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很誠實地暴露出現代工業文明下的各種飲食問題,很有啟發性地讓人思考,讓我們方便地吃下去的食物,和我們、社會以及文化的關係(請參見〈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這本《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當然也不容錯過。
基本上,《烹》是麥可.波倫學藝之旅,他四處探尋烹飪的意義。
我們人類,究竟是和大猿一樣是素食動物,還是葷素不拘的雜食動物?可能都不是,我們人類,或者該稱為烹食動物(cookivore)XD 烹飪,是我們人類的獨門絕技。自學會用火的那一刻起,熟食使食物更容易被吸收,讓我們的消化器官變小、腦袋變大,成為今日的模樣。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在《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也一再探討烹飪如何曾經帶領人類探索大自然與文明的邊界,為人類溝通往來,將自然物質轉化為滋養,為人類文明提供根基(請參見〈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但是,與其坐在書房和一堆書籍文獻打交道,身為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教授的麥可.波倫,寧可四處奔走,走訪美國各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廚房,實際體會烹飪在現代社會帶給人們的意義。
這趟飲食溯源之旅從人類最古老的烹飪形式—— 烤肉出發,他到美國南方去體驗正宗的燒烤。英雄所見略同,號稱老饕經濟學家的泰勒.柯文(Tyler Cowen)在他的《中午吃什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An Economist Gets Lunch: New Rules for Everyday Foodies),也特別詳細地介紹了美國南方的燒烤BBQ,也就是傳說中真正的BBQ(請參見〈經濟學家中午吃什麼?〉)。
那樣的道地BBQ,並不是像中秋烤肉時把肉片在炭火上隨便讓它們裝熟而已。到燒烤店廚房當學徒的麥可.波倫,更鉅細靡遺地描述了火,這個傳說中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Προμηθεύς)從天神那偷給人類的聖物,在一隻豬身上所進行的轉化。可是,麥可.波倫也好,泰勒.柯文也好,今天在BBQ燒烤店吃到的豬,和過去黑奴燒烤的豬都大為不同了,集中飼養加上品種改良,滋味已大不如前了。
燒烤,可能是最原始的食轉化,接著他用火以外的四大元素的另外三個,水、風、土,來進行他的旅程。他和他的學生學習做出穿一鍋鍋燉菜,體會食物在水之中轉化之旅;他走訪麵包師父學習烘焙麵包,學會自己養出麵種,烘培發酵篷鬆的麵包,麵團經過發酵烘焙能產生各種帶勁、鬆軟、輕盈的口感,利用了風的元素。
麵包在西方文明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很長的一大段時期,歐洲許多農民和工人辛勤地耕作或工作,無非就只是希望能天天吃上剛出爐、香噴噴的麵包而已;他學習製作白麵包後又嘗試學習製造全麥麵包,為此他也到訪了製粉工廠,目睹為延長麵粉保存期限,篩去含多種營養成分的小麥胚芽及麩皮,使麵粉除熱量外別無其他營養價值,一切只是口感考量。
最後,在土的元素,他回到與自然共生的乳酪坊及醃菜缸中。歐洲之所以有形形色色的乳酪,正是因為裡面長了不同的細菌和真菌!他造訪了一位有微生物學博士學位的修女,她違抗了美國愚蠢的官僚,利用未消毒的器具把未消毒的牛奶製成乳酪。他也學習製成醃菜,甚至遠至韓國學做韓國泡菜。
他指出,從微生物到人體,從史前文明到現代工業文明,發酵一直與人類共生。我們後來的食品工業把微生物視為敵人,一股勁地消滅它們!事實上,人體一直是複雜菌叢的宿主,細菌不僅寄居在體表,還居住在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提供消化、營養、防禦、免疫等重要功能。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at We Are Today)這本好書也指出,人類自古就是和植物、動物及微生物一演化,人類對共同演化的夥伴趕盡殺絕,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當今,我們之所以過敏、發炎、免疫力低落、腸胃不適,很可能都是體內菌叢種類太少所導致(請參見〈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野生樂園〉)。
無獨有偶,《發酵聖經》(The Art of Fermentation: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ssential Concepts and Processes from around the World)這本好書也提倡,要維持身體健康,要多方從食物補充微生物!不要僅食用超高溫殺菌的食物,並拒絕種類單一的工業化食品。食用含有豐富菌種的發酵食物,是人體平衡微生物菌落的最佳途徑。
當人為培養的菌種占據食物,便會排擠其他造成食物腐敗的細菌,抑制其生長。
發酵食物內的菌種藉由製造細菌素、酒精、乳酸和醋酸來自我保護,創造出不利於腐敗菌種生長的環境,人類則以此來保存食物。數千年來,餵飽人類的大多是發酵食物。在冷藏設備尚未問世或未及之處,要延長食物壽命並維繫人類生存,發酵就是最重要也最健康的方法。發酵的轉化作用還能讓食物的外觀、風味、香氣和口感產生特殊變化。
當然,發酵食物最有名的轉化產品,就是令人陶醉的酒。麥可.波倫嘗試自製啤酒和蜂蜜酒,他也思考了酒的社會意義以及其害。在狩獵與採集時期,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自然界且含糖量較高的素材能夠發酵產生「釀造酒」。農耕時期所種植出的穀物,開始運用於發酵,因擁有大量釀酒的技術,也讓酒更為大眾化。有研究發現,我們嗜酒的天性,過去有利於我們尋找可食用的果子,酒還一度是西方人最安全的飲料。只是現在因為大交流期間盛行於西元九世紀伊斯蘭圈的「蒸餾器」流傳發揚至東西方,因而誕生中東亞力酒、燒酎、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等多種蒸餾酒,所以我們更容易買醉。關於酒的世界史,請參考《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知っておきたい「酒」の世界史)。
在現代經濟體系下,工廠取代了廚房,美國人大多數時候吃的加工食品,甚至比新鮮的生鮮還便宜很多。美國是個很沒有烹飪傳統,對食物很不重視的國家。麥可.波倫尋覓了許久,才找出四個元素,不像飲食文化悠久的亞洲,像《舌尖上的中國》就能夠拍了叫好又叫座的兩季,還僅是點出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的冰山一角而已,可是隨便一季透露出的飲食文化深廣度和多樣性,卻不見得輸給這本好書。
我在美國留學時,甚至還有老美嘲諷我們亞洲人對飲食的重視「很煩」,因為對他們來說平時吃東西不過就是為了果腹而已,何必庸人自擾地講究?美國人花在食物上的開支,也是全世界最低的,大概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對嗜吃的亞洲人來說,麥可.波倫的旅程可能有點莫名其妙,可是對老美來說,卻是非常特殊的。
可是台灣自稱為美食之國,就有比老美好嗎?這幾年,食安事件曾出不窮,不僅毒奶三聚氰胺被掃到,後來還爆出一個比一個比扯鈴更扯的食安危機,嚴重的有什麼塑化劑啊、毒澱粉啊,混油啊一直到扯到爆的地溝油、餿水油,現在還又爆出致癌豆乾。寫這篇文章時,發現維基百科有〈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看了令人觸目驚心,台灣堪稱毒食王國還差不多。或者在現代工業社會,我們真正已經脫離了和真正的食物的關係,連號稱飲食文化昌盛的台灣,連名廚都一再偷吃…哦不…都一再中招。在工業化的台灣,食物是否也失了落?
我自己很少下廚,因為實在太忙了,可是麥可.波倫主張,飲食並不僅是果腹而已,還有與自然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以及與自己的關係。他鼓勵我們,不是每天每頓飯都必須自炊自煮,但是應該更常烹飪,只要有時間,就盡量下廚。資本主義確實能帶來許許多多的便利,但是有些生活中的樂趣和意義,可能是千金也不能換的。今天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便利,其背後並不見得有理所當然的因素。雖然,我可能不會因為讀了這本《烹》就愛上烹飪,但是我會對烹飪這門藝術竦然起敬。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烹的意義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肚子裡的秘密和傳奇
泛科學九月選書《大口一吞,然後呢?: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Gulp: Adventures on the Alimentary Canal)用風趣、幽默、恢諧的筆調,帶你從鼻子、後口一路環遊到原口,探討消化道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趣事(請參見〈後口一吞,然後呢?〉)。
台灣優異的醫普作家劉育志、白映俞醫師夫婦,在他們的《肚子裡的祕密》也要為你娓娓道來各種消化道的趣事。
《肚子裡的祕密》腹腔內六大臟器:胃、小腸、大腸、膽囊、肝臟、胰臟為主軸,深入淺出地講述各個器官與疾病的來龍去脈,為什麼會生病?該如何治療?又該如何預防?尋常的闌尾炎,曾經殺人無數?腦中風大家都很熟悉,可是有聽過腸子中風嗎?不是由膽囊所製造的膽汁為何存放在膽囊中?膽囊被咔嚓掉之後,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影響?人會因此而變得膽小如鼠嗎?
除了各個器官與疾病的關係和治療等,《肚子裡的祕密》還描繪出生動的內外科史世界,例如有人為了證實細菌會在胃部生存且致病,自己喝下一整個培養皿的幽門螺旋桿菌後來得了諾貝爾獎;有人因為施行胃切除手術在街頭被丟擲石頭,差點賠掉性命;有人用腹腔鏡動手術,被醫界譏諷恥笑,最後卻改變了全世界……書中舉了許多如今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疾病,在過去都是如何無藥可醫、死狀恐怖。因為無數先人的努力與犧牲,醫學才逐漸萌芽茁壯。
我自個就是個幸運兒,因為我因的闌尾就是動手術割掉的,記得當年是小學第一天開學,我肚子痛得半死,可是因為小時候太皮了,爸媽都以為我裝病,後來應該是在教室痛到打滾,才被送到醫院去。記得爸媽還嚴正警告,如果是裝的,一定會讓我生不如死之類的。結果經過不堪回首的檢查,判斷是闌尾炎,就住了院然後被連哄帶騙送給了手術房,割出來的闌尾還被拍立得照了相帶回家做紀念。
讀了《肚子裡的祕密》,我更慶幸能活在這個世代,因為如果早出生個幾十年,恐怕就要一命嗚呼了。原來闌尾炎在外科手術發展之前曾經是很可怕的疾病,是無藥可醫的,病人只能痛苦地死去。身上的闌尾炎如此可怕,政壇上的闌尾炎更加變本加厲啊!
政壇上的闌尾只會敗壞,可是身上的闌尾卻可能是有功能的,有研究顯示闌尾可能是收養小三…哦不…益生菌的器官。難怪我只要大腸鬧脾氣罷了工,一潟千里的毛病就是比較難善罷干休,還好狂吞些益生菌還是不無少補。關於人類和益生菌的故事,可以參考這本《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at We Are Today)(請參見〈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野生樂園〉)。不過也拜腸道效率高所賜,沒有過便秘的困擾。
來到台灣唸書後,可能因為課業競爭和異鄉適應的壓力,從前常鬧胃痛,而且還不時血便,有陣子實在痛得受不了了,醫師學長就安排我去照胃鏡,結果經過了痛苦不堪的胃鏡折騰發現是胃潰瘍,還幽門桿菌陽性,於是就吃了三個月抗生素和H2受體抑制劑,如果沒有勇於嘗試,敢拿自己來做實驗的澳洲醫師,還有藥廠的發明,可能我迄今不僅仍飽受折磨,搞不好就胃穿孔了。
還未解決所有健康的問題,可是許多小兒科的疾病或症狀,在古代卻可能會讓人生不如死,而醫學的發展過程,卻常常如《肚子裡的祕密》那樣提到的,充滿曲折和離奇,如果沒有一幫觀察入微,充滿創意而且擇善固執的醫學家忍受被當作怪咖、阿宅甚至是變態,我們如何能有今日的幸運呢?
所以說,我們是不是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幸福的時代呢?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不自然的第六次大滅絕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這本好書,是本月的泛科學選書,更難得的是,它是今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年度十大好書!
《第六次大滅絕》這本書有多棒呢?我本來只是拿來翻翻而已,結果不小心就一直讀下去,一直讀到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就不知不覺讀到將近一半了。這真的是本非引人入勝、不可多得的科普好書,用作者親身經歷以及歷史故事,述說地球生命史上一連串重大事件!
《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是位非常傑出的科普作家,她曾獲得200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寫作獎、2006年美國雜誌類公共議題報導獎、Lannan文學獎、學術傳播獎,2010年又獲得第十六屆年度Heinz獎、美國雜誌類新聞評論獎、古根漢基金會科學寫作獎。
《第六次大滅絕》並沒有像許多倡導生物保育的書籍一樣,聲嘶力竭地為將永遠消失於地球上的生物請命,而是用生動的筆觸,讓人感到大滅絕事件是歷歷在目的。
《第六次大滅絕》透過歷史,讓我們先瞭解科學界是如何發現「物種滅絕」這一回事,即使在今天我們從各種管道清楚地知道過去曾縱橫地球的許多生物,例如著名的恐龍、菊石和三葉蟲等,都只剩下無數的化石供人瞻仰。可是知道地球曾多次發生大滅絕,和我們體會到大滅絕,又是兩碼子事。我們人類,毫無疑問地,正快速地殘害許許多多千萬年來演化形成的物種,其中好多都是天擇千錘百鍊的精品,讓它們悲哀地永永遠遠地告別世界。
我們還不清楚許許多多永遠逝去的生物,對我們來說是什麼樣的寶藏,或者它們在整個地球生態系統中的角色。例如我們對覆蓋地球大部分面積的海洋所知還不如天邊的月球,可是我們卻大量地排碳而造成海洋暖化和酸化,而終極的後果我們仍然不清楚,雖然有很大部分人口是要靠海洋來提供食物。
我們人類,從工業文明興起後,幾乎不曾停下腳步來好好認識它們。甚至我們也不曉得我們人類究竟還能在生物物種愈來愈貧瘠的地球延續多少代!即使沒有人類,地球過去也經歷了五場大滅絕事件,而事實上,地質年代的劃分,就是直接或間接地根據主要物種的滅絕來定的。上一場大滅絕,我們都熟悉得很,因為在地球上繁衍了上億年的恐龍,幾乎全都滅絕了!
如果千萬年後,我們的後代(如果還有的話),或者外星人來到地球來看,他們鐵定會發現這個世紀,可能也是地球有史來最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而我們正好「有幸」目睹這個巨變。有災難片會以慧星撞地球啊、外星人入侵啊等等為聳動的題材,可是當我們周遭正發生了比災難片實際上更悚目驚心的劫難,卻沒多少人正視過。
寇柏特試圖在世界各地奔走,到雨林、群島、海洋、動物園等處,去追查的一場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並將這事件放進更寬闊的生命史背景脈絡中。《第六次大滅絕》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巴拿馬金蛙、鬼針游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的故事,來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
今天地球上面臨的危機,既非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的錯,所以我們沒有THEY可以抹黑,一切幾乎都是WE的錯。我們現在有了許許多多過去人類所有世代都未曾享有的榮華富貴,以及一堆新奇的科技,讓我們大多數人的大多數時候脫離了大自然,從沒體認過我們其實也是地球生物演化的產物,我們不過是地球生物的一份子而已。
讀了《第六次大滅絕》,很難說我們會馬上想到,我們還能為生物圈未來保留什麼,可是至少我們先得要面對問題,才能開始尋找答案。很幸運的,《第六次大滅絕》提供了我們絕佳的入門。
書摘:
生存遊戲的規則改變了-《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芬克島上的大海雀-《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25條病榻上的龍,完全顛覆你的想像!
