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向錢看

好幾天前,我訂閱的好幾個噗不約而同地推薦這首16年前的老歌:




是的,這個時代不管景氣好也好,景氣不好也好,大家都向錢看。我從前當窮學生時對什麼投資理財等銅臭味的東西非常不屑,可是當身邊的朋友結婚的結婚、生小孩的生小孩、置產的置產,才慢慢認清原來錢真的不是萬能的,可是沒錢才更真的是萬萬不能的現實。

不過,萬事向錢看有多危險呢?《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前陣子有篇熱門文章Wall Street Smarts,裡頭的論點其實可能對美國人來說很獨特,可是對我來說卻了無新意,因為我早在四個月前就著文〈聰明反被聰明誤〉分析了美國的經濟危機和金融風暴的起因,該文的論點和我的不約而同,真是標準的英雄所賤略同。

Wall Street Smarts裡也提到美國在這幾十年來的轉變,就是班上成績頂尖的學生,不再踏實地當科學家、工程師或大學教授,而是立志向綠油油的華爾街邁進。於是華爾街擠進了更多更多天才,創造出極為複雜衍生性金融商品把經濟搞垮。

這群華爾街的金童,也因為太過聰明,他們從來就是活在不同的世界裡,如果他們去當科學家、工程師或大學教授,可能能夠創造出許多變態的科技產品或艱深的學術理論來滿足他們對名望的渴求,可是他們不僅不會搞垮這個世界(有能力搞垮世界的只有金融家和政客),還能造福大眾。可是當他們的慾望是金錢時,你就不要為他們搞垮了經濟,還有臉去享受鉅額的紅利這件事感到意外,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像你我一樣的凡人,他們是貪得無厭的天才!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到政府巧立各種名目變相向小民加稅,可是卻調降各種有錢人的稅來保護富人。在所得稅上對富人開大刀,可能不見得完全公平,因為那畢竟是他們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的收獲,而且他們的生活成本也較高,加上有懲罰努力之嫌。可是對不勞而獲的暴利徵收重稅,是理所當然而且是正義的。可是當政府調降遺贈稅這種不勞而獲稅時,這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劫貧濟富!!!

可是當財富大量的集中,富人高官擁有大把的存款與少量的貸款,而一般平民百姓則背負了大把的債務與持有少量的存款。其悲慘的結果就是,貨幣的流通受阻,民眾無法再獲取足夠的金錢時,小則保守消費,大則無法順利支付龐大的債務,經濟蕭條就自然而然就會降臨。政府前陣子就算大放送消費券,可是卻對經濟成長幾乎完全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就可見民眾背負債務而保守消費的壓力有多大!

當社會不再推崇一步一腳印地努力工作創造財富,而是鼓勵投機取巧地抄作暴利的心態和作法時,最後受重傷的,絕對不只是一般大眾。那些有閑錢購買雷曼兄弟的股票和產品的富人,也一定一樣地會遭池魚之殃。

因此,還有比劫貧濟富更愚不可及的作法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富人高官如何繼續作繭自搏吧!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聰明反被聰明誤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讓我講個還很fresh的故事

A與B是好友 兩人在2008年6月前後各以約1150萬在台灣某都會區(not TPE)黃金地段外圍買了某"優質"建商蓋的一棟大廈其中的兩戶 當時這棟大廈剛開工 兩個月後 銷售中心撤收而預售已達95%

2009年10月 這棟大廈完工約60% 兩組"後知後覺"的熟男熟女C和D 卯足了勁 榨乾存款 向長輩求援補足自備款 也想進住這棟大廈 D組人馬以 1250萬自建商手中購得(坪數和A與B的單位相同 但樓層較遜) 扼腕的C組人馬從房屋仲介得知A和B同時有意願釋出 但A開價1500萬 B開價1550萬 而建商得知後即向A和B暗示 先不要賣 等幾個月後價格必定更好

你看到了整個共犯結構了嗎
加入它可以幫有錢組織賺大錢 自己賺小錢(這年頭兩三百萬不算大錢了)
要加入 很簡單 只要你一想買房子
不加入保證你沒得住好房子

Gene Ng 提到...

有錢人炒作房地產,建商和金融公司從中獲利,政府也從稅收中大撈,受害的永遠是小民呵~~真是標準的劫貧濟富啊~~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