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大器真的可以晚成






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有一種說法:如果在三十或三十五歲以前還沒當上溫拿,就等著當一輩子的魯蛇吧。我是不曉得還能怎麼樣啦,只是知道這種說法,讓很多人提早在三十幾歲就面對中年危機。

沒錯,年紀愈來愈大,「近的記不住,舊的一直講。躺著睡不著,坐著打瞌睡」等等狀況的發生頻率就越來越多。然而,年紀增長就只能愈來愈不堪嗎?不趁年少輕狂或血氣方剛時有所一番作為,人生的巔峰就望塵莫及了嗎?

一再收到長輩圖、或者看到太多長輩盲目追隨某些把選民當作好傻好好騙的政客而成為不理性的粉絲,確實很難相信人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更加成熟穩重。或許,有不少中老年人,已經沒有任何追求進步和成長的自我要求了,差不多可以算是死了,只是還沒有進棺材而已。

但難道,就因為如此,我們該全力讓青少年卯足全勁、全都不輸在起跑點嗎?如果大家都年少有為,是否就此生無憾了?




除去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小開們不算,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一再聽說有好些科技金童,在二十歲出頭就賺到我們整輩子都不太可能賺到的好幾打桶金,彷彿年輕就是唯一的本錢。難道要出人頭地,愈晚就愈不可能了嗎?

在這個崇拜年少有為的時代,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逆勢用《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Late Bloomers: The Power of Patienc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Early Achievement)這本好書昭告天下:大器不僅可以晚成,年少得志還可能戕害身心健康。

卡爾加德自己的人生歷練頗奇葩。他年輕時是大家認知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學生。他自認從小就無法寫出通順文章,只有體育成績突出。因為教練把他的比賽表現搞錯了,他居然誤打誤撞地轉學到史丹佛大學。

他在這家西岸名校念書時,盡量選擇營養學分。由他玩四年僥倖畢業後,這位名校畢業生到處當洗碗工、夜間警衛、臨時打字員等,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還會在工作時恍神、偷懶,跟同事起莫名的爭執,還會趁在酒鋪值夜班時偷酒喝。可是(人生最厲害的BUT),這位魯蛇居然在二十六歲時開竅,因為他突然意識到他的夜間警衛同事可以只是隻狗,他接著在三十四歲時創辦矽谷第一份商業雜誌,並在四十四歲當上《富比士》(Forbes)雜誌的發行人。




里奇花了五年寫這本《大器可以晚成》,為我們介紹大器晚成者的強大優勢,以及各種乍看之下是壞處的好處。在書中,他將帶領我們見識許多剛出場時幾乎注定無可救藥的魯蛇們,怎麼逆襲成為令人羨慕的人生勝利族。這些案例都令人印象極為深刻,其中一些還是我們極為熟悉的例子,例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作者J. K. 羅琳(J. K. Rowling)和大導演李安。

這些名人有沒有可能僅是少數案例呢?里奇應用了大量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說明為何大器晚成不僅是可能的,甚至還應該是常態。在《大器可以晚成》中,里奇精心地分析我們的大腦需要時間才能發育成熟,同時也需要耐心和經驗,即使天縱英才,也要經過一番摸爬滾打的淬煉,要不然可能就是小時了了的曇花一現。畢竟人生並不是一場百米短跑,而是場馬拉松賽跑,並不是贏在起跑點就能最快跑到終點,在不同人生階段應該應用不同的策略。

《大器可以晚成》檢視我們如何逐漸瘋狂強調及早成功,以及個人和社會因此付出的代價。社會上愈來愈流行年少有為的觀念,青少年就得承受更大的考試壓力,不僅犠牲其他能力的培養,也沒有給予他們足夠多的時間培育健全的人格和探索人生的興趣,甚至也讓他們錯過試錯的寶貴經驗。這些急功近利的心態無疑是揠苗助長,會有欲速則不達的惡果。當青少年的童年和青春被剝奪、他們愈來愈焦慮和抑鬱時,我們卻嘲笑他們是草莓族,這公道、公平嗎?

