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參加泛科學活動「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IV):驚現」時,在介紹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大型科學實驗後,有來賓問講者,為何燒大錢來進行科學研究?為何不劫富濟貧地把大錢拿去救濟窮人?這類的問題,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人,其實真的蠻常聽到的,尤其是做基礎科學研究的人。
我當時腦袋發熱地也搶過麥克風時回答道,美國在小布希年代攻打伊拉克時,一天花費在戰場上的軍費平均高達七億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LHC的建造費用為80億鎂,美國當初在伊拉克戰場上燒掉的軍費,12天就夠再蓋一座LHC了!打一年可以蓋卅座LHC!美國國會當初停建的超導超級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SSC)經費預估是120億鎂,在伊拉克戰場只夠撐17天而已!現在SSC只剩在美國德州地下可恥的大洞〔有美國別州的人嘲笑,德州人不是大就是美嗎?不如把一堆驢子(ass)丟進大洞,成就史上最大Asshole(混蛋)!〕。
當然,打仗和科學研究是兩碼子事,而且有人說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LHC可能對人類不見得直接有益。可是戰爭上打掉的彈藥、軍火、人命等寶貴資源是可以失而復得的嗎?石油是燒不完的嗎?燒完產生的二氧化碳還會危害地球氣候!可是,科學知識相較之下,卻才是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科學知識可以全世界共享;科學知識之間的交會能夠產生出更多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就像被下了複製咒,會愈用愈多!
不過,這也還沒真正回答到問題(我昨晚很累,講不下去了…講到一半還硬生生自己打斷…)。真正的問題是,把錢拿去救濟窮人,會不會更實際地用在刀口上。這個問題要分兩部分回答,一是富國國內的窮人需不需要用錢直接救濟,二是富國把錢救濟窮國不是更好嗎?
首先,富國燒大錢搞科研而不用錢直接救濟國內的窮人,這樣對嗎?
近卅年來美國的貧富不均在日益惡化中。看看以下這個圖吧。從1979年到2007年,美國收入前1%的富人,財富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可是中間60%和低層的20%的收 入卻是持平的,這說明了收入前1%的瓜分所有的實質經濟成長,而中產階級和窮人的增加的收入全都被通貨膨脹給吃掉了!
因此,即是是經濟成長趨緩的富國如美國,在過去卅年間還是有可觀的經濟成長,只是其果實並沒有全民共享,所以窮人才會變窮,台灣的狀況也一樣。因此,窮人真的需要用科研經費來救濟嗎?這是所得分配的政經問題。
再來,如果富國把科研經費用來救濟窮國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又要再介紹這本MIT學者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哈佛學者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不可多得的好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請參見〈國敗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指 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 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所以照他們說的,「笨蛋!問題在制度!」。
他們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 用了近五百頁的篇幅,反覆論證指出,在廣納型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下,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在榨取型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坦白地提出,富國對窮國的援助,有許多早就消耗在層層的關卡中,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寥寥無幾,很多錢不是在富國的行政機關或組織花在日常運作,就是被窮國掌權的即得利益者A走。這些援助雖然寥勝於無,不過僅是富國讓自己更好過些。
金援窮國甭說治標不治本,常常連標都治不好。和被援助卻仍貧窮的國家不同的,台灣當初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的契機是啥?就是在退出聯合國和失去美援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地自立自強之後!台灣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墊底?就是在即得利益者浮濫徵後和炒作房地產之後!這篇〈救經濟,先打房〉值得一讀!
