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對動漫的吐糟是科學想像力,也是生活情趣啊!




【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已邁入20年了,包括這本《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已出版了17冊,中文版也共出了11冊,在日臺都十分暢銷,這很不容易啊!

能堅持20年的工作,一直到了這冊《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都還不見作者柳田理科雄在熱情上任何一絲一毫的減損。這樣的熱情還是雙重的,不僅是在科學上,也表現在動漫遊戲等作品的熱愛上。

【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對日本動漫遊戲界有什麼影響嗎?這我不知曉,不過從動漫遊戲的各種設定和情節,仍然能夠當作材料來吐槽的狀況來看,還好日本動漫遊戲家仍然故我地天馬行空,要不然【空想科學讀本】就甭需一再出新書了吧。

動漫遊戲當然是充滿想像力的,科學難道不需要想像力嗎?其實只要不被填鴨式教育搞壞腦子,只要在應付考試之餘花些心思,就能知道科學的進展過程中,常常要仰賴科學家的想像力。

科學史上不少發現是科學家在半夢半醒之間捕捉到的靈感,最經典的傳奇之一是德國有機化學家弗里德里希‧凱庫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von Stradonitz, 1829-1896)夢到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才受到啟發,想出苯環單、雙鍵交替排列、無限共軛的結構「凱庫勒式」。除此之外,物理學如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等等,也充滿了有奇幻風格的想像。

然而,科學當然不是純想像,否則就成了科幻。科學是個很有趣的活動,就像競技體操的平衡木,因為所有想像力,都要經由實驗或數學的驗證,就像所有高難度動作都要在平衡木上完成。

有時候,我們這些科學工作者,在打臉偽科學,或者吐槽動漫或電影中不符科學事實之處時,總也有人要反吐槽說,我們是一群極為沒有生活情趣的阿宅。拜託,真正沒有生活情趣的人,連腦子都不會想動,更何況拿紙筆作計算或搜尋資料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世界上最沒生活情趣的事,是沒有任何好奇心想要知道更多。旺盛的好奇心,由衷地想要知道更多知識和真相,無論是表現在科學還是人文藝術上,是最有生活情趣的事!【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對動漫的吐糟,就是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啊。

【空想科學讀本】系列臺灣中文版皆為傻呼嚕同盟成員談璞(tp)翻譯。傻呼嚕同盟是臺灣動漫畫評論團體,二十多名成員中,有四分之三是碩博士,有十多人在大學任教,致力推廣動漫遊戲文化。由此可見,誰還能說動漫遊戲是膚淺幼稚的呢?我想,這世界上最膚淺幼稚的事,其實是追求成績滿足他人的期待當好學生,可是內心深處卻不曾對生活和學術有過有任何的熱情。但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教育制度卻在量產這樣的學生呢!

不少中學自然科老師試圖用【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千萬別忘了柳田理科雄老師的初衷,與其用任何形式的教材填鴨式地硬塞給學生各種知識,何不讓他們自己從喜愛的事物中自行發掘呢?


本文為《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認同請參與」,才是提升科學、挽救媒體的關鍵




臺灣是個很重視理工科的社會,大部分高等教育大專院校都有理工科系,大量菁英是往理工醫農發展,臺灣的高科技產業、生醫產業和農業科技等工業也頗有競爭力。可是詭異的是,臺灣社會卻充斥許多偽科學論述,感覺和講求理性和科學的社會差距頗大,讓許多有識之士感慨。

其實,科學是個很奇葩的人類文明活動,科學講求實證的精神,是少見的。人類文明大多數的時間中,都是流行道聽塗說的,也就是從別人口中打聽消息和知識,而非自己花時間理性地去分析和驗證。很多祖父母流傳下來的傳統智慧,故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少因為時空久遠而失效了,而過去人們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仍然遵循著許多成規,無論是在耕種、醫藥、廚藝、手工藝等等,形成一代代墨守成規的現象,甚至對老祖宗崇拜,認定古代比現代先進的觀念。所謂的科學精神,從人類整個大歷史來看,似乎只是這幾百年來,少數菁英的專利。

過去談到科學的興起,一般會追溯到哥白尼那時代的科學革命。可是科學是中世紀結束後,平白從歐洲冒出頭的嗎?其實,再從更早前追溯,科學是誕生在古希臘時期的,後來羅馬興起後,羅馬繼承了希臘的哲學。當羅馬因為異族入侵和宗教勢力崛起而衰落後,阿拉伯人繼承了古希臘哲學。當時開明的阿拉伯人求知若渴,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知識都翻譯成阿拉伯文。

中世紀歐洲無疑是遠比阿拉伯世界落後無知的,歐洲學者是接觸了阿拉伯學者後,才再把希臘羅馬這個他們稱為古典時期的哲學傳回歐洲,開啟了恢復古典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歐洲人重新學習到了科學後,才一躍成為世界的霸主。由此來看,科學這個文明活動,在人類的大歷史,僅僅起源一次而已。科學從希臘人流傳到羅馬人、阿拉伯人又流傳回歐洲,再向全世界傳播,科學已絕非是某個民族、文化的專屬文明活動了,是全世界所有人類的共同寶藏。

亞洲諸國,在見識到了歐美列強的船堅炮利後,痛下決定研習西方的理工學問。很可惜的是,儘管投入很多的資源,臺灣社會似乎仍和科學精神脫了節似的。甭說是一般民眾,不少科學工作者也相信星座算命等等,工作上的科學顯然和生活中的信仰是可以完美的區別開來的,這或許也算是種特色吧。

