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分享】一盤炸雞的珍惜(Chicken a la Carte)

要不是看了幾本經濟學的好書(〈相撲手經濟學?〉〈經濟博物學家(The Economic Naturalist)〉〈大杯星巴克比較划算!?〉),還有近來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我還以為經濟學是世界上最無趣的學科。可是,似乎不管是哪一派的經濟學理論,都主張大量消費才能刺激經濟發展。而媒體也一再報導消費者開始大量儲蓄,不願花錢購買奢侈品,所以企業獲利下跌,導致經濟衰退云云。

我這個還是對經濟學不知不解的門外漢不禁要問,一個要靠消費者大量購買奢侈品才能動得起來的經濟,問題究竟出在哪?人類社會真的非得要靠消費奢貪婪地購買使用不必要的商品才能富強嗎?全球經濟真的能夠在有限資源的基礎上無限成長嗎?經濟的不斷成長,真的才能夠造福大部分人嗎?

來看一段影片吧:




這只有短短六分鐘的影片是菲律賓導演Ferdinand Dimadura拍攝的,榮獲2006年柏林影展最佳短片。

影片似乎要怪罪全球化,造成許多國家貧富不均。可是,問題有這麼簡單嗎?如果沒有全球化,難道那些貧窮人家就會過得更好嗎?他們能分到的資源就會更多嗎?他們的
貧窮是絕對的,還是相比較出來的?

或許很多人看完影片會說,我們應該要珍惜食物。可是,如果在KFC裡的正妹們,都把炸雞啃得乾乾淨淨,那麼那些
窮人家小孩能有吃剩的炸雞可以吃嗎?您珍借下來的食物,會分給他們嗎?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灣公共電視台-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6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記得嚴長壽先生(記得是他沒錯?)
前陣子到大學去講演時
講到落後國家的孩童與貓搶食物
而台下的學生哄堂大笑
而嚴先生很氣怒罵
現在學生從沒有失去過
也不費力就可以得到週邊的一切
所以許多事物不懂的珍惜!
--
記得我個人去陸官入伍訓時
光不準我們投販賣機飲料就覺得是酷政!
而難得開放讓我們投飲料就覺得是天大的恩惠!
那隨處可見的販賣機
在那時發出了天使的光輝!
在此時我才明白原來有販賣機這種機器在身邊
是一種幸福的事!原來幸福離我們這麼近!
當失去了才發覺他的重要!
當得不到時才顯得他的珍貴!
我們應珍惜現今我們所擁有的!

Gene Ng 提到...

記得小時候,炸雞是很少有機會吃到的,如果有機會去速食店吃炸雞,比上餐館吃飯還開心。那時候堂姐很疼我們,就趁爸媽不注意時偷偷帶我和弟去吃炸雞,吃到一半時有位瘦弱的老伯伯一直在落地窗外頭往店裡看,一幅很想吃的樣子可是卻只能忍住,那一幕迄今我每次看到炸雞時就會回想起。

我們還有年紀和我差很多的弟弟和妹妹,他們小時候,家境比我們小時候好很多了,就算要每天吃炸雞也不是問題了。可是,我們現在吃到炸雞的快樂,或許還不到那些窮人家小孩的十分之一呢。說不定值得令人羡慕的,才應該是他們呢。

Bob Lu 提到...

to 達人:

我不確定嚴長壽先生有沒有碰過這件事

不過我確定的是李家同先生在某高中演講時講到印度窮人像猴子乞食,台下同學發笑而李先生發怒的。

我認為李先生發怒並不有理,也不應以此苛責學生不懂珍惜或缺乏同理心。

畢竟,不論是人對猴子乞食或人與貓爭食的狀況,講者知所以提起,不正是要強調其荒謬性?聽者認為其"可笑",不正是認識到了其中荒謬?如此說來在笑的過程裡面,訊息不是已經傳達到了嗎?

更不用說,在印度向神猴乞食就跟華人求取祭祀後的供品一樣,固然其中確實是有施捨窮人的成分,主要還是信仰行為。李家同的演講中忽略了這個層面的意義,武斷地將之解讀為貧窮問題,其實也是落入了西方的,先進文明國家的,主流價值觀的偏見陷阱。主張人文關懷的演講者犯下此等錯誤,啟不卻十可笑?

Bob Lu 提到...

其實我覺得這場全球經濟危機或許會成為轉機。當然目前的經濟體制,即使度過經濟危機,靠著消費來支撐經濟成長這的樣基本結構恐怕還是難以改變。但是,我感覺現在已經漸漸看見消費的方向改變了。從不知節制的恣意享受,消費奢侈品轉變為投資科學研究,提升教育,改革健保制度,推廣乾淨能源等。花在這些東西上的錢同樣是錢,同樣有刺激經濟的效果,但是我相信多多少少是比單純的吃喝玩樂對整個世界有所助益的。

Gene Ng 提到...

說得好,有很多人說印度人很窮,住在充滿工業廢料和垃圾的環境中。可是那些工業廢料和垃圾還不是西方工業文明的產物。不富裕和不快樂未必是等號,可是大部分西方人可能很難理解物質生活的貧乏其實還是能夠產生快樂的吧。

Gene Ng 提到...

嗯,其實如果真的有能力,購買價位高的商品,未必代表奢侈。因為價格常常是口味和品質所決定的。如果只是消費者僅願意花錢買便宜貨,對經濟不僅不是好事,也飽了荷包,卻餓了靈魂。不過,很多人買名牌的心理,恐怕不是品味和品質的追求,而是虛榮心吧。美國人在過去十年,甚至還買了自己其實負擔心不起的汽車、房子和吃喝玩樂,結果GDP的成長多半是假的,現在不過是打回原形。我贊成消費者應該轉變消費習慣,把錢花在品質優良,生產過程耗能和污染較少的高附加價值環保產品,如此能到廠商、消費者和地球三贏的局面。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