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新世紀狩獵採集者教戰守則








您是否也感覺到,成為一個好人並不簡單?

這個問題遠超越了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對於健康、飲食、睡眠等基本生活方面感到迷茫,不確定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在課堂上經常被學生問及如何過一個健康的生活。在回答之前,我總是先設置一個前提,告訴他們答案可能比他們想像的要簡單。然而,當提到「多運動、充足睡眠、飲食均衡」這些基本原則時,學生們往往顯得半信半疑,似乎他們更期待一個來自生物科技的革命性解決方案。但當我追問他們是否真的知道如何培養良好的運動、睡眠和飲食習慣時,他們就顯得面有難色了。

實際上,即便是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地說我知道如何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中過上一個身心全面健康的生活。畢竟,自從我們的祖先與黑猩猩在四百萬年前分道揚鑣以來,工業化社會的歷史不過才百來年左右,而我們的身心狀態在很多時候似乎還停留在幾千甚至幾萬年前。面對現代生活與我們的身體及心理的不匹配,引發了五花八門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不嘗試順水推舟,讓自己在這個現代社會中過得更加舒適呢?

這正是《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A Hunter-Gatherer’s Guide to the 21st Century:Evolu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Life)一書所要探討的。這本書由演化生物學家夫婦希瑟.赫因(HEATHER HEYING)和布萊特.韋恩斯坦(BRET WEINSTEIN)共同撰寫,深入分析了現代人類面臨的難題,並提供了一個演化生物學的視角來理解這些挑戰。他們提出了一系列基於演化原則的自助建議,目的是幫助解決我們石器時代的大腦與現代高科技社會之間存在的不匹配問題。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中,所指的現代文明社會特指在所謂「詭異」(WEIRD)國家內,即那些教育水準較高、擁有工業化經濟基礎、通常較為富裕且實行民主制度的西方國家(亞洲富裕的國家如新加坡、日本、韓國、台灣,某個程度上也越來越像「詭異」國家)(請參見〈西方怪人的特立獨行如何形成繁榮世界〉)。在這些「詭異」國家裡,人們經常面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過度用藥、以及在育兒和教育方法上的諸多誤區。






赫因和韋恩斯坦採用跨學科的分析方法,巧妙總結了生物學、自然史和演化的基本知識,並透過動物界的生動例子,來闡述演化生物學的理論與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為身心健康、教育、社會和環境問題提供實際的建議。他們的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也為我們開闢了新的視野,並提供了一套適應21世紀生活的策略和指引,激勵我們在面對現代社會挑戰時展現出更多智慧和適應力。

赫因和韋恩斯坦主張,透過深入了解和尊重人類的演化過程,我們能夠針對當下社會的各項挑戰找到解決之道。在考量當代社會的眾多問題時,他們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在這些挑戰面前,哪些人類的固有特性應當被我們更加重視?他們認為,那些在人類演化和文化歷史中根深蒂固、代價昂貴且複雜的特質,極有可能是適應性的表現——這些特質的存在背後隱含著深刻的意義,而不是偶然的現象。果然要「世界越快,心,則慢」。

為此,赫因和韋恩斯坦引入眾多例證,從我們祖先的飲食習慣到昔日繁星下的睡眠,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指出了現代人類與狩獵採集時代祖先在基因和行為上的脫節。他們認為,文化演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人類基因的變化,導致我們與自己的心理和身體遊戲規則不一致。世界的變化速度和我們適應這些變化的能力之間的失衡,造成了我們的大腦、身體和社會系統不同步。

換言之,世界變化之迅速,超越了我們的適應範圍,讓我們在身心、社會和環境層面遭受困擾。赫因和韋恩斯坦將此現象稱為「過度新奇」(hyper-novel),並將這一概念應用於諸如藥物、飲食、睡眠、性愛、育兒、人際關係、教育、文化等多個「過度新奇」的問題上。

舉例來說,在《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裡,赫因和韋恩斯坦指出學校教育是歷史上相對較新的概念,並且在自然界中,類似的教學模式相當罕見。他們強調,人類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觀察和親身體驗來完成的,而不是在嚴格的教室環境中透過死記硬背來實現。他們認為,這種學習方式更多地反映了順從和服從性,而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

同時,赫因和韋恩斯坦挑戰了主流的看法,他們認為老化對文化的進步非常關鍵。長者不只是後代的經濟支柱,也是知識和智慧的寶庫。因此,他們對當前延年益壽的抗衰老趨勢表示擔憂,認為這一趨勢可能對人性本質構成威脅,進而對我們珍貴的文化資產和適應、掌握世界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想當然地,《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提出的一些建議可能會激起爭議。作為演化生物學的同行,我對他們提出的某些見解和建議持保留態度,例如鼓勵常赤腳行走、主張市場不應影響音樂選擇、以及提出水中氟對兒童具有神經毒性等觀點。可能是因為他們作為田野生物學家,對於現代工商社會的一些「常態」持批判態度。他們對於新冠疫苗的公開反對和對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支持,也在學術圈內引發了廣泛爭議。然而,這些僅代表他們的一家之言,我們應運用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來判斷其觀點的正確性以及是否採納。

如果您對於演化生物學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尋求科學方法來提升生活品質,或者簡單地希望深入探索人類行為與社會結構的演化基礎感興趣,《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無疑是一本理想的好書。這本書以科學證據和深刻的見解提供了理解現代生活複雜性的獨特視角,非常適合渴望深入瞭解人性並希望在生活中達到更好適應的讀者。


本文為《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A Hunter-Gatherer’s Guide to the 21st Century:Evolu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Life)推薦序

閱讀全文...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未來造物者的未來已來








我當初決定要念生命科學系,剛好有個大新聞:科學家終於能夠複製出哺乳動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桃莉羊(Dolly,1996-2003)。後來,我有機會到蘇格蘭愛丁堡的羅斯林研究所(The Roslin Institute)參加研討會,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終於親眼見到壽終正寢的桃莉羊真身標本。

然而,我事實上是受到《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的啟發:心想說與其懸壺濟世,還不如幹票大的,如果真的能夠複製出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才真的是改變這個世界!

在《侏羅紀公園》的原著小說中,科學家是用青蛙的基因體來進行改造的,可是現在,科學家已經很清楚,原來鳥類就是一種恐龍!因此,如果我們現在要把一種動物的基因體進行改造來製造出恐龍,鳥類肯定是不二的選擇。剛好,我就是研究鳥類的基因體和發育生物學的,已經趁機偷偷走在這條路上了。

不可否認,我們目前離製造出一隻非鳥類恐龍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而且還有許多生物倫理和法律的問題要面對,可是有一門新興的學門——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很有可能讓我的夢想成真!

為了趁機實現夢想,我推薦了這本《未來的造物者:從消滅癌症、設計嬰兒到製造猛瑪象肉排,合成生物學將如何改寫我們與全球生物的未來?》The Genesis Machine: Our Quest to Rewrite Life in the Age of Synthetic Biology),讓我們一起見識合成生物學的威力,以及預見在夢想奮鬥的路上,會遭受什麼科學、倫理,以及其在道德和宗教上的問題吧!

