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p53-精彩絕倫的癌症研究史






追獵癌症的生物學成因,在科學研究史上,充滿各種峰迴路轉、曲折離奇的故事,讀這類科普書籍,緊張刺激的程度,甚至不下於小說,有些故事甚至可能更灑狗血。發現的首個人類癌症基因——Ras基因的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溫伯格(Robert A. Weinberg),在十幾年前就有好書《細胞反叛》One Renegade Cell: How Cancer Begins)和《追獵癌症:癌症病因研究之路》Racing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Road),闡述科學家們尋找癌症致病機制的故事。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癌症醫師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也不容錯過,那是本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 for General Nonfiction)得獎作品,不僅從醫師和科學家的角度來探討癌症,也從病人的視角看待癌症(請參見〈癌症的人性傳記-萬病之王〉)。

也因為癌症相當常見,我們常常會問,為什麼癌症這麼容易發生?可是,這本《p53:破解癌症密碼的基因》p53: The Gene that Cracked the Cancer Code)卻要告訴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反而應該是相反:為什麼癌細胞這麼罕見?

我們身上成億上兆的細胞,如何能抵抗無限分裂複製的誘惑?那些在皮膚和腸道天天都在分裂的細胞隨時都有可能出錯,一旦有漏網之魚,就成為脫韁野馬而野火燎原。那為何只有一些人活到一定歲數後,才會罹患癌症?

我們這樣身軀不小的多細胞動物,能存活好幾億年迄今,要拜演化出各種防衛機制所賜,雖然DNA複製的過程中偶爾會出錯,可是細胞中有一些修復機制,即使錯誤無法彌補,還能砍掉重練,細胞會士可殺不可辱地自戕,只有在出錯的細胞逃過各種臨檢苟且偷生,才會逐漸壯大成為霸著茅坑不拉屎的腫瘤,侵害身體正常的器官功能。

科學家在一九七九年發現了p53這個蛋白質分子,它是最早發現的抑癌基因之一,能調節細胞週期、避免細胞癌變發生,被視為基因體的守護者。癌症是個極為複雜的疾病,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科學家一直在一大堆致癌成因以及抑癌基因、致癌基因等迷霧中打轉,直到有人終於耙梳大量資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大部分癌症中,有個基因必須要被搞壞,主角當然就是p53。

身為一個年享五千篇論文待遇的分子[註1],p53的發現到它一再被捉包出和癌病的關係,還有其他致癌基因和致命腫瘤的各種情事,故事非常精彩絕倫。這些故事也能讓讀者了解到,科學研究的發展從來就非一帆風順,即使《p53》裡頭大多數出場的科學家已經是很成功的學者,他們也有挫折失意的時候。而主角p53,先被誤認為罪犯--致癌基因,後來才知道它是剷奸鋤惡的臥底警察,可是警察變壞後放縱黑道份子無法無天,根本就是生醫版的《無間道》。

雖然在PubMed已有超過八萬篇論文,p53的故事恐怕還會像永遠沒有大結局的八點檔連續劇一樣一直演下去,至少在未來幾年肯定如此。未來的世界,說不定可能就如物理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在《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裡所描述的:科學家發明了奈米機器人,每天在我們身體內無聲無息地巡視,一旦發現任何細胞有p53的突變,就是有了變壞的警察,立馬殺無赦地就地正法,把所有可能不受管束的細胞滅口,絕不留下活口,讓大部分癌症成為歷史名詞!(請參見〈既科幻又科普的2100科技大未來〉


註1:

很少有單一個基因或分子像p53,能夠這麼超級熱門。到美國國家生物科技資訊中心的PubMed,用「p53」為關鍵字搜尋英文論文,過會找到去五年以來,每年都有5,000篇論文左右!這是個龐大的數量,即使這些論文裡頭只有20%並非濫竽充數而是有一定價值的,每年也有上千篇啊!p53堪稱是史上最沒隱私的基因了吧?!




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和p53有關的論文數量,在九十年代大幅度成長,進入了本世紀初以後持平了幾年,那也是每年超過3,000篇論文的,到了2006年左右又再度成長。


本文為《p53:破解癌症密碼的基因》p53: The Gene that Cracked the Cancer Code)推薦序。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