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幸福快樂的科學--《這一生的幸福計劃》(The How of Happiness)推薦序






快樂學,在21世紀已經成了顯學。這顯示在西方經濟日趨成熟,生活品質得到很大的改善,連亞洲不少國家也快速地脫貧,並且在物質生活上和西方強權並駕齊驅後,人們開始思考在難以再增進富裕的物質生活後,我們是否比過去更快樂了?

我們無疑是活在一個超級幸福的時代,不必像祖父母甚至父母輩們成天擔心會不會有一頓沒一頓,大部分讀者也不需要每天在烈日或寒風下揮汗在田裡工作,甚至連擁擠惡臭的工廠都沒待過;也不需要擔心被各種寄生蟲或病菌感染後,無藥可醫地飽受折磨後痛苦地死去。可是,在物質生活更富裕的大城市,為何愈來愈多人反倒活得愈來愈不快樂呢?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

我從前是個相當不快樂的人,大學時期常陷入憂鬱的情緒不可自拔,最難過的時候坐在清大相思湖邊,曾想過要跳下去一了百了。為了消愁,因酒醉幹出的荒唐事難以計數,有幾次甚至不得不到諮商中心求助。雖然每次去諮商中心談過後心裡會好過一些,不過卻苦於找不到治標之道。

這問題一直持續到大四上的心理學通識課中,授課老師非常推薦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學習樂觀》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解釋說樂觀其實是可以學習的。說完還在台上像是喃喃自語地很感慨的說,她這生遇到很多很聰明卻不成功的人,看來人生的成功與否似乎和聰明程度沒有太大的關係,樂不樂觀或其他人格特質其實更加重要等等(請參見〈學習樂觀地樂觀學習〉)。

讀了《學習樂觀》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真像遇到了貴人!當時原本覺得諸事不順,以致愈來愈憂鬱和悲觀,一直感到力不從心,有陣子親情、友情、感情上頻遇挫折,甚至有種鬼打牆的感覺。讀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一切都不是我的錯,而且既然悲觀是學來的,樂觀當然也能學得。學習樂觀,其實主要是戒掉悲觀的想法,不把過錯都往自己身上攬。除了改變自己的心態,後來還參加了一些禪修訓練,讓自己的身心更容易放鬆,更能從容地面對困難和挑戰。相較於很多人愈來愈多煩惱和不快樂,雖然現在還是有不少煩惱和困擾,但是我敢說自己現在比十多年前更快樂和自在了!

有一個英國與美國大學合力完成的全球調查,在70個國家找來200萬人作調查,問他們「你們快樂嗎?」結果發現,每個國家受訪者的「快樂指數」,隨著年齡成長,呈現「U」字型的變化。20幾歲還蠻快樂的,但從30歲以後,快樂指數就開始逐年下降,要到50歲以後才慢慢回到高點,到了60幾歲又可以和20幾歲時差不多快樂。這個神秘的快樂「U」型圖,在44歲的時候達到最低點。這表示,假如你現在是35歲,有可能明年要比今年更不快樂,後年又比明年更不快樂,就這樣一直下去,直到44歲才能翻盤。

我看了這篇報導,恍然大悟,最不快樂的年紀是44歲,那最快樂的年紀呢?原來也是44歲!20幾歲青春時期無憂無慮好快樂,但隨著年齡增長,卻愈來愈不快樂。如果你知道明天會比今天慘,後天會比明天慘,你還快樂得起來嗎?當然快樂得起來,因為花開堪折直須折,所以年輕時要把握現在,活在當下!那為什麼說44歲反而是最快樂的?因為如果你知道明天會比今天快樂,後天會比明天快樂,那你還能不快樂嗎?當然很快樂啊,因為你終於可以真正期盼未來了!我今年37歲了,我還有七年就能夠到達人生最快樂的一年!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國際調查中,快樂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例如北歐國家,自殺率也比較高。暢銷書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書《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 反敗為勝?》David and Goliath: Underdogs, Misfits, and the Art of Battling Giants)中指出,這有可能是因為「相對剝奪感」在作祟,也就是天生比較悲觀不快樂的人,在周遭人們都感到快樂時,反而更突顯了自己的不快樂,於是更加悶悶不樂。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一個天生較不快樂的人,可能也應該要避免和太快樂的人相處(請參見〈以小勝大,以弱制強!〉)。

這一生的幸福計劃

《學習樂觀》基本上算是本科普書,內容並沒有太多實用建議,不過已經夠受用了。在過去二、三十年,正向心理學的發展取得更多成果,對造成人們快不快樂的因素也有更深入的研究。這本《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快樂也可以被管理,正向心理學權威讓你生活更快樂的十二個提案》The How of Happiness)正是用實證的科學方法,告訴讀者如何運用心理學的各種發現,促進自己的幸福。《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並非是賣藥膏的勵志書,而是集結許多心理學大師之研究的大成,並且和他們並駕齊驅,除了塞利格曼〔還著有《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和《邁向圓滿:掌握幸福的科學方法&練習計畫》Flourish)〕,還有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著《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A New Psychology of Lov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Spiritual Growth)〕和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著有《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

《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作者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來自俄羅斯,現在是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是聞名歐美的實驗心理學家。她投入快樂科學的研究將近三十年,多年來進行「快樂介入」(happiness interventions)的研究。這本《這一生的幸福計劃》榮獲許多好評,本書不僅實用,也列舉了許多嚴謹、可靠的研究成果,並且也誠實地說明了證據缺乏或不明顯之處,所以可以當心理學科普書閱讀。