在讀中國歷史時,很多人或許都有個疑問,那就是為何帝王貴為九五之尊,在宮廷裡養尊處優,不少帝王卻仍不長壽?不像現代人平均都能活上少說六七十來歲。雖然說過去幾千年來,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概也只有四五十吧。況且中國在過去一兩千年來,很長時間一直是全世界衛生狀況最佳、醫療最發達的強權,直到一兩百年前才發蒸蒸日上的西方列強超越。
帝王在歷史上,真的是個極為特殊的身份,或者說職業。也因為中國政權從秦漢開始,長期集中在一個人手上,而且還能過著極為奢華的生活,所有帝王都想「萬歲、萬歲、萬萬歲」,其中不少還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只是迄今不僅沒有任何皇帝成功,被丹藥毒死的,還不算少數。
對於過去中國帝王的健康狀況,正史有記載,野史也有流言,可是不少記錄都是用過去中醫學的觀點來解釋。現在《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作者譚健鍬醫師,在他的上一本好書《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中,就為中國的25位帝王,以現代醫學的方法,開了診斷病歷(請參見〈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
《病榻上的龍》和《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一樣,根據史料記載,仔細推敲歷代帝王的病因、重新審視其病史。《病榻上的龍》,分成五大章,討論天子之家富貴致病、血管殺手狙擊帝王、九五之尊脾胃不和、龍體不敵菌蟲作祟、國君難逃心疾異症這五大因素,如何折磨著龍體。
譚健鍬醫師本著現代科學的推理精神,從他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慣、性格和遺傳因素,辨證各種歷史傳聞及觀點的謬誤,讓我們能夠理解帝王們的生死大事,以及那些疾病和駕崩如何撼動朝野。譚健鍬醫師同時針對帝王罹患病例,提供了現代醫學的保健之法,讓現代的讀者也能受用。
讀了《病榻上的龍》,我們恐怕還會發現,原來我們現在真的是身處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幸福的時代,因為不少君王真是安怎死都莫宰,現代醫學能簡單防治的疾病,在衛生醫療條件欠佳的古代,卻成了高高在上的一朝之君的奪命利索。過去連九五之尊都無法享用到的醫療(因為還沒發明XD),我們今天在健保的制度下,卻能相對輕易地享用到,這還不是比過去當皇帝還爽快太多了嗎?雖然說現代醫學沒有解決所有疾病健康問題,可是過去更不可能解決啊!如果說要在現代當一個平民,還是穿越千年過去當皇帝,我一定選前者XD
而且我們還會發現,除了現代醫療的先進,我們現在在像台灣這個還算是富裕的國家,大多數人民能夠過的物質生活水準,在過去幾千年中,只有貴族富豪才可能過上,經濟狀況良好的,就能和皇帝相比美了,更甭提1%的富人權貴之生活奢華是能遠超越過去的帝王了!這也造就了現代人,和過去的帝王一樣好發文明病,不少過去在民間罕見,可是在帝王和大富人家才有的病,例如《病榻上的龍》中提到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等等,是成天大魚大肉還有養尊處優缺少勞作的後果,在現代人之間屢見不鮮。這些顯然就是過太爽的代價XD
帝王雖然權傾一時,可是在面對無窮無盡的宮廷和朝廷鬥爭,稍不小心就成了冤魂,而且身處在深宮中心,那種孤寂感也非我們能夠輕易理解的,在強大的壓力和孤獨下,還要在一個龐大的帝國,面對許多時代巨輪下無法逆轉的時勢,帝王所遭受的心理衝擊,在《病榻上的龍》也有著墨。現代社會讓我們能夠活得比過去的帝王更愉快,可是帶來的心理壓力就也讓我們像過去的帝王一樣啊!所以心理保健也不可少。
《病榻上的龍》是一部很棒的好書,可是仍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在字裡行間,有時還是落了過去中國歷史教科書的俗套,有一些道德說教和訓誡的味道。這樣的寫法,一來和《病榻上的龍》要探討的醫療較無關;二來,倫理說教已失去現代的精神,因為歷史的忠奸善惡本來就不該片面地理解,歷史的脈絡本來就是錯綜複雜的;三來,要把歷史給學活,我們要能設身處地地站在那些主人翁處境著想,如果我們成了那些帝王,在當時限定的條件下,我們就能夠做出更好的選擇嗎?
不過瑕仍不掩瑜,如果你想同時用輕鬆愉快的方法吸引現代醫學和中國歷史的知識,《病榻上的龍》和《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我也想知道我不知道什麼…
「我不知道」,在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學校和職場上,是比髒話還難出口的,特別是在美國。畢竟他們的祖先沒像孔老夫子一樣教誨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
不過人生總有例外,大一上課時,教生命科學的老師特別驕傲地說,上生命科學的課,學生隨便問,不少問題老師回說「我不知道」並不是件丟臉的事Orz 不過,與其回說「我不知道」,我特愛回說「我也想知道」XD
在這本奇特的小書《我不知道:面對未知,如何從不確定當中得到力量?「不知道」讓我們知道的6件事》(I don’t know: In Praise of Admitting Ignorance (Except When You Shouldn’t))中,作家莉亞‧海格‧柯恩(Leah Hager Cohen)試圖從各種學科的不同角度來探討怯於說出「我不知道」這個問題,例如人類學、社會語言學、神經科學、哲學、認知心理學,以及童話來探討這個議題。這本頗薄的小書特別適合在通勤的時候讀,我就是在電車上把它讀完的。
柯恩本身是學新聞學的,她以自身的軼事來開場,說明她自己在課堂上多麼難向教授和同學暴露出自己的小小的無知,我想這對絕大部分讀者而言,也能心有戚戚焉的感覺吧。
可是就因為無法承擔承認自己無知的後果,哈佛大學爆發集體作弊的醜聞,而金融界和政壇上,銀行家和政客怯於承認自己的無知,後果卻要讓全民負擔。
接著柯恩從童話故事來探討人類的智慧,是如何揭發怯於承認「我不知道」這件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國王的新衣〉。
除了自己和文學、科學、語言和哲學上的探討,她也與來自不同階層的人進行了許多非正式的訪問。這些故事中,涉及了家庭、友誼、學校、工作和社會不公不義等等,揭示了像種族、階級和性別因素如何讓我們在不知道某件事的時候要特別掩蓋。
柯恩承認造假是在我們的社會話語的重要貨幣,而且往往還是善意的表達。只是這種善意可能是舖往地獄的道路,讓敗德和偽善能夠趁虛而入,從而破壞人類之間依存的連結。她主張,真正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且面對恐懼。
更重要的是,我們真的必須得要清楚地理解到,我們無法充分地瞭解這個世界,並且欣賞其中一些神秘的奧秘,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
過去醫學系總吸引了最聰明的一批學生去唸,儘管有好大部分不見得是對「醫學」本身充滿興趣與熱誠。由於醫生之中有不少臥虎藏龍之輩,不少醫生改行當作家也有非常優異的表現。其中成為暢銷書作家的,就有王溢嘉、王浩威、侯文詠、歐陽林等等,近年劉育志、白映俞、蘇上豪等醫普作家也成功地介紹了各式醫學知識和醫學史給普羅大眾。
生老病死都和醫學有關,是很多人關心的議題,所以醫學文章對大眾本來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可是要寫的即深入又淺白還有個人風格卻仍是件很有挑戰性的工作。雖然談的是古人,當我讀了譚健鍬醫師的《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更感到非常的驚艷,因為譚健鍬醫師的史學、文學和醫學功力,在他的好書中更加讓人折服!他從大量的中國史料中,耙梳出極為有趣的觀察,利用他的專業中西醫知識,佐以文學造詣高超的文筆,為我們窺視了古代帝王將相才子的的各種難言之隱。原來人類歷史文明的好一部分,是用病給堆出來的XD
這些帝王將相才子,有些是偶然出現在歷史舞台,資質平庸但僅因為出身而揚名或遺貴萬年;也有古今中外不可多得的天才詩人文人,或者是英勇無比、驍勇善戰的將帥,還有暴虐到超乎人類想像的人渣等等,可是無論是禽獸不如的傢伙,或者是近乎聖人的偉人,全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折磨!
人生無常,唯一確定的事就只有死亡,問題只是要安怎死?人可以有的死法千千萬萬種,在醫療科技不如今天的古代,有些死法反而還是我們現在不熟悉的。在沒有法醫檢定的情況下,要還原古書的死亡真相,不僅難度頗高,還要考慮到傳統中醫的觀察和診斷和現今的主流西方醫學有不少分歧,可是譚健鍬醫師成功地用了科學的方法,為我們推敲出諸位古代名人的可能死因,同時《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也還很實用地給予這些古人,現代醫學上的忠告,對現代讀者也非常受用啊。
更棒的是,喜歡歷史故事的朋友,讀《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的樂趣絕對更勝歷史課本,因為譚健鍬醫師不僅從醫學下手,也為我們整理了許多課本裡寫得不清不楚,或者甚至讓老師給誤解以及當權者刻意扭曲的歷史;喜歡文學的朋友也不容錯過,譚健鍬醫師參考的不僅是史料,還從不少文學作品中整理出文人第一手的表白,告訴讀者那些詩情畫意背後的有趣生理原因,原來有些感動了千年的美,居然是歪打正著,是病痛無奈中的挖苦吟唱。誰說優美的詩歌散文是無「病」呻吟呢?
除了探討各種宿疾和死因,《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也包含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精神狀態之分析,讓我們瞭解到許多歷史事件當中,那些古人的性格、心理和精神因素,並且瞭解到人的許多面相,原來不是用善惡忠奸等膚淺平面化的解釋和描述就該輕易帶過的。
因為包涵了史學、醫學和文學,《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的資訊密度不低,但是譚健鍬醫師的文筆實在太讚了,整本書讀起來就像是在讀歷史通俗演義一樣,充滿各種趣味。《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共有廿五回,探討了廿五位歷史名人的各種醫療事件。
其中包含精神狀態層面的有:屈原究竟是憂國憂民,還是憂鬱症上身?慘無人道的呂后為何嗜殺成性?天啓帝堪稱一流工匠,卻只是三流君王?王安石飽受自己的頑固意志連累?
探討死因或晚年宿疾的有:神機妙算諸葛亮竟不知自己的死期?曹植七步成詩之後的下場?李白一飲三百杯,沒醉死卻中毒?安祿山狡詐奪權,最終難逃胖死?范仲淹先天下之憂,搞得憂勞成疾?張居正被痔瘡折磨得死去活來?萬曆帝一生猶如活著的祖宗?吳三桂大明邊將降大清,仍然沒有皇帝命?乾隆帝天生體質強健,仍難逃失智魔爪?和珅富可敵國,卻買不回一絲安康?林則徐是腹瀉不止而死?還是另有隱疾?曾國藩飽受經年之癢而夜不安枕?袁世凱當了總統又登基,還是沒躲過短命魔咒?
探討傳染病的有:老將馬援真的馬革裹屍嗎?周瑜是否被諸葛亮氣死?朱溫淫亂人倫,梅毒替天懲惡君?永樂帝英雄與暴君集一身,客死荒原是報應?鄭成功巔峰時刻猝然隕落,玄機竟在蚊子咬?曾紀澤身為將門長子,卻體弱多病、盛年不壽?
探討影響文學創作的疾病的有:霧裡看花不是淚,白居易未老先眼花,飛蚊症作怪?踽踽獨行的瘦弱書生李賀是詩鬼泣血吟病身?
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學和醫學元素,《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讀起來也像推理小說,因為譚健鍬醫師用了許多線索,先提出好些可能性,然後試圖排除一些,再逼近到少數可能性,從中挑出最有可能的解釋。這抽絲剝繭的過程,就像檢警調在辦案一樣,很有CSI的風格,差別只是在今天的CSI有各種各樣高科技儀器可以把玩,可是譚健鍬醫師只有充沛的歷史、文學和醫學知識。由此也可見,譚健鍬醫師比起CSI更勝一籌!