《未來的造物者》有兩位作者,艾美.韋伯(Amy Webb)是美國知名未來學家、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客座研究員,安德魯.海瑟(Andrew Hessel)是遺傳學、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先驅及專家,他們在這本書中探討了合成生物學重塑我們世界的能力。







基本上,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是一門跨學科領域,結合了生物學、工程學、資訊科學和生物資訊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和科技,其核心理念是把生命體看作是可以被重新設計和建構的系統,透過合成生物學的方法,可以設計和建構新的生物部件、生物器官(如酶、遺傳路徑和細胞),或重新設計現有的自然生物系統,用於研究生物學系統的原理以及開發新的科技和產品,例如生產生質燃料、合成藥物、潔淨環境中的污染物、製造生物塑料,甚至開發新的治療方法,以解決世界上一些最緊迫的挑戰,例如氣候變遷、疾病和糧食安全。

雖然合成生物學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未來的造物者》中,韋伯和海瑟討論了合成生物學的歷史、現狀以及科技的潛在未來。雖然「合成生物學」這名詞是近年來被廣泛使用的,但他們把歷史追溯到更早之前:在1978年,美國的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的科學家成功地在大腸桿菌中生產出合成胰島素。

1982年,基因泰克公司生產的合成胰島素優泌林(Humulin)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並開始在臨床上使用。這項創新極大地改善了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因為在此之前,胰島素只能從動物胰臟(如豬或牛)萃取得到,而合成胰島素避免了可能的免疫反應和其他與動物源胰島素相關的問題。這是首次利用微生物來生產人類蛋白質,開創了生物科技藥物開發的新紀元。

雖然要介紹的許多議題都是頗為嚴肅的,但是《未來的造物者》的15章內容一點也不乏味,並且許多報導也非常生動有趣。首先,他們介紹了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HGP)——由政府資助的研究計畫,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人類基因體圖譜——中的各種紛爭,對原本的領導人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也有不客氣的批評。華生在2007年的一次採訪中聲稱,非洲裔的智力與歐洲裔存在差異,這一言論遭到了公眾的廣泛批評,被認為是種族歧視。因為這些不當言論,他被迫從多年工作的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辭職。他還因為對女性在科學領域能力的貶低以及對性別平等的質疑而受到批評。他在一些場合中提出了對女性能力的質疑,這些觀點被視為性別歧視。

法蘭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 在1993年接替華生成為HGP的主要領導人。他是醫學博士,也是一位遺傳學家,對遺傳疾病有深入的研究。HGP涉及來自不同國家和機構的科學家的合作努力,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美國能源部(DOE)以及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國的國際合作夥伴。HGP的完成對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加速了藥物發現,促進了個性化醫學的發展,提高了我們對遺傳疾病的理解,並開啟了功能基因體學、比較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和合作生物學等新領域的發展,我的研究也受益良多。

在HGP的執行中,出現了一位特立獨行的人物——凡特(Craig Venter),他是首批公布人類基因體草圖序列的科學家之一。他領導的團隊採用了「霰彈槍定序法」(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的技術,這是一種比當時傳統方法更快的DNA定序技術,加速了人類基因體定序的進度,並與國際上公共的HGP形成競爭,引發了關於科學資料共享與知識產權的廣泛討論。事後諸葛來看,凡特的不少想法都超前當時的主流科學家,現在成了主流。他創辦的塞雷拉公司(Celera Genomics)在DNA定序技術的商業化方面扮演了開創性的角色,推動了個人基因體定序和個人化醫療的發展。

2008年,凡特創立的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宣布成功合成了一種細菌的人工基因體,並在2010年成功將這個人工基因體植入到另一種細菌的細胞中,創造出首個「合成的」生命形式。這項研究標誌著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顯示了人類在操控和重構生命基礎組件方面的潛力。

其中一位影響力重大的科學家是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他是一位在基因體學和合成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他於1954年出生,是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也是個人基因體計畫(Personal Genome Project,PGP)的創始人之一。丘奇的研究工作非常廣泛,涉及多個創新領域和關鍵發明,他的實驗室對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讓科學家能夠更加精確地修改DNA。他對合成生物學的發展也有顯著貢獻,包括開發新方法來合成DNA,以及創建改造過的微生物,用於生產藥物、燃料和其他有用的化合物。他對於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復活滅絕物種也表現出了興趣,試圖重現似乎已經滅絕的物種,如猛獁象。

合成生物學應用得當可以造福人類,例如可能有一天誕生出新的基因療法,衰老不再是問題;或者,我們可以品嚐到實驗室培育的基因工程細胞製成的牛排漢堡,完全不必犠牲活生生的牛隻,如果口味較重,可以試看猛獁象的;甚至未來,個人創造一個全新的生物就像在線上定制衣服一樣簡單,只需宅在軟體平台中輸入想要的遺傳密碼,生技公司就會把DNA合成出來。

然而,恐怖分子有沒有可能利用同樣的平台合成病原體在世界各地作亂呢?從2006年到現在,人類基因體定序的成本從超過三千萬美元降至不到一千美元,反映出技術進步的迅速和大量資金的投入。隨著高速DNA定序技術、CRISPR等基因編輯工具的出現、實驗室合成DNA方法的快速改進以及軟體和人工智慧的爆炸性增長,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生物學世界。這個強大的科技,有可能對我們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其潛在利益是巨大的,但也存在很高的風險,我們需要在為時已晚之前對合成生物學的倫理和社會意義進行公開討論。

於是,韋伯和海瑟在《未來的造物者》深入探討了未來該如何應對生物科技操控對食品、氣候與健康的深遠影響,以及其與人類權力不平衡之間的關聯。他們指出基因編輯和DNA操作的技術大多處於私人企業之手,這背後牽涉到投資、設備和實驗室的龐大成本,這些活動多受智慧財產權、股東利益和市場機制所主導,而全球多數人對於這類科技的接受度與倫理問題仍無共識。

制定政策和資金投入方面的辯論肯定還會持續好幾十年,我們現在對於如何監管這些快速發展的科技的法律和規範,仍無定論,因此這個領域的規則仍然模糊且發展迅速,但這肯定是一個值得全球關注的趨勢。隨著生物科技市場的加速擴張,韋伯和海瑟指出平等和特權的概念將面臨再定義。這也讓科學家不禁擔憂,公共政策應如何理解這些大變革呢?

