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地震與文明的糾纏不清






我一直以為我來自一個沒有地震的國家,直到政府聲稱外國旅客在東南亞最高峰神山拍裸照觸怒神靈,2015年6月5日在沙巴發生了六級地震, 京那巴魯山上括有馬來西亞人、新加坡人、中國人、日本人和菲律賓人18人死亡,137名登山客受困,隨後全數救出。

在來台灣之前,我們從未經歷過地震,在大三剛開學時,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第二天打電話回家報平安時,我爸媽還完全在狀況外。記得當時我們全寢已入睡了,酷熱的夜晚突變間停了電,過了沒多久就發生劇烈搖晃。

搖完後,我其實還想繼續睡,只是我室友全都跑到戶外去避難了,只好跟著出去。第二天早上到實驗室善後,看了電視才知道原來中部受創超嚴重。後來的統計顯示,九二一大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

我有幾位家在中部的同學就成了房屋全倒或半倒的受災戶。一位家住台北的同學,住的公寓成了危樓,後來一堆炒地炒房的都更都如火如荼讓台北好好拆了,他在永春的家迄今似乎仍處危樓狀態沒住人十幾年了,結果住戶還談不攏繼續白爛中。 

2011年,原本11月要去日本仙台東北大學開研討會,都已經要開始報名了,3月11日就發生了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とうほくちほうたいへいようおきじしん),引起的大海嘯不僅造成上萬人死亡,還引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研討會取消了,改到英國去辦。

地震引發嚴重的海嘯,日本那次還不是近年最嚴重的,2004年12月26日規模達到9.3的印度洋大地震發生時,我剛好從美國回馬來西亞度假,當天晚上我到新加坡搭機來台灣。回美國到了實驗室時,老闆超激動,因為我都沒有和他聯絡,他以為剛收了第一個研究生,就……那次的地震加海嘯,造成了超過29萬人喪命和失蹤!

其他嚴重的大地震還有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2010年海地大地震、尼泊爾今年4月的大地震等等。從人類有文明開始,地震就和文明糾纏,因為致命的,往往不是地震本身,而是毀損的建築物和道路橋樑等等。

英國地震學家穆森(Roger Musson)在《地震與文明的糾纏:從神話到科學,以及防震工程》The Million Death Quake: The Science of Predicting Earth’s Deadliest Natural Disaster)中告訴我們,有些城市會處於斷層處,不是偶然,而是因為斷層處有泉水涌出,孕育了文明,但也毀滅了文明,不折不扣的雙面刃。而地震也非神的懲罰,因為18世紀里斯本大地震的許多死傷是發生在教堂,當時信徒正虔誠祈禱,不上教堂逛大街的人反而沒事。

穆森是英國地質調查局的首席地震學家及發言人,他常上西方各大媒體講解各大地震始末。他用從事了卅多年的經驗,寫成這本科普書《地震與文明的糾纏》,是非常適合台灣讀者閱讀的,因為台灣剛好就在地震帶上。《地震與文明的糾纏》也提到台灣,例如九二一大地震崩塌的台北東星大樓,還有聞名於世的台北101大樓的阻尼器。

《地震與文明的糾纏》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討地球科學的知識,討論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地震的強弱怎麼測量,海嘯又是怎麼一回事。第二部分探討地震工程,利用能否預測地震,能夠爭取預警時間嗎,建築物要怎麼蓋才足夠安全等等。《地震與文明的糾纏》深入淺出地探討地震學的各層面,沒有太多艱澀的專有名詞和概念,沒有地球科學知識也能看懂。

很不幸的,我們的科學進展神速,可是預測地震的能力,這卅年來幾乎毫無進展。預測天才奈特.席佛(Nate Silver)在他的好書《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也有一章精彩的探討(請參見〈精準預測的訊號與雜訊〉)。《地震與文明的糾纏》更讓我們見識到有些科學家指稱能夠預測地震,但基本上能力和半仙差不多。人類也試圖為預測地震做了許多研究,包括利用動物行為,但迄今仍未來靠譜的方法。

不能預測地震,只好平日做好準備,建築物要能抗震。海地的7級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31萬,但一個月後智利的8.8級大地震,死亡人數一千多人。為何強度更大許多的大地震,死亡人數更少,就是因為海地極為貧窮,建築簡陋,但智利60年代發生過史上最大規模大地震,強度達9.5級,而智利經濟還算不錯,所以早有準備。311大地震發生的日本,若非建築和預警系統完備先進,死亡人數恐怕會輕易破十萬人。

《地震與文明的糾纏》指出,其實有些我們以為不會發生地震的地方,只是可能性很小而已,不代表絕對不會,可是我們不可能無限加強建築物只為了防範很小的可能性,面對地震要有風險管理的概念,這是台灣社會必須好好面對的,尤其是在土地過度開發過後。《地震與文明的糾纏》 是本值得全民閱讀的好書。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送出國就能增進青年的國際觀嗎?





近年來,台灣社會和民間團體鼓勵青年出去外面的世界旅行,增廣見聞並增加國際觀。近日還有新聞指出,大學興起將學生「丟」到國外,在陌生環境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成年禮通識課程

我自己是個很愛旅行的人,我不僅愛自助旅行,甚至還幫朋友規劃行程,我並不是達人,但也算是頗能從旅行中獲得樂趣的人。

在國外旅行時,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後來我都這麼跟朋友,尤其是外國朋友說,要怎麼判斷旅行團是日本、中國還是台灣來的呢?頗簡單,如果導遊在解說時,大家都立正站好聆聽,還頻頻點頭如搗蒜的,多半是日本團;如果導遊一邊說,下面有人一直吐槽要反駁的,多半是中國團;如果導遊一邊說,團員大多不理會而拚命拍照打卡的,多半是台灣團。

印象最深的是去吳哥遺址旅遊時,我花了大半年讀了不少書做了功課,不過遇到中國團或台灣團時,仍好奇混進裡頭偷聽,沒想到只要遇到台灣團,幾乎全是在黑白講,還到五團就有五種不同說法,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導遊講對,不過完全沒關係,因為幾乎沒什麼人在聽,聽的人也幾乎完全在狀況外。反而是中國團的,導遊還比較不敢黑白講,因為隨時會被吐槽。韓國人比較多自助旅遊的,沒有足夠多的韓國團供考查XD (請參見〈【吳哥印象】後記及目錄〉

當然,也不是所有旅行團都如此,我朋友就有參加過吳哥深度旅行團,很有文化品質,只不過團費是其他旅行團的近兩倍。一竹竿打翻一條船固然不對,台灣也不少很有深度的背包客,可是加上許多後來的觀察,台灣遊客大多對國外文化、歷史等等知識性的東西關心程度,還遠不及吃美食、逛大街還有拍照、打卡來得熱切。

台灣算是我已知最沒國際觀的國家第二名。第一名是?

