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星空中追尋,被照亮的人類足跡










看星空,細數夜空的星座,應該是件很浪漫的事。然而年輕時,每當異性找我去探尋不同季節的星座,我一定會對她們曉以大義,主張地球上繽紛多彩的生命世界,窮極一生都認識不完,為什麼還要抬起頭,關心地球外那些遙不可及的星辰呢?畢竟,我們在夜晚所看到的星光已是數億、甚至數十億年前發出,而恆星只是距離地球幾十億公里的巨型發光電漿⋯⋯。

於是,我成為生命科學家。如果地球以外還存在能讓我感到有趣的,也許就是外星生命。直到我讀到這本多次獲獎的《人類大宇宙:抬頭望向天空尋找答案的人們,以及隱藏在星空中的歷史》The Human Cosmo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Stars),才真正理解到我錯過什麼。








《人類大宇宙》為我開啟一個全新的宇宙,更重要的是,這個宇宙是人類文明回應星空所形塑出來—— 演化的幾萬年歷史中,星空對我們的祖先的心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他們抬頭夜觀那些敬畏之「星」,永恆地銘記在最早的藝術創作,例如那些巨石砌起的豐碑。譜寫宇宙史詩,可能源自我們的天性,烙印在我們的基因當中。

反射人類心智活動的軌跡

星空既遼闊,也深不可測。它喚醒我們祖先的靈感,讓想像力得以編織成故事。而它的週期往復,也讓生活有了規律的模樣,制度因此衍生 —— 整個社會就在星空的秩序中,發展藝術、農業、科學、宗教、政治。

閱讀之前,從作者簡介來了解他們的背景是我的習慣。可是當我快讀完這本書時,正要打從內心對這位「天文學家」或「宇宙學家」所擁有人類文明、歷史和藝術的專業知識肅然起敬時,才赫然想起馬錢特(Jo Marchant)博士並非專業的天文學家或宇宙學家,她反而是一位遺傳學及醫學微生物學博士,並在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取得科技傳播學碩士學位。我想那樣的誤會,來自於從書的內容中感受到她對天文學不僅有深刻的理解,還充滿感情。

馬錢特對歷史長河上人類試圖理解宇宙的方式來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我們訴說關於神話、土地、命運、信仰、時間、海洋、權力、光、藝術、生命、外星和心智的宇宙世界。她關心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如何回應因滿天星斗所橫生的奇思妙想。即使在資源有限的遠古時代,仍創造許多奇觀,有些甚至得以傳至後世。不僅有洞穴壁畫,也砌出以星象排列為主題的巨石建築,例如伊比利半島的石棚墓。後來還建造出最大的石造建築—— 引導法老靈魂前往太陽和北極星的埃及金字塔。

星星是時間、指引
也是探究世界的推進器


在兩萬年前,當今法國的拉斯科(Lascaux)洞窟裡,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畫下一頭巨大的公牛,牠的肩膀上有七個圓點。考古學家對這份畫作的存在涵義有著分歧,但在《人類大宇宙》的開頭,馬錢特指出,德國天文學家拉朋格魯克(Micheal Rappengluck)提出的理論主張該圖是恆星的運動,為狩獵提供重要資訊——那時人們創造一份星曆,以昂宿星團(Pleiades)標誌著野牛生命週期中的關鍵時刻。

這說明在至少兩萬年前的夜晚裡,人類每晚都會仰望星辰。星空本身就是座無窮盡的舞台—— 遙遠的恆星排列成激發人類想像力的星座,最亮的幾顆指引著人們方向,流星劃過天際帶來驚喜或驚嚇,月亮週而復始的盈虧標誌著月份和季節變化。在古文明中,人們崇敬的神祇,往往也和天體有關係。至今,宗教活動時間也多是依據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行規律而制定的。

巴比倫學者就試圖描述宇宙如何形成,他們在泥板上寫下系統性的記錄,並且從世代傳承中,注意到重要的天文週期,於是他們預測出天空中的徵兆,把太陽、月亮、行星運行的黃道分成十二宮,各自以附近的星座命名,這就是現在十二星座的由來。出生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統一希臘世界並戰勝波斯帝國後,古希臘學者和巴比倫天文學有了接觸和交流,在希臘哲人希巴克斯(Hipparchus, 約公元前190 ~ 120 年)改革下,把希臘天文學的抽象理論加上巴比倫學者實際的觀測資料後,整理出史上首份星表。

