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人類大歷史大命運之21世紀的21堂課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可能很多朋友都誕生在上世紀末,可是再沒幾年,我活在廿一世紀的日子就快超過活在廿世紀了。從廿世紀末就聽說廿一世紀有好幾年會是世界末日,可是到了今年,廿一世紀都快過了五分之一了,世界末日似乎只發生在資產在美國的中國高官。

我們人類無疑在這個世紀,面臨了人類史無前例的挑戰,無論是政治還是科技上都是。莫名其妙川普就當選美國總統了,都還沒回過神就發生了中美貿易大戰,然後接下來過沒多久,AI可能就要讓很多人失業了。如果川普要讓美國人就業,敵人可能不是從美墨邊境過去,也不是在沃爾瑪便宜到起笑的中國黑心貨,而是研發AI的矽谷⋯⋯

至少,《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和《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是如此認為。廿一世紀有太多變數,要如何面對它、處理它、接受它、放下它?我對哈拉瑞的開示可是真的非常引頸期盼!

我敢說,《人類大歷史》是我讀過最毀三觀、開腦洞的好書之一!就是因為如此,《人類大歷史》作哈拉瑞後續出版的書,幾乎完全不必再考慮,鐵定列作必讀書單上的榜首!不管我的書單有多長(事實上真的很長⋯⋯),他的書都會是我最想先讀完的!令人出乎預料的是,他每兩年就出本新書,所以還真的不必等太久。

《人類大歷史》探討的是,我們人類這個獨特的物種,能夠掌霸這個星球,就是因為認知革命後,我們能夠相信虛構的事物,而組成一個又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我們現在天天習以為常的宗教、文化、法律、經濟、政治、國家等等,全都是我們集體想像給建構出來的,有時候深信不疑到願意為這些虛構事物抛頭顱、灑熱血(例如書中提到日本最早研發出的精準炸彈——神風特攻隊)!就是因為有了認知革命,我們這種體能上沒啥大本事的猿類成了地球的主宰!(請參見〈虛構事物和集體想像建構出的人類大歷史〉

到了《人類大歷史》的續集《人類大命運》,哈拉瑞更干冒歷史學家之大不韙,寫起了人類的未來。我們人類在相信宗教的故事千年後,現在相信的是科學的故事,然後我們發現原來神就是我們自己,因為過去我們燒香拜神換來的,大多是事與願違,不過在有了科技之後,我們能幹的事居然比神話中的還更多更離譜,人類再也不只是生物了,我們擁有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力量,所以他稱我們人類為神人。(請參見〈從智人到神人的大命運〉

既然談了人類幾千年的大歷史,又談了人類未來的大命運,哈拉瑞的野心也未免太大了,那他還有啥好再談的呢?還好我不是他,所以不必煩惱這這個問題。但是,沒想到他還是在這本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中開了21堂課!




要修《21世紀的21堂課》,雖然沒有嚴格的擋修限制,不過建議還是要至少先讀過《人類大歷史》,才能更快地進入狀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瞭解哈拉瑞想表達的。《21世紀的21堂課》探討的是全球性議題,內容主要也是他回答讀者、記者和同事的提問以及討論,這本書討論的21個問題,並不是發生在過去,也不會是在未來,而是現在進行式。

川普崛起,現在正和中國大打貿易戰,究竟會鹿死誰手?關西機場遇上颱風,台灣駐當地辦事處已有人被假新聞害死,我們能拿假新聞怎麼辦?在中國愈來愈專制獨裁下,各各民主國家也遇到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問題,危機為何而來?我們人類是否就要面對另一場大戰了?哪個文明將主宰這個世界?歐洲該敞開大門讓移民涌入嗎?恐怖主義要怎麼有效對付?

對於這些問題,他並沒有提出簡單的答案,而是提供材料讓讀者思考。讀這本書最大的樂趣是在做腦力思辨的運動,如果腦筋和肥宅一樣不想動,那就別碰這本書,等待人工智慧來取代,後半輩子過著只能頂多勉強溫飽的日子吧!




他在第一部和第二部提出各種科技挑戰和政治挑戰。人工智慧是否真的要奪走數億人的工作?大量人口沒了工作,是否要搞全民基本收入?大數據是否讓我們更不自由?面對演算法,我們會被死死地統治嗎?擁有了資料的人才有未來,那說好的平等呢?萬惡的伊斯蘭國也相信美元啊,在政治上,全球各國的差異會不會比我們以為的還小,因為大家都相信了同一套故事?國族主義如何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究竟是國家為宗教服務,還是宗教為國家服務?文化差異和優劣難道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裝著視而不見?

