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極端經濟的韌性、復甦與未來










雖然台灣因為半導體產業的無可替代性,加上中美貿易戰還有疫情控制得當,經濟表現不錯,甚至擠身人均GDP三萬美元的富裕國家,在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中可以排名第11。然而,COVID-19長達超過兩年的疫情,加上中美之爭,還有中共一連串的七傷拳整頓企業拖累全球經濟成長,以及長期偏重半導體產業導致其他產業疲弱,加上嚴重少子化,耀眼的表現能撐多久也是個問題。

單單COVID-19的疫情,可說是個大災難,就讓許多國家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一年因為產業供應鏈和航運失序,各地都能明顯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威力,即使企業和軍公教大多有調薪,今年的實質薪資搞不好還會負成長哦!

面對全球各種極為複雜的經濟挑戰,黑板經濟學可能難以應對,那何不到田野裡去看看,有些國家或地區,是怎麼面對這些挑戰的,他們成功和失敗的教訓有哪些?

來讀讀這本有趣的好書《極端經濟:當極端成為常態,反思韌性、復甦與未來布局》Extreme Economies: Survival, Failure, Future – Lessons from the World’s Limits),看看人們是如何在各種極端條件下,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極端經濟》作者理查.戴維斯(Richard Davies)曾任英國財政大臣的經濟顧問、英國財政部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經濟學家暨演講撰稿人,以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經濟編輯。他並非是宅在象牙塔裡的經濟學家,而是親自走訪全球十六萬公里以上,採訪五百多人,包括政府官員、難民、罪犯等,透過真實發生的故事,為我們還原難民營、監獄、超高齡社會的經濟、市場乃至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




書中的九個地點,代表三種極端經驗——極端的生存(再生)、失敗與未來——不論現在或未來,都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九個地點,都不是一般民眾熟悉的,有些地方或狀況我也是讀報⋯⋯哦不⋯⋯讀了這本好書才知道。九個篇章都寫得引人入勝、十分有趣。人們在這些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透過自發市場、非正規經濟、傳統交易、保險機制、人力與社會資本等,來面對巨大衝擊、恢復經濟活力,並展現過人韌性。

然而,一些情況下,擁有一手好牌的政府,反而把經濟搞得一敗塗地。還有,代表未來十年趨勢的極端經濟體,人們如何因應兼具「超高齡化、最尖端科技、極度貧富不均」三種條件的社會?

印尼亞齊(Aceh, Indonesia)從2004年海嘯中迅速反彈。2004年的大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五億顆廣島原子彈。由此產生的海嘯在14個國家造成超過廿二萬人死亡。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端的亞齊省首當其衝,受到的打擊最先也是最嚴重的。在遭受破壞的班達亞齊鎮,55%的居民死亡,大部分建築被毀。

然而,一些倖存者的經濟反應非常有意思,造就了被災前更繁榮的經濟。例如一位勇敢的企業家和餐館老闆,他的海濱餐廳被海嘯摧毀了。他重新開張了餐廳,由於缺乏資金,他用衝上岸邊的廢木頭重建了一座海灘小屋。當地人害怕暴風雨再次發生,不願靠近,但外援人員更大膽,成為他的第一批顧客。這給了當地人信心。今天,他的餐廳位於海灣頭部的黃金位置,毗鄰安全的游泳水域。當地經濟得到了很大改善,以至於他對這座建築的投資現在價值幾乎是原始成本的十倍。當地的經濟發展,也與海嘯後中央政府與當地的分裂主義反叛組織達成慷慨的和平協議有很大關係。




在約旦札塔里(Zaatari),援助組織為每個家庭提供一種電子購物卡,嚴格限制額度和可購買的物品。電子購物卡賬戶是相互隔離的,所以沒有辦法節省食物來獲得額外的衣服,反之亦然。然而,超市也不總是儲存敘利亞顧客想要的品牌或產品。但難民是紐西蘭進口奶粉的大買家,因為大宗商品最終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基本上他們把奶粉賣給約旦阿宅來換錢。