雖然《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的許多醫學推論都很合理,不過還是有個小bug,那就是朱溫真的是死於梅毒嗎?朱溫(852-912),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譚健鍬醫師推論他身染梅毒,可是根據維基百科和一些文獻,16世紀以前,中國尚無梅毒的記載。
梅毒可能大約於1505年,由印度傳入廣東嶺南一帶。當時稱「廣東瘡」、「楊梅瘡」,此後梅毒向內陸地區傳播。陳司成撰成於崇禎五年(1632年) 的《霉瘡秘錄》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論述梅毒最詳盡的專著,李時珍撰成於萬曆六年(1578年)的《本草綱目》也詳細記載了梅毒流行情況。雖然梅毒的確切起源仍未明,不過現在學界主流上認為,梅毒起源自美洲,是大航海時代歐洲人意外地從美洲引入歐亞大陸的。然而也有人認為梅毒早存在歐亞大陸,只是還未被認出而已。我不敢說朱溫就一定不是染上梅毒,可是這章顯然還有欠考量。有沒有可能是其他性病呢?這必須也要考慮考慮吧。
不過瑕不掩瑜,讀完了《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真是意猶未盡,還好除了這本好書,譚健鍬醫師還著有另外兩本《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和《疫警時空:那些糾纏名人的傳染病》,同樣令人非常期待!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鳥類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
由於我是用鳥來做實驗,無可避免的,就會被問到和禽流感等等有關的問題。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專家。很多問題,還是去請教專家比較好,例如來讀這本《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如何從鳥類預知人類健康與自然生態受到的威脅》(Their Fate Is Our Fate: How Birds Foretell Threats to Our Health and Our World)。
《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作者彼得.杜赫提(Peter Doherty),是諾貝爾獎得主,他是澳洲墨爾本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系教授,兼美國田納西州孟斐斯市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的生物醫學研究譚莫講座(Michael F. Tamer Chair)。他在免疫學上的先驅研究讓他與辛克納傑(Rolf M. Zinkernagel)共同獲得了1996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次年,他被選為澳大利亞年度風雲人物(Australian of the Year),並獲頒澳大利亞最高榮譽勳章(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杜赫提榮獲諾貝爾獎的工作是他發現T細胞如何利用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來辨識抗原。他和分享諾貝爾獎的Rolf Zinkernagel發現,如果T細胞要認出受病毒感染的細胞,需要利用T細胞受器來辨認出兩種分子,除了病毒的抗原外,還要有MHC。原本MHC之前已知的功能和器官移植的組織相容有關,他們的發現讓我們瞭解到,MHC也和對抗病毒有關。
晚年愛上賞鳥的杜赫提在《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指出,鳥就像哨兵,是人類健康與地球生態的預警系統,就像過去礦工會帶著金絲雀一起進到礦坑工作,因為金絲雀對有毒氣體非常敏感,周遭空氣稍不對勁便會鳴叫甚至死亡。
牠們會對空氣、海洋、森林及草原進行取樣,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危害,頭一個明顯受到影響的就是鳥類的健康與數量。在這本討論人、鳥、病毒與環境的疾病生態學的書中,專業科學家杜赫提倡導公民科學的方法來守護鳥類和人類的健康。
杜赫提在《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的前幾章介紹了基礎的鳥類生物學,然後探討各種對鳥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的病毒,例如西尼羅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等。除了病毒,《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的後半部還介紹了更複雜的鳥類病原,例如鸚鵡熱、瘧疾,甚至癌症。最後幾章,杜赫提探討了人類如何影響鳥類的族群和健康。對鳥類而言,人類可能是更可怕的病原,因為人類不僅會製造汙染,還會濫捕濫獵。
可是我們人類和鳥類只能坐以待斃嗎?《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最後讓我們瞭解到公民科學活動的意義,利用群眾的力量監控鳥類族群的一舉一動,以期及時得到警訊。國外最著名的公民科學活動就是eBird。在此計畫中,成千上萬業餘賞鳥者現在成為了該實驗室所謂的「生物感測者」(biological sensors),記錄並報告他們所見鳥類的地點、時間、數目和種類,將其所見聞轉換為寶貴的科學資料。
雖然每個賞鳥者觀察到的都是微量資訊,但是聚沙成塔,眾包已為科學家打造出的全球鳥類種群即時觀測圖。鳥類種群的相關資訊能夠幫助科學家認識大自然其他方面的變化,是整體生物多樣性健康程度的指標。不過鳥類計數相當困難,因為記錄特定區域內鳥的種類和數量,無法利用感測器而只能靠人力進行。
eBird於2002年開始蒐集全球的資料,雖然在美國也有其他賞鳥計數活動,能夠號召全美各地的許多人在同一天賞鳥,而且也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但還是和eBird有所區別,因為它們無法提供全年度的完整資料。eBird每天的鳥類活動觀察已經產生了可觀的資料,eBird已經積累了1.41億份報告,而且還在以每年40%的速度成長。截至今年五月,eBird破紀錄地從169個國家收集了560萬份新資料。
為了儘可能解決業餘賞鳥者判斷準確度的問題,康乃爾鳥類學實驗室僱用了頂級觀鳥達人,讓他們週遊列國,給予業餘賞鳥者方法上的指導。還有500名專家志工為資料的精確性把關,約2%的資料會被過濾掉。珍稀鳥類的目擊報告還會得到特殊審查。
台灣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幾年前也開始公民科學的利用,特生中心的鳥類研究團隊,這幾年有重要方向有「BBS TAIWAN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MAPS TAIWAN台灣鳥類繁殖力與生產力監測」、「AIS STOP外來鳥種監測網」等等,希望採用公民科學的機制,把台灣鳥類多樣性的監測系統組織架構起來。
以鳥類觀測為例,目前全國約有一千名公民科學家,正在推動「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Taiwan Breeding Bird Survey ,簡稱BBS)的,以台灣本島的常見繁殖鳥類(包括留鳥與夏候鳥)為對象,利用定時、定量、定點的標準化調查方法,來長期記錄掌握繁殖鳥類分布及數量狀況,可以對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動取得明確的側寫。除了學術研究的價值,所獲得的資訊也可以用作保育決策的重要參考,或用以評斷生物多樣性保育政策的效能與進度。
現在愈來愈多科學家發現野生動物和人類公共衛生之間攸關存亡的重大關係,除了《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另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Zoobiquity: The Aston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Health)更廣泛地探討了對野生動物的研究,如何能夠解決一些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請參見〈人獸同源的共病時代〉)。要確保人類在地球上的繁衍,甚至存亡,我們不能再漠視野生動物的福祉,現在肆虐非洲的伊波拉病毒,就是從野生的大猿傳染到人類身上的!
人類就算再文明,也還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不可能和大自然隔絕,大自然的一舉一動,仍然攸關我們這個物種的興盛存亡!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其實大腦真的不懂你的心
這地球上,有史以來,也就只有我們人類,這個怪異的物種,試圖用大腦去理解大腦,可是儘管如此。我們對自己頭裡裝的那坨像豆腐般軟嫩的傢伙,所知很可能還不及一顆遠在天邊的月球。
可是最近卻有幾本好書,介紹了神經科學的最新發展,讓我們更瞭解一些些我們的大腦,例如在這裡介紹過的幾本好書: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的《我即我腦:從子宮孕育到阿茲海默症,大腦決定我是誰》(Wij Zijn Ons Brein)、 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和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的《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Who’s in Charge?: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請參見〈我即我腦--我究竟從何而來?〉、〈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嗎?〉和〈我們真的冇自由意志嗎?〉)。
可是對時常伴隨著我們的情緒,如憤怒、罪惡感、焦慮、悲傷、同理、喜悅、愛戀,我們究竟知道多少?我們能夠透過腦科學的研究來剖析這些情緒嗎?
《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How We Fell: Understanding What Neuroscience Can and Cannot Tell Us about Our Emotions)除了介紹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在情緒研究上的進展,更透過哲學、藝術、詩歌、音樂及劇場等科學以外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微妙情緒。
神經科學是一個很博大精深的領域,小至離子通道的分子機制,大到整個神經系統的作用協調,經過細胞、組織、器官到人體的層次,甚至到人們之間的互動。很少有像神經科學一樣跨越這麼大的生命科學領域,除了演化生物學之外。神經科學綜合了生命科學這麼廣闊的領域,對人類情緒的瞭解究竟到了啥程度呢?就讓《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作者喬凡尼.弗契多(Giovanni Frazzetto)為你娓娓道來。
喬凡尼.弗契多是2008年約翰.肯德魯年輕科學家獎(John Kendrew Young Scientist Award)得主, 1995年高中畢業後進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修習科學,于2002年自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取得博士學位, 是歐洲神經科學與社會聯絡網(European Neuroscience & Society Network)的創始人和諮詢專家,同時也是國際ENSN Transdisciplinary NeuroSchools的協調人。
雖然《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無疑是本科普書,可是喬凡尼.弗契多想告訴你的,並非是神經科學有多麼了不起,更重要的是,他除了想告訴你神經科學在情緒研究上的進展,同時也會敘述,在做為腦研究者的人生中,這些發現產生的意義。並逐章闡述那些不可見的神經基底在什麼境況 下會讓人所體驗到的情緒更加清晰鮮明,而在哪些時候又只是做為感受的附加物而已。書中關於憤怒、內疚、恐懼、悲傷、喜悅與愛情的篇章,將會講述交錯的情緒神經機制如何令人目眩神迷、嘖嘖稱奇,卻也留給許多未解的謎團。
作為一位誠實的科學家,喬凡尼.弗契多在《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中,試圖為我們解說神經科學如何照亮了我們對情緒的瞭解之路,但也顯示出科學的不足。因為一個人體驗到情緒,並且探討情緒的意義時,給予答案的往往不僅是科學,或者說並不會只局限於科學,還會有文學、藝術和哲學等等,甚至是個人經驗。
是的,科學是有其極限的,就算神經科學能把一對相愛的情侶之間所有的分子機制和腦神經運作以及荷爾蒙的變化給完完整整地解析出來,對熱戀中的人們而言,那些知識的意義,可曾抵得過初吻的回憶?在摸索愛情的真諦時,音樂、繪畫、小說帶來的感動和真實感,恐怕比起科學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可是儘管如此,我們人類仍試圖利用大腦來瞭解大腦,這麼做還有意義嗎?其實,正如《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所示的,要更完整地理解情緒的話,文學、藝術和哲學不可少的話,那麼憑啥實證的科學就該缺席呢?
由於涉獵到寬廣的領域以及個人經驗,《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並非一本「好讀」的書,不過卻仍是本值得受到憤怒、罪惡感、焦慮、悲傷、同理、喜悅、愛戀等情緒擺布的我們一讀。讀了這些神經科學的好書之後,我們會一再發現,原來我們的理性原來受制於感性,而「自我」原來是個幻象,我們的意識只不過是潛意識投射出來的一小部分。如此一來,應該就要瞭解到自我的執著是一件愚蠢的事,這就是神經科學為我們帶來的最大意義!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起笑的科學
《讓你瞬間看穿人心的怪咖心理學:史上最搞怪的心理學實驗報告》(Quirkology: How We Discover the Big Truths in Small Things)和《心理學家教你59秒變A咖》(59 Seconds: Think a Little, Change a Lot)的作者,英國心理學家韋斯曼(Richard Wiseman)曾經向全世界徵求最好笑的笑話(請參見〈教你59秒變A咖的怪咖心理學〉),百萬人票選的結果是:
兩個獵人在森林中,其中一位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另一名獵人眼看他的朋友沒了呼吸,目光呆滯,連忙打119求救:「我的朋友死了!我該怎麼辦?」電話那頭連忙告訴他:「別慌!先生,我能幫你,第一步,請先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死了。」說完突然一陣安靜,接下來是一聲槍響,然後那名獵人又拿起電話,說:「好了,下一步是?」
這個研究該榮獲搞笑諾貝爾(Ig Nobel)文學獎吧?不過,你覺得這個笑話好笑嗎?
我是覺得蠻好笑的,或許你一點也不同意,搞不好還因為不同意,而從此瞧不起我了。是的,笑的異同甚至是人們能否成為好友甚至建立伴侶感情的基礎。
大多數人,都希望被認作有幽默感。大概兩三年前,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一位人類演化生物學家Geoffrey F. Miller來我們這裡演講時,還提出他的理論,認為幽默感是人類性擇的特徵之一,因為幽默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智商高低,而且幽默感的強弱也是創意的表現之一,而創造力正代表了智商。不過,智商高的人並不一定幽默,因為創意還來自開明的程度。無論如何,他認為男人的幽默感,正是一項把妹利器。
就因為幽默感很難客觀評估,更難以量化,因此笑話的研究特別困難。可是這本好書書《笑的科學:解開人為什麼會笑、笑點為何不同,與幽默感背後的大腦謎團》(Ha!: The Science of When We Laugh and Why)的作者溫斯(Scott Weems)卻膽敢接受這個高難度的挑戰,試圖利用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方法,來告訴大家,人為什麼會笑嗎?為什麼不同的人聽了同一個笑話卻有不同反應?笑話帶有什麼獨特的訊息?幽默有公式可循嗎?大笑時,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溫斯網羅各種與幽默有關的研究及有趣的笑話,依序解釋幽默是什麼、分析幽默的目的,並說明幽默對我們的重要性。他利用最新的幽默研究,顯示唯有透過擁有優柔寡斷的大腦,我們才能在這對於認知及情緒都相當苛求的世界中獲得愉悅。
溫斯在《笑的科學》第一部先談「幽默是三……小朋友?」,試圖定義出歡愉捉摸不定的概念。科學真的能告訴我們,人為何會發笑了嗎?看來笑的科學,並不好笑啊。講過自以為好笑,可是人家在狀況外笑不出來的人都知道一個討厭的事,就是還要去用白話來解釋那個「梗」。凡事需要解釋,原本再好笑的笑話都會變得很冷,因為科學畢竟是件嚴肅的玩意兒。所以科學讓笑話變冷了嗎?
為什麼它那麼讓人享受?《笑的科學》指出,其實不只人類會「起笑」,很多動物也都有類似的行為
有趣的是,很多擅於搞笑的高手,私下可一點也不快樂,甚至有可能一個不快樂的人,反正愈能夠表現出搞笑所需要荒謬感。例如著名的喜劇演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1951-2014)已深受憂鬱症所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在兩個月前,先割腕未死,後以自縊了結性命。
為什麼「驚喜」是幽默的重要元素?其實生存在這個隨處可見荒謬與困惑情境的世界裡,幽默是我們大腦所具備的重要能力!《笑的科學》指出,幽默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建構、推斷、解析,這些不過就是我們日常用來闡釋這世界的基本方法,而好不好笑的事物,關鍵在於「衝突」,辨識出「衝突」之處是種天份,電腦程式發生衝突當了機可以重新關機,可是我們的大腦卻不像電腦一樣能隨便開關,可是大腦縱使在面對不可預期的情形,也必須維持運作,於是「起笑」就是大腦給我們發現「衝突」時的獎賞。當衝突已成事實,起笑就是義務!
身為有十多年經驗,研究大腦如何運作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他提出若要理解幽默,便需要辨識人類大腦龐大的複雜性。他指出,幽默和笑是大腦處理複雜事物的副產物。大腦整個系統沒有所謂的「最後部分」來決定我們的言行。我們大腦的行動是讓各種概念彼此競爭以獲得最後結果。 這種途徑有種種好處,比方說它能讓我們推理、解決難題,甚至是閱讀書籍和研究哲學。儘管如此,有時它也會導致衝突,例如當我們想同時掌握兩種或更多不協調的概念的時候。要是這種狀況發生了,我們的大腦只懂得做一件事,那就是切割…哦不…是起笑。幽默幫助了我們在混亂世界中撒下希望的種子。
《笑的科學》無限期支持幽默感,鼓勵我們成為更加樂活的人,指出人若愈幽默就愈健康,雖然最幽默的人同時也因為比較放縱而傷身XD 即使幽默無法讓人真的長壽,歡笑還是能讓原本可能悲慘的人生比較能夠忍受,至少能夠減少痛楚。有研究顯示多看搞笑電影能夠少用減止痛藥。
《笑的科學》提到一個經典的笑話──《貴族》(The Aristocrats),經典到據說是史上最髒的笑話,髒到《笑的科學》完全無法寫出。有部2005年的記錄片《貴族》(The Aristocrats),歷時長達三年的拍攝,走訪了上百位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和喜劇明星,從百多個小時的膠片中精心提煉出一個半小時的影片。《貴族》據說是流傳在喜劇行業內部的笑話,所以大多數人肯定對此一無所知。據說其污穢、下流、惡心的程度,比我們聽過的任何笑話都要過分,挑戰了人類的道德極限,除了震驚之外只能用「起笑」來防衛心裡受到的傷害與打擊。
自己的幽默自己練,《笑的科學》可能無法讓你起笑,可是你讀了這本好書,你真的會想好好起笑!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自己的PQ自己鍊!
《PQ.正向智商:人生成功幸福的關鍵》(Positive Intelligence: Why only 20% of Teams and Individuals Achieve Their True Potential and How You Can Achieve Yours)指出,研究顯示,只有兩成的團隊和個人能充分發揮潛力。我高度懷疑這個說法,因為所謂潛力,就是還未發揮的力量,那從邏輯上來說,怎麼可能知道還剩多少?
不過《PQ.正向智商》作者希爾札德.查敏(Shirzad Chamine),還是相信他已經瞭解到,究竟為何我們大多數人無法發揮真正潛力,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希爾札德相信,在領導者的腦袋裡頭,有兩股力量在交戰。他把正向的力量稱為「心聖」(Sage),而惡的力量稱為「心魔」(Saboteur),這樣的魔聖交戰出現在所有人心中,只不過在領導者心中這兩股力量更為強大。
PQ是希爾札德首創的名詞,亦即正向智商(Positive Intelligence)。作為 CTI(全球最大顧問訓練組織)創始人和CEO, 希爾札德接觸到企業家所面臨的第一手挑戰。目前,CTI是世界上最大的教練培訓機構,指導過數百名執行長及其高階管理團隊。
PQ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不過EQ應該是人人皆知。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大約近廿年前在台灣書市上極度爆紅。《EQ》的爆紅不僅是銷路極為暢銷而已,而是讓「EQ」流行到,曾經一度各書店和報章的暢銷書排行榜中,有近一半的書名都有「EQ」!