里奇贊成近年愈來愈流行的壯遊年(Gap year,或稱空檔年)。這個概念興起於西方國家,一些青年人高中或大學畢業後休學一段時間,進行長期的海外旅行和遊學,感受國外與眾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環境。他也指出,在一些有義務兵役的國家,如以色列、瑞士和新加坡,他們的年輕人更加成熟,有較低的吸毒率和酗酒問題。

無獨有偶,英國劍橋大學的臨床獸醫解剖學家大衛.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在《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Middle Age: A Natural History)這本科普書中也指出,中年人在許多方面的表現並不輸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請參見〈中年的生物學意義〉)。中年的腦袋是更成熟穩重的,能夠更睿智地處理問題,還有中年人情緒穩定且擅於內省。

許許多多真正大器晚成的溫拿,因為不愛出風頭而被大眾媒體漠視。也或許,四五十歲攀上人生巔峰不是新聞,二十歲才是!就像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鎂光燈因此過度集中在少年得志的特例上。

相較崇拜英雄出少年的美國文化,台灣除了對青少年學生施加的升學考試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外,似乎沒有那麼崇拜年少有為,畢竟多少受了儒家敬老尊賢的文化影響。然而,我們對中年人的歧視可能較他國更多──四、五十歲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年紀,不像年輕人那麼衝勁十足、肝已不再新鮮,可是卻仍有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難怪在不同國家和文化,這個年齡階段往往是人生中幸福感最低的。

各種統計資料都顯示,企業的平均壽命愈來愈短,甚至比一個人一生工作的時間都還短,即使是知名大企業也可能如此。因此,未來只會有愈來愈多人因為企業倒閉、裁員或併購而需要更換工作。中年失業是很多先進國家正在面臨的問題,當新鮮的肝又廉價又好用、所需的工作又有高度的可替代性,很多企業愈來愈歧視年紀較大卻離退休還有好一陣的應徵者。如果沒有大器可以晚成的信念,僅認定三十歲以前才需要努力不懈地學習,那麼無疑是作繭自縛。

在看似有鐵飯碗的學術界中也有類似的問題,在國家大量資源的投注下,年輕學者甚至可能獲得更多資源,而年長的學者握有資源分配的生殺大權,可是在事業中途的學者,比上不足、比下無餘。明明可能成為像是《大器可以晚成》書中那樣令人津津樂道的案例、可能再攀上另一座巔峰,卻硬生生被現實狠狠踹下。科學研究是為了更理解真實世界的運作,國家機構是否應該更科學地運用資料和知識來製定科研政策,而非單憑長官拍腦門的想像?

《大器可以晚成》真的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好書,也值得許多為子女教育感到焦慮不安的父母參考,在這個速食的年代,更應該深思一番,我們是否應該要為積累更多、更優質的經驗,以及更妥善駕馭我們的能力,而需要更多的耐心,迎來一生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科學頑童的物理世界漫遊記






科學,尤其是理論物理學,有大量抽象的概念,並不是一門易懂的學科。然而,就因為其艱澀,就懷疑諸如宇宙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等對社會大眾的魅力,卻又實在太小看生而為人,對宇宙萬物之源尋求一個合理解釋和想像的強烈需求了,畢竟《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也是出版史上的奇蹟,而且有紮實科學理論基礎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也叫好又叫座。

人生而好奇,滿足好奇心的需求,重要性並不比吃喝拉撒低,否則為何每個文明都要編故事來解釋自然現象呢?然而,只有古希臘誕生了科學思維,我想這並非是因為古希臘人特別好奇,而是因為他們勇於發掘和承認未知,而非一味用超自然來解釋,因為當任何現象都能用神明的喜怒哀樂來解釋時,那麼能解釋所有事物的理論,就什麼都解釋不了。

