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討論過一本好書《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以及其他相關的心理學及行為經濟學好書(參見〈清晰思考的藝術〉)。這本《大難時代》(Wilful Blindness: Why We Ignore the Obvious at Our Peril),也是一本討論人類思考錯誤的好書,基本上算是思考錯誤的災難片版。
我們現在活在一個非常弔詭的時代,我們掌握著人類有史以來最豐富的知識和技術,可是一大群世界菁英卻仍未法掌握人類經濟的未來。甚至一群極度聰明的人還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機、次級房貸風暴、公司組織崩壞? 英國BBC資深節目製作人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在這本《大難時代》,就是要從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及管理學的角度,探討人類本性為什麼這麼容易對危險視而不見,還有為何我們一再做出錯誤和危險的決策。
和《思考的藝術》、《別當正常的傻瓜: 避免正常人的錯誤,成為超凡的決策者(全新第2版)》以及《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等行為經濟學好書相比,《大難時代》充滿悲觀的灰藍色論調。雖然思考錯誤或者不理性讓人們犯錯,不過這是雙面刃,可是《大難時代》主要都是在討論災難性的那一面。
《大難時代》的原文書名Wilful Blindness也是個法律名詞,中文有翻作「故意視而不見」或「刻意不知」,是指刻意以不知情為由來脫罪。例如身帶毒品被逮時以不知情下為朋友提包為由試圖脫罪,就是「故意視而不見」,這類抗辯通常會被法官駁回。
《大難時代》舉了個人的婚姻危機,公司企業的組織崩壞, 撼動整個世界的全球金融風暴為例,如大財團和金融公司有嚴厲的批評。從這些大危機中,《大難時代》問道,為何有人選擇視而不見?是何原因讓人們無視於近在眼前的風險?為何看不見忽視風險只會更危險、造成更嚴重的損害?為何在遭遇過重大的挫敗或災難後,才會發現早有人預見危險,而且已提出過警告,只是無人鳥那些警告?
赫弗南在《大難時代》的第一章討論「偏好的背後」,她指出臭味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本來就是天性,可是如此一來,卻減少了我們接觸不同的人、價值觀和經驗的機會,漸漸地只會侷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而成了井底之蛙。當我們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時,比較喜歡尋求共通點,而不是差異點。這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地覺得所有的共通點都是對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雖然今天資訊極為發達,我們也有臉書來認識和追蹤朋友,而且儘管我們現在擁有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多的選擇,但是我們卻可能只侷限在自己的偏好裡,把非我族類排拒在外。我們對差異的接受程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低。更糟的是,就像溫水煮青蛙,我們對視野的萎縮還不知不覺…
赫弗南在接著在第二章指出「愛使人盲目」。赫弗南用她自己的婚姻,帶著淡淡的哀傷,述說著盲目的愛情,不算是愚蠢或無知,而是一種無法做出理性判斷的生理現象。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切唯心造…國家、組織、個人都可能因為愛而盲目。這時候最適合聽這首U2也帶著淡淡哀愁的的Love Is Blindness,這首歌也暗示了盲目的愛讓人投向恐怖主義:
赫弗南用「危險的定見」來解釋,為何儘管證據確鐅,還是有人寧可選擇不相信。她舉了英國流行病學家愛莉絲.史都華(Alice Stewart,1906–2002)為例子,指出她發現孕婦照X光會提高小孩患上白血病,卻讓學界大頭理查.杜爾(Richard Doll,1912–2005)因為危險的定見而擋了下來,使得成千上萬原本可以因為孕婦不照X光而活下來的兒童繼續患上癌症。她再舉了更著名的例子,指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堅信經濟自由主義者安.蘭德(Ayn Rand,1905–1982)的自由放任哲學形成的世界觀,而力阻所有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管制而釀出全球金融海嘯這個大禍。她沉痛地指出,葛林斯班即使在大禍之後仍死守他的思想。
台灣的工時是世界有名的高,這樣會帶來更高的生產力嗎?為何台灣勞工從來沒有因為高工時的高生產力而讓經濟受惠?這有可能是因為「精疲力竭的風險」。赫弗南表示,歐美規定每週工作40個小時是有原因的,這是一個人能夠發揮最佳效能的時數。當一週工作60或更多小時,不只是會累,還會犯錯,加班的時間正好用來彌補疲累時犯下的錯誤XD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疲勞時最先失去的心智能力通常是我們最需要用來分辨、作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她在《大難時代》中,舉了石化工業和電玩工業為例,指出長工時闖出的大禍和對員工健康和生活的戕害。這點非常值得台灣企業主管參考。