EQ確實非常重要,甚至比IQ更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可是凡事過猶不及,EQ太好也會出毛病的。例如就有人把EQ修得特好,別人怎麼羞辱都不會生氣,可是如此一來,別人就其缺點批評,也無動於衷。我就有朋友剛好遇到一個下屬,不過怎麼批評,後來成了辱罵,也能照樣不改顏色,還能和主管喜板笑臉,甚至稱兄道地。因為不會生氣,所以犯的錯也不當一回事,最後沒辦法了,只好請他走路。
那麼PQ又是啥呢?PQ基本上是用於衡量你的心智有多少時間「處於正向」。他認為能夠發揮潛力者的PQ都在75分以上,也就是心聖高於75分, 而心魔低於25分。《PQ.正向智商》試圖藉由各項「腦力遊戲」,能讓人立即擺脫因壓力導致的失眠、拖拖拉拉不願面對、想親力親為一手包辦等種種惡習,將心力完全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PQ.正向智商》要讓你揪出十大「心魔」,宣稱在短短21天,一天做100次健腦操(每次短短十秒鐘),便能發揮極限潛能,不僅獲得事業成功,人生也因此幸福滿足。
對於許多企業家而言,這樣的身份讓人變得非常醉心於業務,這就是為什麼當諸事不順時會令人感到更受挫。這產生了額外的壓力,而滋養了心魔。 他認為大多數無法充分發揮是因為心魔的作祟。
《PQ.正向智商》裡的十大心魔是批判魔、固執魔、討好魔、求勝魔、自憐魔、理智魔、戒慎魔、勞碌魔、控制魔與避苦魔。這些心魔是我們內在的敵人,希爾札德認為大多數人僅被其中幾個綁架,視其生長背景和個性而言,否則一次被十個心魔駕馭,也實在太慘太累了吧XD
希爾札德在《PQ.正向智商》關鍵要克服這些破壞者,並達到你的全部潛力,包括三個策略:
一、削弱心魔的力量
為了削弱心魔,需要在它們的時候出現時觀察和標記心魔的想法和感受。通過將其中10破壞者的起步是您的主要內部的敵人。如此一來能攔截心魔,並切換到心聖。這需要一些練習,但可以改變企業的風氣,以及領導者的生活。例如,感覺壓力太大時心中幹譙自己在正式場合說了啥蠢話時,就告訴自己批判魔又來了。
二、強化心聖的力量
利用《PQ.正向智商》提到的五大心聖,分別是同理心、探索力、開創力、領航力和啟動力。要從心魔轉至心聖,就是在遇到問題時,問問自己,能從中獲得什麼機會。例如供應商放鴿子,或者顧客跟競爭者跑了,就拿來問問自己,從中得到的機會是啥。
三、鍛鍊PQ腦肌
除了識別和標記心魔,強化心聖,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反复練習提高PQ腦肌。PQ測量你如何能夠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及你心智能否產生最有利的行為。正念練習是加強PQ的最佳方法之一。 禪修也是個加強PQ腦肌的好方法。
知道自己的PQ分數嗎?可以到PositiveIntelligence.com上面進行PQ測試。《PQ.正向智商》指出,當一個人的正向和消極思考比為3:1時,就到了一個臨界點。當PQ高於75時,就會進入淨正向的旋渦,生產力就會提高。
希爾札德相信很多管理培訓無效的原因是,有太多的重點放在「洞察力」上,忽略了建立和維護新的思維習慣。他認為要能轉變,就該是是20%的洞察力,和80%的腦肌鍛鍊。他發現,如果你應用上述三個工具來練習21天,你將建立新的PQ腦肌肉,並帶來長遠的改變。
雖然無法擔保《PQ.正向智商》的PQ健腦操會有多有效,可是希爾札德提到的十大心魔,我們真的都或多或少讓其中幾個給綁了架!希爾札德就以自己被批判魔脅迫,在念史丹佛商學院時嬴得眾叛親離的狠籍名聲,還眼睜睜被全班同學唾棄為例。如果能揪出幾隻心魔,相信不僅會帶來所謂事業上的成功,和周遭的親朋戚友相處也會更愉快吧!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抵制黑心企業救台灣!
過去每逢過春節我回馬來西亞時,我總會帶些台灣的伴手禮回去,這也是順理成章的。可是上週,回去大馬參加我小弟婚禮時,順道帶台灣的食物回去,即使明顯不含豬油,有些親朋戚友們居然還是問說:
「這些能吃嗎?」
「你吃過多少黑心食品?」
「害怕嗎?恐懼嗎?」
「還有多少未爆?」
「台灣還有東西能吃嗎?」
然後一幅厭惡的表情看著我買的食品。
這叫我以後還敢買台灣的食品回家嗎?前天我還接獲一個線報,說家人喝了帶回去的東西,結果大吐一場(心理作用吧XD),於是長輩從此就下了禁令,以後再也不准帶台灣的食物回家!
我們對台灣有偏見嗎?根本就不是,因為我全家除了我之外也都因為留學、出差、受訓、旅遊而來台灣,也很喜歡台灣,可是台灣這次真的傷透了我家人們的心;我還有許多台灣朋友,在辦研討會或出國開會時,不敢提到台灣是美食之國了!甚至也不敢邀請外國朋友來台了。
台灣身在地球村,絕大多數國家媒體都不像台灣這麼空洞和自閉,台灣的食安和民眾反應,也都會登在國外媒體上,原本要來台觀光的遊客,難道就不會從此卻步了嗎?
可是,台灣還有救嗎?不是不可能,而台灣人手上還有的王牌,就有兩張,還不只是一張哦!
第一張,就是大力抵制黑心企業!不管黑心企業祭出啥折扣、減價等等討好消費者的手段,就是拒買、拒吃!有朋友質疑這個做法之效果,可是這先不管效果,我們來看看如果台灣人不拒買、拒吃黑心企業的商品,台灣人犧牲的,絕對不會只是健康和形象而已!
怎麼說呢?前陣子就有報導指說,有些台灣保養品商品在歐洲受到了抵制,理由是連吃的民生物資,政府都監控不嚴了,何況還不是吃的東西,這是信任問題。
或許,有人以為台灣大眾還能大剌剌說是有少數害群之馬,台灣大部分企業都是有良心的。可是,如果台灣人一邊幹譙害群之馬,還一邊不在乎地購買黑心企業的商品,那麼說問是誰在喂養那些害群之馬?
如果台灣人還能讓這些黑心企業生存,和MIC會有啥差別?不過就是同一檔次的爛貨而已,那憑啥人家就要多花錢買MIT的?我不是在空談,因為日本和中國都已對台灣食品下了入口禁令了。其實我支持外國對台灣食品全面封殺,台灣商人荷包沒學到教訓,還是會互相包庇!
再這麼一直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假油、餿水油、地溝油和飼料油…加上還未爆的再爆下來,最終的結果是,台灣整體形象大受打擊,MIT再也不是品質保證,那麼台灣人憑啥所得收入要比東南亞和中國高?台灣和過去自己嘲笑的強國還有啥區別?
如果台灣人再不拿出決心和勇氣,那麼看到眼裡的外國,不僅打從心中瞧不起,甚至還拒買MIT的產品,讓台灣外銷受創,頂多只能削價賤賣半成品,從此亞洲四小龍就成了小蟲,受盡財團鳥氣之餘,所得收入下滑!
因此,抵制黑心企業,不僅是讓他們受到教訓而已,而是證明台灣人還知道什麼叫做天理和正義、證明台灣人敢拒養害群之馬、證明台灣人心中真的在乎、證明台灣人還有骨氣、證明台灣人不狼狽為奸!更重要的是,不僅不讓黑心財團A走他們不該賺的錢,也保證自己的荷包不讓財團作賤!
否則,就不要怪外國人歧視台灣人,不屑買MIT的商品,更不要怪那些黑心商人,因為如果不拒買、拒吃、拒用,你我不過就只是共犯之一而已!
有人或許會說,那些黑心企業的員工是無辜的,如果遭受抵制,那他們的生計怎麼辦?這麼說似乎是沒有常識,因為如果市場就這麼大,不買A家那麼不是就會去買B、C、D…家嗎?就算全都不買了,那麼多出來的錢不是會花到其他地方去嗎?少吃一些加工食品,不能把錢花去買書嗎?其他有良心的企業不是能受惠並擴張嗎?抵制的行為,是整個社會受惠的,往接受更好品質的方向邁進,受益的是更廣大的大眾!
另一張王牌,就是拒投和黑心財閥勾結的政客!有人說這一切都是政府的問題,是官員在包庇、掩護,可是政府和立委是誰選出來的?還不是人民自己?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自己手中的選票,也不屑公民監督的力量,只為了短期政策牛肉,甚至外表美醜還有聽信洗腦言論,就亂投一通,那麼政府再白爛和無能,受害的人民也只是活該而已!
黑心商人要能縱橫這麼多年,是要打通多少政商人脈?受惠於選票和納稅人鈔票的政客,如果選擇幫助黑心商人,他們還有資格在政壇上為民喉舌嗎?如果不把無良政客趕下台,能杜絕黑心事件嗎?
只有透過抵制黑心企業和無良政客,台灣人才能告訴自己的良心,還有全世界:在台灣,人真正是最美的風景,否則台灣人也只是黑心商人和政客眼中一條條最美的狗奴才而已!
相關網誌:
不健康的便宜殺了台灣美食- 天下雜誌535期
食安共犯黑三角@ 李柏鋒的擴大機
[爆卦] 你想知道的,頂新的守門神是誰 - 批踢踢實業坊
賺台灣人的錢、炒台灣房地產、再賣有毒的東西給台灣人吃-頂新怎麼吃掉味全,為台灣帶來的三個悲劇
[爆卦] 林鳳營鮮奶背後老闆幹過的事! - 批踢踢實業坊
台灣離品味社會還很遠:真正在乎油品的人,不會去碰觸那種食品工業用油
抵制頂新,不如抵制國民黨! | 即時新聞| 20141010 | 蘋果日報
[情報] 20141009林淑芬質詢頂新餿水油 - 批踢踢實業坊
09/14/2015補充:
某林姓乳品業者在母公司賣黑心油風波後,業績從市占超過 4成的冠軍,直接摔到第3,市占一度不到 2成,經過近1年的努力,今年7-8月市占已慢慢爬升到27%左右,力拚第2名。
日本麥當勞近年也因品管不佳惹民怨,有消費者在雞塊內發現塑膠異物、薯條內發現人的牙齒,還在霜淇淋摻有機器碎片,加上去年夏天日本麥當勞使用中國工廠生產的過期雞肉。在日本人同仇敵愾下,日本麥當勞終因營運虧損,131間營收不符預期的門市宣布收攤!日本民眾徹底讓麥當勞知道誰是老大,麥當勞在日本的存亡,一切都看民眾最後買不買單。
抵制,僅是消極的不作為而已,如果連這種低階的消極不作為都辦不到,以後還有企業膽敢不視消費者權益和健康為無物嗎?劣勝優敗,是嚴懲良心業者 ,台灣等著經濟沉淪,年輕人繼續領22K不到的低薪,退休軍公教等著國家財政崩盤啥都拿不到吧!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後口一吞,然後呢?
