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火線大逃亡》應該與圖博有關的好萊塢電影中最叫好叫座的,可是對我而言,《火線大逃亡》卻是不折不扣的大爛片。《火線大逃亡》出於推動所謂「 圖博熱」的需要,不僅嚴重歪曲歷史,煽情灑狗血,還抬高主人公Heinrich Harrer。某些西方傳媒更是借機大肆鼓噪,將Heinrich Harrer捧為英雄。《火線大逃亡》也有大白人沙文主義的味道,覺得藏人落後無知,需要西方人去幫助他們教導他們。別忘了Heinrich Harrer曾加入納粹黨衛隊(SS Nazi)。

《火線大逃亡》的導演兼製片人是法國著名導演Jean-Jacques Annaud,曾拍過《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情人》(The Lover)、《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等著名影片。他的影片擅長人物心理的微妙刻畫,於是,在他的巧妙處理下,《火線大逃亡》成了一部著重描繪人物心路歷程的史詩。可是在Heinrich Harrer的原著中,其實並沒有那樣的心路歷程。

Seven Years in Tibet


在該片的製作過程中,中國政府以及支持它的人士一直在指責這部電影對歷史的描述失之偏頗,有故意醜化、妖魔化中共的意圖。此外,中國政府也指摘該片把達賴喇嘛描寫成英雄人物,而中共認為他只是被帝國主義利用的人民的叛徒。因為該片與中國傳統的政治宣傳強烈抵觸,所以在中國大陸地區被徹底地封殺,我的中國朋友說,這部電影在中國連盜版都不可能找得到。

作為抗議,中國政府禁止該片的導演Jean-Jacques Annaud以及主演Brad Pitt、David Thewlis等人入境中國大陸。由於中國政府極力阻撓《火線大逃亡》的製作,該片絕大部分場景取自阿根廷與尼泊爾等地。發行兩年後,導演才透露,曾有兩名攝影師秘密抵達圖博,並拍攝了一些膠片。

雖然傳記電影不免有些虛構的場景或情節,但《火線大逃亡》卻為了製造戲劇效果加油添醋、扭實史實,以致激怒中國政府。《火線大逃亡》的編導試圖討好親圖博的西方人,可是讓中國政府強烈質疑達賴喇嘛在背後策劃《火線大逃亡》的製作,也讓達賴喇嘛無論如何呼籲中國政府和他對談,中國政府都一再強烈質疑達賴喇嘛的意圖,《火線大逃亡》可說是幫了個大倒幫啊!

中國人對於《火線大逃亡》的看法,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电影《西藏七年》的负效应〉〈由电影《西藏七年》所想到的〉。估且不論複雜的「圖博主權問題」,電影中有不少劇情是刻意扭曲史實的。例如中共解放軍攻入拉薩後,軍方頭子破壞僧侶繪製的曼陀羅,並且對少年達賴喇嘛說宗教是毒藥,是純屬虛構的。解放軍在剛進入拉薩時,對達賴喇嘛是相當禮遇的,「宗教是毒藥」那句話是少年達賴喇嘛在北京時,毛澤東私下對達賴喇嘛說的。更何況當時解放軍剛入侵時,達賴喇嘛是在圖博南方的錯模,而非拉薩。少年達賴喇嘛在劇中對軍方頭子談大道理,當然也是虛構的,而且那幕不僅說教意味濃厚,還拍得有夠肉麻噁心。

《火線大逃亡》的另一個爭議之處在於把圖博政府的談判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晉美(Ngapoi Ngawang Jigme)刻畫成一個見風使舵、投靠強權的反面人物。阿沛‧阿旺晉美後來當到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和西藏軍區副司令員。阿沛‧阿旺晉美的妥協可能是從西藏的歷史和現實出發所作出的決定。而且,前昌都省長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代表團是由達賴喇嘛指派,前往北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談判的。在強大軍事壓力下,1951年5月23日代表團不得不在《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上簽字並被達賴喇嘛批准。

阿沛‧阿旺晉美
阿沛‧阿旺晉美(Ngapoi Ngawang Jigme)


當時圖博人口稀少,烏合之眾的士兵也不諳戰術,根本不是士氣正盛的解放軍的對手,解放軍入藏時的反抗其實很小,死傷並非像電影中的那麼慘烈。藏人那段時間最主要的死傷是1959年3月10日中國毛澤東政權,片面撕毀與圖博簽定的十七條和平協議,派兵入侵圖博,引起藏人民起義抗暴,導致七萬多名喇嘛與人民被解放軍所血腥屠殺。此一事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武裝叛亂」,位於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圖博人民抗暴起義」。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在當年率十萬左右支持者離開圖博流亡印度、尼泊爾等國。

在電影中,阿沛‧阿旺晉美試圖討好Heinrich Harrer。在解放軍入侵後,Heinrich Harrer還義正詞嚴地教訓過他。可是根據阿沛‧阿旺晉美的訪談(〈 阿沛‧阿旺晉美談《在西藏七年》及其他〉),阿沛‧阿旺晉美只見過Heinrich Harrer一兩次。初次見面是在一個叫作「瞻部林吉桑」的民間節日,當時他們在公園舉辦聚會,後來Heinrich Harrer到過阿沛‧阿旺晉美家一兩次。他們見面時只談了一些瑣事,未深談,也未涉及政治問題。阿沛‧阿旺晉美還指出Heinrich Harrer很愛玩,愛打麻將。電影中有個情節,描述阿沛‧阿旺晉美派一個婦女送藏袍給Heinrich Harrer以討好他,那也是捏造的。

阿沛‧阿旺晉美表示,Heinrich Harrer在拉薩其實沒多大的名氣。倒是他朋友Peter Aufschnaiter,懂得建築,為拉薩辦過幾件事,如修水渠,把拉薩河上游的水引到夏宮羅布林卡和在拉薩修下水道;還勘測設計納金小電廠,雖然後來沒建成。Peter Aufschnaiter在拉薩繪製的圖,後來還放在他的書Peter Aufschnaiter's Eight Years in Tibet,成為重要的史料。在拉薩,知道Peter Aufschnaiter的人很多。阿沛‧阿旺晉美還指出,Heinrich Harrer是個游手好閒到處遊蕩的人,沒辦過什麼實事,也沒有顯示出有多大能耐,沒什麼名氣,影響也不大。

Peter Aufschnaiter Eight Years in Tibet
Peter Aufschnaiter's Eight Years in Tibet

Peter Aufschnaiter

Peter Aufschnaiter

Peter Aufschnaiter

Peter Aufschnaiter Eight Years in Tibet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7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8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9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10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11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12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13 of 13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相關網站:

Seven Years in Tibet (1997)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Seven Years in Tibet (1956)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Heinrich Harrer Limited Edition Portfolio: Home Page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網站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西藏之頁- 達賴喇嘛




閱讀全文...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Seven Years in Tibet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又譯《西藏七年》 )是奧地利登山家Heinrich Harrer(1912-2006)根據他于1944年至1951年這七年間在圖博(西藏)生活的親身經歷所寫成的冒險故事。影片根據Heinrich Harrer的自傳Seven Years in Tibet《西藏七年與少年達賴》)改編拍攝。該書最初在1953年發表,1956年被拍成同名記錄片,1997年被法國導演Jean-Jacques Annaud拍攝成好萊塢巨片,主演是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和大衛‧休利斯(David Thewlis)。