柳波莫斯基在博士班就開始探究快樂這個主題。她的博士班導師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羅斯(Lee D. Ross)教授曾告訴她,他有一位朋友,雙親喪命於二戰時納粹大屠殺,可是卻沒有沉溺於哀痛,而是活得很快樂。在當時,心理學家雖然已經觀察到,相同的事件會給不同的人迥異的看法與想法,但卻很少探究事物的不同詮釋對健康和幸福的影響。從前人們認為,快樂是一種模糊而不科學的概念,所以心理學家過去柿子挑軟的吃,不願意碰觸這個主題。

雖然過去沒有儀器可以精確地讀出受試者參與研究時的快樂程度,但是柳波莫斯基已奠定了一些基礎,把科學的嚴謹帶入了實驗心理學的領域。她設計了一套「主觀快樂評量」,因為她堅信每個人自我認定的快樂感是最重要的,所以包含了評量快樂時所需的感覺和判斷層面。她在實驗時很少直接接觸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他們通常都是在自己家中,用電腦來回答問卷,以陳述他們在真實世界裡的快樂感受。她使用了數項交叉檢查,來評估受試者的認真和誠實度,例如花了多少時間來完成問卷等等。

《這一生的幸福計劃》第一部分問了幾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能夠更快樂嗎?你有多快樂?為什麼?根據研究成果,柳波莫斯基在《這一生的幸福計劃》開宗明義即告訴我們,為何有些人天生比較快樂,有些人天生較陰鬱,因為一個人快不快樂,有一部分因素是由基因決定。我們的快樂程度有五成是在出生時就已決定,有些人很容易感到愉快,有些人卻需要更努力才能達到和維持快樂。不過像快不快樂這樣的複雜性狀,後天的環境因素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其中情境(例如升遷和中獎)決定了一成,另外四成就是我們選擇的活動(主觀行為)。柳波莫斯基告訴我們,有些讓我們快樂的事,是傳統的智慧,例如助人為快樂之本;有些則否,例如租屋的人比買房的可能還更快樂。




她在書中破除三大迷思,讓你瞭解到快樂不必向外尋找,這也是為何在社會經濟愈來愈富裕後,不快樂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我們以為豪宅和名車能帶給我們快樂!甚至我們也以為升官發財會讓自己快樂,可是美國有許多中樂透大獎的得主幾年後卻活得更悽慘!事實上,有許多祖師大德早已告訴我們,真正的喜樂需要向自己內心索求!

柳波莫斯基也指出,我們無法改變遺傳,也很難掌控情境,能不能快樂,關鍵是我們能否透過自身的力量來改變。柳波莫斯基在書中的第二部分提出一打的快樂方案,其實都不算是什麼秘密,很多宗教、哲學和傳統智慧都曾提到:


一)表達感恩
二)培養樂觀心態
三)避免想太多與社會比較
四)行善
五)培養人際關係
六)發展因應策略
七)學習寬恕
八)增加心流體驗
九)品味生活樂趣
十)設定及追求人生目標
十一)信仰宗教或培養靈性
十二)照顧身體(冥想、運動、表現得像一個快樂的人)

以上方案並非所有能夠快樂的行動,柳波莫斯基只是列舉了從她的研究中發現有效的,並且這些方案也夠廣泛,讓大部分讀者都能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以我自己的經驗,這些方案只要在讀完後,切勿貪多,只要挑或兩、三個或三、四個來實行就很足夠了!例如我過去主要是培養樂觀心態、設定及追求人生目標、品味生活樂趣和禪修冥想。如果你已先找到其中一個有效的,書末的附錄會給你一些建議。

人生總有起起伏伏,如何讓快樂行動方案持久呢?柳波莫斯基在書中的第三部分,指引大家長保快樂的秘訣,提出快樂的五個保鮮法:正面情緒、最佳化時間安排和多樣化、社會支持、動機和習慣,這些保鮮法也都有實驗證據的支持,舉個例來說,研究發現讓參與者去做不同類型的好事,比強迫人們去做一成不變的善事,前者會讓人覺得更快樂。

這些快樂方案,乍看之下和許多勵志書籍差不多,不同的是柳波莫斯基在這本書中提出的不是她的看法。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對快樂的看法,有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見得適用到其他人身上;有些則很有可能只是種「看法」,完全沒有學理上的根據,甚至純粹是吹牛和嘴砲,把教導他人快樂當作學校裡的作文課來應付。

柳波莫斯基在《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中的每個方案中,都具體地提出實際的做法,每個方案的具體實行方法也都有心理學實驗的驗證,並不像市面上大多數的勵志書都只有空泛的內容。柳波莫斯基的目標,不僅是要驗證十二個與快樂有關的策略之有效性,而且身為一位傑出的學者,柳波莫斯基同時還想瞭解快樂是如何起作用,因此她在書中很具體地提出各種行動的時機、新鮮感,也提出各行動有效的心理學根據,很有說服力。

快樂和不快樂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你有快樂的權力嗎?這是個很重要的價值觀問題,尤其是在台灣的社會,年輕人比父母輩少吃很多苦,是理所當然的嗎?我們該忘卻國家社會的各種難題來追求小確幸嗎?如果世上還有人在受苦,我們該追求快樂嗎?什麼是真正的快樂?這恐怕在哲學和宗教裡頭是個大哉問。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世間所有的快樂其實都是苦的根源,不過苦行固然無益,但也不要為了追求快樂而強求。快樂,值得我們非得要去追求嗎?我想,反過來我們可以問自己,讓自己痛苦受罪,難道會有意義嗎?印度的苦行者之所以甘受巨大的痛苦,無非也是為了來生永遠的快樂,雖然那樣是徒勞無功的。

