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這個時代就如《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Monoculture: How One Story is Changing Everything) 說的,是活在經濟故事裡,那麼大部分時事都和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等等有關,也不令人意外(請參見〈先去多元價值的單一文化陷阱〉)。而事實上,除了八卦緋聞和行車記錄器的畫面,新聞中所剩無幾稍為認真的時事,有哪些和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無關?
柯林頓(Bill Clinton)1992年的競選口號之一「笨蛋,問題在經濟」,就是直接點破民眾最關心的政治問題,就是經濟!而柯克頓確實也帶領了美國進入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即使他是個無可救藥的色胚和騙子,可是美國民眾仍大多認為他是位好總統。「拚經濟」,在台灣也成了好用的政治騙術,不管民眾感受如何,政客彷彿只要出來喊說先拚經濟再談公平正義,就能把日漸惡化的貧富差距、世代鴻溝、長工時、少子化、環境汙染、國土破壞等等等置之不理,還能公然把人民財產賤價徵收。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把經濟發展視為理所當然,只要經濟發展停滯,全民就陷入痛苦,政客就失去選票,連中國這樣的專制極權國家,都不能讓經濟火車頭停下來,否則習進平肯定會和他鬥倒的政客有一樣的下場。可是,在工業革命以前,從文明興起後,人類在物質上的人均所得,幾千年來幾乎就只有緩慢到可以忽略的成長,那為何我們現在比古人享有更多便利和充裕的物質生活,卻只因為今年的物質生活水準和去年的一樣(GDP成長為零),就哀鴻遍野呢?
這是個大家都盯著數字看的年代,盯著GDP、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失業率、股票指數、匯率、期貨報價……,各種經濟指票常見報章雜誌各版,有什麼指數一旦顯示景氣下滑,就引起社會騷動,朝野開始對幹起來,這時執政黨表現得像在野黨,在野黨似乎從未下野……
我不否認,不免俗的,我書架上也有一些和經濟指標有關的書,如《圖解第一次看懂經濟指標就上手》、《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景氣榮枯都獲利的聰明投資術》、《經濟指標告訴你&沒告訴你的事》、《一口氣讀懂經濟指標:《經濟學人》教你看懂所有財經資訊》、《早一點看懂趨勢的投資用經濟指標:從漢堡、房地產到金屬價格的景氣觀測技術》等等,想像自已有一天也能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或者至少挽救日漸消瘦的荷包。可惜,一直沒錢沒閒在玩投資,能玩的都只是在玩碰運氣。
在各種指數當中,政府最重視的,恐怕就是GDP,可是在百年前,根本沒有GDP,GDP是是美國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Smith Kuznets,1901-1985)在大蕭條後因應國會的要求而設計出來的,以瞭解那個經濟大災難的規模有多大。可是幾十年後,我們現在使用的GDP,真的有切實反映比我們的經濟生活好壞嗎?GDP成長是代表大家的所得增加嗎?其實,我們看這個數字出現愈多次,我們反而愈來愈困惑了,究竟數字代表了什麼?GDP成長變低,代表很多人要跳樓,自己也要哭了嗎?GDP成長了又如何?十年前能買這麼多東西,十年後也還是只能買這麼多,買不起的房子反而愈來愈買不起……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Leading Indicator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Numbers That Rule Our World)告訴了我們許多經濟指標的由來,讓我們知道政府是如何和為何要制定這些經濟指標,它們在制定的過程遇需要多少對參數來源和比重的判斷。
經濟指標,不管哪一個,都是把一大堆複雜的現象整理成一個個數字,再用一個人為的公式算出。即使是簡單如失業率,也涉及要判斷哪些人有潛在的就業能力,哪些人並沒有要找工作等等等,沒有任何一個經濟指標中的參數沒有涉及人為的判斷,所以把經濟指標當作像是長、寬、高、重量、體積、溫度、密度等客觀的物理量來看待,是不合理的。可是在我們的社會,已經習慣把它們視作客觀的物理量了。久而久之,有人還以為經濟學像是物理一樣是硬科學。
《GDP的多情簡史:GDP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每個國家都愛GDP?》(GDP: 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也探討了制定GDP的困難(請參見〈GDP的多情撿屎〉)。《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進一步說明了,像是要研究通貨膨脹,有多困難,因為究竟哪些消費物價要放入計算,有些東西過去是奢侈品,像是手機、筆電,現在已經算是民生用品,可是一旦把手機、筆電這些價格一直下滑的東西放入,又和民眾的感覺有差,不放又不合理,反正放不放,比重多少都不是容易決定的。還有一堆免費的服務要怎麼算?臉書、Google和一堆媒體是大家日常所需了,可是大部分都不收費,那我們生活的改善又怎麼算?
