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為什麼鬼故事和陰謀論都很迷人?










我的農曆生日在7月初一的子時。從小親朋好友就調侃我的長相和動作有點怪異,開玩笑說可能是當年鬼門一開,有個冒失鬼迫不及待地趁我出生時投了胎。關於這點我難以否認,因為我出生時是臍帶繞頸,所以誕生後的前十幾分鐘沒有呼吸,幸好搶救成功,只不過現在身體還留下後遺症。

不瞞大家說,我想親眼目睹的事物之一,就是鬼魂!如果能在有生之年邂逅鬼魂,那將顛覆我對科學中的唯物主義信念,雖然我確實遇過一些「類靈異事件」,但之中尚未有任何一件事能做為鬼魂存在的直接證據,而且幾乎都可以用科學解釋。好吧,或許人鬼殊途,也可能「祂」的存在不能讓我們發現,以免洩漏了天機。所以,與其說我是無神論者,不如說我是不可知論者。那麼,其他諸如心電感應、瀕死經驗的傳聞呢?

大腦喜歡在混亂中找秩序

謝爾莫即《科學人》專欄「真真假假」作者薛莫,在《我們為何相信:從鬼魂、神和外星人,到陰謀、經濟和政治,大腦如何打造信念並鞏固為真理》The Believing Brain: From Ghosts and Gods to Politics and Conspiracies-How We Construct Beliefs and Reinforce Them as Truths)中反駁了鬼魂、神靈、外星人、陰謀論等存在。他主張,大腦具有從隨機事件尋找模式的能力,以及把自然事件歸因成某種意圖的傾向,讓我們更有系統地理解世界。且一旦形成某種信念,我們便會尋找證據來支持,進而強化。

謝爾默身為全球知名的懷疑論權威,也是《懷疑論者》(Skeptic)雜誌的創辦人兼主編,以揭穿非理性的信念而聞名。在本書,他用演化心理學解釋人類對超自然現象的奇異信仰,系統性闡述了信念是如何誕生、形成、鞏固、遭質疑、改變和消亡。

他提出,人類是先形成信念,然後尋找與這些信念一致的證據——我們傾向於先相信再透過各種認知技巧把發現的證據轉化為對信念的支持。而這些信念往往是為了應對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和焦慮,以提高我們對於未知事物的控制感與安全感。








例如,人類的祖先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時,聽到草叢中的沙沙聲,必須迅速判斷那是風聲或者獅子活動。如果他們錯把獅子的行動當做是風聲,那就會一命嗚呼。因此我們草原上的祖先更傾向於把所有的沙沙聲認為是潛在的危險,這種偏向模式辨識的生存機制一直流傳至今。所以,看到黑影就開槍,其實是我們的天性。

不過,迷信並非人類獨有的特色,動物可能因爲錯誤的辨識模式而產生奇怪的信念。在一項動物行為實驗中,鴿子吃到隨機遞送的食物,會記住食物到達時自己的舉動,例如向左旋轉或啄按鈕,因此在等待食物再度到來前,就會不斷重複這些動作,以期待下一次的飽餐,這種行為就像是鳥類的祈雨舞。

謝爾默還探討「相信的大腦」神經科學層面。他引用的研究指出,高濃度的多巴胺會促使人們更容易從巧合中發現意義,甚至在即使沒有意義或不具模式的地方找出模式。當我們遇到符合自己信念的訊息時,大腦就會釋出多巴胺,帶給我們愉悅的感覺,強化我們的信念。

心理和文化背景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系統

此外,我們身為社會性生物,大腦除了在過程中尋找「模式性」(patternicity),也會對這些模式賦予意義和意圖,謝爾默稱之為「主體性」(agenticity)。他認為,人類演化出的模式性和主體性使我們容易相信各種超自然的力量,例如神靈、外星人,甚至是陰謀家。他也認為,媒體和流行文化對鬼魂信仰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電視節目和影視作品頻繁推出相關主題,誇大並傳達錯誤的科學資訊,強化人類對超自然現象的信仰。

謝爾默認為,其他超自然現象例如瀕死經驗,可以透過神經科學來解釋。瀕死經驗往往在大腦功能受到極大壓力或損傷時出現,例如當大腦缺氧時,會產生視覺現象,這解釋了有些人在瀕死前「看見亮光」的感覺,而不是靈魂出竅或來世存在的證據。藥物或電刺激大腦特定部位,則可以引起類似靈魂出竅的經驗,進一步證實瀕死經驗是由大腦活動引起的。

儘管科學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們對世界的理性理解,但謝爾默認為,僅靠教育還不足以改變信念。科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還要協助人們懂得如何應用所學來評估超自然現象。信念的轉變往往來自個人的心理認知和更深層的社會文化。這也解釋,為何我們容易相信自然現象背後有某種有意識的力量在控制(例如古人認為天災是來自神靈的懲罰),我們的大腦之所以喜歡在隨機現象中尋找規律,並試圖解釋為有意圖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的心理和文化背景影響了我們的認知和信念系統。

本書討論的不只有超自然現象,也包括宗教、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理論和陰謀論,並解釋了背後的心理機制。舉凡政治忠誠、宗教信仰,甚至對科學理論的支持,都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尋找相關證據來鞏固已有的信念。謝爾默曾經是基督徒,他現在對宗教的觀點是,有神論信仰是經由演化而根深柢固的現象。這些信仰讓人類為生活中的事件賦予意義和目的,有助於促進社會合作和利他主義,並在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然而,他質疑這些信仰在現代科學世界中的作用,轉而鼓勵人們透過科學方法來挑戰和檢驗這些信念。

政治、經濟和宗教的概念形成都來自信念

至於陰謀論,謝爾默指出,當陰謀論過於複雜、需要多人參與、從微小事件擴展到巨大影響、給無害事件賦予不祥意義、對政府或企業提出強烈質疑,通常會被視為無稽之談。但是,陰謀論者時常頑固地捍衛他們的理論、拒絕考慮其他解釋、排斥所有反駁的證據,並尋找能證實理論的證據。由於「確認偏誤」以及對已發生的事情進行事後解釋的「後見之明偏誤」,兩種傾向都容易形成陰謀論的基礎。

《我們為何相信》探討信念形成的心理機制,結合認知和演化,剖析了人類信念的形成和強化過程,幫助我們理解自身和他人的信念。謝爾默所提出的豐富實例,顯示這些過程如何在政治、經濟、宗教和超自然現象中發生。他不僅說明我們為何會相信怪誕之事,還強調科學方法在糾正錯誤信念中的重要性。本書不僅促使懷疑論者深刻的反思,也能為對人類思維和行為感興趣的讀者帶來啟發。

當然,人們的想法並非一成不變。如果對如何讓他人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感興趣,可以參考科學記者麥瑞尼(David McRaney)的《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關於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How Minds Chang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Belief, Opinion, and Persuasion)。這本書透過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說明多數人在特定條件下,如何改變他們的想法,不僅闡述了人類思維的運作方式,還提出實用的策略,幫助我們在不破壞關係的情況下,改變他人的信念(請參見〈〉)。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4年第270期8月號】

閱讀全文...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數位浪潮中的大腦不滿足








每當聽到手機的通知音,心跳就像小鹿亂撞,無論是在重要會議中還是跟朋友聚會,都忍不住要拿出手機查看?結果,注意力是否被分散,手頭的事情被耽擱,生活也變得更加混亂?

每次打開社交媒體,是否期待新的留言或按讚,就像在等待抽獎結果一樣?這種不確定性是否讓人不斷刷新頁面,結果每天花大量時間在螢幕前,忽略了身邊的朋友和家人?更糟糕的是,看到別人的精彩生活,感到自卑和焦慮,彷彿自己永遠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網購時,限時折扣和限量搶購是否總是激起購物慾望,覺得不買就虧了?每次在百貨公司裡看到限時促銷的標誌,是否都忍不住多買一些東西,哪怕根本不需要?這種不確定性驅是否使你不停地尋找購物的理由,結果家裡堆滿了不需要的東西,錢包也瘦了一大圈?

在工作中,無法預測的獎賞和晉升機會是否讓你每天都像在走鋼絲。每次完成一個任務,都會期待得到上司的認可,但這種期待感讓我壓力倍增,甚至影響了睡眠和健康?工作中不斷追求完美,是否卻也讓你變得更加焦慮和疲憊?

你是否曾經在擁有了一切之後,仍然感到一絲不滿?為什麼我們總是渴望更多,即使已經得到了許多?你是否發現自己總在追求更多,卻從未感到真正滿足?這種大腦的不滿足感,是否在無形中影響了你的生活和決策?為什麼我們常常在擁有了一切後,仍然感到空虛?這種大腦的不滿足感,是否在無形中困擾著你?你是否曾經在追求更多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疲憊卻又無法停下腳步?這種大腦的不滿足感,是否讓你的生活充滿了無數的挑戰和困擾?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Scarcity Brain: Fix Your Craving Mindset and Rewire Your Habits to Thrive with Enough)這本書深入探討了為什麼我們常常感到不夠滿足,並且追求那些讓我們覺得可以變得完整的東西。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匱乏循環」的概念,解釋了我們為什麼對某些事物(如金錢或快樂)如此渴望。當我們不確定下一次會再獲得這些東西時,這種不確定性會讓我們更想要它們。然而,當機會、獎勵或再次嘗試的能力被剝奪時,這個循環就會停止。








其實還有一本《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深入探討了匱乏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無論是金錢的匱乏、時間的匱乏還是社會聯繫的匱乏。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與普林斯頓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透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揭示了匱乏如何限制了人們的認知能力,導致了更差的決策和行為模式。這本書提供了豐盛的實證研究,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資源匱乏時往往會做出不理性的決策,並探討了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

《匱乏經濟學》更側重於理論和實證研究,探討匱乏如何影響決策和認知,使用大量的學術研究和資料支持其論點,適合喜歡深入理論分析的讀者;《大腦不滿足》則更偏向於實踐應用,提供具體策略來改變行為和心態,包含更多的個人故事和實際案例。

《大腦不滿足》作者麥可.伊斯特(Michael Easter)是一位資深記者,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新聞學教授,並擔任《男人健康》雜誌的特約編輯。他以研究現代行為改變和健康問題而聞名,經常探討演化心理學如何影響當今的行為。在這本書中,他指出,我們的遠古祖先必須尋找食物、水和住所等匱乏資源,而如今,我們依然在尋找匱乏資源,只是形式有所不同。在很多方面,我們已經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現代社會的焦慮和憂鬱問題不斷增加,部分原因是我們已經解決了許多曾經威脅我們生存的問題,然而這也引發了新的問題。

《大腦不滿足》深入探討了我們為什麼會不斷渴望更多的食物、時間、社交互動,甚至是數位認同。伊斯特介紹了「匱乏循環」的概念,這種循環讓我們總是感到不滿,永遠渴望更多。他還探究了這些渴望背後的神經科學、心理學和人類學,揭示了這些行為根深蒂固的原因。

在研究「匱乏循環」的過程中,伊斯特不僅僅在理論上探討這些問題,還走訪了世界各地,包括冒死潛入戰爭和毒品蹂躪的伊拉克,以及設計出讓人上癮的老虎機的拉斯維加斯。他認為,我們需要承認祖先的歷史,並認識到我們的大腦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科技,這些科技讓我們不停地追逐快樂,但卻難以真正感到滿足。

《大腦不滿足》並不只是揭露問題,還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和策略,幫助我們擺脫這種循環,培養「豐盛心態」。伊斯特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行為。他分享了他個人的經驗,談到如何用健身和工作中的完美主義來替代對酒精的依賴。他強調,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何時陷入匱乏循環,並努力轉變為豐盛的心態。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利用內在的渴望去做一些積極和有意義的事情。

伊斯特透過分析我們對匱乏的反應的演化歷史,揭示了我們的大腦在現代豐盛世界中的矛盾之處。儘管我們的生活物資更加豐盛,但我們的大腦仍然習慣性地追求更多,這種追求往往被外部力量所利用,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幸福感。

《大腦不滿足》中,伊斯特討論了現代生活中的「匱乏循環」,指的是我們受到一種內在匱乏感的驅使,不斷尋求外部的補償。這個循環的三個部分通常包括:

機會(Opportunity):這是開始行為的誘因或誘導因素。例如,一個促銷活動、開啟一個新影集,或在賭場中的賭桌。
無法預測的獎賞(Unpredictable Reward):這是一種變動的獎賞系統,使阿宅無法預測何時會得到獎賞。這種不確定性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增加行為的重複性,例如賭博的勝利、購物時發現打折商品等。
快速重複性(Rapid Repetition):一旦開始,這些行為會迅速且重複地進行,因為我們不斷地尋求那種難以捉摸的獎賞。這種行為模式可能導致成癮,因為個體在短時間內多次重複相同的行為來追求快感或逃避匱乏感。

匱乏循環的核心在於我們對無法預測的獎賞反應強烈,主要涉及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當我們不確定是否會得到獎賞時,大腦的多巴胺分泌會顯著增加。多巴胺是一種與快感和獎勵機制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引發強烈的期待感和快感,即使獎賞本身未必到來。這種無法預測的獎賞會產生懸疑感,使我們陷入不確定性中,激發大腦持續尋求解答的動機,渴望得到那一瞬間的快感或滿足感。這種期待感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獎勵,使我們更有可能重複這些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行為模式會強化並形成習慣。每次經歷無法預測的獎賞,我們的行為就更容易重複,可能導致我們過度依賴某些行為,如賭博、購物或飲酒,因為它們成為我們應對匱乏感或壓力的一種方式。

這種匱乏心理不僅影響我們的個人行為,還影響到社會層面。例如,學校的成績系統可能會讓學生更關注分數,而非真正的學習。此外,我們也傾向於認為「多」就是「好」,這種思維方式限制了我們的創造力。伊斯特指出,有時候當資源有限時,我們反而會更有創意地解決問題。

現代生活中,匱乏循環存在於許多方面,特別是那些利用不確定性和獎賞機制吸引人們注意力和參與的平台。社群媒體利用通知、按讚、評論等即時但無法預測的社會反饋,讓用戶反覆檢查手機,期待新的更新或反應。收件箱中的新郵件通知也會誘使人們頻繁檢查,即使內容不重要。

金融市場的波動、促銷折扣和投資機會涉及不確定的收益或損失,讓人們不停追求財務成功或避免損失。網上購物網站透過促銷活動、限時折扣和個性化推薦創造不確定性,使人們不斷尋找和購買商品。串流媒體平台利用自動播放、推薦演算法和未完成的劇情保持觀眾興趣,促使阿宅們不斷觀看。

這些平台和工具利用人類對不確定獎賞的偏好來創造持續的參與,這正是匱乏循環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我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追求潛在的獎勵,使這些平台得以成功。

我們的大腦本能地對「匱乏提示」產生反應,讓我們感到缺乏某些資源,從而激發「匱乏心態」。這種心態驅使我們不斷追求更多,這是一種深植於演化中的行為模式。人類在演化過程中,面對資源匱乏的挑戰,發展出積極尋找和儲備資源的習慣,以提高生存和繁殖機會。即使在現代社會,我們仍然被驅使去追求更多,以確保未來的安全。

現代社會中的社會比較加劇了我們的匱乏感。透過社交媒體或其他途徑,我們經常看到他人的成功、財富或幸福,這些比較讓我們感到自己的不足,進而激發對更多的渴望;商業廣告和市場行銷也常利用匱乏提示來推動消費。這些廣告暗示我們需要某些產品來填補生活中的空白,或者讓我們覺得如果不擁有某些東西就會落後於人。

匱乏提示中的不可預測性也起了作用。當我們無法確定是否能夠獲得某些資源或獎賞時,大腦會產生更多動力去追求它們,這種追求的不確定性會強化我們對更多的渴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我們不斷感受到匱乏和不足,推動我們去追求更多,即使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這種不斷追求更多的心態在適度時是有益的,但過度時可能導致過度消費、壓力和心理困擾。

飽受過酗酒之苦的伊斯克冒死前往伊拉克逃避現實⋯⋯哦不⋯⋯探討匱乏心態在極端環境中如何讓阿宅逃避現實,因為那裡興起一種新興毒品──苯甲錫林(Captagon)。伊斯蘭教禁酒,但因為《可蘭經》沒提到苯甲錫林,那裡的穆斯林就鑽漏洞嗑苯甲錫林。這種毒品最初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嗜睡症的藥物。苯甲錫林也經常與戰爭和恐怖活動有關,因為它能夠讓使用者長時間保持警覺和體力。

阿宅們使用毒品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與尋求逃避、感覺有能力或處理生活挑戰有關。在面對壓力、困難或生活中的空虛時,阿宅們可能尋求即時的解脫或滿足。許多阿宅用毒品來暫時逃避生活中的困難、壓力或情感痛苦,這樣可以避免面對個人問題、工作壓力、家庭問題或創傷經歷。有些阿宅則使用興奮劑或其他毒品來提高警覺性和精力,以應對工作或學習的壓力。這些人在壓力下使用毒品,讓自己保持清醒、延長工作時間或提高生產力。

