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房間裡最明智的人






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大企業也希望能時時做出明智的決策。

不過近來商界令人敬重的大老闆失言,差點把企業多年苦心在年輕社群中經營的形象,一夕之間化為烏有;航空公司把付費的顧客強拖下機造成身心重大創傷,號稱最佳溝通者的CEO還火上燒油地指責顧客,在全球社群媒體炸了鍋;國內頂尖大學陷入論文造假醜聞風暴,至今仍一整個狀況外⋯⋯要能在大企業和頂尖大學當經理人和高層當然不簡單,必須具備多方能力,可是他們卻犯下超低級的錯誤,這說明在事業或學術上絕頂聰明能幹,和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面對社會大眾,可以完全是兩回事。

為了解決氣候變遷、中東的衝突、貧富差距等,兩位令人敬重的社會心理學家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和李.羅斯(Lee Ross)寫了《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康乃爾X史丹佛頂尖心理學家帶你洞悉人性、判辨真偽》(The Wisest One in the Room: How You Can Benefit from Social Psychology’s Most Powerful Insights)。他們在書中指出,智慧和聰明一大關鍵分野在於「智慧」關乎對人性的洞見與掌握,所以智慧和高智商可以完全脫勾。

湯瑪斯‧吉洛維奇長期與行為經濟學鼻祖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以及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研究「熱手效應」、「偏見盲點」、「群聚錯覺」、「自我設限」、「焦點效應」、「錨定效應」、「後悔心理」、「自我中心主義」等認知現象,康納曼的《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就詳談到其中一些觀念(請參見〈快思慢想的世界〉)。

這兩位社會心理學家表示,有知識的人深諳結果與方法,有智慧的人則明辨因果。一個有智慧的人,必然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洞悉錯誤判斷、失敗預測與糟糕決策的前因後果,所以他們必須應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和研究,才能找出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他們倆人加起來的研究資歷超過八十載,畢生所學的洞見和功力都投注在這本《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他們認為有智慧的人不會讓眼前的訊息綁架,也不會被錯覺騙倒。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第一部提出智慧的五大支柱,而第一章就令人意外地指出,要當個有智慧的人,首先就是認清一件事實:「客觀,其實是種幻覺」。即使這是個沒圖沒真相的年代,航警把顧客強行拖出飛機都能被輕易拍成影片上傳社群網站,人們還是會因為先有各種偏見而腦補。為何我們比較容易看見別人而非自己的偏誤?客觀公正到哪去了?我們該如何超脫各自的歧見?他們用了兩人和其他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一一說明。

第二個支柱是善用情境的推力與拉力,例如為何瑞典人同意器捐的比例遠遠高過丹麥人?為何消除障礙比提高動力還要容易達成目標?這在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和哈佛法學家凱斯.桑思坦(Cass R. Sunstein)的好書《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舊譯《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中也很棒的討論(請參見〈決定健康、財富與快樂的推力(Nudge)〉)。

只要出了社會,慢慢就會學會一件事,那就是「巧立名目」的能力十分重要,很多作法能否被接受,不是因其實際內容,而是故事如何被呈現。例如「如果你說一個女大學生,晚上去夜總會陪酒,聽起來就不太好,可如果你說一個夜總會小姐,白天堅持去大學聽課,就滿滿的正能量了。如果你說你是一個學者,開了個公司,會被鄙視,認為你俗,真是斯文敗類。可是如果你說你是一個商人,經商之餘還專研學術,別人會肅然起敬⋯⋯想想現在一些犯罪分子,還在政府各部門堅持為人民服務,真是很勵志!」

所以「遊戲的名稱,意義的創造」是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同一個遊戲被稱作「社群遊戲」或「華爾街遊戲」,就能產生天差地遠的觀感。我們如何跳脫語言的框架,主動找出事物的真實樣貌?

我們的行動往往決定我們的感覺,我們不知不覺使用已發生的行動解讀自己的想法和偏好:買了監看幼兒戶外安全的商品,爸媽反而更提心吊膽;需要動手組裝的商品,銷路勝過不花力氣的商品。為何行動能改變態度,可是反之卻不然?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要我們擺脫成見的限制,作者將它們比喻成是鎖孔、透鏡與濾片。意識形態與先入之見如同透鏡與濾片,讓我們容易看見與理解某些事物,同時也看不見其他事物。例如,如果你相信家庭的支持對孩子十分重要,自然會看到愛的教育培育出許多成功人士,卻看不見這些家庭養出的公主病和溫室草莓,也看不見虎爸虎媽也能教出快樂又頂尖的孩子。另外,他們也指出其他偏誤如何遮蔽視野,扭曲判斷,並拖累決策。

談完人類行為原則的各種現象,《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第二部談智慧的應用在個人和社會面對的重大議題,例如如何追尋快樂、解決棘手衝突、協助弱勢與表現不佳的學生,還有因應氣候變遷的難題。

首先談如何過得快樂,分析快樂的個人和社會有何特徵,提個箇中竅門。同樣的旅遊預算,是該吃住省一點,換取兩週的時間,還是只待一週,但住好一點、玩更貴的行程?心理學建議,選擇值得回味的短天數旅行,因為把愉快假期的時間延長一倍,對提升快樂幾乎毫無效用。因為回憶將伴隨我們一生,所以購買體驗絕對比購買物質還划算。另外,在非常難受的療程後多加一段短的普通難受的,也有助提升品質。