Heinrich Harrer
Heinrich Harrer在拉薩

Seven Years in Tibet
Seven Years in Tibet

西藏七年與少年達賴
《西藏七年與少年達賴》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奧地利登山家,納粹黨衛隊份子(SS Nazi)Heinrich Harrer決心離開故鄉和懷孕四個多月的妻子Ingrid,到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去登山。Heinrich Harrer離家的原因是對孩子的出生有一種恐懼感,所以逃避。惡劣的天氣,使喜馬拉雅的頂峰可望不可及。這時,Heinrich Harrer忽然想要回家了,他想看看應該已經出世的兒子。可是,戰爭使他和朋友Peter Aufschnaiter成了戰俘,他們被滯留在印度的集中營裏。

一次又一次越獄,一次又一次失敗。終於,Heinrich Harrer和Peter Aufschnaiter越獄成功,他們逃到圖博,此時的圖博,已是一片和平的淨土。一路上,Heinrich Harrer和Peter Aufschnaiter風餐露宿,運氣好的時候,從廟裏抓些供奉著的食物,運氣不好的時候,殺了搶來代步的馬在荒漠上生吃。當時藏人視異族如鬼神,並不歡迎外來的Heinrich Harrer和Peter Aufschnaiter。他們只好裝成去拉薩朝聖的信徒,只是為了能活下去。為了生存,他們甚至和富人家的狗搶食。當時還不滿十歲的達賴喇嘛破例讓這兩個外國人留在了拉薩。

Potala


Heinrich Harrer和Peter Aufschnaiter在拉薩過起了十分平靜的日子。Heinrich Harrer向達賴介紹西方文化,達賴讓Heinrich Harrer學會愛,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竟成了終生的朋友。但是,平靜的日子很快被解放圖博的戰鬥打斷。達賴出生地的寺廟被毀,無數喇嘛喪生。在共產黨看來,宗教是麻醉藥,共產黨要解放中毒的圖博人民。在解放圖博的戰鬥中,幾千名藏民死於非命。

Seven Years in Tibet


Heinrich Harrer要離開拉薩了,他要達賴一起走,達賴卻說,我是喇嘛,我要與我的信徒在一起。Heinrich Harrer只好獨自離開。當他回頭時,只見達賴站在布達拉宮的頂上眺望著。Heinrich Harrer帶著達賴最鍾愛的音樂盒返回了奧地利。在圖博七年,Heinrich Harrer所得到的不僅是達賴喇嘛終生的友誼,還有他一直在尋找的自我。

Seven Years in Tibet

Seven Years in Tibet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1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2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3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4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5 of 13


Seven Years in TibetPart 6 of 13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相關網站:

Seven Years in Tibet (1997)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Seven Years in Tibet (1956)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Heinrich Harrer Limited Edition Portfolio: Home Page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網站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西藏之頁- 達賴喇嘛




閱讀全文...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Living_Buddha


1981年,第十六世噶瑪巴在美國芝加哥逝世。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係按照第十六世噶瑪巴遺囑及轉世法則產生的靈童,得到了中國政府和達賴喇嘛的共同認可(另有一位由第十四世夏瑪巴仁波切認定的十七世噶瑪巴聽列泰耶多杰)。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出生於昌都縣拉多鄉(Lhatok)巴果(Bakor)。他的父母是牧民,有九個兒女,鄔金欽列多傑在三個男孩中排行第二,他幼年在拉拓卡列寺學習藏文和佛學基礎知識。1992年8月2日,他在拉薩大昭寺剃度 ,得法名為「白恰達讓瓊烏金傑瓦牛古卓堆赤列多吉則恰列南巴爾傑瓦德」;9月27日,經中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正式在楚布寺坐床。第十七世噶瑪巴是新中國中央政府批准認定的第一位藏傳佛教轉世活佛。

Karmapa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


因為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為中國大陸當局與達賴喇嘛所共同認證,更為中國當局自1959年以來首位認證之轉世活佛,頗受中國當局禮遇。1999年12月,14歲的他離開楚布寺到印度。第十七世噶瑪巴表示他由於法脈傳承之需求出走印度,因為他在圖博無法學習到完整的佛法,並與達賴喇嘛會面,遂居於印度達蘭薩拉上密院至今。

關於他出走,還流傳著各種矛盾的說法。2000年1月13日,中國官方否認另冊立噶瑪巴活佛。2000年1月21日,中國官方指噶瑪巴終會返藏。2001年4月27日他在臨時駐地印度達蘭薩拉附近的舉堆寺會見記者並發表申明。

「我于1999年12月28日夜晚離開了我的家鄉、寺廟和父母兄弟姐妹和圖博人民避難到印度。這完全是我自願作出的決定。無人叫我去,也無人叫我來。逃亡到印度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弘揚佛法和保護圖博獨特的宗教文化;尤其是為了噶舉教派的傳承必須從在印度的上師那裡接受灌頂。」事件發生後,對大陸當局造成極大困擾,但當事幾方亦均表態謹慎,留有極大餘地,大寶法王本人數年來則恪守歷代噶瑪巴之特質:著力弘傳教法,極少言及政治。2004年5月30日,新華社發了「楚布寺眾僧俗期盼第十七世噶瑪巴早日歸寺」的通訊,其中借一位喇嘛的話說「大家都猜測他現在暫時無法回到楚布寺是因為受到別人的恫嚇」。

而聽列泰耶多傑1983年生於圖博,是著名的米龐仁波切(Mipham Rinpoche)之子。1994年離開圖博,現生活於是印度東北部西孟加拉邦的噶倫堡(Kalimpong)。在那裡他接受強化的佛教教育,並授課于僧侶佛學院(Shedra)。他的上師有第十四世昆吉夏瑪巴米龐確吉羅佐(Künzig Shamarpa Mipham Chökyi Lodrö)、已去世的秋吉崔欽仁波切(Chobgye Trichen Rinpoche)、祿頂堪仟仁波切(Lüding Khenchen Rinpoche)以及堪仟廷列頗就仁波切(Khenchen Trinle Paljor Rinpoche)。從根森巴多傑(Gen Sempa Dorje)教授、已去世的托噶仁波切(Topga Rinpoche)以及堪布確札仁波切(Khenpo Chödrak Rinpoche)。在全世界51個國家有超過642 所佛教中心和寺院是以第十七世噶瑪巴·廷列泰耶多杰為精神領袖的。其中包括從數量上來說大型的金剛乘組織(歐雷‧尼達爾喇嘛創建)、達波曼達拉(Dhagpo Mandala)中心、菩提道(Bodhipath)組織中心及很多其它的組織。

Karmapa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聽列泰耶多傑





Living Buddha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7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8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9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10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11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12 of 12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相關網站: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Links

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聽列泰耶多傑相關網站:

Karmapa in Europe


Kagyu Asia

MySpace.com - H.H. 17th Karmapa Trinlay Thaye Dorje

The Karmapa Documentary Project

噶瑪噶舉傳承香港中文網站

噶瑪巴聽列泰耶多傑英文主頁


噶瑪巴聽列泰耶多傑中文主頁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Living_Buddha

這部1994年的記錄片
Living Buddha,講述的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嘉華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生平和傳奇,這部記錄片詳細地記錄了噶瑪巴靈童的尋找過程,是研究圖博宗教文化、風土民情的珍貴資料。

記錄片導演克雷門斯‧庫比(Clemens Kuby),1947年生,德國電影導演及歷史作家,亦是知名的紀錄片拍攝者,其作品曾多次獲獎──其中包含了《古老的拉達克》(
Das Alte Ladakh)以及《活佛》(Living Buddha)。他的書《邁向另一境界》(台灣商務出版)是以心靈療法為主題。

在〈【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中提到藏傳佛教祖古轉世肇始於噶舉派的噶瑪巴世系,比達賴喇嘛系還早了兩個世紀。

