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聽到手機的通知音,心跳就像小鹿亂撞,無論是在重要會議中還是跟朋友聚會,都忍不住要拿出手機查看?結果,注意力是否被分散,手頭的事情被耽擱,生活也變得更加混亂?
每次打開社交媒體,是否期待新的留言或按讚,就像在等待抽獎結果一樣?這種不確定性是否讓人不斷刷新頁面,結果每天花大量時間在螢幕前,忽略了身邊的朋友和家人?更糟糕的是,看到別人的精彩生活,感到自卑和焦慮,彷彿自己永遠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網購時,限時折扣和限量搶購是否總是激起購物慾望,覺得不買就虧了?每次在百貨公司裡看到限時促銷的標誌,是否都忍不住多買一些東西,哪怕根本不需要?這種不確定性驅是否使你不停地尋找購物的理由,結果家裡堆滿了不需要的東西,錢包也瘦了一大圈?
在工作中,無法預測的獎賞和晉升機會是否讓你每天都像在走鋼絲。每次完成一個任務,都會期待得到上司的認可,但這種期待感讓我壓力倍增,甚至影響了睡眠和健康?工作中不斷追求完美,是否卻也讓你變得更加焦慮和疲憊?
你是否曾經在擁有了一切之後,仍然感到一絲不滿?為什麼我們總是渴望更多,即使已經得到了許多?你是否發現自己總在追求更多,卻從未感到真正滿足?這種大腦的不滿足感,是否在無形中影響了你的生活和決策?為什麼我們常常在擁有了一切後,仍然感到空虛?這種大腦的不滿足感,是否在無形中困擾著你?你是否曾經在追求更多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疲憊卻又無法停下腳步?這種大腦的不滿足感,是否讓你的生活充滿了無數的挑戰和困擾?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Scarcity Brain: Fix Your Craving Mindset and Rewire Your Habits to Thrive with Enough)這本書深入探討了為什麼我們常常感到不夠滿足,並且追求那些讓我們覺得可以變得完整的東西。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匱乏循環」的概念,解釋了我們為什麼對某些事物(如金錢或快樂)如此渴望。當我們不確定下一次會再獲得這些東西時,這種不確定性會讓我們更想要它們。然而,當機會、獎勵或再次嘗試的能力被剝奪時,這個循環就會停止。
其實還有一本《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深入探討了匱乏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無論是金錢的匱乏、時間的匱乏還是社會聯繫的匱乏。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與普林斯頓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透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揭示了匱乏如何限制了人們的認知能力,導致了更差的決策和行為模式。這本書提供了豐盛的實證研究,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資源匱乏時往往會做出不理性的決策,並探討了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
《匱乏經濟學》更側重於理論和實證研究,探討匱乏如何影響決策和認知,使用大量的學術研究和資料支持其論點,適合喜歡深入理論分析的讀者;《大腦不滿足》則更偏向於實踐應用,提供具體策略來改變行為和心態,包含更多的個人故事和實際案例。
《大腦不滿足》作者麥可.伊斯特(Michael Easter)是一位資深記者,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新聞學教授,並擔任《男人健康》雜誌的特約編輯。他以研究現代行為改變和健康問題而聞名,經常探討演化心理學如何影響當今的行為。在這本書中,他指出,我們的遠古祖先必須尋找食物、水和住所等匱乏資源,而如今,我們依然在尋找匱乏資源,只是形式有所不同。在很多方面,我們已經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現代社會的焦慮和憂鬱問題不斷增加,部分原因是我們已經解決了許多曾經威脅我們生存的問題,然而這也引發了新的問題。
《大腦不滿足》深入探討了我們為什麼會不斷渴望更多的食物、時間、社交互動,甚至是數位認同。伊斯特介紹了「匱乏循環」的概念,這種循環讓我們總是感到不滿,永遠渴望更多。他還探究了這些渴望背後的神經科學、心理學和人類學,揭示了這些行為根深蒂固的原因。
在研究「匱乏循環」的過程中,伊斯特不僅僅在理論上探討這些問題,還走訪了世界各地,包括冒死潛入戰爭和毒品蹂躪的伊拉克,以及設計出讓人上癮的老虎機的拉斯維加斯。他認為,我們需要承認祖先的歷史,並認識到我們的大腦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科技,這些科技讓我們不停地追逐快樂,但卻難以真正感到滿足。
《大腦不滿足》並不只是揭露問題,還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和策略,幫助我們擺脫這種循環,培養「豐盛心態」。伊斯特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行為。他分享了他個人的經驗,談到如何用健身和工作中的完美主義來替代對酒精的依賴。他強調,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何時陷入匱乏循環,並努力轉變為豐盛的心態。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利用內在的渴望去做一些積極和有意義的事情。