接著《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關注阻礙快樂與福祉的禍首,談為何人們不能好好溝通?從古至今,個人、團體與社會的衝突分歧無可避免,作者們認為再棘手的僵局也都有出路,只要詳加檢視不同團體之間有何心理障礙,導致難以達成雙贏的協議。

美國因貧富差距和族裔問題,教育面臨許多困境,教育可以怎麼改革?刻板印象與相關期望會否讓弱勢族群無法藉由教育翻身?如何破除低階的社會政經地位所造成的惡性循環?《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提出兩類成功的教育案例證明巧妙運用心理學,從此進入良性循環,讓師生共創亮眼的成果,例如光靠口頭鼓勵就能提升弱勢族群學生的學業表現,也能拉高女生的理工科目成績。

米帝轟完敍利亞又轟了阿富汗,接著可能要滅了北朝鮮。全球有達成共識的一天嗎?除了戰爭、恐怖攻擊,全球所有人類還面臨一個最大的危機:極端氣候的威脅。他們從心理層面探討為何大家都願意當好公民,卻難拿出所需的資源和決心。《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主張,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從生活細節著手,透過行為與想法的改變,達到最終目標。他們最後用偉大的政治家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的智慧來說明他們心目中真正的智慧。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對領導人和公民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不過我認為書中提到的「智慧」(wisdom)似乎和大家的認知不太一樣,如果讓我取中文書名,我不會把「wisest」翻成「最有智慧」而是「最明智」,因為所謂「智慧」,我們應該想像到的除了處世之道,也包括對後世深遠的影響力,例如許多歷史中的聖哲,不僅是把事情辦好而已。不過如果要在本世紀做個超明智的文明人,這本《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確實提出許多明智的方案,值得我們明智地參考。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謝謝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遲到了







美國總統大選去年11月8日落幕,老實說我還真以為各主流媒體顯示結果的網站統統壞掉了──可是川普上任當然是事實,除非你相信他主張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的確存在,那才不必把他當美國總統。

我們姑且承認川普真的是美國總統吧,這本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原文版在去年11月22日出版還是太太太諷刺了吧!川普當選這另類事實應該重重地把佛里曼這位近十幾年來推介全球化最有力的人士,打臉打腫到他媽都認不出來了吧。

雖然川普實際上輸了希拉蕊近三百萬張普選票,儘管民主黨推出老謀深算的她根本就是個可恥的錯誤,但是基於美國特殊選舉人票的事實/另類事實,他還是當選了美國總統。這很難說美國民眾真的對全球化反感,不過要不是有夠多的美國民眾深受全球化之害而丟失工作,也不至於寧可選出瘋狂的政治素人收割稻尾,得到一個說謊爆粗口開黃腔,燒煤炭忍受霧霾,還有開倒車坐視空氣和水源的汙染也要教訓全球化的即得利益者總統。

《謝謝你遲到了》探討的三大議題,是主導未來數十年的重大趨勢,也就是最大的3M力量──「市場」(Market,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變)、「大自然」(Mother nature,氣候變遷),以及「摩爾定律」(Moore’s Law,電晶體的效能每兩年就會倍增)。在反全球化、反環保、反移民的政策下,美國的主導權勢必或多或少有所打折,不過《謝謝你遲到了》仍不失為很值得參考的書,儘管佛里曼的一些認知和期望是過度天真的,但是世界的發展局勢,已經不再是總統是誰就夠逆轉和剎車的。




無論是誰上任,很肯定的是,美國夢正在崩壞。過去這個充滿樂觀主義的移民社會,大家都相信只要肯拚肯努力,無論出身有多卑微都能出人頭地,可是現在的事實是,你出身的家庭比你後天的努力更可能決定你從小交的朋友身分以及對許多事物的認知,誠心相信努力肯拚搏就能光宗耀祖,幾乎成了另類事實。作為世界第一強權,美國有近一億人僅能溫飽,有近五千萬人過的生活和落後國家沒有差別。

另外,美國深陷伊拉克戰爭,十幾年來燒掉了近一兆美元的天文數字,換來的卻是近百萬人的死傷和ISIS及恐怖主義,即使川普政府想要蠻橫地不顧國際法把伊拉克所有油田佔為己有,能否在不增加軍事開支和激發恐怖攻擊的情況下有賺頭,都還是未知數;小布希政府不僅讓美國深陷戰爭泥沼,放任金融機構胡搞瞎搞也捅出了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讓人懷疑放任式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也讓人見識到華爾街菁英在道德上的墮落。

雖然佛里曼最富名氣的是《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和《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這些談論全球化和氣候變遷的全球暢銷書(請參見〈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上)〉、〈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中)〉〈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下)〉),可是他很明顯是個大美國主義者,這些書中都是以美國利益為出發,和川普口號的差異是在實際做法。他對美國國勢走下坡也深感焦慮,所以寫了《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That Used To Be Us: How America Fell Behind In The World It Invented And How We Can Come Back)。

當今的國際貿易網絡基本上就是美國在二戰後趁歐洲和日本被打爛了當老大而建立的,經歷了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的解體,中國和越南擁抱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除了北朝鮮仍愚蠢地閉關鎖國而貧困潦倒、只能三不五時耍流氓之外,全世界幾乎都臣服於美國打造出來的國際政治及貿易網絡,除了中國要哄騙國民偶爾嗆聲,沒有國家敢與美國為敵。現在到美國隨便在大街小巷捉美國人來問:美國是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他們肯定給白眼,因為這對他們顯而易見的事實算哪門子問題;那麼,美國人的焦慮究竟從何而來?

