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台灣唸書時,台灣的許多事情真是令我們大開眼界,那時候台灣剛舉辦完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正在開始完全的體驗民主政治和言論自由,政治、社會和媒體的亂象不少。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朋友,對台灣不解或不習慣的地方不盡然相同,可是幾乎所有僑生朋友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共同不解--那就是,為何台灣媒體沒有國際新聞?
我來台快17年了,事過境遷後許多亂象像是民主政治的陣痛期,台灣社會也變得比從前更成熟一些。可是有一個亂象不僅沒有改善,甚至還變本加厲,那就是台灣不僅還是沒有國際新聞,還更加的腥羶色,新聞節目愈來愈綜藝化,甚至陰森新聞等還乾脆完全當成綜藝節目直播對岸的音樂節目。
或許有人會說,台灣電視真的沒有國際新聞?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沒有」!台灣電視就算以為有一些國際新聞,可是難道報報北韓金正恩的嘴砲就算是國際新聞了?台灣媒體的國際新聞之低落,就像一個月入數千的窮人遇到月入數千萬的富人,前者就是不折不扣的「沒有」錢。
台灣的各新聞台不僅沒有國際新聞,就算有也多半只是花邊趣聞而已,其他的在質與量上極度低落,更不用討論到深度和廣度的問題,因為沒有的東西怎麼討論。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電視新聞至少有一半是國際新聞,我想香港應該也差不多。而且在國外,大部分國際新聞連續的報導和深入淺出的解析,完整交待事情發生的始末。
從前有次和好友去看《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請參見〈打不倒的偉人(INVICTUS)〉,他就完全不清楚曼德拉前妻發生了啥事?可是曼德拉前妻溫妮被控謀殺的事件,在星馬的電視新聞至少連續幾乎每天報導了好幾個月吧!可是那位朋友已經是很博學多聞之士了!還有,剛剛就有朋友問我誰是馬來西亞的安華,我也有點驚訝,因為我1999年去北京時,就有不少中國朋友問我對前副首相安華被誣告雞姦的看法。
我們高中生聚在一起時討論國際大事,是很平常的事。在馬來西亞社會,不懂得分析國際大事,是件很丟臉的事,就算真的不懂也要裝懂打些嘴砲。可是在台灣唸大學和研究所時,我找台灣同學或朋友討論國際大事,他們大都認為我是吃飽撐著吧Orz
台灣沒有國際新聞的這個大問題,我在〈給未來總統的新聞地理課〉就稍微提到這個問題。這幾天又有了一個大新聞,要解決台灣媒體亂象,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他曾向總統馬英九建議,可以考慮引入中國央視與鳳凰電視的國際新聞,寧可讓大家看國際新聞,也不要看八卦新聞。
江丙坤的提議,據說藍綠皆反之!在媒體和網路上也不少討論,先不談意識形態或者引狼入室等的問題,我想江丙坤的提議最不堪一擊的是,中國的媒體其實不是國際新聞做得特別好,而是因為不管任何國家的新聞台引進了台灣,都會明顯比較優質!就像22K比15K好不是因為22K算得上是高薪甚至是合理的薪資!馬來西亞電視的中文國際新聞來台恐怕也能勝出!
因為台灣媒體的國際新聞實在太低落了,所以我自己本身每個月就寧可花四百多塊台幣訂閱《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電子版,因為這種事情求別人不如求自己。尤其是近年來許多國外重要傳媒意識到中國堀起的廣大市場,紛紛建立中文版,包括《紐約時報》還有這裡有網友整理出來的名單〈國外媒體的「中文版」網站〉,名單中有繁體中文版的就有《華爾街日報》、《BBC News》、《美國之音》、《英國金融時報》這幾個重量級媒體。
可是,即使能夠有這些國外媒體的繁體中文版,幾乎還是杯水車薪的無濟於事,因為有能力自己去找國外媒體來看的朋友,基本上也並非一般社會大眾了。在我身邊的有智之士朋友,大部分都不太看電視上的垃圾新聞,我一週也只有幾次吃晚飯時在員工餐廳看個垃圾新聞幾分鐘來瞭解那些新聞有多膚淺而已。有位學妹最近抱怨說,她的父母居然反而因為她完全不看垃圾新聞和嘴砲節目,而擔心她和社會主流價值觀脫節!