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之所以煩惱和焦慮,無非是為了要趨吉避凶,警愓潛在的危險。初生之犢不畏虎,過度樂觀膽大,在過去的社會會遭到許多實際的危害,可能就無法繁衍後代子孫了。這就是為何「天生樂不樂天」是有遺傳基礎的。可是,過度的擔憂,以致成天躲在洞穴裡,那要由誰來覓食和遷徙呢?於是,在族群中雖然有比較三思而後行的人,但也要有比較大膽進取的人。

很多事物的發生都能夠讓我們不快樂,例如失戀會難過、家人過世會傷心、被老闆公然辱罵會氣憤,可是我們也需要瞭解,什麼是正常的不快樂,還是純粹自尋煩惱。如果愛人離開,轉個念馬上就不難過,這還算是正常人嗎?沒有人知道失戀或遭逢噩耗後,得花多久時間才會恢復。我從前遇到一位非常風趣幽默的老師,因為種族因素,他最深愛的女友必須離開他,他失戀後花半年時間才恢復正常。知道連樂天知命的人都要花半年才能從失戀的傷痛中復元,我難過一年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不快樂,也有可能帶給我們意義,只要還存在一個信念,那就是讓我們知道危機真的出現了,才能真正化危機為轉機。失戀了,痛不欲生,不就是因為自己真的很愛那個人嗎?家人過世了,傷心欲絕,不就是因為他/她對你非常重要嗎?被老闆責罵,不就是讓自己痛定思痛而改正的機會嗎?現實中,我有朋友遇到冥頑不靈的下屬,後者練就一副正向心理的神功,不管被上司如何教訓,總能夠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仍舊和上司稱兄道弟、嘻皮笑臉。這樣的人可能自己不會不快樂,不過帶他的人肯定會很不快樂;也因為他不會痛,所以更不會定下來思痛,也就沒有真正改進的機會。

與其去追求一個叫作「快樂」的抽象感受,我們何不換個角度,用書中的行動方案讓自己減少無謂的煩惱、焦躁和憂慮。悲觀和憂愁的憂人,不僅自己受罪,常常也讓周遭的親戚朋友感到灰暗和難過。快樂和不快樂,有時候可以給我們正面的意義,可是無謂的煩惱、焦躁和憂慮卻可能毫無意義,如果不能正向迎接我們的人生,可能會給周遭的親戚朋友帶來困擾和擔憂。這本《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不僅可以讓你的人生更正向,也能讓你的家人朋友更愉快!






閱讀全文...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進擊的塵土…






在看《羊毛記》Wool)時,心中有點很奇怪的熟悉感,到了讀《塵土記》Dust)時,更有種強烈的即視感…

《塵土記》是《羊毛記》的完結篇,咦?不是「地堡三部曲」(Silo Trilogy)嗎?怎麼才兩部就GG了?原來,《星移記》(Shift)才是正港的第二部曲,算是《羊毛記》的前傳,而《塵土記》其實是第三部曲,只是出版社鸚鵡螺文化擔心讀者會等到凍未條吧,才決定先出《羊毛記》的續集也是完結篇的《塵土記》。《星移記》繁體中文版應該會在今年夏天出版(請參見〈詭譎的羊毛…〉)。

《羊毛記》和《塵土記》有點讓我想起宮崎駿的《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地堡三部曲」的女主角茱麗葉有點娜烏西卡(ナウシカ)的影子,而男主角盧卡斯就是猶巴(ユパ)?在《風之谷》中,人類們生活在僅存的小面積土地上,在面對巨型昆蟲和會釋放瘴氣的腐海森林包圍威脅下積極求存,這不就像極了《羊毛記》裡頭人類在地堡躲避外面充滿毒酸的世界?

不過,在看《塵土記》讀到一半,朋友丟訊息說《進擊的巨人》(進撃の巨人)的漫畫更新了,趕快去看。我才突然間意會到原來《羊毛記》及《塵土記》和《進擊的巨人》原來也有不少有趣的雷同,所以才會有那麼強烈的即視感XD

一、在《進擊的巨人》中,好幾百年前,人類近乎被捕食殆盡,倖存的一小部分人類住進牆壁內,就像「地堡三部曲」中,絕大部分人類都被毒酸消滅,只剩一小部分人類住進地堡裡。

二、人類避居牆壁內和地堡中已經有幾百年了,似乎沒有人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事,而試圖瞭解真相的人都會被滅口。

三、同樣有許多重要角色,一出場或出場沒多久,或者在不注意時,就一個個GG了XD

四、《進擊的巨人》中,城牆總共有三道,由外往內分別為「瑪利亞之牆」(Wall.Maria)、「蘿絲之牆」(Wall.Rose)及「席那之牆」(Wall.Sina)。瑪利亞之牆與蘿絲之牆之間距離100公里,蘿絲之牆與席娜之牆之間距離130公里,席娜之牆與正中央距離250公里;而地堡也大致上分為三區,每區有48層,每層有10公尺高。

五、人類為了躲避巨人的威脅,把生活的區域,包括住宅區和農地等等,全部都用巨大又堅固的牆壁包圍起來而成型的「城塞都市」中居住。統治手段採取王政方式;而地堡也分成機電區、有負責網路和伺服器的資訊區、有種植蔬果的水耕區、有分配資源的物資區等等,人民也必需完全服從公約和指令。

六、《進擊的巨人》有城牆教(ウォール教),是在牆內地區進行傳教活動的宗教組織。崇拜保護人類生存的牆並將其神化,神職者及教徒在脖子上掛著附有三道牆徽章的項鍊;《羊毛記》和《塵土記》也有位神父強烈反對茱麗葉的各種冒險行為,並解釋地堡是神拯救世人的恩典,不容任何改變和破壞。

七、人們在這隔絕的環境裡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艾連•葉卡(エレン・イェーガー,Eren Jaeger)十歲那年,60公尺高的「超大型巨人」突然出現,以壓倒性的力量破壞城門,其後瞬間消失,巨人們成群的衝進牆內捕食人類;在《羊毛記》中,百年來乍看之下相安無事,而暴動的歷史很快就被抹滅,直到發生了保安官「出去」的事件,甚至茱麗葉拒絕擦拭鏡頭,還顛覆了眾人所以為的事實,導致整個地堡的命運翻天覆地地改變!