還好我們有了科學。當我們用科學方法來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後,科學的知識就高效爆炸式地增長了,就要不斷地分門別類,專業分工愈來愈細緻,以致於在同一個系所,教授們不清楚隔壁同事的研究內容,似乎是常態了;另外,當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諸多宏觀或微觀的自然現象,常常發現背後的原理比想像中複雜許多,有不少甚至強烈違反直覺和常識,讓科學知識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似乎愈加遙不可及,科學家的圈子彷彿只是充斥拗口的術語和高不可攀的觀念。

然而,不管乍看之下有多高深莫測的科學理論,都是要用來解釋一個現實的現象或問題,只是有沒有高手能夠把科學理論轉化成大眾都多少能略懂一二的通俗白話文。雖然做起來可能吃力不討好,但是仍有熱愛科學的大師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鄉民們分享科學發現的喜悅,因此樂意寫些科普書,而這本《從一到無限大:科學中的事實與臆測》One Two Three... Infinity: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是理論物理大師喬治‧加莫夫(George Gamow, 1904-1968)的經典之作!

《從一到無限大》的第一版出版於1947年,然後在1961年再版,迄今已超過了半個世紀,裡頭有些當時還待解決的數學或物理難題,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書中呈現出來科學大師深思而建構的數理世界大體上仍不變,加上其趣味性歷久彌新,依然雋永!他最著名的作品《物理世界奇遇記》(The New World of Mr Tompkins)還讓他榮獲195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卡林加科普獎(Kalinga Priz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加莫夫主要從事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發展了大爆炸宇宙模型。他在理論物理學上的貢獻卓越,但他仍滿腔熱血地投入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他和DNA雙股螺旋的發現者華生(James D. Watson, 1928-)及克里克(Francis H. C. Crick, 1916-2004)是好友。加莫夫在和他們的通信中,先提出了DNA的四種核苷酸為二十種胺基酸進行編碼的想法,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他是首位以密碼學角度來思考DNA資訊的學者。

加莫夫和華生隨後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織了一個非正式的研究小組,稱為「RNA領帶俱樂部」(RNA Tie Club),針對RNA遺傳密碼進行研究,每個小組成員都用了一個胺基酸作為代號,加莫夫的是丙胺酸(ALA)。加莫夫根據胺基酸出現在蛋白質中的頻率進行分類,提出三個核苷酸一組為二十個胺基酸編碼的概念,形成遺傳密碼學說。他也提出了理論說明三個核苷酸如何巧妙地編碼出二十種胺基酸,在他的模型中,遺傳密碼是重疊的,每個遺傳密碼是移動了一個核苷酸,剛好可以完美地解釋為何胺基酸有二十種。他的理論雖然後來被證實是錯誤的,但仍被許多遺傳學家譽為史上最漂亮的錯誤理論!

就因為加莫夫是這麼一位跨領域、多才多藝的科學大師,這本《從一到無限大》能讓我們在他的科學世界中遨遊,為此他也手繪了不少插圖。許多科學大師在撰寫科普書時,就先避開數學,彷彿沒了方程式,就能更親近大眾。然而加莫夫卻毫不避諱地在前兩章就拿數學來大作文章,充分展現藝高人膽大的氣魄,連我這個有數學恐懼症的人都覺得是全書最生動有趣的兩章!接著,他對物理世界的談論,都像是要帶我們去遊樂場大玩特玩一樣!

近代物理顛覆了過去絕對時空的認知,讓人類的時空觀從此產生了不可逆的轉變,而量子力學又呈現出微觀世界各種不可思議的性質,對熟悉這些理論的加莫夫來說,他信手拈來地用上許多生活中熟悉的元素把它們描述得非常生動活潑,也影響了不少頂尖學者投身科普工作,包括近年出版的不少科普好書之作者,例如《詩性的宇宙:一位物理學家尋找生命起源、宇宙與意義的旅程》The Big Picture: On the Origins of Life, Meaning, and the Universe Itself)的作者蕭恩‧卡羅爾(Sean M. Carroll)、《宇宙必修課:給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學入門攻略》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的作者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以及《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和《再啟蒙的年代︰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Enlightenment Now: The Case for Reason, Science, Humanism, and Progress)的作者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這就是為何這本書歷經半世紀仍值得一讀!