星星能指引人類,並非僅是神話或傳說,像庫克船長(James Cook, 1728 ~ 1779)這位西方探險家在遠洋航行時,星盤就是必備的工具之一。數千年來,在廣闊太平洋的島嶼定居的玻里尼西亞人,一直都使用星圖航行。在沒有現代科技時,他們的祖先皆媲美西方探險史上偉大的航海家。早期的太平洋航海者,能使用傳統的獨木舟漂到未知島嶼並非憑藉運氣,海洋「星路」就是一張航向遠古陸地的地圖,只是隨後歐洲人帶來瘟疫,讓大量通曉傳統星圖知識的族人病死而失傳。現在,經由人類學家的研究,顯示過去那些傳統航員透過吟唱、故事和舞蹈背誦複雜的「星徑」搭配海洋潮汐、海水顏色及味道,甚至在多雲和起霧時,打開雙腳用睪丸感受波浪的起伏來觀察前進的線索。

人類對天體好奇所激發的潛力,有時也能超越想像力的限制。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 1857)曾主張,除了觀測天體的形狀、距離和大小,我們永遠都無法檢驗它們的化學組成。然而發明本生燈的德國化學家本生(Robert W. Bunsen, 1811~1899)和物理學家朋友克希荷夫(Gustav R. Kirchhoff, 1824 ~1887)在目睹到一場距離他們工作的海德堡大學不遠處的火災,突發奇想地打造光譜儀,無視孔德等人的警告,於是解析出位於宇宙彼端的星體之化學成份。

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那些天外的化學成份,能夠建構出如我們所熟悉的地球生命嗎?在我高中剛畢業時,一顆在南極發現,有著40 億年歷史的隕石 ALH84001,登上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因為當時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在源自火星的那塊隕石中,發現外星生命的痕跡。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還為此設立天文生物學研究所。儘管在之後幾十年,仍然爭議不斷,但我們無疑得嚴肅面對,生命可能以我們極為意外的型式現身宇宙中的某一個角落!

然而曾經點亮歷史的,逐漸失色

最後,我想起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念博士班那位喜歡登山的老闆,每年夏天都要號召全實驗室的人放下手邊工作,全員出動陪他們夫妻去登山。某次凌晨3 點多,我還在呼呼大睡時,被實驗室同仁硬生生地從帳篷中拖出去觀看星空—— 在那完全沒有光害的深山高原上,滿天星斗和壯闊的銀河灑滿整個夜空,而地球上渺小的自己,彷彿真的能消融在整個宇宙當中,不禁由衷而生起了敬畏之心。

然而那次以後,我再看到整片星空是什麼時候的事呢?在現代的城市中,我們幾乎無法再有整片星空了,即使是在萬里無雲的夜晚,天空遍佈的不是光污染就是霧霾。我們現在的天文新知,大部份都是透過高科技的儀器設備取得,例如無線電望遠鏡或是各種大型太空望遠鏡,再由專業的天文學家用電腦做出複雜的分析,讓我們得以突破肉眼的限制看得更廣、更遠。然而,馬錢特卻哀嘆道,我們觀看星空的本能,以及隨之而來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逐漸喪失。

《人類大宇宙》要講述的,就是關於我們如何關閉了觀星之眼,如今的挑戰是,再次打開雙眼。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3年第256期06月號】

閱讀全文...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慾望王國(Sex and the Kingdom)




性,在生物學的本質上,就是遺傳重組,以上。

因此,只要是任何遺傳重組,都是嚴格意義上的「性」,包括細菌、病毒等等,其實偶爾都會有性生活,只是和我們想像的場面不太一樣。高中生物學實驗課中,我找到從池塘裡撈出一種稱為水綿的綠藻,正在進行結合生殖,就大喊全班來看「水綿做愛」,在民風保守的年代和社會,我被班導師記了警告,可是,在生物學上,我完全沒說錯呀。

那為何我們會在公共場合聽到和「性」有關的事,就要覺得羞羞或裝害羞呢?害羞到,垃圾桶都可以用來提高有少子化問題的各國嬰幼兒數量吧,因為許多小孩詢問父母,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從垃圾桶撿來的,我爸媽也不例外。

