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心態致勝的成功心理學






有誰不想功成名就?

即使是魯蛇也想有意氣風發的一天,否則他們怎麼可能在乎誰是魯蛇、誰是溫拿?

所以市面上有多到像垃圾、品質更像垃圾的成功學書籍,可能有部分作者因此騙到錢,而魯蛇們只能在舒適圈中繼續安慰自己。所以,當我讀到《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時,因為書中畫的大餅實在太美好,讓我不禁先懷疑這是不是前述那種垃圾──但事實上,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座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這本書是她幾十年的學術研究菁華,絕非豪無科學根據的成功學書籍。




《心態致勝》指出,當專注於「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時,我們會轉而擁抱原本感到威脅的東西:挑戰、批評和挫折等等。當我們能夠擁抱這些艱難的東西時,才能充分發現和發揮自己的潛能,而非依靠運氣或天賦,更能專注培養技能和能力,並從努力中學習。與之相反的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誤信成功在於天賦得要優於一般人,相信能力天生注定,無法後天培養,只能聽天由命,以成敗論英雄,不夠聰明就無法成功。

《心態致勝》告這我們,人並不總是處於定型心態,這是可以改變的。杜維克等人的許多研究發現,只要告訴受試者,他們能夠學到一種能力,再給他們一個機會,就能夠把人訓練成擁有成長心態的思考者。

成長心態能幹嘛呢?能讓我們愛上正在做的事情。定型心態讓人關注分數,但是成長心態讓我們喜歡過程和成長,並在面對困難時仍繼續喜愛。帶有成長心態的運動員、CEO、音樂家或科學家,都喜歡他們在做的事,而許多抱著定型心態的人們則否。許多帶有成長心態的人甚至沒有打算出人頭地,他們是因為熱愛所做的而嶄露頭角。諷刺的是,定型心態的人更想脫穎而出,但反而常常事與願違。

有了定型心態,非贏即輸,可是有了成長心態,整個過程都是享受,即使事情不按照計劃進行。有定型心態的人,一切都關乎結果──失敗了或者得不到最好的,就認為一切努力都白費了;而成長心態讓人們真正重視在做的事,不管結果如何,標準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心態致勝》指出,成長心態不僅決定成功與否,還能維繫感情。定型心態想像完美的愛情關係是要不存在差異、不需妥協、不需努力。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每一段感情關係中,都會出現問題。良好的親密關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果能嘗試從成長心態看待問題,我們能夠更良好地理解和發展出親密關係。讓伴侶保有他們的差異,仔細聆聽、並以耐心和關心的方式溝通,建立出良好的親密關係。

就連大部分人深信極需天賦的藝術能力也一樣。《心態致勝》指出,美術與其說是繪畫技巧,還不如說是觀察技巧,例如感知邊緣、空間、關係、燈光和陰影以及整體的能力。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簡單地把握這些技能,其他人則必須努力學習。

除了藝術能力,我們大部分人也深信運動極需天賦。《心態致勝》問:「地表上跑最快的女人是天生的嗎?」然後以威爾瑪.魯道夫(Wilma Rudolph)為例──她被譽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女子」,是二十二個兄弟姊妹中的第二十個,還是個早產兒。四歲時,她差點死於肺炎、猩紅熱和小兒麻痺症,左腿大部分癱瘓。接下來八年,她努力進行物理治療,直到十二歲才開始正常走路。1960年羅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她成為美國首位在田徑項目獲得三枚金牌的女子選手。因為她傑出的表現,所以得到「田納西州龍捲風,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的外號。義大利人稱她為「黑羚羊」(La Gazzella Nera)。法國人稱她為「黑珍珠」(La Perle Noire)。

《心態致勝》告訴我們,心態的培養從小開始,家長、教師和教練都可以透過行動、言語和動作向孩子、學生或運動員發送訊息,告訴他們如何衡量自己。那樣的訊息可以塑造定型心態,也可以塑造成長心態。