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的大腦,主要並非演化來學習科學的,而是用來討論八卦的。這就是為何書中的那些偽科學新聞傳播力無遠弗屆。是的,比起學習科學,我們的大腦更擅長以訛傳訛,與其認真探討重要的公共政策,我們更加愛好腥、羶、色的新聞。

可是我們人類這種動物,和近親黑猩猩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有更發達的大腦前額葉,負責高階的認知功能,讓我們有計畫、組織、問題解決的能力。這些高階認知能力,雖然在演化初期並非是用來解微積分習題的,但這樣的能力卻剛好也能用來學習科學,這也是為何身為人類,我雖然不擅長數學,可是至少在高中和大學還是把微積分勉強修過了。儘管學習過程是吃力的,可是只要透過努力,任何科系的學生能夠至少掌握基本的數理能力。

我們有了科學的思維能力後,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而創造出這個人類物質文明的盛世,我們突破了馬爾薩斯陷阱,我們喂飽了更多更多的人口,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有更先進的醫療,許多過去動不動會喪命的「小病」,現在只需吞幾顆藥丸或在醫院裡躺幾天就能根治了。更甭提我們有了乾淨的食水和食物,還有衛生設施,以及許多疾病的疫苗和抗生素,不需像古人要生養一大堆小孩,只為了讓少數幸福兒能夠活著長大成人,這一切都拜我們在科學上對微生物的正確認識。

我們擁有的不僅是更健康的身體和更長壽的餘命,我們也拜科技的進步能夠周遊列國,即使宅在家也能透過網路中花幾小時取得過去古人窮盡一輩子才接觸到的知識。我們甚至能夠輕鬆地無時無刻和千里之外的親友聯繫。我們利用知識創造出更多知識,也能夠用更快的方式傳播知識。然而水可行舟、亦可逆舟,網路的便利也讓不良資訊的傳播更加無遠弗屆。

相較我們的科學和科技進步,以訛傳訛和嗜好腥羶色,不需要高階認知能力,更不需要受過文明教育。我們的大腦既然不同與其他動物,而有高階認知能力,那麼放任自己不使用判斷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誤信、傳播以訛傳訛的偽科學資訊,那麼不是在蹧踏我們身為人最可貴的理性思考能力嗎?我們人類最可貴的能力不就是用大腦思考而非受制於慾望嗎?

臺灣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工業時代,要立足這個得來不易的文明社會,放眼世界在地球村中競爭,臺灣社會需要的是有更多人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判斷,從經濟、食安、健康、能源等等議題中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而迷信政客和名嘴的情緒化口號和治標不治本的短期支票。

黃俊儒老師領導的「科學新聞解剖室」,藉著《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就是要用各種有趣但值得懷疑的新聞案例,來告訴大家該如何用善用大腦的理性思考能力來判斷真偽是非。

一旦談到臺灣主流媒體中的科學新聞,很難忍住不抱怨。不過單純抱怨並非是建設性的,也不需要發揮到優異的高階認知能力。更好的方式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打造一個更有利科學傳播的新媒體,很令人慶幸的,這樣的努力從十幾年前的科景到今天大受網民歡迎的泛科學,一群一心想要創造更好的科學傳播環境的朋友,一同努力從各種不同角度,用自己的專業來為網友們深入淺出地解說各種現代背後的原理。

泛科學在這幾年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不少事件爆發後,甚至超越傳統主流媒體而成為許多讀者最信賴的資訊來源。其中的「科學新聞解剖室」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在網路中如病毒般地散播後,跳出來的嚴謹打臉文,也是不少朋友臉書動態牆中大家瘋狂分享的。打臉文的科學傳播方式,應用得當也不失是個做科普的好方法,因為人類大腦也嗜好衝突,許多賣座的小說、電影、電視劇就是善用了這點而大賣。危機就是轉機,偽科學新聞也可以化為學習正確科學觀念和知識的良機,我們不必為臺灣的媒體環境的灰心。

「認同請分享」仍不夠積極,我們更該進行的是「認同請參與」,如果認同這個善用大腦理性分析和學習的活動,何不一同來共襄盛舉呢?


本文為《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YouBike騎3.6公里花135元算貴嗎?

社民黨全國委員苗博雅23日深夜在臉書發文表示,她當天從捷運公館站借YouBike,騎到台大法律學院萬才館聽演講,三小時後還車,被扣了135元,說那比計程車還貴。這個說法被網友幾乎一面倒地打臉。

有趣的是,台大法學院萬才館不到五分鐘的路程就有個YouBike租借站:




不還車的三個小時內,佔用的是其他使用者可以使用的時間,YouBike是個有排他性的資源,只要使用者不還車,別人就無法使用,即使YouBike是停在萬才館沒騎,別人也無法騎。

YouBike是個稀缺資源,因為設站和購車都需要成本,不是個可是無限使用的資源,要使用者珍惜和善用資源,最有效的方法是去制訂合理價格,而不是便宜到浪費也無所謂。如果YouBike真的超經濟,騎了放幾小時也才五六十塊好了,那麼誰在乎要及時還車啊?那麼一堆YouBike就會停在一堆地方,然後想騎的車就只能在租借車望十字架興嘆,這難道會增加租借YouBike的誘因嗎?