恐佈主義殺的人比汽車和糖還少很多,為何各國卻如臨大敵?到第三部〈絕望和希望〉,他認樂觀地認為,儘管科學挑戰前所未來、政治對立兇猛,可是我們仍能夠創造出新的故事來應對,連恐怖主義都不會是問題了。他也膽敢吐槽自己祖國以色列自大的猶太教徒,希望他們認識到猶太教的影響力沒自以為的那麼大。他認為信徒的行為決定了神的價值,並且討論世俗主義是啥。

我們人類可能太擅長活在矛盾之中了。耶穌會瞧不起窮人和支持擁槍嗎?美國信教的保守派可是一點不覺得矛盾啊。恐怖組織要為他們被歐美國家殺害而上天堂花天酒地的弟兄抱仇?這人家也以為很合理啊。這些都彷佛我們腦中有多個隔間,可以容納互相矛盾的信念。

第四部中,他要探討後真相時代中,我們是否仍能明辨善惡是非對錯。他要我們知道,我們都有知識的假象,最好承認自己的無知。他提出,假新聞早已存在千年,宗教就是!最後,他要談談生命的意義這個大哉問。他並不認為宗教是解答。

哈拉瑞儘管也有學習內觀的靜坐冥想來觀察和剖析自己的心靈,對他能專注地寫書的幫助非常大,可是他卻不屑把功勞歸功於佛陀。他也批評佛教在日本和緬甸都與暴力有關。不過身為歷史學家,哈拉瑞在這點上卻沒做好功課,沒探究日本佛教在明治維新後,因為天皇興起的謗佛毀經運動而在軍國主義興起的當時面目全非、奄奄一息了,也沒考慮到緬甸在長期閉關鎖國又出現了番紅花革命後,眾多正直的僧侶比丘被軍方強迫還俗後殺害或囚禁,讓小人得以當道。甚至也沒考慮到那些暴力事件是全佛教徒真心相信的故事嗎,口裡唸佛、心裡著魔是不是因為正直的故事被腐蝕篡改了呢?他的批評完全沒有做到身為學者該有的公允!

《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這三本人類三部曲在對岸被稱作《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我天天在使用的「得到」APP也推出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電子書。在對岸熱烈推出本書前,我有不少有先讀過書稿的朋友,紛紛在網上質疑這本書是否能在對岸出版,或者出了版是否能夠原封不動,因為哈拉瑞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對極權專制政體的批評和嘲諷可是極不客氣。

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購買了中信出版社的《今日簡史》來參照,一讀到《21世紀的21堂課》中「敏感」的部分,就翻《今日簡史》來看看。兩岸繁簡體版的譯者皆為林俊宏先生,所以這更有指標意義。一比對之下可好了,果然全都刪光光,有些地方甚至一刪好幾段,要不然就是把「中國」兩字都刪掉,甚至連「北韓」也都馬賽克而成某個不知名的國家了,真是好棒棒,這對連他祖國以色列和民族猶太人都敢批評、讓同胞不太開心的哈拉瑞來說,應該沒比這更羞辱了吧!

哈拉瑞可是在《21世紀的21堂課》的前言寫道:「請務必注意,之所以能寫出這本書,正是因為人們還能相對自由的思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也能一如所願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您重視這本書,就也該重視言論自由。

哈拉瑞可是堅信自由民主的價值的!他在前言也明確表示「本書有絕大部分談的是自由主義世界觀和民主制度有何缺點,但並不是因為我認為自由民主有本質上的重大瑕疵,我反而認為: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自由民主是人類迄今最成功、也最靈活的政治模式。」。呵呵,看來讀簡體版無疑是讀閹割版,差別大到可說是兩本不同的書!該稱作《人類撿屎》、《未來撿屎》和《今日撿屎》還差不多!看來如果兩岸都有出版同一本書的中譯本,只有台灣版是唯一真實可靠的。

在對岸裝極權專制作風設了好幾億支隨時監控人民的老大哥,買酒扣分、買尿布加分,連交往對象都會對信用評分加減分,人民還有自由意志嗎?任何對政府有所批評的人都被消失、被旅行的狀況,以及學術出版全都要被審查,連研究外國負面事物都被外交部以影響國際友誼而禁止出版,中國活脫脫就是活在和世界上四分之三地區隔離封閉的世界,完全無法瞭解世界上四分之三人口的思維以及近兩百個國家的政體,然後還想用一帶一路來領導世界的自由貿易?這無疑是緣木求魚!

中國人讀了這本書,可能也永遠都不會知道他們的國家被批評過,所以還在做天朝即將撐霸全球超英趕美的千秋大夢,這是個在內部來看很美好的故事,但能夠用來面對外部世界嗎?過去面對兇猛的外族入侵,武將一旦有敗仗就殺頭,朝廷中的文官只會耍嘴炮編故事喊打喊殺,一旦上了戰場不是全軍覆就是落荒而逃,面對貿易戰憑啥就能贏?謊言畢竟是謊言,謊言編出來的故事不會讓人平白變成神!














閱讀全文...

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紙的不敗科技成就








如果我說紙張是改變文明最厲害的發明,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會問我:「你媽知道你在發廢文嗎?」,真是「厲害了,我的紙」。

紙實在是太方便了,我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紙當文字的載體,要搬動泥板、石板、竹簡、布匹等等有多費時,更甭提紙還用在錢幣、包裝和擦拭上。如果沒有紙,難以想像過去知識該如何傳承。所以我們常說紙的發明推動了文明進步。即使電子螢幕廣泛使用在各方面,紙張的使用量也未見大幅下降。

談紙的歷史書也不在少數,中譯的就有《紙之路:一個老書蟲的紙文明溯源行旅》(Sur la route du papier)、《紙的大歷史:從蔡倫造紙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世界之旅》(The Paper Trail: An Unexpected Histor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ntion)、《紙的輓歌》(Paper: An Elegy)(請參見〈紙之路之旅〉〈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紙的大歷史〉)。

