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推選出今年讀過的2014年十大必讀好書,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去年底太忙,今年來得比較晚 :p
和往常一樣,這些好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The Dictator's Learning Curve: Inside the Global Battle for Democracy)
書評:〈獨裁者的進化與學習〉
簡介:這本好書要告訴我們,現在新形態的獨裁者,已經不像過去的那麼被動和愚蠢,他們已經進化了!並且為我們宏觀地分析了現代極權主義的樣貌,讓我們理解新興的專制。今日的獨裁者與上個世紀的不同,今日的專制威權,已經比從前精明老練靈活太多了,他們學習而且進化適應新情勢。我們總是以為獨裁政權是笨拙、愚蠢、動作遲緩的大怪物。他們給人民許多表面與程序上的自由,並偷偷滲透這些自由。在經濟上,新的獨裁者更聰明,不再封閉守貧,切斷與世界的聯繫。他們懂得如何從全球化的體系偷偷撈取資源,卻不會失利而喪失政權。雖然獨裁者越來越靈活,可是反抗者的花招也越來越多。獨裁者現在要對付的人可多了:慈善家、學者、獨裁者和異議人士之間的抗爭。
《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書評:〈 世界的大轉向〉
簡介:這本好書用極為優美的敘事文筆述說一個傳奇的故事,透過書籍獵人波吉歐(Poggio Bracciolini,1380– 1459)的傳奇故事來慢慢揭示出接近哲學家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約前99年–約前55年)在《物性論》(De Rerum Natura)的思想。這部詩作賦與世界的真實力量,就是催生了現代的世界!《物性論》開啟了文明走向現代的序幕,改變了全人類的歷史。這本書本身,也充滿文字的神奇魔力, 鮮活的筆觸展現出兩千年前詩作的不可思議之處!不管是否對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歷史思潮感不感興趣,它都能喚起你的好奇心與愉悅!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The Forest Unseen: A Year’s Watch in Nature)
書評:〈森林的禪意祕境〉
簡介:美國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生物學家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以一年的時間,在田納西州塞瓦尼鎮(Sewanee, Tennessee)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進行觀察,追蹤大自然的四季變化,這本書就像是這片小森林的週記。他透過生動的筆觸,把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描寫得活靈活現。哈思克以曼荼羅為符號,來比喻那片森林裡,幻化無常而又繽紛美妙的生命!這本好書已非一般的科普寫作而已了,而是一本優異的紀實文學作品,是一位博物學家用極為優美的文筆,為一片森林能寫出充滿詩意的感人篇章。他除了以一位科學家的身份來分析這片森林的一景一物,也以哲學家和藝術家的情懷感受那片森林帶來的哲理和詩情畫意。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書評:〈一場歷史思辨的秦始皇〉
簡介:呂世浩老師在這本好書不僅是要討論一個影響中國最深遠的皇帝的史實,更要我們用心去思辨!還有思索學歷史的意義!並且也同樣重要的,學會懂得如何去讀中國的史書!瞭解中國史書的寫法!秦始皇是個複雜的人物,呂世浩老師解析了《史記》連〈秦始皇本紀〉這個篇名就暗示了對他的評價。呂世浩老師同時也解析了 「姓、氏、名、字」的變動和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巨變作接軌。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How Pleasure Works: 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Like What We Like)
書評:〈到底是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
簡介:這本好書試圖揭開人類愉悅感受的運作原理。為此,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布倫(Paul Bloom)援引了兒童發展、哲學、神經科學,以及行為經濟學的知識。布倫的目的是要理解愉悅的本質,考察愉悅在個體的發展起源,以及愉悅在人類的演化起源。「愉悅」本身其實也是有其深度的,是來自於心理深層的直覺。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改變中英帝國財富版圖的茶葉貿易史》(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
書評:〈英國植物獵人的中國茶盜之旅〉
簡介:這本好書是圍繞在一個英國植物獵人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1812–1880)的身邊打轉,用小說式的筆法,把福鈞在中國的歷險記寫得出神入化,結合知性和娛樂的旅程於一身。故事從1845年開始一直到1852年,故事場景就電影一樣從中國閩江、倫敦市東印度大樓、切爾西藥用植物園、上海、杭州、揚子江的綠茶廠、安徽省王家、加爾各答植物園、印度西北省薩哈蘭普爾、寧波、武夷山、浦城、喜馬拉雅山、恩菲爾德皇家輕武器廠作切換,帶領讀者從英國鄉間一路逛到中國和印度。 讀了它,想必下次喝茶時,會對扭轉世界歷史的茶葉刮目相看了吧。
《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
書評:〈【GENE思書軒】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
簡介:譚健鍬醫師的史學、文學和醫學功力,在他的好書中更加讓人折服!他從大量的中國史料中,耙梳出極為有趣的觀察,利用他的專業中西醫知識,佐以文學造詣高超的文筆,為我們窺視了古代帝王將相才子的的各種難言之隱。原來人類歷史文明的好一部分,是用病給堆出來的XD 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學和醫學元素,這本好書讀起來也像推理小說,因為譚健鍬醫師用了許多線索,先提出好些可能性,然後試圖排除一些,再逼近到少數可能性,從中挑出最有可能的解釋。這抽絲剝繭的過程,就像檢警調在辦案一樣,很有CSI的風格,差別只是在今天的CSI有各種各樣高科技儀器可以把玩,可是譚健鍬醫師只有充沛的歷史、文學和醫學知識。由此也可見,譚健鍬醫師比起CSI更勝一籌!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書評:〈不自然的第六次大滅絕〉