英國脫歐時也一樣,我所有在英國唸過大學的朋友全都崩潰。其實英國也好、美國也好,已經有一大群人感受到工作被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搶走,可是太辛苦的工作又不想幹;許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已無法追趕,中產階級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還要眼睜睜看著華爾街為主的銀行家只要利用數學作手腳,就能憑空變造出鉅額的財富。(專業人士別高興,未來人工智慧還很可能搶走律師、會計師、醫師等高薪工作的機會呢。)




在這種舉國焦慮的氣氛下,佛里曼仍不改對全球化的樂觀,在這本他認為可能是有生最後一本著作中,用親身經驗討論他冒死當記者這幾十年的變化。他提出所謂的「超新星」,讓我們了解電腦、感測器、軟體和平台等如何交互連結、日益演進,導致現在人人手上都有一部微電腦,可用低成本參與全球流動,並從雲端汲取力量。現在,無論個人、機器、企業或國家,都獲得前所未有的能力。他相信科技會創造出更多職缺而非毀滅,例如過去ATM讓銀行設立更多分行聘僱更多行員。

他也介紹了包含Facebook的友誼流、Airbnb的租房流、Amazon和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流、PayPal的支付流、教育流、資訊流、影音串流、工具流等,主張這些流動可移轉知識、能力與財富,讓已開發/開發中國家人民受益,也讓窮人中最窮的人受益。不過我真不知在數位落差的存在下,他憑什麼能夠這麼樂觀。

面對人類科技快速的成長,環境問題卻日益惡化,尤其是川普政府大砍科研經費、限制科學知識的分享、解除開發的限制以及大幅的法規鬆綁。美國人不需要佛里曼指出氣候變遷、人口成長,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等等問題,因為川普和共和黨只要不承認問題的存在,就沒有必要再做任何的事情了,真是好棒棒。

美國對環境和醫藥食品的規範,一般是比歐盟和日本寛鬆的,因為英美的文化是先放行等出了問題再來尋找解決方案,而非先防堵等確定安全再放寬,所以多數法規都累積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和智慧,一旦全部解除將帶來災難性後果。所以幾乎可以確定,未來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升高的海平面、沙漠化的土地、極端的氣候將只會愈演愈劇,我們沒有樂觀的權力。不過沒關係,人類自取滅亡後,地球就有救了。除非大家都相信:解鈴還須繫鈴人,環境的問題只有投入更多的科研才能解決。

最後幾章,佛里曼帶我們回到他的家鄉明尼蘇達州,訴說他的成長故事,希望美國讀者了解,在不斷變化的加速時代中,想要繁榮興盛也必須仰賴一些基本價值,例如開放、信任、合作、建立連結等。可是在仇恨言論和犯罪不斷增加、社會因意識形態對立而撕裂、兩黨惡鬥政客自肥等等情況下,美國人其實愈來愈難聽到另一邊同胞真正的需求,就像所有政客都無法理解和在乎低層人民的不爽。雖然多次談到川普,但是其實他已經無關緊要,因為在兩黨惡鬥除了搞破壞,幾乎一事無成,至少我這幾個月觀察的心得如此。所以基本上,後頭那幾章是寫爽的,對美國人也好,非美國人也好,讀不讀都沒差。

雖然美國人因為焦慮所以選了川普,而川普反全球化要把工作搬回美國,可是問題不是出在全球化本身,而是過程中好處全都落到即得利益者和巨富身上,中產階級和低層人民反而受害。川普政府裡的高官全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除了更加剝削大自然,還能期待他們做出什麼改變?美國要如何自救,我壓根兒不知道,如果我知道,要嘛選我當美國總統,要不然哈佛大學乾脆高薪挖我去當講座教授。

《謝謝你遲到了》中,佛里曼畫了很多漂亮的大餅,當部科普書來讀很能吸引新知識、新趨勢,不過當成藥方就傻了。或許是這時代的一種悲哀,知識份子即使看透了很多事物背後的本質,也難以引領世界改變。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加速時代,如果高官和即得利益者還官大學問大、倚老賣老地依過去經驗來製定和左右政策,只會讓共同體這條船沉得更快。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安靜,從小就是力量








雖然我由衷地一再強調,但真的沒有朋友相信我是個內向害羞的人。

其實我一直隱藏自己的社交焦慮,談笑風生的同時,心裡卻在皮皮剉,這種矛盾讓我有時候會開始考慮要不要去看心理醫生。一直到讀了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我才突然撥雲見日、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並不孤獨。

《安靜,就是力量》是我這十年讀過最重要的好書之一,可謂毀三觀、開腦洞,也讓我更從容安身立命。這書魔力真有這麼大?記得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年齡增長和出國升學,面對的陌生環境和複雜人事物愈來愈多,心靈感受到的衝擊也越來越強。尤其是想當初出國升學時,在國外只能靠朋友和學長姐,在我們亞洲這個團體主義的社會,迎合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要做自己?還是要配合演出?搞得我好亂啊。

