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生機勃勃的基因社會






你知道嗎?我們的基因們不僅自私,還會爭權奪利、勾心鬥爭、合縱連橫,就像一個有幾萬個人的小社會一樣,各種各樣的花招百出,雖然大部分人堪稱良民,但是總也有少數的不良份子徇私舞弊。

自從大名鼎鼎的英國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四十幾年前出版了超級暢銷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用擬人化的筆法,來說明以基因為中心的天擇學說,指稱只有基因才是天擇作用的單位,我們個體不過是基因可以過河拆橋的載體而已。

《自私的基因》是部極為精彩的作品,啟發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士投身演化生物學的研究,包括我自己。然而,這個擬人化的比喻也令人產生了誤解,我甚至還讀到有人宣稱,人類的所有行為絕對是自私的,因為就連基因都是自私的,可是不學無術的話就當然不會知道,所謂的「自私的基因」其實是要用來解釋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利他」行為的。

當然,基因本身是不存在動機的,所以它們才不會「想要」得到啥利益而「自私」地起來。然而,這個「自私」的比喻,實在是太方便了,以致於有學者忍不住甘冒不嚴謹的大不諱,在嚴肅的學術論文或專書中使用。

《自私的基因》已出版了超過四十年了,但其觀點迄今仍為人熱議。這四十幾年間,遺傳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我們對基因如何打造出一個能讓它們過河拆橋的載體,即使還不是完全地理解,卻還是比四十幾年前知道得太多太多了!因此,野心勃勃的生物學家就想要來著書立說來挑戰一下。

我們人類的基因體裡頭,有大約兩萬多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這比起二十年前「人類基因體計畫」完成前,大部分遺傳學家所預測的還少很多,過去大部分科學家都猜測人類大約有十萬個基因左右。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後來又發現,大部分基因都能編碼出超過一種蛋白質產物,迄今已知人類的一個基因,平均能編輯出五個版本略有不同的蛋白質,簡單的算術一算,差不多就是十萬多種蛋白質。

「人類基因體計畫」完成後,我們先得到了一本有字天書,又花費了十幾年的時光,努力把這部天書讀懂。近年我們對人類基因體又有了更多的認識,發現了許多不編碼蛋白質,但卻有著重要功能的非蛋白質編碼基因,它們對蛋白質編碼基因又有著五花八門的調控功能。如果把它們也當作基因,我們人類的基因數量已知差不多就有至少四萬六千多個。基因體學的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基因之間不僅有著複雜無比的互動關係,它們甚至還會被後天環境給「教化」。

兩位系統生物學家亞奈(Itai Yanai)與勒爾克(Martin Lercher)就要在這本《基因社會:從單一個體到群體研究,破解基因的互動關係與人體奧妙之謎》The Society of Genes)中說明,我們的基因體,才不是由單個自私的基因所組成的,而像是人類社會一樣,我們的基因體就是一個基因的社會。




任教於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亞奈,實驗室使用秀麗隱桿線蟲胚胎作為實驗系統,目標之一,是全面地使用計算生物學的方法研究線蟲中每個細胞的基因表現,他也利用器官發育、腫瘤發生和宿主病原體的互動來瞭解基因的調控路徑;而任教於德國杜塞道夫大學的勒爾克,實驗室主要目標是瞭解天擇如何優化複雜系統,他利用新陳代謝為模式來進行演化的模擬和預測。

他們的研究讓你難以想像嗎?過去遺傳學主要是研究單一或個位數基因的功能,但是現在卻要全盤地考量整個基因體的上萬個基因,如何一同作用來為我們人體打造出各種組織器官,甚至產生複雜的人類行為。就像是開始從宏觀的角度來理解經濟現象一樣,必須使用更大量的資料來進行統計模擬,而非只考量單個人的經濟行為。

他們倆把系統化的思維,帶進了這本《基因社會》的寫作中,雖然兩位作者都是計算生物學和生物統計學的高手,但他們為了讓本書平易近人,在書中並沒有使用任何數學和演算法,並且也秉持著《自私的基因》那樣的生動比喻,用人類社會裡的各種互動、分工、合作、競爭來為遺傳學的門外漢解說,我們基因體裡的基因們,是如何打造出我們的個體,甚至整個物種。

就像社會中專業分工的不同職業一樣,基因也有其專職,但是許多人的工作是要互相配合的,基因也有複雜的協同作用;也像許多人也身兼數個身份,基因也會有多效性;在社會中,有些人可能盡是鋒芒畢露,搶了其他人的風頭,後者只有在前者不在場的情況下,才能有存在感。這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基因社會中。

除了關注在基因社會如何打造出我們複雜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個體,並且推持各種正常的新陳代謝,還有避免在DNA複製時鑄下大錯,亞奈與勒爾克也很關心在歷史長河中,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下,基因社會是如何演變的,以及不同基因社會是如何分分合合的。