然而,媒體工作者馬克.科蘭斯基(Mark Kurlansky)卻在《紙的世界史:承載人類文明的一頁蟬翼,橫跨五千年的不敗科技成就》(Paper: Paging Through History)反過來告訴大家:我們很可能把因果顛倒了。紙張,很可能是文明必然的產物,當人們對記錄文字有極強的需求,就要有經濟和便利的載體,因此紙的出現是遲早的事。換句話說,是文明進步催生了紙,而非紙催生了文明進步。

紙,在中文可以泛指現在大家熟悉的紙張,甚至包括莎草紙和羊皮紙,可是在英文中,「紙」指的是「paper」,莎草紙和羊皮紙則分別是「Papyrus」和「Parchment」,雖然字源上「paper」是來自拉丁文的「Papyrus」,也就是莎草紙,兩者主要都是植物纖維製成,可是方法差異甚大。

歐洲中世紀常用的羊皮紙極為昂貴,以羊皮或小牛皮為原料製成。據說在公元前170年左右,小亞細亞一個希臘化王國──帕加馬(Parchment)國王歐邁尼斯二世(Eumenes II)率先使用羊皮紙。羊皮紙的製作過程繁瑣複雜,整張皮子要用石灰處理,去毛、脫脂、去肉、伸展、多次刮皮,用浮石磨光,最後乾燥。羊皮紙的英文名稱「Parchment」就是來自帕加馬的名字。

生產莎草紙的原料是紙莎草(Cyperus papyrus)的莖。埃及人先把莎草莖的硬質綠色外皮削去,淺色內莖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長條,再一片片切成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六天,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後將這些長條並排放成一層,然後在上面覆上另一層,兩層薄片互相垂直或以相互交叉的方式編織成網格狀,形似織物。將這些薄片平攤在兩層亞麻布中間趁濕用木槌捶打,將兩層薄片壓成一片並擠去水分,再用石頭等重物壓,乾燥後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紙的成品。在埃及旅行時,莎草紙的畫作是常見的紀念品。

《紙的世界史》重點談論的「紙」其實是「paper」,可用麻、棉、藤、桑皮、檀皮、芙蓉皮、稻杆、麥杆、竹、樹木、舊報紙、舊衣服製作。紙是纖維經排水作用後,在簾模上交織成薄頁揭下乾燥的成品,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紙發明可能源於中國西漢,東漢蔡倫改良造紙術,首創用樹皮、麻頭和破布造紙。沒人知道造紙的靈感從何而來,西班牙人到達美洲時,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就用了很類似的東西於書寫,只可惜幾乎全被殘暴的西班牙人放火燒光了。

科蘭斯基會這麼主張,是因為他相信需求才是科技發明之母。他認為人類有極強的溝通慾望,社會進展到一個有大量書寫需求的時間點,紙就會被發明,然後散布世界各地,包括佛教僧侶帶到鄰近的高麗和日本,傳給擅長數學、天文學、會計、建築等知識體系的阿拉伯人。他也指出,歐洲人並非不知道紙的存在,因為阿拉伯人就試圖賣紙給他們,只是他們要接受了阿拉伯人的數學和科學後,羊皮紙開始供不應求,對紙才有了大量需求。

紙比莎草紙和羊皮紙廉價太多,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後,歐洲人大量造紙,而紙的大量使用,讓歐洲各地得以建立圖書館。不過歐洲人造紙最初並不是使用我們熟悉的木漿,因為木頭裡有大量當時難以處理的木質素。阿拉伯和歐洲早期大量用於造紙的是舊衣服和破布,看來是資源回收的好方法。然而,處理破布需要用氨來分解纖維,也就是用人尿,加上破布的髒汙,以及碎布過程的噪音,在一些歐洲城市產生不少衛生問題。

當紙的大量製造後,破布供不應求,《紙的世界史》提到有商人甚至收集戰爭中士兵身上沾滿血汙的舊衣服賣給造紙工廠。後來製糖產生的甘蔗渣也用於製紙,一直到十九世紀蒸氣機普遍使用,歐洲人才能順利處理木漿,紙的製作原料才成為我們現在熟悉的木材。

《紙的世界史》並不單談紙的發明及各地的演進,也談了科技史。科蘭斯基主張,新科技不會淘汰舊的,例如紙張問世後數百年,莎草紙仍存在於地中海一帶,羊皮紙現在也還在使用。瓦斯和電熱器的問世從不曾意味壁爐的末日,印刷術並未消滅書法,電視機沒有消滅廣播,電影沒有消滅舞台劇,家用錄影帶沒有消滅電影院,電子計算機未曾終結算盤,電燈也未消滅爉燭。

科蘭斯基認為科技史顯示反新科技的人穩輸不贏,因為他們不可能改變創造出科技的社會運作方式,社會早有變革,才創造出新的需求,反對新科技是狗吠火車。我們現在相信書本是有效傳播知識的載體,可是在書本被發明時,也有學者呼天搶地,認為把知識記在載體上而非完全記在腦海裏是種沉淪墮落。