是美國!美國有八成人民一生從來沒有申請過護照,他們自以為美國就是天下,對世界有極為扭曲的觀點,在狀況外的情況下犯下一個又一個外交錯誤,只能用無人機、導彈和特種部隊來善後。我在美國唸博班的實驗室,有兩位老美去了國外旅遊回來,一位是去法國,另一位去日本。去法國那位一直抱怨說,到一個人種都是白人可是都說他聽不懂的語言的國家,讓他很不舒服;去了日本那位,說日本只讓他知道一件事,就是美國人對日本人的所有刻板印象全都是對的。老美出了國,只想吃美式食物和上PUB,是出名的,而且我在國外遇到最無禮的西方遊客多半是老美。呵呵,相較老美負分的國際觀,台灣的零分可能算是有救的。 


最近英國皇室和政府為了巴結中國簽上億英鎊的合同,極盡奉承之能事。於是,臉書上許多朋友就轉貼新聞並大罵英國怎麼不顧面子和往昔的帝國榮耀,竟如此作賤自己?我看了這些評語,心裡就想,英國是啥時是個重視面子的國家了?還有英國也啥時還在乎過帝國的榮耀了?英國從日不落帝國淪落成日沒落帝國已有百年之久了耶!我去過英國兩次,對英國印象極好,可是只要讀一點歷史,就會知道,英國從來就是個超級務實的國家,他們是不會為了面子而失去裡子的。

隨便舉幾個例子,當初日本皇軍打到南洋時,駐守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英軍幹了啥呢?基本上是象徵性反抗一下下,就趕緊全部打包落跑回英國去了(註1)。這也讓許多留英的星馬菁英無法諒解,也讓民眾瞧不起英國人,埋下爭取獨立的導火線。對英國人而言,他們只是很務實地算一算,奮力抵抗不划算,不管面子先撤了再說,是最務實的作法;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鬧獨立時,英國人算一算鎮壓不划算,也無法讓兩國和平分家,也不管什麼面不面子問題,徹了軍置之不理,讓印巴之間的宗教仇殺血流成河也不管;英國在中東出爾反爾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實在是太罄竹難書了,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找資料去。今日中東的亂局,英國該負的責任甚至可能比美國還多!

所以,大家對英國不切實際的期待,到底是從來而來的?只是因為人家曾是日不落帝國嗎?還是因為洋人的屁就是香的?連英國這麼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國都認識不清了,其他國家呢?要認識其他國家不難,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找資料去,其實只要去書店找幾本相關的書,就能讀到大量的歷史。現在人不讀書了,好吧,去維基百科也有一大堆你讀到會想吐的資料,外文能力有限,就算只讀中文的,也夠讀很久了。




台灣人對外面世界有好奇心嗎?來台灣時,我們這些外僑最大的文化震撼之一,就是台灣人幾乎完全對這個世界漠不關心,我敢說受過高等教育的台灣人,對國際的視野還普遍還不如馬來西亞咖啡店裡喝咖啡聊是非的阿伯們,因為他們手上的報紙隨便翻開來,至少一半版面是國際新聞。我好些很有見識的朋友,居然完全不知道南非的反種族歧視抗爭史,也不知道柬埔寨的赤柬大屠殺,更甭提中東宗教衝突等等等。

台灣長期以來,認定的國際,無非就美國、歐盟、日本而已,基本上不把中南美洲、中東、中亞、東南亞、非洲和大洋洲(紐澳除外)當一回事。對歐美日列強比較關注是正常的,可是中東、東南亞、中南美洲的許多衝突都是列強博弈的結果,主流媒體完全不聞不問,還算是崇洋媚外嗎?叫鎖國還差不多XD

我想,如果一個人對其他國家有好奇心,不需要出國,就能夠透過網際網路學到許多各國歷史、風土民情,如果對外面的世界只有極為狹隘的認識,送到國外也只有美食和照片的回憶而已。台灣人是太少出國了嗎?其實不見得,我來台灣前,幾乎沒有出過國,除了去隔壁的新加坡,高中同學大多也沒出過國,可是聊國際大事是家常便飯。我的大學台灣同學,大部分都出過國。畢竟在約廿年前,馬來西亞是個窮國,當時經濟發展落後了台灣約廿卅年。現在的青少年是比我剛來台灣時的近廿年前窮了不少,已經不像過去那個黃金時代了,可是仍不時看到小朋友去日本、泰國吃喝完樂拍照打卡的啊。

如果想對國外多瞭解,中國有幾個知識脫口秀節目,如《邏輯思維》《曉說》《曉松奇談》《鴻觀》也夠讓人一天看一集,可以整整看上長達一年!(請參見〈也來談談「羅輯思維」〉〈也來談談《鴻觀》〉)這些節目有大量對歐美日、中東和其他地區的歷史、經濟、文化的講評。像《鴻觀》,迄今已有三大系列分別講述土耳其、以色列和伊朗的歷史、政治、宗教、經濟和文化,是我見過華文世界中,講述得最深入淺出且趣味橫生的。 宋鴻兵關心中東是關心好玩的嗎?不是,是因為那關係到中國的前途!

就算不屑中國的節目,現在美國的《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人》《BBC中文網》《路透社》都有中文版網站,不想受制英美,日本的《NHK》《共同通訊社》,韓國的《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俄國的《俄羅斯新聞網》,德國的《德國之聲》,也夠一天花上好幾小時來看了吧?如果一個大學生,想要認識外國,卻連這些便利的資訊都不會或不想利用,送出國再多次,也只是學會更多偏見而已吧。

不過,為何我沒有提到台灣的媒體。呃,台灣有任何有點國際觀的媒體嗎?這麼說也不完全對,民視不是在深夜有專門的國際新聞嗎?呃,對,是深夜,連我這個夜貓子都累得不想打開電視了。公視或許也播了大量的記錄片,可是看官們,上次把電視台轉到公視是什麼時候呢?

除了台灣的媒體素質太差,如果有一天,大家打開電視,只有腥、羶、色,而上網大家爭先分享的,是歐陽妮妮口袋的兩百塊。而低落的媒體素質讓台灣人不僅對國外的事務漠不關心,連對自己國內的事務也不聞不問地只想要小確幸。可是為何大家願意花錢讓學生一個個出國,卻沒有人願意出資來搞有社會責任和國際觀的媒體呢?