讀了《安靜,就是力量》才知道許多問題不算是自己的錯,也都是能夠解決的(請參見〈Be Quiet!安靜,就是力量!〉)。

相信《安靜,就是力量》對大多數和我一樣、原本內向害羞的成年讀者來說很有啟發性,可是我想有更多讀者面對困擾和迷惑的重點時刻,應該是在成長時期吧,於是蘇珊.坎恩再接再厲,為青少年讀者再寫了本《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Quiet Power: The Secret Strengths of Introverts),基本上是《安靜,就是力量》的改編版。

蘇珊.坎恩在《安靜,就是力量》裡提到,美國是個非常外向的社會,所以內向者常處於劣勢,我在美國唸書時就強烈地感受到,他們認為理想的學生是外向的,即使我唸博士班時的美國同學大多內向,可是只要課堂上不帶著自信、主動發言,人家就是會以為你是白癡,所以有時候酒是討論課必備良藥──我是認真的。有次上台報告,居然有同學真的帶酒來班上倒給所有師生,那是我最不怯場的一次。不過那是我的研究所時代,未成年讀者請勿飲酒。

內向、外向本有一定的遺傳基礎,美國是個移民的冒險天堂,許多移民是外向者。美國以外的社會,尤其是台灣社會,本來就比較內向,而且師長一向認為理想的學生是內向的。台灣過去的應試教育,對內向者大為有利,許多內向的學生一直到大學研究所畢業都可以生活在舒適圈中。我過去還有同事內向到要用通訊軟體才能暢所欲言,見面時幾乎沒能說上幾句話,像「靠北工程師」臉書粉絲頁就有大量內向害羞的阿宅工程師鬧出的笑話。

可是外在環境一再變遷,無論你我樂意與否。大學已經不像過去主要視聯考分數入學,多元入學管道是對人才多元能力需求的必然產物,因為單靠選擇題已無法再準確選出社會所需人才。因此,在五育並重的教育下,內向害羞善於考試的學生也漸漸不像過去那樣,宅在圖書館和書房唸書就能稱霸學林了。另外,出社會後面臨的職場環境也好,成家立業的目標也好,也都要和許多人進行協作,遲早要脫離舒適圈。無論是有多內向害羞,也要面對各種教育、職場和家庭的社交要求。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裡美國學生面對的各種狀況,也是台灣學生現在和未來面對的。《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提出大量真實案例,說明內向害羞並不是自己的問題,是許許多多人都共同面對的問題。因為內向者一向不善表達,常常把問題往肚子裏吞,我們的教育也長期忽略溝通表達的重要。

其實,只要清楚知道自己遇上社交時的各種恐懼和焦慮是完完全全正常的,問題就解決了大半。我現在大部分的同事和學生都是內向者。當學生畏懼上台報告時,只要跟他們說那樣很正常,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還讓問題惡化,我們需要做的不外是「面對宅、接受宅、處理宅、放下宅」,我和許多教學傑出的老師也面對過同樣的問題──這麼說,大多能消除他們大半的緊張。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分成四個部分探討內向者的學校生活、課外活動、興趣嗜好和家庭生活,瞭解適合內向害羞者的這些生活,也是父母和師長的工作之一吧。《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給了許多建議,讓讀者知道內向者在課堂參加小組討論會有什麼困擾,還有交朋友、參加趴踢以及運動訓練時,別人為什麼能夠從容不迫。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並不是《心靈雞湯》一類的書,很重要的是蘇珊.坎恩引用大量心理學研究來說服讀者,內向者其實在社會上真的很重要,例如內向者具有善於傾聽和同情的能力,雖然不如外向者那麼能出鋒頭。青春期是人類要社會化的探索期,我們可能都忘了少年輕狂時期對各種事物的質疑了,而對敏感的內向者而言,那段時間更是個充滿困難的人生經歷,因為與其和他人協作活動,內向者更樂於獨自完成工作和休閒。

無論任何人在青澀歲月付出的汗水和淚水,理應都能化為成長的助力,再內向害羞也一樣,況且內向者的內心可能具備更強大的力量,只是我們需要更多安靜的獨處時間。了解內向者有什麼樣的特質和需求,家長及老師才能協助內向的青少年在面對人生成長時,減少焦慮、困惑和痛苦。

想化自己、家人或學生的內向害羞為力量嗎?來讀讀《安靜,就是力量》和《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肯定會很有啟發和收獲的。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世界歷史中的帝國與料理






最近吃過了什麼料理嗎?如果無法出國旅遊,還是能從異國料理中體驗一些異國風情,甚至愛上了某國的料理,就更有動力去該國旅行吧?

即使不是吃貨,也不時能嘗到各國的料理,我們嗜吃並不僅是為了裹腹而已,甚至可以說是「You are what you eat」。我們選擇吃什麼或不吃什麼,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有些民族甚至要餓死了,都還是不吃他們文化或宗教中的禁忌。可是究竟我們的祖宗選擇了不吃什麼、要吃什麼、什麼時候和怎麼樣吃它們呢?

