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的工作和興趣主要是生命科學,但是對人類能夠發射各種飛行器到外太空,還是感到非常折服的!記得高中剛畢業在校外上英語課程,有同學不知道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是啥,讓我在課堂上發脾氣,並為此傷心難過了好一陣子!怎會有人對人類科學和工程史上最偉大的機構之一漠不關心呢?
然而,2003年NASA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STS Columbia OV-102)的第28次任務時,太空梭在重返大氣層的階段與控制中心失去聯繫,不久後在德州上空爆炸解體,機上七名太空人全數罹難,加上後來得知NASA的「火星氣候軌道載具」(Mars Climate Orbiter)在1999年完全錯過了火星,是因為有一隊工程師計算時採用的是英制單位,而另一隊採用的卻是公制單位,我對NASA失去了敬意。
儘管如此,我仍相信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完全不會因為這些失敗而畫上句號,頂多畫上逗點,也相信外太空探索的任務,是人類科學可以達到的最高成就之一, 體現人類科學和工程菁英團結合作的力量!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近年就達成了許多國家航太機構都未曾達成的成就,每一項都令人感到移民火星又近了一步!
在探索外太空的艱難任務中,除了增進人類的科學知識以及科技研發、為以後的移民舖路,過程中的挑戰,也為我們進行其他複雜工作提供了許多管理上的寶貴參考!甚至對我們在人生中遭遇的各種挑戰和抉擇,也有借鑑的意義!至少,來自土耳其,在美國路易斯克拉克法學院任教的歐贊.瓦羅(Ozan Varol)就這麼認為,所以把多年「火星探測漫遊者計畫」(Mars Exploration Rover, MER)以及「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Cassini–Huygens)的經驗和觀察,寫成這本《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Simple Strategies for Giant Leaps in Work and Life)。
等等,法學教授參與太空任務?瓦羅是個擁有天文夢的土耳其宅男,他自學英語做為第二語言,17歲獨自移居美國,進入康乃爾大學宇宙科學大樓四樓那間所謂的「火星室」,主修天體物理學。他後來到愛荷華大學攻讀法學,不但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還創下該學院史上最高平均成績的紀錄,更在20多歲就當上法學教授。他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理解太空探索任務的科學,但又有局外人的視角,能夠為為我們客觀地解析箇中門道。這本書沒教人怎麼建造火箭,而是搞懂火箭科學家的思維,來翻轉我們的事業與人生!
「火箭科學」是個大眾之間以訛傳訛的詞彙,但他姑且把參與太空任務的科學家(充滿理想的宇宙研究者)以及工程師(讓太空旅行成真的軟硬體設計師)都稱作「火箭科學家」。他主張,所謂的火箭科學家是非比尋常的理工宅,他們經常思考人們一般想像不到的事情、解決人們一般處理不了的問題,還能真正把失敗當作成功之母,化劣勢為優勢,利用限制來創新!
儘管看似做好各種萬全的準備,太空任務也不總是成功的,每一次失敗都價格昂貴,政治風險龐大,但是火箭科學家把意外和失敗當作教訓,當作解謎的材料,並且在自我懷疑中修正,盯著長期的目標,不滿足於短期的成果。
火箭裝載滿燃料升天,每個步驟都要非常精準的計算和控制,容不得一丁點小失誤。成功進入外太空後,挑戰才剛開始──怎麼維持上百萬個零件在無重力、真空、高輻射、極端溫度的環境下順利運作?如果有了故障,遠水救不了近火時,又該如何排除干擾和雜訊來正確地排疑解難?瓦羅主張,這些經驗,對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複雜社會,在紛亂的時局中,承受巨大的壓力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有重要參考意義!我們沒有要發射火箭到外太空,但我們如何發射火箭到我們事業和人生的巔峰?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全書分成三個階段,就像火箭發射一樣。在第一個階段:發射,將用於點燃思考力。控制室內眾多絕頂聰明的頭腦,似乎能夠精準地控制太空任務的任何一個環節。可是實際上,所有太空任務都面對極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沒人真的知道外太空究竟有什麼不可預期的東西,儘管無線電訊號是以光速前進,但來回火星也要花個24分鐘,這種不可控的感覺,甚至讓許多參與任務的科學家有各種各樣的迷信,從衣著、零食到對交通車撒尿都有,只差沒擲筊。
差別是,所謂的火箭科學家並沒有因為不確定性就選擇逃避,相反的他們選擇了擁抱不確定性,並且把那當作志業!重要的是,搞清楚啥是可控的,啥是不可控的,探險和冒進是兩碼子事。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備才能無患!面對未知,剛剛好是不夠的,更多的安全邊際才能讓人遊刃有餘。
他用馬斯克的SpaceX為例,讓我們發現企業提出構想時常犯的巨大錯誤,還有一些看不見的隱形框架如何限制我們的思維,我們以為大家都這樣做的就是對的,卻忘了當初時空上的限制可能不復存在。馬斯克用減法通往原創性,他回到基本命題去思考,讓火箭發射的價格硬是大幅下降。SpaceX捨棄傳統NASA製造火箭的方式,利用市場競爭提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他們招聘的人才不限航天領域,自行生產零件,甚至不惜去eBay購買仍堪使用的二手貨,簡化製造流程,並且想方設法回收火箭。
