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物種大交換丈量世界的1493年



1493


現代世界是怎麼形成的?《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香料之王:胡椒的世界史與美味料理;關於人類的權力、貪婪和樂趣》Pfeffer: Rezepte und Geschichten um Macht, Gier und Lust)、《青花瓷的故事》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和《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會告訴你,現代世界是貿易給打造出來的。

《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作者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卻認為,一般經常從純經濟角度描述我們如今身處的全球化世界,可是事實上,從長期視角來看,全球化根本就是一種生物現象,如果不從生物地理和生態學的角度來探討,我們就無法充分完整地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和全球化的過程和結果。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學術界和書市造成大震撼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利用生物地理解釋了人類文明的差異。

查爾斯.曼恩是《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科學》(Science)與《連線》(Wired)雜誌的特派記者,他也為《財富》(Fortune)、《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史密森》(Smithsonian)、《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浮華世界》(Vanity Fair)以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稿。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意外「發現」美洲,對西方人來說,是無比重要的。《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作者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在《一四九二:那一年,我們的世界展開了》1492: The Year Our World Began)把現代世界的主要元素追溯到關鍵的1492年。《一四九二》檢視當時全世界的財富和權力如何分配,不同的宗教和文明如何劃分世界版圖,全球經濟又如何越來越緊密相連。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表示,1492年發生的事甚至改變了全球生態系統。此外,費南德茲─阿梅斯托也指出,我們熟悉的個人主義及「世界是人類共同的家」的觀念,也都在1492年逐漸成形、浮現。

查爾斯.曼恩的另一本書1491: New Revelations of the Americas Before Columbus,描寫了歐洲人「發現」之前的美洲世界。《1493》則追溯到1493年哥倫布在美洲建立根據地。從這一年開始,原本彼此相隔的大陸產生混亂的交流與碰撞,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對生態學家而言,這是恐龍滅絕後最重要的事件。雖然美洲仍和歐亞非大陸分離,不過就生態而言,現在更像是過去的盤古大陸(Pangaea)。

美國歷史學家艾弗瑞.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中,首先提出「哥倫布大交換」這個觀念。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等的突發性交流。1492年 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世紀性大規模航海的開始,也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開始,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

哥倫布大交換對地球上的每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歐洲人也因此帶來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為沒有抵抗力,所以造成很多人喪生並且大量的文化流失。初估這次的災害造成了美洲的人口至少50-90%的人口喪生,估計當時死亡1,500到1,650萬人左右。

哥倫布大交換也替兩個半球帶來了人口增加和多樣的新作物品種和牲畜。在當時的探險者將它們帶回歐亞大陸之後,原產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橡膠、辣椒、可可、菸草、花生、蕃茄、番石榴、木薯、木瓜、向日葵、番薯、四季豆、腰果、胡桃、香草便成為歐亞大陸的重要作物。《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文明を変えた植物たち―コロンブスが遺した種子)探討了來自美洲的植物對打造現代世界的正面意義。可是《1493》卻要指出,「哥倫布大交換」帶來的其實也是一場生態災變,在物種、病菌、文化、人種的大混合中,逐漸形塑出我們此時此刻的現代世界。

克羅斯比並且在《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Biological Expansion of Europe, 900-1900)一書,進一步寫到歐洲人征服了紐、澳後,也改變了它們的自然景觀但。當歐洲人開墾了紐澳,紐澳的許多生物很快隨之滅絕,連帶生態景觀也「歐洲化」了。

查爾斯.曼恩深受艾弗瑞.克羅斯比的《哥倫布大交換》和《生態帝國主義》影響,甚至不厭其煩地多次請求後者更新卅幾年前出版的《哥倫布大交換》,一直到克羅斯比煩不勝煩火大斥責查爾斯.曼恩為何不自己去寫一本時,查爾斯.曼恩就趁機當作是克羅斯比的許可。查爾斯.曼恩試圖以 廣闊的視野拼湊出一段精巧而另類的歷史,描述哥倫布首航以來世界出現的深刻變化。他顯示了全球化的成本和效益是一體的兩面。

他旁徵博引了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最新研究,重新詮釋了幾百年的世界史,還發現今日最激烈的政治爭端(移民、貿易政策與文化戰爭)的根源,說明了歐亞與美洲的生態衝突如何實際上轉變人類歷史的每個面向。他還把1943年後的世界稱作「同種新世」(homogenocene),從1493年起,不同大陸的花園菜埔也將種植著愈來愈類似的植物,而細菌、昆蟲和糞便也隨著全球化而四處趴趴走,被偷運出巴西的橡膠籽也改變了許多國家的生態。

