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歷史大口吃喝

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

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


之前介紹過一本探討食物歷史的好書《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這裡要提到的這本《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和前者最大的不同是,後者並不是在介紹美食和食材的歷史,而是探討食物對於世界歷史所造成的影響,相較人文內涵豐富的前者,後者是一本簡單明瞭的科普書。

《歷史大口吃》作者湯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擁有牛津大學工程與電腦科學學位,所以基本上是以阿宅的角度,從遺傳學、考古學、人類學、人類植物學與經濟學的角度,把食物看成科技產物的成果,從食物看人類歷史和文明發展,因此整本書幾乎不曾討論過食物的滋味。

斯丹迪奇在《歷史大口吃》中指出,「人類改變了植物,而植物又回過頭來轉化了人類。」。基本上,從漁獵-採集社會進入農耕社會,無疑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里程碑。因為食物分配的差異而導致階級的誕生,這在許多探討食物的歷史的書籍中都有提到。相較於漁獵-採集者的平等制度,農業的興起以及農產的過剩會讓人類建立起結構嚴謹、社會階級分明的政治制度。生產過剩的食物,造就了藝術和文化的興起。

《歷史大口吃》指出的「隱形的叉子」,這和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所著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提出的「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歷史大口吃》最富原創見之處。

人類過去的政治、經濟和宗教結構,都是以食物生產與分配的系統為基礎。於是食物的供給是社會改革、政治改組、工業發展、軍事衝突,以及經濟擴張是許多重大改變的背後主因。人類為了飽食的最基本需求,是歷史變革和關鍵事件背後極具影響力的驅動力量。食物的供給演進,改變和塑造我們今日的社會和其遊戲規則。《歷史大口吃》雖然沒有提到,可是運輸食物的耗能,就是歐洲工業革命前大城市頂多只有幾十萬人的原因;而東亞的中國京城、日本江戶和吳哥古城,能夠突破百萬人口,就是拜稻米的水運之利。

《歷史大口吃》提到了新世界帶來歐亞的新食物,這最早是由歷史學者艾弗瑞.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JR.)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中,首先提出的。哥倫布當初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印度,為了就是讓食物增添風味的香料。爾後海權的興起和國際貿易的興盛,人們吃喝下肚的糖、茶和咖啡,也都是主角。

馬鈴薯和玉米是原產美洲的作物,這點過去我是曉得的。我在得知「哥倫布大交換」之前,在美國當助教帶普生實驗時,要介紹學生新舊世界食物的交換,就要以義大利菜中的蕃茄為例指出美洲作物移植歐洲最後成為歐洲國家國菜的例子,接著還提到印度及泰國菜中的辣椒也是來自美洲的,我心底暗自想會不會是老師搞錯了,因為沒了辣椒,古代印度人吃啥啊?後來才知道,原來中國人熟知的落花生,還有東南亞和非洲人熟知的木薯,原來全都來自美洲!說老實話,我後來知道這些事實時是感到很驚訝的。

「哥倫布大交換」也深遠地影響了台灣的食物, 就連一向被視為台灣「國食」與認同符號的「地瓜」,也是原產自美洲。又稱甘薯或番薯的地瓜,被哥倫布當成海外奇物帶回西班牙獻給女王,然後西班牙水手又把它帶到菲律賓。再於明朝傳入福建,十七世紀透過荷蘭人進入台灣,從此與台灣的庶民文化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歷史大口吃》指出,英國之所以能跨越農業的門檻開創工業革命,是因為蔗糖和馬鈴薯供應了人民在血汗工廠勞動所需的熱量。

《歷史大口吃》也仔細剖析了食物供給對戰爭成敗的影響,他拿拿破崙的興起和失敗為例,指出那其實和他是否能餵飽軍隊有非常大的關係。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也是成也食物、敗也食物。雖然《歷史大口吃》僅點到為止,不過我想探討軍糧供給對戰爭的影響,應該足夠再出一本有趣的書了吧。