他提出思想實驗和登月思維是火箭科學家、新創企業、世界級優秀人才採用的策略,讓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從被動的觀察者轉變為主動的干預者。我們原本對世界存有許多好奇心和初心,只是我們把它們忘了,並且利用各種方式塞滿自己的時間不想感到無聊。善用思想實驗,並非找到正確的答案,而是讓心靈接受不同的可能性。
1962年9月,約翰.甘迺迪總統站在萊斯大學人山人海的體育場裡,信誓旦旦地對著臺下群眾說,他將會在六○年代結束之前,把人類送上月球,並且安全地帶回地球。當初人類登月任務時,全世界的電腦運算力,甚至還不如一台iPhone手機呢!但老美還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更有趣的是,許多科技在甘迺迪發豪語時尚未存在,登月任務真正的勝利,來自於一套讓火箭科學家們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思維步驟。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第二階段:加速,將用來推動在第一階段中提出的構想,探索如何精準定義問題。我們要如何送兩部火星車上去呢?瓦羅解析了把勇氣號(Spirit, MER-A)和機遇號(Opportunity, MER-B)送上火星的研發過程,指出,要找到對的答案,得先學會問對的問題。問對問題,不僅把火星車成功送達,也曾經拯救成千上百名嬰兒與幼童生命。
接下來,要進行反轉思考,藉由證明自己的構想有誤(而非說服他人自己的正確性),來找出想法中可能存在的謬誤。希特勒掌權的過程,與1999年火星極地著陸者號(Mars Polar Lander)墜毀事件,有著同類型的設計謬誤。我們傾向相信符合理念的證據,而忽略和自身不符的。要避免這點,我們要用「假設」代替觀點,並且提供多個假設,以及尋求別人的獨立驗證。這也是科學不同於偽科學之處,偽科學基本就是反著來的。
面對外太空嚴酷的環境,宇航員是怎麼在高強度的身心壓力下面對外太空的艱難任務的?在測試不夠真實的情況下,可能比沒有測試更糟。另外,測試該比實戰時更嚴酷!《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提供了太空人測試的方式,也分析了各種測試失敗的案例。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第三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成功。成功與失敗都是能解鎖終極潛力的重要因素。我們都害怕失敗,火箭科學家也是,太空任務的失敗伴隨著許多政治責任,但是如果無法從失敗中學習,迎來的不僅是更多失敗,還可能是災難!NASA的失敗不算少,兩次太空梭爆炸在人命和財產上的損失極為慘重,而那兩次意外原本是可能避免的。驕兵必敗,產業巨人的崩壞與太空梭的爆炸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中的故事非常精彩,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讓我們見識到太空任務科學的同時,跳脫巢臼地讓我們學習到大量管理學的方法!讀過了,還有什麼比送上火星車更難的?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全球化的七個時代
在百年一遇的疫情中,除了病毒搭上人體無遠弗屆地流通全球,也讓我們見識到沒了暢行無阻的國際旅行有多麼不方便。
原本我去年五月要去希臘度蜜月,七月初到加拿大魁北克市參加學術研討會,八月底到印尼去大學參訪然後回馬來西亞補結婚登記註冊。就因這一場全球性的災難疫情,不僅這些行程全都夭折,我爸媽也無法按照原訂計畫四月中到台灣提親,我還不知道要在馬來西亞維持單身多久和繳多少罰款。總之,今年能夠從台灣出國旅遊的機會,應該還是不高吧?
國際旅行並不是去景點旅遊打卡而已,要支撐我們的日常生活,就要有大量的國際商貿活動。要對付冠狀病毒,許多藥品和疫苗,以及製造它們的原料,都來自世界各地。台灣是個幾乎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絕大部分能源和工業原材料都要進口。即使馬來西亞天然資源豐富,但也要靠把天然資源出口,換取許多生活必需品。像是簡單如一支鉛筆,製作使用到的木材、石墨、黏土、膠水、橡皮、顏料,還有窰具、機器設備等,都可能來自不同國家,運送到某地製造完成後配送到世界各地。
人類旅行的慾望根植在我們的基因中。與其說飛機和汽車的發明讓我們想要旅行,還不如說是因為我們想要旅行,所以才發明飛機和汽車。即使沒有飛機、汽車,我們的老祖宗還不是從非洲趴趴走到全世界了嗎?現在有哪個大陸沒有人類的足跡呢?科技和文明的發展若能持續,人類跨出地球星際旅行應該是早晚的事。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的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從舊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改寫人類萬年的歷史》(The Ages of Globalization: Geography,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告訴我們,這一切雄心壯志,早在七萬年前就蓄勢待發,並且在人類族群跨越時空的競合中不斷加速前進!