面對極端生活挑戰或生存壓力時,毒品成為一些人的應對機制,儘管這種「簡單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短期的,並且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在某些文化或社會環境中,毒品使用被普遍接受,或者是某些群體或次文化的一部分,增加了個人接觸和使用毒品的可能性。

許多毒品使用者患有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他們可能用毒品來自我治療,試圖緩解症狀。此外,一些人追求毒品帶來的快感,這種強烈的愉悅感可能導致依賴和成癮。毒品使用雖然提供暫時的解脫,但往往帶來更嚴重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問題。

然而,世界上大部分阿宅,不是透過毒品,而是遊戲來抒壓。伊斯克走訪了猶他大學哲學系的阮教授(Thi Nguyen),後者其對遊戲的哲學研究而聞名,寫過一本書探討遊戲作為藝術形式如何塑造我們的代理性,並提供了一種理解人類行為的新視角。他還撰寫了多篇關於信任、回音室現象、文化挪用等主題的學術文章。

確定性在遊戲中扮演著心理安慰的角色,能緩解我們的焦慮。遊戲中的分數或評分系統是這種確定性的關鍵來源。分數告訴我們表現如何,是否贏得勝利,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遊戲通常會即時提供分數和評級等反饋,讓玩家迅速了解自己的表現。這種即時結果能快速提供確定性,使玩家明白是否達到了目標。遊戲目標通常明確具體,讓玩家知道需要做什麼才能獲勝或達到更高分數。這種目標的明確性提供了方向感,減少了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焦慮。

分數、排名等量化標準讓玩家能夠衡量自己的表現並與他人比較,提供成就感,同時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遊戲設計常包含各種挑戰和成就系統,這些系統提供清晰的進步指標。完成挑戰或獲得成就能帶來明確的成功感,進一步減少焦慮。

遊戲中的規則通常固定且明確,玩家知道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是禁止的,這種清晰性減少了混亂感,提供心理上的舒適感。玩家能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表現,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並且能在受控環境中獲得成就感。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遊戲成為吸引阿宅的活動,幫助玩家在匱乏循環中尋求短暫的緩解和滿足感。

更多阿宅也不單單在電腦中玩遊戲,而是在現實世界中玩更大的──影響力。這也是我們匱乏心態的一部分。伊斯克在《大腦不滿足》指出,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現代社會中,社會地位造成的匱乏心態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你是否曾經因為看到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炫耀新車、豪宅或奢華旅行而感到自己的生活黯然失色?這種感覺並不罕見,它正是匱乏心態的具體表現。

然而,過度追求影響力也可能導致負面結果。這可能使人變得虛榮、自私,過於注重個人名聲和權力,忽視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一些人可能採取不道德手段,如操縱他人、散播虛假資訊或進行激進行動,以達成目的。這樣的行為會引發衝突,甚至扼殺團隊成員的自主性和創造力。

不斷追求影響力和認可還可能帶來過度壓力和焦慮,尤其在未達預期時。《大腦不滿足》指出,誇大暗示效應(Exaggeration Bias)讓阿宅們傾向於誇大某些資訊或事件的重要性或嚴重性,特別是在對未來事件進行預測時。這種效應常見於媒體報導和個人評估中,會導致不必要的恐慌或過度反應。類似的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讓個人誇大他人對自己行為或外貌的關注程度。簡單來說,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實際上他人並沒有那麼在意我們的一舉一動。

還有,過度自信效應(Overconfidence Effect)讓阿宅們對自己知識、能力和判斷的過度信任,超出實際情況。例如,投資者可能會過高估計自己的投資技巧,導致風險行為和損失。錯誤的獨特性偏誤(False Uniqueness Bias)讓個人高估自己的能力或特質的獨特性,認為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比實際上更為罕見和獨特。這種偏誤可能導致自滿和忽視他人的貢獻和能力。

匱乏心態更是讓許多阿宅成了肥宅。《大腦不滿足》指出,我們對食物,特別是高卡路里食物的渴望,可以追溯到人類早期的演化歷史。為了探究食物匱乏心態,伊斯克又冒死潛入玻利維亞亞馬遜盆地接觸以狩獵、漁獵和小規模農業為生的齊曼內人(Tsimane people),發現老年的齊曼內人的心血管,居然比美國中年人還健康許多。

在原始環境中,能量是寶貴的資源,食物供應不穩定且難以預測,能夠有效儲存能量的食物(如脂肪和糖)變得特別有價值。祖先需要儲存足夠的能量來應對飢餓或高強度勞動。高卡路里食物是最有效的能量儲存形式,因此我們的大腦天生對這些食物有偏好。能迅速獲得和儲存能量的個體在飢荒或食物短缺時更有生存機會,這種偏好使得對高能量食物有強烈渴望的人更容易存活並傳遞這種特性給後代。

高卡路里食物會觸發大腦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進一步強化了對這些食物的渴望。然而,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問題不在是匱乏,而是過度豐盛。高卡路里食物極其容易獲取。超市、速食和加工食品中充斥著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比天然、低卡路里的選擇更具吸引力,這使得我們容易過度消費,導致肥胖和相關健康問題。

我們吃飽喝足後當了肥宅後,有更過剩的能量讓我們買買買,買個不停!人類對物品的渴望和收集源自我們的演化歷史,對生存、社會地位和歸屬感都有重要影響。在原始社會,物品如武器、工具、容器和衣物是生存必需品,擁有更多物品意味著更多資源和工具來應對環境挑戰,提高生存機會。

物品常被用來展示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在許多文化中,稀有或貴重物品象徵權力、財富和影響力,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也成為社會認同的一部分。現代社會中,人們仍透過擁有豪華車、名牌服飾、電子產品等來展示地位和成功。物品還能幫助我們建立和維持社會關係,增強歸屬感。擁有相似物品或興趣的人更容易形成團體或社群。

《大腦不滿足》指出,科學家稱之為品牌部落主義(Brand Tribalism),是指消費者對特定品牌形成強烈的忠誠和情感連結,並將自己與該品牌的社群認同為一體。這種現象在當今的消費市場中尤為突出,尤其是在電子產品、汽車、服裝等行業。消費者為了維持其品牌身份,可能會購買過多的產品,即使這些產品並非真正需要。這種行為通常由品牌行銷策略所驅動,如限量版產品和頻繁的新品發佈。

我們也深陷祖先的資訊匱乏感不可自拔,但今天就是個資訊唾手可得的大爆炸時代。資訊在決策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幫助我們理解情況、預測結果並做出明智的選擇。然而,當資訊過多時,我們會面臨「資訊過載」的問題,這會使決策變得困難,甚至導致不良決策。

《大腦不滿足》指出,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負面新聞的資訊過載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每天,我們都被各種媒體平台上的負面新聞所淹沒,這些新聞不僅涉及犯罪、災難和政治紛爭,還包括經濟不景氣和社會問題。這種過載現象對個人和社會都帶來了顯著的影響。長期暴露於負面新聞中可能改變個人的行為和態度,例如變得更悲觀或對社會失去信任。

匱乏心態讓我們慾求不滿,但追求幸福是人類的基本動機。在現代社會,這種追求常被不斷變化的資訊和建議所影響。幸福研究和自我改善的建議往往基於不確定或短期的資料,使得我們的生活改變缺乏穩定基礎。

斯特克深入挖掘了我們為何渴望的根源,並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包括在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度過一週,進行體力勞動,探索工作、社群和反思的價值。他也探討了貪婪和進步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雖然貪婪的本能曾經促進了我們的進步和創新,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本能也可能導致問題。

斯特克提到,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足夠」的平衡點,這需要不斷地反思和調整。他也強調了正念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他認為正念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錯誤的慾望並應對匱乏心態。此外,他還提到與大自然接觸、傳統的祈禱、幫助他人等方式,都有助於我們擺脫自我,找到更深層次的滿足感。

《大腦不滿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我們內心渴望的框架,幫助我們看清這些渴望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決策。透過認識和理解這些心理機制,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追求更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離開學術界






人生就像一場無盡的馬拉松,尤其是在學術界,處處充滿挫折與無奈。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努力讀書,以為這樣就能通往光明的未來,但現實往往比想像殘酷得多。

即使我們竭盡全力,挑燈夜戰,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最終也未必能拿到象徵著榮耀的博士學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卻只能感受到層層疊疊的壓力和焦慮。

好不容易拿到了博士學位,滿懷希望地踏入職場,卻發現找一份理想的博後工作比想像中困難得多。學術界的競爭異常激烈,每個人都在爭奪稀少的職位,有時運氣和人脈比能力更為重要。即使我們僥倖找到了博後工作,這也僅僅是另一段艱難旅程的開始。

即便在博後工作中表現優異,能夠成功拿到教職的人也是少數。教職的競爭更加殘酷,不僅需要出色的研究成果,還需要良好的教學能力,甚至還需要一些運氣。拿到教職後,挑戰並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另一個層次。

有了教職,接下來就是申請研究計畫。研究經費的競爭異常激烈,每個研究計畫的申請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面對評審的苛刻挑剔。即使我們成功申請到研究計畫,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順利進行研究。

擁有了研究計畫,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找到好學生。一個好學生是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在現實中,找到理想的好學生並不容易。即使找到了好學生,這也只是成功的一部分,還需要在研究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協調和配合。

研究有了成果,發表論文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頂尖期刊的門檻高得令人望而卻步,審稿者的意見往往苛刻而嚴苛。即使我們最終發表了論文,這也不代表我們的職業生涯會一帆風順。發表論文只是學術生涯中的一小步,能否升等、能否繼續取得研究資源,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好友曾告訴我,在升等時可能被審查委員挑剔得體無完膚,讓人覺得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滿足眾人的期望。與從前的老闆合作,結果被說沒斷奶,完全依賴過去的人脈;不合作,又被指責沒把握住已有的人脈,不懂得利用資源。不和系上的同事合作,被說性格孤僻,不合群;與資深同事合作,被說是西瓜偎大邊,只知道攀炎附熱。和資淺同事合作,又被說是結黨營私,搞小團體。

努力用心教學,卻被評價說沒有做好研究,學術成就不夠;當研究做得很好,又被指責沒用心教學和服務學生,忽略了教育的本質。即便把行政服務做好了,還是會被批評說雜務太多,無法集中精力在重要的學術研究上。這些矛盾和批評讓人感到心力交瘁,似乎無論怎麼努力,總是有人不滿意。

然而,即使再多抱怨,對許多付出多年心血的學術界人士而言,離開學術界似乎很難想像。只是,隨著學術界就業市場的惡化,越來越多的博士和教授面臨找不到專任教職的困境,迫切需要轉型的指導,而《離開學術界: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Leaving Academia: A Practical Guide)正好填補了這一需求。這本書提供的具體建議和方法,使學術界人士能夠更加自信地面對職業轉型的挑戰。

《離開學術界》作者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曾走在獲得終身教職的正確道路上。他擁有古典學博士學位,並曾在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擔任客座助理教授。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自己的職業轉型旅程,從一開始的恐懼,到辨別新的道路、發現選擇、把學術經驗轉化為非學術語言、進一步發展技能,並最終在新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本《離開學術界》不僅成為學術界人士尋求職業轉型的指南,也吸引了廣大非學術界讀者的關注。凱特林以自己的轉型經歷為基礎,真實地講述了他從學術界轉向非學術界的過程。書中提供了大量實用的求職技巧,包括如何撰寫求職信和簡歷、如何進行資訊訪談和面試準備等。這些建議對於缺乏非學術界求職經驗的學者來說,非常有價值。此外,書中還提供了許多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步驟,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技巧。

凱特林強調,學術界的訓練賦予的技能在非學術界同樣寶貴,並展示了這些技能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他介紹了企業、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中的工作機會,並鼓勵讀者探索創業和自由職業等選擇,為讀者提供了廣泛的職業靈感和選擇。

對於非學術界的職業人士,這本《離開學術界》同樣具有啟發意義。凱特林提供的求職技巧和職業發展建議,不僅適用於學術界轉型者,也適用於任何考慮職業轉型的人。書中的方法和策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職場動態和求職技巧,提升他們在職業轉型中的成功率。凱特林強調職業多樣性,鼓勵讀者探索不同領域的工作機會,幫助讀者打破傳統的職業觀念,勇於嘗試新的職業方向,對促進職場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具有積極作用。

凱特林首先探討了恐懼,這是離開學術界時常見的感受,因為未知的事物總是令人畏懼。他建議對留在學術界的利弊進行現實的評估,並剖析自己的動機,考慮學術夢想是否真的是最佳選擇。當凱特林的妻子獲得美國某大學的永久職位時,面對學術夫婦同時找到職位的困難,他們經歷了五年的異地戀,不希望職業生涯再次將他們分開。此外,他厭倦了反復教授相同的課程,不確定是否願意一直過這樣的生活。作為古典學研究學會臨時教員委員會(Contingent Faculty Committee for the Society for Classical Studies)主席的工作經歷,也讓他意識到美國大多數教師的工作條件非常糟糕。這些認識促使他決定跳槽,開始了解非學術界的運作方式。

在離開學術界後,個人和職業生活的五個面向──地點、人員、職業軌跡、薪水和工作的意義──將重新回到你的掌控之中。凱特林揭示了阻礙他離開的思維模式,並介紹了如何從新的角度思考自己,才能在學術界之外找到一席之地。他強調資訊訪談和建立人際網路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實用的建議。

《離開學術界》教導讀者如何把學術經驗和履歷轉化為非學術界使用的語言。凱特林分享了製作履歷和建立工作經驗的技巧,並透過具體例子展示如何將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區分開來,以便在商界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技能。

凱特林還大膽指出,許多學者對其機構的忠誠度是錯誤的。他建議,如果有更好的職業機會,即使在學期中途也應該考慮接受,並讓學校處理後果。他強調,薪水是社會幫助人們獲得想要或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的工具,並指出把教授視為職業而非事業會讓人陷入困境。

《離開學術界》中,凱特林強調了人際網路的重要性。他承認自己在學術界時並未重視建立人際網路,認為這是浪費別人的時間甚至是作弊。然而,當他開始探索非學術職業時,他意識到建立人際網路的重要性。在非學術界,人際網路和關係建設是優先考慮的事項。

凱特林在《離開學術界》中指出,建立人際網路不僅僅是為了找工作,而是為了向他人學習並幫助他們。他建議在會議中盡可能多地了解聯絡人的職業歷史、目標和當前挑戰,這些知識不僅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也能增強自己對該領域的了解。

凱特林強調,建立人際網路的核心在於學習和分享。他建議學者在與非學者溝通時,應該用對方能理解的術語來解釋自己的經驗價值。他提醒,不要假設其他人會自動重視你的工作,如果他們無法理解你的工作,不要感到氣餒。相反,對新聯絡人保持好奇心,了解他們的工作和挑戰,並在交流中保持簡潔明了。

凱特林分享了他在非學術界工作的經歷,作為一家全球顧問公司的傳播策略師和提案撰寫者,他運用了在獲得博士學位時學到的一系列技能,如綜合資訊、權衡證據、清晰寫作等。他強調,建立人際網路是找到這份工作的關鍵。

凱特林提醒讀者,需要重新評估對公司和商業文化的看法,不應只把所有公司視為壞公司,而所有非營利組織視為好的。他指出,學術界並不壟斷智力高、要求高、具挑戰性的計畫,並建議讀者考慮在非學術界中尋找影響力。

近年來,台灣的高等教育經歷了顯著變革,對教授的要求真的越來越高。現代教授不僅要在教學、研究和行政服務等傳統職責上表現出色,還要積極參與產學合作、國際招生和交流合作,面對嚴格的績效考核,並應對各種學生的不同狀況,確保學生能學以致用。這一切為教授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簡直就是希望教授們都有三頭六臂。

教學一直是教授的核心職責之一,但現代高等教育對教學品質和創新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學生期望教授能利用多媒體和互動技術來豐富課堂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授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技術,例如使用線上學習平台、翻轉教室和混合式教學等方法,讓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此外,隨著學生背景和需求的多樣化,教授們還需針對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授需要提供額外的輔導和支持;對於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則需設計進階的學習計畫,以激發其潛力。教學評鑑成為衡量教學品質的重要指標,教授們被要求必須關注學生的反饋和滿意度,持續改進教學方法。

研究是衡量教授學術成就的重要標準。台灣高等教育對教授的研究要求不斷提高,教授們需要在高影響因子的國際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以提升個人及學校的學術聲譽。這要求教授們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高品質的研究,並與國際學術界保持緊密聯繫。此外,教授們還需不斷申請各類研究經費,以支持其研究工作。他們必須具備撰寫競爭性研究計畫書的能力,並能夠說服評審其研究的價值和創新性。

教授們還需承擔各種行政服務工作,包括參與系院校各級會議、擔任系所主管、指導學生社團等。這些工作往往佔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影響了教學和研究。教授們需要參與學校的各類委員會,幫助制定學校政策和決策,這是無法推卸的責任。此外,教授們還需要指導研究生和大學部專題生的學術研究,這不僅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指導能力和耐心。