噶瑪巴(Karmapa),正式全稱為嘉華噶瑪巴(Gyalwa Karmapa),台灣稱之為大寶法王、如來大寶法王,是藏傳佛教中的噶舉派(藏文:ཀརྨ་བཀའ་བརྒྱུད,Karma Kagyu,俗稱白教)之最高持教法王,並且也是最早擁有活佛轉世制度的藏傳佛教領袖。

至今,噶瑪巴以化身方式轉世了17次,目前公認的噶舉巴是由第十二世泰錫杜仁波切(Tai Situ Rinpoche)和第十二世嘉察仁波切(Goshir Gyaltsab Rinpoche)所認證,且目前人在印度達蘭薩拉的第十七世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Ogyen Trinley Dorje,1985年 -),另外有一部份的信眾擁護由第十四世夏瑪巴(藏文:ཞྭ་དམར་པ་,Shamarpa)所認證且目前人在印度噶倫堡的第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聽列泰耶多傑(Trinley Thaye Dorje,1983年 -)。

藏傳佛教分為前弘期與後弘期,以朗達瑪滅佛為界。噶舉派即為後弘期所形成之四大宗派之一。一祖瑪爾巴,傳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傳岡波巴,岡波巴傳杜松虔巴(Düsum Khyenpa),杜松虔巴即為第一世噶瑪巴。他圓寂前,留下了轉世預言信函,從而開創了噶瑪巴轉世制度,也是圖博最初的活佛轉世制度,從世俗意義來說,此制度是為了解決教派繼承人問題,從而穩固教派勢力,一直綿延至今。

杜松虔巴之系統轉至第五世時,發揚光大,第五世大寶法王為明成祖之上師。「大寶法王」之名號即為明成祖所賜,並賜「黑寶冠」,故其派別從此亦被稱為「黑帽系」。

噶瑪巴傳至第十六世時,世界已入近世,適逢圖博劇變,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遂于西元1959年出走印度,並逐步將藏傳佛教傳至西方世界。其于西元1981年在美國芝加哥圓寂,圓寂時眾弟子並未馬上找到轉世預言信,直至1990年才由其重要弟子泰錫度仁波切所發現,並於1992年在藏東拉拓村找到了今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其間亦曾因為另一弟子夏瑪巴仁波切自行認證原居住於拉薩市巴卡區的聽列泰耶多傑,因法傳承弟子間大寶法王的雙胞案,但大部份信眾仍認同由達賴喇嘛認證的鄔金欽列多傑,鄔金欽列多傑于同年在圖博噶瑪噶舉派主寺楚布寺(藏文:མཚུར་ཕུ་,Tsurphu Monastery)坐床。

Karmapa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巴讓瓊瑞佩多傑


歷代嘉華噶瑪巴:

*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དུས་གསུམ་མཁྱེན་པ་,Düsum Khyenpa,1110年 - 1193年)
* 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西(ཀརྨ་པཀྵི་,Karma Pakshi,1204年 - 1283年)
* 第三世噶瑪巴讓瓊多傑(རང་འབྱུང་རྡོ་རྗེ་,Rangjung Dorje,1284年 - 1339年)
* 第四世噶瑪巴洛佩多傑(རོལ་པའི་རྡོ་རྗེ་,Rolpe Dorje,1340年 - 1383年)
* 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དེ་བཞིན་གཤེགས་པ་,Deshin Shekpa,1384年 - 1415年)
* 第六世噶瑪巴東瓦董登(མཐོང་བ་དོན་ལྡན་,Thongwa Dönden,1416年 - 1453年)
* 第七世噶瑪巴秋扎嘉措(ཆོས་གྲགས་རྒྱ་མཚོ་,Chödrak Gyatso,1454年 - 1506年)
* 第八世噶瑪巴米秋多傑(མི་བསྐྱོད་རྡོ་རྗེ་,Mikyö Dorje,1507年 - 1554年)
* 第九世噶瑪巴旺秋多傑(དབང་ཕྱུག་རྡོ་རྗེ་,Wangchuk Dorje,1556年 - 1603年)
* 第十世噶瑪巴丘英多傑(ཆོས་དབྱིངས་རྡོ་རྗེ་,Chöying Dorje,1604年 - 1674年)
* 第十一世噶瑪巴依喜多傑(ཡེ་ཤེས་རྡོ་རྡྟེ་,Yeshe Dorje,1676年 - 1702年)
* 第十二世噶瑪巴蔣秋多傑(བྱང་ཆུབ་རྡོ་རྗེ་,Changchub Dorje,1703年 - 1732年)
* 第十三世噶瑪巴都杜多傑(བདུད་འདུལ་རྡོ་རྗེ་,Dudul Dorje,1733年 - 1797年)
* 第十四世噶瑪巴德秋多傑(ཐེག་མཆོག་རྡོ་རྗེ་,Thekchok Dorje,1798年 - 1868年)
* 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恰多傑(མཁའ་ཁྱབ་རྡོ་རྗེ་,Khakyab Dorje,1871年 - 1922年)
*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瓊瑞佩多傑(རང་འབྱུང་རིག་པའི་རྡོ་རྗེ་,Rangjung Rigpe Dorje,1924年 - 1981年)
* 第十七世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ཨོ་རྒྱན་འཕྲིན་ལས་རྡོ་རྗེ།,Ogyen Trinley Dorje,1985年 - )或聽列泰耶多傑(མཐའ་ཡས་རྡོ་རྗེ།,Trinley Thaye Dorje,1983年 - )





Living Buddha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1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2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3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4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5 of 12


Living Buddha - 17th Gyalwa Karmapa Part 6 of 12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相關網站: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Links

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聽列泰耶多傑相關網站:

Karmapa in Europe


Kagyu Asia

MySpace.com - H.H. 17th Karmapa Trinlay Thaye Dorje

The Karmapa Documentary Project

噶瑪噶舉傳承香港中文網站

噶瑪巴聽列泰耶多傑英文主頁


噶瑪巴聽列泰耶多傑中文主頁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海闊天空

很久沒有寫這種感性的變態心情日記了。自以為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可是卻開始發現,愈來愈難在理性中找到出路。

這篇文章,理論上應該寫在生日前,也就是兩個禮拜前。已經過了三十而立之年又一年了,總結這31年來,人生的路程,除了還未成家立業之外,還未報答父母回饋社會之外,只有向中年危機邁進了。

回想起廿年前或十年前的自己,能做的夢都比較美,能做的選擇也較多。當時做的白日夢多是想要做多少大事業,人生充滿要去實現的理想。在那時候,想要去做的,總多過知道自己做不到的。可是到了卅幾歲了,最近才發現,能做的美夢逐漸減少了,開始瞭解什麼叫作「心有餘而力不足」。人生開始不再是在創造選項,而是從過去創造的選項中玩刪減法。

我很喜歡辛棄疾的一首詞〈醜奴兒〉,因為不管什麼時候讀它,都很有道理: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前陣子看過一篇文章〈44歲前不快樂的「U」宿命,用「儲蓄快樂」來破解(Mr. 6)〉說有一期Time雜誌寫到一個關於「快樂」的主題,這是一個英國與美國大學合力完成的全球調查,據說在70個國家找來200萬人作調查,問他們「你們快樂嗎?」結果發現,每個國家受訪者的「快樂指數」,隨著年齡成長,呈現一個「U」字型的變化。

20幾歲還蠻快樂的,但從30歲以後,快樂指數就開始逐年下降,要到50歲以後再慢慢回到高點,到了60幾歲又可以和20幾歲的人差不多快樂。這個神秘的快樂「U」型圖,在44歲的時候達到最低點。也就是說,你現在假如是35歲,有可能明年要比今年更不快樂,後年又比明年更不快樂,就這樣一直玩下去,直到44歲才能翻盤。

我看了這篇報導,恍然大悟,最不快樂的年紀是44歲,那最快樂的年紀呢?