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讚美兒童聰明會誤導他們的動機、傷害他們的後續表現。父母認為他們可以透過讚揚孩子的腦袋和才能,像給予禮物一樣給予孩子信心,實際上,這麼做的效果恰恰相反;未來孩子一旦遇上不易解決或不如預期的事情,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教孩子熱愛挑戰、抛棄迷惑、盡情地學習、繼續地學習。這樣,他們的孩子不用做讚美的奴隸,而是有受用終身的方式建立和修復自己的信心。

不僅是《心態致勝》,其他心理學家也用科學的方法指出何成功祕訣,例如《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告訴大家:是熱情與努力讓人更成功,而非天賦,是堅持與毅力讓人更優秀,而非智商(請參見〈人生成功的究極恆毅力〉);《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指出天才與庸才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在「刻意練習」(請參見〈【GENE思書軒】天分、好運,還是一萬小時的練習?事實上,成功需要的是⋯⋯〉)。

如果加上這本《心態致勝》,那就是抱著成長心態、充滿恆毅力地刻意練習,就能踏上成功之路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十二科技大趨力的必然






國民黨智庫指控台灣臉書進入「綠色恐怖」時代,關心此事的NCC委員陳憶寧去函臉書公司詢問相關情況,臉書台灣及香港公共政策總監陳澍正式回函,強調根據臉書社群守則,帳號被停權或貼文被刪除,可能是帳號真實性有問題,或是有霸凌、騷擾、發表仇恨言論或垃圾訊息等情況;另外也澄清,臉書的台灣辦公室僅負責廣告相關業務,臉書並無外包社群管理工作給台灣企業運作的可能性。

這臉還不是普通的腫,顯示連大黨智庫的智商都無法理解現今科技和網路的運作。凱文.凱利(Kevin Kelly,KK)的《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正好可以教教政客老骨頭們,這世界已經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了。

KK被譽為科技哲學家,他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有非常獨到的洞察和創見,本來就是理解科技演化必讀的好書,而他這本探討未來卅年的12科技大趨力的《必然》,許多關心未來科技的朋友當然該人手一本。

KK把趨勢變化精確篩選出十二大趨力,每個科技大趨力都加上進行式「ing」。老實說,我還嘛討厭中文加「ing」的宅用法,可是這本書中譯仍保留了精髓的「ing」,卻是神來之筆。這些趨勢力不會因為個人喜惡而選擇要不要到來,唯一讓自己不被科技淹沒的方式只有早點面對,別無他法。

現在世界變化的速度快到有時候還沒搞清楚一個狀況,另一波潮流就來了。最近在架上看到一本新書《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我真有點錯亂,心想我幾年前不是寫過一本第X次工業革命的書評(請參見〈革新世界經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怎麼會是新書呢?後來才發現,我寫書評那本《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是幾年前出的書,兩本作者不同,只是封面都是黑底。兩次工業革命才沒隔幾年,這太不現實了吧?

週末和朋友們聚餐,其中一位看到我左手戴登山電子錶、右手戴運動手環,就大力勸敗Apple Watch,他描述了戴了智慧型手錶後,他怎麼使用它通訊、導航、健康管理、時間管理、行動支付等等,說完還下了一個結論「它真的會改變你的生活」。我沒有要打廣告,因為我也還沒敗,可是有很大的機率會敗一支,因為聽起來效率會提升不少。

KK在「屏讀ing」為我們勾畫一個未來的景像:除了入睡,我們都將變成螢幕的子民。超文本的內容與隨身螢幕,讓生活與資訊世界無縫套疊。螢幕將成為自我的一部分,讓我們更瞭解世界,同時也更瞭解自己。這不是未來的景像,因很多年輕人,像是我妹,連洗澡都要帶iPhone進浴室,24小時iPhone不離身,很多事都能透過小螢幕完成,簡直就是人機合體。

