠的角落聚集成一個地球村。然而,韓森主張這是一個重大的誤解。

一千年前其實才是全球化大時代的曙光,當時先前存在的貿易網絡既加強又相互聯繫,許多物品早已可以由一組人類傳遞來穿越整個地球轉手給另一個人。這種情況持續了大約五百多年,才被國家支持的、早期現代歐洲擴張開創的一套新模式取代。

她指出,歐洲阿宅僅僅使用了現有的貿易路線,當他們冒險犯難時,那些文化交流和衝突、贏家和輸家的競爭、技術的發展和傳統的喪失,早已在進行了,不是現在才發生的。目前全球化上演的一切優劣良窳,只是一再重覆的現象,一千年前就開始了。

韓森在《西元一千年》帶我們回到當時的世界用實例各地探索全球化的力量。遼宋批准《澶淵之盟》之後的十三年(1018年),統治中國北方的遼朝某位皇帝的陳國公主被埋一座充滿寶藏的墳墓中。她的墳墓在八十年代被挖掘出來,裡面有來自敘利亞、埃及、伊朗、蘇門答臘和印度的奢侈品,以及從超過六千五百公里外的斯拉夫海沿岸出產的琥珀製品。

中國可以說是當時地表上最全球化的地方,與歐亞大陸甚至非洲的許多其他政體都有貿易往來,尤其是港口城市有來自許多地方的貿易商。中國以生產大量製成品(尤其是陶瓷器)的能力而著稱,這很大程度歸功於龐大的勞動力。與中東、非洲、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的聯繫增加,陶瓷、紙張、絲綢和黃金的貿易商品裝滿了環球航行的船隻,為精英階層帶來了財富和情報,並全面地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當時的貿易路線,從中國到波斯灣和東非,從斯堪的納維亞到北美和裏海,早發生在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9─1524)、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1480─1521)和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1451─1506)之前。為了彰顯社會地位,中國上流人士會大量使用進口的薰香。那些年,一個住在福建泉州的市民,可以買到爪哇的檀香桌、非洲的犀牛角飾品、阿拉伯半島的沒藥和乳香等芳香樹脂;泉州容納了文化和宗教多樣性的人口,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佛教、印度教、穆斯林或其他外來宗教的宗教儀式。

以上印證了,早在西歐人開始穿越大西洋之前就已經建立好全球商業渠道。其實,要對西方讀者解說一千年前的事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西方受過教育的阿宅們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相當瞭解,但對歐洲以外的當代文明可能一無所知。

韓森精挑細選選出許多考古學近年的新發現,讓我們見識一千年前全球物品和資訊的交流有多麼踴躍。當然,不像現在平民只要沒疫情都能長途旅行,當時大多數阿宅生活在狹窄的村莊或部落範圍內。然而,我們可以見識到書中那些日行超過五百公里的亞洲騎兵、時速可達每小時27公里的維京船艦,而且對洋流有足夠瞭解的話還可以縮短航行時間。

韓森還認為,在一千年前,北歐探險家在前往北美的航行中早就打通了歐美的道路,她論證出北歐人在創造新的貿易方式和探索世界不同地區方面的作用。甚至還有跡象表明,一些維京人可能是偶然或被迫到達美洲猶加敦半島上的馬雅領土。

哥倫布向西冒險數百年前,北歐人已經在紐芬蘭、新斯科舍和緬因州建立了定居點。與商貿路線不同的是,北歐人的冒險主要是為了掠奪而不是貿易。北歐人曾在加拿大北部的紐芬蘭島短暫定居,只是當他們發現當地氣候不宜居就返回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然而,這段時期路線的距離和難度,仍然令人驚嘆不已。