就像極權國家的警察可能勾結幫派份子,原本該保護市民的黑警踐踏良民,我們基因社會內因為各種狀況不穩定了,幾個守護細胞安全的成員叛變就會野火燎原而成了致命的腫瘤;基因社會的成員之間也會在各種衝突,尤其是在分了家許久的兩個物種之間,無法再度合作的基因導致了後代的夭折和不育;性,對害羞的人來說是難以啟齒的,但對基因社會來說,就不過是為了讓基因社會的成員,能夠重新組合成創新的團隊。

隨著DNA定序的成本快速地下跌,在愈來愈多的基因體計畫完成後,我們的野心愈來愈大,已有數個研究機構宣稱要把地表上所有的動植物的基因體都定序完成。當然這對理解各種生物的特異性,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然而,就拿動物來說,我們就現在已有的資料,已經可以知道許多動物之間天差地遠的形態差異,有時候並不是出自於我們的基因社會成員有多麼不同,而是那些基因在胚胎發育表現的時空差異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工作排班的不同讓基因出場的時間和位置發生了變化。

生物的創新靠的不僅是基因工作班表的排列組合,基因社會還是能夠創造出新的成員,靠的是基因的複製,然後新的成員在舊成員的堅守崗位的加持下,發展出了新技能。這樣的創新讓我們有了三色視覺,也讓犬類有了靈敏的嗅覺。甚至,整個基因社會都有可能整個複製了不止一次,讓更多成員能夠大顯身手。

在漫長的演化史,不同基因社會的融合,也造就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像是我們真核生物的粒線體,還有植物的葉綠體,原本都是獨立存在的基因社會,它們現在已深入地嵌入了我們的基因社會而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基因社會》引用了許多新的科學觀念和發現,所以這本好書,即使對在大學中修過遺傳學的朋友來說,也會有許多新的啟發。對於想要瞭解基因如何打造出你我這樣的奇妙生物,也能夠令人大開眼界!


本文為《基因社會:從單一個體到群體研究,破解基因的互動關係與人體奧妙之謎》The Society of Genes)導讀

閱讀全文...

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2019年度十大好書




一年比一年忙,不過同往常一樣,還是推出我個人的十大好書評選,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

我們與好書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莫忘世上癡人多,讓我們立足學海、胸懷萬物、理解世界、征服理盲。把知識拉進來、用出去!

對我來說,這些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即使沒有毀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一些小弟手撰寫了推薦序或導讀的好書,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Behave: 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
書評:〈【GENE思書軒】有時幫他、有時捅他──為什麼我們老做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行為?〉
簡介:
我們自以為是能夠人定勝天的萬物之靈,其實天天都做出一堆自己不太理解的行為。《行為》幽默風趣地從演化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跨領域下手,讓我們能名符其實地當個有「智」慧的「人」!《行為》兩大冊不是普通的厚,加起來近一千頁,簡直就是教科書等級,是我這十年來讀過最厚的科普書。心中原本想說,是不是作者太囉嗦了?不過讀下去發現完全不是,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不僅不囉嗦,書中的資訊密度還很高,幾乎找不到廢話,整理得極為有條理。會成為這麼大部頭是因為薩波斯基的野心不凡。雖然內容十分龐雜,可是脈絡非常清晰。




《液體:流經生命的美酒、海浪、煤油、眼淚、液晶⋯⋯》Liquid : The Delightful and Dangerous Substances That Flow Through Our Lives
書評:〈【GENE思書軒】飛機的機翼其實是用強力膠黏的!?〉
簡介:
《液體》作者馬克.米奧多尼克(Mark Miodownik)在安檢時被沒收的東西包括花生醬、蜂蜜、青醬和牙膏──這可能讓他覺得很悶,所以把一趟飛行旅程中所有碰到的液體寫成一本科普書,讓我在另一趟旅程中閱讀。《液體》真的是本極為有趣、不可多得的科普好書,會讓你的旅程也好、生活也好,得到宛如液體般流暢的樂趣!