隨著社會對高等教育實用性需求的增加,教授們被要求積極參與產學合作,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我們需要與企業合作,提出應用研究計畫,以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期望能為學校和教授個人帶來經濟收益。此外,教授們還需將其研究成果進行技術轉移,推向市場。這需要我們具備創業精神和商業頭腦,能夠將學術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

加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化已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教授們需要參與國際招生工作,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這要求教授了解國際教育市場,能夠有效地推廣學校的優勢和特色。此外,教授們還需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建立跨國研究團隊,以提升學校的國際聲譽,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國際交流機會。

為了提升學校的整體水平,台灣大專院校對教授的績效考核越來越嚴格。績效考核不僅包括教學和研究,還包括產學合作、行政服務、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教授們需要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才能獲得高評價。這些考核結果直接影響到升等、薪資和職業發展。這種高頻度的考核給教授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高等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教授們也被要求設計實踐性強的課程,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例如,透過案例分析、實地考察、實驗操作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授們還需促進產學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實踐平台。這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行業需求,還能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台灣在過去廣設大學以來,為許多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機會。隨著學生族群的多樣化,教授們需要應對各種學生的不同狀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教授們需要提供個人化的支持和幫助。例如,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需要設計特別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此外,隨著國際學生數量的增加,教授們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學需求,並能夠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流和教學。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少子化趨勢的加劇,這一高等教育體系又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不僅對大專院校本身造成了巨大壓力,對於在這些學校任職的博士們來說,也帶來了諸多困難。

少子化直接導致高等教育機構的招生人數減少。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出生的人口逐年下降,適齡學生的數量也隨之減少。這使得許多大專院校在招生季面臨巨大壓力,不得不降低入學標準以吸引更多學生,進一步影響了教育品質。對於一些地處偏遠或名氣較低的學校,招生困難尤為顯著,甚至可能面臨無法招收到足夠學生而被迫關閉或合併的風險。

隨著學生人數減少,學校的學費收入也大幅下降,導致財務困境。學校需要尋找其他收入來源,如增加海外學生招生、發展產學合作計畫等。然而,這些措施短期內難以見效,學校的財務壓力依然很大。一些學校甚至需要裁員或縮減教職員工的福利來應對財務困境,這對於已取得教職的博士來說,意味著工作穩定性受到威脅,可能面臨失業或被迫轉職的風險,這對職業生涯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財務困境也影響到研究經費的分配。隨著學校收入減少,研究經費變得更加稀缺,競爭也更加激烈。教授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申請有限的研究經費,這不僅增加了壓力,也影響了研究工作和學術發展。經費短缺可能導致一些有潛力的研究計畫被迫中止或延遲,從而影響學術進步。

由於學生人數減少,一些學校可能會要求教授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甚至跨學科授課。這增加了教授們的工作量和壓力,減少了他們從事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對於一些教授來說,過多的教學任務可能導致職業倦怠,影響他們的教學品質和研究效率。

少子化的影響下,大專院校的縮減規模意味著管理職位和領導機會也相應減少。這對於已取得教職的博士們來說,職業發展的機會變得更加有限。學術升遷和職位晉升的難度增加,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在學術界外尋找機會成為一些博士們的選擇。這需要轉化和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要求,可能面臨職業轉型的挑戰。對於一些專注於學術研究的博士來說,進入企業、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可能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不同的職業技能和文化。

不僅在台灣,即使歐美沒有嚴重少子化問題的國家,或者能靠國際學生來維持人數,但也面臨著其他重大挑戰。例如近年來,歐美媒體頻繁報導高等教育中兼任教授(adjunct professors)數量迅速增加,且他們的待遇愈來愈差。這一現象背後蘊藏著深刻的結構性問題和社會動態,反映了高等教育體系的變遷和挑戰。

讓我們來看看一位典型的兼任教授的生活。瑪麗擁有文學博士學位,在三所不同的大學任教,每學期需要教授五門課程。每天早晨,她開車前往第一所大學,利用短短的時間為課堂做準備。中午,她趕往第二所大學,午後則在第三所大學結束一天的教學。瑪麗幾乎沒有時間進行研究,也無法參加學術會議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她的收入僅能勉強維持生活,且沒有任何醫療保險或退休保障。這樣的生活讓瑪麗感到無比的壓力和焦慮。

在過去十年中,許多歐美大學面臨嚴重的財務壓力。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資助不斷減少,使得大專院校不得不尋找削減成本的方法。與專任教授相比,兼任教授的薪酬和福利成本低得多。這導致學校更傾向於雇用兼任教授來填補教學崗位,以應對財務困境。兼任教授的雇用方式為學校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學校可以根據學生人數和課程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兼任教授的數量和課程安排,避免了全職教職員工帶來的長期人力成本和合約束縛。

為了吸引更多學生,許多大學擴展了課程和學科的範圍。兼任教授在某些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補充專任教授的不足,提供更多樣化和實用性的課程。這種需求促使學校更多地依賴兼任教授來滿足教學需求。 

兼任教授的薪酬普遍低於專任教授。許多兼任教授只能按課時計酬,每教一門課可能只獲得幾千美元。這些薪酬往往不足以支付生活費,使得他們需要兼職多個教學職位,甚至尋找其他工作來維持生計。這種經濟壓力對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兼任教授通常不享有醫療保險、退休金等基本福利。他們的工作不穩定,合約期通常只有一學期或一學年,缺乏長期保障。這導致他們的生活和職業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壓力和焦慮。

有些兼任教授需要同時在多個學校任教,以增加收入。他們的工作量大,但卻沒有相應的支持和資源。缺乏辦公室、研究經費和學術支持,使他們難以進行研究工作和職業發展。許多兼任教授不得不在咖啡館或家中備課,缺乏基本的教學設施。

兼任教授的待遇和工作條件影響了教育品質。由於工資低、壓力大,他們難以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課程準備和學生輔導上。此外,兼任教授的高流動性和不穩定性也不利於課程的連續性和一致性。學生無法從穩定的師生關係中受益,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專任教授和兼任教授之間的待遇差距加劇了學術界的兩極分化。專任教授擁有穩定的工作和豐厚的福利,而兼任教授則面臨低薪、缺乏保障的困境。這種不平等不僅影響了兼任教授的生活品質,也損害了學術界的整體形象和聲譽。學術界內部的不平衡進一步削弱了其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兼任教授難以參與研究工作,這不僅限制了他們的職業發展,也影響了學術創新的進程。缺乏穩定的研究經費和時間,使得他們難以進行長期的研究計畫和發表高品質的學術論文。這對整個學術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許多具有潛力的研究計畫因此被迫中止。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迫切需要《離開學術界》。這本書不僅為學術界人士提供了寶貴的職業轉型指導,幫助在非學術界找到理想的工作,還為任何考慮職業轉型的人提供了普遍適用的方法和技巧。無論你來自哪個行業,通過自我評估、職業探索、技能轉化和面試準備,你都能成功過渡到新的職業領域,開創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職業轉型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的過程,只有勇敢邁出第一步,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職業。凱特林的《離開學術界》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徑和實用的工具,幫助我們在職業轉型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血色大地






東歐,一片我未曾踏足的土地,卻如同一幅交織著悲劇與希望的巨大油畫,在我的腦海中縈繞不去。儘管我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指導教授是來自俄羅斯的戰鬥民族,經常與我們暢談俄羅斯的文化與歷史,但對於東歐這片笼罩在陰霾下的土地,我還是懵懵懂懂。

然而,歷史的殘酷不會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消散。我第一次對東歐產生深刻印象,是在東歐共產黨政權垮台的動盪時期。當時,世界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著鐵幕的崩解、柏林牆的倒塌與蘇聯的瓦解。透過那些充滿震撼的畫面,我得以窺見這些國家在蘇聯鐵蹄下的過去:慘無人道的壓迫、數不清的饑荒與肅清、人性尊嚴的蕩然無存。這些零星的歷史片段,如同滾燙的鐵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但那時的我,仍無法真正領會這片土地的苦難有多深。

直到我翻開《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才如遭雷擊般驚醒。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帶領我們穿越一片染血的時空,見證人類在意識形態與極權暴政的操弄下,經歷的無邊苦難。「血色大地」這片淒楚之地,涵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白俄羅斯及蘇聯西部省份。從1933年開始,這片土地成為希特勒與史達林共同書寫殺戮史的舞台:從大饑荒到大屠殺,兩大帝國的瘋狂擴張在此交匯,兩位暴君的血腥實驗在此展開。

在這片滿目瘡痍的沼澤平原上,猶太人、波蘭人、烏克蘭人與白俄羅斯人飽受煎熬。僅在1930至1945年間,就有多達1,400萬非戰鬥平民因飢餓、槍殺或毒氣而喪生。這駭人聽聞的數字,彷彿化作無數生命的哀鳴,在歷史的長河中回盪。

史奈德的文字如刀劃紙,冷峻而犀利。他揭開歷史的黑暗面,帶領讀者直面一幕幕人間煉獄般的場景。《血色大地》記錄了20世紀東歐的悲劇:從史達林推行的集體化政策與大饑荒,到希特勒發動的納粹種族屠殺,乃至這片土地在兩大暴政夾縫中飽受摧殘的掙扎。這些歷史不僅僅是冰冷的事件,而是一段段撕心裂肺的悲歌:一個個家庭被摧毀,一條條生命如草芥般被碾碎,猶如「血流成河」、「哀鴻遍野」。

在閱讀過程中,我無數次停下深呼吸,因為那些殘酷的描述令人窒息。史達林的大饑荒政策奪走數百萬人的生命;納粹的種族滅絕計劃,把數百萬猶太人送入毒氣室;而東歐人民在兩股暴政下艱難求生,幾乎無喘息之機。這些並非冰冷的資料,而是一個個血淋淋的故事。

透過這本書,我終於開始理解今日俄羅斯暴力根源的來由。史達林時期的極權與洗腦,深深烙印在俄羅斯及周邊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其影響至今餘波未平。普丁政權,某種程度上延續了史達林模式的變形。在烏克蘭戰爭中,俄羅斯對平民的暴行,與史達林時代對異見者與鄰國的肆意鎮壓,竟驚人地相似。

歷史雖已成過去,但卻是解讀當下的鑰匙。《血色大地》提醒我們,唯有直視並反思這段血淚史,才能理解東歐與俄羅斯之間錯綜複雜的因果糾葛,並看清普丁政權在烏克蘭的種種行徑。這段歷史教會我們:和平來之不易,正義的實現更需要歷經漫長的堅忍與煎熬。正如那片土地的悲劇所訴說的,人類唯有真正銘記過往,方能避免悲劇重演。








《血色大地》中,史奈德設定了三大目標,如同三道鋒利的刀刃,直指歷史真相的核心。

首先,他以嚴謹的態度匯集大量新研究,試圖提供一份「最終且確定」的報告。隨著共產主義瓦解後的檔案解密,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的目擊者紛紛打破沉默,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彙集成完整的拼圖,填補了歷史的空白。

其次,他聚焦於1930年至1945年間的特定區域,專注於那片「血色大地」上的大規模平民屠殺——不僅是猶太人的悲劇,更囊括非猶太受害者。他有意避開對士兵或轟炸受害者的討論,描繪一幅更全面的歷史圖景,讓我們看見烽火連天、生靈塗炭的真實景象。

第三,他致力於糾正大眾對這段歷史的偏頗記憶。西方社會往往把大屠殺與「納粹集中營」、尤其是奧斯威辛聯繫在一起,這些觀點都如盲人摸象,缺乏全貌。史奈德試圖用史實校正這些誤解,讓人們直面殘酷真相。

史奈德從史達林的崛起寫起,揭示這位「老謀深算、心狠手辣」的政治玩家如何以農業集體化為名,釀成大規模飢荒,尤其是在「歐洲糧倉」烏克蘭。饑荒肆虐,農民的糧食與牲畜被徹底掠奪,甚至出現易子而食的駭人現象。孤兒數量暴增,他們的存在如一根道德的最後稻草,象徵著父母拒絕吃掉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場人為災難,至少400萬人因此喪命,宛如人間煉獄。

與此同時,史奈德指出,古拉格勞改營雖是蘇聯的象徵,但真正的大規模屠殺並非發生在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而是集中於蘇聯西部的共和國,尤其是烏克蘭。在這場「血流成河」的歷史中,孤兒哭嚎,生命如草芥,史達林以「鐵血手段」書寫了暴政的實驗報告。

與此同時,希特勒則懷抱「生存空間」的瘋狂野心,把目光投向東歐。他把德國的屈辱歸咎於猶太人,從迫害到屠殺,逐步推動「最終解決方案」。在他的命令下,東歐淪為血腥實驗場,數百萬猶太人被槍殺、餓死或送進毒氣室。

納粹的毒氣中心如貝烏熱茨、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成為大屠殺的地獄之門。雖然奧斯威辛最為人熟知,但它僅是尾聲:在毒氣室全面運作之前,超過一半的猶太受害者已命喪黃泉。這些屠殺多是「直接行刑」,執行者用槍口面對無助的受害者,讓屠殺的殘酷無從遮掩。

史奈德描繪了納粹與蘇聯在東歐的暴行如何交織成一場接一場的地獄劇。在波蘭,兩國根據秘密條約瓜分領土,納粹屠殺猶太人與知識分子,蘇聯則把波蘭軍官押往卡廷森林屠殺。隨著希特勒背叛史達林,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後,屠殺進一步升級,波蘭、烏克蘭乃至整片血地陷入「萬劫不復」的黑暗時期。

紅軍在莫斯科郊外擋住德軍攻勢後,納粹改變策略,轉向全面屠殺。希特勒的瘋狂逐步把這片土地變成猶太人、波蘭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絕命場」,與史達林的飢餓政策形成一個「死亡交響曲」。

《血色大地》改變了我們對這段黑暗歷史的理解。從烏克蘭的饑荒倖存者,到波蘭卡廷的軍官屠殺,再到奧斯威辛後的猶太清洗,每一段記錄都細膩而震撼。史奈德讓我們看到,這不僅僅是歷史數字,而是無數生命用鮮血寫成的悲劇。每一個民族——波蘭人、猶太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甚至蘇聯戰俘——都成為這場地獄劇的受害者。

史奈德在《血色大地》中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這些駭人聽聞的暴行,必須放置於統一的歷史框架下審視。如果我們分開看待這段血淚史,就等於讓希特勒和史達林自己定義他們的「傑作」。這兩位暴君都把東歐這片不幸的土地當作施展霸權夢想的舞台,無情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這裡,留下滔天血跡。

對史達林而言,烏克蘭是「蘇維埃建設」的試金石。他透過集體化與恐怖統治,強奪農民的糧食供應,並清除外國勢力(特別是波蘭)對西部邊境的影響。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史奈德揭示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事實:在1937至1938年的大清洗中,超過十萬波蘭少數民族被羅織為「間諜」而遭到處決,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

而希特勒則把波蘭視為新帝國的基石,計劃掠奪其資源並清除波蘭的民族文化。在德國與蘇聯分贓波蘭的最初21個月內,兩國合力剷除了二十萬波蘭人,以此摧毀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這是一場釜底抽薪式的屠殺,試圖斷絕波蘭未來復興的可能。

希特勒的「死亡工廠」,如奧斯威辛與特雷布林卡,成為納粹恐怖的象徵。而史達林的暴政,則透過持續的流放與屠殺,讓古拉格成為「人間煉獄」的代名詞。這兩個極權政權,彷彿惡魔的兩面,用人性為祭品,在同一片土地上上演了一場「殺戮狂歡」。 


 《血色大地》之所以令人震撼,不僅因為它以細膩筆觸描繪了1400萬無辜生命的消逝,更因它揭示了納粹與蘇聯政權背後驅動暴行的共同邏輯——這些政權以「烏托邦」為名,實行的卻是對生命價值的徹底剝奪。史奈德犀利指出,這兩個體制的核心,就是「剝奪人類作為人類的權利」,把人性視為可以隨意碾壓的工具。

然而,這場歷史的災難並未在二戰結束後畫下句點。東歐依然陷於蘇聯共產主義政權的高壓統治之下。種族清洗、大規模流放、政治迫害如「餘燼復燃」,持續燃燒在這片早已千瘡百孔的土地上。歷史真的吸取教訓了嗎?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問號。

《血色大地》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歷史啟示錄。它提醒我們:當政權以「進步」為名行暴力之實,當人性被徹底剝奪,文明便會急速滑向深淵。這本書以殘酷的史實,警告我們不要輕信那些以偉大理想為幌子的宏大計劃,並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平與尊嚴的價值。

史奈德強調,歷史不應只是「勝利者的凱歌」。納粹的滅絕政策與蘇聯的政治清洗背後,皆有冷酷且有條不紊的邏輯,而非單純的瘋狂。他們的暴行把這片土地變成真實的地獄,理解這些邏輯,是避免重蹈覆轍的唯一出路。

今天,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仍生活在歷史的陰影中。《血色大地》要求我們將那些被壓縮為冰冷數字的生命,重新還原成血肉豐滿的故事,為這片土地贖回尊嚴。這本書既是一份歷史的記錄,更是一面直視人性深淵的鏡子。只有透過這面鏡子,我們才能理解:歷史的殘酷與教訓,不是為了讓我們沉湎於過去,而是為了警醒未來不再重蹈覆轍。

閱讀全文...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科學地正確犯錯








我非常討厭心靈雞湯類的書籍,因為那些雞湯作家不是寫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就是過度簡化複雜的問題,提供大家他們自己私下也未必相信的虛假希望。他們忽視了個人在境遇和狀況上的差異,讓人情感上過度依賴,並且讓無法達到那樣積極樂觀的人自責。更重要的是,這些內容完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無論是心理學還是管理學上的。

例如,「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人人會講,但有多少人真的做到?為何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失敗或犯錯,往往只會讓人一蹶不振呢?