是的,其實這社會有很多大眾就是靠那些垃圾新聞和嘴砲節目來吸收資訊和主流價值觀。所以只要社會大眾一天還是靠那些垃圾新聞和嘴砲節目吸收資訊,就一直以為為了符合所謂的媒體所宰制的所謂主流社會價值給牽著走,以為繼續損害自己的權益讓利給即得利益者才是台灣的未來。然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就不知道台灣真正的美和好。
更嚴重的是,而且台灣民眾和媒體對國際大事的漠不關心,其實已經嚴重傷害了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如果台灣社會和媒體長期對國際大事漠不關心,那麼絕大部分企業員工和主管無法平時輕易就透過國內媒體接觸夠深廣的國際新聞資訊,透過外國媒體又有觀點被主宰的問題,又如何立基本土而快速地作出正確判斷?很多國際趨勢雖然不是台灣可以改變的,可是愈早發現就能愈早因應。
很多事物其實是環環相扣的,之前在媒體上鬧哄哄的吳寶春上學記,其實也是台灣因為國際觀不夠而喪失競爭力的例子。當時吳寶春無法在台灣的國立大學上EMBA課程,傳說新加坡國立大學要來台面試他,媒體大幅報導成台灣要失去一個重要人才後,政府就少見地很快修改條例。這對我這個來自新加...哦不...馬來西亞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個大笑話。
怎麼說呢?如果吳寶春是位自學的工程師,MIT和加州理工來台面試邀請他入學唸研究所,台灣媒體傳為佳話把他喻為台灣之光樂見其成都來不及了吧?可是為什麼新加坡國立大學來台面試,台灣媒體卻哭夭成痛失人才,政府還因應地修法?因為在台灣可能還沒有人瞭解到,對於財經商管而言,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水準和台灣的大學相比,就像哈佛來和台大相比!
新加坡一共只有六所大學,其中兩所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和新躍大學 (SIM University)就是專門訓練行銷財經商管人才為主的,還不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和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這兩所最早成立的大學也有商學院,加上國際頂尖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在新加坡也有分校。所以新加坡就有三分之二的大學有一流的商學院!2013年《金融時報》全球MBA排名,包括INSEAD,新加坡就有三所商學院排進全球百大,台灣呢?一所都沒!
這些商學院的教授都是從國際上用高薪招覽過去的。新加坡對行銷財經商管的重視和資源投入,這是極度偏重理工的台灣大專院校完全無法相比的!所以能去新加坡唸商學院,根本就是賺到!更甭提新加坡的商業競爭,是放眼到全球的!
台灣的商學院或許也有非常優秀的老師,可是台灣整體商業環境以及國際化的程度和新加坡相比,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井底之蛙!就像過去理工人才到歐美學回理工的知識回來報效社會國家一樣,如果吳寶春能夠到新加坡,把他們在商管的那套學回台灣,加上在更具國際觀的環境下瞭解全球競爭趨勢,那麼才是台灣之福啊!
儘管如此,台灣並非沒有競爭力。台灣服務業的服務水準,在世界上搞不好是僅次於日本的。台灣真正需要的,是清清楚楚瞭解自己在世界中的優勢和劣勢,不能再墨守成規和繼續待在井裡看世界了!解決方式有多難呢?只要把公共電視的預算翻個幾倍,開個24小時的公共新聞台,規定至少一半的時間必須報導國際新聞,就成了!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台灣的國際觀困境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冷浪漫,不冷!