之前介紹過的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在《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也一再探討烹飪如何曾經帶領人類探索大自然與文明的邊界,為人類溝通往來,將自然物質轉化為滋養,為人類文明提供根基(請參見〈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教授的麥可.波倫,四處奔走,走訪美國各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廚房,在《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娓娓邊來,他如何實際體會烹飪在現代社會帶給人們的意義(請參見〈烹的意義〉);英國飲食作家碧‧威爾森(Bee Wilson)在《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就是要來談,人是如何和食物建立關係的(請參見〈第一口餵養的食物如何改變人〉)。

《烹》《食物如何改變人》主要是探討現今個人如何和食物建立關係,可是人類千百年來,烹飪方法、飲食哲學、品味口味、用餐禮儀等等,也歷經了不少變化,加上飲食還涉及文化、政治、宗教、國族、社會、地域、倫理的認同,形塑出現今多元的料理。

《帝國與料理》Cuisine and Empire: Cooking in World History)這本書,以一個宏觀的歷史角度,來審視料理究竟如何演化而來?作者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從更大範圍的帝國統治的區域來談人帝的料理史,提出人們的口味,如何隨著帝國的擴張而傳播,是本很能夠讓吃成為更美妙樂趣的好書。

勞丹在夏威夷大學進行一項研究計劃時,認識到移民對當地飲食文化的影響,於是認真探討飲食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夏威夷原本是一個只有「幾種不會飛的鳥、一種蕨類、海草、魚,以及兩種莓果之外,幾乎沒什麼東西可吃」的無人島。自從加入了三波移民--玻里尼西亞人的(芋頭、雞、狗、豬等)、十九世紀初的不列顛裔美國人(牛肉與小麥)及十九世紀末以後的東亞人(米食、火爐與炒鍋)等進入後,夏威夷變成一個多元飲食的樂園。於是她對人類的飲食史作了更詳盡的研究,寫了這本《帝國與料理》,用一個特別的視角探討食物如何改變人。

人類最早是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我們的老祖宗學會用火後,就進化到熟食為主,於是就能料理食物,自從進入農耕時代後,要學會處理大量的穀類食物,我們也學會了用發酵、浸泡、過濾與切磨來轉化食物。自西元前兩萬年即開始發展,並自西元前三千年逐漸形塑出一套古代「料理哲學」,包括獻祭協議,神給人穀物、教人煮食,人則須祭獻給神;澱粉類食物支撐了城邦和國家的生活,也因長期的生產不均而發展出階級社會而有了階級原則,於是階級差異是由料理所決定,不同階級得配上不同的菜餚。此「料理哲學」也影響了後續各種菜系的形成。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經典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中指出,一個文明先進與否的關鍵,是農業發展的狀況。而農業發展的關鍵,就是取決於可馴化和能給人類食用和作勞力的動植物種類的多少。我們人類的糧食作物就那幾種,《帝國與料理》指出,數個歐亞帝國的飲食基礎為大小麥。

《帝國與料理》介紹了,從美索不達米亞料理到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料理,主食有大麥、肉類、乳酪和雞蛋;回應阿契美尼德料理的希臘料理;從馬其頓、希臘與阿契美尼德料理到希臘化料理;從阿契美尼德料理到食材多元的印度孔雀料理;取代君主國高級料理的羅馬共和料理,簡單不奢華;由共和而帝國:受希臘化影響的羅馬料理,講究餐具和專業廚師烹飪;從小米料理到漢帝國料理,以大小麥製成餅食用;中美洲的玉米料理,像是今日的墨西哥薄餅。

南亞與東亞的佛教料理,遵循佛陀的法教,把避免肉食與酒精的做法賦予道德價值,並擁抱那些人們相信能幫助冥想與精神成長的食物。而強大的孔雀帝國接受了一套改良過的佛教風格料理,以米、大小麥、豆類、酥油、蛋、 魚、芝麻、糖為主食,遊方僧再將之傳到了南亞、東南亞、中國、朝鮮與日本。佛教化的中國菜,有茶與豆腐類。

中亞與西亞的伊斯蘭料理,認為飲食是一大樂事,是天堂生活的預想,以無酵小麥麵包、香辛料肉類菜餚、酥皮與糕餅為基礎,禁止食用豬肉與動物的血,屠宰方式必須依照可蘭經宰殺。在影響最廣時,可以從西班牙一路延伸到東南亞,從中國邊疆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南緣。

歐洲與美洲的基督教料理,強調麵包與酒組成的聖餐(麵包象徵耶穌身體,酒象徵耶穌血液,以及五餅二魚的故事),以及交替的宴飲和齋戒期,偏好發酵的小麥麵包、肉與酒,之後跟著十六世紀的伊比利諸帝國料理移轉到美洲的過程,以及跟著非洲、亞洲各地的貿易據點而大肆擴張。到了十七世紀, 佛教料理、伊斯蘭料理與基督教料理已成為當時世界飲食的三大主流。

歐洲歷經不少政治與宗教運動洗禮,為了呼應更具包容性的政治理論,如共和主義、自由民主與社會主義,貴族宴會與高階飲食逐漸沒落,近代料理逐漸放棄了階級原則,並採納了近代科學中不斷演進的營養理論,宗教或族群飲食守則變成了個人選擇,不再是國家的強制規定。

近代料理,以麵粉與牛肉為基礎。由於盎格魯人口有了爆炸性的成長,加上不列顛帝國與美國的領土快速擴張,中階料理成為十九世紀拓展最快的料理,以小麥麵包與牛肉食品為主,用工業化方式大量生產。帝國主義瓦解後,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興起,產生現代國家料理。