簡介:這本書並沒有像許多倡導生物保育的書籍一樣,聲嘶力竭地為將永遠消失於地球上的生物請命,而是用生動的筆觸,讓人感到大滅絕事件是歷歷在目的。它透過歷史,讓我們先瞭解科學界是如何發現「物種滅絕」這一回事。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試圖在世界各地奔走,到雨林、群島、海洋、動物園等處,去追查的一場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並將這事件放進更寬闊的生命史背景脈絡中,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巴拿馬金蛙、鬼針游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的故事,來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
《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Blood Work: A Tale of Medicine and Murder in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書評:〈科學革命時代的血之祕史〉
簡介:這本好書述說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是歷史上第一則輸血的故事。它的歷史故事所涉及的科學與道德倫理的角力,生動地述說了當時英、法兩大國的科學和社會狀況。不過如果以為它只是想要述說一個三百多年前的故事,那就錯了!霍利.塔克(Holly Tucker)真正要提出的,其實是至今我們仍然面對同樣的思辯,如在動物身上注入人體細胞等各種具爭議性的轉基因技術。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書評:〈二十一世紀的新資本論?〉
簡介:這是2014年最具話題性的重量級著作,暢銷得極為詭異!這本書討論了自18世紀以來歐美的財富和收入不均的問題。其主要觀點認為如果資本的收益率(r)大於經濟增長率(g),財富就會集中。皮凱提提出,長期來看,這將導致財富集中和經濟不穩定。皮凱提建議,設立一個全球資本稅系統可以促進平等,避免大多數財富集中到極少數人手裡。
候補:
《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
書評:〈 專注的超凡力量〉
簡介: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探討專注力的各種變化形式事實上,專注力的運作有如肌肉,狂操專注力會累,可是不用會退化。專注力也像肌肉,愈鍛鍊則愈茁壯。勤於鍛鍊專注力,將是在所有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 書中列舉多種能提升專注力、強化心智的解決方案,例如正念禪修、組塊記憶、正面情緒等,都有助於改善分心並帶來完美的表現。這本好書附了本小冊子讓我們學習鍛鍊專注力。
《TOO BIG TO KNOW: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重新定義知識的意義與力量》(Too Big to Know: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Experts Are Everywhere, and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s the Room)
書評:〈【GENE思書軒】大到不能宰?〉&〈大到不能宰?〉
簡介:試圖重新定義知識,並推測當知識離開了紙張,知識究竟如何演變?以及提出我們又該如何運用知識。在新的知識制度下,廣度本身就足以成為一種深度、專家和非專家的界限正在消失、平民主義興起、擁有「異類」資格的人取代高學歷者、沒有共識也能產生新知。呼籲建立知識的新架構,儘管身處知識的危機中,但網際網路降低了阻礙,改變了知識的根本架構,也改變了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式。網際網路提供了我們豐饒的內容,可以利用超連結跳來跳去,不用特別的特許,即公開又沒有定論。
《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
書評:〈烹的意義〉
簡介:這本好書記載了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的學藝之旅,他四處探尋烹飪的意義。 與其坐在書房和一堆書籍文獻打交道,身為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教授的麥可.波倫,寧可四處奔走,走訪美國各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廚房,實際體會烹飪在現代社會帶給人們的意義。
最後,請容許我打廣告,推薦小弟寫過推薦序的兩本好書:
《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快樂也可以被管理,正向心理學權威讓你生活更快樂的十二個提案》(The How of Happiness)
書評:〈幸福快樂的科學--《這一生的幸福計劃》(The How of Happiness)推薦序〉
簡介: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要用實證的科學方法,告訴讀者如何運用心理學的各種發現,促進自己的幸福。她投入快樂科學的研究將近三十年,多年來進行「快樂介入」(happiness interventions)的研究。這本好書榮獲許多好評,不僅實用,也列舉了許多嚴謹、可靠的研究成果,並且也誠實地說明了證據缺乏或不明顯之處,所以可以當心理學科普書閱讀。
《別讓畢業變失業》(A PhD Is Not Enough)
書評:〈拿了博士學位,接下來呢?-《別讓畢業變失業》(A PhD Is Not Enough)推薦序〉
簡介:這本好書可以視作《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的續集,因為後者指導你如何在研究所時期生存和成功,前者就討論拿了研究所學位還要怎麼辦(請參見〈研究所這條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2014年度十大好書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感謝分享。
不必客氣 ^_^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