他主張,印刷術並未促成宗教改革,而是傳播宗教的想法和意願創造出印刷機。同理,他認為大多數科技公司並沒有推出新科技,而是對已存在的概念提出新用法。各種劃時代的發明不過是人們把不符合社會需求的現成概念或機器,重新改造成能滿足需求的科技產物。然後,經年累月之後科技產物通常變得比較便宜,同時也更易取得但品質較差,例如過去的紙張雖然較少,但平均品質比現在的高。

我讀《紙的世界史》用的是電子書,照科蘭斯基的邏輯,我們也不必太緬懷紙質書的美好而抗拒電子書,因為是社會的需求產生了電子書。不過當然電子書也不會消滅紙質書,只是我們多了個選擇!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失控的銅鋰鋅






鋁鎂鈾銅鋰鋅。

很多人都不想被這個網路上盛傳、原意為「你沒有同理心」的標籤給貼上,那比直接被罵髒話沒好哪去。

然而,就是因為同理心有時候實在是被太過濫用了,所以才會出現「銅鋰鋅」這種對濫情理盲的諷刺。

先不管台灣社會究竟有沒有同理心,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布倫(Paul Bloom)在《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Against Empathy: The Case for Rational Compassion)這本書中,就大膽地直接挑戰同理心!

保羅.布倫之前的書《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How Pleasure Works),是本令人大開腦洞的好書,如果還沒讀《失控的同理心》,真心建議先讀《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這本中文書名長到是個句子的好書,因為如果誤以為作者鼓吹鎂鈾銅鋰鋅,恐怕會錯失他的其他好書。保羅.布倫在《紐約客》一篇反對同理心的文章就曾引來一陣撻伐,有網紅還稱他為「學界汙點、道德禽獸」。

回到《失控的同理心》這本爭議性頗大的好書,保羅.布倫試圖用嚴謹的論證來反駁很多作者、政客等把社會問題歸咎於鎂鈾銅鋰鋅這種說法,指出其實很多社會及政治問題反而是出在太過狂灑銅鋰鋅,造成重金屬汙⋯⋯哦不⋯⋯造成理盲濫情。

那麼,同理心是啥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感受他人的感受的能力。保羅.布倫當然不是整個反對同理心,他不否認同理心是我們快樂的來源,在社交人際關係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沒人會和鎂鈾銅鋰鋅的人交朋友,日常生活中也讓我們去做如扶老太太過馬路等善舉和好事。

不過保羅.布倫指出,同理心只是讓好人更好,並不能把壞人變成好人。有個笑話是班上好幾個小學生跟老師說他們一起扶老太太過馬路,老師質疑怎麼要這麼多人,他們回答說因為他們費了很大的勁才合力把不想過馬路的老太太拖過馬路⋯⋯只要有點同理心就知道笑點了吧。

那麼保羅.布倫反對的倒底是啥?過去我們應該聽過對「人心不古」的感慨,彷彿人類只會往愈來愈墮落的方向演化。可是究竟什麼是「人心不古」,是人性變了,還是社會狀況變了?大部分在城市中生活的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像過去那樣的熟人社會,即使是厭倦城市生活而下鄉種田的朋友,也未必想要左鄰右舍都是熟識的親戚,我們每天要面對多少陌生人呢?在這個陌生人社會中,有效維繫信任的是法治還是同理心?在民主社會中,政策的制定有多少是要理性討論而非訴諸同理心呢?

具體來說,銅理鋅會造成哪些問題?保羅.布倫指出,同理心會有「聚光燈」的效果,而且光束還不是普通的狹窄,讓我們注意到媒體為求收視率或點閱率流量等等狗血議題,當我們的注意力因為同理心被激發而聚焦在一處時,其他問題或甚至同一問題的其他面向就被長期忽視。例如八仙塵爆事件中,當大家把同理心都聚焦到受害者身上,就忽視了政客為了討好大眾而對政府基層公務員和醫護人員以及健保資源的無情剝削。

「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卻是個統計數字。」蘇俄獨夫史達林如此開示。我們演化來的同理心,很容易理解死一個人的悲劇,可是隨著死亡人數的增長,卻弔詭地愈來愈無感。例如說非洲有幾百萬人因政治動盪的內戰或饑荒而死亡,對人心的衝擊可能還不如一個小女孩如何飽受饑餓摧殘的故事。

慈善機構其實早已深諳此道,很多募款都不再只提統計數字而是主打活生生的個人。可是此舉是否會造成善於操作的慈善基金會更有吸金能力,而排擠其他更迫切的需求呢?例如花蓮震災的善款好大一部分居然用去補助業者而非災民,這就是政客濫用大眾同理心的具體表現。

更糟的是,同理心通常只適用在自己人身上,非我族類,因為感覺其心必異,所以不適用,這就落入狹隘民族主義的窠臼。自己同胞一旦有啥差錯,就把氣出在另一群人身上,甚至藉機大開殺戒,這些鳥事在很多動盪地區已非新聞,只是因為都操作成一個又一個統計數字所以令人無感。

《失控的同理心》不是本單純的政治社會評論書籍,身為著名心理學家,保羅.布倫在書中引用大量的心理學及神經科學來支持其論點,說明同理心如何蒙蔽我們的眼睛,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讓我們在公共政策和各種關係中,做出其實是不符合道德的選擇,或受情緒主導而無法把利益最大化,甚至導致殘酷的行為。