拿計程車來相比,也有點不論不類。兩台YouBike停了三個小時,是佔用了六個小時的使用時間,如果叫一台計程車停在台大萬才館三個小時,人家會只收270元嗎?

YouBike使用誘因除了費率,還有是否容易借得到車,如果大家都借了一停好幾個小時(然後附近有站都不曉得),那麼租借車就會常常空空如也,也會降低YouBike使用率。我有時候無法騎YouBike,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租借車一車難尋,因為我不容易借到車,我乾脆騎機車了唄,這個因素難得不重要嗎?

我自己住台北時就是個重度YouBike愛騎者,除了雨天,我幾乎都用YouBike到達台北市所有地方,要騎上兩三個小時的也提早出門照騎不誤。對我而言,租借站的周轉率是否夠高讓租車方便,是比費率更大的考量。

所謂合理價格,也就是有效落實政策的價格。如果YouBike的定位是市內短程交通工具,就用價格去不鼓勵長期佔用,這就是為何台北市內前半小時是五元,4小時內每30分鐘10元、4小時~8小時內每30分鐘20元、超過8小時以上每30分鐘40元,和一般租愈久愈便宜的概念相反,這就是要不鼓勵長時間佔用,鼓勵短程交通,讓單車能早借早還,發揮更高的周轉率啊!

這個規則的制定,是幾年前發生了有人借了YouBike去騎到武嶺,打了卡回來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討論之下,台北市更明確地定位YouBike是市區內短程交通工具,不鼓勵長期租借長程騎乘行為而訂的。當然,這並非禁止長程騎乘或長期租借,因為也不可能禁止,所以以經濟誘因減少這樣的行為是最為有效率的。如果經濟上對價格不敏感,那就乖乖付不划算的費用唄。

苗博雅在臉書中又提出台北市的「公共自行車願景」共有6項,包括「提昇環保綠都和國際化的正面形象」和「減少汽機車使用,改善空氣品質和交通環境」。在公共自行車理念的部份,則有「盼以自行車做為大眾運輸系統最後一哩的接駁工具」。然後試圖打臉說「以現行的「正確使用方式」和「設計理念」,確實可以達到使用者付費、增加車輛週轉率的功能(但這兩項並不是YouBike的設置目的)而做到「提昇環保綠都和國際化的正面形象」大概沒什麼問題。」

可是,姑且不論拿「公共自行車願景」這種嘴炮而非民眾實際使用體驗和感受來作文章有何意義,括號中那那句「但這兩項並不是YouBike的設置目的」更把「使用者付費、增加車輛週轉率」這樣的手段當目的,是邏輯不通,「使用者付費、增加車輛週轉率」是手段,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和增加可租借車數啊。

當然YouBike可以做得更好,就我這個重度使用者來說,YouBike確實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

一、多宣傳鼓勵APP的使用,讓更多民眾愛用APP。我有朋友常使用YouBike,也用過APP,可是卻不知APP有地圖尋找租借站的功能,YouBike應該多宣導這點。地圖找租借站的功能不錯,有時候騎YouBike被搭訕,十之八九是路人問說那裡有租借站,即使我不熟當地,也能用APP地圖迅速幫她們找到租借站。這就是地圖顯示台大周圍的租借站位置,還不是普通的多啊XD

 



二、YouBike租借站確實有方向標示不清的問題,不少租借車阻隱藏在公園,或者巷弄裡。有次去朋友家開完趴,回家時去附近的公園租借YouBike,朋友還驚呀原來他家附近有YouBike站。很多YouBike租借站附近要嘛沒標示租借站方向,要不然就是不太顯眼。

三、捷運站內的各出口地圖應該要標示YouBike租借站位置,站內也該明顯標示YouBike租借站方向。我記得捷運站內幾乎完全沒標示,要不然就是超不清楚,到了不熟的捷運站,還得掏手機開APP尋找,有點浪費時間、消耗心神。

四、既然YouBike是鼓勵短程借用,各租借站也該出示該租借站方圓3-5公里的其他租借站位置和建議前往路線,還有立個方向指示附近其他租借站的方向和距離,此舉可鼓勵對附近不夠熟悉的民眾馮各租借站遠近來考慮是否租借YouBike。

五、用大數據來研究租借量和經常騎乘路線,合理地配置車數,有些地方明明需要量很大,停放車數還比一起需求量不大的租借站少,周圍也不是沒有空地,配置得顯然不太合理。更合理的配置對提高使用量應該會有助益。

六、如果有人懶得騎YouBike想騎機車,就問他們:「是想燒自己的油,還是燒地球的油?」,通常這個問題都能騙到一些朋友陪我騎YouBike⋯⋯

最後要說,我不是討厭苗博雅才針對她寫了這麼多,就是因為她是我尊敬的一位公眾人士,否則我才懶得理會咧XD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放生的功德何在?


tian yrke,CC BY-NC-ND 2.0

貪、瞔、痴,慢、疑,是佛教所指稱的五毒,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修行不就是為了對治這五毒嗎?