原來也是44歲!

廿幾歲青春期無憂無慮好快樂,從年輕時一直往前走,卻愈來愈不快樂。如果你知道明天會比今天慘,後天會比明天慘,你還爽得起來嗎?當然爽得起來,因為花開堪折直須折嘛,所以年輕時,要把握現在活在當下!

那為什麼說44歲反而是最快樂的?因為如果你知道明天會比今天快樂,後天會比明天快樂,那你還能不爽嗎?當然很爽,因為你終於可以真正期盼未來了!

我31歲了,我還有13年就能夠到達人生最快樂的一年!

最近聽信樂團的〈海闊天空〉,感觸特別深。也讓我回想起小時候香港搖滾樂團BEYOND的〈海闊天空〉,當時充滿理想的少年時期,還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而為賦新詞強說愁。過了十幾年了,聽到信樂團的〈海闊天空〉,更能體會什麼是愁滋味!

不過無論如何,總會海闊天空的,不是嗎?

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成功是你從谷底彈起多高!」(Success is how high you bounce when you hit bottom.),人生其實是ADAPTIVE LANDSCAPES危機就是轉機



海闊天空/信樂團

作詞:姚若龍 作曲:Hun Lim/Jun Young Choi


我曾懷疑我 走在沙漠中 從不結果 無論種什麼夢
才張開翅膀 風卻變沉默 習慣傷痛能不能算收穫

慶幸的是我 一直沒回頭 終於發現 真的是有綠洲
每把汗流了 生命變的厚重 走出沮喪才看見新宇宙

海闊天空 在勇敢以後 要拿執著 將命運的鎖打破
冷漠的人 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 讓我不低頭 更精采的活

凌晨的窗口 失眠整夜以後 看著黎明 從雲裡抬起了頭
日落是沉潛 日出是成熟 只要是光一定會燦爛的

海闊天空 狂風暴雨以後 轉過頭 對舊心酸一笑而過
最懂我的人 謝謝一路默默的陪著我 讓我擁有好故事可以說
看未來 一步步來了




海闊天空/BEYOND

作詞:黃家駒 作曲:黃家駒


今天我 寒夜裡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
風雨裡追趕 霧裡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 你與我 可會變(誰沒在變)

多少次 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裡愛 (誰明白我)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仍然自由自我 永遠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little_buddha


《小活佛》雖然只是虛構的情節劇本,但卻是由一宗真實的事件所啟發的。自六零年代,西方的嬉皮士大批大批地涌至印度及尼泊爾等地,一位名叫圖敦‧耶喜喇嘛(Lama Thubten Yeshe, 1935-1984)的圖博高僧開始向他們開示佛法,引發了藏傳佛教大規模地向西方弘揚的熱潮。這股浪潮發展至今未艾,耶喜喇嘛的弟子在廿多個國家創立了近百間西方的佛法中心、禪修中心、寺院及佛法出版社等,最有名的是「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Founda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Mahayana Tradition),在香港及台灣現在也有分會(香港分會是大乘佛學會,台北分會是經續法林),在這些團體中出家的西方僧尼數以百計。

Lama Thubten Yeshe
圖敦‧耶喜喇嘛(Lama Thubten Yeshe, 1935-1984)


耶喜喇嘛於1984年圓寂。在1985年一個平凡的西班牙佛教家庭中,有一個嬰孩在雷電交加中出生了。據說,這個小孩Osel Hita Torres出生時,母親沒感到絲毫分娩的痛苦,而且從不哭泣。有一次,母親整天忘記了喂奶,Ösel也只會耐心地等待,沒有一點吵鬧或要求。Ösel不多與兄弟姊妹玩耍,反而喜歡獨自沉思。Ösel的母親有一次帶他去一間佛法中心,小孩的舉止便變得奇怪起來,他首先是與藏人顯得極為親近,然後便私自取僧人的法器把玩,而且使用得甚為熟練。耶喜喇嘛的先世弟子圖敦‧梭巴仁波切(Thubten Zopa Rinpoche)此時便開始注意他。

梭巴仁波切早在耶喜喇嘛往生不久,便曾多次請真正有神通能力的人查詢其先師轉世之下落。這些預言一致指出轉世者之父為「巴高」,母為「瑪麗亞」,兩個名字顯然并沒有圖博的味道。梭巴仁波切在夢中,又曾夢見其先師轉成了一個眼睛明亮的西方小孩。在一見到這個西班牙小孩時,梭巴仁波切馬上便認出這便是自己夢中見到的小孩。梭巴仁波切召來了小孩的父母,問明了他們的名字,父名「巴高」(Paco),母名「瑪麗亞」(Maria Torres)。這時,仁波切便詳細追問他們在Ösel出生前的事,發現Ösel的母親曾夢見耶喜喇嘛手抱嬰孩硬塞在她的懷抱。

瑪麗亞在多年前曾拜見過耶喜喇嘛。在翻看一些當年與喇嘛會面時所攝之舊錄影帶時,他們又發現了耶喜喇嘛曾說過一些古怪而當時未有人深究的話,例如他曾說:「西班牙這地方很好,我愿來住一段很長的日子!」,又曾對巴高說:「我與你有很特別的緣份,我永不會忘記你,即使我在死後也不會忘記你!」。另外有一次,瑪麗亞邀請耶喜喇嘛再度到她家作客時,喇嘛摸了一下她的肚皮(這種舉止對一位僧人來說,是甚不尋常的),很高興地自言自語:「來!會再來!」。梭巴仁波切又注意到,Ösel的舉止與先世耶喜喇嘛十分相似。

沒多久後,達賴喇嘛召見小孩及其父母。在一見到達賴喇嘛時,Ösel便笑起來,跌跌碰碰的采了一朵白花,再把花獻給了達賴喇嘛,那時候小孩才14個月大。在見到先世耶喜喇嘛的法像時,小孩又不需人教,自行頂禮多次,眼中流露出淚光。沒多久後,小孩通過了辨認其先世用過的法器及私人物品等考驗,正式升座繼承了耶喜喇嘛的名位,名為「天津‧宇色仁波切」(藏文:བསྟན་འཛིན་འོད་གསལ་,Tenzin Ösel Rinpoche)。

Tenzin Ösel Rinpoche
天津‧宇色仁波切(Tenzin Ösel Rinpoche)


在Ösel正式被藏傳佛教寺院高僧承認後,不少耶喜喇嘛的舊西方徒弟都甚為懷疑。他們事後都表示,要相信輪迴,對西方人來說已是一番內心的掙扎。但要親身見著活生生的轉世案例,說他們的藏族老師變成了面前這個洋小孩,是很難令他們真心相信的!他們又找機會自己考驗Ösel,最終都不得不相信。有一位西方人曾擔任耶喜喇嘛的司機職位。喇嘛曾多次私下叫他把破爛的車牌修好,但他一直沒有辦妥。有一次,Ösel見到了這位耶喜喇嘛的弟子及喇嘛的舊車,便淡淡地幽了一默說:「你還是沒修好車牌?」。這位司機在驚詫之下,話也答不上來,只懂流眼淚。

耶喜喇嘛生前致力於把佛教的神秘面紗除去,喜歡用佛教及佛法接受西方科學的挑戰。在病重時,他刻意選擇在最先進的美國加州醫院內圓寂,讓西方記者見証他的死亡。在死後,喇嘛又戲劇性地轉生於洋人家中,自被注意開始便不斷面對西方傳媒的大規模追訪及刻意挑疑點的眼光,似乎便是有意地讓西方見証高僧轉世的實証。這位小孩曾兩度訪問香港,兩次都受到香港傳媒的大幅報導。他的轉世事跡,被著成了Reincarnation: The Boy LamaReborn in the West: The Reincarnation Masters(Vicki Mckenzie著,前者中譯本為《少年耶喜喇嘛》)。最近(2000年),他到訪台灣,出席了其先世耶喜喇嘛著作中譯本的發行儀式。大部份的時間,小孩在印度色拉寺中接受圖博僧伽教育。