《每個人的短歷史:人類基因的故事》A Brief History of Everyone Who Ever Lived: The Human Story Retold Through Our Genes
書評:〈每個阿宅的短歷史〉
簡介:
《每個人的短歷史》敍述了用基因來追溯我們歷史的故事。作者亞當・拉塞福(Adam Rutherford)是遺傳學家,也是科學作家與廣播節目主持人,他在這本書中充當了歷史學家,為我們全人類的歷史解謎,告訴我們就現在最前沿科學所知,基因能告訴我們啥,還有無法告訴我們啥。畢竟和語言文字相比,遺傳學的資料較不受政治迫害和文化同化等等因素干擾。想要知道你自己的短歷史嗎?來讀讀這本趣味盎然的《每個人的短歷史》吧!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When: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Perfect Timing
推薦序:〈【GENE思書軒】如何用最少的能量和努力解決重要的問題?〉
簡介:
老實說,我超討厭讀所謂的自助書籍,因為SOP並不能讓我們過好這一生。可是,關於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戒除,我真心推薦這本《原子習慣》,因為是我讀過最棒的好書之一。除了組織結構清晰明確,而且說服力極佳,全書的編排也很用心,讓讀者很方便取得重要的資訊。《原子習慣》利用生物學、神經科學、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知識,用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分享如何建立更好的習慣。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I Contain Multitudes: The Microbes Within Us and a Grander View of Life
書評:〈【GENE思書軒】我們的身體就是小宇宙啊!〉
簡介:
於是這幾十年來,微生物學的知識真可謂日新月異,我大學時的微生物學教科書已被改寫得面目全非,很多關鍵知識都得要更新。也因為近年取得許許多多的新知識,和微生物學新知有關的科普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今年還有這本難得的好書《我擁群像》,作者艾德.楊(Ed Yong)以極為優異的文筆,為我們勾畫出微生物和我們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以及科學研究中一再柳暗花明的好多村,帶我們一路見識一個又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更廣大生物世界。《我擁群像》並非是一本人類中心的作品,艾德.楊帶我們見識到其他生物和微生物之間的精彩互動,讀這本書就像觀看國家地理頻道的生態紀錄片一樣令人一再嘖嘖稱奇。




《獨裁者手冊: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真相(為什麼國家、公司領導者的「壞行為」永遠是「好政治」?)》The Dictator’s Handbook: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書評:〈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獨裁者手冊〉
簡介:
《獨裁者手冊》的分析極為獨到,除了國家政治,甚至連公司、球隊的治理都討論到,也可視作是企業管理的必讀好書!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本書讓我們對江湖有更高的洞見!不管是在國家還是組織中,只要當上領導人,無不想擴權和延續自己的統治,忘了自己僅是暫時受委託來管理國家或組織,以為國家或組織是自己私用的囊中之物。《獨裁者手冊》作者布魯斯・梅斯吉塔(Bruce Bueno de Mesquita)和艾雷斯德・史密斯(Alastair Smith)長期研究權力的遊戲規則,把多年的學術研究心得總結在這本好書中!政治上的算計和企業中的明爭暗鬥,本來就是一場場精彩的大戲,這本書讀起來毫不枯燥!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The Inner Level: How More Equal Societies Reduce Stress, Restore Sanity and Improve Everyone’s Well-being)
書評:〈【GENE思書軒】對窮人而言不好,對富人而言也糟──什麼狀況?〉
簡介:
在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中,貧富差距擴大究竟對國民的整體福祉,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有了這兩本姐妹好書《社會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我們可以充分地應用科學的資料和方法來認識到貧富差距的惡果,以及一個公平的社會有多值得追求。《社會不平等》是發表在約十年前的好書,使用大量跨國資料和引用學術論文,利用許多圖表指出不平等對社會有害:削弱信任、增加焦慮和疾病,鼓勵過度消費,還會對心理健康與吸毒、生理健康與平均壽命、肥胖、教育成果、未成年生育、暴力、監禁與刑罰、社會流動性等等健康與社會問題造成不利的影響。資料和圖表,他們都放在平等信託基金會(The Equality Trust)網站上供民眾檢視。因為《社會不平等》發表後的十年間有更多研究、更多的證據,證明不平等如何腐蝕社群。到了《收入不平等》,他們利用心理學解釋不平等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包括思考、感覺和行為舉止,以及我們如何將自己置於社會階級制度中。他們也從演化與表觀遺傳學的觀點提出,人類社會並非永遠都是自利且彼此競爭。




《精確的力量:從工業革命到奈米科技,追求完美的人類改變了世界》The Perfectionists: How Precision Engineers Created the Modern World
書評:〈【GENE思書軒】世界工廠中國也做不出來的東西〉
簡介:
人類的科技究竟是如何能夠達到如此不可思議的精確度?英國作家賽門.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的《精確的力量》帶我們進入一個又一個歷史現場,去見識完美主義的工程師,是如何不屈不撓地追求「精密度」(precision),然後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




《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從工法、材料到歷史,由地底到空中,頂尖結構工程師帶你解開建物的構造奧祕,了解建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Built: The Hidden Stories Behind our Structures
書評:〈【GENE思書軒】動用你意料之外的奇想和技術──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
簡介:
出身印度的英國女性結構工程師羅瑪.艾葛拉瓦(Roma Agrawal),對她的工作實在太過熱愛了,所以除了努力工作,還寫了生動活潑的《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她的生花妙筆讓我們見識到,原來結構工程可以這麼趣味橫生。羅瑪不是光寫不蓋的作家,她的作品從步道橋、雕塑品、火車站到摩天大樓都有,其中包括西歐最高建物──英國倫敦的夏德塔(The Shard)。她原本在大學學的是物理,後來投身結構工程的世界。《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充滿她的熱情,用不少歷史傳奇軼事和當代建築案例,熱切地帶我們穿越時空到世界各處一個又一個的工地現場,勾畫出當時工人施工時的場景,還有工程師們的心血結晶。




