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




昨晚過完年從南洋回到台灣剛好趕上陳文茜開拍的記錄片《±2℃ / 正負2度C》的電視首播。

這部記錄片的副標題「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名符其實,因為它的確觸及許多台灣人所不曾正視過的問題,也就是全球暖化對台灣的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不僅比絕大部分台灣民眾所認知的還嚴重,甚至台灣還可能出現全球第一波生態難民!

所以,在台灣,所謂的節能減碳和環境保護,絕對不能再成為政治口號而已,而是要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落實。

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做的是否足夠,也不知其他國家能否配合,不過很肯定的是,如果現在在這片土地上的官員百姓還繼續歌舞昇平下去,或者僅僅做足表面功夫,我們就死定了!

這部記錄片,我會衷心地推薦給所有的朋友觀看!






以下是電視及各地播放時間:

電視播放:

2010/02/22 (週一)  23:00 ~ 00:30  華視
2010/02/24 (週三)  22:00 ~ 23:30  中視
2010/02/25 (週四)  23:00 ~ 00:30  緯來綜合台
2010/02/27 (週六)  06:30 ~ 08:00  華視
2010/02/27 (週六)  16:00 ~ 17:30  非凡電視台
2010/02/27 (週六)  16:00 ~ 17:30  鳳凰衛視

台中燈會:
2010/02/25 (四)   19:00~20:30 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圓滿劇場(向上路)

展覽:
2010/02/26 ~ 03/28,在華山藝文中心的幾米美術館展出「±2°C」的特展。除播放《±2°C》影片外,並搭配幾米於本片中出現的環保插圖繪本圖片及「世界上消失的 101個地方」特展。


或者到中天電視文茜部落格下載。

或者觀看YouTube的影片:


















這個網站有對《±2℃ / 正負2度C》相當清楚的介紹:±2℃/正負2度 C| 紀錄片 < 電影 < 興趣 -美寶百科MEPOPEDIA

當然還有:加減2 度C行動聯盟官方網站可以參考


雖然《±2℃ / 正負2度C》值得大力推薦,不過它卻非是完美的,甚至做得還很不夠。怎麼說呢?

從科學的角度,我想這部記錄片值得討論的很多,我想稍後再撰文談之(〈正負2度C--不願面對的真相〉)。在這裡,我想指出《±2℃ / 正負2度C》的不足之處。

和美國不同的,台灣沒有支持或反對全球暖化理論和事實的政治角力,大部分台灣人民,也都相信全球暖化是事實,並且大致上也同意節能減碳是為美事。因此,在台灣,其實比較沒有必要和高爾(Al Gore)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一樣極力說服觀眾全球暖化的事實,可是片長約一小時的《±2℃ / 正負2度C》似乎花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在試圖說服觀眾。

是的,不管在何處,總是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他們不見得是科學家,更不是氣候專家,可是卻在自己沒有進行任何研究的情況下自以為是地質疑科學界對全球暖化的真實性。關於這一點,我不想去辯,只想說,我尊重專業,所以選擇相信大部分專家的意見。

就像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表達他對於全球暖化爭議的看法:「如果有九十八個醫生說我的兒子生病需要吃藥,而另外兩個人說:『不,他一點病都沒有。』我會選擇聽那九十八個醫生的話。這就是常識,所謂的全球暖化的危機也是如此。我們聽從大多數專家的,那些壓倒性多數專家的看法...現在的關鍵是我們知道這是工業化時代造成的惡果,我們得要齊心協力逆轉這危機才行。」

《±2℃ / 正負2度C》中對全球暖化對台灣影響的著墨相當可取,這是其長處。

而短處呢?

《±2℃ / 正負2度C》令我感到非常失望的是,整部影片幾乎完全沒有對台灣的能源和環保政策的探討,那也就算了,也幾乎完全沒有對觀眾提出任何建議。

好吧,既然《±2℃ / 正負2度C》沒有提出建議,多打嘴砲批評無益,就提出些建設性意見吧。

要保護地球,必須多管其下,從節能到開發再生能源,都是必要的。許多方法也不是互斥的,也都是可以並行實施的。我在這裡提出一些淺見,不代表其他方法並不重要,只是因為小弟才疏學淺。

首先,政府應該逐步停止對水、電、石油、瓦斯等資源的任何補貼,讓這些資源在市場上完全反映成本!讓使用者公平地付費!