伊斯特透過分析我們對匱乏的反應的演化歷史,揭示了我們的大腦在現代豐盛世界中的矛盾之處。儘管我們的生活物資更加豐盛,但我們的大腦仍然習慣性地追求更多,這種追求往往被外部力量所利用,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幸福感。
在《大腦不滿足》中,伊斯特討論了現代生活中的「匱乏循環」,指的是我們受到一種內在匱乏感的驅使,不斷尋求外部的補償。這個循環的三個部分通常包括:
機會(Opportunity):這是開始行為的誘因或誘導因素。例如,一個促銷活動、開啟一個新影集,或在賭場中的賭桌。
無法預測的獎賞(Unpredictable Reward):這是一種變動的獎賞系統,使阿宅無法預測何時會得到獎賞。這種不確定性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增加行為的重複性,例如賭博的勝利、購物時發現打折商品等。
快速重複性(Rapid Repetition):一旦開始,這些行為會迅速且重複地進行,因為我們不斷地尋求那種難以捉摸的獎賞。這種行為模式可能導致成癮,因為個體在短時間內多次重複相同的行為來追求快感或逃避匱乏感。
匱乏循環的核心在於我們對無法預測的獎賞反應強烈,主要涉及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當我們不確定是否會得到獎賞時,大腦的多巴胺分泌會顯著增加。多巴胺是一種與快感和獎勵機制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引發強烈的期待感和快感,即使獎賞本身未必到來。這種無法預測的獎賞會產生懸疑感,使我們陷入不確定性中,激發大腦持續尋求解答的動機,渴望得到那一瞬間的快感或滿足感。這種期待感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獎勵,使我們更有可能重複這些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行為模式會強化並形成習慣。每次經歷無法預測的獎賞,我們的行為就更容易重複,可能導致我們過度依賴某些行為,如賭博、購物或飲酒,因為它們成為我們應對匱乏感或壓力的一種方式。
這種匱乏心理不僅影響我們的個人行為,還影響到社會層面。例如,學校的成績系統可能會讓學生更關注分數,而非真正的學習。此外,我們也傾向於認為「多」就是「好」,這種思維方式限制了我們的創造力。伊斯特指出,有時候當資源有限時,我們反而會更有創意地解決問題。
現代生活中,匱乏循環存在於許多方面,特別是那些利用不確定性和獎賞機制吸引人們注意力和參與的平台。社群媒體利用通知、按讚、評論等即時但無法預測的社會反饋,讓用戶反覆檢查手機,期待新的更新或反應。收件箱中的新郵件通知也會誘使人們頻繁檢查,即使內容不重要。
金融市場的波動、促銷折扣和投資機會涉及不確定的收益或損失,讓人們不停追求財務成功或避免損失。網上購物網站透過促銷活動、限時折扣和個性化推薦創造不確定性,使人們不斷尋找和購買商品。串流媒體平台利用自動播放、推薦演算法和未完成的劇情保持觀眾興趣,促使阿宅們不斷觀看。
這些平台和工具利用人類對不確定獎賞的偏好來創造持續的參與,這正是匱乏循環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我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追求潛在的獎勵,使這些平台得以成功。
我們的大腦本能地對「匱乏提示」產生反應,讓我們感到缺乏某些資源,從而激發「匱乏心態」。這種心態驅使我們不斷追求更多,這是一種深植於演化中的行為模式。人類在演化過程中,面對資源匱乏的挑戰,發展出積極尋找和儲備資源的習慣,以提高生存和繁殖機會。即使在現代社會,我們仍然被驅使去追求更多,以確保未來的安全。
現代社會中的社會比較加劇了我們的匱乏感。透過社交媒體或其他途徑,我們經常看到他人的成功、財富或幸福,這些比較讓我們感到自己的不足,進而激發對更多的渴望;商業廣告和市場行銷也常利用匱乏提示來推動消費。這些廣告暗示我們需要某些產品來填補生活中的空白,或者讓我們覺得如果不擁有某些東西就會落後於人。
匱乏提示中的不可預測性也起了作用。當我們無法確定是否能夠獲得某些資源或獎賞時,大腦會產生更多動力去追求它們,這種追求的不確定性會強化我們對更多的渴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我們不斷感受到匱乏和不足,推動我們去追求更多,即使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這種不斷追求更多的心態在適度時是有益的,但過度時可能導致過度消費、壓力和心理困擾。
飽受過酗酒之苦的伊斯克冒死前往伊拉克逃避現實⋯⋯哦不⋯⋯探討匱乏心態在極端環境中如何讓阿宅逃避現實,因為那裡興起一種新興毒品──苯甲錫林(Captagon)。伊斯蘭教禁酒,但因為《可蘭經》沒提到苯甲錫林,那裡的穆斯林就鑽漏洞嗑苯甲錫林。這種毒品最初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嗜睡症的藥物。苯甲錫林也經常與戰爭和恐怖活動有關,因為它能夠讓使用者長時間保持警覺和體力。