這種有人要到陌生的地方探險的念頭從七萬年開始,迄今從未間斷──我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從中國南方遠渡重洋到南洋討生活,我大學時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唸書,然後去了美國又回到台灣;在資訊發達的現在,這都不算什麼冒險了,即使我的上上輩先人,多少都還能打聽一下遠方的狀況,並且和親友抱團取暖,可是石器時代的祖先,他們出走非洲的勇氣實在太可嘉了。
七萬年全球化的歷史,在薩克斯的妙筆生花下,讓人讀得津津有味。他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永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網絡(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主任,年僅二十八歲即獲聘為哈佛大學終身職教授,而後轉聘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他的成就不限於在象牙塔內,擔任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顧問,並曾擔任聯合國三位秘書長的高級顧問。
近二十年來,全球化是一個受人矚目的議題。大量菁英得益於全球化,但歐美也有大量人民自覺受害,而把選票投給反全球化、反移民的政客。這不難理解,畢竟二十年前,亞洲地區的建設和歐美差了一大截,可是這二十年的發展,讓亞洲多國擁有比歐美更先進、漂亮、乾淨的機場、高樓和捷運,搞得有時候去歐美反而有種去落後國家的感覺。另外,亞洲多國不僅能享用和歐美一樣的科技產品,某些消費產品的設計和製造還趕超成為主導的地位。相較之下,許多歐美國家的底下層人民的生活品質和賺買力,甚至不如亞洲多國的中產階級。這都是在三十、四十年前大家難以想像的吧?
就在我們以為全球化會繼續讓許多落後國家窮苦人家脫貧時,美國的狂人總統川普一邊稱小熊維尼是他最好的朋友,一邊就開打貿易戰了。世界局勢風起雲湧時,居然來了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冠狀病毒病,俗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把歐美整得死去活來,只能期待疫苗明年能大規模上市,否則這場公衛和經濟的災難還不知要持續多久。加上極端氣候、重度汙染、貧富不均、戰爭風險,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還能夠永續嗎?
在亂局中,我們最需要把眼光放得長遠,才能夠知道人類如何在變局中安身立命。薩克斯把過去七萬年的人類全球化進程拆成七個時代,然後叩問在每一個時代中,是什麼造成了全球化?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交互影響?一個地區的影響力如何向外擴張?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全球局勢?我們有辦法從過往的全球化汲取教訓,並迎接當下的挑戰嗎?
這七個時代是:
一、舊石器時代(西元前70000~10000年):來自非洲的狩獵採集者,使用工具操縱自然,並且形成正式的部落社會,以適應各種棲地。
二、新石器時代(西元前10000~3000年):溫帶地區「幸運緯度」過渡到農業社會,飼養家畜的農業定居得以興起。
三、馬背時代(西元前3000~1000年):馬匹的馴化便利了運輸和旅行,書寫系統的發明,並伴隨著更先進的行政機構,產生了大型帝國。
四、古典時代(西元前1000年~西元1500年):「幸運緯度」內的亞洲、新月沃土和地中海帝國的興衰不斷,包括伊斯蘭教的興起。這是主要宗教興起的時期,其思想和制度在全球影響力擴大。
五、海洋時代(1500~1800年):印刷機傳播的知識激增,帆船發展為遠洋輪船,導致最有效率的國家,能將其力量擴展到美洲和東亞,從而擴大了資本主義的力量。
六、工業時代(1800年~2000年):蒸汽機,接著是內燃機的發明,以及糧食生產的大增導致全球人口增長,金融和政治結構日趨複雜,英國、美國、中國相繼崛起成為世界霸權。
七、數位時代(21世紀):全球資訊系統時代和高度一體化的經濟,帶來新型態的經濟、戰爭、與地緣政治關係。
對薩克斯來說,全球化意味相互依賴,長距離的相互依賴始終把我們定義為同一個物種。和大部分的歷史學家不同的,出身經濟學家的薩克斯極為重視量化的資訊,他擅長利用跨領域的統計資料佐證論點,加上長期服務於聯合國的經驗,他也更著重於主張在全球範圍內透過動態和適應的規劃過程,來實現永續的發展。
薩克斯很有條理地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在人類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他也把技術和制度不斷堆疊出的複雜性解說得很清晰,忽略這些複雜性來說明人類在這七萬年的發展,是緣木求魚。這些動態的發展,將會帶領人類到何方呢?即使我們已發展出了上千萬人的超級城市,我們仍然停留在只能好好認識百來人的認知能力,並且用部落競爭的心態來理解我們的社會和政治,引起了許多不必要的爭端。
百年前俗稱「西班牙流感」的疫情,拜全球化所賜,在全球造成死傷無數。歐洲史上死傷最慘重的鼠疫「黑死病」,也是拜蒙古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商貿路線,商旅往來頻繁把可能源自中土的病菌一路擴散至歐洲,導致中世紀末期保守估計有三、四成人口慘死!病毒不理會國界、軍力和政治立場,如果當初中國沒有隱匿疫情,而各國能夠放下政治上的成見互相合作,並且屏棄政治對立讓台灣參與,疫情會這麼慘重嗎?這是不折不扣的人禍!比病毒的突變更惡毒!
和絕大多數好書一樣,薩克斯在《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的一些主張,不免有些侷限。例如,他對美國圍堵華為解讀為意氣之爭。可是姑且不論由美、英、加、澳、紐組成的五眼聯盟(Five Eyes)一致炮口對中,是否有情報上的根據,中國即便是製造業大國,其綜合科技實力仍和歐美日有一段差距,但其傾國之力大量投注發展成可以成為業界領頭羊的通訊科技和無人機產業,剛好都是能夠最便利於情報收集的,這不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有時候棍棒確實比蘿蔔好用!面對自由、民主、法治、人權未來可能受到的侵害,學者更不該天真!