《必然》在「形成ing」指出,科技想帶我們到「進托邦」(Protopia),今天必然比昨天更好──這是科技的目標,人類只是配合。最近有許多關於人工智慧(AI)的新聞,例如一再打敗「棋王」,甚至還說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之間,發明了人類看不懂的語言──後者其實是誤會,但是肯定的是,AI超誠實。中國網友先打出:「共產黨萬歲」,據說騰訊推出的聊天機器人「Baby Q」就會回:「你覺得這麼腐敗無能的政黨能萬歲嗎?」另有人問它:「民主好不好」,此聊天機器人立刻回答:「必須民主!」;「什麼是愛國」,「Baby Q」回說:「即使隨著裸官的增多,官商勾結,政府稅收的增加⋯⋯政府對普通人民壓迫的嚴重。依然還願意做一個中國人,這就叫愛國。」(然後這機器人就被下架了)

言歸正傳。KK在「認知ing」提出,人工智慧不只必然接手我們的工作,我們也將與其更密切地合作,來發現出更多、更加重要的新穎工作。例如現在的「人加機」的比賽概念,是善用AI的好例子。

KK在「流動ing」指出,產品服務的概念將會融化如液體。實體的價值消失,去中心化勢不可擋,整個世界就是不斷流動的資訊海,立即性、真實性、客製性等等,將會成為新的價值。電郵早改變人們過去國內等待好幾天、跨國好幾週的溝通模式,我和家鄉及海外的朋友,可以幾乎無時差地聯繫,加上變本加厲的臉書和通訊軟體連結,「已讀不回」會讓很多人犯焦慮症,相信不久後暢銷書排行榜,會出現教導大家如何改變心態面對「已讀不回」的勵志書;立即性也會表現在購物上,很多東西買了就能同步到手機或電腦上,還能個人化。

《必然》「使用ing」中談的,台灣讀者可能有點熟悉又不大熟悉,因為不少服務在台灣都不合法,例如Uber沒有車、Airbnb不擁有房產。他認為,使用權逐漸取代所有權,愈來愈重要。這些服務還能做到即時、隨選和去中心化。Uber的問題我不清楚,可是我知道這服務超方便,出國時完全不需要去懂得當地複雜的計程車費率和叫車方式及語言問題,只要拿出手機輸入目的地一切搞定,車號、車型、司機、價錢、路線一目了然!

另一項方便的服務是雲端,我自己就付費購買了好幾個雲端服務,如iCloud、Google、Dropbox、Evernote和Adobe等等,讓我在任何一台連網的電腦、平板、智慧手機都能夠獲取所有重要文件和檔案,還透過雲端服務聽音樂、看電影等娛樂,根本不需要像過去那些攜帶容易損壞的隨身硬碟,也不必再找空間存放CD和DVD,即使沒有擁有很多硬體,仍然隨處都能使用資料。

除了付費服務,我們也享用極大量的免費共享資源,例如影片、百科、照片、軟體、知識等等,KK在「共享ing」指出,擁護免費的社群興起,網路的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已然誕生,眾人共享,眾人合作。不只內容大量創造,共享也讓每個小眾領域找到知己,共同學習、共同創造,共享成功。

我們生活在共享資源極為豐富的時代,但是資訊已經爆炸,多到我們無法負荷,世界無法停止製造新產品,因此過濾已屬必然。很多網紅的崛起,就是因為他們幫我們過濾資訊,讓我們認為只要鎖定他們,就能有源源不絕的優質內容。Google和臉書的最主要功能,就是過濾資訊,但這會造成我們只會一再接觸想要的資訊而形成「同溫層」,不同意識形態的人群之間更加隔離。

KK還告訴我們,不僅是人類過濾內容,內容也在過濾人類的注意力,因為注意力會成為愈來愈值錢的商品,《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和《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The Smarter Screen: Surprising Ways to Influence and Improve Online Behavior)能告訴你注意力有多寶貴(請參見〈多多才益善的匱乏經濟學〉〈聰明的螢幕陷阱?〉)。

KK在「重新混合ing」指出,數位媒介讓媒體的拆解組合成為必然。把現有資源拆解重組能否稱得上是創作?智財權已首當其衝,將面臨脫軌危機。例如谷阿莫就是範例,他拿電影影片重就包裝成X分鐘看完ABC,是創作還是抄襲?是合理使用還是踐踏他人的智財權?