對外國的經濟、文化、歷史感興趣,保證有讀不完的書籍、文章和影片,如果是要訓練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培養社會責任,也不需要出國,只要讓學生參與社區服務,要不然送上山去服務原住民也行啊。

我沒有否認出國旅遊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出了國,到了陌生環境,要丟開自己的舒適圈,捨掉慣性和習氣,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也是認識和磿厲自己的好方法。尤其很多事物,特別是文化的衝擊是要出了國才能體會的。有些人也許是出了國之後,才開始對國外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興趣。




我去年底從曼谷自助旅遊回到台灣時,搭廉價航空時遇到一位穿著破爛但彬彬有禮的大叔,因為到了台灣已經是凌晨一兩點了(這就是為何廉航機票便宜XD),他問我要怎麼到台北。當時要等上快一個小時的車(上一班剛走T.T),我們就聊了起來。

他是移民美國的台灣人,回來台灣探望朋友。咦,他怎會從東南亞過來呢?他說他剛去了緬甸,途經曼谷來台灣。他從前在美國高科技公司上班,已經退休一陣了。他的兒女分別從MIT和柏克萊加大畢業,其中一位在製造人造衛星的公司上班。他退休後,就自助旅行到東南亞旅遊,沒想到玩上癮了,就每年到處玩個兩三個月。

他說了很多他在東南亞的見聞,例如他在緬甸是怎麼玩的,基本上他都是到很多偏僻落後的地區,用盡各種辦法搭各種交通工具,住過各式各樣的旅館客棧,我聽了他講了一堆故事,基本上不是一個又一個的拍照美食打卡,就像一個又一個的克難探險啊。還說他到過寮國、泰國、中南美洲都是那樣玩,到過很多遊客不常去的地方。我問他,那樣的克難旅程不辛苦嗎?他說才不會,是人生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歷程,這就是為何他寧可放棄在美國住豪宅的舒適生活,每年一定要去探一次又一次的險,才覺得人生還值得期待。

那晚的經歷真是難忘,他把那些克難的交通和住宿都說得妙筆生花,而且還強調他都是極盡簡樸之能事,儘量找最便宜但安全的旅館等等。我就問他,他是怎麼找到那些資訊的,他說其實很簡單,他的全部資訊,都來自Lonely Planet的旅遊書XD 如果一位六十幾歲的大叔,都能夠用Lonely Planet走遍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身強力壯而且該更有冒險精神的青少年們,你們該怎麼做呢?還繼續到比台灣更先進的文明國家拍照打卡吃美食,然後回來說出國學習到很多嗎?

註1:感謝網友指正,是有不少盟軍開小差落跑,但英軍沒有滾回英國,而是投降後淪為俘虜,引起誤會敬請見諒(10/31補)。

11/04補:續集〈什麼是國際觀?為何要有國際觀?〉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參與泛科學的心得




泛科學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科普網站,臉書粉絲頁已有超過25萬人按讚。泛科學準備在11月8日(日)舉辦泛科知識節,一天內舉辦超過40場講座、對談和工作坊,將會是台灣科普界的里程碑。




其實,當泛科學的臉書粉絲頁有5萬人按讚時,我還吐槽了一下,說朱學恒的有15萬人按讚,泛科學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而已。而現在泛科學臉書粉絲頁已達到他40萬人的超過一半,希望有一天能夠徹底超越! 


對這成就,身為持續在泛科學發表文章的作者群之一,當然感到甚有榮焉。泛科學不是完美的,我有不少意見,當然讀者也更是有不少意見,最近有篇文章〈閱讀泛科學的心得〉,在幾位泛科學作者間有些討論。基本上,該作者阿捷認為泛科學有些作者在文章中「腦補」。

由於這篇文章有個大問題,就是就抽象原則來說,他說得很有道理啊。可問題是,文中完全沒有舉任何例子,指出他認為腦補的是啥。這個很難進行討論,因為找十個人來讀該文章,然後去找近期符合他描述的泛科學文章,可能會有十個版本XD

不過,由於近來我們在泛科學有就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我想就在這篇文章闡明我的立場,那就是科普作家能否有自己個人的見解、主張和立場?我並沒有要作平衡報導,因為我在這裡就是要用鮮明的立場來說明,科普作家有個人鮮明的立場,不僅不是個必要之惡,還可以是錦上添花。由於,無法明確瞭解該作者的例子,所以這篇文章可能和他的論點是毫無交集的,這可能有待未來的交鋒和討論來釐清。

其實,我認為科普作家,只要沒有扭曲科學事實,個人風格不該是受限的,並且只要清楚闡明,作者是能夠有個人立場的。如果不能有個人立場,市面上許多優異的科普書可能都要消失了。而且如果只是要忠實地以白話描述科學發現,那根本就不需要泛科學,只要有維基百科就行了!

科普文章能有價值判斷嗎?

有一些哲學家在研究科學時,是用規範性(normative)的立場,就是在闡述科學應該要怎麼樣等等等。這篇顯然就是用規範性的立場出發。另一種科學哲學的態度和方法,則不是在試圖規範科學,而是去探討為什麼科學家會這麼做和這麼說?

要求科普文章力求完全客觀,並不是一個人的主張而已。有些讀者也曾有過強烈的要求,認為科普作家只要客觀呈現科學知識就好,不該妄加主觀的立場和判斷。在哲學上,陳述有兩種,實證陳述(positive statements)和規範陳述(normative statements),前者是客觀地提出事實,簡來就說就是指事物是什麼;而後者是有價值判斷的,簡單來說是指事情該怎麼樣。我今天喝了八杯水,是實證陳述,可是我建議你一天要喝八杯水,是規範陳述。

因此,如果力求客觀,至少就不該出現規範陳述,因為涉及了價值判斷。為什麼一天該喝八杯水?是因為健康嗎?那為何要健康?不健康不行嗎?只要涉及了價值判斷,就一定是主觀的,即使大部分人都同意該如此。

回到科普或科學傳播的問題,完全的客觀,是可能的嗎?科學家在處理科學知識時,或者一個科學傳播者,在傳播科學知識時,實際上是怎麼看待那些科學知識的,是把它們完全客觀的使用和闡述嗎?

其實,有許多科學哲學家都指出,完全的客觀是很難的。就算是最基礎的物理學來說好了,光有波粒二重性,這個大家都知道吧?可是什麼是粒子?什麼是波?粒子就一定是一顆顆小小的東西嗎?那什麼又是波?是上上下下的振動嗎?用粒子也好,波也好來描述光子,是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知道什麼是粒子和波,但光其實不是真正的粒子和波,也不是非粒子和波,是我們人類主觀把光當粒子和波。


光子的行為最客觀來說,可以用數學方程式來描述,可是只要述諸了文字,要去描繪其行為時,就只能用一些人類比較能夠理解的具體事物來描述。沒有人學物理只用數字方程式,這根本不可能完全不用任何文字來描述現象。可能只有學者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是最接近完全客觀的,因為他們沒有正常人有的情感能力,但他們也許根本無法和外界溝通啊,也幾乎沒有哪位物理學大師是學者型自閉症患者吧?