八、《進擊的巨人》中最優秀的士兵被招募到維護王權的憲兵團(憲兵団),《羊毛記》中最優秀的人才擔任實際上控制地堡生死的資訊區主管。

九、艾連•葉卡在超大型巨人破壞城門後就再也沒見到生死未明的父親,茱麗葉也有廿幾年沒再見過父親,是否意味著父權的旁落是英雄再起的契機?

不管是同樣火紅到爆的《進擊的巨人》,還是《羊毛記》和《塵土記》,同樣都非常寫實,就是有權有勢的高層可以為了掩蓋真相而不擇手段,權力的渴望比大過對整個局勢的掌控,並且以及視子民如草芥,一切統治手段和內容都以利大以弊為理由而合理化。英雄就是對順從的抗拒,勇敢、堅毅地追求真相的解答。

對當權者而言,不僅真相不重要,甚至還不能讓人民知道真相,因此一切都要黑箱作業。一旦真相曝光,他們就無法再利用恐懼和危脅來操控子民;資訊的內容和流通都需要受到管制,讓人只能打打嘴砲安於現狀,裝做一切和平天下無事,以為順從才是對全民極為有利的;「出去」就意味著送死,大家一邊唱衰還一邊看戲;恐懼,在末世作品中,是用來收買人心,是讓人順從的!

然而,如果天下太平是因為黑箱作業操弄人心和資訊而來的,總有失控而崩潰的一天,因此當手緊緊地握著寶貝太久,就失去了知覺無法再有效判斷力道;愈是攻於心計,就愈要緊緊盯著棋盤,一步都不能出差錯!因為一步錯,步步錯!由於當權者後來只想從順從者那取暖,無法並且也不想瞭解人民的「速球」(訴求),遲早會被三振!再快、狠、準、辣的小刀,總有一天還是會遇到無招勝有招的獨孤九劍!一旦某個環節不對勁了,感到憤恨、覺得被欺騙的人們就起而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法反抗!

開創歷史的,從來就不會是順民,而是悲天憫人的勇者。即使英雄有了勇氣對抗黑暗的深淵,還是得忍受順民的冷嘲熱諷,因為讓羊毛遮蔽雙眼,不會有看不慣的事物。要把羊毛扯開,需要的不僅是勇氣,還要有能夠接受真相的智慧!

是誰能夠決定人類的命運呢?是試圖隻手遮天的獨夫?還是用各種數字計算存活率的伺服器?人類的希望、夢想和慈悲,是否讓命運超出獨夫和伺服器的算計以外?《塵土記》《羊毛記》,會給你更多答案!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詭譎的羊毛…






《羊毛記》Wool)被評為科幻小說界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讓很多人欲罷不能。好萊塢大導演雷利史考特(Sir Ridley Scott)與福斯影業已聯手買下《羊毛記》電影版權,將改編成大銀幕作品,令人非常期待。《羊毛記》英文版銷量已經超過60萬冊,其中六成以上是電子書,並已賣出全球22國版權。

休豪伊 (Hugh Howey)寫科幻小說《羊毛記》的契機是2011年夏天,為了悼念相伴多年的狗兒。在多次被出版社和文學經紀人拒於門外,他凍未條就利用Amazon.com出上自費出版一途。《羊毛記》的電子書爆紅,以致他預測未來將會有九成以上的出版都是電子書。

《羊毛記》的故事設定在遙遠的未來,那時候地面上,空氣中瀰漫著致命的毒酸。人類早已避居地底有如蟻丘般的巨大地堡(Silo),沒有人知道地面上究竟是什麼模樣。地堡總共144層樓,每層樓高將近十公尺,從最底層到最頂層,總高度超過一公里,想像一下台北101放大後,整根倒過來插在土裡吧XD

地堡怎麼來的?沒有人知道,只有神父不斷地宣稱是神仁慈地讓人類能夠生存而建造的。地堡不僅是建築結構像蟻丘,連分工也像足了螞蟻:地堡裡生活了上千人,裡面分工嚴密,有維持治安的保安官、有維持發電機運轉的機電區、有負責網路和伺服器的資訊區、有種植蔬果的水耕區、有分配資源的物資區……

因為資源有限,地堡裡一直只能維持固定人口,每個人都先植有避孕晶片,任何夫妻要生育小孩,還得要經由抽籤來決定。儘管是在科技發達的未來,但是地堡裡的聯繫卻極不方便,使用電郵要花掉辛苦掙來的薪水點數……

地堡裡最大的禁忌,就是不能嚷著要「出去」,結果是唯一死刑!處刑的方式就是讓死刑犯實現心願,出去時還得順便清洗監視外界的攝影機鏡頭。死刑犯會穿上防護衣,外出手持羊毛布擦拭鏡頭。由於空氣中的毒酸實在太強,防護衣也都撐不了多久,死刑犯會開始瘋狂嘔吐、肺開始融化……頂樓牆上的巨大螢幕,可以看到外面的山丘上堆積的屍體。每當執行殘酷的死刑時,居然就成了地堡裡的節慶,人們爭先恐後地請休假到頂樓觀看……