再來,如果真的要說的功利主義些,我們現在確實不知道這些高能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知識之實際用途,講者Tammy Cheng也提到就像當初正子被發現時不可能會想像到正子可以用作醫療用途當作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當初在研究電學、量子力學等的時候,物理學家馬上就想像到雷達和核能發電之可能嗎?當初研究果蠅複眼發育時,發育生物學家也不會曉得那些發育訊號傳遞和癌症產生的機制有所關連;研究果蠅遺傳演化的族群生物學家也許也不曉得,那些知識後來可以用來預測人類的疾病基因。
最後,我其實更想說的是,一個富足文明的社會,就是要有能力讓科學家來燒大錢取得不曉得有沒有實際用途的科學知識!是的,一個堪稱富裕的國家,就是要勇於燒錢讓科學家創造!就像過去當農耕文明進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把多餘的糧食用作釀酒,還有把盛宴用在政治和宗教活動上,而暫時不需要在乎餓肚子的問題。文明的高度發展後,人民也講究和溫飽無關的文化並且熱衷藝術和宗教活動,對自然界的認識的追求,不過就是文明的其中一環。
我們或許經濟發展太快,受儒家影響還太深((請參見〈國敗論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以致富足的社會上還有很多人還活在貧苦過去,讀書學習知識,是為了討口飯吃以及功成名就,還不懂得發自內心欣賞科學和藝術之美,不像西方國家富裕了幾個世紀,慢慢學會懂得學習知識的真正樂趣,而不是還窮酸地不懂得單純欣賞知識之樂趣。不在乎科學知識的社會,也不會真正在乎藝術和文創,也不會文明起來。
很多事物是環環相扣的。我們的社會太過在乎功利以及有形的財富,於是企業賺錢後,就把錢投入房地產,以為有土斯有財,結果忽略了無形的財富,沒有好好用心強化企業的KNOW HOW以及投資未來提高研發的能量,結果不僅這廿年來平均薪資下滑,還拖累了企業的長遠競爭力,造就了今天的悶經濟!
本文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燒大錢的大科學研究,應該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4 則留言:
那麼您認為,窮國是否應該也要燒錢做科學研究?
還有,究竟什麼樣的國家可稱作富國,什麼樣的國家算是窮國?臺灣又是哪一種呢?
謝謝。
這是個好問題。
在文章中,CERN會員國和美國毋庸質疑的,都是富國,這應該不會有任何爭議,所以我沒有在文章做任何定義。
如果真要定義,我想「富國」可以用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來定義(http://en.wikipedia.org/wiki/World_Bank_high-income_economy)。台灣已經算是其中一員。
我是來自發展中國家-馬來西亞,對我而言,台灣是不折不扣的富國。台灣和歐美日比,收入是還有一大段差距,所以我會說台灣算是富國的後段班。雖然我的朋友大多認為台灣應該算是窮國的前段班。當我建議他們去東南亞、中南美洲和非洲看看再說,有些人會臉色鐵青地指責我,我為何要拿那些(台灣瞧不起的)國家來比XD
我認為,台灣連窮國的前段班都不算,因為當台灣還以窮國的前段班自居時,這不是你們謙虛說的算,這種說法可以讓台灣還在逃避對世界的環境責任!以為不需減碳,而且還可以繼續以發展的名義大肆破壞環境。對世界而言,台灣已經應該要盡富國的責任了!
至於窮國該不該也燒錢做科學研究,這是好問題。台灣之前之所以可以經濟快速發展,也是因為相較其他窮國,在貧窮時對理工教育投入了相當的重視,雖然從前台灣環境不適合作科學研究,可是台灣有許許多多理工人才到了歐美日留學或居留,把歐美日的技術帶回台灣。
我有前同事是泰國人,在頂尖的芝加哥大學做分子演化的研究,回到泰國後,只能做應用性的水產養殖相關研究,所以發展中國家也還是會因應需必進行一定的科學研究。台灣過去累積的農業研究相當有國際水準,菲律賓也有世界頂尖的水稻研究,很多發展中國家也有對他們特有的生物進行研究。窮國不一定要像富國一樣燒大錢玩大科學研究,但是還是可以為科學界盡棉力。
我很認同版主的論點,"貧窮的真正因素根本不是錢是否用在科學研究,而是整個政經結構與制度的不均衡分配".
不過我覺得"富國要研究科學"的說法也許可以更廣義,變成富國要把錢運用在"推進知識",這知識不僅包括科學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社會研究,經濟研究,制度研究等領域....如此,當未來我們活在更科學的世界時,才會有更厚實的人文素養或政經體制去面對變遷的世界,甚至建立出把科技運用在造福人類(及生態環境)的倫理.
而窮國其實也需要研究.我想,窮國可能無那力量去做先進的科技研究,但窮國應該要學會在"有限的資源"下去研究更好的生存方法.
台灣雖不算窮國,但還是得認清自己是"小國".小國更加不能模仿大國的發展方式(非永續性),而是去研究這塊有限的土地能如何發揮最大且永續性的效益. 我真覺得台灣不算窮,我們窮的是"知識的貧乏",觀念的落伍.
說得非常好,不管是窮國和富國,除非是像美國那樣國力雄厚,是該認清自己的優勢,沒有必要和人家拚熱門題目。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