你有沒有看到紙本文字有底線,還想點下去的衝動?有沒有看到螢幕,手就往上面滑半天沒反應的糗事?現在如此,未來出現更多互動體驗時,鬧的笑話恐怕會更多吧。在「互動ing」,KK認為科技未來的重心會放在發掘新的互動上;裝置因為互動會更加敏感,與人更親密,並且更融入生活。現在,虛擬的電玩世界仍具有強烈的存在感和精彩的體驗,書中指出,虛擬次元未來將透過實境技術與現實交融,達到最終的互動體驗。

現在很多穿戴裝置還很高調但功能有限,如運動手環,大致上是追蹤步數和睡眠,偶爾測測心跳。未來穿戴裝置可能只是一件看來很普通的衣服,可是裡頭的微蕊片和偵測器,卻能追蹤一切儀器能測到的資料。KK在「追蹤ing」預言,人類對自我的追蹤已不限於健康,還必然擴及生命的全部,當生命融入資訊的流動中,龐大且完整的兆億級資料能被機器判讀,帶來不只是各式個人化服務,而是整個社會的改變。他主張,此時我們需要擔心資訊使用能否平等對稱?個人隱私的空間能否存續?

透過搜尋關鍵字,我們能夠立即獲取不少知識,文件和電郵也不必記住存放位置。知識快速成長,而且公開、好用,Google地圖、維基百科就是好例子。「提問ing」告訴我們,問題增長的速度更快了,產生答案的技術固然重要,但產生問題將更加重要──因為提出好的問題,事情等於解決了一半。

《必然》沒有《科技想要什麼》那樣深入的思索,對更多讀者來說,讀起來更輕鬆易懂。《必然》的十二個科技大趨力整理得很好,讓人對未來的科技趨勢能有縱觀整體的理解,面面俱到。書中提到的所有大趨力絕對會永遠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些大趨力內含的商機,相信也是產業發展想要借力使力的。

台灣政府官員素質其實比很多先進國家都還高,要歷經競爭激烈的特考、高考等等,可惜只要考試不考,老師就不教、學生就不讀。現在硬體已難以稱王了,消費者體驗才是未來的藍海,台灣口口聲聲號稱要成為領先世界的科技智慧島,政府不想拿經濟開玩笑,大部分官員也希望台灣有好的未來,可是自以為善意的決策卻一而再、再而三昭告全世界:台灣政府管最多,連不懂的也想管,哦不對,是愈不懂愈想去管制。

台灣政府不斷封殺絕大部分先進國家、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早就行之有年、廣為接受的網路和科技服務,搞得台灣像是個科技蠻荒之邦。無法創造優質環境也就算了,還像是討厭科技上搞創新的人才,把一個又一個超有創造力的頂尖高手送給競爭對手,似乎自己只想繼續做血汗代工。

我真心呼籲,這本書該列為所有中央地方各級公務員和高官的必讀讀物,虛心向頂尖高手討教,真切瞭解現在的世界已經進展到什麼樣了,未來卅年又會是如何,那麼台灣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因為面對這些趨力,現在只是未來卅年的「開始ing」。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聰明人容易上當的騙局






接過詐騙電話嗎?收過詐騙電郵嗎?

之前接過不少電話,說什麼在網上重覆訂購所以要去操作提款機退款,實際上是詐騙集團要領光帳戶裡的錢。剛開始會問候他們全家大小再掛電話,現在已經懶得出聲直接掛掉。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是月光族嗎?

第一次接到詐騙電話時,天真地去官網找電話號碼打去報警,結果被口氣一個比一個差的警察,從一個單位轉到另一個單位再轉回原單位再轉到另一單位,我終於才恍然大悟,原來詐騙集團也包括⋯⋯

媒體上還是不時出現大學教授或高官上當錢被盗領光光的新聞,令人驚覺原來會不會被騙和智商無關,或者說專業上的聰明和生活中的明智可能是兩碼子事。當然,真的上當的人還是少數,否則也不算新聞了;上當機率更大的,可能是被電子郵件欺騙,打開附檔或點選連結後讓電腦中木馬程式。