另外,在全球的這場原本就可以防堵的疫情中,聯合國的失職,是毋庸置疑的!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到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了,網站居然還是不建議限制旅行哦!然後在諸多證據已顯而易見時,仍一直拖延承認病毒可空氣傳播以及口罩的防疫效果,後知後覺到嫑嫑。而防疫最有成的國家,幾乎都是直接不理會WHO建議的!聯合國的腐敗問題,行之有年,加上中國的收買和控制,已儼然成為政治利益考量勝於解決問題的團體,因此是否要有更創新的國際合作才能解決危機,是有遠見的學者該好好考量的!只可惜薩克斯還是在框架內思考這問題。
不過瑕不掩瑜,許多經濟學家只注重眼前的現代世界,忽略在人類整個七萬年的發展中,所謂的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也不過是近百年才逐漸成熟的。在這七萬年的歷史中,自然地理、技術和制度的演化,造就了與現今相去甚遠的政經發展圖景。
在《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宏觀的時空背景下,我們應保持更開闊的心胸,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別只想著守舊地維護熟悉的生活方式,而忽視其他更好的可能性。現今人類有史上最壯觀的七十億人口,還有最日新月異的科技,我們的社會秩序仍會集合自然、技術和制度的動態交互作用繼續演化前進!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
致富心理學
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時,許多大銀行的股票狂跌,當時現金就是王,大多數老美別還不出債就偷笑了,甭提還有任何閒錢,我和一些留學生,就趁機把身上所有現金都投入股市。那是我第一次買股票,趕快到網站註了冊,買了花旗銀行和AIG的股票,價錢不到一鎂,後來美國政府出手相救,我等到漲了一倍就賣出了,幾天就賺了幾千鎂。BUT(人生中最重要的BUT),半年後,AIG漲到了廿幾鎂Orz
後來,我回台灣工作後,和好友提到這件事,吹噓了一番,但很有理財經驗的好友冷冷且嚴肅地說,我這樣的經驗對養成正確理財思維不利,因為我那是在特殊時機下不可複製的經驗,但以後會讓我對投資股票有錯誤的認知和不確實際的期待。他說的沒錯,後來我真的無法投資股票了,因為沒辦法接受小過100%的漲幅XD
後來,我只好定期定額投資一些基金,也沒其他適當的理財規劃,因為長期當學生也單身,月光光的狀況也沒人知道和在乎,直到我博後離職時,我才見識到儲蓄的力量。因為我是馬勞,沒有所謂的勞退,但有傳說中的離職儲金,就是每個月提撥上限七點多趴的薪水,雇主也提撥同樣金額存在不在所向的帳戶中。當時,這個提撥比例是預設的,我只是懶得去改,甚至不小心錢花太月光光的時候,連買便當的錢要翻箱倒櫃地挖,還一度想調成零來湊便當錢,只是太懶嫌麻煩才沒有去申請⋯⋯
當我找到現在的工作從中研院離職後,突然有筆五十幾萬的錢滙到我戶頭中⋯⋯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筆可以完全讓我自由揮霍的錢,馬上樂翻了(這種心態和心情對很多精通理財規的朋友簡直是比扯鈴還扯),於是馬上花了十萬買台中古車,然後大吃大喝到冷靜後,心想再也不能月光光了,連我都沒注意到的小額儲蓄都像是天上落下來的禮物,更何況是處心積慮的存錢。
以上理財經歷對理財專家來說,應該很可恥吧?還敢分享出來更是恬不知恥!不過反而是自己的錢,沒傷天害理,愛怎麼花就怎麼花,我甚少聽從任何理財專家的建議的,甚至還喜歡反著玩。
然而,當讀到這本充滿啟發的《金錢心理學》⋯哦不⋯《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The Psychology of Money: 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分享許多短篇的理財故事,探討人們思考金錢的方式,回到我自己小小的鳥經驗,真是血淋淋的教訓啊XD
和市面上許多理財書籍不同的, 《致富心態》不是要教你理性地理財,因為那根本就不可能!甚至許多理財書籍的作者都未必能全部辦到,或者有些真的致富的人,可能是事後諸葛,存在著成功者偏誤或倖存者偏誤。摩根.豪瑟指出,理財行為也深受各種情緒的影響。每個人看待世界運作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看待金錢運作的觀點天差地別,沒有標準答案。
所謂的財富自由,並不是想理財專家那樣說的要賺到多少,有些人一輩子收入不多,但清心寡慾、無慾無求,身體健康從不過勞,駕鶴歸西善終前積蓄僅剛好夠最後的老年醫療,沒留下多少遺產,但你能說人家財富不自由嗎?