同理心真的可能會這麼不道德嗎?保羅.布倫甚至以佛教為例,說明「慈悲」和同理心大不同,要增強慈愛,反而該減少同理心──這並非個人推論,還有神經科學的證據支持。這看來很矛盾,可是只要有禪修經驗的人其實都不難理解,一顆平靜的心是不會輕易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境遇而擾動到心生煩惱的,而是透徹領悟四聖諦(苦集滅道)後對眾生理性地理解和關懷。

同理心對一些職業甚至有害,例如醫事人員和助人工作者,因為同理心而投入所以難以抽離,其實會影響專業判斷而無法做出對當事人更好的決策,甚至還會因為心理上的耗損和疲憊而難以為繼,衝擊人力資源吃緊的醫療和助人工作。所以當醫事人員和助人工作者在做出不討喜的理性決策,卻被不知所以的媒體或鄉民以鎂鈾銅鋰鋅為由理盲濫情地攻擊時,對社會的整體福祉而言絕對是更大的傷害!

基本上,《失控的同理心》是本論證很有力的好書,很值得所有關心公共議題的朋友一讀。然而,我並不太樂觀。我不少敬重的有識之士朋友,有時候也會因為立場不同,都還沒看清楚對方的論點或論據就無交集地、不客氣地批評、指責、攻擊,知識份子頓時淪為標題黨。畢竟和同理心相比,理性思考要耗費的腦力資源實在太多,所以後者在低薪血汗時代顯然太稀缺了。

可是連黑猩猩都有同理心,只有人類才能動員大腦前額葉皮質來理性思考。要當黑猩猩還是當人,自己看著辦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孟德爾的百年之夢




過去大學生科系必修課裡頭,遺傳學是我最不喜歡的課之一,因為我覺得遺傳學不過就是孟德爾定律加上畫畫家譜,其他部分在分子生物學也有教,實在沒啥有趣的。

我大學導師告訴過我,遺傳學也是他大學時最討厭的課之一,可是他後來博士班卻唸了遺傳學,所以人生真的很難說,不要太鐵齒。我當時心中想的是:「這絕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雖然我遺傳學課的成績還不錯。結果,我畢業時唸的也是遺傳學博士班,所以做人真的別太鐵齒。

也會有這麼大的轉折是因為後來決定要唸演化生物學,這才認識到遺傳學是一個很厲害的工具,加上遇到好老師。我唸遺傳學博士班時真的覺得是選對路了,能夠在自己實際的研究工作中一再驗證孟德爾定律,真的令人感動。

在唸博士班時,也見識到大師們精彩的教學技巧,以及極為生動活潑的考試方式:人類遺傳學的老師,考題居然讓我們分析《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主角們的家譜,老闆教的果蠅遺傳學所有作業都是解謎遊戲,寫作業和考試的樂趣不輸玩電玩遊戲;必修課「遺傳學史」除了讓大家一同討論遺傳學發展脈絡,還有近九十歲的老教授Mel Green開講,他認識遺傳學史上除了孟德爾之外的大部分大師,常常有好玩的八卦可聽(請參見〈端粒效應的逆齡養生術〉)。

回台灣後,我逐漸發現遺傳學受到的重視遠不及國外的醫學院及生命科學相關科系,時常聽說遺傳學要嘛不是必修課,要不然就是很多學生都討厭(包括我大學時),或者只著重在分子遺傳學,對古典遺傳學、數量及族群遺傳學一知半解──然而這些知識在農業育種及疾病治療上卻非常關鍵。

今天已經進入基因體學的時代,各醫學院也狂推精準醫療,但是基因體學的研究建立在遺傳學上,根本差別只在研究的基因數量級上,遺傳學家通常一次僅研究幾個基因,而基因體學一次看的是成千上萬基因的作用,方法不同,可是基因體學的發現,往往要利用遺傳學的方法驗證。

那遺傳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陳文盛老師的《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是一本必讀的好書!這本書最了不起之處,是連我有遺傳學博士學位,讀起來還是覺得十分有趣,而且還有很多我初次讀到的知識!

《孟德爾之夢》的內容,絕大部分大學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甚至普通生物學教科書都有提到,可是讀了《孟德爾之夢》才發現,原來教科書限於篇幅把很多事情都過度簡化了,甚至都還不時有些錯誤,例如誤會孟德爾研究的七個基因剛好都在七條染色體上等等。陳文盛老師為寫這本書作足了非常大量的功課,並不僅是把教科書的東西寫得深入淺出、平易近人而已,還指正了教科書的錯誤,很有學者求真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陳文盛老師在二十年前就寫過一本自傳《線索:一位本土科學家的心路歷程》,陳述他在細菌染色體研究的一段歷史。我大學時讀過《線索》,雖然現在忘了大部分科學內容,但從書中感受到對科學的熱情卻一直鼓勵著我,相信許多讀過《線索》的學生們都被感動過。陳文盛老師在學術及教學工作上成績斐然,是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教授,多年前我到陽明面談,和他有一面之緣。

陳文盛老師是影響我毅然決定唸生命科學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二十多年前台灣科普書數量還不多時,就翻譯了一本《看漫畫學遺傳》(The Cartoon Guide to Genetics),高中時我在堂哥家讀了一遍又一遍,因為在馬來西亞獨立中學極為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我們唸的教科書內容數十年沒變,整個生物學知識居然停留在七十年代,當然不可能提到分子生物學。《看漫畫學遺傳》讓我看到分子遺傳學世界的窗口,令我對分子遺傳學著迷。十幾年前機緣巧合和陳文盛老師通信,我告訴了他那段個人歷史,他馬上寄了本親筆簽名的《看漫畫學遺傳》給我,讓我受寵若驚!