甚至連生成式人工智慧都能輕易生成以下這兩段雞湯式廢話:

「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失敗是無法避免的,但它並不是我們的敵人。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重新審視我們的方法和策略。正如愛迪生所言:『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這種積極的心態,讓我們在面對挫折時,能夠保持堅韌,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有無數次的跌倒和重新站起來。失敗讓我們變得更加謙卑和堅強。當我們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改進,我們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記住,成功並不是終點,而是我們在面對無數次失敗後,仍然堅持不懈、不斷努力的結果。讓我們擁抱失敗,因為它是成功最堅實的基石。」

從情感上和實踐上來說,經歷失敗是艱難的。喜歡犯錯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幾乎不可能。然而,錯誤有時是不可避免的。我的博士班指導教授一再告誡我們,失敗不是成功之母,除非你知道為何會失敗。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學習的難事。

我們需要具體的方法來克服讓我們陷入消極的障礙,處理對失敗的本能厭惡、對失敗不同形式的困惑及恐懼。艾美.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在《正確犯錯:哈佛學者揭開成長心態的關鍵,分辨失敗類型與應對方式,駕馭不確定的未來》Right Kind of Wrong: The Science of Failing Well)一書中,提供了基於研究的見解和有效的方法來應對這些挑戰。






在哈佛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艾德蒙森開始對醫療團隊進行研究。她的研究重點是醫療錯誤的報告系統,目的在了解不同團隊在面對錯誤時的反應和行為。她最初的研究發現,錯誤報告率較高的醫療團隊,其實在臨床績效上往往更優秀。這一發現與傳統觀念相悖,因為人們通常認為錯誤報告率高意味著團隊績效差。然而,深入研究後,她發現,錯誤報告率高的團隊更傾向於開誠布公地討論錯誤,這有助於改進流程和避免未來的錯誤。

艾德蒙森發現,錯誤報告率高的團隊具有更高的心理安全感。這意味著團隊成員可以坦率地承認錯誤,討論失敗,而不必擔心受到指責或報復。這種環境鼓勵持續的學習和改進,從而提升團隊的整體績效。這些發現啟發了她對心理安全的深入研究。她認識到,心理安全是團隊學習和績效的重要前提。在醫療環境中,心理安全可以直接影響病人的安全和治療效果。她把這些見解應用於更廣泛的組織和行業,發展出一套系統的理論,解釋心理安全如何促進團隊合作、創新和績效提升。

基於長期的研究,艾德蒙森鼓勵我們克制隱藏失敗或責備自己的衝動。相反,她提倡區分出有助於我們在新領域取得進步的智慧型失敗,與可能造成浪費甚至破壞性的基本型和複雜型失敗。幸運的是,後者通常也是可以預防的。

要理解為什麼失敗是可能的結果,我們首先必須接受一個基本事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換句話說,人為錯誤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即使是追求完美的阿宅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接受錯誤是學習的第一步,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處理錯誤與失敗之間的關係。

許多失敗的原因在於錯誤沒有及時糾正。學習為防止未來類似錯誤並減少可預防的失敗提供了機會,它有可能防止傷害和損失。在最好的情況下,失敗是夠小的、有意義且啟發性的,當失敗帶來學習和行動,從而帶來更好的長期結果時,失敗可能是一件好事。

那麼,我們要怎麼知道哪些錯誤該不該犯呢?在《正確犯錯》中,艾德蒙森重新定義並區分了三種類型的失敗:

智慧型失敗:這是「正確犯錯」,能提供有價值的新知識並帶來發現。
基本型失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但效率低下,通常會導致時間、精力和資源的浪費。
複雜型失敗:由多種原因造成,這些原因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互動。

《正確犯錯》的第二部分,艾德蒙森介紹了如何戰勝本能和自我局限、應對不同失敗情境與後果、建立系統思維與設計策略,以及如何在面對失敗時成長進步的最新想法。她深入探討了從失敗中學習的心理學困難,並根據她作為社會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研究員的工作經驗,提供了應對失敗的框架和經驗教訓。

雖然減少生活和工作中的錯誤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但完全避免失敗卻並非必要。錯誤是指無意中偏離預先指定的標準、程序、規則或政策,而失敗是指未達到預期結果的後果。並非所有的失敗都是壞事。有些失敗確實很糟糕,可以且應該盡可能預防。透過保持警覺、培訓和團隊合作,錯誤可以減少到接近零。但也有些是實驗不可避免且有用的結果,這些失敗能帶來無法透過其他方式收集的寶貴新知識。

艾德蒙森鼓勵我們以正確的方式面對失敗,設計最有可能產生學習效果的實驗,並且以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的方式進行。簡而言之,失敗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預期它會發生,我們應該考慮到,失敗是可以承受的選擇。當失敗發生在新領域,追求某個目標時,它就是明智的,尤其是在有理由相信嘗試可能有效的情況下。此外,實驗的規模應適當地控制,以免造成不當的財務、聲譽或安全風險。聰明的失敗是一種正確的錯誤,為創新、冒險和成功提供了關鍵的推動力。

艾德蒙森解釋,成功地面對失敗是困難的,因為我們對失敗感到厭惡,對自己正在經歷的失敗類型感到困惑,並且害怕社會恥辱。對失敗的自發性厭惡,使我們不願意仔細分析和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還錯誤地認為,人們從成功中學到的東西比從失敗中學到的更多,這讓我們甚至懶得嘗試。加上,對與他人分享失敗的尷尬限制了我們的學習能力。這些厭惡是自然的,但我們可以透過將失敗重新定義為學習的機會來將其最小化。釐清失敗類型可以解決困惑,理解恐懼則需要我們澄清其來源並調整認知偏誤。

如果負責測試一項新的創新,我們很可能希望它能成功。確保一切順利是很誘人的,即使這意味著你對創新的測試遠遠不能代表真實的操作條件。艾德蒙森指出,一家電信公司對新技術進行了完美的測試後,卻在新服務推出時遭遇慘敗。這是因為沒有在全面啟動之前發現需要修復的漏洞,讓公司及其客戶失望。相反,組織需要制定激勵措施,激勵專案領導者確保學到足夠的知識並做出足夠的改變,以便大規模啟動創新取得巨大成功。一個有效的測試應該遇到一些智慧型失敗,這些失敗會產生寶貴的資訊,幫助計畫準備好迎接黃金時段。

諾貝爾獎得主、頂尖運動員和技術創新者比大多數人更頻繁地失敗,而不是更少。沒有他們的失敗,就不可能有非凡的成功。他們願意承擔明智的風險,並且深知其中一些最終會失敗。他們樂於追求成長,對可能發生的事情充滿好奇。

獲得高品質的回饋是生活中最具挑戰性的方面之一。學習何時傾聽、何時說謝謝並繼續前進是多年的難題。回饋可以分為沒有回饋、良好的回饋和不良的回饋。當我們尋求回饋時,通常不會要求提供足夠清晰、可操作的回饋,這需要我們創建安全性並進行事後檢討,從而獲得真正的見解。

東亞文化中,失敗常常被視為一種羞恥和丟臉的象徵。這種觀念深植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從小到大,小阿宅被要求在學業上取得高分,進入名校,取得高薪工作,這些目標基於一個狹隘的成功定義。失敗被看作是偏離這些既定目標的表現,會帶來社會和家庭的巨大壓力。

東亞的教育體系非常注重競爭和成績。學生在學校裡被灌輸追求完美和避免錯誤的觀念,這使得他們對失敗有著強烈的恐懼感。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影響學生時期的心理,還會延伸到成年後的職場和生活中,使得人們對於冒險和創新有較高的心理障礙。

還有,東亞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往往集中在學業成就、職業地位和財富積累上。這種狹隘的成功定義導致人們害怕偏離主流路徑,因為這樣做可能會被社會視為失敗者。這種價值觀使得個人不敢輕易嘗試新事物,因為失敗可能帶來難以承受的社會壓力。

台灣的經濟環境中,中小企業占據了主要地位。這些企業通常資源有限,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失敗的代價可能更加嚴重。這種經濟結構讓企業和個人在決策時更加謹慎,因為失敗不僅意味著財務損失,還可能導致企業倒閉或個人事業的毀滅。

雖然台灣政府在推動創新和創業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但相比一些歐美國家,台灣的政策和支持系統可能還不夠完善。政府對於失敗的容忍度和資助創業的政策力度,直接影響企業和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政府提供更多的保護措施和資金支持,可能會減少對失敗的恐懼感。

相比一些更重視個人創新和冒險精神的國家,台灣的文化顯得更加保守。例如,在美國,創業文化鼓勵試錯和失敗,視其為成功的必經之路。失敗被認為是學習和成長的一部分,這使得美國的創業者更敢於冒險。而在台灣,失敗往往被視為個人能力不足或決策失誤,這導致人們不敢輕易嘗試新的挑戰。

假如能夠進一步改變對失敗的態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將有助於創造一個更加多元和創新的社會,推動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如果我們相信改變不可避免,真正相信和善用「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該如何迎接智慧型失敗、防範基本型失敗、警惕複雜型失敗,並且不畏失敗呢?《正確犯錯》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羽毛、鳥喙和其他——關於鳥類的黑科技






在我的學生時代,從未想過自己會與鳥類結下不解之緣。因為在生命科學系中,很少有科學家選擇鳥類做為模式生物。所以,直到博士後研究時,我才開始學習有關鳥類的一切知識。當時我在李文雄院士的實驗室,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鍾正明院士合作,開啟了鳥類演化基因體以及鳥羽和鳥喙的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迄今實驗室研究過的鳥類包括家雞、家鴨、番鴨、鴛鴦、家鵝、虎皮鸚鵡、十姐妹、錦花雀、埃及聖䴉等。

每當我們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很難不為之驚歎。鳥羽是讓一切成為可能的關鍵結構——它們不僅是飛行的工具,還提供保暖和保護功能,幫助鳥類適應各種環境。不同鳥類的鳥羽結構各異,以適應不同的功能需求。羽毛的顏色和圖案在鳥類的求偶、偽裝和社會行為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透過研究鳥羽的發育過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顏色、圖案和功能,如何隨時間演化在基因層面上受調控。鳥喙形態的多樣性同樣也反映著鳥類飲食習慣多樣性。想像一下,一隻啄木鳥可利用其堅硬的喙輕鬆地啄開樹皮,或者一隻蜂鳥用其細長的喙深入花蕊吸取花蜜。不同形態的鳥喙使鳥類能夠適應不同的生態位,例如捕食昆蟲、啄木或濾食水生植物。研究鳥喙的發育和形態變異,可以了解這些適應如何在演化過程中出現,並在基因層面上被調控。

鳥類的世界充滿了驚奇和奧秘。透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我們能夠深入理解這些美麗生物的演化過程和生存策略。這種探索不僅滿足了我們對自然的好奇心,還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啟發更多的科學發現。

自恐龍滅絕後的演化奇蹟

做為一位享譽國際的美國鳥類學家、自然歷史插畫家及作家,大衛.希伯利(David Allen Sibley)在他的著作《身而為鳥》What It's Like to Be a Bird)中指出,鳥類比他曾經知道的更豐富、複雜且深思熟慮得多。他的鳥類圖鑑和觀鳥指南深受賞鳥人士和專業人士的推崇。希伯利的父親是耶魯大學著名鳥類學家弗雷德.希伯利(Fred Sibley),因此他自幼受到家庭的深刻影響,在成長過程中對鳥類學和自然觀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希伯利最著名的作品《希伯利鳥類指南》(The Sibley Guide to Birds)於2000年出版,迅速成為北美最具權威和最全面性的鳥類圖鑑之一。這本書包括數千幅手繪插圖,詳細描述各種鳥類的特徵、習性和分佈。他的插畫以其精細、逼真和富有教育意義而著稱,他對鳥類細節的捕捉和描繪不僅具有科學價值,同時也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希伯利的作品不僅推動鳥類學的研究和普及,還間接激發了無數人對自然世界的興趣和熱愛——由於推廣鳥類學知識可以提高大眾對自然保護意識。另外,他精確的插圖和詳盡的文字描述,幫助了無數觀鳥愛好者更加認識和識別鳥類。由於在鳥類學和自然插畫領域的卓越貢獻,希伯利獲得了多項榮譽和獎項,成為博物學界的重要人物。

《身而為鳥》是一場心靈和視覺的盛宴。希伯利在鳥類世界探索前所未有的深度,帶我們深入這些神奇生物的生活。書中的知識對愛鳥人士來說無比珍貴。我們也因此了解,自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後,身為獸腳目恐龍後代的鳥類為何能存活下來,並演化出超過1萬種不同的鳥類,來適應地球上各種生態棲位,發展出許多生理和行為機制。

希伯利在這本書所展現的藝術天賦,也是閱讀這本書的一大樂趣。他的野外指南同時描繪鳥類顯著的野外標記和「個性化」的圖像而聞名。在本書,他的整版肖像畫擺脫傳統上繪製的識別細節,既有豐富的色彩和能量,且沒有失去他標誌性的線條清晰和精確。

圖文並茂的了解一隻鳥和它的生活圈

《身而為鳥》分為九個章節。但這本書的內容並非以線性閱讀設計,而是讓讀者隨意翻閱,讓不同的主題激發與彼此聯繫,甚至帶來意外的發現。儘管如此,這本書的結構依然非常嚴謹,每章節都與其他章節互相關聯,使好奇的讀者能夠深入探尋鳥類的築巢行為、骨骼系統或鳥羽等主題。

《身而為鳥》涵蓋了廣泛的鳥類相關主題,包括演化、羽毛、色彩、變異、感覺、運動、生理、遷徙、食物及覓食、生存、社會行為、鳥和人類、生態學及鳥類保育、鳥類所面對的威脅。這些主題以類似投影片講義的大綱模式組織,每頁的文本和插畫完美結合,讓讀者能夠輕鬆地瀏覽,在〈鳥類選輯〉這章的每個跨頁,都包含左側的整頁鳥類肖像和右側的文字與插圖組合。正因為作者和插畫家是同一人,這些插圖和章節標題、鳥類識別和鳥類事實註釋完美結合。讓讀者能獲得閱讀的樂趣,也能享受視覺的饗宴。

希伯利在書中詳細描述了鳥類的行為和生物學。例如,他提到山雀這種小型鳴禽會利用推理來選擇最合適的種子,而不是自動選擇最大顆的種子,因為具有高脂肪含量和大量卡路里的小種子,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當鳥類發現附近有掠食者時,牠們可能會選擇在當晚進食,以儲存充足的能量,隨時飛離險境。

關於其他鳥類的冷知識

《身而為鳥》也融入了許多關於鳥類令人驚奇的小趣事。例如,火雞在沒有牙齒的情況下,如何在肌肉發達的砂囊中壓碎整個核桃;小天鵝保持著鳥類羽毛數量最多的記錄多達2萬5000根,其中八成長在頭頸部。山雀父母一天可能會收集1000隻毛毛蟲來餵養雛鳥,這些細節都展示鳥類生活的豐富性和複雜度。此外,希伯利也詳細描述了鳥類如何思考和做決策。例如,白鷺鷥獵捕魚類時,如何對光線和深度進行複雜的計算以準確地捕捉獵物。此外,他也探討了鳥類伴侶間如何聯繫情感,儘管大多數鳥類伴侶只會在一個繁殖季節內維持關係;書中還描述了鳥類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和外觀變化。例如,雄性金翅雀在夏天的鮮豔黃色和冬天的單調顏色之間的轉變,以及不同鳥類物種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外觀差異。

希伯利鼓勵我們保持好奇心,成為積極的觀察者,並建議透過畫草圖、做筆記、寫詩或拍照來深入了解鳥類的行為和特徵。《身而為鳥》提供了許多教育和探索的機會,讓我們不僅能學到豐富的鳥類知識,還能在觀察中發現更多的驚喜。

《身而為鳥》展示了鳥類世界的美麗和複雜。希伯利的精湛插圖和深入研究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更加了解,進而欣賞這種在地球上的神奇生物。這本書不僅適合賞鳥新手,也為各級的賞鳥人士提供了豐富的資訊和見解,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分享的好書。如果讀者對於迷人的鳥羽愛不釋手,另外也推薦由日本的藤井幹、松橋利光和舘野鴻三位作者合著的新書《世界最美的鳥類羽毛圖鑑:從圖樣、顏色到形狀一窺鳥的絕美姿態》(世界の美しき鳥の羽根 鳥たちが成し遂げてきた進化が見える 第2版)。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4年第269期7月號】

閱讀全文...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從洞窟裡的壁畫,探索人類的星空演變圖






上一次看到滿天繁星是什麼時候的事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凌晨3點多在美國加州國家公園,酷愛登山的博士班指導教授及實驗室夥伴,把我從帳篷裡拖出來欣賞銀河壯闊的星空,那美景真是讓人心醉。

雖然我們的星空不會像科幻作品《三體》裡那樣被智子(Sophon)操控對人類眨眼,但星空為我們帶來多少宇宙的訊息呢?現在,即使是鄉村也難得見到繁星,但我們的心靈仍不時和它們有所連結。否則,為什麼星座運勢的相關訊息幾乎無孔不入呢?