美洲原住民當然也有自己的貿易網絡,例如馬雅人、密西西比人、新墨西哥的古普韋布洛人或秘魯的瓦里人,他們不僅交換貨物,也共享知識。

即使北歐人在北美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肯定在東方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因為他們經常成為統治力量的一部分,並允許將貨物更順利地轉移回他們的祖國。瑞典的毛皮和奴隸貿易商羅斯人(Rus)幫助建立至今仍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國家。俄羅斯人的祖先是向東航行而不是向西航行的斯堪的納維亞流浪者,後來他們把建立的國家命名為俄羅斯。882年至1240年,以基輔為首都,維京人奧列格建立了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東歐君主制共主聯邦,是後來羅斯諸國的共同起源,這就是為何殘暴的俄羅斯軍隊在俄烏戰爭中,無論如何都不能把烏克蘭首都基輔夷為平地的原因之一。

奴隸制不是在發現美洲大陸後才盛行的,當時已在許多文化中盛行,東歐人和非洲人一樣經常被販賣。商人從非洲、東歐和俄羅斯運送奴隸。除了勞動力過剩的中國,奴隸幾乎在所有地方都是有價值的貿易商品。果然是人出去、貨進來,大家發大財。

「奴隸」(slave)英文的詞源,來源於斯拉夫人(Slav),斯拉夫人是一個居住在東歐大部分地區的人,在非洲奴隸貿易之前作為原始人類貨物被販運。以基輔為中心的羅斯的建立,參與了毛皮和奴隸貿易,偶爾與更遠的伏爾加保加利亞人(Volga Bulgars)和哈扎爾人(Khazar)進行貿易,更常見的是與阿拔斯哈里發國和拜占庭帝國貿易。

基輔羅斯王子弗拉基米爾(Володи́мир I Святосла́вич,,958─1015)在考慮哪個宗教會給他帶來最強大的盟友和商業潛力後,將他的部落信仰拜占庭東正教。他收到了該地區所有宗教的演講,包括猶太教、伊斯蘭教、拜占庭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拜占庭成功地將羅斯人轉變為東正教徒,使兩個政體之間的貿易更加容易;數位北歐統治者也改信基督教,丹麥的藍牙哈拉爾國王(Harald Blåtand Gormsen,綽號「藍牙」,約958-985或986),雖然不是從小就是基督徒,但為了統一王國而信仰基督教; 以把電腦和手機等周邊設備連接在一起的藍牙技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事實上,伊斯蘭教和羅馬天主教也在一千年前發生了重大轉變。韓森向我們展示了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了亞洲的貿易和權力集團。當時,全球許多地區逐漸合併成為主要宗教之一的成員。更長、更牢固的貿易和旅行路線使以前自給自足的社會與那個時代的世界宗教接觸:包括伊斯蘭教、羅馬和拜占庭的基督宗教、佛教和印度教,這些信仰緩慢而堅定地鞏固了他們對歐洲、亞洲和北非大多數人口的控制。統治者選擇了他們的陣營,採用宗教來鞏固他們的權力,而這個一千年前的皈依選擇仍然分裂著世界。直到現在,宗教也還是深刻地影響了地緣政治。

總而言之,《西元一千年》,展示了來自遠方的商品、人們和想法如何幫助奠定了我們世界的基礎。這本書也突出了歐洲以外的地區,讓我們瞭解到,美洲在貿易中的聯繫比過去想像的要緊密得多。並且,還展示了非洲如何擁有一個複雜的貿易路線網絡,為後來的歐洲開發鋪平了道路,正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貿易網絡和渠道為五個世紀後歐洲的黃金勘探時代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們以為現在交通便利,才能讓病毒無遠弗屆地釀成疫情時代,沒想到遠在一千年前的中世紀,各大陸的人們早就跨洲交流來互通有無,在經濟和文化上形成多條傳播鏈,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遠在天邊的人們相互競爭。讀了這本好書,我們會對人與人的連結有全新的看法和理解!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升級之戰








{編按:本文涉及少量劇情,請斟酌閱讀。}

很多漫威或DC宇宙的超級英雄,原本只是個凡人,不小心一夜之間獲得超能力。

老實說,我雖然不是任何超級英雄的粉絲,但我其實也有幻想過,有一天天上掉下禮物,讓我能秀出自己的超能力,然後追問所有見識到的人:「你知道這是什麼嗎?你相信這個很酷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嗎?」雖然我還不是超級英雄,但這聽起來還不錯,對吧?

