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舌尖上的中華美味

民以食為天,舉世皆知,我們華人對吃特別講究。

不過也有朋友指出,在不會挨餓的日子裡成天還問「呷飽未?」的民族,是無法再有長進的。這很有道理,我們辛勤打拚的結果只是吃個粗飽嗎?當然,我並非是要說一個吃得精緻的民族就能有多長進,只是食物不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還有深層的文化意涵。

當我在臉書大讚陳玉勳所推出的最新喜劇作品《總鋪師》時,就有朋友指出,《總鋪師》太注重喜劇效果了,反而忽略了辦桌的文化意義,相較之下,中國卻推出了更有文化深度的《舌尖上的中國》

這讓我好奇了,華人雖然愛吃,不過印象中,除了《總舖師》,其他的,印象深刻飲食電影,似乎只有的是李安的《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和周星馳的《食神》。

總舖師




飲食男女




食神




好奇心驅使下,我找來了《舌尖上的中國》來看。

《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從去年從5月14日晚上10點半起連續放映一週。《舌尖上的中國》曾登上公視十點全紀錄,一共七集的紀錄片,從2011年3月開始拍攝,是中國近期火紅,並且是用高畫質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第二季預計於2014年春季播出。《舌尖上的中國》共計在中國各地跑遍了超過60個地區,透視中國各地的日常生活間的飲食變化,以及大相其趣的飲食習慣。

舌尖上的中國


之前有轉載過一個網路上流行的組圖, 看看不同國家的人都在吃些什麼。裡頭有一個北京家庭的圖,可是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遠源流長,每個省份都可以有自己代表性的圖吧!

大概十幾年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和昆明動物所遊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他們吃得到各地小吃的食堂,還有北京和昆明的烤羊肉串,雲南的麻辣,以及清華湖南大哥我們品賞的家鄉菜。到山東濟南,有位朋友家長請我們上一個餃子館,那的餃子有好幾十種,醬料也有十幾種,可搭出的味有上百種,美味極了,回台灣有幾年我都不吃餃子了XD 據說峽西的一媳婦,要能做得出五十種麵條,才算合格。美食在發源地總有更多樣的面貌。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來引發熱烈的迴響,原本屬於收視總是冷清的紀錄片,可是《舌尖上的中國》卻意外暴紅,而且還紅得一塌糊塗。《舌尖上的中國》多紅呢?據說《舌尖上的中國》捧紅了片中一位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他的黃饃饃銷量從每天原本賣700個,暴增到兩千多個。北京有餐飲公司並以每年人民幣十萬元請他代言,他計劃用這筆意外之財幫兒子蓋棟新屋。《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的若鄧火腿、毛豆腐、乳扇等的,也成了炙手可熱的名產,銷量增長了十幾倍,價格也漲了好幾倍。

和其他美食節目或錄片不同的,《舌尖上的中國》有濃濃的人文氣息,也富有文學故事性。《舌尖上的中國》用高清拍攝技術捕捉食物的製作過程,宛如一場又一場的小劇場。並且,《舌尖上的中國》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中,沒有有名的美食餐廳,《舌尖上的中國》還幽了位名廚一默,擅長大菜的他,連顆小鴨蛋都做不好XD 《舌尖上的中國》也沒像台灣的美食節目,盡是用多汁、酥脆、爆漿、彈牙、軟嫩、香甜來形容食物。鏡頭呈現出來的,大多是是從平民、家庭餐桌、鄉村、小館處,發掘了更多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種庶民美學,取材於庶民生活,產生難得的共鳴。《舌尖上的中國》常常呈現出的家常菜或年節菜,和大廚料理的山珍海味相比,有時候談不出絕頂美味,但都是大家記憶裡熟悉的味兒,帶有淡淡的鄉愁。在《舌尖上的中國》中,人其實才是故事的主角,他們個個有名有姓,中國應該很久沒出現關懷庶民生活的節目了吧?

食物是庶民生活的點綴,他們採摘、捕集、培養、馴化、料理著各種各樣的食材。對口感的追求,《舌尖上的中國》介紹了中國人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舌尖上的中國》中,人和大自然亦敵亦友,在山林河川湖海中尋覓美味。讓原始的食材食物轉化成美食,要營造適當條件,並把握難得的機緣,創造出豆腐、奶豆腐、黃酒、醬油和酸菜等智慧結晶;時間是食物的敵人亦是朋友,時間會讓食物腐敗,但也時間如果遇上鹽漬、糖漬、油浸、晾曬、風乾、冷凍等方法,卻釀出各種獨特風味;中國人對味覺的追求有獨特的哲學態度,和美食一樣,人生也同樣要有甜、苦、鹹、酸、辣、鮮等味雜陳才算完整;一方水養一方人,人造就了美食,美食也造就了人性。

《舌尖上的中國》中,有一位藏族姑娘卓瑪,和母親在森林穿梭採摘松茸為生,每次往往走了11個小時山路艱辛地採松茸,還得怕他人搶了先機。松茸在當地以1斤80元人民幣收購,6小時後則以700元出現在東京超市。美食的背後,其實是賣力求生的人們的掙扎;有一幕,老人在狂風大浪下海邊岩石上採紫菜,原來湯裡不起眼但味鮮的紫菜,也得來不易啊,以後每一口紫菜湯又多了一味…應該說,看過了《舌尖上的中國》,以後餐桌都能添上好幾味 :p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呈現了中國各地的美食,可是吃在中國有時候卻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而令人頭疼。雖然中國之前的各式黑心食品聲名大噪,不過台灣的黑心商人也不遑多讓,這也讓我對服貿協議後台商抵抗陸商的充滿信心!持平而論,過去西方國家也好不到哪去,讀了這本《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Swindled: The Dark History of Food Fraud, from Poisoned Candy to Counterfeit Coffee),就可知英美也有不光彩的黑心食品歷史,而關鍵是政府願不願意嚴厲把關(請參見〈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除了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也有圖書,完整呈現精彩圖文,以及九篇台灣名家散文。

舌尖上的中國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學家中午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The Sky of Gene -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The Sky of Gene - 挑戰稻米達人

The Sky of Gene - 辛辣刺激的香料之王

The Sky of Gene - 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

The Sky of Gene - 青花瓷的故事與傳奇

The Sky of Gene -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The Sky of Gene - 舌尖上的世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The Sky of Gene - 美味的吃史

The Sky of Gene - 知性的全球野菜紀行

The Sky of Gene - 最後的野味-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The Sky of Gene - 不能再浪費

The Sky of Gene - 原來世界是肥的

The Sky of Gene - 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The Sky of Gene - 歷史大口吃喝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版主怎麼不順便介紹一下大馬美食呀...

Gene Ng 提到...

那要再寫一篇「舌尖上的大馬」了XD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