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家裡買了VHS錄影機,對我們而言是很新穎的玩具。除了可以播放影片,還能把喜歡的電視節目錄下來。我當時最愛錄的東西,就是電視新聞上有關新科技的報導,然後幻想能在多年以後用到那些新科技產品。
我也搞不清楚,究竟是馬來西亞真的太落後,還是那些產品要進入量產真的很慢,當年新聞裡看到的東西,往往四五年後都還未在市面上見到。長大了當然不再錄這些影片了,VHS錄影機也消失在廣大的家庭中了。現在市面上見到這些科技產品推出的速度,往往還讓媒體成了事後諸葛。馬來西亞雖然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可是很多產品發表的時間和歐美日也僅差個幾個月。高科技的發展之神速,甚至讓中印等地的中低階勞工,能夠跳過市話而直接用手機,甚至還是智慧手機!這在十幾廿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科技進展這麼神速,我們不禁都會問到這些問題:充斥科技的現代生活符合人性嗎?科技令人更快樂了嗎?我們究竟該多快適應新產品?科技到底要把我們帶往哪裡去?
關於這些大哉口問,凱文.凱利在《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中,就大膽地提出他的理論。凱文.凱利被譽為科技趨勢的先知,數位時代的教父,他在1993年協助創辦了《連線》(Wired)雜誌並擔任執行編輯至1999年。在其主導期間,《連線》雜誌兩度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
凱文.凱利早年也曾與比蘋果的賈伯斯(Steven Jobs,1955-2011)一樣離開大學校園,他以自由攝影師的身分浪跡亞洲偏僻荒涼的地方,記錄當地文化。他沒有筆電,身上不帶智慧型手機,不玩推特,不看電視,卻仍走在數位時代的尖端,預測科技趨勢的演變。在加州的工作室裡,他浸淫在科技、新媒介、新工具以及文化行為的長期趨勢當中,並且撰寫有關科技文化所產生的漣漪與後續效應的相關文章。他過去廿年來資訊科技革命的主要參與者及報導先驅。
在《科技想要什麼》中,凱文.凱利認為科技是一個整體,不光只是一堆電線、晶片和金融而已,而是活生生的自然系統。正如生物演化具備的趨勢,科技也一樣會自我成長,持續演化。而透過這些長遠的趨勢,我們可以試圖瞭解解「科技想要什麼」。
《科技想要什麼》要談科技的演化,凱文.凱利把科技的演化用生物的演化來類比。科技是人類心智活動的集合體,可是凱文.凱利認為科技體已有超越人腦的力量。這並非不可能,因為在自然界中,有一種現象稱為「突現」(emergence),複雜系統中由次級組成單元間簡單的互動所造成的複雜現,例如中子、質子的行為和性質並不能完全用其組成單位-夸克來解釋,原子的性質和行為也不能完全用中子加質子加電子來解釋,分子的性質和行為也不能完全用其組成的原子來解釋…
因此,凱文.凱利在《科技想要什麼》中指的科技體(technium),也必然無法完全用人類的心智活動來解釋,也就是說科技體有其獨特的演化方式。凱文.凱利表示,科技必然的形式會聯合起所有十幾種反熵系統共有的動力。而其反熵趨勢和生命體的演化趨勢有異曲同工之妙:
- 更有效率
- 更多機會
- 更高的曝光率
- 更高的複雜度
- 更多樣化
- 更特化
- 更加無所不在
- 更高的自由度
- 更強的共生主義
- 更美好
- 更有知覺能力
- 更有結構
- 更強的演化能力
科技體,在科技的交互連結網路中迅速成長。凱文.凱利指出,在殖民地時代,美國家庭平均擁有一百樣東西,可是他和女兒調查了之後,他們家裡有至少一萬種東西。科技對人類的利弊,凱文.凱利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的,雖然科技是雙面刃,不過與其消極地防堵不良的科技,凱文.凱利提出五個積極做法:一、預測未來;二、持續評估;三、排定風險的優先順序;四、快速修正損害;五、不要禁止、但要轉向。
凱文.凱利利用大學炸彈客(The Unabomber)和阿米希人(Amish)來討論科技的選擇。前者是激進的反科技份子,而後者還選擇性地接受科技。凱文.凱利在分析了大學炸彈客和阿米希人的主張之道理後,共同地指出他們之所以能夠有那樣的作法和選擇,不管是好或壞,都是拜科技所賜。大學炸彈客在田野過的生活和他寄出的炸彈,都是現代科技的產物;而阿米希人之所以能選擇那樣的生活,也要拜美國是科技先進國所賜,否則那樣的生活在落後的國家只是無法選擇的常態而已。
在《科技想要什麼》中,可以看出凱文.凱利的博學多聞,以及他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可是《科技想要什麼》也有爭議性很大的地方。因為凱文.凱利主張科技體可視為生命體,並且將科技成長當作自然演化的一部分,因為它和演化一樣有既定方向,並且有跡可循。凱文.凱利認為有許多發明其實是注定的,就算沒有愛迪生,電燈泡的發明也只是遲早的事。他也指出,證據來自許多發明的專利申請常鬧雙胞或甚至多胞,例如電話等的發明家,事後發現原來不只是貝爾(Alexander G. Bell,1847-1922)一個人而已,只是他在商業上做得最成功。他把這樣的現象,用生物演化的「趨同」來類比。