阿宅們使用毒品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與尋求逃避、感覺有能力或處理生活挑戰有關。在面對壓力、困難或生活中的空虛時,阿宅們可能尋求即時的解脫或滿足。許多阿宅用毒品來暫時逃避生活中的困難、壓力或情感痛苦,這樣可以避免面對個人問題、工作壓力、家庭問題或創傷經歷。有些阿宅則使用興奮劑或其他毒品來提高警覺性和精力,以應對工作或學習的壓力。這些人在壓力下使用毒品,讓自己保持清醒、延長工作時間或提高生產力。
面對極端生活挑戰或生存壓力時,毒品成為一些人的應對機制,儘管這種「簡單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短期的,並且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在某些文化或社會環境中,毒品使用被普遍接受,或者是某些群體或次文化的一部分,增加了個人接觸和使用毒品的可能性。
許多毒品使用者患有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他們可能用毒品來自我治療,試圖緩解症狀。此外,一些人追求毒品帶來的快感,這種強烈的愉悅感可能導致依賴和成癮。毒品使用雖然提供暫時的解脫,但往往帶來更嚴重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問題。
然而,世界上大部分阿宅,不是透過毒品,而是遊戲來抒壓。伊斯克走訪了猶他大學哲學系的阮教授(Thi Nguyen),後者其對遊戲的哲學研究而聞名,寫過一本書探討遊戲作為藝術形式如何塑造我們的代理性,並提供了一種理解人類行為的新視角。他還撰寫了多篇關於信任、回音室現象、文化挪用等主題的學術文章。
確定性在遊戲中扮演著心理安慰的角色,能緩解我們的焦慮。遊戲中的分數或評分系統是這種確定性的關鍵來源。分數告訴我們表現如何,是否贏得勝利,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遊戲通常會即時提供分數和評級等反饋,讓玩家迅速了解自己的表現。這種即時結果能快速提供確定性,使玩家明白是否達到了目標。遊戲目標通常明確具體,讓玩家知道需要做什麼才能獲勝或達到更高分數。這種目標的明確性提供了方向感,減少了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焦慮。
分數、排名等量化標準讓玩家能夠衡量自己的表現並與他人比較,提供成就感,同時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遊戲設計常包含各種挑戰和成就系統,這些系統提供清晰的進步指標。完成挑戰或獲得成就能帶來明確的成功感,進一步減少焦慮。
遊戲中的規則通常固定且明確,玩家知道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是禁止的,這種清晰性減少了混亂感,提供心理上的舒適感。玩家能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表現,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並且能在受控環境中獲得成就感。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遊戲成為吸引阿宅的活動,幫助玩家在匱乏循環中尋求短暫的緩解和滿足感。
更多阿宅也不單單在電腦中玩遊戲,而是在現實世界中玩更大的──影響力。這也是我們匱乏心態的一部分。伊斯克在《大腦不滿足》指出,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現代社會中,社會地位造成的匱乏心態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你是否曾經因為看到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炫耀新車、豪宅或奢華旅行而感到自己的生活黯然失色?這種感覺並不罕見,它正是匱乏心態的具體表現。
然而,過度追求影響力也可能導致負面結果。這可能使人變得虛榮、自私,過於注重個人名聲和權力,忽視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一些人可能採取不道德手段,如操縱他人、散播虛假資訊或進行激進行動,以達成目的。這樣的行為會引發衝突,甚至扼殺團隊成員的自主性和創造力。
不斷追求影響力和認可還可能帶來過度壓力和焦慮,尤其在未達預期時。《大腦不滿足》指出,誇大暗示效應(Exaggeration Bias)讓阿宅們傾向於誇大某些資訊或事件的重要性或嚴重性,特別是在對未來事件進行預測時。這種效應常見於媒體報導和個人評估中,會導致不必要的恐慌或過度反應。類似的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讓個人誇大他人對自己行為或外貌的關注程度。簡單來說,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實際上他人並沒有那麼在意我們的一舉一動。
還有,過度自信效應(Overconfidence Effect)讓阿宅們對自己知識、能力和判斷的過度信任,超出實際情況。例如,投資者可能會過高估計自己的投資技巧,導致風險行為和損失。錯誤的獨特性偏誤(False Uniqueness Bias)讓個人高估自己的能力或特質的獨特性,認為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比實際上更為罕見和獨特。這種偏誤可能導致自滿和忽視他人的貢獻和能力。