從前大學和研究所時,課餘時我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在科景(Sciscape)上寫文章,在網路上認識了很多同好。不少朋友肯定我在中文科普的貢獻,可是現在我要偷偷告訴大家一個秘密。
這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除了科普書和編輯科景文章時,我其實甚少閱讀中文的科普作品XD 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閱讀英文的文章花的時間,和閱讀中文的差不多時,自然就選擇去閱讀原文。而且我也自以為要吸收科學知識,當然一定要從國外一流的媒體。所以,儘管我在網路上已撰寫過超過五百篇大小科普文章或報導,自己內心其實是偷偷懷疑過這樣的工作的實際貢獻。
支持自己那樣做的動力主要是因為分享知識的樂趣。如果你把物資的東西,如金錢或者食物等分享給朋友,儘管有時候是會快樂的,可是金錢等物資就只會在自己身上變少;不過如果分享的是知識,分享的知識不僅不會在自己身上變少,甚至還肯定會滋長。因此,分享知識就是我從事科普工作最大的動力。
說老實話,要不是今年3/30(六)去參加PanSci的活動,在作者會議時,PanSci贈送了這本科學松鼠會著的《冷浪漫:你的感性其實很理性》,我那時候還不見得會自掏腰包去買一本對岸作者所寫的中文科普作品呢。
先介紹一下科學松鼠會和果殼網。科學松鼠會是一個科學傳播公益組織。他們的理想是像松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出來,讓更多人能領略科學的美妙。成員包括來自國內外各院校的一線科研工作者,以及來自《南方週末》、《環球科學》、《新發現》、《新京報》、《冰點週刊》等媒體的科學記者、編輯。目前已經推出《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吃的真相》和《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等科普暢銷書。科學松鼠會就是一群立志剝開科學堅硬外殼,用詼諧幽默的口吻、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人們領略科學美妙的科普創作團體。
果殼網在2010年由姬十三創立,與其之前創辦的非盈利組織科學松鼠會在運營上完全獨立。果殼網現有三大板塊,主題站、小組和問答,由專業科技團隊負責編輯,網站主編為拇姬。果殼傳媒另有「果殼閱讀」這一閱讀品牌,負責科普類圖書的編輯。而果殼網是主要面向都市科技青年的社交網站,並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泛科技主題內容。在這裡可以關注感興趣的人,閱讀他們的推薦,也將有意思的內容分享給關注的人;依興趣關注不同的主題站,精准閱讀喜歡的內容,並與網友交流;在「果殼問答」裡提出科技問題,或提供可靠的答案。
看在科學松鼠會和果殼網創辦人姬十三的演講那麼風趣幽默在份上,我當天翻了《冷浪漫》先讀個幾篇文章吧。
最先讀到的是《冷浪漫》這兩篇文章〈冷的浪漫和求的姿態〉和〈植物的彩色智慧〉。說來慚愧,自以為搞了十幾年科普,盡力把國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紹給中文讀者,迄今才被《冷浪漫》的幾篇文章當頭棒喝!
讀了由對岸科宅的幾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到,這幾篇文章根本不可能在科學先進的歐美科普作品上讀到。這麼說也不完全對,因為歐美確定也文筆更優美的科普作品,可是那是根基在他們的文化上的!而《冷浪漫》裡的不少文筆優秀的科普文化,卻是根基在我們的文化上的!不僅是根基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有我們的流行文化(例如宅文化)!這幾篇文章翻譯成英文給老外讀,他們可能會覺得隔靴搔癢,那就像我們讀翻譯的科普文章,雖然能夠吸收到不少科學知識,可是有時也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尤其是作品的文學性愈強的時候。
《冷浪漫》的第一部談「色」,同樣是顏色,可是不同文化對顏色在意義上的解讀差異不小。愛琴海的藍白相映很令人感到浪漫,可是我們華人浪漫的顏色卻是溫暖的色系。同樣是「愛」和「美」,我們欣賞的、追求的、表達的,就和老外有相當大的差異。同就是酒,我們愛喝的和老外愛喝的就不同,有什麼道理金門高粱就一定會輸XO?