《羊毛記》一開頭保安官霍斯頓,步履沉重地走上一層層螺旋梯,來到羈押室,趁大家不注意時把自己上鎖在裡頭,然後把鑰匙交給副保安官馬奈斯,宣告自己要「出去」。他的妻子愛莉森三年前突然發瘋似的嚷著發現了真相,要出去證明給大家看。他身為保安官,只得親自走她上路,而她卻一去不回。三年來他日夜研究她生前見過的文件,發現了驚天動地的大秘密,於是……

地堡的首長是一位70歲的老太太詹絲 ,深受眾人愛戴。連她最得力的部屬保安官也走了,她必須找一個人來接替他,查出真相。馬奈斯不知為何不願意升任保安官,他推薦的最理想人選,卻是在最深的底層,一個謎樣的傳奇人物--茱麗葉。詹絲為了探訪茱麗葉,從螺旋樓梯走下去,經過地堡的三區,每區48層樓,帶領讀者進入地堡深處,觀察其中運轉機制,一瞥地堡的階級和分工,以及危機四伏的政治。

到頂層擔任了保安官的茱麗葉馬上要偵辦暗殺疑雲,同時也試圖找出驅使霍斯頓夫妻選擇出去的真相……宅男盧卡斯每天晚上到頂樓餐廳,透過螢幕觀看星星,與茱麗葉發展出一段曖昧情愫……追查和掩飾真相的角力,在地堡引發了腥風血雨……

精彩絕倫的《羊毛記》真的令人很難放下,因為整本小說充滿懸疑、緊張、詭譎的氣氛,讓人想要一直讀下去尋找答案,難怪會有作家把它和毒品相提並論。

《羊毛記》一開始就讓讀者不禁要問很多問題,而且問題會愈問愈多:地堡是怎麼來的?生化浩劫?核污染?裡頭的真相到底是啥?為何接近真相的人都得死?地堡外面究竟是什麼模樣?那些人為何會一個個出去?背後是什麼力量在驅使他們?一個執行法律的最高官員為何會觸犯地堡最嚴重的罪?他的妻子愛莉森到底發現了啥真相?為何茱麗葉年紀輕輕便離開醫生父親?她為何寧可當與機械為伍,廿年來也不願面和父親見面?資訊區主管白納德為何敢膽違抗首長?為何不管原本有多嘴硬,出去的死刑犯都願意乖乖地擦拭鏡頭?……

《羊毛記》是部典型的反烏托邦小說,在是那虛擬想像的境界,反映的是與理想社會相反的,是一種極端惡劣的社會最終形態。《羊毛記》的書名「羊毛」(Wool)有幾個含意,羊毛是用來擦拭鏡頭的,但也有蒙蔽真相之意,而且羊毛出自羊身上,綿羊是溫馴的,但也是讓人宰制的畜牲。

《羊毛記》刻畫了地堡暗潮洶湧的政治暗流。地堡的社會表面上充滿和平,但內在卻充斥著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如階級矛盾、資源緊缺、犯罪、迫害等。《羊毛記》揭示出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人類並沒有真正的自由,地堡所有行為都受到公約和指令限制,而願意知道真相的人少之又少……

待續……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利大於弊的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






《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從恐怖主義、能源危機、核能安全、太空競賽到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真相》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Headlines)後(請參見〈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必須面對的科學真相〉),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的物理學家理查‧繆勒(Richard A. Muller)再接再厲,推出《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頂尖物理學家眼中的能源真相》Energy for Future President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Headlines)。

《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探討的能源議題頗廣,包括了以下等等問題:萬一發生大地震,核能發電廠會宛如車諾比般大爆炸嗎?持續施行節能減碳政策,真的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減緩全球暖化的腳步嗎?我們是否還有其他替代性能源選擇?下一個能源開發重點又會落在哪裡,蘊藏豐富的天然氣?只要有日照就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除了積極發展替代性能源,節省能源是否也具可行性?而因為過度開發能源所導致全球暖化、氣候異常,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太陽能、地熱、風力等替代性能源何時才能大規模量產?是否能夠真正解決能源問題?電動車是否具有發展潛力?能夠成為未來運輸主力嗎?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為何我們現在仍仰賴石油?燃煤發電廠提供穩定便宜的電力,卻使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該如何取捨?

基本上,《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有將近一半的內容就是和能源相關的,包括了〈第二篇:能源〉、〈第五篇:全球暖化〉和〈第三篇:核子裝置〉的一部分。由此可能,對認真的國家領導人來說,能源相關的議題恐怕是物理學家顧問最大的工作之一了!而且,能源涉及的還不僅是物理和工程,甚至涉及了國家安全!事實上,國家安全才是《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一再強調的主題,物理學只是作為工具。

然而,要應付能源危機、景氣復甦、拯救全球暖化,確實全都少不了科學,否則無法直搗問題的核心。《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從科學面向出發,但也不設限於科學面,深入淺出地解說能源問題背後的真相。在政治上,很多老人都沒救了,這點理查‧繆勒也很清楚,所以他才向諄諄善誘地向未來領袖們,也就是勇敢的年輕人提出說明與建言〔所以他的書的對像都一定是「未來總統」(future presidents)而非「現任總統」(current presidents)〕,試圖打破政客與媒體大肆渲染的嘴砲之種種誤導。

雖然《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整本書的內容大致上在《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也有,不過《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裡的資訊更詳細也更新。例如《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出版時,還未發生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 )以及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所以理查‧繆勒很識趣地在《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開頭就討論這兩大能源災難。

能源掌控了一個國家的命脈,美國甚至為了保障能源供及的安全,而設立了一個內閣行政部門--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當然,不僅是美國,能源政策也是絕大部分先進國家的未來領袖,從現在就該好好地上的一堂課!能源作為世界上最舉足輕重的商品,許多國家為了爭奪能源不擇手段,甚至不惜發動戰爭。美國攻打伊拉克為了啥?全世界人民,除了少數天真到不行的人會相信那是為正義而戰,都心知肚明為了是啥!