所以,在科學教育上,純然的客觀,根本不太可能存在,因為我們,尤其是初學者,必定要用具體和主觀的事物去理解學習科學。而科學研究的過程,更不會是純然客觀的,高度的客觀都會有傷科學研究。科學是實證的,可是科學研究的過程是藝術。如果科學研究是個純然客觀的過程,那麼意思就是可以用電腦程式來進行。

科學研究過程,重要的問題是什麼?那些問題為何比另一些問題重要?問題該用什麼方法解決?實驗數據該怎麼解釋?某領域的科學知識能用在另一個領域來解決問題嗎?這些,都是人類主觀認定的,只是這樣的主觀會由科學社群去中心化地凝聚成共識而成為一定的客觀。

投稿最頂尖的科學期刊如《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有高達97%在第一關就被退稿,進入審查程序的,也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會被接受發表。很多投稿,在投稿信中就要簡短闡述其研究的重要性和價值,而重要性和價值的判斷,更不可能是客觀的!很多時候,往往只是主編的偏好而已。但這阻礙了科學進展了嗎?多少會有影響,但劃時代的研究,終究有一天仍然會在科學社群內被重新發掘。而且我們都知道,不幸被《自然》或《科學》退稿的好論文,還可以試試《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啊XD

科學數據和知識是死的,是要靠人解釋的。在撰寫論文時,要分成好幾個部分來寫,有Introduction、Materials & Mathods、Results、Discussion和Conclusion。我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在教我寫論文時,就說Introduction、Materials & Mathods、Results和Conclusion要老老實實地寫,可是Discussion可以發揮想像力。有些國內學者嘲笑國外學者的論文太浮誇,是因為人家就是在Discussion有些天馬行空啊,可是論文的同儕審查,一般上對Discussion是比較鬆的,只要不要過度誇張地誇大,討論到超出論文主題太多,基本上的是睜隻眼、閉隻眼,也就是說即使是科學論文也有一定的彈性。

即使Introduction是要老實地寫,可是寫得好不好,就是能否交待清楚什麼問題是重要的,過去人家做過了什麼,為什麼還值得繼續做,自己的研究又推動了什麼樣的科學進展,有什麼樣的價值,也某個程度上決定了論文的好壞。這些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觀的,同樣的科學數據,寫得精不精彩,解釋得夠不夠力,決定了刊登的期刊有多好。

還有,科學研究的過程還有許多人性的部分,這些人性的部分也很腦補。李遠哲看棒球時想到了分子束的研究方法,費曼看到轉動的盤子想到量子力學的問題,穆利斯在塞車的雙向車陣中得出PCR的靈感,凱庫勒從夢中咬住自己尾巴的蛇想到苯環的結構,這些算是腦補嗎?是腦補啊,他們都沒在客觀地看事物啊,還腦補到其他東西去了啊XD

科學的運作是去中心化的

回到科學哲學的問題,科學是一個人類最特殊的文明活動,有機會讀孔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不管同不同意他的觀點,都不得不承認他列出了科學活動的許多迷人的特色。

我談到科學活動的主觀和藝術,並非認定科學有如人文和藝術那樣主觀。科學界其實是有強力的規範的,我們在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摸索其規範。科學界既然有許多規範,可是這些規範是哪來的?科學界沒有帝王和政府來制定規範,是由科學家們組成一個個社群討論出來的,整個過程是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幾乎所有運作良好的學會、期刊,都是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學會會長和總編輯甚至只是行政職,學會和期刊的發展走向是由理事會和編輯部商討出來的。這個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方法,比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早了幾百年!

去中心化,沒有帝王和政府來規範,科學家自我規範,才是科學運作最順暢的條件!因為科學是探索未知的,是因地制宜的,沒有人知道未來什麼該規範,而什麼不該規範!基因重組在方興未艾時,引起社會大眾恐懼,迄今仍有不少科幻片在拍科學家製造出毀滅性的病毒等等。可是,從事分子生物研究的人都知道,我們必須遵守不少規範,而那些規範,是科學家自我設限的,不是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政府來主導管制的。

科學的規範,好比如球賽的規則,不想遵守大可不玩,可是要玩就要遵守,有哪條規則過時了,可以討論修改,而非一成不變。無法規範的科學社群會成為散沙無法凝集產生影響力,而墨守成規的科學社群會被淘汰,就像許多期刊、學會、科系走進歷史一樣,會有後起之秀起而代之,是科學一直不斷進步前進的動力,是整個科學社群去中心化地運作的結果,不是由一個全能全知的人來規範和主導。因此,我們在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是在學會其默契,而非拿一本本高人撰寫的教條來背。

以上談的是科學研究,而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呢?其實也是一樣去中心化地運作!去市面上買下所有的大學基礎教科書,如普生、普化、普物等教科書,即使作者文風不同,書中舉的例子不同,可是談的原則基本上大同小異啊!課綱是誰來主導的?科學界有教育部來主導課綱嗎?反課綱要上哪去反啊?基本上也沒有全球科學界的教育部啊!沒有課綱,科學家要怎麼教小孩啊?科學教育,也是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在運作的啊!愈是基礎的教科書,就愈是能夠掌握科學界的共識。我們怎麼知道哪本教科書比較好?靠的是口碑啊!口碑,就是去中心化的!

去中心化,所以科學才能滲透到幾乎所有國家的基礎教育裡去,聯合國並沒有規定科學在國民教育裡該教什麼,該怎麼教吧?去中心化,就因為沒有高高在上的力量,才更有力量!這和我們,尤其是亞洲社會認知有差,很多人可能以為要有一個權力一把捉的團體,才能有效率和力量。崇尚威權的政黨,尤其無法理解公民運動的自發性和去中心化,心裡一直認定一定是在幕後黑手在操縱婉君。

科學教育是去中心化的,就科普而言,也是如此。如果去讀一百本科普書(我書評都寫超過兩百篇了),就會發現每個作家有很不同的風格,有些平實、有些比較誇張、有些嚴肅、有些詼諧、有些立求客觀、有些有濃厚的個人立場和主張,可是共同的原則是不能扭曲和曲解科學事實和知識。是誰來規範科普作家呢?不是由一個中心化的組織來規範,是靠讀者和科學社群的評價,說穿了就是靠口碑而已。

科學家也好,科普作家也有,最在乎的之一是名聲,大家都是愛惜羽毛的。要進行科學研究、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就是要來遵守默契,也就是無形的、去中心化的規範。我也有文章被泛科學被讀者質疑後,經編輯部和我討論後,決定下架。有篇是因為內容不合適,另一篇是因為涉及太多主觀認定而有偏頗。我的疏失是我個人不對,但我更慶幸這個平台的運作,就是科學社群運作的典範!所以我不吝分享這些丟臉的經驗,來說明科學社群的審查是無時無刻在進行的,立言就是要力求嚴謹。




