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學習樂觀地樂觀學習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在這裡介紹了不少好書,最近想想應該要介紹一些影響我深遠的超級好書,其中一本是這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當初得知這本書是在大四上的心理學通識課中,那門課的老師非常推薦這本書,解釋說樂觀其實是可以學習來的。說完還在台上像是喃喃自語很感慨地說,她這生遇到很多很聰明卻不成功的人,看來人生的成功與否似乎和聰明太大有關係,樂不樂觀或其他人格特質其實更加重要等等。

讀了這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真的有種遇到貴人的感覺,原因當然主要是我當時有種諸事不順的感覺,然後就愈來愈憂鬱和悲觀,一直怪自己力不從心,有陣子親情、友情、感情上的挫折甚至有種鬼打牆的感覺。讀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一切都不是我的錯,而且既然悲觀是學來的,樂觀當然也是能夠學得到的。

更重要的是,《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不是像坊間一大堆勵志書,總是老掉牙地說你該OOXX才能XXOO,《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其實是一本科普書,《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提供了不少科學證據來支持其論點,就算是抱著想要學習心理學新知的心態來讀,也能有所收獲!因此,讀了這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簡直就是一魚二吃。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的作者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是美國賓州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主要從事習得的無助、抑鬱、樂觀主義、悲觀主義等方面的研究。塞利格曼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隨後進入賓州大學師從事實驗心理學的博士研究。

塞利格曼有輝煌的學術成就,他是廿世紀在普通心理學教科書中被引用論文第13高的學者。曾以史無前列的高票當選1998年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他被尊為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之父,是習得的無助與解釋形態領域的權威,曾獲得許多學術界大獎,包括美國心理學會的新人獎,國家心理衛生院、麥克阿瑟基金會、古根漢基金會的研究獎等,同時也是唯一得到美國心理學會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雙重獎項的心理學家。他的其他暢銷書有《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和《邁向圓滿:掌握幸福的科學方法&練習計畫》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塞利格曼最有名的研究,是「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塞利格曼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中述說了他學術生涯中的不少實驗。他使用了三隻狗與鞍具行為來做為習得無助感的實驗。第一隻狗簡單的被加上鞍具,隨後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鞍具之後,接受短暫但有痛感的電擊,狗可以經由碰觸槓桿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也接受同樣的電擊測試,牠前面也有槓桿,唯一不同的是槓桿沒有停止電擊的作用。

在實驗結束後,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迅速的恢復原先的狀態,但第三隻狗則被診斷出有臨床慢性消沉症狀,也就是憂鬱症。

另外一個較小規模的試驗是將兩組狗放在吊床當中,第一組狗被輕微電流電擊,但牠們能夠停止電流,另一組狗而則不行,當這個吊床實驗做完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一個有障礙物的屋子,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第二組狗在遭受電擊時,則不嘗試逃走,只會躺在原地不動。這就是習得的無助,儘管狗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嘗試。在其他實驗當中,還用了不同的動物,結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試驗中,造成習得的無助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行為。

塞利格曼也用老鼠來進行另外的實驗。他把習得的無助的老鼠放入水箱中,本來老鼠一入水就會本能的把頭伸出水面以求呼吸,同時四肢會不停的擺動掙扎划水,但是只要連續把習得的無助的老鼠的頭按入水中幾次,牠們就不再繼續掙扎划水,好像接受了這個該死的命運,不久就自沉於底了。這是個自殺的行為,因為正常的老鼠會在水中奮力掙扎,雖然頭被按下去的次數一樣多,但是牠們到實驗終了都還在掙扎,沒有放棄求生的意志,甚至一直到筋疲力歇為止。

此外,也有與人相關的實驗,例如,一個人坐在一間有噪音的小房間裡,他如果找到可停止噪音的開關,並能關掉噪音的來源,這個試驗者的心理狀況就加強了。

塞利格曼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中指出,解釋形態是一種習慣性的思考方式,但這並不是先天的特質,而是後天學習得來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這些慣性思維,但是既然是學習得來,就有改造的可能性。本書特別針對經常有負面思想習慣的人,提供一套改變的技巧。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還指出,掌握樂觀思考的技巧讓人在困境中不至於流於冷漠、憂鬱或沮喪,幫助情緒管理,有助於事業的成功、學業的成就、運動的表現、健康的良方,塞利格曼在書中就舉了不少實例來說明樂觀的力量。除了幫助自己,掌握樂觀思考的技巧也是一種大善行,因為可以讓周遭的親朋戚友能夠更少擔憂自己,甚至還可以影響周遭的人,改善人際和親子關係。