貪,是貪求利益,具體表現上,就是貪求功德,自以為所做所為,未來會有所謂的福報獎償,所以花大錢去跟業者買大量捕獲動物來放生,貪求大量放生後的痛快和回報。據說還有人挑日子,像限時優惠一樣賺五倍點數,貪求更大的回報。

瞋,是怨恨、厭惡阻礙自以為是的功德積累。生態保育學者和動保團體最好閃邊去,別來提什麼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只要來理論就是無理取鬧。功德只有放生團體的人能做,要怎麼玩別人最好別插手!

痴,是無知地殘害生命。陸生的水放、淡水生的海水放、海水生的淡水放、馴化的野外放、外來種隨便放、有毒的胡亂放,放出去的再讓不肖業者捉回來再放。

慢,是傲慢,屢勸不聽、執迷不悟。毒蛇聽佛經就不會咬人,反正咬到的也不是自己。放出去的只要在手中沒死,之後安怎死不關己事,只要是說慈悲就是慈悲,死得再慘也是早日投胎,功德難道真的又記多一件?

疑,自己不懂的也不必學,專家學者懂個屁,新聞籠是假的,誰說放生是放死?

不管放生實際上是放死還是放屁,不修戒、定、慧,卻勤修貪、瞔、痴,慢、疑,實在精進啊!執惡固執,自尋無明煩惱,得苦離樂!

如果放生卻放死,也不管動物是否遭受更多折磨,還自以為是種超渡,那放生的人們,何不也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體驗一下動物遭受的磨難吧,功德肯定乘個千百倍。

放生有啥功德?公案一椿,梁武帝在金陵見達摩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淨至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造寺、寫經、度僧尚無功德,放幾斤魚,功德何在?

姑且不論佛典上沒有多少鼓勵放生的經文,過去幾千年,要造成現在放生的問題,也不容易,畢竟在那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上,動物物種不會像今天那樣大規模被捕捉或長途運送。佛教是以時並進的宗教,怎該執著過時的儀式呢?

如果佛教不該與時並進,而要執著於過去修行方式,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一簞食一瓢飲,可有爭執放不放生之無明煩惱?

今天不科學的放生,造成的商業化放生行為,讓更多動物被捕捉,過程中屍橫遍野;不肖業者還受到經濟上的鼓勵,拿錢送壞人算是行善嗎?未經評估的放生,動物無法適應野外環境,不然就是成為入侵造成更多原生生物的浩劫;大量放出去死亡的動物,還會可能會流傳疾病。

這個時代,如果真要護生,就不該隨便放生,無論量大量小。不知該怎麼做嗎?可以去海邊淨灘,可以去監督生態保育,可以去避免更多動物被人禍荼毒;如果要放生,可以和急救站合作,可以和學者一起科學地放生;經濟能力許可又沒有時間,那麼可以贊助生態保育的科學研究,讓更多生命能夠繁衍興旺。

用謙卑無我不執著冷靜理性的心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才是佛弟子真正離苦得樂之道,不是嗎?




相關文章:

當民進黨不再值得信賴時,生態保育團體該怎麼辦?

有沒有任何「小量個別」的放生行為是可以被同意的?

立委修法讓人民以更多方式獵殺動物又要人道處理,難道不會精神錯亂嗎?

莫讓狩獵議題聚焦族裔,應通盤檢討的是台灣缺乏環境永續的共識

人渣文本:很想被放生的民進黨

在原住民族狩獵除罪化的同時,該做的事做了嗎?談野生動物狩獵管理與監測

朱淑娟專欄:林岱樺的失信,崩解民進黨與動保團體的信任關係

放生即殺生 造業非功德

限制放生,限制宗教自由了嗎?

我們可能要將這款立委放生了…

宗教放生和小男生彈肩帶的無知基礎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壽命與老化的生物學之謎






生、老、病、死是人生四大苦,可是卻是人生必經過程。但誰不想健康強壯、長命百歲呢?除了少數真的活得很痛苦的人例外吧?

古代的帝王,可能真的過得比平民百姓爽太多了,所以他們無法想要長生不老,尤其是首任皇帝秦始皇,只是他萬沒想到,死後屍體還被放到腐爛發臭,功業沒幾年就全灰飛煙滅,幾乎完全絕後。

不要說什麼科技造成了環境污染,讓人活得又不健康又短命,一百年前我們的曾祖父母輩,出生時平均只能活到三四十歲,其中好些人一出生沒多久就回去見閻王了,即使能長到斷奶,也還有一堆傳染病等著。可是在過去兩百年裡,人類的壽命增加速度逐漸接近每小時 15 分鐘!我們人類除了壽命大幅躍升,我們養的寵物也是,流浪貓狗可能只有平均三、四年的壽命,可是在家裡當小霸王的,活上十幾歲一般都不是問題。

我們現代人動不動就活到七八十歲 ,老到有很多機會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還有失智了,都還能苟延殘喘好一陣子。我們不僅能愈活愈老,而且也和天擇相違背,愈生愈少。高齡化和少子化已經不是未來的問題,是現在就已經要面對的問題,而台灣還是全球最嚴重的國家,可是從來沒有任何政客想要好好面對過,頂多應付一下推出用屁股想都知道不會成功的政策來敷衍了事。




英國米爾頓‧凱因斯市公開大學的生態學教授強納森‧席佛頓(Jonathan Silvertown),繼好書《種子哪裡來?》(An Orchard Invisible)後(〈 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推出了另一本好書《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解開壽命與老化之謎》(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the Science of Life Span and Aging),從死亡、壽命、老化、遺傳、天擇、機制等數個面向切入,縮濃了千年來,有識之士對壽命這玩意兒,還有最近在老化的科學研究進展。原文書名《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原本是個英文成語,意思是精簡扼要。

讀完了《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你不會長生不老。但你會發生,原來生物的壽命也千變萬化,從朝生暮死的蜉蝣,到幾千年的杉樹都有。為什麼,同樣是生物,壽命卻天差地遠?為何沒有動物演化出長生不死?