若是在西藏,轉世的喇嘛很早就會被捨交給寺院,他的父母也會引以為榮。但適合西藏轉世喇嘛的作法,不見得適合轉世到西方的小孩。所以一直到1991,Ösel約七歲時,才離開西班牙,遷居到印度的色拉寺(Sera Monastery)。

Ösel開始緊湊的學習課程,學科包括英文、歷史、科學、數學和地理等等,還有他的母語─西班牙文以及藏文。另外有一位色拉寺資深的格西(Geshe,藏傳佛學博士)教他藏文書寫、背誦及義理。不過小喇嘛仍然有他輕鬆的一面,像一般的小孩一樣,喜歡玩電腦遊戲。當他玩「虛擬城市」時,他說:「人民不喜歡提高稅率,我們要讓他們快樂。」

負責監督宇色仁波切西式教育的彼得‧凱吉(Peter Kedge))曾說:「我覺得我們是在做一件有史以來最令人振奮的教育實驗。」未來預估等到宇色仁波切十九歲時,將已經學習流傳許多世紀的西藏佛教教義,以及西方科學的現代教育。往後他也會到西方的大學攻讀學位,那時可能開始弘法。

在西班牙轉世者宇色仁波切之前,西方也曾有好几位被正式承認的洋人轉世者。他們之中的一位,生於對東方宗教完全沒有認識的家庭中,自幼不太說話,也未顯示出太多靈異的現像。但在他剛滿成人年齡的生日會上,他留下了一封答謝父母養育恩情的信,便自己找到了去印度,成為了一位僧人,最後被確認出其先世身份。





《小活佛》(Little Buddha):


Little Buddha Part 7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8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9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10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11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12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13 of 13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相關網站:

釋迦牟尼佛傳

釋迦牟尼佛傳(星雲法師著)

西藏小知識

FTMP 護持大乘法脈基金會

Little Buddha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Little Buddha at Rotten Tomatoes

Dharma site review of film


耶喜喇嘛和宇色仁波切事蹟主要改寫自林聰著之〈乘愿再來的聖人〉@《西藏小知識》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Little_buddha


《小活佛》(Little Buddha)的導演是義大利的大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在1993拍攝的電影,為西方觀眾介紹了佛教的基本概念,還有藏傳佛教獨特的轉世制度。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最著名的作品是《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偷香》(Stealing Beauty)和《愛做愛做夢》(The Dreamers),《小活佛》應該算是好萊塢首次大製作與圖博有關的電影。

《小活佛》的拍攝得到許多藏傳佛教高僧協助,飾演堪布天津的是暢銷書《西藏生死書》(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的作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後來當上《高山上的世界盃》(The Cup)和《旅行者與魔術師》(Travellers and Magicians)導演的不丹喇嘛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為了協助拍攝《小活佛》,還放棄了他在倫敦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的碩士學業。

藏傳佛教,又俗稱為喇嘛教,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體系。藏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與顯教傳承。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活佛,主要是漢族民眾對藏傳佛教地區轉世修行者的稱謂,藏地稱為祖古(藏文:སྤྲུལ་སྐུ,tülku),蒙語稱呼圖克圖(Hutukutu)或呼畢勒罕。這是個容易使人混淆的名詞,因為擁有這個稱號的佛教修行者,並不等同於「佛」(梵語:Buddha,藏語:Sangs rgyas)。藏語中的祖古,原是梵語nirmanakaya,是「化身」 的意思,蒙語譯為「呼畢勒罕」,所有藏傳佛教轉世修行者都能擁有這個稱號,通常也會被稱為仁波切。

仁波切(藏文:རིན་པོ་ཆེ་,Rinpoche),西藏語的字義是「珍寶」,用於對圖博佛法的成就者,意為如寶貴人。在香港依廣東話音譯作寧波車、仁寶哲,是對藏傳佛教上師的一種尊稱。在圖博與不丹,此詞單獨使用時,亦指蓮花生大士。有三種情形下會被稱仁波切,一是轉世高僧而被認證;二是學問堪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說轉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稱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轉世高僧。

當祖古圓寂後,寺院會使用不同的儀式,尋找祖古圓寂後出生的嬰童。從中選定一名作為先輩祖古之轉世的靈童。而後靈童會被迎入寺中,在成年後,經過坐床儀式,正式繼承先輩祖古的宗教地位。靈童需在寺院接受嚴格的宗教和語文教育。大多數靈童都生性聰穎,身心發育都比一般人快。

藏傳佛教的轉世肇始於噶舉派的噶瑪巴世系,已經傳到了第十七世噶瑪巴。祖古中最為著名的,是格魯派的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世系。達賴喇嘛被認為是自1391年以來經歷了13次轉世,而班禪經歷了10次轉世。與外蒙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內蒙的章嘉呼圖克圖,合稱四大祖古。

轉世的祖古圓寂前留下遺囑,死後幾年後由其他喇嘛根據遺囑尋訪在其死後出生的靈童。如果這個孩子能認得前世喇嘛中熟知的某一位或者能選出喇嘛生前使用過的器物或者回答一系列他前世可知的問題則將被選定爲靈童。如果找到了若干個可能的候選,則可能需要通過金瓶掣籤等辦法選出唯一的轉世靈童。

在《小活佛》的故事中,流亡在不丹巴洛寺的諾布喇嘛(Lama Norbu),一直在尋找已經圓寂的先師多傑喇嘛(Lama Dorje)的轉世靈童。終於在九年後,從美國西雅圖傳來堪布天津(Kenpo Tenzin)的報告。堪布表示他曾夢見多傑喇嘛曾帶他去一塊空地上,然後不久這塊空地就被建築師狄恩(Dean Conrad)蓋了住家,而其妻麗莎(Lisa Conrad)也生下了一名男孩傑西(Jesse Conrad)。諾布喇嘛不遠千里去西雅圖。狄恩夫妻雖然不相信輪迴轉世之說,但也大方地讓傑西與諾布喇嘛到佛法中心,並聽諾布喇嘛為他講述釋迦牟尼悉達多從降生至得道成佛的故事。

但在此時卻又傳來尼泊爾加德滿都各有一名靈童出現,於是諾布希望狄恩與傑西一起到加德滿都會合。原本狄恩不答應,但正巧合夥人伊凡經濟狀況出了問題,而後又死亡,這使得狄恩頓感人間無常,故在妻子麗莎的答應下,才隨諾布到尼泊爾。後來,一名叫拉助(Raju)的男孩與名叫季妲(Gita)的女孩都被選為靈童的候選人,而三人在陸續的測試中卻都通過了考驗。在諾布喇嘛眼中認為這有可能是一人三化,他們分別代表多傑喇嘛的身、口、意轉世。

諾布喇嘛身體原本就欠佳,這一陣子的四處奔波其實都是依賴葯物支撐。諾布喇嘛終於自知大限已至,於是自行入定好多天,然後在靜坐中圓寂了。諾布喇嘛的骨灰被分成三分,由拉助帶回用汽球升空灑在空中;季妲則站上菩提樹持骨灰灑上天空。而傑西隨父母駕船至海上,將骨灰放在鉢上,然後放置海浪中,望著鉢與骨灰漂向海的遠方。而奇特的是,麗莎此時卻懷孕了,也許是諾布喇嘛要來向他們一家證明輪迴轉世的真諦吧!