一旦擁有實際貨幣,難民就可以參與營地中小商店的繁榮經濟,用於購買他們真正需要的商品和服務。聯合國不喜歡札塔里的難民市場,就再建了個遠離約旦城鎮阿茲拉克難民營嚴格管肅。戴維斯將辛勤工作的札塔里居民所享受的活力和使命感,與附近表面上規劃得更好的阿茲拉克營地的單調、貧瘠的存在進行了對比,後者簡直就像大型監獄,讓我們見識到去中心化自發交換與自上而下的經濟規劃有何不同。




美國路易西安娜州立監獄(Louisiana State Penitentiary)的地下經濟非常有趣。為了讓監獄裡的生活保持平靜,獄方容忍簡單的交易,從理髮、山核桃糖、書籍、襯衫熨燙甚至紋身都有。警衛還走私合成大麻出售給監獄毒梟,後者將大麻賣給其他囚犯。他們不被允許使用錢幣,於是曾經使用煙草作為貨幣,現在使用鯖魚、麵條或咖啡,是讓路易斯安那州超長刑期更容易忍受的一種方式。路易西安娜州是美國監禁率最高的州之一,囚犯被迫為政府所有的公司監獄企業工作,時薪在2到20美分之間,這是1970年代設定的工資並且從未針對通貨膨脹進行調整。




另一個這樣的教訓來自跨越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的達連地區Provincia de Darién),巴拿馬政府出於善意的努力製止森林砍伐,啟動了一項補貼計劃,以鼓勵土地所有者種植樹木。 但這項政策設計得很糟糕,獎勵種植任何樹木,不限本地物種。結果是巴拿馬沒有恢復被砍伐的熱帶雨林土地,而是種植了大量的柚木種植園。真正的熱帶雨林有多層樹冠,光線過濾下來以支持廣闊的生態系統。 相比之下,柚木樹的大片葉子完全遮住了森林地面,當它們掉落並開始分解時,它們會釋放出一種殺死昆蟲的酸。樹冠下什麼都沒有,水分流失,光線不足,被葉酸燒焦,土壤變得乾燥。地面看起來好像已經澆滿了汽油,然後任其燃燒。對伐木的重量限制產生了反常的效果,即刺激伐木者砍伐最直的樹幹並丟棄其餘的樹。




剛果金夏沙(Kinshasa)體現的是剛果數十年惡毒治理造成的經濟災難,公職人員普遍存在腐敗,以及未能提供足夠的基礎設施。雖然當地擁有充滿活力的海盜經濟,可是非正式的、非法的經濟網絡只能維持略高於貧困的水平,並不能彌補無能和腐敗的政府之惡。




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從180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個富裕和經濟活力的貿易和工業中心,最初以菸草貿易為中心,後來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工業之一。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因「集聚外部性」而互惠互利,共享一組專業勞動力和供應商。然而,全球需求從格拉斯哥的燃煤輪船轉向柴油動力油輪。日本公司使用新的乾船塢技術在世界市場上與格拉斯哥競爭。每次格拉斯哥的造船廠倒閉,勞動力和供應商的數量就會減少,這使得剩餘的公司更難生存。即使讓造船廠合併甚至國有化都難以挽回頹勢。


大多數人的基本生活計劃都是一樣的,我們工作並存夠錢,這樣當我們在65歲退休時,可以在一定程度的舒適和體面的情況下再過十幾廿年的生活。然而,對於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來說,基本計劃不再有效。 1963年,日本有153名在世的百歲以上的人。2016 年,這一數字為六萬五千人。到2040年,將有卅萬人。這些人中很少有人希望能活得這麼久,他們也沒有相應的計劃。挑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出現在日本秋田市(Akita)——在日本快速老齡化的最老齡化的秋田,市民組織正在為老年人提供團體活動,以保持他們的身心活躍和活力。


在愛沙尼亞的塔林(Tallinn),電子政務的先進應用為商業和公民創新奠定了基礎。台灣的IT大臣可以參考一下哦。




戴維斯並非自由市場教條主義者,他關於智利聖地亞哥(Santiago)的那章,指出了困擾該國的經濟不平等的影響,特別是私有化的教育體係是其問題的重要根源。芝加哥男孩創造了一個經濟成功的故事,但也造就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鴻溝之一,帶來了相對貧困和精英階層的怨恨感,引發了自發的民粹主義抗議。




從以上的案例,我們能夠從田野的調查看到,市場和經濟從來都不是萬能的,左派和右派的觀點都有其侷限,這本《極端經濟》真是本能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好書!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