不過,如果是由生物學家,而非一般人來思考這問題,其實生物學家會想要瞭解的是,活到超過生育年齡的意義是啥?席佛頓在了《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指出,對於體積愈龐大的動物來說,愈需要控制細胞的分裂,也愈能夠修復 DNA 的損傷以免產生癌症,因為大型動物有多小型動物多太多的細胞,出錯的機會也成千上萬倍。

體型愈大的動物活得也愈久,有可能是因為修復能力較佳,也有可能是因為新陳代謝較慢,自由基產生得較少。可是生物學,最討厭之處在於,凡事都有例外,我們上課時一再要強調有些法則是「一般上來說」的,例如有記錄以來最長壽的動物並非弓頭鯨,也非烏龜,而是一隻活了超過五百年的蛤!活得久到可以成修練成精了!而且,體型小的裸鼠,就比牠們體型較大的囓齒動物親戚多活了十幾年吧!

鳥類一般來說,也比同體型的哺乳動物長壽。據說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的寶貝寵物金剛鸚鵡查理(Charlie),在邱吉爾過世後還活了 50 年到今天呢!1899 年出生的查理,今年已 116 歲了! 牠不僅健康地活著,還以罵髒話為樂,常常罵「X 希特勒!X 納粹黨!」(F*ck Hitler! F*ck Nazi!)。

身為研究植物生態和演化的生物學家,席佛頓的眼光並沒有只侷限於動物,也放眼到植物。我們動物想當然爾,在探討老化和壽命時,不會先想到植物。可是就植物而言,壽命的長短也天差地遠,有一年生開完花就枯萎的植物,也有長達幾百年老神在在的針葉樹。

可是長壽的松樹,大部分結構卻是已經死亡的細胞,南非甚至還有上萬年老的樹,地下根仍不時長出新的樹苗,讓我們不能不意識到,什麼是年輕的或老去的,沒我們想像中一清二楚。

我們的染色體末端,有個稱作端粒(telomere)的東西,每當染色體複製一回,就要縮短一些,經過好幾十次的複製,就 GG 了。可是,有種稱為端粒酶(telomerase)的酵素,能夠修補變短的端粒,讓染色體能夠複製而不傷及重要的基因。可是,端粒酶的活躍,保證了細胞能夠繼續分裂而不死,那就是癌症能輕易把人撂倒的原因之一。一株完全不成的細胞株,就是著名的海拉細胞,它的主人過世已久,長時間以來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名,直到近年有人為她立了傳──《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請參見〈可歌可泣的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

我們最想瞭解的,當然還是我們人類自己,有位大文豪說過,要活得長壽很簡單,只要不去做讓你想活得長壽的事就行了。意即,我們想要活得長壽,是因為人生想要更多享受,可是只要不貪圖享受,才能活得長壽,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矛盾啊!

要延年益壽,方法可能很簡單,對線蟲、果蠅、老鼠、猴子來說對的,對人類而言也是,因為幾乎所有實驗動物都有個現象,只要攝取的熱量變低,就能夠有效延長壽命。過去我們的祖先,營養不如今天,在富裕的社會,22K 的薪水也能天天吃雞腿,只是無法存錢。但我們的祖父母,可能只有過年過節看過雞腿,而且要長輩先享用。過去人們壽命不長,往往是因為傳染病,但現在只要過得像我們祖父母輩那麼儉樸,有現代醫學發達的情況下,搞不好年歲過百也不難。只是,我們祖父母很難得吃上大魚大肉,我們現在很難不吃大魚大肉……

如果不死的細胞將讓我們死亡一樣,過不想長壽的生活卻讓人長壽也一樣,生物的選擇,或者精確地來說,天擇採取的策略,是有一好沒有二好的,任何優勢總會有其代價。大自然,很少有兩全其美,魚與熊掌可兼得的策略。讓個體能夠對抗疾病的強力免疫力,晚年卻會對抗我們自己身體而成了自體免疫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等等。尤其是當天擇在晚年時退役了,因為天擇只關心子孫滿堂的個體能夠把基因傳下去,對之後該活多久興趣缺缺,所以我們沒演化出在生育年齡後有效修復壞損的身體的方法。

如果我們全都能輕易活過百歲,整個社會制度該如何變革?假設把退休年紀提高到 75 歲,那麼退了休也還有近卅年要活,年輕人該如何在老年人卡了位的職場升遷?少子化後又需要提高多少生產力來養活一大群老人?這些不是生物學問題,但恐怕比生物學問題更具有挑戰性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東亞的成與敗






有些書,買來放在書架上,雖然買的時候,是因為那些書廣受的好評,然而想讀的書實在太多,往往只書架上只會愈擱愈多書。可是,如果有一本書,有超過兩個人問你讀了嗎,那就別懷疑,立馬從書架上拿來讀吧。

就有這麼一本書,不讀還好,一讀就腦洞大開了!真是相逢恨晚!