《致富心態》真的是本極有啟發性的理財好書!讓我們真正看透理財和投資的本質,也釐清了許多偏見,讓人把時間精力花在對自己真正有益的事情上!摩根.豪瑟主張,決定你和金錢的關係,是行為而非智力和知識! 《致富心態》用了真實的案例來說明這件事。
摩根.豪瑟用自己當高級飯店泊車小弟的經驗告訴大家,花錢買超跑是理財規劃中最愚不可及的。我前年到英國開會後去了趟倫敦,在和大學同學去頂級百貨公司哈洛德(Harrods)買寫這篇文章要喝的茶葉路上,好幾台超跑在路上猛踩油門,然後一群小阿宅在後面用手機錄影,看來那些超跑的主人,人生唯一的樂趣是在哈洛德百貨外面塞車時猛踩油門讓小阿宅錄影。
事實上,沒人在乎開那些超跑的是哪個阿宅,大家心中滿滿地想的,如果自己在塞車時猛踩超跑油門應該蠻爽的;用頂級正牌包包換鮑⋯⋯哦不⋯⋯炫富的,人家露出羡慕的表情時,99%在乎的人心中在想的,也是如果這個包包給我而不是那個宅女有多好,用山寨的換來的爽度其實比真貨還划算。
《致富心態》接著說了羅納.瑞德(Ronald Read)的故事,這位老阿宅是誰呢?你不認識他才是正常的,因為他長期不過是加油站工人和百貨公司清潔工,但他92歲高齡去年時,留下了八百萬鎂的遺產,其中六百萬鎂捐給當地醫院和圖書館,而他這大筆財富都來自他早年買的藍籌股。相對之下,有些所謂的成功人士,錯估自己的能力把錢花在自己其實負擔不起的豪宅上後來灰頭土臉,並不是書中的故事而已,現實生活中我也聽到很多。
《致富心態》指出,投資不可能是純理性的,會和個人過去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年經時的重大事件會形塑個人對金錢的心理。例如五十年代成長的阿宅和七十年代成長的,對股市會有不同的認識,前者在青少年時期,股市完全沒漲,但後者是飛漲;六十年代成長的阿宅相較九十年代的,後者通貨膨脹是家常便飯,對前者來說債券就很保值了。
人還難以適應新事物,對過去父母沒有所謂退休生活,父母老年後子女義務扶養的人來說,投資準備退休是新鮮事。即使台灣已邁入少子化,未來房產需求可能會下降,可是全社會還堅持房會不可能下跌的想法。
《致富心態》告訴我們,巴菲特成為億萬富翁的真正理由,不僅是他很高的投資回報率,另一大關鍵是,他是小正太時就投資,而且活得夠久! 巴菲特在2019年資產的845億鎂中,有 815億鎂是他65歲之後才賺到的。這就是複利的力量!巴菲特從不靠冒險賺錢,不少運氣好到很快賺到全家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的阿宅,也很快把錢都賠出去。巴菲特從不玩杠槓,在他人生中經歷的14次經濟衰退,他也沒有恐慌性抛售股票,也不用別人的錢來玩。重要的是,他完全不缺錢,不必見好就收,可以放長線釣大魚。不像我,當AIG的股票從一鎂漲到兩鎂就賣出,否則暴跌的話,我連吃飯繳房租的錢都沒。
很多公司或個人的大賺一筆,並非他們眼光獨到,是因為他們網撒得夠廣,只要少數項目賺錢,獲利甚至可以把其他所有虧損打平還暴利,這就是長尾效應。如果不是小正太或小蘿莉時就開始買股票、基金、債券,或者錢多到可以到處撒網,就甭想要成了巨富了,但是你仍可掌控時間,就是金錢付給你最高的紅利。金錢本來就是用來換你想要的東西,為了想要的東西少賺一些錢,不也是筆划算的交易嗎?不需要錢就可以獲得的,用爆肝賺的錢來換,不是多此一舉?
其實,很多搞財務金融研究卓有創見的大師,也不見得個人都用那些方式投資理財,因為對個人的幸福來說,避免後悔、對得起良心、減少不適感,比資產最大化,還更能夠與幸福有關。對於個人長期的投資來說,找一個自己能堅持但並不完美的策略,比一個很理性但自己難以為續的策略還實際。合理比理性還重要!
很多人的投資是自己熟悉的領域或國家,這樣對經濟學家來說是不理性的,但《致富心態》的觀點反而是,自己喜歡或有感的東西才能忍耐和堅持,反而是更合乎情理的投資,就像前述的,資產最大化並不是幸福感的最主要來源。就像我,即使知道某極權專制大國的基金會賺翻,也不會眛著良心投錢進去,寧可捐出去也不要暴利!
《致富心態》對炫富行為極為不屑一顧,明說要讓自己最快沒錢的方式就是極儘所能地炫富。我認識不少錢多到不知怎麼花的人,就真的不知怎麼花,所以乾脆存起來和投資生利,也沒時間和心情在炫富,而是認真好好過生活,衣食住行都頗簡樸,想買的昂貴東西也只是剛好符合興趣或品味,反而是有些沒啥錢的人才成天愛在外面用名車、名牌炫耀,衣食住行都沒在量力而為。
對老美來說,存錢是一種頗新穎的想法,對我也算是。前述我長期是月光族,但因為發現了積少成多的力量才開始存錢。嗯,只能說銀行裡的錢一點一點變多,還真的蠻爽的,只是別人不知道也沒關係。雖然錢在銀行裡的利息不多,但如果有一天又有黑天鵝事件,像我開頭說的那樣,用腳趾想都知道會是謈利的機會,沒有閒錢要怎麼放心地玩?沒有閒錢就沒有忍受犯錯和做享高獲利的空間。
總之,《致富心態》有非常多精彩的故事和有啟發性的想法,讓我們認識到理財是很個人的事,只要避免貪婪犯錯,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決定了如果對待財富,沒有所謂放諸四海皆準的,所以理財專家的建議,沒有所謂的金科玉律!理財的過程其實就是個自我認識的過程!