原油價格的波動就足以衝擊民生物價,例如油電雙漲,造成人民痛苦指數攀升,在不少國家還釀成暴動。能源問題向來錯綜複雜,牽扯經濟民生、政策發展、外交關係都十分深遠。在美國的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中,深喉嚨(Deep Throat)告誡《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1943-)要「追查金流」(follow the money),如果要瞭解許多國際事件,那麼就要「追查油流」(follow the oil)。可是如果沒有多懂一點能源科學,那麼不僅無法追查油流,也可能輕易迷失在專家學者的論戰之中不可自拔。不相信的話,去讀讀反核和擁核陣營的筆戰吧XD 甭說要做出正確的決斷。

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和科普作家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在《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也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能夠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物資生活最富裕的時代,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因為有了石油的開採和利用(請參見〈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美國近年在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突破,也將讓美國的能源安全之保障大幅提高。

不過,油可載舟、亦可覆舟。在我們大量使用能源之際,也可能會受到能源反噬,該如何防範?理查‧繆勒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他起先公然質疑全球暖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之說,於是帶領一群柏克萊的菁英,大規模地分析了海量的資料,結果發現原來地球平均溫確實上升,而且可以用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來解釋!因此,理查‧繆勒還要告訴未來總統,不僅要努力保障能源的供及,更重要的還有尋找各種替代方案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查‧繆勒很仔細地分析他對各種替代方案的見解,並且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不過二氧化碳排放也是國際政治問題,因為快速發展的中國需要配合,現在中國也積極開發頁岩氣,算是被理查‧繆勒料中。

讀了《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瞭解能源真相,就能不再人云亦云了吧!呃,不對,儘信書不如無書,我們也不該讀了《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就跟著繆勒云亦云。身為一個擁核派,繆勒反而並沒有說服我要支持核四,因為他拿海嘯上萬的死亡人數來和因核災罹癌的死亡人數相比,並無法說明核電有多安全,加上他完全把受核災影響的人數,那些流離失所,經濟大受打擊的人數忽略掉了。日本當時因為風向的關係,有很大比例的輻射物飄離日本,如果當時吹的是東風,直接衝擊到東京,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台灣北海岸一年到頭有一半時間吹東北季風,剛好是核四往台北盤地的方向……

況且,美國地大物博,核電廠離首府不像核四離台北市那麼近,核能普遍安全的問題,也不該過度延伸至所有核電廠都安全。關於我對核電的淺見,請參見〈核必有核不可?〉吧。

閱讀全文...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誰的地獄?






丹·布朗(Dan Brown)的《地獄》Inferno)男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家羅伯·蘭登(Robert Langdon)躺在醫院病床上開始,他失憶了,腦筋也變得鈍鈍的,不過當然一定還會有正妹出馬。不過《地獄》開頭出現一個留着龐克頭、身穿黑皮衣、飆重機的女殺手,差點讓人誤以為是在讀《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的義大利篇。

《地獄》有丹.布朗費心佈建的懸疑推理劇情,根據義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的生平事迹以及史詩《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地獄篇〉(Inferno),還有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畫作《九層地獄圖》(La Mappa dell) 、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 )畫作《馬西亞諾戰役》(Battle of Marciano)上的謎樣字眼「尋找,你就會發現」(Cerca Trova)展開一連串的追逐。《地獄》中,蘭登因失憶而敵我不分卻又不斷遭到四面埋伏的情況下,歷經多重驚心動魄的危難,才得以抽絲剝繭地還原被刻意掩藏的事實真相。








和他以往的羅伯·蘭登系列《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和《失落的符號》The Lost Symbol)一樣,《地獄》提及大量歐洲畫作、雕像、文物、教堂、花園和歷史名人外,在三個世界上最有歷史意義、遍布名勝古蹟的古城中展開一系列冒險中,讓羅伯·蘭登擔任導遊和藝術評論家的同時,在藝術名作和科學發現的蛛絲馬跡中,追逐破解密碼,在解開一個謎團之後,才發現後面還接著更大的謎團,然後解開另一個謎團之後,又發現後面還接著更變態的謎團……

和其他兩部不是以羅伯·蘭登為主角的《數位密碼》Digital Fortress)和《大騙局》Deception Point)一樣,還以科學及科技為主題,《地獄》當然一定要有狂熱的惡毒陰謀,這裡是針對解決人口過剩的黑暗陰謀,並且也涉及某神秘組織「聯合會」。《地獄》的出版日期也是個符號,13年5月14日,顛倒過來可以構成3.1415,也就是圓周率的近似值。

《地獄》中有一個富有的馬爾薩斯主義者,準備實施一個末日計劃,並且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較勁。「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這個陰謀卻是懷著如此的信仰。可是倘若陰謀得逞,那麼人類是否將會先面臨有如黑死病的恐怖?