對一般大眾而言,所謂的「性」,關鍵其實是如何讓兩個經過遺傳重組的單倍體配子(精子和卵子)能夠相遇成為一個兩倍體的受精卵之過程吧?也就是男歡女愛的過程。可是要你情我願地讓配子結合,還有廣義上的求歡過程和抉擇。這些過程,都是構成大千世界裡動植物各種無奇不有的多樣性以及我們人類社會中各種行為、文化現象的基礎。

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當我們不解的解剖、形態、生理或行為特徵,無法用更適應環境來解釋時,性擇往往是最佳的解套。當然,這在嚴肅的學術界,這種說法不僅不及格,還不恰當,因為嚴謹的科學,任何論點都要有「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也就是當我們主張某個特徵是性擇的產物,需要有觀察或實驗的證據,否則如果所有暫時無法解釋的生物特徵,都可以輕易用性擇解釋,我們把性擇替代成上帝或魔鬼的創造,也都同樣方便啊!

因此,有一天我和博士班指導教授,聊天談到一些果蠅物種,雄蟲的前腳上會有稱作性梳的一排特化的腳毛,過去大家都假定,那些性梳應該和雄果蠅的交配有關,而性梳的多樣性,可能和雌果蠅的性擇有關,可是如此一來,那不就犯了用性擇來當方便的謬誤了嗎?於是,我們就設計了實驗,用遺傳學的方式把雄果蠅的第一對腳給䧳性化,然後讓帶著沒有性梳的「娘娘腳」雄果蠅和䧳果蠅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兩週(差不多是牠們大部分的一生),對比其他正常的雌雄果蠅,只有少數雄果蠅能夠讓䧳果蠅產下後代。我錄製了大量無性梳雄果蠅求偶的影片,顯示牠們都很積極和努力地向䧳果蠅求歡,只是一再被發「好蟲卡」。

因為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班實驗室研究的就是這些和「性」有關的研究,學術演講中最常脫口而出的單詞,也是「性」, 這本《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的作者王大可肯定也是,她在英國牛津大學念博士班時,研究的是雞的求偶行為。她寫這本書的原因,就是因為對動物的求偶和生殖行為非常感興趣,並且希望透過研究動物的行為來更好地理解人類的行為。她用非常生動逗趣、詼諧幽默的口吻來跟我們述說許多昆蟲、魚類、兩生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鳥類等等在「性」方面令人眼花繚亂的奇聞軼事。

王大可指出,生物有兩個任務:第一,對自己,活得長、過得好;第二,對後代,生得多、孩子好。沒錯,天擇也好,性擇也好,贏家就是要繁殖出更多可生存且具生育能力的後代,在這個競賽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王大可主張,戀愛有兩個核心——求偶和交配;婚姻也有兩個核心——交配和育雛。她還提到了性關係絕不僅僅指性伴侶關係,最主要的性關係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它既是生育的結果,又是愛的原因,具有極度的排他性和不可更改性,是信任滋生的穩固平臺,是部落形成的前提。

在動物世界中的求偶競爭,美、暴力和欺騙在交配過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王大可透過生動的例子和有趣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動物世界中的求偶競爭和生存法則,並且提供了對動物行為和生態的深入理解。《牠們的情愛》舉了多個例子,包括流蘇鷸、睛斑扁隆頭魚等動物,描述了牠們在求偶過程中的行為和策略。在交配季節,動物們會進行激烈的競爭,以吸引異性的注意。有些動物會展示自己的美麗和才華,例如流蘇鷸;有些動物則會使用暴力和欺騙來取勝,例如雄性獅子。除此之外,她還提到了動物世界中的一些有趣現象,例如睛斑扁隆頭魚的求偶方式和螳螂的交配行為等。

《牠們的情愛》介紹了竊聽現象在生物界的普遍性,從蝙蝠、鳥類、哺乳動物到植物都有竊聽和偷窺的行為,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產生深遠影響,在人類社會產生了大量的情色產業。此外,她還提到有些動物會竊聽其他動物的求偶聲音,以便找到配偶。因此,竊聽行為可以幫助動物學習繁殖技巧,提高繁殖成功率。熊貓透過看「A片」學習交配技巧,以及鳥類觀察其他鳥類的交配行為來學習。

王大可本身研究原雞的生殖行為,因此她對雞隻社會行為的研究描述得特別詳細。他們觀察到了雞隻之間的社會等級制度、權力鬥爭、競爭和合作等行為,還探討了雞隻的智力、情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解釋這些行為的原因和意義,從原雞的一生可以窺見性擇的殘酷。例如,啄序是原雞建立社會等級制度的方式之一,地位高的雞可以優先占有資源,操縱地位低的雞的生活。啄序最初是用來描述母雞的,後來人們發現公雞也有這樣的地位排序。