《冷浪漫》由科學松鼠會提出,意在讓科學以真實而優雅的姿態,將它的智識、曼妙、多變、幽默、寬容展現在讀者眼前。本書精選科學松鼠會多位作者的作品,包括色、愛、和、美、宅、酒說、新生、藝術八個環繞生活四周的主題。每個主題裡,各位松鼠們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食品科學、資訊科技、音樂等不同的學科視角出發,用專業化的知識、通俗化的語言對主題展開了別開生面的詮釋。
科學知識對一般民眾來說,重不重要呢?當然重要,面對美國牛、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劑、吻仔魚、核四、SARS、H1N1、H7N9等等重大議題,就需要一批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科普能力的科學人在各種媒體上做理性且充分的討論,政府和民眾才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和判斷!
台灣已經投入了許多資源在理工的教育和研發。有時候科教界或科普界的朋友在叫窮的時候,我心裡都在偷偷暗笑暗爽,因為和人文社科的朋友比起來,搞理工可以弄到的資源還是比較爽一些的。可是儘管投入了相對多的資源,科學教育在台灣成功了嗎?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
在美國公立學校唸過研究所的朋友都能清楚地瞭解台灣的理工教育有多成功!剛到美國時,有幾位在外國出生的老師(法國、英國、俄國、台灣)在我老闆家的轟趴上說,他們都驚訝美國學生數理程度之低落,連在他們國家高中就應該要清楚瞭解的最基本概念,在美國大學的課堂和考試上,居然還有一大堆的學生連聽都沒聽過。那些概念有多基本呢?不過就是摩耳、pH值這麼簡單等等而已。
在美國的大學,學理工的學生程度,平均來說是遠遜台灣學生的,他們反而是文法商的學生程度遠超過亞洲學生。美國學生的程度低落到,許多理工科系如果不靠國外學生或教授,幾乎肯定要關門大吉。我們亞洲國家和歐美國家相比還在他們的發展中階段,反而特別重視發展理工來富國強兵,歐美國家早就不吃這套了。可是儘管台灣的科學教育看來不輸美國,科學在台灣紮根了嗎?
這當然又是個複雜的問題,我想打個比方。台灣的科學教育,就像一根大樹只有一根粗大的主根釘在地上,可是側根卻發育不良。有人見過根系就像大蘿蔔的健康大樹的嗎?我不是植物學家,不過我敢賭沒人見過。台灣的學院科學教育或許做得還不錯,這一點其實不必妄自菲薄,需要改進的雖然還不少。可是台灣的科學教育幾乎是和文化脫節的。我並非是指課堂上學的和社會上而要的科學知識是脫節的,雖然某部分來說的確是。
我想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從來沒有好好用心地根基在自己的文化上思考科學問題!科學研究,不外是在解決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試圖利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去尋找出其邏輯解釋。雖然科學的解釋乍看之下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可是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不同,能觀察到的現象本來就會有所差異,因此在教育和研究上重視的問題可能就能夠有所差異。科學松鼠會在中國之所以會大受歡迎,主要也因為他們盡力從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出發,來利用科學的觀點解說我們文化中早已流行的問題。
我並非試圖是要說明科學教育、科普或者科研就一定要從自己的文化出發,可是一棵健康的大樹本來就應該也要有強壯的側根。學院科學教育好比是主根,如果主根不夠強壯的話,側根也不會有可靠的依附。可是,以為一棵健康的大樹只要有強壯的主根就好,於是限制側根(科普)的發展,把大樹原本應該要四方八達的根系搞成大蘿蔔,那麼科學永遠不會和我們的社會和文化有任何健康的對話和互相瞭解。所以,某方面來說我們是紮根過頭了,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又紮根不夠。
從我們的文化出發來搞科教或科普,是要強調我們要對自己的物質文明有一定的好奇心,再試圖把好奇心轉化成科教、科普、科研的探索。這和用科學解釋我們文化中的所有現象,其實是不同的。因為過度的科學解釋,有時候無疑是科學人的傲慢和自大,對社會大眾來說科學不見得一定是最重要的問題。科學不過是這幾百年發展出來的,如果講求科學至上,那麼在百年前人類的文明在科學出現前是否毫無意義?知識就是力量沒有錯,可是那個力量畢竟是物質性的,我們人類文明還有更多意義有待我們探索,科學僅是我們文明有用的一部分而已。
說實在慚愧的,我們雖然比對岸更早出發創辦和發展了科景,在部落格和微網誌興起前,一群有心卻看不下去台灣媒體科學新聞素質的朋友,一同自動自發現引介國外最新的科學發展。可是,對岸的科學松鼠會卻後來居上,在科普工作上做得比我們好太多了!還有現在有另一批長江後浪推前浪,希望PanSci有一天也能成為台灣的驕傲!雖然現在說可能還早,也希望科景能和PanSci合作,再登另一個巔峰!