回到《孟德爾之夢》,書中談達爾文和孟德爾那章就讓我深感汗顏。我現在算是繼承達爾文遺志的研究者,研究《物種起源》第一章談到的家禽多樣性之遺傳及演化,我上課時多次提到達爾文和孟德爾雖然是同時代的人,但彼此完全不認識,畢竟那是個沒有電郵和臉書的年代;但讀了《孟德爾之夢》才知道,孟德爾可能知道達爾文演化論,達爾文也差點就在一本書中讀到的孟德爾發現。過去教科書中關於孟德爾發現被埋沒及再發現的過程,也都太過簡化。

孟德爾並沒有使用「基因」一詞。遺傳學上對「基因」的定義,其實是瞎子摸象,古典遺傳學、族群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的定義都有所不同,但都各自摸到基因的一面,因此《孟德爾之夢》就要帶領我們見識科學大師們如何在黑暗中摸索出「基因」全貌的旅程,箇中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折,不輸熱門影集。

探索「基因」真身的過程,並不僅是個生物學家的盛事,許多化學家及物理學家也參了一腳,甚至扮演關鍵角色,分子遺傳學可說是跨領域合作打造出來的!所以跨領域合作其實也不需要政府天天敲邊鼓,學界就會自發形成,我在系上也有很多優秀的同事就是化學系、化工系和物理系出身的;物理學大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1887-1961)引用戴爾布魯克(Max Delbrück,1906-1981)的模型寫了本《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 The Physical Aspect of the Living Cell),從量子力學的角度討論基因為何物、如何儲藏大量資訊,給了科學家很大的啟發。

《吃角子老虎與破試管:一個科學家的理性與感性》(A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創世第八天》(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Makers of the Revolution in Biology)、《雙螺旋》(The Double Helix)和教科書中的精彩故事,探索基因突變、基因是蛋白質或DNA,以及DNA的雙螺旋結構。《孟德爾之夢》對遺傳物質、華生和克里克的雙螺旋結構,以及遺傳密碼的鑽石密碼、三角密碼、無逗點密碼之發現,描述得極為精彩,絕對是所有遺傳學師生必讀的!

在遺傳學的研究當中,選對模式生物是很重要的,《孟德爾之夢》提到不少遺傳學應用的生物,如噬菌體、大腸桿菌、紅麵包黴、果蠅。近年流行的遺傳學模式物種還包括酵母菌、線蟲及斑馬魚和阿拉伯芥,也為我們了解一個生物如何由DNA資訊打造,提供了關鍵的知識,對未來的醫療非常重要。

《孟德爾之夢》真的很精彩,美中不足的是太偏重分子遺傳學了。現代遺傳學家不管用何種模式生物,都會讓它們產生有趣的突變,再讓親本交配產生第一、第二甚至更多子代來作基因定位,之後才找出其基因位置選殖出來研究──《孟德爾之夢》對現代一般遺傳學家這樣的日常工作描述比較缺乏,希望陳文盛老師未來能有精彩的作品補足。

另外,雖然開場就提到達爾文,不過對霍爾丹(J. B. S. Haldane,1892-1964)、羅納德.費雪(Sir Ronald A. Fisher,1890-1962)和休厄爾.賴特(Sewall G. Wright,1889-1988)三大師建立的族群遺傳學,加上費奧多西.多布然斯基(Theodosius G. Dobzhansky,1900-1975)把他們數學模型建立的遺傳原理轉譯成生物學家能懂的文字,協助把遺傳學和演化論一起打造成紮實的「演化現代綜論」(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這段歷史,本書也沒有著墨,有點可惜。

然而,《孟德爾之夢》瑕不掩瑜,我肯定這本書比絕大部分大學教科書更詳實精彩,實在該被各大學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課列入必讀讀物。我深刻地認為,高等教育體系的研究者、教學者與學習者,不要因為陷入高教無休的紛爭和侵擾,而忘記那種最初的、由知識帶來的純粹感動。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野狼的教科書






大概在三萬多年前,草原上的狩獵採集部落,族人長期忍受狼的侵擾,他們的祖先要不斷驅趕和殺一儆百來嚇阻狼對婦孺的偷襲,但是卻也慢慢地發現,跟著狼蹤會找到更好下手的獵物,而狼群似乎只是圍觀眾人如何通力合作獵殺一頭野牛或野鹿,然後才在夜裡靜悄悄在人類洞穴或營地外享受吃剩的殘羹和骨頭。

漸漸地,一些部落愈來愈不把狼群視作如同虎豹般的天敵,默許牠們在洞穴或營地附近活動,甚至視作值得效法的對象觀察牠們。或許有那麼一天,有幾個大膽的人類小孩,還把幾隻較親人的落單小狼帶回洞穴或營地裡照料,而豢養的狼一代一代和人類也越來越親密。經過萬年的演化,和人一起居住的狼就成了後來的家犬。