在進入書中的主題前,先說幾個近期的新聞,菲律賓南部農民抗議希望政府重視生計,可是卻換來軍隊的子彈,有三位農民被射殺,超過卅農民受傷;有媒體指出,裕隆集團拿了百億補助研發電動車,卻成效不彰,台灣車能夠像韓國車那樣在馳騁世界市場嗎?為何韓國重工業能夠超越領先頗久的台灣呢?這些看似不相干的新聞,其實背後有個共同的道理!

最近台灣經濟和社會很悶,有不少台灣朋友問我為何還想留在台灣,我每次回答說馬來西亞的不公不義比台灣還嚴重很多,有不少朋友仍不相信有國家比台灣糟。不過從此,我也不必多囉唆了,有心瞭解的人,來讀這本《成與敗: 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How Asia Works: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Region)就會懂了!

讀了《成與敗》,恐怕還有個副作用,就是看到許多主流經濟學的論述,真的想發笑,有些教科書裡談的,跟我們實際上經歷的,根本就活脫脫是兩碼子事,尤其對我這個在東南亞長大,在東北亞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成與敗》當然也提出了解釋,為何富國會一再要求窮國開放市場,可是換來的,往往是廣大的民眾更潦倒,只有極少數富人得益,而主流經濟學家開出的藥方,卻總是更多的開放和鬆綁。

《成與敗》的每一章,都讀得令人嘖嘖稱奇,每一節都解答了我這個跨越東南亞和東北亞成長和生活的人,過去廿幾年來不斷質疑的問題。《成與敗》很聰明地排除了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金融中心,因為她們都沒有城鄉差距和低產值的鄉鎮,而且這兩個離岸金融服務中心寄生在腹地而維生。比起許多莫名其妙把香港和新加坡來拿打嘴砲,卻完全忽視兩地和其他國家極大的差異以及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的學者來得科學多了,那些崇尚並推銷星港模式的學者,真不知是無知還是居心叵測呢?

言歸正傳,日本、南韓、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以及中國——同屬東亞的九個亞洲國家,在經濟上為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這些國家是否有獨特的發展經驗,或是特殊的政策武器?

菲律賓在二戰後曾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怎麼會搞成這樣?看了那則新聞,加上從這本書來的見解,菲律賓恐怕只會繼續落後下去,這不是歧視,是因為他們自毀前程。這本《成與敗》還能當作歷史書來讀,讀了就能大致瞭解為何泰國政變不斷?為何印尼會出現排華?為何韓國會成為電子業和重工業大國?

《成與敗》作者喬埃.斯塔威爾(Joe Studwell)又名周博,在亞洲地區擔任駐地記者長達廿年,他在《成與敗》中透過對日本、南韓、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以及中國的實地考察和經濟政策研究,首次揭示同屬一區的亞洲九國,何以在有些國家經濟蓬勃起飛的同時,另一些卻萎靡不振,提出的立論完全破除西方對亞洲經濟舊有的錯誤觀念。《成與敗》引領好奇的讀者去各國探究,用語生動易懂,可讀性很高。




斯塔威爾的深度分析聚焦於理解亞洲經濟的三個關鍵領域:土地政策、製造業,以及金融業。土地改革是日本、韓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經濟成功的前提關鍵;而土地改革的失敗,也是東南亞國家現今的政治與經濟困境的肇因。

《成與敗》要破除一個迷思,就是一般認為小農的平均產出,遠遜色於大型農場,可是《成與敗》卻提出大量數據來說明,東亞的小農,只要土地是自己的,主要產出不必用來上繳地主,就會把家庭的勞力操到頂,平均產出甚至可能比聘僱佃農的大農場高。把賺來的錢省吃儉用地存下來,為女兒教育和家庭產業轉型作準備,這是台灣上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也是我這一代大馬人熟悉的。相對的,落後的東南亞國家,大量土地是在大地主手上,他們不在乎農民死活。

《成與敗》很明確地指出,在經濟發展早期,放任資本主義的市場讓資本家集中資本,資本家為了自我保護,會做出有害市場的排他性活動,進而透過政治手段鞏固自己的利益,因此陷入惡性循環。這時候政府並非小而美,而是要動員力量去推動支援經濟目標,讓經濟利益雨露均沾。國家的適度介入經濟政策,是日本、韓國及台灣成功之道。

因為耕者有其田,大量的積蓄能夠轉型成為工業,而工業化讓國家經濟得以發展。但一國的工業發展單靠製造業並不夠,成功的東北亞都有「出口規訓」,由政府敦促企業以國際格局跨出國門,在國際間競爭。「出口規訓」,依廠商實際的出口表現來判斷是否有資格獲得保護或補貼。不僅能賺取外匯,也讓企業精進技藝,適度淘汰失敗者,而非在國內享受變相補貼而白爛,還能讓外貿官員收集國外市場情資調整產業政策。 日本、韓國和台灣都是玩「出口規訓」的佼佼者。

很強烈的對比,就是韓國和馬來西亞汽車產業的成敗。大馬極力發展汽車,我們家也買過國產車,可是都因為品質問題全換成日德的進口車,許多現象是有目共睹,《成與敗》不過是把背後的道理托出;另外,《成與敗》也探討了為何台灣和韓國在經濟上會分道揚鏢,斯塔威爾認為是因為台灣對最有資源的大型國營企業沒有足夠的出口規訓,這值得台灣政府深思。

而有效的金融規範則是一國自立成長的最終關鍵,過早的自由化反而是有害的。過早自由化,讓金融業湧向獲利高的消費市場,而非給農業或成長中的企業融資。馬來西亞的金融業比台灣、日本、韓國的管制更鬆,可是人均GDP僅有到台灣一半,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難道要大馬再鬆綁嗎?