合成生物學也涉及地緣政治的競爭,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進步也顯示,突破性的科學創新已經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韋伯和海瑟在《未來的造物者》的不同篇章中,也一再擔憂美國喪失這方面的領先。加上,這種競爭並非僅是常規的經濟角力,還可能對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甚至引發新興形式的地緣政治對抗,如在生物武器、醫療科技、全球糧食安全以及氣候變遷策略等方面。

韋伯和海瑟還提出了生物科技和合成生物學最可能的大變革,包括醫學、全球糧食供應和環境,並在《未來的造物者》中詳細介紹了九個具體的風險領域,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複雜問題。為了讓我們更生動地體驗未來造物者的威力,他們也化身科幻小說家,構思出五個精彩的情境,展示了合成生物科技可能如何塑造未來。他們強調,這些科技的超預期使用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們深思其變革和相關風險。

未來已來,我們很可能在有生之年目睹現在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的各種場景,是否要提前做好準備呢?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

閱讀全文...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情緒的面貌、力量、管理這三把鑰匙






我廿幾年前來台灣念書時,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爆紅,除了霸佔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好一陣子,單單在台灣就賣出了幾十萬冊吧?而且有連續一兩年,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前十名,有好幾本的書名一定有EQ這兩個英文字。如今,在網路書店上用EQ來搜尋,還能打了超過八百本書!其中有好幾十本仍可買到。

不管那些書名有EQ的書如何暢銷,情緒在這個功利和學歷至上的社會,仍是個令人陌生的東西,畢竟考試不會考的,連還給老師都不必。近年大眾對情緒勒索都能朗朗上口,可是因為對情緒的陌生,導致我看到許多搞笑的用法,只要有人或團體提出要求時帶點情感,就被貼上情勒的標籤,完全不管情緒勒索原本的定義為何。

雖然《EQ》確實是本好書,高曼當時引用了最新的心理學研究,可是廿幾年來,心理學對情緒也有更多的瞭解,也發現EQ和IQ並不是一刀切的,很多所謂高EQ的人,同時IQ也不低,反之亦然。而且,有不少人對所謂的高EQ也有很嚴重的誤解,以為高EQ就是完全不情緒化,甚至排斥情緒的起伏和流露。也有人以為高EQ就是不管別人怎麼批評和責罵,就是要笑臉迎人,可是卻錯過對自己生氣而改正的機會。高EQ難道是壓抑情緒讓人麻木不仁?

尤其是很多理工腦的阿宅,對於自己的情緒不想也不屑了解。我還親耳聽到一位理工科的教授跟我們說,當他老婆看電影感動到流淚時,就會嘲笑她說那一切都是假的,然後還問我們,為什麼要對假的東西產生情緒上的起伏呢?

這真是個好問題啊!我們人,為何要有情緒呢?如果情緒只是源自我們原始的邊緣系統(那些被稱為爬行動物腦的落伍腦區),我們該用大腦的新額葉皮質來駕馭情緒,完全理性思考和判斷嗎?理論物理學家出身的科普作家雷納.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要在《情緒的三把鑰匙:情緒的面貌、情緒的力量、情緒的管理-情緒如何影響思考決策?》Emotional : How Feelings Shape Our Thinking)用最科學的方式,來告訴我們,情緒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能夠不靠情緒而活嗎?

上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的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1902—1984),大概原本是史上最宅的科學家吧?因為除了《情緒的三把鑰匙》提到他的故事,另一本好書《為什麼要戀愛: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Wired for Love: A Neuroscientist’s Journey Through Romance, Loss, and the Essence of Human Connection)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他為愛改變的故事(請參見〈是想要,還是必需?——漫談我們為什麼要戀愛〉)。這位開創量子力學的大師曾經宣稱自己喜歡沒有情感的存在,感受是完全不必要的,只有事實才值得關注,直到他遇到了一位與他完全相反的活潑女人——瑪姬。她成為他的妻子,不僅讓他成為一個幸福的人,而且還大大改變了他的性格。我也要承認,我也有類似的歷程,也是和心理師老婆結婚後,才常常直面自己的情緒。

狄拉克成為了一個有感覺的人,這反過來又影響了他的科學。晚年的狄拉克堅信知識需要與直覺、瘋狂的預感和非理性的毅力相結合。每當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都強調,一個人首先需要受到情感的引導,在物理學研究中,情緒會引導他做出更佳的決定,選擇用哪條更優的數學路徑來解決問題,或者做出何種更好的假設。

理論物理學家出身的曼羅迪諾寫《情緒的三把鑰匙》就是為了糾正人們對情緒的普遍誤解。他認為,情緒並非理性的對立面,而是我們思考和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上人們認為,情緒是一種非理性的力量,會阻礙我們做出明智的決定。然而,近年來的腦科學研究顯示,情緒在我們的思考和決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情緒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重要資訊、做出明智的選擇,並與他人建立聯繫。當我們感到害怕時,我們會更加注意與危險相關的訊息;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更有可能做出積極的選擇;當我們感到同情時,我們更有可能幫助他人。

曼羅迪諾講述了他父親戲劇性地逃離波蘭猶太貧民窟的故事,當時他差點上了一輛卡車試圖逃走,但直覺阻止了他,結果他的伙伴在被納粹黨衛軍攔截後被殺害。他父親在戰爭接近尾聲時,從德國圖林根邦威瑪附近的布痕瓦德集中營(Buchenwald)戲劇性地獲救時,美國士兵慷慨地向飢餓的囚犯分發飲水、香菸、巧克力和食物。 雖然他父親的朋友莫西狼吞虎嚥地吃個不停,但他父親卻設法控制了自己,只吃了一條小香腸。 幾個小時後,莫西就出現了嚴重的腸道不適,第二天就往生了。由於他的克制,曼羅迪諾的父親得以倖存。

曼羅迪諾在《情緒的三把鑰匙》中提到《EQ》對情緒的理解已過時了,他引用了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羅素(James A. Russell)創造出的「核心情緒」(core affect)一詞,並指出它是偵測我們自身狀態整體感覺的機制。核心情緒是指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與生俱來的、普遍存在的基本情緒。這些情緒為人類的生存和社交提供了基本的功能。

核心情緒把我們所有的經歷分為好或壞,再來是恐懼、焦慮、悲傷,飢餓、痛苦等基本情緒。我們人類也演化出更複雜的層次類別,就是所謂的「社交情緒」,例如內疚、羞恥、嫉妒、憤慨、感激、自豪、讚賞、尷尬和同理等等,以因應忠誠、誠實、互助互惠等人際關係和社會規範。最終,所有這些情緒層次的互動形成了想要行為或遏止行為的衝動。當我們決定採取行動,並在過程艱辛或不愉快時,激勵我們繼續嘗試,是情緒給我們最偉大禮物之一。

曼羅迪諾以機器人蘇菲亞(Sophia)為例,它是由漢森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公司於 2015 年開發的。 它看起來像人類,聽起來像人類,並且能夠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面部表情。 但它根本不像人類,無法獨立思考和行動。如果帶它到一個房間、花園或繁忙的街道中間,它不會探索這個房間,因為它沒有好奇心。它不會凝視花園的美,因為它不懂小確幸。它不會小心地離開街道,走上安全的人行道,因為它沒有避免受傷的動力。

和機器人類似的,我們演化來用一套機制以執行一組預先編寫的行為,以回應各種觸發因素,並且存在於所有動物中,包括我們人類。 但與更原始的生命形式和蘇菲亞不同,我們也具有根據對新情況的評估來決定是否採取行動的能力,這些新情況是過去甚少出現的。

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可能會更有可能嘗試新的事物,或者追求更高的目標;當我們感到悲傷時,我們可能會失去動力,並且不太可能做出任何努力來改變我們的情況;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可能會做出破壞性的行為,或者傷害他人;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可能會避免嘗試新事物,或者避免做任何可能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情緒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注意到與我們情緒相關的資訊,並使我們更容易相信這些資訊。此外,情緒還可以影響我們對資訊的解釋。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更有可能將中立的資訊解釋為有威脅性的。曼羅迪諾還討論了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功能。他指出,情緒可以影響我們的注意力、記憶和決策能力。例如,當我們感到焦慮時,我們更難集中注意力和做出明智的決定。當我們在感到快樂時做出的決定,我們更有可能對結果感到滿意。