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八九・六四・卅二
每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紀念日,我一定要來寫篇文章,因為當年小學生看到中共屠殺愛國青年毫不手軟,心裡留下永遠抺不掉的陰影和創傷。
剛好上週看到博客來每日六六折在今年6月4日的書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The Body Keeps the Score)正好很應景,就用「加入行事曆」的功能加到我的Google日曆上,沒想到昨天(6月3日)上去看的時候,就不知啥時變成了《手繪圖解.台灣史:寶島古今全知道!在地人不可不知、外國人值得一讀,閱讀百則關鍵大事,快速掌握台灣歷史來龍去脈,原來台灣是這麼回事!》。雖然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但我背脊是一陣涼,這不會是傳說中的自我審查吧?
無論如何,這不會阻攔我就是碰觸這個讓小粉紅玻璃心碎的乳滑禁忌話題的決心,儘管可能要至少再談個32年!
不過我從前年開始,就想要有個新的作法,就是與其僅談六四事件,還不如每年在六四紀念日前來讀本揭靈中國黑暗面或現況的新書,好好認識一下中國,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次要談的是《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 The Worker, the Factory, and the Future)。
《低端中國》作者羅谷(Dexter Roberts)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政治系,在校時學習中文兩年半。畢業後赴台灣師範大學繼續學習中文。之後回到美國,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主修國際事務,側重於中國研究和新聞學。
他是美國駐派中國的資深記者,從1995年開始採訪報導中國長達23年,曾任《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中國社長與《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中國社長,冒死採訪過無數中共高層、中國或外資企業的高層執行長,足跡遍布全中國各省,包括新疆、西藏等偏遠敏感地區,以及香港、澳門和台灣。
羅谷冒死報導議題涵蓋經濟改革、中美貿易與投資,工廠與農民工、人口與公民社會等等。他也曾遠赴蒙古、北韓、南韓,日本、印度、越南和柬埔寨等地,瞭解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力量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他近期的關注集中在中國政策,如戶口制度導致的當下社會衝突和階級差距對中國經濟發展未來的影響;中美競爭與中國崛起對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2018年他回到美國,目前擔任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Atlantic Council's Asia Security Initiative)高級研究員,同時擔任蒙大拿大學曼斯菲爾德中心(Mansfield Center)研究員,並在政治系任教。
《低端中國》作者羅谷深入廣東、貴州、湖北、安徽、海南、陝西各省,走訪了不少中國農村,關注農民工在現在中國經濟火車中扮演的角色和犠牲。去年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示警「六億人月收入1,000人民幣」,揭露「厲害了我的國」的真相。中國看似富強到在歐美亞非併購大量企業和土地,歐美日韓常可見出手闊綽的強國遊客,而中國大城市也紙醉金迷,大型建設以驚人的速度和低成本進行,背後的代價是大量低端人口被壓迫!中國人都不成乎自己漢族同胞的死活了,他們會成乎新疆和圖博的少數民族死活嗎?
羅谷透過與當地的底層農民工建立緊密、親切的關係,做長期的追蹤報導。他在《低端中國》中指出,雖然中國今日已經雄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沿海城市享有驚人的經濟成就,可以朱門酒肉臭,但戶口制度對農民工的剝奪、城鄉發展的落差、中央計畫經濟的僵化以及官員貪腐的遺害,造成中國內陸嚴重的社會不公與發展不足,路有凍死骨,埋下了危機的種子。
這些40年改革開放後被建官僚與企業聯手壓榨的農民工,貢獻了廉價勞力,成為中國製造的原動力、經濟奇蹟的火車頭,可是當他們淪為衰老、貧窮、低技術的低端人口,成為中國最大的潛在危機,口口聲聲為農民和工人而起義革命的中國共產黨,卻把他當作可以被抛棄的棋子,把維權人士和律師關進牢裡。
中國是全世界離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最遙不可及的國家,踐踏工人福利、嚴禁勞工運動與組織,全面性打壓農民工。農民工雖然對中國經濟無比重要,中國特有的「戶口制度」卻把他們貶為二等公民,規定農民工無法享有城市居民的醫療、社會福利與教育權利,全世界沒有像中國有這種限制人民自由的政策。而且,他們的子女還無法就讀公立學校、生病不能就醫。他們三不五時要忍受警察的隨時盤查,被打入「黑牢」勒索賄賂更時有所聞。