《成與敗》的給我們的教訓是,現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是由成熟先進國家的經濟學家寫的,他們早已進入效率型經濟,而東亞各國過去和現在,是發展型經濟。那些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早忘了美國這個世界強權在搞經濟的早期也搞過保護主義,英國、法國和德國也搞過。當現在自由放任對美國有好處時,他們就奉為圭臬,在全世界行銷,無視歷史發展,把反對者貶為不懂經濟學,強銷思想標準。這像是唸完研究所出了社會的溫拿,告訴正在唸小學的魯蛇幹嘛在學校唸書,應該直接出社會混XD

《成與敗》對馬來西亞的描寫,對我這大馬人來說,簡直是絲絲入扣。前陣子有到過馬來西亞的印度同事,認為馬來西亞比台灣先進進步,因為他到過的吉隆坡充斥華麗的大樓和購物中心,卻不知大馬人均GDP只達台灣一半,而且許多GDP恐怕還是炒作房地產而來的。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已經把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狀況暴露出了,現在大馬恐怕還是在玩官商勾結的遊戲。我只能說,《成與敗》把這狀況寫得入木三分。

雖然《成與敗》認為文化不是關鍵,重點是政策和制度。可是我反而不同意。東北亞和東南亞不是地理上的概念而已,在這裡地理決定論也沒戲唱,因為日本、韓國、台灣的地理狀況差異不小,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的地理條件也不相同;雖然殖民歷史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別忘了,泰國沒被殖民過,她們也是同日本一樣最早現代化的國家之一,而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是分別被荷蘭、英國、西班牙/美國殖民,制度差異甚遠。

可是在文化上,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台灣都在受儒家影響的漢字文化圈中,極為重視教育,自古就有以農立國的傳統,文官體系健全,政府也由有一定威望。所以無法排除是文化導致政策和制度的選擇。日本、韓國、台灣的文化源流,比東南亞各國悠久許多,所以對許多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確實強上許多。

這個文化上的差異,在馬來西亞有華、巫、印三大民族的國家,就表現得非常清楚。華人對教育的重視和投資,是遠超巫族。日本、韓國、台灣對數理工程教育的投資,也是遠大過東南亞各國的,即使是在比東南亞落後貧窮時也如此。

別誤會,我不是種族主義者,我在東南亞長大,在台灣生活,去過日本幾次,能夠充分理解,這個差異來自文化,而非人種。或許有人會認為我歧視東南亞文化,這我不敢說什麼,不過如果不是對自己文化特別有信心,我們馬來西亞華人幹嘛要學中文和維護傳統,為何不幹脆同化?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和維護,所以特別特苦耐勞、勤儉持家和重視教育,是我們海外華人的生存之道。活下來不容易時,爭辯民不民族主義有何益?

總而言之,《成與敗》真的是本極有啟發性的好書,即使不能對書中論點全盤接受,也值得關注國家發展的所有有識之士人手一本,來思考《成與敗》提出的各種精闢論點!

閱讀全文...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我也只有10%是人類






近來流行一個說法,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10% Human: How Your Body's Microbes Hold the Key to Health and Happiness)所指稱的,「我們不過只有10%是人類」。這裡的百分之十是針對我們全身上下裡外所有細胞數量而言,因為我們無論是在皮膚上還是毛髮、腺體或腸道,都住了許許多多看不見的微生物,它們的細胞數估計有我們人體細胞的近十倍之多!

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 1929-)以研究螞蟻聞名於世,不僅在學界享有最高榮譽,他寫的《螞蟻》(The Ants)一書還讓他榮獲普利茲獎,他長期為生物多樣性倡言,也讓人尊稱他為生物多樣性之父。他在自傳《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的結尾中提到,如果有機會讓他重新選擇研究主題,他會選擇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樣性。看來微生物無窮無盡、形形色色的種類也讓生物多樣性之父深深著迷。

然而平心而論,雖然威爾森肯定是大師,但他當年沒選擇研究微生物多樣性可能是對的,否則他恐怕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受限於技術性瓶頸,許多重要的微生物過去因為無法在實驗室裡培養,科學家幾乎無法獲知它們的存在,更遑論要能夠深入研究它們的特性。

過去,估計只有約百分之一的土壤細菌能夠在實驗室環境下培養,近年來在技術上有了突破,才能夠把可培養的細菌種類提高到約百分之五十。但換句話說,仍有半數種類的細菌無法培養,不過這已經足夠讓科學家感到興奮了。過去二十年來,還有另一項技術性突破,拜DNA定序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成本大幅降低所賜,我們有了「元基因組學」(Metagenomics)的研究,讓我們也能窺視一下那些無法培養的微生物。

美國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的創立者凡特(J. Craig Venter, 1946-)曾有一項創舉,就是開著船出海去撈海水,然後把海水裡頭的DNA全都用霰彈槍法定序,從中探討海水中微生物的多樣性。他們在2003年發表的論文,讓我們發現一些原本被認為是生機貧乏的海域,居然也住了多樣的微生物,開啟了元基因組學的濫觴,迄今仍可謂方興未艾。凡特是塞雷拉基因組公司(Celera Genomics)的創辦人與前任總裁,他帶領公司展開與人類基因組計畫互相競爭,加速了人類基因組解碼的進度,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對微生物的多樣性也深深著迷。