《地獄》的評價似乎頗兩極化的,有人認為《地獄》了無新意,但也有人認為《地獄》是丹·布朗最好的作品。我本人呢?我個人就頗喜歡《地獄》的,也覺得《地獄》算是他最好的作品,除了多次被峰迴路轉的劇情騙著,另一方面也許是對小說中的科學陰謀更感興趣。

地球人口早已達到70億之譜, 聯合國最好的預計是,全球人口到2050年將會超過93億,到本世紀末將超過101億。人口過多,隨便都能列舉出一堆問題,例如充足的食物和可飲用水源成為愈來愈緊迫的問題,在擁擠的地球上,我們又同時面臨生物大滅絕、森林採伐、氣候變遷、新興疾病、能源匱乏、經濟蕭條、貧富差距等等等問題。

不過一位美國生態學家Erle C. Ellis卻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撰文「Overpopulation Is Not the Problem」指出,人口過剩根本不是問題,地球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人類承載極限,問題是我們的社會系統和科技能不能夠應付。他的樂觀遭到各方的抨擊,這篇文章甚至引起了一些朋友的憤怒。

Erle C. Ellis後來又在這篇文章「An Ecologist Explains His Contested View of Planetary Limits」中解釋他論點的根據:一來,人類增加的族群密度會促進生產力和土地的有效利用;二來,科技的進展能夠協助社會更好的面對人口壓力;三來,地球的承載能力也非已知的資源能夠準確預測的;四來,他相信強固的社會系統能夠在面臨氣候變遷和汙染的情況下而不崩壞。他在每個論點都附上支持的學術論文。

不管人口過剩會不會讓我們人類自取滅亡,我們可能都不會以《地獄》中那種方式來解決我們的人口問題,不過在教育愈來愈普及、城市人口增加、婦女權益受保障、嬰幼兒死亡率下降的情況下,人口增長不是不可能趨緩。不過即使人口增長趨緩,在窮國紛紛脫貧後,愈來愈多人需要越來越多的資源來過較舒適的生活,地球的未來還是難以預料的啊!

閱讀全文...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文明的代價,我們必須得付!






美國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就給人一種氣數已盡的感覺,儘管在政府的努力下,經濟開始有復甦的跡象,而股市也早已漲到海嘯前的水平,可是幾乎所有後來的任何成果,都讓1%甚至0.1%的富人給奪走了,99%以上的大眾幾乎完全分不到一杯羹。不僅是美國如此,亞洲的幾個富裕國家如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當然還有台灣也是如此。台灣過去廿年的經濟成長,幾乎完全被1%的富人奪去,廣大的受薪階級17年來實質薪資停止成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在《不公平的代價: 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中聚焦全球都面對的世紀難題-分配不均。史迪格里茲認為,分配不均根本的原因,就是財團綁架政府,只求自己的財富如滾雪球般膨脹, 而特權份子架空的政府失能,無法矯正市場失靈。受害的不僅是中產階級與勞工而已,更已經嚴重地傷害了民主政治與司法體系(請參見〈不公平的代價和真相!〉)。

克里斯蒂雅.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的《財閥:有錢人如何利用國家賺錢並阻止其他人翻身》Plutocrats: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and the Fall of Everyone Else)減稅和經濟自由化,讓新時代的超級富豪,掠奪財富的手段比以前更快、準、狠、辣(請參見〈財閥如何利用國家賺錢並阻止其他人翻身〉)!

經濟菁英寡頭權貴把持了國家的經濟學家民主政治與司法體系會帶來很糟糕的後果,MIT的制度經濟學家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哈佛大學的政治經濟學家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指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國際知名的發展經濟學家與政策顧問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也來參一腳,在《文明的代價:追求繁榮、效率、正義、永續,沒有白吃午餐》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Reawakening American Virtue and Prosperity) 指出,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免費的文明。要享受文明,就要繳付稅金;要守護文明,需要有心有感的公民。就連自由經濟學派大師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都宣稱「地價稅是最不壞的稅」

《文明的代價》要討論的是美國快病入膏肓的國難!美國確實是很富有,可是美國也有不少貧民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看來就像是活在非洲等赤貧的國家沒有兩樣。美國還面臨不少現實困境,美國正在失去昔日的榮光、自由市場經濟理論面臨挑戰、政府公共責任低落、社會族群裂痕加大、對全球化應對無方、既得利益階層把持朝政、社會價值觀念出現迷茫等等。

薩克斯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他常做為政策顧問為許多國家出謀劃策。薩克斯自稱是「臨床經濟學家」,在《文明的代價》一書中,他要對美國的傲慢與揮霍開刀!薩克斯在《文明的代價》中,以美國為鑑,透揭露出一個真實的美國:當市場看不見的手失靈,金權的黑手趁機囂張肆虐,政治淪為服務利益團體的工具,經濟變成為富人量身打造的提款機,造成社會貧富不均、公義淪喪、短視近利、基礎建設凋敝、環境惡化。

薩克斯指出,今日美國經濟危機根植於道德危機,也就是美國的政治與經濟菁英公民道德的淪喪。他大力抨擊美國兩黨惡鬥、政商掛鉤導致的企業主治政體、過於消費驅動的經濟、公民美德的沒落。他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的即得利益者,不尊重社會其他的人和這個世界,不能以誠相待,也無同理心,這樣的社會即使有市場、法律和選舉制度,還是不夠的。

薩克斯認為,美國已發展出全世界最激烈的市場社會,卻棄公民道德為敝屣。如無法重振社會道德風氣,負起社會責任,經濟復甦也就遙遙無期。如果一堆政客、學者、作家、部落客成天讚揚自由市場、強調GDP,那麼愈來愈多人就以為經濟就只有市場和GDP而已,而忘記經濟發展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人過更美好的生活,是為有餘力追求心靈上的充實和快樂,而非僅是帳戶裡的數字。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和 《記帳遊戲:會計制度如何建立當代金融系統,又如何毀滅這個星球》Double Entry: How the Merchants of Venice Shaped the Modern World─and How Their Invention Could Make or Break the Planet)這兩本好書也告訴我們,人生中有很多事物,是不該用錢來標價的!(請參見〈錢買不到,也不應該買的東西〉〈雙面刃的記帳遊戲〉