相關網誌:
姬十三:「開放吧!科學」
姬十三:浪漫的溫度
這一夜,我們與科學相戀
姬十三 領著松鼠嗑果殼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辛辣刺激的香料之王
胡椒確實是非常重要的辛香料,這點我特別清楚。
在馬來西亞的炎熱天氣下,辛辣的印度菜或馬來菜特別吸引人,在每天都吃慣了特別辛辣的南印度菜和馬來菜後,到了台灣唸書時,前好幾年我都覺得台灣的食物索然無味,根本不信相台灣有任何美食可言。雖然偶爾能在餐廳看到辣椒醬,不過對我而言,不是太鹹就是太甜或者太麻。
於是,胡椒就成了唯一的慰藉了。只要能弄到一罐胡椒粉,就會轉到最大的孔,那後豪邁地把胡椒粉大把大把地灑進飯菜或者湯麵之中,這舉動往往會叫一同吃飯的台灣朋友瞠目結舌。
《香料之王:胡椒的世界史與美味料理;關於人類的權力、貪婪和樂趣》(Pfeffer: Rezepte und Geschichten um Macht, Gier und Lust)的兩位作者是一對奧地利父女。父親孔拉德.波恩胥帝希(Konras Pernstich)是奧地利機械工程師,長期任職於德國西門子集團。他在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曾被派駐於許多國家,其中在巴西、印尼與印度這三個胡椒產地國一共工作了17年,喜歡在閒暇之餘,學習與研究客居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女兒娜塔莉.波恩胥帝希-阿夢德(Nathalie Pernstich-Amend)曾就讀倫敦政經學院,後來轉入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讀印度哲學,現定居於維也納,開設數家芭貝特香料暨美食圖書專門店(Babette’s Spice and Books for Cooks)。
《香料之王》從歷史文化、全球貿易到藥用及料理價值,深入淺出述說胡椒相關知識的物質史。胡椒曾經是最貴重的貿易貨物之一,並且還左右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香料之王》也介紹了其他胡椒屬和非胡椒屬的的辛香料。最後《香料之王》還輯錄了各種真假胡椒的料理食譜,其中有一部分是收集來的,還有一部分則是作者們自己研發的美食。最重要的,作者們希望讀者能夠懂得品味胡椒!