情緒把我們帶入悲傷的深淵和喜悅的高潮,是我們選擇和行為背後的主要動力,也是我們制定和實現目標的原因,但情緒也可能讓我們出軌。由於情緒是在我們視先的生活截然不同的時代演化來的,因此有時候可能無法滿足我們今天的需求。特別是,過於強烈的情緒狀態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有時,我們需要隱藏或壓抑我們的感受,是因為會被其他阿宅視為不專業或不恰當。

情緒調節對身體和心理都有好處。在一項針對老年人的研究中,那些情緒調節能力差的人比那些情緒調節能力強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高出六成。近年來,心理學家致力於透過研究來驗證各種情緒調節方法,以探討它們的有效性。他們發現,最有效的三種方法是接受(acceptance)、再評估(reappraisal)和表達。

《情緒的三把鑰匙》提出古希臘斯多噶哲學(Stoicism)的力量:我們不該成為情緒的奴隸,心理不該受情緒操控,一味聽從情緒的指揮。切莫以情緒回應超出我們能控制的事物:如果下雨破壞了我們的野餐計畫,我們對老天發脾氣無助於事。對別人錯待我們而動怒也是。法鼓山聖嚴法師也說過:「面對煩惱時,要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然後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就是佛的智慧。」

下一個方法是再評估,也就是轉念。情緒反應啟動初期,大腦會試圖理解事況, 心理學家稱之為「評估」。 如果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會導致不同的情緒。有些情緒反應會給我們力量,有些情緒反應會削弱我們的力量。 賦予力量的情緒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每種情況的教訓,並推動我們實現目標,而剝奪力量的解釋,則會把我們束縛在消極情緒中並成為阻礙。再評估包括認識到我們想法中正在形成的消極模式,並將其更改為更理想的模式。

第三個方法是表達,把不喜歡、不想要的負面情緒表達出來,有助於化解負面情緒,尤其是跟信任的親友討論。當然傾訴對象和時機很重要,以免變成傷口上灑鹽。我想,如果有需要,向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求助是可行的好方法。曼羅迪諾指出,表達不滿情緒具有良好且持久的影響,並且引用了許多發表在頂尖科學期刊的研究成果來支持。

《情緒的三把鑰匙》的結尾,曼羅迪諾描述了自己在一個令人不知所措的情境下,在做決定時的情緒:是讓感染了Covid-19的年邁母親留在老人之家等待死亡,還是讓她在醫院接受痛苦的治療。他做出選擇讓她留在老人之家,可是脫口而出的,卻是另一個選擇。 最後,他把她送進醫院,她狀況恢復後一陣,雖然最後還是逝世了,但他很慶幸給她奮力一搏的機會。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線的故事:知識和藝術交織的布






先說件糗事。某年春節回馬來西亞過年,大年初一在餐廳用餐時,被媽媽發現我隨意亂穿一件破了大洞的衣服,正當她勃然大怒想要以傳統習俗的觀念數落我時,我情急之下先回她說,返鄉過年,應該是要感念小時候父母為了生活辛苦打拚讓我們衣食無憂,連衣服破了也捨不得丟,長久下來也養成我勤儉持家的精神,莫忘世上苦人多⋯⋯。有驚無險化解這場家庭衝突。

但事實也正是如此,與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的脈絡頗為相似,在我兒時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紡織業是經濟發展起飛前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我有好幾位親戚在紡織工廠上班,三不五時帶回一些碎布給我阿嬤。家裡的床單、被子,還有我們上學前穿的衣褲,可能是來自某位親戚穿過的,或者是阿嬤一針一線用碎布縫出的。等我長大後,紡織業慢慢轉移到工資更低廉、政府法規管制更少的其他國家,在星馬便成了夕陽產業。但不同的是,我們越來越少穿舊衣,甚至許多衣服還沒穿破就被丟棄,衣物成為唾手可得,也隨手可棄的日常消耗品。

現今衣物不斷推陳出新又物美廉價,身處在這個快時尚時代,波斯崔爾(Virginia Inman Postrel)的《棉花、絲綢、牛仔褲:從畜牧、紡紗到工業革命,一窺人類與紡織的文明史》The Fabric of Civilization: How Textiles Made the World)挑戰了我們對織品的普遍看法,並重新評估這些日常品背後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織品在形塑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映照出社會結構、文化價值和技術發展的一面鏡子。






《棉花、絲綢、牛仔褲》有著多維度的探索,波斯崔爾不僅探討織品的材質和製造技術,還深入介紹織品在不同文化、經濟和社會中的影響。在纖維、線、布、染色技術,貿易商、消費者、創新者等主題下,結合了藝術、科技、歷史和社會學的視角,提供一張經緯分明而全面的布景,展現織品的豐富性和重要性。她先以織品的技術史來看:從古老的手工紡織技術到現代的機械創新,詳細揭示織品在各時代的發展和影響,例如原本是某文化或地區的特色織物,又因為貿易和商業活動而在全球流通。另外,深入探討織品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角色,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是文明進步的核心驅動力。波斯崔爾透過生動有趣的案例和故事,使織品的技術和歷史活了起來。

縱橫的線,成就古今的布

漢字中,只要有「糸」部的字,就和織品有關,中文仍有許多現代常用的字詞,最早就圍繞著紡織的概念發展而來,例如組織、交織、編造、細緻、綿密等等,波斯崔爾也告訴我們,英文中有許多字詞,例如捏造(fabrication)、文本(text)、秩序(order)等,也和紡織有關。

織品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發明之一,它們存在已數千年。紡織生產中的每個要素(纖維、線、布、染料)都需要人類的聰明才智把「無」變成「有」。波斯崔爾從早期的手工紡織開始,講述如何從動植物纖維中製作出線和布料。植物纖維可以從植物的莖、葉、果實、種子等部份採集,例如棉花纖維從棉花種子、麻纖維從麻莖中採集。動物纖維可以從動物的毛髮、皮膚等部份採集,例如羊毛纖維從綿羊毛、蠶絲纖維從蠶的絲腺中分泌。

採集回來的動植物纖維,首先需要整理、去除雜質。植物纖維可以用水洗滌,動物纖維則以手或機械梳理,這些整理體現了我們祖先對大自然的認識。整理好的動植物纖維才可以進行紡紗,把纖維拉長並纏繞成線。接著,紡紗後的線可以進行捻線,把兩根以上的線扭曲在一起,增加線的強度和耐磨性。而為了紡紗和捻線,古人也發明出各種工具,波斯崔爾描述了歷史上各時期的技術創新,例如輪轉紡車、梭子和機械紡織機,以及這些技術如何改變生產方式。

捻線後的線最後可以進行織造,把線交織在一起便形成了布料。非常有趣的是,在書中,波斯崔爾告訴我們,數學和幾何學最早的源起,是為了解決織造的問題。如果隨手拿塊布來仔細端詳,就可知道把線織成一塊布是多麼複雜的幾何學問題。另外,織物上的圖案,可以是簡單的幾何圖案,也可以是一幅場景複雜且充滿細節的畫,圖案的設計需要運用數學和幾何學原理來計算圖案的尺寸、比例和位置。織品不僅成為我們的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還被用來創造藝術與文化,例如描繪歷史事件、神話或宗教寓言的掛毯、地毯等,可以用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和信仰。