《製造文明:不管落在地球歷史的哪段時期,都能保全性命、發展技術、創造歷史,成為新世界的神》How to Invent Everything: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Stranded Time Traveler
書評:〈如何製造文明?〉
簡介:
如果真的穿越到古代,或者文明因為愚蠢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毀滅,那該如何繼續在地球上苛延殘喘?如果你還真有那麼一點擔憂,那建議你該備好這本好書——《製造文明》《製造文明》濃縮了將近人類文明一萬年來累積的最菁華的知識。拜科學方法的高效所𧶽,我們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以致於我們都習慣了新知識的產生是小菜一碟了。然而,實情是,過去一萬多年來,有不少我們現在看來超級顯而易見的知識,是人類花上百年甚至千年才摸索出來的,只不過不少是一旦想通了,就不值一文了。因此,《製造文明》裝載的,是上萬年來成千上萬人類腦袋最頂尖的菁英,身體力行找到且行得通知最寶貴知識!如果帶上了這本《製造文明》,即使文明倒退到千年以前,你還是可以讓文明演進的速度,在你之後,和此前相比,快上千百倍!


再來,推薦小弟撰寫了推薦序的幾本好書:



《看得到的化學──美麗的元素:最美的第一堂化學課,讓你反覆翻閱、讚嘆欣賞的化學元素圖鑑》(学研の図鑑 新版 美しい元素)
推薦序:〈美麗的元素以及它們的產地〉 簡介:
這本書用圖文並茂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解說化學元素的主要知識,並讓我們同時見識到自然和科學之美。書中列舉的許多化學元素及它們的化合物等用途,雖然僅是所有人類科技知識的冰山一角而已,但足以讓人目眩神迷。真是感恩化學元素、讚嘆化學元素!




《睡眠腦科學:從腦科學探討猝睡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失眠、夢魘等各種睡眠障礙》Sleepyhead: Narcolepsy, Neuroscience and the Search for a Good Night
導讀:〈你的睡眠不是你的睡眠〉
簡介:
想知道有關睡眠對你健康影響的知識,請來讀讀這本由猝睡症患者用令人啼笑皆非的經歷寫成的《睡眠腦科學》,跟著有睡眠障礙的人一探究竟。很多關於睡眠的科學知識,就是來自患上睡眠障礙的人或動物,本書作者亨利.尼可斯(Henry Nicholls)很不幸地有機會告訴我們患上猝睡症的箇中滋味是啥,那是因為他在二十一歲時就被診斷出罹患此病。人往往是失去時才特別懂得珍惜;失眠時才知道睡個好覺有多重要,嗜睡時更加懂得清醒有多美好。而身為猝睡症患者的尼可斯,特別懂得清醒和睡眠有多令人感恩和讚嘆吧。就因為身受其害,尼可斯卯足全力都想要知道睡眠的生物學意義究竟為何?他和許多飽受睡眠障礙所苦的人身上究竟發生了啥事?




《馴化:改變世界的10個物種》Tamed: Ten Species That Changed Our World
導讀:〈馴化之謎〉
簡介:
談到我們熟知的馴化動植物,我們都不禁想知道牠/它們的祖先是哪種野生種?牠/它們在何處被馴化?何時被馴化?被哪些部落馴化?怎麼被馴化?馴化前後的差異是?這本《馴化》,用我們現在熟知的十種馴化動植物,讓我們見識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之複雜性。




《吃的科學—對抗肥肉、疾病、老化的救命營養新知》Der Ernährungskompass: Das Fazit aller wissenschaftlichen Studien zum Thema Ernährung
推薦序:〈吃的科學原則與指南〉
簡介:
《吃的科學》中,卡斯特整理了12個最重要的飲食建議。或許有朋友可能會以為,直接去看那12個建議,是不是就不必從頭到尾讀完本書了。其實,大道理到處都找得到,我們天天也都聽過多如牛毛的大道理,但是有誰就因此過好這一生了? 只有打從心底被說服和打動,才會如實反映在生活習慣中。這本論據論證清楚易讀的好書,能讓人真心希望採取健康的飲食方式,是低風險、高回報的好投資!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Zufriedenheit: Wie man sie erreicht und warum sie lohnender ist als das flüchtige Glück
推薦序:〈我們與「滿足」的距離〉
簡介:
伯恩特在《滿足》中仔細剖析了大腦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感到不滿足,還有哪些遺傳因素也參了一腳、又有什麼社會因素來攪局、滿足和追求人生意義有何關聯、當人感到滿足時身體健康會發生啥變化等等。她在書中提供了一個量表,讓我們來評估自己的「滿足指數」,也讓你測試對自己的現況滿不滿意。然後告訴我們,滿足,是可以學習的。她接著提供我們如何培養增進滿意度的各種具體方法,尤其是讓自己更滿足的十七種練習。