《香料之王》主要是從胡椒的享用與品味出發,雖然並非嚴肅的學術研究,但也引用了大量學術著作。不過他們的觀點還是以歐洲中心為主。根據維基百科,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曾描述過他打探到的「天城」(Kinsay,今浙江杭州)的胡椒消費量,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胡椒在元朝的流行:「……馬可.波羅從大汗海關的一個官吏處得悉,每日上市的胡椒有四十三擔,而每擔重二百二十三磅。」《馬可.波羅遊記》(Livres des merveilles du monde)里記錄中國的文字並不十分可靠,遊記里提供的二手數據也值得懷疑;但是,如果遊記中提到的一座城市每日的胡椒消費量便達一萬磅(約4,500千克)屬實的話,那麼歐洲當時的胡椒進口量與中國比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毫。《香料之王》作者們指出,中國料理甚少使用胡椒,看來又不過是個文化上的一知半解。
《史記·西南夷列傳》可能是中國最早記載有胡椒的文獻。據《史記》的記錄,漢武帝在建元六年(前135年)派遣番陽令唐蒙出使南越,南越王用「枸醬」來款待唐蒙,並告訴唐蒙「枸醬」是從夜郎牁江(今北盤江)運到番禺城(今廣州市附近)的。當唐蒙回到長安後,又從商人處得知夜郎市場上的「枸醬」出自蜀地(今四川)。
儘管胡椒可能在魏晉以前便已為中國所知曉,但胡椒大規模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在唐朝,宰相元載因為貪賄被殺抄家,便有贓物胡椒八百石。據《酉陽雜俎》記載,「胡椒,出摩伽陀國,呼為昧履支」,當時的人已開始用胡椒來為肉類食品調味。到了宋朝,黑胡椒已經成為了權貴人家菜肴中的常見調料,甚至部分地取代了中國的原產調料花椒。
胡椒的辛辣味主要來源於化合物胡椒鹼,胡椒鹼同時存在於果皮和種子中。放眼過往的歷史,人類以及全世界往往為了胡椒而在許多方面顯得相當辛辣。在人類早期的文化中,辛辣的胡椒粒不僅是美食的調味品,它們還用於神祇的敬拜與疾患的醫療。由於在歐洲古代,胡椒取得不易,它們的市場價格有時甚至跟黃金一樣貴重。為了胡椒,人類不惜發動戰爭,也願意冒著生命的危險,航海繞行非洲與地球,並勾畫出了世界地圖。
胡椒起源自印度,而印度人就是香料魔術師。印度料理就是有名地使用了大量辛香料,咖哩就是其中代表。可是據說在印度,並沒有任何一道菜被稱為咖哩,那是英國人把包含著薑、大蒜、洋蔥、薑黃、辣椒及油所烹煮的湯或燉菜等菜餚或帶有南亞和東南亞洲風格的菜餚都叫做咖哩,其大多為黃色或紅色,多油、味辛辣且濃郁。
數千年來,胡椒的香氣與滋味為世界各地的菜餚增添了刺激和鼓舞。使用胡椒調味不僅是歐洲的美食傳統,胡椒對於古代歐洲人而言,還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在數百年前的地理大發現其中一項的動力就是胡椒等辛香料,歐洲航海家為了胡椒,甘冒生命的危險,航向未知的異域。對印度諸如胡椒等辛香料的渴望,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 – 1506)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雖然他還一直以為他到了印度。
在歐洲中世紀時期,胡椒有著極其昂貴的價格,而且胡椒在歐洲的貿易又被威尼斯人所壟斷,這成為了葡萄牙人尋找印度新航線的一個誘因。《香料之王》以胡椒為主題,探討胡椒如何與來自印度和遠東地區的其他商品一起,開創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這些珍貴的商品是促使歐洲人為了取得胡椒所展開一系列冒險活動,為了爭取胡椒的貿易壟斷還發生了諸多武力衝突。
胡椒的歷史幾乎與其他辛香料的歷史密不可分。儘管十分昂貴,黑胡椒在羅馬帝國時代,就是一種著名且使用廣泛的調味品。儘管美食的潮流一直在改變,辛香料在歐洲料理時而被追捧,時而被冷落。歐洲的貴族料理曾經和印度菜一樣極大量使用各種辛香料,可是在廚藝大師們開始重視食物的原汁原味後,辛香料就只能成了配角。唯獨黑胡椒在歐美的餐桌歷久彌新,非常經得起各種考驗。
由於輸入歐洲胡椒數量的增加,胡椒價格開始下落(儘管進口貿易的總值在大體上沒有改變)。在中世紀早期為富人所獨享的胡椒開始進入普通人家,並成為了日常的調味用品。按照貨幣價值來算,胡椒是世界上貿易最廣泛的香料經濟作物,胡椒在世界香料貿易中的比重也高達五分之一。
