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算是相當富裕的國家了,儘管有很多人不同意,不過台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國際匯率)(GDP (nominal) per capita)隨便就排進全球所有國家的前25%,如果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GDP (PPP) per capita)來看,更排進前10%!
錢能夠買到快樂嗎?這見仁見智,不過所得收入的增加,對生活滿意度而言,或多或少還是有正面提昇的效果。就算錢真的不能直接買到快樂,可是沒錢應該會讓人很不快樂吧XD 然而,很多研究顯示,美國人年薪大概達到七萬五千鎂之後,所得收人的增加,對促進快樂的效果就有限了Orz
美國年薪七萬五千鎂,差不多是台灣月薪七萬五千台弊的生活水準。如果月薪還未到達75K,那麼所得收入的增加,還是能增進生活滿意度的,不過超過75K就沒差了。可是現在大學社會新鮮人也只有22K,那麼只能追求小確幸嗎?
不見得!《快樂錢:買家和賣家必讀的金錢心理學》(Happy Money:The Science of Smarter Spending)就是要透過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方法告訴我們,有沒有把錢花到刀口上,還是差很多的!
經濟成長,不應該只是GDP的數字而已!經濟成長要對人類有真正的意義,就是要讓人消費起過去買不到的東西,例如現在我們隨便就買得起爸媽小時候買不起的電視、音響、冰箱等等,或者到爸媽小時候去不了的地方旅遊等等。可是錢花得起,和花得爽快,又是兩碼子事。理財的書籍多得像垃圾一樣,可是理快樂財的卻沒幾本啊。
所以《快樂錢》是難得一見的好書,作者伊莉莎白‧鄧恩(Elizabeth Dunn)和麥克‧諾頓(Michael Norton)分別是是加拿大卑詩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和哈佛商學院行銷學副教授。他們在許多實驗中,把錢分送陌生人,讓他們在各種情境下把錢花掉,然後研究他們的爽度。他們在世界各地玩弄過很多人後,雙劍合壁寫出這本《快樂錢》,從自己經驗加上學術專長的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行銷學的科學方法,用生動活潑有趣的文筆,超輕鬆愉快地來教大家如何把錢花得爽快,把CP值提升到最高的划算程度,得到物超所值的快樂感!
他們的方法,也堪稱史上最簡單,就是五個心法而已!這五個心法真的不難達到。多簡單呢?用武功秘笈來比喻,就是自了宮,《葵花寶典》的神功就馬上練成!呃……還好花錢買快樂不必自宮XD
心法一是要「花錢買體驗」。物質會隨著時間折舊,就算是豪宅或名車就要折舊!很多人以為豪宅、名車、名衣包錶讓眾人羡慕後就會快樂。事實上,購買物質的東西,除了很快習慣就沒感覺之外,自己還會羡慕更富裕的人。買得起賓士算啥?人家有法拉利、保時捷啊!買得起帝寶算啥?別人家有倫敦、紐約、巴黎的景觀豪宅啊!美國是個物慾超重的國家,是貪婪撈錢不僅不是罪過,而且為賺一塊花一塊二促進經濟引以為傲的國家。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僅是打了折甚至變了質的快樂,還有人仰馬翻的金融海嘯!