《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鳥會說方言、魚會打摩斯密碼、大象會說韓文、鯨魚愛K歌……破解「動物語言」裡的生物哲學》Dierentalen
推薦序:〈我們與動物的距離〉
簡介:
這本《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就要來告訴我們,動物也可能有牠們自己的語言,牠們的溝通方式可能比我們原本以為的還複雜,我們人類也不過開始一探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也因為牠們可能有效溝通,因此也能形成不同大小的群體,其中還會能玩弄政治。這本書使用了許多哲學概念,包括動物哲學、語言哲學、政治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懷疑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人類主義等等,以及社會科學的方法,並不單純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是本跨學科的書,文理共賞。




本文為《慣性思考大改造:教大腦走不一樣的路,再也不跟別人撞點子》Deviate: The Science of Seeing Differently
推薦文:〈我們與創意的距離〉
簡介:《慣性思考大改造》不僅僅是本自助書,雖然羅托(Beau Lotto)也很想要把方法及技巧傳授給我們,同時也是本科普書,因為唯有透過瞭解了箇中原理,我們才能心悅誠服地受教。羅托也把他二十五年學術生涯的菁華濃縮在這本書中。雖然成立「怪奇實驗室」(Lab of Misfits)並且在各大博物館中進行裝置展覽的不太像是科學家的作為,但這些經驗也讓羅托跳脫了純象牙塔式的視角。書中許多「感知神經科學」(perceptual neuroscience)的案例令人大開眼界,也讓人跟著一直追為「為什麼」。




《恐龍的啟示:為什麼了解恐龍,可以改變我們的未來?》Why Dinosaurs Matter
推薦序:〈見龍在田〉
簡介:
恐龍不僅沒有斷子絕孫,後代還演化得非常快速,成了多樣性最高的羊膜動物,這在在體現了恐龍這類動物,不僅在陸地上稱霸的時間特別長久,也顯示了牠們演化上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就因為牠們實在太成功,認識恐龍能夠讓我們了解過去的世界,以及今天的世界是如何被形塑出來的。古生物學家拉科瓦拉的這本《恐龍的啟示》就是要帶我們穿越到恐龍主宰的世界去尋幽探祕。他主張,為了預測我們環境不確定的未來,研究過去的世界無比關鍵。




《第二種不可能:天然準晶的非凡探索》The Second Kind of Impossible: The Extraordinary Quest for a New Form of Matter
推薦序:〈酌古準晶〉
簡介:
史坦哈特為了尋找天然準晶的故事,跌宕起伏、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不需要任何對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的愛好和了解,都能在讀這本科普好書時,就像讀了本精采絕倫的科技驚悚小說一樣,令人廢寢忘食!


最後,也推薦小弟掛名推薦的幾本好書 :)





《完美人類》



《獸醫超日常:犰狳、鬃狼,有時還有綠鬣蜥,《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特聘獸醫顧問的跨洲診療紀實》The Travelling Vet: From Pets to Pandas, My Life in Animals
書評:〈【GENE思書軒】有恐龍的問題也可以問獸醫啦!《獸醫超日常》〉
簡介:
《獸醫超日常》令人見識強納森十一年極為精彩的行醫生活,雖然他不是在大型動物醫院、大型動物園或者國際動物保育組織中任職的名醫,而是英國小地方小型動物醫院任職的「普通」獸醫師,雖然有幾次到南非去捕捉、移地安置、臨床治療大型野生動物的經驗,但是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是看看貓貓狗狗,有時候出勤到鄉間牧場中為牲畜解決疑難雜症。他了不起之處,就是能把這些日常生活寫成超日常。




《論文教室:從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論文の教室:レポートから卒論まで)
簡介:
寫作課堂報告和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和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培訓之一,可是卻也是過去的教育一直很忽略的,導致不少學生抱著逃避的心態,或者使得有心的學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自我摸索,就像《論文教室》中的主角——「作文差勁男」那樣有八七分像。還好這位宅男讀完本書、經歷一番磨練後就脫胎換骨、破繭成蝶了。相信聰明的你不必乾羨慕他,跟著本書的故事一步一腳印,你也能夠認識好論文、進行好論證、當上好學生、出版好報告、找到好工作、走向人生巔峰,真是『厲害了,我的論文!』




《不要舔這本書》Do Not Lick This Book
簡介:
你可能不會舔這本書,但是開心的舔了糖果、蛋糕、巧克力、冰淇淋……小心!微生物就在你身邊!它們真是無處不在,來讀讀這本有趣的書,認識微生物的真面目,還要記得勤洗手、洗澡、刷牙,才不會讓它們亂搗蛋呀!