各種經濟指數的制定都要有嚴格的理論基礎,各種數據的收集都耗費時日和人力,可是現在世界變動又實在太大,於是原本只能部分反映現實的經濟指標,卻一一開始脫離了現實,很多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和行為居然不會當作數據送入公式計算,那麼政府的政策怎麼能夠及時針對產業和社會的新問題呢?
要瞭解這些經濟指標,就要先懂得它們在什麼樣的脈絡下被設計出來,在後來又歷經了什麼樣的改變。《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就是用白話,來解說各各經濟指標背後的歷史,沒有艱澀的術語和數學,但有各種有趣的故事。雖然各各經濟指標都有它們各自的缺陷,但它們會被政府和媒體高度重視,也有五花八門的原因,我們也不該因為那些缺陷就不屑一顧,而是瞭解它們反映了啥,無法反映啥,才是正道吧。
測量「經濟」,是有各種假設,經濟指標並非物理量。而經濟學是不是科學,在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都有一系列筆戰。我自己認為經濟學其實算是科學,可是卻是軟科學,是比自然科學如生物學這樣的軟科學還軟的科學。經濟學可以使用科學的方法,也用了大量的統計和數學,多到有人以為經濟學就是數學的分支。可是,物理學也用了很多數學,但沒有物理學家會把物理學當數學,因為物理除了數學推導,重要的是取得參數,那不是靠理論就能得到了,要不然《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他們在黑洞奇點裡傳出來的數據是為了啥?所以把經濟學用了大量數學就當作數學來看待,是搞不懂數學和科學的關係。
另外,經濟學在一定的範圍內是對的,可是還無法預測所有現實世界的行為。有部落客常拿一些大頭經濟學家來說嘴,說只有誰誰誰是對的,其他絕大部分經濟學家是錯的,搞懂經濟學只需要讀某本書就行了。這無疑不是科學,是信仰!因為只有少數人才是對的,還有某些著作是對的,就是說其他學者無法再現那些對的理論和觀察等等,把所有挑戰視作邪門歪理和異端,這不是比較像是主張有法力高強教主的宗教嗎?把某部著作當作真理,當作已經解釋了絕大部分現象,這無疑也是在當宗教典籍在用,如此這門學科再還會有新問題和進步嗎?那不也就是宗教嗎?如果選擇了把一個學說當信仰,就不可能再看到這世界的真相。
研究「經濟」的難處,就是所有經濟指標都涉及了不同的假設,與其說經濟指標是為了要客觀地反映現實,還不如說經濟指標是為了滿足一些設計者的世界觀,把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量化計算出一個數值來看經濟世界的發展趨勢。而我們一旦接受了那些數字是重要的,就是接受了那樣的世界觀,認定了我們的物質生活中,什麼東西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
經濟世界是極為複雜的,但為了理解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把各種現象簡化。可是行之有年太久了,我們如果失去了一開始的好奇心和省察力,我們可能就因習慣盯著數字看,能喪失理解這世界的能力,成為為數字賣命的動物。其實,我們現在的世界,何嘗不就是個盯著數字的社會,大家為數字拚死拚活,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喪失了自由和自己了呢?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的世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