科學活動和科學傳播,基本上是去中心化運作的,而泛科學就是因為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給予作者們很大的彈性和自由,所以激盪出許多好文章。泛科學只有給我們一項原則,就是要引用出處,在實證陳述部分要言必有據。促成科普書的黃金時代的一位科普界前輩就曾跟我提過,他認為泛科學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亂」XD 因為「亂」,泛科學才多元而活潑,也才讓許多科普前輩跌破眼鏡地壯大。

如果要力求客觀,可以去維基百科撰寫或閱讀條目,維基百科的撰寫有其遊戲規則,其規範也是社群研討出來的。維基百科是參考資料,是已經對某些事物感興趣的人去主動參閱的,維基百科的功能不在於主動告訴你什麼東西是有趣的、重要的。可是科普書也好,科普文章、演講也好,就是作者試圖主動告訴你,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有趣的,這絕對涉及價值判斷。維基百科和泛科學,是網際網路去中心化運作的好例子,是兩個不同功能但能互補的多元存在。

而且泛科學這個平台,還能透過在文章底下的留言和臉書的分享來討論。就像那篇文章,雖然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也盡力反駁,但他激發我們的思考,就是一篇好文章啊XD 這篇文章有點雜,就是因為是從臉書討論拼貼擴展而成的。

既然是去中心化的,何不就讓泛科學繼續多元?讓想寫客觀報導的作者寫客觀的報導,讓有立場、見解的作者演示如何用科學方法來解答他們關注的問題,讓社群來決定那樣的解答好不好,如果解答得不夠好,只要作者沒有扭曲事實和曲解科學知識,何不也寫篇文章來討論,作者也能回應。我自己就在泛科學和其他作者討論了美國牛和偽科學而有好幾篇一系列的文章,這就是網路媒體的最大優勢之一啊!

我這篇文章有沒有價值,不是我個人吹噓出來的(因為一定是好文),也不是稿費多少(因為沒有T.T),更不是有老師打分數(教育部指派嗎?),而是由社群去中心化地決定的。與其規範性地要求不能有規範陳述,還不如參與社群的去中心化運動吧!


本文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亞特蘭提斯‧新世界:來自異星的救贖






危機就是轉機,人類在七萬年前,差點瀕臨滅絕,可是不僅在嚴峻的情況下繼續生存繁衍,還發生了認知革命,有了語言和想像的能力;我們有了認知革命後,還有了農業革命,開始定居產生了文明;在約五百年前,發生了科學革命,我們利用科技的力量,人定勝天。

那是人類的過去,可是人類的未來呢?科技的強大力量,連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好書《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中都不禁要猜測未來是否有一天,我們能夠把意識和記憶移植到機器上(請參見〈虛構事物和集體想像建構出的人類大歷史〉)。

無獨有偶,美國日裔科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 就在他的好書《2050 科幻大成真:超能力、心智控制、人造記憶、遺忘藥丸、奈米機器人,即將改變我們的世界》(The Future of the Mind: The Scientific Quest to Understand, Enhance, and Empower the Mind)探討這個可能性,他們都提到人類甚至可能設計出比我們大腦更優越的人工智慧(請參見〈心智的未來:2050科幻大成真〉)。

可是,著名物理科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還有蘋果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擔憂人工智慧發展完成將可能導致人類滅絕,聯同逾千名的科技專家、科學家、研究員共同發表一封信,信中警告自動化武器可能帶來的危險,督促聯合國禁止開發與使用自主武器(autonomous weapons)。

人工智慧會不會有一天毀滅人類,我不知道,不過科技的發展最終導致人類文明的大浩劫,向來是科幻小說和電影喜愛的熱門主流題材,《亞特蘭提斯‧新世界》(The Atlantis World)也不例外。

《亞特蘭提斯‧新世界》是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的終部曲,頭兩部曲是首部曲《亞特蘭提斯‧基因》(The Atlantis Gene)和二部曲《亞特蘭提斯‧瘟疫》(The Atlantis Plague)(請參見〈亞特蘭提斯‧基因:人類起源的凶險之謎〉〈亞特蘭提斯‧瘟疫:人類進化的轉捩點〉)。和前兩部曲很不同的,《亞特蘭提斯‧新世界》比較算是科幻小說,而前兩部曲都比較像是混合了科學理論和細節的科技驚悚小說。另外,前兩部曲的場景幾乎都發生在我們的家園──地球,充滿明爭暗鬥和陰謀詭計;而《亞特蘭提斯‧新世界》的主要場景是在宇宙的異星,說的是一個文明崩壞而尋求救贖的故事。





科幻和科技驚悚小說主要不同是,後者往往不吝寫入大量科學和科技的細節,不擔心會嚇到讀者地用一些篇幅來描寫科學或科技,算是順便做科普。可是科幻小說就比較不在乎科學或科技的細節,因為主要主題是要寓言未來或諷刺現狀等等,重要的不是科學或科技本身,而是人性。

前兩部曲《亞特蘭提斯‧基因》和《亞特蘭提斯‧瘟疫》提到了尼安德塔人、大鐘、托巴巨災、亞特蘭提斯、內源性反轉錄病毒、印歐語族等等。在《亞特蘭提斯‧基因》驚悚的故事中,從事自閉症研究的遺傳學家凱特,無意中和智人突變轉化要素「亞特蘭提斯基因」扯上關係。在地下反恐組織鐘塔(Clocktower)探員大衛的協助下,兩人發現印瑪里掌握人類自古至今的歷史進化祕密,與其背後恐怖動機,他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攜手合作,一起解開這樁危及全世界的跨國陰謀。

儘管男女主角努力對抗,在《亞特蘭提斯‧瘟疫》中,印瑪里還是施放出了奪命瘟疫病毒,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命懸一線,印瑪里卻宣稱這是人類二次進化的開始……全世界爆發了嚴重的亞特蘭提斯瘟疫後,工業化國家紛紛封鎖邊界、宣布戒嚴,並將所有病患隔離至「蘭花區」接受治療。印瑪里也不斷地派軍隊在歐洲趁機攻城掠地,並號召倖存者組成軍隊以抵抗自遠古便存在的宿敵。女主角凱特要一邊躲避印瑪里追擊,在驚險萬分的逃難途中,還得和輾轉與兩名科學家共同解謎以研發治病的解藥。

到了終部曲《亞特蘭提斯‧新世界》,各國政府集結兵力欲對抗強大的印瑪里部隊,卻遠遠敵不過阿瑞斯將軍手中的亞特蘭提斯方舟,點燃引爆南極洲周圍的水雷,讓融化的古代冰層形成一場大洪水,迅速淹沒世界各地,讓古時挪亞方舟式的大洪水重演。凱特跟大衛快不敵印瑪里的邪惡陰謀,還好傳來一組來自外太空的加密訊息,他們只能儘快解開密碼,否則世界將泡在水裡……為了拯救地球,他們踏上了探索終極真相之旅。