《香料之王》除了介紹了胡椒各種面向的歷史,也收錄許多中西經典胡椒食譜。包括六種早餐料理、17種綜合香料、八種蔬菜料理、九種魚類與海鮮料理、十種肉類料理、七種配菜與點心、16種醬料、15種甜點、五種烘培品、八種飲料。《香料之王》所輯錄的胡椒食譜來自世界各個地區,讓我們可以用胡椒做出各種豐富而美味的異國料理,這也是作者們對胡椒這個香料之王獻上最高的敬意!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青花瓷的故事與傳奇
The Sky of Gene -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The Sky of Gene - 舌尖上的世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The Sky of Gene - 美味的吃史
The Sky of Gene - 知性的全球野菜紀行
The Sky of Gene - 最後的野味-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The Sky of Gene - 不能再浪費
The Sky of Gene - 原來世界是肥的
The Sky of Gene - 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The Sky of Gene - 歷史大口吃喝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美食地獄
The Sky of Gene - 美食帝國(Food, Inc.)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The Sky of Gene - 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也來寫新書購買指南好了
《指南》作者DRE的風趣耍寶恢諧幽默是我甭需再介紹的,上上「也來寫部落格好了」就能噴噴飯減減肥。噴不了飯的朋友想必是已經吃飽撐著了吧。
根據《指南》,『他是DRE,被讀者喻為「準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他的第一本文集。』,「世界文化遺產」多少得有幾片殘牆敗瓦才符合上資格吧,所以他這位「準世界文化遺產」,究竟是否是「殘X敗X」呢?還是得讀讀這本《指南》才了瞭解箇中便秘…哦不…奧秘…
《指南》指出,「在清朝末年,擁有作者這種大腦的人通常會加入同盟會,有的甚至成了國父。」亂世出英雄,可惜現在的小亂世只有些霉體妓者在唯恐天下不亂,只能出得了陰熊所賤略同。
DRE錯了,他不需要「冒著被綁在十字架上當成異教徒燒死的風險,揭露比世人早十步發現的定律。」,因為現在十字架已經不流行綁人上去了,多半用來玩玩阿魯巴,頂多再加上個風火輪罷了。
部落客精神領袖DRE真是世奸少有的騎材,舉凡汽車、葡萄酒、包包、筆電、新書、手婊、相雞、戰雞、鹽酥雞等等的敗家指南都有,還附送時尚生活、總統大選、伏地挺身、死裡逃生、貪污防治、失戀復建等等指南,絕對能在這個混亂不安的時勢下為眾生指點迷津。
果然是書中自有林志玲,台灣之所以會前途茫茫,就是因為一年只讀兩本書-一本臉書、一本磬竹難書,只要再讀一本《指南》,保證連我們看得起的國家,都會把我們當作看不起的國家。
言歸正轉,要不推薦這本《指南》,其實還要昧著一些良心才行。畢竟這本《指南》集結了部落客精神領袖DRE嘔吐…哦不…嘔心瀝血之作,還外加精彩的幕後花絮。這麼精彩,還不買嗎?
如果你連附送這麼精彩的幕後花絮的《指南》都不買,那麼有天我比也集結了這裡的文章出了一本,不僅是「指」著「南」方,還「靠」到了「北」方的《靠北》,你還會想買嗎?
不過,現實是殘酷的。我特別瞭解貧窮部落客要能出書有多難啊,畢竟沒人上了戲院看了場電影,還會再掏腰包為了看幕後花絮去買DVD的吧?更何況,那場電影其實不是在戲院看的,而是宅在家用對岸的PPS看的。
所以,我出書時,鐵定不只是會寫出幕後花絮,我還會附藍光DVD,絕對讓你有賺到的感覺。至於藍光DVD裡有啥,那當然就是一片純淨無瑕的--
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