織造而成的布料,可以用天然染料或化學染料進行染色,化工產業最早即是為了合成染料而誕生。現在,我們以為天然染料可能比化學合成染料更無毒或環保,可是波斯崔爾很有實驗精神地帶我們還原製造現場並且翻轉過去的成見。古代用天然染料在進行染色時,染坊所製造出的污染和散發的惡臭不亞於早期的化工廠(我自己也玩過藍染,染缸的氣味確實不太好聞),例如在古羅馬,紫色布料的衣服只有權貴才穿得起,因為紫色染料來自稀少的海螺,那些紫色衣物事實上可能會散發出噁心的惡臭;波斯崔爾也帶我們到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一家大型染整廠,參觀他們如何利用科技節約能源和水源並且減少污染。

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背後推手

從貿易角度來看,織品是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之一,歷經數世紀的交易,絲路便是過去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路線之一,連接各地不同的文化,並促進商業發展。《棉花、絲綢、牛仔褲》探討了織品在全球貿易的地位,以及如何驅動經濟發展和文明交流。埃及亞歷山卓港、中國蘇杭、墨西哥城、日本奈良、英國曼徹斯特、義大利佛羅倫斯、法國里昂等許多著名的富裕城市,就曾是織品生產或交易的中心。

織品不僅是重要商品,在政治和經濟的權力發展中也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英國的工業革命始於紡織業的發展,從原本的家庭手工業轉變為高度機械化的工業,進而成為日不落帝國稱霸全球;織品貿易也推動了金融創新,例如在佛羅倫斯大力促成文藝復興的梅迪奇家族(House of Medici)原本是經營紡織業,賺入大把鈔票後才轉型成金融世家,他們把複式記帳的方式引進銀行的管理中,催生出資本主義。

織品是生活的必需品,它們將持續影響人類的未來,本書最後討論了織品如何在現代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從服裝到醫療用品,以及對於未來技術的持續創新。舉例來說,近年越來越常見的涼感衣物造福了在酷熱天氣下生活的人們,太空科技所用的磁心記憶體,也運用了精密的編織技術。而我自己更是紡織技術創新的受益者,因為一年四季都會大量流汗的體質,過去穿著棉衣常常面臨乾不了,或者是乾了之後留下尷尬的鹽漬。但現在各種人造纖維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各種快乾排汗的機能布料越來越物美價廉後,我把衣物全換成機能布製造的,和棉布揮別。

相信織品會持續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繼續形塑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波斯崔爾在本書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是紡織和歷史愛好者的必讀佳作。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3年第256期11月號】

閱讀全文...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2023年度十大好書




一年比一年忙,不過同往常一樣,先來篇年經文,推出我個人的十大好書評選⋯⋯

寫書評現在根本是傻子才會幹的事,消化、思考加上動筆⋯⋯哦不⋯⋯動鍵盤的時間,都夠再多讀一本書了。

因為研究、教學和服務的工作量愈來愈大,還有家庭要兼顧,這樣的選書還能做幾年猶未可知。去年底要提國科會計畫和出國開研討會,很多事務都延到一月處理,於是就有忙不完的工作⋯⋯ 去年十大好書,也首度出現超過一半選書來不及動筆撰寫書評的現象,拖了一年也沒時間和精力完成。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這種花大量時間看書寫書評的生活,在日益增長的研究和行政負擔下能維持多久⋯⋯還好我人微言輕,這個選書單也是選好玩而已,大家隨便看看就好吧。

言歸正傳,對我來說,這些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即使沒有毀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一些小弟手撰寫了推薦序或導讀的好書,也希望來年還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 ^_^

以下順序僅依書籍出版的時間排序:


《欲望分子多巴胺:帶來墮落與貪婪、同時激發創意和衝動的賀爾蒙,如何支配人類的情緒、行為及命運》The Molecule of More: How a Single Chemical in Your Brain Drives Love, Sex, and Creativity–and Will Determine the Fate of the Human Race
書評:〈支配人類的情緒、行為及命運的欲望分子多巴胺〉
簡介:
《欲望分子多巴胺》的兩位作者──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臨床教授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Z. Lieberman)和作家麥可.隆(Michael E. Long)指出,多巴胺讓期待變得刺激,激發我們的欲望,照亮我們的想像,開啟通往愛河之路!多巴胺讓我們汲汲營營地發展文明和科技,讓我們不斷思考、計劃、探索、想像、規劃未來,而不原地踏步、固步自封。可是,被多巴胺綁架的人生,讓人無止盡地陷在快樂跑步機上,在聲色犬馬和酒池肉林的世界中迷失自己,無法享受當下的幸福。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欲望多巴胺是把雙面刃。控制我們欲望的也是多巴胺分子。升華或墮落,也存乎一心!



《為什麼要戀愛: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Wired for Love: A Neuroscientist's Journey Through Romance, Loss, and the Essence of Human Connection
書評:〈是想要,還是必需?——漫談我們為什麼要戀愛〉
簡介:
《為什麼要戀愛》的內容得來不易,因為當史娣芬妮在學術事業早期決定投入研究愛情的心理學時,不少師長都反對,甚至明白告訴她那是自毀前程,因為當時並沒有多少心理學家認真看待這個議題,畢竟研究浪漫愛情不夠嚴肅和實在。並且「愛」這個議題也不夠具體和過度主觀,難以有效研究。她早期申請研究經費時,甚至要把「愛」改成「配對連結」(pair-bonding)才終於過關。大量心理學實證研究一再告誡我們,健康穩固的感情關係是要後天努力培養的,這世界上不存在真正天造地設的伴侶,王子與公主永遠幸福地在一起真的只是童話。《為什麼要戀愛》讓我們經營百年修得共枕眠的感情關係,是一輩子值得珍惜的學習經驗!


>
《人類死亡史:從瘟疫到失智症》This Mortal Coil: A History of Death
書評:〈如果不知死,焉知生?〉
簡介:
《人類死亡史》作者安德魯・鐸義格(Andrew Doig)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本書並非從文化上檢視人類過去是如何面對死亡的,而是更正中核心地從大量歷史資料中,探討人類在不同時代中主要的死亡方式。他在每一章中,都用一個故事起頭,讓我們見識到他所要談的死亡,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歷史。這本書揭開了死亡的神秘面紗,一再提醒我們:生命遲早還是要和死神對決的。



《遺棄之島:得獎記者挺進戰地、災區、棄城等破敗之地,探索大自然的驚人復原力》Islands of Abandonment: Nature Rebounding in the Post-Human Landscape
書評:〈荒蕪與重生:在廢墟中探索生機〉
簡介:
在這本《遺棄之島》,作者弗林(Cal Flyn)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帶我們到世界各地的遺棄地點,包括廢棄礦區、遭受戰爭破壞的地區、被拋棄的城市建築等,見識人類離開後的區域,自然環境如何重新回歸。我非常佩服弗林的勇氣,為了完成《遺棄之島》這本書,她獨自走訪不少污染重災區,在廢棄且治安堪慮的城市中探險,即使知道她肯定是有驚無險地平安歸來才完成本書,閱讀時仍不禁為她的安危捏把冷汗。她並非生物學家,但她還是仔細研究了被遺棄地點中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在書中描述了不同動植物如何逐漸重新進入這些地區,並建立起新的生態平衡。