這引起了芝加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Jerry A. Coyne在《紐約時報週日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Book Review)的強烈批評(Better All the Time),他試圖指出演化並沒有既定的方向,並且懷疑凱文.凱利在自己建構的理論裡偷渡上帝的觀念。Jerry Coyne以愛找碴出名,他的名著是Why Evolution Is True,並開了個同名部落格。關於這點,我認為Jerry Coyne是看到黑影就開槍。雖然凱文.凱利是虔誠的基督徒,可是並不表示他想要把上帝偷渡到《科技想要什麼》裡頭。事實上,關於凱文.凱利提到的,科技的必然性,和歷史的偶爾性,以及功能的適應性,在演化生物學界也是一個還吵不完的話題。
就以「偶然性」來說,著名的哈佛演化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 – 2002)就曾在他的許多著作,如Wonderful Life: The Burgess Shale and the Nature of History中指出,如果把演化史當作一部影片,我們能夠把時間倒帶到寒武紀大爆發之時,讓生命的演化重來一次,重演的劇碼會有不同的結局,重演出的各種生物會和我們已知的有很大的不同。簡單來說,古爾德指出生物的演化,是由偶然性主導的。
可是,研究寒武紀大爆發的著名劍橋古生物學家康威莫里士(Simon Conway Morris,1951 –),卻在The Crucible of Creation和Life’s Solution: Inevitable Humans in a Lonely Universe中,嚴正駁斥這個說法,他指出生物演化出許許多多相似的性狀和形態,也就是「趨同演化」隨處可見,因此如果寒武紀倒帶重播,還是很有可能演化出一模一樣的生物。換句話說,偶然性並沒有像古爾德說的那麼重要。
Jerry Coyne針對這點,也贊同古爾德的觀點,指出雖然北半球的狼和南半球袋狼各自獨立演化出相似的形態,可是生物界有許多特徵卻僅出現過一次而且,例如骨骼、羽毛和人的大腦。不過,我卻認為,Jerry Coyne的論點也不見得夠強力,因為很多乍看之下僅演化出現一次的特徵,說不定是因為早先也獨立演化出該特徵的物種滅絕了,我們現在能觀察到的物種,僅是地球所有出現的物種的極少部分而已。Jerry Coyne本身非常厭惡宗教,並曾表示宗教和科學是完全不能共容的,所以他認為凱文.凱利其實把科技發展的必然性推給神,然後忽略了推動科技發展的經濟學和心理學因素。
我自個認為凱文.凱利提出的「必然性」是個有趣的觀點,不過卻非《科技想要什麼》最具爭議之處。我從小就一直疑惑為何不同地方的遠古文明,都使用和製造非常類似的工具和產物,如果那些工具或產物不是在人類共同祖先分家四散全球各地前就已發明,那麼「必然性」必定有重要的角色,《科技想要什麼》解答了我多年的部分疑惑。
可是說起來,凱文.凱利畢竟還是個西方人,儘管他在亞洲遊歷了八年。《科技想要什麼》的觀點是純西方的,而西方人也一直認為大自然是可供人予取予求,凱文.凱利僅提出科技想要什麼,可是他並沒有提出科技不想被要什麼?如果我們不是活在歷史的終點,那麼誰能保證過去科技想要的,不會有一天成了大自然不想要的?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2 則留言:
GENE您好
很喜歡看貴站的書籍推薦,好奇請教一下,您寫一篇這樣的文章大約要花多久時間呢?因為介紹的書都不是隨手翻翻就能看完的,且您除了提出書中主旨外,都還有用到批判式思考的回應,如此要費的功夫就更多了,真希望能像您一樣,讀書充滿效率。
讀書的時間不算的話,一篇文章大概三四個小時吧,包括查閱基本資料等等。不過,大部分書籍,讀完後並非馬上就來寫文章,有時候甚至還會等個一兩週以上,慢慢思考尋找靈感再寫。
我從前讀過一篇網誌文章,提到養成業餘閱讀的習慣之重要性和成就,如果類似主題的書愈讀愈多,閱讀速度也會隨之愈來愈快,因為讀懂一本書的知識,會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去理解另一本類似的書。
例如這本書提到的一些科技進展,我在另一些書就讀到,所以那部分也速讀過去,其中生物演化的部分也是用速讀的方式在讀的,只有書中提到比較不熟悉或很值得深思之處才需要細讀。
共勉之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