《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과학자들)
簡介:
劃時代的科學理論和發現從不是無中生有的,每一位在教科書中出場的科學家,都在他們各自的時空脈絡下面對不同問題而產生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跟著他們回到歷史現場,見證每個偉大的頓悟時刻吧!




《起源的故事》Origin Story: 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
簡介:
克里斯欽讓我們與大歷史的距離不再遙遠,《起源的故事》從宇宙的起源一路談到生命、人類和文明的出現,讓我們感到地球上短短幾個秋的紛紛擾擾,彷彿全都是庸人自擾,即使媽祖一再托夢,也不會執著於發不發大財的俗世塵囂。有了大歷史觀,才能真正用知識立足地球、胸懷世界、放眼星系、征服宇宙!




《一草一天堂:英格蘭原野的自然觀察》Meadowland: The Private Life of an English Field
簡介:
誰會以一年的時間,在英格蘭一片草地上進行無微不至的觀察,周而復始地追蹤自然的四季變化?除了以一位農夫和作家的身份來分析這片草地的一景一物,作者也以哲學家和藝術家的情懷感受那片草地帶來的哲理和鳥語花香。他透過細膩生動的筆觸,把草地的面貌以及生物的情態,描寫得活靈活現,為一片草地譜出如歌如畫的感人篇章。




《AI世代生存哲學大思考:人人都必須了解的「新AI學」》(<文系人間のための「AI」論)




《元素生活完全版:非典型118個化學元素圖鑑,徹底解構你的生活》
簡介:
我們人體,不過就是一堆碳、氫、氧、氮、磷、硫、氯、鈉、鉀等加上微量元素的組合。其他化學元素有多少跟我們很熟呢?其實,我們與元素的距離一點也不遠。有些元素如果得到很多,就鐵定能發大財;如果能夠精確掌控一些元素之間的自由轉換,就很有可能立足地球、胸懷星系、放眼世界、征服宇宙!這其實一點也不玄,人類的科技認識愈多,元素就愈是發達。讀了這本超級有趣的書,你會對元素阿宅們產生銅鋰鋅的 ,原來它們那麼有個性、離我們這麼近,而且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讓人不禁想和它們好好深入交往!




《章魚的內心世界:三顆心臟、八隻腕足、九個腦袋、三億個神經元,章魚的獨特演化如何感受這個世界?》The Soul of an Octopus: A Surprising Exploration into the Wonder of Consciousness
書評:〈【GENE思書軒】讀了這書的缺點是以後不想吃章魚燒了,因為⋯⋯〉
簡介:
《章魚的內心世界》作者賽.蒙哥馬利(Sy Montgomery)是位美國博物學家,和《章魚,心智,演化》作者——澳洲哲學家彼得.戈弗雷史密斯(Peter Godfrey-Smith)是朋友,她對章魚深深著迷,常去麻州波士頓的新英格蘭水族館(New England Aquarium)探望她的章魚朋友。為了能夠在海洋的自然環境中觀察章魚,五十幾歲的她去學了水肺潛水,吃了不少苦,除了在寒冷的水中考照,還得時刻忍受耳朵的劇痛,但是考到照後,她就能陸續到加勒比海與大溪地去尋覓野生章魚的蹤跡。




《全球科技大歷史:解讀人類偉大進步的黑盒子,指出未來科技演化方向》




《記憶的玩物》Recursion
簡介:
當你的記憶不是你的記憶,混沌的人生會有幾個蝴蝶效應?超展開的時空之旅高潮迭起,讓人一再五味雜陳、愛恨交織、拍案叫絕,真是近年不可多得的神作!