《小活佛》也拍攝了佛陀釋迦牟尼的成佛故事,並用電腦特效製作釋迦牟尼成佛前大戰心魔馬拉(Mara)的場景。釋迦牟尼是由基努‧李維(Keanu Reeves)飾演。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

釋迦牟尼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傳佛教則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有研究認為南傳佛教的推斷誤算一周期60記年。

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Mahāprajāpati,音譯為摩訶波闍波提,又叫瞿曇彌 Gautamī)撫養成人。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先後娶三個妃子為妻,並建三幢宮殿安置她們,第一宮納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妃,第二宮納摩奴陀羅妃,第三宮納瞿多彌妃;以耶輸陀羅為正妃,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

釋迦牟尼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夜睹明星「悟道」,證得揭示諸法實相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關於釋迦牟尼的成佛故事,英國BBC有部記錄片The Life of Buddha有更詳細的解說(49:56):







《小活佛》(Little Buddha):


Little Buddha Part 1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2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3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4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5 of 13


Little Buddha Part 6 of 13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序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相關網站:

釋迦牟尼佛傳

釋迦牟尼佛傳(星雲法師著)

西藏小知識

FTMP 護持大乘法脈基金會

Little Buddha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Little Buddha at Rotten Tomatoes

Dharma site review of film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從電影看圖博】序

「圖博」就是以前大家比較熟知的「西藏」啦,藏文是བོད་,英文名是Tibet,古名「土番」或「吐蕃」。據考證,「番」和「蕃」在古中文該唸「博」。

為何稱西藏為「圖博」呢?「藏」指的是圖博的「衛藏區」(Ü-Tsang),「西」當然指的是西邊。西藏這個名字有大漢人沙文主義的味道。圖博流亡政府定義的「圖博」,又稱「大圖博地區」,則包含當今西藏自治區、青海大部以及小部份的甘肅、四川、雲南,同時也包括藏南,其總體面積相當於西藏本部之兩倍。藏語文區域和藏民族區域還廣義來說西藏亦包含不丹、錫金與拉達克。圖博流亡政府聲稱,1950年前達賴喇嘛管理衛藏、西康、安多三個西藏傳統省。這種説法廣為西方媒體接受。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藏文:བོད་,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滿語、蒙語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對於在東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傳統意義的藏文化圈是由東北部的「安多」(藏文:ཨ་མདོ་,Amdo)、東南部的「康」(藏文:ཁམས་,Khams)、中部的「衛」(藏文:དབུས་,Ü)或「前藏」,和「藏」((藏文:གཙང་,Tsang)或「後藏」四部份組成。藏文化圈的安多地區涉及西藏、青海、甘肅及四川的部分地區,康區東部涉及四川、雲南及青海部分地區,康區西部及衛、藏、阿里則組成西藏自治區。藏人是圖博的主體民族,其語言為藏語,圖博的首府是拉薩。但圖博內非藏族人口也不少,涉及十七個民族。

基本上,名字該由主人決定,就像南韓首府古稱漢城,可是韓國人認為「漢城」有大中國的味道,所以希望我們改稱之為「首爾」。南韓正式將首都SEOUL(韓文:서울)中文譯名正名為「首爾」,比起原先的譯名「漢城」,首爾顯然是「脫中國化」的稱呼。對於中文世界而言,尤其是與朝鮮半島接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SEOUL譯成「漢城」,就會多一層朝鮮半島也是「自古即屬於中國」的政治聯想,對此韓國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藏人也寄望能夠去除漢民族中心思想下的舊稱「西藏」,改稱自己的土地為「圖博」。早在三年前,台灣就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年輕社運動者,開始在每年的3月10日舉辦紀念西藏抗暴遊行活動,之後還催生了「台灣圖博之友會」。 這群支持西藏獨立的社運、人權工作者,關心西藏,從為西藏正名為「圖博」開始起,他們拒絕用充滿漢人沙文主義的西藏稱法,直接用遠在印度達蘭薩拉「圖博流亡政府」對自己的自稱,為西藏正名為圖博。除了正名,他們還要在台灣推動「圖博日」。

關於圖博正名運動,請觀看台灣公共電視台的〈我的名字叫圖博〉(17:54):




不過因為中文上把「圖博」稱之為「西藏」已久。把「圖博人」稱為「藏人」(Tibetan people)或「藏族」,把「圖博文」(Tibetan language)稱為「藏文」,把圖博地區流傳的佛教稱為「藏傳佛教」(Tibetan Buddhism)已成為約定俗成的習慣了,所以我在文章中儘量把「西藏」稱為「圖博」,可是「藏人」、「藏文」和「藏傳佛教」等名詞稱呼則保留。電影的片名則主要採用台灣上映的中文譯名,以及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分別於2005年2006年2007年主辦的「西藏影展」中採用的中文譯名。

在奧運傳聖火之時,在圖博地區發生了藏人反共事件,中共強行武力鎮壓引起在國際間引發多起抗議事件,甚至還在一些城市引起暴動。而今雖然中國已成功地舉辦了奧運,不過圖博的問題,還是會一直沿燒下去,不會在奧運閉幕式聖火熄滅後而停止。

基本上,對於圖博問題,中共的作法非常明確,也就是不管達賴喇嘛的主張為何,不管他是否提倡藏獨或只是要求更大的自治權而已,不管他公開承認圖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否,中共一律把他打壓為藏獨分離份子而拒絕任何對話。達賴喇嘛年事已高,年幼的班禪喇嘛生死未卜,中共一直認為時間站在他們那。而只要圖博地區一有騷動,就強行武力鎮壓,並把責任推給達賴喇嘛。我想,圖博問題在中共的現行制度和思維模式下,是沒有可能有解決的方案,除非中國變成民主國家,要不然問題就只會繼續無解下去。

而前陣子發生的中國人公然暴力攻擊支持圖博的示威者事件,只是因為中國人勉強可以用西方國家干預中國內政為藉口出悶氣,卻不知國際社會其實已經因為達佛事件和緬甸問題,對中國感到非常反感了。蘇丹的達佛地區,發生了本世紀最嚴重的種族屠殺。當地的親政府阿拉伯人民兵至少屠殺了二十萬黑人回教徒;緬甸的獨裁軍政府強行武力鎮壓參與和平民主示威的佛教僧侶,還對國外救援風災災民多加阻撓。當國際極大部分國家都同聲譴責並且孤立、制裁蘇丹和緬甸政府的情況下,中共反而還為了自己的利益支援該兩國政府,中共還希望得到世人尊敬?中國政府長期封鎖國外消息,並且強化民族主義,所以中國人一直無法理解為何許多歐美國家會站在達賴喇嘛那一方聲討中國,因為圖博問題似乎不關外國人的事。中國人甚至傳出陰謀論,認為歐美國家不願看到中國強大,所以利用圖博問題對中國進行打壓。

中國人其實沒有理解到的是,世人扺制和反對的不是中國這個國家,不是中國人這個民族,不是北京辦的奧運會,而是為了國家利益和面子,直接和間接對人權的淩虐和侮辱。中國就算有辦法在奧運證明中國的強大,有辦法利用經濟起飛炫耀中國的富裕,可是卻還是無法得到世人的尊重。中國人為了面子暴力攻擊支持圖博的示威者,可是卻無法理解他們其實丟掉了更多的面子。如果中國人還繼續為了民族的光榮而作賤人權,有一天他們無法獲得世人尊重的挫折感,甚至會可能導致中國為維護強權,而不惜踏上戰爭一途!