為何政府和企業菁英在做出愚蠢的決策時,沒有人極力阻止?赫弗南認為,那是因為標準的「鴕鳥心態」(雖然在真實的世界中,鴕鳥其實不會笨到把頭埋起來逃避免險)。大腦不喜歡衝突,所以會想盡辦法避免衝突,所以與其要面對衝突,我們寧可選擇「視而不見」。赫弗南舉了美國蒙大拿利比鎮(Libby)為例,指出當地儘管因為礦場的石棉造成許多人死亡和終生不便,但是當地居民卻仍選擇逃避,而非控告採礦公司。
在二戰時,因聽命行事屠殺無辜人民的軍人,真是天生的兇殘?我們對權威的服從,可能比我們認知到的還嚴重。赫弗南表示,人之所以聽命行事,是因為人類的幸福有很大一部份來自於能夠對於超越個人的大我有所貢獻,同心協力可以促成更大的成就,因此願意放棄一些自我,換來更大的影響力、成就、演化與生存。可是服從卻讓一些人墮入犯罪的深淵。哈佛管理學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指出,百分之百堅守原則不犯錯,比百分之九十九來得容易。下不為例會讓人慢慢步向罪惡的深淵(請參見〈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人生管理學的一堂課〉)。在一些商業犯罪的例子中,問題不是出在被要求做一件很大的壞 事,而是服從了許許多多小小的罪惡而沒有及時說「不」。
除了危險的定見和聽命行事,我們還有從眾的危險,讓我們感到安全的歸屬感會讓我們看不見危險,鼓勵我們冒更大的險。一個群體在維持共識的壓力下會導致思慮不周,成員不會尋求資訊來證實他們的疑慮,這種大家同在一起的親密與舒適感,降低了每個人的警覺性,對於錯誤和危險的決策變得更沒有抵抗力。赫弗南舉了一個英國醫生揭發同事醫療不當為例,告訴我們官官相護的力量有多麼地強大!
為何危機發生時,就算沒有人要誰聽命行事,卻還是會有冷漠的旁觀者?這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中,都發現在群體中,我們會視而不見,獨自一人時反而會立即行動。當我們是唯一的目擊者時,比較會採取行動,一旦有其他目擊者,我們便會擔心別人的眼光,而選擇靜觀其變。就算每個人都有責任,但大家都先等著別人去處理。
當個冷漠的旁觀者可能還是不好受,所以乾脆眼不見為淨。赫弗南表示,科技可以維持關係,卻不能建立關係。她以英國石油的幾次工安事故為例,說明無論科技如何進步,都難以消弭實體的距離,相反地以為交換了這麼多的電子郵件、會議紀錄、 報告,所以一定已經有很好的溝通。而且外包與分工也帶來新的弊病,分工的原意不是要讓公司盲目,卻經常帶來這個副作用,它讓公司各個部分迷失在組織架構中,變得更加盲目。
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在《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中要我們問道,世上有什麼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用錢去買的(請參見〈錢買不到,也不應該買的東西〉)?赫弗南也指出,金錢改變了一切。當金錢的獎勵太被強調時,便會傳達出金錢至上的訊息。著重在個人私利的獎金制度往往會因為公司始料未及的原因而失敗,因為這樣的制度會抹煞掉員工在工作上擁有的道德感。金錢會改變了想法,而且是一切的想法。但是,大部份的公司都仍對於金錢對於工作方式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卻仍視若無睹。
儘管大家都因為同類相吸、盲目的愛、懷有危險的定見,而且鴕鳥心態地聽命行事而成為從眾的冷漠旁觀者而眼不見為凈也精疲力竭了,這個世界還是有勇敢的人,雖然他們可能不被認同。赫弗南在最後第二章說出了揭弊的吹哨人的故事。雖然揭弊人不見得被社會和同儕認同,英美的法律至少還是保護抓耙子的,台灣的法律卻反而保護被揭弊的企業組織。
最後,一路充滿灰藍調的赫弗南在《大難時代》中,要我們看清真相,因此問道:刻意的視而不見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茁壯?如何減少這些條件的出現,讓我們較能夠聽見默默地在內心深處請求我們睜大眼睛的聲音?我們可以養成什麼樣的習慣讓自己保持警覺?赫弗南要我們拒絕想要取悅人的衝動,還有蒐集有用、相關且即時的資料就會發現危機並不那麼讓人「視而不見」,雖然複雜的問題仍不容易被發覺。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清晰思考的藝術
The Sky of Gene - 學會思考,你真的贏定了!
The Sky of Gene - 讓人乖乖聽話的影響力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學家上了海盜船
The Sky of Gene - 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究竟是誰在操縱你的選擇?
The Sky of Gene - 該死!大債時代裡的泡沫炸了!
The Sky of Gene -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獲得「不理性的力量」!
The Sky of Gene - 蝦米!誰說人是理性的!?
The Sky of Gene - 別當正常的傻瓜了吧!?
The Sky of Gene - 超變態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
The Sky of Gene - 相撲手經濟學?
The Sky of Gene - 經濟博物學家(the Economic Naturalist)
The Sky of Gene - 大杯星巴克比較划算!?
The Sky of Gene - 聰明反被聰明誤
The Sky of Gene - 向錢看
The Sky of Gene - 【分享】用白話文來解釋這次的美國金融風暴&10分鐘讓你全面了解當前世界金融危機
The Sky of Gene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故意視而不見的大難時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