嚴格來說,《帝國與料理》其實算是本學術著作,可是因為勞丹的文筆實在太好,讀起來不僅不難澀乏味,甚至還非許多歷史普及書籍還有趣味,如果說異國料理能讓你彷彿置身國外,那這本書還能讓你穿越時空體料理的精神,讓吃的樂趣升級昇華!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存在主義咖啡館的杏子雞尾酒








廿年前,來台灣唸大學時,台灣才剛結束戒嚴十年,過去很多不能談的,全都湧現在媒體和書市上,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想要談什麼主義都行。

記得當時台灣已民主化了,大家都覺得台灣太泛政治化了,年輕人似乎都認為民主是理所當然,沒有必要再更關心政治,可是在大學裡頭,還是有很多朋友想要尋找人生的意義,記得當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非常暢銷,很多朋友都讀過討論過。

我相信人生的本質是苦的,也很想知道活著的意義,有時候經歷人事物的打擊,也痛苦得想去死一死。還有上了彭明輝老師的通識課,讀了一些存在主義的作品,如卡繆的《異鄉人》(L'Étranger)、《鼠疫》(La Peste)、《薛西弗斯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和《墮落》(La Chute)。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現在如果生活不滿意,可以去小確幸一下。如果有人很憂鬱,會勸導去心理咨商,可能更少人會用文學來尋求慰藉了吧?

我並不是個文青,大學時期除了在圖書館書讀累了,會去雜誌區看看《當代》,還有為了交通識課的作業,讀了幾部文學小說,近年喜歡看戲劇表演,就是一個理性的科學人。文青,有時候,甚至是貶義詞,代表著天真、不理性、不食人間煙火的中二病吧。

現在可能是個消費主義當道的時代,其他主義似乎都沒落了,存在主義也不例外。都已經好久沒再聽到這詞了,尤其是出社會以後。「意義是三小,令北只聽過義氣」,別說存在主義,連人生的意義都很少聽到了。

看到這本《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還是讓我回想起一起大學時年少輕狂的時光。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主角是沙特(Jean-Paul Sartre)和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巴黎咖啡館喝著杏子雞尾酒,加上德國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雅斯培(Karl Jaspers),還有法國的卡繆(Albert Camus)、阿宏(Raymond Aron)和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等才華橫溢的哲學家。存在主義是在胡塞爾現象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有不同特點。

這些存在主義大師的哲學作品,和英美的分析哲學流派大相逕庭,與其說是學術專書,還不如說是文學作品。存在主義思潮影響了歐美好幾代人,如英國的「憤青世代」、美國「垮掉的一代 」,以及法國電影的「新浪潮」。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沒有太艱澀的哲學概念,簡單來說,是談論這些哲學家的故事,更多的是人性。這些大師們的人生選擇也如一部部藝術電影,更甭提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德國的海德格、胡塞爾和雅斯培,法國的沙特、波娃、卡繆、阿宏和梅洛龐蒂,都各自上演了如同八點檔的大戲。他們其中一些不僅是紙上談兵,也捲入了政治的浪潮當中,六八學運、反殖民、女權運動等等,都有他們推波助瀾的身影。

或許,我們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曾是個存在主義者。讀了《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現象學也好,存在主義也好,仍是那麼的抽象,可是我們的人生,究竟是輕還是重?我們是什麼?我們該做什麼?這些問題或許需要一些杏子雞尾酒才能回答。

閱讀全文...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接納異數和多元的自閉群像






每年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目的以提醒全世界提高對自閉症的認識程度,更加關注自閉症患者。

今年我在臉書上分享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時,幾位朋友不約而同地分享了這部感人的馬來西亞微電影:




柯P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是眾所皆知的,雖然不少朋友懷疑那是他掩飾白目的力量的籍口。柯P到底有沒有亞斯伯格症,我不是專家不清楚,不過有些朋友的小孩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候群,我剛聽到這個名詞,好奇問了一下那有啥症狀,聽完朋友的描述,我很自豪地說,我小時候符合的症狀比他們小孩還多,我贏了!

長大後愈來愈適應社會生活,但我仍不敢說是個社交正常的人,因為我還蠻愛深居簡出的,而且格性內向害羞。有些時候,有朋友被那些有亞斯伯格性格的人氣得半死,我心中暗笑,我完全可以理解那些阿宅為何會那樣做、那樣想,而且也認同死阿宅們,可是我一次也不敢坦承,因為我知道只要一說出口,我就沒有朋友了。我渴望想要當一個正常人,因為這就已經很費力了。

想要深入瞭解自閉症,《自閉群像: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 走到接納多元》NeuroTribes: The Legacy of Autism and the Future of Neurodiversity)絕對是本必讀好書,單單在書店拿這本書把得獎名單唸一遍,旁人就不會懷疑你沒有亞斯伯格症了:

  ★2015年山繆・強森獎
  ★2016年醫學記者協會年度圖書
  ★2016年加州圖書獎銀牌
  ★2016年艾瑞克森學院心理健康媒體人卓越貢獻獎
  ★2016年美好人生圖書獎
  ★2015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2015年《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2015年《衛報》年度好書
  ★2015年《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2015年《富比士雜誌》年度好書
  ★2015年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年度好書
  ★2015年《獨立報》年度好書
  ★2015年《科技菁英》年度好書
  ★2015年《環球郵報》年度好書
  ★2015年《波士頓環球報》年度好書
  ★2015年《Gizmodo》年度好書
  ★2015年《國際商業時報》年度好書
  ★2015年《舊金山紀事報》年度好書
  ★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年度好書
  ★2015年《大誌》年度好書
  ★2015年《標準晚報》年度好書