當然,這是說易行難的,因為如果人民的薪水不漲,可是政府卻決定調漲這些民生費用,很容易引起極大的反彈。除非政府能夠明確地讓人民瞭解,廢除了補貼,事實上政府就能減少對人民的稅收,對人民的生活水準的提升是有正面助益的。

當然,要政府調漲民生費用是極為困難的,不過對節能減碳,其實還有一個更簡單而不太會引用民怨的方法,只是要看政府有沒有魄力實行。

那就是,把城市裡的屋頂,尤其是平屋頂或頂樓加蓋的鐵皮屋頂,統統立法漆成白色!!!

把屋頂漆成白色!?聽起來有點無聊吧?

可是,提出白屋頂運動的,可是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哦!他在擔任美國能源部長前,在擔任頂尖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主任時,就對能源問題有深入的研究,一個美國政府高官,同時又是頂著諾貝爾獎光環的學者,會拿自己的仕途和聲望開玩笑嗎?

我是生物學家,我其實對綠化屋頂(green roof)更感興趣,綠化屋頂是指在天台或屋頂上大規模栽種植物。

根據《維基百科》,綠化屋頂(green roof)有以下諸多好處:

* 改善熱島效應:吸收熱能,有助散熱。
* 降低頂層溫度,進而減低耗電量。
* 美化環境。
* 改善空氣質素:植物可以隔濾懸浮粒子。
* 綠化用的泥土、隔濾層可以使用建築廢料,物盡其用。
* 隔音。
* 調節雨水流量。
* 提供休憩園地。
* 屋頂甚至可以種植農作物,提供食物。

而實行綠化屋頂成功的國家或地區有:

# 德國:德國是近代最早研究、實踐屋頂綠化的國家。估計有12%的住宅大廈天台已綠化。
# 日本:東京政府將「屋上綠化」定為改善環境方針之一。自2001年4月,立例規定新的建築物面積達1000平方米便要綠化天台和牆身。現時,綠化的天檯面積超過五十公頃。
# 香港:少量學校、私人公司以及房屋署興建中的新樓宇有綠化天台。

綠化屋頂在美國、瑞士、瑞典、愛爾蘭、英國、加拿大、法國、希臘、西班牙、埃及等國也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和具體成效〔〈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不過實施上並非沒有困難,其技術考量有:

* 防止滲水。
* 防止根部生長到建築物。
* 確保植物能承受風力。
* 植物的品種能否適應長期暴曬的環境和該城市的氣候。
* 如何打理植物:提供營養、灌溉排水、防治害蟲。
* 大廈的受壓能力。

所以,如果要快速大量地在現有的建築上實行,恐怕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政府可以獎勵新建築設立綠屋頂,對現有大量的舊建築,可以採用高反射能素材、塗料把屋頂漆成白色。這相對來說,也是件相當輕鬆愉快的事。

根據朱棣文曾領導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研究指出,計劃如在熱帶與溫帶100座大城市推行,其效用等於全球停用汽車十年!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就有份關於白屋頂的報告

cool roof 3

cool roof 2

cool_roof1_zne9

cool roof 1

cool_roof


白屋頂可以把建築的降溫空調使用能源降低5-20%。從物理角度,深色屋頂吸收並保留的太陽熱力比例可逾八成,但白屋頂將有七成五的熱力被反彈,除可為建築物節省冷氣開支,整體而言也可令地球吸收較少的熱力。

如果政府有魄力,把城市裡除了古蹟或特殊造形除外的所有平屋頂及頂樓加蓋的鐵皮屋頂等立法採用高反射能素材、塗料漆成白色,那不僅能讓屋主所節省電費之益,還能大幅改善所謂的熱島效應,效果據說可達百分之卅。

根據《維基百科》,熱島效應、或稱熱島現象,是一個自196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發現的一個地區性氣候現象。具體來說,無論從早上到日落以後,城市部份的氣溫都比周邊地區異常的高。這個現象的發現,是由於人造衛星的出現,使人類得以利用人造衛星從高空以紅外線拍攝地球。這種拍攝的最初目的,是作氣象測量用途,用以分析雨雲的構成。可是,後來人類從紅外線的影像發現了照片中的城市地區的溫度有著很明顯的差異,看起來城市部份就好像在周邊地區的一個浮島。

造成熱鳥效應的原因很多,來自於被低反照率的柏油和混凝土覆蓋,地表面吸收太陽熱的增加,就是其中之一。

台灣除了冬天少數狀況會特別寒冷,夏天時不僅全島會特別炎熱,城市中更是特別令人非常悶熱難受。因此,如果立法強制所有平屋頂等採用高反射能素材、塗料漆成白色,將能有效改善熱島效應,讓城市在炎夏時稍微舒適一些。