日本生物學家福岡伸一指出《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一個生物學家眼中的奇妙世界生物》(生物と無生物のあいだ), 生命為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我們吃進身體的分子,會在瞬間散布至全身,之後短暫停留在某處,接著又在一瞬間離開我們的身體。換言之,我們生命體的身體並非如塑膠模型般,由靜態的零件組成的分子機械,而是成立於零件本身的動態之中(請參見〈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
生物只要是還活著,就要靠不斷地吃喝拉撒來維持「動態的平衡狀態」至到死亡。於是,比較高等一些的動物,胚胎發育時就要打通任督二…哦不…形成原腸再發育生消化道。我們人類是後口動物,也就是胚胎的第一個開口(胚孔)變成了肛門,口是後來形成的,我們用後口進食、原口排遺。不像水母,除了軟趴趴、手有毒、沒有腦,而且肛門就是口。大學時,瀉腹子時,同學之間就會說是原口在嘔吐。
從我們的後口到原口,有一段曲曲折折的各種管道,《大口一吞,然後呢?: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Gulp: Adventures on the Alimentary Canal)這本風趣、幽默、恢諧的好書,就要帶你從鼻子、後口一路環遊到原口。
《大口一吞,然後呢?》的譯文也很棒,把各種梗弄成台灣讀者超熟悉的。作者瑪莉‧羅曲(Mary Roach)其他有名作品還有《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Packing for Mars: The Curious Science of Life in the Void)、《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不過是具屍體》(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以及《活見鬼:靈魂與來世的科學實驗》(Spook: Science Tackles the Afterlife),都有中譯本。《大口一吞,然後呢?》基本上就像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的《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海底兩萬哩》(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和《地心歷險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加起來的消化道版XD
為了《大口一吞,然後呢?》,瑪莉‧羅曲訪殺人兇手、瘋狂科學家、愛斯基摩人、驅魔法師(他們有時會從直腸灌入聖水)、猶太教律法專家,以及恐怖份子等等,讓我們來瞭解品嘗味道和味覺沒太大關係、如何騙貓狗吃下他們的飼料。
《大口一吞,然後呢?》提到外科醫師博蒙特(William Beaumont)和病人聖馬丁(Alexis St. Martin)之間的酸味關係,後者1822年,腸道留下了手術後永久性的孔,通過它博蒙特醫生藉此塞入各種消化和未消化的東西來研究它們的下場。揭露出古老神秘的實驗和未來科學之間的一線之差,雖然這些變態的作為在在醫學和生物學界本來就是常態。
還有諸如口水的晶瑩剔透、口腔實驗室的生涯、被活吞時該如何逃生、你吃的東西會不會反過來吃你?吃死自己的學問、消化道內的氣爆、胃腸脹氣研究史上的其他趣聞、惡臭的脹氣除了令人紛紛走避,還能做什麼?消化道是雙向道嗎?除了水母,原口可以用來進食嗎?貓王的巨結腸症以及因便祕而死的一些省思……等等變態的問題XD
《大口一吞,然後呢?》讓我們在消化道兩萬毫米環遊80分鐘的歷險記後後,從很「續嘴」的香脆食物到化成脹氣和臭屁,或者堵在腸道而便祕,讓我們見識到可口的東西如何化作令人厭惡的傢伙,並且還認識到各種體液和氣體伴隨而來詭異,明明是自己身體產生的,可是怎麼到了身體外卻成了噁心的東西。除此之外,她還探討了直腸的其他功用,例如夾帶違禁品等等。
雖然天天不停地吃喝拉撒,可是不經《大口一吞,然後呢?》這一洗禮,還真不知原來人類對我們這個後口到原口之間的歷程,所知居然是這麼矇矓,不過還是多虧了像瑪莉‧羅曲這麼變態…哦不…這麼好奇的作家,帶我們去更變態的科學家實驗室,一窺宅宅的消化道世界,後口入、原口出地嘗盡口水、胃液和米田共等等的奇妙滋味。
讀完了《大口一吞,然後呢?》,你肯定對後口到原口之間的一切略懂略懂,從今往後,連放的屁都不一樣了XD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靜坐的初學者手冊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實用的身心轉化指南》是一位父親和女兒共同的靈性探險之旅的成果,他們都是學過科學的知識份子,籍由這本書介紹靜坐的正確觀念,以及探討其科學根據。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作者楊定一(John Ding-E Young)是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生物科技、美國Inteplast Group董事長,他有生化、醫學雙博士,他早年在美國紐約頂尖的洛克菲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任教期間(洛克菲勒大學共出了廿幾位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免疫反應中細胞(如白血球、淋巴球)暗殺系統及細胞內自殺系統的關連性,曾在頂尖學術期刊如Cell、Nature、Science、PNAS、N Engl J Med上發表不少論文,受過紮實的西方醫學和科學訓練。他女兒楊元寧小學四年級初次接觸靜坐,為了追求自我心靈的成長,往後更在美國、亞洲、巴西多地參加了多次禪修,在哈佛大學主修生物、輔修東亞研究,同時也接受了古代傳統瑜伽、能量療癒和靜坐的訓練。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採Q&A方式,透過女兒楊元寧匯集了父親多年來靜坐教學累積的問答,也納入了自己從十歲到24歲向父親提出的各種問題,試圖解答絕大多數人對於靜坐的疑問與想像,例如為什麼要學靜坐?靜坐的方法有哪些?靜坐對身體健康有哪些益處?靜坐跟宗教的關係是什麼?靜坐真的會通靈、悟道嗎?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除了用Q&A的方式來解答眾人的疑惑,並且也引用了許多科學文獻,以科普文的方式來介紹靜坐對健康的益處,指出靜坐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開發大腦神經新迴路,放鬆心智,讓身體重回和諧與完整;還能開發大腦潛力,因為靜坐時腦波由清醒和忙碌狀態的β波轉為放鬆和專注狀態的α波,有活化腦部尚未使用的區域,增進智力、認知、創意、促進情緒穩定、創造正面情緒、放鬆心情、強化道德推理、提升自信心等有益的「副作用」;並且改善面對壓力時的反應,能幫助我們整合包括空間感、視覺、感覺、知覺、和運動的協調能力,調適回應壓力訊息的身心負擔;並讓身體各器官的改善,促進心血管健康、並讓心臟恢復合一性,也能刺激胃腸的蠕動和排便,並刺激唾液和消化腺分泌酵素,以幫助消化。同時徹底放鬆,身心步調合一之後,就能矯正姿勢。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本身並非一本純科普著作,在正文和Q&A部分,楊定一還是使用了許多靈修的名詞和觀念,這些部分和正統的科學及醫學無關,這點讀者必須清楚瞭解。不過雖然使用了許多佛教用語,可是楊定一卻是位天主教徒,所以這本書應該不是在傳播特定宗教,而是借用定義比較清楚的佛家用語來探討靈修的通則。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中討論的靜坐觀念和方法,和我過去接觸的正統正信的觀念和方式大致一致,是非常棒的解惑之書。可是有一點我非常介意,就是《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提到江本勝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的實驗,提出善念和讚美的句子會讓水結出漂亮的晶體,而惡意和詛咒會讓水結出醜陋的結晶:
這甭說是徹徹底底的偽科學,連宗教上都不成立。是偽科學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沒有「可證偽性」,也就是說實驗者怎麼做都對,當結不出漂亮的晶體,實驗者大可指稱是當事人潛意識中有雜念惡意,而壞人結出漂亮的晶體,也可以拗成連壞人都有善念,反正要怎麼說,你都拿他沒辦法;說讚美的句子就會結出漂亮的晶體也是鬼扯蛋,因為怎麼定義「讚美」?語言文字的使用有環境文化因素,例如說一個人是好人,過去可能是讚美,現在對很多人來說是羞辱,不信的話你見人就說「你是好人」試試看?語言文字是相對的,這也是禪宗標榜不立文字的原因之一!關於這個水結晶的篇章,刪除了也不僅不損這本書的價值,加上去反而降低了其科學上的公信力,希望引以為戒才是!
來談談個人經驗吧,幾年前我因為長期工作姿式不良,導致肩頸痠痛,左手還發麻,檢查結果是頸椎長了骨刺壓迫神經。為了在台灣參加更多禪修活動,去了法鼓山安和分院上了初級禪修班。有天去上禪修課前去了趟醫院,醫生說那骨刺相當嚴重,至少要做四次復健療程才有可能改善,而且還質疑我這年紀不該這麼嚴重,可是頸椎卻嚴重老化。所以那天去上課前特別沮喪,可是在上課時做了頸部運動打完坐後,在下坐時按摩發生,原本僵硬無比的肩頸肌肉居然莫名其妙地鬆開了,從前吃肌肉鬆弛劑也從來沒有那些肌肉放鬆氣脈通行的舒服感覺!那種感覺真令人欣喜著狂,雖然第二天早上又僵硬得很痛,可是想到法師說要記得打座時放鬆的感覺,肌肉就馬上放鬆然後就不痛了!後來每天都打坐半小時,結果只做完一次療程,醫生檢查後就說改善太多了,為保險再做一次應該就能痊癒了!
除了健康上的改善,禪修後也明顯讓我在做實驗和手工藝時比較不心浮氣躁,對情緒管理也有很大的益處,至少不會像小時候那麼暴躁和怨天尤人。從此,我深信靜坐對健康和情緒確定會有極大的助益的!更甭提禪修的修心對自己、家人、朋友能帶來多少真正的快樂。我並不算很精進,只是那次是無所求,只是剛好用對方法。因此,有這麼美好的事不分享給朋友,這太可恥了!
事實上,雖然佛教是靜坐的方法發揮至極致,也整理得最完整和系統化,但冥想靜坐確實並非佛教首創,是佛陀向當時的修行者學來的。道教、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猶太教、天主教、新世紀也有類似的冥想靜坐修行方法,禪修靜坐也非宗教專屬,瑜珈運動也有。
不過社會上有些禪修團體標榜自己能讓信徒快速開悟、見性,而且強調創辦人個人權力、個人教導、個人言論的絕對至上,甚至收取各類高額費用,還提倡迷信靈異力量等等,這類的禪修團體只會帶來更多邪見和其他損害。所以尋找正信的禪修團體也很重要,台灣主要的正信佛教團體或者正念減壓課程都有教導正見的禪修靜坐方法。我個人主要接觸的是法鼓山教導的實用、安全的禪修靜坐,這裡就順到介紹一下。
法鼓山有開辦一系列禪修班和禪修營,教導禪坐、動禪、行禪和臥禪,完全免費。初級禪訓班不強調宗教,其他宗教信仰的朋友也可放心參加。各類禪修活動請上法鼓山青年院或法鼓山傳燈院的網站查詢。或者參考《聖嚴法師教禪坐》和《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 Reclaiming the Present Moment)。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大賣場裡的人文科學家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The Moment of Clarity: Using the Human Sciences to Solve Your Tougest Business Problems)的中文書名其實一丁點也不名幅其實,因為這本書並非討論「人類學家」而已,而是探討人文科學(human sciences)這個對台灣讀者而言應該相當陌生的學科。
「人文科學」這學門,迄今在維基百科仍未有中文條目,而日文則把「Human sciences」譯作「人間科學」,而日本從七十年代起就陸續有大學設立人間科学部或人間科学科。
雖然「人文科學」這領域在台灣可能沒幾多少人瞭解,可是讀完《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你就會發現,搞不好這個學科可以改善台灣的經濟困境。怎麼說呢?台灣過去極為重視製造業,因為為台灣賺取大量的外匯,近幾十年尤其高度重視高科技業,可是卻仍然以代工為主,迄今還未創出多少令人驚艷的品牌和產品。
我有些朋友在高科技公司工作進行產品設計,他們指出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主要面對的其實並非消費者,而是主管和通路,只要他們說服了老闆和通路,管消費者的體驗去死。可是至從蘋果(Apple)推出了令人驚艷的iMac、MacBook Air、iPod、iPhone和iPad後,很多工程師才發現,怎麼消費者不去挑選按鈕和功能多到爆的產品,反而花更高的價錢去挑蘋果極簡風格的產品。過去,對很多大企業聰明絕頂的工程師,可能從來只會埋頭於打造他們阿宅心目中功能最強大的產品,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消費者在何種情境下使用,更甭提會產生什麼樣的體驗。
可是,現代社會已經開始進入體驗當道的經濟了,尤其像台灣即使大學生畢業的新鮮人只有22K薪水,根本不可能購買房子和汽車,可是花在智慧手機上的錢大多不會少。為何智慧手機對年輕人那麼重要?無非是智慧手機讓我們能一手創造出許多豐富的體驗,例如上社群網站看八卦,和朋友打屁,順便拍照上傳和打卡,在捷運公車上聽音樂、看影片或玩遊戲等等,全部都是各種各樣的體驗。
雖然現在看似大數據當道,可是《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卻要告訴大家,「量化」儘管很重要,可是「質」(quality)卻也比「量」(quantity)重要。一味對大數據的盲信,可能還會犯錯。爆紅日劇《半澤直樹》(半沢直樹)裡就有一位擅長以平板電腦做數據分析,極端偏重理論的融資部次長福山啓次郎,在和半澤直樹對決時,半澤直樹憑藉認真而耐心的親身觀察,KO了福山;一味講求市場統計分析、數量化模式、KPI 管理、財務分析評價的SONY,就敗給了不按牌理出牌的賈伯斯(Steve Jobs,1955-2011)領導的蘋果(請參見〈索尼高層語出驚人:績效考核毀了索尼!〉)。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指出,要用現象來描述問題,透過對「使用現象」的描述,細微觀察消費者使用產品或服務時的情境與感受,才能看清消費需求變化的脈絡,而非光憑堆積如山的報表、市場分析和海量資料。雖然研究「現象」的方法,並非量化的方法,看似個很「軟」的學科。然而,《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的兩位作者麥茲伯格(Christian Madsbjerg)和拉斯穆森(Mikkel B. Rasmussen)卻認為,這種結合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藝術、哲學與文學的質化研究比較能夠應付前述「未見過」、「沒理論基礎」的新現象,避免企業界過去慣用的用狹隘觀點、僵固模式來瞭解人類的行為,對人的理解充滿了謬誤,因為人並非一味是可預測且理性的決策者,也沒有一直有效綜合整理個人偏好來做出最佳判斷,而我們的很多「選擇」,大多是在有意識但不自覺的情況下完成的。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指出,「使用者意會」(sensemaking) 是個真正能幫助瞭解人類行為的方法 ,並提到英特爾(Intel)、 可口可樂(Coke)、康樂保(Coloplast)等企業如何運用人文科學的方法,有效解決各種問題,包括:為公司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驅動成長、改善銷售模式、瞭解組織的真實文化,在新市場找到立足點等。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舉了許多大企業的例子來說明「使用者意會」的效力,例如三星(Samsung)不再思考「如何賣出更多電視」,而是了解「電視擺在家中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因而發現,在消費者眼中,電視機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傢俱;樂高(LEGO)在2000年初期面臨銷售下滑的困境,在新任執行長的帶領下,樂高透過新的思維,研究人員花時間觀察孩子怎麼玩積木,理解孩子玩耍的目的與體驗,重新看見遊戲對兒童的意義,才意會出樂高積木的核心價值(請參見〈【GENE思書軒】樂高玩具盒裡的創新〉);愛迪達 (Adidas)也運用使用者意會, 發現公司的核心訴求不再是職業運動員,而是想要擁有更健康、更美好生活的所有人。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提出人類學和民族誌研究的價值,讓跨國企業能夠掌握進軍市場的文化。作為來自東南亞的華僑,我還想要分享的,是近年來的見聞。由於諸多因素,例如全球貿易談判以及能源價格的上漲等等,區域性經濟的整合,將會是大趨勢。東南亞諸國,雖然除了新加坡堪稱東方小瑞士,大多為比台灣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可是在積極參與自由貿易,以及進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後,東協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會是蒸蒸日上。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曾是富裕國家,像菲律賓和緬甸就曾經比日本都還富裕,迄今也仍有相當豐沛的天然資源。如果台灣能積極參加東南亞諸國的發展,將會對台灣的經濟成長注入一劑強心劑!
而台灣要能夠擴展在東南亞的市場,台灣實施好幾十年的僑務政策就會是良好的助力!因為台灣各大專院校有許多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和緬甸的僑生,在語言文化上能夠和台灣人作很好的溝通,也能夠和東南亞在地文化接軌。台灣也有大量的移工,台北車站前陣子為印尼移工搭舞台歡慶開齋節,也將在他們心中對台灣留下很好的印象和感動。雖然東南亞各國仍落後,可是卻隱藏著許多台灣可以趁虛而入的商機,加上未來更受重視的是體驗式經濟,因為文化上較相近,以及有大量僑生可協助,不僅可能洞燭先機,甚至也可能比歐美日的大企業更靈活有彈性!
舉個實例,我幾年前去印尼旅行,到了爪哇南部的日惹(Yogyakarta),導遊是位印尼土生土長的華僑,他為我們解說了許多當地的文化等等。他跟我們說,大多數印尼人存到錢最想買的東西之一,是機車。而日本的一家企業因為先洞燭先機,所以在新機車市場的市佔率達六七成之高!那家公司是本田(Honda)!雖然印尼是馬來西亞鄰國,可是不到那,我都還不知原來Honda也做小型機車耶。我想,你我也都曉得,全球最擅長小型機車的製造商,其實就在台灣啊!印尼國土廣袤,可是由於基礎設施有限,高速公路和鐵路非常少,機車是最佳代步工具,市場非常龐大!如果台灣能進軍這個有2億4千萬人口的大市場,將會為台灣的GDP有顯著貢獻。據說台灣有家機車製造商已經打算積極進軍印尼了。
除了機車,高科技產品例如通訊產品和光電產品真是台灣的強項。現在不僅流行體驗經濟,也就是科技產品的利基可能不在功能而已,而是創造出的消費者體驗。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甚至還以已開放國家想像之外的方式,很有創意地來使用科技產品。例如,有許多新與的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其通訊發展就直接跳過了地線,直接使用手機。有些落後的村莊,整個村就集資購買一支手機,把它當公共電話使用,他們需要的不是多了不起的酷炫智慧手機,而是便宜又耐用的手機。雖然薄利,可是在人口爆多的國家,就會是非常可觀的數量;在非洲,也因為鋪設電線實在太貴了,有些村莊在經濟上有餘力後,就跳過傳統輸配電系統,直接利用太陽能或風力發電!
這些新興市場充滿的機會,以上提到的不過是已知的冰山一角而已。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是一家鞋公司派了兩個人去非洲考察,一個回來說非洲人都不穿鞋,沒有市場。另一個回來卻說,非洲人還沒穿鞋,所以市場是無限大!另尋新的市場,靠的是新的智慧,並結合過去從未有的知識和經驗。這些智慧、知識和經驗,也需要靠跨領域的通力合作。過去只要理工人才就能設計出好用的手機,可是要進入這些深具潛力的藍海市場,還需要結合社會人文的人才,才能夠更清楚地瞭解新市場的內在需求,並且利用旅遊和網路收集資訊,這對於習慣使用網際網路並且喜愛自助旅行的新世代大學生,正好是最擅長的!