《怎樣談科學:將「複雜」說清楚、講明白的溝通課》Houston, We Have a Narrative: Why Science Needs Story
書評:〈【GENE思書軒】如果你能賣「科學」,你就什麼都能賣!〉
簡介:
要怎麼透過科普工作讓社會大眾更瞭解科學?老實說,我還不知道最好的答案。可是當我讀到這本《怎樣談科學》,我想書中提出的概念,不僅適合所有想要做科普工作的朋友,甚至也適合所有要上台報告或和寫報告的學生。《怎樣談科學》作者蘭迪.歐爾森(Randy Olson)在美國哈佛大學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原為新罕布夏大學海洋生物學終身職教授,後搬至好萊塢就讀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他曾編寫及執導包括《渡渡鳥》(Flock of Dodos)在內的多部影片,並與友人長年合辦「攜手編故事工作坊」,教授人們如何改善文章架構。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Upheaval: Turning Points of Nations in Crisis
書評:〈【GENE思書軒】賈德.戴蒙的《動盪》能夠預言台灣的未來嗎?〉
簡介:
不要懷疑,我們此時此刻就是活在一個亂世——許多文明城市和國家,都不斷面對著排山倒海而來的假新聞、不當選舉操縱、踐踏人權、遊行抗議、閉關自守、環境破壞等等內憂外患的動盪危機中。危機能否成為人類文明的轉機呢?端看我們能否正確地認識這些挑戰,並且能先見之明地防範未然。因此,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賈德·戴蒙一直不餘餘力地為理解人類文明的起源及永續發展振聾發聵,無論同意他的觀點與否,都值得我們的關注和討論!




《花園裡的小宇宙:生物學家帶我們觀察與實驗,探索植物的祕密生活》Discoveries in the Garden
書評:〈【GENE思書軒】宅在家裡的時候,你可以探索這個宇宙〉
簡介:
雖然現代許多人無肉不歡,可是最健康的飲食其實該以植物為主,現在為了防疫大家都囤泡麵乾糧,卻冷落了葉菜類,還有大把便宜的新鮮蔬果躺在超市和傳統市場等大家搶購。城市生活產生和農村的疏離感,沒能見到這些蔬果生長的樣子,十分可惜,畢竟它們不會自動出現在市場,而是從土壤裡慢慢生長出來的。《花園裡的小宇宙》這本好書,可以帶你一覽蔬果生氣勃勃地生長在土壤中的百態。




《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Political Animals: How Our Stone-Age Brain Gets in the Way of Smart Politics


延伸閱讀:

MooInk+開箱文

The Sky of Gene: APP時代的讀書術

The Sky of Gene: 2018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7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6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5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4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閱讀全文...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如何製造文明?








對岸有陣子頗流行穿越劇,彷彿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用現在所謂先進的知識就能作威作福,或者有段浪漫的邂逅。

然而,只要用腦袋想一想,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大概有百分之八七的人,在一個沒有按鈕能夠開關的燈,晚上大概會被豺狼虎豹吃掉吧,加上沒有沖水馬桶,大概也會跌入糞坑淹死吧,更甭提沒瓦斯就不知如何做飯,因為有了瓦斯很多人也不知如何做飯而只會用微波爐,更甭提語言不通等等,許多所謂的現代知識,沒了電腦和手機,根本完全不值一提。

那用歷史知識來騙吃騙喝嗎?這也甭提百分之八七的人,大概一考完試,就全都還給老師了,即使把高中和大學所學到的所有歷史知識搬出來,在那剩下頂多短短幾十年的人生中,壓根兒也沒你多少事可以發揮,如果還沒餓死或被吃掉的話。總之,人生最恐怖的惡夢,恐怕就是穿越到古代吧!

在我們這個時代,分工太精細了,你一起床,你不需要知道怎麼在田裡種下和養出早餐所需的食材,你身上穿的衣褲幾乎肯定不是自己縫製的,也不需要知道喝的水哪來、屎尿哪去,在上班或外出時也不需要養馬⋯⋯一直到你忙了一整天回到床上睡覺,不管你做的是什麼工作,也只佔整個你維生所需的所有活動的一丁點都還不到,你卻需要整個社會無比複雜的分工體系來維持一個卑微到不行的生活。

因此,如果真的穿越到古代,或者文明因為愚蠢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毀滅,那該如何繼續在地球上苛延殘喘?如果你還真有那麼一點擔憂,那建議你該備好這本好書——《製造文明:不管落在地球歷史的哪段時期,都能保全性命、發展技術、創造歷史,成為新世界的神》How to Invent Everything: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Stranded Time Traveler)!

近年來,如何有選擇,我一般會買電子書,因為家裡和辦公室裡實在堆了太多書了!不過這本《製造文明》,我堅持要買紙本書,道理是很簡單且顯而易見的,因為當穿越到古代或文明崩潰了,我要上哪去找電力來充 iPad或mooInk?






老實說,我拜讀完整本《製造文明》,也還是不肯定裡頭的知識足不足夠讓人至少能夠活下來,或者即使活得下來了,會不會因為手無搏雞之力而功虧一簣,不過至少這本《製造文明》能大大增加你的存活機率,而且如何文明真的從你手上重啟,未來子子孫孫信奉的神,將會是你的名字!或者至少許多現象或發明,將冠上你的名字。

《製造文明》濃縮了將近人類文明一萬年來累積的最菁華的知識。拜科學方法的高效所𧶽,我們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以致於我們都習慣了新知識的產生是小菜一碟了。然而,實情是,過去一萬多年來,有不少我們現在看來超級顯而易見的知識,是人類花上百年甚至千年才摸索出來的,只不過不少是一旦想通了,就不值一文了。因此,《製造文明》裝載的,是上萬年來成千上萬人類腦袋最頂尖的菁英,身體力行找到且行得通知最寶貴知識!如果帶上了這本《製造文明》,即使文明倒退到千年以前,你還是可以讓文明演進的速度,在你之後,和此前相比,快上千百倍!