物理學世界的科學頑童並不是只有費曼(Richard P. Feynman,1918-1988),如果你想見識一下另一位科學頑童是如何理解和描繪這個多姿多彩的數理世界,這本書肯定會給你帶來許多樂趣!


本文為《從一到無限大:科學中的事實與臆測》One Two Three... Infinity: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流經生命的液體






在一班前往新加坡的客機上,我讀著《液體:流經生命的美酒、海浪、煤油、眼淚、液晶⋯⋯》(Liquid: The Delightful and Dangerous Substances That Flow Through Our Lives)的第一章,突然覺得很剉──都怪該死的恐怖份子,我們連隨身帶一小瓶液體,不管是水是酒,都無法通過安檢,可是一架飛機卻裝著幾萬升煤油⋯⋯

《10種物質改變世界》(STUFF MATTERS: The Strange Stories of the Marvellous Materials That Shape Our Man-Made World)和《液體》作者馬克.米奧多尼克(Mark Miodownik)在安檢時被沒收的東西包括花生醬、蜂蜜、青醬和牙膏──這可能讓他覺得很悶,所以把一趟飛行旅程中所有碰到的液體寫成一本科普書,讓我在另一趟旅程中閱讀。

拜那些易燃的煤油所賜,兩百多噸的飛機可以衝上一萬兩千多公尺的高空,把我從台灣載到新加坡,夜晚的路途中看到地面的萬家燈火。過去人類為了在晚上還能夠看得見東西,也利用了各種液體,諸如橄欖油、鯨脂、蠟燭⋯⋯呃⋯⋯蠟燭是液體嗎?當然,蠟燭得先熔成液體再爬上燭芯,沒被滴過爉蠋嗎?後來,人類懂得利用蒸餾技術分離原油的各種成份,才有了燃燒自己,把我們帶上天的煤油。

要不是搭廉航,我也想要像米奧多尼克那樣點幾杯酒來喝。喝酒傷肝,不喝傷心。酒精經過腸胃,如果肝來不及代謝,就會波及腦及其他器官。喝了酒,內向害羞如我,也可能敢跟陌生人談話,所以被當作社交潤滑劑。有些食物,搭上酒會更提味。事實上,歐洲的大部分食物如果沒配上適合的酒,根本就不是給人吃的。

從台灣到新加坡,和米奧多尼克從倫敦到舊金山一樣,要經過汪洋大海。如果飛機沒被發明出來,我們也只能緩慢地渡洋到彼岸。米奧多尼克年輕的時候,常到愛爾蘭都柏林的海邊去游泳,差點被海浪和潮汐帶向死亡。《液體》會談海洋當然是因為海水是液體,可是當以很高的速度撞向海面,海水會瞬間堅如磐石。當海水的漣漪因為大地震而成了海嘯衝向陸地,巨大的能量能夠無堅不摧,釀成人間地獄。

搭飛機經過不穩定氣流,是家常便飯。如果是坐在機翼旁的位置,有時候還會看到翼尖的震動。讀了《液體》,我才知道原來機翼是用強力膠黏起來的。米奧多尼克表示他雖然造訪過膠合機翼的工廠,可是他學會不跟其他乘客分享這個知識,除了我例外。很多液體都有黏性,水和油都有,只是黏膠先是液體,然後再變成固體。

阿拉伯膠和其他樹脂是我們最早使用的黏膠,動物的明膠也是;明膠遇熱水和蒸氣就會先去黏性,製琴師和家具修復師都是明膠的愛用者,因為用熱氣就能輕易去除其黏性。黏全機翼的膠與橡膠有關,橡膠能輕易嵌入任何東西,連你的掌紋也不放過。黏合機翼的黏膠是環氧膠,因為實在太好用了,螺栓和柳釘都快被取代了。我蠻常受些小皮外傷的,過去常用OK綳,可是現在改用液體絆創膏,實在是福星!只要傷口不太大,滴上幾滴點幾秒鐘就好,不必再擔心碰到水會感染等等。