在人類社會中,社會等級制度是否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和挑戰呢?關於人類的社會等級制度,這是一個廣泛而複雜的問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在人類社會中,社會等級制度也存在權力鬥爭、競爭和合作等行為,以及如何平衡個體和群體的利益等問題。此外,社會等級制度也可能對個體的自由、平等和公正產生影響,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在著名的精子競爭方面,《牠們的情愛》介紹了精子競爭的兩種模式:公平競爭和不公平競爭。公平競爭是指精子憑藉相對數量、速度和壽命爭奪受精權;不公平競爭則還和交配順序相關,分為先進者優勢和後進者優勢。王大可還介紹了不同物種中的競爭策略,例如有的雄性交配之後會在雌性體內留下交配栓,阻止其再交配,而有的雄性則會把原先留在雌性體內的精子都清除,只留下自己的。在宏觀對規則的反抗方面,她介紹了演化常常意味著強者制定規則,贏者通吃,壟斷交配與繁殖的權利。但是,除了宏觀尺度上的競爭,微觀尺度上也有競爭,因此弱者也有可能逆襲。

性擇中雌性和雄性扮演著不同角色和策略。雌性的選擇更加浪漫和謹慎,她們更注重對方的外貌、歌舞和其他特徵,以此來判斷對方是否適合交配和繁殖後代。相對的,雄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和行為,以此來吸引雌性的注意和青睞;雌性的最佳交配頻率和配偶數低於雄性,因為雌性承受的性擇壓力較小,而雄性則需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和後代;雄性有時會強迫別人的配偶發生性行為,但這種策略往往難以成功,且對整個種群都是不利的。因此,強迫性行為往往是一種不道德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社會所譴責和禁止的。相對地,雌性更注重自己的安全和繁殖後代的成功,因此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提供更好保護和照顧的雄性。

雄性在交配中存在著強勢和弱勢之分,強勢的雄性通常具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大的睾丸和更好的精子品質,因此更容易贏得配偶。然而,弱勢的雄性也有反抗的策略,例如低等級雄性彎道超車,暗地裡創造了新規則,反抗高等級雄性的生殖霸權。王大可就是在養雞場的實驗,透過觀察雞群中公雞的交配行為,探討了雄性的交配策略和生殖行為。她還提到,生殖與生存的矛盾困擾著動物,也困擾著人類,但這種矛盾揭示出自然界在篩選標準上的多樣性。

《牠們的情愛》提到一些有趣的動物性別特徵和交配方式。在人類,女性為何會有生理週期和月經現象呢?王大可探討了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在這方面存在差異。她也從雌雄同體動物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牠們在選擇性別、交配策略和生殖行為上的獨特性,例如偽角扁蟲的丁丁擊劍術和暗箭交配等。此外,她也探討了動物世界中兩性之間的權力鬥爭,包括公雞和母雞之間的交配權力鬥爭。

並非只有雄性才是強者,動物世界中的社會結構和行為現象還包括了母系社會。《牠們的情愛》中列舉了多種動物的社會結構,包括鬣狗、大象、獅子、黑猩猩等,並且探討了這些動物社會的運作方式和特點。其中,鬣狗是一種非洲草原上的獵食動物,牠們生活在群體中,並且是一種母系社會。在鬣狗社會中,雌性的地位高於雄性,並且牠們通常會和女兒們組成一個單性團體,有特殊的性與愛現象。鬣狗會進行假丁丁和舔丁儀式,這些行為可能有助於維持社會穩定和增進群體凝聚力。此外,母系社會中也會出現新壓迫現象,例如鬣狗母權社會下的年輕雌性對於老年雌性的欺凌和排斥。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在生物學上,可視為一種特殊的性關係。動物照料子女的行為是基於一些重要因素的考慮。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孩子離開父母後是否能夠生存。父母在照料所有孩子的時間和能量有限的情況下,需要考慮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父母在平衡照料孩子和生育下一代之間的關係時,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的機會。如果孩子在離開父母後很容易死亡,父母就會更加關注照料孩子,以確保他們的存活率。