可是《自閉群像》上下冊的厚度,著實還是一度讓我打退堂鼓。之前有讀到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這也是上下兩大冊厚厚、得獎無數的好書,談了十種異常孩子,自閉症就是其中一章在談的,所以我還天真地想說想要瞭解自閉症,或許讀了《背離親緣》就可以了吧(請參見〈那些背離親緣而與眾不同的孩子〉)。

後來在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當天,還是忍不住好奇之下,拆掉塑膠封膜,拿出來讀一讀,結果一讀之下才發現,《自閉群像》真的是本難得的好書,也是和《背離親緣》不大一樣的書。後者是訪談自閉症小孩父母而寫出來的,談的是他們的酸甜苦辣,而《自閉群像》卻是談的卻是峰迴路轉的自閉症科學史,令人欲罷不能。

《自閉群像》耙梳里歐・肯納(Leo Kanner,1894–1981)和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1906-1980)發現自閉症的歷程,解釋他們的見解為何一人被埋沒數十年、另一人主導那麼久。另一個主軸是以科學發展史上幾個重要轉捩點的主導人物,揭露自閉者的「非典型智能」對人類社會做出多大貢獻。重要的是,《自閉群像》主張像自閉症等,都只是人類神經多樣性的一種。我們衡量生態系的健康用的是生物多樣性,我們人類社會也需要多樣性,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自閉群像》的楔子裡,提到作者史提夫・希伯曼(Steve Silberman)約訪知名程式設計師賴瑞・沃爾(Larry Wall),以及頂尖的女科技人茱蒂・艾斯崔恩(Judy Estrin)時,感覺到自閉症在矽谷似乎特別盛行,簡直就是阿宅症候群。著手調查後,他發現,自閉症「流行起來」是舉世皆然,只是原因不是盛傳的疫苗,而是診斷標準改變,過去被視為自閉症發現者的肯納所定的標準,已被徹頭徹尾推翻。於是他好奇,以往的標準出了什麼問題?此前幾十年,肯納的標準又造成什麼影響?

肯納的標準是:一、自閉症極為罕見,一萬人中僅個位數;二、唯有孩童會有此症,青少年或成人若表現出相似症狀者都不算;三、自閉症雖與先天器質性因素相關,但強勢嚴厲的父母是將孩子逼得發病的原因之一。

《自閉群像》第一章,有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告訴我們,十八世紀末,英國倫敦南部克拉朋園(Clapham common)一帶的民眾盛傳,住園裡的卡文迪希(Henry Cavendish,1731-1810)是巫師:他個性孤僻,習性奇特,而且宅內總有詭異如迷的玩意兒。




實際上卡文迪希是個不世出的偉大科學家,他測量地球密度的實驗,公認是現代物理學的起點;若不是他無心追求學術地位,如今的歐姆定律、庫侖定律也會以他為名,現代化學之父更輪不到別人。以他命名的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是近代科學史上第一個社會化和專業化的科學實驗室,也是DNA雙股螺旋誔生的聖地。




要不是卡文迪許幸運地誕生於上流家庭,他很可能被送進瘋人院終老,日日忍受冷水療法。卡文迪許等曠世奇才都是大怪人,滿受旁人異常眼光,可是若非他們的存在,我們人類的文明要倒退多少?我們又給予他們多少尊重?

亞斯伯格任職維也納大學兒童醫院時,和同事評估了兩百多名自閉型孩童,並且發現很多青少年和成年人也有這些特質,他探討對後者最合適的教學方式。亞斯伯格很不幸地生活在納粹時代的奧地利,亞斯伯格提交博士論文時,他的頂頭上司已經盡是納粹信徒,個個堅信可以用人為手段讓人類臻於完美。亞斯伯格料到這些孩子有生命危險,因此論文刻意僅選四個表現突出的案例,希望以此暗渡陳倉,給納粹高官留個好印象。結果,他的苦心日後被誤讀了好幾十年,很多醫師和史學家因而以為他的重點是「高功能者」。

《自閉群像》的另一個主角,精神科醫師里歐・肯納能流暢讀寫十種語言,德文更是從小說到大,對當時兒童精神醫學領域的論文也都瞭若指掌,但是他始終對亞斯伯格的貢獻隻字未提。肯納在看過八個符合某些模式的孩子之後,在新創的期刊上向世界宣布他的新發現,因而揚名立萬。肯納已是美國最權威的小兒科醫師,無論在人際或專業領域,都有推廣自身見解的優勢,即使已有另一人發表了較寬闊的維也納派自閉症觀點,卻名不見經傳。

因為情況最嚴重、家境最好的孩子才進得了肯納的診間,因此他長期認定自閉症相當罕見,這導致往後四十年的研究畫地自限。此外由於他同事多半認同教養不當理論,肯納從善如流地痛批病童家長是冷血的完美主義者,把自己的情緒傷痛,冷酷無情地發洩在子女身上,才會弄得他們患有自閉症,戲謔她們是「冰箱母親」(refrigerator mother)。這種看法對自閉症療育方向影響深遠,醫師們為了病童好,發展出媒體謔稱為「父母切除術」的療育方式。