《製造文明》的知識涵蓋了包括語言、數學、地科、農業、生科、營養、物理化學、機械、建築、哲學、美術、音樂、醫療、機電等等領域,讓你十足見識到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文明有多麼不簡單。雖然內容龐雜,可是書中有不少圖表,能夠讓你清楚各各知識之間的關係,也方便查找,書中還附上標準的尺規等工具,讓你能夠實際地使用。

《製造文明》提供了簡明好用的流程圖,讓你找出自己困在哪個時代,還有給你重建文明的五大必備基礎技術,教你如何訂出標準單位,如何分辦哪些東西有毒讓你成為神農氏再世,如果馴化動植物來玩開心農牧場,要怎麼吃才能活久一些,還有遇上花五八門的疑難雜症時,可以「發明」哪些技術來解決,生病時又該怎麼辦,最後還教你哲學、樂理和電腦的道理。

更酷的是,因為作者萊恩.諾茲(Ryan North)輕鬆詼諧的文筆,即使你賭定這輩子有生之年,都不會用上這本書,也會讀得津津有味的,而且還適合所有年齡層的讀者!足不出戶的阿宅都能獲得極大滿足。《製造文明》簡直就是居家必備良品!

閱讀全文...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2019年精華文章




很快的,又是新一年的開始,又來到年度大回顧的時候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光荏苒,從無名小站搬來這裡轉眼間就十二年了,迄今也累積了總共1,022篇文章,總瀏覽量突破472.5萬次!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迄今已有超過6,830位朋友按讚 ^_^ 今年小弟仍會繼續努力嘴炮⋯哦不⋯寫文章的!




為了回顧本年度的精華文章,我以下列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2019年文章」、「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以及「累積最熱烈討論的文章」,和大家再度分享一下。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文章」、「本年度最受歡迎的所有文章」和「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是從Google Analytics的資料來的,也就是點閱率最高的文章;那些有分上下集的文章,僅列出點閱率最高的那篇。


本年度最受歡迎的2019年文章

1) 2018年度十大好書

2) 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的真確

3) 禪修如何鍛鍊出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

4) 宅斷的演算

5) 什麼時機是好時機

6) 地球毀滅記的真相

7) 生命3.0:你的AI不是你的AI

8) 人類大行為

9) 放空的科學與藝術

10) 暴政之惡

11) 酌古準晶

12) 人類這個智障設計的不良品

13) 人文書呆與理工阿宅?

14) 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獨裁者手冊

15) 2018年精華文章


累積最受歡迎的文章

1) 三個傻瓜(3 idiots)-三個忠於自己的笨蛋

2) 2016年度十大好書

3) 讓子彈飛個不停吧!

4) 也來談談「羅輯思維」

5) 笑中帶淚的人在囧途

6) 台灣難道已淪為失敗主義的沃土?

7)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共生哲學

8) 看賤台灣‧看不見台灣

9) 一場思辨之旅的正義

10) 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

11)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12) 也來談談《鴻觀》

13) 2015年度十大好書

14) 六大錯覺的操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15) 【吳哥印象】後記及目錄

16) 沒讀過《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中英完整版)》(The Elements of Style),別說你懂得英文寫作!!!

17) 科學真的說服不了反核四的人?

18) 超蝦的第九禁區(District 9)

19) 好人真的總是自以為是?

20) 好玩又超刺激的高空跳傘(Skydiving)〔上〕

21)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22) 送出國就能增進青年的國際觀嗎?

23) 2014年度十大好書

24) 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

25) 【香江新春】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

26) 【分享】台大機械教授施文彬 語錄集

27) 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28)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29) 2013年度十大好書

30) 李家同,你錯怪漫畫和《達文西密碼》了!


累積最熱烈討論的文章

1)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2) 關於死刑,給朱學恒的話......

3) 關於死刑......

4) 美國牛肉事件中,台灣學者專家之意見

5)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6) 面對中國

7) 滷肉飯,並不是吃與不吃的問題而已!

8)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

9) 相由心生的超自然心理學

10) 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2018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7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6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5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4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3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2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10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9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8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2007年精華文章

The Sky of Gene - 再度狂賀!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決選入圍

The Sky of Gene - 賀!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初審入圍

The Sky of Gene - 狂賀!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決選入圍

The Sky of Gene - 賀!入圍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的初審階段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