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舌尖上的東南亞




台灣這次在防疫工作和半導體產業上,都有傲視全球的好成績,以我這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台灣人這方面還蠻愛妄自菲薄的,反倒是台灣人自覺的驕傲我不太同意——那就是常自詡台灣為美食之國!尤其當台灣人提到夜市時,我們東南亞來的,都會暗自起笑⋯⋯哦不⋯⋯發笑。

剛來台灣的時候,最想念家鄉的,除了家人,就是美食。因為東南亞料理口味重許多,我一直嚐不出台灣食物的味道,很多食物,吃起來都差不多,都像嚼蠟。至於夜市嘛,對我們來說,似乎就是把任何食物都拿去炸一炸或烤一烤,雖然偶爾有些新創意,但沒多久就會全台從南到北差不多了。東南亞的夜市,真的有趣也更有特色多了!一直到去了美國念書,我才對台灣小吃改觀,因為美國小吃⋯⋯不提也罷。

唸大學時我們幾乎吃不到道地的家鄉料理,許多所謂的馬來西亞料理,不過就是加了胡椒、辣椒或咖哩粉的台灣料理。迄今我仍常被沙茶加了咖哩粉偽裝的馬來西亞叻沙(Laksa)所騙,甚至不時吃到所謂的馬來炒麵或炒飯是連裝都完全不裝的台式炒麵或炒飯,以及傳說中的馬來西亞肉骨茶完全是台式藥燉排骨。即使是一些馬來西亞餐廳,頂多幾樣菜稍微道地而已,其他都是充數騙台灣人的。

有時候,我們埋伏逮到身為大馬人的老闆,以叛國賊罪名審問他們,他們大多扮可憐說,太正宗道地的話台灣人會不買單、反正台灣人吃不出來偽泰式的月亮瞎餅⋯⋯哦不⋯⋯蝦餅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當年,有些識相的老闆會接受暗號,給大馬遊子上道地些的菜以免被逮。我整個大學加研究所,唯一吃到全正宗的東南亞料理,在學長無意間發現的無名泰國餐廳,位於郊區很破爛的店,上門的顧客除了我們,全都是泰國移工,沒有能拍照打卡的擺盤,只有齒頰留香的道地美味。

然而,這十年來,越來越多新住民及移工帶來許多美味的家鄉味,越來越多台灣朋友到東南亞旅遊,懂得何謂道地,因此也出現許多真正的東南亞美食。就連我們過去當作叛國賊的餐廳,也偷偷增加道地的家鄉菜,讓我們這些遊子,不再像十幾年前那樣感到空虛寂寞冷。現在,當老婆問我想不想念家鄉菜時,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帶她去吃上一頓。

去年和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無法回馬來西亞,台灣朋友更不可能去東南亞旅遊。連明年春節,我也沒啥把握能夠方便地回家。為了解鄕愁和在假期中偽出國,我翻開這本在書架上已久的好書——《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既熟悉又陌生,那些悄然融入台灣土地的南洋植物與料理》。作者胖胖樹王瑞閔的另一部作品《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也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請參見〈看不見的福爾摩沙雨林〉)!為何研究植物的人可以懂得正宗的東南亞滋味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東南亞料理道不道地,關鍵就出在許多台灣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料和香草!許多外地人以為可以省略的幾片不起眼小葉,就能雪中送炭或畫龍點睛!

《舌尖上的東協》榮獲2019 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和第44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實至名歸!《舌尖上的東協》是本面向極廣又夠深入的好書,不管你是植物控,還是美食控,或者是要好好認識東協各國來南向一下,還是當作旅遊書以後出國時知曉美食何處找,抑或是對東南亞新住民或移工的歷史文化感到好奇等等,這些需求都能夠滿足!從《舌尖上的東協》可一再見識到,胖胖樹王瑞閔是位極為擇善固執的達人,在台灣走遍東南亞美食出沒的大街小巷,調查出許多極為寶貴的情報,讓我們能夠把十國美食一網打盡!

因為我笨手笨腳,小時候在馬來西亞家中,是被禁止進入廚房重地的,即使去了美國念書會做些菜,幾次以幫媽媽做菜的名義進去,也很快被她識破我想把菜弄得重口味的邪念,立馬被掃地出門,所以所有東南亞特色的蔬菜,我一概認不得。這也不能怪我,去年因為疫情,馬來西亞實施行動管制,一戶人家只能有一人出門購物,結果不分種族的宅男老公買回來的蔬菜水果,幾乎沒幾個是正確的。後來,許多大馬超市為了挽救眾人的婚姻,所有蔬菜都作了超詳細的標示。據說其他東南亞國家也好不到哪去,宅男老公也鬧了各式笑話。因此,胖胖樹王瑞閔可能是地表上最懂東南亞蔬果的男人,搞不好沒有之一!