在過去幾百年裡,我們把家犬在遺傳上改造得連牠們的野狼祖先也都認不出來了。人類成功馴化的哺乳動物其實屈指可數,因為絕大多數動物可以說是不具有可被馴化的天性吧。論馴化的歷史悠久和親密程度,狼的後代可是穩居榜首的位置。近年有愈來愈多動物行為學的實驗顯示,狗可能比我們所有靈長動物的表親都更能夠理解人類的語言及非語言訊息,是最能夠有效和人類溝通的非人哺乳動物。或許這都可能是因為牠們的祖先——野狼,在某程度上,和人類真是有幾分相似的。

狼,在人類的文化中,背負著許多醜惡的象徵,也帶著詭異的神秘感。許多和狼有關的中文成語也大多沒好話,像是豺狼當道、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子野心、狼貪鼠窃等等;童話故事如《小紅帽》、《三隻小豬》中,狼也是標準的反派。即使是愛狗人士,對狼多半不具好感。可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懂得狼,我也不例外,直到讀了這本好書《狼的智慧:黃石公園的野狼觀察手記》Die Weisheit der Wölfe)。

《狼的智慧》作者愛莉•瑞丁格(Elli H. Radinger)是來自德國的野狼觀察員,她原本是學法律的,儘管媒體有時會用狼來比喻一些律師的貪婪和凶狠,但是瑞丁格寧可和野狼相處也不願意在辦公室裡和同行為伍,於是遠赴美國的田野去當志工觀察野狼。在十幾年在田野長期保持距離觀察狼的生活中,她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和乏味,甚至還從狼身上體悟到不少待人接物的道理。

過去,狼曾經是是地球上分布地區最廣的哺乳動物,包括北美和歐亞大陸都有狼跡。然而在不斷的獵殺以及棲地大量破壞後,狼在許多地區已絕跡,包括著名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狼的銷聲匿跡,讓馬鹿等草食動物族群不受控地大幅增加,對植被造成意料之外的破壞,於是黃石國家公園又再從東加拿大引進了野狼,而瑞丁格的主要工作就是觀察牠們,累積了超過十萬次看狼經驗。

瑞丁格利用她的看狼本領,為我們寫下許多令人深省的故事與見聞。這些篇章,除了讓我們更瞭解狼在生態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讓我們一窺狼的社會行為和家庭關係,甚至也有可能該我們更加瞭解人類自己。即使少有天敵,野狼在野地的生存仍不易,面對以萬物為芻狗的不仁天地,需要擁有不凡的智慧。野狼還扮演著維繫生態健康與平衡的關鍵角色,野地少了人類可能完全無損,可是少了狼卻讓大自然失衡。

《狼的智慧》也呈現出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各種衝突,對狼的厭惡讓一些人不理性地以殺戮狼為樂。要怎麼在田野逍遙,考驗野狼的智慧,可是要怎麼和野生動物共存,考驗的卻是人類的智慧,難道在這一點我們就過不了關了嗎?當我們對這些野生動物的傷害無可挽回時,悔恨之後要做的努力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讓我們讀讀《狼的智慧》,見識狼在以家族為中心育幼時的團結和領導,還有驚心動魄的狩獵時展現的算計、勇氣和搏命等等精彩演出吧!


本文為《狼的智慧:黃石公園的野狼觀察手記》Die Weisheit der Wölfe)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對好奇心感到好奇的好奇心






成長必然會伴隨許多酸楚,對我而言,其中一個就是大人開始不斷提醒,不要再鬼打牆地問「為什麼」了,課本上的東西別管三七二十一,背下去就對了!

我小時候就是個喜歡不斷問大人「為什麼」的小孩,在學校當然也是,只是在僵化的教育體制下受盡苦頭,從小學到初中常被老師當成干擾教學的問題學生,於是被丟到放牛班視為報廢品,到了高中變得比較自暴自棄了,緊張的師生關係才趨緩下來。

直到進入大學執教,發現原本在高中課業優異的學生,上了大學卻有不少人開始擺爛,問題可能大多出在對學問和知識甚至是這個世界的運作都沒了好奇心。當家長不再為升學而逼迫孩子讀書,就失去努力學習的動機,即使天資聰穎、學業有成,如果沒有足夠的好奇心,就沒想到要稍微從所學的知識中再深入思考一下,更甭提培養出批判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了。然而,只要有了好奇心,加上肯努力不懈地學習,即使天資稍不如人或一開始輸在起跑點上,後來的成就也都不容小覷。

科學史上幾乎所有偉大的發現,都是為了滿足科學家的好奇心而已,而不是資助的政府機關要求績效或者為升等拚論文點數的產物。此外,我們也聽過「好奇心殺死貓」的說法,八卦媒體總是寄生在人們嗜好窺探他人隱私的病態好奇心(morbid curiosity)為生。歷史上對好奇心並不總是讚揚的,就連誕生了許多滿懷好奇的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古希臘,在其神話故事中也包含許多對人類太過好奇造成的致命懲罰。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好奇心恐怕也是一把雙面刃,要怎麼運用才能讓好奇心發揮滿滿的正能量呢?