讀了《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我也深刻地體認到,為何自己的人生明明愈來愈成功地克服了愈來愈多的難題後,自己在心情上卻越來越悲觀憂鬱地鬼打牆,因為我過去基本上是有反芻式思考習慣的人,對生命中的困境,會不斷地一直思考其發生的原因,然後永無止境地死命鑽牛角尖;更糟的是,還會不斷地責怪自己錯過和做錯了什麼,從來不去考慮那真的是自己的問題嗎?

學習到如果樂觀地面對一切之後的感覺真的很好,從此人生雖然還是有不少波折和起落,可是至少幾乎不會再出現鬼打牆的狀況,甚至在面對人生中的一些危機還能苦中作樂(〈人生的失與得〉〈GOOD LUCK!!!〉〈危機〉)。

除了科學實驗和勵志內容,《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在書中還有一個令我影響非常深刻的有趣故事:塞利格曼在1976年收了一位非常優秀的博士生,她研究心理狀態在生理健康上的效應,後來成為第一個成功顯示心理狀態──習得的無助──會導致癌症的人。這位研究生儘管學術表現非常優異,不過身份卻頗為神秘,博士班申請書中有些時期和地點交代不清楚。

那位讀完博士學位後,申請了好幾個學校的助理教授職位。這些學校都堅持要她完整的履歷表,塞利格曼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她早就已經是耶魯大學護理系的助理教授。她要從科學的方法上去証明心理可以影響疾病,而她的這個理念在她從事護理工作時,被她的醫學院同儕所訕笑和不以為然的。依照當時教條,只有生理條件可以影響疾病,心理條件門都沒。所以她就毅然再念個博士班來尋找答案。等她寫完博士論文時,她已經用科學的方法証明了心理狀態的確可以控制病情。現在醫學界也開始相信這個說法了。她後來成為耶魯大學醫學院小兒護理系的系主任。

這個故事很讓我感動,因為一個一流大學的助理教授要放棄原本得來不易的教職,堅持信念冒險地再回研究所,是要抱著極大的勇氣的。西方醫學儘管號稱進步,可是對心理影響生理這個事實,也要到晚近廿卅年才被認識到,可是這在東方文化中,早就不是秘密了,而且還是普通常識。在印度和中國文化當中,訓練心理力量來調和生理,已是一再被證實是有效的。

印度傳來的佛教在中國落地生根發展出的禪宗,就有一套有效的禪修訓練,當人有效擺脫過去的陰影和未來的擔憂而自在地活在當下,就這點而言我們比物質生活而富裕的西方人幸福太多了!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老師談困境與抉擇

The Sky of Gene: GOOD LUCK!!!

The Sky of Gene: 給自己的…

The Sky of Gene: 海闊天空

The Sky of Gene: 好人悠遊卡(Nice Guy EasyCard)

The Sky of Gene: 原來我也是劈腿族(18禁)

The Sky of Gene: 其實我才是劈腿的超強者(21禁)

The Sky of Gene: 我的小玉

The Sky of Gene: 危機

The Sky of Gene: 一個人的轟趴

The Sky of Gene: 好人萬歲

The Sky of Gene: 最幸福的時代

The Sky of Gene: 這就是人生!

The Sky of Gene: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The Sky of Gene: ADAPTIVE LANDSCAPES

The Sky of Gene: 原來我才是強者!



2 則留言:

csb 提到...

請教版主,洪蘭翻譯品質倍受質疑,而這本也是洪蘭的譯作,就您閱讀經驗,翻譯的品質如何?

Gene Ng 提到...

以我親身的經驗比對她的其他譯文和原文,確實常常有漏洞百出的狀況。不過,很多比較複雜的心理學書籍,誤譯的問題會很嚴重,這種非常的通俗,問題似乎不大,至少我印象中沒有太奇怪的東西。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