十二星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時期。他們根據太陽、月亮和行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路徑(黃道帶)把星空劃分為若干區域,並賦予這些區域神話中的生物或英雄名稱。古希臘人不僅繼承了巴比倫的星座系統,還與希臘神話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個更加系統化的星座編排,固定了十二星座以對應黃道帶上的12個月份。隨後,在羅馬時期,這些希臘星座仍被繼承並賦予拉丁名字,至今仍廣泛使用。占星學就是利用十二星座的位置和運行來解釋並預測人類的性格和命運。

源自於古代天文觀測的占星學

占星家需要精確的天文資料來進行預測,他們詳細記錄了行星運行、月食和日食,這些記錄為後來的天文學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無論是透過神話、宗教還是科學,古人都試圖解釋並理解頭頂上的星空。投入的心力不僅豐富人類的文化遺產,也為現代天文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身為無可救藥的地圖愛好者,布魯克希欽(Edward Brooke-Hitching)近年出版的《天空地圖:瑰麗星空、奇幻神話,與驚人的天文發現》The Sky Atlas: The Greatest Maps, Myths, and Discoveries of the Universe),是一本充滿歷史性視覺元素的天文學作品。書中收集了自亞里斯多德到愛因斯坦時代,以及最新的星際探索的各種宇宙圖、故事、繪畫與器物,展示了人類對天空和宇宙的想像與發現。




《天空地圖》結合了神話與科學,深入探索人類對天空的迷戀。尤其是書中的圖像非常震撼人心——從古老洞穴壁畫到超高解析度的影像,都展示了人類對宇宙的癡迷,這不僅展示了美麗的星圖故事,更是關於視覺化圖表的歷史,從天文學和天體製圖學,交織了天文學發現、傳說和被遺忘的歷史篇章。既是一部豐富有趣的星空大全,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觀察星空的歷史、科技進步以及文化交融的記錄。

除了地圖,布魯克希欽還細心講述與圖表相關的神話故事和天文發現,讓我們理解到圖表不僅是科學的呈現,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和神話意義。《天空地圖》的第一章「古代的天空」始於史前時期,當時不同地區的人們首次嘗試解釋地球之上的宇宙。據信,最早的星圖是於法國南部拉斯科洞窟(Lascaux Cave)裡的昴宿星團(Pleiades),又稱為七姊妹星團。古巴比倫人是最早系統化記錄天文現象的文明之一,他們用泥板製作詳細的星表和天文日誌,以記錄日月食、行星運行軌道以及其他天文事件。這些記錄至今對研究天體週期仍至關重要。

古代的天文地圖常與神話緊密相連。在古埃及,天狼星(Sirius)會在尼羅河泛濫前出現,因此被認為是預示著豐收伊西斯女神(Isis)的象徵。古希臘人把眾神的故事織入星座之中,包括赫克力斯和阿波羅等。在中國古代政治和文化,則以「天命」這個概念為核心——中國的皇帝被視為「天子」,意指天命之子,而他們統治國家的正當性是由「天」這種超自然力量授予的。中國古代的星官系統不僅觀測天象,還與皇權治理緊密結合,反映天人合一的思想。皇帝和朝廷經常根據天象制定政策,這些預測會影響農業、戰爭等關於國家決策。

從黑暗時代到科學的天空

隨著時代的演進,天文地圖也開始加入更精確的技術與更廣泛的天文知識。第二章「中世紀的天空」主要探討伊斯蘭和歐洲的天文學,也簡要回顧了中美洲地區例如印加、馬雅和阿茲提克文明的天文學發展。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公元二世紀撰寫的《天文學大成》(Almagest)詳細描述地心說,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繞著地球運行。這個理論在中世紀被廣泛地接受和傳播。

中世紀的歐洲,仍處於所謂的「黑暗時代」,這時的伊斯蘭學者在天文學、數學和哲學領域有較進步的發展,他們融合了古希臘的知識和自身的創新,形成獨特的學術傳統。著名的敘利亞天文學家巴塔尼(al-Battani)和波斯天文學家拉赫曼蘇菲(Abd al-Rahman al-Sufi)這兩位對天文觀測和星圖繪製有重要貢獻。而阿拉伯天文學家則修正和擴展托勒密的地心說,再把這些知識傳回到歐洲。

接下來第三章「科學的天空」,涉及許多天文愛好者所熟悉的話題,包括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和牛頓。哥白尼的貢獻不僅重新定義人類對宇宙的理解,也意味著科學方法從立基於哲學和神學的推理,轉變為從觀察和運用數學的推導驗證。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讓星圖得以大量印刷並傳播。德國律師拜爾(Johann Bayer)身兼星圖繪製師,他的《測天圖》(Uranometria)是第一部包含所有當時已知星座的星圖集。當時翻譯並出版了許多重要的天文學著作,例如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以及克卜勒和伽利略的著作,這些書籍在歐洲廣泛傳播,促進了天文學知識的交流和發展。

如何探索沒有疆界的星空

到了近代,天文星圖也見證了科技進步,例如使用望遠鏡和探測器進行太空觀測。在最後一章「現代的天空」,追蹤了從19世紀中葉至近代的發展,包括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目前正在火星上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接近太陽運行的帕克太陽探測船(Parker Solar Probe)、探索太陽系邊緣的庫伯帶(Kuiper belt)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以及於2021年12月發射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每個階段都反映當時天文學的科學成就和宇宙觀。

在這些高科技的望遠鏡和探測器的加持下,星圖更加精準,開始描繪了更遙遠的星系和星雲,並把宇宙理解為一個持續擴張的動態空間。此外,現代科技例如電腦繪圖和衛星測繪技術,使我們能建構出涵蓋整片夜空的詳細三維模型,這些模型不僅用於學術研究,也成為普及天文學的重要工具。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藝術家和天文物理學家伊瑪拉(Nia Imara)在本期撰寫〈握在手中的分子雲〉(參見48頁),便是結合科學與藝術,探索了我們無法觀測到的分子雲結構。她利用3D列印技術,來創建分子雲的物理模型,讓那些我們難以藉由望遠鏡觀測的神秘分子雲結構,變得直觀且容易理解。如果布魯克希欽再晚幾年撰寫本書,說不定這顆3D分子雲模型,也會成為書中內容之一。

《天空地圖》中精采的敘述,布魯克希欽不僅告訴我們天文地圖的技術發展,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這些地圖如何記錄人類對宇宙中無窮奧秘的理解和想像,並且把科學的發現與文化、故事編織成一部關於星空的敘事詩。對於愛好歷史、天文學、藝術及文化的讀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典,值得一讀再讀。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4年第268期6月號】

閱讀全文...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當天堂發售時的太空商業時代






小時候,我最崇拜的職業之一就是太空人。雖然我連走路都會莫名其妙地仆街,當然知道這絕不是我未來的志向,但我一旦遇到沒聽過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阿宅,肯定會(白目地)向他們滔滔不絕地曉以大義介紹這個(曾經)偉大的機構。

到了美國加州念博士班後,我決定如果有機會到東岸的佛羅里達或德州休斯頓,一定要去參觀一下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或休斯頓太空中心(Space Center Houston)。這兩個地方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空迷的朝聖地。






終於有一年,我到休斯頓參加研討會,滿懷期待地計劃著要去休斯頓太空中心。然而,當我詢問那些曾經去過的阿宅朋友時,去過的都說讚⋯⋯哦不⋯⋯爛。有阿宅甚至說,如果我還想對NASA保有一絲敬意,最好不要參觀休斯頓太空中心,因為那裡只會讓你看到一個過氣的官僚養老機構。這些話讓我大失所望,最終打消了念頭。

然而,現在我卻有些後悔沒去成。儘管我沒親自去,但從許多新聞、文章和書籍中了解到,NASA確實已經過氣了。如果當時去了,說不定我還能加油添醋地火上澆油呢。這些失望,其實源於NASA曾經的輝煌,照耀著眾多理工阿宅熾熱的心,只是我們都為NASA後期的不思進取感到恨鐵不成鋼的惋惜。

從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1),到1969年美國成功登月,僅僅用了不到十五年的時間。十年後,美國開始定期發射載人太空梭任務。冷戰時期是美國太空技術的鼎盛時期,然而這種榮耀在此後逐漸褪色,接下來的三十年裡,NASA步履蹣跚,鮮少在主流媒體上看到他們的創意突破,反而是不少失誤和意外。這讓曾經崇拜NASA的我們,心中不免感到一絲惋惜和失望。

提到NASA以外的太空飛行,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這家公司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將載人火箭送入太空,並定期執行NASA的任務。雖然SpaceX和馬斯克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但這也導致我們對過去15年來私人太空產業的其他進展知之甚少。

艾胥黎.范思(Ashlee Vance)的新書《太空商業時代:馬斯克引發的太空經濟革命》When the Heavens Went on Sale: The Misfits and Geniuses Racing to Put Space Within Reach)為我們揭示了這一轉變。他之前曾撰寫過馬斯克的傳記《鋼鐵人馬斯克:從特斯拉到太空探索,大夢想家如何創造驚奇的未來》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在此過程中和馬斯克結下不少梁子。這次,他在嗑大麻之餘,深入探索了這個不斷變化的航太工業,展示了矽谷阿宅如何憑藉資金挑戰老派太空組織,追求太空夢想。






馬斯克創立了SpaceX,大家認識到太空旅行可以由非政府組織運作。SpaceX的Starship計畫是其未來太空探索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火星殖民和其他深空任務。在過去幾年中,SpaceX多次進行Starship原型的測試飛行,包括高空試飛和軟著陸測試。特別是在2024年6月,SpaceX進行的第四次測試飛行中,Starship成功完成發射、再入和海面軟著陸,這標誌著該計畫的重要進展。這次測試的成功不僅展示了Starship的技術潛力,也為未來的月球和火星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是SpaceX的主力火箭,以其可重複使用性和高效能著稱。過去幾年中,獵鷹9號火箭頻繁執行商業發射和國際空間站(ISS)補給任務。2024年6月7日,獵鷹9號火箭完成了第三百次成功著陸,這一里程碑進一步鞏固了SpaceX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上的領先地位。這意味著SpaceX不僅在技術上穩步前進,也在經濟上實現了巨大節省。

SpaceX的Starlink計畫目的在利用低軌道衛星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服務,特別是那些偏遠和服務不足的地區。自推出以來,Starlink 衛星星座的規模迅速擴大。截至2024年,Starlink 已經部署了超過六千顆運行中的衛星,提供全球覆蓋,展現了SpaceX的技術實力和在全球通訊市場中的巨大潛力。

Dragon太空船是SpaceX用於載人和貨運的主要載具。在過去幾年中,SpaceX持續進行Dragon太空船的載人飛行任務,尤其是與NASA合作的商業載人計畫(Commercial Crew Program)。這些任務不僅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和物資,還展示了Dragon太空船在商業太空飛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即便如此,太空探索仍然昂貴:發射火箭需要數百萬美元。不過,如今太空市場正在蓬勃發展,許多製造小型衛星和小型火箭的公司正在為地球帶來技術革命。范思在《太空商業時代》中描繪了三個火箭製造商和一家衛星公司的故事,揭示了新太空競賽的全貌。

與NASA文化的拖延和高成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矽谷的私營公司以低廉的價格和快速的開發周期佔領了太空的最後前沿。范思描繪了這種文化轉變,展示了私營企業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推動太空技術的進步。他透過對這些創始人和其他相關人物的廣泛採訪,深入了解他們的運營狀況,從印度到紐西蘭,甚至冒死前往烏克蘭,探尋他們的故事。

《太空商業時代》中的關鍵人物之一是天文物理學家兼高級軍事科學官員彼特.沃登准將(Simon P. Worden)。他因挑戰官僚體制而被下放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這個曾經是太空創新搖籃,卻變成了有前途想法的墳墓。他聚集了一批年輕阿宅工程師,採用簡單、便宜的原則推動太空計畫,形成了與傳統NASA文化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他倡導與商業公司和國際夥伴的合作,推動了許多開創性的太空技術和計畫。

沃登在離開NASA後,成為了「突破攝星計畫」(Breakthrough Starshot)的執行董事。這項創新計畫由俄裔以色列企業家、風險投資者及物理學家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資助,目標是發射奈米級探測器到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這些奈米探測器將配備超薄的光帆,並使用地面上的強大雷射陣列提供動力。雷射束將加速這些光帆至接近光速,使其能在大約二十年內抵達距地球約4.37光年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

在沃登提拔的後進阿宅工程師之中,英國阿宅物理神童兼太空專家威爾.馬修(Will Marshall)成為了他們的非正式領導者。他們住在矽谷的一間集體住宅中,被稱為「彩虹大廈」,開始研究最小的衛星──鞋盒大小的裝置,最終稱之為「鴿子」(Dove)。馬修後來創辦了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透過一系列微型衛星構成的網路,實現了對地球的持續監控。由於技術進步,衛星變得更小、更便宜,而發射它們的火箭也縮小了尺寸,導致繞地球運行的衛星數量迅速增加。

在過去的幾年裡,小型衛星(Small Satellites)從太空探索中的新奇事物變成了主力選手,改變了我們觀察地球、通訊、科學研究和國防安全的方式。這些小巧而高效的衛星正在各個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然而,這種激增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擔心會阻礙天文學並增加太空中的碰撞風險。

范思在《太空商業時代》中詳細介紹了行星實驗室以及三家火箭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艾斯特拉(Astra)和螢火蟲航太(Firefly Aerospace)。這些公司各具特色,無不試圖成為下一個SpaceX。范思採訪了這些公司的關鍵人物,深入了解他們的獨特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故事。

行星實驗室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PhoneSat計畫開始,發展成為地球成像領域的領導者。這家公司建造微型、壽命較短的衛星,每年拍攝地球上每個地點超過四百萬張照片。這些衛星組成了一個網路,可以對地球上任何地方進行模式追蹤和每日更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行星實驗室需要能夠定期用小型火箭在低地球軌道的放「鴿子」,以便每天都在為全球繪製地圖。

紐西蘭阿宅彼得.貝克(Peter Beck)是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的創始阿宅,從一名洗碗機製造商的技術員,成為了引導一個國家航天計畫的重要人物。當美國航太公司拒絕他時,他在紐西蘭啟動了一項航太計畫。火箭實驗室透過其高效的火箭和創新的發射服務,迅速成為小型衛星市場中的佼佼者。公司不僅降低了進入太空的成本,還推動了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展。

艾斯特拉(Astra)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阿拉米達的私營航太公司,專注於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公司成立於2016年,目標是降低進入太空的門檻,為全球客戶提供經濟高效的發射解決方案。范思從艾斯特拉成立初期開始接觸,擁有內部訪問權,記錄了公司從初具規模到建設、再到崩潰的過程。《太空商業時代》中還包括了創辦阿宅克里斯.坎普(Chris Kemp)的生活故事,增添了真實感和個人色彩。儘管取得了一些成功,艾斯特拉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技術故障和發射失敗等問題。

《太空商業時代》最後介紹了螢火蟲航太(Firefly Aerospace),重點講述了湯姆.馬庫希克(Tom Markusic)和麥斯.波利科夫(Max Polyakov)的故事。馬庫希克曾在SpaceX和維珍銀河工作,而波利科夫則是一位把兩億美元資金投入螢火蟲航太計畫的烏克蘭企業家。他們的合作和衝突成為了書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波利科夫致力於幫助祖國烏克蘭,但美國的航太事業仍屬於美國阿宅,不論投入多少努力和資金,他的身份仍被美國政府質疑。然而,在波利科夫的努力下,美國在小型運載火箭市場上多了一位重要的參與者。

《太空商業時代》還多處提及美國航太產業中,國防和國家安全問題導致的對外國企業和阿宅工程師的嚴格限制,像是貝克原本被視作紐西蘭的創業模範,但為了符合美國法規,被迫把公司設立在美國加州,即使紐西蘭是和美國共享情報資訊的五眼聯盟之一。

這些措施目的在保護敏感技術和資訊,防止它們落入潛在敵對國家的手中。例如,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是美國政府用來控制和限制防禦相關技術出口的主要法規。ITAR規定,任何涉及國防技術的出口、進口、銷售和轉讓都需要得到美國國務院的許可。這意味著,涉及火箭、衛星等航太技術的出口需要遵守嚴格的規定,外國企業和阿宅通常不能接觸這些技術。

此外,外國直接投資委員會(CFIUS)負責審查外國投資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風險。特別是在航太領域,CFIUS尤其關注外國企業對美國航太公司的投資,確保不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國防部(DoD)也對涉及國家安全的技術有額外的監管要求,監督和管理一些最敏感的航太技術,包括衛星通訊和加密技術。任何在這些領域工作的外國企業和阿宅都需要接受嚴格的背景調查和審查。

總的來說,范思的《太空商業時代》帶領我們走進了一個充滿樂觀主義和創新精神的世界,挑戰了對太空商業化的悲觀態度。這本書不僅記錄了新太空競賽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太空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轉變。他深入探討了這些阿宅先驅者的故事和奮鬥歷程,讓我們不僅了解他們的成就,還能感受到他們背後的智慧和勇氣。他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新太空企業家的冒險旅程,展示了他們如何憑藉DIY精神推動太空技術的進步,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希望和挑戰的太空商業化藍圖。

對於任何對太空產業或者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朋友,這本書都是必讀之作。隨著新一代阿宅企業家的不斷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太空的未來將更加光明和充滿機遇。這本書提醒我們,在太空產業,瘋狂不見得會成功,但不瘋狂絕對不會成功。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人工智慧教母李飛飛帶你走進的AI視界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有太多重大突破了,其中的風險和倫理議題已成為科學界的熱點辯論,就像一場科技版的《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這些辯論充滿了道德爭議、風險預測和未來猜想,讓阿宅不禁思索:AI究竟是人類的救世主,還是終結者?