當他們上了太空,《亞特蘭提斯‧新世界》就不再提前兩部曲大量提到的尼安德塔人等等科學知識了,換成一個更科幻奇幻的風格。由於故事實在太繁雜,我花了一些時間才適應裡頭在烽火系統、通訊包廂、傳送門等等之間跳躍式的劇情。不管《亞特蘭提斯‧新世界》再怎麼反烏托邦,男女主角就像好萊塢的英雄,永遠都不死。他們不僅不死,還還原了亞特蘭提斯的終極真相,原來是個哨兵、放逐者、蛇軍、環大混戰的世界……

整體而言,我覺得首部曲《亞特蘭提斯‧基因》和二部曲《亞特蘭提斯‧瘟疫》頗有創意,利用人類演化的科學來編故事,只是劇情多處顯得太造作、刻意,不夠自然。作者在有科學基礎上作科技驚悚的文章,可是又要天馬行空地寫軟科幻,因為讀完整個系列回頭來看,也能解釋為何有些劇情顯得不太搭調。就娛樂性而言,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有一定水準,否則美國 CBS 也不會重金改編成影集。

從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可見作者傑瑞‧李鐸(A. G. Riddle)是位很唬爛……哦不……很有潛力的作家,未來期待看到他更多作品問世。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異星的新家園






如果醒來時,身處異地,赤裸全身,不確定發生了什麼,只知道災難仍在持續,而自己是少數倖存者。雖然一時躲過浩劫,可是接下來卻要服從權威,只有單調乏味的食物可果腹,每天工作長達十八個小時,可是工作具體的目的卻是個秘密,你該怎麼辦?

這並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過去幾百年,人類在列強武力競爭的巧取豪奪之下,就是這樣對待一部分我們同種的同胞。

這樣的情節,雖然很寫實,但也記錄在休豪伊(Hugh Howey)的科幻小說《異星記》(Half Way Home)中。

五十九個十五歲少年少女,在遙遠的星球被喚醒,他們從囊胚時期就被人工培養,被植入各領域專業技術教育,可是半成品在死亡的威逼之下,提早十五年被人工智慧喚醒,他們赤身裸體,飢寒交迫,困惑而無助,只能遵照人工智慧的指令,一方面維持基本生理機能、一方面趕工建造火箭。面對階級分明的高壓極權統治,每天十八工時的火箭製造,三餐只能吃水果炸彈製成的冰冷水果糊,極度缺乏醫療、食物與各種資源,導致殖民中心群體內鬨而慢慢分裂的情況下,十幾位年輕的拓荒者最終決定逃離家園到電力圍欄外展開異星冒險……

《異星記》算是軟科幻小說,因為其科技元素在小說中沒有做任何的解釋,例如他們實際上是如何到達這個遙遠的星球,為何他們可以製作火箭回到地球等等。要加入科學元素並不難,可以像《星際效應》(Interstellar)那樣用蟲洞等來達成,可是這不是重點。《異星記》裡頭唯一的科技,就是殖民中心的人工智慧,以及人類發明的殖民外星的新方式.

《異星記》利用太空船以自動飛行的方式載送五百個人類囊胚飛向遙遠的外太空,這和《星際效應》中使用的備案有異曲同工之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請參見〈讀完這本書,你會再看一次《星際效應》〉)。當太空船降陸在某個星球後,若經電腦分析,如果該星球適宜人類殖民,就讓囊胚開始發育。萬一該星球不適合人類生存,電腦就會啟動「流產」程序,用核彈把太空船引爆毀滅證據。在適合殖民的星球,未來的拓荒者歷時三十年慢慢在玻璃缸內接受人工培養,人工智慧會教導他們不同的知識,訓練各領域的專家,並以電擊刺激讓肌肉強壯。待三十年後的養成教育結束,這群學有所成的拓荒者就可以跨出培育他們的玻璃缸,殖民該星球。

和休豪伊更著名的《羊毛記》(Wool)、《塵土記》(Dust)以及地堡故事系列完結《星移記:羊毛記起源真相》(Shift)一樣,人性面對專制極權的衝突,才是故事的主角。相較之下,《異星記》的故事比較簡單明快。不過無論如何,休豪伊的科幻作品,不僅是好看而已,還讓我們不禁思考各種人性和制度的問題。(請參見〈詭譎的羊毛…〉〈進擊的塵土…〉〈驚心的星移……〉

《異星記》是本反烏托邦科幻小說,其實是在諷刺資本主義的貪婪,把人給物化,以及國與國之間的猜忌和爭奪,彷彿在遙遠的未來,即使科技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的政治制度仍原地踏步。要不是富國與富國之間的防堵和爭奪,人工智慧就沒有必要展開大屠殺,原因在小說中有闡述。

故事中,逃離家園的少年少女都未完成教育,是否意味著在教育洗腦完成前,人還能包有人性,因而有對自由的渴望,對權威的反叛,這就是所謂的赤子之心吧。《異星記》中的少年少女是十五歲時被強迫喚醒,這個年紀正值叛逆期,應該是休豪伊特意設定的。我們人類之中,有少數初生之犢不怕虎的份子,為人類開疆辟土。當少數少年少女逃離圍欄到外面的世界,劇情愈來愈精彩,讓人忍不住好奇一直看下去,也處處為主角們有驚有險的處境提心吊膽。

在冒險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很可怕的怪物,可是怪物卻能生產他們夢寐以求的寶物。經過抽絲剝繭的推理推敲,他們終於瞭解到當時人工智慧原來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是要直接用核彈終結一切不留痕跡,還是留下這批人趕緊通知遙遠的地球主人?

《異星記》不僅反烏托邦而已,也歌頌友情。人不是適合孤獨的動物,大冒險的過程,友情和愛情支撐了大家的心,真正的朋友是願意為兩肋插刀的。於此同時,《異星記》也正面讚揚了人類之間無私的合作,才能逆轉勝,把命運真正交給自己,無論可能的結局為何,人要成為自己的主宰才能出路,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不自由、毋寧死,這一再是休豪伊所有作品的共同主題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絕地救援的火星任務






叫好又叫座的好萊塢科幻片《火星任務》……哦不……《絕地救援》(The Martian)被棒為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十年來最佳的電影,我不僅同意,還想補充上「絕對是」,而男主角麥特‧戴蒙(Matt Damon)真的又創演藝事業高峰,在火星上的獨角戲,演活了一個理性又冷靜又幽默的科學家!

《絕地救援》的原著小說《火星任務》,是安迪‧威爾(Andy Weir)在 2011 年自費出版的科技驚悚小說,是他的處女作。他父母分別是微粒子物理學家及工程師,而他是熱愛物理相對論、軌道力學和火箭的電腦程式工程師。《火星任務》 裡頭有大量真實的科學,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都讚嘆不已,主動邀請他參觀 NASA!