台灣的房屋大多是平屋頂或鐵皮屋頂,把屋頂全都漆成白色,幾乎對市容觀瞻完全沒有任何負面影響!而且要求強制把城市建築屋頂漆成白色,對住戶增加的費用有限,而且相較許多大型公共工程,也算是小工程而已,相信政府應該拿得出具體的補助或獎勵,問題只是政治有沒有足夠的魄力。

政府主導大規模屋頂漆成白色運動,也能增加油漆工人的收入,創造綠色就業機會,對庶民經濟也有所助益。

如果台灣城市能有效執行白屋頂運動,並且在實行後具體取得成果發表,也能增加台灣城市在國際媒體的曝光,對台灣的國際行銷,也是一大利多!

白屋頂運動即簡單,又有諸多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正負2度C--不願面對的真相

The Sky of Gene - 綠色EQ

The Sky of Gene - 世界資源真相,您可曾想過?

The Sky of Gene - 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The Sky of Gene - 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地球很美有賴你-HOME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The Sky of Gene - 2009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The Sky of Gene - 危急中的地球(Planet in Peril: Environmental Coverage

The Sky of Gene - 第11個小時(The 11th Hour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上)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中)

The Sky of Gene -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下)



28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不管有沒有看;只會覺得很幹!
環保團體喊了十幾年,媒體政府連個屁都沒有,為甚麼陳香爐辦的就要大家捧場?

Gene Ng 提到...

別生氣了,在美國,環保團體也是喊了十幾年,媒體政府連個屁都沒有,高爾出馬了才把議題炒起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XD

THK 提到...

地球環境是受到人為大量破壞,不過關於全球暖化這件事情,好像沒那麼單純。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cientists_opposing_the_mainstream_scientific_assessment_of_global_warming

Gene Ng 提到...

呵呵,這個名單內只有46位科學家,可是IPCC參與的報告,有上百位科學家,而大部分聲多卓越的科學學會也支持全球暖化存在並且是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事實!(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tific_opinion_on_climate_change)這些學會的成員有上千位科學家,其中像是AAAS和NAS更是科學界的龍頭!

那些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不過他們反對的,大多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拿幾位科學的意見來反對整個科學社群,是唐吉哥德式的作風!而且有嚴重誤導大眾之嫌!

而且現在對地球人而言,重要的也不是那些技術性問題,而是我們要如何才能避免繼續對賴以為生的地球環境和生態平衡進行破壞!

關魚 提到...

Gene Ng:

這部片子的不足之處太多了,我昨天發表了「從正負2度C,談許多它沒告訴你的事」來詳細探討: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blog/aboutfish/20100225/1608

小勘誤,倒數某段「造成熱鳥效應的原因很多」,熱「島」打成「鳥」了,可見你不是用注音相關輸入法。^_^

Gene Ng 提到...

老實說,我在文章中其實故意說得很保守。其實我看完影片後的感覺是:「蝦米!?花大錢拍的記錄片才這種程度而已!?」

不過無論如何,如果這部影片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民眾對台灣環保議題的興趣和討論,也不錯啊。

我想,台灣其實不乏更好的記錄片工作者來拍出一部內容更豐富詳實的記錄片,可惜大家沒陳文茜那麼會炒作。

希望有人更積極一些,趕快拍出更好的記錄片把這部取代掉吧!

7F 提到...

地球工程:把世界刷白
http://e-info.org.tw/node/47200

現在極端氣候愈來愈多,漆成白色的話,天氣冷的時候可能反而得花更多取暖設備的能源。因此,有廠商開發了能根據溫度調節反射率的屋頂塗料,協助達成冬暖夏涼的目標。請見下文:

Lowering the Ceiling on Roof Energy Losses
http://s2c.me/8l

Gene Ng 提到...

我看過《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就算像是紐約這種在較高緯度的城市,把屋頂漆白一年節約的能源,還是比較多的。可能是因為冷氣耗費的能源更多吧。更何況台灣一年裡頭,寒冷的日子加起來,不過一兩個月而已吧,可是有大半日子都熱得難受。用根據溫度調節反射率的屋頂塗料,對台灣來說幫助有限,可能對高緯度的地區比較實驗,更何況成本會不會更高呢?

匿名 提到...

1.台灣空氣中懸浮微粒數量是較多的,所以白漆反射效益低,而且漆還很容易髒
2.台灣多雨又濕熱,戶外用漆的使用壽命短
3.耐候用漆類含多種有毒物質,多用多污染
4.台灣都市化地區總面積佔國土總面積比例低,要關心不如先關心農地、林地、工業區甚至道路用地的方案來得迫切

Gene Ng 提到...