讀了《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再找位僑生同學帶你們到僑地居深度旅遊吧!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治不治得好的種族和地域歧視?
J. Ratelband & J. Bouwer - Series of school engravings by J. Ratelband & J. Bouwer first published in Amsterdam (1767 -1779)
有篇文章〈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僅限於白種人與日本人〉探討台灣種族歧視的問題,台灣人正視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好的開始。可是,以我這個外國華僑的身份來說,如果只是幹譙自己同胞有歧視眼光,其實也是另一種不自覺的瞧不起,瞧不起的是那些瞧不起其他種族的同胞。不過作者應是恨鐵不成鋼,並非故意要瞧不起同胞。
歧視,這個問題,普天之下皆是,我最近上癮的中國網路視頻節目「羅輯思維」的這集說得很好:
依我看,問題根本就不是有沒有歧視的存在,而是去瞭解歧視產生了什麼問題,以及解決之道!僅僅提出「歧視」的存在,和說「我把你們當人看」一樣沒啥建設性。
我自己是來自馬來西亞,大馬國內的種族歧視並不下於台灣,你們台灣人還比我們遜太多了。我弟在英國念書,我也到過美國念書,這兩個強權的種族歧視問題不見得比台灣好到哪去,而日本這個更封閉的國家,想當然恐怕也更嚴重。英美有種族歧視,是因為無法理解自我與世界嗎?是 看到太多恐懼與遲疑?是不能夠昂首挺胸,需要外在肯定,不能清楚明澄地自己看見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嗎?
文章提到『「白種人>黃種人>棕種人=黑種人」,而黃種人當中又可細分成「日本人>亞洲四小龍(台灣、新加坡、香港人、韓國人)>中國人=東南亞人=其他黃種人』,我很多大馬朋友特愛來台灣,因為台灣人對我們東南亞華人也很友善,並不是只有白人和日本人才感受到的。我自己在台灣十幾年,從來沒有人因為我來自東南亞而瞧不起我,反而還覺得有更比照顧和尊重。雖然這僅是個人經驗,可是文章中對種族歧視顯然有些過度自我的想像。
如果真的要不歧視,那麼就不要自以為台灣人怎麼樣怎麼樣,為何不親自問問外國人,包括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呢?
如果要說台灣的種族歧視,把白種人和日本人當成理想觀光客還不算。為何白種人和日本人會被認為是比較優異的觀光客,無非是因為他們較講理又有消費能力,當你有選擇顧客的能力時,挑選心目中較優秀的族群,有啥問題?讀書人可以口口聲聲說什麼只要是顧客就要一視同仁,這根本就是在不食人間煙火的嘴砲,所有做生意的人都有心目中不想碰上的顧客,都有希望鎖定上門的族群,問題只是有沒有對自認為不理想的顧客給予欺騙和欺壓,以及剝奪人家應有的權益。
我在中研院工作,這裡外國人很多,有些族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剛開始我有些同情。可是自己遇上時,加上一個樂於協助外國朋友的台灣朋友私下的抱怨,也不得不承認,有些族裔就是有些文化上的問題,讓人因一些不愉快的前例而不得不特別對待他們。事實上,我自己在幫外國朋友找房子時就遇到幾個遇到某族裔幾次讓他們添麻煩後,不得不設防的房東。老實說,自己遇上的加上聽來的半打故事,如果我是房東,我也會找一堆藉口不租房給某些族裔。這算是歧視嗎?當然是!合理嗎?不見得。可是想漟渾水嗎?當然是能免則免。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的一篇文章〈地溝油毒害了台灣品牌形象〉提到地溝油事件後,台灣品牌形象受傷害。也有業者指出,他們在國外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有些歐洲國家已不歡迎台灣的產品了。這是歧視嗎?當然也算是,畢竟敗類還是少數,怎能一竿打翻一條船?那人家的歧視合理嗎?這很難說,畢竟國家品牌和形象這東西,你又不得不承認它存在。如果一些國家裡發生的壞事,可以讓自己出國時蒙羞,讓優異的產品被拖下水,是誰的錯呢?如果是那些國家歧視的問題,那關台灣政府屁事?如果自己歧視別人是自己錯,被別人歧視也是自己錯,那邏輯在哪?
馬來西亞在東南亞的經濟表現是老二,所以自然瞧不起來自其他國家的國民,但我們去新加坡時就會被瞧不起,這我們也清楚。問題不在於有沒有被瞧不起,問題是在於,在法律和制度上有沒有該有的公平。〈人間異語:阿富汗人看台灣 封閉狹隘〉中提到警察的盤查,阿富汗人被歧視,是個不該發生的問題。
不過我們也可以再想想,如果一個台灣人在阿富汗娶了當地的女生,不管原本是佛教徒還是道教徒,我極為高度懷疑他還能夠信奉自己的宗教並且實行自己的宗教儀規。在中東,其他宗教有被歧視嗎?當然有啊!當然,這是宗教和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的問題,並非人的問題,那回到問題來,我們究竟想要的,是公平的宗教和法律制度,還是人的修養上的提昇?如果是認為台灣是個比阿富汗進步且現代的國家,所以在法律制度上,在社會文化上要比阿富汗文明,難道就是陷入了要比人家優越的心態了嗎?
我們演化自草原和穴居的百萬年生活的大腦,對這世界就是會依刻板印象做判準,我不會說我自己在心態上沒有種族歧視,事實上我就是有種族歧視的心態,問題只是有沒有自覺和理性地去克制。如果要要求一個社會完全沒有種族和地域歧視,無異是緣木求魚。我們該關心的是,這些歧視究竟造成什麼問題,而不是自己抱著歧視的心態來幹譙自己同胞的歧視來自嗨!
如果我們把歧視這事單純來幹譙,對事情的認識無益。不否認台灣媒體對種族歧視的事件毫不關心,不過台灣媒體素質就是低落到自己國家大事都隨便敷衍亂報了,那問題是因為太歧視,還是沒自覺, 還是媒體素養問題?加上,如果真要瞭解歧視問題,是可以就自己想像的嗎?自己把自己的想像強加在自己同胞,就不算是歧視?以歧視面對歧視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嗎?如果要認識和解決歧視,那麼那些被歧視的人真正的感受和面對的問題,不就更需要去瞭解嗎?
再提一下自身的經驗,我在大馬的舊家後在淪落成在工業區裡的小社區,居住環境下降後很多鄰居開始搬走,我們因為家庭因素又住了近一載吧。大部分屋子都成了外勞的宿舍,白天晚上孟加拉外勞滿街都是,我們早就習慣了,晚上也照常出門。我有個高中同學,過去有在道上混過,他來找我住我家,晚上我帶他去吃宵夜,他看到成群的外勞,臉色超難看,後來乾脆拜託我回家就不敢再出門了XD 我上次去香港,要找便宜的住宿,一堆中英文旅遊網站都建議盡量避免重慶大廈,因為龍蛇混雜。有香港朋友說,他們避免去那,因為有很多長得黑黑的外勞。我好奇去看了一下,就很多阿三而已,和我舊家好熟悉啊,回去和也去過的弟弟嘲笑了香港人一番;再提一個,前陣子新加坡的孟加拉外勞,因為實在被歧視欺壓到不行了,還在新加坡這個警察國家的小印度暴動了一回咧!提這些,只是要提醒大家,因為外勞長得和大家不一樣而害怕他們,是全世界之常態。我同意存在不能即合理,台灣也有改善之空間,可是諸位憑啥就要認定台灣人一定就要比較高尚?這種道德上的高度要求合理嗎?
人們因為外勞的長像而恐懼,是有人類學的因素的。過去十幾萬年來,我們這個人種都是以小村落小聚落的形式存在,一群長像不同的外來陌生人之出現,很有可能是有惡意的,那些會沒有防備心的人,早就被淘汰掉了,能活下來的,都是警戒心高的人。所以恐懼外勞的心理,是根植在我們遺傳裡的!有大型城市並且長像各異的人混居,在人類的歷史頂多千年的歷史而已,而且僅在極少數城市。現在這個全球化人力移動的情形,也不過上百年。我們人類心理還需要時間適應,這就是為何在先進文明的國家需要有法律上對歧視這問題的防範,因為歧視是天生存在的,只是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合理且阻礙發展。我們該想想,如果能輕易從教育上避免的狀況,還需要用到法律嗎?
美國會因為歧視的言行而丟工作,是因為如果不這麼嚴厲,歧視會以更誇張的形式存在。不過美國值得借鑑的是,他們對歧視的認知夠廣,不拘限於種族,還擴展至性別、政治和宗教信仰等等,這個台灣就更不自覺了。台灣人自覺性確實是較差。不過我倒是認為,這是因為台灣過去長達好幾十年的閉關鎖國,異同是來自省籍和漢原,沒有真正遇到種族問題,遇到時媒體素質糟到不想面對,而大部分知識份子也還有社會階層分裂的問題要面對,種族問題自然被冷漠處置。可是,歸根究底,問題並不出在「歧視」本身。歧視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只因為其他因素而加強,或者讓人不自覺,所以認識什麼是其他因素,才是解決之道。
文章中提到「就連一段交通部觀光局放在台北捷運跟電影開場前的廣告影片,都不斷強調這點」,這個有啥問題呢?假設一定餐廳去打廣告,說什麼他們的小籠包很好吃,然後拍一堆同意的顧客。幾個員工不同意,說那小籠包並實不怎麼樣。可是有顧客認為好吃而上門是事實,難道餐廳主打小籠包,就是對其他商品沒信心的象徵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不是人,就像一家餐廳最好吃的是啥,本來就可以有多樣的想像。在商言商,只要有人上門,大多數顧客沒後悔,我不認為拿這個來宣傳有什麼問題。當然,身為台灣人,希望台灣人的素養真是讓人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可以想像的。
雖然還不知是不是特例,像今年台北車站為印尼移工搭舞台慶祝開齋節是個好的開始,只是希望大家不要以為降就做得足夠了。其實,我想歧視來自東南亞人最大的問題之一,還不僅是讓人不愉快而已,而是因為不屑,而沒有好好去認識這個經濟起飛的經濟體,錯失互惠互利的良機!
在社會上要如何解決歧視的問題,我也想知道。我想,至少可以從溝通和互相瞭解和諒解下手,而非自以為是地以為「歧視」這件事就是怎麼樣,這才算是真正的進步!
張貼者: Gene Ng 於 晚上10:20:00 0 意見
標籤: 政治與新聞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餿水油,不恐怖嗎?
一張圖看透:餿水油的前世今生
餿水油事件,政府官員出面指出,指稱食安仍是綠燈,並提出檢驗數據,說明沒有驗出有毒物質,並且也有食品科學學者指出,吃一點點的傷害微乎其微。
這個說法,讓護航的人惹得一身罵名。有專家指出,檢驗項目的代表性有待加強。可是也有醫藥專家指出,我們只能說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顯示說,它沒有立即的傷害,或者不會危害人體。餿水油事件,官員的說辭,當然主要是為了政治考量,希望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可是此舉對科學卻可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民眾或許就乾脆不信任科學了。
但也有人認為餿水油事件,民眾的恐慌不科學。真的是如此嗎?
那我們能夠試著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餿水油有沒有問題嗎?
我們是雜食者,就是葷素皆可食,這就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挑該吃的東西:我們怎麼清楚一樣東西該不該吃?怎麼用科學保證食安?
有兩個科學的方法,一個很簡單,就是生物學的方法,吃人類本來幾千年就吃的東西。我們無法用現在科技去判斷所有食物對健康的影響(不管是加工的還是天然的),這世界上也完全沒有對健康沒有負面影響的食物,不過既然我們祖先吃了,還活下來生育後代,想必我們吃了也還能存活且生育後代。
可是我們今天面對一堆我們祖父母都沒見過的加工食品,那怎麼辦?現代食品科學的作法只有一種,就是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而所謂的源頭管控、製程品管就是增加確定性,僅此而已。也就是應用科技確保食材來源是乾淨的、製作過程是也是乾淨的,檢驗方法啊、消毒方法啊就是為此而發明的啊。
回到餿水油問題,我們科學地分析一下,餿水油是我們祖先會吃的嗎?應該不會。那來源和製程乾淨嗎?當然不是。所以不必說什麼能不能檢不檢驗,餿水油本身,在科學上,就是不該下肚,就是這麼簡單!
使用了餿水油,就是反食品科技其道而行,就是讓健康風險暴增,大幅降低安全的確定性,我們不知道餿水油是否有毒,但我敢保證沒人敢確定餿水油無毒!現代食品工業只要不能提高食安確定性和降低風險,就是開科技的倒車,就像IT產業製造出愈來愈慢的電腦一樣失職!雖然一堆食品大廠中招,可是義美和鼎泰豐在一連串食安危機中屢屢避過,所以食品工業沒有藉口說他們無法降低風險、增加確定性!
可是如果不幸吃下肚了呢?好吧,如果我能告訴大家,這對你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那我一定是在騙人。我只能說,如果還想繼續大吃特吃類似的食品,那就沒關係,因為反而都不真正在乎自己健康了,何必杞人憂天呢?如果真正在乎自己的健康,那為何要一再把它交給已經不知道還值不值得信任的食品大廠呢?