《棉花、絲綢、牛仔褲:從畜牧、紡紗到工業革命,一窺人類與紡織的文明史》The Fabric of Civilization: How Textiles Made the World
書評:〈線的故事:知識和藝術交織的布〉
簡介:
現今衣物不斷推陳出新又物美廉價,身處在這個快時尚時代,波斯崔爾(Virginia Inman Postrel)的《棉花、絲綢、牛仔褲》挑戰了我們對織品的普遍看法,並重新評估這些日常品背後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織品在形塑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映照出社會結構、文化價值和技術發展的一面鏡子。這本書有著多維度的探索,波斯崔爾不僅探討織品的材質和製造技術,還深入介紹織品在不同文化、經濟和社會中的影響。在纖維、線、布、染色技術,貿易商、消費者、創新者等主題下,結合了藝術、科技、歷史和社會學的視角,提供一張經緯分明而全面的布景,展現織品的豐富性和重要性。她先以織品的技術史來看:從古老的手工紡織技術到現代的機械創新,詳細揭示織品在各時代的發展和影響,例如原本是某文化或地區的特色織物,又因為貿易和商業活動而在全球流通。另外,深入探討織品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角色,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是文明進步的核心驅動力。波斯崔爾透過生動有趣的案例和故事,使織品的技術和歷史活了起來。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關於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How Minds Chang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Belief, Opinion, and Persuasion
書評:〈如何讓阿宅改變想法〉
簡介:
這本《如何讓人改變想法》,如同其書名,作者科學記者大衛.麥瑞尼(David McRaney)對大腦、思想和文化的交集著迷。麥瑞尼其實在教會影響力頗大的美國保守南方州,也就是聖經帶(Bible belt)出生和長大,在這本書中要探討的議題,其實也是他自己極為關切的。他涉獵了政治和時尚、社交媒體、心理學和人類演化,以了解新的信仰、觀點和說服的科學,探討了改變想法的原因和方法。麥瑞尼想知道的是為什麼這些人改變了想法,以及是否有任何共同因素影響了他們做出徹底改變生活的決定。



《五感之外的世界:認識動物神奇的感知系統,探見人類感官無法觸及的大自然》An Immense World: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
書評:〈跳脫人類感官,從動物的角度看世界〉
簡介:
科學記者楊(Ed Yong)在《五感之外的世界》中,深入探討動物如何透過其獨特的感官,體驗身處的自然世界,並展露出這些與人類截然不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感受,挑戰我們過去對於自認熟知的「現實世界」的理解。同時也藉由呈現不同物種的感知,來鼓勵讀者跳脫人類感官的局限。雖然忠實複製動物的體驗在人體上,短期內應該是不可能會實現,但我們仍能嘗試用想像力從動物的視角來觀察世界。楊拜訪了許多動物學家的實驗室,這些學者因長期專注於研究某些不為人知的動物感官體驗而略顯孤僻,研究也鮮為人知。可是聚沙成塔後,將這些大量的動物學研究集合起來,卻是一場令人目不暇給的旅程。楊在這本書中一一詳述,其中更有許多讓我們大開眼界的例子。



這本《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Plagues Upon the Earth: Disease and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書評:〈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
簡介:
《瘟疫與文明》裡探討人類如何形成獨特的疾病庫(disease pool)以及其意涵。作者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古典學與文學系教授哈珀(Kyle Harper)以演化生物學家熟知的「系譜樹思維」來解釋病原體的演化史:它們年齡多大、從何而來、親戚有誰等,試圖以此說明病毒和微生物是如何屢屢戰勝我們;另外,古基因體學提供了一種「時光旅行」,讓科學家能更準確地辨識特定傳染病的真實病源,而非僅依賴模糊的文獻描述。他把探索分為四個主要部份,分別對應人類的科技進步如何影響我們與疾病的關係:火、農業、邊界前線、化石。我們和傳染病的對抗是不斷升級的棘輪,是單向的軍備競賽,人類利用公共衛生設施和政策、疫苗、抗生素和藥物治療等,從日益增加的病原體和寄生蟲獲得了顯著但不穩定的優勢。他還探討了病原體如何與奴隸貿易、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歷史交織,並塑造了全球財富、衛生、權力和不平等的局面。



《魚,什麼都知道:一窺我們水中夥伴的內在生活》What a Fish Knows: The Inner Lives of Our Underwater Cousins
推薦序:〈【GENE思書軒】金魚只有三秒記憶力?不,其實,魚,什麼都知道⋯⋯〉
簡介:
英裔美國動物行為學家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的《魚,什麼都知道》不僅記錄了全球魚類愛好者和科學家的開創性發現,也深入反思了人類與魚類的相互關係。這本書充滿了深刻的洞察和鼓舞人心的發現,讓我們重新思考與逐漸瀕危的水生生物的關係,並鼓勵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牠們。這種新的視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水中生物,包括家中魚缸裡遊弋的魚兒的看法。



《城市六千年史:見證人類最巨大的發明如何帶動文明的發展》Metropolis: A History of the City, Humankind’s Greatest Invention
推薦序:〈【GENE思書軒】這東西又吵、又擠、又混亂,但卻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簡介:
英國歷史學家班.威爾遜在《城市六千年史》提出,城市及其生活方式的興起不僅是人類文明的象徵,更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古老的烏魯克開始,他穿越了數十個世紀,全方位地回顧了六千年的城市歷史,觸及人類活動的各個面向,包括文化、經濟、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工程學和建築學。他以深情的筆觸記錄了這一過程,並充分認識到城市的美麗與缺陷。他的敘述穿梭於不同的城市和世紀之間,把原始資料、軼事和藝術巧妙地交織在一起。


再來,推薦小弟撰寫了推薦序或導讀的幾本好書:


《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Smelling to Survive:The Amazing World of Our Sense of Smell
推薦序:〈來當個「嗅」外慧中的「嗅」才!〉
簡介:
作者漢森的研究重點是昆蟲間和昆蟲與植物互動的神經生態學。他主要研究昆蟲的嗅覺,他探討昆蟲如何使用觸角及觸鬚探測氣味、這些探測和處理系統如何演化,以及嗅覺如何影響昆蟲的行為。身為一位嗅覺專家,漢森也探討了我們能夠如何利用嗅覺造福人群,讓我們不僅耳聰目明地探索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能在芬芳馥鬱、沁人心脾的環境中怡然自得、心曠神怡。



《升級UPGRADE》
推薦序:〈升級之戰〉
簡介:
《升級UPGRADE》這本書中,作者是布萊克.克勞奇。蘭姆西原本是基因保護局的阿宅探員,雖然他身世不凡──在那個飽受氣候變遷之苦的未來世界中,他和老媽闖的禍可大了,提油救火又火上澆油,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未來世界,為此餓死了很多人,遠多過因COVID-19而病死的無辜百姓,搞得他的姓氏在當時彷彿就是個詛咒一樣。



《我們源自何方?:古代DNA革命解構人類的起源與未來》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 Ancient DNA a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Human Past
推薦序: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簡介: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系的大衛.賴克(David Reich)古DNA研究領域貢獻卓著,他的好書《我們源自何方?》,是本介紹人類族群的古遺傳學貢獻的的重要好書,在主流媒體和學術期刊都引起不少討論。他在書中描述了他們在分析和比較世界各地人類族群的古代和現代DNA,發現了幾乎所有的人類族群都是由多次人口遷移和基因流動造成的混合體。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Horizons: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推薦文:
〈當「被蒙蔽的視野」被打開之後:重新理解現代科學發展史〉
簡介:如果科學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那肯定不該是歐洲人獨享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摒棄了意識形態、政治、國族和傳統文化帶來的諸多成見後,許多亞洲國家都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愈來愈有能力發表更多品質和數量上更具競爭力的學術論文,並且也快速地在科技和工程領域上交出傲人的成績,讓我們發現超英趕美並非神話。這本好書也讓人見識到,在實證科學的萌芽中,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知識和發明,其實都一再對科學大力助推,讓我們更有信心未來會再扮演無比關鍵的角色!