因為廉航不會有免費的機上娛樂系統,我無法像米奧多尼克一樣看《蜘蛛人》見識黏性的超能力,還好我有iPad,可以用來讀《液體》的電子書。iPad的顯示螢幕,其本上也是一種液體——液晶。只要施加電壓,就能讓液晶分子的排列有規則,而改變光的偏振。我用的iPad Pro配備的是Liquid Retina顯示器,每吋有264個像素,肉眼已難以分辨出單個像素。每個像素具有三個濾光器,分別讓紅、綠、藍三種原色通過,所以能夠顯示出鮮艷的色彩,比起我的第一支手機螢幕的的黑灰色,已經進步太多了!

米奧多尼克在飛機上吃的飛機餐是咖哩飯,我們吃的是海南雞飯。因為價格實在不菲,所以我鮮少在廉航航班上點食物,但每次聞到其他旅客吃著馬來炒飯的香味,我還是不斷地流口水,要一直不斷吞口水,才不致於失禮。唾液是我們口腔中潤滑食物的液體,還含有澱粉酶為我們分解碳水化合物,並且保持酸鹼值穩定以免細菌產生的酸侵蝕琺瑯質。我們會視別人的唾液為噁心的液體,但是情人的例外,愛情果然真的是⋯⋯

身為英國人,餐後來杯茶,是很合理的。我今年暑假到英國,帶回來最多的紀念品就是各大茶行的各式茶葉。米奧多尼克對如何泡杯好茶,也很講究。英國雖然不產茶葉,可是他們嗜茶到不擇手段都要把製茶和種茶的秘密搞到手,並在世界各殖民地發展出各式名茶。他在機上喝的茶果然很難喝,讓他想到泡杯好茶,著實不容易,因為要受到四大因素影響,包括茶葉、水質、沖泡溫度和沖泡時間,甚至連先加奶或後加奶都有影響。

坐米奧多尼克旁邊的旅客蘇珊,喝的是咖啡。咖啡也有很多門道,如何焙咖啡豆到如何泡出完美的咖啡,同樣都極為講究。咖啡最古老的喝法應該是土耳其咖啡,咖啡豆磨成的細粉直接沖入水中一起喝,我沒喝過土耳其咖啡,只有常誤把馬來西亞家中的咖啡粉當作即溶咖啡泡來喝。濾杯是最常見的煮咖啡法,只是少了香噴噴的油沫(crema),用摩卡壺、法式濾壓壺、義式咖啡機才能保留油沫。我最愛的是義式咖啡機高壓快速沖出的濃縮咖啡。

雖然沒在機上喝到茶或咖啡,但是一回到星馬,我就可以喝到想念的拉茶(Teh tarik)和Kopi。拉茶源自移民至馬來半島的印度人,是用兩個杯子遠距離快速倒來倒去,看似拉來拉去,故名「拉茶」,「拉」得越長,泡沫越多,味道就會好。拉茶口味濃郁醇厚,相比之下台灣奶茶簡直就是淡而無味。

在星馬開咖啡店(kopitiam),十之八九是海南人,順便賣海南雞飯。南洋咖啡是將咖啡粉裝在類似豆漿布縫製而成的濾袋中,加熱水快速沖出濃濃的咖啡。喝咖啡時,會用喝湯的湯匙喝。如果要點帶糖的黑咖啡,是「Kopi O」(用台語唸「咖啡黑」)、帶煉乳的是「Kopi」、都不加糖和煉乳的是「Kopi O Kosong」(Kosong在馬來語是「空」的意思)、加鮮奶的是「Kopi C」。馬來西亞的咖啡豆在烘炒時,會加糖一起炒,除了白咖啡(White Coffee)例外 。白咖啡不是用顏色命名,而是在咖啡豆的烘焙過程中沒有添加任何成分,前陣子在台灣也頗紅。不同於馬來西亞的黑咖啡製法,白咖啡的咖啡豆在經過棕櫚油烘焙的過程當中不添加糖和小麥,同時使用低溫烘焙法。