如果父母不斷地生育下一代,可能會導致每個孩子都因缺乏照料而大概率死亡,進而減少繁殖成功的機會。因此,父母需要在照料孩子和生育下一代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確保孩子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的機會都能夠得到最大化。此外,父母還可以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來平衡照料孩子和生育下一代之間的關係,例如母親可以照料孩子,父親可以為孩子提供食物等。

最後,王大可還探討了包括自然界中的謊言、正義的漏洞、雌性在人類敘述中的地位、愛和生命等等。她表示自己對這些主題非常感興趣,並且探討了現代學術界對這些主題的理論和實驗證據。對於演化生物學家而言,嘗試用學術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來解釋人類的現象,包括對一夫一妻制的反思、對女性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的關注、性別平等、正義和權力等等,是很大的誘惑,像是至尊魔戒一樣,要小心為之。

王大可透過觀察動物世界,發現動物世界和人類社會有很大的不同,這讓她對人類文化產生了一些思考和質疑。使用動物的知識來解釋人類行為時,需要謹慎對待,不能一概而論。總的來說,動物的知識可以為我們理解人類行為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但需要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不能過度應用。人類社會往往會將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強加給動物,這種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食色性也,《牠們的情愛》可能不會增加牀笫之歡,可是輕鬆愉快地揭示了動物們無奇不有的性生活,讓我們先來大飽眼福吧!




本文為《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當「被蒙蔽的視野」被打開之後:重新理解現代科學發展史






現代科學,似乎就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沒錯,自然科學最早可溯源到古希臘,雖然幾何學和天文學可能是古希臘哲人偷師古埃及和巴比倫文明的。然後,歷經了漫長的中世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在比薩斜塔為眾人展示了實證科學的偉大見地。

科學,排除意識形態的多重成見

科學,是該放諸四海皆準的,這也是科學所帶來的強大力量。既然如此,肯定不該是歐洲人獨享的,任何文化和文明社會,都能夠認真學習到科學的方法,在任何地區或國家再現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見識到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後,摒棄了意識形態、政治、國族和傳統文化帶來的諸多成見後,許多亞洲國家都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愈來愈有能力發表更多品質和數量上更具競爭力的學術論文,並且也快速地在技術和工程領域上交出傲人的成績,讓我們發現超英趕美並非神話。

就連最專制獨裁的國家如北朝鮮,以及神權至上的國家如伊朗,也懂得質能互換的大道理,而不會傻到憑領導人的心情,決定核子武器的公式中該使用次方還是立方,也不會讓教士去宗教典籍中尋找神摧毀異教徒的力量,來建立方程式。

然而,儘管我們清楚科學現在已非歐美國家的專利,可是現在科學社群主要使用的語言仍是英文,並且教科書和科學期刊出版社以及國際學術學會也都位於歐美國家。難道,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才能更擅長地掌握科學的祕密嗎?

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和技術史副教授詹姆士.波斯克特(James Poskett)試圖在他的好書《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Horizons: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讓我們見識到,在現代科學的萌芽中,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知識和發明,其實都一再對科學大力助推。



去除以歐洲為中心的科學史觀點

和歐美絕大多數學者無異,波斯克特過去所學的科學史,是極其以歐洲為中心的。即使有大師提出了「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用來解釋古代中國在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可是為何沒有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某個程度上,李約瑟難題就是承認自然科學並不誕生在環地中海之外的強大文明中。

然而,近年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認識到科學知識與創新對發展經濟和工商業的助益,而大力投資科學研究後,愈來愈多高品質的科學論文誕生於歐美日以外的國家,讓科學史學開始必須面對原本就該不分國界的現代科學(可是主要玩家仍是歐美),果真日益國際化了起來後,科學史還該以歐洲為中心來睥睨全世界嗎?

波斯克特自己的主要專業領域是大英帝國史,他不僅面向未來,還回顧了整個科學發展的過去,努力發崛在探索科學的未知領域中,歐洲以外的文明如何深刻地參與,這些發現對歐洲學者有著怎麼樣的啟發。

從中我們也見識到,許多突飛猛進的進步,是建立在密切的跨文化交流中,即使過去不像現在交通便利讓資訊傳播能夠無遠弗屆,古代學者也不像現在可以跨國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然而,不同文明的學者仍透過地圖、書籍和儀器等等互相產生重要的啟發。抽掉那些極富意義的跨文明交流,或許現今的科學發展要倒退上百年吧?

