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死亡,是我們社會中最忌諱的事之一吧?就像近期熱門電影「Barbie芭比」中,女主角在歡慶每一天都超棒的舞會中,不小心問道:「妳們有思考過死亡嗎?」,所有音樂和舞步就戛然而止!接著,怪事接連發生,原本美好無瑕的生活逐漸崩壞。
你們有思考過死亡嗎?我們在有些年紀後,是不是就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參加親朋戚友的的告別式?如果對人說出「不得好死」,恐怕是最惡毒的詛咒。而我,也無法預料自己何時、以怎樣的方式死去,但無疾而終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根據衛福部統計,110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臟病變以及慢性肝病與肝硬化。
無論死因為何,大多數人都想活得久一點吧?根據內政部公佈的111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按照這個數字來說,我也差不多一腳踩進棺材裡了。無論未來醫學科技再發達,死亡仍是這輩子最確定的事,就像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的名言:「人生唯一確定的事就是死亡與繳稅。」
比起過去,我們越活越長
在令人不舒服的情況下,要寫出這本《人類死亡史:從瘟疫到失智症》(This Mortal Coil: A History of Death)或許需要一些勇氣?這個勇氣不僅是要面對人類大量的死亡,還要面對出版後的銷量。不過,我認為真正畏懼死亡的人,反而該閱讀這本書。至少在了解人類的死亡史後,我還挺慶幸自己活在當今的世界,否則早已進棺材。因為過去,人類的預期壽命大概只30~40歲左右。有賴於現代醫學和公共衛生的進步、全球經濟的發展,讓我們遇到死神的時刻比列祖列宗還晚得多。
《人類死亡史》原文書名中的「Mortal coil」,是一個詩意的術語,代表的是日常生活裡的煩惱、鬥爭與苦難,同時也是一個需要承擔的重擔。原句「shuffle off this mortal coil」的意思是指死亡,出自於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名作《哈姆雷特》(Hamlet)中的「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的一連串獨白中。
《人類死亡史》作者安德魯・鐸義格(Andrew Doig)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本書並非從文化上檢視人類過去是如何面對死亡的,而是更正中核心地從大量歷史資料中,探討人類在不同時代中主要的死亡方式。他在每一章中,都用一個故事起頭,讓我們見識到他所要談的死亡,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歷史。這本書揭開了死亡的神秘面紗,一再提醒我們:生命遲早還是要和死神對決的。
導致人類死亡的原因,歸根究底不外乎是意外事故、傳染病、飲食問題、遺傳疾病和不良行為。生活在大約20萬年前的智人,經常死於意外事故,例如墜落、溺水、在狩獵過程中被大型動物襲擊而死,甚至在住處被其他毒蛇猛獸弄死。
穩定生活伴隨新的惡疾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發明了農業,我們的祖先突然可以生產更豐盛的食物來緩解饑荒的問題。不過農業也伴隨著其他新的問題:不僅勞動的強度大增,還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疾病。例如,動物的馴化帶來了穩定的食物和勞力,但也傳播了致命的傳染病。今天困擾著人類的大多數傳染病,都來自原本生活在其他動物身上的病菌或病毒。但因為農業的出現,生活上也拉近了與動物的距離,讓跨物種傳染的機會變大,密集的村落和城鎮,也就讓新興的傳染病能夠迅速傳播。
《人類死亡史》中有包括黑死病、天花、傷寒和霍亂等傳染病的描述,每段都令人觸目驚心,彷彿屍臭、膿血、腹瀉歷歷在目,同時不禁也感謝科學家、醫學家、公共衛生學者的努力,讓我們能夠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擺脫過去大部份讓我們英年早逝的可怕疾病。
這些重要的里程碑有:蘇格蘭船醫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1716—1794)透過實驗發現,柑橘類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英國鄉林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1749—1823)發現,接種了牛痘可以免受天花的侵害;英國醫生約翰・史諾(John Snow,1813—1858)發現受霍亂之苦的家庭,可能是飲用了被汙染的井水;匈牙利醫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Ignaz Semmelweis,1818—1865) 在維也納綜合醫院發現,產科醫生清潔雙手可以挽救產婦免於感染產褥熱(puerperal fever)而喪命。
經歷了這些臨床試驗、疫苗接種,發展出流行病學和良好衛生習慣,我們終於獲得了對抗壞血病和傳染病的決定性武器,並且從19世紀中葉開始,人類的預期壽命開始上升。《人類死亡史》指出,兩百多年來,法國一直孜孜不倦地記錄其公民的壽命。自1816年以來到2016年,法國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增加了一倍多,從41.1歲躍升至85.3歲,男性則從39.1歲躍升至79.3歲。由此可見,法國人平均每天多了五個小時的預期壽命。
這個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健康的時期,拜醫學、營養、衛生、民主、經濟、和平等所賜,先進國家的人民擁有了更長的壽命。當然,死亡仍然不可避免,當一些致死原因減少後,其他死法就會取而代之。人類日常裡的不良行為也會火上加油:加工的垃圾食品、藥物濫用和缺乏運動都會損害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祖先常死於營養不良,但我們現在卻更常死於營養過剩。
另外,瘟疫和戰爭在我們的世界中,也還未消失殆盡。新冠肺炎(Covid-19)迄今在全球預計已造成超過七百萬人死亡,若是考量到那些因為醫療資源的排擠而間接導致的死亡人數,可能是這個數字的1.5倍;在俄烏戰爭中,一年多以來的死亡人數保守估計至少超過六萬人。
往後挪的終點線,不會離去
另外,在先進國家中,老年人口成長速度快,導致帕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氏症等老年疾病的發病率迅速增加,目前尚未有藥物可以減緩或阻止這些可怕的大腦神經疾病。更別提癌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幾百種惡性腫瘤的總稱,我們雖然有更多的醫學手段來緩解,甚至治癒一些惡性腫瘤,但我們離戰勝癌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我相信,科學家、醫生和工程師會一直在致力於克服疾病、創造更安全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環境。鐸義格也樂觀地指出未來可能出現的醫學奇蹟,例如編輯幹細胞的DNA和3D打印的器官,前者可以透過修正遺傳問題或改善基因功能而培養出更健康的內臟,後者可以製造出完全符合特定器官的立體模型或架構,讓老年人用新鮮的肺臟、肝臟、心臟等來更新衰老的內臟。只不過,我想我們仍然不可能長生不老,因為一再進行的外科手術也會不斷造成身體負擔。
死亡雖然讓人焦慮和恐懼,但也讓我們珍惜生命,活出自己人生的價值。在有限的生命中不輕易向死亡妥協,就像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經典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中,布蘭德教授(Dr. Brand)吟唱的英國威爾斯詩人狄蘭・湯瑪斯(Dylon Thomas,1914—1953)的〈別輕柔地步入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中的詩句:「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別輕柔地步入良夜,白晝將盡,年老更當燃燒咆哮;憤怒吧,憤怒吧,不讓光芒消逝。)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3年第259期09月號】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如果不知死,焉知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