達賴喇嘛其實早已公開放棄藏獨的主張而改為要求圖博更大的自治權,這一點甚至還讓一些藏人無法體諒。如果而以政治和宗教上的成就來說,賴達喇嘛可說是近來最了不起的宗教家和政治家之一。在政治上,達賴喇嘛讓大部分中國以外的國家對圖博感到同情,他甚至還榮獲美國國會金質獎章和諾貝爾和平獎。達賴喇嘛和絕大多數藏人都是慈悲的佛教徒,不管中共如何妖魔化達賴喇嘛,如何粗暴地對待支持他的藏人,他們都堅持以非暴力的手段爭取和中共對話。

雖然中共禁止藏人持有達賴喇嘛法像,連提到他的名號都可能要入獄,可是達賴喇嘛在藏人心目中還保有神聖不可侵的地位。青藏鐵路開通後,有不少藏人靠非法販售觀光客動物皮毛維生,中共一直無法有效禁止。沒想到,達賴喇嘛得知後,只問了一句:「藏人得要靠殺生維生?」,結果那些非法皮毛就很快消失在圖博街頭了。中共對達賴喇嘛,與其說是憎恨,還不如說是畏懼。

有一個報導說在保守的基督教國家德國,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對佛教的好感甚至多過基督教。在歐美藏傳佛教在不少地方開始流行起來,西方人普遍上接受佛學是理性的宗教和哲學而非迷信,達賴喇嘛的魅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達賴喇嘛和許多藏傳佛教高僧不僅在歐美大力推廣佛法,達賴喇嘛還鼓勵科學和佛學的對話。有人問達賴喇嘛,如果他發現科學和佛教哲學有所衝突,那該怎麼辦?他笑著回答說,那就修正佛教哲學吧。

在2006年神經科學年會,達賴喇嘛甚至還被邀請去給一個學術演講,探討禪修和神經科學的研究,那場演講雖然遭到超過五百位華裔科學家的連署抗議,主辦單位還是不為所動。我有一次和一位耶魯大學的名教授吃飯時,那位教授說他有一次在康乃爾大學演講居然只有小貓兩三隻,後來才發現因為達賴喇嘛同時間也在康乃爾演講。

西方人對圖博問題的重視,除了達賴喇嘛的個人魅力,藏人努力在國際社會推銷圖博文化,讓西方人相信圖博在中共入侵前是世外桃源。不過西方人對圖博的同情,也使他們忽略了一些問題。圖博在中共入侵之前的確是非常落後封閉的,圖博雖然政教合一,但卻也非西方人相信的那樣祥和。古代的圖博有農奴等社會分配不公的問題,第九世到第十二世達賴喇嘛都早夭,據信是被掌權者下的毒手。這一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的前世第十三世達喇嘛土登嘉措曾致力現代化圖博,可是面對國內強大的保守勢力反抗,結果無疾而終。

許多在西方國家宣揚中共侵佔圖博並壓害圖博文化的僧侶喇嘛從前在圖博是即得利益者,中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嚴重破壞圖博的寺廟並屠殺僧侶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那時代的瘋狂在中國內地也造成同樣的文化破壞,圖博並非特例。中共宣稱在他們統治之下,藏人的生活水準大幅提升也是事實,只不過中共移民進的漢人人口都超過了藏人,讓藏人反成二等公民,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共限制藏人的宗教自由,讓許多藏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偷渡到尼泊爾、印度等地成為難民。物資生活的提升,在精神生活上的打壓,並不會讓藏人更快樂,藏人有權選擇他們要的生活!

錯綜複雜的圖博問題是很難用幾句話或幾篇文章來介紹並討論完的。還好我們這時代有影像聲光的媒體,所以我想可以藉著這個機會,介紹並討論一些和圖博有關的影片,來介紹並討論圖博的問題。那些影片包括主流電影,還有一些記錄片。一些主流電影是好萊塢拍攝製作的,執導的還是知名的國際大導,那些電影讓圖博爭取到不少西方人的目光。除此之外,許多記錄片也深入地報導了圖博問題,圖博問題在西方廣為所知。美國人的國際觀甚差,不過不少美國人甚至還知道「喇嘛轉世」(reincarnation)這回事,那些電影居功不少。

【從電影看圖博】這一系列會不定時推出文章,請大家指教,謝謝。




台灣公共電視台關於圖博的報導:


哭泣的圖博(15:38)


流亡奧林匹克(18:43)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小活佛(Little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活佛(Living Buddha)〔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圖博之魂((Dalai Lama: The Soul of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流亡中的慈悲(Compassion in Exile: The Life of the 14th Dalai Lama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壹〕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貳〕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叁〕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肆〕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伍〕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陸〕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的一生(Kundun)〔柒〕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達賴喇嘛解說「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日記(Tibet Diary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臥底(Undercover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圖博精神的存活(Tibet : The Survival of the Spiri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上〕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的天空(Vajra Sky over Tibet)〔下〕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不再恐懼(Leaving Fear Behind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雪獅之泣(Tibet: Cry of the Snow Lion

The Sky of Gene -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 Shadow Circus : The CIA in Tibet

The Sky of Gene - 西藏人權

The Sky of Gene - 疤痕


相關網站:


台灣圖博之友會~Taiwan Friends of Tibet

Friends of Tibet

西藏之頁

圖博流亡政府官網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Support Team Tibet


Tibetan Youth Congress

Tibetcity

國際聲援西藏運動ICT

March 10

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

世界是平的?

六四播客

唯色部落格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Mysterious Ways - U2

Mysterious Ways




Mysterious Ways
是首舞曲風格強烈的歌曲,和傳統的搖滾樂很不一樣。Mysterious Ways的MV是在北非的摩洛哥拍攝的。

Mysterious Ways收錄在1991年推出的專輯Achtung Baby。「Achtung」在德文是「注意」(attention)的意思。Achtung Baby的推出空前成功,迄今在全球賣出超過一千五百萬張,把U2推向一個高峰。當時U2卻面臨樂團轉型,大伙都想突破The Joshua Tree所築起的高牆,Achtung Baby有幾首實驗性的舞曲和電子音樂,Mysterious Ways就是其中一首。滾石雜誌列列Achtung Baby為「史上五百大最佳專輯」第62名。

Achtung Baby


Mysterious Ways也收錄在精選輯U218 Singles和The Best of 1990 - 2000。

U218

The best of 1990-2000


Mysterious Ways的歌詞:

Johnny take a walk with your sister the moon
Let her pale light in to fill up your room
You've been living underground
Eating from a can
You've been running away
From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Love

She's slippy
Your're sliding down
She'll be there when you hit the ground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She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She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Johnny take a dive with your sister in the rain
Let her talk about the things you can't explain
To touch is to heal
To hurt is to steal
If you want to kiss the sky
Better learn how to kneel

(on your knees boy)
She's the wave
She turns the tide
She sees the man inside the child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She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She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Lift my days, light up my nights
One day you will look...back
And you'll see...where
You were held...how
By this love...while
You could stand...there
You could move on this moment
Follow this feeling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She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She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We move through miracle days
Spirit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She moves with it
She moves with it
Lift my days, light up my nights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U2

閱讀全文...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Walk On - U2

Walk On




Walk On是獻給緬甸人權鬥士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 )的。

說段趣事,有一次我在車上播放U2的歌時,播到這首歌,朋友就問,為什麼U2要一直「哇靠!哇靠!」XD

U2一向是個政治立場鮮明的搖滾團體,特別在他們成為全球知名的樂團以後,主唱Bono更經常參與世界各地人權組織的聚會或活動,這首歌是U2獻給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的作品,收錄在2002年葛萊美獎年度最佳專輯: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中,Walk On拿下2002年葛萊美獎的Record of the Year!