東協有十個國家,有些國境是西方殖民者硬生生劃出來的,漠視歷史文化的連續性,例如泰國和寮國,也有像馬來西亞、汶萊和新加坡原來可以組成聯邦的,也有像緬甸那樣有錯綜複雜的民族競合甚至廝殺的,也有像印尼那樣是想像的共同體。雖然都處於熱帶,但馬來群島和中南半島就有很不一樣的氣候型態,後者有較明顯的乾濕季。東南亞各國料理也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大都善用辛香料。從前在大學念書吃不到大馬美食時,我們也能靠相近的越南或泰國料理解解鄉愁,但心中很清楚知道,它們就是和大馬料理不一樣的異國美食。

像是越南美食,除了一些辛香料之外,就和大馬美食相差甚遠。越南料理生吃的許多香草,都是馬來西亞少見或不生吃的,之前和馬來西亞的家人去越南旅遊,我全家除了我都敬那些香草遠之,於是一盤盤送到我面前讓我想隻牛一樣啃食。這些香草,不生吃加入料理中煮,也是滋味美妙無比!拜愈來愈多新住民所賜,不少越南餐廳都能吃到正宗道地的赿南料理!

馬來西亞有四大料理,分別是馬來菜、印度菜、娘惹菜和華人菜,都各具本土特色,比起其他東協國家的料理,種類是多了許多。有興趣可以再參考這本《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如果想吃道地的多種大馬料理,可以到《舌尖上的東協》沒提到的PappaRich金爸爸,至於書中推薦的Mamak檔,就算了。至於新加坡料理,我要來闢謠一下,新加坡除了他們的潮洲肉骨茶、胡椒螃蟹和星洲米粉,可能就沒有所謂的新加坡料理!因為新加坡其他美食,都是源自馬來半島的!只是新加坡國力富裕強盛,宣傳力較強而已。

泰國料理是東南亞各國料理中影響力最大的!在歐美各大城市,都不難找到泰國餐廳。我從前在美國加州念書的大學城,泰國餐廳的數量差不多就是日本餐廳加印度餐廳,是最受觀迎的亞洲餐廳。呃,那中餐廳呢?別提了,老美大多只當那是便宜的炒飯炒麵和左宗棠雞來源,廉價的裹腹食物,拜華人刻苦耐勞的血汗文化加上削價競爭的薄利多銷所賜。我很多老美同學、老師、朋友都超愛泰國菜,有些吃了就忍不住去泰國旅遊。據說泰國政府對泰國移民在海外開餐廳是大力支持,使館還會協助香料、香草等的通關,讓泰國成為東南亞最受歐美旅客歡迎的旅遊大國!

有時候,我們想做些家鄉菜,自己解解饞或者招待台灣朋友,過去最困擾的是少了些香草,就不對味。一些辛香料姑且可以帶乾燥的來台,但新鮮香草就難了。讀了《舌尖上的東協》,才知道,有些香草早已落腳台灣。東協各國的香料、香草,有些是華僑帶來台灣的,後來是新住民和移工,現在更是有大型的專業農場供應,讓台灣的東南亞料理愈來愈正宗道地。《舌尖上的東協》當然很專業地讓我們認識這些了不起的植物。

除了介紹東協各國料理中的蔬果和香草,最重要的是,胖胖樹王瑞閔要帶我們隨著他的腳步去探訪台灣各地東南亞新住民和移工聚集之地,實地認識植物、美食和歷史文化的有趣交互作用。首先是去台中東協廣場。這是一個像極了東南亞商場的地方,進去後彷彿真的穿越到了東南亞去,複製完整度頗高。那裡可以吃到正宗道地的東南亞美食,也可以買到許多東南亞常見的蔬果和生活用品。

然後,還有台北車站的印尼街、台北中山北路小馬尼拉、台北木柵越南街、台北公館的東南亞大街、新北中和華新街的緬甸華僑聚落、桃園後火車站和中壢後火車站的泰國街、中壢龍岡忠貞新村、龍潭干城五村、屏東里港信國社區的孤軍聚落。胖胖樹王瑞閔帶我們到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去探尋美食和東南亞蔬果,也詳細介紹了各聚落的歷史,以及華僑、孤軍、新住民和移工過去的浮載浮沉。

非常實用的,《舌尖上的東協》附上各地東南亞美食推薦名單,大家可以按圖索驥地到各餐廳飽嚐一番。隨著台灣和東南亞各國交流愈來愈多,各地也有東南亞香科、東南亞料理的課程,說不定有一天,東南亞料理在台灣,就像四川麻辣火鍋一樣,成為常見的美食。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