農民工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障,只得忍氣吞聲接受待遇極差的工作,成為各地為唾棄的低端人口,讓城市居民享受低廉勞動力的同時還被當作出氣筒。工廠靠這群廉價勞工累積巨大利益,但平均而言,鄉村人口的薪水只有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他們的犧牲成就了中國奇蹟,但也成了貧窮問題的根源,成了國家發展的不定時炸彈,而國家也需投入大量資源來管控和鎮壓他們。
因為農工民要從貧困的農村外出到城市打工,現今全中國有人數高達六千多萬的「留守兒童」。雖然父母去沿海城市打工,但他們無法在當地就讀公立學校。孩子被迫與父母分離、回到家鄉就學,要不然就是待在父母身邊,但是不能唸書,只能打零工賺錢,重蹈他們父母淪落底層的宿命。這種大量無法翻身的狀況,如果讓多數中國人投胎時有選擇,都不會再想要投胎中國,只有一些滯台中國人或海外華人例外吧?連中國高官和土豪都讓子女移民歐美了。
中國共產黨本以打倒地主、還地於農起家,如今官員卻在土地「集體化」名義的掩護下,一面大肆霸佔民產、搜刮農田,一面賤賣土地以圖開發。農民本身不僅無法享有買賣土地的果實,還被土地兼併嚴 重剝削!儘管政府花費了上兆人民幣的扶貧經費,大多數的農村居民仍然窮困。由上而下的提振鄉村經濟、創造內需市場計畫並不尊重農民的需求,而習慣城鎮生活的農民也得重新學習適應農村。
這並不是道義上的問題而已,《低端中國》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的逐漸減少與老化,過去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隨之而來的可能會是「路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 point),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路易斯(Arthur Lewis)於1950年代提出。論點指出,發展中國家的二、三級產業不發達,農村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務農收入低,城鎮工作的收入略高,大批農民因此湧入城鎮,而在農村勞動力耗盡後,城市勞工市場需要大幅加薪才能請到新工人。如果挑戰失敗,將會使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亦即低端產業已喪失競爭力,但又無法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產業。
雪上加霜的是,在中國人口逐漸老化的同時,也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希望以大量的高端機器人促進中國工業的自動化,以解決中國「人口紅利」遞減、勞工年齡老化的問題,奢望能彌補勞動人口減少的困難。可是大量引進機器人又可能會搶走農村人口所剩不多的就業機會,大量貧窮、低教育、低技術的農村人口也難以創造內需市場,這樣是否會惡性循環?《低端中國》大膽地預測中國不久之後的經濟崩潰!中國政要不可能不察,但他們可能為了自身利益冒險在台灣或南海發動戰爭以轉移注意力和加強國內統治人民的軍事力量!
疫情在武漢爆發的第一時間,中國當局試圖掩飾,這導致全世界喪失了最寶貴的應變時刻,然後全球更多性命的損失,死亡人數已超過三百多萬,差不多可以滅掉不少小國,但諷刺的是,隨後中國政府對疫情的控制遠勝於大多數國家,反而坐享漁翁之利!
全世界的民主自由國家,如果押寶在中國的經濟利益上,很可能會被反噬,深受其害。拜登上任前,很多台灣朋友認定他會親中賣台,但是目前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民主黨政府要逆轉川普政府抗中的決心和政策,而歐盟也暫緩批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中國在習近平的霸權領導下,在世界樹敵愈來愈多,內憂外患下對區域的穩定性造成嚴重危脅,民主自由國家再不團結,鯨吞蠶食下,中國鄰近國家就甭奢望能保有主權和經濟上的完整和自主!
張貼者: Gene Ng 於 上午10:35:00 0 意見
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不甘寂寞的微生物
醫學再昌明,我們仍難逃微生物的蹂躪。我說的不僅是流行全球造成跨國旅行門檻大幅提高的冠狀病毒,還有現在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流行感冒而已,而是我們身上天天就帶著的微生物,它們就能讓我們很不舒服。
我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幾個月前因為普通感冒,罹患了鼻竇炎,吃了一個多月的藥還未能根治,這幾個月一直反反覆覆發作,只要小感冒或睡眠不足就會加重病情,迄今可能都還留下病灶。另外,像是真菌感染的皮膚問題,還有一些女性朋友易感染的陰道炎、尿道炎等等,都很令人困擾。
近年,我們逐漸認識到微生物並不只是加害者──它們對我們無比重要,不少動植物在完全無菌的狀態下,甚至會一命嗚呼;拜日新月異的DNA定序技術所賜,科學家終於能夠在不需要培養出微生物的情況下,精準地分析各種環境的微生物相,辦認出大量的新物種,並且重新理解它們對生態環境以及我們的健康之重要性。科學家也提出了「衛生假說」(Hygiene-Hypothesis),認為如果在我們成長的過程,接觸的微生物太少,長大後可能容易罹患過敏或自體性免疫疾病。全球疫情肆虐下,不需要1111的加持,殺菌產品就賣得特別好,我們是否一再營造出了微生物不足的環境呢?