過去發生了,就是覆水難收,只能從未來做起。如果不在乎健康,本來就不必擔憂,繼續吃吧;如果真的在乎,就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從此別再去碰那些中招的食品了吧。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雜食者的該胖詛咒
近年台灣食安問題不斷,現在爆出來的,恐怕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到,在黑心油事件中,中箭的大多是工業加工食品。不可否認,在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我們現代的生活難以擺脫工業加工食品,可是這樣的生活形態,在美國這個更高度依賴工業加工食品的國家,已經造成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而且是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的,不需要從醫院的檢驗報告,到美國隨便一個地方一看可以充分瞭解到,美國的肥胖問題有多泛濫,這還未考慮到有許多胖子是幾乎不出門的哦XD
為了解決這個該死的問題,上Amazon.com隨便看,前百大的暢銷書排行榜,關於飲食和減重的書籍,最多的時候可以多達十幾本吧!有些書,例如《小麥完全真相:歐美千萬人甩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氣喘、皮膚過敏的去小麥飲食法》(Wheat Belly: Lose the Wheat, Lose the Weight, and Find Your Path Back to Health),就把問題大多推給小麥麵粉製品(請參見〈小麥肚完全真相〉)。
肥胖絕對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有些飲食法要完全避免一些食物,有些完全避開澱粉,有些完全避開肉類,有些要低脂等等,而《雜食者的詛咒:當一卡路里不是一卡路里,食品工業的黑心糖果屋》(Fat Chance: Beating the Odds Against Sugar, Processed Food, Obesity, and Disease)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醫師兼教授羅伯.魯斯提(Robert H. Lustig)則要我們盡量避開糖:
影片中的訊息是指,不管是蔗糖還是高果糖糖漿,都含有果糖,我們人類無法直接把果糖作為燃料(蔗糖是一分子的果糖加一份子的葡萄糖聚合而成的雙糖),簡單來說,大部分吸收的果糖是在肝臟代謝成脂肪的前驅物,這也是現代人脂肪肝和肥胖盛行的元兇之一。《雜食者的詛咒》當然也稟持這個訊息,只是對於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但是《雜食者的詛咒》中文版和許多翻譯的科普書一樣,其引用文獻慘遭閹割,不過這點我請教過在大學教生化的朋友,原則上這說法大致上是對的。
不過《雜食者的詛咒》和許多把問題簡化的書籍不同的,魯斯提在書中並沒有膚淺地把問題一味簡化成糖的問題而已。魯斯提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設醫院,16年來在致力於肥胖兒童的診治。加大舊金山分校的醫學院,是西岸醫學院的龍頭,在長達十幾年的診療經驗中,他發現肥胖的兒童不僅愈來愈多,新陳代謝疾病發病的年紀也愈來愈早。《雜食者的詛咒》用很科學的方法和精神在分析美國肥胖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現狀。
魯斯提在《雜食者的詛咒》表示,肥胖,這件事和我們想的不一樣。胖是文明造成的,不是好吃懶做,也非意志力薄弱。他指出要減重或維持適當的體重,卡路里可不能簡單計算就好。我有朋友告訴我,他有朋友為了減重,天天餐餐吃麥當勞,我驚訝怎麼可能?因為他以為麥當勞有標示所有餐點卡路里熱量,所以比較容易計算Orz 可是就算一小包薯條和一碗糙米含有同等熱量,我們的腸道難道對兩者熱量的吸引會是一樣的嗎?這還不提其他營養成份的不同哦。
《雜食者的詛咒》指出,有些人老是吃不停?並非是他們自由意志指使的,而也許是荷爾蒙失調。他也指出,過度節食反而會造成容易復胖。人除了有酒癮、菸癮,還會有食物癮,魯斯提用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和內分泌學的觀點解釋為何食物能反過來控制我們。我在美國,問過一位老美,為何美國人崇尚苗條的身材,一堆人卻成了胖子?他回答我說,就是因為對自己身材不滿意,結果反而造成壓力,而壓力大就會想吃,想吃變胖壓力更大,於是就惡性循環XD 不過壓力造成肥胖,是有生理學基礎的,所以想減肥,搞不好也得先試著減壓。
魯斯提在《雜食者的詛咒》指出,脂肪細胞多寡天註定,胰島素才是關鍵,所以我們要讓胰島素不過度過快分泌,才是維持正常體重的正道。還有,緊盯著看體重計是無益的,因為有許多人外瘦內肥,也就是高內臟脂肪才是造成健康問題的主因,所以BMI並非胖瘦的良好衡量標準。肥胖本身並不是錯,因為產生了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肥胖才變成一場苦難。讀了《雜食者的詛咒》,我才知道原來馬來西亞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比例是亞洲最高,或者是因為天氣炎熱,太多人嗜飲冰涼的汽水果汁等的吧。
魯斯提認為我們身為雜食者,啥都能吃。這個原本該是恩賜的能力,在現代社會反而成了詛咒,因為進了超市,當啥都能吃時,當然是挑演化上讓我們最愛吃的高鹽高油高糖食品。可是脂肪因為單位熱量很高,所以愈來愈不受歡迎,而低脂飲食又乏味,於是「糖」就成了最佳用品。糖不僅人體難以代謝,還會改變身體的荷爾蒙,我們不但沒比較瘦,更換來一身病痛(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癌症、心臟病)。
魯斯提指出,有許多人改喝以為是更健康的果汁,可是卻還繼續增重,因為果汁少了纖維素,也成了「毒」。他指出多吃蔬菜、水果,真的能幫你「解毒」,因為不可溶纖維素不僅可以減緩和減少糖份吸收,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熱量吸收。很多人會想用運動來減肥,魯斯提卻指出,除非非常大量運動,否則一天運動一兩個小時也未必能瘦,也有人指出,運動過度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壓力,使得身體以為艱難來臨而更有效率儲存熱量。不過雖然不保證讓你瘦,但還是有動起來的理由,魯斯提提出來自台灣的研究指出,適度運動確實能延長壽命,也能建立肌肉改善新陳代謝。
魯斯提認為,要減重進而改善健康,我們改變飲食習慣,進而改變荷爾蒙。但是個人的改變還是不夠的,他認為公共衛生解決方案也同樣重要,因為個人的健康,也是整體社會的健康,因此必須監督政府,別讓它失靈,最後他也號召召開全球減糖會議。他希望喚醒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他主張任何改變,都需要所有人們的積極參與,有了大眾的持續關心與發聲,對政府施壓,讓革除陳腐的政策不再是狗吠火車。
總而言之,《雜食者的詛咒》不僅是本很實用的好書,也是本介紹生理學的科普好書,值得所有關心自己體重的朋友一讀!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科學不是什麼?-【哲思台灣】16. 跟科學家聊一聊科學哲學:究竟什麼是科學
這算偷懶的懶人包吧XD
這一切的起源,是王大師的這篇文章〈TED死都不想讓你看的兩個演講!〉大肆批評TED把兩個不符合科學精神的演講刪除(其實只是不收錄),以及兩篇舊文〈大演化(生物篇)--《Rupert Sheldrake之型態場域論》〉、〈 大演化(意識篇)〉呼應其中一篇演講的主張。因為〈TED死都不想讓你看的兩個演講!〉主張陰謀論,而且實在太多人贊同了,所以我就寫了篇文章〈TED死都不該讓你看的兩個演講?〉來反駁。
這是這兩場演講:
不過因為談了些科學哲學,有讀者申訴看不懂,所以我又寫了篇〈為何倡導偽科學是犯賤?〉這篇通俗的文章。接著在荷蘭屯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念科技哲學博士班的洪靖大大在泛科學投書了一篇〈TED 到底該不該讓你/妳看那兩個演講?〉繼續以科學哲學的觀點探討,並更仔細闡述孔恩的典範理論指出不可共量性的概念,以及以孔恩的典範說來說,科學理論並非完全客觀,所以我們也不該過度排斥異端,不過他也認為TED把那兩個演講下架並非不合理。
針對科學哲學的部分,我又撰文〈為什麼那兩個TEDx演講最好寫成科幻小說?〉提出自己的觀點,並認為孔恩的典範說仍可以說明為何那兩個演講中的理論不足視為(常態)科學。王大師當然也不甘寂寞,也寫了篇〈他 X 的,管他 TED 要你看什麼!〉指出科學理論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不該固步自封。洪靖大大於是再接再厲寫了篇〈「TED 不讓你/妳看的兩個演講」到底在爭議什麼?兼論 TED 的社會位置〉探討孔恩典範說的問題以及TED的社會地位。
對於TED的處理態度,我同意洪靖大大的觀點,不過因為仍有讀者質疑此舉是科學霸權,於是我又再寫了一篇〈我們需要擔心科學霸權嗎?〉,指出科學霸權並非不存在,只是是以我們卻忽略的方式存在,而偽科學其實也是一種科學霸權的形式,打擊偽科學並非就代表科學霸權。
這幾篇文章下來,引起了一些讀者的興趣,而過程中,王大師、洪靖大大和我的交鋒,都是以非常冷靜、理性的態度來進行,也感謝王大師的大量,還把我的幾篇文章分享至他的粉絲頁。其實,還有一些讀者質疑為何我沒有直接針對那兩個演講的內容作批評,原本我想再寫篇文章的,只是後來實在忙不過來,就打算作罷(後來在上【哲思台灣】時有提到部分內容)。
到了大概八月初,【哲思台灣】的主持人王子面透過臉書和我聯絡,問我有沒有興趣上他的節目,我當然是受寵若驚,可是我是哲學的門外漢啊XD 後來他說明,是希望我能以科學工作者的身份討論科學哲學。科學哲學當然也非我的專業,可是至少還能以科學工作者的角度來討論科學家對科學、偽科學和科學哲學的態度吧。所以我就答應了,但也希望能有人一起對談,王子面兄就提出可以找在杜克-新加坡醫學院腦與意識實驗室任教的謝伯讓兄來對談。這對我又是更受寵若驚的,因為在《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大概每期都有伯讓兄的譯作,而且他在忙碌之餘熱心科普工作,在臉書上有個很受歡迎的粉絲頁-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是非常讓人敬佩的。
後來在因緣巧合下,在哈佛大學念科學史博士班、將要到劍橋大學擔任博士後的洪廣冀兄也想要旁聽,我就在工作的單位借了間會議室,可以再容納幾位觀眾,王子面兄在【哲思台灣】的臉書粉絲頁宣傳之下,最後有40幾位朋友報名,於是又借了更大的會議室,促成【哲思台灣】首次以免費講座形式進行。
上半場主要是子面兄、伯讓兄和我的討論:
下半場是和來賓的討論:
非常感謝王子面兄,在為iPhone 6的發表工作到淩晨三點多,只睡了兩個小時就趕來南港主持,也感謝伯讓兄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科學界是否該維持多元看法的問題。伯讓兄預計今年11月會在【哲思台灣】討論心靈哲學,廣冀兄明年也可能會討論科學史的問題。【哲思台灣】是台灣少有的優異知性節目,是非常用心製作的廣播節目,探討的雖然是哲學的嚴肅問題,可是卻以一般大學生都能理解的方式來進行,對台灣社會建立優質的理性論述,相信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
這是【哲思台灣】的介紹:
哲思台灣是一個網路廣播節目,希望能邀請任何沉迷於哲學、苦惱於哲學、工作於哲學的朋友,來聊聊屬於你自己的哲學問題與哲學思辨,讓台灣爆炸的媒體生態中,多一個一直缺席的愛智聲音。本節目由王子面策畫、製作、執行。
哲思台灣的首頁
哲思台灣的臉書
哲思台灣的Google+
哲思台灣的YouTube頻道
哲思台灣的推特
哲思台灣的微博
哲思台灣的噗浪
哲思台灣的iTunes Preview
iOS裝置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在iTunes Store上搜尋、訂閱、下載「哲思台灣」。
Android裝置的使用者,推薦使用Podcast Republic這個App,同樣可以訂閱及下載哲思台灣的節目。
閱讀全文...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一秒之後的倖存
如果你覺得生活苦悶,推薦你讀這本末世科技驚悚小說《一秒之後》(One Second After),保證你會珍惜身邊所有的一切。
《一秒之後》的男主角約翰小女兒珍妮佛的生日那天,珍妮佛從學校回來後,他們等著大女兒伊莉莎白回家共進晚餐。突然間,電扇停了、燈滅了、房子的保全系統也斷線了。手機不通。外面一片寂靜,鄰近高速公路的房子裡卻連車子的聲音也沒聽見。
就在攻擊的一秒之後,依賴電力的文明小鎮徹底癱瘓。沒幾天,這個美國南方的純樸小鎮很快就陷入混亂。過了一陣子,暴徒從四面八方湧來,洗劫了雜貨店、藥局、醫院和民宅。群眾恐慌,衛生環境愈來愈糟,在內憂外患下,還要面對在藥物短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珍妮佛正逐漸邁向死亡……戰爭、饑荒、寒冬和死亡接踵而來……
《一秒之後》對老美有深刻的驚世意味,難怪會成為美國國會推薦公民必讀小說。怍者福岑(William R. Forstchen)在《一秒之後》的寫作目的,除了娛樂大眾,還要讓奢華成性的老美思考,如果有一天所有電網、電器、電子用品再都一秒鐘報銷,美國人還是美國人嗎?
雖然《一秒之後》主要場景是在美國南方,可是小說中,台灣也受到了波及。讀到一半的時候,心中不免想著,有這麼嚴重嗎?可是再想想,我們現在的文明生活,有哪些部分不需要用到電力?我們能夠舉國上下忍受斷水斷電多久?一天?兩天?一週?沒了電,甭說沒了照明和娛樂,連最賴以維生基本的食物都無法生產。有人可能會說,過去好幾千年沒有電力,人類文明不也是發展得很好嗎?是的,人類絕大部分歷史都沒有電力,可是過去並沒有維持我們今天這麼龐大的人口啊。
很多對科技不瞭解的人,會指控科技摧毀了人性,事實上不然。科技仍在人性駕馭之下,因為我們穴居人的天性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即使捷運公車上,大家都當了低頭族,難怪就是都市冷漠嗎?其實不見得,因為搞不好大部人是低頭在臉書和Instagram按讚,或者用LINE聊天。科技甚至讓內向者能夠用更自在的方式溝通,沒了智慧手機,難道個性內向害羞的人就會開始在捷運公車上到處搭訕?
當我們已經重度仰賴科技,而支撐科技的電網被大規模快速摧毀,連喝汽油的交通工具也因微電腦被破壞,我們並不會更接近人性,而很有可能真的會像《一秒之後》裡頭的那樣充滿獸性,為了生存,什麼事都做得出。一個超級強權,一個高度文明次序的國家,並不僅民不潦生,還自相殘殺,回歸到中世紀弱肉強食的社會。在《一秒之後》中,美國人如果不是餓死,就是被殺死,要不然就是病死,雖然還不至於全部死光光,可是就只能把失去科技無法支撐的人口減少到原始農耕方法能夠負荷為止。
科技不僅是帶來便利,或者是各種各樣老派人仕討厭的問題,科技支撐著今天各種龐大的人口,無論你喜不喜歡,我們是不可能走回頭路的。在電力不方便的時代,砍樹燒材照明取暖作飯,就對環境更有善了嗎?我們也不可能為了回到自以為美好的過去,殘酷地決定地球上有一部分人口不值得生存。可是科技是否讓我們更堅強或更脆弱,在一小部分恐怖分子或野心分子可能的誤用下,我們人類的未來或許還真是未定數。
在《一秒之後》,讓美國文明重創的是電磁脈衝武器。電磁脈衝武器主要被分為核爆電磁脈衝武器與非核電磁脈衝武器兩種。電磁脈衝的最長時間通常只會持續一秒鐘,這就是《一秒之後》的書名由來。任何沒有受到保護的電器和任何連接到電線的東西,如電力系統、電子設備、微晶片等都將會受到電磁脈衝的衝擊而導致無法修復的損壞,而且電磁脈衝還會造成大氣層電荷密度的劇烈改變,使超高頻以下的各種波段產生干擾,而使通訊暫時阻斷。除非採用笨重而昂貴的電磁屏蔽、良好設計的濾波器和仔細接地等措施來加以完全保護。
和電磁脈衝有關的場景常出現在小說及電影中,一些能夠產生強大的電磁波武器經常用以進行攻擊,例如美國電視連續劇《24小時反恐任務》第八季的第12集中,恐怖分子利用以電磁脈衝原理製成的炸彈,破壞了美國反恐局的設備及運作機制。
《一秒之後》雖然主要是寫給老美看的,可是同樣的恐怖攻擊發生在台灣,小說的劇情搞不好也可能在這片土地上上演。即使沒遭遇到電磁脈衝武器的攻擊,單單台灣常發生的地震、颱風,以及氣爆、食安等人禍,也該讓人有所警覺而要居安思危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拿了博士學位,接下來呢?-《別讓畢業變失業》(A PhD Is Not Enough)推薦序
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有了博士學位還不夠,你更需具備學術和業界的生存力》(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ce),可以視作《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的續集,因為後者指導你如何在研究所時期生存和成功,前者就討論拿了研究所學位還要怎麼辦(請參見〈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當我在念博士班時,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相當暢銷,很多教授推薦。在美國,博士班畢業的生存條件,可能比台灣更嚴苛,因為美國畢竟匯集了全世界的菁英,可是學術界裡的工作又少之又少,一個教授職位往往有上百人試圖來應徵,經過一關又一關的淘汰,只會剩三至五位候選人能夠到校演講和面談,經過了兩三天的車輪戰,往往能勝出的,已經不僅是有極為突出的研究成果,也要能言善道,能夠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之外,可能連人緣也要不錯!有些頂尖大學,甚至還需要第二回合的面談,出動系上諾貝獎等級教授,詳談未來的研究計畫,待大家都沒有疑慮了,才會起聘。
既然一個教授職位會有上百人來投履歷,當然大部分的博士都無法在學術界繼續工作,可是博士班生涯的訓練,又主要是以學術工作為主,於是使用許許多多博士比起大學生,更無法學以致用,面對到更嚴峻的挑戰,甚至挫折。很多大學可能會提供大學生和碩士生職業生涯的協助和輔導,可是對博士生反而幾乎不理不睬,或許是以為博士生應該比大學生和碩士生更能夠獨立求生,或者大學其實也搞不清楚該如何提供協助與輔導。在這種狀況下,唯一的解方,就自己的前途自己拚!