匱乏心態更是讓許多阿宅成了肥宅。《大腦不滿足》指出,我們對食物,特別是高卡路里食物的渴望,可以追溯到人類早期的演化歷史。為了探究食物匱乏心態,伊斯克又冒死潛入玻利維亞亞馬遜盆地接觸以狩獵、漁獵和小規模農業為生的齊曼內人(Tsimane people),發現老年的齊曼內人的心血管,居然比美國中年人還健康許多。
在原始環境中,能量是寶貴的資源,食物供應不穩定且難以預測,能夠有效儲存能量的食物(如脂肪和糖)變得特別有價值。祖先需要儲存足夠的能量來應對飢餓或高強度勞動。高卡路里食物是最有效的能量儲存形式,因此我們的大腦天生對這些食物有偏好。能迅速獲得和儲存能量的個體在飢荒或食物短缺時更有生存機會,這種偏好使得對高能量食物有強烈渴望的人更容易存活並傳遞這種特性給後代。
高卡路里食物會觸發大腦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進一步強化了對這些食物的渴望。然而,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問題不在是匱乏,而是過度豐盛。高卡路里食物極其容易獲取。超市、速食和加工食品中充斥著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比天然、低卡路里的選擇更具吸引力,這使得我們容易過度消費,導致肥胖和相關健康問題。
我們吃飽喝足後當了肥宅後,有更過剩的能量讓我們買買買,買個不停!人類對物品的渴望和收集源自我們的演化歷史,對生存、社會地位和歸屬感都有重要影響。在原始社會,物品如武器、工具、容器和衣物是生存必需品,擁有更多物品意味著更多資源和工具來應對環境挑戰,提高生存機會。
物品常被用來展示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在許多文化中,稀有或貴重物品象徵權力、財富和影響力,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也成為社會認同的一部分。現代社會中,人們仍透過擁有豪華車、名牌服飾、電子產品等來展示地位和成功。物品還能幫助我們建立和維持社會關係,增強歸屬感。擁有相似物品或興趣的人更容易形成團體或社群。
《大腦不滿足》指出,科學家稱之為品牌部落主義(Brand Tribalism),是指消費者對特定品牌形成強烈的忠誠和情感連結,並將自己與該品牌的社群認同為一體。這種現象在當今的消費市場中尤為突出,尤其是在電子產品、汽車、服裝等行業。消費者為了維持其品牌身份,可能會購買過多的產品,即使這些產品並非真正需要。這種行為通常由品牌行銷策略所驅動,如限量版產品和頻繁的新品發佈。
我們也深陷祖先的資訊匱乏感不可自拔,但今天就是個資訊唾手可得的大爆炸時代。資訊在決策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幫助我們理解情況、預測結果並做出明智的選擇。然而,當資訊過多時,我們會面臨「資訊過載」的問題,這會使決策變得困難,甚至導致不良決策。
《大腦不滿足》指出,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負面新聞的資訊過載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每天,我們都被各種媒體平台上的負面新聞所淹沒,這些新聞不僅涉及犯罪、災難和政治紛爭,還包括經濟不景氣和社會問題。這種過載現象對個人和社會都帶來了顯著的影響。長期暴露於負面新聞中可能改變個人的行為和態度,例如變得更悲觀或對社會失去信任。
匱乏心態讓我們慾求不滿,但追求幸福是人類的基本動機。在現代社會,這種追求常被不斷變化的資訊和建議所影響。幸福研究和自我改善的建議往往基於不確定或短期的資料,使得我們的生活改變缺乏穩定基礎。
斯特克深入挖掘了我們為何渴望的根源,並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包括在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度過一週,進行體力勞動,探索工作、社群和反思的價值。他也探討了貪婪和進步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雖然貪婪的本能曾經促進了我們的進步和創新,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本能也可能導致問題。
斯特克提到,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足夠」的平衡點,這需要不斷地反思和調整。他也強調了正念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他認為正念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錯誤的慾望並應對匱乏心態。此外,他還提到與大自然接觸、傳統的祈禱、幫助他人等方式,都有助於我們擺脫自我,找到更深層次的滿足感。
《大腦不滿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我們內心渴望的框架,幫助我們看清這些渴望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決策。透過認識和理解這些心理機制,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追求更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數位浪潮中的大腦不滿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