例如從未離開過英國的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他劃時代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並不是如傳說中來自砸在他頭上的蘋果,而是基於法國天文學家讓.里希(Jean Richer, 1630-1696)在1672年前往南美洲的法國殖民地開雲(Cayenne)所做的實驗,以及其他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資料。

東西科學的相互交流與滲透

其實,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帶回國的,不僅是資源和財富,各殖民地的風土民情,除了讓歐洲人大開眼界,也讓學者重新思考科學各種新的可能性,開啟了自然史的全新篇章。

例如,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在創立現代分類學的基礎時,就引用了大量來自研究海外植物的著作,後來才有演化論的橫空出世。當然,波斯克特也不忘提到中國明朝李時珍(1518-1593)的《本草綱目》,迄今這部經典在中醫藥學仍有重要的地位,其他民族的藥用植物也對現代醫學有一定的功用。

除了宅在歐洲的學者努力吸收各種外來知識,也有海外學者四處穿針引線促進學術交流,例如鄂圖曼的塔居丁(Taqi al-Din, 1526-1585)青年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在地中海周圍四處奔波,從開羅到羅馬再到伊斯坦堡。他在羅馬期間將阿拉伯文作品翻譯成拉丁文,並把歐洲鐘錶引入伊斯坦堡的新天文觀測台。

塔居丁僅是對現代科學發展貢獻卓著的眾多伊斯蘭學者之一;另外,就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被英語世界所知,也拜出生在當時屬於英屬印度的學者梅格納德.薩哈(Meghnad Saha, 1893-1956)所賜,到過英國進修的他把前者論述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原始論文從德文翻譯成英文。其實,薩哈也是傑出的學者,他提出「薩哈電離方程式」(Saha ionization equation),後來被用來識別恆星中所含元素,以及描述太陽表面所發生的現象。可是他當時是被邊緣化的,因為他積極對抗殖民政府。

《被蒙蔽的視野》還有許多值得大書特書的案例,為了探索殖民主義、帝國、奴隸制、資本主義、冷戰、去殖民化的歷史在現代科學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波斯克特在《被蒙蔽的視野》已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並且系統化地建構出非歐洲中心的科學史。雖然,單就這些案例可能還不足造成科學史的典範轉移,不過我相信是有拋磚引玉的作用的——當我們懂得把目光轉向四面八方,說不定會發現越來越多驚喜!




※ 本文為《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推薦文,標題與子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原標題為〈當被蒙蔽的視野被打開之後〉

閱讀全文...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教科書外的奇妙旅程




  科學方法,是認識這個世界的諸多有效方式之一。

  絕大多數願意投身基礎科學的主修和研究的莘莘學子們,也都曾對科學世界的精妙絕倫和豐富多彩感到無比的熱情吧?我之所以投身生命科學研究,其實也只是簡單地看到一顆母細胞精準地分裂成兩顆子細胞時的感動;選擇遺傳學為學術發展方向,也只是在做果蠅實驗時,一再驗證了孟德爾定律的準確性,以及和達爾文理論的完美結合,如此一般的小確幸而已。

  然而,當我們修習了越來越多艱澀的專業課程後,疲於應付各種報告和考試,我們是否漸漸忘卻了科學帶來那種最初的美好?

  在認真學習科學時,啃讀教科書似乎是「必要之惡」,可是科學發現的真實過程,遠比教科書裡輕描淡寫的段落更曲折離奇許多,而且在科學研究和探索之路上,能夠帶來的指引和啟發,絕對比起在教科書中已定案的知識更多許多。

  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本陳文盛老師的《試管與筆桿:遺傳學家的60個跨域探索》吧,讓我們再保持對世界好奇的初心吧!從中秋節時期盛產的文旦柚子到我們生活中各種吃喝玩樂背後的科學道理,陳文盛老師都懷著純樸的好奇心探索一番。當然,成為專業科學家後,或許看待世界的眼光會和稚嫩的求學時期有所不同了,可是歷史中偉大的科學家,在陳文盛老師筆下,仍有各種天真爛漫的情懷。

  《試管與筆桿》中許多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見識到產生教科書中五花八門知識的科學研究世界,有多麼多彩多姿。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才能讓我們不斷在面臨各種未知和阻礙時,即使有再多迷惘和困惑,仍然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莫忘初衷,共勉之!


本文為《試管與筆桿:遺傳學家的60個跨域探索》推薦序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