可是,花錢買體驗( 藝文活動、旅行、與友人共享大餐),不僅不會折舊,還會在回憶裡愈陳愈香。《快樂錢》表示,買東西,日後容易因患得患失而後悔;買體驗,會令人後悔的往往是沒有把握機會去經歷的事。甚至有點磨難的體驗都能讓人愉快,我在歐洲被乾洗……哦不……背包被小偷幹走,後來的一個禮拜儘管過得很克難,可是回來卻夠我打嘴砲打了好幾年仍不厭煩XD
心法二是「樂在難得」。《快樂錢》指出,物以稀為貴,限時限量操作得好,不但是企業的獲利秘技,也是消費者的快樂魔法。喜歡的事物,如果太容易取得,就失去了新鮮台感。所以要變成偶一為之的享受,會更有價值。
心法三是「花錢買時間」。《快樂錢》指出,時間的充裕感是快樂的重要決定因素,自認時間不夠用的人不容易活在當下。為了省錢花的時間很不划算的,如果消費決策能從會如何改變時間配置來思考,更容易買到快樂,而不是買煩惱。為了省錢而長時間通勤可能換來的是痛苦。當我多花三四千塊住到工作地點附近而不需要忍受單趟長達40幾分鐘的通勤後,真的爽快十倍不止吧XD
除了通勤,花時間看電視也不划算,從前其他比較積極的休閒活動能令人更快樂!把看電視的時間花在培養嗜好,是CP值超高的!把時間花在陪伴家人朋友也會促進快樂。企業與其用獎金獎勵員工,也可以改用休假,讓員工開擴人生!
心法四的話,「先付款,後享受」吧。《快樂錢》指出,信用卡的「先享受,後付款」,其實會讓快樂扣分。掏錢會心痛,為不能立即享受的事物掏錢尤其心痛,但卻能讓人保持理性,精打細算,而等到真正享受時,「免費」的錯覺又能讓快樂加倍,標準的倒吃甘蔗。不過這點搞不好是最難辦到的啊,因為信用卡實在太方便了,尤其是要實行第三心法,省時免出門網購時,所以要完全戒得不可能啊Orz 我唯一想到的方法是,有衝動要買東西,尤其是網購時,一定先記下然後忍到下個月XD
享受時點延後,等待的過程會愈期待愈興奮,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度假的快樂感通常在啟程前的那段時間最高。所以,旅行真的是令人愉快的事,因為不僅是買體驗,出發前通常也把最大筆的機票、住宿費用給付了XD
心法五是「樂善好施」。人皆有側隱之心,把錢花在他人身上,會比單純僅花在自己身上更快樂。樂善好施的人肯定比小氣鬼快樂,除了偶爾花錢在送禮請客外,捐款給慈善機構或公民團體,除了自己快樂,還能擴大快樂到別人身上甚至社會上,何樂而不為?
總之,《快樂錢》要我們在掏腰包刷爆卡時,先停頓一下問問自己:我是在花錢買快樂嗎?花這筆錢可以帶給我最大的快樂感嗎?
《快樂錢》雖然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可是這些方法可不是獨家的哦!不信可以再讀讀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奚愷元(Christopher K. Hsee)的《別當正常的傻瓜: 避免正常人的錯誤,成為超凡的決策者》(請參見〈別當正常的傻瓜了吧!〉)。
把錢花到刀口上,可能可以多買到一些快樂,不過有很多快樂還是錢買不到的,要全面提昇快樂,可以再讀這本好書《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快樂也可以被管理,正向心理學權威讓你生活更快樂的十二個提案》(The How of Happiness)〔請參見〈幸福快樂的科學--《這一生的幸福計劃》(The How of Happiness)推薦序〉〕 ^_^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聰明人的快樂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6 則留言:
請教作者與本篇無關但好奇已久的問題。
為何文章的書影封面都很乾淨清晰,是否有無特別的拍攝技巧,可否與我們分享,謝謝您。
因為是從網路上下載的XD
上述對話有當簽名檔的潛力XD
Gene Ng您好,想請問您文中提到美國人年薪七萬五千鎂相當於台灣月薪七萬五,不知道是如何計算的。CYQ PS:(剛剛FB留言留錯了,忘了自己就有Google帳號!!)
哪,那不是算出來的,只是我們出國唸書時,朋友建議可以大概做個類比。
當時在國內唸博士班,月薪兩萬多台幣,在美國也差不多年薪兩萬多。助理教授在台灣的月薪六七萬,美國年薪也大概六七萬。其實,這樣算只是比較好換算而已,不算有太紮實的根據。
哈哈,瞭解了。謝謝你誠摯地回覆我的疑惑。這樣的類比也是挺直覺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