因為有了元基因組學的研究方法,科學家終於能夠探索土壤、海洋或是森林裡的微生物多樣性,也終於能解開我們身上那另外百分之九十的細胞究竟有什麼,並且了解它們究竟能夠搞出什麼花樣。於是在這十幾年來,科學界有許多顛覆性的發現,讓微生物學教科書每隔幾年就要改寫不少篇幅。這本書總結了一些近年來的重要發現,用一種貼近生活的方式來訴說這些微生物,究竟對我們的健康和疾病有多重要。

《我們只有10%是人類》中談到的許多現象,有些真的很令人匪夷所思,例如腸子裡的細菌居然會影響我們的個性?我們皮膚上的細菌會影響我們會不會被發好人卡?天天用肥皂洗澡反而越洗越有體臭?還有諸如過敏、肥胖症、憂鬱症,全是因為生活太乾淨了而引起免疫系統失調?麩質過敏、乳醣不耐,是因為我們把體內的益菌趕盡殺絕了?甚至連自閉症的都跟腸道裡的細菌有關?天啊,我們身上那另外百分之九十的細胞,還有什麼事情管不著啊?

近幾十年在先進工業國越來越流行的諸多疾病,居然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太乾淨,尤其加上抗生素的濫用,無形中消滅了和我們共同演化了上百萬年的微生物,反而造成了人體的不適應。另外,科學家也發現,原來我們的免疫系統不是僅僅要對微生物大開殺戒,它們還會並肩合作;免疫系統就像國防軍,而益生菌等微生物就像是盟軍,之間會互通情報就算了,有些細菌還像魔鬼教官一樣,會訓練讓免疫細胞成熟呢!

我們身上最大宗的細菌,當然是那些腸道細菌。幾十年前我們就知道它們會製造人體必要的維生素,只是現在發現它們幹的活還真不少。請容許我談些個人經驗吧,過去我最害怕的身體狀況,就是腹瀉。可能是因為小時候闌尾發炎被切掉了(闌尾的功能可能是保持腸內菌落平衡),只要我一不小心,吃錯肚子也好,或者感染病毒也好,一旦腹瀉起來往往就一瀉千里,折騰一兩週。

有次因為要裝牙套、動小手術,必須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腹瀉讓我苦不堪言,停藥後仍未改善。有朋友見我一直拉肚子,建議我可以服用益生菌的健腸產品,我半信半疑地照作,結果果然一兩天後就不再腹瀉了。日後只要腸胃一不對勁,我立刻吞服益生菌,雖然並非每次都藥到病除,但似乎有些效果,現在已經不像以前每個月都要鬧肚子,就算有腹瀉也不至於拖上一兩週。

吃益生菌整腸其實不算新聞,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有些頑固的腸道疾病,居然能用一個便宜有效的方法快速改善,那就是糞便移植!這個非傳統的療法,恐怕迄今醫學院裡許多教授都聞所未聞,或者嗤之以鼻。

《我們只有10%是人類》中談到另一個例子,胃幽門螺旋桿菌先是被發現和胃潰瘍有關,原來它們也是雙面刃。我也曾患有十二指腸潰瘍,接受過一個月的抗生素治療,最後潰瘍是好了,但這十幾年來卻一直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書中也提到,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消滅,和胃食道逆流有一定的關連。

《我們只有10%是人類》中還提到,我們的食物越來越精緻,我們吃的纖維素越來越少,那可是益生菌不可或缺的食糧。許多肥胖的原因,並不見得只是因為食物熱量越來越高,也可能是因為膳食纖維不足。還有,我們生產和育幼方式的改變,也可能讓嬰兒無法獲取足夠的益生菌,例如剖腹產或產道的消毒,以及配方奶的使用,可能都長遠地改變了小孩的健康。

基本上,《我們只有10%是人類》作者艾蘭納.柯琳(Alanna Collen)大部分情況下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不過我們還是要謹慎看待裡頭的一些理論,例如腸漏症,以及微生物和自閉症的關係,恐怕還需要更多的證據,科學界才能夠取得共識。這樣的說法可能對一些讀者來說太保守了,但是科學的精神之一就在於,理論需要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驗證,才能夠留傳百世。

這也是科學另一有趣之處,常會出現「枊暗花明又一村」的結果。微生物理論大幅改善了公共衛生,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因為我們正確地理解到許多疾病的致病原因是微生物,今天的小傷小病已經不像古早時候那麼要命了。我們卻也可能走過頭了,想把它們全都斬草除根,以為微生物幹的多半是傷天害理的壞事。然而過了百年,我們又發現,原來我們身上的微生物多樣性,是值得我們費心去珍惜和保育的。

對這些微生物,我們知道的肯定還不夠多。人類基因組已完成定序十幾年了,我們知道人類約有兩萬多個基因,可是大部分基因的功能都還不了解,而我們身上的微生物,它們的基因也參與了我們不少生理功能,我們對它們所知當然又更少。說不定就基因數而言,「我們只有10%是人類」,也是有道理的呢!


本文為《我們只有10%是人類》推薦序。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