有人說《絕地救援》是火星版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因為麥特‧戴蒙在那飾演一位等待同胞到來的科學家曼恩博士(Dr. Mann),和《絕地救援》裡等待救援的植物學家,一邪一正,相映成趣!加上《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麥特‧戴蒙是第三回守候援兵了吧! 無獨有偶,飾演戰神三號探險隊長瑪麗莎‧露易斯(Melissa Lewis)的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 也在《星際效應》擔任要角,飾演長大後的女主角墨菲(Murphy)。

我對《絕地救援》的評價要比《星際效應》高,因為後者還是有些灑狗血賺熱淚的煽情戲碼,然而《絕地救援》,編導卻很平實地呈現了一個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的植物學家馬克·瓦特尼(Mark Watney) 該如何靠科學知識存活;地球上像熱上鍋螞蟻的科學團隊,又該如何在政治壓力和緊迫的時間下,用盡全力、善盡所長地設計各種營救方法。

相對於《星際效應》,《絕地救援》顯得冷靜許多,可是卻仍然扣人心弦,讓人又哭又笑,是部不可多得的優異科幻電影。上映前不久就有新聞說火星是濕的,科學社群也在討論:如果把如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地質學家、大氣科學家或者心理學家等等,丟包到火星上,那個領域專家的生存機率最高?種種討論,讓《絕地救援》顯得話題性十足。

《絕地救援》也像是《浩劫重生》(Cast Away)和《地心引力》(Gravity)的火星版,瓦特尼靠自己的毅力、知識和巧思,養活了自己一陣子!《浩劫重生》至少是在地球上,《地心引力》的女主角和瓦特尼都被困在地球外極為尷尬的處境!只不過在《地心引力》中,女主角真的要靠她自己的勇氣來解救自己,而瓦特尼想盡辦法,終於聯繫上了 NASA,所以有一整個大團隊來營救他。

能到火星的太空人都是萬中挑一,有高超的心理素質,以及受過嚴格的科學訓練來應該惡劣的狀況。人類是群居動物,在獨自長時間孤單地勇敢活下去,很不容易,所以瓦特尼對著攝影機的自言自語,彷彿和人對話的時候,會緩解不少壓力,他也不斷用幽默樂觀的態度面對危機。

令許多科學家激賞的是:《絕地救援》在科學層面稱得上嚴謹,雖然沒有人實際到火星做過那樣的實驗,可是在火星上種植物,理論上是可行的。電影也展示了真正的科學研究過程,就是 NASA 的科學家到噴射實驗室,翻出原型機進行實驗,取得真實數據和瓦特尼比對討論,這比許多好萊塢科幻片不實際地把科學家當神,不需要進行實驗來獲取數據的過程有天壤之別。除此之外,《絕地救援》還在許多地方都展示了真正的科學方法,值得討論。




先來點科普知識吧!其實《絕地救援》也非完美,火星上的氣壓極低,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而已,相當於地球上空 35 公里,所以太空人才要穿上太空裝,從太空裝提供氧氣,這也是太空裝的頭盔玻璃破了、裡頭氣體就拚命往外衝的原因。要不是瓦特尼被天線刺傷時,血液和天線封住了大空裝的破洞,他絕對活不了多久,那就沒戲唱了!但就因為氣壓很低,所以影片中出現的風暴很不實際──那麼稀薄的空氣所產生的風,不太可能有那樣強的破壞力。我們姑且就把這個當作是為了劇情所需的犧牲吧!

另外,火星的土壤可能含鐵太高,不見得加了糞便就適合種植植物,光線也是個問題,加上糞便沒發酵過,植物恐怕無法有效利用……那些馬鈴薯不會長得太好吧?另外,火星的引力只接近地球的四成,所以除了在戶外要穿厚重的太空裝,在室內的活動應該更輕鬆才對。

九月底《絕地救援》上映前,NASA 就很故意地發出新聞稿,說火星有水。這就有趣啦,原來瓦特尼只要去打水就好了,不需要太費周張去合成,實驗過程還被炸飛──其實 NASA 對《絕地救援》的拍攝提供了大力的幫助,甚至專門製作了網站「The Real Martians」,順便宣傳 NASA 的火星計畫:在 2030 年把人送上火星!




2015 年 9 月 28 日,NASA 宣布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根據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配備的光譜儀獲得的數據,科學家在火星的神秘斜坡上發現了水合礦物。有暗色條紋表明火星地表隨時間變化有流水存在。在較溫暖的季節,線條的顏色變得更深,顯示水流在斜坡上出現,在較冷的季節,地表特徵變淺。

不過,縱然火星有水,可能也是含鹽的水,加上火星的水大多鎖在永久凍土和極冠等冰凍圈(Cryosphere),不太可能直接灌溉植物,單憑瓦特尼一己之力,也不容易取得夠多的量,但農作物的生長需要不少水分,所以瓦特尼用合成的方法,其實是很實際又可靠的──只要他找到不把自己炸飛的方法。瓦特尼合成水的方法,其實是 NASA 研究出來的,所以知識真的是力量,同學們要專心上課啊~

科學知識是會變的,因為科學一直在進步。所以,一部科技驚悚小說或電影,只要盡力呈現當時已知的知識,就是很盡責了;更重要的是,科學的進步,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呢?《絕地救援》正好提供了很好的討論材料。很高興,雖然不是紀綠片,但《絕地救援》還是最大程度地呈現了科學知識以及科學研究的過程,而且充滿娛樂效果和戲劇張力,與《侏羅紀世界》(Jurrasic World)編導的白爛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絕地救援》非常正確健康地揭示:科學家常常必須以團隊的方式合作!除了少數領域,科學家極少單打獨鬥地進行研究,更甭提解決重大困難。他們要有阿宅在背後提供科學理論的支援,還有收集和分析數據,也要有長袖善舞者應付媒體作公關,有體能、毅力過人者親自到前線去探險,雖然有人嫌配角人數太多,可是實際的狀況是,電影中出現的所有配角,在這個大型協作的複雜營救任務中,一個也不能少!