無論如何,讓學生熟練運用各種AI工具,可能是學校中最重要的一門功課!想要深入了解AI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李飛飛的《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人工智慧黎明時的好奇心、探索與發現》絕對不容錯過。這本書宛如一場AI的史詩冒險,帶領讀者從早期的科幻夢想一路穿越到現實中的技術奇蹟。而李飛飛,則彷彿是AI界的愛麗絲,帶我們穿越科技的兔子洞,探索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奇幻世界。

李飛飛被譽為「人工智慧教母」,她的工作不僅讓機器能「看見」世界,更讓我們「看見」了AI的未來。她的研究讓演算法從零開始學會識別貓、狗,甚至能區分香菜和青蔥。這一切背後,是她在史丹佛大學和Google AI實驗室的不懈努力和創新精神。《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The Worlds I See: Curios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t the Dawn of AI)讓我們看到她如何從中國四川成都市的一個普通女孩,成長為AI界的女中豪傑。

李飛飛是史丹佛大學的電腦科學教授,發表過三百多篇科學論文,曾任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李飛飛的先生西爾維奧(Silvio Savarese),也是一位著名的電腦視覺專家,他們長期分居美國兩個不同城市後,目前他也在史丹佛大學擔任教授,目前兩人育有一子一女。他們共同在AI和電腦視覺領域有許多合作和貢獻。

在AI發展的低谷期,李飛飛克服了資源和人才的不足,專注於機器視覺的研究並推動了深度學習的突破。她的研究讓演算法能夠看見並理解世界,大數據的應用價值也因此得以顯現。這本《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既是她的個人回憶錄,也是人工智慧(她建議中文應譯作「人工智能」,但本文仍使用台灣慣用的「人工智慧」)的歷史,描繪了AI科學的成熟過程和她作為科學家的成長經歷。

在《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的開頭,李飛飛分享了她在2018年美國眾議院科學、太空與技術委員會作證前的經歷,反思AI在社會中的作用。她強調,推動AI發展的動力必須以人類利益為中心。書中不僅講述了人工智慧的歷史,也描述了李飛飛的移民經歷,展現了她在新國家的奮鬥與成長。這段個人經歷使她的成就更加感人,彰顯了她的勇氣和堅韌。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中,李飛飛以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她在中國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以及她對物理的熱愛。1976年出生於北京的她,在四川成都長大,十二歲時,父親遠赴美國。移民美國後,經歷了從中國中產階級到美國貧困生活的艱難轉變。她的成長故事從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開始,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苦難,但父親自由奔放的性格和母親堅定的學術追求對她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92年,年僅十五歲的李飛飛和母親搬到美國,與父親團聚,並在紐澤西帕西潘尼定居。雖然父母均為在中國完成高等教育,但因不諳英語,在美國不能從事工程師或科學研究工作;父親曾做過照相機修理工,母親曾做過收銀員。她展現了非凡的毅力,在經濟拮据和語言障礙中堅持學業。她完成高中學業的同時,在中餐館打工補貼家用,還經營家族乾洗店。雖然面臨重重困難,但在高中數學老師薩貝拉的幫助下,她重拾信心並成功申請上普林斯頓大學。父母以身作則,引領她走向科學之路。她最終成為AI領域的領軍人物,並致力於以人為本的AI發展,這成為她的使命。

李飛飛在成為AI專家之前,對物理學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對宇宙和時間的本質問題充滿好奇。她的科學旅程從對物理學的熱愛開始,逐漸轉向對大腦和視覺系統的研究。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物理學時,她獲得了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神經科學實驗室實習的機會,參與了研究貓對視覺刺激的神經反應。這段實習經歷激發了她對大腦運作的濃厚興趣,尤其是神經元如何產生高級意識和感知。

隨後,李飛飛在加州理工學院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專注於神經科學和電腦視覺的跨領域,研究了視覺如何將複雜的光、顏色和形式轉化為我們能夠用語言描述的離散概念。2003年,她發表了第一篇研究論文,這使她和導師意識到訓練資料集的重要性。隨著研究深入,她開始關注人類和機器智慧的問題,最終轉向AI領域。他們擴展資料集,創建了「Caltech 101」,這是後來ImageNet的基礎,推動了深度學習革命。

資料的概念對於李飛飛的工作至關重要,她相信資料是驅動機器學習的核心。她的研究團隊發現,人腦中的視覺識別過程是從一般到具體的逐步轉變,這啟發他們為電腦提供一組全面的示例,以幫助機器學習。她詳述了ImageNet的誕生過程。2007年,她帶領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開始創建有史以來最大的機器學習資料集,這項工作於2009年完成。ImageNet資料庫和大規模視覺辨識挑戰賽推動了深度學習革命,成為現代AI的重要貢獻之一。

李飛飛強調,AI既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用來做壞事。科學家需要探索AI的潛在問題,比如偏見。她呼籲社會想出監管技術的方法,並認為技術發展快於治理模式是不可避免的。她也承認ImageNet存在偏見,並包含不安全或有害的照片,這導致AI系統出現偏見和有害結果。她強調需要不同的聲音來指出這些缺陷並改進技術。她和團隊在2017年左右採取了措施來消除這些偏見。

李飛飛的故事展示了在快速發展的AI領域中,對風險和倫理的關注,以及科學家的個人成長經歷如何交織在一起。她強調AI發展必須顧及人性尊嚴,並認為AI已成為眾人的責任,我們需要共同確保AI應用能帶來更多人類福祉。她堅信有效的人類學習需要教育,她的高中數學老師薩貝拉對她的教育和職業發展影響深遠。2017年,她共同創立了AI4All,目的在為高中生,特別是女孩、有色人種學生以及來自移民家庭或低收入社區的學生提供培訓。








受到母親健康問題的啟發,李飛飛開始思考AI在醫療照護中的實際應用,致力於醫療保健AI系統的研究,並與史丹佛醫學院合作開發「環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她的實驗室研究如何使用智慧攝影機和感測器來增強人類護理人員的工作,提供警報和預測。

AI研究的領導地位已從大學轉移到企業,因為企業擁有最大的資料集和資源。2016年,李飛飛在Google擔任AI首席科學家,推動AI技術的民主化。2018年,她回到史丹佛大學,專注於「以人為中心的AI」理念,並創立了史丹佛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慧研究所(Stanford HAI)。她強調AI的倫理問題,包括資料隱私、偏見和社會影響。

最後,李飛飛回顧了從ImageNet時代到生成式AI領域的進展,並反思了自己的未來努力和願望,並稱之為「北極星」。她指出,AI技術的普及和商業化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她認為AI的風險更應關注社會層面,如錯誤資訊和偏見問題。她呼籲美國加大公共部門對AI的投資,以確保技術的公平性和正面影響。她鼓勵多樣化背景的人參與AI領域,強調技術的社會影響需要被充分認識和解決。

李飛飛的故事頗具啟發性,《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作為一本回憶錄和AI技術的演進史,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AI的複雜概念,使讀者即使沒有專業背景也能理解。然而,這本書也有一點讓我感到失望。她在書中對視覺科學和AI技術的專業描寫過於淺薄,導致我讀完後仍無法完全理解她的學術貢獻,特別是她對ImageNet的重要性強調過多。

ImageNet對於深度學習和電腦視覺研究具有革命性的影響,為訓練現代AI系統提供了關鍵資料,但這應該並不足以讓李飛飛成為史丹佛大學首任終身紅杉講席教授,以及IEEE院士(IEEE Fellow)、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AAAS Fellow)和美國工程院院士(NAE Member)。如果她能在《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中更詳細地介紹她的重要學術論文,這本書會更加理想。

總之,《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展示了她從移民孩童到AI先驅的非凡旅程,呼籲克服社會壁壘,並強調AI發展的社會責任和倫理考量。這本書提供了李飛飛成為成功科學家的奮鬥的獨特視角,強烈推薦給AI愛好者以及對科學感興趣的人閱讀。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身為自己的意識新科學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無論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如何,你都已經在運用你的意識了,對吧?

這個讓我體驗各種感受的意識,我出生前它在哪裡?死後又將去向何處?為何我的意識沒有出現在一個人生勝利組的富X代身上,讓我過個樸實無華且枯燥的生活?

更機車的是,在意識中出現的「我」,真的是真實的嗎?還是我們只是某個更高維度文明中某個肥宅玩電動遊戲時模擬出來的角色?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呢?老實說,我常常會這樣懷疑。

佛家認為一切事物,包括意識,都是無常的(अनित्य,Anitya),它們不斷地在變化,不存在任何永恆不變的實體。此外,佛家否認「我」的固有存在,這就是所謂的無我(अनात्मन्,Anātman)。這顯示意識不是一個獨立自主且恆常不變的實體,而是由許多因素和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哲學上,關於意識的討論通常被稱為「意識難題」(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這主要是探討如何從物理的大腦中產生主觀的意識體驗。這個問題在哲學界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1650)提出的心身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而神經科學家從20世紀八零年代和九零年代開始認真研究意識。

然而,英國神經科學家阿尼爾.塞斯 (Anil Seth)對傳統的意識難題持保留態度。在其著作《身為自己:人類意識的新科學》Being You: A New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中,他探討了如何透過科學方法來處理長期被認為是哲學領域的意識問題。這本書不僅涵蓋了神經科學,還結合了哲學和心理學元素,深入探討了自我意識的本質、自我形成的過程,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互動。他還透過使用虛擬實境和迷幻藥物來探索意識的不同層面,指出這些經驗如何揭示意識在不同條件下的運作方式。

賽斯建議我們應將注意力從這個哲學上的困難問題轉移到更具體的問題上,即如何透過神經機制來解釋意識經驗的結構和變化。他提出,透過研究意識的多個方面──包括其現象學特性、生物機制和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意識。

賽斯主張從物理的大腦活動中探尋主觀體驗的起源,並利用現代神經科學的進展來尋找實證的解答。這種方法強調將意識分解為更小、可測量的體驗單元,並尋找這些體驗的神經相關性和理論基礎,從而逐步揭開意識的神秘面紗。他認為,透過解釋這些結構和功能,我們可能對意識的難題有了新的認識。

塞斯在《身為自己》中提出一種解釋意識的方法,主張意識不僅僅是某些生物所具有的特質,更應從大腦如何形成意識現象進行探究。他特別著重於探討意識的各種現象學屬性──即意識體驗的結構和形式──如何與大腦的物理和生物屬性相關。

塞斯把意識的探討分解為幾個方面來分析:

  • 意識程度(Conscious level):這涉及判斷一個人是處於無意識狀態(如睡眠或全身麻醉)還是清醒且有意識的狀態。
  • 意識內容(Conscious content):這包括個人經驗的所有感覺、情感和思想,可以被視為一個人意識經驗的「內在宇宙」。
  • 意識自我(Conscious self):這是關於個人的自我感覺,包括身體自我、視角自我、意志自我、敘事自我和社會自我的概念。

賽斯試圖透過這些分類來解釋意識如何運作,並探討這些不同方面如何互相作用,形成我們的整體意識體驗。此外,他在《身為自己》還介紹了一些測量意識程度的新方法,如「腦電雙頻指數」(Bispectral Index,BSI)和「擾動複雜性指數」(Perturbational Complexity Index,PCI),以及在「整合資訊理論」(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中使用的「Φ」(Phi)指數,這些方法都是科學界試圖從量化角度探索意識的嘗試。

老實說,當我在《身為自己》前幾章就一再看到這些PCI、IIT的縮寫,曾一度想要放棄閱讀這本書,要不是看在這本書榮登歐美好幾個主流媒體的年度好書榜上,我才懶得一再翻閱尋找解釋。其中,BSI是一種臨床工具,用於量化鎮靜和麻醉深度,主要透過分析大腦電活動來計算。PCI則是評估意識狀態的工具,特別是在麻醉或昏迷狀態下,它透過分析大腦對特定刺激的電生理反應來量化。

整合資訊理論(IIT)〔中文譯本把「資訊」誤譯成「訊息」(message)是個嚴重錯誤!〕是一種試圖從根本上解釋意識的科學理論,由美國神經學家托諾尼(Giulio Tononi)於2004年提出。IIT不僅試圖解釋人類的意識,還試圖解釋所有可能的意識形式,包括可能存在於非人類生物和人造系統中的意識。這些理論和測量方法共同構成了塞斯對於意識科學的全面探索,目的在從更具體的科學問題出發,逐步解開意識的謎團。

塞斯提出,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實際上是大腦根據經驗創建的一種現實表象,這一表象常被我們誤認為是實際的物理世界。他把這種意識體驗稱為「受控的幻覺」(Controlled hallucinations),指出我們的感知雖然基於感官輸入,但實際上是大腦對這些輸入的處理和解釋結果。感知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大腦主動預測外部世界的資訊,而不僅僅是被動接收。

在這個模型中,大腦被視為一個基於貝氏統計的機器,不斷更新對世界的理解和預測。這一過程建立在機率推理之上,結合了大腦的先前信念(事前機率)和新的感官輸入(概度),以形成對當前環境狀況的更新估計(事後機率)。

根據貝氏推理,大腦持續生成對感官輸入的預測,並將這些預測與實際的感官輸入進行對比。任何不匹配(稱為「預測誤差」)都用於更新和改善未來的預測。這種過程稱為預測編碼,是大腦減少感知不確定性和增強效率的方式。

貝氏推理在解釋意識中的另一個應用是自由能原則。這一原則認為,大腦的主要目的是最小化自由能,也就是最小化預測和實際體驗之間的誤差。這顯示大腦致力於形成能夠準確預測感官輸入的內部模型,有效指導行為和感知。透過貝氏推理,我們可以理解意識的主觀性是如何形成的。大腦的預測不僅涵蓋了外部世界的預測,也包括了內部體驗如情緒和驅動力的預測。這種持續的內部模擬和預測過程可能是豐富主觀經驗和自我意識的來源。

「受控的幻覺」這也為理解意識和感知錯誤──如幻覺和錯覺──提供了新的方法。我們對外部世界的理解基於大腦的預測模型,這些模型會根據新的感官輸入不斷進行更新和修正。當這些預測與實際感官輸入不匹配時,就會產生認知的偏差或錯誤,通常稱之為「幻覺」。

塞斯的研究強調了大腦如何透過建立關於外部世界的預測模型來導航和解釋世界,這些模型基於過去的經驗和感官輸入。這種預測處理模式不僅幫助我們理解了如何處理感官資訊,還揭示了意識本質上如何與我們的生物生存機制相連。

賽斯進一步將情緒和自我概念視為由預測驅動的過程。他提倡,意識可以視為一種「野獸機器」,其主要功能是促進生物的生存。意識是一種高度發展的自我組織過程,目的在管理和調節生物體的內部生理狀態,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他認為,我們的意識經驗源於身體的內部狀態以及對這些狀態的調節需求,包括饑餓、疼痛和溫度感知等。這些內感受是大腦對身體需求的解讀。意識作為一個調節機制,幫助我們維持生理的平衡和整合。

塞斯認為意識的核心問題在於找到能夠解釋人類所有意識體驗的機制,從外在感覺如視覺、聽覺等,到內部感覺如疼痛、溫度感覺等,再到情緒體驗如快樂、悲傷等,甚至包括自我意識的反思如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某項活動。在他看來,我們的情緒和自我感知是對我們內在狀態的預測反應,這些反應調節我們的生理變數,如體溫和血糖濃度。這意味著我們的情緒和自我認識不只是反應外部事件,而是積極形成我們如何感知和回應這些事件的方式。

最後,塞斯探討了人工智慧(AI)發展意識的可能性,指出即使我們的意識與生物功能緊密相連,這並不排除機器或矽基生命形式發展出類似的意識結構。這種觀點挑戰了對意識的傳統理解,提出了意識可能不局限於有機生物體。

《身為自己》一書中,塞斯挑戰了關於意識和現實的傳統觀點,開創了理解大腦如何創造我們所體驗世界的新方法。這本書是一次廣泛而深入的探索,可能會顛覆人們對自我、現實和意識的看法。他的見解不僅重新定義了我們對現實、意識和自我的理解,而且挑戰了多個科學和哲學的傳統範疇,提出了一種更加動態和主觀的方法來解釋人類的心理和認知過程。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醫學的AI革命——讓自我診療近在眼前?