《自閉群像》指出,肯納的病童家長大多學富五車,亞斯伯格的病童亦往往出身書香門第,家中長輩的豐功偉業不少,後者認為這顯示天才與失能如何緊密交織,以及這類人格類型的社會價值。事實上,許多高科技奇才具泛自閉症障礙,像是:科幻小說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1884-1967),「發明二十世紀」的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人工智慧之父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1927-2011),以及發明第一部手提電腦並啟發賈伯斯的李・費爾森斯坦(Lee Felsenstein)等。以上是最幸運的例子,因為在成人亦可診斷為自閉症之前,自閉症患者往往難以獲得大眾理解,專業人士也愛莫能助,他們遭到退學、失去工作、一再進出精神病機構,費勁求生。

《自閉群像》裡的一位英雄--心理學家伯納・林姆蘭(Bernard Rimland,1928–2006)由於有個自閉症兒子,因而栽入這方面研究,他太太葛蘿莉亞.艾爾夫(Gloria Alf)見他文章越寫越長,勸他乾脆把論文擴寫成書。林姆蘭在1964年出版的書《幼兒自閉症》(Infantile Autism)邀得肯納作序,雖然肯納對這自學成材的後輩語多保留,但在自閉症研究混戰幾十年後,這本書總算撥亂反正,極具說服力地證明自閉症是先天認知障礙,並非幼年心理創傷引發的精神失常,也否定了將自閉兒送進機構「對他們更好」的論調。此外他讓這本書成為互動橋梁,向讀者廣收資料,藉著與自閉兒家長建立直接聯繫,廣泛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漸漸撼動主流精神醫學界的權威。




林姆蘭並不孤獨,英國精神科醫師約翰及羅娜・維恩(Lorna Wing,1928–2014)夫婦有個自閉症女兒,因此很清楚自閉兒家庭會遇上哪些難處。他們四處奔走,為這類家庭爭取協助和權益,但發現幾乎得不到支援。由於社會普遍認為精神病童無法教育,自閉兒除了進重度低能兒訓練中心這類安置機構度完餘生,似乎沒有別的路。




維恩夫婦持續教育女兒蘇西,並進而關心自閉症成人的照顧與支持問題,從而設立歐洲第一所自閉症成人公寓。當時咸信自閉症盛行率不到萬分之五,但羅娜與自閉兒家長交流十年,早就懷疑肯納診斷標準有問題,她主掌的醫學研究委員會使命是為政府資源分配提出建言,因此自閉症界定過嚴不只是學理問題,更是實務問題。羅娜・維恩也著書宣揚亞斯伯格的發現,也首次用了亞斯伯格症候群這名詞。

羅娜・維恩和同事實地調查時發現自閉症不罕見,於是促成DSM修訂,除了刪除「幼兒自閉症」的幼兒一詞,為了讓更多人獲得服務,第四版DSM亦增列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放寬加上某處將「及」錯植為「或」等諸多因素,經診斷有自閉症的人驟增,不知內情的人以為自閉症流行起來,做出各種揣測。

一位英國胃腸科醫生安德魯.威克菲德(Andrew Wakefield)唯恐天下不亂地昭告天下,暗示MMR疫苗會導致自閉症,雖然他在學術期刊上寫得較為保留,但在媒體前推波助瀾。這起疫苗爭議至今誤導著許多人,至到最近在台灣仍有不少有心人士大力發送長輩圖阻撓疫苗的推廣,禍害人間!

《自閉群像》提到,巴利・摩亞(Barry Morrow)寫《雨人》(Rain Man)劇本初稿時聽都沒聽過自閉症,讓雷蒙這個角色由「智障」精準化為「自閉症」的關鍵人物,是對這齣戲念念不忘的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他成了《雨人》最執著強悍的守護者,領它度過許多足以讓電影胎死腹中的湍流。




《雨人》上映後,世人總算「看得見」自閉症成人。爾後女學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現身說法揭開自閉症生活的面紗,提供的訊息詳實豐富,遠超過幾十年來的臨床觀察和推測。她曾警告,根除自閉症基因可能嚴重傷害人類文化發展,因為帶動世界革新的有不少人是自閉者。以今日的理解來看,卡文迪希等諸多對人類知識有重大貢獻的奇才都屬自閉一族。




暢銷書作家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2015)以葛蘭汀為本寫的《火星上的人類學家》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進一步讓世人看到這類人複雜的內在生活,漸漸形成一個新概念:神經多樣性。推廣者努力的目標,是讓生理和認知狀態異於常人的人,不再遭社會有系統地貶抑、排擠、妖魔化。

科學界迄今仍未充分瞭解自閉症是怎麼回事。然而,過去諸如「同性戀」、「閱讀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被視作病症,可是神經多樣性運動卻要我們合情合理地瞭解,這些都只是殊異的人類作業系統,我們如果能提供彈性或支持,讓人人適性發揮,這個社會肯定會更有豐沛的活力和創造力。

《自閉群像》雖然不薄,可是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自閉群像》在創新的學術價值下,還具有高度的可讀性!作者的文筆還不是普通的好,每一章都有令人拍案吃絕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緊湊精彩,而且也具有啟發性!天生我才必有用,尊重差異是我們這個時代在文明社會裡的必修課!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