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


翁山蘇姬是我最敬佩的政治家之一,以下是關於翁山蘇姬的一篇介紹:

Aung San Suu Kyi

緬甸的甘地 蘇姬的傳奇/李巧雲

有「緬甸良知」之稱的翁山蘇姬,是緬甸民主奮鬥史上極具傳奇性的篇章,在緬甸絕大部份人民與國際社會眼中,這位相貌清麗,看似孱弱的五十六歲女子,是緬甸民主前途與希望之所繫。

一切可從一九八八年談起。這一年不但是緬甸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翁山蘇姬一生的分水嶺;母親中風,她捨下英籍夫婿和兩個兒子,自英返緬照顧。那時國內的民主運動正在萌芽,青年學生不滿軍頭尼溫在幕後領導的一黨專政社會主義政府,日日都以示威抗議,數千民運人士後來遭到八八年九月上台,名為「國家暨發展委員會」的軍政府殺害;一九九○年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多黨國會選舉中大勝,贏得八成的席次,但選舉結果非但不為軍政府承認,也為蘇姬肇啟軟禁之門。

和平革命 與軍政府對抗14年

人皆知蘇姬的父親是領導緬甸脫離英國獨立的民族英雄,但母親是出色的外交官,卻鮮為人知。兩歲時父親遭到暗殺,蘇姬的母親挑起扶養重任,將緬甸傳統和佛教信仰灌輸到蘇姬及其兩名兄弟心中,培養出他們高超的道德情操。十五歲那年母親出任印度大使,她隨母赴任,印度聖雄甘地的和平革命理念就在此時在她心裡埋下種籽,在十四年與緬甸軍政府的對抗中,她一直堅持以和平手段為之。

一九六四年她轉往英國留學,六七年取得政經哲學士學位。求學期間她一身緬甸傳統服裝、秀麗而挺直的身影,在當時牛津校園衣著隨興,舉止不拘的同學中,顯得極為凸出。一名牛津校友回憶說,蘇姬禮佛,生活極為嚴謹,但曾出於好奇而在求學期間啜飲過一小口酒、為體驗生活而曾在深夜翻過女生宿舍的高牆,但均只此一回。

牛津畢業並在倫敦擔任短期研究助理後,她在紐約的聯合國祕書處工作,公餘嘗在紐約一所醫院擔任志工。她是七二年嫁給相戀多年的英國年輕學者艾里斯,在紐約工作期間,她每天都與在不丹擔任宮廷教師的艾里斯魚雁往返,她經常擔心有朝一日家國不能兩全時他們必需勞雁分飛,信中常問未婚夫:「我的同胞若需要我,你會成全我嗎?」艾里斯總是以會全力支持回答,讓她寬心。

後來兩人回到牛津,重拾學術生活,二子相繼出生。然而十六年的如膠似漆的幸福婚姻與單純的學術生涯,在八八年那年劃上句號。母親病重的消息傳來,蘇姬收拾了行囊立即奔回仰光。

這時緬甸已從亞洲糧倉變為赤貧之土,歸國之初她並不打算立即投身政治,但時勢與歷史的宿命促使她成為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眾望所歸的領導人,她在一場初試啼聲的重大演說中表示:「身為翁山的女兒,我不能對局勢視若無睹,眼前的危機其實可以視同緬甸第二次的獨立奮鬥。」她不辭辛勞的奔赴全國各地鼓吹民主,在她給艾里斯的信中說:「在驕陽下乘牛車與小舟四處奔波,你的蘇腳踩在泥濘中,吸著塵土,汗如雨下、蓬頭垢面,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優雅!」

鼓吹民主 凝聚反對黨向心力

緬甸的反對黨運動不但在她領導下團結起來,此後更強調以維護人權為民主奮鬥的目標,以非暴力為完成目標的手段。國際聲援紛至沓來,畏於國際壓力,軍政府將她軟禁,誣指她是共黨或美國中情局的工具。但蘇姬已是民意所趨,軟禁期間曾進行十二天的絕食抗議,迫使軍政府同意不再凌虐與她一同下獄的民運人士。

八九至九五年蘇姬初次遭禁期間,艾里斯數度獲得探視妻子的機會,他與得以探視蘇姬的國際人士都說,儘管被軟禁,蘇姬的作息仍極有規律,她每天都作運動、誦經,不斷進修法文與日文,並以彈奏巴哈的樂曲來放鬆自己。但到了九○年七月之後,這一點點的天倫重聚也不被軍政府允許。九九年艾里斯罹患攝護腺癌自忖不久人世,想到仰光見妻子最後一面卻為軍政府所拒,當局同意蘇姬出境,但她知道這一去就永遠回不來,而作了繼續留在國內的痛苦選擇。

勇氣典範 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九○年全國民主聯盟又在選舉中大勝,軍政府照樣不予承認,把持政權不放。但國際與媒體對緬甸局勢與蘇姬的注意與日俱增,倫敦泰晤士報稱她為「緬甸的甘地」,聯合國一再呼籲緬甸當局釋放她、與她對談;歐美國家要求政權轉移,並以禁止對緬軍售與援助,作為施壓工具。九一年,她獲得代表最高人權獎項的沙卡洛夫獎,同年十一月她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稱她所代表的緬甸民主人權奮鬥是「亞洲近數十年來公民勇氣的最卓越典範」。

這番榮於華袞的褒揚,翁山蘇姬無緣親耳聽見,艾里斯和兩個兒子代表她前往奧斯陸領獎,代表她宣讀「免於恐懼的自由」答謝這詞。她說:「腐化人心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恐於失去權力,腐化了那些行使權力之人;恐於遭權力迫害,腐化了那些受權力統治之人。」這番寓意甚深的呼聲是針對緬甸統治與受統治階層而發,期待全國修好之殷,溢於言表。

說來有些反諷的是,蘇姬與軟禁她的軍人發展出良好的友誼與互動,她對進出大學路仰光寓所的軍人素無惡言。這與領導南非走出種族隔離統治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與其當年繫獄荒島時與牢頭發展出一段友誼一樣,顯現出兩人氣宇胸襟之不凡。甘地、曼德拉,皆是以和平方式抵抗鎮壓、終結壓制的英雄象徵,蘇姬與其並列,為蘇姬之名-緬文的意思「煇煌奇勝之總」,作了她個人最佳的詮釋。 

2002.05.07中國時報



Walk On也收錄在精選輯U218 SinglesThe Best of 1990 - 2000

U218

The best of 1990-2000


Walk On的歌詞:

And love is not the easy thing
The only baggage you can bring...
And love is not the easy thing...
The only baggage you can bring
Is 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

And if the darkness is to keep us apart
And if the daylight feels like it's a long way off
And if your glass heart should crack
And for a second you turn back
Oh no, be strong

Walk on, walk on
What you got, they can't steal it
No they can't even feel it
Walk on, walk on
Stay safe tonight...

You're packing a suitcase for a place none of us has been
A place that has to be believed to be seen
You could have flown away
A singing bird in an open cage
Who will only fly, only fly for freedom

Walk on, walk on
What you got they can't deny it
Can't sell it or buy it
Walk on, walk on
Stay safe tonight

And I know it aches
And your heart it breaks
And you can only take so much
Walk on, walk on

Home...hard to know what it is if you never had one
Home...I can't say where it is but I know I'm going home
That's where the heart is

I know it aches
How your heart it breaks
And you can only take so much
Walk on, walk on

Leave it behind
You've got to leave it behind
All that you fashion
All that you make
All that you build
All that you break
All that you measure
All that you steal
All this you can leave behind
All that you reason
All that you sense
All that you speak
All you dress up
All that you scheme...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 U2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