《秀色可餐?:所謂的新鮮和健康,都是一場精心設計》Visualizing Taste: How Business Changed the Look of What You Eat
推薦文:
〈當「被蒙蔽的視野」被打開之後:重新理解現代科學發展史〉
簡介:日本東京大學的商業史學者久野愛在《秀色可餐?》中為我們娓娓道來,視覺效果如何漸漸成為人們在超市中挑選食物時依賴的少數資訊。甚至所謂的視覺資訊更主要是依靠顏色而已,儘管它們可能是被人為上色的,不管使用的是所謂天然的色素如胭脂蟲紅,還是化工合成。其他食材的重要特徵,如味道、氣味、形狀、大小和營養價值反而是可以被忽略的。這些單調乏味的統一標準,其實是農民、製造商、消費者、零售商和政府監管機構一手打造的歷史共業。



《中國考古大現場:是歷史、是科學,還會碰上尋寶盜墓。15個大現場、400張圖片,多少正史認為和傳說以為,因此更正。》
推薦序:
〈那些年,他們一起考過的古〉
簡介:讀這本《中國考古大現場》的體驗很有趣,這不單單是本滿腹經綸的好書,還彷彿像是位衣衫襤褸的大叔,風塵僕僕的從風沙滾滾的田野回來,還未盥洗乾淨,就先切了兩斤熟牛肉、燙了一壺好酒,然後就開始用市井小民都能聽懂的大白話,講解他在考古現場的各種奇聞軼事,以及剛重見天日的稀世珍寶,還有他對考古工作的滿腔熱忱。這本好書,讓我們有如親臨了15個考古遺址,見證考古學家從一個又一個考古挖掘中,還原出古人的生活和風采。重要的是,這些文物並非是整整齊齊的擺在博物館中供人瞻仰而已,而是在這本書的作者——中國中央電視臺考古類電視節目編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黃大路先生的口中活靈活現:從有人意外發現地下的文化資產,或者被盜墓者所迫而奔波大江南北,讓一個個牛脾氣的考古學家廢寢忘食、小心翼翼的挖掘、清理、保護貴重的文物。



《生命之舞:頂尖發育生物學家論對稱性、細胞,以及單一細胞如何變成一個人》The Dance of Life: Symmetry, Cells and How We Become Human
推薦序:〈一顆胚胎發育成人之旅〉
簡介:發育生物學家瑪格達萊娜.澤尼克-格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與科學作家羅傑.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所著的好書《生命之舞》中,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了人類從一個單細胞發展到一個完整生物體的過程,並為我們展示了這一過程中的科學奧秘。人類胚胎的研究也涉及了許多關於生物倫理和社會影響的問題,因此澤尼克-格茨的研究,特別是有關人類胚胎模型的工作,也引起了關於科學、倫理和法律的重要討論。她的工作挑戰了我們對人類生命、人權和科學責任的理解,並激發了對這些問題深入思考和社會對話的需要,這也是這本書值得所有生物醫學研究人員一讀之處!



《試管與筆桿:遺傳學家的60個跨域探索》
推薦序:
〈教科書外的奇妙旅程〉
簡介: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本陳文盛老師的《試管與筆桿:遺傳學家的60個跨域探索》吧,讓我們再保持對世界好奇的初心吧!從中秋節時期盛產的文旦柚子到我們生活中各種吃喝玩樂背後的科學道理,陳文盛老師都懷著純樸的好奇心探索一番。當然,成為專業科學家後,或許看待世界的眼光會和稚嫩的求學時期有所不同了,可是歷史中偉大的科學家,在陳文盛老師筆下,仍有各種天真爛漫的情懷。書中許多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見識到產生教科書中五花八門知識的科學研究世界,有多麼多彩多姿。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才能讓我們不斷在面臨各種未知和阻礙時,即使有再多迷惘和困惑,仍然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
推薦序:
〈慾望王國(Sex and the Kingdom)〉
簡介:食色性也,《牠們的情愛》可能不會增加牀笫之歡,可是輕鬆愉快地揭示了動物們無奇不有的性生活,讓我們先來大飽眼福吧!



《生命之核:主宰萬物生死的克氏循環》Transformer: The Deep Chemistry of Life and Death
推薦序:
〈生命之城〉
簡介: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演化生化學教授尼克‧連恩,在深入思考了生命的本質和起源的問題後,在這本《生命之核》中,要向我們論證,在生命的能量和物質流動中,重中之重是簡稱為克雷布斯循環(Krebs cycle)的克氏循環!這個循環又稱作三羧酸循環(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可簡稱為TCA循環,亦作檸檬酸循環(citric acid cycle)。這個循環是大部分生命科學、醫學、農業相關科系必修的生物化學中必讀和必考的代謝反應,當然極其重要。不過連恩卻要更進一步指出,這個生化反應是理解生命起源、衰老、癌症、意識等關鍵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問題必不可缺的。



《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
推薦序:
〈深夜山谷遇見蘇格拉底〉
簡介:一位對世界感到無比好奇的學者,讓我不禁懷疑他是不是蘇格拉底轉世。對人生和科學的思想遨遊,世界何其廣闊!