《好奇心:從達文西、費曼等天才身上尋找好奇心的運作機制,其實你我都擁有無限潛能》WHY?: What Makes Us Curious)作者——天文物理學家兼暢銷科普作家馬里歐.李維歐就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他甚至對偉大科學家的好奇心感到好奇,探索了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費曼(Richard P. Feynman,1918-1988)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的好奇心。達文西是位多才多藝的鬼才,他的發明有許多仍讓見多識廣的現代人嘖嘖稱奇;愛因斯坦顛覆了我們的時空觀,匪夷所思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更讓世人對他充滿好奇;費曼所寫的《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和《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Further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是我年輕時最愛的好書,書中充滿頑童科學家怪誕不經的想法。

李維歐也對好奇心本身充滿好奇,雖然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非他本行專業,但長期對好奇心的好奇讓他來蹚了渾水,閱讀大量文獻並走訪各地專家,深入探討好奇心在學習和記憶中的作用。其實對好奇心進行的嚴謹科學研究,嚴格來說並不算多,李維歐做了功課後發現好奇心並不簡單,例如因資訊鴻溝或熱愛知識而產生的好奇心就很不相同──前者是要減輕厭惡感,後者則是要獲得獎勵。

認識到了好奇心對學習和記憶的影響,還是難以說明好奇心如何造就傑出的創造力,因此除了爬梳歷史文獻和學術論文外,李維歐也想知道好奇心對成功人士的作用。他只有好奇心而沒有觀落陰的能力,所以無法造訪達文西、費曼和愛因斯坦,但是他訪問了他認為充滿好奇心的傑出人物。

雖然我沒有正式做過類似的訪問,就個人經驗而言,我也發現到許多公認優異活躍的科學家和博學多聞的學者作家,大多真的是好奇心特別旺盛。儘管我自認是好奇心強的,但是遇到這些了不起的人士,言談舉止間我都能充分感受到自己不如他們好奇,常常沒能去提問他們簡單動念就想要問的問題,看來好奇心真的是驅使他們努力不懈地研究的最主要動力。

背多分式的教育可能扼殺了許多潛在的人才,或者箝制了他們更好的發展。在教育界的努力下,這十幾廿年來也不是完全沒有進步,至少大學多元入學方式允許了一些學生可以不必完全受應試教育的束縛,也讓學校有機會主動篩選對想主修的學科有好奇心、學習動機更強的學生。然而,只要對新事物失去了好奇心,即使是過去在學界或輿論上呼風喚雨的領袖人物,也都會常常說出與時代完全脫節的幹話。

我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不是在校園度過的,出了社會後,保持好奇心,對我們的事業或生活又會有何正面影響呢?再談個自己的實例吧。我從前是個視金錢為糞土、自命清高的人,完全不關心任何財經議題和理財資訊,到手的錢往往以最快的速度花光,是標準的月光族。一直到二○○八年發生金融海嘯才打開我的好奇心:為何整個經濟學界對危機的來臨幾乎完全無感?也同樣好奇為何聰明人會打造出一個作繭自縛的風暴?

難以忍受好奇心無法得到滿足的痛苦加上對風暴全貌的熱切求知,讓我找來一堆經濟學和理財相關書籍來讀,才發現原來這世界的經濟運作真是妙趣橫生,許多事件和道理都是環環相扣的。除了享受探索世界新知識的樂趣,更大的收穫就是開始懂得理財規畫。要不是有那場危機讓我無比好奇世界經濟的運作,我今天恐怕仍是賺一塊、花一塊二的窮光蛋吧!除了經濟學,好奇心也是推動我探究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等領域的最主要動力!

世界瞬息萬變,學校裡學到的永遠很快就會過時。離開校園後,好奇心恐怕就是支撐人們繼續學習向上、當個終身學習者的強大動力──只有唯一、沒有之一了吧。有些人可能會視出了社會仍像莘莘學子一樣孜孜不倦、找資料學習業餘知識的人是傻子吧?可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加上人工智慧迅速發展,未來許多工作機會恐怕只會留給有終身跨領域學習熱情的人,到時候誰才是真正的傻子呢?

如果對任何知識懷有好奇,何必在乎別人眼光?自己的好奇心自己滿足。現在「斜槓青年」正夯,正是因為對業餘知識和技能持續感到好奇,有熱情不畏閒言閒語、鍥而不捨地努力,而非先想要當斜槓才去培養第二才能,千萬別本末倒置了。像達文西和費曼那樣對多種事物好奇的鬼才,在不久將來的人才庫中,可能會是通例而非特例了。

想要滿足我們在生活中對事物的各種好奇,也是推動我們培養業餘興趣的動力。人們屆齡退休後仍有好幾十年要活,沒有好奇心推動人生繼續前進是可怕的,猶如一進入中老年就死了,只是幾十年後才入土為安。何不現在就放縱一下好奇心、投身興趣愛好,讓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充實快樂呢?

讀完這本書,我們也許還無法用好奇心來成就一番大業,但至少我們可以了解好奇心旺盛、對知識有渴求的欲望、花費時間精力去自我探索,並不是浪費時間的舉動。我們對「好奇心」本身所知仍有限,可是只要我們對好奇心有足夠的好奇,未來肯定能夠知道更多!

你,又是對什麼感到好奇了呢?讓我們先一起來滿足對好奇心的好奇心。




本文為《好奇心:從達文西、費曼等天才身上尋找好奇心的運作機制,其實你我都擁有無限潛能》WHY?: What Makes Us Curious)導讀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