當我們感到身體不適時,經常會先上網查詢相關資訊吧?至少我自己是這麼做。只有當症狀嚴重,或有相互矛盾的病徵時,才會攜帶健保卡前往醫療院所掛號。

因此有了「谷歌醫生」(Dr. Google)這種說法,指的是人們透過Google搜尋健康資訊、疾病診斷及尋求醫療建議的行為。這種方法因便利而廣受歡迎,特別是遇到健康問題時,許多人傾向先求助Google以獲得迅速的解答。當然,這種行為也引起了醫療和公衛專家的關注與討論,因為從網路上獲得的健康資訊可能不準確、過時或不符合真正的病況。這可能會使人們錯誤看待自身病症,並採取不當的治療方式,甚至延誤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的時間。因此醫師通常建議,雖然上網搜尋可做為獲取健康資訊的途徑,但應該謹慎評估資訊來源。

關於身體健康的問題和疑慮,直接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當然是最佳選擇。然而,在面臨某些重大疾病時,由於有效的治療方法眾多,且醫師或醫療機構與病患之間存在明顯的資訊不對等,病患要自主做出對自身健康及經濟最有利的決策,無疑仍是一大難題。此外,在台灣由於健保體系過於便利,醫護人員分配給病患的時間有限。病患在接受治療前後,需要主動獲取許多資訊,以確保治療順利進行及早日康復。這是我在陪同家人進行重大疾病治療時的深刻感想。

因此,如果我們除了透過Google,還利用如ChatGPT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來獲取重要的醫療資訊,我們可能會面臨哪些新的機遇與挑戰呢?醫療專業人士是否也能借助這類新技術,創建一個更高效的醫療環境?

診間裡知識淵博的全能助理

《AI醫療革命:GPT-4與未來》The AI Revolution in Medicine: GPT-4 and Beyond)便深入地探討AI如何改變醫療保健領域:藉由GPT-4來展示AI在診斷、疾病預測、病患照護、醫學教育等方面的應用,並探討AI在個人化、遠程醫療和新藥開發方面的潛力。本書的三位作者分別是專注於AI在醫學應用上的微軟高階主管、一位資深醫學與科學新聞記者,以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生物資訊系的創系主任,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討論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在醫學中的功能和應用,提出關於技術發展前景的豐富見解。






這三位作者因提前半年獲得了GPT-4的使用權限,得以在GPT-4推出時出版本書。他們詳細解釋GPT-4技術的運作機制及如何結合其他AI技術,以分析大量醫學文獻、臨床試驗資料和病患健康記錄,提供更快速、準確的診斷,並探討這在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降低成本及增進全球健康平等方面的潛力。

書中提到,美國的醫療工作者常需要在「睡衣時間」(Pajama time)處理大量的文書工作,例如整理病歷或處理保險。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工具,不僅能節省寶貴的時間,還能為病患提供更全面的照護。此外,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技術,GPT-4能理解醫師或護理師對於病情的描述,並把相關資訊自動填到相應的報告範本,大幅減少手動輸入的時間與出錯率。此外,GPT-4可依醫療專業人員的需求,提供特定的檔案範本,涵蓋常見的醫療報告類型,包括病例、診斷報告等,為填入資訊提供結構化的框架。

你的大型語言模型醫生已上線

GPT-4還能透過關鍵詞或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從公開資料庫、期刊和會議記錄中檢索相關的醫學文獻和研究。憑著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GPT-4能精準判別和篩選關鍵的文獻,大量減少無關文獻的人工閱讀和評估時間。尤其在比較不同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對不同來源的資料和結果進行整理,提供綜觀視角。GPT-4可針對醫師或護理師具體的問給予題回答,例如針對特定病症的治療選項進行比較,或者藥物副作用或交互作用的資訊,這都能明顯提升醫療專業人士的工作效率,讓他們能做出精準的臨床決策。

此外,GPT-4能夠準確理解醫療記錄中的專業術語和複雜語句結構,包括診斷、治療計畫、藥物說明等,能識別醫療記錄中的關鍵資訊,例如症狀描述、診斷結果、建議的治療方案。根據病患的具體情況和需求,生成個人化的健康資訊說明,這些說明直接關聯到病患的診斷、治療計畫和預後等,並利用列表、標題和小節組織資訊,使病患更易於追蹤和理解關鍵的健康資訊。此外,病患可以透過提問來獲得更多關於自己健康狀況的具體資訊,從而提升對醫療記錄的理解。

GPT-4有助於全球無法獲得基本醫療照護的人民改善健康,且具有龐大的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前景。這項技術能跨越地理限制和社會障礙,以創新且高效益的方式改善人類健康程度,特別是生活在貧困國家或先進國家中難以迅速獲得醫療的人們。透過提供基於文本的健康諮詢和資訊服務,GPT-4幫助使用者理解他們的症狀,並提供初步關於健康的建言。儘管這不能替代專業醫療診斷,但對那些難以取得醫療服務的人們而言,這是一份珍貴的資源。除此之外,在某些身體保健教育內容,GPT-4還可以幫助人們學會如何管理慢性疾病、調整生活方式,並增加對常見健康議題的了解。

是華佗再世還是江湖郎中?

然而,《AI醫療革命》也提及,在醫療領域應用GPT-4等大型語言模型時,必須面對「幻覺」現象這項重大挑戰,即模型產生的資訊可能有不準確、誤導性或完全虛構(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可能。這種失誤在醫療用途中尤為敏感,因為可能會對病患的安全與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此外,GPT-4等模型面臨的「遺忘」問題也不容忽視,由於設計和運作機制的限制,它們無法長期記憶或持久保存特定對話內容,因此提供醫療建議時,可能會缺乏必要的背景資訊。

GPT-4在歐美的研究所課程或入學考試的表現不僅及格,有時甚至比人類平均分數還高。做為GPT-4的用戶,我深感每月僅需支付大約20美元,便能獲得至少具有大學程度的優秀私人助理,無疑這種性價比是相當高。使用過程中,我們需記住GPT-4更像人而非機器。只要耐心溝通,它幾乎能完成所有大學畢業生能做的秘書工作,每個月省下聘請私人助理至少三萬多元新台幣的薪水支出。然而,面對需要碩士學位才能完成的工作,它可能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若期待它擁有如同博士程度的能力,則完全是天方夜譚。

面對AI在醫療領域的革命性發展,全社會應參與討論,共同建立人與AI的和諧共生關係。《AI醫療革命》以獨特的視角解析了AI如何塑造醫學未來,以及社會應如何準備迎接這項挑戰。作者群分享了自己使用GPT-4的實際案例,這本書不僅對醫療專業人士具有啟發,我們亦能從中看到這些案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4年第267期5月號】

閱讀全文...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中國邊界上的禽流感哨兵






想像一下,你跟你的豬朋狗友打賭贏了雞排,正興致勃勃地押著那個肥宅到夜市挑選美味的炸雞排,準備敲他竹槓來大快朵頤。然而,當你們走到夜市時,發現所有的雞排攤位都空無一人,門口掛著大大的「休業」牌子。你只好沮喪地踏上回家的路。就在這時,四面八方突然湧出一大批警察,告訴你整個區域正在隔離,原因是禽流感爆發了。

突破警察的重圍潛逃回家後,在電視新聞報導中,醫師和護理師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像太空人一樣,忙碌地處理感染病例。他們每天在醫院和檢疫站之間穿梭,努力阻止病毒的傳播。他們的任務非常艱鉅,壓力巨大,因為這是一場關乎每個人健康的「戰鬥」。

這樣的事件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養雞場裡成千上萬的雞隻被撲殺,雞農痛心疾首。他們不僅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還必須花費大量經費進行消毒和清潔。市場上的雞肉和雞蛋價格飛漲,消費者覺得買不起雞肉和雞蛋,餐廳不得不重新設計菜單,減少雞肉和雞蛋的用量。整個市場因為禽流感而陷入混亂。

這種混亂引發了社會心理的影響。大眾開始恐慌,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不要去市場」的警告。人們不敢前往公共場所,商場和餐館的生意一落千丈。這種情況甚至導致人們開始囤積食物,擔心更嚴格的封鎖措施即將到來⋯⋯

這一切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前幾年的COVID-19疫情,不就差不多這個樣子嗎?

與COVID-19不同,禽流感這個怪獸更喜歡與鳥類為伴,尤其是家禽。它主要透過雞、鴨、鵝等家禽來傳播,而這些鳥類的飛行和彼此接觸是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有時候,它會透過市場或農場與人類接觸,但它的主要傳播場所還是禽類與其他動物。

另一個不同點在於致命性。COVID-19的致命性相對較低,但會讓很多人感到非常不適,症狀包括咳嗽、發燒,甚至喪失嗅覺和味覺。然而,COVID-19的傳播速度很快,感染人數龐大,成為全球頭號公敵。而禽流感則更具致命性,特別是H5N1和H7N9等亞型,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道症狀,甚至死亡。但禽流感的傳播範圍通常較為局限,通常不會像COVID-19那樣在人群中快速蔓延。

防疫措施也有不同。COVID-19的防疫主要涉及人際交往,比如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居家工作等,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從而減緩病毒傳播。而禽流感的防疫措施更多關注動物,比如撲殺感染的家禽、封閉感染區域,以及加強動物監測,這些措施目的在減少禽類之間的傳播,防止病毒進入人類社區。

在國際合作方面,COVID-19和禽流感有共通點,因為兩者都可能跨國傳播。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促進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各國共享資訊、共同研發疫苗和治療方法。而禽流感的國際合作主要集中在動物監測和生物安全方面,特別是對候鳥和跨境家禽貿易的監測。

COVID-19和多次禽流感疫情都起源於中國,這難道只是巧合嗎?1957年的亞洲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2003年的SARS,以及2019年的COVID-19,都把中國置於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震央」,部分原因是中國擁有密集的家禽養殖產業,以及資訊不夠透明。在這個背景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這三個地緣政治邊緣地區如何發展出各自的公共衛生預防策略,是《禽流感的哨兵:中國邊界上的病毒獵人和賞鳥者如何預備傳染病大流行》Avian Reservoirs: Virus Hunters and Birdwatchers in Chinese Sentinel Posts)一書中的一個關鍵議題。

《禽流感的哨兵》一書展現了深入的民族誌研究,特別關注養殖業和病毒獵人等角色所面臨的污名化問題,並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動物的關係。作者弗雷德里克·凱克(Frédéric Keck)在2007年至2013年間,於香港、台灣和新加坡進行了民族誌實地調查,研究了禽流感大流行期間的人類與動物關係。他的研究對象包括病毒學家、微生物學家、家禽養殖戶、賞鳥者,以及專業的公共衛生和生物安全人員。



凱克是一位法國人類學家,其獨到的洞察力源自法國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的傳統。他專注於生物安全、動物學和流行病學的研究,經常探討全球衛生和病毒傳播等議題,尤其關注人類與動物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影響流行病的擴散。他的研究著重現代社會如何應對疾病爆發和環境變化,尤其關注中國的情況。

在研究中,凱克特別注意到鳥類在作為病毒宿主時扮演的角色,並探討人類如何透過觀察和監測禽類來預測和防止疾病爆發。他的研究不僅涉及病毒學和流行病學,還涉及文化和社會層面的影響,尤其是人類與禽類的交互作用。他的著作提供了對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的深刻見解,並為監測和控制疾病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在生物安全方面,凱克研究了全球衛生政策,特別關注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的監測機制和公共衛生策略。他的研究目的在了解不同國家和文化如何應對流行病風險。他把人類學的視角帶入生物安全和動物學領域,考察文化、社會和政治因素如何影響疾病的傳播和控制。他研究了不同社會中人類與動物的互動方式,並探討這些互動在流行病學中的意義。他強調了在病毒學和公共衛生領域進行多學科合作的重要性,並研究了科學家、醫生、動物學家和其他專業人士如何共同合作,以提高生物安全並降低流行病的風險。

《禽流感的哨兵》一書的背景設置在中國邊界地區,包括香港、台灣和新加坡,深入探討了這些地區在流行病預警中的地緣政治意義。凱克透過在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多點民族誌調查,走訪了病毒實驗室、醫院、家畜試驗所、養殖場和賞鳥社群,研究這些地區如何應對禽流感威脅,以及他們如何監測突發疫情、模擬病毒變異,並儲備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禽流感的哨兵》揭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現象:在養殖業面臨不穩定的背景下,監測流感的病毒獵人和賞鳥者的技術竟與狩獵採集社會的做法有相似之處。凱克指出,監測流行病的哨兵與獵人一樣,需要從不同角度觀察,以免被誤導。他描述了這些哨兵在不同層次上的技術,包括環境哨站、哨兵雞和哨細胞,這些技術在不同的規模上偵測可能的危險訊號。

凱克深入研究了病毒如何在人類與動物之間傳播,並探討了中國監視哨中病毒獵人和賞鳥者的角色。這對於想要了解病毒監測和生物安全的人而言,是寶貴的知識。他使用人類學的方法研究科學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揭示科學文化中的權力結構、儀式和象徵,為理解科學社群和生物安全提供了新的視角。

《禽流感的哨兵》中還討論了禽流感的防治技術,包括犧牲動物和儲備疫苗等。在禽流感疫情期間,撲殺家禽是常見的預防措施,而儲備技術涉及收集和保存病毒樣本,以防未來疫情。除了這些技術外,凱克還探討了模擬在應對大流行病中的作用。模擬技術不僅保護了人類社群的安全,還讓科學家能從病毒和鳥類的角度模擬可能的危險場景。這些模擬技術與狩獵社會中的薩滿儀式相似。

凱克把微生物學家比作獵人,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並把公共衛生官員比作牧民。他討論了微生物學家和賞鳥者在禽流感監測中的角色,這些角色反映了不同的流行病理解和應對策略。他提到,新加坡和香港的衛生官員進行的實地演習,以及台灣賞鳥者如何使用假琵鷺和誘餌進行模擬訓練。他強調了在防疫策略中多元視角的重要性,並指出這些不同的應對策略如何相互補充,幫助減少疫情爆發的風險。

《禽流感的哨兵》一書的第一部分,凱克提出了「預備」和「預防」這兩種流行病管理模式,把基於統計和人口控制的疾病管理方式與從非人類角度來想像災難的方式加以區分。他透過對多種動物疾病及其控制方式的討論,探究了這一主題在人類學中的歷史演進。他綜合了科學、博物館學、生物安全和狩獵採集者的人類學觀點,對人類、動物和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

凱克指出,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各自的文化和地緣政治背景影響了他們應對禽流感的策略。他還深入探討了與地緣政治相關的問題,如香港的民主運動和台灣的政治壓力。《禽流感的哨兵》探討了亞洲社會應對禽流感的不同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與地緣政治相互關聯。他從鳥類的角度來審視病毒,並揭示在何種情況下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軍事防衛可能具有共同利益。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在處理疫情時採取了各自不同的技術和政策,這些策略體現了各自的社會文化特點。《禽流感的哨兵》的後半部分提供了豐富的民族誌描述和案例研究,詳述了香港、台灣和新加坡在禽流感防控中的具體行動,包括使用野生和家禽作為監測哨兵,進行模擬演練,並儲備疫苗和其他治療方法。

關於台灣在禽流感預警和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性,在《禽流感的哨兵》中,凱克探索了台灣在全球病毒監測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禽流感等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監測和應對方面。他研究了台灣如何透過動物監測、病毒學研究和公共衛生策略來預防和應對禽流感和其他病毒威脅,並且提到了於2010年3月底出版台灣首部《台灣鳥類誌》的鳥類學家劉小如。

台灣在地理上與中國相鄰,使其成為病毒傳播的潛在通道之一。凱克在《禽流感的哨兵》中分析了台灣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公共衛生威脅,包括流行病監測和防疫措施。這本書提到了台灣在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獨特地位,尤其是與中國的政治緊張關係。他探討了這種地緣政治背景如何影響台灣的公共衛生策略,以及與全球公共衛生社群的合作。

台灣與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在禽流感預警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關係也是《禽流感的哨兵》的重點之一。他研究了這些合作如何幫助台灣在病毒監測和防疫方面取得成功。台灣的疫苗儲備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是冷戰時期策略的一部分,用於預防中國的生化攻擊;另一方面是外交策略,用於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交流。