其實,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確實獲得了許多超能力,讓我們更加耳聰目明,從家裡越來越聰明的家電到手中滑個不停的手機,都讓我們超越了許多時空上的限制。一個掛滿各種3C產品出門的阿宅,對工業革命以前的人們來說,肯定是千里眼、順風耳,只差還沒飛天遁地而已。有天人工智慧(AI)甚至能有他心通、宿命通的神通,也不需要太過感到意外。

然而,3C產品和AI畢竟還是要插電,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直接改造我們的身體,是不是就能出類拔萃、超凡入聖了呢?於是,我們就能從需要依賴各種高科技裝備的一般人超級英雄,躍升成異能人超級英雄。在基因編輯問世前,科幻小說家也不需要交代我們是如何辦到的,總之就是有人有能耐。可是,當我們掌握了越來越多基因功能的祕密,以及精準編輯基因的科學技術,未來有一天,改造升級的人類,是否就像古人見識我們各種家常便飯的3C產品一樣,會讓現在的我們嘖嘖稱奇?

然身為超級英雄,而非單純只是異能人而已的話,他們必定要歷經所謂的英雄之旅—踏上一條艱難無比之路,遭遇常人所不能及的挫敗和挑戰,在各種難以控制和抉擇的境遇中,堅守頑強的自由意志所選擇的公理和正義!如果是你,你還想要當個超級英雄嗎?

有些人可能無法選擇,就像我們無法挑選降生時的父母和時代一樣。我就知道其中一位莫名其妙被改造成超級英雄的人,被迫踏上他自己的英雄之旅,他的名字叫羅根.蘭姆西,故事記載在《升級UPGRADE》這本書中,作者是布萊克.克勞奇。蘭姆西原本是基因保護局的阿宅探員,雖然他身世不凡──在那個飽受氣候變遷之苦的未來世界中,他和老媽闖的禍可大了,提油救火又火上澆油,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未來世界,為此餓死了很多人,遠多過因COVID-19而病死的無辜百姓,搞得他的姓氏在當時彷彿就是個詛咒一樣。

在那個未來世界裡,基因編輯闖的禍,可能還不止那樣,於是被各國政府強力禁止,可是仍有許多冥頑不靈的流氓科學家,爭先恐後地為顧客在世界各地隱藏的實驗室裡操弄、把玩潘朵拉盒子跑出來的各種邪惡。羅根,就是為了贖罪,冒死四處奔波搗毀一個又一個非法實驗室並逮捕流氓科學家,只是有一天,他自己中了圈套被炸成重傷,而設局的人居然是……

出院後,羅根只是覺得他思維越來越敏銳,專注力越來越強,記憶力越來越好,多工任務越來越得心應手。不僅如此,他的骨骼和肌肉也發生了變化,這不科學啊!直到他被基因保護局蓋布袋丟進牢裡,他才從同事那裡聽到一連串的基因名字,而認識到自己的基因體已被駭了一遍。之後,就是羅根尋根之旅,對他那陰魂不散的家族展開愛恨情愁的明爭暗鬥。

《升級UPGRADE》中的故事真的很精采,就像看了場充滿槍戰、打鬥的懸疑動作電影一樣,只是背景有強悍的基因科學,讓我們看到一個基因編輯如家常便飯的世界中,如何還能保有人性的光輝和尊嚴!如果我們還不能用基因編輯升級我們的身心,何不讓《升級UPGRADE》升級我們的娛樂趣味和見聞呢?


本文為《升級UPGRADE》推薦序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