您的分析很有道理,如果發展綠屋頂呢?: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en_roof,台灣大致上陽光充足,在屋頂上架太陽能板也是一個好方法吧?

匿名 提到...

太陽能板幾十年前就在提,問題是效益多少
台灣屬季風氣候,冬季陰雨夏季雷雨
日照超過200天以上的地區除南部局部地方外根本沒有
地球上只有少數乾旱少雨的地方日光發電才划算
其他地方根本是來亂的。
其次還是環保問題,
目前的太陽能板需大量使用劇毒物質來製造
製程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為節能卻更浪費能源
為了環保卻搞壞環保
政客講環保都很簡單,一個錯誤政策
人民無腦跟著支持,只是浪費更多納稅人血汗而已

Gene Ng 提到...

可是台灣中南部一年差不多也有200天的日照,可以考慮在中南部利用啊。現在有哪些必需的電子產品不也是用劇毒的化合物來制造?太陽能板要解決的是能源問題。這世界上是不存在完美的解決方法的,我們只能權衡輕重來行事。

匿名 提到...

和「北部」相比,「南部」的太陽能發電效益是比較高,問題是和天然氣、重油、核能相比又低到不像話。
現階段太陽能板要使用稀土元素,全世界一年只出產幾百噸,電子產品很小台用量不大,足夠一個小鎮的電力要用多少太陽能板和原料?還沒提到每隔幾十年要汰換的量。
能源是問題,成本更是問題,不然為什麼太陽能車發展不起來?不是不想用,是用不起也生產不出來!

Gene Ng 提到...

太好了,遇到真正專業的。那我再請教一下。有個想法是降的,就是太陽能板現在雖然問題多多,可是人的科技進展是可以很快的。太陽能板這樣的科技,和IT產業相比,這廿卅年簡直就是停滯不前。如果說,先用政策鼓勵太陽能皮的使用,讓大陽能板產業有利基,然後有動力去進行研發,日後是不是有可能有機會有技術性重大突破,讓太陽能板成為像消費性電子一樣普遍,還可以用更少有毒或稀有的材料製造,可是發電效率卻大大提升。這樣的想法會太樂觀嗎?

匿名 提到...

政府鼓勵「研發」那就只會得到一堆寫報告書養研究助理的「研發」,不等於「技術進步」,更不保證「普及」,政府能做事的話烏托邦早實現了。
更何況政府要犧牲什麼預算去鼓勵?這是倫理問題,如果公投通過削減某些政府功能去補貼研發,公投過了就一定公平嗎?政府從扶植石油財閥變成太陽能財閥,這符合某些人愛講的「能源正義」嗎?
只要目前太陽能發電成本比現在的電廠高,要普及就是不可能,這和專業無關,是菜巿場就知道的供需法則。

Gene Ng 提到...

我不贊成政府直接介入,而是利用政策和制度去鼓勵,讓太陽能板有市場。如果完全放任,人類未來的能源需要將會面很大的危機。我想,利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問題只是該如何做而已。

提外話,我想如果白屋頂在台灣不見得不適合,因為不見得要用漆,可以用其他材質。不過綠屋頂,可以還更適合台灣:http://pansci.tw/archives/12031。

其實不管是白屋頂或綠屋頂或太陽能板,都是在嘗試階段,我們應該著手的是想出解決辦法,而不該因噎廢食。

匿名 提到...

我也贊成政策鼓勵,不過鼓勵的是最經濟的發電方案,而不是拿全民的錢補貼給特定電力產業、研究團隊。當然這理想大概是天方夜譚,因為利益團體總是有比小巿民更強的動機去遊說政府制定圖利的法案,而當政府學到透過散播恐懼,可以叫人民為財團和官僚買單時,情況就更加不可收拾。

Gene Ng 提到...

最經濟的發電是火力發電,如此一來我們難道就要永遠依賴會造成污染的火力發電了嗎?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也討厭財團,可是補助和獎勵長遠來說對全民有利的研發,我想可以是可為的。問題是該如何公平有效地去執行。

匿名 提到...

太陽能發電的污染不見得比較少,不要只看它發電時似乎沒排放氣體。現在環保團體都會對鈾礦的開採及精練製程有多麼毒,不知道為何對太陽能板就不能一視同仁。再退一步說,化石燃料發電出來最多的是二氧化碳,至少還不是必須打包起來封存一萬年的東西。
為什麼對發電機制(或者其他)認識越來越多的同時,分析的視野卻不能隨之擴大?