《星際效應》就沒有呈現團隊合作的精神,因為電影中的科學家,似乎就只有一個老教授和長大後的女主角而已,不過《星際效應》中最大的科學問題屬於理論物理,所以這情況倒也無可厚非。然而,在《絕地救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領域專家貢獻其所長,在地球上用團隊的力量為瓦特尼解決許多關鍵問題,讓他能順利到達 「戰神四號」(Ares IV)基地,並且升空和他的隊友們會合。

除了 NASA 位於林頓·詹森太空中心的科學家,加州帕薩迪那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的科學家也一起加入,合作試探營救的各種可能方案。JPL 由加州理工學院管理,負責為 NASA 開發和管理無人太空探測任務。JPL 是火箭迷的聖地,許多科技上的創新在那裡產生,讓人類能夠到外太空去探索。

JPL 有個英文名字和我同姓的華裔科學家 Bruce Ng,在他的領導下,科學家們日夜辛勤工作設計製造各種器具,這個突發狀況讓他們必須面對許多工程難題。我最愛看「國家地理」或「DISCOVERY」頻道關於工程的節目,這些節目不會一味空洞地宣揚科學家或工程師有多了不起,而是告訴我們,科學家或工程師常常面對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狀況,他們如何一步步用團隊的力量,應用知識和智慧,突破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絕地救援》很忠實地呈現科學家或工程師絞盡腦汁拚命解決難題的過程,而且他們還會慘遭失敗,不管是在地球,還是火星上。

其中一位非裔年輕科學家,凌晨在辦公室被喚醒時突然有了靈感,經過電腦模擬的驗證,這個初生之犢跑到休斯頓去跟長官提議,雖然過程頗為耍寶,可是長官們研究之後發現,他的提案雖然有風險,但最為可行!他們沒有因為他的年輕或魯莽而否決提案,雖然因為政治因素,必須讓一位主管扛起責任。

很有趣的,中國的國家航天局也參與了火星營救任務,他們如果見死不救,老美也未必知道,但他們還是選擇公開機密火箭,提供 NASA 必要的協助。加入中國因素,雖是好萊塢電影近來的趨勢,但原著小說《火星任務》其實就有這個橋段,不是電影刻意加入的。

事實上,我認為這是《火星任務》和《絕地救援》的一個亮點──面對人類開拓未知的領域,我們應該放棄政治成見,攜手合作!科學知識和理論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不分種族國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為後代子孫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文明社會間除了良性競爭,也該有積極的合作,因為我們為未來創造知識或物質的財富的過程,可以是非零和遊戲,跨國合作,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需要大型團隊的合作,實際探險的科學家也會以團隊的方式進行,《火星任務》用不煽情且穩重的方式歌頌同袍同澤的情誼,友情和義氣,也成了改編電影《絕地救援》的大賣點!能夠在開疆拓土時互助,是我們人類這個靈長類物種,能夠從非洲草原擴散到全球各大洲的支柱力之一。




《絕地救援》電影毫不沉悶,以充滿戲劇張力的方式呈現,觀看《絕地救援》 時除了優異的科效和劇情,還能同時能享受到知識及科學上知性的感動!這是繼 2013 年的《地心引力》和 2014 年的《星際效應》後,好萊塢電影的影迷、科幻迷、科青、科宅絕對不容錯過的好片!

看了電影,更想要了解火星的話,有幾本科普好書可以參考:國家地理的《前進火星:尋找人類文明的下一個棲息地》(Mission to Mars: My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和《火星零距離 好奇號任務全紀錄: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探險故事》(Mars Up Close: Inside the Curiosity Mission),以及以文筆幽默詼諧聞名的瑪莉‧羅曲(Mary Roach)的《打包去火星:NASA 太空人瘋狂實境秀》(Packing for Mars: the Curious Science of Life in the Void)!還有以下幾篇科普好文: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我們所塑造的人類時代










我們人類和現生最親近的黑猩猩,在六七百萬年前就分了家,在幾百萬年間,出現了古猿和各種人類,至到廿萬年前,我們這個物種出現了,我們的祖先征服了全世界,其他人類也不知所蹤了,只有少許血緣留在我們的DNA裡。 


七萬年前,我們那支人數變少而差點絕種的祖先,發生了認知革命,於是我們有了語言的能力,也有了想像力!這個語言和想像的能力,在這本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的新書《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The Human Age: The World Shaped By Us)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黛安.艾克曼的《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艾克曼的花園》Cultivating Delight: A Natural History of My Garden)、《愛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Love)、《Deep Play心靈深戲》Deep Play)、《纖細一線》A Slender Thread)、《愛的百種名字》One Hundred Names for Love),就讓她有一群死忠的粉絲,喜愛從她那如詩般的散文中吸收新知。

《人類時代》與其像是論說的科普書,還不如說是本散文集,黛安.艾克曼用散文的方式來為我們人類在這世間的各種所做所為,無論是偉大的還是卑劣的,做了傳記。

我們人類能製造來的東西可多的,《人類時代》 第一篇就介紹了猿猴用的Apps,是裝在iPads上讓牠們玩的。猿猴玩iPads,似乎有點詭異,但我們不就是靈長類嗎?我們人類的本質就是猿類呀!但我們是唯一能製造出極為精細,像是iPads、iPhones這樣的高科技產品,高科技到製程有差,台積電的晶片就比三爽的省電XD

《人類時代》的一篇篇散文,就是來為人類世(Anthropocene)的種種,發出由衷的感嘆!我們人類現在有了人工智慧、奈米科技、3D列印和生物工程,還能不叫人又驚又喜又駭嗎?

我們改變了大自然,把海水的溫度和酸鹼都改了,把物種橫跨各大洋到陌生的大陸成為入侵種。我們連醫學工程都還沒用上,就改變了我們身體,許多人成了四眼田雞,我也不例外。我們也把記憶交給了網路或手機,成了數位癡呆。

我們不僅能製造出一堆匪夷所思的高科技產品,甚至將可能讓它們有人工智慧,我們也改變了整個地球的碳循環、氮循環和水循環,甚至連氣候都要變遷,很多來不及命名的物種就GG了。我們人類還能上百萬甚至千萬人有條理地生活在一個又一個特定的區域而形成超級城市,這不僅是工業革命讓我們的物質生活提升,我們人類也學會了用制度和組織能力讓大群不認識的人協作,形成一個獨特而跨越自然的水泥叢林生態系統。

我們演化的時間太長,可是科技進展又太快,每十年就有許多過去的種種,如磁帶、錄影帶、磁碟片、CRT螢幕、智障手機、底片相機……成為回憶…哦不…成為遺忘。我們更加遺忘的是,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都市裡的人們,有多久沒有見到整片的綠意了?迎接我們的,是LCD螢幕上極小的像素,一個虛擬但已經不能算不真實的世界。

人類是矛盾的動物,我們汙染了空氣和水,就把賺來的錢去買乾淨的空氣和水。我們拚命工作和吃喝玩樂搞壞了身子,就把工作賺來的錢去醫身子,我們讓河川和山林壞毀,才又把弄來的財富去復原河川和山林。

面對我們人類世帶來的種種,黛安.艾克曼用《人類時代》 不亢不卑地帶我們進入一個又一個小世界,見樹又見林地讓我們瞭解,自己究竟是身處一個怎麼樣的大時代啊!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