薩克斯開砲說,美國從雷根時代的小政府開始,政府的功能居然是退縮到成為利益團體跑龍套的角色,而國家菁英運用其聰明才智,在體制裡鑽營套利,追逐個人財富和權力。過去美國政府(台灣也一樣吧)積極保護大企業利益、降低富人的最高邊際稅率、讓與政府有關係的企業獲得政府合約、坐視上升的財政赤字、擴增軍費(台灣是狂蓋蚊子館)卻縮減其他支出。

比起許多民主國家,美國政治決策還受到軍事工業、華爾街、石油公司、醫療保健行業等財團的游說。無論哪個黨派執政,都必須盡可能討好這些金主,使得兩黨在本質上愈來愈相近。而受利益強力驅動的媒體,早就喪失了輿論的公信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R. Krugman)也在最近的專欄中指出,財團對學者和智庫大力資助,讓他們發聲主張對超級富豪有利的,對國家也有利。在錯誤價值觀推波助瀾下,許多物質生活早就極度豐富的富人並沒有產生真正的滿足感,反而只有透來不斷地揮霍來宣示自己的價值。

《文明的代價》表明,這場漫長、昂貴而又痛苦的自由主義經濟實驗證明,小政府無法許諾一個效率、公平、永續的文明社會。自由市場和政府一樣,不是定於一尊的經濟萬靈丹。經濟學必定得面對,如何「分配」的問題,並決定哪些經濟活動該是以「私人」或「政府」部門為主?

薩克斯呼喚政府公共責任的回歸,他認為其實政府的大小並非根本症結,關鍵在於釐清政府責任的邊界,根據實際要素條件調整政府的功能。他認為,自由主義不是經濟效能的保證,只有回歸「混合型經濟」,讓政府和市場相輔相成,市場需要受到政府監督,而非放任其為所欲為,才是發展的長遠之道。政府與市場間的職能劃分的爭議。經濟發展必然要面對價值判斷的問題,效率(繁榮與增長)、公平(分配與機會)及可持續性三者間,應取得平衡,效率與公平甚至是可以互補強化的,兩者並非水火不容的。

薩克斯認為,要回復美國政府的威信,政府本身得培養七大習性。所謂七大習慣,本是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在《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一書裡提出的,它包括: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

薩克斯表示,高效政府則宜培養以下的七大習慣:設定明確的目標與指標、動員專家、制定多年度計劃、對未來有心有感、終結企金權政體、回復公共管理、實行分權。就政商關係而言,他主張管制游客與政治獻金,採用歐式的公共撥款與免費電視廣告、禁止接受遊說公司的政治獻金、堵住旋轉門和阻絕聯邦經費的濫用。 薩克斯撰寫《文明的代價》之目的,就是希望美國重新振作,重新恢復過去的榮光,而不是成為罪犯和相信天使的人數比其他國家多:




《文明的代價》自己也提了,金權政治、消費主義、產業空洞化、競爭力衰退、社會貧窮化,這些問題不單是美國獨有,此時此刻的台灣,也正在上演這種種亂象與危機,要不然大學生不在象牙塔的舒適窩裡而跑去立法院餐風露宿幹嘛?搞浪漫?自己去試一次看看。

台灣大學生過去對公共事務的冷漠已長達近廿年了,一直到這兩年,甚至今天才突然間爆發出大規模抗爭和學運!根源就是政治、經濟和社會上有待解決的不公不義不僅是愈來愈多,還越來越嚴重。這場學運,足夠政治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再研究十年的!

台灣曾有傲人的經濟成長,更值得自豪的是成為華人世界的民主典範!可是政府的失能卻愈來愈嚴重,台灣即沒有大政府,因為所得分配極為不公平,而且政府開支也不斷萎縮;也沒有小政府,因為對市場干預過大,官大學問大地主導許多發展項目,甚至還掠奪人民財產!而企業,卻成天吵著要糖吃,要政府減稅和補貼還有血汗對付員工,凡事都恐怕失去競爭力,等狼要真的來了,又自以為很有實力不怕競爭。《文明的代價》有許多地方值得思考和討論,但也有不少篇幅要以台灣自身發展來判斷。

有一些談經濟的部落客或專欄作家,恐怕最不屑薩克斯這些「很不經濟學」的論調,他們最愛抨擊持反對意見者「不懂經濟學」。可是,我恐怕認為,他們才是「只懂經濟學」,不過降說也不夠精確,應該是「只懂自由市場經濟學」或者說「只懂GDP」而已!

有些作家甚至主張,似乎所有複雜的問題,都只需要用經濟學第一堂課就能解決。還出現一個超搞笑的自打嘴巴,一篇文章說價格漲跌取決於市場需求而非成本高低;另一篇文章就說實價客稅會讓房價飆漲,因為成本升高了XD 還有些部落客,成天以為經濟學萬能,是沒錯,經濟學可以解釋很多事物,在一定範圍內也有一定的預測力,可是世界的運作不是只要經濟學,而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也已發現,人類為價值的認知和判斷遠比主流經濟學家過去所知的還複雜(請參見〈明智行為的藝術〉裡的書單,以及〈債的歷史和演化〉)!

不管任何國家,能不能再輝煌下去,就看我們能不能為正義而拚、為道德定良法、因違背道德而廢惡法、消滅貧窮而不是對付窮人、腳踏實地、不空口說白話、尊敬專家……我們能不能維護文明,就看我們能否為文明付出那麼一點點小小的代價!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