Gene Ng 提到...

所以我才說,太陽能板是個真在起步的技術。現在學界正努力研發低污染、高效能的太陽能板。

石化燃料總有使用完的一天,而且我們不必等到石化燃料使用完,就得面對開採愈來愈困難、價錢飆升的問題。屆時石化燃料就可能只有有錢的國家裡頭的有錢人才用得起。

不過,台灣政府只愛補助大財團。像太陽能板這種東西,應該也鼓勵學界來研發,在研發過程中,許多基礎研究也待突破。可是政府似乎不太愛放長線釣大魚的真正有益的研發。

匿名 提到...

http://yllorb.blogspot.tw/2013/02/re_7049.html

可以去看這篇文章,我想在生產純化矽的過程就充滿汙染,只有開發國家想做,看看歐美國家有這麼熱衷嗎?

匿名 提到...

基本淬鍊過程就很耗碳,這些過程有可能精簡嗎?

閣下還可以去看這篇的討論
http://e-info.org.tw/node/42446

台灣的半導體似乎是罪魁禍首,小小台灣居然碳排放是世界第一。

Gene Ng 提到...

太陽能發電板現在確實是很耗能而且高污染,可是現在還有在研發的薄膜太陽能板和生物太陽能電池等新科技,我不敢保證它們一定會成功,不過未來太陽能電池是否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現在下結論還為之過早。

匿名 提到...

您說得雖然沒錯,但是同樣的推論也可以被用在改造地球工程與核能工程,也許核廢料,有一天也可以被解決!

其實因應未來太空時代來臨,科學家早有改造人體的計畫,其一就是更耐輻射綫,或許有一天,人們會變得不怕輻射!

但是就像薄膜太陽能板一般,何時來到技術成熟,未知之數最好不要多言行!

Gene Ng 提到...

同樣是補捉光子,數位相機在這十年來的一日千里,是眾所皆知的。太陽能電池在八九十年代毫無進展,是科技的問題嗎?主要是因為沒有市場誘因加上研發不足吧?

我們進行科學研究,本來就要依科學知識來對未來做預測,否則科技難道是在解決後去和現在的問題而已嗎?問題只是在預測合不合理,「未知之數最好不要多言行」是一種逃避的心態。

核廢料有一天能被解決,並非不可能,所以我不反核,只反核四;地球工程是從來沒有實現過的想像;抗輻射人類,是科幻小說情節,生物利用太陽能產生能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嗎?可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即有技術,只是要改良而已。這之間的差異是天差地遠的!

匿名 提到...

你說得當然沒錯,我也只是以為,該發展的科技,必須發展,但是如果以實務而論,現行的技術完全趕不上目前迫切的需要罷了。所以核能是不可能在這個階段走向完全廢除的狀態。

如果太陽能要搞成真正可行的發電技術,還需要一些時間的發展,至於其他科幻情節的科技,其實多多少少基本技術都已經有了,只不過礙於法令與倫理,是不可能那麼快解凍的。

據我所知,最有效率的太陽能技術,是將太陽能板發射到外太空,回收電力是以微波方式,但是應該也是尚在開發中科技,說實在話,這樣的技術恐怕也將爭議不少!

匿名 提到...

你說得當然沒錯,我也只是以為,該發展的科技,必須發展,但是如果以實務而論,現行的技術完全趕不上目前迫切的需要罷了。所以核能是不可能在這個階段走向完全廢除的狀態。

如果太陽能要搞成真正可行的發電技術,還需要一些時間的發展,至於其他科幻情節的科技,其實多多少少基本技術都已經有了,只不過礙於法令與倫理,是不可能那麼快解凍的。

據我所知,最有效率的太陽能技術,是將太陽能板發射到外太空,回收電力是以微波方式,但是應該也是尚在開發中科技,說實在話,這樣的技術恐怕也將爭議不少!

Gene Ng 提到...

抱歉有些不太同意您的觀點,「該發展的科技,必須發展」是似是而非的。

因為我們很難預料未來的發展,廿年前人手一手機可能沒人能想像,更甭提還要想像發展中國家也能人手一智慧手機。

要不是在那些肯花錢使用笨重無比的大哥大的人,會有今天這麼廉價的手機可以用嗎?

科技發展本來就不該以成敗論英雄,也不該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現在非永續的發電方法就有一堆,很少國家也僅以一種方法發電,再生能源也應該多頭發展。

愛迪生一生在世界各地的專利加起來超過1,500項,可是如果照實際的標準,他大部分的專利都沒有成功商業化,那他是個失敗的笨蛋嗎?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