食物改造了人類文明,可是在廿世紀共產黨的領袖把食物當成意識型態武器,反而讓食物的生產大幅退步,在蘇聯和中國愚蠢地造成數百萬人餓死的慘劇。而美國因為補貼而生產過剩的糧食,也被當作政治和外交武器來援助窮國,再讓窮國更依賴食物援助而成為歐美的傀儡。

也因為《歷史大口吃》很單純地把食物視為推動人類文明的東西,因為在書末,斯丹迪奇對綠色革命和基因工程是大表贊同,並且認為前者已解決了人口增長的問題,而後來將能解決未來人口增長和土地不足的問題。綠色革命造成農業技術變革,包括利用雜交方法培植農作物新品種,還有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及灌溉工程等整合配套,來種植出高產量的糧食。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和農耕人力,能夠喂養不斷暴增的人口,當然要拜綠色革命所賜,可是在化石燃料開始變得稀少還有土地逐漸鹽化和侵蝕的現在,依靠過去成熟的技術來解決未來人口增長、土地和能源稀少的問題,能有多少勝算呢?

除了減少浪費(〈不能再浪費〉),基因工程或許能夠解決部分問題,不過因為不肖企業在確保基改作物對人體和環境安全之前就買通美國政府而放行而且不必標示,並且運用商業手段操控農民的選擇,導致環保團體和民眾對基改作物的不良印象。這世界上本來也就沒有百分之百安全的食物,美味的花生對一些人來說是會致命的;就連歐美也有人會因為麩質過敏症(Celiac disease),所以吃了歐洲人的主食-小麥、黑麥、大麥而患腸胃道疾病;美味的海鮮也對不少人來說是惡夢。

雖然基因工程是一種違反自然的作法,不過以演化遺傳學家的角度來看,跨物種基因交流在自然界也不算什麼稀有的怪事,我們人體基因體內絕大部分DNA都是垃圾,有很多可能還是病毒帶來的,那些病毒留下來的DNA對我們人類的影響大多未明,有誰又能說那是「正常」的?而且事實上,從人類主要的文明決定進入農耕社會後,人類早已人為地改造了作物。為了吃食作物,我們的基因體也早作了改變(例如增加澱粉酵素、成年後表現乳糖酵素等),究竟還有什麼是「純天然」的呢?問題只是,究竟科學界是否有足夠的經費來研發出更安全的基改作物,以及有足夠的學術自由來鑑定基改作物的安全,以及和社會對話探討我們能夠接受的好處和風險,而非任由唯利是圖的企業和專業素養不足的政客給操縱。當然,基改作物的產品也應該要能夠被明確地標示。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不能再浪費

The Sky of Gene - 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美食地獄

The Sky of Gene - 美食帝國(Food, Inc.)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The Sky of Gene - 再回《回答:回〈美國牛肉的迷思 – 謠言與事實 Q&A〉》

The Sky of Gene - 回〈美國牛肉的迷思 – 謠言與事實 Q&A〉

The Sky of Gene - 美國牛肉事件是單純的科學問題嗎?

The Sky of Gene - 禪、茶水、嘴炮文

The Sky of Gene - 群萌亂舞的嘴炮文

The Sky of Gene - 科學知識傳播的原則

The Sky of Gene - 重啟美國牛肉談判!!!

The Sky of Gene - 【分享】你準備好吃美國牛內臟了嗎?

The Sky of Gene - 機車與美國牛肉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的科學依據

The Sky of Gene - 美國牛肉事件中,台灣學者專家之意見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大博士生吃牛糞漢堡抗議美國牛肉進口

The Sky of Gene -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The Sky of Gene - 請用您的行動,拒吃美國牛肉!!!

The Sky of Gene - 請用您的行動,來告訴雀巢公司:我們真的受夠無良黑心廠商了!

The Sky of Gene - 群魔亂舞的2.5 ppm!-從台灣三聚氰胺事件論政策和報導的不專業

The Sky of Gene - 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