吃飽喝足,米奧多尼克要上厠所方便,洗手時想到了肥皂的前世今生。現在愈來愈少人用肥皂了。肥皂是種乳化劑、界面活性劑,肥皂商最早贊助電視劇,順便置入行銷,所以電視劇又稱「肥皂劇」。肥皂會鈣化形成肥皂渣,而且使用後濕答答的需要放置妥當,要不然就要常撿肥皂。現在大多流行液態的皂乳,如洗髮精和沐浴乳等等。《液體》告訴我們,那些皂乳泡沫的多寡並不影響清潔效力,但是用在慕斯瓶上,泡沫能減少浪費。

在高空的飛機上,我們還能吸到正常溫度的空氣,要拜飛機的空調所賜。空調的冷媒運作的原理,就是在液態和氣態之間互相轉換,因而在不同空間吸放熱氣。氟利昂曾是廣泛使用的冷媒,但是自從發現會破壞臭氧層後,就被禁止使用。搭飛機幾乎一定會遇上高空亂流,那是空氣密度的劇烈變化,在機翼的設計中,工程師想要儘量滅少紊流,不過米奧多尼克也提及,液態膠合法(Method of liquid phase bonding)可以製造紊流來提高空調冷卻效率。

到達目的地前,米奧多尼克和我們都要填寫入境卡,我的筆沒隨身攜帶,只好跟空服員借了一支,使用完就還給他。原子筆現在已是極為廉價的文具,即使借了不還筆,大多數人都不會有罪惡感。可是米奧多尼克在《液體》述說了要方便寫字有多困難,因為歷史中長期使用的毛筆、羽毛筆、鋼筆,顯然都無法讓我們在飛機上輕鬆填寫入境卡。原子筆的發明,要解決液態墨水在紙上永久保留的諸多問題。於是讀到這章,我都想跪著填寫入境卡了⋯⋯

抵達目的地前,飛機穿過雲層。雲基本上就是眾多小水滴,米奧多尼克談了飛機雲和雷劈的趣事,當飛機著陸時,米奧多尼克還想到陸地也非「實地」,潛變會讓固體流動,當經年累月的能量釋放出來,就是地震或火山噴發。米奧多尼克曾經為了見識活火山,差點送了小命。

飛機著陸後,旅行就從空中到了跑道上和公路上。大多數公路都是用柏油舖設的,那是焦油混石子。澳洲昆士蘭大學進行了九十幾年的實驗,顯示瀝青是多麼黏稠的液體。帶著液體性質的焦油,原本會在馬路受損時流入縫隙修復馬路,比完全固體的路面更經久耐用,只是低溫和氧化會改變這性質。在米奧多尼克工作的製成研究中心,有研究團隊在研究3D列印焦油,以打造有自我修復能力的路面。

《液體》真的是本極為有趣、不可多得的科普好書,會讓你的旅程也好、生活也好,得到宛如液體般流暢的樂趣!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如何像地質學家一樣思考?






在心理上,時間這個客觀的尺度,卻是很主觀的存在。愛因斯坦在他的一則短篇實驗報告中如此比喻:「一個男人與美女對坐一小時,會覺得似乎只過了一分鐘;但如果讓他坐在熱火爐上一分鐘,會覺得似乎過了不只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學術界的潛規則就是要不斷地發表研究論文和募集研究經費,許多科學研究於是要求實驗和分析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有時讓人難以再想像長時間尺度的變化。然而,對地質學家來說,他們又不斷地要面對時間尺度動輒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的地質資料,而數十萬年在地層中就只是薄薄一層而已。

人類一生頂多只有百年而已,所以我們難以想像這麼長的時間尺度,常常要借助各種比喻來理解。雖然地質學教科書老愛用如果地球的歷史為一天,人類是最後一瞬間才出現來說明地球有多老,但是《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Timefulness: How Thinking Like a Geologist Can Help Save the World)作者瑪希婭.貝約內魯(Marcia Bjornerud)卻指出,如此讓我們無法認識到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有多巨大,並且心理上對地球產生疏離感。我也認為,在消費主義當道的社會,我們面對人類史上消費品最日新月異、推陳出新的時代,更加忙碌地賺錢來滋養資本主義到和大自然解離,毫無餘力關心地球滄桑的歷史和未來的災變。