在研究方法上,凱克的研究相當於從外部視角觀察科學家、醫生、動物學家等行為複雜的靈長動物。這個有趣的人類學視角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角度理解科學文化、揭示權力關係、探索科學與社會的互動、解釋科學研究等問題。

利用人類學方法研究科學社群可以帶來獨特的見解,揭示科學活動的社會、文化和組織特徵。凱克深入科學社群,觀察科學家、病毒獵人和賞鳥者的日常活動。他親身參與這些科學研究,獲得第一手經驗,從而揭示科學家在面對新病毒時的工作方式和反應。他也把科學研究置於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探討社會和文化因素如何影響科學文化。他發現,在中國,政府、科學機構和地方社區之間的合作,對病毒監測和生物安全具有重要影響。

透過參與科學社群活動,人類學家可以觀察科學家之間權力在實際行為和互動中如何運作。凱克透過研究中國科學和公共衛生機構,揭示了這些機構內的權力結構。他探討政府與科學家之間的權力關係,並分析政府在病毒監測和防疫中的主導角色。他還關注科學家與觀鳥者和地方社區之間的互動,揭示權力在這些互動中的作用。科學家在監測鳥類和防止病毒傳播方面具有權威地位,而觀鳥者在提供關鍵資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在研究病毒監測和生物安全政策時,凱克也揭示了決策過程中的權力關係。他探討科學家在決策中的影響力,以及政府和科學機構在制定生物安全策略方面的主導地位。他把這些權力關係置於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揭示了中國獨特的政治和社會結構如何影響權力分配,並分析了社會和文化因素如何影響科學家、政府官員和地方社區之間的權力動態。

凱克還探討了科學家與大眾之間的關係,分析科學家如何向大眾傳達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及社會如何接受和理解這些資訊。他研究科學家在科學教育和大眾參與中的角色,揭示科學活動如何影響社會。他分析了科學家在應對公共衛生挑戰和病毒爆發方面的作用,以及社會如何支持或抵制科學活動。

在研究過程中,凱克細緻觀察了科學社群中的儀式和象徵。他記錄了學術會議、訓練過程、監測活動等儀式,分析了這些儀式在科學家之間的意義,以及它們如何鞏固科學文化。凱克研究科學社群中的多學科合作,揭示象徵在促進合作中的作用。他探討科學家、賞鳥者和其他專業人士之間的合作方式,以及這些象徵如何在多學科合作中發揮作用。他還分析了科學家之間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揭示科學社群中的象徵意義。他觀察了科學家使用的語言和專業術語,並探討這些語言如何在科學社群中建立和維護文化規範。

凱克在2009年7月參加了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中心的一門生物資訊課程,並把學習心得寫進《禽流感的哨兵》。然而,由於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他在書中關於生物資訊學和分子演化的描述中犯了一些錯誤。舉例而言,他把Bootstrap、Jukes Cantor和Tamura誤認為是軟體,而實際上,Bootstrap是一種用來檢驗演化樹可靠性的方法,而Jukes Cantor和Tamura則是分子演化的模型,並非軟體。

此外,凱克在討論生物醫學的研究和應用時,也出現了一些由人文社會學者過度腦補的情況。例如,他提到抗病毒藥物儲存在攝氏八度,疫苗儲存在攝氏四度,而病毒儲存在攝氏-80度,並從這些儲存溫度的差異中推測出了歷史斷裂的概念。在人類學中,歷史斷裂指的是歷史進程中的一個或一系列事件,導致社會、文化、技術或經濟等方面的劇烈變化,進而打破原有的連續性或傳統。儘管這個概念在社會學中有意義,但應用在生物醫學領域時卻顯得牽強。其實,這些溫度差異主要是基於材料或試劑在不同溫度下的穩定性和取用頻率,與歷史斷裂沒有直接關聯。

舉例而言,抗病毒藥物通常是化學合成的,具有相對較高的穩定性,攝氏八度的儲存溫度可以確保它們在保存和運輸過程中保持效力和品質。攝氏四度是疫苗的標準儲存溫度,因為疫苗含有活的或減活的病原體,以及其他生物成分,需要在適度的冷藏條件下保持穩定性和活性,避免高溫變性或結冰受損。至於病毒,特別是用於研究的病毒株,通常需要在攝氏-80度的超低溫條件下保存,這樣可以確保病毒在長期儲存和運輸中的活性和完整性。

凱克只需與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便可瞭解這些科學事實,避免這些錯誤解讀。不同的儲存溫度是科學考量的結果,並不代表歷史斷裂或其他深層含義。這些錯誤說明了人文學者在研究科學時,應該更謹慎地運用科學術語和概念,並與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以確保觀點的準確性。

《禽流感的哨兵》在翻譯上有一些小問題,例如把「evolutionist」翻譯成「進化論」似乎有些不合適,應該翻譯為「演化論者」更為精確。此外,書中使用的「信號」是對岸的慣用詞,台灣則更常使用「訊號」。

《禽流感的哨兵》也存在一些文本上的神秘感,可能是因為書中涉及結構主義人類學的概念,這對於不熟悉這個領域的讀者來說可能有些困難。不過瑕不掩瑜,這並不影響《禽流感的哨兵》整體的價值。凱克深入探討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提供了豐富的民族誌描述和理論分析,特別是在探討亞洲地區禽流感管理和人畜共通疾病的準備技術方面提出了許多有趣的觀點,並強調了在人畜共通疾病和全球衛生領域的重要性。

《禽流感的哨兵》巧妙地結合了科學和建制人類學的視角,探討現代生物權力以及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關係。這本書揭示了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並挑戰了人類中心主義。在探討流行病學和人畜共通疾病的同時,凱克也把地緣政治和社會文化背景納入考慮,為理解公共衛生危機提供了新視角。他對東亞禽流感預防和全球衛生問題的分析深入淺出,為重新思考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貢獻。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悲傷的腦科學






有一次,我在鳥房進行實驗時,一隻飼養於實驗室的虎皮鸚鵡不停地叫喚,我們隨後發現它的伴侶不幸去世了。牠不斷地親吻伴侶,希望能夠喚醒她。我先將逝去的母鸚鵡放進冰箱保存,晚上取出來調查死因時,那隻原本已經稍微平靜下來的公鸚鵡,一看到伴侶的遺體,就開始猛撞鳥籠並哀鳴,情景令人心生悲悼。即便是禽獸,其情感之深也讓人唏噓不已,何況人類呢?

我最深的感觸來自於阿嬤的逝世。當時我正在美國加州念博士班,原計劃在春節新年假期回家,卻在十二月中旬在朋友家得知她過世的噩耗。我當時還試圖理性地對朋友說,即便我回馬來西亞奔喪也無法改變她已經過世的事實,加上我當時還有助教的職責需要批改學生的期末報告。但在開車回宿舍的途中,我整個人心神不寧,回到宿舍後,我終於決定無法再忍受,決定回國奔喪。隔天,我向課程教師請了假,經過近三十幾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在她下葬前的凌晨抵達靈堂。我本以為自己能夠保持冷靜,因為她是高壽善終,但當我到達那裡時,仍然忍不住泣不成聲⋯⋯

我家的寵物貓小白,過世前近兩年一直忍受著腎病的折磨,我們為了照顧患有腎病的小白,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當牠的病情急遽惡化,我們決定讓牠安詳地離開,本以為這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會感到心情輕鬆一些。然而,在它離世後的數週,我仍舊被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所籠罩。

愛別離苦是佛教講述的四大苦之一,它描述了因與所愛之人或物分離所引發的痛苦,這其中可能包括家人、朋友、戀人,或是任何被深愛的事物。佛教認為,這類苦楚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環,也是許多煩惱與苦痛的根源。

除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還有與之相關的五蘊盛苦,即對於自我存在的五個基本組成部分的執著所帶來的苦楚,愛別離苦則是這一系列苦論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佛教對於人類情感的深入洞察,特別是對人際關係無常性的理解──不論我們多麼不願接受,生命中的每段關係最終都會迎來結束或變化,從而帶來痛苦。

面對愛別離,我們何時何地能學會應對?尤其是在台灣這個風俗上儘量避談死亡的社會裡?《悲傷的大腦:一位心理神經免疫學者的傷慟考,從腦科學探究失去摯愛的悲痛與修復》The Grieving Brain: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ow We Learn from Love and Loss)深入剖析了悲傷過程,並從神經科學角度解析我們如何經歷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








《悲傷的大腦》作者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Mary-Frances O’Connor)是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悲傷、失落和社會壓力實驗室」(Grief, Loss and Social Stress (GLASS) Laboratory)實驗室的主持人,她身為一名神經科學家及臨床心理學家,在過去二十年致力於研究悲傷的神經生物學。

歐康納的實驗室和合作者特別關注慢性悲傷──一種在失去摯愛後長時間內持續的深刻悲傷狀態。他們試圖確定導致某些人體驗慢性悲傷的神經機制,並探索為何某些人能有效地從悲傷中恢復,而其他人則陷入長期的悲痛之中。通過使用腦成像技術,如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她的研究揭示了大腦中處理情感和認知反應的特定區域在悲傷過程中的活動變化。

其中一項重要的發現是,長期悲傷的人在與情感調節和自我反思相關的大腦區域展現出異常的活動模式。這種改變與人們在思念逝去之人時的持續關注,以及他們在調整新的自我認知(例如,從有伴侶到單身)過程中的困難有關。歐康納的工作強調了悲傷不僅是一種心理經歷,也深深植根於大腦的生物機制之中。

透過她的研究,歐康納希望能夠為治療慢性悲傷和幫助人們有效處理失落提供科學依據。她的工作對於發展新的心理治療方法和介入策略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人們調整他們對逝去親人的記憶,以及改善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讓我們看到在面對失落和悲痛時,有更多具有實證基礎的支援方式可供選擇。

在個人經歷上,歐康納在二十幾歲時經歷了母親逝世的打擊,近期又經歷了父親的去世。在《悲傷的大腦》中,歐康納多次提到她與父母間深厚的情感連結。她的母親曾罹患乳癌末期,卻堅強生存了十多年。當母親去世時,她尚未成為悲傷研究的專家。當時,有人建議她尋求心理諮商,她在首次諮商時表達了對母親去世的淡然態度。然而,二十年後,她寫下了整本書來探討這一主題。當父親去世時,她對自己、對悲傷,以及對即將到來的反應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也對如何處理這些反應有了更多的發言權。她在書中一再提到的故事鼓勵我們認識到,即使在面對生命中最艱難的挑戰時,個人的成長和理解也是可能的。

《悲傷的大腦》中,歐康納探索了我們的大腦如何應對失去親近人的經歷,她透過科學研究與真實故事的結合,深入剖析了悲傷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行為和情感。她揭示了悲傷的神秘面紗,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大腦如何被悲傷所影響,以及這個過程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和情感。不僅增進了我們對悲傷處理的認知,也加強了我們對情緒與行為相互作用的理解,成為了理解悲傷科學的重要好書。

我們的大腦能夠預測未來的事件,讓我們做好準備。當我們與他人建立深刻的聯繫時,這種關係在我們的大腦中被編碼,伴隨著一種堅定的信念──相信他們會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們不需要依賴他們實際的存在來維持這種信念。如果沒有這種信念,我們就無法安心地每天分開去工作,相信最終我們會再次團聚。這種對未來團聚的深信不疑不僅是情感上的支柱,也是我們社交生活的基石。

我們實際上同時存在於兩個世界:我們預測的世界和現實世界,但這兩個世界有時並不一致。這兩種資訊流(來自我們的記憶以及對親密關係的信念),可能會發生衝突。面對兩種相互衝突的資訊時,大腦難以理清在世界中的定位。在不幸突然來臨時,我們的大腦仍然會不自覺地「預測」我們與已逝者之間的互動。這種心理機制的存在反映了人類對穩定與連續性的深切需求,以及面對現實與預期之間差異時的心理挑戰。

當所愛之人不在我們身邊時,我們的大腦會認為他們只是暫時在其他地方,並驅使我們去尋找他們,或做些什麼以引起他們的注意,讓他們回到我們身邊。因為我們的大腦在處理兩種相互衝突的資訊,可能會讓我們繼續進行某些習慣性行為,例如想要拿起手機給那個特別的人發LINE訊息,隨後才驀然意識到,我們再也無法這麼做了,不禁潸然淚下。

從某種角度來看,對我們大腦的一部分而言,他們似乎從未真正離開。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數天、數週乃至數月的時間來接受再也見不到他們的現實,從而學會在缺失他們的狀況下繼續生活。這種資訊的矛盾意味著,我們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調整和重塑我們與已故親人相關的習慣行為。悲傷和接受的過程不僅是情感上的挑戰,更是一種認知和行為上的學習過程。因此,僅僅知道愛人已經去世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學習一整套新的生活方式。

歐康納指出,悲傷初期,我們會感受到極強烈的悲痛。人們常問,這一切什麼時候會有結束的一天?如果我們期待某天能夠不再因為親友的逝去而感到悲傷,那麼當這種期待破滅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極度失望,甚至懷疑自己出了問題。然而,當數月或數年過後,我們再次經歷悲傷的洗禮時,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未能走出悲痛,而是表示我們已開始學習如何在一個沒有那個特別人的世界裡生活。這個見解提醒我們,悲傷的再次浮現並不是復原過程的倒退,而是我們逐步適應新現實的一部分,這種認識有助於我們更健康地接受並整合失去親人的痛苦。

歐康納指出,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的悲傷五階段模型,即使廣為人知,但其準確性和完整性卻有所欠缺。這個模型目的在描述面臨終末疾病患者的心理過程。雖然這一模型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形式的悲傷和失落經歷,如死亡、分手或其他重大生活改變,但其五階段包括:

一、否認(Denial):此階段中,人們往往難以接受即將發生或已發生的失去,使用否認作為心理防衛機制,暫時避開痛苦的真實性。
二、憤怒(Anger):當無法再否認悲傷的現實時,隨之而來的痛苦讓人們可能會感到憤怒,這種憤怒可能針對任何人,其背後是深刻的痛楚。
三、懇求(Bargaining):個體嘗試透過討價還價來逃避或延後失去的發生,這種行為反映了對更多時間或不同結果的渴望。
四、沮喪(Depression):認清失去無法避免後,可能會沉浸在深深的悲傷和無助中,這一階段是開始接受現實的過程,伴隨著巨大的痛苦。
五、接受(Acceptance):在悲傷過程的終點,個體開始接納失去的現實。這不代表忘記了所失去的,而是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留下這一空缺繼續前行。

雖然庫伯勒─羅斯模型為理解和處理悲傷提供了一個框架,但每個人的悲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必然會經歷這五個階段,或按照此順序發展。有些人可能會體驗到所有階段,有些人則只有部分,且階段間可能存在重疊。我们需要更加個性化地理解和支持那些正在經歷悲傷的人。

歐康納認為,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開創了公開討論悲傷這一概念,她在最初進行描述時所做的,正是所有科學家所起始的工作。她描述了人們分享給她的經歷,而這些經歷至今仍然具有真實性。人們的確會經歷抑鬱、否認以及接受等階段。然而,挑戰在於,庫伯勒─羅斯沒有對同一人進行多次訪談以追蹤悲傷隨時間的演變。這意味著,雖然這些經歷都是真實的,但我們現在明白它們並不會以一種線性且有序的方式出現。

《悲傷的大腦》讓我們學習到,把悲傷理解為一種學習過程,或許能使其顯得更為親近,甚至不那麼令人畏懼,因為學習自我們呱呱墜地之時就未曾停歇。我們明白,學習是一個需要時間、可能會帶來挫折感,且無終點的過程。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我們構建的每一個想象中的現實都以「然後我所愛的人並未離開」作終結。然而,傷痛的真相是,他們已經不在了。活在當下,意味著我們需要正視這一痛苦的真相,以及理解逝者離開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影響。

《悲傷的大腦》把悲傷描述為一種學習過程,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這也提醒我們,就像任何學習過程一樣,悲傷也需要時間和耐心來逐步適應和克服。這種觀點鼓勵我們接受悲傷作為人生旅程的一部分,而不是逃避或否認它的存在。

儘管當下充滿了悲傷、憤怒和痛苦,但它也是體驗快樂、連結、愛、歡笑和驕傲的唯一途徑。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們無法僅僅避開負面情緒。如果我們試圖迴避某種感受,那麼我們將無法體驗到任何感受──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許多人可能因此感到麻木,或僅僅是機械性地度日。真正的生活是帶著所有的歡笑與淚水繼續前行。透過接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負面情緒,我們反而能夠更完整地體驗到所有美好,這是一種勇敢面對真實生活的力量。

總之,《悲傷的大腦》探討了哀傷階段、我們的記憶以及大腦如何適應失去所愛之人的過程在悲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並討論了理解悲傷背後的神經科學如何助我們走出失落的陰影等主題。對於那些經歷過失去的人,以及對神經科學、心理學和人類情感相交融處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