博士畢業後,不少領域還需要經歷「博士後研究」(Postdoctoral research)的階段,這個簡稱為Postdoc的工作和身份,諧音就是「搏屎塔」,差不多也能形容「搏屎塔」們的處境。雖然有了博士學位,可是卻還在受訓期間,需要在實驗室主持人的實驗室裡進行獨立的研究,或者協助實驗室主持人進行大型研究工作。
在學術界,不發表就等死,可是頂尖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卻發現,原來全世界的科學家,只有1%的科學家,能夠平均每年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1]!這是令人感到驚訝的,因為台灣所有大學,無論是一般大學還是科技大學的教授,升等和申請研究計畫,就是要拚命發表SCI論文。在強大的壓力,以及對發表論文的強力需求下,最近就爆發了陳震遠論文審查造假醜聞,強力衝擊台灣學術界的國際形象。
然而,學術論文畢竟是學者溝通的主要工具,因此也不能因噎廢食,只是各領域狀況不同,還有大學院校的多元發展之需求也各異,是否能用同一套標準適用在所有教授的聘用、考績和升等上,是值得思考的。不過,這大議題也不是我這個小「搏屎塔」能談的。最近在學術期刊Current Biology有篇有趣的文章「Publication metrics and success on the academic job market」[2],是西班牙學者透過「大數據」(Big Data)的研究,發展出一個能夠從學者發表的論文數量和期刊,以及被引用次數等等數據,來預測該學者能夠成為實驗室主持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簡稱PI)的機率大概有多高!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到他們的網站(PIPredictor),輸入美國國家生物資訊中心的論文資料庫PubMed的論文編號(PubMed IDs,簡稱PMID),就能做出預測!雖然僅限於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和醫學等PubMed收錄的學門,但或許也夠舒緩不少求職者的焦慮吧?或者讓自己早點另尋出入?
回到前述的問題,大部分博士,可能都不是在學術界工作的,雖然這看來比較「正統」。就算在學術界工作,也不是只要能夠發表優異的論文,就能夠進入好學校或研究機構,所以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從各方面,包括還需加強的能力,到整個大環境,來探討博士在社會上的生存之道!這本書有意思之處,並非直接給你答案,而是跟你討論作者取得的實例,來讓你仔細思考。
不過,美國是個特殊的國家,各種發展狀況和其他國家,甚至是文化相近的歐洲國家都不同。在美國,很少有人會排斥對自己能力的高調表現,可是在很多國家,在美國被視作「自信」的態度,搞不好就成了「自負」!既然台灣學生相對不擅表現自己,藉由本書的建議,相信會更能提升台灣學生的「自信」。
參考文獻:
1. ScienceInsider: The 1% of scientific publishing
2. van Dijk D, Manor O, Carey LB. Publication metrics and success on the academic job market. Curr Biol. 2014 Jun 2;24(11):R516-7. doi: 10.1016/j.cub.2014.04.039.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別把化學吃下肚?
如果我說,請你吃一個食物,其主要成份是乙酸戊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β-胡蘿卜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硫胺、核黃素、煙酸、泛酸、吡哆醇、葉酸、鈷胺素、L-抗壞血酸、麥角鈣化醇、生育酚、2-甲萘醌、色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纈氨酸、精氨酸、組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穀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鈣、鐵、鎂、錳、磷、鉀、鈉、鋅、一氧化二氫,請問你想吃嗎?
如果我告訴你,那是一根香蕉呢?是的,不管我們吃什麼,都把化學吃下了肚。問題只是,我們吃下肚的化學物質,天然存在嗎?量有多少?關於食品添加物的危害,不少書籍在討論,這本《把化學吃下肚 造假的美味,揭開食品添加物的祕密成分:有哪些東西?以及它們為何有害健康?》(Chemie im Essen: Lebensmittel-Zusatzstoffe. Wie sie wirken, warum sie schaden)就像一本食品添加物的百科全書,在前三分之一探討了食物添加物的各種潛在問題,其他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食品添加物辭典,一一列舉出所有食品添加物是啥、危險性如何,以及和你我有關嗎?並且用圖示說明各種食品添加物之「製造過程含基因改造技術 / 過敏症患者不宜 / 人工偽美味 / 高危險物質 / 添加氾濫 / 人工化學合成物質」。
《把化學吃下肚》是德國人寫的,一般上而言,歐盟對食品添加物等的心態,比老美保守,很多美國開放的東西,歐盟反而禁止。原則上,老歐比較傾向有罪推定,凡未證實無害的,暫時假定有害;老美則傾向無罪推定,凡未證實有害的,先暫時假定無害。不過降說當然也不是很精確啦,因為在國際貿易盛行下,很多食品添加物的開放與否,不完全是根據科學上的判斷,或者由文化決定,還包含了政治及經濟因素。
只要是先進國家,就很難避免加工食品的盛行,即使在有悠久和優良飲食文化的國家,如日本和台灣也一樣,一進到超市,就有買不完的加工食品。不過在食品添加物的管理上,台灣可能還比歐盟還保守,書中許多歐盟開放的食品添加物,台灣要嘛禁用,要不然就是限制使用範圍。這本《把化學吃下肚》中文版很可取的是,編輯用心附注了台灣的規範。
《把化學吃下肚》第一章,先提到一位女性的心臟受到食品添加物危害,因為食品添加物在加工食品中無所不在。並且指出,《德國醫師協會通訊》已對歐盟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提出警告。作者漢斯烏里希‧格林(Hans-Ulrich Grimm)認為,食品添加物的副作用就像是新型膽固醇一樣侵害人們的健康,還有可樂中的磷酸鹽造成青少人骨質疏鬆。不過書中舉的例子,究竟有多少科學證據,我感到高度懷疑,因為學界裡也還未有定論。
《把化學吃下肚》在第一章告訴我們假造的滋味及其後果,基本上食品加工產業已經進化到能夠「調制」出許多食物的味道了!舉個例來說,煮雞高湯可以不用到雞,草莓優格也不需要用到草莓,還有許多調理湯包其實是化學香料湯。《把化學吃下肚》提出,大量使用人工香料是導致肥胖的祕密之一,因為含量稀少的微量營養元素會給身體錯誤訊息,以為要吃更多才能補充之類的。另外,遮蔽劑也掩蓋了廉價原料的異味等等。
《把化學吃下肚》舉了1968年發現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味精會造成「中國餐館症候群」,可是該篇文章事實上是篇投書,並非正式學術論文,而學界也花了好幾十年試圖尋找味精的害處,卻從未成功過。《把化學吃下肚》指出,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約翰‧歐尼(John Olney)的研究結果顯示味精會影響大腦,可是學界對此假說也還未有定論。
約翰‧歐尼也強烈反對阿斯巴甜(Aspartum)。阿斯巴甜也引起了不少爭議。《把化學吃下肚》也探討了阿斯巴甜。不過和使用百年的味精不同的,近年有研究發現,阿斯巴甜等代糖,主要問題可能並非本身的害處,而是對體重管理無益,有可能是因為大腦發現身體吃了甜的東西,就會告訴身體該儲存能量了。
除了對成人健康的可能危害,《把化學吃下肚》還提出,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對兒童的牙齒造成負擔,因為小孩喝太多汽水和吃太多零食了。零食裡頭的化學添加劑,可能比許多加工食品都還多,包含各種人工香料和人工色素,雖然對兒童有莫大的吸引力,可是讓未來主人翁大量吃喝,很難不說是件頗令人擔憂的事。雖然加工食品需要在包裝上標示原料成份,可是還仍有陷阱,就是可以合法地簡化標示,所以有時候消費者即使努力閱讀標籤,仍然不曉得吃下去的東西有多少化學添加劑。
或許有人會說,就是沒證據顯示食品添加物殘害健康啊。是沒錯,可是研究食品添加物這些玩意兒,本身就存在幾個難以克服的問題,一來實驗即使很嚴謹地在實驗室用大量動物進行,也還是只能觀察短期的結果,而人類比老鼠等實驗動物的壽命長太多了,難以說明長期的壞處,加上人類生理畢竟和老鼠等不同,說不定會有預期外的問題;二來,研究人員難以預料我們會吃多少和怎麼吃那些食品,是以何種組合吃下去的,而化合物之間會有複雜的交互作用,兩種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分別加入各別食品,結果一起吃下而產生問題,這幾乎在實驗室是無法預料到的。
那我們真的就該懼怕食品添加劑了嗎?我的答案是,是的,我們該怕,不過我們也不需要怕。哇勒,怎麼又有說等於沒說XD 我詳細說明好了:p 我說該怕,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該放心到天天餐餐吃加工食品!很多美味的汽水和零食,在我小時候,是過年過節才吃喝得到的,偶爾嘗一下當然沒問題啦!但是現在富裕的社會讓小孩都可以天天大吃大喝零食汽水啊。我們身體本來就不是演化來天天餐餐吃一堆天然不存在的化學物質啊,當然會出問題啊!要怎麼避免吃太多加工食品呢?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在《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Food Rules: An Eater’s Manual)就告誡讀者,請避開祖母認不出的食物。就台灣讀者而言,就是避開有商標和包裝的食物吧(請參見〈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那為何不需要太擔心呢?因為這世界上,大部分事物,有一好就沒有兩好!加工食品在現代社會有其存在的必要,因為其便利性節省了忙碌的現代人許多寶貴的時間,尤其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幾乎很難避免。台灣可能還好,因為餐飲業發達,東西好吃又便宜,不過外食高油高鹽,即使不吃加工食品,也難保證更健康。所以,我們可能面對的風險,是用來換取便利性和適口性的。因此我主張,風險和便利,請自己斟酌作決定。在為了方便或嘴饞而吃加工食品時,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完全無害。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會帶來又安全又健康又方便的食品。我相信,如果只是為了健康而吃得乏味和少樣,那人生又有何樂趣呢?所以,請就自己的價值觀做選擇吧,只要記住千萬別讓食品公司哄騙說所有加工食品絕對安全又健康!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地圖的歷史和故事
在到美國加州唸博士班前,我幾乎是不看地圖的,也並非是宅,是因為從前在新竹唸書時,出了校園能去的地方也就市區、南寮和青草湖,到了台北也幾乎只會到捷運能夠到的地方。可是到了米國,卻要自己開車,窮學生能省則省,當時GPS也不算便宜,所以把地圖背在腦海裡最實際。
從前我非常討厭地理,所以跟著不喜歡看地圖吧。畢竟中學時期,唸地理就只有一招,就是背多分。我們中文學校很克難,師資嚴重不足,所以學校認為我們初中有個大國的地理沒上到(忘了是中國還是米國),不如高中再補上。那位老師其實教得很不錯,所以我勉強還是唸了點書,可是有天背到一半,突然覺悟到,這種考過就忘的東西,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去看武俠小說,至少可以學到江湖的賤招,所以期末完全拿零分。
可是到了老外的地盤唸書,我卻愛上了地理,有事沒事就上維基百科讀史地的條目。在美國加入AAA(美國汽車協會),可以每年拿很多地圖,包括國家、州、郡縣、市鎮、國家公園等等的地圖。只要出遠門,就事先要幾份地圖來作功課。房間牆上就貼了幾張地圖。在柏克萊唸書的強者我同學,還從紐約帶回一個浴室簾幕,是世界地圖,他們把去過的國家,還用小貼紙標上。
Google地圖推出時,觀看這個世界的方法,又進了一大步。無論如何,在外有份地圖在身上,總是叫人放心。現在地圖更是智慧手機必備的,連過去出門前要作的功課也免了,只要沒遇到手機沒電或者網路塞車。不過成也地圖,敗也地圖,蘋果的iPhone就差點栽在他們的爛地圖上。
對只要走過一次就能認路的人,我是很佩服。對過去連地圖都沒有,就敢上路到處冒險的探險家,更是五體投地。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出海前,連地球是圓的扁的都還不確定咧。如果哥倫布遇到穿越到過去的人,早知道印度那麼遙遠,不僅方向不對,中間還隔了美洲大陸,恐怕歷史就要改寫了吧。
《地圖的歷史:從石刻地圖到Google Maps,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On the Map: Why the World Looks the Way It Does)這本好書,作者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熱情地帶領我們進入中世紀的宗教奇想,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十六世紀晚期的三角測量、十八世紀的經度確立、二十世紀的飛航與空中觀測,從穴居人首次在石頭上刻下地圖開始,從古董手稿、航海圖、地圖集,一直介紹到螢幕截圖以及手機App,用130張地圖穿越了一萬六千年的時空。
不管真正完美的地圖該是如何,真正在製作和使用地圖的,是人!地圖不僅是我們認識這世界的圖像,東南西北的位置以及其中出現的東西,就是我們對世界認知的重建。有人的地方,就有地圖,因此《地圖的歷史》也介紹了許多自吹自擂的商人、吹毛求疵的測量員、天馬行空的哲學家、一擲千金的收藏家、不可輕信的航海家、初出茅廬的地球儀匠、緊張兮兮的館長以及貪得無厭的征服者等等,即充滿文藝情懷又帶有科技感。
地圖不僅是我們看世界的窗口,也是窺視人類慾望和想像的窗口,所以《地圖的歷史》當然少不了藏寶圖、龍出沒地圖、謀殺案地圖、火星上的地圖。窮人與富豪地圖、電影地圖與藏寶地圖、獵捕章魚用的地圖、非洲詐騙地圖、南極洲地圖,還有那些烏有之地的地圖等等,讓我們瞭解到人類究竟想要從這世界找到什麼,並且認識到文明的興衰。
不過因為《地圖的歷史》寫了許多西方的歷史,對我們來說可能沒那麼平易近人,不過歷史中的人性,古今中外仍是一個樣啊!《地圖的歷史》雖然寫的是地圖的歷史(廢話XD),但其實是我們人類文明的歷史縮影啊!
書摘:
地圖大小事:這裡有龍-《地圖的歷史》
自己形成的地圖-《地圖的歷史》
麥卡托有什麼好的?-《地圖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