最後,也推薦小弟掛名推薦或審訂的幾本好書 :)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I Contain Multitudes: The Microbes Within Us and a Grander View of Life
書評:〈我包羅萬象〉
簡介:
艾德.楊(Ed Yong)以極為優異的文筆,為我們勾畫出微生物和我們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以及科學研究中一再柳暗花明的好多村,帶我們一路見識一個又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更廣大生物世界。



《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真正的秘密」,揭開複雜的運作原理》Idiot Brain: What Your Head Is Really Up To
書評:〈糗大了!原來是白痴腦搞的鬼〉
簡介:
我們究竟能夠用大腦產生的智能來理解大腦嗎?於是我問了ChatGPT⋯⋯哦不⋯⋯讀了這本超宅⋯⋯哦不⋯⋯超有趣的科普好書《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如果真想用大腦來理解大腦的重要機制和功能,這是我目前讀過最有趣的神經科學科普書之一!不僅是一般大眾,專業神經科學家也能從這本書受益良多,偷師說好故事的方法,以及社會大眾關注的大腦話題。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修訂版)》
書評:〈孟德爾的百年之夢〉
簡介:
《孟德爾之夢》的內容,絕大部分大學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甚至普通生物學教科書都有提到,可是讀了《孟德爾之夢》才發現,原來教科書限於篇幅把很多事情都過度簡化了,甚至都還不時有些錯誤,例如誤會孟德爾研究的七個基因剛好都在七條染色體上等等。陳文盛老師為寫這本書作足了非常大量的功課,並不僅是把教科書的東西寫得深入淺出、平易近人而已,還指正了教科書的錯誤,很有學者求真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極境生機: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The Narrow Edge: A Tiny Bird, an Ancient Crab, and an Epic Journey
書評:〈濱鷸與鱟的極境生機〉
簡介:
在這本好書《極境生機》中,作者黛博拉.庫雷莫(Deborah Cramer)跟隨紅腹濱鷸沿著洲大西洋海岸的遷徙路線,帶領我們見識這個南美洲南端到北極圈的遷徙路程。這本書以生動和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描繪了紅腹濱鷸和鱟這兩種不同生物間深刻的關聯以及牠們與人類行為的互動,深入介紹了紅腹濱鷸和鱟的生物學和生態學。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Rude Science: Everything You’ve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the Science No One Ever Talks About
書評:〈尷尬又失控的噁心科學〉
簡介:
《有點噁的科學》裡這些被視為「不體面」或「不合宜」但仍具科學價值的主題,通常在傳統的教育和公開談論中被忽略或淡化,但實際上,對這些「不雅」主題的科學研究可能會提供對人類生理、心理或社會行為的有趣見解,真的值得我們私下偷偷探索一番!



《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八堂四十億年的極簡地理課》A Brief History of Earth: Four Billion Years in Eight Chapters
書評:〈寫給每個阿宅的地球簡史〉
簡介:
哈佛大學費舍爾自然史學和地球與行星科學研究教授安德魯.諾爾(Andrew H. Knoll)在《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簡要地概述了地球的悠久歷史,把數十億年的時間壓縮成一個可讀且引人入勝的敘述。諾爾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敘述地球的悠久歷史,帶我們穿越地球四十億年,從地球的形成到生命的演化,每一章都充滿了令人驚奇的事實,讓我們也能輕鬆理解地球的演化。儘管只有八個章節,但書中相當全面地涵蓋了從地球形成到現代的所有主要地質和生物事件,即使不是科學背景,這本書的語言都非常易懂。作為一位頂尖的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家,諾爾結合了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知識,在《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地球歷史畫面,不僅僅是石頭和岩石,還有生命的發展。而且書中包含了大量的圖片和插圖,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想像古老的地球。透過地球的悠久歷史,我們可以思考人類在這漫長時光中的位置和影響,以及我們對未來的責任。


x
《利未亞的禮物—生活中的非洲植物誌:給大人的植物學,來自非洲大陸的植物學啟蒙》
書評:〈【【GENE思書軒】台灣西瓜超好吃!其實,西瓜是非洲來的!?〉
簡介:
非洲是人類祖先的原鄉,可是對我們來說,在心理上似乎比其他大陸更遙遠和陌生。讀了胖胖樹這本臺灣熱帶植物五部曲的非洲篇,才豁然開朗地發覺,原來各種各樣源自非洲的花草樹木,早就生活在我們周遭,有些甚至已是我們老祖宗自古就很熟悉的——彷彿它們就原生於歐亞大陸。另外,胖胖樹也在這本好書中,探討了植物學林林總總的實用知識,讓我們一起長出綠手指成為植物達人吧!



《為什麼你看不到黑天鵝?《悖論》作者帶你用科學思考,突破偏見、無知與真偽的迷霧》The Joy of Science
書評:〈【GENE思書軒】偽科學難道不可能變成真科學嗎!?《為什麼你看不到黑天鵝?》〉
簡介:
在這個不學無術的網紅可以為衝高流量,輕易散播另類事實的後真相時代,真正的科學就只能躺在教科書裡,為考試服務後再還給老師嗎?量子物理學家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在這本書中撥亂反正,讓我們見識到科學精神的有效威力。閃開!讓專業的來吧!



《科學的假象:造假、偏見、疏忽與炒作,如何阻礙我們追尋事實》Science Fictions: How Fraud, Bias, Negligence, and Hype Undermine the Search for Truth
書評:〈【GENE思書軒】「科學」沒什麼問題,滿口「科學」的人則否。《科學的假象》〉
簡介:
科學社群奉行的科學方法,讓我們能夠高效率地學習、研究、再現新穎的科學知識。然而,科學廣為流傳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的顯學後,高等院校、科學期刊、產業、政府、科學家等等複雜的利益糾葛不清下,形象崩壞的事件開始在科學界中層出不窮。這些害群之馬,一再背棄社會大眾的信任,也讓偽科學和另類事實等在後真相時代有了肥沃的土壤!這本每一位科學工作者都該一讀的好書來得正是時候!讓我們好好地引以為戒吧!莫忘初衷!



《未來的造物者:從消滅癌症、設計嬰兒到製造猛瑪象肉排,合成生物學將如何改寫我們與全球生物的未來?》The Genesis Machine: Our Quest to Rewrite Life in the Age of Synthetic Biology
書評:〈【GENE思書軒】「科學」沒什麼問題,滿口「科學」的人則否。《科學的假象》〉
簡介:
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是一門跨學科領域,結合了生物學、工程學、資訊科學和生物資訊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和科技,其核心理念是把生命體看作是可以被重新設計和建構的系統,透過合成生物學的方法,可以設計和建構新的生物部件、生物器官(如酶、遺傳路徑和細胞),或重新設計現有的自然生物系統,用於研究生物學系統的原理以及開發新的科技和產品,例如生產生質燃料、合成藥物、潔淨環境中的污染物、製造生物塑料,甚至開發新的治療方法,以解決世界上一些最緊迫的挑戰,例如氣候變遷、疾病和糧食安全。



《丈量人類世: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簡介:
科學,其實源自人文主義,產生了對世界最無與倫比的理解。只是很可惜地,在我們的社會中,科學似乎只是淪為工具,而非世界觀。這本深具科學世界觀的好書,帶領我們探索在這個人類世中,我們該如何上下而求其索。



《琥珀牆裡的蛋(臭鼬和獾的故事2)》Egg Marks the Spot



《投資生技股第一本書:百歲人生的最大商機。從臨床試驗到公司架構、經營者身分、技術輸出可能性,辨識生技潛力股的必備知識》(바이오 머니가 온다)



《研究的起點:從自我出發,寫一個對你(和世界)意義重大的研究計畫》Where Research Begins: Choosing a Research Project That Matters to You (and the World



《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24:萬能醫生手提包》(ドラえもん科学ワールド スペシャル─みんなのための医学入門)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從排行順序迷思,到規避損失心態,透過心理學搞懂你為何這樣想、那樣做!》How Do We Know Ourselves?: Curiosities and Marvels of the Human Mind


延伸閱讀:


The Sky of Gene: 淺談科普書評

MooInk+開箱文

The Sky of Gene: APP時代的讀書術

The Sky of Gene: 2022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21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20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9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8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7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6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5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4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 Sky of Gene: 2012年度十大好書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