微生物究竟是敵是友,並非三言兩語就能道清,我們還是請專業的來吧,讀讀這本《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細菌病毒如何決定人類的生活,以及我們該如何自保?》(Ein Keim kommt selten allein: Wie Mikroben unser Leben bestimmen und wir uns vor ihnen schützen)。作者之一的馬庫斯.艾格特(Prof. Dr. Markus Egert),博士學位主攻分子微生物的生態學,他並非一直待在象牙塔裡的學者,而是在清潔衛生與藥妝產業工作了幾年之後,擔任德國富特旺根應用科學大學(HFU)微生物學與衛生學的專任教授,專門進行人體與居家環境微生物群的研究與教學。
近年台灣書市出版了大量關於微生物相關的科普書(請參見〈我包羅萬象〉、〈我們生命共同體的巨大衝擊〉、〈我也只有10%是人類〉),不過《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仍然相當與眾不同。艾格特有業界研發對付微生物的產品之經驗,最早研究體味和止汗劑,對此有不少著墨和建議,他後來也研發基改細菌的酵素用做洗衣精的添加,對洗衣衛生也有探討。因此他的視角和許多學者不太一樣,不僅提供大家有趣的微生物學知識,也著重在與人體衛生最息息相關的部分,並且討論了我們居家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一直以為細菌是單細胞生物,這點當然沒有錯,但要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脅,它們甚少單打獨鬥──不只是打群架,它們甚至有如古希臘、古羅馬士兵一樣會防守佈陣,形成極難對付的生物膜(biofilm),免疫細胞、藥物和傳統殺菌方法都難以突破。要徹底對付致病細菌,很可能得破壞其生物膜陣形,阻斷細菌間互通有無的訊號傳遞,才有可能讓它們潰不成軍。
艾格特列舉微生物界少數的犯罪份子的惡行惡狀,從中指導我們防範之道,以免惹病上身。它們分別是絞肉裡的敵人「沙門氏菌」、一中全中的「諾羅病毒」、雞身上的恐怖東西「曲狀桿菌」、可避免的「輪狀病毒」、變色龍「流感病毒」、僵屍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祕密致病者「黴菌」、噁心的寄生蟲「蟯蟲」、孕婦的惡夢「李斯特菌」和「弓蟲病」、歷史悠久的折磨「疥瘡」;他也討論了德國遠方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傳染病,並且提共了遠遊時預防傳染病的注意事項。
致病的細菌其實是極少數投機份子,我們的一生都和大量無害甚至有益的微生物為伍,單單身上的原核細胞數量,就是我們的真核細胞的好幾倍,我們也利用它們來幹不少髒活、累活。不管我們使用多少殺菌產品或者在家裡使用了多少清潔劑,都不可能把它們趕盡殺絕,甚至還會為致病菌清除阻礙它們做強做大的其他益菌。艾格特也列舉了一些不用消毒劑就能控制家中微生物不當滋長的簡單方法。
我們呱呱落地時理應從母親產道繼承來自媽媽的益生菌,因此剖腹產的新生兒較易罹患過敏或其他疾病。過去把母親陰道分泌物塗抹在剖腹產新生兒身上的作法被醫院視作邪門歪道,但近年在醫界已成了普通常識。拜愈來愈精緻的食物所賜,我們腸道內的微生物多樣性大不如古人,而微生物多樣性貧乏,很有可能和不少文明病有關,科學家近年也發現,一些藥物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方式,除了直接的藥理功效,也有可能是透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相的方式。
其實,艾格特並不太相信近年流行的衛生假說,他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早年感染病菌能增強人的抵抗力,但他同意以強效化學藥劑大舉摧毀我們周圍的微生物,並非明智之舉,因為要對抗壞菌,好菌必不可少,但殺菌劑、消毒劑和抗生素卻是無差別攻擊。另外,我們居家人工製造出的環境,對微生物來說卻是極端逆境,很有可能因為施加這種強力天擇而演化出無人能擋的超級細菌。近年細菌的抗藥性就讓醫界超級頭痛,數以千計的人死於多種抗藥性細菌,我就有朋友的父親原本只是動個小手術,但院內感染讓他迅速因壞血性休克而逝世。
《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讓我們見識到居家環境中對微生物的一些迷思,例如家裡最多細菌的地方居然是廚房!相較之下,廁所可能反而因為較常清洗而更乾淨。光菜瓜布就有超過五百四十億隻細菌,即使使用清潔劑,也難以把它們全都殲滅,他在媒體上透露這消息,在歐美引起軒然大波。艾格特警告我們病從口入的危險,因此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要如何做好各種餐桌、冰箱、砧板、洗碗機的清潔工作。看到有些細菌如此堅韌不拔,真是令人敬而遠之。
艾格特在《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也談了那些年他們追的微生物。他大膽地收集了教堂的聖水,發現每毫升聖水的帶菌量可能高達十七萬隻,其中不少是會致病的。他也呼籲教堂要在聖水中加鹽,定時清潔容器並且避免讓聖水接觸傷口,否則會讓信徒提早去見上帝。他還提到,人會從事宗教活動,可能是微生物操控下的結果哦!
台灣現在在冠狀病毒疫情全球流行下暫時守住了陣地,但近來幾乎天天都有境外移入的案例,大部分是搭機回台的國人或前來工作的外籍移工。冠狀病毒在飛機內是否會大肆傳播,是大家關注的議題。艾格特就指出,SARS就有在飛機上傳播的紀錄。可是他卻也指出,因為氣流和空氣過濾的方式,流感病毒在飛機上其實並不容易傳播,希望冠狀病毒也是如此;飛機上的病毒、病菌是大家共同關心的,科學家要關心的還有微生物的星際旅行哦!人類要在長途太空旅行中如何和微生物和平共處,也考驗著我們對它們的理解是否足夠及正確!
《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也在如健身房衛生、兒童衛生、寵物衛生、雙手衛生上也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仔細參考哦!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