現在學術界很流行的詐騙是收到邀請,要人投稿名不見經傳的期刊或參加研討會,然後索取天價刊登費和報名費,我每天都收到好幾打學術詐騙信,不知是否真有人上當。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夠聰明,絕對不會上當受騙,包括被騙上當的人。有時候,只要情節不太嚴重,因為怕丟臉不想讓人知道,就會當作沒發生過,我自己也會如此──至於被騙了啥?相信我,我不會告訴你的。

作家暨心理學家瑪莉亞.柯妮可娃(Maria Konnikova)親身尋訪受害者的真實經驗,重現了許多騙局原貌。在《騙局: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The Confidence Game: Why We Fall for It …. Every Time)中,有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騙局故事,一章又一章感覺上是在看影集一樣。有些情節實在離譜到讓我不禁懷疑這本書是否就是個騙局,所以去查了資料,才發現一些真實事件比八點檔更灑狗血。

在《騙局》中出現了電影《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主人翁艾巴內爾(Frank W. Abagnale, Jr.)和化身各種職業的傳奇大騙子戴瑪哈(Ferdinand Waldo Demara)等等詐欺犯。作為一本科普書,當然不是說完這些大騙子的故事就算了,而是要藉一個又一個真實案例,找出騙局的模式,並藉助心理學的分析,以科學方法揭露讓人眼花撩亂的詐欺手法之運轉機制。人有時候,比我們想像的還好騙。從中,我們可以見識到,許多自認不會上當的人,往往就是受害者,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的也不在少數。




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當過騙子,例如去跟親朋戚友要好處時隨意抛出承諾。然而,騙子才是心理學高手,他們洞察人性,利用人性中的各種弱點,當人處於情緒低潮、天性樂觀或狂妄自大、心理防禦力最弱而不自覺時,就會伺機趁虛而入,為每個受害者量身打造精巧騙局。

大騙子異常敏感、熟讀人心,柯妮可娃指出,他們還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徵,如自戀、心理變態和馬基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所謂心理變態是極其冷漠缺乏同理心;而馬基維利主義是指為達到自己目的,缺乏對常規道德的關心,而不惜在人際關係中使用欺詐和機會主義手段,審視和擺佈別人。

例如靈媒、算命師似乎總能說到顧客心坎裡,尤其人在異鄉最感無助的時候,就一而再再而三任由靈媒、算命師擺佈,乖乖把一張又一張鈔票往他們的口袋裡塞。宗教詐財,台灣人並不陌生,尤其在廿年前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現在騙信徒能快速開悟然後販售高價蓮座佛牌的宗教騙徒,還是會有大把人迫不及待地買單。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頗常見的騙局,運作模式為參與者先付一筆錢投資,承諾會有高額收益。事實上,所謂的高額暴利來自後續的參加者,而非公司透過業務的獲利。2008年金融海嘯,馬多夫(Bernard L. Madoff)就被捉到設下世紀龐氏騙局,令眾多金融機構中招,涉款高達六百多億美元,被判入獄一百五十年。

馬多夫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是前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的主席,馬多夫對沖避險基金老闆。馬多夫騙局祕密進行長達廿年,上當的人遍布全世界,包括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老闆威爾彭(Jeff Wilpon),好萊塢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 Spielberg)等政商名流都是受害者;英國最大銀行集團匯豐銀行(HSBC Bank)、西班牙最大的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以及法國最大的巴黎銀行(BNP Paribas),也深受其害。事件爆發後,更有許多慘賠資本的基金經理人陸續自殺。

科技發達的資訊時代提供詐騙集團另一項利器──網際網路。高達三分之一的騙局透過網路進行,未來恐怕會更多,網路讓詐騙集團能夠隱身,又能快速溜走。《騙局》提到一個撲朔迷離的故事: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一位傑出的物理學教授保羅.法蘭波頓(Paul Frampton),晚年在網上認識了自以為的真愛,飛到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去見他未來的捷克老婆,結果因為身上藏有大量毒品而被逮捕。