同種新世中,世界的生態愈來愈照著歐洲人的方式行進,南美原本有幾百種的野生馬鈴薯與數十種的馴化馬鈴薯,因為歐洲人只大量種植其中幾種,使歐洲的農場愈來愈類似,一旦染病就形成跨國糧食危機,19世紀由卵菌造成的馬鈴薯晚疫病菌就使發生饑荒的愛爾蘭人口減少一半,迄今仍未恢復饑荒夢的人口。

查爾斯.曼恩也生動描述,生態因素如何在五百多年中不斷影響歷史,於是幫助美國獨立成功的可能是瘧蚊,讓英國出現工業革命的關鍵之一是因為原產於亞馬遜的橡膠,更不要說白銀如何影響當時的國際政經,讓明朝走向滅亡,而引進的玉米、番薯,因為耐旱容易種植,則讓處於小冰期的明清兩朝解決了饑荒問題,中國在此一時期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可是也因為在山坡地種植玉米、番薯而造成水土流失而讓魚米之鄉鬧饑荒讓清朝走向衰亡。

雖然這本書相當的厚,不過因為查爾斯.曼恩以有趣而簡明的方式講述了一則又一則複雜的故事而且還不斷地呈現了引人入勝的細節,所以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和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一樣,富有學術價值,也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雖然是身為老外、鬼佬的查爾斯.曼恩來寫,《1493》對閩南人在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有了詳細的描述。在書末也用國姓爺鄭成功為例批判中國和台灣的歷史濫用。我本身也是閩南人,祖父祖母就是從中國福建泉州南安南下到馬來西亞謀生。馬來西亞華人佔了人口的兩成多,大多是從閩南、潮洲、廣東、福州、海南和廣西而來的。雖然我們都是來自南方沿海省分,可是就算接受中文教育,接受的史觀都是來自中國北方的「正統」,很少星馬華人知道原來我們的祖先對世界貿易那麼舉足輕重!

客家人、閩南人和東南亞華人的血淚史,在《1493》有詳細的描述,尤其是亞洲人和歐洲人交會的菲律賓馬尼拉市,成千上萬為生活討口飯吃的華人為各方視為草芥來屠殺。我上個月初到美國芝加哥參加學術會議,和友人途經《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大廈,大樓外牆貼有各地收集而來的石頭,其中一塊是一個馬尼拉華人的墓碑,上面刻著「謝連生之墓」。友人驚訝道,他們究竟知道那是啥嗎?或許他僅是順著潮流而客死異鄉的千千萬萬海外華人之一吧?

謝連生之墓


《1493》,也可看到一個又一個水可行舟、亦可覆舟的故事,當初明朝為全世界最強盛的國家,可以源源不斷地出產歐洲人渴望的陶瓷和絲製品來換取白銀,明朝因白銀為貨幣而經濟興盛,但也因過度依賴白銀而哀亡;清朝因蕃薯和玉米而人丁興旺,但也因為人丁過度興旺和水土流失而哀敗;歐洲也因為馬鈴薯而興盛,但愛爾蘭卻也因為過度依賴馬鈴薯而喪先一半人口!

《1493》對非洲奴隸來源的分析,也注意到不掉進「現時主義」(presentism)的謬誤,也就是用今人眼光看待過去的事物。《1493》精闢地分析了美洲實行的奴隸之原因和後果。查爾斯.曼恩也引用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作者的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的研究,解釋蚊子滋擾和瘧疾對歐洲人建立政治制度的影響。

《1493》宏觀地分析了歐亞美非四大洲在哥倫布大交換下的浮載浮沉,不過全書也非沒有缺點。首先,作者顯然為了寫這本《1493》造訪了世界各地,《1493》也附了一些作者拍的照片,但可惜《1493》中附的照片卻是少得可憐,作者應該把《1493》弄得更圖文並茂才是XD 再來,在寫第四部〈世界的非洲〉時,就像其中一章〈大雜燴〉的標題一樣,實在是太大雜燴了,脈絡並不夠清楚。

這部大部頭的好書《1493》真的將會改變你對現代世界形成的許多看法,更進一步瞭解哥倫布大交換如何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祖宗的世界,形塑出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The Sky of Gene - 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The Sky of Gene -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The Sky of Gene - 挑戰稻米達人

The Sky of Gene - 辛辣刺激的香料之王

The Sky of Gene - 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

The Sky of Gene - 青花瓷的故事與傳奇

The Sky of Gene - 多元貿易打造的世界

The Sky of Gene - 舌尖上的世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The Sky of Gene - 美味的吃史

The Sky of Gene - 知性的全球野菜紀行

The Sky of Gene - 最後的野味-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The Sky of Gene - 不能再浪費

The Sky of Gene - 原來世界是肥的

The Sky of Gene - 三百年來黑心食品之美味詐欺

The Sky of Gene - 歷史大口吃喝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