這十年來,世界局勢詭譎多變,除了恐怖主義、中東局勢、中美貿易戰,又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股市多次熔斷來攪局。然而,當我們體認到地球這麼長時間尺度的變動,還有地質與大氣的動盪是跨國跨洲的,這些國際大事件就只像是大象被蚊子叮了一口而已。當然不是說這些事件不重要,而是我們人類是否該訴求更多的合作而非爭鬥?

比起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地質學相較之下似乎是門小眾的學科。原本在大學時偏好人文學科的貝約內魯,認識到了地質學的魅力後,就跳入這個學科的火坑中,念博士班時到挪威位於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進行艱辛的田野研究。在書中,對地質學死心踏地的她,提供我們大量地質科學的知識,有幾章她不吝寫出大量的專業知識,讓我們認識到地質學知識大廈是如何在優秀的地質學家手中打造出來的。儘管變動緩慢得超過我們一生可以見識到,但是偉大的頭腦還是讓我們認識到大自然了不起的作用,如何塑造出地球千奇百怪的地貌景觀。




地層記錄了地球的歷史,有字天書就已難解了,況且是無字的,還好利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知識,地質學家能夠在沒有時光機的情況下,透過岩石把地球的過往一點一滴地拼湊起來。也因為只能在無法進行實驗室研究的情況下,利用各種間接證據來推論地層的變動以及發生的時間,地質學對門外漢來說看似充滿多種學科的艱澀術語和概念,但這種挑戰也是地質學的魅力之一,只是要用心才能體會。

貝約內魯主張,岩石是動詞而非名詞,因為岩石見證了地球長久的變化。岩石和冰芯甚至也記錄了大氣的成分變動以及遠古的氣候。地球氣候過去多次大起大落,讓生命過去多次遭逢毀滅性的大災難。現代智人的繁衍興盛,要拜氣候轉趨穩定所賜,而今我們卻大規模地造成氣候變遷的快速不穩定,讓人類文明的未來堪慮。過去地質學的漸變論取代了災變論而造就了典範轉移,可是人類改變地球的速度之快,卻迎合了災變論。

地質學系一直都不算熱門,要不是地質學家對礦脈和石油的探勘極為關鍵,恐怕會更加冷門,這是很可惜的!貝約內魯也感嘆,為了取得更多的經費,有些地球化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只好包裝成太空生物學家,我們對外星的好奇甚至多過好好地認識我們這個地球。面對整個地球,或者至少是廣袤大地,以及深達幾百幾千公尺的地底,還有深邃的時間,地質學家該有更宏觀的視野。達爾文搭上小獵犬號環遊世界時,就是帶上了萊爾(Sir Charles Lyell,1797~1875)的《地質學原理》(Principles of Geology),啟發了他提出天擇學說。

大自然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發生了許多事情,現在有許多環境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對地球不夠瞭解,而地質學家的思維能夠幫助我們擴大視野,培養時間素養,為地球的未來做出更長遠的規劃,成為地球生命社群更好的公民!

貝約內魯多處也不忘對美國的教育和政治有不少針砭。她除了感嘆創世論者的反智,也對美國政客的科學素養有強力的批評。地球上的變動,如地震、火山爆發、氣候變遷、土壤劣化、地層下陷等等,都影響了我們未來對資源分配的能力,也會一再成為政治議題,可是地質學卻甚少受到該有的重視。

我們現在所享用的所有自然資源是過去四十幾億年內慢慢打造出來的,我們在短短近百年的一生也會為未來子孫打造他們能享用的自然資源,是否能夠像地質學家那樣思考,修復我們與自然世界的疏離關係,攸關整個人類的生死存亡!《地質學家的記時錄》是這個短視近利時代的當頭棒喝!


本文為《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Timefulness: How Thinking Like a Geologist Can Help Save the World)推薦序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