雖然說大學名教授販毒的動機令人懷疑,他提出自己被騙的故事也不是不合理,他和神秘捷克女郎的通信確實提到毒品,但他說那是純開玩笑,搞得檢察官和法官都很亂。在被關期間,他可能太無聊吧,居然還能發表論文呢。

有不少騙局,其實是願者上鉤,因為如果自己不真心相信,會發生認知失調,例如如果神棍的預言不準,信徒往往會自己找理由腦補。或者一堆邪教教主宣示,末日在某年某月某日會到來,結果過了那天大家還活得好好的,信徒反而會自己編故事說教主法力無邊,把末日推遲了等等,然後更堅定地感恩教主、讚嘆教主。

《騙局》是本很有趣的書,讀這本書其實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人性弱點,但是我懷疑這本書對解決社會上的騙局是否真的有效,因為會輕易上當的人,恐怕不會覺得他們有必要讀這本書吧──反正他們相信自己永遠不會被騙呀。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閱讀全文...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的大腦之美






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1934)對研究神經科學的人來說,或許就像是個神一般的存在。

科學研究當然不應該個人崇拜,可是當修神經科學課時,教科書和老師常常提到他,還不時說「又被卡哈爾猜中了!」,心中當然對他的崇敬,真的會有多江水滔滔不絕。

早在大學求學時,很多有心要做科學研究的莘莘學子,可能都讀過他的一本書《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給年輕探索的建議》(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這本書當時對台灣學子和年輕科學家來說,非常受用,因為卡哈爾當時身處的西班牙,在西歐中算是較落後的國家,尤其是科學研究上,不僅風氣不盛,經費也相當匱乏。卡哈爾就是在一個不算良好的環境,奮鬥成為1906年諾貝爾獎得主。

卡哈爾發展出更好的神經染色法,他孳孳不倦地觀察了各種腦組織的樣本。他的觀察力和洞見力超群,他自己就說道「從顯微鏡底下觀看大腦,就像帶著一本寫生簿,走進一片有數以億棵樹的森林中。我的工作就是每天看著這些彼此盤根錯節的樹群模糊影像,並試著為這片森林,寫一本附有插畫的田野調查指南。」

他提出的許多重要神經科學理論,都是出自他對神經系統微觀結構的長期觀察。他手繪的神經圖,為我們在攝影技術還不發達的年代留下寶貴的科學記錄,迄今仍在最新的科學期刊論文和教科書中看到,因為他對手繪下的各種神經元及組織的功能,都提出的科學理論,神經科學證明他常常是對的。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發現大腦細胞是由個別獨立的「神經元」構成,發展出影響後世腦神經研究的「單一神經元學說」。

當初我也曾想往神經科學的領域發展,第一次申請國外的研究所時,也都是神經科學的博士班,還好塞翁失馬,現在回母校任教,多位神經科學方面有極為傑出表現的同事組成堅挺的團隊,非常羡慕也慶幸不夠聰明和努力的自己只要能在旁欣賞和鼓掌就好。

卡哈爾的大量手繪圖,在科學繪畫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優異作品,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之一。這些精美的畫作,不能只有科學家或科學史家看到而已。所以這本《大腦之美: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80幅影響大腦科學&現代藝術的經典手繪稿》The Beautiful Brain: The Drawings of Santiago Ramón y Cajal)的出版非常令人振奮。

卡哈爾的畫作,即能成為科學又能成為藝術,同時在於他並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去描繪看似雜亂無章的神經組織,也就是說在科學上及藝術上,他的畫作是精妙的加工,而非模仿。他明察秋毫地洞察了神經元的形態以及和之間的關係,並且表現在他上千幅畫作中,這和藝術家捕捉光線和人物神情、動作等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具體表現在畫作中的墨色濃淡、線條粗細或大小比例上。

《大腦之美》收錄卡哈爾82幅珍貴的經典手繪稿,有頂尖的神經科學家為我們作解釋。書中也附有文章述說卡哈爾的生平和成就,書末附有用現今科技能達到的水準。即使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裡,卡哈爾留下的手稿還能夠指引神經科學家做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新發現!



閱讀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